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狀況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25 17:43: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產業發展狀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產業發展狀況

篇(1)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285-01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in Pingxiang City

ZHOU Wei-ping 1 MEI Shan 2 XU Jing-ping 3

(1 Nankeng Forest of Pingx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Jiangxi 337037; 2 Forest Seedling and Forest Management Station of

Pingxiang City; 3 Forest Resources Monitors Center of Pingxiang City)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in Pingxiang City, analyzed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in Pingxiang Cit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ingxiang City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and build a green ecological Pingxiang.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Pingxiang Jiangxi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屬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 L.)植物。江西省各地均有油茶林分布,是全國油茶原生區和兩大中心產區之一[1]。但長期以來,由于萍鄉市各地油茶管理措施不當,導致油茶低產,究其原因:一是品種不良導致產量偏低[2],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為一項特色產業的持續發展;二是缺乏有效管理,雜草、灌木叢生,高大喬木入侵,導致油茶林通風透光不良,林木生長發育惡化,病蟲害嚴重,產量降低,甚至絕產。為了促進油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結合萍鄉的具體情況,優化萍鄉市油茶產業發展格局,努力構建完善的油茶產業發展體系,以將萍鄉市打造成全省油茶大市、油茶強市,確保萍鄉實現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并不斷提升萍鄉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水平。

1 油茶產業發展狀況

1.1 油茶經營面積

據2014年萍鄉市“森林資源補充調查”和近期油茶產業發展規劃調研數據顯示,萍鄉市現有油茶林總面積5.63萬hm2,占萍鄉國土總面積的14.7%,占林業用地的21.2%,其中:安源區800 hm2,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353.3 hm2,武功山風景名勝區2 093.3 hm2,湘東區9 766.7 hm2,蘆溪縣9 520 hm2,上栗縣1.63萬hm2,蓮花縣1.75萬hm2。油茶林資源按產能劃分:低產林3.71萬hm2,占65.95%,中產林4 860 hm2,約占8.64%,高產林2 346.7 hm2,約占4.17%,2009―2014年新造林1.19萬hm2,約占21.23%。按齡組劃分:產前期9 160 hm2,約占16.28%;初產期3 320 hm2;約占 5.90%;盛產期1.13萬hm2,約占20.21%;衰產期3.25萬hm2,約占57.80%[3]。

1.2 種苗繁育現狀

萍鄉現有省級定點油茶采穗圃1處,即蓮花縣棋盤山林場油茶采穗圃,面積14.2 hm2,良種穗條年生產能力 10萬支。省級定點油茶育苗單位2個,即贛西油茶繁育中心、萍鄉劍郝專業合作社,生產“長林系列”等高產無性系油茶苗品種,育苗面積逾13.3 hm2,良種苗木生產能力500萬株。

1.3 油茶加工狀況

現有油茶加工企業上百家,基本上以作坊式粗榨生產茶油毛油為主,消費形式多為自產自銷毛油。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油茶深、精加工逐漸被重視,經過多年培育,現已形成了一小批以精制茶油為主的油茶加工企業。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的江西綠海油脂有限公司年生產“綠海”牌茶油1 000 t;蓮花縣工業園區的綠蓮實業有限公司年生產“貢安”牌茶油500 t。另有一小批企業如蘆溪縣一村食品公司生產“一村”牌茶油;湘東區木林森油茶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木林森”牌茶油等。萍鄉市油茶產品暢銷上海、南京、廣州等全國各大中城市,油茶深、精加工業已形成一定規模。

1.4 油茶產量與產值

據2015年統計,萍鄉油茶籽產量2.1萬t,生產茶油逾5 000 t,全市油茶產業總產值達6億元以上。

2 存在的問題

2.1 油茶經營管理粗放

現有油茶林特別是原有的老舊油茶林多數還是處于“人種天養”的自然生產狀態,且大部分面積為天然林或20世紀50―60年代所造人工林,品種單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勞動力外出務工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嚴重的油茶林荒蕪,樹齡老化,以及病蟲害和火災頻繁發生,加上萍鄉市又是一個工業城市,部分地方工業污染較重,致使油茶單位面積產量低,全市茶油年均產量僅有75 kg/hm2,低于近90 kg/hm2的全國平均水平。

2.2 科技推廣有待加強

在油茶生產整個過程中,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落實不夠,企業、大戶初期大面積造林技術不規范,后期管理不到位。不少林農個體種植戶缺乏技術,有的地方仍然采用常規造林方法來造油茶林,造林后未及時進行修剪、施肥和撫育,使得一些種植高產品種的油茶林不能達到預期產量和效益目標。除此之外,一些種植戶未經過定點采穗、定點育苗、定向供應使用油茶苗木,甚至把實生苗當作嫁接苗用于油茶造林。

2.3 缺乏資金投入

油茶林新造、更新改造的前期,一般投資超過22 500元/hm2,第4年才開始結少量果實,一般8~10年后才到盛產期。如此長的投資回收期,對于一般農戶和企業來說較難接受,也難以承受。雖有各級財政和相關政策的支持,但遠遠不能調動茶農的積極性,油茶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受到制約。

2.4 經營機制不活

萍鄉老油茶林主要以農戶自主、分散經營為主,組織規模生產難度較大。油茶未到生理成熟,一般每提前收摘1 d,出油率減少1%。而新造油茶林,對一般個體農戶而言,由于經營規模小、信息不對稱、技術未掌握等原因,營造林標準低,而企業、大戶規模經營則因土地流轉集中難,后期管理技術難按要求到位,加上部分地區油茶采摘秩序混亂,不時發生偷摘、哄搶、亂摘、濫采現象,導致經營者提前采摘、豐產不豐收。

2.5 綜合加工利用率低

萍鄉油茶主要加工產品為一般食用油,沒有標準化生產技術,缺乏深加工、精加工。萍鄉市尚缺乏化妝品茶油、茶殼綜合利用、高等級保健茶油、茶皂素提取等技術工藝,對茶枯、茶殼的利用基本上停留在菌類栽培、制取有機肥等方面,缺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產品,沒有形成規模化經營,產品單一,產業鏈延伸不夠。

3 油茶產業發展對策

3.1 科學制定規劃

各縣(區、管委會)應因地制宜制定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產業定位、區域布局、建設重點以及目標任務等,科學布局油茶生產基地,并將油茶產業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實現油茶產業跨越式發展。

3.2 創新經營模式

不斷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按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和專業化、規模化、基地化生產的要求,充分調動企業、大戶、林農的積極性,總結推廣先進典型的有效經營管理模式,采取多種形式(承包、拍賣、股份合作制、租賃等),引導企業參與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設,促進油茶產銷有機結合,使企業與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3]。

3.3 增加科技和資金投入

保證油茶產業科技的資金投入,有利于促進油茶產業科技創新與油茶產業化事業發展。應逐步落實增加對油茶項目的科研立項,引導企業和民間資金向油茶科技創新的投向,加大各級財政對油茶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對“油茶綜合生產技術”項目的支持和培訓,建立優良高產油茶新品種和系列配套技術種植的示范基地,加大油茶產業項目建設的投入力度以及整合退耕還林及其后續產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精準扶貧、農業產業化、以工代賑、水土保持、防火林帶、科技創新等項目資金等多項舉措。

3.4 扶持龍頭企業

依托龍頭企業實現資源培育基地化、經營管理集約化、生產加工一體化,扶持、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各級政府應主動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在財政投入、貼息貸款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運用“茶油冷榨加工技術”“茶皂素提取和純化工藝”“工業廢水處理轉化技術”等綠色生產技術模式[4-5],支持開發茶油新產品,著力打造拳頭產品,形成萍鄉油茶核心品牌,使萍鄉市茶油、茶皂素等系列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4 參考文獻

[1] 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江西省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R].南昌:江西省政府,2011.

[2] 徐京萍,徐鳴,王學紅,等.低產油茶林改造技術[J].國土綠化,2011(8):42.

篇(2)

根據紅政生物辦電〔20xx〕8號《關于開展全州生物產業開發工作調研活動的通知》精神指示,我辦嚴格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企業對全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進行全面調研,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穩步推進

20xx年,我縣計劃推廣種植燈盞花10000畝。20xx年1至6月,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完成燈盞花一期(春季)種植面積5635畝,同比增長40.2%,主要分布在中樞鎮、舞街、永寧、舊城等鄉鎮。目前,已采收 1150噸,平均畝產值達4150元,同比減少1.2%;農民創收2300萬元,同比增長64.3%;實行利稅1190萬元,同比增長42.5%;實行銷售收入3746萬元,同比減少9%;實行利潤590萬元。二期(夏季)已經落實種植面積4500畝,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種任務。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公司在白水鎮工業園區內新廠開始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至6月底已生產燈盞花素22.2噸,同比增長52%。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外,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制藥企業為主,輻射到省外的部分制藥企業。

為更好地服務燈盞花產業開發,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辦專門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蹤企業服務,全力做好燈盞花產業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和省、州項目的實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鎮山林哨村燈盞花產業片區開發工作中,部分群眾由于科技素質低,苗床地管理不到位,發展起步受挫,我辦及時與舞街鎮黨委政府和紅河千山公司協商再扶持的辦法,使群眾的50多畝燈盞花苗床地再次得到每畝600元的補嘗,大大提高了當地群眾發展燈盞花產業的信心。

2、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發展向規模化邁步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后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為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為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辦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實地考查,了解產業發展現狀,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促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至20xx年6月,全縣共種植三七6300畝,其中,我縣群眾種植的460畝,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陽兩個鄉,比去年同期增940畝,增長17.5%。今年3月因受霜凍災害,全縣三七產業受災4600畝,直接經濟損失4600萬元;種植草烏4222畝,比去年同期增2925畝,增長225%,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種植半夏1015畝,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

在中藥材產業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們先后兩次分別與**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云河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中藥材產業。針對我縣目前三七種植面積廣,管理技術相對不高的情況,為進一步整合全縣三七產業資源,提升**三七品位,我辦到向陽鄉同該鄉黨委政府和三七種植戶一道,共同探討我縣三七產業發展事項。

(二)生物化工產業發展形勢良好

1、除蟲菊產業在無公害需求拉動中發展

近來,隨著國際市場對無公害除蟲菊產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縣除蟲菊產業發展重獲生機。但是,由于紅河森菊公司目前尚未兌清前幾年收購的欠款,致使全縣廣大農民對除蟲菊產業發展前景仍持懷疑和等待觀望的態度,公司現已呈現出一邊是客商訂單積壓,產品供不應求,一邊是農戶不愿大面積種植,加工原料緊缺,公司一時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狀況中。目前,公司已無原料加工,正在進行設備檢修、超聲波萃取生產線調試工作。

今年1至6月,森菊公司生產加工除蟲菊素原藥8噸,生產5%天然除蟲菊素乳油、1.5%可濕性粉劑、5%水乳劑等農藥產品約20噸;生產細度為80目99%過篩花渣粉300噸;細度為80目98%過篩花渣粉100噸;細度為80目99%過篩花粉100噸 。在20xx年實現國內外銷售收入2500多萬元的基礎上,20xx年上半年實現國內外銷售收入425萬元。公司產品國內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廣東等省市,國外銷往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歐盟、瑞士、美國、南美等國家。

20xx年,森菊公司計劃在全縣種植除蟲菊5萬畝,3月份,由于全縣遭受春季霜凍災害, 除蟲菊產業受災5000畝,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種苗嚴重受損,全面完成今年生產任務困難加劇。災害發生后,我辦配合森菊公司及時深入到各鄉鎮調查了解受災情況,認真做好災情上報工作,指導廣大群眾搶抓節令,做好補植補栽工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森菊公司采取除蟲菊種植以小春為主,大春為輔,一年兩季種植的辦法來完成全年生產任務,解決目前原料短缺的問題,現在已育苗750畝,大田移栽1160余畝。為幫助森菊公司進一步落實今年種植任務,4月21日縣人民政府召開全縣除蟲菊生產工作座談會,會后我辦狠抓政府決策部署落實,一是督促森菊公司加快兌現花農欠款,取信于民,一是積極配合公司員工深入各鄉鎮宣傳發動,引導廣大農戶重樹除蟲菊產業發展信心,栽好除蟲菊。

2、萬壽菊產業穩步發展

萬壽菊是用途廣泛的重要化工原料,20xx年全縣種植3050畝,平均畝產值達1200元,農民實現創收363.6萬元。今年將在上年的基礎上穩中求進,擴大發展。現已在永寧、三塘兩鄉落實種植面積1650畝,大面積種植工作正在規劃布局中。

(三)綠色食品加工業效益可觀

1、魔芋產業種植及加工初見成效

魔芋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食品,有排毒、減肥、通便、潔胃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前景廣闊。**縣境內大部分地區較適宜種植魔芋,我縣依托鑫晟魔芋有限公司根據魔芋生長環境要求及**縣地質、地貌條件,結合我縣多年來廣大群眾自行種植魔芋的經驗,加大魔芋產業的開發力度,全力打造魔芋產業。今年,**鑫晟魔芋有限公司計劃在縣內外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為農民增收2500萬元,主要安排在我縣東部三塘、向陽等適宜山區鄉。目前,公司已經向群眾發出種子80噸,種植工作全面完成。其龍頭企業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產線4條,今年1至6月份共銷售魔芋精粉42噸、素食品190噸,實現銷售收入290萬元。

2、阿廬牌蕎系列食品開發前景廣闊

我縣依托**阿廬旅游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紅河潤高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生產苦蕎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產品有13個蕎系列食品和9個蕎系列保健用品,產品暢銷紅河、昆明、曲靖、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今年上半年,全縣落實苦蕎種植面積10000畝;1至6月,龍頭企業公司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859噸,實現銷售收入808.3萬元,產值824萬元,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

(四)傳統產業發展不斷改造提升

今年1至6月,全縣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31156畝次,實現產值1680萬元,新增蔬菜基地1000余畝,品種主要是藩茄、萵筍、黃瓜、青蒜等;與曲靖、廣州等蔬菜客商簽訂蔬菜訂單1200余畝;水果39469畝,新增高原梨、柿子水果產業740 畝;完成生姜種植3000畝;油料11500畝。全縣部分傳統產業逐步向“品種優良化、布局區域化、管理規范化、生產規模化、銷售訂單化”五化方向發展邁進。

(五)其他新興產業正在起步中

1、花卉產業有新的突破

花卉產業是我縣一個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切實搶抓機遇,研究對策,采取措施,加快發展,使之真正成為全縣農業產業開發中的又一個新亮點。目前,我縣 有觀賞植物、綠化苗木基地2600畝(現在培育面積100畝,定植面積75畝,袋苗面積25畝),主要品種有清香木、石楠、擬單性木蘭、**尖頂紅欒、**櫻花、多花含笑、**含笑、火棘、鵝掌楸、大葉樟、滇樸、黃連木、長青藤等一批鄉土苗木,年生產經營花卉盆景20xx多盆(株),觀賞綠化苗木50萬株,現已成為我縣重要的花卉生產基地,對全縣花卉產業及其他花木生產企業和專業戶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今年,我辦向州創新辦申報的《**縣鄉土苗木及綠化樹種繁植基地建設項目》已下達,這標志著我縣花卉產業開發工作即將啟動,我們正積極配合縣林科所在白水鎮抓好項目工程的實施。近來,全縣新發展鮮切花100畝。

2、重樓、金銀花、紅花、鐵皮石斛等新興藥材正在引進試種中

在舊城鎮引進重樓、紅花、鐵皮石斛實驗栽培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在三塘鄉試驗種植金銀花100畝,該鄉黨委政府出臺扶持措施,凡在今年種植金銀花的農戶,鄉上將每畝給以1000元的扶持,這進一步豐富我縣特色生物藥業的種群。

二、發展生物產業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一個重點

在產業開發工作中,我們抓重點、立主體、打品牌,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確定的產業工作重點,著力開發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魔芋、苦蕎等產業和產品,培育三七、萬壽菊、早實核桃等后續產業的指導思想,堅持做到重點產業重點培植,拳頭產業精心打造,全縣逐步形成一些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群。

(二)做到二個兼顧

在全縣生物產業開發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做到新老產業發展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既注重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又不丟傳統老產業。在繼續抓好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全面增強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儲備總量和種群數量。

(三)確保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縣、鄉各級均成立生物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使全縣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年初層層簽訂生物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做到組織實施有領導,工作任務有目標。

二是服務到位。縣、鄉各級和龍頭企業公司都配備精干高效的產業開發技術人員或生產輔導員,我辦干部職工積極配合相關技術指導員,經常深入到各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跟蹤服務,督察指導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在各生產環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宣傳到位。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我們結合全縣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宣傳全縣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讓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知道當地該發展什么產業,怎樣發展這些產業。做到在宣傳面上抓廣泛,在宣傳點上抓特色,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引導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大力發展生物資源產業。

三、全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從特色產業的培植來看,小而雜,什么都有點,什么都不多,即使是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還小,沒有得到深層開發,特色效益不明顯。部分新產業缺乏市場前景分析,盲目上項目,一哄而上,一下而散的現象還存在,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二是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主導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銷不能有效對接,產業鏈短,產品價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信譽度低,群眾抗風險能力弱,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擅自單方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群眾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四是群眾生產科技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產品質量不高,科技支撐不夠,缺乏市場競爭力;五是企業投資融資困難,貸款難度大,生產周轉資金普遍緊缺,擴大生產和產品深層開發困難重重。

三、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四個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產業的培植上,群眾往往持等待觀望的態度,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發展啟動資金,發揮小資金大效應的作用,扶之上馬,送之一程。三塘鄉在草烏產業培植中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在發展起步階段,由于政府每畝給予200元的扶持,發展速度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面積連年翻倍,從幾百畝一下子發展到幾千畝,成為我縣乃至全州生物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二要加大項目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項目帶來大發展的思想,多方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持帶動產業發展。同時又要優化投資環境,打造投資融資平臺,敞開投資融資渠道,跨區域協作,引進縣外實力較強的現代企業參與**生物產業開發,提升**生物產業品位。

三要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尤其對我們生物資源產業創新部門來說,創新就是我們工作的靈魂,我們在產業培植中必須找準工作切入點,大膽嘗試,主動創新。對某些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我們可以每年只選1至2個產業品種在一些科技意識較強的示范戶中種上幾株、幾分或者幾畝進行試驗,成功了再推廣。同時要開展一些必要的產業考察學習活動,讓生物產業創新系統干部職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信心。

四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我們要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對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要大力宣傳引導,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做到宣傳引導而不誤導。引導群眾在產業培植中對比算賬,看前景、看長遠。

篇(3)

[中圖分類號]F72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3)03-0070-03

作者簡介:杜朋(1988-),男,漢族,山東棗莊人,新疆財經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組織理論。

一、引言

20世紀后半葉以來,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帶動下全球經濟呈現出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大趨勢。在“服務型經濟”的大背景下,生產業的持續發展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并且日益成為發達國家及國際大都市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征。如今,生產業被稱為最具活力和增長最快的部門,有極強的集聚和輻射效應。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我國應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業,這是我國建設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就新疆來說,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和“西部大開發”以及“向西開放”政策為新疆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和方向。加快新疆生產業的發展,對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三大產業競爭力,提高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緩解就業壓力,實現新疆經濟和社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生產業概述

(一)生產業的概念

Machlup在1962年最早提出了生產業的概念,他指出:生產業是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主要向生產者,而不是最終消費者提供服務產品和勞動,他認為生產業提供的服務主要以知識為產出,服務的過程是向社會輸送各種專業知識的過程。Gruble和Walker認為生產業是經濟活動中的中間投入要素,其應該被用來生產可以被消費者直接消費的商品,而不是直接被消費者所消費,其消費對象應該是工業生產部門,并作為生產要素投入消費品的生產過程。Noyell和Stanback強調生產業應該是一種中間投入而并非最后的產出。Daniels認為服務業應該被區分為消費業和生產業,如果其中某種類型服務業的產品作為某工業生產部門的生產要素并生產出產品,然后再被消費者所消耗,那么該類型服務業就是生產業。

(二)生產業的分類

對于生產業的分類,目前學界并沒有達成共識,這主要是由于現實生活中服務業活動很復雜,而且存在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正是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生產業的分類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美國商務部:商業及專門技術(如電腦、工程、法律、廣告、會計等)、教育、金融、保險、電子傳訊。

英國標準產業分類:金融、保險、不動產、商業服務、法律服務、會員組織、其他專業服務。

香港貿易發展局: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服務、與貿易相關的服務。

Niles(1990):金融、保險、運輸、大眾傳播、會計、研究開發、資產服務業。

段杰、閻小培(2003):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信息咨詢服務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郵電通訊與交通服務業、教育、文藝和廣播電視電影業、進出口貿易業。

三、新疆生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新疆生產業發展狀況的橫向分析

2011年新疆的 GDP總值達到66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20%(扣除物價水平后)。其中,第一產業產值為113903億元,第二產業產值為322590億元,第三產業產值為224512億元,分別占GDP總值的172%、488%和340%;生產業產值在第三產業產值中的比重為3364%,在總產值中的比重為1143%。2011年新疆的總就業人數為95334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數為46391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為14904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為34039萬人,分別占總就業人數的4866%、1563%和3571%,而生產業就業人數和非生產業就業人數分別占總就業人數的 273%和3298%。

由以上數據可見,目前新疆生產業在總產值和服務業產值中所占比重較低,生產業的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所占比重也較低。據統計,生產業中的金融業、物流業等行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對新疆GDP的貢獻也較小,所吸納的就業人數也相對較少,因此對新疆的就業貢獻很小,這種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生產業的發展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

由表1可以看出,無論是從全國還是從新疆來看,在生產業中,占比重較大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訊業以及金融保險業,為生產業發展作出較大貢獻。新疆和全國比較,新疆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訊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租賃商務服務業所占的比重都要小于全國水平,說明新疆的生產業發展滯后。

由表2可以看出,無論是從全國還是從新疆來看,在生產業中,對就業貢獻較大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訊業以及金融業。新疆和全國比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訊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租賃商務服務業就業人數所占比重和對就業的貢獻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發展生產業,可以有效緩解目前的就業壓力,但是目前新疆生產業發展水平仍較低,并沒有最大限度地吸納勞動力,因此大力發展新疆生產業可以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二)縱向分析

為了更加直觀地反映新疆生產業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和水平下的變動特點,有必要對歷年來新疆生產業各行業的發展情況作出縱向分析。對1995―2011年交通運輸與郵政倉儲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以及金融保險業的變動情況作出分析(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伴隨著新疆經濟的不斷發展,1995―2011年間新疆生產業中的交通運輸與郵政倉儲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以及金融保險業的產值增加較快,但增加幅度存在著顯著差別。在最初時期,交通運輸和郵政倉儲業在總量上占據最重要地位,2011年的總量是1995年的5倍,從圖1中可以看出,代表交通運輸和郵政倉儲業的曲線一直都比較陡峭,說明年增長率較高,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金融保險業的總量一直落后于交通運輸和郵政倉儲業,但在2010年發生逆轉,其產值超過了交通運輸和郵政倉儲業,代表金融保險業的曲線在初期比較平緩,表明在這段時期金融保險業發展緩慢,增長率較低,但在后期曲線變得陡峭,表現出了迅猛的發展勢頭,為新疆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直接和間接貢獻,間接貢獻表現為金融業可以為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從而間接地促進經濟的發展。對于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來說,1995―2011年不管從總量還是從年增長率來看都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總量上明顯低于其他兩個行業,曲線非常平緩,說明科研投入不足,年增長率過低,這些都制約了新疆生產業的發展,進而制約了新疆經濟的發展。

從圖2可以看出,1995―2011年交通運輸與郵政倉儲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整體呈下降趨勢,除了在前期略有上升之外,之后一直處于下降的態勢,這是由于隨著經濟的增長,雖然交通運輸與郵政倉儲業在不斷發展,但是新疆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更快。金融保險業在這17年間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態勢,說明在最初的幾年里,金融保險業的發展速度慢于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金融保險業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發展,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科研與地質勘查業在第三產業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較平穩,說明新疆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需要加強在科技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真正實現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四、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結論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就業將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就業將進一步從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這也說明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回顧發達國家和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具備知識密集型特點的生產業是其中增長效率最快的產業,這是因為生產業不僅僅直接為國民經濟作出貢獻,更重要的是,生產業通過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投入間接地為國民經濟作出了更大的貢獻。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加快新疆生產業的發展,對于新疆深入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三大產業競爭力,提高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緩解就業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對策建議

1政府應加大對生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想實現生產業的快速發展,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必不可少,政府的資金投入可以完善生產業的基礎設施,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為生產業的發展指明方向,有效地引導和管理生產業的發展。政府也應高度重視建立并發揮相關的專業行業協會的作用,規范生產業的市場秩序,提供各種專業化服務,便于政府與企業的協調溝通,建立成熟的專業服務體系。

2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和培養吸引人才力度

生產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知識密集型,因此生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積累,目前新疆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這也大大制約了新疆的生產業的發展。因此,新疆應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培養高層次人才,同時應制定政策吸引域外人才,為新疆發展生產業提供人力資源保證。

3加大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的投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生產業是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的行業,它的發展更加離不開高新技術的支撐。因此要實現新疆生產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大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的投入,其中包括資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加快科技創新,有效地推動新疆生產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國平,徐顯峰,劉軍,劉曉博都市生產業外向發展機制及影響因素[J]宏觀經濟研究,2012(3)

[2]胡曉鵬生產業的分類統計及其結構優化[J]企業經濟,2008(9)

[3]趙成柏生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8(1)

篇(4)

恩施市地處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長江之南清江中游,東瞰江漢,西接渝蜀,南控瀟湘,北通豫陜,是鑲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因擁有舉世罕見的硒資源而被譽為中國“硒都”。全市國土面積3967平方公里,轄10個鄉、3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172個行政村、34個居委會。總人口78萬,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占38%。有香獐、猴面鷹、紅腹錦雞等省級以上保護動物40多種。有各種藥用植物2000多種,享有“天然植物園”、 “華中藥庫”美稱,其中板黨、窯歸、紫油厚樸等名貴中藥材為世界獨有。這里是“鄂西林海”、“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5%,人均林地面積近5畝。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林業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速生用材林、經濟林、苗木花卉、林下種養等基地建設初具規模,木材加工業、經濟林產品加工業和森林生態旅游業快速發展。

我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通過各種措施,強化了林業產業建設,使林業產業建設有了良種的起步,取得一定成效。

(一)商品林建設步伐加快。近幾年來,借助林業重點工程的帶動,全市新增人工商品林20萬畝,累計達到40萬畝。

(二)干鮮果產業初見成效。全市干果類面積17.88萬畝,其中:板栗15萬畝、銀杏1.5萬畝、核桃1.38萬畝;其它經濟林漆樹3.6萬畝。

(三)藥業產業漸成氣候。截止2008年12月年底,全市中藥材留存面積達25.5萬畝,其中木本17.7萬畝,草本7.8萬畝。全市各類型的藥業企業及經營戶達50個,其中圣峰藥業和弘翔藥業被評為省級林(藥)業產業龍頭企業。2008年全市主導藥材品種當年產量14130噸左右,實現中藥材原料藥產值13872萬元。

(四)苗木花卉初具規模。全市現有種苗基地0.5萬畝,花卉經營實體共39個,其中花卉企業15家,花店24家。 2008年產銷花卉盆景130萬盆,產銷切花切葉60萬支,花卉產業產值達1800萬元。

(五)野生動物養殖起步良好。目前,恩施市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基地共有10家,其中:馴養繁殖中華大蟾蜍2家,蛙類2家,野豬1家,豪豬1家。上規模的有2家。

(六)林業企業逐步成長。我市從事木材加工、經營個體工商戶、企業已有295家,其中朋利木業、裕錦木業已成長為規模企業;主要從事茶油生產、加工、基地建設企業2家。

(七)森林旅游業蓬勃發展。恩施堅持把林業產業建設與生態文化旅游業發展結合起來,搶抓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機遇,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集中打造森林公園等重點旅游景區,依托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游,促進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同時,堅持把林業產業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生態家園示范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高效經濟林和鄉村休閑旅游業,增加農民收入。

二、恩施市林產業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上述恩施市林業產業現狀分析。我們可以清醒地看到,林業產業發展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資源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支撐較弱

我市現有林地398.29萬畝,森林蓄積量567.2萬立方米,僅占全州森林蓄積的12.97%。我市264.28萬畝有林地的畝平森林蓄積量為1.99立方米,低于全州2.57立方米/畝的畝平蓄積量;我市人均森林蓄積量僅7.2立方米,遠遠低于全州11.30立方米/人的人均蓄積量。森林資源供給不足,嚴重困擾著林業產業的發展。 (二)企業實力不強,龍頭帶動能力弱

我市林藥業企業中年產值在500-1000萬元的只有圣峰、朋利、石田、裕錦,絕大多數企業弱小,實力不強,生產工藝落后,加工水平低下,大都還屬原料初加工。市場潛力小,發展壯大難度大,輻射帶動作用弱。

(三)林業科技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低

1、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滯后。油茶等附加值高的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還處于籌備階段,才剛剛起步。

2、科技推廣流于形式。由于缺乏投入,林業科技推廣只是在點上進行,沒有面的擴大,基本上流于形式。

3、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科研人才和企管人才嚴重缺乏,研發創新能力不強,林農科技素質不高。

(四)林業管理體制落后,政策僵化

1、現行林業行政管理不利于林業產業的發展。主要表現是采伐指標不足,有關手續審批復雜。管理環節過多,難以調動農民積極性。

2、天保工程政策,只強調資源管理與保護,避開了資源的合理利用。

3、政策支持不足,影響農民經營山林的積極性。林地分散且林地貧瘠,很難形成規模,林木生長周期長,短期難以見效,加之缺乏信貸、保險等扶持政策,農民沒有經營山林的積極性。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制約我市林業產業發展的各項客觀因素,在天保工程區如何發展林業產業?

(一)立足資源,轉變思維興產業

恩施市林業產業的發展雖然客觀存在許多制約因素,但擁有“鄂西林海”、“華中藥庫”的美譽,擁有豐富的森林旅游資源,且被納入“鄂西生態旅游圈”之列。因此,我市的林業產業可借助國家天保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實施之機狠抓人工商品林建設基礎上,將干鮮果、中藥材、花卉苗木、生態旅游和動物繁殖馴養、林業化工作為新型林業產業的亮點和重點加大發展力度,修訂完善我市林業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二)明確重點,跳出林業抓產業

一是以林業重點項目建設為契機,狠抓人工商品林基地建設。要積極鼓勵大戶、木材加工企業利用林改成果,實施林地流轉,通過低產林改造等多種方式,因地制宜加大杉木、日本落葉松、馬褂木、柳杉等商品林建設力度,為林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突出資源優勢,合理布局干鮮果基地。根據恩施市的林地資源、森林風景資源和氣候條件,按因地制宜、照適地適樹原則,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經濟林發展品種。

三是借“華中藥庫”之譽,壯大中藥材基地規模。堅持現代工業化理念原則、龍頭企業帶動原則、市場導向原則、科技支撐原則和產業化經營帶領農民致富原則,發展中藥才、藥企業及品種的推廣。

四是積極支持企業培植繁育野生動植物。在加強對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的前提下,鼓勵多種經營主體開展野生動植物基因保護、種源培育和基地建設,扶持多種經營主體馴養繁殖(培植)野生動植物,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五是著力打造森林旅游線路,發展森林生態旅游。以天保工程成果和自然保護區為資源,鞏固有現有森林景區景點建設成果,打造新的森林旅游線路。

篇(5)

中圖分類號:C8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6-5954(2012)03-62-03

憑借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優勢和國家政策的扶持,北京動畫產業正成為首都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支撐。那么,北京市動畫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做大做強還需要采取哪些對策?本文對此進行了初步探析。

一、現狀

(一)扶持政策逐漸完善,制作實力不斷增強

動畫產業是動漫產業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動漫產業相關政策的出臺直接推動了動畫產業的發展。為了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北京市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2006年11月,《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為北京市大力發展動畫產業拉開了序幕。2009年10月,北京市政府出臺了四項政策,獎勵、扶持北京市動漫產業的發展。這四項政策為《北京市關于支持中國動漫游戲城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北京市關于支持網絡游戲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北京市關于支持影視動畫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北京市動漫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北京市密集出臺的這四項政策構建了北京支持和鼓勵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也標志著北京扶持動漫產業的政策保障體系日漸完善。

在完善的政策扶持下,北京動畫制作機構數量不斷增長,動畫片生產數量也大幅提高。2010年,北京從事影視動畫、網絡游戲行業的重點單位有298家。 據廣電總局統計,從2007年到2010年,北京一直位居國產動畫片創作生產數量十大城市之列,在全國各省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排名中,北京市除2007排在第8位之外,2008年到2010年都排在第6位(見表1)。

(二)標桿企業逐步呈現

北京卡酷傳媒有限公司是北京動畫產業發展的標桿。2006年到2009年,卡酷動畫衛視曾連續4年榮獲廣電總局全國優秀動畫頻道一等獎。2009年,其生產動畫片11部4465分鐘,占全國總產量的2.6%。產量位居北京市第一,在全國十大原創動畫制作機構中排名第9。2010年,榮獲廣電總局“全國優秀少兒頻道、動畫頻道特等獎”。從2005年開始,北京市動畫原創由北京電視臺一枝獨秀的局面逐漸被打破。廣電總局2010年北京市原創動畫片的生產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卡酷動畫衛星頻道有限公司的生產動畫片數量僅僅排在第5位,已經落后于北京萬豪天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聯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筆動畫制作有限公司四家新興標桿企業。

(三)社會制作機構成為動畫生產的主力軍

社會制作機構已經成為北京市原創動畫生產的主力軍。表2顯示,北京市社會影視公司制作的動畫片除2009年占總量的62.9%外,2007年和2008年都在90%以上。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的統計,2009年北京市動畫電視投資總額為0.73 億元,其中社會影視制作單位動畫電視投資額0.64 億元,占總額的87.7%;2008年北京市動畫電視投資總額為0.93億元,其中社會影視制作單位動畫電視投資額0.89億元,占總投資的95.7%。 從生產數量和投資額這兩方面來看,社會制作單位已經顯示出強大的制作實力,成為動畫生產的主力軍。

(四)優秀原創作品不斷涌現

北京市動畫創作產量穩步上升的同時,優秀原創作品也不斷涌現。從2007年到2010年,北京市被廣電總局推薦全國播出的優秀動畫片數量穩步上升,2010年達到 6部。四年共13部優秀動畫作品被推薦全國播出。這些獲獎和被推薦播出的優秀動畫片反映了北京動畫制作機構不凡的創作實力。

(五)動畫產業基地發展迅速,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國家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也為動畫產業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截至2011年11月,北京已經形成了30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這些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把動畫產業作為發展的重要支柱,集約化、產業化、規模化運營已經初具規模。在2008年到2010年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情況排名中,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一直位居前8位,動畫片產量也從2008年的10部6575分鐘躍升到2010年的17部8699分鐘。

(六)播出平臺建設得力,制播共贏條件成熟

2004年9月,北京電視臺卡酷動畫衛視開播。北京卡酷動畫衛視的品牌輻射力,為北京市動畫作品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走向全國的平臺。除了卡酷動畫頻道,北京市還積極開展數字電視頻道、衛星電視、視頻網站、移動媒體、公交電視等渠道的拓展和建設。媒體的數字化、網絡化和移動化,拓寬了動畫片的播出渠道,也會催生多元化的業務和贏利模式。北京市積極搶占數字媒體市場和不斷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的努力終將構建起成熟的動畫產業鏈。

二、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能力與首都區位優勢不相稱

廣電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各省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情況排名中,江蘇省位居第1,產量為88部52309分鐘。北京市位居第6,產量為17部8699分鐘。江蘇省生產的動畫片分鐘數是北京的6倍。2007年至2010年全國原創動畫片制作生產十大機構排名中,北京市制作機構也只有2年躋身前十,分別為:2008年北京天地人傳媒有限公司位居第五,2009年北京卡酷動畫衛星頻道有限公司位居第九。2007年至2010年全國電視動畫片十大城市排名中,北京只有2008年位居第5。2010年,杭州位居全國電視動畫片十大城市之首,產量為42部35008分鐘。北京市位居第8,產量為17部8699分鐘。杭州市生產的動畫片分鐘數是北京的4倍。

(二)龍頭企業少,標桿企業的帶動作用有待增強

2009年,通過文化部認定的第一批100家動漫企業中,北京市只有26家。2010年12月,文化部認定了第二批169家動漫企業,北京只有5家。2011年1月18日,文化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認定了全國首批18家重點動漫企業,北京市只有1家。

北京動畫產品的影響力也很有限。2010年,文化部認定的第一批35個重點動漫產品中,北京市只有《快樂奔跑》入選。2009年,廣電總局推薦全國播出的優秀電視動畫片共52部31417分鐘,北京市只有3部,占推薦動畫片部數的5.77%。可見,北京市缺乏既有數量又有質量、有品牌塑造力和影響力的創作穩定的動畫龍頭企業。

(三)創作水平偏低,缺乏有影響力的動畫精品

從2007年至2010年北京市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及排名情況來看,北京至今沒有進入全國各省生產數量排名的前五位(不含在京的央視企業)。2010年,北京市被廣電總局推薦全國播出的優秀動畫片只有6部,而位居第1的江蘇有16部。北京市近四年被推薦的全部優秀動畫片才13部。北京在全國比較有影響力的動畫片只有《快樂東西》、《武林外傳》等少數幾部片子。北京市有比較完善的扶持政策,而且每年還有5億元左右的文化扶持資金,不但沒有創造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動畫精品,也沒有催生出具有市場號召力的龍頭企業,有些動畫企業反而逃離北京。這恐怕是需要認真研究和反思的。

(四)動畫產業基地沒有發揮應有的影響力

北京市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積聚區的建設,這項重要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北京動畫產業的發展。在2008年到2010年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情況排名中,北京市產業集聚區一直排在前8位。

雖然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北京動畫產業基地發展迅速,但差距也很明顯。具體表現為,連續三年的排名都沒有進入前5名。2008到2010年連續排名第一的是“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動畫產業園”。2008年,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動畫產業園動畫片產量為24部16886分鐘,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2.5倍;2009年產量為35部27409分鐘,是北京的3.9倍;2010年產量為38部32996分鐘,是北京的3.8倍。北京和排名前幾位的動畫基地的差距也很大。

三、對策

(一)加強產業協作,創新發展模式

北京市動畫企業眾多,動畫片產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上游和下游的增值業務開發還很不充分,大量原創動畫作品無法實現盈利。僅僅依靠政府補貼導致產業發展形成了一個低水平、重復發展的惡性循環。只有積極打造動畫產業“聯創、聯展、聯播”產業協作體,在衍生產品模式、版權授制模式、海外授權模式、主題公園模式、文化傳播模式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才是北京做大做強動畫產業的最佳策略和正確理念。

(二)完善人才的培養、引進、獎勵機制

優秀的創意人才、營銷人才、復合型人才短缺,這已經成為制約北京動畫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其次,目前的動畫人才結構已經不適應北京動畫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培養和引進高端的復合型、創新型策劃創意人才、制作設計人才、營銷推廣人才、管理培訓人才是北京發展動畫產業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工程,也是北京提升動畫產業影響力、核心競爭力的當務之急。

(三)重視市場調研和題材拓展,加強策劃和創新

不注重市場調研、受眾定位不準、題材狹窄、功能單一、粗制濫造、缺乏創意、情趣不高等已經成為北京動畫片生產中的通病。“大量的國產動畫片,主角就三種人――歷史片就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神話片就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教育片就單調說教。人物模式化太嚴重,低水平重復,而且內容胡編亂造、崇尚惡搞、顛覆經典,比如白龍馬拿左輪手槍、豬八戒是風流帥哥、沙僧成了流沙河的下崗工人、秦始皇在浮士德的慫恿下發動戰爭、李白變成考試不及格的小混混。”北京動畫生產只有以提升產品質量為核心,不斷拓展題材,加強市場調研和策劃創新,才能不斷推出精品和提升核心競爭力。

(四)加大新媒體動畫的推廣和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和移動終端技術的飛速發展,動畫片的制作技術和傳播渠道也發生了革命性改變。動畫發行渠道也由傳統的電影、電視、DVD拓展到了互聯網和移動媒體,動畫產業鏈也得到了延伸,動畫受眾快速增長,這極大提高了動畫產品的滲透度。新媒體動畫是未來北京市動畫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因此,及時把握新媒體時代受眾的心理需求,鼓勵創新,加大新媒體動畫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才是推動北京動畫產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五)加強營銷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

北京很多動畫企業規模小、起步晚,不但缺乏國際營銷視野,而且整體營銷能力也不強。營銷能力是動畫產業化運營成敗的關鍵。北京動畫產業要想在全國產生影響,就必須加強營銷能力建設。

動畫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2009年,北京市政府首次設立“動漫游戲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專項基金”。這充分表明北京市政府對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北京市要想激活和保持動畫企業的原創活力,就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需要建構完善的法律體系、發展專業化的維權機構、發揮行政管理的作用。

總之,近年來,北京動畫產業發展迅速,在政策扶持、制作實力、產業基地建設、播映平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和動畫發達省市相比,北京動畫產業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這和北京作為首都的區位優勢不相稱。北京應該正視和反思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和發揮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優勢;放眼國際,擬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北京動畫產業才能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篇(6)

(一)動畫產品數量增長出現飛躍截止到2009年12月17日統計,2009年已經各省廣電部門審查通過的國產動畫片達到275部,總產量已經超過2008年的總量,達到138749分鐘。

國產動畫片的創作水平、藝術質量也隨著動畫產量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二)政策上的扶持與資金上的注入。

國家財政設有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文化部于2008年9月啟動“原創動漫扶持計劃”,對優秀原創漫畫作品、漫畫創作者、動漫演出作品、演出創作者(團隊)、優秀原創網絡動漫作品、優秀網絡動漫創作者(團隊)。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十分重視動畫片創作,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符合條件的動漫企業享受到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文化部還以獎勵和補貼的形式,鼓勵動漫企業走向世界,促進我國動漫產業國際化。如:對能參加國際知名展會的動漫企業給予鼓勵和補貼;對國產動漫產品設出口獎勵和補貼專項資金等;影視動畫上升到與文學、戲劇、電影相等的地位。由此可見,政府不僅積極扶持原創動漫作品和作者,而且還積極推廣原創動漫作品。目的是打造一批具有充滿活力的動漫企業和有國際知名度的動漫形象和作品。

(三)一批優秀的動漫作品踏出國門動漫無國界,在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中,中國一些優秀的動漫文化產品以精美的制作、細膩的畫面、健康積極的內容,已成為全人類共享的財富,踏出國門。這些代表自己的“拳頭”作品,展現了中國原創動漫在國際市場上日漸崛起的價值和地位,是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如:由中央電視臺斥資近4000萬元打造的52集大型動畫系列劇《小鯉魚歷險記》截至2008年5月中旬,《小鯉魚歷險記》已發行至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印度等51個國家和地區。

二、動漫產業發展前景分析中國動漫產業今后發展模式已日漸清晰。

(一)以衍生產業支持原創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動畫衍生產品開發是今后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研究的重要議題。目前我國動畫衍生產品開發市場整體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必須不斷提升動漫形象,為后期動漫作品的衍生產品的開發和挖掘市場潛力積聚人氣,以達到獲得最大的利潤回報的目的。所以企業要努力提升自身品牌認知度,建立合理的產業鏈運行機制,完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為衍生產品開發保駕護航。

(二)以3G技術、網絡技術相結合的新興動漫產業將使動漫及衍生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動漫產業將借助IT技術,吸收電影、動畫以及網絡游戲的元素,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手機動漫產業,形成更具生命力、更有發展潛力。

篇(7)

一、基本情況

(一)發展光伏產業的有利條件

嘉峪關市光熱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配套能力較強,就地消納能力強,具備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比較優勢。

(1)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嘉峪關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高,光照充足,全年日照總時數為3316小時,平均太陽能輻射量6129兆焦/平方米,是甘肅省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非常有利于建設光伏發電產業。

(2)具備較強的新能源自我消納能力。作為重工業城市和嘉酒電網負荷中心,對能源消納能力較強。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嘉峪關市抓住西部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機遇,圍繞打造“冶金―循環經濟―裝備制造”和“光伏發電―電解鋁―鋁制品”制品兩條千億級產業鏈,強化光伏產業與高載能產業同步發展,積極為新能源就地消納創造條件。

(3)地方政府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嘉峪關市搶抓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有利時機,把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經濟質量的重要抓手,以建設嘉峪關百萬千瓦級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為目標,加快培育和壯大新能源產業,不斷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促推光伏產業成為本市新興優勢產業。

(二)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嘉峪關市按照“高起點規劃、多元化發展、適度超前建設”的原則,統籌兼顧、合理布局,積極推進光伏電站、光伏應用等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光伏產業取得了良好發展勢頭。截至2014年6月,開展前期工作和已建成光伏發電項目規模已達1111.5兆瓦。

(1)光伏電站建設情況。“十二五”時期,嘉峪關規劃建設總裝機容量4000兆瓦光伏電站,總投資超過500億元,一期規劃建設1000兆瓦。截止2014年6月,嘉峪關市已建成光伏發電項目484兆瓦,并網發電334兆瓦。核準待建項目2個100兆瓦,開展前期工作項目11個427.5兆瓦。累計完成項目投資56.2億元,資金來源皆為公司自籌資金。已投產的光伏企業,發電成本不到0.7元/度,由于占有“先建少限”的先機,限電比率低,處于盈利狀態。

(2)光伏應用情況。積極開展了光伏農業大棚的試點推廣工作,與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國內首例太陽能光伏溫室大棚項目,已建成3座集太陽能光伏發電、智能溫控、現代高科技種植為一體的溫室大棚,成為全省集新能源開發、綠色電力示范應用、有機農業觀光、高效生態種植于一體的高科技示范工程。積極打造了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具備光伏發電配套設備生產能力。

二、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電網接入系統薄弱,影響企業產效轉換。區域變電及供電能力亟待提高,現有電力輸送網架結構很難滿足快速增長的光伏發電項目并網需求。截止2014年6月,嘉峪關市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可發電量為5.2億千瓦時,但僅40%左右的裝機容量并網發電,其余新建的光伏電站受電網滿負荷制約,無法完成并網供電,電站產能不能轉化為產值,影響了項目建設進程和企業投資積極性。

(2)光伏產業鏈相對單一,多限于光伏發電。光伏產業的新衰主要取決于所具備本產業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本地不具備多晶硅生產、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制造技術,其研發、創新能力更是一無所有;與光伏產業相配套的光伏生產企業較少,生產規模有限;與電池組件相關的重要產品生產還處于空白,光伏設備產業鏈急需延伸。

(3)高載能項目緩建,延遲了光伏電站建設進度。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滑的影響,以用產能過剩行業受政策調控和市場需求不足作用,致酒鋼公司電解鋁項目和工業園區部分鐵合金、鋁材加工等高載能項目建設趨緩,高載能項目建設趨緩影響了光伏電站投資前景,使部分已規劃、審批的光電項目緩建、停建,光伏企業觀望情緒漫延,明顯延遲了項目建設進度。

(4)政策扶持不到位。與常規能源技術相比,新能源是新興朝陽產業,處于發展初期,在當前技術、市場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僅靠企業自身是不夠的,目前我省在投資、稅收、價格、財政等方面出臺針對性比較強的激勵扶持政策仍然不足,部分企業國家核定的補貼資金不能足額、及時到位。

三、對策建議

(1)堅持規劃引領,在產業科學謀劃上求突破。科學規劃是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把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機銜接起來,確保光伏產業與全市經濟發展共享共融,形成以太陽能光伏為主體、以風能、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為補充的新能源產業體系。

(2)強化招商引資,在產業集聚發展上求突破。依托當地資源、產業優勢,創新引資思路和引資方式,積極加快光伏產業上下游聯結。圍繞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發展重點。著力引進關鍵性、龍頭型、補鏈型的光伏企業和項目,加快形成相互配套、優勢互補的光伏企業集群和完整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的轉型與提升。

篇(8)

(一)中藥材資源情況

是一座天然藥庫,據《中藥材名錄》記載,林區有中藥材資源2023種,其中動物藥213種,植物藥1800種,礦物及其他10種。藥用植物種類占全省52%,占全國的33%。豐富的資源為中藥材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

中藥材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區中藥材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到年中藥材總面積達到5.5萬畝,其中木本藥材(黃柏、銀杏、杜仲、厚樸)4萬畝,草本藥材1萬畝,年新發展中藥材(草本)0.5萬畝,其中由我區中藥材公司與武煙集團合作,新建柴胡種植50畝。年中藥材產量371噸,產值達1526萬元。年中藥材產量721噸,年中藥材產量903噸,產量比年增25%。聚能藥業引進三號柴胡在新華、長坊、宋洛、松柏種植成功,為我區中藥材出口打下了基礎,全區建香菊基地500畝,進生了野轉家生試驗品種達5個如開口箭、蒼術、麥冬等。

中藥材龍頭企業快速發展。我區現有中藥材加工企業3家--聚能藥業有限公司(以生產中藥飲片為主)、綠源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金銀花基地60畝)、林區中藥材公司。成立中藥材協會2個。

中藥材種植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隨著中藥材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產量不斷增加,加上中藥材市場回暖,價格上漲(杜仲、天麻、厚樸、二花、黃連、獨活、柴胡等價格均不同上漲,柴胡從年的13元/公斤上漲到年的24元/公斤),年柴胡40元/公斤,中藥材種植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出口創匯有新的突破。年聚能藥業公司與韓國簽訂了厚樸、獨活、杜仲、黃柏、冬花、二花、柴胡等10余個品種的出口合同,出口數量200噸,創匯100多萬美元。

(四)中藥材產業得到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我區中藥材發展得到省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省農業廳先后下撥我區中藥材資源調查和基地建設補助資金13萬多元,林區人民政府也從緊張的財政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扶持基地和中藥材協會建設。年我區和武漢大學生命科學系合作,利用療效獨特的道地藥材,開發了三種不同療效藥酒,正著力推向市場。

二、中藥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區中藥材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與我區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越的自然條件、“”品牌優勢相比,生產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一)種植規模偏小

中藥材品種多,種植規模小而散。我區中藥材大多數是由農戶利用田邊地角、坡地、稀疏果園、退耕地發展起來的。由于耕地資源不足(全區耕地總面積10萬畝),適合中藥材發展的面積不多,加上中藥材生長周期長,比較效益低,連塊成片面積小,規模化程度低。中藥材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成規模優勢。

(二)受市場影響波動大

中藥材素有“藥瘋子”之稱,“種多了是柴,種少了是財”,中藥材市場價格波動性大,也直接影響到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穩定。藥農受小農經濟思想的束縛,基本上延續傳統的種植經驗摸索種植,處于一種自發、隨意狀態。行情看漲時,一哄而上,市場疲軟時,一哄而下,缺乏對市場的理性認識。加上山區信息不暢,經常導致藥材品種積壓,挫傷藥農生產積極性。而中藥材企業與藥農未形成利益共同體,生產與銷售脫節,給農民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三)品牌建設滯后

我區中藥材加工企業規模小,深加工的產品少,大多數以原材料和初加工產品直銷外地。品牌意識淡薄,大部分產品無注冊商標,產品包裝粗糙簡陋,散包裝或無包裝直接外銷。由于沒有自已的品牌,市場競爭力弱,好的產品,賣不出好的價格,產品的附加值低。

(四)資金、技術缺乏

中藥材板塊建設資金嚴重不足。由于缺乏工作經費,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中藥材栽培技術的指導與培訓等工作難以開展。缺乏科技人才和中藥材科研機構。我區沒有一家機構專門從事中藥材種類、種質資源、藥用植物品種、生長發育特性、藥理性、環境對藥用植物影響、產地加工和炮制等方面的研究。中藥材發展缺乏產業發展后勁。

三、中藥材發展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規劃布局

制定切實可行中藥材發展目標和主要措施,合理規劃布局,引導藥農有組織、有計劃生產。做到“三個堅持”:堅持市場導向、適度規模原則。我區中藥材總體規模控制在6萬畝左右,其中草本藥材規劃面積2萬畝,管護好4萬畝的木本藥材(杜仲、黃柏、銀杏)。堅持因在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則。在擴大房黨、黃連、獨活、桔梗、冬花等道地藥材種植面積,在宋洛鄉、新華鄉、陽日鎮、松柏適度規模發展天麻、柴胡,在全區范圍和武煙集困合作,建立前胡、香菊、白布、矮生茶等企業原料基地,建立藥酒(和武漢大學生命科學系聯合開發)中藥材原料基地。堅持科技創新,產業化經營的原則。加大高新生物技術、規范化技術、新品種、新產品的示范推廣力度,堅持產業化發展方向,把好質量關。

(二)保護好現有的中藥材資源

加強法制宣傳,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資源保護法》、《野生藥材資源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保護好現有的中藥材資源。

建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圃。在老植物園、珍稀植物保護園建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圃。被稱之為“藥用植物基因庫”,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多樣性,為藥材作物品種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將我區的主要活用植物收集入圃保存,可以有效挖掘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引進國內外的重要藥植物,通過良種選育增加新品種;研究藥用植物引種馴化方法,擴大引種范圍,使種類不斷增加,而且在產量、品質、有效成份含量、抗逆性方面不斷提高;通過馴化,研究藥用植物的生長、發育、適應性、經濟性狀、有效成分含量的形成及抗逆性和遺傳性變異等,總結其規律,探索引種馴化經驗;還可以為游客提供一個采藥識藥的新景點,豐富旅游文化內涵。

(三)大力推廣中藥材生產的先進實用技術、促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

中藥材生產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給中藥材生產帶來的新的課題。出于對全球性農產品普遍使用化學農藥及化學激素等藥劑的擔憂,同時為了保護本國的天然藥材市場,日本及歐美等一些傳統的中藥材進口國對進口中藥材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國也相繼頒布了一系列關于規范藥材種植、加工、經營的法規和標準,進入各個藥材市場和制藥廠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因此,就的中藥材生產而言,首先要加強藥材生產質量監控體系的建設。根據中藥材的品質特點和生長特點,建立完善的、全過程的中藥材生產質量標準控制體系,立足源頭控管,強化生產管理,規范中藥材種植,提高中藥材質量;其次要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切實加強中藥材市場管理。不斷健全和完善檢驗檢測設備,加強中藥材檢驗檢疫管理,凡是不符合質量標準的中藥材不出區(林區)不入市(市場),凡是達不到出口標準的中藥材不準申報出口。大力推行和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等一系列技術規范,有效地控制中藥材生產及中藥研究、開發、生產和流通過程,不斷提高中藥材生產的標準化水平。要堅持科技興藥方針,不斷創新科技推廣方式、方法,推進我區中藥材生產的標準化。充分發揮和利用現有的錄象放映、圖書發放、衛星遠程教育等技術推廣手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組織相關部門、企業、中藥材協會、中藥材種植大戶到中藥材生產較好的地(市)如恩施州學習參觀。聘請外地專家到我區為農民實地指導,培養一批土專家、示范戶。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生物防治、林藥間作高效生態種植模式,促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

(四)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

篇(9)

但主品種多為“舶來”快大型白羽肉雞如艾維茵等,國肉雞生產量雖居世界第二位。中國本地品種較少。白羽肉雞育種、飼養生產等方面,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弱勢明顯,表現在生產成本過高和雞肉的安全性等方面。隨著我國加入,進口關稅的大幅削減,外國廉價雞肉勢必大量涌入,給國內的快大型白羽肉雞生產造成更大壓力。

2飼養管理水平低

因此,國的肉雞養殖基地主要在農村。飼養的基本條件、飼養管理技術和人員素質與發達國要求在高度集約化生產狀態下進行養殖。所以,家相比差距較大。肉雞是特定的條件下定向培育成的快速生長型禽類。肉雞生產中必須要人為地為其創造良性的生態環境,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但我國農村肉雞生產中,缺乏合理而又規范化建筑的雞舍,沒有良好的隔熱材料,缺乏降溫系統,缺乏機械通風設施等。這些都是造成雞舍高溫、高濕、空氣不流通,而導致疫病發生的原因,直接影響到肉雞的品質。另外飼養管理缺乏規范化的技術措施,如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空氣凈化、限制飼養和光照程序等往往不能正確執行,有些養殖戶隨意操作,構成對雞群健康的威脅,造成較高的發病率。這些都是雞體攜帶諸多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原因。

3藥殘超標

篇(10)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穩步推進

XX年,我縣計劃推廣種植燈盞花10000畝。XX年1至6月,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完成燈盞花一期(春季)種植面積5635畝,同比增長40.2%,主要分布在中樞鎮、舞街、永寧、舊城等鄉鎮。目前,已采收1150噸,平均畝產值達4150元,同比減少1.2%;農民創收2300萬元,同比增長64.3%;實行利稅1190萬元,同比增長42.5%;實行銷售收入3746萬元,同比減少9%;實行利潤590萬元。二期(夏季)已經落實種植面積4500畝,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種任務。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公司在白水鎮工業園區內新廠開始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至6月底已生產燈盞花素22.2噸,同比增長52%。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外,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制藥企業為主,輻射到省外的部分制藥企業。

為更好地服務燈盞花產業開發,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辦專門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蹤企業服務,全力做好燈盞花產業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和省、州項目的實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鎮山林哨村燈盞花產業片區開發工作中,部分群眾由于科技素質低,苗床地管理不到位,發展起步受挫,我辦及時與舞街鎮黨委政府和紅河千山公司協商再扶持的辦法,使群眾的50多畝燈盞花苗床地再次得到每畝600元的補嘗,大大提高了當地群眾發展燈盞花產業的信心。

2、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發展向規模化邁步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后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為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為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辦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實地考查,了解產業發展現狀,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促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至XX年6月,全縣共種植三七6300畝,其中,我縣群眾種植的460畝,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陽兩個鄉,比去年同期增940畝,增長17.5%。今年3月因受霜凍災害,全縣三七產業受災4600畝,直接經濟損失4600萬元;種植草烏4222畝,比去年同期增2925畝,增長225%,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種植半夏1015畝,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

在中藥材產業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們先后兩次分別與**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云河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中藥材產業。針對我縣目前三七種植面積廣,管理技術相對不高的情況,為進一步整合全縣三七產業資源,提升**三七品位,我辦到向陽鄉同該鄉黨委政府和三七種植戶一道,共同探討我縣三七產業發展事項。

(二)生物化工產業發展形勢良好

上一篇: 產業投資建議 下一篇: 動漫類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现看午夜福利片 |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亚洲视频在线日韩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