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17:01: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策劃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選取的思路
1.針對性。
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主要是為北京發展區域經濟培養高素質的一線的會展人才。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根據北京地區會展企業對從事展覽策劃工作的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需求來設計的。同時,考慮到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還要提高相應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2.適用性
學生需要完成的課程的學習任務,全部來自于會展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為學生從事展覽策劃工作,打下了專業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的轉化能力,課程的學習任務也沒有完全照搬企業的工作內容,而是把企業的工作內容轉化為教學中可實現、可操作、可執行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在教學環境下,完成課程的項目內容。
三、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設計內容組織與安排
內容的組織安排上,我們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方法,體現整體性的設計思路,按照會展策劃工作的不同階段,將企業的工作內容進行梳理,融入到教學可實現的學習任務中。每個學習任務都體現了展覽策劃工作的邏輯性,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遵循職業能力培養的規律,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會展策劃的專業知識。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任務要點分析--完成任務所需知識點的學習--根據任務工作6步法教師指導學生完成項目內容--項目評價總結。這四個教學環節中每個環節都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學生在項目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夠體現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學生按照項目小組完成學習任務。每個項目小組由5~6名同學組成。由兩個主講老師共同完成授課任務。每名教師指導3~4個小組。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需要充分的溝通,團隊協作,同時要把項目成果向指導老師匯報,并回答指導老師提出的問題。從學習任務的分析到學習任務的完成,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專業技能,而且能夠鍛煉和培養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學生按照實際的六個工作步驟,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習任務都在一定的工作環境下完成,并由企業兼職老師根據學生正在進行的項目任務,將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總結的工作方法與學生一起分享,讓學生掌握實際工作中的核心方法,同時使學生感受學和用的聯系和區別,激勵他們明確目的,不斷努力。突出實踐性內容,以使學生獲得更加寬泛和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同時,補充和填補了教學中部分知識和實用技能的不足,為培養學生復合型素質打下基礎。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實現與展覽企業工作內容的零對接。
四、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
核心課程評價方案的思路考察一個學生是否達到專業培養目標,要體現出工學結合的思想。核心課程的評價應結合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的要求進行,評價指標不能脫離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基本的思路是:吸納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與評價,將就業水平、企業滿意度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指標。具體如下:課程項目評價主體由學生項目團隊成員、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三方結合共同評價。課程項目評價的內容需要緊密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進行,評價要以檢驗學生能力提升效果為主,驗證學生知識領會程度為輔。課程項目評價對象需要針對學生完成的可視化成果(如學習工作頁中的條目、項目實施過程中填制的表單、制定的計劃、編寫的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錄制的音像資料、軟件系統操作獲得的數據結果等)進行評價,同時適當包含教師自身授課反思及學生課后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的反饋評價。課程項目評價方式可以采用口試、筆試、實踐操作、集體陳述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運用多種手段檢驗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市場營銷策劃學是營銷與策劃專業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專業課程,這門學科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在面對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時由于種種條件的制約,如實踐場所、實踐條件缺乏,課時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因而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講授該門學科時大都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學生更容易的感悟和理解。對于如何去利用和把控好案例教學法確實值得廣大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應該探討的課題。
1傳統的市場營銷策劃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只注重理論灌輸,學生領悟差在傳統的市場營銷策劃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依托教材,為講授理論而講授理論,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學生理解時也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解中,對于市場營銷策劃學中很多的策略,都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可能還抱有懷疑的態度,所以效果很差。而對于像高職類的學生來說主要就是實踐能力的培養,但這種純理論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理論灌輸,對于高職類的學生來說那就很是不太實用。1.2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在講授理論時,總是老師一個在滿堂式的灌輸在講臺上“不亦樂乎”。把學生忽略,學生只能在學習中被動拼命的記老師的講授筆記,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教師所講的內容,長期以往在學習上就沒有積極性自己也不會發現問題,而老師還認為學生學得不錯。
2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策劃學教學中的應用
2.1把理論講授和案例教授結合使用由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間較多,對于接觸企業的機會較少,對于在市場營銷策劃學中講授的很多理論,并不能夠理解,所以在講授很多策劃方法時應結合某一個案例來進行說明,讓學生首先在感性上就認識到市場營銷策劃學。比如在講授為什么要學習市場營銷策劃學時,就可以舉一個某企業在通過某項促銷來提升自己的銷售量,為什么該企業的銷售量會提升呢?那是因為該企業做了某種促銷活動,而這項促銷活動企業又是怎么去做的呢?通過這樣的一些形式的案例講授,那么學生就知道了為什么要學習市場營銷策劃學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目的就明確了。通過案例講授也能印證理論的正確性,學生更加容易理解。2.2案例的分享在講授案例時,通過案例講授完之后,讓同學們來就這個案例做充分的討論分享,在討論分享中來提高自己的理解,通過學生的討論老師也可以知道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同時在案例討論中學生也可以知道案例中的企業如何去做的,為什么這么去做?如果是自己去做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呢?例如,在講授新產品上市策劃時,講到企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新產品,采取什么渠道,什么推廣方式。我們就可以借助“腦白金”的案例進行介紹,史玉柱為什么做腦白金呢?是因為史玉柱進行很多調查發現:一是人們的保健意識不斷提升;二是現有保健市場沒有領導品牌很多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時不知道要買什么。有市場需求又具備良好的外部競爭條件,所以決定推出腦白金產品。人們購買保健品的場所多為藥店和超市,市場中因為沒有領導品牌,所以進入市場不需要快速樹立領導品牌形象,迅速占領消費者的頭腦,因此高價格高促銷是非常不錯的市場推廣手段。經過努力最終腦白金迅速在市場中樹立了品牌形象,獲取不錯的銷售業績。通過這種方式去講授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新產品上市策劃的做法了。也可以去討論“腦白金”的市場操作手法是不是最佳。2.3設置不同案例來講授所謂不同案例來講授就是就某一種類似的產品,在采用不同策劃時,結果產生的效果的不同,以此來印證理論的正確性和規律性。學生通過兩個正反的案例的學習,對理論理解就不再是簡單化,將來在工作中就不會純套用理論,知道面對不同具體情況來運用理論。這樣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會有更深的內涵理解。那么掌握的程度也就不同。2.4通過課后作業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實踐中教師在講授完之后可以通過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對于在課堂中講授的案例,學生自己可以就課堂中講授的案例中的自己想法具體去實踐一下。形成一種對學習的興趣和鉆研精神。
3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策劃學中應注意哪些
3.1案例的選擇科學性在講授案例時,對于要選擇什么樣的案例,很多老師并沒有考慮太多,而應該更多的去想這個案例是否科學、是否恰當、否全面。因為如果案例選擇不當就有可能,導致理論說服性的降低。那樣就起了相反的作用了,學生也就對學習會失去興趣。3.2應正確把握理論教學與案例分析的關系理論是分析問題的基礎,而案例恰是對理論知識的印證。教師在授課時,應注意合理的安排理論教學與案例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將理論知識的內涵講透徹,讓學生弄清楚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如何應用。在此基礎上引入案例進行分析,讓理論知識更有支撐,更有說服力。既一味的講理論,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而只講案例又會顯得課堂很散亂,沒有凝聚力。因此,應當在講清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輔以恰當的案例分析,讓課堂內容更充實飽滿。3.3案例選擇的少量性所謂案例選擇的少量性就是在選案例時要盡可能的少,不要太多而應更多盡量考慮最好用一個案例說明一個知識點的所有問題。如果一節課的案例過多往往可能導致學生接受的信息太多,學生難以接受。一個案例貫穿也能說明理論的聯系性,就更加有說服力。3.4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和啟發學生,并及時進行總結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講解案例發現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理論。當學生討論的主題偏離方向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加以引導和糾正。當學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適時加以提示,啟發學生的思路。在討論或辯論結束時,教師應加以總結,既是對學生積極參與的肯定,同時又讓案例教學的過程更加完整。
總之,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我們必須綜合來應用,充分讓其成為教學的好幫手。
作者:洪俊國 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耀輝.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學的應用研究[J].中國培訓,2015,(06).
[2]陸施予,何紅光.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運用于完善[J].教育與職業,2015,(02).
2課程考核方案改革
2.1考核總表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各占50%。形成性評價是由日常考核(根據上課考勤情況、完成作業、課堂實踐情況等)20%和單元實踐(根據完成項目的時間、功能、是否創新情況)30%組成;終結性評價是由課外項目(學生陳述所完成的項目、老師提問情況)30%和期末考試(筆試成績)20%組成。
2.2日常考核細則日常考核滿分為100分。課程授課共有12周,4周定為一個月,學生每個月的工資為4000元,日常考核由學生最終的3個月的工資總額決定。一個月如果有3次無故缺席,解除勞動關系(成績直接定為不及格)。表現優異者,有獎金(每個月400元錢)。備注:遲到早退1分鐘扣5元錢;曠課一次扣400元錢;請假1次扣款100元。
2.3單元實踐評分標準單元實踐評分標準由方案完整可行80分、文檔規范10分、PPT完整美觀10分組成,根據方案的完整美觀度酌情扣分,方案非獨立完成或方案不完整者酌情扣分,文檔沒有按照規范要求的扣10分,PPT不完整美觀者酌情扣分。
2.4課外項目評分標準教師負責給每個課外小組打分,小組根據教師的打分給每個成員打分。小組的得分是小組成員得分的最高分。小組成績為優秀的,小組成員成績為優秀的比例最多為50%;小組成績為良好的,小組成員成績良好的比例最多為50%,及格的比例至少30%;小組成績為及格的,小組成員成績及格的比例最多為50%;小組成績為不及格的,則小組所有成員的成績為不及格。課外項目評分標準為:(1)功能完整,占50分。評分細則為每個模塊占10分,共50分;功能完整或不正確的扣相應分數。(2)項目組計劃合理,占10分。評分細則為沒有提交計劃扣10分,計劃不合理扣5分。(3)按時提交成果,占10分。評分細則為按照計劃按時提交成果,每個階段占2分,沒及時提交成果的扣10分。(4)資料齊全,占5分。評分細則為項目組成員每個人寫好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并寫了日總結、周總結和月總結。(5)文檔規范,占5分。評分細則為整個文檔格式規范。(6)答辯,占20分。評分細則為語言表述清楚,簡明扼要,回答問題正確。
2.5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是以筆試的方式進行,題目全是開放性的主觀題,本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是以開卷形式進行,題目總分100分。試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實際操作題4個,每題10分,共40分;第二部分為案例分析題2個,每題為30分,共60分。
二、高職學生廣告策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問題。以小企業廣告策劃為例,高職學生單純依靠書本得到的廣告策劃相關知識,按一定的流程和方法進行策劃,其結果可想而知。策劃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廣告目標方面,只重視產品推介、過于關注銷售數量和眼前利益,缺乏全局觀念,不能從國家、地方和企業戰略等高度全面系統地塑造和宣傳企業的良好形象;廣告內容方面,片面地從企業名稱、歷史和規模、設備和技術、質量優勢、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考慮和策劃;廣告方式單一,忽略了小企業實力小、資金缺等實際情況,囿于大眾媒體廣告形式以及戶外廣告范圍進行策劃,很少有人在企業傳播方面進行企業形象塑造和宣傳策劃;廣告受眾的選擇方面,重點對各類消費者,很少考慮對金融關聯者、關聯事業者、政府及其相關人員等對企業發展有深刻影響的群體進行傳播,更忽略了內部員工對企業形象塑造和信息傳播的作用。集中反映了高職學生宏觀思維高度不高,微觀思維深度不夠,視野不開闊。
2.原因分析。這里主要從教學方面尋找原因,即廣告策劃教學還不夠重視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為:廣告教學和企業實際聯系不密切,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教師只重視可視、可測的操作技能的培養,忽視了難以預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教師自身實踐能力欠缺;教學設計沒有正視高職學生不善理論學習而長于實踐探索的學習特點;教學設計不能有效增強學習動機、調動創新熱情。
三、構建高職生廣告策劃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
1.以任務教學模式促進廣告策劃基本能力的構建。一是任務驅動,激發興趣。建構主義強調學習必須與具體情境緊密聯系,學生在其中開展自主操作活動,知識才有意義,經驗能力才能有效遷移。以企業真實任務為驅動,促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完成真實任務,符合活動性學習的特點和要求,能在實踐中學習和增長知識經驗。二是引入任務教學方法,構建廣告策劃基本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說“接知如接枝”,理解新知猶如植物之間的嫁接,要以既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培養和提高廣告策劃創新能力,必須首先建構廣告策劃基本能力。廣告策劃基本能力的培養應引入任務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調動學生原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豐富和調整原有知識和經驗。任務教學法要求和指導學生按教學四個步驟開展學習活動:明確目標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任務完成情況評價。在完成教學四個步驟后,引導學生總結廣告策劃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從市場、商品和消費者調研分析入手,在此基礎上進行市場定位、商品定位、消費者定位、廣告定位,依據四個定位確定廣告主題,根據企業目標、圍繞主題進行廣告策劃。掌握了廣告策劃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廣告策劃的基本能力也基本形成。
2.以項目教學模式促進廣告策劃創新能力的構建。廣告策劃基本能力構建后,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突破的瓶頸。這一階段要抓住兩個環節:一是引入企業項目并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小企業廣告策劃是一個完整的項目,適合實施項目教學法。這里使用的項目教學法,與任務教學法的步驟基本相同,即明確項目標任務—制訂項目計劃—實施項目計劃—項目完成情況檢查評價。不同的是,項目任務更復雜,目標任務由學生自主分析確定,教師不做過多指導,學生自主完成項目任務。二是通過項目評價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并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目標。這是廣告策劃創新能力構建教學策略的核心內容。學生自主完成項目任務后,成績要肯定,不足要指出,但一定不能以教師預定的行為結果來衡量學生的成果,更不能以統一標準要求和束縛學生,而是要通過項目評價,肯定成績和進步,引出問題、不足甚至爭論,生成教學目標,促進深入學習。項目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完成的項目結果進行檢驗,是對教學成果的檢驗。建構主義認為,評價不應被視為教學設計的附加部分或預先測試,不應與教學過程分離。學習的結果是由個人建構的,最好的評價者應該是學習者本人。項目評價應分為兩步: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再由教師進行點評(有條件的可引入企業評價),這些問題和不足是學習中出現的,是學生發現或自我覺醒的,為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提供了契機,也是生成新的更高層次教學目標的依據。比如,通過項目評價,學生策劃存在的不足,如廣告目標急功近利、傳播內容偏頗、傳播方式單一、傳播對象(廣告目標受眾)選擇模糊不清等,成為學生自覺克服的缺點、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目標定向的,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目標并形成相應的預期,學習才能取得成功。可見教學目標設計十分重要。長期受泰勒目標模式的影響,我國各類教育的教學目標都是以行為目標為主,其主要特征是具體性、可操作、可觀測性、統一性、預定性。優點是指導方便,可測可控,評價客觀,效率較高。缺點是只適用于技能操作能力的培養,難以適應、測定行為結果的創造性能力方面的培養。
3.以生成性教學目標促進廣告策劃創新能力構建。第一,生成性教學目標的概念。生成性目標是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自然生成的目標。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目標產生于學習過程,產生于學習者與教師、教學內容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斯坦豪斯認為,通過教育過程的不斷調適,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學習和發展。教育成功的程度即其所導致的學生不可預期的行為結果增加的程度。根據上述觀點,廣告策劃創新能力培養應該通過項目評價生成促進學生深入學習的教學目標。第二,廣告策劃創新能力教學目標的生成。強調教學目標生成于教學過程,具體地說就是總目標應該預設,與創新能力息息相關的深度發現問題、多維角度看問題和高視角宏觀看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目標等也應該預設,必需且能夠預知的行動目標也可以預設。下面以小企業廣告策劃為例,探討廣告策劃創新能力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之一: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具體目標:一是發現問題的數量;二是隱性問題發現的比例;三是發現問題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在廣告策劃前期工作中,學生通過調研能發現多少企業生存發展的問題,優勢和劣勢各有哪些?特別是融資困難、知名度、美譽度等難以觀測的隱性問題,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上述問題調研的渠道和方法是什么等,發現得越多,渠道越多樣,表明思考和發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超強。按照上述三個指標評價和鼓勵學生,增強學習動力。
教學目標之二:培養多維度理解問題、高視角宏觀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把信息、知識轉化成創新靈感或創新策劃的能力。具體目標:一是對一個問題能從多少個角度去理解;二是從不同高度理解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三是對一個任務能提出多少個解決方案;四是創新思維的品質等。比如,影響小企業廣告決策的問題,考查學生除了知道實力、資金、廣告費和廣告效果、成本等因素外,是否發現深層原因?又如,企業形象的塑造和傳播問題,能夠通過廣告和企業傳播活動來完成,這是基本的創新要求;能夠運用各種傳播形式如公益、公關、業務活動等來完成任務,這是進一步的創新能力;如果策劃利用公務活動等來傳播企業信息塑造企業形象,創新利用一些特殊媒介如論壇、現場辦公會,甚至把政府當作一種特殊的傳播媒介來傳播企業信息和形象,那就是更高一級的策劃創新了。創新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媒介需要與之相應的創新傳播內容,這又是另一級的創新要求。在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方面,考查學生能否從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和行為、社會公眾心理、先進的效益觀念,能否從經濟和營銷理論的高度,甚至從更高的政治政策層面如國家、地方戰略高度,來謀劃廣告策略,把企業廣告和企業傳播結合起來,在企業廣告中傳播,在企業傳播中巧妙進行廣告宣傳。這些都屬于高層次的創新要求,都應該成為策劃創新的教學目標。以這些教學過程生成的教學目標,可以較好地引導學生通過廣告調查、案例鑒賞、文獻研讀、理論學習等,加強深度發現問題、多維角度理解問題和高視角宏觀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之三:學習態度轉化與學習能力提高程度。這一教學目標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高職學生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觀察性、活動性以及理論學習三結合的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觀察性學習指通過對他人活動過程及結果的觀摩,獲得、豐富或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的學習方式。建構主義的學習方式非常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是他們樂于接受的,能夠檢驗、矯正和豐富學習所得知識和經驗的最佳的學習方式。觀察性學習不僅包括過程、動態、實踐的觀察和學習,也包括結果、靜態、理論的觀察和學習。活動性學習和觀察性學習相伴相隨并存在互動關系。當碰上難題時就會通過行動觀摩、文獻研讀、案例研究、理論學習等觀察學習活動,學習別人的策劃思路、方法等,并與自己的策劃進行對比,發現不足,糾正錯誤,調整原有的思路、方法。觀察性學習便于開展、生動直觀、效果明顯。由觀察性學習開始,調動學習積極性,實現活動性學習、觀察性學習和理論學習三者結合,對高職學生學習策劃知識、積累策劃經驗、探索策劃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任務驅動教學法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的教學理念,教師針對目前的學習主題設置相關的、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方案,并加以實施,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主動的、積極的學習狀態。“三合一“教學法以學生組成的小組為學習單元,教師針對課程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理論知識部分以嘗試教學法為主;實踐部分主要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以小組團隊的形式接收指導教師提出的問題和任務,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解答問題、完成任務,邊學邊做,最終達到理論和技能的雙重收獲。
二、“三合一”教學法的運用模式
1.劃分小組。“三合一”教學法以小組作為教學和學習的基本組成單元。從營銷策劃課程開始就將大班級以自愿結合為原則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小組人數以8-12人為宜,同時由小組成員推選出小組組長,組長負責與教師以及組員之間的溝通。將成立小組的原因、小組的任務以及課程和小組的考核方法等事先加以說明,最大限度地爭取學生的合作和主動性。
2.根據課程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營銷策劃課程的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分別以嘗試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教授,具體如下。(1)理論部分。對于課程的理論部分,先由教師概括性地介紹該部分的主要內容,然后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嘗試性問題,并對問題的內容及具體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注意提出的問題應緊扣學習主題,所需資源在學生力所能及范圍之內,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例如在目標市場策劃章節中,教師提出了對**企業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的嘗試性問題,學生要解決問題必須掌握市場營銷環境分析的基礎知識,為實際的環境分析做好準備。學生接收問題后,通過自行學習解決嘗試問題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然后以小組為環節就嘗試性問題的具體實施進行討論,最終給出小組解決方案。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把握小組討論的進程,對于學生的疑問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盡量使學生自己解決。以小組為單位對嘗試性問題作出解答,解答完畢后其他小組可以對其提問、點評,最后由教師統一講解。教師的講解并不是通篇講解,只針對重點、難點以及各小組解答問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闡述。同時,教師還可以就之前提出的嘗試性問題列舉類似的案例來加以對照說明,從而使學生真正做到掌握該環節的知識。(2)實踐部分。就課程的實踐部分來講,任務驅動法更能體現出營銷策劃課程的精髓,具體操作如下。由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依據其對行業的喜好和熟悉度,協商來確定某企業作為營銷策劃任務完成的標的。各小組在選擇企業時應考慮該企業產品在學生群體中有一定的使用量,且確定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渠道與所選擇的企業進行溝通,從而為最后的營銷策劃評估做準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充分發揮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的作用,以校外實習基地為策劃對象,依托校企合作,使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也便于檢驗策劃的效果。例如,本校組織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對當地最大的高端建材市場———湛江博皇國際家具建材采購中心進行觀摩學習,并以其為對象要求學生為其設計節假日促銷方案及廣告詞。小組接到任務之后,通過協商進行內部分工,規定各組員的職責以及完成的時限。在規定的時間內小組對于所選定的企業進行深入接觸,廣泛收集相關信息,通過討論逐步形成正式的策劃文案。這個環節的小組討論可以采取課上課下相結合的方式,課下的討論主要是策劃創意的產生及策劃文案的形成;課上的討論主要是與教師的交流以及其他小組的信息共享。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各組的進度,對于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某些過激行為要及時加以疏導、規范,避免引發更嚴重的沖突。由教師組織各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后對各小組的策劃文案進行展示和點評。各小組制作PPT,由教師規定統一的演示實踐,在課堂上對本組的成果進行演說展示,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進行提問。為保證每位學生都參與策劃過程,要求各小組在文案中詳細注明每位組員的分工及職責,其他小組的成員可以就每個組員的分工來指定某位同學回答。教師可事先制作評分表分發給各小組,每個小組的最終成績由教師分數和其他小組所給分數按比例共同確定,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每個學生的實訓成績由小組成績與個體表現兩方面綜合評定。先由各個小組根據每位組員的表現及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貢獻給出小組評分,再由教師結合小組評分依照事先設定的比例給出每位同學的最終分數。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學生的策劃成果交予對象企業,由企業來作出最后的評價。例如上述組織的針對湛江博皇國際家具建材采購中心的節假日促銷方案,最后將各小組的策劃文案整理后統一交與該公司,得到了該公司的高度認可。
三、“三合一”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小組合作式教學法貫穿整個課程的學習。在課程伊始成立的各學習小組,無論是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實踐知識的應用都發揮巨大的作用。營銷策劃本身是一項團隊合作式活動,從課堂開始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事先體會到小組合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沖突、矛盾,并且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法,對學生今后進入社會,較快地適應團隊工作大有裨益。
2.小組人數不宜過多。理想的小組人數以8-12人為宜。人數過少會導致每個組員分擔的任務過重,可能出現力不從心或消極倦怠的情緒;人數過多會使某些組員沒有明確的職責和分工,成為組中的“閑人”,搭其他組員的便車,引發某些不滿情緒。同時,過多的人數對于有效的溝通也會帶來較大阻礙。
3.對于最終成績的評定要綜合考慮。教師對各組成績的評定既要考慮策劃文案及文案展示的效果,又要兼顧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某些認真完成,但是策劃文案質量相對不高的小組及其成員要給予一定的照顧,避免挫傷今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師需認清自己的職責。某些教師認為采用嘗試教學法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后,自己的工作任務相對輕松,事實并非如此。不論是嘗試教學法還是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對理論知識把握的同時,對于企業的實際運作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和答疑解惑,因此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操能力,如此才能對學生的疑問做出合乎實際的解答。
二、“工作室化”教學法在“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中的應用模式分析
“工作室化”教學法是將職業領域“工作室”這一典型工作模式,按照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轉化為學習領域的一種典型教學模式,它是為適應高職教育課程效果評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方法。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充分行動起來,不是看老師“表演”,而是自己動手動腦操練。它在教學中具體落實為教學內容項目化、學習情境職業化、學習過程崗位化、學習成果社會化幾個部分。
(一)教學內容的項目化設計項目設計中最為關鍵的是活動設計,應充分考慮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其次,還應考慮設計的活動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要有利于學生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形成科學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培養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設計分模擬項目與真實項目兩類。真實項目一般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具有實戰效果,一旦完成也更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但真實項目并不一定都與教學知識板塊匹配,有時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與進程,結合學生的現實條件來設計模擬項目,如學生比較熟悉的日常消費品市場推廣項目,或各級各類廣告大賽中有關廣告策劃與創意類的參賽項目,開展“工作室化”教學。
比如,在教學中我們讓學生做“黑莓汁的導入期廣告策劃案”;秋冬季來臨之際,讓學生做“××潤唇膏的校園推廣策劃案”等,實際教學情況表明,學生參與興趣高,能力提升明顯。當然,教師在項目設計時要注意提供詳盡的產品信息、產業發展報告等相關資料,否則學生在項目演練中,會無從下手,往往選擇三兩天坐在電腦前憑空想象,炮制出一份策劃案,或上網下一份策劃書然后改一個產品名稱,這將與實戰教學的目的和初衷相違背,達不到教學設計中設定的實訓效果。“工作室化”教學在開展中,須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結成4~5人為一小組的策劃團隊,設“策劃總監”一名。每團隊須兼顧成員在溝通表現、策劃創新、藝術創意、文案寫作等方面能力的差異,以互補為原則,確保團隊的協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溝通意識都能很好地發揮,從而保證廣告策劃與創意各環節順利銜接和開展。教師制定學習規則,闡述策劃流程的相關理論與方法,設計項目,指導各團隊的“策劃總監”組織團隊學習、搜集資料和進行頭腦風暴,督促各團隊緊跟教學進程,完成項目中的各項任務。在各團隊完成整個項目后,做成提案PPT,向全班———“模擬客戶”作提案陳述,回答“模擬客戶”提問,接受評委團(由課程教師、行業兼職教師、“策劃總監”三方組成)評價,最終確定勝出小組。這種三方評價方式可增強學生對評比結果客觀公正性的期待。模擬項目演練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在課堂上讓各團隊進行工作總結,加強他們對優秀經驗以及工作不足的交流;教師作為組織者,也應結合實例進行有針對性地總結與拓展,對整個項目進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好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二)學習情境職業化與學習過程崗位化體驗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在“工作室化”教學法中,教學內容的項目化離不開策劃與創意理論的支撐。任課老師在課程教學設計中,以廣告公司內部實際工作流程來組織理論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工作情境,讓學生熟悉廣告公司的作業方式,明確各部門的職能與聯系,充分體現學習情境職業化特征,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未來崗位對接。
第一步,從仿真客戶部的客戶溝通、業務接單開始,設計廣告主體分析的學習情境,介紹廣告主體分析的內容與方法。
第二步,市場部進行產品或服務的市場調查,并進行SWOT分析,設計廣告市場調查的學習情境,介紹廣告市場調查的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調查資料整理的方法。
第三步,廣告市場調查之后,策劃部即可確立目標,進行廣告主題策劃、廣告戰略與策略的策劃。在學習情境的設計中廣告策劃情境的設計最為關鍵,須詳細介紹廣告定位方法、目標確立的技巧、廣告主題的提煉、選擇廣告戰略以及決定廣告策略的方法,便于讓學生掌握廣告策劃技巧后順利完成模擬項目的策劃。第四步,創意部根據策劃部提供的策略單進行創意討論,設計創作方案,在教學中設計如何進行廣告創意學習情境,詳細介紹創意程序與方法。
最后,媒介部進行廣告傳播策劃,設計媒體選擇與組合的學習情境,介紹廣告媒體企劃流程與方法。在學習情境的職業化設計中,教師不僅是策劃與創意理論的傳授者,還要當好項目執行中的指導者和咨詢者,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收獲知識,在過程設計的各崗位上消化和牢固知識。在學習情境職業化與學習過程崗位化體驗中,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科學地安排項目實施進程,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在項目演練中所碰到的問題和困難,也可就突出的問題和有爭議部分組織他們進行“頭腦風暴”或專項討論。通過交流心得體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競爭意識,拓寬學生的項目運作思路。廣告本身是個動態的過程,應更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方法,多鼓勵他們拓展發散性思維。模擬項目的演練本身強調的就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用擔心他們理解不了或做不了,應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消化已知、探尋未知。
(三)努力促進學習成果社會化“工作室化教學法”中的成果社會化可以有三個重要指標:一是就業,二是成果被企業采納的次數,三是大賽的獲獎情況。關于這三個重要指標,“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的教學設計也給予了認真思考,在教學中開展的職業化體驗,可為學生的假期見習、實習提前作好心理準備,也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另外,在教學設計中,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優質網絡平臺進行專業學習,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經常關注相關的廣告網站,注意收集有關企業策劃與創意點子的網絡征集信息,鼓勵他們勇于去嘗試參與到真實項目的策劃與創意中;最后是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每年一度的大學生廣告大賽,讓學生在大賽中進一步消化課程中所學的理論與方法。總之在課程教學中盡可能創設機會,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的社會化。
如在介紹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時,把老高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同)中關于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的100年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元素不斷地被發現,有關元素分類的假設——三素組、八音律、門氏周期表的相關內容(詳情略)打印在學案上供學生閱讀與體會。
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原子的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們發現,引起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的本質原因不是相對原子質量的遞增,而是核電荷數(原子序數)的遞增,也就是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這樣才把元素周期律修正為現在的形式,同時對于元素周期表也做了許多改進,如增加了0族。
學生通過以上閱讀,明白了科學家也走過彎路,進而減輕了對概念和理論的陌生感和畏懼感。此時,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與提示提問,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元素周期律的誕生發展的較完整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而且可以體會到前人在科學方法、創新意識方面的努力,進而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2實驗“形象化”: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形象實在的
在對元素周期律的“同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進行教學時,我們不僅安排學生分組做了Na、Mg、Al及其化合物的常規實驗,還設計了它們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值的測定實驗。通過直觀的現象的鮮明對比,學生了解了Na、Mg、Al的化學活潑性的差異。而通過定量的pH值的測量,學生感言“仿佛看到了逐漸活潑的Al、Mg、Na在以不同的速率跳動!”
在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教學時,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其電子轉移的實質,一直困惑著我們。在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基礎上,為了解決“通過實驗來證明電子轉移”的問題,我設計了Zn-Cu原電池的實驗,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表明了電子轉移的結果——電流的產生。再配上精心選取的FLASH動畫演示。在此基礎上,還補充了老教材上的“氧化還原指示劑”實驗:“把4g葡萄糖和4gNaOH加入一個透明帶蓋的塑料瓶中,再加入大半瓶水和2~3滴亞甲基藍試液(一種氧化還原指示劑)。加蓋后振蕩,溶液呈藍色,靜置后溶液變為無色,再振蕩溶液又變為藍色,靜置后又變為無色,這個顏色變化過程可以多次重復。”學生很快就能分析出氧氣是氧化劑,葡萄糖顯還原性。
3適時穿插練習:原來概念與理論的應用是有規律可循的
在講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時,從教學目標的確定開始就注意貼近學生實際,注重知識的應用與做題的反思體會,使每一個教學目標都有對應的達成措施,把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為了講解“位—構—性”的關系,我們設計了如下練習:
[練習1]:2004年,某甲宣布發現了一種比F2氧化性更強的單質,某乙宣布制得了一種比HF更穩定的氣態氫化物。試判斷其可信度并分析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都不可信
[分析]:1.第一周期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F,鹵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也是F,因此F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2.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體現在物質的化學性質上:①單質與氫氣反應的難易;②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③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練習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OB.金屬性:Na>Mg>Al
C.穩定性:H2O>H2S>H2Se
D.酸性:H3PO4>H2SO4>HClO4
分析: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B、C
[分析]:A應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B應用同周期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律。C、D應用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
[練習3]:填“>”、“=”、“<”
A.堿性:Mg(OH)2__Ca(OH)2
B.酸性:H2CO3__H3PO4
C.酸性:HF__HCl
D.溶解性:Ca(OH)2__Ba(OH)2
體會: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A、<,B、<,C、<,D、<
[分析]:A、應用同主族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律。B、應用周期性知識無法解答,可從已知知識H2CO3是弱酸、H3PO4是中強酸解決。C、比較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應用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而不是無氧酸的酸性強弱;HF與HCl的酸性強弱不知,但可從第六主族氧與硫的氫化物的酸性強弱推出規律。D、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是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但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已知Ca(OH)2微溶,Mg(OH)2難溶,即使不太知道Ba(OH)2可溶,也可以得出規律進而做出解答。
[點評]:通過新舊知識的整合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創新。
[練習4]:下列可以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氧弱的是
體會: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A、B、C、D
[分析]:判斷元素的性質強弱,不僅可以應用周期律知識,還可以應用氧化還原知識。
[練習5]:按半徑從小到大排列下列微粒
A組:S、Cl、K、Ca
[解答]:Cl[分析]:影響元素原子半徑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例:O<S
②核電荷數。例:S>Cl
應用以上得出的規律解答B組:
S-2、Cl-、K+、Ca2+[解答]:Ca2+[分析]:先比較電子層數,電子層數相同再比較核電荷數。
[補充]:③(同一元素不同離子)電荷高半徑小。例:Fe2+>Fe3+
通過對教師精選練習的解答與分析,再加上同伴和教師的補充,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達到了預期的程度。
4聯系STSE: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實用的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與社會(Society)教育,即“STS教育”是當代科學教育實踐的重要理念,環境(Environment)教育則是公民科學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由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構成的STSE教育強調科學、技術與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環境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是指導和實施學科教育的新理念。STSE教育的顯著特征是把當今與科技相關的重大社會問題及具有地方影響的問題納入教育特別是科學課程之中,包括科技的應用問題、科技發展動向問題和科技的社會倫理問題等。當學生看見所學知識在許多方面都有應用時,就會涌現出一股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化學學習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時,我們選取了“石油化工科技網”上的一條信息作為素材:
用于汽車尾氣處理的催化劑
專利申請號:03120993.9
授權公告日:2005.02.16
該催化劑是消除汽車尾氣中NOx(如NO)的催化劑,在不加任何其他物質的情況下,將污染物質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轉化為無毒氣體,達到對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綜合處理的目的。該催化劑對NOx的轉化率最高可達55.6%,而且穩定性好,壽命長,有良好的抗中毒特性。
思考: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它們在轉化成無毒氣體時,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看分別表現了什么性質。
學生在順利解答完之后,得出結論:可以利用物質中元素所處的價態,推測它可能具有的氧化還原性。同時,學生感慨:原來概念與理論真的是實用的!我一定要學它!
5聯系對比:原來概念與理論是相聯相通的
通過小結,學生“發現”了金屬與非金屬的對應規律:同周期從左向右,元素的金屬性越來越弱,而非金屬性則越來越強;同主族元素的性質也有一定的遞變規律。不僅如此,元素對應的單質、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也有各種各樣的對應關系。受此啟發,學生對下表的空格做出合理的解釋。
學生解釋為:Na是金屬單質,能與非金屬單質反應,Cl2是非金屬單質,能與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相反)反應;Na能與酸反應,Cl2能與堿(與酸相反)反應;水、鹽無相反概念,故Na、Cl2都與二者反應。唯一不對應的是非金屬單質能與非金屬單質反應,而金屬單質與金屬單質不反應,對應得似乎不夠工整。實際上,兩種非金屬單質反應時,必有一種較弱的非金屬單質顯金屬性,而兩種金屬單質不能反應的原因是因為金屬單質不能顯非金屬性。
在此基礎上,學生對金屬的知識主線:
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對應鹽
對應鹽氫化物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對應鹽
如:NaClHClCl2Cl2OHClONaClO
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把握:由于Cl的正價較多,還可以把Cl2右邊的知識主線寫出更多的來。如:Cl2??KClO3或Cl2ClO2??等。從知識主線看,由于金屬沒有負價,金屬知識主線比非金屬知識主線少了左半邊,對應得并不工整。雖然也有的題目中會出現金屬氫化物如NaH,但Na仍為+1價,H為-1價,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氫化物(二元素組成,氫為+1價)。
6嘗試創造: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可以由我發展的
對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教師不應滿足于學生只掌握書本和教師提供的知識。在做題的實踐與反思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學習推導出“自己的規律”。如通過Mg、Ca、Ba對應的堿和硫酸鹽的溶解性的比較,可以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對應的堿在水中的溶解性從上往下越來越大,而硫酸鹽的溶解性從
上往下越來越小;通過課本提供的“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從上往下越來越弱”,不僅可以推出課本上提供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來越弱”,還可以導出其對應的“無氧酸的酸性越來越強”,如HBr的酸性比HCl強;凡此等等,不一一贅述。通過這些嘗試與創造的體驗,學生感慨:原來概念與理論也可以由我提出由我發展!
化學實驗新奇有趣,學生接觸化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較多地用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教師更應及時揭示化學概念與理論的迷人魅力,幫助學生感受化學概念與理論的優美與實在。唯有如此,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才會持久,才能從化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學習化學也就成了學生一種持久的樂趣、一種幸福的享受、一種自覺的追求。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首先要指導學生明確實驗目的,熟悉實驗步驟。讓學生知道什么時候要進行什么樣的實驗。同時在實驗中還要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既要帶著一些問題進行實驗,又要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如在學習“氯水的性質”這一部分內容時,先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目的———探究“氯水的成分”,驗證“氯水的性質”。先和學生一起做氯氣和干燥的紅紙、濕潤的紅紙作用的實驗,觀察產生的不同現象———干燥的紅紙沒有褪色、濕潤的紅紙褪色。進而思考氯氣不能使干燥的紅紙褪色,說明氯氣本身不具備漂白性,那么使濕潤紅紙褪色的不是氯氣又是什么?在實驗中觀察,帶著問題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教師因勢利導,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查閱資料,引出氯氣和水的反應。接著布置學生完成以下探究:①使氯氣褪色的是生成的鹽酸嗎?怎樣驗證你的結論?②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你能用實驗驗證你的猜想嗎?請設計出你的驗證方案,完成實驗報告,思考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以往學生在上到這一部分內容時,忌諱氯氣的毒性、刺激性的氣味,對演示實驗的興趣不高,都想往后躲,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不高,自然也就談不上學習的興趣和積極地思維,而且對后續學習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驗證“氯氣的性質”,驗證“氯水的成分”時,每一個學生都很興奮、很認真。實驗過程中有同學發現pH試紙變紅后,中間發白或褪成淺黃色,石蕊變紅后褪色,碳酸氫鈉和氯水作用沒有氣泡……可喜的是還有同學引發了思考:pH試紙能測氯水的pH值嗎?碳酸氫鈉和氯水作用沒有現象,是反應太慢了還是根本不反應,亦或是碳酸氫鈉變質了,我用這個碳酸氫鈉樣品和鹽酸做個對比實驗看看……實驗室里,同學們略顯笨拙地操作著,他們在和同學熱烈地交流著,討論著自己的觀察所得、所思。學生在本節課的收獲不僅僅是氯水的性質。
由此可見,在實驗教學中設疑激趣,開展探究性實驗,通過對實驗的設計、改進,使學生產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機,使學生樂于通過實驗探究來學習化學知識,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東西———獲得知識的方法。在設計實驗,動手實驗、觀察和處理實驗信息、總結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價值,思維領域不斷擴大,開發出創新的潛能,從“學會”提升到“會學”的境界。
實驗后適時提問
在進行化學實驗一段時間以后,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做實驗時鞏固知識,對于一些不理解的知識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體會。在做一些實驗以后,學生對于實驗的結果和現象已經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就要要求學生正確回答實驗結束以后教師提出的問題。例如,學習“從鋁土礦到鋁合金”時,學生在做了大量的鋁、氧化鋁、氫氧化鋁的相關實驗后,教師適時提問,督促學生及時總結,分析三者之間的相互轉化。在學生們回答問題以后,教師要給予正確的點評來幫助學生加強記憶。
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高中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在實驗過程中也會隨著自己的意愿來進行實驗,那么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在實驗中要注意一些事項。很多化學藥品是可以和空氣的過直接接觸而發生反應的,所以整個實驗過程中都要求學生們非常地注意。例如,在做完實驗以后,酒精燈如何熄滅。當學生聞一些化學藥品(特別是一些液體和氣體)的氣味時,要避免直接與其接觸。以保證學生的安全。
實驗后的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02-0091-02
近幾年,對話教學作為新課改理念倡導的一種新穎的語文活動形式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沒有弄清“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內涵;在如何進行對話教學的認識上存在誤區;對其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等等。本文擬就“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之內涵、當前教學活動中所出現的種種誤區以及以后應采取的措施等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內涵
要弄清楚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內涵,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對話和對話教學的區別。
通常所指的“對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談方式,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談話。但作為教育學、教學論重要范疇的“對話”,則不僅僅是指談話和書面交流,而且還指心靈的溝通。
“對話教學”在很早之前就出現在教學中,比如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啟發式教學,古希臘哲學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素有“拉丁美洲杜威”之稱的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說,教育具有對話性,教學應該是對話式的,而對話是有創造性的。教學中真正的對話應該發生在對話雙方自由探究或自發討論中,發生在對話雙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應與相互碰撞中,發生在對話雙方認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由此可見,對話教學是一種教師、學生、文本三者處于平等地位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以平等、互助、合作的發方式來探討自己對文本的體驗。
歸納前人的研究,我們感到:對話與對話教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對話是一種交流方式,不僅包括書面語,口語交際,眼神、手勢等體態語之間的交流也是對話;而對話教學,則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一種媒介或方式。作為一種方式,對話教學與語感教學、審美教學是并列的。基于上述討論,我們認為: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就是在閱讀教學中,本著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對話教學為手段,使教師、學生、教科書編撰者、文本之間發生多重對話,從而實現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
二、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誤區
雖然對話教學給語文閱讀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對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涵義的誤解,忽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和文本之間的進一步交流,導致教學效果收效甚微,甚至走向死胡同。歸納起來,我們感到,目前所進行的“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存在著以下的誤區:
第一,“對話”就是滿堂問。近幾年,許多中學語文教師都把新課標所提倡的“對話教學”錯誤地理解為“一問一答”。課前準備一大堆的問題,課堂上連續發問,也不管是難是易,能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二,對話教學中的自主探究就是文本的無限拓展。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共同組成的活動。有的教師對新課標關于對話教學的要求理解過于片面,結果是對話嚴重地脫離文本,思想缺乏相互碰撞,演變成學生自說自話。
第三,創設對話情景就是少數同學的表演。語文課堂中的對話往往需要創設一定的情景,這方面許多教師都努力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盡人意的,使對對話情景的創設變成讓少數學生的課堂表演。表演確實精彩,絕不亞于影視作品,但是教師把原文完全拋開,只取其中的幾個情節讓學生去表演,耗時耗力,讓人啼笑皆非。
第四,教學過程中出現太多“偽對話”。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很多教師采用顯性或隱形的話語來控制整個課堂。教師所用的“溫和暴力”純屬虛假對話,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的發展,使對話教學流于形式。
三、進行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策略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當中,為扭轉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此,筆者認為,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對話教學順利開展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教師作為引導者,不僅是教育實踐活動中教的主體,推動教育活動的原動力,而且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教育影響源,他在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那么作為一名新型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教學呢?
第一,師生真正地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和教育目標完成的基本保證,教師在師生關系建立與發展中起到了主導作用,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教師的工作,主要的不是向學生提供一個讓人模范的典型,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成為學生心中的對話人之一。”教師要想真正成為學生心中的對話人,必須擯棄傳統的問答式和不經過師生心靈交流的對話方式,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強調學習主體自身認知結構的主動構建,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文本進行理解和交流,從而溝通心靈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對每一位學生都要一視同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對話交流中去,而不是使一小部分成績好的學生成為對話的“主角”,絕大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聽眾”,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保留他對文本的“另類見解”,及時地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在對話教學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當然對學生的誤解進行適當的引導也是很必要的。張志公曾說:“教學應當是兩方面的事―教者和學者,“賞析”只說到一方面―“析者”,而“導讀”涉及兩方面―“導者”和“讀者。”所以師生的這種平等并不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是等量的,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中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要想使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二者必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進行靈魂與思想的交流。
第二,進行有效對話。在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要善于找到對話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圍進行有效對話。何謂有效對話?有效對話就是不能脫離教學目標的對話,師生進行友好互動的對話。例如鼓勵學生叫自己的名字,消除了學生對老師的敬畏之感,營造了一種友好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對話,使對話教學在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中進行。
第三,教師要善于創造閱讀對話教學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對話興趣。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更應該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師要教得輕松,學生要學得愉快,營造的是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在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各種媒介(詩歌、戲曲、電影、電視等等)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要采取一切措施把枯燥的文字生動化、形象化,靜止的畫面動態化,把所教的知識活靈活現地展現給學生,變枯燥為有趣,實現形象與思維的融合,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激起對話的興趣。
第四,教師要掌握高超的教學藝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教學藝術是衡量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尺度,因此語文閱讀對話教學開展得是否精彩,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教師要想使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組織課堂教學的藝術水平,只有使課堂教學的組織因素以最佳的方式組合,才能發揮課堂教學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的境界。
課堂教學應該是對話的,只有通過對話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在民主與平等,溝通與合作的對話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也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逐步改善教學策略,使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擺脫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參考文獻:
[1]【德】雅斯貝爾斯,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版.
[2]騰守堯.文化的邊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一、引言
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學好這門課程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積極的意義。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進,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視運用小班化教學。筆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引起教學工作者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關注,為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的意義
小班化教學理論早已提出來,并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受到教學工作者的重視,它的理論依據有教育公平理論、教育價值觀理論、教學論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班化課堂教學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為:小班化課堂教學的運用有利于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也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策略
正因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班化課堂教學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采取相應的策略,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小班化教學法得到更好的運用。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建立平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想更好地運用小班化課堂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摒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學生應當成為小學語文知識的主動接受者,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指導學生學習,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與學習習慣,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對小學語文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2.重視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班化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必需的。所以,教師應該合理組織和安排教學,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營造良好的氛圍。可在教學前,可以結合與本章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者情節,利用多媒體創設短小的生活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美麗的武夷山》時,單純講解難以讓學生對武夷山有詳細的了解,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通過播放武夷山的影像則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播放武夷山的風景圖畫,并配上音樂,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老師對課文內容的講解,使學生對武夷山有更詳細的了解。
3.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小班化教學更需要老師關心每位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同時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成為學生信得過的朋友,為小班化教學營造更好的氛圍,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可以采用游戲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活躍課堂氛圍,例如猜字謎,可以編一些字謎讓學生猜,也可以鼓勵學生編字謎,如找朋友、將課文內容適當改編、進行課堂表演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好地推動小班化教學。
4.重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圖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直觀顯示相關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猜猜這是哪里,當學生回答這是桂林的時候,向學生顯示一段文字: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圍繞甲天下進行講解,適時播放相關的視頻,將學生帶入桂林山水的美景當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桂林山水的美。
5.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巧妙地設置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音樂、故事、笑話、設置懸念、表演等導入新課,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又如,采用分層次教學法,根據學生語文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合作教學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相互配合,友好競爭;活動教學法,組織搶答、接龍、小組競賽、辯論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小班化教學效果。
6.改進小學語文的教學評價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評價手段和評價方法,讓評價既改進教學,又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手段。例如,采用及時評價的方法當場評價,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并提出改正意見;采用多元化評價法,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等進行全面評價,改變單一地將卷面測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的做法。同時,將教師評價、同學評價、自我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增強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優化小班化課堂教學流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小班化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后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策略,以進一步增強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海英.語文小班化教學的實踐創新[J].教育科學論壇,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