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5 17:43: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技人才培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作者簡介:李慧敏(1981-),女,廣東興寧人,廣東藥學院人事處,助理研究員。(廣東 廣州 51000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3-0014-02
國以才興,政以才治。科教興國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支撐。實踐證明,科技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教育是科技進步的基石,為科技進步培養創新型人才;科技進步是教育發展的推動力,提高教育發展的知識更新、核心競爭力。科技工作者作為科技資源的核心,最具創新性和革命性,在科技研究、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等諸多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黨的十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歷史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科技進步要取得迅猛發展必須建設一流的科技創新團隊,方能躋身世界民族之首。而科技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此,研究學校教育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竭盡全力形成我國的人才優勢具有戰略性的現實意義。
一、國外研究的歷程與現狀
關于科技人才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國外起步很早。1959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Charles Percy Snow指出,20世紀學術文化的發展促成“人文”世界與“科學”世界產生分離,衍變成兩個各自獨立、自成一統的不同世界。70年代后,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學術交流、人際交往、團隊管理等技能素質嚴重欠缺,引發西方發達國家職業界擔憂不已。來自美國的學者Kent開始關注對人文素質在工程教育中的影響;Vesilind從規范、倫理和道德的視角探討了人文素質在科技人才培養中的作用;Cranch認為,科技人才素質包括交流溝通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和專業技術知識。這些軟資源決定了科學技術的創新以及成果、應用和轉化。[1]19世紀后,伴隨著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西方發達國家與時俱進地將科技人才培養與敏銳的問題導向、有效的運行機制和合理的類型結構相結合,使其在科技與教育方面獨領。西方發達國家大學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日趨完善,科技人才已經成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主體。
國外學界對創新型大學建設展開了比較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盡管解釋力尚不完全,但毋庸置疑它已經成為教育研究的一種趨勢。Jaroslav Pelikan提出大學具有發展科學和培養人才的雙重職能,人才培養是在發展科學的過程中實現的。Frank H.T.Rhodes強調研究型大學作為“學術共同體”的特征。Burton R.Clark總結了創造自主創新型大學的五個組織特征。[2]Henry Etzkowitz指出現代大學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此引發了大學—產業—政府三螺旋合作的創新模式。Jerome S.Bruner提倡在教育過程中用“發現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法。J.Paul.Guilford認為要把一切能夠激發散思維的內容都納入到傳統的課程里,以便對學生按創造性的精神和需要進行教學。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作為前沿的熱點,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生命力,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在解釋實際問題的實證研究也尚有大量的發展空間。
從理論視角對教育與科技人才培養進行研究,在國外較為流行。一個國家的強弱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方面,而綜合國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工作者作為科技創新能力的主要載體,在科研、經濟管理和社會發展等諸多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學校教育是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的關鍵環節,如果說中小學校教育實施的是基礎知識教育和基本做人道理的教育,大學實施的則是專業知識和技術教育、世界觀人生觀等思想教育。學生在校期間不僅接受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等智力因素教育,而且接受理想信念、道德標準、心理素質、素質拓展能力(包括學習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與人相處能力、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從理論上總結探討這些問題對豐富教育學和科技人才培養的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內研究的歷程與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工程教育研究的深入和人才學的興起,國內開始廣泛關注科技人才的培養。特別是1995年,中國開始參與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性排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養也因此迅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當前,對高校創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綜合研究。如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馬陸亭認為,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需要綜合考慮高等學校的結構體系、教育思想體系和學術體系。高等學校要按層次和類型兩個維度設計分類體系,通過結構化課程設計融合通識教育和專才教育思想,努力建立讓廣大教師醉心于學術工作的機制。楊曉燕等針對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實驗教學從體制到機制、從實驗室的設置到教學內容體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問題,提出了實驗教學的建設目標,研究探討了地方工科院校構建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實驗教學體系與模式。另一方面是對不同類型和不同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討。汪張林認為,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較多問題,應根據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構建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4]吳曉波等認為,應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層次創新型人才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培養選拔方式,落實相應的資助服務措施,進行動態的目標考核管理,最終形成一套定位明確、銜接緊密、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選拔培養、資助服務和考核管理機制。
科技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培養工程,涉及啟蒙教育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是一個終身教育的過程。高等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基地和搖籃,特別是培養科技人才方面,是教育鏈條上的關鍵環節。因此,高等教育的培養質量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切。早在“七五”期間,清華大學就從科技人才培養類型、主要特征、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專門對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的類型與主要素質的培養展開分析探索和深入研究。1998年,中科院院士楊叔子深刻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嚴重弊端在于重理工輕人文、重專業輕基礎、重書本輕實踐、重功利輕素質、重共性輕個性,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要加快實施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厚基礎、博知識、強能力、高素質、寬口徑”的綜合人才。[5]與此同時,有關大學生的科技人文素質教育很快成為研究熱點,尤其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追捧。近年來,學者們又將目光投向科學與人文的融通,通識教育因此進入研究與實踐的視野。我國高等教育陷入“學歷教育”的誤區,人才培養信息的單向流動、人才培養目標的扭曲,缺乏專業特色和學科,造成科技工作者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缺失,人才質量不盡如人意。[6]雖然我國“應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擴大,但培養質量標準和培養過程差異不明顯。
三、結論與述評
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對“學校教育與科技人才成長”的研究,總的來說無論是理論的層面還是實踐的視角,研究成果頗豐。通過分析發現,國外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針對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研究相對少見。同時,研究范圍主要局限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少之又少。關于國內的這項研究起步較晚,發展卻很迅速,成果也很豐富。但大都拘泥于對已有理論的再闡述和比較,而關于理論創新、體系創新的研究總體較少。現有文獻表明,學校教育與科技工作者的培養與成長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盡管強調學校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的大有人在,但在機制上(兩者的結合點上)卻鮮有人專門研究。
綜觀國內外對科技人才研究的教育實踐,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科技人才”盡管使用頻率較高,但人們對其內涵與外延認識大多不一,且當前高校對科技人才的素質結構形態存在“理想化”的誤區,較少從職業化的視角來看待科技人才素質的“社會適用性”。
參考文獻:
[1]孟現志.等教育的現實使命:培養專業人才[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9).
[2]劉錚,孫健.我國各地區科技人才開發環境的影響因素[J].廣東社會科學,2013,(5).
[3]韓文玲,陳卓,韓潔.科技人才培養計劃下的科技人才成長路徑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5).
二、美國的工程科技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為例
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排名第一的工學院。1994年,該院院長喬爾•莫西提出《大工程觀與工程集成教育》的長期規劃,指出工程教育需要從“重視工程科學理論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視工程系統及其背景的教育”轉變,確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課程體系設置也充分體現了大工程教育觀。MIT的課程體系包括必修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領域課程、非限制性選修課、信息交流課、實驗和提高類課程等六類課程。每類課程都有明確的學分規定(見表2)。必修課和信息交流課是所有科系的學生都必須上的。MIT注重通過對課程結構的規定達到一定的培養要求,規定相當具體,比如要求學生學習8門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課程(HASS),達到32個學分。而HASS課程又分為文學類、語言、思想和會準則類、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類、文化和社會研究類、歷史類等五類。8門課程中的3門必須選自這五類,且其中一門必須選自第一、第二或第三類。另一門必須選自第四或第五類。第3門可以從前兩門課所在類以外的三類中挑選。MIT的各類選修課程都有大量的課程做支撐,雖然必修課的人文類課程只要求選修8門,但人文社科學院卻開設了幾百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專業領域的課程也是如此,許多科系要求學生在幾十門專業課程中選擇不少于3個專業方向的專業領域課程。此外,MIT還有種類繁多的項目課程,包括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本科實踐導向項目、獨立活動期項目;有注重學生研究能力培養的本科生研究導向項目、大學二年級學生研究型課程;[3]還有為學生提供綜合的、跨學科知識背景的聯合課項目、媒體藝術與科學項目;著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實驗研究小組項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1.美國的啟示:學科壁壘與課程綜合化問題
中國高校近年來很注重借鑒美國課程模式,從重基礎、寬口徑,加強工程能力培養的改革,到近來提倡的創新教育、素質教育,通過綜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課程培養具有大工程意識和技能的工程師體現了美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觀念。“大工程教育”是美國工程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主流思想。他們認為社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略社會文化、環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歸其本來涵義,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學科基礎上,更加重視工程實際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僅應該讓學生學習工程科學的知識和理論,還應該“讓學生接觸到大規模的復雜系統的分析和管理,這不僅是指對有關技術學科知識的整合,而且包括對更大范圍內經濟、社會、政治和技術系統日益增進的了解”,[4]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內容應重新進行調整和綜合,打破學科壁壘,把被學科割裂開來的工程再還原為一個整體。這就要求高校以跨學科的視角進行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學科之間合理的交叉融合,培養學生寬厚的工程知識背景。現在的課程群建設只是把相關課程機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沒有整合教學內容形成新的課程,甚至沒有建立課程之間真正的聯系。有些學校人文課程的開設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幾乎是想開什么課就開什么課,有什么教師就開什么課,沒有挖掘工程科學內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為一種科學體系來考慮。[5]比如,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工程專業的通識課程平臺的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大學英語、體育、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軍事理論。美國的通識課程門類豐富,充分展示出科技與人、社會之間的關系,真正體現了融合科學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專業教育為一體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國的通識教育以龐大的選修課作為支撐,這不但是學生達到通識的必然基礎,也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供條件。從麻省理工學院的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來看,美國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有四個特點值得借鑒:第一,為學生規定必須學習的基礎知識課程。這些課程可以為工程領域內的一些專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專業知識,可以為學生在選擇某一工程專業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領域內各種問題的機會。第二,以龐大的選修課程作為支撐,為學生提供綜合知識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學院規定學生必須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門課程,各類課程都有大量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第三,通過靈活多樣的項目課程、實驗課程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第四,注重學生個性并促進其創新能力發展。學生根據各自不同的知識結構、興趣特張選擇不同的課程和學習路徑,自行組織課程和學習內容。比如MIT的實驗研究小組。
2.德國的啟示:三段論課程模式與課程實踐化問題
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蘇聯的影響,習慣于從科學性和系統性組織課程內容和學習,這種學科課程思維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國大部分工科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幾個難以改變的問題:一是課程體系保持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的三段論模式;二是學科壁壘仍舊沒有打破,課程在學科內單向進行;三是工程實踐課與理論課的矛盾未得以解決。[6]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也存在這種情況。2009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工科專業的課程體系由4個平臺2類課程組成,即通識課程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以及實踐教學平臺四個平臺。選修課和必修課兩類課程見表3。這在結構上看起來是開始實行“平臺+模塊”式課程,但是具體的課程設置卻沒有改變:通識課程平臺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學科基礎課程平臺是以往的基礎必修課和專業基礎必修課;專業課程平臺是以往的專業必修課及選修課;實踐教學平臺也是以往的實踐教學。盡管結構改變,但整個課程體系的實質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三段論模式。德國埃斯林根應用大學的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也是三段論模式,然而德國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獨特的聲譽。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緊緊圍繞工程實踐性這個中心。德國工程專業的課程開發源于對企業現狀、對技術與產品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并邀請一定的企業界人士共同參與設計,政府是企業與大學之間的紐帶;工程專業的大學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實踐經歷,教師教學與工業界形成了自然聯系的網絡,在學生的學校教育和企業實踐訓練之間存在較好的結合。[7]與德國相比,我國工程教育具有“缺乏與工業界的緊密聯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問題嚴重影響教學、實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盡管一直呼吁“要加強實踐”,但很多院系仍是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正確性與嚴密性而忽視工程技能的培訓,實踐教學經常被作為理論學習的附屬品,實行“彈性”學時。[8]然而,實踐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將階梯型課程結構改變為滲透型課程結構,也就是將實踐環節融入理論課程中,在理論課程教學中滲透實踐內容;要按照循序漸漸、螺旋式上升的認識方法,由模擬型向實戰型、驗證型向創造型、單一型向綜合型轉化,精心安排實踐教學環節;要堅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
農業高校擔負著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等多種功能,培養創新型農業科技人才是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目前農業高校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主要存在培養觀念陳舊、培養方式單一、培養結構失衡、培養制度僵硬等現象。[1]這就導致當前我國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現狀與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很不適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依靠科技推動發展的潛力和動力,對于改變傳統農業生產,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極其不利。[2]
二、農業高校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人才層次不高
從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人才層次上看,初中級人才多,高層次人才少;傳統學科人才多,新興學科人才少;研究型人才多、實踐性和應用性人才少;單一領域、學科人才多,跨領域、跨學科人才復合型人才少,能夠把握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更少。
2、人才結構不好
從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人才結構上看,農業科技頂尖人才隊伍老化,中青年科技骨干少,特別是缺乏能夠挑大梁、擔重任的青年接班人。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斷層情況嚴重。
3、政策支持不夠
從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政策導向上看,國家對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嚴重不足,同時,在對高校農業科技人才評價標準上,搞“一刀切”, 缺乏合理的導向,只重論文,不重產品、專利,對評審職稱,只重論文和成果,不重成果開發和轉化工作業績和效益。從客觀上,造成高校培養出來的農業科技人員不愿下基地、下生產第一線,科研工作脫離生產實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4、學術氛圍不濃
從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學術文化氛圍上看,學術人才的官本位意識和行政化趨向問題比較嚴重;缺乏崇尚創新的精神,學農愛農的思想意識不牢固;重名利、輕實效、急功近利、短平快的“職稱科研”,追逐虛榮、弄虛作假、缺乏社會責任感等不正之風依然存在。
三、加強農業高校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建議
1、加大對農業高校的集成投入
從我國政府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強度來看,目前農業科研政府投資強度為0.25%,離世界農業科研投資強度的平均水平(1.12%)還有很大差距。[3]因此國家必須要不斷加大對農業科研方面的投入,同時必須加大對農業高校的集成投入。一是要加大財政的直接投入,特別是需要將地方農業高校也應納入國家財政支持的范疇。二是創新資源配置方式,發揮政府配置資源的導向作用,通過產學研金的方式,鼓勵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各界與農業高校的結合,建立社會化、集成化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基金,解決農業高校農業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社會等各個環節存在資金支持不足的問題。
2、分類培養,注重層次
一是加強農業科技高層次人才培養。建議國家重點從兩個方面支持農業高校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重點支持農業高校承擔農業重大工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重大科研項目,以項目帶任務,來集聚和培養一批高層次的人才;同時引導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突出學科交叉,突出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社會能力的培養,突出農業新興學科人才培養,使之成為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加一方面,支持農業高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設立高科技人才引進專項基金,筑巢引鳳,大力引進國內外優秀創新人才,充實到農業高校科技人才隊伍。
二是加強農業科技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建議專門設立農業高校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基金,建立中青年骨干人才人才重點聯系機制和“帶培”機制,對現有農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進行重點關注和定向培養,使之成為盡快農業創新領域的主體力量,改變當前農業科技人才斷層的狀況。
3、創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環境和氛圍
一是注重輿論引導。要充分利用主流傳媒,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宣傳力度。重點褒揚農業科技工作者為探索科學真理不畏艱險、奮斗終生的創新精神;甘于寂寞、孜孜追求的執著精神;長期奮戰科研和生產第一線,默默無聞,不計名利的奉獻精神。樹立一批好典型、好經驗、好榜樣,營造一種務實創新的輿論氛圍。
二是重視文化引導。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文化,開展創新教育,培育創新意識和愛農意識;大力倡導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的科學思想和團結協作、淡薄名利的團隊精神;提倡理性懷疑和批判、尊重個性、寬容失敗的學術文化氛圍,造就開放的科學環境;
三是突出制度引導。改革農業科技創新評價,建立合理的成果、績效和人才評價體系,引導農業高校的農業科研人員下基層、下企業,下農業生產第一線,引導其由出成果、出論文轉變為出產品、出標準、出產業、出效益并重。
四是政策引導。支持農業高校改革和完善現行分配、獎勵等政策,不斷改善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千方百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參考文獻
[1]劉.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探析[J].農家科技,2013,8:18.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構建區域產業體系和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是實現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戰略綱領。“以人為本”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基礎,創新驅動的根本在人,質量保障的根基在人,綠色發展的內涵在人,結構優化的基礎也在人。綱要指出:要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加快培養制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實用技能人才[1]。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對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義重大[1]。
國家發展需要人才,這對制造業科技人才及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結合2011 年加拿大《環球郵報》將其評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的翻轉課堂,為我國制造業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方式,它的特點如下:(1)翻轉傳統語言的學習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新視角;(2)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一種探索途徑;(3)翻轉課堂內外熏陶出中國特色的文化視域下的“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翻轉課堂改變了中國延續已久的教育模式,建立面向“中國制造2025”科技人才培養的翻轉課堂理論模式。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制造業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了制造業的發展,經濟發展趨于多元化,復雜化,結構更為合理。我國制造業規模龐大,設備基礎、產品門類齊全。但對于國際尖端產品缺乏創新能力。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可概括為三個階段:
(1)我國制造業結構不完整、科技人才相對短缺,靠消費升級拉動制造業升級。
(2)制造技術創新能力尚未完善,造成生產效率不斷下降。
(3)我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主要依賴于發達國家的制造業轉移。
綜上所述,我國制造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對科技人才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我國人才要具備自主、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視域下的工匠精神。
(二)翻轉課堂現狀
翻轉課堂在國際上使用“Flipped Classroom”直譯為“翻轉課堂”,它的本質強調學生課前使用在線視頻學習的一種學習環境的翻轉,即學生在家視頻上課,到學校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學習環境的變化不能讓現在的教和學的關系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教”“學”,關鍵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總之,翻轉課堂被引入我國以后,無論是在內涵、方式上都發生了改變。盡管都稱之為“翻轉課堂”,意義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二、翻轉課堂實施
為更好的培養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科技人才。翻轉課堂實施分為三個部分:
(一)提出問題
由老師在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上提出較為簡單的問題,使大家有一個知識內化開始的環節,由老師提供視頻。
(二)觀看視頻獲得知識
學生回家后觀看教學視頻,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反饋,解決教師之前提出的相關問題,將不懂的知識甄別出來,這個環節是翻轉教學的關鍵環節,可稱之為第一次知識內化。因為正是從這個環節開始,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開始和新的概念知識發生作用。學生觀看視頻所得到的概念是“正確概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前概念”。這個環節如果激活了正確的概念,就能抑制前概念;這個環節如果不能激活正確的概念,前概念在大腦中依然處于興奮狀態,被隨時提取的概率就會增加。
(三)解決問題
師生在課堂上對大家不懂得問題做相互討論并解決這些問題,可通過多種渠道讓大家積極參與,比如有獎競答,小組討論,競賽等趣味方式,使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獲得新知識,并建立正確的且比較深刻的概念,學生在已有知識下獲得更多的知識,在第一個提出問題環節開始就培養大家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整個過程中鼓勵大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提高大家的創新能力,就不同難度的新知識,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做到尚巧、求精。
三、結束語
薪酬戰略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把薪酬體系和企業的經營戰略聯系起來。因此在
進行薪酬體系設計時,從薪酬策略的選擇、薪酬計劃的制定、薪酬方案的設計、薪酬的發放及溝通,均應體現對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優勢和價值導向對人力資源尤其是對激勵機制的要求,否則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核心價值觀將得不到貫徹。對于符合企業戰略和價值趨向的行為和有助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行動在薪酬上予以傾斜,以強化員工的績效行為。根據北京煙草行業發展戰略,采取寬帶薪酬結構。
二實行動態薪酬分配
目前公司實行的是“一崗多薪、動態管理、崗變薪變”的薪酬體系,此薪酬體系能很好地反映員工的各方面技術水平,對創新型人才有著特別的激勵作用。此激勵和約束機制,強化競爭,充分調動了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對此,更進一步發揮薪酬激勵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公司可以按照不唯身份,不唯資歷,不唯學歷,不唯職稱及責、權、利對等的原則,實行崗級工資制,逐步拉開工資的差距,建立崗級、薪酬對應表。按崗級定工資,實行易崗易薪,體現崗位和勞動的差別。
(1)根據公司的實際用工情況,將薪酬級別按照員工職級、崗位和職稱分成若干崗級,每一崗級對應若干檔次,崗級、檔次越高,薪酬水平越高,且高一崗級最低檔次的薪酬水平須高于低一崗級最高檔次的薪酬水平。
(2)合理設定崗級及檔次薪酬差距。既要考慮差距的公平性,又要考慮其激勵性,在充分調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科學設定崗級和檔次間的薪酬差距。崗級越高,承擔的責任越重,工作的差異性也就越大,相應的崗級、檔次薪酬差距應該越大。
三建立公開、公平、公正,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選拔用人機制
目前,公司普遍存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公司的發展。盡管公司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好,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人才外流的狀況。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贏得勝利的關鍵在于人才的管理。人才是公司生產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誰擁有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公司管理、技術、營銷等方面的人才,誰就能夠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企業作為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核心是對人的管理。企業管理過程中的決策、指揮和控制都是通過人來實現的,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正確合理地支配和使用企業的設備、物質,就不能使它們起到應有的作用。
對此,公司要把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創造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環境。同時,還要建立權、責、利明確的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為人盡其才提供制度保證。建立科學合理的創新型人才配置體系,關鍵是要徹底打破依靠指令性配置員工的單一模式,建立開放的、與市場接軌的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對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要盡快實行聘用制,對核心技術的創造者應按其貢獻大小,積極探索按要素參與分配。
四培養準精尖人才隊伍
IBM前任總裁沃森曾說過:“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廠,燒掉我的廠房,然而只要留下我的人,我就可以重建IBM。”作為中國煙草企業,從煙葉生產管理和科研到卷煙市場營銷,從信息化建設到物流配送,從企業內部管理到企業整體運營,員工是眾多資源中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他們個人素質及能力的高低、積極性能否得到充分發揮,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而面對當前科技的日新月異,信息化時代的不斷飛進,公司不僅僅要注重對人才隊伍的建設,同時要針對性地培養創新性的人才,培養專精尖的人才隊伍,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員工潛能,優化創新性人才的激勵機制。如此,公司才能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發展壯大,而不是固步自封。
五激勵型薪酬制度實施的保障對策
二、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代我國的企業管理的重心已由物資資源的管理轉向人力資源的管理,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的基礎,如何樣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挖掘員工潛力從而提高組織效率是企業研究的重要問題,但是由于對高科技人才的了解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所限,對高科技人才的管理仍然存在著以下這些問題:
1.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不健全
現階段,各企業的人力資源建立時間不久,各方面的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沒有形成系統的公平的協調的管理機制。大多的管理機制還是建立在人力資源主管部門人員的主觀判斷之上,但是主管部門人員的評價多具有隨意性和主觀性,而且也帶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這樣的管理機制容易給管理的人員帶來心理的不滿和埋怨,而且不能形成合理的薪酬管理策略和員工激勵政策,這樣容易挫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此外,現在大多數企業對員工的激勵政策還多停留在物質激勵的層面,沒有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心理需求和想要持續發展的上升空間的需求。
2.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不系統
企業員工的管理大多分為兩個部分:部門管理和小組管理。由于大多數的企業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規章制度、沒有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沒有合理的組織發展策略,員工在部門管理和小組管理中的工作存在著交叉的部門,也存在著空白的領域,但是由于管理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些矛盾很難平衡和解決。而且人力資源管理的流程是有著嚴格的要求主要包括:人才篩選、培訓、績效考核、激勵政策、發展晉升這幾個主要的方面,在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中,如果其中的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不僅會帶來企業利益的影響,也對對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忠誠度帶來影響。
3.人力資源管理實施不具體
大多數企業都具有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的規章制度,但是這些文化和規章制度一般來說都是比較空泛和書面的,很難具體實施到日常的工作之中。新晉的員工得不到良好的培訓和具體的指導,工作較久的員工得不到很好的薪酬提升,資歷深厚的員工不能找到有效地晉升渠道,這些實施上的不具體都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實施上的不具體主要的一個原因還在于目前我國的不少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職能還是定位不清,而且部門的員工也是魚龍混雜,職業素養也是參差不齊,對部門的職責不清,很難做到業務精通,具體工作實施到位,因而無法統籌管理整個公司的人力資源。
三、企業對科技人才管理的培養策略
1.建立人力資源多維創新的激勵機制
創新是一個企業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的源泉。同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也是一個企業管理好企業員工的精髓所在。員工的管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員工激勵。心理學上。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所以,對員工的激勵也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最大成都的滿足員工的需求,才能得到良好的工作績效,提高企業的收益。因此,一個較為成熟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定是采取多方面的,多維度的績效激勵措施,滿足高科技人才的需要。這需要管理部門對員工的需求充分了解。對家庭困難的員工,給予物質上的幫助和激勵;對于精神需求較高的員工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表揚,滿足他們自尊的需要;對于希望能夠自我提高的員工給予合理有效的晉升提高空間,滿足他們自己實現的需要。做到滿足不同類型員工的不同需求,則會很大成都的鼓舞和激勵員工的工作勢頭,發揮出他們的最大潛能,也能激發出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
2.建立人力資源靈活參與的任務運作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阿瑟(Arthur)對30家美國鋼鐵企業的研究表明,與“控制型”人力資源管理相比,“承諾型”人力資源管理有更高的生產率、更低的離職率。總之,來自不同行業的許多實證研究表明,有效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能給組織帶來更好的績效或其他好的結果。所以人力資源的管理不要從控制的角度出發,讓高科技人才感受到組織條例和規范對他們的束縛,而是要放開控制,給予高科技人才承諾和保障,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安全觀和組織溫暖感,更能夠激發出高科技人才的工作能力。靈活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表現在多種方面,對不同工作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給予不同的培訓方案,對不同類型工作崗位的高科技人才給予不同的工作績效的考核,對于不同需求的高科技人才給予不同的休假制度等等。
3.建立人力資源協作開放的工作環境
按照一專多能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應培養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創造型高級食品科技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可以設置食品科學、食品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四個專業方向。其中,食品科學專業應較系統地掌握與食品科學有關的生物學、化學、食品原料學、食品工藝原理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現代食品高新技術,具備較強的食品科學領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食品工程專業應較系統地掌握與食品工程有關的生物學、化學、工藝及設備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食品制造、食品加工及綜合利用的基本理論,具備食品工程設計和技術改造的知識和能力。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專業應較系統地掌握與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有關的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水產品利用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的基本方法。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應較系統地掌握與食品質量與安全有關的化學、生物學、毒理學、衛生學、食品法規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質量控制、食品安全生產的基本技術方法。
二、培養目標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新世紀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置要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從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出發,努力探索“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培養目標上,應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并注重沿海海洋經濟建設。努力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政治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業務能力強,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能適應現代食品工業發展需要的高級工程師。畢業后可從事利用農牧漁業初級產品,以物理和化學手段為主進行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的科研、設計、管理和生產監督的工作。通過培養學生應具備下列幾方面的知識或能力:具有堅實的食品科學、食品工程學以及相近學科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原料的生物學特性、加工特性、綜合利用以及貯藏、加工、運輸等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一般工程規劃設計能力、技術經濟分析能力、工藝設計與設備選型能力;具有食品質量管理能力和食品安全控制基礎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備新產品開發能力和食品制造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具有聽、說、寫的基礎。
三、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構建應遵循強化基礎、優化結構、拓寬口徑、重視實踐、注重素質、強調創新,建立系列相關課程和專業方向模塊課程體系。因此,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包括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通識教育選修課(即素質教育課)。其中,公共基礎課包括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大學英語、體育、軍事理論課等;學科基礎課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現代工程制圖、大學化學、大學化學實驗、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等;專業課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包括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實驗、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與檢驗、食品工藝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專業選修課包括模塊課程組和其它課程。通識教育選修課包括人文社科類、工程經濟類、體育類及其它四大類;本專業主干學科是食品科學與食品工程學。本專業主要課程除政治理論課、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外,尚有大學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物理化學、現代食品工程制圖、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藝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分析與檢驗。
四、人才培養模式和主要教學環節安排
1.人才培養模式。按院招生,按院管理和培養,按需擇業。學生入學后第1-3學期完成大部分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的學習;從第4學期開始,學生必須選擇四個專業方向之一作為主修方向,主修方向選定后,其方向內課程為必修課程,學生可按國家、社會需要和個人意愿選擇其余三個專業方向之一為輔修方向,也可在其它課程中選修直至修滿24學分(簡稱“1+n模式”),但必須完成所選專業方向的畢業論文;學生除選擇本學科學習外,還可按學校的有關規定跨學科學習。通識教育選修課一般安排在5-7學期,第8學期不安排課堂教學,只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原則上要求畢業論文應為主修方向畢業論文。學生必須修滿159.5學分(其中必修125.5學分、選修34學分)才能畢業。
建設工程領域一般包括土木專業(工程民用建設、地下工程、建筑材料、道路交通工程)、建筑專業(工業設計、城市規劃)、工程管理專業、水利水電專業、港口航道專業等,涉及社會和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百姓的民生。目前,建設工程領域已成為投資的主要方向,將需要大批寬基礎、高素質、懂技術、善經營、適應廣、勇創新的創新型人才,這種形勢也為土木、水利、建筑等建設工程領域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環境。只有做到精心準備條件、瞄準搶抓機遇、打造精英團隊、培養創新人才等要素,才能在新的世紀擁有新的成就。時代呼喚中國建設工程領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1.建設工程專業領域科技人才隊伍的現狀
1.1 建設工程專業領域科技人才隊伍的整體評價
1.1.1 規模龐大,專業人才數量充足。突出表現為,目前國內培養該領域專門人才的學校數量大、相關專業設置豐富、從事相關專業學習的學生和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多。我國正擁有著一個數量龐大的建設工程專業領域人才的隊伍,但是,高素質的工程技術創新人才的比率相對較低,這種情況很難適應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
1.1.2 結構合理、后備力量儲備充足。目前國家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金字塔”狀的人才梯隊,而青年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顯示出強大的優勢和生命力,合理的引導、開發、利用青年一代人才的創新潛能,將為行業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1.1.3 善于合作,團隊意識較強。合作是目前人才隊伍呈現出的顯著特征,當代創新人才的“團隊”建設情況要優于以往歷史上的各個時期。無論在各個層次的人才隊伍里,“創新團隊”都以小組協作的形式,讓人員的優勢和資源的優勢實現了重組和互補,這讓人才隊伍充滿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1.1.4 深入交流,對外聯系顯著。專業人才在從事工程學習、研究、實踐的基礎上,還具有社會公關活動的技能和能力,包括交談、聯絡、協調、合作等方面的技能,這種交流體現在國際交流和國內專業團體間交流的參與,日益深入的對外交流開闊了專業人才的視野,豐富了專業人才的知識貯備。
1.2 建設工程專業領域科技人才隊伍的專業評價
1.2.1 人才隊伍具備較為完整的文化基礎與工程基礎知識結構,即在理論修養和計算能力等方面有嚴格的高水平的訓練。目前,建設工程專業領域人才的專業口徑在不同程度的拓寬,這些得益于以“大土木”為導向的培養模式,以建筑工程專業為基礎向路、橋、港、壩、海洋工程等若干領域拓寬。人才隊伍加強學習經濟與管理課程,使畢業生由結構設計和施工兩個主要出口,變成結構設計、施工、經濟與管理三個出口并重。人才隊伍也具有一定量儲備的社會科學知識,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文學、美學、科技方法論以及體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但是,盡管是在目前國內“大土木”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土木、建筑、水利人才隊伍的專業知識儲備有所改善,與發達國家專業人才隊伍相比還是不夠完善的,我們培養的專業人才隊伍的知識儲備還不能完全做到立足于我國當前、面向世界未來的生產建設要求。人才隊伍從自身的學習興趣出發,選擇知識,獨自支配的時間相對教少,是直接影響人才知識儲備科學程度的主要原因。
1.2.2 人才隊伍具備較強的工程分析、系統工程和社會工程的知識層次,即他們具備了較強的分析能力。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儲備,能夠讓他們在接觸到實際問題的時候達到獨立思考,制定方案的目的。但是,目前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問題是人才隊伍從事局部的分析工作多,而對整體的(系統或社會的)綜合的決策思考少。這樣往往使他們的一些工作長期陷在小圈子或死胡同中,越走越窄,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到頭來,實際收效甚微。而真正能夠做到在系統工程和社會工程的水平上去思考、規劃、衡量、安排自己的長遠的、整體的研究工作的人才,所占的比例約占10%—20%。
1.2.3 人才隊伍具備了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即他們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投身于各種類型的工程實踐鍛煉。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文化基礎課、專業課的理論學習都能夠適當的結合實驗、座談和討論,在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還穿插著較大比重的測量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等,這些實踐內容的安排讓人才隊伍在扎實理論的基礎上提高了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包括運算技能、試驗測試技能、實踐操作技能等。但是分析我們在人才隊伍的培養過程中,實踐環節與發達國家相比,比重是相對較小的,如英國的大部分高校在本科學習的四個學年中,專門拿出一個學年進行實踐活動,這種實踐能力的強化對于人才培養的效果可想而知。
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戰略一經提出,人們便把目光聚到了廊坊。不僅是因為會議選在廊坊召開,而且在圈定的13個縣(市、區)中,廊坊占去了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廊坊站在全省對接京津的前沿陣地上,多年來在服務首都、對接北京方面,按照“主動融入、全面對接、同城一體、互補雙贏”的思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0年1-9月份,全市實現財政收入163.2億元,同比增長47.7%,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4億元,增長64.1%,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經濟的強勁增長,得益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大項目的支撐,更離不開與北京的廣泛合作。據統計,在全市引進的域外資金中,75%以上來自北京,90%以上的科技企業與北京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引進技術項目和科技成果達500多項,促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廊坊轉化。
規劃和基礎設施的全面對接,促進了京廊同城化。廊坊抓住北京啟動“城南行動計劃”和通州新城建設的機遇,全面加強與北京“十二五”規劃的銜接。穿廊而過的京滬高鐵2011年通車后,廊坊到北京僅需20分鐘。河北省提出建設環首都經濟圈之后,將對北京周邊的13個縣(市)實行“特區式”管理,這使廊坊的對接戰略站位更高、手筆更大、節奏更快。
廊坊開發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依托華為中國片區總部、國瑞電子、鑫谷光電等一大批電子信息龍頭企業,正在加快建設京津冀電子信息走廊核心區。瞄準京津及國外,廊坊市加大人才工作對外開放力度,開辟了首都科技集團、高校產業化促進中心、中國博士后管委會、北京科技協作中心四個京津科技資源引進主渠道,通過定期組織高新技術項目會、科技項目對接會等科技活動,超過500名專家學者與廊坊進行了合作。同時,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國外智力資源的集聚平臺。建成了新奧集團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四十五所微電子裝備國際合作基地兩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通過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新奧集團引進了50名海外博士,組建了新奧的技術創新團隊,在煤基清潔能源研發利用、永磁開放磁共振成像系統研發等多個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截至2010年8月底,廊坊市人才總量達到38萬人,人才密度達到17%,人才萬人含量達到940人。
實施專項活動,加快人才培養。廊坊市定期舉辦“十大科技創新企業、十大科技創新人物”評選活動,引導企業對標先進,加強人才培養與開發。依托市生產力促進中心開展專題培訓,鼓勵企業健全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打造具有戰略眼光、開拓精神、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經營管理隊伍。2010年,已舉辦培訓150期,培訓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超過10000人次。2010年上半年,組織全市100家重點科技企業開展對標先進、1000家中小企業開展“學新奧、比創新、促轉型”活動,促進企業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
人才培養是打造我市人才優勢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重要工作。我國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只注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往往忽視了創新精神的培養。面對知識經濟帶來的社會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快速變化,需要構建一種創新的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實踐環節,鼓勵和促進個性發展,從而建立一種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是加強在職培訓,創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環境和平臺。要全面規劃并實施好“在職培訓工程”、“域外進修工程”、“學歷提升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程”,針對具體情況確定分步實施目標和措施,健全和完善在職培訓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工作機制。
二是繼續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提高我市人才資源供給能力和人才戰略保障能力。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加快社會化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提倡多元化辦學,激活辦學機制,探索多種形式興辦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新路子。利用職業技術教育、遠程教育、繼續教育、特種教育、學前教育等多種形式,建立較完善的現代教育體系。
三是高校建立創新型課程體系,這是構建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這一課程體系包括:首先是基礎層次的理論課程,如自然科學概論及社會科學概論等,其次是提高層次的思維訓練課程,這類課程主要包括數理邏輯、創造力開發等,再次是應用層次的方法類課程,如科技文獻檢索、設計方法學等課程。
四是發揮政府對人才資本投資的導向作用。由政府設立人才開發專項基金、高技能人才培訓基金,用于緊缺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通過強化用人單位吸納人才的主體地位,引導用人單位對人才培訓教育的投入,鼓勵用人單位設立人才開發資金,積極發揮社會投資的補充作用,鼓勵社會力量辦學,開展人才資源開發投資。
五是積極開展人才柔性流動,健全人才和人才智力引進機制。適時制定和調整宏觀吸引人才的政策,不斷創新人才引進的方式方法,形成多元化的有效引才機制。要充分利用“環渤海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京津廊人才一體化進程,鼓勵、引導和支持用人主體打破常規,開辟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堅持引才與引智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長期聘用與短期服務相結合,對高層次人才和我市急需短缺專業人才要廣開門路,大力引進,同時要多種形式地開展專題講座、學術交流、技術咨詢、項目合作、輔導培訓。支持和鼓勵我市現有的高科技企業創辦科研院所,成為吸納和培養高級人才的基地。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為龍頭,加速高級人才的引進和高新產品開發,提高高新技術推廣應用能力。要采取整體引進或創辦分院(所)等形式,努力引進高等院校和高科研院所,帶動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加強人才的載體建設,建設好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高科技成果孵化器、企業技術中心、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等載體,并根據發展需要,不斷擴大規模和數量,努力使這些載體成為我市人才的聚集地。加快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建設,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形成我市中高等技能型人才培訓教育基地。積極推動職業技術學校資源重組,實施“集團化連鎖式”辦學。進一步推廣和完善職業技術院校與行業、企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單位的合作,逐步形成產教并舉、以教促產、以產養教的良性循環。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統籌”,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農村中小學、職教中心、鄉鎮成人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和農業推廣培訓機構的作用,加強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
參考文獻:
關鍵詞:科技人才培養;創新性;開放體系;分層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中國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強調指出:“我國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缺少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造性人才,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見科技創新人才在才知識經濟時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多數傳統的教育方法在科技人才的培養上往往注重具體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創新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科技人才培養政策是科技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
1科技人才培養的前提
加大科技人才培養政策創新的力度。只有及時構建出符合時展要求,具有前瞻性,同國際接軌的科技人才培養政策體系,并能予以認真落實,才能有效保證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快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科技人才培養政策調節重心是培養青年學術帶頭人政策,擴大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后備科技人才政策,推動科技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科技人才的培養上不僅要加大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更要提高科技人才培養質量。要應對科技人才創新能力不強問題,在政策方面,就要進一步引導我國教育體制由應試教育向能力教育轉變;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科技人才,需要從小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強基礎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養青少年的科技興趣,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政策,大力培養青年拔尖人才。
2開放的體系是培養創新能力賴以生存的土壤
高校要構建一個開放的平臺,并且高校自身在學術上必須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一個開放的體系才能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學術平等。正是做到了開放所以才有各種成熟的非成熟的、體系的非體系的假說、學說有存在的可能性,也才使創新從根本上有了生存的土壤。
創新能力培養不應是空洞的學校制定的政策性強調,高校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使其發揮其創造性的平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高校的學術創新能力隨著新的假說和理論的不斷提出而提高,學生在這個充滿活力的不斷有新想法迸發的開放的平臺上不受傳統約束的思維也會不斷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兩者將會相互促進,創新能力培養就有了其賴以生存的土壤。
一個自閉體系往往會導致學術的不平等,在非開放的體系中權威與非權威有著絕對的不對等性,這樣往往使新的學說和假設的產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個漫長的歷程,這對于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
統計學家、數學家萬普尼克(Vapnik)。他是統計學習理論(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的主要創建人之一。該理論也被稱作VC理論(Vapnik Chervonenkis theory)。這一理論最早出現在他做博士期間的論文上,當時他的導師(統計學界權威)并不認為其的方法是正途。好在他的導師還算開明,并沒扼殺他的想法,盡管這樣,就是因為他的理論不為當時的權威所認同,導致萬普尼克的理論三十在其三十年后才被人關注并廣為應用。
在學術上一個開放的體系下新理論和假說有充分的存在空間,而且新理論和假說的提出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去進一步論證其正確性或去其假說,這樣也就是創新有了真實的原動力,其過程本身就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所以說,開放的體系是創新能力培養生存的土壤。
3高校要實現人才的分層、分類培養
不同層次的科技人才對其創新性培養也有不同。高校要實現人才的分層、分類培養,就要有明確的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科研型人才培養。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要求設置不同的培養目標需采取多學科、綜合性、多渠道合作培養才能滿足科技人才的分層、分類培養的需要。根據人才層次的不同并考慮產業的需求設立基礎學科和應用型學科專業,積極探索建立交叉學科專業,跨學科設置交叉學科專業,積極以培育和發展新興學科,構建教學新體系,形成培養科技人才的新機制。
通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改善人才的知識結構;要研究以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培養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人才。
(1) 教學與科研結合
教師不但要教學還要做科研,而且是通過開創性的科研來培養創造性人才。把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需要有大的轉變,教師的素質和學術水平要有一個適應和提高的過程,促進科研與教學相結合;調整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由傳統的“灌輸”型向啟發式,指導型發展。
(2) 采用適當的激勵政策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和學術水平
提高科技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加強師資隊伍的繼續教育,因為,沒有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就沒有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良好的激勵政策體系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優秀的師資流失問題。激勵政策體系手法要多元化、同國際接軌、注重落實力度等,在物質激勵上充分體現出公平原則、發展激勵政策關注發展空間問題。鼓勵中青年優秀骨干教師承擔重要課題任務,這樣有利于人才培養可持續的發展。
(3) 加強素質教育建立學生學習激勵機制
建立完善的學分制、促進跨校選課,建立優秀學生選國外知名高校選課以及選派優秀學生赴國外著名高校學習。形成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提高和個性發展、激勵學生創新和進取的精神。使學生由“依賴性學習”轉向“主動性創造性學習”。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創新性培養,支持富有挑戰性的研究方向和具有開創性的課題。對研究生獎學金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建立更為有效的激勵機制。允許研究生根據自己興趣以及專長做科研并給予適當資助。高校可建立研究生科研基金,允許研究生可對自己的興趣的領域申請科研資助,而這一領域可以不必語導師要求的領域相同。
(4) 專業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的結合培養,重視科技人才素質全面培養
科技人才的培養上,應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知識經濟的社會,要求科技人才不僅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領域或其他領域的知識。這就要求對科技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恰到好處的相結合。制定適應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本科生在低年級作通識性教育,減少必修課,加大選修、輔修課比例,進一步完善學分制,擴大學生學習的選擇空間,允許學生根據興趣二次選擇專業,高年級再進行相應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能力訓練。例如清華大學在這方面做的改革,以本碩連讀為例,前三年按寬口徑專業,偏重于通識化的基礎教育,后三年偏重于專業化培養,統籌安排,完成學士、碩士兩個學位的課程與論文工作。這種模式可以較好地把專業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結合起來。
(5) 改革考試目的和方法
從“單純檢驗知識的掌握”轉向“關注實踐與思維的能力,創新意識的驗證與培育”,使考試成為學習的過程而非學習目的,設計注重能力測試的方法。提高課程內容綜合度,設置學科交叉課程,改進教學和訓練方式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索精神,注重在課題項目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結合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學術批判性思維能力,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倡參與式、討論式、研究式教學,重視案例教學,綜合性思維方式。
(6) 注重實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當然任何時候要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放不可忽視,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為祖國奉獻的事業心、責任感和與人共事的團隊協作精神。但是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其課題的完成過程中以老師的實際行動為范本去教育學生。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學校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學風對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養成優良學風將終身受益。教師的教風和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治學態度問題也是學風一部分,良好的學風是最有實效的品德教育。
4構建完善的網絡和繼續教育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借用信息化機構建完善的網絡教育,深化繼續教育,持續提高科技人才隊伍的能力。“按照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造學習型社會的發展方向,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以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為主線,以高層次人才培養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為目的”。社會發展日益迅速,就要求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因此科技人才的培養中就必須注重“學會學習”而非簡單的知識傳授,即“學會獲取知識并創造性地應用知識的能力”。
總之,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養政策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在學術上必須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構建一個兼容并包、學術平等的氛圍是創新能力培養賴以生存的土壤。另外對科技人才的分層,分類培養是科技人才培養的必要條件,當然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止于學校的教育。科技人才一旦從學校畢業后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未終止,因而便利的網絡教育等繼續教育平臺的深化和健全以及社會對科技人才創新的激勵政策或者說社會發展中提供的良好創新平臺都將在后期決定科技人才創新性的培養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