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6:02: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鎮小學教師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0-0227-01
一、引言
目前,我國鄉鎮小學陸續開設了英語課,英語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鄉鎮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難以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部分鄉鎮小學教師的學歷偏低、職業道德意識淡薄、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給鄉鎮小學英語教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從業素質的有效途徑,是改善鄉鎮小學英語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現狀
贛州市鄉鎮地區的經濟相對落后,英語教育投入不足,公民英語素質較低,英語教師隊伍的水平也較低,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目前。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隊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英語教師數量不足,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缺編,專職任課教師嚴重缺乏。第二,英語教師學歷水平較低,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中有大部分專業水平不過關、學歷不達標的轉崗或新聘教師。第三,英語教師成長周期過長,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在教英語的同時還兼任其他課程,這導致了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鉆研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教材與教學方法等,教師職能在教學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摸索英語教學規律,極大地延緩了英語教師的職業成長進程,擴大了專業化周期。第四,英語教師熱情不高。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任教科目較雜、教學任務較為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的熱情。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大多由數學、英語教師兼任,在英語教學中,由于業務上不自信和不熟練使得自身教學積極性受到影響。第五,英語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部分英語教師對小學英語教材、課程標準和兒童學習規律的認識不足,沒能夠形成合理的小學英語教學和評價模式。此外,還存在著教師地位未獲認可、兼職教師比重過大、職前教育體制不完善、入職資格標準不明確、在職培訓進修存在弊端和教師工作壓力過大等問題。因此,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促進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改善和提高鄉鎮小學英語的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策略是確立學科專業地位、改革教師教育體制、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共享等。
三、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內涵
社會學家卡爾?桑德斯最早提出了教師專業化發展,他指出教師應當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斷進行專業訓練,學習掌握相關專業的教育知識技能,逐步提高專業素養和專業道德,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專業工作者。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不斷掌握相關專業的知識、經驗,不斷進步的過程。教師職業應當具有獨特的職業條件和職業要求,并且擁有專門的管理制度和培養制度。英語教師專業化一般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內容:知識、技能與意識。其中,知識包括英語專業的基本知識與促進英語教學的相關知識,英語專業基本知識涉及英語語言知識和英語文化知識等,專業相關知識包括了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領域的知識。技能包括科研研究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意識包括問題意識、科研意識、學科意識以及主體意識等。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包括:英語專業知識即運用英語和講授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具有一般的、較寬廣的科學和人文素養,即要求教師一專多能、知識面要廣;英語專業技能即運用英語和講授英語語言知識的技能,包括出色的教學能力、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善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英語專業意識即對英語教學的意義、價值的深刻理解和在教學實踐中追求卓越的教學效果的理念。鄉鎮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要求是在英語教師從業道德上,要求從一般的道德標準向教師專業精神發展;在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要求上,要求從“單一型”人才向“復合型”發展;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求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到為培養“創新者”的“創新者”。因此,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就是英語教師不斷地積累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提高傳授知識的能力,并樹立正確的從業追求與奮斗目標。
四、贛州市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
(一)組建繼續教育培訓團隊
結構單一的繼續教育培訓團隊難以滿足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際需求。鄉鎮英語教師迫切希望提高自身的英語教學能力,更新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向一線優秀小學英語教師看齊。因此,應當建立起多元化的繼續教育培訓模式,采用一線優秀小學英語教師的成功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和觀摩,并采取專家教學、外教聽說等強化培訓。通過英語教學方法、理論與理念的傳授不但能夠滿足鄉鎮小學英語繼續教育的實際需求,還能夠促進英語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協調發展,從而有效地提高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英語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修訂繼續教育培訓內容
要切實推進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改進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就應當修訂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鄉鎮小學中除了極少數的骨干教師或優秀英語教師能夠參與專業培訓或研修外,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都只能參加統一的繼續教育培訓,這種培訓一般不與具體的學科相結合,難以滿足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求。只有把傳統的培訓內容與英語學科相結合,根據英語教學特點和實踐教學案例,修訂繼續培訓內容,才能改善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更新教學理念,最終促進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改進繼續教育培訓方法
將參與互動的理念融入到英語繼續教育培訓當中,充分調動鄉鎮小學英語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主動性。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習是一種成人學習,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培訓方式,注重參與式培訓,在培訓中注意平等性、實效性、參與性以及針對性的體現,促進教師主動探究學習。培訓期間可以將小學英語教師分成若干小組,采用小組教學法,共同探討鄉鎮小學英語教學、教研和教改等問題,從而吸取有益經驗。
(四)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
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鄉鎮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繼續教育政策,盡量減少小學英語教師的負擔。制定相關的政策,使得鄉鎮學校支持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相關部門應當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同時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為鄉鎮小學英語教師提供更多的從優秀小學的優質專業化實踐中學習的機會;提供經費支持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在職培訓、短期訪學等專業化學習。
五、結語
綜上所述,鄉鎮小學英語教師作為小學英語教育的實施者,在促進鄉鎮學生的外語能力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鄉鎮小學英語教師作為整個教師隊伍中一個普通而特殊的群體,擔負著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啟蒙并奠定其終身英語學習基礎的重任。因此,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鄉鎮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主動投入到繼續教育當中,不斷更新自身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將研究型、專家型英語教師作為職業發展的目標,從而促進英語專業化發展。
1. 游戲的開展應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密切相關。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教學的重難點和其它教學要求。如在學習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時,我們設計了“幸運轉盤”的游戲,做一個活動的轉盤,上面有七種顏色,我問:What color is it? Can you guess?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猜紅色,有的猜綠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藍色,最后我轉動轉盤,猜對的學生可以加分或者得星星。這種游戲目的性很強,學生的參與面也很廣。
2. 游戲應有一定的啟發性。開展游戲是為了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但也應在游戲中注意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游戲。如在幻燈機上展示幾個抽象的圖形讓學生猜: What's this in English?圓形的幾何圖形在學生眼里可以是各種實物,如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座鐘等;方形可以是一本書、一張照片、一幅地圖、一扇窗子等。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所學的詞語來表達。這樣的游戲學生最喜歡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游戲的啟發性還體現在教師對游戲難度的把握上。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給他們提示,啟發并鼓勵他們在游戲中獲勝,培養自信心和參與意識。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要注意讓游戲有一定的難度。
3. 游戲的形式應多樣化。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戲,玩過幾次后就沒有新鮮感了。這就要求教師能不斷設計新游戲,不斷翻新游戲的玩法,使同類游戲也能玩出新花樣。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學校應不斷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
4. 游戲的開展應注意適度。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適時、適度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要注意課堂氣氛和課堂節奏的調整與把握,要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與游戲之間的關系,游戲的開展應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服務。
二、教師在游戲教學中的角色
1. 教師要了解學生特點,掌握設計技能。游戲教學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一旦有了任何強迫性,便失去了本身的意義。所以游戲教學要使學生真正成為游戲的主體,使參加活動成為他們內在的動機,這就要求教師能將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與游戲的內容、規則巧妙地結合起來。
2. 教師要保證全體學生參與。既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使游戲能圍繞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做到使全體學生都成為游戲的主體。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游戲教學成功與否的標志。
3. 教師要做好游戲前的材料和場地的準備工作。游戲材料要事先準備好,一般在游戲之前藏起道具不讓學生看到,開始游戲時才拿出道具。根據教室的具體場地設計游戲。游戲準備工作做得充分與否直接影響游戲的效果。
(一)實驗教學的設施設備欠缺和落后,師資力量參差不齊
筆者是鄉鎮小學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以本鎮為例。除了中心小學配備了實驗室、電教室和語音室等功能室外,面上的鄉村小學由于經費不足和環境限制等原因,基本上沒有可提供實驗教學的功能室,即使有功能室,實驗教學的設備也相當欠缺和落后。
另外,大部分的鄉鎮小學都缺乏教師,特別是鄉村面上的小學。學校教師的工作量大,他們都把精力放在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目上,而作為“副科”的實驗教學也就無暇顧及了。這樣就必然導致教師以講實驗代替做實驗,將實驗操作用教師講解和學生記錄操作步驟的形式來代替;教師動手演示代替學生動手操作,學生的動手能力被削弱:學生跟著老師做實驗,實驗做完就算完成任務。長此以往,學生就慢慢喪失了科學探究能力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二)學校對實驗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相當一部分鄉鎮小學只注重學生的分數,特別是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的分數,而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驗教學覺得可有可無。這樣就導致了鄉鎮小學的實踐教學處于一個“癱瘓”的狀態。
二、從硬件和軟件入手,推動鄉鎮小學的實驗教學
(一)克服困難,想方設法,不斷完善鄉鎮小學實驗教學的硬件設備
鄉鎮小學除了中心小學以外,規模相對較小,加上現在已經實施了免費義務教育,學校的經費比較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使用好現有的設備,保證一些能開展的實驗教學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開源節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把省下來的錢投入到實驗室的建設、維護和實驗設備的購置上,通過積少成多,不斷地完善;可以組織老師和學生自制實驗教學器材,比如實驗教學常用的杯子等器材就可以讓學生自制,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學生參與動手實踐的過程,既能使學生獲得實踐知識,又可添置學校的實驗器材,真可謂一舉兩得;還可以充分利用鄉鎮的鄉土資源,在大自然中“創造”出實驗室來,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力量贊助一部分實驗教學儀器。另外,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應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高教師工作能力。只有教師的素質得到了提高,對實驗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才能促進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從軟件入手,提高鄉鎮小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一要提高對實驗教學的認識,重視實驗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對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的領導,糾正各種輕視實驗教學的傾向。鄉鎮小學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制度、措施來保障實驗教學的長期開展。要把實驗教學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列入常規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
二要改變鄉鎮小學傳統的實驗教學,以生為本,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學習。在實驗教學中,不要急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而是要放手讓他們去“真刀真槍地搞科學”,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比如在六年級科學課《熱起來了》的實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經歷“問題―解析一思維論證一實驗驗證”這樣一個探究過程,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現象出發展開科學探究活動。
語言是文化的條件和背景,是知識信息的載體,是人際交往的主要工具和思維的表達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和學生們交流,指導學生學習語文(語言、文章、文學)。語言既是教學的手段,又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對象。這就給語文教師的語言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人文性和審美性的特征,小學語文更是基礎的基礎,在小學各科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在正確的學生觀、科學的語文教學本質觀的指導下,努力追求“真善美”的課堂教學語言,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創建出具有生命力的語文課堂,才能培養學生求真、趨善、向美的可貴品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某小學二年語文教師A所任教的一堂公開課《騎“白馬”的蒼耳》為例,談一談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追求。
一、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要“真”
教師語言的“真”首先體現在語言的規范性方面,這既是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特征。語言的規范性主要指語音標準,用詞準確,語法合乎規范。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兒童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要更加準確、完整、標準,語速快慢適當,聲音高低適度。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模仿教師,就能準確而清晰地復述或回答問題,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A老師的講課語速快慢適中,語言簡潔。A老師在引導學生通過課題進行質疑時,巧妙地用師生對讀課題的方式突出課文的重點,簡潔而有效地達到了預設目標。但A老師在普通話的準確規范性方面略顯不足。如A老師把“蒲公英”的“蒲”讀成了“三聲”,學生們也將錯就錯。雖然,她在后面的教學中“偷偷地”改過來了,但這已經讓同學們走入了誤區,也引起了部分學生的迷茫,影響了學習效果。普通話不標準與地方方言有一定的關系,A老師的問題主要是把翹舌音讀成平舌音。語音是語言的外殼,對語言的表達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顯然教師普通話不標準必然會起到反面的示范作用,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師在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過程中要養成對語言敏感的良好習慣,以積極的心態促進自身教學語言的規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語言的“真”還體現在教學語言的真實性和真摯的情感性。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傳遞真知,感悟真情,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師語言的真實性主要體現在教師向學生傳授的知識要具有科學性,合乎自然和社會的本質規律。A老師引導學生向小刺猬先生學習,培養學生觀察記錄追求真理的良好習慣。語言的真實性還體現在教師要及時地糾正學生的非理性語言。A老師及時糾正了學生把“桃花”說成“梅花”的錯誤,并解釋梅花是在冬天里開放的。教師語言真摯的情感性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語言要具有真情實感,與教學內容達到和諧統一,引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作者的心靈共振與溝通。
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小學語文教師要發揮自主能動性,努力磨煉出“有文化”的“真語言”,努力創建充滿文化氣息的“真課堂”。
二、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善”
教學語言的“善”是以教師語言的“真”為前提,主要體現在教師語言的純潔性與健康性。這主要反映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點。教師要做到心中有學生,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根本出發點。語文教師一般都兼任班主任,所以其語言更具有示范性,也是學生模仿、學習的活教材。因此,語文教師的語言應是文明的,教師應自覺使用文雅、優美、健康的語言。教師在課堂內外應帶頭說“謝謝!”“對不起!”“請”等文明語言,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當然,教學語言的“善”不能僅僅停留在使用文明用語等淺層次上。語文教材大多是文學性作品,本身就是善的。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以學生的學情及身心特點為依據,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說學生善聽、樂聽的教學語言,做到真正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在“善”的教學語言中體“善”向“善”。
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在A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那一顆顆純潔脆弱心靈的悉心呵護,當學生表現好時對學生夸獎和贊賞。A老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會真誠地說“你回答得真好!”“你觀察得真仔細!”等激勵的話語。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沒有責怪,更多的是心態平和地進行引導與糾正。也許A老師在課堂上表現親和、再細膩一些,就會更加錦上添花。
三、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要“美”
語文教師語言的“美”主要指語言要具有藝術性,這體現了語文教學審美性的特點。語言的“美”是以語言的“真”和“善”為前提,是二者和諧統一后的進一步升華。
首先,語文教學語言的“美”體現在語言的生動形象及趣味性方面,這是教師授課藝術的體現,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需要。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喚起學生頭腦中的表象,激發學生的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趣味性的語言可以增強教師的幽默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總之,具有生動形象的趣味性的語言可以使知識、信息通過新穎、鮮明、形象的渠道,靈活而順利地傳輸給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不穩定,知識的掌握還離不開生動具體的形象。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比喻,夸張的語調,具體的描述,再配上自己激情洋溢的情感,這樣使語言活起來,感染每位學生,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這方面,A老師做得還是比較好的。課堂教學中,A老師說:“邊讀邊劃出文章中的‘生字寶寶’,這些新朋友你認識哪些,你是怎樣認識的?”充滿童真童趣,還把蒼耳種子的傳播以兒歌的形式演唱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我們也希望A老師在語言上要更有感染力,讓學生在語言創造出來的一種優美情境中如癡如醉,快樂地學習。
其次,語文教學語言的“美”還體現在無聲語言上。無聲語言是教學直觀性的需要,是口頭語言的輔助手段,是授課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無聲語言也叫非語言手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姿態、表情、手勢和采用的板書等。教學語言是標準的口頭語,用的是簡短的句式,如果再加上無聲語言的配合,以表情、手勢助說話,以簡明、清楚的板書助講解,那便會錦上添花,直觀地給學生以完整、清晰、深刻的印象。A老師的板書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奇的刺猬先生及漂亮的鳳仙花等,寥寥幾筆卻是那么生動形象,而且板書簡單明了,直觀性強,有助于小學二年級學生進行學習。A老師還有效借助多媒體,生動形象的動畫效果演示出鳳仙花的媽媽,以及蒼耳的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這有效地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減輕了同學們理解課文的難度。當然,A老師如果再多適時地變換一些神情,加上恰適的手勢,那么課堂也就會增添些許靈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是有優劣之分的,可教師并不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good”成為了人人適用的公式化的評價語。這種現象在學生讀新單詞時特別明顯。在檢查學生的發音時,教師喜歡用開火車的形式,即豎排或橫排為單位,學生依次讀出這個單詞。學生發音的同時教師也逐個地將“good”送給每個朗讀者,似乎每個學生的發音都很好,其實這中間是有優劣之分的。也有的教師是將單一的“good”換成“good,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但也是如出一轍。為了追求課堂的快節奏,教師往往等學生一念完就將“good,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等評價語不假思索地快速報出,甚至次序都沒有變化。“good,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成為檢查發音的公式化的評價語。
評價要具備真實性,而真實的價值判斷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以及學生的真實表現來考查學生進步情況(Arnold,1999)。不真實評價的后果是:(1)評價語表面化,簡單化。不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對應的評價,缺乏真實性。(2)重復的統一的評價語不能起到引導或激勵學生的作用,評價語缺乏明確的區別性。不同層次的學生無法根據教師的評價正確評估自己。
如果我們放慢節奏,就能比較出學生發音的不同,或發現學生回答中的優秀表現,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因此,對于檢測學生的發音,我們也可嘗試總體評價。例如,在學生逐個發音后,由教師挑選出發音最好的學生,這個學生將作為全班的領讀者領讀單詞。這種“學生教學生”的方式非常受學生歡迎。被選中的學生自然會產生被教師欣賞的成就感,從而更加喜愛這門課;而沒有被選中的學生出于對被選中學生的效仿或羨慕將學得更加認真。
二、對話操練失真
為了在操練對話時鼓勵學生大量地說和練,教師往往采用比賽的方式。教師的比賽規則設計已經走進了練習說話的誤區,學生只是為了練習而說,并不是在為實際運用而說。這樣做的后果是:(1)重詞組輕句型,重心放在練詞組,偏離了練對話的原始目標,沒有達成課堂教學目標。(2)只追求表面熱鬧的課堂氛圍,過分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對話操練的實效。(3)沒有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對話的情境,學生不能將課堂所學活用到實際中去。我們應當使對話操練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即對話“生活化”,提供學生一個真實表達自己的平臺。這樣,學生在課后仍然可以用課堂句型進行交流,最終達到“學以致用”。在請學生表達時,如果始終以歡迎的態度來迎接學生的自由表達,教師將很容易聽到學生真實的想法和交流,當教師聽到好句或有新意的句子時,可由全班齊讀一遍,這樣做肯定和鼓勵了那位同學,對其他學生也是莫大的鼓舞,會有更多的學生希望說出好的句子,這樣做將使全班學生積累起許多好的句子。
三、師生交流失真
在師生對話交流中,教師單方的意愿有時被強加于學生的身上,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被迫服從。學生的話語并非真實想法,出現了師生交流失真現象。
當教師將著眼點放在“教”而非學生的“學”時,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走。師生交流失真現象出現了,后果是:(1)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長久下去教師將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如果學生總是在教師追問下回答,會造成學習的焦慮或逆反心理。(3)師生互動困難,學生對自己的表達缺乏信心。
一、 問題的提出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有許多需要重復練習的單詞和對話,在反復練習和運用中積累起語言。但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只為操練而存在的課堂活動,偏離了語言教學的本質。筆者就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一些虛假現象作了分析,并提出對策。
二、 課堂教學失真現象的描述及反思
1.評價語失真
[現象一]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是有優劣之分的,可教師并不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 “good”成為了人人適用的公式化的評價語。這種現象在學生讀新單詞時特別明顯。 學生發音的同時老師也逐個地將“good”送給每個朗讀者。似乎每個學生的發音都很好。其實這中間是有優劣之分的。也有的教師是將單一的 “good”換成“good,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 為了追求課堂的快節奏,教師往往等學生一念完就將這一串評價語不假思索地快速報出,筆者仔細觀察,發現教師對每排學生的發音都是如此評價,次序都未變化。
[反思]
評價要真實,而真實的價值判斷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以及學、生的真實表現來考查學生進步情況(Arnold,1999)。不真實評價的后果是:評價語缺乏明確的區別性。不同層次的學生無法根據教師的評價正確評估自己。
如果我們放慢節奏,就能比較出學生發音的不同,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例如,教師選出發音最好的學生,作為全班同學的領讀者。這個學生會因為被欣賞而更加喜愛這門課;而沒有選中的學生出于效仿或羨慕將學得更加認真。
我們還應該對學生不同的回答給以不同的評價。教師本身豐富的自然語言也是一種資源,更有利于學生習得語言(劉霞,2009)。在師生交流時,可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評價。如“ I like your voice”, “come on, boy!”, “That’s a good idea”, “you are so clever”,“you look so beautiful in this dress” 等個性化的評價語能成為課堂的小調味劑,為課堂增色。真實交流的美好將加深學生對這門課的喜愛。
2.對話操練失真
[現象二]
為了在操練對話時鼓勵學生大量地說和練,教師往往采用比賽的方式。
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do?的對話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展開競賽,與前面的答案重復則不記分,比比誰說得多?
T: what can you do?
S1: I can swim. What can you do,S2?
S2: I can play basketball. What can you do,S3?
S3: I can play football. What can you do,S4?
S4: I can play foot…oh, No, I can play chess. And what can you do,S5?
當說完所有play的詞組后,后幾位學生的回答已經是
S8:I can sleep. What can you do,S10?
S10: (這個男生等了好一會兒才回答)I can fly.(全班哄堂大笑)
[反思]
在這一比賽規則下,后面的學生已是黔驢技窮,只好以“sleep, fly”來代替自己本來可以炫耀的本領,結果引來大笑。
教師的設計走進了練習說假話的誤區,學生僅僅為了操練而操練,并不是為實際運用而說。這樣做的后果是:(1)重詞組輕句型,重心放在練詞組,偏離了練對話的原始目標。沒有達成課堂教學目標。(2)只追求表面熱鬧的課堂氛圍,過分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對話操練的實效。
對話操練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即對話“生活化”,達到“學以致用”。 在請學生表達時,如果始終以歡迎的態度來迎接學生的自由表達,教師將很容易聽到學生真實的想法和交流,當教師聽到好句時,可讓全班齊讀,這樣做肯定和鼓勵了那位同學,對其他學生也是莫大的鼓舞。
3.師生交流失真
[現象三]
在師生對話交流中,教師單方的意愿有時被強加于學生的身上,教師主導,學生被迫服從。
T: Do you understand?
Ss: …
T: Yes or no?
Ss: Yes.
再如:
T: What’s your hobby?
S1: I don’t know.
T: Do you like swimming?
在老師的追問下,該生回答: …er, yes.
T: So next time, you can say “I like swimming”.
[反思]
當教師將著眼點放在“教”而非學生的“學”時,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走。師生交流失真現象出現了,后果是(1)學生總是被動接受,長久下去教師將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2)如果學生總是在教師追問下回答,會造成學習的焦慮或逆反心理。
如果語言學習過程反復將給學習者造成焦慮,并形成一種恒定心理,這會對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Arnold,1999).外語教學的最大困難在于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有限,小學生更是如此。教師應設法給予學生鼓勵和安全感(劉霞,2009)。案例中學生不知自己的hobby,可能是表達有困難,教師可以問其他學生“Who can tell me ? What is his hobby?” 總之,教師應抱定真實交流的信念,處理師生交流中的意外情況。
三、 結束語
小學英語作為啟蒙教育,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失真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將著眼點放在教材的“教”,而非學生的“學”和“用”。如果堅定“語用”的目標,我們便能以平等坦然的態度迎接學生真實的語言表達,營造生活化的真實英語交流氛圍。
一、目前鄉鎮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不夠。鄉村與城市的最大區別也體現在教育氛圍的差異上,而教育氛圍又包括社會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氛圍幾個方面,就美術教育情況來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較為正式美術教育,而校外的美術輔導班也成了學生的第二課堂了,可鄉鎮小學一般第一課堂都沒有得到保證,更談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從上級領導到基層教師,從家長到學生本人,都存在著重智育、德育,輕美育的認識,他們往往把眼睛盯在語、數、外等文化課的教學上,而忽視了美育對德育、智育的輔助作用。許多學校的美術課開設不完整,隨意性很強,有的既便是開設了也不能正常上課,在多數家長對美育的功能更是一點也不知道,認為孩子讀書就是為了考大學,美術與考大學無關,學不學無所謂,開了這些課反而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孩子的文化課成績,影響自己的孩子“升學”。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傳工作,特別是我們美術老師自己要先重視再滲透給學生和家長。 對哪些癡迷于美術的學生,天真的以為在家里就能擁有一方靜土,可是剛剛操起畫筆,就聽到家長的嚴厲訓斥:“有時間不好好搞學習,總搞這些沒有用的東西干什么?你還能成畫家不成?”“咔喳!”畫筆連同孩子的“美夢”,一同被扔得無影無蹤!
(2)美術師資的匱乏與浪費并存。農村學校,特別是村小教師,有些是土生土長的民辦教師,甚至還有臨時代課教師,他們極少經過藝術教育的培訓,就是有這些老師也被安排上其它課了,農村小學真正開設美術課的學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課程表上有美術課也是拿來應付上級檢查的,其實是拿來上語文、數學等要統考的課。
筆者從師范美術教育專業畢業,先是在農村中學工作十幾年,現在又在一所小學從事美術教育!而我的不少同學在小學教起了語文,還做了班主任,有的則在中學教起了其它學科,到現在真正從事美術教學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了。在很多學校嚴重缺少美術師資,而另一方面美術專業畢業的又不能從事自己的專業,師資嚴重浪費?
試想沒有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如何才能實現美術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這部分美術教師留下來,穩定下來應引起我們的教育部門重視。
(3)缺少教學工具和教學場所,難以有效開展美術教學。多年來不少學校雖然有了美術教師,但學校從來就沒有配置專門的畫室和有關美術教學的用具和材料,教師很難按學科特點進行規范的教學,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筆在黑板上演示罷了,根本就沒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國畫沒有宣紙、沒有國畫顏料、毛筆等怎能去畫好國畫,豈不是笑話嗎?那學生又能怎樣知道中國畫的博大精深呢?美術教學就是直觀教學,需要教師親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改善鄉鎮小學美術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在提倡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強化領導意識,轉變教育觀念。應提升決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和領導水平,這樣方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充分認識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改善教育資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現狀。應加強鄉村小學的硬件、軟件的設施配備,加大對鄉村小學的教育資金的投入和配齊美術專業師資及專業師資的合理利用,這樣才可以縮小城鄉與偏遠山區的教育差距。同時,要充分調動藝術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自制教具和學具,以彌補美術教育器材不足的問題。
一、物流仿真實訓軟件簡介
本實訓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學習領域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講授物流過程中仿真技術的應用和使用仿真軟件建立工序流、創建模型、輸入數據、查看動畫、以及分析輸出結果的各個步驟的一門的專業技能實訓課程。該實訓以flexsim物流仿真軟件為操作平臺,Flexsim 仿真軟件是一個面向對象的模擬仿真軟件。
Flexsim采用面向對象技術,并具有三維顯示功能。建模快捷方便和顯示能力強大是該軟件的重要特點。該軟件體供了原始數據擬合、輸入建模、圖形化的模型構建、虛擬現實顯示、運行模型進行仿真試驗、對結果進行優化、生成3D動畫影像文件等功能,也提供了與其他工具軟件的接口。
應用flexsim軟件建模步驟為:(1)構建模型布局,即將方案中所需要的實體從實體庫中拖至3D視圖的適合位置;(2)定義對象流程;(3)編輯對象參數;(4)運行仿真模型;(5)分析仿真結果。Flexsim軟件鮮明的3D界面和數據分析圖形非常直觀的呈現模型及運行數據分析,可以不斷改善。圖1是Flexsim軟件及其構成模塊的結構圖。
二、項目制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突出運用知識、獲取知識、共享知識、總結知識與傳播知識能力的培養,物流管理專業推行項目制教學改革,實施“做中學”的教學方法改革。筆者嘗試在物流仿真實訓課程中導入實際項目,在教學中按4~6名學生組成一個項目小組,自行選舉組長,并由組長進行項目分工。以第四學期物流仿真技術課程為例闡述下項目制教學的過程。
1.項目導入
每小組建立一個學院倉儲中心模型,面積為10M*50M,庫內分區為:貨物6個區、辦公區1個、設備暫存區1個、驗收區1個,部分使用堆垛機作業,并模擬出出入庫作業流程。 倉儲中心平面圖如圖2所示。
2.項目運行
每小組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使用flexsim仿真軟件進行模型建立并改善。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設計該項目能夠充分調用所學專業課程,綜合物流相關知識,在實踐項目操作中提升物流規劃設計能力。兩個小組設計出的模型如圖3所示。
3.項目匯報
在小組項目完成后,項目小組進行項目成果展示,通過PPT匯報項目構思、項目實施、項目改善、項目總結等方面的內容。指導老師予以評價和打分。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5)09-0063-04
一、鄉鎮小學機器人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是我國青少年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積極提倡將智能機器人引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走向創新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獲得了社會普遍的認同。但不容否認的是,機器人教育在普通鄉鎮小學的開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主要有如下幾點。
1.費用昂貴且缺少專項資金扶持
適用于小學教育的教學機器人,一般需要便于學生拆裝研究,能夠通過簡易的編程實現智能控制。因此,教學機器人通常需要開發專門的硬件和軟件,這導致教學機器人的售價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與其他課程相比,機器人教學的投入對于辦學經費較為緊張的鄉鎮小學無疑是較難承受的,而對于來自農村家庭來說,機器人模型的投入更是他們無法負擔的。因此,資金困難嚴重制約了普通鄉鎮小學機器人教育的發展。
2.機器人教學未能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機器人教學可培養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能有效修正當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重視模仿輕視創新、重視軟件輕視硬件的趨向。但目前在鄉鎮小學開展機器人教學仍處于摸索階段,對小學機器人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還未形成體系,缺少激勵機制,制約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機器人教育的評價體系仍需不斷探索和完善。
3.教育機器人競賽的畸形發展影響深重
近年來,在教育機器人生產廠商的大力鼓動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團體舉辦了類目繁多的機器人競賽。部分學校過分強調競賽的成績,走入誤區,校方投資機器人項目是為了能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提高學校知名度,而不是看重機器人的競技項目會給學生的身心成長帶來如何長遠的影響。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競賽指導教師為了能讓學生獲得好成績,在競賽現場中往往越俎代庖,自己動手完成比賽的各個環節,然后讓學生以自己的名義參加比賽,因此,這種所謂的比賽比拼的不過是幕后的指導教師,光輝成績的背后,犧牲的往往是對學生真實能力的培養。
此外,由于資源和能力的限制,畸形的機器人競賽,得到學習機會的往往只能是極少部分尖子生,大部分的學生只能望“機”興嘆,這就造成了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教育公平問題。
4.缺乏合適的機器人教材
小學機器人教育缺少適用的教材,各學校往往以所購買的教學機器人公司的產品說明書為藍本,編寫教材,這類教材往往將機器人視為一種教具,教材內容側重于對機器人所能實現的功能進行介紹,再輔以幾個教學應用案例,未能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編寫,晦澀難懂。因此,這種教材無法使學生全面掌握有關機器人學習和應用的基本知識,當然更難以激發學生學習機器人的興趣,效果始終較差。
5.機器人教學教法落后
由于配備的教學機器人數量有限,小學機器人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方式,教師事先錄制好教學視頻,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然后,分小組分任務讓學生模仿。由于課堂的時間和設備條件非常有限,學生往往只能在理想的條件下完成一個較小的任務,脫離了真實的、復雜的環境,難以掌握核心的機器人知識,難以滿足機器人教學的實踐性需要,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對機器人的興趣的培養,更談不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讓學生體驗成功感了。
二、開源硬件教學機器人的特點
教學機器人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機器人設備內核技術的開放問題。近年來,開源硬件的快速發展為解決這個矛盾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所謂開源硬件,是指開發者公開有關硬件的所有資料,包括電路圖、結構圖、原理圖、零件列表,也包括涉及硬件的所有軟件的源代碼等,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些資料。開源硬件的典型代表就是Arduino系統,使用Arduino可以制作各式極富創意的電子作品。近年來,國內外電子愛好者和教育工作者推出了一系列的基于開源硬件Arduino技術的教學機器人,把這種系統應用于鄉鎮小學機器人教育優勢顯著,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機器人硬件價格便宜
基于開源硬件Arduino技術的教學機器人遵循Creative Commons許可,即任何人都被允許復制、生產別人設計的硬件電路板和有關軟件,也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均不需要支付任何專利費和版權費,因此,開源教育機器人的硬件價格也自然較低;同時,由于開源硬件的生產、制造、銷售沒有知識產權門檻限制,涉足的廠商數量眾多,競爭激烈,機器人售價也被拉低。這對于經費較為緊張的鄉鎮小學而言極具吸引力,相同的預算下能夠采購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教育機器人,為教學的開展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2.可擴展性好
Arduino有“電子積木”的別稱,用戶可象搭積木一樣構建工作系統,可連接各類亮度、濕度、溫度、聲音、壓力、氣味、觸摸屏以及振動等傳感器感知外界信息,根據需要也可以控制各類開關、步進電機、繼電器、LED陣列、蜂鳴器以及各類切換矩陣等部件進行干預控制。這些功能基本上滿足了教育機器人制作的各種基本要素,易于實現各類組合型、互動型的機器人,擴展性非常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學的需要,強大的智能表現和較低的成功門檻易于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編程平臺實現了圖形化
以Arduino為代表的開源機器人平臺已經實現了編程的圖形化。目前,Arduino平臺上已經開發出了Ardu-Block、Miniblog、Scratch for Arduino等圖形化的編程工具,它們完全不同于傳統的代碼式的編程系統,采用的是一種圖形積木式的編程方式,實現了編程的交互性和可視化,極大地降低了編程門檻,即使是沒有任何編程經驗的小學生也能輕松掌握和駕馭,完全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使得小學生對教學機器人進行編程成為了現實。
4.網絡參考資源豐富
Arduino的開源硬件思想使得其愛好者遍及全球,擁有數量眾多的學習網站、論壇和社區,世界各地的使用者把自己設計的硬件技術資料和軟件源代碼公開,與愛好者共享,任何人都可免費獲得,這對拓展創新思路、培養實踐精神非常有利。小學生初學時,大部分的項目都不需要自己從頭設計硬件或編寫程序,只需找到類似的案例,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圖索驥,購買零件、裝配好以后就可燒錄、調試程序,并在此基礎上改進,即能形成特色鮮明的獨有項目。
三、開源機器人課程設計
由于開源硬件教學機器人的特點,傳統的小學機器人課程也須相應地做出調整。開源硬件機器人的教學應當側重于讓學生了解機器人的結構和基本原理,特別是應讓小學生較為充分地理解機器人傳感器原理、掌握Arduino機器人的圖形編程語言。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留足時間讓小學生自己動手,分解、拼裝、使用機器人、編寫機器人程序,培養學生研究和使用機器人的興趣,尤其要鼓勵小學生對現有機器人進行大膽地改造創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在團隊合作中培養協作精神。
鄉鎮小學的機器人課程內容可包括基礎知識、傳感器運用、執行器運用、機器入主題設計四個部分,涉及機械、電子、計算機程序編寫等各方面,具體內容安排如表1。
1.基礎知識
此模塊旨在讓學生了解機器人,初步掌握Arduino機器人的程序編寫步驟。具體安排如下。
第1課《有趣的機器人》。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圖片和觀察實物機器人,了解機器人,消除機器人的神秘感。教師演示開源機器人的軟件編程步驟,學生練習使用圖形編程工具控制機器人上的LED燈亮滅。
2.傳感器運用
學生通過對傳感器學習,初步了解如何將外部信息輸入機器人。
第2課《害羞的機器人》。練習使用觸碰開關,觸摸一次,機器人上的LED燈逐漸明亮,然后逐漸變暗,如同蝴蝶害羞般。
第3課《機器人怕吹風》。練習使用麥克風,學會將麥克風連接到Arduino主控板上,編制程序,對著麥克風吹一下,機器人上的LED燈逐漸明亮,而后逐漸變暗。
第4課《機器人測距》。練習使用超聲波傳感器,初步了解超聲波測距的原理。將超聲波傳感器模塊電路板連接到Arduino主控板上,燒錄好程序,將障礙物放在離超聲波探頭不同的距離內,觀察LED數碼管上的距離讀數。
第5課《機器人起床啦》。練習使用光敏傳感器。將光敏二極管接入機器人的Arduino主控板,編制程序,將障礙物放在離超聲波探頭不同的距離內,觀察LED數碼管上的距離讀數。
3.執行器運用
學生通過對執行器的學習,初步了解機器人是如何通過控制部件對外界施加作用。
第6課《機器人唱歌》。認識揚聲器與Arduino控制板的正確連接,能夠編制程序控制揚聲器發出樂音,可以給出若干曲譜讓學生改寫對應的程序。
第7課《機器人升旗》。認識步進電機,學會正確地將步進電機連接到Arduino主控板的數字端口,能夠編制程序控制步進電機的正轉和反轉,學會用滑輪和拉線連接步進電機與旗幟。
第8課《機器人的手》。機器人手臂的夾持器是連接在舵機上的,學生要了解舵機的結構、簡單原理與作用,理解舵機偏轉角的概念,學會編制程序控制舵機偏轉到指定角度,帶動機器人手臂旋轉到特定角度,控制夾持器產生閉與合的動作。
4.機器人主題設計
本模塊是綜合實踐創新活動,設計一系列機器人任務,要求學生在全面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拆卸、拼裝、重新編制程序的形式,學習對機器人的改造創新,并主要通過教學比賽檢驗學習成果。這些開放性的設計、制作任務將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第9課《機器人賽跑》。讓學生在現有車型機器人的基礎上,改進機器人的傳動機構,利用超聲波傳感器探測障礙物,使得機器人能在“S”形賽道上競速前進,誰最先抵達終點誰的得分高。
第10課《機器人會話》。本課程關鍵使用了Arduino的語音識別模塊,該模塊可通過語音中的關鍵詞匹配算法進行語音識別。讓學生編寫語音對話腳本,并通過事先錄制對話語音設定語音檢測關鍵詞。組織全體學生做評委,評比看看誰的語音對話最準確、內容最生動有趣。
第10課《機器人夾乒乓球》。本課使用到Arduino控制的六自由度機器人手臂。要求學生編程序控制機器人手臂將指定位置的乒乓球夾持起來,投入放在特定位置的玻璃杯中,不能把乒乓球夾扁。該課程有較大難度,而又極為有趣,能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機器人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案例
【課題】機器人的手
【設計意圖】舵機是驅動機器人進行動作的主要部件之一,它集直流電機、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于一體,是一個能夠利用簡單的輸入信號比較精確地轉動給定角度的精密機電設備。在先修的Arduino機器人內容中,課例均較為簡單,此課例涉及機器人的動作控制,趣味性較強,是一個較為綜合的內容,將使小學生的圖形編程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較大鍛煉。
【教學目標】了解舵機的結構、簡單原理與作用,理解舵機偏轉角的概念,學會編制程序控制舵機偏轉到指定角度,帶動機器人手臂夾持器產生閉與合的動作。
【器材準備】必備硬件:Arduino主控板;舵機控制板;兩自由度或三自由度機器人手臂;S4A軟件;電源;連接導線線若干。
【認知建構路徑】
(1)認識元件:認識機器人手臂,觀察其外觀和內部結構,重點觀察舵機的位置,了解舵機的作用。
(2)動手操作:用連接導線將電源、Arduino主控板、舵機控制板、機器人手臂上的舵機連接起來,運行測試程序檢查機器人手臂是否能做出夾持、偏轉的動作。
(3)編寫程序實現互動:使用S4A軟件編程,實現“機器手臂夾持器打開”“機器手臂夾持器閉合”“機器手臂偏轉”“機器手臂夾持器打開”的系列轉運動作,使學生懂得如何克服困難并掌握逐步趨于成功的解決問題方法。
(4)課外拓展延伸:如何實現機器人手臂夾持乒乓球,要求不能將乒乓球夾扁?
【教學反思】
基于校企合作真實項目為載體的“項目制” 實訓教學,有別于學校的常規性課程教學。對于真實項目,其目標是追求項目的成功性。與常規課程中常見的虛擬性設計項目相比,其對于結果的要求是比較苛刻和高標準的,而實現它,也就成為 “項目制” 實訓教學的難點與核心任務。對于這樣真題真做的項目課程,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研究一個項目可能成功的所有要素,并努力融會貫通于整個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通過整體協調、個體努力達到項目的最高目標,從而成功完成項目。
《客戶溝通能力》實訓課程是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與廣州市豪森威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一門旨在訓練提升學生溝通能力、市場調研能力等綜合技能實踐性課程。該課程自2006年開設以來,安排實訓學生已達6000人左右,經過多年探索,一種符合校企“雙贏”的實訓教學項目運作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筆者就目前課程所采用的“項目制”教學方式,從項目選擇、教學設計、教學實踐三個方面對高職“項目制”課程的實施進行探討分析。
一、項目選擇
廣州市豪森威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內最早進入市場調研領域的專業公司之一,曾為上百家國內外著名企業服務,其中包括: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地鐵、江中制藥、日本益力多、廣州本田、聯想電腦、海信電器、招商銀行、中國電信等,其項目數量繁多,項目達成標準不一,內容難易度不均,因此作為“項目制”教學,教師首選要做的就是項目的選取,要綜合考慮高職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學習能力和課程教學目標三個因素,在項目選擇上遵循貼切性原則、綜合性原則、代表性原則,以利于實訓教學任務的開展和項目的完成。
1. 貼切性原則。
所選項目最好貼近學生所熟悉的行業、企業或生活的真實項目,比如北京銀鷺市場調研項目,這一項目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產品、企業或行業,能夠較好激發學生項目實訓的興趣,學生運用日常生活經驗及知識,在教師的主導下就能夠較快較好上手并順利完成項目。
2. 綜合性原則。
要選擇能圍繞多學科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將知識學習與能力養成有機融合的綜合性項目。比如電商物流市場調研項目,其項目內容均是知識與技能的有機整合,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包括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多學科知識,可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綜合能力的目的。
3. 代表性原則。
項目的選擇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靈活性,能在個體研究和實踐基礎上,讓學生在整體協作和個體努力中鍛煉社會能力,允許學生發揮自身應變能力,以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比如華晨汽車市場調研項目,其調研對象均為華晨汽車客戶,項目具有針對性,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融入華晨汽車客服角色,除了完成問卷內容之外,還要靈機處理客戶各種投訴和抱怨。
二、教學設計
《客戶溝通能力》實訓課程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主要施教專業群為工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經營管理類專業,在采取“項目制”實訓教學方式時,就完全遵照“項目制”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以項目為載體,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量為目標的特性,通過項目的計劃、實施、評價等多個環節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體現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有機融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從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教學設計、課程考核方法上進行細化,建立嚴密的教學整體實施方案。
1. 課程目標設計。
依據客戶溝通能力體系全人格職業能力和素養要求,將積極自我溝通與積極心境、形象儀態與身體語言表現、親和力等納入教學目標,構建包括溝通素養(積極自我溝通方式與心態、親和力、人際溝通力等)、溝通知識、溝通技能(調研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的能力本位標準體系;同時,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調對學生積極自我溝通、積極心態、親和力等人格職業素養的培養。從能力標準和職業素養兩大方面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設計。具體課程目標設計如表1。
2. 課程教學設計。
由于教學項目來源于企業的真實項目,所以實訓教學設計必須基于工作過程化、訓練項目化,并要符合全人格職業能力標準和職業素養。根據崗位能力要求,基于客戶溝通事務(調研、客服、報告等)、客戶溝通一般化流程、教學規律來整合教學內容,設計實訓項目體系,整個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以完成項目為主線。《客戶溝通能力》實訓課程每一個實訓班級總課時為30學時,為期2周。具體課程教學設計如表2。
3. 課程考核設計。
本實訓課程基于能力本位課程考核方法。能力本位考核強調的是完成真實項目實際工作任務的能力,檢測的是工作任務完成的成績,主要包括過程考核、目標考核、方法能力考核及社會能力考核,課程考核程序實現標準化。“項目制”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學生學習實訓和監控學習實訓質量,通過一些可量性的考核量表,如溝通力能力標準考核表。在課程開始學習實訓之時,發給每位學生,讓學生從學習實訓之初就清晰的明白學習實訓效果的標準,以利于學生自我的管控,利于教師面對數量眾多學生的學習實訓效果的監管。這種考核形式放棄傳統考核的橫向對比,發展到縱向自身能力的對比,側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課程學習實訓前后對比,更具有針對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的積極性。課程考核總分為100分,其中職業素養占30%,職業能力占70%。具體課程考核設計如表3。
三、 教學實踐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根據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經營管理類四大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所制定的教學計劃,安排了2010級5個班級共241名學生,進行《客戶溝通能力》實訓課程的實訓授課教學任務,組織安排了4位專任教師、2位豪森威公司專職督導負責實訓教學指導。專任教師團隊前期經過豪森威公司專職督導全面培訓,在業務技能方面達到公司督導水平,又充分發揮專任教師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優勢,通過豪森威公司專職督導輔助教學,基于校企合作真實項目,實訓教學過程完全按照“項目制”實訓教學模式,注重行動導向及工作過程,依照課程目標、課程教學設計、課程考核方法,選擇了電商物流、常州電信、北京銀鷺、華晨汽車四個項目提供給學生進行實訓,每個班級實訓30課時,實訓時間為期2周,每天3小時,具體實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4:00-17:00。5個班級241名學生分別在10周內共完成實訓撥號量累計92872次,成功完成實訓項目市場調研客戶電話訪問問卷數量累計1562份。具體數據如下表4。
實訓課程結束后,分別給參加實訓的4個班級組織安排發放了《客戶溝通能力》實訓課程實訓教學問卷調查表,對學生實訓情況進行了實時調查。通過調查數據了解到:(1)有89.5%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目標基本了解;(2)有76%學生對課程教學安排一開始是有抵觸情緒,但經過課程學習, 82%學生對課程學習覺得有收獲;(3)學生經過課程學習覺得自身各種能力都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升,其中有63.98%學生覺得抗壓能力得到很大提高、65.59%學生覺得溝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34.95%學生覺得工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41.94%學生覺得職業素養得到很大提高。
綜合而論,基于校企合作真實項目的“項目制”教學模式,實現了以項目化為導向的核心課程,體現了一個真實的、具有濃郁職業氛圍的學習實訓環境。由于每個項目都是來自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學生根據能力特點進行項目實踐,最終以職業能力標準和職業素養體系進行考核,讓學生盡早體驗職業工作的現實狀態,強化學生了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之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作者單位: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