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4 16:48: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防治病蟲害的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所謂的森林病蟲害就是指其在生長發育階段或者其產品與繁殖材料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或環境條件無法適應的情況,干擾甚至破壞了生理程序,導致植物在生理上、組織上與形態上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植物死亡,引起其他的損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森林病蟲害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首先,侵染型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細菌、質原體、病毒、寄生性種子植物、藻類、線蟲與螨蟲等侵染的病害,其最大特征是傳染性較強。
其次是非侵染性病害。就是指在林木生長過程中環境中的水分、溫度、光照等發生變化而導致的病害,沒有傳染性。
再次是衰退病,就是指按照一定的順序出現的生物或者非生物因素綜合作用而導致的林木生長勢或生長潛能顯著下降,林木最終會死亡的一種病癥。
總之,森林發生病害必須要由植物與引發植物發病的因素,缺乏任何一個都不會發生,森林病害的發生可能是由一個或者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我們將直接引發病害的原因稱為病源,間接的因素我們稱其為誘因,按照性質的不同,可以將病源分為生物性病源與非生物性病源兩種。
森林病害屬于一種十分常見且較為普遍的自然災害,在昆蟲繁殖生長階段,取食植物的營養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使林木生長所需的養料供給不充分,導致林木生長不良,木材及副產品的產量都會受到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林木的死亡,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2.防治森林病害的方法
森林病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在管理中堅持“綜合治理”的原則。在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時候除了要遵循國家制定的原則及采取的方案外,海必須要考慮到生物性因素、經濟因素與生態因素。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要杜絕與鏟除病蟲害;提高植物的免疫與抗病能力;加強保護;提高治療水平。
從發展的歷程來看,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都是防治森林病害曾采用的方法,最初,化學防治方法十分普遍,而且效率很好。當初,化學藥品的種類較少,劑量較小,但是效果十分理想,一次治理后較長時間不會復發,費用較低。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林木對化學藥劑產生了抗藥性,間隔時間縮短,使得林業管理人員開始加大化學藥品劑量,而且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成本也在逐漸增加,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損害林木的生長。利用微生物間的拮抗作用對病原物進行殺滅或者抑制的生物技術開始出現并迅速發展。
上世紀70年代后期,利用生物技術達到防治森林病害的目的方法十分普遍,通過多年的實踐研究,化學方法盡管效果好、收效快,而且使用便利,但是一旦使用不當就可能引發大面積的中毒現象,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威脅到人的健康,同時對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污染,長期使用會使林木產生抗藥性。而生物防治則不會出現這些缺點,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直接消滅害蟲,而且改變生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對人、畜、植物的安全都有積極意義,也不會殺傷害蟲的天敵及其他生物,沒有環境污染問題,不會使害蟲再次猖獗,可以實現長期控制害蟲的優勢,在林區內使用生物制品可以在很長時間內實現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但這一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其效率較慢,人工繁殖技術復雜,效果受到自然環境及使用技術的影響,難以預料。
[中圖分類號]S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3-1650(2013)07-0071-01
有機蔬菜是有機農業生產的一部分,它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標準生產出來的,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蔬菜。有機蔬菜的病蟲草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選用抗病、抗蟲品種、高溫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輪作、間作、套種、保護天敵等防治措施,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一、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利用農業生產技術措施控制病蟲草害的方法。
1.選用抗病蟲性強的品種,適合當地的氣候、消費者習慣的品種。
2.根據病蟲害的發生時間和規律,適當調整播種和移栽的日期,回避害蟲發生的高峰期,使蔬菜在病蟲害少的條件下生長。
3.使用嫁接、輪作、間套作技術,防止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嫁接可有效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蔬菜和糧食作物套種、普通蔬菜和韭菜、洋蔥、芹菜、胡蘿卜等有特殊氣味的蔬菜間作可防止和驅避一些蚜蟲蟲害的發生,蔥蒜類能減輕白菜軟腐病的發生,番茄與甘藍搭配,有利于減輕蚜蟲的發生。
4.合理的肥水管理,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消除病蟲害的中間寄主和侵染源等,將病殘體清掃干凈,集中深埋或燒毀,破壞某些病蟲害的棲息地,減少病原菌基數,從而控制病蟲害。
5.深耕松土,秋翻土可將越冬害蟲或蟲卵翻至土表面,由于日光直射及低溫,可將其殺死或凍死。夏季高溫期間在畦面上覆薄膜,利用太陽能對土壤進行高溫消毒。
6.采用人工和機械方法除草,或通過采用限制雜草生長發育的栽培技術(如輪作、休耕等)控制雜草,如白菜、甘藍等長勢強,抑制雜草力強,胡蘿卜、芹菜等生長慢,抑制雜草能力弱,將這兩類蔬菜輪作,有利于消滅雜草。
7.科學管理。培育適齡壯苗,加強土壤的田間肥水管理,防治高溫高濕出現,促使蔬菜健壯生長,提高其抗逆性。設施栽培要適時通風換氣,控制設施內的溫濕度,以不利于病蟲害的發生。
8.建立無病留種田,培育無病種苗,減少種子帶菌造成的危害。
9.在主栽作物的周邊種上有害昆蟲更喜愛的作物,這樣在蟲害發生的時候,昆蟲則先危害周邊作物,從而使主栽作物免受侵害或少受侵害。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的方法對病蟲草害進行防治。
1.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除雜處理和消毒處理,用水洗、風選等辦法去除雜物,用熱力處理、溫湯浸種和干熱處理的方法來殺滅種子表面的病毒、細菌和真菌等。
2.利用日曬、土壤蒸汽、燒土、烘土、熱水澆灌等熱力消毒方法進行土壤滅菌。目前只應用于苗床或小規模地塊,大田應用較少。
3.在夏季利用防蟲網覆蓋栽培蔬菜,可阻止多種害蟲的侵入和產卵,可以有效減少蟲害的發生。還可以加蓋遮陽網降溫。
4.利用害蟲對不同顏色的趨性進行有色黏板誘殺。懸掛黃色粘板誘殺白粉虱、美洲斑潛蠅和蚜蟲;藍板誘殺薊馬等。
5.根據昆蟲成蟲的趨光性用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等誘殺害蟲。
6.利用黑色地膜或秸稈覆蓋,抑制雜草生長。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謝物及生物技術獲得的生物產物來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方法。
1.在農事活動中,注重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或人工繁殖、釋放、引進捕食性天敵來防治害蟲。捕食性天敵有赤眼蜂、瓢蟲、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敵有赤眼蜂、土蜂、線蟲、小蜂等。
2.利用活體微生物農藥進行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有細菌殺菌劑、真菌殺菌劑、線蟲制劑等。
3.利用昆蟲病原微生物進行防治,主要有白僵菌、綠僵菌、蚜霉等病原真菌的利用;各種多角體病毒的利用;蘇云金桿菌細菌性殺蟲劑防治鱗、鞘、直、雙、膜翅目害蟲等。
4.有些植物含有生物堿、魚藤酮、類黃酮等物質,經提取后,就可作為植物源殺蟲劑進行防治。如濃度為0.3%的苦參堿植物殺蟲劑500-1000倍液可防蚜蟲,用苦楝油稀釋液防治潛葉蠅等。
四、其他
1.可用高錳酸鉀稀釋液消毒土壤,高錳酸鉀是一種很好的殺菌劑,能防治多種病害。
2.蘇打水與乳化植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稀釋后可防治白粉病、銹病。
3.在蔬菜白粉病、霜霉病發病前或初期葉面噴施2—3次木醋液可有效防治。
4.沼液或堆肥提取液能減少枯萎病的發生,也可用來防治蚜蟲。
5.葉面噴施濃度0.5%的辣椒水可預防病毒病的發生,發病后噴施沒有效果。
6.干辣椒粉50克加l升水,混合制成藥劑,可防治螨蟲和蚜蟲。
7.200-500倍液肥皂水可防治蚜蟲、白粉虱、蚧殼蟲。
8.地面撒施草木灰可防治蔥、韭的根蛆,草木灰浸泡后的濾液葉噴可防治蚜蟲。
9.地面噴施4%-10%的釀造食醋,既可消除雜草,還可對土壤進行消毒。
園林綠化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綠化事業亦加快發展,樹木花草的種類及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在花草樹木的 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遭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從而使花草樹木生長不良、畸形、腐爛甚至死亡,不僅降低花木的質量,失去觀賞價值和綠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特別重要。
一、園林病蟲害防治與苗圃地
城市各種園林綠地的苗木主要來源于園林苗圃,所以園林苗圃病蟲害的防治直接關系到園林苗木的質量,關系到園林綠地景觀的效果,關系園林植物后期的養護以及整個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病蟲害防治問題。在苗圃病蟲害防治方面可以做到兩個方面。
(一)要從苗圃的衛生狀況入手,苗圃的衛生是減少病蟲害侵染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工作如下:苗圃地中病殘體要及時收集,并加以處理,深埋或化學藥劑處理。生長季節中要及時摘除有病枝葉,拔出病株,并對病土進行處理。園藝操作過程中要避免重復浸染,如摘心、切花是一定要防止工具和人對病害的傳帶。溫室中的有病土壤及有病盆缽在未處理前不可能繼續使用,在無土栽培時,被污染的培養液要及時清除,不得繼續使用。在栽植苗木前進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經過暴曬、土壤消毒后,可殺滅部分蟲害。
(二)把好苗木的進出,嚴禁帶有病蟲害的苗木進入苗圃和銷出。在苗圃里配備專門的園林病蟲害的技術人員,在苗木進出時進行嚴格的檢驗,防治帶有病蟲害的苗木直接進入苗圃造成病蟲害的交叉感染。同時在苗木出圃時也要進行嚴格的檢疫,禁止帶有病蟲害的苗木流入城市園林綠地。若確實急需的苗木檢疫出病蟲害后也要經過處理病蟲害后方可進出苗圃。
二、園林病蟲害防治與植物檢驗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進口的、外地的花卉苗木源源不斷流入本地,病蟲害也會隨之混入,爆發了大面積的病蟲害,如:百銹病、櫻花細菌根病菌由日本傳入我國,給許多園林風景區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對這些苗木必須進行嚴格檢查,禁止帶有病菌和蟲害的花卉及其繁殖材料輸入,防止病蟲害分布區域的擴大和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這就要求遵守并嚴格執行植物檢疫制度,防止新的病蟲害的傳播蔓延。
園林植物檢疫的主要任務由三個方面:
(一)禁止危險性病蟲害隨著植物及產品由國外傳入它不能傳到無病區,并在檢疫和由國內輸出。
(二)將在國內局部地區的危險性病蟲害封鎖,分區把它消滅。
(三)當危險性病蟲害侵入新地區時,應及時采取徹地消滅的措施。
目前,我國以頒布的與觀賞植物有關的進口檢疫對象(病害)由:柑橘潰瘍病、桑萎縮病、蘋果銹果病、柑橘黃梢病等。經檢疫,如果發現由檢疫對象應進行檢疫處理。
三、園林病蟲害防治與園林綠地施工
園林綠地施工是園林苗木進入城市綠地的最后一道關口,因此我們在這個環節也要重視園林病蟲害的防治,為整個城市系統病蟲害的防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防治因為種植了外來引進的帶有病蟲害園林樹木花卉,造成病蟲害的感染;同時也要注重當地病蟲害對新種植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進購種植苗木前要嚴格檢查苗木的植物檢疫報告,沒有檢疫合格報告的苗木不能進入種植現場。如果發現購買苗木帶有病蟲害且不嚴重,但又急需時要對苗木進行病蟲害處理后方可進行種植。帶有嚴重病蟲害的苗木應就地銷毀,防治造成交叉感染,危害其它苗木。種植苗木前要對基地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深耕改土、耕翻后經過暴曬殺死部分病蟲害。給苗木創造一個好的生長條件,增強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四、園林病蟲害防治與后期養護管理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包括以下內容:科學施肥;合理澆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并結合修剪,清除病蟲枝葉;做好綠地衛生,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來源;對草坪、草花等進行合理輪作;結合翻地消滅越冬蟲害等。同時做好園林病蟲害的監控工作,在各個季節都有相應的易于爆發的病蟲害,我們只有做好預防監控,掌握病蟲害的流行區域和時間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的機率。在治理病蟲害時要采取多種治理方法相結合,如: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微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等。根據不同病蟲害和園林植物的特點采用各自相應的治理辦法。例如:在古樹的病害治理種常用物理機械的方法盡是治理,避免了化學藥物對古樹的危害。
五、常見園林病蟲害防治的方法
1、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用化學農藥防治植物病蟲害的方法,化學防治作用迅速、效果顯著,使用方便、適用范圍廣,現已廣泛應用。這種辦法是應用有毒物質千擾有害生物的生理過程,從而將有害生物殺死、阻礙物質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擴展。排斥物質可影響害蟲的感官,如散布難聞的物質。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許多優于化學防治的特點,如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不產生抗性,且由于參與了生態調控能起到保護生態平衡、持續控制病蟲害的作用。其缺點是防治效果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作用不如化學防治速效,人工培養有益生物的技術難度較高,能用于大量釋放的天敵種類不多等。總的來說,運用生物防治進行生態調控是園林病蟲害防治的發展方向,在園林病蟲害可持續控制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在園林病蟲害防治上應用較廣的生物產品有細菌類的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管氏腫腿峰、周氏嚙小蜂、阿維菌素、瀏陽霉素、井崗霉素、煙參堿等。
3、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主要是通過某種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蟲害體,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發育。紫云金芽孢桿菌是一種相當有效的防治蟲害的微生物它只對蝶類(鱗翅目)的幼蟲有致病效用。這種微生物能產生一種在幼蟲腸內溶解毒素,是適用于約150種鱗翅目幼蟲的特有的腸毒劑。在歐洲、美國和蘇聯的林區,已成功地用于防治15種主要鱗翅目害蟲,包括落葉松毛蟲、棟綠卷蛾、松帶蛾和落葉松線小卷蛾。這種菌劑可從飛機上噴灑,對其他生物體沒有毒害作用。
4、物理防治
前言:核桃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有強健大腦的功效,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鈣、磷、鐵等元素,成為人們喜愛的堅果類食品,核桃除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以外還能夠進行雕刻成為工藝品,因此核桃種植能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銷售市場大,市場價值高。因此,從事核桃種植的企業或個人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核桃種植的病害、蟲害的種類也在增多,病蟲害的發生率也在提高,這無疑對核桃種植產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為有效地防治病蟲害需要注重預防工作,具有憂患意識,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情況。在預防工作中,需要定期檢查核桃種植苗,還要對氣候、土壤、水分等條件進行分析。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治療病蟲害的技術,在病蟲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治療、防止擴大的解決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1.有效預防病蟲害
1.1注重栽培期的管理
病蟲害的預防需要從一開始就進行,占據時間上的優勢,把握先機。在選擇種植地點時,不僅要選擇適合苗木生長的環境,更要注重是否迎合了病蟲害產生、繁殖的環境,要避免為病蟲害構建溫床情況的發生。苗木的選擇更需要細致,在開始就對其進行檢查,防止后患發生。在栽培期中,需要對苗木進行綜合管理、時時監控、定期病檢查。檢查工作要細致,不可走馬觀花,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病蟲害的發生。此外,還需要定期對氣候、土壤、水分、光照、肥水等影響核桃苗木生長的因素,對各個因素進行監控。核桃種植主要分布在溫帶和熱帶地區,這也是病蟲害發生率相對較高的地區,因此核桃種植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在栽培期就應該受到重視,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悉心培植苗木,使其健壯,那么核桃苗木的抗病蟲害的能力也會提高。除此之外,核桃苗木的培植需要定期修理枝條,及時剪除相對瘦弱抵抗病蟲害能力不足的或已經感染病蟲害的枝條,減小感染區域。必要時還可以采取噴藥預防,通過藥物的介入,減小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
1. 2抓住重點,全面兼顧
苗木在不同的生長時期中,不僅自身的生長情況有所不同,周圍的環境也會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生長時期、不同的生長環境中,苗木可能面臨不同的病蟲害威脅。更重要的是,苗木在同一時期可能面對的并不僅僅只有一種病蟲害的挑戰,往往多種病蟲害都有發生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栽培人需要認真分析當下形勢,病蟲害的預防需要有主有次,重點防治發生可能性大、傳播速度快、破壞力強、傳染范圍易擴大的病蟲害。當然,相對危害較小的病蟲害也不能掉以輕心,也需要做好預防工作。在預防工作中,針對性要增強,警惕性要提高。另外,病蟲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受氣候條件因素影響較大,因為病蟲害的發生往往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氣候中要正確防治在這種條件下適宜生存的病蟲害。總之,要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細致的分析能力,因地制宜,既要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最主要的病蟲害威脅,又要統籌兼顧,把握全局,對次要的病蟲害威脅也要引起重視。
2.有效治療病蟲害
2.1有效治療病害
就目前來看,核桃種植面臨的病害威脅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炭疽病,核桃苗木在患炭疽病時,核桃的果實會遭到嚴重破壞,葉、芽等也會遭到破壞,一般在夏初到夏中發病。這種病會使果實形成病斑,嚴重時會導致果肉變成黑色或者干癟,最后果實脫離苗木。炭疽病的防止方法是,對感染的果實和葉片及時處理、燒毀,以免擴大感染范圍。改善環境條件,采取松緩土壤、修剪多余的枝椏,使苗木處于空氣流通、光照適宜的環境。自6月下旬開始到采果前半個月,每隔15~20d 噴1次1U1U200倍波爾多液或 0.3~0.5°Be石硫合劑,連續噴2~3次。另一種叫做核桃腐爛病,又稱“黑水病”,會破換苗木的枝干,病斑形成在枝干上,顏色逐漸變深。核桃腐爛病的防治方法是,發生時要盡快處理患病的果實、樹枝、樹干,避免感染擴散。適當加強肥料灌溉,增強苗木的抵抗能力。在用藥方面,在核桃生長過程中,可以用50%多菌靈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或涂40%的石硫合劑 0~50倍液。除以上介紹的兩種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病害,名稱為白粉病,這種病害會破壞葉、幼芽和枝梢,葉片會提前脫落,甚至引起苗木死亡。發病時,以半個月為一個周期,噴灑25%的粉繡寧500-800倍液,發病情況較輕時噴施兩次,嚴重時噴施三次。不同病害的發病特征有所不同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辨別時需要格外認真,仔細觀察,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
2.2有效治療蟲害
蟲害的種類相對病害的較多,總量有150多種,但常見的有二十多種,造成危害比較大的蟲害種類主要有金龜子、桑天牛、核桃舉肢蛾、大蠶蛾,刺蛾、云斑天牛等,本文對其中幾個具備代表性的蟲害的去除方法進行分析說明。金龜子蟲害從三月上旬持續到七月中旬,幼蟲時期會破壞植質或植物嫩根,成蟲時期破壞葉片。可以采用掛蟲燈的方法誘殺成蟲,藥用方法可采取99%機油乳劑150~2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云斑天牛會破壞核桃苗木的枝干,在夏初時節可使用黑光燈引誘成蟲,再對其進行捕殺。也可使用綠色威雷300-400倍液對樹干進行噴施。另外,啄木鳥可以以云斑天牛為食,可在培植基地飼養適當數量的啄木鳥來控制金龜子的數量。對于核桃會破壞果實,造成果皮發黑等狀況,嚴重影響核桃的成長。核桃舉肢蛾的生長與土壤有著密切的關系,喜陰喜濕,因此在陰雨天氣較多的時段要特別注可在冬末春初時消滅蟲蛹,同樣可以采用掛蟲燈的方法誘殺。也可以投放松線蟲、赤眼蜂等捕食核桃舉肢蛾的昆蟲。蟲害防治的主要是采用掛蟲燈、放天敵、用藥的方法,蟲害的防治一定要針對不同蟲種的特性,并且同種蟲類對其幼蟲和成蟲的防治方法也會有所不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結語:病蟲害對核桃有著極大的破壞性,一旦感染區域擴大,損失將會慘重。對核桃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本文主要預防工作以及幾種主要的病害發生癥狀以及防治方法,幾種主要蟲害的防治方法的介紹,希望對核桃種植病蟲害防治提供方法的指導。最重要的是在培植時期正確施肥,培養健壯的苗木,能夠抵御病蟲害的侵入。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對我國核桃種植提供一些借鑒,減少由于病蟲害對核桃種植造成的損失,并推動我國核桃種植的發展。
中圖分類號: S43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7.01.025
玉米廣泛種植在世界各個地區,在世界糧食作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的調整,新型的栽培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以及推廣,化學農藥的不合理利用導致玉米的病蟲害對化學農藥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嚴重地影響玉米的生產質量。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從玉米的生產情況出發,并對玉米的病蟲害做好調查以了解其生長發展規律,從而從多方面開展符合我國玉米的綜合治理病害蟲的措施,包括農業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信息素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技術等。
1我國玉米主要的病蟲害
1.1大斑病
大斑病又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葉片染病先出現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
1.2病毒病
由于受到氣候條件、環境的影響,玉米容易感染病毒,導致病毒病的發生。當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生長顏色不均勻或者矮小,容易彎曲,則可懷疑是否患有病毒病,提前做好病毒感染防治措施。
1.3絲黑穗病
由于芽穗受到影響,玉米發生絲黑穗病,其果穗比正常玉米果穗更短,也可能在開花期無花穗。玉米容易枯萎,幼芽難以生長。
1.4玉米蚜蟲
玉米蚜蟲寄生在玉米葉背和嫩芽上,能夠大量繁殖。當其數量達到規模后,會導致玉米葉卷起、葉背枯黃,甚至還將導致整個玉米葉株死亡。必須在短時間內對蚜蟲進行消滅,以抑制玉米蚜蟲的大量繁殖,降低蚜蟲對玉米葉片的損害,避免玉米死亡。因為蚜蟲周期較長,容易對玉米雄穗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利于玉米授粉質量,導致玉米生長緩慢。
1.5紅蜘蛛
紅蜘蛛一般寄生在玉米葉或者雄穗上,對玉米葉進行啃食,導致玉米生長過程中難以獲得充分的營養和水分,致使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
2玉米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技術
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原則是預防為主,防重于治,應當把預防病害蟲放在第一位。在玉米的病蟲害農業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著生態控害以及生物防治的核心,通過對化學防治技術的合理利用,從而有效地降低由病蟲害帶來的經濟損失,提高玉米的生產質量。主要的綜合防治技術包括了以下幾種。
2.1農業防治技術
2.1.1選用抗病品種 選擇具有更強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種是防治病蟲害的首選方法,也是最為有效且經濟的方法。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選擇具有適應性較強、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對于晚疫病發病嚴重的區域,可以減少容易感染病蟲害的品種,增加抗病品種。在播種之前精心挑選健康的玉米種子,剔除帶毒、帶病蟲的玉米。欄竇憂考煲嘸煅椋避免疫區或病區品種進入健康的區域。
2.1.2加強田間管理 在收獲和播種之前,對耕地進行深翻,能夠發揮蓄水保墑、消滅地下害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田地害蟲的基數。根據配方進行施肥,合理調配各種化肥成分,增加有機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時對田間的雜草進行清除,避免蟲卵和病菌寄生在雜草中。如果發現病株,必須把病株拔除,然后燒毀或者深埋,使用石灰進行土壤消毒。成蟲盛發時,進行人工捕殺,并摘除卵塊。
2.2物理防治技術
白天利用蚜蟲趨黃色的特性,在黃板上涂機油或農藥粘殺蚜蟲,也可利用蚜蟲對銀灰色有負趨性的特性,在有蚜蟲的地方掛銀灰色或覆蓋銀灰膜驅蚜。夜間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地趨光性害蟲。可降低田間病蟲基數,減少病蟲為害。
2.3生物防治技術
保護病害蟲的天敵及人工飼養天敵。對病害蟲的天敵進行保護,可達到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的次數與用量的目的,通過對天敵的保護利用,來有效控制玉米病害蟲的繁殖。
2.4化學防治技術
通過對化學防治指標的實行,以及對病害蟲預測警報的加強,從而充分對病害蟲發生的動態進行了解以及掌握,根據相關的防治指標來對玉米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實施對癥下藥。在利用化學防治技術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時,應當避免過量使用毒性高、殘留率高的農藥,應當科學合理利用毒性比較低、殘留率較低以及防蟲效率高的農藥,與此同時在使用農藥來防治病害蟲。要注意輪換使用農藥,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玉米的生產實踐中,病蟲害對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因此要加強對我國玉米病蟲害的控制,在防治技術上采用物理和化學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合理科學的應用藥劑,從而達到穩產、優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0.025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也隨之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近幾年來,我國的有機農業發展迅速,極大推動了農業向可持續方向發展。但是在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病蟲害防治是當前面臨最為嚴重的問題,這就需要農業工作者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方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1加強生態平衡的創建,開展多樣化種植
有機農業種植病蟲害主要是指在模擬自然生態體系的情況下,種植的作物更加多樣化,傳統種植單一作物容易形成統一的生態和資源條件,而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特別容易引起病蟲危害。由于病蟲種類少以及單一的生存環境,就導致益蟲不能夠很好的繁殖和生長,對病蟲無法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種植要趨向于多樣化,引入更多品種,豐富農業資源,構建一個均衡的生態環境,從而有效的控制害蟲對農作物的侵害。多樣性種植又分為時間多樣性和空間多樣性:時間多樣性主要是指掌握植物的種植時間以及準確的計算作物的收獲時間等;空間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理空間的多樣性、種植品種以及土壤的多樣性。通過構建生態多樣性,可以為益蟲的繁殖和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病蟲害防治。
2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管理
在選擇種子時,要選取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品種,并在選取之后及時的進行種子處理,在播種前讓種子能夠得到充足的晾曬,之后放在溫水里面浸泡,最后挑出帶有病蟲的種子。另外,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相應調整和制定栽培制度,播種時間要盡可能的避開病蟲高發期,最好在蟲害和益蟲同步生長時,或是在不適合病蟲生長時進行播種。并在播種后及時做好蟲害藥物的播撒,有效消滅病蟲的根源。做好對田園的衛生等管理工作,保證種植環境的清潔和衛生。
3對農業蟲害進行綜合治理
為了我國農作物種植能夠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蟲害進行科學有效的綜合治理。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社會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等綜合因素,切實有效的保持各方面能夠均衡發展。在防治蟲害之前,通過計算機準確的計算出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最大限度值,當監測系統發現蟲害已經超過了預定值就會自動預警,以便于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如果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蟲害發生的密度不大,危害性較小,就可以通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對蟲害進行防治,從而節省人力和成本。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病蟲進行防治,對于化學農藥要避免施用過多,盡可能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治蟲害。除此之外,從事農業的相關部門要積極的開展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工作,例如種植方式、改善土壤成分以及作物品種選擇等,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4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
我國長期以來主要是運用化學方法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防治,通過大量施用含有化學成分的農藥,將害蟲滅殺,收效好但弊端很多。首先,化學農藥中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較多,如果人們食用了含有殘留農藥的農作物,身體健康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會危及生命;其次,采用化學方法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也會對環境、河水等生態系統造成比較大的危害,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同時,也完全背離了可持續發展的準則。而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例如在種植有機農作物的區域,養殖雞、鴨等以蟲子為食的家禽,有效的防治蟲害。利用昆蟲的趨光性,通過在燈光周圍布網對昆蟲進行捕殺,或者通過在農作物的周圍用紗網給昆蟲設置障礙等方式對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
5加強對種植人員的指導
在我國有機農業種植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農業技術人員相應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工作中,農業技術人員一定要做到深入田間、深入群眾以及深入研究三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與農民進行交流,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歸納整理出農業病蟲害防治方面亟待解決的諸多問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采取講座、發放傳單以及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讓農民對科學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夠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農業部門要組織科技人員對種植人員進行定期開展多層次的培訓,有針對性的對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細致的指導,讓他們能夠真正的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合理的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6結語
病蟲害防治是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對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的原則和方法進行不斷的深入研究,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艷兵.淺談有機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核心[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14).
中圖分類號:S43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22
蔬菜種植業近些年來實現了良好的發展,蔬菜的種植以及管理也逐漸發生變化,蔬菜病蟲害問題也逐漸增多,使得蔬菜遭受極大的損失。當前我國蔬菜的種植面積逐漸增多,各種蔬菜栽培技術快速發展,連作、重茬等問題增多,使得病蟲害有了出現生長的機會。
1 蔬菜病害及防治
1.1 病毒病
這是一種系統性的病害,出現這種病毒病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脫毒種子以及蚜蟲的防治是最為主要的原因。短截,增加施加磷肥的數量,能夠使植株的營養結構得以調整,使植株能夠快速生長,使得植株的抗病能力得到提升,對于病毒病的防治是極為有利的。病毒病一般在溫室中發生的比較嚴重,可以隨著水沖入高錳酸鉀,使用量為7.50~12.25kg/hm2,[1]使病毒病得到有效地抑制,避免其更加嚴重。
1.2 灰霉病
一般出現在春季和秋季,主要出現在番茄、黃瓜上,如果遇到連續的陰天,不能夠及時的防治,就會使灰霉病大面積出現。要防治這種灰霉病,就需要做好清溝排水工作,通風降溫,將病葉、殘花等摘除掉,然后將其帶到田外集中性的處理。出現灰霉病之后需要及時使用藥劑進行防治,應使用不同類型的藥劑,避免病菌短r間內就對藥劑產生抗性。
1.3 白粉病
白粉病是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容易出現的病害。白粉病主要是白粉虱傳毒造成的,為了防止這種病害就需要杜絕蟲源的出現,將育苗室與大棚等相分離,育苗之前要徹底做好熏殺害蟲、清理雜草的工作,用尼龍紗將通風口密封,避免白粉虱進入到大棚、溫室中。作物定植前,要清理干凈枯枝落葉,并進行焚燒。此外可以利用黃油板誘殺白粉虱,還可以噴灑藥劑,或者是熏蒸。
1.4 枯萎病
枯萎病在保護地蔬菜種植中是經常出現的,發病損失能夠達到45%左右。如果發病條件合適,損失甚至會達到85%以上。要防治枯萎病,就需要在選種時挑選抗病能力比較強的品種,處理好土壤,通過高畦深坑的方法進行種植,地下水位要降低,避免下雨之后出現積水,保證畦面土壤的通風性,減少病害的出現幾率。開始出現病害時,需要對基部的葉片進行疏剪,田間植株、畦面做好通風排濕的工作,對病菌的發生、傳播產生限制,使病害危害減小。將病株拔除,并使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2],7d左右噴灑1次,連續3~4次。
2 蔬菜蟲害及防治
露地蟲害的發生要比保護地嚴重。露地蔬菜蟲害主要有菜青蟲、棉鈴蟲、小地老虎、小菜蛾、菜蚜等,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小菜蛾和菜青蟲。由于菜農不能很好地掌握防治時期,使得害蟲越冬的數量增加。保護地的蟲害主要有白粉虱、蝸牛、菜蚜、潛葉蠅等。潛葉蠅的發生以及危害是極為嚴重的,[3]其危害有著比較強的特殊性,使得防治的難度比較大。
蟲害防治過程中應科學的使用化學農藥,明確不同地區化學農藥的使用情況,檢測病蟲對于常用藥劑的抗藥性,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化學防治方法,使用低毒、低污染、高效的農藥。根據殺菌劑的抗藥性,對防治策略進行適時的改變,每年重點監測菜區,為相關部門提供科學的用藥方案,延緩蟲害的抗藥性。
此外還需要通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防治等綠色的防治手段,減少蔬菜中農藥殘留,避免其超標,防治其對環境、人以及牲畜的危害。減少盲目、隨意使用農藥,了解防治的關鍵時期,提高蔬菜蟲害的防治效率,提高蔬菜的產量以及質量,滿足人們的菜籃子需要。
3 結束語
當前蔬菜種植的面積逐漸擴大,蔬菜種植的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蔬菜種植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制約性的因素,比如品種選擇不科學、肥力不足,水資源灌溉不到位,連作過度,以及蔬菜的病蟲害問題等,這些都嚴重影響著蔬菜的生長質量。其中蔬菜病蟲害是最為嚴重的,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在蔬菜種植中減少病蟲害出現的機率,有效防治病蟲害問題,減少蔬菜種植中的損失,保證菜農的經濟收入。
前言
林業資源是國家的寶貴資源,然而最近幾年該資源卻被病蟲害干擾,產值明顯變少,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每年因為此類災害而導致的林業損失超過十億元,而其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干擾更是無法確定。其帶來的負面意義明顯大于別的災害,導致資源品質急劇下降,目前已然成為了干擾林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制約要素。所以在造林的時候,必須做好災害防治活動。
1 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
1.1 現階段我國常發性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持續上升
由于國家最近幾年積極的營造人工林,尤其是大量的種植單一的種類,這就在無形之中使得林業病蟲害存在區域不斷增加。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種植的人工林的樹木種類過于單一,此時就會導致生態體系過于脆弱,假如出現了有害物種的話,就會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引發嚴重的災害,導致資源受損。除此之外,由于群眾對自然林的破懷,導致其負載變高,使得目前的自然林總數以及品質等都變差,林業的總體環境惡化。森林生物多樣性、林分原始結構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結構等都發生了明顯的縮減,此類狀態必然會使得病害以及蟲災問題變嚴重。
1.2 由于全球生態變差,導致我們國家的林業災害加劇
溫室效應的出現使得整個世界面臨嚴重的沙化問題,而且旱災等變得更加嚴重,這種現象同樣會導致林業災害變嚴重。因為整個世界的氣候都不正常,導致林業的生長氛圍變化,此時存在的暖冬問題導致林業病害的越冬基數變高,最終為病害以及蟲害提供了適合的氛圍。
1.3 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由于當前的法規條例不是很健全,加之基礎建設工作開展不到位,都使得林業災害的治理工作開展不到位。在具體的開展的時候,群眾對于還在等災害的預控工作開展的比較合理,相關機構可以認真處理,但是對于病害以及蟲害等,在工作者的內心之中并沒有生成正確的認知意識,導致林業損失加劇,由此類災害導致的損失明顯的超過別的災害導致的損失。
1.4 當前的防治技術不先進
目前的防治技術不是很先進,這就導致了災害的發生區域逐漸變寬,嚴重性逐漸加劇。目前廣大群眾已經意識到種植單一樹種的危害性,開始營造混合林。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認真應對病蟲害,將其從源頭之處治理好。
1.5 沒有做好檢疫活動,導致災害存在區域較廣
當前時期,我們國家的災害防疫系統設置的還不是很到位,不能實現有效監管,不能確保苗木品質良好。最關鍵的是很多國外的災害因為入關的時候檢疫工作沒有開展到位,導致其進入到國內之后迅速擴散,導致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
1.6 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結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一旦出現病蟲害以后,如果大規模運用農藥的話,就會導致其天敵受損,持續下去就會導致害蟲的抗藥性增加,無法實現防治的意義,效率不高,同時因為大范圍的運用藥品,還會導致生態變差,最終導致蟲害變嚴重。
2 林業病蟲害應對方法匯總
2.1 培育健康森林,從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堅持從基礎做起,完善營林措施,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于林業生產全過程。切實做到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大力營造混交林,必須徹底解決現階段人工林樹種單一、抵御森林病蟲害能力低的問題。加大良種壯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確保造林苗木無病蟲害隱患。加強林木撫育管理,實行集約經營,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撫育間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長量,還可以增強樹勢,保證其健康成長,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逐漸從有病治病、有蟲治蟲這種工作方法轉變為未病防病、無病保健上來,從治標轉為治本。
2.2 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為科學防治森林病蟲害提供決策信息
建立完備的預測預報系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關鍵措施。只有全面、及時、準確地預測預報森林病蟲害的基礎信息,才能及時高效地開展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須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所負責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全面、及時、準確的調查監測,準確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力求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各級部門要加大預測預報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手段的提高和規范制度的健全,盡可能做到儀器設備現代化、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規范,務必定期監測情況,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率,使監測和測報能力能夠適應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及早發現,及時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 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力度,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果
當前時期由于經濟發展迅速,此時很多區域開始了經濟交流活動,這個過程中就使得一些病蟲害進入到其他的區域,導致大范圍區域發生病蟲害問題。所以為了避免負面現象發生,就要積極開展植物檢疫活動,切實提升檢疫能力,防止病蟲害入侵。積極地開展好種苗產地相關的檢疫工作,當檢疫達標之后才可以開展造林活動。對于那些從外國引入的種苗,必須要對其開展隔離測試活動,一旦發現了病蟲的話就要盡快處理。積極宣傳《植物檢疫條例》等法規和森林植物檢疫工作重要性,不斷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和對檢疫工作的支持力度,為更好地開展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臺。
2.4 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
所有的機構都應該結合目前防治活動的重點,積極尋找合作者,重點分析防治活動中的難點事項,真正的提升防治的能力,使用合理的防治措施,拋棄過去的不當的治理方法。
2.5 在確保防治效果的同時,重點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人與自然災害做斗爭、保障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來,人們在防治各種森林病蟲害的生產實踐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經驗和辦法,如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綜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檢疫等,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林業生產的健康發展。在開展災害防治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將保證林業生態平衡當成是發展的關鍵點,在具體防治的時候,要將生物措施當成重點措施。這主要是因為生物措施的使用,能夠保護天敵,確保生態健康,保證利益的持續。
3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在開展造林管理以及災害防治工作的時候,我們必須積極的使用各種科技,要有規劃有程序的治理。在確保生態健康的前提之下,使用合理的應對方法,確保林業生產工作有序開展,確保各方的利益得以維護,實現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慶文,杜秀峰.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3).
關鍵詞:森林 病蟲害 綜合防治方法
0 引言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從維護生態平衡的觀點出發,采取綜合防治和生態控制措施,強化預防工作,實行綜合治理。在指導思想上,要實現由重除治向重預防轉變。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綜合性營林措施,搞好重點林業工程項目,將病蟲害預防措施納入規劃設計中,實現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轉變。
1 綜合治理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種方法各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單靠其中某一種措施往往不能達到防治的目的,有時還會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專家小組對綜合治理下了如下定義:害蟲綜合治理是一種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蟲的發生,避免相互矛盾,盡量發揮有機地調和作用,保持經濟允許水平之下的防治體系。
2 綜合治理的原則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是一個病蟲控制的系統工程,即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整個森林生產、栽植及養護管理等過程中,都要有計劃地應用改善栽植養護技術,調節生態環境,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降低病蟲害發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標準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為防治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加強自然防治能力。
在實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2.1 從生態學角度出發 森林、病蟲、天敵三者之間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約。當它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中時,它們的發生、消長、生存又與這個環境的狀態關系極為密切。這些生物與環境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養護管理過程中,通過有針對性地調節和操縱生態系統里某些組成部分,以創造一個有利于植物及病蟲天敵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蟲孳生和發展的環境條件,從而預防或減少病蟲的發生與危害。
2.2 從安全角度出發 根據森林生態系統里各組成成分的運動規律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既針對不同對象,又考慮整個生態系統當時和以后的影響,靈活、協調地選用一種或幾種適合園林實際條件的有效技術和方法。如園林管理技術、病蟲天敵的保護和利用、物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對不同的病蟲害,采用不同對策。幾項措施取長補短,相互輔佐,并注意實施的時間和方法,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將對生態系統內外產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蟲危害,又保護了人、天敵和植物的安全。
2.3 從保護環境,恢復和促進生態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發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學農藥的使用,而是要求從病蟲、植物、天敵、環境之間的自然關系出發,科學地選擇及合理地使用農藥,在城市園林中應特別注意選擇高效、無毒或低毒、污染輕、有選擇性的農藥(如蘇云金桿菌乳劑、滅幼脲等),防止對人畜造成毒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充分保護和利用天敵,逐步加強自然控制的各個因素,不斷增強自然控制力。
2.4 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 防治病蟲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病蟲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經濟損失。因而經濟允許水平(經濟閥值)是綜合治理的一個重要概念。人們必須研究病蟲的數量發展到何種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蟲達到造成經濟損失的程度,這就是防治指標。病蟲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標,可不防治;否則,必須掌握有利時機,及時防治。順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鎮街道、公園綠地、廠礦及企事業單位的園林綠化為主體時,則不完全適合上述經濟觀點。因該園林模式是以生態及綠化觀賞效益為目的,而非經濟效益,且不可單純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病蟲的防治。
3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策略
3.1 搞好城市森林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意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2 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加快“三個體系”建設 近年來,外來有害生物對我國林業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尤其是美國白蛾在我區周邊的天津、遼寧、河北、陜西等地嚴重發生,直接對我區林業構成威脅。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防患于未然。海關、商檢、森檢部門和木材檢查站要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嚴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林業部門要堅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抓好常年監測工作,適時開展專項調查,發現病死樹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時上報送檢。
3.3 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3.4 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技術
3.4.1 保護利用天敵,開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顯著的。一旦天敵在田間建立了自己的種群,它就可以長期持續地對害蟲發揮控制作用,這是化學農藥所無法達到的。城市具備開展生物防治的條件,一是城市林業種類豐富,適合天敵的生存和繁衍,我們應該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創造利于天敵群落發展的條件。二是城市建筑對園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島生態”有利于釋放天敵。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護工作新的管理標準,特別是作為可持續植物保護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產和銷售害蟲天敵產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3.4.2 選擇使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劑防治國槐尺蠖,每年噴兩遍藥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學農藥每代害蟲都必須防治兩遍以上。1987年鄭州市森林大袋蛾大發生,危害成災,施用生物農藥滅幼脲進行超低容量飛噴防治,防治效果達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該蟲再度大發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滅了害蟲又保護了天敵。生物農藥除了Bt 乳劑、滅幼脲外,最近幾年生產的花保、煙滲堿等,這些都是防治園林病蟲害的首選農藥。
3.5 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靶標防治,盡可能地選用具有選擇性、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少用或不用廣譜性的化學農藥,經常變化用藥品種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施藥方式也應采取涂莖、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1.柑桔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由于用藥不適時,施藥方法不正確以及長期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作用機制的農藥、隨意混用農藥等,都容易造成柑桔病蟲害的發生。為此應樹立無公害柑桔生產意識,逐步掌握柑桔無公害病蟲防治技術。做到在保證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減少用藥量和用藥次數,不污染和很少污染環境,殘留毒性小,少殺傷天敵,能預防和延緩病蟲產生抗性。
2.柑桔主要病蟲害
2.1柑桔樹脂病
柑桔樹脂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該病菌主要以無性世代的菌絲、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枯枝、病樹干或病樹皮上越冬。不良的栽培管理,特別是肥料不足或施用不及時,偏施氮肥,土壤保水性或排水性差,各種病蟲為害和陽光灼傷等造成樹勢衰弱,都容易引致此病的發生。老樹和成年樹發病較多,幼樹發病少。
防治方法:在春季發現初病樹,及早把病部刮除。可用刀刮病斑至木質部(刮下來的樹皮集中燒掉),然后涂藥。在定果后的6-8月間噴藥3次,每次間隔期視降雨量而定。一般可在累積降雨量達到200-300毫米時噴藥一次。藥劑可選用80%大生M-45600倍液(兼治銹螨),70%代森錳鋅500倍液。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要注意做好防寒工作。
2.2柑桔瘡痂病
蜜桔最易感病,雨量充沛高濕條件下,適宜發病溫度為20-21℃。該病只侵染感病品種的幼嫩組織,初抽出的新梢嫩葉尚未展開前和幼果在落花后豆粒大小時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春梢嫩芽開始萌動,芽長2mm左右和花謝2/3左右時,進行噴藥保護。藥劑可選用甲基托布津和松脂酸銅等。藥劑可選用:0.5~0.8%波爾多液,80%金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0%禾益萬克水懸浮劑500倍液,57.6%冠菌清干粒劑1200倍液, 77%可殺得(2000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
2.3柑桔潰瘍病
柑桔葉、枝、果均受害,甜橙類最易感病。當氣溫達25℃以上、雨水多濕度高時,潛伏在病組織內的細菌溢出,借風雨、昆蟲及枝葉接觸傳播,從氣孔、皮孔或傷口侵入幼嫩組織發病。帶病的苗木、接穗和果實是遠程傳播途徑。
防治方法:必須對苗木和接穗進行嚴格檢疫,發現病株就地燒毀。目前主要掌握好在果實橫徑平均為2.0厘米左右時進行防治,藥劑用0.5%等量式波爾多液或77%可殺得2000型600倍液或50%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500倍液等。此外,每次臺風暴雨過后要及時噴藥。[1]
2.4柑桔炭疽病
發生嚴重時引起落葉、落花、枯梢、落果,貯藏期造成果實腐爛,導致產量下降。
防治方法:對該病的防治要抓好果園的管理,增施磷鉀肥,剪除枯枝、病枝,清除落葉、落果及時燒毀。冬春兩季用波美1-3度石硫合劑清園消毒。于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各噴一次化學藥劑,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炭疽福美、代森鋅600倍液交替噴布。
2.5柑桔潛葉蛾
柑桔潛葉蛾是為害柑桔葉片的主要害蟲之一。一年發生10多代,以每年7-8月間嫩梢抽發盛期危害最烈,尤以秋梢危害最重。不同地區發生早遲亦有差異。受害葉片上有許多銀白色蟲道。夏、秋梢萌發期是重點防治期。
防治方法:控制肥水,使整齊抽梢。當大部分新梢長2-3厘米時,即開始噴藥,每隔一周噴1次,連續2-3次。藥劑可選用: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4%萬靈水劑或5%卡死克乳油或5%抑太寶乳油1000-1500倍液;1.8%蟲螨殺星乳油5000-8000倍;2.5%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等。[2]
2.6柑桔紅蜘蛛
柑桔紅蜘蛛是常年發生危害最嚴重的柑桔害蟲,其抗藥性強、代數多、繁殖快。柑橘全爪螨又名紅蜘蛛:主要為害葉、枝和果實。受害葉片正面和果實表面,出現蒼白色斑點。當每葉(果)上有蟲、卵5-10頭時是重點防治適期。
防治方法: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在果園建立穩定的天敵群落是防治柑桔銹蜘蛛的根本性措施。當每葉或每果蟲數達到5-10頭時,應立即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2%阿維菌素4000倍加進口機油乳劑800倍加10%吡蟲啉1000倍兼治桔蚜。2%阿維菌素4000倍加15%單甲脒1000倍噴殺。
2.7柑桔花蕾蛆
花蕾蛆是柑桔花期的重要害蟲,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桔園土內越冬。成蟲在3~4月份柑桔現蕾時(花蕾直徑2~3毫米)出土,將卵產于花蕾中。幼蟲為害花器,受害花蕾縮短膨大,不能開放。幼蟲危害花蕾10多天后爬出,落地鉆入土中結繭。
防治方法:可在多數花露白時選用80%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然后及時人工摘除受害花蕾(俗稱燈籠花)、集中深埋。
2.8柑桔粉虱類
以若蟲群聚葉背固定吸食為害,造成枝枯葉落,并誘發煤煙病。
防治方法:保護利用天敵。在各代1-2齡幼蟲盛發期噴藥防治,重點部位是當年生新梢嫩葉背面,藥劑可選用啶蟲脒、吡蟲啉或樂斯本加吡蟲啉等,嚴重桔園分別間隔14天施好第二次藥。
2.9柑桔煤煙病
嚴重影響柑桔的品質和產量,煤煙病為害枝梢、葉片和果實,在表面形成黑色或暗褐色霉層,后期于霉層上散生黑色小粒點,手擦易脫落,發生嚴重的桔園,遠看如煙囪下的樹被蓋上了一層煤煙,光合使用受阻,結果少,品質低劣。
防治方法:加強防治蚧、蚜、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另外選用代森錳鋅、松脂酸銅等在4月下旬至8月下旬交替多次使用。
2.10天牛
天牛每年發生一代,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以幼蟲鉆蛀為害。
防治方法:對受害嚴重的衰老樹,及早砍伐,減少蟲源;利用天牛中午棲息特性,捕殺成蟲; 6-8月間檢查樹干,發現蟲卵及幼齡幼蟲可用小刀刮殺;幼蟲蛀入木質部后,可用鋼絲鉤殺幼蟲,也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樂果乳劑5-10倍液,用脫脂棉吸收后,塞進蛀口內毒殺幼蟲。
3.結語
隨著氣溫上升,柑桔各種病蟲害也隨之發生,防治病蟲害宜在發生初期開始,以減輕后代危害。目前正值柑桔幼果生長期,也是柑桔各種病蟲發生為害盛期,必須抓緊防治。對柑桔要抓好蟲情監測、檢疫及防治工作;密切注意常發性害蟲發生動態,按蟲情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