時間:2023-05-28 09:35: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媒體技術創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66-02
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圖、文、音、像、影并茂的特點,能把教學中抽象、深奧,靠老師講解、掛圖、板書,講不清道不明的難點、生點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聲音,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金色的( )”,指明填寫合適的詞。
預設:陽光 沙灘 草地 果園 麥浪
(2)教師在括號內填寫“魚鉤”,強調“鉤”和“釣”兩字的字形區別。
(3)讀課題。這個魚鉤記錄著一段感人的故事,為了更好地學習故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的“過草地”。
(4)課件介紹背景:經過的草地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B接段,海拔在3 500 m以上,是一片大沼澤,水草盤根錯節覆蓋其上,行軍時,稍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潭,遭受滅頂之災。
在引題時利用課件出示課題資源,進行形近字區別、詞語搭配等訓練,積累了語言。同時針對課文內容離學生生活較遠的情況,課件補充資料,向學生介紹故事的背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 整合資源,拓展視野
分角色讀課文后,(課件出示)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課件出示)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對照古文,(課件出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來自于成語( ),“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來自于成語(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來自于成語( )。
3 注重實效,科學使用
A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童年夏夜的美妙。
課件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1)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兒?用筆畫一畫,并在感觸最深的詞語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
第一處: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品讀,感悟景色美。)
第二處:(結合課文插圖)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兒子和母親的心情美。
②體會“摟”字的妙處。
(3)配樂讀好課文第一自然段。
①課件出示歌謠,感受歌謠的“美妙”。
②課件出示:那時,我們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
教師:為什么日子會過得如此清苦呢?(生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注重實效,科學使用課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解疑化難,提升能力
教學中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直觀、形象的感官刺激,就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獲得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克服思維障礙,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教學《晏子使楚》時,筆者是這樣用媒體突破重點和難點的。
(1)概括主要內容。
①秦王三次侮辱晏子,用簡潔的話語說清楚經過及結果,完成下面的表格。(課件出示)
②細讀文章的開頭,(課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原因是: ,再讀文章的結尾,(課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最終結果是: 。
③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講給同桌聽,評一評誰講得清楚、簡潔。
(2)分角色讀課文。
①文中有很多人物對話,我們以4人1組的方式分角色朗讀課文,角色有:晏子、秦王、其他、旁白。
②朗讀對話,要準確把握人物說話的語氣,我們分3次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一次對話:
(課件出示)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思考。(課件出示)聯系上文“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我知道晏子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還代表的是 ;聯系“狗洞”,我能體會到晏子現在的心情是 。我認為晏子此時說話應該是 的語氣。
學法總結。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人物語言的方法來把握人物說話的語氣,我們要用這樣的方法讀好后兩次對話。
第二次對話:
組內交流。運用剛剛學到的方法,結合一處語言說說讀后的感受。
(課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課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我認為楚王此時說話應該是 的語氣;晏子“嚴肅”,我認為晏子此時說話應該是 的語氣。
學法總結。借助動作、表情、提示語來把握人物說話的語氣,這是新學到的方法。
第三次對話:
組內交流。運用前兩次學到的方法,結合一處語言說說讀后的感受。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我們要不斷探索和挖掘現代教育技術的潛力,使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增多,英語作為國際語言顯得日趨重要。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對英語教學理應有較高的要求。但由于高校不斷擴招,專科院校的學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專科院校及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生源,出現了許多新情況。這就要求英語教學必須做出改革,以適應這種變化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多種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和流派,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育形勢和教材的要求,根據具體的教學對象,采取適合自己的教學手段。在目前的高等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已成為提高課堂效率,優化教學模式的重要保證。
一、目前的教學弊端
1.學生基礎差
高等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即職業院校的學生是在高考中被諸多優秀學校挑選后剩下的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比上述學校的學生要薄弱許多。但目前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都沒有充分考慮到職學生基礎薄弱的特點,而是強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切實際地試圖拔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
2.教學目標不明確
高等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忽視學生的就業,教師不夠了解學生畢業后的工作特點,更不能把握社會對學生英語的實際要求,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無的放矢。目前多數學校的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專業”英語教育。這樣的確可以為學生就業后使用英語創造一定的條件,但英語教學不只是詞匯教學。如果學生畢業后只學到一些專業詞匯,沒有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些詞匯就是一盤散沙。
3.教材老化
目前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教學沒有針對性,內容老化。學生對內容不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也難把握授課難度。而且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
4.忽視基礎教學
目前的英語教學對教師要求很高,在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情況下,要想進行高層次的教學,就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采用的教學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這些五花八門的教學手段,可能在初始階段學生會因為新鮮,產生一定的興趣,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對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進行全面創新就顯得格外迫切。
二、創新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網絡通信技術的日益普及,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英語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并顯示出空前的活力。目前,國內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在理論和技術上都已進人實際發展期,越來越多的高等職業院校開始探索、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作為理想的教學工具,進而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在學習知識時如果只靠聽,3小時后能保持70%;只靠眼看能保持72%,視聽并用則能保持85%以上。兩天后再進行測試,只用聽的方式能保持20%,只靠看能保持30%,視聽結合則能保持50%,邊聽邊看、邊寫邊說能保持70%以上。而計算機多媒體恰好綜合了計算機、圖像處理、影視藝術、音樂美術、教育學、心理學、信息學、電子技術學等眾多學科與技術,集文字、圖形、聲音、三維動畫等各種信息于一體,能充分調動視覺和聽覺的處理功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既能便利地展現感性材料,創設最佳情境,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優化教學過程,加大信息量的傳授,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但在網絡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強化情景教學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目前是創設真實情境的最佳工具,能使教學內容圖文并茂,顯現出藝術的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MCALL通過聲音、圖像、動畫、音樂、色彩的組合與運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提供生動逼真的交際情景,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培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功能,強化外語教學內容的傳播效果。如在高等職業外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相關教學資料進行剪輯整理并做成課件,讓學習者不僅通過文字,還能通過聲音、圖像、動畫等手段,身臨其境地了解相關知識,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和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課件資源
多媒體技術集圖像、文字、聲音、動畫于一體,能夠輕松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調動學生感官,使學生順暢地接受信息,并在不知不覺中輕松轉化為長久記憶。
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Word等軟件編寫簡單的教學演示文稿,并利用這些軟件中的插入、超級鏈接功能,把聲音、圖表、剪貼畫或其他相關文件插入或鏈接到演示文稿中。在這種演示型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和各種音、視頻設備呈現教學內容,體現教學策略,可以充分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可及時獲得學習者的反饋信息。
3.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學生互動
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集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音視頻技術于一身,能夠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種交互功能,從而創造學習者最理想的意義建構環境。
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交互性,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教學平臺進行雙向交流。交互式的教學模式可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索式和協作式的學習,促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尋找信息、篩選信息并尋求答案,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由于在網上進行學習,學習者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答疑等教學互動活動,實現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訓練學習者的讀寫能力,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上各種適合教學使用的音頻視頻資源越來越豐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英語語音和聲像材料,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開口難的特點,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將英語的視頻上傳到優酷等視頻網站,大膽展示自己。
總之,在高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努力優化教學過程,尋找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職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湯岳.多媒體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2]俞真.運用多媒體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8).
[3]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金亞秋.新世紀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成人教育.2004(2).
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也在不斷地前進,新媒體的出現也在推動者藝術的創新,數字繪畫屬于數字圖像藝術的一種,也是新媒體藝術的創新產物,新媒體的技術發展引領數字繪畫的到來,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價值,逐漸成熟的數字繪畫藝術開辟出了人類藝術的新領域,實現了藝術的大變革。
1 新媒體技術下數字繪畫的特征
1.1 新媒體技術
新媒體技術指的是具有互動性和數字化的電子傳媒,其主要存在于網絡之中,是伴隨著科技的力量而發展的一系列的媒體的總稱,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推動著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藝術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信息的交流和技術的創新能推動藝術的前進,隨著商業不斷地發展,新媒體技術創新所產生的藝術形式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中,使得藝術的創新和發展產生了無限的可能。作為一種客體的存在,新媒體技術產生的新的藝術形式具有互動性,技術的保證讓新媒體藝術更好地發展,使得藝術的形式更加豐富,讓數字繪畫藝術也在發展中顛覆了傳統。
1.2 數字繪畫藝術
數字繪畫藝術作為數字圖像藝術的一種形式,企業氛圍靜態數字圖形和動態數字圖形,數字繪畫藝術屬于靜態數字圖形。數字繪畫藝術指的是電腦繪畫,通過電腦技術的特點結合藝術的創新,利用電腦軟件創作出新穎的作品。數字繪畫藝術隨著全世界第一臺電腦的產生而不斷地發展,操作電腦也成為新一代藝術家不可缺少的部分,將傳統的創作理念結合科技的力量和工具創造出內容獨特、形式新穎的作品,展現出作品的價值,是目前數字繪畫藝術創新的方式。藝術家將互聯網作為美術館向人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利用電腦向公眾展示作品,新的技術促進了新的媒介,數字繪畫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創作方式,也改變了欣賞藝術的形式。
2 新媒體技術下數字繪畫的創新
2.1 數字繪畫的題材的創新
“題材”是藝術創作不可缺少的靈魂,題材也是藝術展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繪畫藝術作品直接描述的對象,是向人們展現出真實生活和情感的因素。在傳統的數字繪畫的題材都是來源于生活,展現出繪畫家的生活和情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視野逐漸開闊,能隨時隨地了解全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等等,人們的創作思想也隨之改變,數字繪畫藝術家往往是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提煉、感悟,從而加工成為藝術作品,結合媒體的虛擬化特征,藝術創作題材降低成為媒介素材。
大量的網絡游戲、漫畫、影視的出現,也讓數字繪畫的題材不斷地改變,要從視覺上給人們帶來新奇的感受,特別是在虛擬游戲中,數字繪畫的創造主要以人物為主,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虛擬成電子圖像的形式,將現實生活搬到互聯網中,利用數字復制的形式創作題材,也使得數字繪畫藝術的題材進一步改變,形成視覺上的沖擊,展現出畫面的視覺化、娛樂化和游戲化,滿足大眾的審美標準。
2.2 數字繪畫的創作方式的創新
傳統的繪畫都是利用畫筆在紙上創作,而數字繪畫則是采用電腦里的繪畫工具的硬件和軟件,硬件指的是電腦本身,軟件則是圖形圖像繪制軟件,風格迥異的繪畫工具也使得傳統繪畫與新媒體技術下的繪畫創作方式有著極大的不同。傳統的繪畫主要是受到材料的限制,數字繪畫則統一了繪畫與藝術的表現形式,在復雜的電腦硬件和繪圖軟件之下模擬實現造出不同的繪畫效果,產生不同于傳統的新穎繪畫作品。
利用電腦等繪畫工具擺脫了傳統繪畫中物質條件的束縛和限制,數字繪畫只要掌握軟件的操作就能創作出創新的繪畫藝術作品,利用繪畫板還不受到繪畫錯誤的影響,在數字板上的繪畫一旦畫錯還能退回重畫,這對于傳統的繪畫大大地節約了繪畫的時間,擺脫了繪畫步驟的限制。數字繪畫能依靠繪畫軟件中的多樣化的效果呈現描繪出物體不一樣的特征。例如,繪畫軟件中的羽化、模糊、復制、濾鏡等等,都能產生不同的繪畫效果,使得創作的方式更加簡易和豐富。
2.3 數字繪畫的傳播形式的創新
傳統繪畫作品的載體都是紙張,而且不易復制,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下的數字繪畫則出現了不一樣的變革。繪畫的載體變成了數據,通過數據可以記錄數字繪畫中的色彩、圖形、線條等一切視覺信息。數字繪畫可以保存于電腦,具有數字化、虛擬化的特征。由于數字繪畫的特征,數字繪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可以保持百年顏色、效果不變,不存在任何會消失的問題。因而,數字繪畫的傳播途徑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傳統的繪畫需要以紙張的形式傳遞,而且易損壞,數字繪畫則不同,只要通過運行的電腦、顯示器、主板、網絡等就能在短時間內傳播至全世界各地,數字繪畫的形式不僅大大解決了傳播的時間和成本,而且也保障了作品的原汁原味,向人們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繪畫作品。
數字繪畫的儲存不依靠任何具體的載體,只要將繪畫藝術作品傳播至網絡,也能形成網絡美術館,人們不再需要到實地的美術館進行參觀,在網絡上就能輕松地瀏覽全世界畫家的作品,形成了更加強大的傳播形式。
3 數字繪畫的未來展望
相比較于傳統繪畫,數字繪畫是時展的必經之路,是傳承了傳統繪畫的文化和藝術不斷發展而來,是結合了時代的特征而產生的藝術形式,在這個互聯網發展的時代,數字繪畫的獨特傳播形式和互動形式,讓人們能欣賞到更多的優秀的作品,隨著網絡媒介的傳播,也給作品的創作和欣賞帶來了革命性的契機,數字繪畫不受到材料的限制,其強大的虛擬模擬的傳播形式為繪畫藝術的穿鑿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畫家能通過多媒體藝術的構建,想象出更多的藝術形式和內容,數字繪畫有著更強的適應性,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融入公眾的生活,對公眾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體現出數字繪畫的價值。
面對具有優勢的數字繪畫藝術,我們不僅要結合傳統的繪畫藝術的特征,也要抓住數字繪畫藝術的優點,兩者相結合,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讓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4 結語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在進步,藝術也在不斷的創新,產生了更多的新的藝術創新方式,數字繪畫藝術在創作形式上的創新能帶來更多藝術內容的創新,利用強大的媒介的傳播性質能讓數字藝術產生更多的可能,不斷創新和發展數字藝術的內容也是畫家需要不斷努力的方面,結合傳統的繪畫藝術的文化特征,使用數字藝術的多樣化的創作形式,才能創造出更多精彩、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鄧金玉.當代技術變革中的藝術生產力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54-55.
術科班一個班有50人左右,一個老師示范的時候,里三層外三層站幾圈,有些學生還要站在高高的凳子上才能遠遠看看老師的示范步驟。離得遠,看不清,有些學生索性跟旁邊的學生講話或者自己玩起手機,這樣聽課的效率自然降低。還有學生反映,老師示范的那個角度聽得明白,但到自己寫生的時候,由于畫畫的角度改變了,畫的時候忘了老師上課強調的步驟與方法。老師示范一次還不行,對于同樣的問題,老師還要在一周內重復示范好幾次,導致老師教的疲憊,學生學習效率卻不高的現象。如何讓術科的課堂高效起來?
一要解決看得清,讓學生明白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二要同步練習所教授的內容,讓學生更直觀理解并能在畫面上表達出來。幸運的是,我校的教學設備與時俱進,為美術室配備了數字音像技術與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一個可以容納一百多個學生的美術功能室可以同時觀看一個老師的示范。我示范石膏像的時候用DV拍攝,同步輸入大屏幕。大屏幕顯示出石膏頭像(老師正在示范的角度)以及老師根據這個石膏頭像投影出來的角度進行示范的畫面,學生則拿著畫板看著大屏幕上的石膏像跟著老師一起畫。老師利用耳麥邊示范邊講解要點。一百多個學生聽得清楚也看得清楚。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美術術科的高效課堂建立在有限的時間單位里面讓學生學到關鍵的內容,并能在畫面上表現出來。比如我計劃開展兩周石膏頭像的結構造型訓練、三周的調子訓練內容,在這幾周內學生能達到形體造型準確、黑白灰關系適宜、虛實得當等要求,這就是高效的表現。大屏幕的顯示具有直觀性,方便老師強調對石膏頭像的觀察方式:抓大形進行歸納;明確石膏頭像的繪畫步驟。對于部分學生理解比較慢,往往前面示范完,后面他們就忘了怎么畫,這時候,我調出DV錄像的示范資料進行回放,避免老師做重復的示范工作,老師節省大量時間可以對學生個體進行具體輔導。石膏頭像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同一角度訓練,把知識內容熟練了再進行不同角度訓練,防止學生在學習中步入機械式模仿的歧途。現代信息技術輔助的教學系統,輸入與輸出手段的多樣化使老師與學生具有很強的交互能力。新型的教學模式出現,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大大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
二、創設美術課堂新的教學手段
利用學校專門建立的微課制作功能室,我先進行微教案設計與微練習設計,再制作微課件和微視頻拍攝,形成微學習資料包并上傳到微課程平臺。微課課程是由教師基于學校資源、個人能力和特點以及學生興趣和具體學習需要,以主題模塊形式而開發的相對獨立的小規模課程。在小型范圍的學生存在著的同樣問題,老師可以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指導。在石膏頭像素描的課程學習中,我用微課制作軟件來設計微課腳本,技術合成后輸出教學視頻短片,講解學生存在的幾個問題。我通過錄屏軟件,通過PPT、畫圖工具軟件、手寫板輸入軟件等形式制作微課,教授學生如何利用水平線與垂直線來定位與檢查石膏像的形準問題;通過攝像機攝錄的視頻素材并經過后期的編輯制作成微課,來講解石膏像中眼睛局部的表現方法。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博士張一春教授認為:“對于老師而言,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而不是從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微課在實際的課堂應用中體現了效果,我分小組實施10至20分鐘不等的微課課程,這樣的微課既能讓老師把一個知識點講清講透,學生也能花較少時間學到關鍵的內容而不會感到疲勞和注意力分散。學生在短期的造型訓練中能掌握形體造型的技巧并能把握結構的精髓,即能判斷歸納出那些可以表達出來的部分,那些是不重要的表達部分等處理能力。“灌輸”這一概念在教育中認為是貶義的,但我覺得在美術教育是需要的,要讓學生知道一張作業畫好的標準,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如何被引向成功。如石膏頭像看上去很復雜,老師就要把看似復雜中有規律可循的東西提煉出來,灌輸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很快的掌握到位。當然,灌輸的同時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因為學生擁有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研究和發現真理的經驗,當某一天他或她不再研究學習這個領域的時候,他或她依然在任何一個新的領域做到最好。
關鍵詞 :新媒體 機車專業 教學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新媒體技術是基于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數字廣播等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訊網、數字廣播電視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腦、電視、智能手機、iPad等設備為終端的媒體,能夠實現個性化、互動化、細分化的傳播方式。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技術滲透到教育領域的范圍正在逐步擴大。這一新教學技術可以更好地呈現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生動直觀。
在鐵路職業技術院校中,機車專業課程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應始終堅持職業性原則,堅持“以素質為本,崗位能力為綱,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然而隨著鐵路和城市軌道行業的迅猛發展,如何在職業教育中,使學生所學專業課程能夠很好地與實際相銜接,同時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是當前鐵路職業院校面臨的一大難題。
機車專業課程學習難度大,突出體現在學習內容抽象、知識面寬廣、知識點之間邏輯關系復雜、知識基礎前后銜接關聯度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進行課程改革和創新。為此,筆者研究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機車專業課程改革中的可行方案及優勢。
二、可行方案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高校學生上課玩手機占用了大量的課上時間。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學生的智能手機、iPad變成有效的學習工具。
機車專業課程涉及的部件結構、現場實物較多。教師把專業課程涉及的結構,復雜的部件通過三維建模,虛擬現實技術,建成虛擬學習教室;將抽象難于理解的工作原理制作成flash動畫;將枯燥的文字制成音視頻等媒體素材,再利用新媒體技術將這些媒體資源與手機、iPad應用程序相結合。學生通過手機掃描書中的圖片或者鏈接,即可360°無死角地觀察部件的結構,通過相關拆解和安裝,更加直觀地掌握部件的結構。學生還可以通過觀看flash動畫,更加生動地掌握部件的工作原理。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機車專業課程具體方案及實施步驟如右欄圖所示。
三、優勢
教學實例與師生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機車專業課程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提高學習專業課程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應用手機掃描后,相關三維模擬模型及動畫可以在手機中儲存,因此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課下鞏固和相關新知識的預習,從而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同時增強了師生的互動和資源分享。基于云平臺的新媒體技術在機車專業教學模式創新,具有以下優勢。
一是基于云平臺的新媒體技術交互式數字教材的內容建設和服務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數字資源庫的功用、定位和學習模式,讓數字資源庫與學生的學習路徑和場景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我們只需改變教材中相應的媒體資源庫,即可使專業教學緊跟鐵路行業的發展。而且,由于整個教學內容能夠充分與現場結合,因此可以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
二是此種教學模式把學生的智能手機作為教學平臺,可以把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手機轉變成學習工具,有利于解決課堂秩序問題。
三是為突破“教室圍墻”展開教學提供了物質基礎,彌補了學校教學資源和教學設施不足的問題。
四是基于云平臺的新媒體技術能夠系統化、網格化細小的知識點信息內容,為碎片式學習方式與知識邏輯的連續性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基于云平臺的新媒體技術運用于機車專業課教學模式的創新,有著技術的可行性,并且有著很多方面的優勢。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適應于手機、iPad學習平臺,還能夠擴展到其他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一、新媒體藝術的基本特點和概念
藝術的特點在于多變,而新媒體的到來給予藝術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新媒體藝術包含社會學、傳播學、計算機技術,甚至還包括哲學。新媒體藝術是一種由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并以電子媒介和光學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型藝術形態,屬于一種全新的藝術創造活動。相比傳統的媒介藝術,新媒體藝術的特征豐富多樣,但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1]。(一)結構相對開放。傳統媒介的作品往往都體驗單一,相比新媒體藝術,與普通大眾交互起來難度較高。而新媒體藝術擁有開放性這一特征,由于作品處于動態,使大眾參與其中相對容易,并以此呈現良好的互動性。(二)體驗豐富多樣。新媒體藝術在展現的途徑上也遠遠多于傳統藝術,比如傳感器、投影儀、計算機等,借助這些設備,在給觀眾帶來的感官刺激上是多層次、多形式的。通過多種形式的展現,藝術的表達方式將更寬廣,給觀眾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2]。(三)內容涉及寬廣。新媒體藝術并不拘泥于單純的藝術形式,涵蓋的內容廣博。新媒體藝術將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后以電子媒介和光學媒介進行表達,不光滿足了現代人對審美的多元化標準,也體現了社會發展需要融合的一種趨勢。
二、新媒體時代給藝術教育帶來的變革
新媒體的出現的確給傳統的藝術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革新,使當代藝術教育工作不得不順勢改變策略,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進行傳統教育的變革。時代在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才是傳統藝術教育的出路。藝術是不變的,但是可以發展、進步,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一)課程設計具有開放性。有人曾說科技改變了藝術,藝術融入了科技,但二者都是人類的智慧結晶,并沒有高下之分。兩者的側重不同,藝術講究的是熏陶人類的內心,用美填充人類的感受,而科學是把重心放在了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中,為人類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和捷徑。表面看來兩者截然不同,但是藝術和科技有內在的溝通,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往往都是由藝術體現和保存,科技推動藝術,藝術展示科技。因而我們常常可以在科技中發現藝術的身影,在藝術中也能發現科技的痕跡。(二)藝術具有交互性。這個特點在新媒體的環境下被放大,從而決定了藝術類課程的設置必須兼備開放性、多元化、動態性等特征。與此同時,學生的個體也有著多元化的需求,反向決定了藝術課程對多樣性的態度。(三)新媒體藝術需要創新。藝術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經過加工和修飾,藝術才能高于生活,給人們帶來啟發。藝術的題材是有限的,敘事的手法、加工的方式卻是多樣的,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將創作者的情感、對現實的體會、對生命的感悟完整展現在藝術作品中。但是隨著各式藝術作品得到展現,越來越多藝術作品變得同質化,風格趨同,內涵趨同。這無異于殺死了藝術的生命。而唯一的解救辦法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為藝術的窘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三、教學與思政一體化措施
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帶動了游戲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游戲的創新,更好的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游戲設計開發者要積極利用這一先M技術,并將其有效運用到游戲制作當中,充分體現當代游戲的創新力,從而實現我國游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在國際游戲領域中的影響力,給人們提供娛樂的同時帶來良好的使用感受。
1 數字媒體技術對游戲的重要意義
1.1 提升游戲品質
在游戲領域當中,數字媒體技術對游戲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合理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能有效達到游戲領域對其質量的具體標準。傳統的游戲當中,許多游戲的主題、戰斗模式、玩家任務以及人物的設計上都存在大同小異的情況,游戲關卡上的設計也有一定程度的不科學。但在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之后,游戲領域中出現了各種類型的游戲,比如冒險、古俠、智力以及賽車等豐富種類供人們選擇,同時在游戲的內容上以及關卡上都具有很強的合理性,整體質量具有明顯提高。
1.2 推動游戲發展
當前時代下,游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娛樂消遣活動,就目前我國發展形勢來看,游戲產業還是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的。數字媒體技術有效運用在游戲當中,可以對游戲各個環節設計與制作上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提升游戲整體品質,讓游戲更加具有新時代的創新性,不僅促進游戲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相關周邊領域的發展,從而增強我國經濟。
2 關于數字媒體技術在游戲中的創新運用
2.1 游戲更具藝術性
游戲由于種類、理念以及難易度的不同,因此每款游戲都有自身的主題與內容,相應的在進入游戲后,會出現不同的虛擬情景,而這些情景要充分與其內容保持一致性。數字媒體技術利用自身優勢能將不同游戲制作與宣傳在同一個系統中展現出來,能將游戲的情景與內容相結合,無論是從首頁開始還是進入到游戲當中,都能形成統一性,互相具有緊密聯系,讓內容融于游戲各個環節情景中,讓每一關卡的情景與內容更與主題相呼應,增強游戲的藝術性,環環相扣的游戲設計讓人更有興趣,體現著游戲的創新模式。
2.2 游戲更具想象力
游戲之所以會讓很多人產生依賴并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主要是它存在網絡世界當中,具有較強的虛擬性,讓人在游戲當中,通過虛擬的世界滿足心理的美好向往,再加上游戲特有的內容將人完全帶入到情景當中,但卻存在一定的想象力,并不能將這種虛擬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也不能保證游戲對人吸引的持久性。通過數字媒體技術,能有效增強游戲的想象力,讓玩家被各種逼真的場景、特效、聲音以及畫面細節等方面更為震撼,將玩家置身于具體角色當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強大魔力。比如在當前比較受歡迎的大型網絡游戲《王者榮耀》當中,這是目前玩家最多的一款大型競技類游戲,通過多媒體技術,分布在全國各地區的玩家可以在線形成團隊進行戰斗,玩家通過視頻語音等方式在游戲當中進行交流溝通,相互配合,在里面有多種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有著明確任務,每個角色的衣著、表情、武器都極其逼真,同時在戰斗過程中,不僅有背景音樂,同時使用武器時還有具體震撼的特效,這些都是在數字媒體技術之下才能實現的創新,也使游戲更具有想象力,讓人真正融入到游戲角色當中,并且整體場景的畫面顏色與畫質都高清流暢,增強了玩家體驗。
2.3 游戲更具挑戰性
數字媒體技術在游戲當中還有其重要的一點創新運用就是游戲的挑戰性,挑戰性確切的說指的讓玩家對游戲產生想要挑戰的欲望,因此,通過數字媒體技術,游戲的在關卡設計上增設了許多難度與以及很多的任務,提升了游戲的質量。比如在游戲當中,想要將玩家等級提高,就需要完成相應的任務,原有游戲當中,無法進行場景切換,或是人物戰斗工具以及形象改變,但有了數字媒體技術,更多游戲出現了多種獎勵工具與多樣性的人物外觀,運用技術后這些人物場景隨意進行切換,可以切換到相應的夜晚場景進行任務,闖關也更加困難,但多功能的設置以及多場景的隨意切換,這種創新的動畫場景形式,讓玩家即使在做任務時也不會感到無聊,反而更想要進入下一關卡,想要看到新的關卡中的人物形象與場景畫面。此外,數字媒體技術讓更多游戲不僅局限于電腦使用,同時開發出了同款游戲不同手機系統、不同移動智能設備所兼容的具體對應版本,拓展了游戲的發展市場,增加了游戲傳播途徑,為游戲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道路。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媒體技術的作用下,我國游戲產業提升了整體質量,開創了游戲產業的新時代。數字媒體技術在原有游戲基礎上,提升游戲的畫面清晰度,拓展了游戲的多種類別,使游戲的相關主題更加具有藝術性,場景更加逼真,為人們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所有游戲的創新的前提都是數字媒體技術所提供的有利條件,才得以實現的。因此,數字媒體技術對我國游戲產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毛寧.淺析數字媒體藝術游戲制作發展中的技術應用[J].藝術科技,2015(03):36-37.
[2]吳志廣.數字媒體藝術游戲制作發展中的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5(03):25-26.
作者簡介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7)15-30847-02
NewExplor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Xiang-jun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510507,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ought about practice and reform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emphasis includes: curriculum structur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struction,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ners.
Key words:Specialty construction; Multimedi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電視技術和通信技術日益成熟,極大地推動了多媒體產業的興起。目前,多媒體產業已經形成了以影像、動畫、圖形、聲音等技術為核心,以數字化媒介為載體,內容涵蓋信息、傳播、廣告、通訊、電子娛樂產品、網絡教育、娛樂、出版等多個領域,涉及計算機、影視、傳媒、教育等多行業的產業集合,被稱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是繼IT產業后又一個經濟增長點。
由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涉及面較寬,除了計算機、網絡、軟件等相關技術之外,還涉及到諸如數字圖形圖像技術、數字音頻技術、數字影視技術、數字動畫技術,再加上設計所需的藝術知識、制作所需的編輯知識和應用所需的行業相關知識,往往使人們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人才規格要求與知識結構要求存在較大認識上的差異。
要解決這一問題,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而言,首先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應用需求為目標,正確處理好多媒體人才規格要求與專業知識結構之間的關系,其次,必須解決好學校教育的規模性批量培養人才與企業分散性需求和學生的個性化教育之間的矛盾。
由于多媒體行業本身技術更新快,更重要的是多媒體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很先進的科技知識,又要精通藝術。加之我國尚處在多媒體產業的起步階段,解決媒體技術制作的人才問題是多媒體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1 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實施規范化、系統化和特色化的專業建設
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是綜合性強、跨學科的新型專業,打破IT學科和藝術學科之間傳統的界線和隔閡,充分考慮IT學科和藝術學科的相互結合和滲透是本專業的特點。我們參考國外相關專業的教學、課程體系,結合學院自身的實際情況,按照“以技術制作為主,藝術設計為輔”的原則,建立以綜合素質培養和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
1.1 專業培養目標
我院多媒體技術專業強調技術與藝術相結合,以技術制作為主,藝術設計為輔進行專業定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既掌握多媒體專業基礎理論又精通藝術,面向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規劃、開發與創作、網站設計和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制作等相關市場亟需的多媒體領域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具體的培養規格:
具有多媒體作品創作制作能力、網站設計和網頁制作能力、平面設計制作能力;
具備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的裝配、維護、應用的基本能力;
具備較寬厚的文化知識和較好的人文科學素質,良好的藝術修養,了解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動向;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及審美觀所必備的美術專業知識和科學素養。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多媒體方向)面向的是社會上廣大的企事業單位。培養出的人才能適應社會急需的多個崗位,從而形成了一個崗位群。這些崗位的工作分別為:多媒體開發與創作、網頁設計、平面動畫制作、網站的開發和維護。
通過以上主要崗位就業率的分析,多媒體方向人才培養方向基本可確定為:能從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規劃、開發與創作、網站設計和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制作等相關市場亟需的多媒體領域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1.2 課程體系建設
我院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堅持技術與人文藝術相結合,學習以技術應用為主,藝術設計為輔。其課程設置總的原則是: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需要,突出職業素質教育和技術應用能力教育這一主線,強調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注重創新精神、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三年大學階段的學習,全面達到本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要求。
我院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采用了(山)字形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主干層次的課程是為了保證人才培養規格的基本要求開設的基本課程,是相對固定的教學內容,以保障學生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知識結構關系專業方向課是相對變化的、動態的教學內容,本專業設置了媒體作品創作制作、網站設計和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制作三組方向課,學生可根據社會的需要和當前的就業情況選擇其中一組專業方向課,以適應將來工作用人單位的需要,又能適應技術的不斷變化和進步的步伐,還能滿足學生個性化興趣發展的要求,必要時學校還可適時調整或開設新的專業方向課程,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育的要求。
2 精心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形成學、練、訓、創的實踐教學特色
在實踐教學方面,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實訓室、工作室,努力做到三個“無縫對接”,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對接,實訓環節與多媒體技術應用對接,素質培養與公司、企業一線人才要求對接
圖1 山字型課程體系結構
本專業的實踐環節主要是課內、校內和校外,對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的時間要求。
課內:改革和加強了課內實踐性教學的比重,專業課、專業基礎課的實踐環節都占總課時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內:每學期都舉行各類專業技術比賽3次以上,如多媒體設計大賽、網頁設計大賽、Flash設計大賽、網絡方案設計大賽等,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
多媒體技術方向的學生都發有“校內學生實踐手冊”,規定每個學生每學期在校內實踐時間不少于24學時。校內實踐的主要內容為:校內各部門網頁制作、精品課建設、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技術支持,機房設備、網絡設施、辦公設備的管理維護,各項活動的音響、攝像的技術支持,參加校內各類專業技術比賽等等。
校外:見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參加各類專業技術比賽、寒暑假兼工等等。專業實踐及實訓工作都有完善的規章制度,能及時跟蹤學生的實踐過程,對學生的實踐工作進行有效的過程管理,而不單是目標管理。如到企事業單位實習,有指導老師跟蹤學生實習的各項工作,校內實踐就更是能全過程跟蹤。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有力的訓練,訓練過程中得到及時的指導
為保障實踐性教學環節,從第二學期開始,每學期要求學生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或綜合設計制作實踐活動,并提交相應的文檔材料:如調查報告、多媒體技術市場分析報告、多媒體廣告設計方案、多媒體藝術設計作品、設計作品、動畫設計作品、多媒體藝術網站、多媒體技術應用研究論文等,以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文字表達能力。第六學期為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階段!要求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第一線崗位參加實踐鍛煉和做畢業設計,所有畢業設計課題原則上要求來自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項目,畢業設計必須符合用戶需求,設計過程必須符合工程規范,設計文檔(資料齊全,人人必須參與畢業答辯,參加優秀設計作品講評活動。
3 注重技術應用能力,積極探索教學模式與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據辦學特點,高職教育應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這與普通高等學校不同,這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方法與普通高校不同,與中等職業教育也不同。在理論教育方面,以夠用實用為度,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技能。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減少理論驗證和公式推導內容,增加可操作性的內容;講授的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課內與課外的互通,注重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導入到專業課程內容中。我們針對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的特點,積極進行教研教改,結合課程特點靈活采用以下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3.1 積極探索“四結合”教學模式
為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我們在實踐中探索提出了“四結合”教學模式和方法。對技術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我們實行:“應用案例”和“技能訓練方法”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課堂”和“網絡課堂“相結合;“課堂教學和“技能競賽、作品展”相結合。
根據專業特點我們對部分對技術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學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引進案例式教學方法。即針對某些專業課程的典型應用,結合實例舉例分析,引出解決此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最后再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給學生授之以漁。
在專業的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我們堅持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不斷線,即每個學期都安排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課,從課堂練習到課外實踐、從簡單操作到復雜操作、從課程設計到畢業設計、從命題制作到綜合競賽設計、再到舉辦多媒體設計制作作品展等實踐活動,使理論與實際有機的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發揮,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競爭意識。
“四結合”教學模式強調教學過程要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出相關知識和方法,從職業制作程序入手訓練操作技術和職業能力,從競賽和實例設計著手培養綜合運用知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專業網站與同行,專家和大師進行交流,使學生的經驗、能力和水平得到升華。
3.2 采用基于網絡的任務驅動模式進行教學
借助教學資源平臺,將傳統教育技術與現代教育技術有機融合,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形成了計算機輔助教學與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充分發揮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技術特點,注重研究探索在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中新的教學和學習模式。創造多媒體和網絡的學習環境,盡可能的用資源庫代替教材、教參,并且由師生共同編寫和創建本門課程的教材和資源庫。
通過網絡延伸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很多課程涉及面廣,操作性強,僅靠課內較難學好全部內容。我們通過任務驅動網絡教學輔助系統,將任務、資源、案例、課件、學生作品放在網上,學生在校園網內都能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網絡教學輔助系統還能進行網上教學答疑,師生互評等功能,有效延伸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多媒體方向)必修課程100%開發制作了多媒體教學課件和100%電子教案。
3.3 以實際技能為導向,把實踐能力和項目能力納入考核范圍
在考核模式方向,我們配合教學模式改革,以“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注重平時知識積累,加強實踐考核力度”為原則,改革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規的筆試外,對考核形式進行一些改革,積極探索新的考核形式,我們采取了以下幾種考核形式:
課程設計+講解答辯相結合的考核形式,如在多媒體設計與制作、Web技術與應用課程考試中,以課程設計為主,再輔以進行現場講解設計思路。采用撰寫技術方案的考核形式,如網站開發實訓課程,不再考過多概念內容,給學生一份項目需求書,讓他們完成網站開發的技術方案撰寫,這樣大大增加考試的實用性。在考核的標準上,與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筆試與上機相結合的考核形式,如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現場操作+問答相結合的考核形式,如微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引導學生積極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建設中,我們堅持技術與藝術相結合,以課程創新為重點,強調三種能力訓練,在提高教學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面對末的更大挑戰和發展機遇,我們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繼續前進。
參考文獻:
[1]吳振峰,向聶琳,劉彥姝,廖建民,章臻.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教學體系的創新研究與實踐[J].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5(4).
[2]代曉蓉. 多媒體設計專業教學創新探索[J]. 中國成人教育,2005,(11).
[3]趙建保,高俊文, 李法春. 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目標與改革探討[J].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 2005,21(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8-0139-02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媒體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不斷涌現,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產生了巨大影響。新媒體主要是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以互聯網、衛星網絡、移動通訊等作為運作平臺的媒體形態,它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多媒體是新媒體信息的呈現方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等。
1全媒體概述
所謂全媒體,就是將不同的媒體形態盡可能多的組合在一起,以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全媒體的“全”突出了傳播工具的全面覆蓋,在傳統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網路、電信、衛星通訊等方式,涵蓋視、聽、觸覺等三方面的人體感官,滿足不同的受眾需求。在人力資源的統籌使用上,注重提高媒體從業人員應用新媒體的技能,強化現有工作人員“一人多能”的工作模式。
2多媒體課程教學與全媒體時代融合的現狀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一直是作為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注重的是用計算機實現綜合處理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的技術。目前的教學現狀與當下的全媒體信息時代格格不入,存在著諸多弊端:
2.1技術滯后
新的多媒體技術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像VR虛擬現實技術、IPTV寬帶多媒體、多媒體播放器的PMP技術等,越來越面向實際應用領域。但高校的科研并不有涉及這些前沿技術,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本身也沒有更高層次的進修或科研方向,導致學生對最新技術的滯后了解。
2.2教學分支過多
由于多媒體有涉及音頻、視頻、圖形、3D等各個領域的范疇,所以高校又將這些技術分支獨立開課。交互性本是全媒體技術獨一無二的最具特色和優勢的根本,而過于細化的分支教學則無法很好實現作品的交互性。這也與全媒體中“全”的概念背道相馳,后果是學生的偏科嚴重,影響培養“一人多能”的綜合性人才。
2.3成果實用性不強
全媒體信息和多媒體技術最大的區別在于全媒體從用戶出發,其核心為用戶使用的關注,就是要關注用戶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會產生一個特殊的需求。而計算機教學中強調的是技術的應用,學生的作品僅是電腦技術產物,沒有生命力和經濟價值。雖然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并沒能完全落實到位,因為實踐環節的課程都以在學校的機房為主,教學手段、教學環境及設備受限。
教育的轉型變革與全媒體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時下,以高等教育為代表的國內教育行業受全媒體概念影響主要體現在反饋層面,特別是多媒體計算機設計類專業,高等教學更要在理論研究與思路創新等方面形成自身的培養特色,變被動為主動,形成相關的教學成果。
3整改思路方向
3.1教學目標的整合
全媒體時代,信息過剩,原創作品價值愈加凸顯。因此,培養學生原創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多媒體技術如果被認為只是計算機的一個分支,而忽略它綜合性的藝術價值,那作品自然成了電腦技術產物。學生只要學會用工具軟件去完成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的整合的工作,其成果自然沒有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糾正以往只以算機能力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將藝術設計能力和電腦操作能力整合。在多媒體技術及應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關注新媒體的應用,受眾的需求,創新等核心內容。
3.2教學內容的整合
包括計算機應用專業在內的高校各設計類專業針對全媒體時代都是多媒體作品整合學習與制作流程,即包括創意、制作與等環節。較為寬泛的全媒體概念映射到專業教學中變成了以作品為中心,涵蓋前期準備、后期等環節,即多媒體融合全流程制作,這體現了多媒體教學思路的一種轉變,同時與前期全媒體概念的解析也是一脈相承的。針對當前的教學實際,其主要方向是全媒體型人才的培養,即除了相關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還要在視頻拍攝、音頻編輯、移動媒體和信息設計等方面進行加強。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包含了全媒體概念解析、專業學習要點等理論內容以及實例制作解析。在這個全流程的學習框架中,商品的拍攝后期加工、音視頻素材采集、多媒體作品設計與在線等內容是強化與整合的重點。
3.3教學方式的整合
以計算機應用專業為例,全媒體整合學習主要包括已有專業課程的整合、網絡媒體設計與制作內容的強化、以信息設計為主的設計理念和手法的引入等內容。全媒體時代是多媒體技術專業課針對某一特定方向的提升階段,也是面向就業實際的調整環節,其教學重點在于對多媒體作品設計的整體流程設計制作技能的完善。新媒體科技日新月異,老師的單向灌輸式的講授知識已不合時宜,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將教與學整合起來,可依托工作室、機房、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創業活動、競賽活動、畢業設計等方式。
4探尋教學創新的突破口
4.1以培養“一人多能”的綜合性人才為目標,重新制作課程標準
本課程標準的總體設計思想是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能力為導向,以培養“一人多能”的綜合性人才為目標,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以項目任務模塊為單元來展開課程內容和教學要求,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達到培養學生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素質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與其他藝術類課程的整合的研究,探索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下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本課程總體上建議采用任務驅動法或模塊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2)倡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研究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技能訓練的方法:采用“任務驅動”機制,大膽地采用“實例法”,按照“提出任務一觀看實例一分析實例一制作實例一布置作業”的流程來進行。
(4)以“設計+技能”為教學主線讓學生在完成訓練活動中,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優化設計能力:教學中肯定學生的自主發揮能力,要求在作品中能體現個人創意設計,多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再繼續創造。
(5)主要采用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與操作成果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法,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的成績。
4.2依托工作室為載體,教學結合
機房教室仍是學生掌握基本技術的主要場所,但全媒體時代下應注重綜合技能的培養,將單一的課堂講授轉向課堂外演練的整合貫通。在多媒體課程中的產品的拍攝,視頻素材的采集,音頻素材的錄制,這些本身在第一課堂也是無法完成的,必須借助于課堂外的團隊實地演練制作。課堂內外整合有助于發揮學生對抽象知識的認知能力,在課外的各種情境中進行獨立思考和創造性運用。
為了實現課堂內外的教學結合,教研室試點成立了獨立的媒體工作室,配備齊全的軟硬件設備。讓學生分組在課余時間及雙休日進行實踐工程,團隊合作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性,提高團隊交流合作的熱忱,完成相關的實踐項目,鼓勵學生從事科研創新創業活動。課堂教學中采用項目任務驅動模式,同時穿插學生的課外作業、作品,進行課堂討論,互相點評取長補短,從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營造良好的互動學習環境,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新潛能,還能有效改善學習效果,同時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
4.3c互聯網結合,線上線下同步
【關鍵詞】
媒介融合;新聞報道方式;創新
所謂的媒介融合就是指將不同屬性的媒介結合在一起,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進行創新,豐富信息包含內容,加快信息流通速度。近年來,科學技術在不斷的更新,信息的傳播媒介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媒介融合讓人們對信息采集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傳統的以廣播和報紙為主的媒介已經被手機和多媒體逐漸替代,新聞報道的方式也逐漸演變成觀眾們所熱愛的具有個性化特色的方式。傳統的媒體和現代的媒體融合使得媒介融合逐漸興盛起來。
1當前媒介融合形式與媒介融合發展的現狀
媒介融合這一概念在我國新聞界出現的時間較早,但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行業媒介融合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展現出來的形式都不同。新時期下,許多新型的媒介形式已經在新聞界拔地而起,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以及報道內容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們的需求。媒介融合雖然在我國新聞界發展的時間較長,但是當前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仍然存在的眾多的問題。
1.1新聞報道方式缺乏制約,相關政策沒有健全和落實
媒體對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人們對新聞報道的內容和形式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對媒體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但是相關的政策制度并沒有得到落實。國內對當前媒介融合的新聞報道方式缺乏一定的制約,傳統的制約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形式的要求。當前的新聞報道模式存在多種形式,許多觀眾會通過手機平臺和電腦平臺對新聞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新形式的媒介融合如果政府部門不加以控制,許多觀眾就會對信息進行惡語評價,或者篡改事實肆意傳播。只有對新聞報道的方式加以制約,當遇到突發事件和重要事件時信息能夠準確無誤的得到傳遞。
1.2新聞報道技術有待創新
優化信息傳播技術是媒介融合有效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改變新聞報道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前我國的新聞報道技術有待創新,傳統的媒體技術無法滿足新聞報道方式創新的需求。如果媒體技術的硬件條件無法滿足要求,就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媒介融合下媒體行業的發展,不利于新聞報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
2.1加強新聞報道方式的政策支持
政策與制度對新聞報道方式有著重要的監督作用,為了更好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創新新聞報道的方式,我們鼓勵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促使新聞媒介產業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發展。政府監督部門需要加大對新聞事業的監督力度,及時制止媒介市場中不合理現象的發生,做好社會輿論監督工作,從而推動媒介融合下新聞報道方式更好的創新。
2.2優化新聞報道技術
技術水準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新聞報道方式的創新,只有擁有先進的技術才能為報道方式的創新帶來巨大的突破。媒體企業應該主動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總結成功企業的經驗,加強技術方面的交流與探討,培養一支優秀的專業隊伍,為新聞報道方式的創新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3不斷提升新聞媒介的整體素質
為了更好的促進媒體事業的發展,媒體首先要讓從業人員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要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提升個人的心理素質和職業修養,進而提升團隊的整體素質。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舉辦大型技術文化交流活動,加大對新聞報道方式的研究力度,讓企業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由于受眾對新聞報道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媒體還應該激發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員工學會創新。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于違反相關職業規定的媒介從業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懲罰,保證從業人員工作認真謹慎,確保新聞報道真實有效。
3總結
社會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新聞界得到了眾多人士的認可。通過對當前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在現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得知,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正處于不斷創新的新階段,但是與觀眾真正希望看到的方式仍然存在著大的差距。為了更好的促進媒體事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我們從事該工作的工作者不斷的進行研究,克服解決相關困難,不斷的提出新型的新聞報道方式。相信在國家和企業以及個人的共同努力下,新聞報道方式一定會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得到創新,促進我國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
作者:宮兆興 單位:赤峰市喀喇沁旗廣播電視局
參考文獻
[1]于中濤.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D].吉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