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產業發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28 09:34: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產業發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經濟產業發展

篇(1)

(二)指導原則:

1、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原則。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同時加強政府的協調、引導作用,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2、堅持老企業技術改造與招商引資發展新企業相結合原則。根據市場需求,立足現實,通過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投入,提升現有產業結構層次,促進優化升級,同時,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不斷強化技術優勢和產業鏈整體優勢,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3、堅持產業鏈延伸與產業集聚發展相結合原則。以片區經濟為重要依托,抓住產業集聚這個關鍵點,延伸產業、產品鏈,完善產業化分工,著力打造一批產業規模、市場份額和創新能力、贏利能力居全國前列的制造中心和產業基地。

4、堅持自主發展與外向帶動相結合原則。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調整轉移的機遇,加強外引內聯,深度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積極吸納全球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導企業“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加快做大做強,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5、堅持適度擴張與提高質量效益內涵發展相結合原則。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突出招商選資,選擇引進項目時權衡項目規模與稅收大小、產品與裝備的技術含量及勞動用工、環境危害性、耗能與效益產出比等,以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為出發點,進行招商選資。

二、產業集群和區域布局

按照工業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和控降污染的要求,未來發展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區域布局,要充分利用緊臨國際大都市和新型工業強市的區位優勢,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合理定位,主動接軌大,進一步突出經濟開發區、經濟區、地區三塊發展工業的主要區域,提高片區經濟發展強度。經濟開發區要以建設全市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和科技創新示范區為目標。加強與工業園區、高新區的產業對接,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鞏固拉長產業鏈,發展電子信息配套產業,加快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建設,不斷優化商務環境。重點發展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汽車零配件、環保設備、新能源產業、保健品產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軟件開發、商貿、房產、物流等生產業。經濟區要主動呼應接軌開發開放,以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整合區內產業和資源,擴充區域經濟發展容量,提升綜合開發建設水平,擴大發揮全市經濟新的重要增長極的作用。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日用化工、精細化工、新型建材、品牌服裝、汽車零配件等先進制造業以及生態觀光、研發機構、會展等服務業。地區要以新型紡織(絲綢)的研發、制造基地為目標進行規劃和建設。在積極吸引國內外資本的同時,著力提升東方絲綢市場的功能和水平,加大產業整合力度,做強做大國際新型紡織(絲綢)產業基地,提升產業結構水平。

三、重點產業發展方向

(一)提升發展三大支柱產業

1、電子信息業。在重點發展計算機及外設、通信與網絡以及配套元器件等已有一定基礎和特色的產業的同時,適應世界信息產業發展趨勢,著力推進集成電路、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等目前基礎較為薄弱的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新型顯示器制造,高度關注未來發展極有前途的OLED產業;立足于為地區和全國乃至全球整機配套、積極發展配套件產業。

2、新型紡織(絲綢)業。加快推進紡織原料結構調整,在提高現有真絲、亞麻、滌綸長絲產品技術質量水平的同時,注重棉麻類天然纖維及錦綸、氨綸類合成纖維的開發生產,突出新型差別化、功能化纖維的研發和使用。繼續提高真絲綢的加工工藝技術,提高真絲綢紡織產品加工深度與精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保持真絲綢產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調整和優化三大紡織品結構,圍繞品牌服裝面料、家用紡織品和裝飾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三大類支柱產品,突出原料、面料、最終產品三個環節,著力拓展家用紡織品和裝飾用紡織品市場領域。大力推進毛衫針織業和亞麻業的發展,在引進裝備、延伸產業鏈的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所的產學研聯合,開發棉麻、絲麻等混紡紗及毛衫針織用紗生產技術,提高針織毛衫及亞麻織物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應用現代科學手段,引入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理念,加大印染后整理的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力度,把印染后整理加工轉變為引導紡織面料開發生產的先導行業。重點培育恒力集團、盛虹集團、鷹翔集團、絲綢股份、新民科技、新申集團、華佳集團等骨干企業,使之成為新型紡織(絲綢)業的龍頭企業。

3、通信線纜業。通過技術改造、技術開發,推進普通光電纜向特種光電纜拓展,實現光電纜產業的第二次創業。完善產業鏈,發展光棒和拉絲生產,及光器件的研發,提高產業和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抓住當前3G通信給光電纜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產品研發及市場研究。積極參與軍民兩用技術產品的開發,利用現有技術裝備優勢拓展配套產品生產。重點培育亨通、永鼎、通鼎等龍頭企業。

(二)培育壯大“四新”產業

1、裝備制造業。在產品設計上應用信息化技術,采用聲、光、電、磁及IT等自動化控制技術,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開展聯合攻關,加快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及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研究應用步伐,擁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在產品性能上突出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重點開發高速無齒輪電梯、輸變電設備、新型紡織機械等產品。零部件企業廣泛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并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完善產業鏈。重點培育康力、萬工、申龍等企業集團,促進做大做強,引領產業發展。

2、新材料產業。圍繞我市工業經濟發展需要,重點發展納米材料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提高電子用銅箔、電力用銅帶、通信用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質量水平,加快發展紡織原料、新型精細化工材料,高效節能環保型建筑裝飾材料。

3、新能源、環保及醫藥保健品產業。結合我市產業發展需要和今后發展重點,引入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的發展理念,著力推進工業廢水、廢氣的治理回收利用;積極開發節能、節水、節材新技術新產品;大力推進新能源、節能環保產品的發展。大力發展中藥及中成藥,引進保健品產業與項目,通過引進品牌與商務中心,逐步建立華東保健品產銷基地。

4、生產業。首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是經濟開發區、經濟區、鎮和東方絲綢市場的物流業,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促進物流信息、資源和物流網絡互聯互通,推進第三方物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綜合物流倉儲中心、專業物流倉儲中心和配送分撥中心。其次,完善構建為企業自主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專利技術產業化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的創新體系,大力引進國內外科研院所、中高級專業人才落戶,發展工業設計和工業產品研發機構,著力推進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平臺建設。第三,大力發展為企業提供商務服務的會展、擔保、咨詢、公證、法律、會計、審計、廣告等中介服務業,引導規范中介行為,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領域,優化投資環境。

四、產業調整的措施

(一)加強對集群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的調查研究工作。市、鎮兩級經濟管理部門,要經常了解掌握產業技術走勢與市場趨勢,根據集群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揚長避短,制訂培育集群產業發展的具體指導意見,加強對產業升級的指導與引導工作。

(二)編制工業發展項目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目錄,制定重點產業招商項目目錄。市經濟管理部門要編制市工業性項目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目錄,并頒發實施,引導工業項目投資。要以國家、省制定的產業導向目錄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相應提高一些區域性標準要求,提出一些特殊限制性規定;根據我市重點鼓勵發展產業導向,以完善產業鏈和提升產業技術層次為出發點,提出重點招商項目目錄,指導全市的招商引資工作,優化招商項目投資結構。

(三)抓好行業排頭兵典型示范工作。每年排出一批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市級工業投入重點跟蹤管理項目,加強對項目前期工作的指導、引導和服務,每年組織重點項目向金融界推介活動,重點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管理,發現問題采用有效形式與辦法及時做好協調工作,使行業排頭兵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在實踐中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四)發揮行業組織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要繼續認真貫徹市政府《推進市行業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引導、指導、協調、服務、自律功能。一方面要加快產業集聚度較高的區域性行業組織的建設,形成較系統的行業組織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通過爭先創優評比表彰活動,加快提升現有行業組織的服務水平,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指導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升級等方面服務企業的作用。

篇(2)

中圖分類號:F1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07)04-0152-05

21世紀的兩個最重要的特點是經濟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競爭趨勢明顯加強。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之下,作為城市化、工業化的產物――總部經濟就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的重要途徑。

總部經濟是中心城市一種新的區域經濟形態,是在區域之間存在資源稟賦差異條件下,市場對區域間資源進行再配置的表現形式,是高級形態的產業集群。總部經濟已成為區域經濟增長和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強勁引擎。

一、重慶發展總部經濟的優勢

重慶是中國西部地區打造總部經濟的最佳場所,是西部對企業總部最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據來自國際知名的房地產調查、服務及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2005年對200家500強企業在中國投資戰略以及擴張時間表的調查結果表明,在未來兩年內,重慶市場對世界500強的吸引力將位居西部第一,在全國的排名甚至將會超過深圳與廣州,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居第三位。重慶有這么大的吸引力,是基于如下優勢。

(一)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是最大、最本質的優勢,其他優勢都是派生的優勢。重慶位于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地處中國的中西部結合部,承東啟西。正足這種區位優勢,是西方國家在19世紀選擇重慶作為通商口岸的根本原因,也是重慶成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根本性條件,從而成為總部氽業高度聚集的最有利條件。

重慶直轄后,中央為了發揮重慶的區位優勢、推進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建設,加大了重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數任市領導均把大興交通作為振興重慶的切入點,數次修訂重慶交通規劃,1997年規劃到2020年實現“一環四射”,2000年改為到2020年實現“二環八射”,到2003年又改為到2010年實現“二環八射”,使公路交通建設不斷提速。同時,黃鎮東同志仟市委書記后,又十分強調重慶的水運優勢,提出到2010年建成長江上游的航運中心的目標,為此實施了長江干線、嘉陵江、烏江支線的“一干兩支”航道骨架的建設,及重慶主城、萬州兩個上樞紐港和涪陵、江津、奉節、合川、彭水5個重要港口的建設等,尤其是以寸灘港為龍頭的集裝箱港口建設。

交通建設的提速,提高了暈慶交通的便捷性、通達性,使重慶區位優勢所積蓄的市場潛力進發出來。

(二)直轄優勢

1.西南大區的撤銷成就成都成為西部地區總部高度聚集地。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重慶由四大中央直轄市變為四川省轄市。成都在成為四川行政中心的同時,也接過了重慶直轄時在西南地區所承擔的經濟調控職能,原設在重慶的西南地區的管理、調控機構如電管局、民航重慶處(西南管理局)等陸續遷往成都,設在重慶的大區銀行的撤銷增強了成都的金融調控權,設在成都的商業采購、批發機構層級均高于重慶;由四川行政中心地位所決定,各省政府駐川辦事處理所當然設在成都,外省企業辦事處也主要設在成都。由此奠定的良好基礎,使得改革開放后成都繼續受益,在相當長的時期,外商投資企業西南地區總部首選成都。使得成都成為西南地區總部高度聚集地。

2.直轄市確立了重慶在西部最高的政治經濟地位。1997年,重慶再次成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確立了在西部的最高政治地位。重慶除了承擔中央交辦的三峽移民、國企改革等四件大事外,還要承擔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重擔,成為撬動西部大開發的支點。重慶這種地位的確立,將構成重慶成為西部地區總部高度聚集地的政治經濟基礎,增強對外地或外資企業地區總部遷移或設立的吸引力。

(三)市場優勢

依托自身特殊的區位優勢,重慶有著以川、滇、黔、陜甘南部等長江上游流域地區為主要輻射區的縱深的市場腹地。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區位優勢逐步轉化為市場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聚集輻射力。

重慶有西部領先的步行商業街群,創造了全國聞名的重慶模式。解放碑步行街為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西部第一街,2005年商圈以101.45億元的社會零售總額在西部遙居第一;觀音橋步行商業街是全國有名的“公園+廣場+步行街”三位一體的生態商業街,2005年觀音橋商圈社會零售總額42.92億元,也超過成都第一商圈春熙路(36億元);三峽廣場商業步行街是全國步行商業街中有名的文化休閑商業廣場。

擁有西部最大的商業批發企業及零售企業。即最大的批發商――重慶商社;最大的零售商――重慶百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零售超市家樂福;全國醫藥行業最大的零售連鎖企業――和平藥房。

市場優勢及形成強大的的聚散力,加快推進著重慶長江上游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設,是相關企業總部聚集重慶的有利基礎。

(四)開放文化優勢

開放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吸收、融合異質文化的先進性,從而構成吸納總部入住的有利文化基礎。

1.大江大山造就了重慶開放的文化基礎。兩條大江交匯于重慶主城,水的靈動及人的親水性賦予重慶文化永不停息、兼收并蓄的特質;群山包圍著重慶主城,山的厚實賦予重慶文化包容力極強的品格。這都是開放的文化特質。正因此,重慶歷來站在西部開放的潮頭。

2.八年抗戰成功進行了“海納百川”的演繹。八年抗戰期間,隨著東部地區的淪陷,政府遷都重慶及抗日聯盟的結成,工商各業、社會各界、各種黨派、各色人種齊聚重慶,使重慶成為大后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帶來東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國內齊魯文化、關隴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嶺南文化、客家文化與巴蜀文化的大交融。盡管時間僅八年,但影響是深遠的。

3.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建立將再現開放文化優勢。重慶直轄,重新確立了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定位。經濟中心的實質是區域內外各種商品及要素高度聚散之地,各種文化的匯集之地。開放的城市文化使多種文化能夠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產生新思想、新技術、新理念。

4.完善的配套體系。(1)形成了良好的產業聚集平臺。以重慶兩個國際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新區、西永工業園區、長壽化工園及 30個特色工業園區為載體,搭建了高水平的制造業聚集平臺,形成了汽車摩托產業、天然氣化工、鋁加工等優勢產業鏈,正在加快形成電子信息制造業、家電業等完整產業鏈。(2)形成了與總部經濟相適應的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國際化程度高、對公司總部吸引力強的城市,服務業在其GDP中所占比重都很高。在重慶城市的發展及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主城已基本形成了圍繞總部的專業服務支撐體系與總部經濟相適應的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覆蓋了金融、保險、會展、商務、物流、電子信息網絡等諸多領域。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都市發達經濟圈2005年達51.82%,特別是渝中區達88.48%。

二、發展總部經濟的意義及對產業升級的影響

(一)實現城市功能與經濟發展協調統一的現實途徑

發展總部經濟符合城市資源特點,能夠有效地發揮中心城區高級人才、科技、信息、市場等高端資源的優勢,規避土地、水等自然資源短缺及一般勞動力成本較高的常規資源劣勢,在實現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前提下,推進經濟發展。

(二)提高稅收貢獻、增強政府調控力的需要

在總部經濟模式下,總部經濟對區域稅收的貢獻,不僅包括總部企業自身創造的直接稅收,而且還包括其帶動的相關產業創造的間接稅收。

總部企業對所在區域貢獻的主要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契稅、資源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和印花稅等。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稅源具有不確定性和流動性。與總部企業地域上形成分離的子公司、分公司貢獻的稅收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轉移到企業總部,形成總部企業對其所在區域的稅收貢獻;總部企業可以通過資金的控制權、轉移定價等方式,將總部企業自身創造的稅收。從總部企業轉移至其他地區的子公司、分公司。但不管哪種方式,從總體上講,這些稅收大量會留在總部企業所在區域。

總部企業給本區所帶來的巨大稅收貢獻,無疑會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經濟調控能力,更多用于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進一步增強城市的吸引力。

(三)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有效舉措

1.有利于優化制造業存量資源。由于受土地的制約,中心城區制造業企業開始紛紛向周邊成本相對較低的區域轉移。總部經濟為這些企業的戰略調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將企業的“生產基地”從中心城區向周邊區域遷移的同時可以把企業總部,包括管理、銷售、售后、技術等總部職能依然留在中心城區。

2.帶米第三產業與第一、第二產業的高效鏈接與融合,使第三產業得以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就可以實現產業集聚效應,不僅表現在某一產業對GDP的貢獻,更表現在產業集聚的乘數效應對GDP的貢獻。隨著總部經濟的發展,會帶來第三產業與第一、第二產業的高效鏈接與融合,使第三產業得以大力發展,同時,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也會得到調整,新興第三產業在第三產業中將居于主導地位。總部經濟通過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中心城市產業結構由制造業重心轉向服務業,從而推進城市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方向演進。

3.對合理配套半徑之內的生產制造提出需求,帶動川邊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反過來提升城市的中心地位及產業層次。總部經濟有利于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域之間構建“總部一加工基地”產業鏈條,從而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制造業競爭力。以重慶為例,可以住渝巾區、江北區為總部企業聚集區,強化研發、設計、營銷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總部功能,以北部新區、九龍坡區等為制造基地;從更大區域看,以城市中心為總部聚集地,以北部新區、渝北區、長壽、涪陵、北碚等市內區縣乃至四川省達州、廣安等市外地區為制造基地。在帶動這些地區制造業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重慶的中心地位及產業層次。

4.有利拉動消費、增加就業。總部經濟拉動消費主要體現在:一是總部的商務活動、研發活動以及保障商務活動和研發活動所必需的各種配套消費;二是總部高級白領的個人生活消費,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購物等,這種消費對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部經濟的發展本身會充分利用該區域的智力人才優勢,帶來大量高智力就業崗位。同時,通過產業乘數效應,帶動第三產業,包括知識型服務和一般型服務業的發展,提供相關就業崗位。

三、重慶發展總部經濟,提升產業層次的戰略舉措

(一)總部經濟發展的依據

根據區位特征、資源條件、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總部經濟的發展態勢也應有所差異。重慶制定總部經濟發展政策應依據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慶城市的等級。一定層級的城市應吸引相應等級的企業總部。

二是重慶的比較優勢。包括交通優勢、人文優勢、資源優勢、資金優勢、勞動力素質優勢、信息優勢、創新優勢以及體制優勢、特殊政策優勢等。要瞄準產業對象,根據城市的比較優勢制定總部經濟促進政策。

(二)總部經濟發展目標

立足重慶、影響中國西部,西部總部經濟的高度聚集區。到2010年,構成西部總部企業密集度最高的西部最大總部經濟基地。

(三)重點吸引的總部層級

1.跨國公司區域總部。跨國公司在西部或兩南地區的制造業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物流采購和分銷中心,商業、金融及咨詢等服務企業總部。

2.東中部地區企業區域總部。著力開拓西部市場的東中部制造企業和服務企業的區域總部或其營銷總部、研發總部、行政總部。

3.以西部為主要市場的東中部地區企業總部。隨著東部產業升級及西部市場潛力的逐漸挖掘,部分東中部企業會逐漸把業務重心放到西部。為了更好地開展業務,這類企業有可能將總部也遷移到西部。

4.西部地區企業總部。總部與制造基地的分離已成為普遍的分工模式。正如全國各地企業總部向上海、北京遷移一樣,西部一些企業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的企業也會發生外遷。但是總部與制造基地有合理的配套半徑,跨度太大不利于有效進行調控和配套。重慶優越的區位及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是吸引西部企業進駐的有利條件。

5.市內大企業總部。

(四)總部經濟的空間布局

以企業總部對城市區位及服務配套需求為依據,主要依托老城區,重點建設解放碑CBD、江北CBD、北部新區、觀音橋商圈、九龍園A、B區。建成以商務寫字樓、微型總部園、總部園(商務花園)為載體的各具特色的總部聚集區。

從國內外實踐看,微型總部園土地占有不多(幾十畝即可),一般處于市中心繁華地帶,周邊有良好的商務設施和便利的交通,由若干棟低層建筑組成,以獨棟出售的形式吸引總部進駐。

總部園占用土地要求相對較多,一般在數百畝甚至上千畝,坐落在城鄉結合部,要求交通方便、土 地成本相對較低,周邊能夠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生態環境也較好;發展方式上,一般在原有高科技園區發展成熟的基礎上建立,周邊已有產業集聚和設施配套;資源配套上,要求軟件平臺和硬件設施并重,區域必須要有過相應的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廣告業、市場調查、咨詢業、會計、法律服務、信息服務業、交通配套,也應該具備完善的人居環境,要形成圍繞總部服務的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建筑形態上,遵循商務花園的理念,注重生態,環境優美,以低密度、低容積率、高綠化率的低層辦公樓群,周圍環繞優美的園林環境為特征;租售形式上,采用獨棟出售、出租或出租土地自建總部大樓的形式,突出個性化和品牌效應。

四、發展總部經濟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軟環境,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務

樹立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為總部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環境。政府精簡高效與廉政務實的形象對于總部環境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重慶總部經濟的發展中,政府應加快職能轉變,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樹立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減少政府行政性審批,實行差別化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法規制度環境建設,為跨國公司的入駐營造公平合理的市場軟環境。

(二)調整有關政策,促進總部經濟和區域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些小地方出了大企業,總部或者一部分總部的功能遷移,按照現行的政策,稅源也要跟著走,這方面政策應該有一些調整和協調,在走和不走的部分之間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收益分配。作為引入區,對總部遷移進來所可能得到的稅收,不要有過高的期望和要求,要協調處理好總部轉移過程中的利益關系,這樣才能對企業發展有好處,對各個相關地區都有好處,使各個地區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進一步加強圍繞公司總部服務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

現代化的金融網絡,專業化的咨詢、會計、法律、研發、金融、營銷、物流等知識和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組織等,是企業總部進行有效的戰略價值活動的有力支撐,也是滿足總部人員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

(四)加強總部聚集區與制造業基地的功能合作

加強重慶總部聚集區與港城工業園、北部新區經開園及高新園及其他周邊乃至遠郊區工業園區等制造業基地的功能合作,形成總部經濟發展強有力的產業依托。

(五)全力推進城市建設,打造體現新重慶城市形象的增大企業總部集聚引力

1.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塑造便利重慶。加快交通設施建設。要著力建設便利通達重要交通樞紐如寸灘港、龍頭寺客車站、太平沖編組站的城市道路等。

2.體現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風格,塑造靚麗重慶。通過別具特色商貿樓、酒店式公寓樓、星級酒店、寫字樓、文化類博物館、商業文化廣場,充分展現重慶現代濱江都市新形象。將重慶中央商務區打造成現代都市和歷史遺存風貌的集中展示區,通過別具特色的建筑設計,既要展示現代都市風貌,又要保留古城古跡與歷史遺存,發掘歷史文化內涵并體現在建筑設計上。重慶五大商圈建筑設計風格,要充分體現現代都市的繁榮。濱江路設計要體現動感風情特色,要通過建設公園、廣場、親水及觀景平臺、綠地、綠色步行通道等空間場所,通過可“古”可“今”、可“洋”可“土”的建筑風格,體現動感風情特色。各種專業特色街,要因名、因經營范圍來體現自己的建筑風格。

3.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塑造生態宜居重慶。搞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大力實施“綠、凈”工程,塑造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重慶新形象。

首先要搞好生態建設,建設山水園林城區。積極推進鐵山坪生態區、鴻恩寺森林公園建設;增加城市綠地,注重城市中心區、濱江路的綠化建設,除在道路兩側綠化外,還要適當建設新的公園。其次,推進城區凈化工程。加大創衛力度,注意市容衛生,建設一批垃圾處理場,建設衛生城市。控制水、空氣污染,建設更大能力的污水處理廠。第三,規劃建設生態產業園,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載體。

五、依托總部經濟,支撐產業發展升級

(一)產業功能定位

在實現城市功能轉換基礎上,逐步實現制造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的轉換。

(二)產業空間布局

1.以總部經濟為引擎,全力打造重慶商務中心、重慶北部商貿中心。重慶市商貿業的發展,一定要對解放碑商圈、觀音橋商圈、江北城中央商務區、北濱路做到高起點建設、高檔次定位,以總部經濟為引擎,以商貿為突破,建設重慶“北部商貿中心”。

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空間布局:第一,中央商務區。在由江北城、解放碑和彈子石濱江地帶“兩點一線”構成的重慶中央商務區中,江北城定位是商務中心區。重點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服務、會計、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商務辦公、文化、體育等現代服務業。第二,觀音橋商圈。觀音橋商圈是多業態、多¨類綜合性商貿、商務中心,要進一步完善布局、提升檔次,并與解放碑商圈形成錯位競爭。第三,專業性批發市場和專業特色街。扶持觀音橋農貿市場,將其打造成全國一流的綜合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經營規模向第一沖刺。精心打造各類專業特色街,包括花卉專業街、休閑娛樂美食街、建材專業街等,做足特色、做大規模、做優品牌。

2.以一港一站為依托,三園為載體,打造重慶的現代物流中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立足重慶寸灘港、太平沖貨運編組站,打造寸灘物流園,著力引進跨國物流企業及國內大型企業參與建設和運營,形成以倉儲、運輸、貨代及相關服務業為一體的中國西部物流中心。

以港城工業園及拓展區為主要載體,打造重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港城工業園重點發展點培育以汽車、電子電器和物流、裝備制造為龍頭的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日化、醫藥、新型材料等產業,引進欲挺進西部的國際或東部大型電器、裝備制造企業。

綜上所述,目前重慶缺乏具有高端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集團公司支撐,總體規模偏小,產業集聚度不高。需要組成專門課題組進行攻關,認真研究重慶產業發展的資源、環境和條件,深入跟蹤世界500強等跨國公司的戰略布局動態,積極尋求合作機會,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各再打造一個新的支柱產業。

篇(3)

1綠色經濟背景

1989年,“綠色經濟”的概念由經濟學家皮爾斯提出,指的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基本產業鏈,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經濟形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其的《綠色經濟報告》中,對綠色經濟給出的定義是,“從長期上來看,能夠改善人類的福利水平,降低不平等程度,同時不會使后代面臨生態稀缺性和環境風險的經濟形式”。在國內的研究中,一般認為綠色經濟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狹義的綠色經濟指的是環保產業;而廣義的綠色經濟除了環保產業之外,還包括諸如綠色消費與政府采購,綠色貿易與進入,綠色稅收與財政,綠色會計與審計等除生產領域外的一些綠色制度和行為[1]。近些年來,世界各國紛紛開展綠色經濟行動。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研究表明:實現綠色經濟不僅會實現財富增長,尤其是生態共有資源或自然資本的增益,而且還會在今后一段時期產生更高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應對綠色經濟的發展趨勢,各國紛紛通過立法和出臺規劃開展行動。英國在倡導低碳、低排放,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推廣新的節能生活方式;美國以開發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為主題,制定了“綠色經濟復興計劃”;歐盟制定了“環保型經濟”的中期規劃;印度制定“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韓國通過了“綠色工程”計劃,日本在逐步擴大“環境產業”市場規模[2]。

2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011年聯合國森林論壇的第九次大會在探討“森林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時提出,林業對構建綠色經濟的潛力巨大,要發展綠色經濟,必須將林業置于優先發展的領域。

2.1林業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基礎和關鍵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對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地位給出定義:林業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基礎和關鍵。林業為綠色經濟提供了生態基礎,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林業提供木材等木質原材料、產品和能源產品,具有清潔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優點;林業發展為全球近10億人口提供了生計,有利于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促進人類福利的增加。

2.2林業對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作用和貢獻

在“綠色經濟”這一概念被提出伊始,林業發展通過保護和可持續地使用自然資源對綠色經濟所做出的貢獻就已經被認識。同時,林業在減少貧困、增加收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對綠色經濟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貢獻。從事林業基礎產業的人口往往與貧困人口相重合,因而發展高效可持續的林業就能夠有效地幫助依靠其生存的人們擺脫貧困。隨著應對氣候變暖成為全球共同行動,林業在固碳方面的貢獻被廣泛認識。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林業對綠色經濟的貢獻方面進行了全面總結:“經濟的進步和人類的福祉都依賴于健康的森林。森林提供碳匯、穩定全球氣候、調節水的循環,并為生物多樣性提供棲息地,同時保存了遺傳資源。經濟估值在不同的國家進行的研究表明,從森林的重要利益,特別是在調節氣候服務和存在價值”。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貢獻已經獲得了更全面的認識。

3綠色經濟背景下的林業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中國始終堅持把林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充分發揮森林在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方面的多種效益,逐步實現平衡發展,初步開始綠色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推動林業發展戰略的綠色轉型,促進綠色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林業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了三次林業發展戰略的調整。二是大幅度增加綠色投資。1998年至今,中國實施的林業重點工程累計投入2886億元。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及林業公共財政支持制度,對國家級重點公益林、造林、撫育管理、林木良種等提供公共財政支持,逐步形成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長效資金支持機制。三是增強森林可持續經營。提出將森林經營作為林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從注重森林面積的增加到重視森林質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強,中央財政對森林撫育提供財政補貼,積極推動森林認證。四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增進綠色就業。制定激勵政策,實現林業從利用林木向利用森林環境的轉變,同時,逐步增加綠色就業。五是積極推動綠色改革。大力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維護農民權益,不斷提升林業對農民就業增收的貢獻。

3.1林業在綠色經濟中面臨的機遇

由于林業不僅具有經濟功能,還具有明顯的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很多國家推出了刺激經濟的綠色發展規劃和戰略決策,將林業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核心;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頭號政治問題,森林對于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全球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問題日趨嚴重,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一背景下,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林業產業結構得到升級,林業發展方式不斷轉變,這有利于進一步發揮林業在減輕貧困、改善生計方而的特殊作用。

3.2林業在綠色經濟中面臨的挑戰

為了進一步提高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我們需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但發展綠色經濟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從全球范圍看,土地競爭引起的毀林和森林退化的壓力并不會消除。同時,由于林業生態效益的價值化、內部化還不能完全實現,林業被邊緣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地方各級政府在經濟增長壓力面前,必然會面臨是要發展還是要環境的兩難選擇。而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林業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之間的矛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沖突;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對保護森林資源和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帶來的壓力;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就業統計不完善,不能全而地反映林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森林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滯后,林業信息化建設不能滿足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技術要求等,也都會對綠色經濟中的林業產業發展產生挑戰。

4中國林業在綠色經濟中的展望

4.1林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強大

綠色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現形式。發展綠色經濟過程中,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將使林業所具有的減污、減排、消納廢棄物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綠色融資機制將更多、更好地挖掘林業在保障生態安全方面的潛力;林業產業提供的綠色產品、生態產品、綠色就業在促進地區發展、改善民生、減輕貧困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4.2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在發展綠色經濟過程中,森林產品和服務價值通過森林價值核算將得到全面反映,森林對非正式部門的貢獻也會通過森林價值核算將得以充分體現;生態系統管理、綠色融資機制建立和綠色產業發展,將使林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釋放和“倍數”放大;林業的三大效益將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4.3林業發展資金將更加充裕,資金來源渠道更加多樣化

為降低生態稀缺性,在發展綠色經濟中公共財政對生態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同時,森林將成為一種新的有較高收益的經濟資產,社會融資能力將明顯提高。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中,中國堅持將林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大局,堅持興林富民的發展宗旨,堅持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初步實現了森林資源增加、生態狀況改善和林業生產者受益的目標,完成初步綠色轉型。中國的經驗表明,各國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可以在減少環境風險和資源消耗的同時,增加就業和改善貧困,促進社會進步。未來,中國林業將繼續積極推進林業綠色增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瑩,劉波.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對策選擇[J].開放導報,2011(5):73-76.

[2]劉珉.綠色經濟背景下的中國林業發展[J].林業經濟,2013(2):22-27.

[3]劉東升.中國林業與綠色經濟[J].林業經濟,2012(1):12-15.

[4]李平,張繼梅,王作鐵.基于低碳經濟視角下的林業產業發展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15(5):23-27.

[5]楊亞軍,李偉.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能源與環境科學,2013(9):184.

[6]張升,戴廣翠.綠色經濟與林業發展[J].林業經濟,2014(5):20-25.

篇(4)

[5] 熊瑛,楊莉.山陽縣核桃產業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9):123-124.

[6] 山陽縣政府門戶網.2009《山陽縣年鑒》[EB/OL].(2009-09-02)[2013-09-10]..

[7] 程曉建,黎章矩.浙江省經濟林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09,36(3):1-2.

[8] 耿義良.山陽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陜西林業,2009(1):28-30.

[9] 李娟,王立新.論我國經濟林產業化發展中的幾個重要問題[J].中國林副特產,2006(1):72-75.

篇(5)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創意產業概述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出臺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該文件明確提出,“創意產業,就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經濟學家厲無畏認為,創意產業是在世界經濟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這一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推崇創新、推崇個人創造力、強調文化藝術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的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源于文化元素的創意和創新,經過人們智慧的凝聚或藝術的設計形成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環保、高效益的市場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模式,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團隊)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產業。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及其特點

文化創意產業以產業化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創新理論、消費理論為理論基礎,以創新為理論核心,瞄準文化高新技術發展前沿,為形成高文化、高環保、高效益的產業提供有力支撐,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傳統產業相比較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創意產業是通過創意思維經營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建立在現代產業的基礎上,把文化藝術、產業技術,以及市場需求有機地鏈接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文化產業,它不僅繼承傳統產業的精華,而且重視文化藝術、現代科學技術和科技成果的應用,強調創意思維、多業互補、提高綜合協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2.文化創意產業強調推廣應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增強文化產業發展后勁;強調開放性與特色性有機統一, 要求打破傳統的封閉式產業生產模式,建設開放的生產體系,開放利用產業資源,實現人力資源等各類市場要素的最優化利用。

3.文化創意產業在運作機制上具有市場化特征,在生產經營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創意性特征,在產品供給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濟學透視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創意產業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動力機制基礎之上的,具有自身發展的經濟學基礎。

(一) 文化創意產業迅速涌現的經濟學背景理論

1.資源稟賦變化的誘致性變遷理論。特定資源的數量總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長會引起人均資源稟賦的減少。人均資源稟賦的下降,會使已選擇的資源利用方式發生從適宜到不適宜的變化。當資源利用方式難以維系下去時,人類會進行技術和制度創新,以提高特定資源稟賦的承載力,使資源稟賦、資源利用方式和社會發展三者繼續保持協調。人均資源稟賦變化得越快,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頻率越高。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資源稟賦變化的誘導下,通過知識融入、技術和制度創新,以相對豐富的要素資源替代相對稀缺的要素資源的過程。

2.邊際收益理論。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基石之一,是由大衛?李嘉圖首先提出的,即生產要素的增加達到一定限度時,增加的價值和產量將會逐漸遞減,甚至沒有增長或衰減。但是對于文化創意產業來說,傳統經濟學的這一定律卻失去了它的解釋力,因為文化創意產業顯示的是邊際收益遞增規律。美國經濟學家羅默在其“新增長理論”中提出,知識或者是創新科技這種新型要素作為要素投入其他生產要素中時,對其投入應用和改進越多,這個要素所創造的價值就越大,產品的核心價值越高,則市場價格就越高。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能夠帶來邊際收益遞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依賴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資源,而是無形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智慧和創新思想,在文化創意產品生產與銷售過程中成本與價格之間往往沒有關聯,價格競爭已不再扮演決定性的角色,市場需求成為創意產品價格的主要推動力。

3.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發展是指能夠滿足當今的需要而又不犧牲子孫后代滿足自身需要能力的發展。產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從協調資源、環境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出發,運用創意學思維、文化藝術學、生態學、美學和旅游學等學科知識,增強產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通過各種創意要素的植入,使產業資源得到“二次開發”,促使產業系統產出和增值功能不斷增強,從而促進產業及文化事業的綜合協調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文化性、持續性、和諧性、協調性和生產模式的創意性方面。

(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濟學理論

1.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利益主體。文化創意產業不同于其他產業類型的顯著特征是他的利潤目標與福利目標可以相容,文化創意產業不僅能為企業和農戶提供經濟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會效益。其中,經濟效益通過它所具有的市場競爭力來實現,社會效益通過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負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給的能力來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是以生產效率更高的產業生產模式替代生產效率相對較低的產業生產模式的過程。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富有創意、附加值高,所以企業和農民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創意產業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兼顧社會效益,所以社會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受益者。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和農民始終追求的是經濟效益,而政府則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2.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產業化理論。產業產業化的基本內涵: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以提高產業經濟效益為中心,在橫向上實行文化、資金、技術、勞動等產業生產要素的集約化;在縱向上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創意組織和協會為依托,以廣大農民為基礎,以文化知識和科技服務為手段,通過將產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實現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經營,是引導分散的農戶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系統內“非市場安排”與系統外的市場機制相結合的資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參與者主體共同利益為基礎的經濟共同體的運作。從產業產業化的內涵來看,它的核心是經營一體化,關鍵是“龍頭”帶動,基礎是農民參與,本質是由有關各方組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使各個組成主體都能獲得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分配。產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發展和知識信息大發展的產物,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發展內在動力推動和引致的自發性體制創新。該體制創新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它能夠引導分散的農戶進入社會化大市場,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規模優勢。

3.人力資本理論。知識和創新代替自然資源和有形的勞動生產率成為財富創造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創意產業選擇配置在某個村域的原因不僅僅在于該地區的市場和供給網絡,更重要的是希望從當地受過良好教育、高質量的人力資本中獲得生產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與其為了吸引企業投資而實行各種減稅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資金用于產業便利性的建設,從而吸引創新人才、創意人才,因為他們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定力量。

現代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面臨資源緊缺、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的現實,當產業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邊際收益遞減、邊際成本遞增時,就必須努力尋找產品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新型產業模式,來代替上述落后產業模式。文化創意產業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適應這樣的要求:克服要素報酬遞減和要素成本遞增的壓力,從而成為產業中的“新寵”。

從經濟學的角度,創意也是一種資本形式――創意資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資本對文化創意產業更有意義的資本形式。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經濟發展、產業建設和社會文化生活中到處都彌漫著創意的氛圍,帕累托最優就更容易實現了。經濟學家很早就提出不同類型的資本:物質資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資本(金融資產)、人力資本(受過教育的人)和社會資本(通力協作的人群)。與當今主流的經濟學家依據人們的受教育水平來計算人力資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夠建構新理念、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產業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創意資本”。

4.創新理論與文化創意產業。經濟學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是資本和勞動力,而是創新,而創新的關鍵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保羅?羅默也認為,人類偉大的進步都是來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然而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們來自于人的大腦,設計產品的人、開辦企業的人、創作音樂和繪畫的人等都通過他們的創造性活動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我們的生活。“也許創意經濟時代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于,它不僅能夠帶來經濟增長和繁榮,更能使人類的整體潛能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哈佛大學教授J.S.Nye (1996)認為,在信息經濟時代,資本、自然資源、甚至土地不見得是財富。今天投資驅動型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我們需要創新驅動型經濟與知識驅動型經濟的領域,需要新創意、新知識來推動。羅默還指出(1986),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確解釋了美國新經濟的本質就是以知識、創新和創意為本質的經濟。

繼產業經濟以土地、工業經濟以資本和礦藏為最重要資源之后,創意經濟使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知識生產和人才資源作為經濟資源獲得了空前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認識到在創意經濟時代,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術或信息,而是創新或創意。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創新主要是指:(1)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的創新。與傳統產業相比較,文化創意產業與“三生”資源(生產、生活、生態)的關系具有和諧、交融的特性,資源配置具有復合、循環的特性,生產的產品都具有文化、藝術的創意特性,屬于智慧型產業。(2)生產過程和產品的創新。文化創意產業運用創意的思維范式,賦予產品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是文化與生產、產品相互交融、集成創新的創意性產物,能夠給人以超越物質的精神享受。(3)經營機制的創新。文化創意產業要求產業生產、創意設計、市場需求相互銜接,所以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機制必然要求與傳統產業的經營機制有很大區別。

5.產業集聚理論與文化創意產業。產業集群的興起是產業發展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趨勢,是為了創造競爭優勢而形成的一種產業空間組織形式,它具有的集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是其他組織形式難以相比的。文化創意產業因其自身發展的特性(創新性、經濟外部性和知識密集性等)更傾向于在空間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從業者和單個企業的行為,而是需要集體的互動和企業的集聚。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多源于知識網絡和創意場效應。從理論上講,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是產業集群家族的新成員,與其他產業活動一樣,需要為發揮創意的潛能提供完善的內外部條件,如專業化的創意教育培訓和靈活的人才市場、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和相關產業支持以及頻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產業結合、產品生產和消費結合、有多樣化的寬松的環境、有獨特的本地特征。

參考文獻: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篇(6)

中圖分類號:S435.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廣西甘蔗制糖業發展概況

眾所周知,廣西壯族自治區系我國最大產糖省,也是世界食糖主要產區之一。歷經20多年發展壯大,現有34戶共94家制糖企業,日榨能力高達30多萬噸,產糖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增加值占了全區工業的1/10,利稅更高達全區總工業的15%。

不僅如此,廣西甘蔗制糖業的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帶動了造紙、酒精、肥料、養殖及生物化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蔗糖產業的發展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以及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廣西甘蔗制糖產業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從1995年開始,廣西糖業連年虧損,增產越多虧損越多。加之國內外食糖市場的持續低迷,廣西蔗糖業面臨著內憂外困的處境,甜蜜的行業轉眼成了苦澀的事業。2000年初,廣西各級政府根據實際,通過技術創新、品種改良、和糖業改制,發展當地的綜合利用項目,加強對糖廠進行綜合治理,減少帶來的環境污染,走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的道路。目前,廣西已經有很多制糖企業正在努力發展循環經濟,并且已取得成效,如貴糖股份有限公司、農墾糖業集團等。

二、甘蔗制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

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首先提出了“循環經濟”一詞,主要是指在人、科學技術和自然資源的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的生產、產品的消費及其被廢棄的全過程,把傳統依賴資源消耗線性增長模式轉變為依生態資源循環發展的經濟。

循環經濟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循環利用為核心,以“資源化、再利用、減量化”為基本原則,以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為基本特征,遵循科學發展觀,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的經濟模式。本質上是生態經濟的形態,它利用生態學規律去指導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相較于傳統經濟,“循環經濟”倡導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經濟模式,它要求企業把經濟活動形成“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反饋式的流程。“循環經濟”為傳統經濟向可持續發展經濟的轉變提供了戰略理論范式,進一步從根本上消解了環境和發展之間長期以來的尖銳沖突。

“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主要包含產品轉化、產品增值、廢物綜合、環保等四個方面的循環。

(二)“循環經濟”與蔗糖生產的關系

伴隨著經濟增長而來的高污染、高消耗和資源環境等問題,我國開始探索經濟發展模式全面的轉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循環經濟得發展是未來我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佳選擇。

以廣西農墾糖業集團昌菱制糖有限公司為例,一直以來,該公司致力于甘蔗制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探索研究,并且經過發展形成了制糖產業循環經濟發展雛形,進而建立了涵蓋制糖、糠醛、朗姆酒、生物肥等項目,形成了一個“甘蔗種植榨糖制酒生物有機肥”,以及“甘蔗種植制糖生產糠醛”的綠色產業鏈,抓好糖業的綜合開發利用和下游產品開發,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延伸,促使資源綜合利用最大化,從而逐步形成完整的甘蔗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產生一個龐大產業群,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促進糖業產業升級,提高甘蔗產業經濟價值。

甘蔗制糖產業施行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有助提高甘蔗的深加工水平與附加值;降低資源能源的消耗,減少污染排放與廢棄物的產;有利新產品研發和生產;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三、甘蔗制糖循環經濟在廣西的實踐和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廣西省的甘蔗制糖產業在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時候不僅帶來了喜人的經濟效益,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甘蔗制糖產業發展布局分散、規模小。污染物占全區排放總量的 78%,環境污染治理的成本高。循環經濟的循環利用率和整體運行效率也很低,面臨著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甘蔗的種植技術滯后,單位面積的產量低,糖分低,制約了甘蔗制糖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廣西省甘蔗的種植面積已經到了極限,單靠擴大甘蔗的種植面積來增加原料提高產糖量已沒有太大的余地。

第三,產業管理協調的機制不健全,缺乏極具激勵效果的機制和經濟手段。在循環經濟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所采取的經濟手段,依然是采取傳統的方式——征收產品稅和排污費。這些舉措根本不能從根本上對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起不到好的稅收激勵作用,更沒有循環利用和資源再生的經濟激勵作用。

第四,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不足。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除了一些大企業具有相當技術實力外,多數中小型企業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加強循環經濟的宣傳,提高公眾、企事業單位和各級領導干部對循環經濟的重要性的認識,形成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的社會氛圍,更新社會成員的觀念,通力合作,共同發展,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還應該提出一些可行的應對策略。

首先,建立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的地方性法規,現行的環保法提供的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循環經濟發展速度。地方發展循環經濟應該以地方的行業技術創新、產業結構特征和資源特點為基準,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化,制定地方性法規,使“循環經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價格政策,推進自然資源的價格改革機制,調整最終產品與資源性產品之間的比價關系,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的基礎性作用。

再次,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的產品標示制度,鼓勵引導公眾購買循環經濟旗下產品,推動政府的綠色采購。把循環經濟產業發展作為政府的重點投資領域,發揮政府對社會投資引導的積極作用。

最后,建立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企業結構組織,鼓勵企業依據產品生產和社會分工的內在聯系,制定有助于建立契合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要求的經濟策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廢棄物產生量,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產業鏈條,促進企業間的資源共享以及副產品互換,為推進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夯實基礎。

總結:廣西是我國的糖業大省,它的甘蔗制糖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并且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甘蔗制糖循環經濟的產業發展模式的運用,降低了資源能源消耗,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和產品的浪費,值得我們去借鑒。但我們不應該一味套用,要結合自身特色,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使當地的經濟發展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和要求,優化產業結構升級。

參考文獻:

[1]一根甘蔗演繹的“傳奇”——來賓市建設糖業循環經濟基地側記[J];廣西節能;2010年03期

[2]鐘健;廣西甘蔗糖業發展的現狀及前景分析[J];甘蔗;2004年04期

[3]李松;楊榮仲;譚裕模;莫磊興譚芳;我國發展能源甘蔗研究生產的現實意義[J]; 廣西蔗糖2003年03期

[4]胡衛東;蔗糖產業形勢與對策分析[J];廣西熱帶農業;2009年04期

篇(7)

對于林業經濟產業而言,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立體化的林業產業,通常主要指農林復合開發及培育林下資源,能夠對樹林內部空間及周圍環境做出科學合理的利用,進而推動養殖業及種植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對林下資源進行優化利用等,所以林業經濟產業屬于一種綜合型循環經濟,不但能夠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并且有助于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相關部門有必要對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給予足夠重視,并分析和研究其長遠發展的策略。

1林下經濟產業特點

林下經濟產業是基于林業產業建立起來的,由于林業產業具備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林下經濟產業在經營方式上通常都會與其他產業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特點。1)林下經濟產業一般對資金的消耗相對較少,在林下經濟產業活動實際開展過程中,通常都是在林業資源基礎之上開展整合工作,促使林業能夠與養殖業及種植業等形成有機結合,所以其資源節約效果非常明顯,相應的資金投入也不是很大,能夠有效緩解地方財政及農戶的壓力[1]。2)生產周期相對較短。一般情況下,在林業資源下開展的各類養殖及種植產業,其實際生產周期都較為短暫,如家禽、家畜養殖及菌類種植等,大多數都是在幾個月內便有效完成資金回籠。3)市場發展前景較為良好。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生態文明建設及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便對各類產業的節能減排及生態環保等有了較高的要求。林下經濟產業作為一種綠色經濟模式能夠切實滿足此方面的要求,呈現出與社會發展之間良好的匹配性,所以,其在當下及未來都擁有著較為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對林下經濟產業特點的分析能夠發現,在我國大力推行林下經濟產業有助于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進一步提高生態效益,同時還可以實現林下資源的充分利用,不但有效豐富了地方經濟增長的渠道,而且為林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提供了一個較為良好的途徑,可以獲取到更高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林下經濟產業的開展與目前我國的一些基本政策相適應,可以更好地挖掘林木資源的價值及優勢,既能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又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有助于社會效益的提高。

2林業經濟產業現狀分析

2.1科學技術及知識掌握不足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農戶在實際開展林下經濟活動中,對林下養殖及種植等生產活動需要切實遵循的原則和規范并不夠了解,同時也未能切實有效地掌握相應的養殖或者栽培技術,從而導致很多農戶開展的林下經濟生產活動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實際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滿足相關要求。這種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下產品的經濟效益,也不利于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2]。

2.2統籌規劃不足

對于不同地區的林地而言,其林分、林象及地形地貌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實際開展林下經濟產業過程中,必須要選擇適宜相應林段的開發模式。如對于楊樹小苗林段、中林段及大林段,要切實考慮好適合種植的作物或是養殖的禽畜種類。任何一個區域及林段都需要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明確好具體的發展項目、規模及方式等,在保證開發的合理性及科學性的同時,還要迎合市場現實需求。

2.3市場信息不夠暢通

目前來看,很多開展林下經濟活動的農民,自身對市場信息未能做出準確的把握,這與信息來源渠道狹窄有著直接關系,從而導致其比較難以有效把握準確信息,無法與市場形成有效對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農戶開展的林下經濟活動都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對于各類產品也無法做到充分的開采及利用[3]

2.4資金扶持力度不夠

由于我國的林下經濟產業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所以政府方面難免存在考慮不夠全面的問題,資金扶持便是其中之一。政府有必要對當地一些具備良好開發前景的林下經濟項目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如財政投入、貼息貸款或者是開拓融資渠道等。

3對策分析

3.1加強技術宣傳

廣大農民對林下種養產業技術及知識的掌握程度會對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相關部門應加大技術與知識的宣傳力度,將一些先進技術和知識向廣大農民普及,從而確保廣大農民可以科學高效地開展相應的生產活動[4],可以從3方面入手。1)當地相關部門應借助廣播電視媒體平臺或者是宣傳欄、宣傳冊等方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向當地農民普及各種林下經濟新興技術、品種及種養模式等。要做到分析清楚、介紹準確,讓當地農民對林業經濟生產活動有一個更為準確的認知,從而可以積極主動地運用這些技術和知識科學合理地對林業資源進行開發和挖掘,構建出一個較為良好的林下經濟發展環境。2)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及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定期向當地農民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其技術和知識運用能力,提高林下經濟活動的開展成效。如借助抖音等平臺定期推送相關項目的技術實踐活動視頻,借助微信公眾號推送符合當地林業資源實際的林下產品、具體種養模式等,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構建一個工作人員與農民交流的平臺,以此來豐富農民咨詢的途徑,同時也可以借助此平臺及時向農民相關法律法規及市場信息等,為當地林下經濟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3)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各類先進的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幫助廣大農民實時掌握市場需求,以此來合理調整林下經濟產品類型或者是種養模式,保證產品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還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以此來尋求更多的林下經濟產品的商機,推動林下經濟實現良好發展。

3.2完善各項政策

在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過程中,當地政府應將對森林及土地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作為重點,建立健全與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有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及政策,同時還需要健全資產評估制度,借助這些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規等的進一步完善,推動林下經濟產業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將林下經濟資產使用權作為一項經濟性權利開展集成或者流轉模式,如此不但能夠對其開展科學合理的利用,也可以對林下經濟經營者的開發及投資積極性等做出充分有效的調動[5]。

3.3加強統籌規劃

應切實結合當地林地資源及自然條件等實際情況,依照因地制宜原則開展科學合理的統籌規劃,要能夠突出特色,充分發揮當地各方面優勢,推動林下經濟產業活動的高效開展。此外,還需要將實效性作為一個重點目標,從多方面、多角度深入挖掘當地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潛力。例如,將農業結構調整與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進行有機結合;將林下經濟與農業產業化進行結合;將林下經濟與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進行結合;將林下經濟與畜牧業發展進行結合;將林下經濟與農業科技推廣進行結合;將林下經濟與扶貧開發進行結合等。在此基礎上,還應對林下經濟發展區域開展科學合理的布局,要明確好近期及遠期發展目標,積極引進和創新一些符合實際及能夠適應地區發展的相應林下種植和養殖模式,落實好分類指導工作,以此來進一步提高林下經濟的綜合效益。

3.4加大資金支持

對于林下經濟產業而言,其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實現規模化發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支撐,以此來滿足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發展需求。可以從3方面入手。1)當地政府部門應注重加大資金幫扶,借助財政資金的有效注入來為當地林下經濟產業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2)注重發揮林下經濟企業及一些相關產業的作用,為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技術、人才、資金及設備等方面的支持。如林下耕作機械設備、生產加工設備及林下經濟生產活動技術人才等,這樣不但能夠為林下經濟產業提供良好的發展動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延長林下經濟產業鏈。相關部門有必要借助各項政策等手段,贏取到更多民眾、社會組織機構等的有效支持,以此來不斷拓展林下經濟產業的資金來源渠道。3)注重建立健全資金投入機制,如可以基于國家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給予相應林農及農民信貸支持,這樣也可以為林下經濟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增添一份推動力。

4結語

對于林下經濟產業而言,不但是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及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增長的有效途徑。盡管目前林業經濟產業發展過程中仍有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但是借助加強技術宣傳力度、加強市場信息流通、完善各項政策、加強統籌規劃力度等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效率和質量,有助于其不斷向好發展,從而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小利,王紅梅.我國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現狀及改進措施[J].鄉村科技,2020,11(32):53-54.

[2]吳國春,郭思源,曹玉昆.中國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效率評價:以31個省(區)面板數據為依據[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20,48(5):129-132.

[3]王江明.新時期林業生態建設與林下經濟產業探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3):172-173.

篇(8)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3-0184-03

一、引言

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同時進一步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隨著內容革命的深入,一場波及全球的信息傳輸手段的大匯流爆發了,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傳媒匯流。由此,數字技術成為一切信息傳媒形態的技術基礎,而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傳媒產業及其運營則為文化產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物質條件,并對其產生深刻而復雜的影響。為此,我們必須抓住內容革命這一契機,以信息文化為主導,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充分發揮傳媒經濟運營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引導與推進作用,實現和諧的共振互動,最終實現繁榮中華文化的共同目標。

二、傳媒經濟運營與文化產業發展

1450年,德國人谷登堡對一臺舊的榨油機進行改造,發明了西方歷史上的第一臺活字印刷機。這一發明對文藝復興出現和中世紀的終結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術使書籍數量的劇增,使西方近代教育興起并迅速繁榮,從而大大改變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所以麥克盧漢把現代文明稱為“谷登堡的遺產”。500年后,電視機的發明,使得大量的信息被傳送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地球開始變成一個越來越小的“村子”。

面對今日互聯網技術引發的媒體革命,很難說究竟是印刷術及電視的發明對人類文明進程的貢獻大,還是互聯網革命的貢獻大。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新媒體是一種既超越了電視媒體的廣度,又超過了印刷媒體的深度媒體,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動性、個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樣性,它具備了從前任何媒體都不曾具備的力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卡莉女士(惠普公司CEO)把眼前這場信息媒體革命稱為“數字化文藝復興”(Digital Renascence)。

信息產業作為21世紀的主導產業和世界經濟走向的決定力量,正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改變著世界經濟發展的面貌和發展模式。事實表明:隨著世界經濟發展,作為信息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媒介傳播產業的規模在不斷壯大,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媒介產品亦成為當代人們消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媒產業的發展狀況代表著傳媒經濟的變化規模。從1990年到2000年,我國媒介規模連年增長,媒介產業經濟收入由150億元增加到2031億元,從占國內國民生產總值的0.9%遞增到3.1%。傳媒產業已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成為促進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有人斷言,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是現代社會的兩個“超級產業”。作為信息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傳媒產業,與文化產業更是有著具有完全超出傳統含義的關聯性。在當今時代,它們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媒產業,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產業,而是現代社會的兩個“標志性產業”,彼此相互定義,相互依存,甚至互為表里。所以,文化產業只有成為傳媒產業的“內容”,才能煥發新的生機;傳媒產業只有成為文化產業的“載體”,才具有真實的價值。

(一)傳媒與文化

傳媒與文化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的互動關系。一言以蔽之,即共棲而存,既沖突又和諧。文化包含了人類生活的各種層面,它提供了了解和引導人類行為的規則。而傳播則屬于人類行為的一種,文化能夠影響傳播。無疑,傳播本身屬于文化范疇,而文化也經由人類的傳播行為得以延續傳承。

文化的一個特性便是超穩定性,而實現其超穩定性的一個主要手段便是傳播的持續和不斷擴大。傳播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相當密切,并且相互影響。在現代經濟領域,傳媒產業已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但傳媒產業所獲得的較大發展與其所依存的文化資源日益深厚不無關系。

一般來說,多樣性的文化要求多樣性的表現形式與其相對應,這對于傳媒產業的市場細分與定位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作用。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充分發揮文化多樣性的優勢,而導致了人文資源在現代產業運營中處于邊緣化。因此,挖掘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構建一種具有現代性的生活理念,營造一種凝聚和激勵人的社會氛圍,是現代傳媒應該承擔起的歷史使命。

(二)媒體內容可以形成產業

從國際宏觀背景看,向內容產業轉型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般趨勢。如前文所述,國際性的文化產業發展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標志,劃分為傳統文化產業和現代文化產業兩個時期。在前一時期,文化產業被稱為“文化工業”,而在后一時期,則被稱為“內容產業”。

所謂“內容產業”,脫胎于通訊、傳媒、計算機等諸領域產業融合后的結構轉換和升級,是傳媒手段革命的必然產物。歐洲人最先認識到,由于傳媒匯流導致傳媒頻道的資源過剩和傳媒內容不足,信息社會已經到了需要重新構造“基礎設施”的新的發展階段。然而,這一基礎設施不是通過建造更大規模的物理網絡與硬件設施完成,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整理、通過“文化遺產數字化”和強化“內容原創”而構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內容產業是現代傳媒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產物。

在這方面,美國人再一次走在最前列。美國沒有什么文化遺產,卻率先將“內容產業”納入商業和產業化軌道,通過1997年“北美行業分類系統”的頒布,美國已經向世人宣布了他們將信息內容(特別是文化內容)作為信息產業的主體。我們由此看到,文化遺產作為新經濟資源的意義已經凸現,各國文化遺產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傳媒巨頭的掠奪與競爭壓力之下。

我國的文化產業領域正在從縱向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漸地向橫向分布的產業鏈模式轉變,文化產品的制作與流通正在成為我國現代文化產業的關鍵性環節,文化遺產的整理和文化資源的開發正在成為新的產業基礎。在這個意義上說,內容產業正在成為我國文化產業轉型的一個新特征。傳媒內容的制作和流通已經成為目前最具市場發展前景和贏利能力的領域。

(三)新媒體與文化產業

熊澄宇認為,新媒體是一個相對性概念,今天的新媒體

是指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之上出現和影響的媒體形態。在以并存、互補、融合、創新為特點的媒體生態環境中,新媒體不斷推動著媒介整合與文化產業發展。

相對于舊媒體而言,新媒體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的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但它的最根本的特點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借用熊彼特的話說,新媒體的根本特點是“破壞性創造”。

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也即媒體整合的過程,新媒體的特點決定了新媒體產業與傳統媒體產業的巨大差異。在現代經濟系統中,新媒體產業已逐步形成產業鏈條,并在整個文化產業中處于“龍頭地位”。新媒體產業強大的集聚與擴張功能在于,通過媒介載體的無限魅力,輻射、滲透到生活的每個環節,呈現一種隨處可見的人文景象。

中國傳媒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國際最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知名的管理顧問機構普華永道預估,全球娛樂與傳媒產業未來五年內將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長,而中國未來五年傳媒產業的成長速度,約是世界增長率的3倍。根據著名的媒體研究機構AC尼爾森公司的調查,中國內地2001年媒體廣告總量達112億美元,在亞太地區列第一,是澳大利亞總廣告量的3.7倍,年成長率為15.8%。因此,作為傳播介質的前沿,新媒體的出現必將推動社會科學的進步,加速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完善傳媒經濟運營,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信息時代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人們將不論地域和種族,友好地相處在一個數字化的地球村里,平等地面對傳播媒介帶來的機遇和便利。不斷更新與發展的傳播媒介成為文化傳播和文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抓住機遇,通過傳媒經濟運營弘揚中華文化、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樹立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的形象,是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準確確定傳媒經營的市場定位

要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準確地確定傳媒經營的市場定位,即通過文化產品的創造和傳播,把先進文化轉化為先進生產力。任何時代的文化發展,都反映著當代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文化作品代表先進文化,就能推動生產力發展,反之就會成為障礙生產力發展的桎梏。一般說來,一定的生產力水平、消費水平和社會經濟體制,既決定著文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總量和結構,又決定著其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文化產業的產業規模、發展水平、運營機制、管理方式只有適應生產力發展,宣傳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精神時尚,才能使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二)努力提高傳媒經營的“五化”

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應從提高傳媒經營的“五化”入手:

一是提高傳媒經營的市場化。對非公益性傳媒領域,要進一步打破壟斷經營,放寬市場準入,引進競爭機制,增加競爭主體,加快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聯合、重組、兼并傳媒單位,組建傳媒產業集團,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在條件成熟時再進行運作,切忌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整合,避免一哄而起,大起大落。

二是提高傳媒經營的國際化。結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積極引進傳媒資本,引進先進經營管理和服務的理念,引進先進制作技術,提高文化產業的技術含量、知識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提高傳媒經營的產業化。要通過合理劃分傳媒產業中的競爭性行業和公益性行業,實行不同的運營模式和經營管理方式,培育實行產業化經營的市場主體,推動贏利性業務走向產業化經營的道路。

四是提高傳媒經營的社會化。建立開放性的創新發展機制,進一步打破市場分割和行業壟斷,加快產業內部各行業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撐,盡快形成社會化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

五是提高傳媒經營的組織化。鼓勵實行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協作,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文化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如出版發行、廣播電視電影等,形成以資產為紐帶的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直至跨國經營的傳媒集團。

篇(9)

[中圖分類號] S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40-02

近10年來, 我國肉牛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已成為國民經濟又一新的朝陽產業。2014年, 我國牛肉產量和消費量均是僅次于美國和巴西的第三大國。當然,這也不能全然說明我國肉牛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并且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之所以這么說,是從當前肉牛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確定肉牛產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會限制、影響肉牛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所以,認真剖析肉牛產業發展及產業經濟發展趨勢很是必要。

1 肉牛產業發展形勢分析

通過對我國肉牛產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定肉牛產業發展趨勢具體表現為:

1.1 國內牛源不足,導致產業萎縮

據統計,2008年至2012年,我國母牛存欄量從3300萬頭減至2300萬頭,四年間大幅減少1000萬頭。能繁母牛存欄量的大幅下滑帶來了2008年至今國內肉牛存欄量從8900萬頭減少至6000萬頭的后果。這充分說明了肉牛產業出現大幅萎縮的現象。而對近些年我國肉牛產業發展情況來看。肉牛價格始終保持高位,讓很多肉牛養殖散戶對肉牛養殖還是抱有希望的。當然,也正是因為肉牛價值居高不下,才使得很多養殖戶需要承擔較大的養殖風險,這使得很多養殖戶對肉牛養殖是否進行,是否擴大養殖規模存在質疑。此種情況的存在,在一定成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肉牛產業的發展[1]。

1.2 進口牛肉沖擊國內市場

其實,造成我國肉牛產業未能持續健康發展的另一大影響因素就是進口牛肉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從2010年開始,由于國內需求急劇增加、肉牛存欄量下降,我國每年牛肉供應和消費之間約有240萬噸的缺口,導致國產牛肉價格的不斷上漲。此種情況下,外國看到了國內的商機,積極向國內進口肉牛,隨著進口肉牛的不斷沖向市場,逐漸的占領了我國的肉牛市場,這使得我國肉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比較困難。

1.3 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

回顧分析近些年我國肉牛養殖實際情況,不難發現肉牛養殖風險較高,因為在肉牛養殖的過程中肉牛容易患有疾病,致使肉牛生L不佳或者死亡,如此將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相應的很多肉牛養殖戶放棄了肉牛養殖。但肉牛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也讓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為了良好的進行肉牛養殖,許多育肥專業場戶提高能繁母牛存欄量,逐步轉為自繁自育的養殖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通過對肉牛產業養殖結構轉型情況來看,這對于促進未來肉牛產業進一步發展還是非常有利的[2]。

2 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國民經濟,還能改善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促進我國良好發展。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對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加以分析,以便提出最佳的肉牛產業經濟發展方針,以便肉牛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及自身工作經驗的總結,對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的說明,有如下敘述:

2.1 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基于對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確定諸多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肉牛產業經濟發展的步伐。目前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

2.2 牛肉質量安全事件

總體上來說,近些年我國肉牛產業經濟方面還是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隨著肉牛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牛乳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讓廣大消費者不安,對牛肉食用產生擔憂。其實,造成牛肉質量安全事件頻繁發生,與肉牛品質不佳有關之外,諸多不法分子看到了牛肉生產與銷售中的巨大利潤,進而急功近利,采用不法手段來謀求利潤,同時也降低牛肉質量,一次又一次的引發牛肉質量安全事件,如注水牛肉、有毒牛肉、僵尸牛肉等,嚴重的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相應的肉牛產業經濟發展也備受擊[3]。

2.3 基礎母牛存欄量大幅下滑

正如上文肉牛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的一樣,基礎母牛存欄量大幅下滑,也給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經過深入的分析,確定基礎母牛存欄量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肉牛生產周期長,養殖人員需要付出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加之養殖風險的不斷擴大,使得養殖戶對肉牛養殖存在諸多擔憂,進而減少母牛存欄量。

2.4 肉牛產業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

經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有下滑的趨勢,如若不能加以控制和處理,勢必會給整個肉牛產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不利于良好的支持國民經濟。針對此種情況,筆者的建議是:加大肉牛良種補貼力度。因為養殖戶對肉牛養殖表現出諸多擔憂無疑是怕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針對此種情況,我國應當加大肉牛良種補貼力度,支持廣大養殖戶進行肉牛養殖,如此可以擴大國內肉牛的養殖量,在努力推向市場,可以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完善產業鏈利益分配體制。制定健全的、完善的產業鏈利益分配體制,可以對肉牛養殖、生產、銷售這一產業鏈利益分配的情況加以約束,同樣可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4]。

結束語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確定肉牛產業發展趨勢表現為國內牛源不足,導致產業萎縮、進口牛肉沖擊國內市場、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這充分說明了肉牛產業發展的促進因素和阻礙因素均有,如若要想進一步發展肉牛產業,需要我國優化調整肉牛養殖現狀。而通過對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確定加大肉牛良種補貼力度、完善產業鏈利益分配體制等措施的實施,可以促進肉牛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昝林森,梅楚剛,王洪程等.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形勢及對策建議[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48-52.

[2] 喻聞,.肉牛供應鏈與肉牛產業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8,44(10):23-26.

篇(10)

為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勞務經濟產業發展,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辦公室緊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抽調人員組成調研組,深入奎香、柳溪等鄉鎮、村組及農戶,廣泛開展隨機調研,深入基層一線聽取群眾意見。現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就全縣勞務經濟產業發展作些粗淺的探索與思考。

近年來,特別是本屆縣人民政府積極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始終堅持用抓工業發展的理念謀劃勞務經濟發展,按照“發展完善中介結構,加強培訓和信息服務,有效轉移勞動力,培育壯大勞務經濟產業”的戰略發展新思路,舉全縣之力打造發展勞務經濟產業。目前,全縣勞務經濟穩步發展,已經成為全縣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產業之一。

(一)提高認識,把勞務輸出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勞務轉移輸出本身所具有的投入低、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雖然勞務輸出收入對當地稅收沒有直接影響,但大部分勞務收入返還家鄉,縮小了貧困面,相應地也減少了地方政府投入的扶貧資金,同時拉動了當地農村消費。勞務轉移輸出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富民政策”,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長遠的、深層次的影響。全縣各級各部門應該把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輸轉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制定吸引外出勞務人員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實行產業、行業導向,規范和幫助返鄉創業人員創辦經濟實體,特別是鼓勵返鄉人員投資合理利用當地優勢、發展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拓寬轉移輸出培訓方式。我縣農村勞務輸出長期以苦力型勞務為主,這些年雖然技術性、智力型勞務輸出有所增加,但是以“苦力”型為主的基本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轉變,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農村勞動力缺乏有效的就業培訓,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首先,要積極開展引導性培訓,加大資金投入,對一些特別貧困的農民,從培訓經費上給予扶持或補貼。其次,要按照市場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統籌規劃、協調運作的培訓機制,把農村勞動力開發和勞務輸出結合起來,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最后,要面向農民,開設各種培訓期短、實用性強、收費低廉的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民工夜校等,培養一批高層次的技術人才,提高勞務人員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水平,提高勞動力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勞務輸出的總體經濟效益。

(三)優化環境,積極鼓勵外出民工返鄉創業。對返鄉創業人員帶回的資金投入的項目,給予從外引進資金的同樣優惠待遇,在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為返鄉人員創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幫助他們返鄉創業,為發展家鄉的經濟貢獻力量。重點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打工潮”走向“創業潮”,實現“輸出人員,引回人才,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的“雙贏”目標,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發展。

上一篇: 大學生創業團隊建設 下一篇: 企業的經濟責任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福利亚洲区在线 | 亚洲另类国产综合第一 | 亚洲第一影院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