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24 16:47: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

篇(1)

當前,我國經濟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林業的發展方式亦在不斷更新,民生林業、生態林業已經成為了當代林業經濟發展的重點。但是,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大部分林農并未對時展要求下的林業經濟產生時代性的認知。由此使得當前的林業經濟發展中仍舊存在一定問題。現階段,我國林業經濟必須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循環經濟思想的支持與指導下,保護好林業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由此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鑒于此,深入分析與研究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十分必要。

1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

1.1循環經濟基本理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鮑爾丁最初提出了“宇宙飛船理論”,主要倡導在經濟活動當中,建立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生產與開發流程。通過該流程,實現低量開采、高效利用、低量排放的目的。該理論主要針對傳統工業經濟發展而言。而循環經濟比較強調自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和諧關系。發展循環經濟需要遵守再利用、再循環、減量化的基本原則。其中,再利用主要強調產品能夠以其自身比較原始的狀態被反復、多次地使用;再循環主要強調,在一次使用過程中,產品完成其使命后,可以被生產成為新產品再次使用,產生循環往復的過程;減量化則是指強調在利用的源頭上恰當地借閱資源或者物質,減少污染的排放量。由此可見,循環經濟的基本措施比較符合當前環境、社會、資源、經濟等多方面和諧發展的要求。

1.2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

1.2.1社會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當中的社會可持續發展,主要將社會進步作為其發展的核心。為此,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逐步提高全面的生態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意識。在此情況下,逐步使人們認識到其自身的行為、生產活動等,均可能對其自身所生存的環境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通過該種方式,培養人們具有良好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各個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見,社會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的重要內容。

1.2.2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可持續發展戰略當中,必須將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通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恰當地衡量當前社會的發展質量、發展水平等進行。當前,社會發展中,環境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人們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反思過去的環境破壞行為,并且深入了解當前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必須明確,只有擁有良好的環境作為保障,方能夠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人們的生存質量。

1.2.3資源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當中涉及的問題十分廣泛,除了將社會進步作為其發展的核心以外,亦將資源問題作為了重要的中心問題。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保證資源利用與人類生存、發展相互協調。將其作為基礎理論的情況下,合理地開發與利用新的資源,深入分析資源的承載力。每一次的開發利用均必須在資源承載力的范圍之內。此外,合理規劃利用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采用科學的人工措施,促使新資源能夠獲得再生產。對于不可再生的資源,則應該盡量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對其的利用率。亦可以適當地創新與利用可替代資源的,盡量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消耗。

1.2.4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當中,實行可持續發展,將滿足人類的愿望以及需求而服務。該點亦是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為此,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社會經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使人們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可持續發展當中,由此支持可持續發展進程逐步加快。

2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擺脫經營困境

我國林業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沿用著粗放式的、外延式的經營方式。該種經營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大部分林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現象。加之生產中的技術比較落后,設備亦比較陳舊,基本上均屬于落后的、分散的小作坊生產形式,該種情況占據著生產市場中極大的比重。同時,小作坊形式的林業企業,在林木產品轉化率方面具有比較低的技術含量,此時產生的附加值亦比較低。因此,導致出現了十分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根據我國當時的部分數據資料顯示:大部分林業企業僅有20%左右的科技工薪份額,只有34%的成果轉化率。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而言,水平比較低。總而言之,該種情況導致林業企業在經營當中出現了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情況。但是,林業實行循環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方式,促使林業企業在經營當中逐漸能夠實現節約、綜合用材,擺脫傳統的經營困境。

2.2有利于解決林業經濟與生態效益矛盾

林業發展對改善自然環境、綠化山河、促進林業企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若出現了林業資源不足的情況,林業發展將產生嚴重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矛盾。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林業經濟若能夠逐步轉變其發展的觀念,將極大程度地將國家制定的政策作為發展導向,促使林業經濟成為循環經濟。在該方面,首先,木材產業自身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證,在此情況下積極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例如,林業發展中,對木材的采伐需要制定明確的限制條件。此時,為了保護木材原材料,解決原材料的來源問題,將必須重視防護林業火災、病蟲害。由此,將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其次,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保護生態林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促使各大企業在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進行生產方式的創新,轉變原本粗放式的生產方式。最終,促使林業企業進入“低投入———高產出———低投入”的良性循環。

2.3符合國家林紙一體化發展要求

當前,世界各國均逐步認識到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并且世界范圍內的造紙業,均主要希望通過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林紙一體化。我國雖然國土廣袤,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是,人均森林資源則十分匱乏,相對于其他資源豐富的國家而言,總體的森林資源亦呈現著嚴重匱乏現象。當前,我國的木材蓄積量僅為120億m3左右,人均只有8m3左右,相較世界人均水平,占比僅為14%。但是,另一方面,我國對于木材的需求量比較大,每年均存在一定的木材需求且缺口,在2015年時木材缺口已經達到了近2億m3[1]。此時,若對于森林資源的培育不予以重視,對木材不加以循環和節約利用。則不僅會導致林紙方面出現巨大的花費量,更會加大成本,造成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面對該種情況,我國將發展林紙一體作為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因此,在此時發展循環經濟,將完全符合國家提出的林紙一體化發展要求。

3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林業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

當代林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已經認識到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舊存在著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情況。該問題可以成為當前我國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當中的關鍵性問題。在我國現階段的林業經濟發展當中,在林業生產與林業作業方式上,存在著比較突出的滯后問題。大部分比較現今的生產與作業技術、方法等均未得到有效、廣泛的普及。由于該問題的存在,使得大多數地區的林業經濟在發展當中,仍舊在使用比較傳統、比較陳舊、比較落后的林業生產與作業方式[2]。因此,大部分地區的林業生產效率均比較低,相應的,該部分地區的生產建設水平亦比較低。未來,林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必須對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予以高度的重視,不斷提升生產效率,為林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2林業環境污染情況比較嚴重

林業發展的過程中,若要實現循環經濟發展,除了重視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外,亦需要從思想與理念方面進行相應的改變。但是,當前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情況。在某方面而言,主要由于我國當前并沒有針對林業經濟的發展,更新相關的理念[3]。尤其對循環經濟的理念,更是未產生比較深刻與清晰的認知。該種情況使得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林業管理,仍舊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與階段上。直接導致當前我國的林業與生產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亦比較難以得到提升。在此情況下,更加使得我國林業生產與作業當中,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污染情況。尤其農村的林業污染排放量,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呈現著逐漸增加的跡象[4]。在林業的環境污染方面,尤為重要的應該是土地污染和森林污染。面對該種嚴重的環境污染情況,繼續制定可行的、有效的對策進行控制與整改。

4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4.1發展有機林業

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必須大力發展有機林業。通過發展有機林業,將能夠有效促進林業循環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實踐工作當中,必須詳細地了解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論、發展規律等[5]。并且要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嚴格地遵守生態環境發展存在的觀念與法則等。由此,推進林業循環經濟的大力發展。另外,在發展有機林業時,需要研究與創新新型的、無公害的防病蟲害藥物。以此加強林木當中病蟲害有效的防治。同時,可以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輪耕體系,采用動物肥料、綠色化肥等精心培育土壤[6]。最終,將能夠幫助林業的發展上升一個階段,保證有機林業發展中產生的產品等,能夠符合當前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7]。此外,有機林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適應氣候以及季節方面的變化,具有比較良好的發展前景。

4.2發展循環經濟林業

我國人口眾多,雖然土地面積比較廣闊。但是,人均土地占有率比較低,人們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等十分突出。鑒于此,我國林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針對該特點入手,解決人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問題。為此,在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實踐當中,必須要針對當前林業發展的形式,分析與改變其經濟發展的方式,并且使之成為真正的循環式經濟發展形式。通過循環經濟林業發展形式的實現,亦能夠穩定與協調當前我國人口、土地、環境、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之間的關系[8]。同時,在建設與發展新型林業資源過程中,將能夠提高與促進生態和經濟的發展水平,實現林業經濟發展形式的逐步改革。

5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環境問題與資源浪費十分嚴重,各個國家均開始重視對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此,當前各國均逐漸發展的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在此情況下,我國林業經濟若想要獲得良好的發展,亦必須遵守可持續發展戰略,使林業逐漸向循環經濟發展。但是,當前,我國林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仍舊存在著科學技術水平較低,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等問題。面對該種情況,我國林業必須積極發展有機林業,并且要發展循環經濟林業。通過該種方式逐漸解決,我國人口與土地之間存在諸多矛盾,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相關工作能夠穩步前進。

作者:趙雅潔 單位:吉安市吉州區林業局

參考文獻:

1趙靜芳.可持續發展理論引導下的林業循環經濟分析[J].北京農業,2015(18)

2俞花美,葛成軍.海南省熱帶農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1(26)

3黃道京.廣西林業循環經濟現狀及發展模式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11(3)

4陳寶剛,劉愛華,李朝暉.關于發展林業循環經濟的探討[J].防護林科技,2012(1)

5陳紹波,盧璐,鄧紅兵.云南省農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及其在低碳發展模式中的作用[J].經濟問題探索,2012(2)

篇(2)

循環經濟理論作為經濟形式的一種范式,逐步轉化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環經濟構建狀況卻參差不齊。究其原因,除了這些國家與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因素影響外,主要是循環經濟在理論上還存在某些盲區。因此,明晰循環經濟理論和探索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是目前循環經濟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循環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

循環經濟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萌芽之后,經過半個世紀的探索和實踐,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循環經濟理論包括:概念、特征、原則、規律、模式和管理等內容。所謂循環經濟,“就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使用為特征,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方式運行的經濟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種經濟要素在經濟運行中按照閉路反饋式循環方式運行,運動中的物質能量梯次使用,逐步減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環經濟遵循3R原則,即:減量化原則,“就是在生產和服務進程中,盡可能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則,“就是產品多次使用或修復、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長產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資源化原則,就是最大限度地將生產和消費中的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在3R原則的規制下循環經濟運動表現出五種規律性:自然生態式的閉路反饋循環規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轉化規律;廢棄物向新資源轉化規律;循環價值遞增規律;循環效應延展規律等。

循環經濟按照“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運行模式進行閉路反饋式循環運動,構成循環經濟運行程序鏈。在這種鏈式循環中傳遞著物質、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種形式的運動。循環經濟在企業、區域和社會三個層面上的運動就形成了循環經濟的整體形態。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是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統一,通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應”途徑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于循環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因此,也形成一種個性化的評價指標和方法,

用來評價和檢測循環經濟效果(見表1)。循環經濟的管理以矩陣循環管理為主,力求做到標準化、標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規制化。

二、循環經濟理論的細化

循環經濟理論在向實踐轉化中需要一個理論充實和與實踐對接的過程,就是將其理論內容及其對象分解、擴充和對應具體化,即理論細化。循環經濟理論細化包括對經濟基礎和核心內容兩個方面的細化。

(一)循環經濟理論的經濟基礎細化

循環經濟是改造社會經濟的一種形式,社會經濟形態是循環經濟的經濟基礎。社會經濟形態的細化:

一是產業結構細化。產業分類有三次產業、四次產業等方法。四次產業分類法將產業分為: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我國產業按照中國國家標準局編制和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分為16個門類,92個大類,300多個中類和更多的小類。16個產業門類是:農業、林業、漁業;采掘業;制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地質勘查業和水利管理;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其他行業。這些產業門類都能構建循環經濟模式。

二是經濟領域細化。經濟領域是根據社會經濟的職能性質劃分的經濟類型,其中包括生產、服務、消費和管理等四個經濟領域。在這四個細化領域中同樣可以構建循環經濟。

三是經濟區域細化。經濟區域是經濟活動的社會平臺,分為三個層面:企業—企業內部自成系統的經濟循環形成小循環;區域—局部地域和關聯行業內的循環經濟的有機組合形成中循環;社會—無數企業和地區的合理組合或者小循環和中循環的有機連結形成社會一體化大循環。

四是企業經濟細化。企業經濟是社會經濟的基本構件,從企業經濟構成要素及其運動分析,企業經濟包括資本、資金、物資、設備、技術、工藝、人才、信息、生產、運營、管理和項目開發等要素及其運動摸式。資本運行模式:G—W—G’;資金運行模式:貨幣資金—材料設備資金—產品資金—貨幣資金;物資運行模式:材料—加工—產品—廢棄物;設備運行模式:購置—安裝—運行—報廢;技術運行模式:開發—采集—運用—廢棄;工藝運行模式:編制—采集—運用—廢棄;人才運行模式:開發—采集—運用—閑置—流失;信息運行模式:采集—輸入—處理—輸出;生產運行模式:材料—加工—產品—廢次品;運營運行模式:供—產—銷;管理運行模式:建制—執行—調整—廢止;項目開發運行模式:設計—構建—運營—調整—終止等,這些企業經濟構成要素及其運行模式也一樣可以構建企業循環經濟。總之,從以上四個方面對循環經濟理論的經濟基礎的細化分析,為構建循環經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對象和路徑選擇。

(二)循環經濟理論的核心內容細化

3R原則細化。3R原則的內容是“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減量化原則要求對物質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經濟活動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產出大。再利用原則要求對資源材料、技術工藝、人才、產品、功能、信息、運營管理和廢棄物再利用等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處理。資源化原則要求對可再利用的資源材料、技術工藝、人才、產品、功能、信息、運營管理和廢棄物等盡可能轉化成新的經濟資源。

運行模式細化。循環經濟的運行是“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路反饋式循環模式框架。資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會經濟中的所有投入;產品是對資源的處理結果;廢棄物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剩余、殘損、閑置、遺棄、排放和喪失功能而廢棄的物品;再生資源是廢棄物經過資源化處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資源。這種新資源反饋式進入循環經濟運行模式構架中再循環流動,從而形成不斷地經濟循環活動。

循環物流細化。循環運動的本質是物質運動,其中包括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種流動形式。物質流指有形物質的流動,如物資、材料、能源、資金、設備、辦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無形物質傳遞,如數量、質量、功能、作用和效應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環過程中的知識和“知識差”的傳遞,如知識經驗、科學文化、技能技術、工藝設計、規劃指令、市場動態和管理規制等。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環經濟形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范疇,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全面、系統地在社會各產業、各領域、各區域和各企業實現了經濟循環運動,才能構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世界的循環經濟。

三、循環經濟理論的實踐對接

(一)對接原則

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對接的原則:一是系統原則。循環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構建和運行中必須系統組合,協調運作。二是對應原則。首先是經濟理論對應經濟實踐,切實著手對現實經濟的改造。其次是循環經濟原理與經濟產業、領域、層面和區域的對應,構建不同類型的經濟循環。最后是循環經濟運行模式與生產消費流程的對應,框架設計和構建生產消費流程中的“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運行模式,并按照這種模式運行。三是規制原則。循環經濟理論也是一種規制,運用循環經濟的理論原則規制社會經濟的循環運行。四是激勵原則。循環經濟是一種長效經濟,必須建立激勵機制,才能保證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對接方式

循環經濟理論的對接方式,分為三種:一是全面對接,指一個地區和國家的各產業、各領域、各區域和所有企業全面、系統地按照循環經濟理論構建和運行社會經濟;二是全程對接,經濟活動從設計、構建、運營和管理的全過程都按照循環經濟的理論原理進行規制構建和規范運作;三是分解對接,因循環經濟實踐對象的環境、條件和戰略需求的差異而形成的差異性對接,但總的要求是總體設計,分步實施,最終全面落實。

(三)對接戰略

發展循環經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戰略性,這種戰略性就決定了循環經濟理論的對接戰略選擇,一是因勢戰略。根據構建主體的狀況、環境、條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勢而動地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功利戰略。通過誘發構建主體的功利需求引導和推動發展循環經濟。三是互促戰略。通過示范、功利和激勵形成競爭格局,引導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四、循環經濟理論的規制

循環經濟理論既是一種范式,也是一種規則,具有一定的約束性,這是循環經濟理論的社會功能之一。循環經濟理論的規制性有兩個特點:一是范式性;二是約束性。范式性是通過整合認識,制作規范,構建范例,引導和規范循環經濟的發展。約束性是采取法規、政令、懲戒等手段強行推動和管制循環經濟正常發展。循環經濟理論的規制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理論導向。即通過理論傳導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環經濟理論成為社會意識、公共理念。二是規范供給。即提供可借鑒和仿效的理論規范和實踐示范并進行指導和咨詢服務。三是制約管理。即通過組織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規范和制約循環經濟運行,發揮循環經濟理論的管理職能。

綜上所述,循環經濟理論是目前世界各國經濟形式的最佳選擇。這種理論要轉變為經濟現實,除了本身應當具備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循環經濟具有“設計經濟”的特點,要求理論系統應當較為系統和完善,理論對應較為具體,因此,循環經濟理論的細化和對接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構建和發展經濟循環成為切實可行而有效的社會經濟活動,從而促進循環經濟廣泛而深入地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循環經濟遵循3R原則,即:減量化原則,“就是在生產和服務進程中,盡可能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則,“就是產品多次使用或修復、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長產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資源化原則,就是最大限度地將生產和消費中的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在3R原則的規制下循環經濟運動表現出五種規律性:自然生態式的閉路反饋循環規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轉化規律;廢棄物向新資源轉化規律;循環價值遞增規律;循環效應延展規律等。

循環經濟按照“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運行模式進行閉路反饋式循環運動,構成循環經濟運行程序鏈。在這種鏈式循環中傳遞著物質、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種形式的運動。循環經濟在企業、區域和社會三個層面上的運動就形成了循環經濟的整體形態。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是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統一,通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應”途徑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于循環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因此,也形成一種個性化的評價指標和方法,

用來評價和檢測循環經濟效果(見表1)。循環經濟的管理以矩陣循環管理為主,力求做到標準化、標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規制化。

循環經濟理論的細化

循環經濟理論在向實踐轉化中需要一個理論充實和與實踐對接的過程,就是將其理論內容及其對象分解、擴充和對應具體化,即理論細化。循環經濟理論細化包括對經濟基礎和核心內容兩個方面的細化。

(一)循環經濟理論的經濟基礎細化

循環經濟是改造社會經濟的一種形式,社會經濟形態是循環經濟的經濟基礎。社會經濟形態的細化:

一是產業結構細化。產業分類有三次產業、四次產業等方法。四次產業分類法將產業分為: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我國產業按照中國國家標準局編制和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分為16個門類,92個大類,300多個中類和更多的小類。16個產業門類是:農業、林業、漁業;采掘業;制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地質勘查業和水利管理;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其他行業。這些產業門類都能構建循環經濟模式。

二是經濟領域細化。經濟領域是根據社會經濟的職能性質劃分的經濟類型,其中包括生產、服務、消費和管理等四個經濟領域。在這四個細化領域中同樣可以構建循環經濟。

三是經濟區域細化。經濟區域是經濟活動的社會平臺,分為三個層面:企業—企業內部自成系統的經濟循環形成小循環;區域—局部地域和關聯行業內的循環經濟的有機組合形成中循環;社會—無數企業和地區的合理組合或者小循環和中循環的有機連結形成社會一體化大循環。

四是企業經濟細化。企業經濟是社會經濟的基本構件,從企業經濟構成要素及其運動分析,企業經濟包括資本、資金、物資、設備、技術、工藝、人才、信息、生產、運營、管理和項目開發等要素及其運動摸式。資本運行模式:G—W—G’;資金運行模式:貨幣資金—材料設備資金—產品資金—貨幣資金;物資運行模式:材料—加工—產品—廢棄物;設備運行模式:購置—安裝—運行—報廢;技術運行模式:開發—采集—運用—廢棄;工藝運行模式:編制—采集—運用—廢棄;人才運行模式:開發—采集—運用—閑置—流失;信息運行模式:采集—輸入—處理—輸出;生產運行模式:材料—加工—產品—廢次品;運營運行模式:供—產—銷;管理運行模式:建制—執行—調整—廢止;項目開發運行模式:設計—構建—運營—調整—終止等,這些企業經濟構成要素及其運行模式也一樣可以構建企業循環經濟。總之,從以上四個方面對循環經濟理論的經濟基礎的細化分析,為構建循環經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對象和路徑選擇。

(二)循環經濟理論的核心內容細化

3R原則細化。3R原則的內容是“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減量化原則要求對物質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經濟活動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產出大。再利用原則要求對資源材料、技術工藝、人才、產品、功能、信息、運營管理和廢棄物再利用等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處理。資源化原則要求對可再利用的資源材料、技術工藝、人才、產品、功能、信息、運營管理和廢棄物等盡可能轉化成新的經濟資源。

運行模式細化。循環經濟的運行是“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路反饋式循環模式框架。資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會經濟中的所有投入;產品是對資源的處理結果;廢棄物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剩余、殘損、閑置、遺棄、排放和喪失功能而廢棄的物品;再生資源是廢棄物經過資源化處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資源。這種新資源反饋式進入循環經濟運行模式構架中再循環流動,從而形成不斷地經濟循環活動。

循環物流細化。循環運動的本質是物質運動,其中包括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種流動形式。物質流指有形物質的流動,如物資、材料、能源、資金、設備、辦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無形物質傳遞,如數量、質量、功能、作用和效應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環過程中的知識和“知識差”的傳遞,如知識經驗、科學文化、技能技術、工藝設計、規劃指令、市場動態和管理規制等。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環經濟形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范疇,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全面、系統地在社會各產業、各領域、各區域和各企業實現了經濟循環運動,才能構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世界的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理論的實踐對接

(一)對接原則

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對接的原則:一是系統原則。循環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構建和運行中必須系統組合,協調運作。二是對應原則。首先是經濟理論對應經濟實踐,切實著手對現實經濟的改造。其次是循環經濟原理與經濟產業、領域、層面和區域的對應,構建不同類型的經濟循環。最后是循環經濟運行模式與生產消費流程的對應,框架設計和構建生產消費流程中的“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運行模式,并按照這種模式運行。三是規制原則。循環經濟理論也是一種規制,運用循環經濟的理論原則規制社會經濟的循環運行。四是激勵原則。循環經濟是一種長效經濟,必須建立激勵機制,才能保證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對接方式

循環經濟理論的對接方式,分為三種:一是全面對接,指一個地區和國家的各產業、各領域、各區域和所有企業全面、系統地按照循環經濟理論構建和運行社會經濟;二是全程對接,經濟活動從設計、構建、運營和管理的全過程都按照循環經濟的理論原理進行規制構建和規范運作;三是分解對接,因循環經濟實踐對象的環境、條件和戰略需求的差異而形成的差異性對接,但總的要求是總體設計,分步實施,最終全面落實。

(三)對接戰略

發展循環經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戰略性,這種戰略性就決定了循環經濟理論的對接戰略選擇,一是因勢戰略。根據構建主體的狀況、環境、條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勢而動地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功利戰略。通過誘發構建主體的功利需求引導和推動發展循環經濟。三是互促戰略。通過示范、功利和激勵形成競爭格局,引導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循環經濟理論的規制

循環經濟理論既是一種范式,也是一種規則,具有一定的約束性,這是循環經濟理論的社會功能之一。循環經濟理論的規制性有兩個特點:一是范式性;二是約束性。范式性是通過整合認識,制作規范,構建范例,引導和規范循環經濟的發展。約束性是采取法規、政令、懲戒等手段強行推動和管制循環經濟正常發展。循環經濟理論的規制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理論導向。即通過理論傳導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環經濟理論成為社會意識、公共理念。二是規范供給。即提供可借鑒和仿效的理論規范和實踐示范并進行指導和咨詢服務。三是制約管理。即通過組織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規范和制約循環經濟運行,發揮循環經濟理論的管理職能。

綜上所述,循環經濟理論是目前世界各國經濟形式的最佳選擇。這種理論要轉變為經濟現實,除了本身應當具備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循環經濟具有“設計經濟”的特點,要求理論系統應當較為系統和完善,理論對應較為具體,因此,循環經濟理論的細化和對接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構建和發展經濟循環成為切實可行而有效的社會經濟活動,從而促進循環經濟廣泛而深入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冰冰,于傳利,宮國靖.循環經濟企業運行與管理[M].企業出版社,2005

2.張揚等.循環經濟概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篇(4)

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循環經濟的核心就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減少廢棄物排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層面的循環經濟是基于技術、管理、環境保護和社會監督的系統工程。

我國在企業層面發展循環經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都是基于壓力――響應模型,隨著外在壓力的減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也就減小了。在實際中表現為:企業缺少創新,資源利用率低下,主動要求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不強。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自覺走上發展循環經濟的道路。

(二)生產業

生產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生產服務的服務行業。生產業依附于制造業企業而存在,貫穿于企業生產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諸環節中,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投入,把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引進制造業,是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的關鍵環節。

我國生產業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生產業最重要的發展條件是生產規模化。根據科斯交易費用理論,如果企業內部管理成本大于外部交易費用,企業會選擇外部交易方式進行生產。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找到為生產業提供發展的土壤和平臺。

二、企業層面循環經濟與生產業耦合分析

(一)理論耦合

目前,我們對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還不深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對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理論基礎研究還不夠。從整個產業鏈條上看,由于生產是專業化、規模化經營,資源和能源能得到綜合利用,總的來說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就會減少。從這個角度看,生產業能從各個角度促進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的發展,從中可以系統地,整體地分析企業層面循環經濟各種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生產業是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理論的一個基礎。另一方面,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理論擴展了生產業的內涵。第二,對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相關理論建設不夠,表現為關于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主要還是局限于對循環經濟理論本身的研究。循環經濟會涉及很多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從生產業角度研究循環經濟將是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理論一個重要補充,而生產業也會因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理論擴展其內涵與外延。

(二)主體耦合

從單個個體來看,生產業是為企業服務的,但是從整個產業鏈條上看,生產業和企業層面循環經濟主體是統一的,他們相互依存,相互發展。更確切地說,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成為重要趨勢。隨著大規模生產日漸普遍,純制造業過程已不能產生更多的附加值,只有更多的服務滲透的生產過程才能獲得競爭上的優勢,二三產業的融合順應了這樣的形式。由于專業化分工日益清晰,原先依附于制造業中的生產開始壯大,并逐漸脫離制造企業獨立出來,形成了融合二三產業特性的生產業企業。但是他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都是朝著一個共同目標:即實現效率和效益,在這之中,生產業推動了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的發展又促進了生產業的發展。

(三)市場機制耦合

企業層面發展循環經濟需要市場機制,發展循環經濟必須依靠市場機制才具生命力,但是企業層面循環經濟不是以社會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也不是以解決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為目標,這是市場機制自身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就當前而言,推進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發展的外在動力和內在利益共享機制還沒有普遍形成。由于生產業的存在,企業層面發展循環經濟時,市場機制還是起作用的,只不過轉移到生產業。但企業層面循環經濟和生產業主體耦合,就可知企業層面循環經濟和生產業市場機制也耦合。

(四)技術耦合

技術是制約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一個瓶頸。企業缺乏科技創新的動力。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企業應該是循環經濟技術開發與創新的主體。但是目前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循環經濟發展的水平都不高,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必須加快建立適合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另一方面,即使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企業在選用循環經濟技術時,也會按照期望投資與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準則,對采用這類技術的可行性加以評價。而大多數這類技術與一些效益型或資源消耗型的技術相比,其期望收益較低而期望成本較高,因此企業寧愿交排污費甚至罰款,也不愿意采用此類循環技術。生產業能夠為生產企業或服務對象提供專業知識的服務。企業層面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缺失可以由生產業來補充,這主要是由于生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經營,可以使其規模報酬遞增。另一方面,生產業比生活業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生產業就有創新動力。總的來說,企業層面循環經濟和生產業技術是耦合的。

三、耦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從認識上看

人們認為生產過程創造價值,而服務過程不創造價值。因此在實際中的表現為重生產、輕服務,重視工業發展,忽視生產業發展。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嚴重制約了生產業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應充分認識到,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它包含了大量的服務性內容,在現代企業生產網絡和營銷網絡形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伴隨著服務需求,而生產業的發展又為制造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

(二)從體制上看

篇(5)

在新循環經濟學中,有學者提出發達國家正在實施的循環經濟(即后工業經濟)是知識經濟的第一階段。筆者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高技術的污染遠比傳統意義上的污染復雜,在生產、消費和消費后廢棄等階段都對環境產生影響;第三產業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因此,應該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型知識經濟是循環經濟的最高階段。

廣義循環經濟學概念的再認識

空間結構是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新循環經濟學的核心是5R原則(包括再思考、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再修復),強調區域協調發展原則和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廣義循環經濟學也重視生態工業園的建設。但總體上看,二者對空間結構較少涉及。主流經濟學忽視空間結構研究的缺陷已經為學者們所認識,因此,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新模式,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必須將空間結構作為重要研究內容,以研究空間結構為核心的地理學應該是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建立和發展循環經濟地理學將是地理學和循環經濟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但這一點還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循環經濟地理學可分為通論循環經濟地理學、區域循環經濟地理學、部門循環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循環經濟地理學、工業循環經濟地理學、第三產業循環經濟地理學等)和公司(企業)循環經濟地理學。

有學者認為,廣義循環經濟有其特定的內涵,不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筐”,凡有產業聯系的都要往里“裝”。例如,電-高耗能產業耦合、資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發進行的產業活動,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不應是循環經濟。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盡管目前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政策來推動,但循環經濟與市場經濟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場經濟是建立循環經濟的基礎,因此,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發進行的產業活動排除在循環經濟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術條件下,廢物如廢鋼鐵就是資源,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電-高耗能產業耦合、資源的深加工與垃圾發電-高耗能產業、廢物如廢鋼鐵的深加工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不能因為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就認為不是循環經濟。狹義的循環經濟更多地關注生態效益,忽視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難以實現的。如電-高耗能產業耦合和資源深加工盡管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沒有形成完整的循環經濟鏈,但只要遵循5R原則,就是循環經濟鏈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區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環經濟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義循環經濟學比目前廣義循環經濟學的內涵更豐富。

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

新循環經濟學的主要創新在于提出新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與自然生態三個大系統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再思考與再修復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進行了延伸與拓展,強調和諧社會的形成(包括區域協調發展原則和消除貧困原則)、知識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融合、循環經濟方程、新循環經濟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是新循環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循環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P>

廣義循環經濟學的主要創新在于強調廣義循環經濟包括經濟、自然環境及社會三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銜接,涵蓋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環境三個方面,追求三個系統之間達到一種理想的優化組合狀態。廣義循環經濟理論不僅關注工業系統、社會系統內部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因素納入循環經濟理論體系,構建完全意義、具有廣泛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循環經濟理論體系。并探討了廣義循環經濟的生態學基礎與模式轉換、廣義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與經濟學范式的轉換、廣義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和社會運行機制與社會治理,推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點在于強調社會系統、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構成的復雜巨系統是循環經濟的研究對象,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是循環經濟的目標,3R原則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原則,與狹義循環經濟相比更強調社會效益以及生態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協調發展,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思想指導下對循環經濟理論的創新。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研究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對循環經濟原則認識的深度不同,對科學技術系統重要性認識的不同。但從學科視角看,二者的研究對象和目標是一致的,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屬于可持續發展學。

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不能僅以經濟效益為目標,也要追求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要研究社會經濟系統、科學技術系統、自然生態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但重點應是其中的子系統即經濟系統,否則,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就等同于循環型可持續發展學,也就是說目前的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太過寬泛。廣義循環經濟學和新循環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應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思想指導下,根據5R原則和三循環理論(良性自然循環、良性經濟循環和良性社會-經濟-自然復合循環)等對傳統線形經濟學進行改造,以循環型市場經濟為基礎,并將空間結構作為重要研究內容,是更新和更廣義的循環經濟學,可稱為循環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循環經濟與區域創新

區域創新網絡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各個行為主體(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地方政府等組織及其個人)在交互作用與協同創新過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種相對穩定的、能夠促進創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關系總和,結點主要包括企業、大學或研究機構、政府等公共組織機構、中介服務組織以及區域金融機構等。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循環經濟必然是區域創新的理論基礎之一,區域創新網絡將轉型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其中的企業將變成循環型企業,既包括傳統企業的循環經濟改造,也包括資源再生企業和生態恢復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要研究循環經濟技術,并通過教育、培訓以及成果轉化等方式,有效地促進循環經濟知識、信息、技術等的擴散或市場價值的實現。循環經濟信息服務中介組織、循環經濟社區協調中介組織、雙軌制回收中介組織和民間環保社團成為循環型中介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積極營造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創新環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制度,促進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區域金融機構要支持區域循環經濟的發展。以上各循環型結點之間的物質(含“廢物”)聯系和循環經濟知識、技術、信息、人才等的聯系成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中的重要關系鏈條。由于我國的循環經濟制度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目前應充分發揮政府在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中的重要作用。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基本特征除包括傳統的動態性、系統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還應包括遵循5R原則和公平性,以實現可持續的區域創新。

根據循環經濟理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將是區域循環型創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吸引人才,優質的自然資源有利于循環型產品的生產),傳統的社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社會服務環境和基礎設施必須根據循環經濟理論進行創新,如加強企業之間相互利用“廢物”的運輸通道和“廢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導循環經濟文化。

根據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上理論必須在循環經濟理論指導下進行創新,才能成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理論基石。規模循環經濟理論要求既考慮經濟成本也考慮社會成本和生態成本,既考慮經濟效益也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范圍循環經濟理論要求在由動脈產業和靜脈產業構成的循環經濟產業內進行專業化分工與合作。循環經濟交易成本理論要求傳統交易成本“綠色化”,包括“廢物”信息成本、綠色市場信息成本、循環經濟技術信息成本、談判成本、監督管理成本等。環形網絡創新理論要求由線性創新模式或非線性創新模式轉變為由環形創新模式與傳統網絡創新模式融合創新形成的新模式。區域循環經濟競爭優勢理論要求重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要素、綠色市場條件、基于產業生態聯系的相關與支撐條件等的作用,既考慮經濟優勢也考慮生態優勢和社會優勢。

循環經濟與區域規劃

新的區域資源觀。一方面,在傳統的區域資源觀中,區域資源包括自然物質資源、知識、信息和制度等無形資源,但在循環經濟背景下,許多“廢物”成為資源,如垃圾發電。另一方面,傳統的認為知識和信息資源等無形要素逐漸取代自然物質資源而成為決定區域發展關鍵因素的觀點的合理性在于強調了知識經濟的影響,但忽略了自然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性在逐漸加大的事實。

新的區域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已成為指導區域發展的主流發展觀,但在傳統的線形經濟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環經濟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因此,基于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觀將是指導區域發展的理想發展觀。

新的區域市場觀。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綠色市場將逐漸取代傳統市場,同時,由于循環經濟制度在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來,必須加強政府的作用,政府調控與市場導向共同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

為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將成為區域規劃的新理念,區域循環經濟理論將成為指導區域規劃的新理論,區域規劃要遵循5R原則,重視社會公平(如區域協調與區際協調)和生態恢復,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

篇(6)

在新循環經濟學中,有學者提出發達國家正在實施的循環經濟(即后工業經濟)是知識經濟的第一階段。筆者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高技術的污染遠比傳統意義上的污染復雜,在生產、消費和消費后廢棄等階段都對環境產生影響;第三產業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因此,應該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型知識經濟是循環經濟的最高階段。

廣義循環經濟學概念的再認識

空間結構是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新循環經濟學的核心是5R原則(包括再思考、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再修復),強調區域協調發展原則和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廣義循環經濟學也重視生態工業園的建設。但總體上看,二者對空間結構較少涉及。主流經濟學忽視空間結構研究的缺陷已經為學者們所認識,因此,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新模式,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必須將空間結構作為重要研究內容,以研究空間結構為核心的地理學應該是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建立和發展循環經濟地理學將是地理學和循環經濟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但這一點還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循環經濟地理學可分為通論循環經濟地理學、區域循環經濟地理學、部門循環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循環經濟地理學、工業循環經濟地理學、第三產業循環經濟地理學等)和公司(企業)循環經濟地理學。

有學者認為,廣義循環經濟有其特定的內涵,不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筐”,凡有產業聯系的都要往里“裝”。例如,電-高耗能產業耦合、資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發進行的產業活動,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不應是循環經濟。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盡管目前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政策來推動,但循環經濟與市場經濟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場經濟是建立循環經濟的基礎,因此,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發進行的產業活動排除在循環經濟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術條件下,廢物如廢鋼鐵就是資源,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電-高耗能產業耦合、資源的深加工與垃圾發電-高耗能產業、廢物如廢鋼鐵的深加工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不能因為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就認為不是循環經濟。狹義的循環經濟更多地關注生態效益,忽視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難以實現的。如電-高耗能產業耦合和資源深加工盡管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沒有形成完整的循環經濟鏈,但只要遵循5R原則,就是循環經濟鏈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區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環經濟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義循環經濟學比目前廣義循環經濟學的內涵更豐富。

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

新循環經濟學的主要創新在于提出新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與自然生態三個大系統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再思考與再修復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進行了延伸與拓展,強調和諧社會的形成(包括區域協調發展原則和消除貧困原則)、知識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融合、循環經濟方程、新循環經濟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是新循環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循環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廣義循環經濟學的主要創新在于強調廣義循環經濟包括經濟、自然環境及社會三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銜接,涵蓋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環境三個方面,追求三個系統之間達到一種理想的優化組合狀態。廣義循環經濟理論不僅關注工業系統、社會系統內部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因素納入循環經濟理論體系,構建完全意義、具有廣泛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循環經濟理論體系。并探討了廣義循環經濟的生態學基礎與模式轉換、廣義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與經濟學范式的轉換、廣義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和社會運行機制與社會治理,推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點在于強調社會系統、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構成的復雜巨系統是循環經濟的研究對象,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是循環經濟的目標,3R原則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原則,與狹義循環經濟相比更強調社會效益以及生態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協調發展,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思想指導下對循環經濟理論的創新。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研究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對循環經濟原則認識的深度不同,對科學技術系統重要性認識的不同。但從學科視角看,二者的研究對象和目標是一致的,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屬于可持續發展學。

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不能僅以經濟效益為目標,也要追求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要研究社會經濟系統、科學技術系統、自然生態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但重點應是其中的子系統即經濟系統,否則,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就等同于循環型可持續發展學,也就是說目前的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太過寬泛。廣義循環經濟學和新循環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應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思想指導下,根據5R原則和三循環理論(良性自然循環、良性經濟循環和良性社會-經濟-自然復合循環)等對傳統線形經濟學進行改造,以循環型市場經濟為基礎,并將空間結構作為重要研究內容,是更新和更廣義的循環經濟學,可稱為循環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循環經濟與區域創新

區域創新網絡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各個行為主體(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地方政府等組織及其個人)在交互作用與協同創新過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種相對穩定的、能夠促進創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關系總和,結點主要包括企業、大學或研究機構、政府等公共組織機構、中介服務組織以及區域金融機構等。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循環經濟必然是區域創新的理論基礎之一,區域創新網絡將轉型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其中的企業將變成循環型企業,既包括傳統企業的循環經濟改造,也包括資源再生企業和生態恢復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要研究循環經濟技術,并通過教育、培訓以及成果轉化等方式,有效地促進循環經濟知識、信息、技術等的擴散或市場價值的實現。循環經濟信息服務中介組織、循環經濟社區協調中介組織、雙軌制回收中介組織和民間環保社團成為循環型中介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積極營造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創新環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制度,促進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區域金融機構要支持區域循環經濟的發展。以上各循環型結點之間的物質(含“廢物”)聯系和循環經濟知識、技術、信息、人才等的聯系成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中的重要關系鏈條。由于我國的循環經濟制度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目前應充分發揮政府在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中的重要作用。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基本特征除包括傳統的動態性、系統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還應包括遵循5R原則和公平性,以實現可持續的區域創新。

根據循環經濟理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將是區域循環型創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吸引人才,優質的自然資源有利于循環型產品的生產),傳統的社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社會服務環境和基礎設施必須根據循環經濟理論進行創新,如加強企業之間相互利用“廢物”的運輸通道和“廢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導循環經濟文化。

根據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上理論必須在循環經濟理論指導下進行創新,才能成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理論基石。規模循環經濟理論要求既考慮經濟成本也考慮社會成本和生態成本,既考慮經濟效益也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范圍循環經濟理論要求在由動脈產業和靜脈產業構成的循環經濟產業內進行專業化分工與合作。循環經濟交易成本理論要求傳統交易成本“綠色化”,包括“廢物”信息成本、綠色市場信息成本、循環經濟技術信息成本、談判成本、監督管理成本等。環形網絡創新理論要求由線性創新模式或非線性創新模式轉變為由環形創新模式與傳統網絡創新模式融合創新形成的新模式。區域循環經濟競爭優勢理論要求重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要素、綠色市場條件、基于產業生態聯系的相關與支撐條件等的作用,既考慮經濟優勢也考慮生態優勢和社會優勢。

循環經濟與區域規劃

新的區域資源觀。一方面,在傳統的區域資源觀中,區域資源包括自然物質資源、知識、信息和制度等無形資源,但在循環經濟背景下,許多“廢物”成為資源,如垃圾發電。另一方面,傳統的認為知識和信息資源等無形要素逐漸取代自然物質資源而成為決定區域發展關鍵因素的觀點的合理性在于強調了知識經濟的影響,但忽略了自然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性在逐漸加大的事實。

新的區域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已成為指導區域發展的主流發展觀,但在傳統的線形經濟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環經濟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因此,基于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觀將是指導區域發展的理想發展觀。

新的區域市場觀。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綠色市場將逐漸取代傳統市場,同時,由于循環經濟制度在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來,必須加強政府的作用,政府調控與市場導向共同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

為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將成為區域規劃的新理念,區域循環經濟理論將成為指導區域規劃的新理論,區域規劃要遵循5R原則,重視社會公平(如區域協調與區際協調)和生態恢復,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

篇(7)

一、循環經濟以生態經濟學為基礎

循環經濟與生態經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態經濟學認為,要相實現經濟系統發展的可持續性,就必須使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保持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這就是經濟系統活動必須遵循的“生態真理”,以維持生態經濟大系統的整體均衡與功能持續。生態經濟學不同于傳統經濟學中資源無限的假設,而是以資源和環境容量有限為研究起點,以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為研究對象,以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和價值增值規律及其應用為研究目的新興經濟學科。

二、循環經濟以資源稀缺論為前提

在經濟學領域,稀缺性指的是:相對于人類需求欲望的無限性,人類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總是明顯不足,即稀缺(scarcity)。由于物質稀缺性的存在,各種經濟問題相繼爆發,為了解決這些經濟難題,經濟學應運而生。因此,經濟學的經典定義為:“經濟學是一門把人類行為作為目的與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資源之間的關系來研究的科學。”

三、循環經濟以經濟效率理論為目標

效率是指資源配置的最優狀態。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資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稱為帕累托最優,即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由市場供求所形成的均衡價格,能夠引導社會資源實現有效配置,使任何兩種產品對于任何兩個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都相等,任何兩種生產要素對任何兩種產品生產的技術替代率都相等,從而達到任何資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處境變壞的同時,使一些人的處境變好。

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是提高生態效率。生態效率被用來表示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之間的分離關系,是衡量一個國家綠色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所謂生態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價值量與自然資本(包括自然資源和環境功能)消耗的實物量的比值,即:生態效率=經濟發展價值量/資源環境消耗實物量。

不同于傳統經濟中將GDP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恒定指標,從生態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經濟發展的價值量(即GDP總量)時,應該考慮資源環境消耗的實物量。這一計算方式有效改變了GDP對經濟增長真實尺度的扭曲。

盡管循環經濟與生態效率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本質都突出了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的思想,因此,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是提高生態效率,即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緩環境壓力的增長,直至環境壓力趨向零增長。循環經濟克服了單一傳統經濟與單一環境保護思想的弊端,將整個經濟系統視為生態系統的一種特殊情況,按照生態系統的規律來建立其運行模式,改進經濟系統使之能與生物圈兼容,最終持久生存下去。

而從方法論意義上來說,循環經濟和生態效率都強調將經濟和環境兩個維度相結合,在提高人們福利和生活質量的同時,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正是由于二者存在著內在的一致性,因此,循環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可以用生態效率來衡量。也就是在循環經濟條件下,效率不再僅僅是指經濟效率,而是更加強調社會效率,側重于整個社會的物質循環應用,強調循環和生態效率、要求資源多次重復利用,并注重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資源節約。

四、循環經濟以外部不經濟理論為核心

“外部性”又被稱為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是指一個經濟當事人的行為對他人福利的影響,這種影響無關于各方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費用或獲得的相應報酬,是外在的影響。對旁觀者影響的后果既可能是帶來福利的損失(成本)也可能是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被視為“外部不經濟”,后者則被視為“外部經濟性”。環境污染(負外部效應)和環境保護(正外部效應)正是外部性理論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在經濟學領域,污染被認定為外部不經濟理論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在外部不經濟理論中,污染被界定為未簽訂契約就將生產成本的一部分強加給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從這個角度說,污染是違背商品經濟等價交換原則的。在經濟學領域看來,這種表現出外部不經濟性的污染問題主要是由生態環境資源為能夠被作為上產要素而界定其產權所決定的。

不得不承認,由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動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其產權難以實現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業都無法獨立掌握這種產權并有效實施,降低環境的外部不經濟性只能由國家政府代表社會來實施。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它力圖通過私人成本社會化轉變為私人成本內部化來減少甚至消除社會成本,在避免污染的同時也不給任何人污染的權力,最終達到治理環境污染的目的。

五、結語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節約和資源循環為手段,以解決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間矛盾為目的的經濟學科。通過對循環經濟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進行探究,不難發現,循環經濟是一門綜合運用了生態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經濟效率學說以及環境經濟學等學科的新興經濟學科。循環經濟的產生遵循著傳統經濟學的一般規律又對其具體實踐模式進行了創新。它觸發了世界各國對生態資源稀缺、經濟效率和外部經濟等經濟概念的再認識,推動了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對循環經濟進行經濟學解釋,能夠使人們了解循環經濟的運作機制,為解決環境惡化與經濟增長間的矛盾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解振華.關于循環經濟理論與政策的幾點思考[J].環境保護,2004,(1)

[2][美]赫爾曼·E·戴利著.諸大建,胡圣譯.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155-156

[3]梁小民.微觀經濟學(第1版)[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5

[4]阮洪.循環經濟理論的經濟學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11,(10)

[5]閆敏,高輝清.從循環經濟看傳統經濟學的缺陷[J].現代經濟探討,2006,(1)

篇(8)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80(2011)06-0120-02

世界生態旅游峰會《魁北克聲明》中生態旅游被定義為一種適應市場機制的,以自然為基礎的旅游,它還是國家政府機構用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種有效工具。循環經濟與生態旅游均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論,因而有著內在聯系。本文試對生態旅游與循環經濟的關系加以探討,期望將循環經濟理論運用于推進吉林市生態旅游的發展。

一、 循環經濟與生態旅游的關系

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可持續發展宣言,標志著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的誕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強調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 的循環利用模式。循環經濟是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把經濟活動組織成為“自然資源—產品和用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量都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利用,從而把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有效地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兩大障礙——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自循環經濟誕生之日起,已成為許多國家實施旅游業尤其是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可以說,循環經濟與生態旅游因貫徹可持續發展而聯姻,同時生態旅游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走上循環經濟之路。

二、 吉林市推進生態旅游的優勢

1. 氣候地理位置獨特

吉林市坐落在中國東北地區中南部,長白山與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理位置優越,路網密布,四通八達。依托位居東北亞經濟圈腹心的區位格局,輻射東北,自古就是三省通衢,是運輸方式齊全的東北五大綜合通樞紐之一。吉林市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使其有能力成為東北地區國際旅游的門戶和國內旅游的中心地區。

2. 生態旅游資源豐富

吉林市旅游資源特色鮮明,是一座聞名遐邇、四季皆宜的旅游城市。吉林市以山水林、冰雪凇為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互相映襯,構成得天獨厚的觀光、休閑、民俗風情和歷史文化等旅游優勢。夏季是避暑度假的勝地,冬季是滑雪娛樂的天堂,被國家納入31個重點旅游城市行列。現在全市共有旅游景區、景點80余處。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世界隕石之王吉林隕石、國家重點風景區松花湖等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3. 生態旅游發展潛力大

吉林市地處長白山和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遠望長白山,近繞松花江。松花江低回慢轉,呈返“S”型穿過市區。這一得天獨厚的豐富的水資源構成了吉林市青水綠帶環城的獨特水景觀。與四面環繞的龍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嶺和西團山、東團山兩座古文化遺址共同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是我國少有的山水環城的自然地理單元,堪稱“東北的香格里拉”。這一極富立體感、水城山城合一、享譽國內外的山水名城,與上游的松花湖、下游的人工濕地一起構成吉林市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吉林市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及高品位的人文景觀資源,使其具有發展生態旅游的巨大潛力。同時也充分凸顯吉林市生態環境的優越性,也是吉林市旅游業乃至第三產業最具競爭力、最具特色的優化發展道路。

三、 吉林市發展生態旅游面臨的問題

1. 旅游產品結構單一

多元化的旅游產品是旅游產業得以繁榮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吉林市旅游產品緊緊圍繞著松花湖和霧凇來開發觀光旅游產品,數量少、種類單一。近幾年,旅游產品的開發卻出現,大量新產品推向市場,但產品質量難以保證,效益偏低,影響了吉林市的旅游形象。

2. 生態旅游宣傳不充分,功能難以實現,缺乏精品

生態旅游提供的是以教育、引導為主,寓教于樂的旅游服務。生態旅游區是環境教育和自然知識普及的場所,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有一支業務精湛、熱情高漲、服務到位的導游隊伍和相關從業人員,同時也應有系列宣傳品以達到對生態旅游內涵的充分解釋,以滿足旅游者的需求。然而,吉林市大部分景區這一點做得十分欠缺,導游講解的知識品位不高,有些旅游產品的資源管理粗放,服務不到位等同樣失去了生態旅游的應有特色。

3. 旅游專業人才儲備不足,人才結構急需改善

在吉林市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明顯存在著嚴重的人才瓶頸現象。吉林市旅游人才中擁有高等學歷者甚少。由于吉林市生態旅游業發展緩慢,經濟效益相應不高,人才引進困難。另外,吉林市在發展生態旅游業的過程中對人力資源的投入不高,人才結構需要調整,層次有待提升。因此缺乏優秀的管理和經營人才,嚴重制約了吉林市生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四、吉林市以循環經濟理論發展生態旅游的對策

1. 以循環經濟理論作指導開發綠色多樣化旅游產品

循環經濟的支撐系統包括法律法規支撐系統,經濟政策、經濟評估支撐系統,技術支撐系統及鼓勵公眾參與等。這些支撐系統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上,都對生態旅游有著重大啟示。吉林市開發多樣化的生態旅游產品可以借鑒循環經濟理論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加強科技應用及經濟評估,促進公眾積極參與,大力開發山水游、農家樂旅游及采摘游等旅游產品,引導游客進行綠色消費,開展綠色教育,使吉林市生態旅游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2. 以循環經濟理論指導吉林市生態旅游經濟維度的強化

吉林市發展生態旅游在實現產品功能,提高產品服務質量,打造精品等方面的問題,可以從循環經濟的經濟維度里找到良方。具體作法是:(1)關注物品的功能。在對吉林市生態旅游產品充分解釋的基礎上,注重打造產品質量,使其實現觀光游覽的旅游功能、生態環境的保護功能、促進社區協調發展功能、生態環境的教育功能等。(2)實現服務優先。其他的旅游形式很注重對資源本身的考慮,而在服務上下工夫不夠。生態旅游應該發展循環經濟關于服務優先的理論。也就是說吉林市發展生態旅游,其旅游產品要在深層服務、優先服務上下工夫,畢竟只有優良的服務才會帶來精良的旅游產品。

3. 建設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隊伍

建設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隊伍是保障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目前吉林市旅游管理人才短缺、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要充分利用各種人才培訓資源,創建多種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訓基地與培訓網絡,積極構建起適合各層次需要的旅游教育體系,對旅游景區員工進行適時的培訓,以提高其服務質量和水平。

生態旅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產業——旅游業發展的新階段、新模式,正在具體實踐著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循環經濟理論能發揮戰略指導作用和實踐借鑒作用、從產品開發,三維整合和人才培養的角度給吉林市生態旅游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示。

楊麗春 關 萍: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吉林市生態旅游發展

[參考文獻]

[1]代海濤. 新形勢下吉林市旅游業發展SWOT分析[J]. 商業經濟,2006(3).

篇(9)

一、引言

“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從中國目前轉型攻堅之難,可以發現實體循環經濟通過在領域、規模方面的擴展,對于可持續發展范式的重要戰略意義。湖北省“十二五”謀劃“跨越式發展”,一個重要的源動力來自于成為“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而在國家整體戰略取向降速(GDP增長率預期下調)、轉方式(資源利用方式)、調結構(產業結構、利益分配結構)的大背景下,湖北的“跨越式發展”不能是傳統范式的發展:既不能是對相對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被動承接式發展、也不能是對相對發達地區過去發展模式的復制式發展,而必須是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約束條件下,基于發展范式創新的可持續發展。就“五個統籌”布局的國家戰略而言,湖北的發展應是以突出“兩型社會”特征為基礎的“跨越”,而是否能夠可持續深入推進“兩型社會”發展實踐,應是湖北“跨越式發展”范式的核心要義。

二、全球價值的“金融內生”循環經濟新范式

(一)金融“脫耦”限制了實體循環經濟發展空間 傳統循環經濟理論,視角集中于實體經濟物質循環,雖然可以在物質循環載體上討論價值循環與信息循環(羅麗艷,2005),但屬于虛擬經濟范疇的金融運行卻在理論和實際運行機制上,外生于循環經濟系統。而在金融運行核心化的現代經濟中,這意味著將不存在由循環經濟理論指導的、以新增長范式姿態出現、以循環經濟革命及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為核心綠色生態經濟革命。從“兩型社會”建設的實踐看,一方面,由于與金融 “脫耦”局限了應用領域,使得循環經濟難以成為整體經濟系統的生態增長范式,無法滿足以“兩型社會”循環經濟發展,帶動綜合配套改革成功的國家戰略目標;另一方面,傳統循環經濟本身在“兩型建設”中的發展勢頭,也因主要依賴財政渠道的計劃資金支持,而來自更加市場化渠道的“金融支持”,雖然在政策的一再支持鼓勵下,卻因缺乏融入循環經濟運行的內生動力,使得抑制實體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瓶頸”難以消除。因此,如果沒有循環經濟理論的更新,就難以為金融與實體循環經濟的“耦合”提供理論支持,而“綱要”關于十二·五時期“引導投資…向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傾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的規劃,其效能未免存疑。

篇(10)

一、引言

當前,世界許多國家都面臨著人口、糧食、能源、資源和環境等危及人類自身安全的五大問題。盡管國內經濟連續多年快速增長,但在片面追求增長率思想的指導下,中國也未能避免上述五大問題的出現,情況甚至更為嚴重。

中國人大常委會審閱(第三次)了“循環經濟法草案”,并將其改名為“循環經濟促進法草案”。這表明該法的通過將指日可待,這無疑是中國解決上述問題并追求經濟循環持續發展途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但同時這也只是起步,對循環經濟理論進行基于安全和立法角度的嚴謹思考依舊十分必要。

二、循環經濟理論發展對傳統經濟理論安全性的挑戰

(一)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內涵看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下,按照清潔生產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活動過程。循環經濟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封閉流程,必將導致傳統線性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相協調的安全發展模式。

(二)從傳統經濟學面臨的安全挑戰效應來看

1、循環經濟挑戰傳統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說,力求社會安全持續發展。傳統經濟學最基本的前提是“理性經濟人”假定,它只重視經濟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對其他人包括后代人的社會利益、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等安全問題基本不予考慮,這就在理論上助長了經濟當事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資源過程中的不可持續行為,對全社會的安全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而循環經濟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礎上,它要求經濟當事人在經濟活動中必須考慮自然資源的耗費及環境污染問題,保證社會的安全持續發展。

2、循環經濟挑戰傳統經濟學的資源配置模式,謀求資源的安全耗用。資源配置模式的傳統代表是“帕累托最優”,它尋求在給定資源配置條件下既能讓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福利而又不損害其他人福利的最優資源配置模式。在現實情況下,這是很難做到的,特別是自然生態資源在以循環利用為標準進行配置時,“帕累托最優”理論受到了致命限制,可以通過分析傳統經濟的物料流動模式(如圖1)來解釋這種局限的致命性。由圖1可以看出,傳統經濟模式下企業和部門之間物質供應是一個線性開放系統,他們的食物鏈條呈線性非封閉狀態。在這種模式中,物質與能量流動的方向是單一的“下流式”的,沒有實現物質的封閉循環,其結果必然是資源致命地不斷減少和廢物致命地不斷增加。與此不同,循環經濟實行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的資源配置策略,其物料流動模式(如圖2)中引入了“分解者”(即對“廢物”和副產品等進行處置、轉化、再利用等的企業,如廢物回收公司、資源再生公司等),這樣一來廢物會明顯減少。對于系統內成員分解不了的廢物,則由更大的循環系統的其他成員利用作為資源,并生產出系統內其他企業的原料,就可以維持系統與環境的相容性,還可以實現物質循環的封閉,避免傳統經濟先天不足導致的發展失衡,從而為經濟的安全持續發展提供可能。

3、循環經濟挑戰傳統經濟的“效用”和“效率”理論,尋求生態安全。傳統經濟學的精髓就是在資源約束的條件下通過資源的有效配置,尋求實現經濟效用最大化的途徑,但往往忽略甚至極大地損害了生態效益,二者關鍵在于取得合理的平衡,可以借用圖3來進行分析。由圖3可以看出,如果片面地強調經濟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會使得F移向F″,生態效益降低;如果片面地追求生態效益,將使得F移向F′,經濟效益降低。由此可見,任何單一目標的抉擇均會引起對應目標的負效應,從而不能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循環經濟效益,必然導致嚴重失衡。傳統經濟往往過分強調個體、短期或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而導致整體,長期或全局的低效率。而這種整體和全局在長期和未來可持續發展機會的失去,最終也將導致個體的終結低效。與此相反,循環經濟在局部或短期內不一定能確保最優,但卻為長期或整體的高效留下了生存空間,使得整體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因而是高效率的,其高效率帶來高安全性。因此,無論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和內涵看,還是從傳統經濟學面臨的安全挑戰效應來看,整個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循環經濟理論的指導。

三、安全約束下循環經濟理論發展及立法的必要性

從國外的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來看,德國走的是從個別到一般、從工業實踐到法制鞏固推廣的發展之路;日本是從整體到具體、從目標法制化到實踐部門化的發展之路。二者都充分利用了法律在實現循環經濟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出于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安全考慮,中國循環經濟正處于由倡導、理論探討向實踐全面推進的時期,參照國際經驗,中國現階段十分需要從國家實際出發,研究并解決循環經濟所面臨的理論發展和法制建設問題。

(一)循環經濟模式作為一種主動的社會變革,對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賴性

現代社會已經步入法制文明時代,生產行為己被納入整個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體系對非循環型社會體系的承認,是進行循環型社會和循環經濟建設的法律障礙。沒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創新,循環經濟社會的建設就會增加突破法律障礙的社會成本,從而使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只能是個別現象,而難以在全社會進行推廣。探索循環經濟模式的成果需要用立法的形式鞏固下來,才能從法律制度的形式提升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執行力度,從強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循環經濟成功模式。只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不斷鞏固社會改革的成果,才能提高全社會參與循環經濟模式的積極性,從社會成本上減少對循環經濟模式的阻力。

(二)循壞經濟模式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模式,有其自身法律體系的結構要求

國外循環經濟模式日益呈現出社會性的產業理念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其對社會的調整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因此更需要對這種結構體系之間進行明確的法律線條區分。從循環經濟模式的建設情況來看,循環經濟所要求的法律是作為整個社會得以遵從和堅持的循環型社會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等同于部門基本法,但又具有跨部門法的特征,表現為依據憲法性文本與部門法律法規之間的“鏈條”,起到指導多個部門法律法規的作用。

(三)從國內外的發展情況看,循環經濟立法有其自身價值與必要性

德、日兩國不同的循環經濟建設方式均表明循環經濟法律法規系統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既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原則提供指導性原則的作用,又為具體部門法律法規改革提供了指導,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作為一種特殊的基本法體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發揮循環經濟法律法規系統的法律約束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在法律的強力作用下推進循環經濟建設。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資源環境問題卻日益嚴重。據保守估計,中國因環境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大約占GDP的2.1-7.7%,因生態破壞導致的經濟損失相當于GDP的5-13%,兩者之和大約為GDP的7-20%,也就是說,每實現1萬元GDP,大約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損失。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環境的巨大損失為代價的,是以環境要素資本來支撐和推動的,這必然加大了經濟增長的投入成本。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勢在必行。

四、安全約束下循環經濟理論發展及立法的經濟學破解

國際國內的形勢要求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中國目前的循環經濟立法還只處于萌芽階段,法律、法規對循環經濟的規定零散而可操作性弱。因此,中國應該借鑒國際經驗,吸納經濟學和安全發展理念,制定一個整體的框架和規劃,確立循環經濟立法的基本原則,制定操作性強的循環經濟基本法規,完善各項配套立法。

(一)以建立循環型社會的經濟理念為循環經濟立法的基本原則

循環型社會要求保證環境發展優先于經濟發展,防止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要求國家調節環境社會關系的活動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并具有普遍效力。國家和各級政府在制定相應計劃和推進循環社會政策的實施時以此為目標。再通過法律知識的普及,讓企業和公眾都有建立循環型社會的參與意識,并自覺地循環利用社會資源、保護環境和相互監督。

(二)以安全的發展觀為循環經濟立法的指導思想

安全的發展觀,其重大創新就在于把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內涵,解決了要發展、為什么要發展以及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明確了增長和發展的關系。改變了過去單純只求經濟增長為目標的發展觀,將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基礎,以區域、城鄉、集體與社會統籌發展為內涵,以國內外相統籌為手段,實現安全穩定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出路。因此,開展循環經濟立法必須以安全發展觀的理論為立法的指導思想。

(三)以法律法規的指導性作用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

通過法律法規引導循環經濟的發展,相關產業政策應強調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環境保護,以利于循環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提高經濟的競爭力。應從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和決策層次系統地規范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原則,建立以循環社會為目的的、以區域性循環經濟法律法規及政策措施為保障的社會激勵體系。

五、結論

總之,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變革,建立和發展循環經濟需要基于安全考慮的理論創新與發展,更需要在遵循循環經濟自身規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

參考文獻:

1、Oughton C. The regional paradox: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王煒.循環經濟是技術-經濟范式的變革[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

3、劉學敏.循環經濟挑戰現代經濟學[N].光明日報,2004-02-10.

4、黃賢金.循環經濟:產業模式與政策體系[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上一篇: 房地產合同管理 下一篇: 初中的數學教育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一码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是免费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