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資證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23 17:01: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如何投資證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如何投資證券

篇(1)

1.證券投資市場風險的本質

證券投資的風險性是對于未來預期收入的不確定性導致的,現期進行資金的證券市場投入,而未來的收入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就是證券投資市場的風險。未來收入的不確定可能是由證券發行方的信譽不足造成的,也可能是資金未來流動性的變化導致的。由于證券市場和其他金融市場相互聯系,并且受到多種市場因素的影響,所以證券投資收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2.具有安全邊際的投資

在證券投資中,投資人的目的是獲取收益,利用本金的時間效益獲取資金收益。投資人放棄自己持有的現金的使用權力,將使用權轉移,并將消費的行為放在日后進行,并從中獲取收益。證券投資收益的計算方法就是對證券的現金流進行折算,計算折現值。在進行證券投資之前,投資人首先要對證券的未來收益進行核算,并將證券的現期價格與未來收益進行比對,對與自己預期收益相符的證券進行投資。

3.多樣化投資組合

金融市場的投資中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收益行性,但風險性和收益性的大小有所區別,形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投資產品的流動性和經營流動狀況不同。而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投資人,可以進行多樣化投資,將投資的風險分散到各種投資理財產品中。多樣化投資組合是指投資人將資金投入到證券和其它金融領域,從而降低投資風險的辦法

4.動態再平衡策略

在投資人進行證券投資后,證券的價值可能發生動態的變化,并對投資人的收益產生影響。在投資人買入證券后,還可以進行證券的交易,在證券市場上通?^購入和賣出活動控制投資的風險,提高自己的收益。投資人對于債券的現期價值和未來收益能夠形成自己的判斷,并將預期收益較低而現期價值較高的證券賣出,買入現期價格較低的證券,進行風險的規避。

5.投資風險的相關理論

(1)技術分析理論。其主要是以圖表為基礎來對證券市場的市場行為給予全面、系統的分析,并對市場未來的價格變化趨勢給予準確的預測,其又被稱之為圖表分析理論。該理論需要進行三大假設,分別是價格沿趨勢運動、市場行為包含一切信息、歷史會重演。(2) 基本分析理論。其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務數據為基礎來進行的投資分析和決策,是美國機構投資者常用的一種投資風險分析方法。基本分析理論中所提及到的公司真實價值是由公司的現金流、增長率和風險等財務指標決定的,并且公司股票價格圍繞價值上下范圍進行波動,而且股票的內在價值直接決定其價格。因此,基本分析理論的核心環節就是對股票所具有的內在價值進行合理估算。(3)現資組合理論。其是在有效市場假說和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理論,是關于資本市場均衡和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決策來開展的正證券投資行為。(4) 行為金融理論。其是行為經濟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主要是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對人們的感情、認知、態度等心理進行研究。

二、證券投資中控制市場風險的措施

1.掌握風險預測和風險分析的理論方法

要進行證券投資,首先要了解金融市場的基本運行規律和資金融通的狀況,并對金融證券市場的各種業務有基本的了解。證券市場由于各種行業和市場的變動而存在證券價值的波動性變化,投資人要規避證券投資的風險,提高自身的收益,就要掌握基本的證券市場運行規律,并了解自己在證券市場中進行買賣的權利,保障自身的證券買賣行為可行,能夠根據證券市場的變化情況對證券進行購入和賣出。

2.建立風險預測和控制機制

證券投資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對風險進行預警和防范能夠幫助投資人控制證券投資帶來的風險。進行證券投資的風險預測,能夠對證券市場中潛在的風險進行預警,并提前制定防范風險的措施,對自身財產安全構建保障機制。通過建立風險預測和分析機制,投資人能夠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各種投資活動中,通過多樣化投資預先規避風險,實現現金的高效流動,并通過流動產生資金的增值。

3.減小政府對證券市場的控制力度

篇(2)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06)04-0054-02

證券投資課是一門涉及知識面廣、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大多數要從事具體的證券投資分析和證券投資操作,因此我們在證券投資課教學中要改變以往以理論知識介紹為主的教學觀念,加大證券投資實驗課的教學。結合我們多年來對證券投資課的教學實踐和畢業學生的信息反饋,就如何加強高職高專的證券投資實驗課教學談幾點意見。

一、對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實驗課的設置要求

目前對證券投資實驗有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把實驗的目的放在掌握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上,通過實驗來完成書本知識向實際操作的轉化,實驗的重點在理解和掌握各種分析技術;另一種則是把實驗的目的放在提高證券投資分析技術的技巧或者藝術上。實驗就是給學生一定的虛擬資金,讓其模擬操作,重點在于各種技術的綜合應用上。不同層次的院校、不同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同,開設課程的目的不同,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在證券投資實驗課的設置和要求上也要有所區別。

(一)對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學生實驗課的設置要求

根據高職高專培養學生應用性和操作能力的要求,證券投資專業的畢業生在證券投資行業中,大多數人從事的是具體的前臺業務操作和操盤手,這就要求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要能夠對證券市場的各個環節都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和對證券市場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及操作能力。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實驗課的目的應放在提高證券投資分析技術的技巧或者藝術上,要對投資分析的各個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能熟練掌握證券投資分析的有關知識和各種技術。因此,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要加大實驗課的比重,應占到整個課程設置的一半或更高一點。在實驗內容上要盡可能的全面,要包括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等各個環節中的業務操作。針對不同的實驗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法。

在發行、上市環節的實驗中,采用分組寫報告的形式更為合適。根據我國現行的保薦人發行制度,擬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必須由有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推薦發行。這一業務是有保薦資格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證券投資專業的同學有必要對這一制度有深刻的了解。但根據實際情況,學生很難有機會參與某一公司真正的發行上市工作。我們采用分組寫報告的形式,按照證券發行上市的實際要求,讓學生充當保薦人或讓小組充當保薦機構進行實踐。在實踐中老師可以選一個或幾個已上市的公司讓學生去推薦。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容易在相關媒體上找到這些公司的有關材料,老師在評價中也容易掌握。

在交易實驗環節中,采用在實驗室進行現場操作和寫實驗報告的形式更為合適。筆者認為證券投資交易實驗的重點應放在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技術上,技術分析可以采用在實驗室實驗的方式,基本分析則可以采用寫報告的形式。

在技術分析實驗中要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紹與掌握,這對學生能夠進入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過程至關重要。在該實驗過程中,首先由實驗老師對投資分析軟件的使用和操作進行講解,然后由專業課老師根據教材,配合交易軟件,結合實時行情,對交易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標進行講解,這包括如何進入系統、如何看大勢、大勢的信息組成、個股交易信息的讀取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時間,給學生一定的虛擬資金,由學生自主地操作軟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學生利用實驗室的模擬交易軟件,在指導老師的輔導下了解證券交易行情顯示的各項指標,對證券交易產生一個較為感性的認識并提高學生學習證券知識的興趣。

基本分析技術的實驗可以采用寫報告的形式。基本分析的實驗在以往的實驗中,往往是被忽視的部分,其原因在于該部分的分析過程比較復雜,收集歷史數據相對比較困難,需要相應財務、統計分析技術和對大量社會信息的鑒別能力才能完成這部分的實驗。但筆者認為,該部分的實驗對學生來說,是同樣重要的。主要是因為:第一,通過基本分析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證券投資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基本分析可以告訴你買什么,技術分析可以告訴你何時買”的理解。第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也不會處于無事可做的局面。如果不重視基本分析的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一方面無法在基本分析技術上得到鍛煉,另一方面,學生往往會流于形式或被動盯盤,時間長了就會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中。而通過基本分析技術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目的、有步驟、有內容地完成實驗任務。第三,通過該部分的實驗,有助于提高學生應用各種理論知識的能力。因為證券投資分析涉及宏觀到微觀經濟的各個方面,因此,證券投資分析實驗實際上是對學生在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會計學、管理學等多方面知識的一個綜合應用和考察,對于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分析過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通過這種比較細致的與現實證券投資同步的實驗教學,就可以使自己的投資理念由低級的、盲目的感性階段上升到高級的、有計劃的理性階段。學生在實驗當中既可以充當中介人,又可以充當投資人,全面了解證券市場的運作和操作技巧,并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在參加工作后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對非證券專業的學生實驗課的設置要求

非證券專業的學生在進行證券投資實驗以前,除了個別同學外,大多數同學對證券投資的實際操作知之甚少,對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往往只停留在書本層面上,所以,一旦讓其在實驗之初,就直接進入模擬投資分析過程中,學生大多不能順利地進行實驗,甚至有同學連基本的交易信息都無法看懂,并不能有效地達到實驗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對于初次接觸到證券投資的非證券專業的學生來說,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證券投資分析的綜合應用的藝術問題,而應該是技術問題,即通過證券投資實驗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證券投資分析技術。因此在證券投資實驗中,實驗的重點應放在掌握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上,通過實驗來完成書本知識向實際操作的轉化。實驗的重點在理解和掌握各種分析技術,包括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及對投資分析軟件使用的具體操作上,而不用像證券專業的學生那樣,對證券市場的各個環節都要進行實驗。

二、改革證券投資課的考核內容和考核辦法,以適應加強證券投資實驗課的要求

高職高專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宗旨,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和實際操作技能。實驗及實踐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能力,培養學生在實踐中自學并不斷補充提高自己知識的能力是實驗及實踐教學的根本目的。要調動廣大同學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就必須改革目前對證券投資課的考核內容和考核辦法。

1.改革考核內容,擴大實驗操作內容的比重。高職高專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應用性人才,考核的內容應區別于本科院校,不僅要考基本的理論知識,操作能力也應作為考核的重點。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我們對證券投資課的考核主要是通過書面筆試的方式進行,有時也把實驗分計入考試成績,但所占比重較小。在開設或加大證券投資實驗課的比重以后,我們應改革對證券投資課的考核內容,增加實驗操作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對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來說,實驗操作的內容要占到該科考核內容的一半以上,對非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而言,實驗操作的考核內容可在30%以上,但不能超過50%。對實驗內容的考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操作的熟練程度;(2)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即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3)對證券市場的分析判斷能力;(4)參與證券實驗的積極性。對理論知識的考核我們也應該改革,把理論原理知識的掌握和應用作為考核的重點,不應像本科院校那樣把理論的推導作為考核的重點。

2.改革考核的指標體系,增加實驗操作內容的考核指標。傳統的考核方法中往往把對理論知識、原理的書面考核作為證券投資專業課考核的主要指標,實驗內容考核所占比重很小,一般不超過30%,對學生的成績影響不大。因此,有的學生就不重視實驗課,把實驗課當作是自由活動課,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不上,出現了考試成績很高卻不會看盤的現象。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證券投資課實驗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性人才,必須對現有的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改革。通過考核指標體系的改革引導學生增強實驗和實踐的積極性。我們下面以證券投資專業的學生為例設計考核指標。假定證券投資課的總成績為100分,可以把理論知識考核作為一個總體考核指標占50分,主要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和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及不便于實驗的內容。實驗和實踐部分作為一項綜合指標占50分,然后再把每一項實驗內容細分作為分指標給予一定的分值。比如,把有價證券的發行、上市實驗作為一個分指標給10分。把證券的交易實驗作為一個分指標給30分,還可以再細分這一指標,如分解為基本分析指標給10分,技術分析指標給10分,操作盈虧指標給10分。參與證券實驗的積極性指標給10分。實驗部分的內容考核根據實驗內容的多少和難易程度,在每一項實驗內容結束后,按實驗操作的情況根據該項指標應得的分值給出成績,期末筆試考試結束后,由任課老師將各指標得分匯總給出學期成績。

3.改革考核形式,變“單一的考核”方式為“多種形式的考核”。考核既要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要體現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查閱資料、自我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等。考核中,我們應改變過去書面閉卷考試的單一考核方式,采取口試、答辯、實驗操作、質疑、筆試、撰寫論文、實驗報告、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這樣對于不同性格、氣質的學生,均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避免一次考核定論的作法,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適應加大實驗教學內容的要求,加強教材建設

篇(3)

截至2004年末,國內規范化發行并實際管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已有40多家,共計54只封閉式基金和近百只開放式基金,擁有約三千億份基金單位,若以60%的持股市值計算,基金擁有的股票市值占股市流通市值比例已近20%,成為了一支舉足輕重的市場投資力量。因此,基金的風險管理引起人們關注。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規范化、市場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資本市場監管體制的完善、法制的健全都將使基金管理機構風險管理的背景和環境發生巨大變遷,從而對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基金業風險管理根基不穩

證券市場市場化發育程度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使基金管理機構的風險管理處于根基不穩的不利處境。我國現有的基金產品多為股票型基金,投資對象結構布局也多集中于股票,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的定位一開始即把支持國企改革作為基點的歷史局限,導致證券市場實際上成為了國企籌資解困的重要途徑,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市場化功能被置于次要地位,使得投資行為預期極不穩定,助長了市場投機風盛行,投資者的權益保護問題成為長期以來不能很好解決的市場之痛。

證券市場承載過多的政府意圖、行政意志等非市場化的功能和任務,證券市場“政策市”的色彩揮之不去。證券市場不僅要承接數量龐大的國企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的擴容黑洞,又要面對大量非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這必然助長投資行為的短期化,加大市場價格的波動頻率和幅度,增加了基金管理機構風險管理的成本和難度。

投資者普遍缺乏專業素養和監管滯后,眾多不規范投資者和投資行為的存在以及由此衍生的羊群效應,疊加并放大了市場風險,而監督層并未細分市場風險源而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結果是嚴重犧牲了市場的效率和功能,限制了市場競爭和活力,造就了市場對政府政策投入的過度依賴與股市長期以來“不牛則熊”極端走勢的市場格局,對于追求長期收益的基金來說不利于有效開展資產風險管理。

市場交易制度不夠完善,風險管理手段嚴重不足。目前我國證券市場投資品種單一,基金的投資組合品種選擇范圍狹窄,通過構建多元化資產組合分散非系統風險存在困難,而同時指數期貨、無風險套利等規避系統風險的交易手段尚不具備,基金管理機構既不能根據市場趨勢在做多與做空之間順勢轉化,又不能運用其他金融工具進行風險對沖,這降低了基金抵御風險能力,加劇了股市的波動。

市場對證券投資基金的評價集中在收益性上,忽視了從收益性、風險性和流動性的綜合角度展開評價,使基金出現了單一片面追逐凈值的傾向,從而產生過度投機行為。

基金業風險監管效能不高

對證券投資基金業的監管生態不佳,監管效能不高,致使基金業運作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現象和問題,不利于基金管理機構建設有足夠功效和長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不完備,基金在實際運作中存在風險生存的制度漏洞。盡管作為綱領性大法的《證券投資基金法》業已頒布,還缺乏相應的配套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特別是證券市場發展和變革快速,更需要對基金業的監管動作向前移位,加大事前監督力度。

相關的投資比例限制模糊,可操作性不強,如不同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在利益沖動下,通過幕后的默契和聯手可以操控單只股票絕大多數的流通籌碼,在短期利益驅使下個別基金投資在個股上過度集中極易誘發流動性風險。

在證券投資基金運作實踐中,缺乏獨立、公正和權威的第三方責任審計和問責制度,而基金管理人掌握著基金的實際控制權,僅依靠基金管理人的自律不足以有效制約基金管理人嚴格遵守基金契約。

雖然基金資產的所有權、經營權、監督權基本分離,但基金持有人沒有適當和相應的訴訟、追償權利,持有人大會功能形同虛設,基金持有人對基金管理人不擁有實質性話語權,而且由于基金托管人一般由基金管理人選擇,基金資產托管協議由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簽訂,基金托管人演變成基金管理人的人,這種錯位導致基金托管人基于自身利益考慮,往往放棄了托管監督和委托管理責任,形成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事實上的利益趨同,基金持有人利益往往不能放在最優先位置,極易誘發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基金管理機構市場準入退出機制不盡完善,管理費計提辦法弊端較多,不利于刺激基金管理公司提升資產運行效率,降低資產風險水平。

基金業風險管理制度存在風險

內部治理存在缺陷,形成制度性風險源,損傷了基金的風險管理制度優勢。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結構普遍存在“一股獨大”問題,基金管理公司決策高層和管理高層來源于或受聘于公司股東,其股東背景容易出現 “內部人控制”傾向,在基金投資者成為弱勢群體和基金持有人的約束嚴重軟化情況下,實際上基金管理公司行為的利益考慮當然地將公司股東利益置于最優先地位,偏離了證券投資基金兼顧基金投資者與基金公司股東二元利益平行的設計初衷。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獨立董事和監事由大股東和高管提名選任,薪酬由董事會決定,這種利益關聯格局很難保證其獨立性。

基金經理權限過大而缺乏有效制衡。有的基金經理甚至將投資建議、評估投資建議、構建投資組合、下達投資指令與執行投資指令等職能集于一身,這種把控制決策和操作失誤風險寄托于對基金經理人的充分信任和道德判斷的幼稚做法顯然沒有制度、規則和機制的約束更有效、更先進。

加強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風險管理的建議

針對目前我國基金管理機構風險管理過程存在的諸多弊端,必須從制度安排、監管方式、市場結構等若干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增強證券投資基金業加強風險管理的動力和壓力,全面提升基金管理機構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以促進證券投資基金業穩健發展。

構建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進一步推動證券市場市場化改革,營造市場運行新生態,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的市場大環境。認真落實“國九條”,積極實施“全流通”戰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促進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改變上市公司“重上市、輕轉制;重籌資、輕回報”狀況,以有利于基金管理機構堅持崇尚充分研究和清晰價值判斷以及“穩定持倉、長期投資”的理性投資理念,引導市場投資理念逐步走向成熟,降低基金管理機構風險管理的成本和難度。

從完善市場交易制度、推動滬深股市與國際市場接軌和促進市場走向成熟著眼,在盡快推出我國統一指數基礎上適時推出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交易,一方面通過基金實施套期保值動作和在做多與做空之間順勢轉化,提高基金資產管理效率,增加基金抵御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達到活躍和繁榮市場、降低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的效果,以進一步完善市場交易制度,增加基金管理機構風險管理手段,增強應對系統風險的風險管理能力,提高資產風險管理水平。

對證券投資基金的評價要全面結合“新興加轉軌”的不成熟市場非系統風險和系統風險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特征的實際狀況,從單一的收益性考量轉向對收益性、風險性和流動性的綜合評估,評價體系要有利于引導基金重視風險管理和提高風險管理質量,改變單一、片面追求凈值的傾向。

進一步加強對證券投資基金業的監管

促進證券投資基金業合法合規經營,促使基金管理機構構建有足夠功效和長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監管層要抓住《基金法》頒布和實施的有利時機,提高本行業依法經營的自覺性;提高《基金法》在實施中的可操作性,特別是要加強現場監管和不定期巡訪,對違法違規問題要及時、高效、公正和嚴格處理,硬化法律法規的強制約束力和嚴肅性。

從有效提高基金資產流動性出發,防止發生操控市場價格的情況,在監管辦法上要更具體地明確基金投資比例限制,特別是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股票總和不得超過該股流通市值的10%。

證監會應指定部分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和誠信卓著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事務所定期或不定期對基金管理機構進行業務運營合規性、資產流動性、內控運行狀況的現場稽核,加強第三方責任審計,建立獨立、公正和權威的問責制度,以提高監管效能、促進證券投資基金業增強合規經營意識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監管層要引導、支持和鼓勵基金單位持有人依法啟動持有人大會機制,切實發揮持有人大會對基金管理機構的制約作用。為了增強基金持有人對基金管理機構的實質話語權,建議對基金持有人適當的訴訟地位和追償作出安排。

完善基金管理機構的市場準入退出機制,適當降低市場準入門欄,提高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的競爭性。若基金在收益、資產流動性上存在限期內不能改變的問題和狀況就必須終止運作,以強化基金管理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

改變目前基金管理機構管理費從基金資產中計提的做法,建立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最大的共同利益目標函數。基金管理人的收益只能來源和體現在其運營帶來基金凈值不斷增長中。

完善基金管理機構的內部治理結構

消除制度性風險源。在基金管理公司籌建審批時,要關注其股東出資結構狀況,嚴格審核股東誠信記錄等,以均衡股東權利和增加股東之間的相互制衡,使基金管理機構高管層不僅代表股東利益,更要維護基金持有人權益,實現基金管理公司二元利益平衡格局的設計初衷。

為了確保基金管理公司的獨立董事、監察員履行職責的獨立性、公正性,打破獨立董事、監察員與股東、高管層的利益關聯格局,建議基金管理公司的獨立董事、監察員一律由監管層指定有專業水準、誠信良好的相關專業人士擔當司責,以形成良好的風險控制機制。

針對目前普遍基金經理權限過大問題,從有效防范道德風險出發,基金管理機構在制度層面要做到基金的投資建議、投資建議評估與構建投資組合、執行投資指令的投資過程關鍵環節做明確的人員區分和操作隔離,也就是說,研發人員采取定性與定量的技術手段,充分尊重統計規律,對價值高估或低估的品種進行科學遴選排列,提出具體的投資建議,基金經理要利用現資管理技術對投資建議作出評估和判斷,在征詢意見基礎上依據現代證券投資組合理論構建投資組合,并向交易人員下達投資指令,從而建立完備火墻機制以有利于基金強化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貝政新,陳瑛主編.證券投資通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2.[美]查爾斯•W•史密森著.管理金融風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篇(4)

工程項目建設過程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消費過程。工程造價控制是工程建設管理的核心。全過程造價控制由于貫穿整個項目建設周期,可以較好地實現投資、工期及質量三大控制目標的有機統一,從而成為現代工程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方式。

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就是為確保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對工程建設從科研開始經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調試、竣工投產、決算等的整個過程、圍繞工程造價所進行的全部業務行為和組織活動。我國目前建設工程造價采用分階段計價與控制,即項目立項階段編制投資估算,初步設計階段編制概算,施工圖階段編制工程預算,竣工驗收階段編制竣工決算。建設工程的多次計價是因為建設工程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消費過程。多次計價各環節之間相互銜接,前者制約后者,后者補充前者。按規定批準的投資估算、概算作為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實施階段不得突破。

目前政府投資工程經常出現“三超”現象。即在同一工程上,出現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避免“三超”工程一直是業內人士關注的一個課題。工程項目建設過程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消費過程,要想確定建設投資規模和工程造價,必須在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即從方案的提出,進行可行性研究,選擇最佳方案到設計和施工各階段,均應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和切合實際的計價依據。

一、加強設計在投資控制中的“龍頭”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普遍忽視工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階段的造價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階段――審核施工圖預算、合理結算建安工程價款、算細帳,這樣做盡管也有效果,但畢竟是“亡羊補牢”,事倍功半。而實際上要有效地控制建設工程造價,就要堅決地把控制重點轉到建設前期階段上來,當前尤其重要的是要抓住項目前期及設計這個階段,未雨綢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單位是設計方案的主體,設計方案的優劣及其所決定的成本的高低與設計單位密切相關。因此,如何調動設計單位的積極性,使其真正站在維護業主利益的立場上,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精心設計出低成本的優化的設計方案是業主和設計單位值得研究課題。為此,首先應加大工程設計咨詢費用,以鼓勵和刺激設計單位設計并選擇最佳的方案,這種方案不僅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功能,同時,還應盡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其次,應給予設計單位充分的尊重和權力。維護設計單位客觀、合理、經濟的設計方案,業主不能憑自己主觀意識要求變動。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龍頭,當一份施工圖付諸于施工時,就決定了工程本質和工程造價的基礎。一個工程在造價上是否合理,是浪費還是節約,在設計階段大體定型。據西方一些國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1%以下,而正是這少于1%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占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對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建設項目應逐步建立以設計優化為核心,設計階段為重點的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

1.合理確定造價,才能有效控制造價。推行設計招標,引進競爭機制,迫使競爭者對建設項目的有關規模、工藝流程、功能方案、設備選型、投資控制等作全面周密的分析、比較,樹立良好的經濟意識,重視建設項目的投資效果,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案設計參加競賽,是促使設計單位轉變觀念的重要舉措之一。而建設單位可通過應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競選比較、技術經濟分析,從中選出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既能滿足功能和工藝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價的較為滿意的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對工程項目的造價確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國內現有投資主體和投資結構的情況下,尤其是投資主體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的企業(如一些國有企業),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擔風險還沒有具體化的情況下,有些設計方案很難體現出其經濟性和合理些。業主往往會憑自己主觀意識要求變動設計單位采用某些方案。因而設計單位在設計方案中起著主體、主導作用的地位與業主是否給予設計單位充分的尊重和權力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2.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項目投資計劃確定的依據是概算。對概算,我國歷來很重視,把它定為投資的最高限額和投資包干的基本依據,但因為概算是反映初步設計的,初步設計在事實上可以不受估算這個大籠子的限制。概算也就可大可小了,審定還可調整,再加上概算對價格上漲常常未作合理考慮,用概算來控制投資,搞包干,實際上也是控而難制概算誤差過大有許多原因。客觀上,物價上漲幅度過大,項目審批與設計之間,設計與施工之間時間間隔過長,更加重了材料設備價格的變化對概算準確性的影響,概算對如前期拆遷、地下隱蔽等因素估計也不足,各種攤派和征地費提高也增加了投資。除客觀因素之外,主觀因素也會造成工程概算誤差過大,如:工程設計與施工招標市場風氣不正,設計單位編制概算的約束力不夠,人們對設計概算的誤差偏大已習以為常,有關部門未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還有現行的概算方法也應改進。據有關專家通過資料測算分析,在技術設計階段,影響建設項目造價的程度為35%-75%,施工圖設計階段為5%-10%。由此看來,在初步設計階段的設計概算是編制建設計劃和控制施工圖預算的依據,是考核設計的經濟合理性建設成本的依據,也是限制“三超”的關鍵。在逐步解決概算誤差的客觀因素的同時,應相應解決概算誤差過大的主觀因素,規范設計市場,健全責任制,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監管。

市計劃部門根據項目概算來確定計劃投資,而計劃投資額愚昧成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造價控制的限額,后期的施工圖預算、竣工決算都必須嚴格地控制在計劃投資額內。

二、加強施工階段在投資控制中的“監督”作用

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是為了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的原則是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地核定工程造價綜合費用的關系對基建工程的造價實施全面全程監督;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的要求是正確處理基建工程造價與建設工期、項目功能、工程質量、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的內容及措施;基建工程造價的監督。有效的基建工程造價管理不但可以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緩解基建工程投資供需矛盾, 還能控制基建工程建設總規模,調節投資結構,防止盲目建沒,重復建設,更能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速基建工程建設投人產出的良性循環,延長固定資產維修周期,減少維修開支,降低基建工程建設全壽命費用。

施工階段基建工程在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做好施工圖預算和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為此,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1.做好施工圖的預算審查工作。應根據工程項目的投資規模、工程類型、性質和結構復雜程度以及施工圖預算文件質量等具體情況,全面分析,綜合考慮確定。

2.做好招標標底的編審與合同價的監督工作。標底可由建設單位自己編制,也可以委托設計單位或者有法人資格的咨詢機構編制。但必應由主管部門和招標管理機構核定。招標承包合同價應依據招標文件確定,無特殊情況,不得高于中標價。

3.實行“項目法”管理。施工企業實行管理層與勞務層分離,組建工程項目管理部管理工程項目,實行項目包干責任制,將項目造價控制在投資額之內。

三、加強竣工結算在投資控制中的“審查”作用

竣工驗收交付生產使用是基本建設的最后一個階段。竣工結算也是施工階段的技術經驗總結,是衡量工程建設項目成本,企業經營管理的直接依據,是竣工決算的一部分。

目前基建工程決算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虛報工程量、高套定額、提高材料價格、提高取費標準及資質等級、虛設和虛增費用、利用定額不完善提高造價等等。

為防止工程決算超工程預算,重點是控制施工過程的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為更好的嚴把最后一道關口,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充分掌握全面情況。熟練掌握國家基本建設政策法規和預算定額,熟悉施工圖紙、地質勘探報告和設計部門的變更通知,查閱施工合同,核實隱蔽工程等施工簽證,把握市場價格變化,為搞好工程決算審計打下基礎。

2.核準工程量。工程量是編制工程決算最基礎的數據,工程量不實,就會導致整個工程造價不實。審計工程量的重點應放在容易重復計算的工程和隱蔽工程部分,如梁、柱、板的交叉部分,圈梁和過梁的重疊部分等。在審計過程中,既要認真查看施工記錄、驗收記錄,又要按設計要求復查,現場勘驗。

3.核實所套定額。工程預算定額是計算工程造價的依據,高套、錯套、套用不合理現象較為普遍。在復查定額套用時,要審查定額套用的合法性,查看定額文件頒布的時間、適用的范圍,定額子目包括的工作內容,定額使用的范圍換算方法以及定額子目下的附注,并結合圖紙、實地觀測,以達到準確無誤地使用定額核定工程造價。

4.嚴把材料差價關。建筑工程材料價格的高低對工程造價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所以應依據國家頒布的建筑、安裝工程材料定額標準,對施工單位的材為價差進行認真審核。同時要注意搞好市場調查,特別是裝飾材料,大多單價較高,更應加強審查的力度。

5.審查資質等級,合理確定取費標準。首先審核施工企業提供的技術等級證書。同時,要核對建筑安裝工程的規模歸屬工程類別,從而審核其取費標準是否與資質等級、工程類別相符。

篇(5)

2011年國信證券投行部雖然業績不俗,卻非風平浪靜。2011年1月1日-11月15日,在被否的54家公司中,國信證券“獨中七元”,其保薦的千禧之星珠寶、溫州瑞明、安徽廣信農化、福建諾奇、深圳中航信息、上海豐科生物科技、盛瑞傳動,分別在今年11月14日、11月9日、11月2日、10月24日、7月4日、6月21日、5月13日被否。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國信證券所保薦的IPO項目亦有6家被否,仍是當年度IPO被否數量最多的券商。

兩年13個項目胎死腹中

證監會11月14日晚間公告稱,發審委當日審核了廣西綠城水務和千禧之星珠寶首發申請,兩家公司均未獲得通過。千禧之星珠寶保薦人即為國信證券,這已是其今年第7個被否的項目。

11月9日,主營汽車零部件的溫州瑞明首發申請未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核,保薦人為國信證券。溫州瑞明因何被否?“由于投行競爭激烈,各券商爭奪到IPO資源后,在招股書中過度包裝,保薦質量令人擔憂。”深圳搏實資本總裁李秉恒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說。

招股書顯示,瑞明股份本次擬發行2633萬股,募集資金擬用于年新增150萬件汽車發動機汽缸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預計該項目總投資4.4億元,有媒體質疑,這家闖關創業板的企業,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卻疑霧重重。

溫州瑞明2008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而在過去三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均享受了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對其凈利潤影響較大。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之后,溫州瑞明按2008年至2010年享受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征收的稅收優惠。另外,其同時還享受國產設備抵免所得稅優惠。

此外,瑞明股份的凈利潤增長數據也疑霧重重。招股書顯示,其2011年1-6月、2010年、2009年和2008年的凈利分別為3228.24萬元、7474.96萬元、6824.33萬元和1892.13萬元。在籌備上市期間,2008年到2009年的凈利潤數據忽然以3倍數度暴增,惹人生疑。

國信證券承銷被否的其他5家企業分別為豐科生物、中航信息、廣信農化、諾奇股份以及盛瑞傳動。上述企業中,豐科生物旗下4子公司僅1家盈利;其余3家子公司均為空殼公司,尚處于籌建期,且無實際的生產經營業務。青島豐科甚至因為籌建費用問題,2010年出現51.7萬元的虧損。

中航信息被否的主要原因和其自身成長性不足也有關系。在中航信息上會前,市場就質疑,其利潤近三年突飛猛進是因為政府補貼。廣信農化同樣如此,其主營業務大起大落。

10月24日被否的諾奇股份也存在諸多問題:產品生產依賴外包、產品多次抽檢不合格、股權轉讓存疑問,因此未能首發過會。上半年5月份被否決的盛瑞傳動,除控股權“模糊”和銷售收入高度依賴單一客戶外,上市前與保薦商國信證券有關聯的紅嶺創投PE突擊入股也備受關注。

影子公司涉嫌利益輸送

券商以保薦人身份賺取高額承銷費,以旗下直司入股保薦項目,甚至以有裙帶關系的創投PE機構影子公司突擊入股。這個玩法,國信證券或許是始作俑者。時代周報記者調查,除國信證券直投子公司國信弘盛外,國信證券IPO業務中最重要的兩個影子公司是紅嶺創投、和泰創投。

在奧康股份IPO中,以紅嶺創投為主的國信系潛伏已久。2010年6月1日,紅嶺創投、王振滔與奧康股份簽訂《關于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資擴股協議》,紅嶺創投以現金向公司增資1億元,認繳公司新增注冊資本374.25萬元。增資完成后,紅嶺創投占奧康股份股權比例為3.33%。

紅嶺創投正是奧康股份保薦人國信證券的關聯方。據了解,華潤深國投持有國信證券30%的股份,同時為紅嶺創投的有限合伙人,占紅嶺創投出資額的9.08%。紅嶺創投的股東為15名自然人和7個法人。

其實,某種程度上,紅嶺創投算是奧康鞋業的“自己人”。仔細查看紅嶺創投的情況,十足一個“深圳富豪俱樂部”,其核心股東都是與國信證券股東華潤深國投等有著重大關聯關系的“內部人”。事實上,這已不是國信證券和紅嶺創投的第一次合作。2011年2月25日上市的尚榮醫療的保薦人也是國信證券,而紅嶺創投也在該公司上市之前獲得原始股份。

國信證券保薦的騰邦國際,同樣有其關聯方的身影。2009年3月,騰邦國際分別向深圳創新投和福田創投增發540萬股和500萬股,增發價格為4元;同年6月,騰邦國際再向國信證券的直司國信弘盛增發400萬股,增發價格也為4元。資料顯示,深圳創新投持有福田創投52%股權,為其控股股東,如此一來,福田創投同樣可算是國信證券的關聯方。

國信證券與和泰創投的關系最初展露在公眾面前,是在三川股份身上,三川股份上市日是2010年3月26日,此前不到一年的2009年6月20日,和泰創投與國信弘盛共同對三川股份增資,每股3.90元。此后三川股份以49元/股確定發行價。自此,和泰創投與國信證券如影隨形,國信證券保薦的安居寶、亞星錨鏈及江粉磁材,和泰創投均采用類似模式“投資”。

在媒體質疑和泰創投和國信證券的影子關系是否涉嫌利益輸送后,國信證券曾回應稱:“我公司僅是‘和泰創投’財務顧問,按照雙方協議提供合規的財務顧問服務;‘和泰創投’自主運作,按其章程對投資等事項獨立決策。經再次核查,我公司員工不存在持有‘和泰創投’股份的情況。”

和泰創投的40位自然人股東來自廣東、北京、江西、浙江等多個地方,均不與國信證券存在關聯關系或者代持。盡管相關方已出示了深圳和泰創投和國信證券不存在關聯關系的證明,但必須承認的是,國信證券是深圳和泰創投的財務顧問。有創司的高管質疑,保薦加投顧的IPO利益模式,不過是保薦加直投的一個翻版而已,國信證券并不能洗刷嫌疑。

保薦上市公司頻繁變臉

胡華勇是國信證券投資銀行事業部總裁,同時也是國信證券直司國信弘盛的董事長。他擁有一支足以笑傲國內任何券商的投行隊伍。投行部接近500人,保代約120人,準保代約50人。僅保代的數量就足以媲美一家中型券商的整個投行部門。

2004年保薦制實行,迄今,國信投行的業績也稱雄業界。從2004年5月截至今年5月16日,國信共完成IPO項目90個。其中,2010年完成31家。這一年投行凈收入17億元。

“國信這兩年發展太快了,保薦項目良莠不齊。”一家投行人士感嘆。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事業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分設了18個業務部門,以數字命名。據國信內部員工說,總部深圳設有大概6個分部,北京2個。2004年,國信證券投行部的隊伍從150人減少到70人。也是在這一年,保薦制度開始實施。

胡華勇有一個深刻體會:“保薦制就是把這個權利放給了證券公司、保薦人,由保薦人去選擇企業。以前國信投行沒有權利選擇企業,只有跟地方政府搞好關系。”

2004年,國信三個IPO項目成功上市。保薦人有胡華勇,有現在國信上海部門老總吳衛鋼,還有因涉嫌PE腐敗而正被通緝的謝風華。

篇(6)

2 證券投資概述

投資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大方面,直接投資是指各個投資主體為在未來獲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而進行的實物資產購建活動。如國家、企業、個人出資建造機場、碼頭、工業廠房和購置生產所用的機械設備等。間接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其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借以獲得收益的經濟行為。一切出于謀取預期經濟收益為目的而墊付資金或實物的行為都可以看作是投資。

證券投資是指間接投資,即投資主體用其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公司債券、公債等有價證券,借以獲得收益的經濟行為。證券投資屬于非實物投資,投資者付出資金,購入的是有價證券,而不是機器、設備、黃金珠寶等實物。證券投資的收益一般包括股息、紅利收益、資本收益、債息收益和投機收益。

證券投資是一種特殊的投資活動,與一般意義上的投資相比,具有高收益性、高風險性、期限性和變現性等特點。

3 證券投資與投機

投機起源于古代,早期的投機以賺取地區差價為主要方式,不同區域對不同種類產品生產與需求的差別性,為投機者賺取買賣差價創造了條件。進入商品社會后,投機范圍日趨廣泛,它已伸展到生產、流通、金融等眾多領域。

投機的含義就是把握時機賺取利潤。在證券投資學中,投機的基本含義則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條件下做出投資決策,試圖在證券市場的價格漲落中獲利。而這種價格波動帶來的獲利時機同樣賦予所有的社會公眾,并未偏向某種特定的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人把握住了這種機會。少數投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只是他們熟悉市場的習性,具有豐富的經驗,準確的預見力和判斷力,更主要的是具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承擔較大的風險,賺取高額利潤就是投機者根本的信條。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愿意承擔更大的風險,他們往往偏重于通過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以圖賺取正常利潤的投資行為。

證券投資與投機的區別主要表現為對預測收益的估計不同。普通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時,較為重視基礎價值分析,以此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證券投機者不排斥這些方法,但更重視技術、圖像和心理分析。普通投資者除關心證券價格漲落而帶來的收益外,還關注股息、紅利等日常收益;而證券投機者只關注證券價格漲落帶來的利潤,而對股息、紅利等日常收益不屑一顧。其次是所承擔的風險程度不同。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普通投資者對投資的安全性較為關注,主要購買那些股息和紅利乃至價格相對穩定的證券,因而所承擔的風險較小;投機者主要購買那些收益高而且極不穩定的證券,因而其所承擔的風險較大。投機者既可能獲得巨大的收益,也可能遭受巨大的損失。

證券投資與投機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別。因此要把投資與投機完全區分開來是很困難的。投資是不成功的投機,投機是成功的投資。

4 證券投資學研究的對象

證券投資學的研究對象是證券市場運行的規律以及遵循其規律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決策的綜合性方法論科學。具體地講,就是證券投資者如何正確地選擇證券投資工具;如何規范地參與證券市場運作;如何科學地進行證券投資決策分析;如何成功地使用證券投資策略與技巧;國家如何對證券投資活動進行規范管理等等。從學科性質上講,證券投資學具有下列特點:

第一,證券投資是一門綜合性方法論科學。

證券投資的綜合科學性質主要反映在它以眾多學科為基礎和它涉及范圍的廣泛性。證券投資作為金融資產投資,它是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因此,資本、利潤、利息等慨念是證券投資學研究問題所經常使用的基本范疇。證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證券投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證券市場運行,證券投資者的投資操作,所以必然涉及到貨幣供應、市場利率及其變化對證券市場價格以及證券投資者收益的影響。證券投資者進行投資決定購買哪個企業的股票或債券,總要進行調查了解,掌握其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從而做出分析、判斷。作這些基礎分析必須掌握一定的會計學知識。證券投資學研究問題時,除了進行一些定性分析外,還需要大量地定量分析,證券投資、市場分析、價值分析、技術分析、組合分析等內容都應采用統計、數學模型進行。因此,掌握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數學等方法對證券投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證券投資學是一門綜合性方法論科學。

第二,證券投資是一門應用性科學。

篇(7)

1 概述

當今中國的證券投資學教材,對證券投資的研究對象的闡述較少,國內比較知名作者吳曉裘,趙錫軍、李向科等在其主編的證券投資學中都沒有對證券投資學的研究對象進行界定和闡述,而一門科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需要在學習中完善,在完善中學習,通過不斷地總結和修正,逐步完善這一學科,這一研究對證券投資理論發展和實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證券投資概述

投資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大方面,直接投資是指各個投資主體為在未來獲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而進行的實物資產購建活動。如國家、企業、個人出資建造機場、碼頭、工業廠房和購置生產所用的機械設備等。間接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其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借以獲得收益的經濟行為。一切出于謀取預期經濟收益為目的而墊付資金或實物的行為都可以看作是投資。

證券投資是指間接投資,即投資主體用其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公司債券、公債等有價證券,借以獲得收益的經濟行為。證券投資屬于非實物投資,投資者付出資金,購入的是有價證券,而不是機器、設備、黃金珠寶等實物。證券投資的收益一般包括股息、紅利收益、資本收益、債息收益和投機收益。

證券投資是一種特殊的投資活動,與一般意義上的投資相比,具有高收益性、高風險性、期限性和變現性等特點。

3 證券投資與投機

投機起源于古代,早期的投機以賺取地區差價為主要方式,不同區域對不同種類產品生產與需求的差別性,為投機者賺取買賣差價創造了條件。進入商品社會后,投機范圍日趨廣泛,它已伸展到生產、流通、金融等眾多領域。

投機的含義就是把握時機賺取利潤。在證券投資學中,投機的基本含義則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條件下做出投資決策,試圖在證券市場的價格漲落中獲利。而這種價格波動帶來的獲利時機同樣賦予所有的社會公眾,并未偏向某種特定的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人把握住了這種機會。少數投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只是他們熟悉市場的習性,具有豐富的經驗,準確的預見力和判斷力,更主要的是具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承擔較大的風險,賺取高額利潤就是投機者根本的信條。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愿意承擔更大的風險,他們往往偏重于通過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以圖賺取正常利潤的投資行為。

證券投資與投機的區別主要表現為對預測收益的估計不同。普通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時,較為重視基礎價值分析,以此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證券投機者不排斥這些方法,但更重視技術、圖像和心理分析。普通投資者除關心證券價格漲落而帶來的收益外,還關注股息、紅利等日常收益;而證券投機者只關注證券價格漲落帶來的利潤,而對股息、紅利等日常收益不屑一顧。其次是所承擔的風險程度不同。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普通投資者對投資的安全性較為關注,主要購買那些股息和紅利乃至價格相對穩定的證券,因而所承擔的風險較小;投機者主要購買那些收益高而且極不穩定的證券,因而其所承擔的風險較大。投機者既可能獲得巨大的收益,也可能遭受巨大的損失。

證券投資與投機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別。因此要把投資與投機完全區分開來是很困難的。投資是不成功的投機,投機是成功的投資。

4 證券投資學研究的對象

證券投資學的研究對象是證券市場運行的規律以及遵循其規律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決策的綜合性方法論科學。具體地講,就是證券投資者如何正確地選擇證券投資工具;如何規范地參與證券市場運作;如何科學地進行證券投資決策分析;如何成功地使用證券投資策略與技巧;國家如何對證券投資活動進行規范管理等等。從學科性質上講,證券投資學具有下列特點:

第一,證券投資是一門綜合性方法論科學。證券投資的綜合科學性質主要反映在它以眾多學科為基礎和它涉及范圍的廣泛性。證券投資作為金融資產投資,它是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因此,資本、利潤、利息等慨念是證券投資學研究問題所經常使用的基本范疇。證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證券投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證券市場運行,證券投資者的投資操作,所以必然涉及到貨幣供應、市場利率及其變化對證券市場價格以及證券投資者收益的影響。證券投資者進行投資決定購買哪個企業的股票或債券,總要進行調查了解,掌握其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從而做出分析、判斷。作這些基礎分析必須掌握一定的會計學知識。證券投資學研究問題時,除了進行一些定性分析外,還需要大量地定量分析,證券投資、市場分析、價值分析、技術分析、組合分析等內容都應采用統計、數學模型進行。因此,掌握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數學等方法對證券投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證券投資學是一門綜合性方法論科學。

第二,證券投資是一門應用性科學。證券投資學雖然也研究一些經濟理論問題,但從學科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來看,它屬于應用性較強的一門科學。證券投資學側重于對經濟事實、現象及經驗進行分析和歸納,它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證券投資者所需要掌握的具體方法和技巧,即如何選擇證券投資工具;如何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證券;如何分析各種證券投資價值;如何對發行公司進行財務分析;如何使用各種技術方法分析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如何科學地進行證券投資組合等等,這些都是操作性很強的具體方法和基本技能。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證券投資學是一門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的科學。

第三,證券投資是一門以特殊方式研究經濟關系的科學。證券投資屬于金融投資范疇,進行金融投資必須以各種有價證券的存在和流通為條件,因而證券投資學所研究的運動規律是建立在金融活動基礎之上的。金融資產是虛擬資產,金融資產的運動就是一種虛擬資本的運動,其運動有著自己一定的獨立性。社會上金融資產量的大小取決于證券發行量的大小和證券行市,而社會實際資產數量的大小取決于社會物質財富的生產能力和價格。由于金融資產的運動是以現實資產運動為根據的,由此也就決定了實際生產過程中所反映的一些生產關系也必然反映在證券投資活動當中。即使從證券投資小范圍來看,證券發行所產生的債權關系、債務關系、所有權關系、利益分配關系,證券交易過程中所形成的委托關系、購銷關系、信用關系等等也都包含著較為復雜的社會經濟關系。因此證券投資學研究證券投資的運行離不開研究現實社會形態中的種種社會關系。

5 證券投資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5.1 證券投資的研究內容

證券投資的研究內容是由其研究對象所決定的,它包括:

5.1.1 證券投資的基本概念和范疇。證券投資過程中涉及許多重要的概念和范疇,如證券(股票、債券等)、證券投資、證券投資風險、證券投資收益等。明確這些概念和范疇,是研究證券投資的前提。

5.1.2 證券投資的要素。證券投資活動離不開一定的條件或行為要素,證券投資者、證券投資工具、證券投資中介等是證券投資的實施要素。它們在證券投資過程中分別起著不同但又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這些要素,對于準確、全面、深入地說明和理解證券投資運動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1.3 從事證券投資活動的空間。證券投資活動是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而證券市場本身是一個相當龐雜的體系,它由許多分支組成,證券市場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并分別滿足不同的證券投資需要。只有充分了解證券市場的組成框架、基本結構和運行機理,才能進入這一市場并有效地從事證券投資活動。

5.1.4 證券投資的規則和程序。證券投資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包括法規進行的。作為一種交易行為,它有特定的程序和步聚,制度規定是相當嚴密的。了解這些規則和程序,是從事證券投資的重要前提。

5.1.5 證券投資的原則和內在要求。證券投資是一種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的經濟行為。因此安全、高效地進行證券投資,必須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則和客觀內在要求。按證券投資的客觀要求行事,有助于避免證券投資中的盲目性,理性地入市操作,從而增加投資成功的可能性。

5.1.6 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這是證券投資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證券投資分析方法大致上可分為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兩大類,而這兩類分析方法又分別包含了大量內容,只有努力掌握這些分析方法,投資者才有可能為正確地選擇投資對象,把握市場趨勢。

5.1.7 證券投資的操作方法。證券投資的操作方法是指實際買賣證券時,在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狀況和投資者自身情況、投資目的等選擇的具體操作模式、策略與手法。它與證券投資分析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它是在投資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的,是對投資分析結果具體操作的反映。投資者個人的投資目的、條件乃至修養與氣質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其操作方法。

5.1.8 證券投資中的風險與收益。風險與收益總是伴隨著整個證券投資過程。實際上,實現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正是證券投資者追求的目標。因此,研究證券投資中的風險與收益,自然成為證券投資學的核心問題之一。什么是證券投資風險和收益?它們的構成情況如何?怎樣對證券投資中的風險與收益進行度量?如何實現收益最大化與風險最小化?如何優化基于規避風險目的的投資組合等等,證券投資學均需做出相應的回答。

5.2 證券投資學的研究方法

證券投資是一門理論和應用并重的學科,要實現其研究目的并使這門學科不斷發展,就必須堅持以下方法和要求:

5.2.1 規范與實證分析并重,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的研究方法。證券投資學要解決繁雜的理論命題并得出科學的結論,不僅要大量地運用邏輯思維,進行各種理論抽象和規范分析,還必須高度地關注證券投資的實踐,進行廣泛的實證分析。證券投資中涉及大量的技術問題,分析、決策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可能的制約因素,還必須盡可能弄清這些因素對證券投資的影響程度,而這些因素本身所具有的量化狀態又可能決定證券投資收益與風險程度的差別。因此,證券投資學的各種結論的得出,都必須建立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運用的基礎之上。

5.2.2 強調結論、觀點的特定性及適用背景,而不刻意追求其普遍適用性或惟一性。證券投資實踐中的情況十分復雜,變數很多,市場走勢往往還要受到投機及其他某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證券投資學中所給出的結論與觀點也只能針對大多數情況或某些情況,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5.2.3 強調動態的全方位分析。證券投資學作為一門指導證券投資實踐的學科,不僅要求完善其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人們如何根據現象的現狀和動態,判斷事物發展的趨勢,提高投資的成功率。

6 結論

不管是證券投資或者投機,都非常有必要搞清楚其研究對象,通過對證券市場投資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的分析,筆者總結出證券投資學的研究對象,它是一門研究證券市場運行規律以及遵循其規律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決策的綜合性方法論科學。而如何正確地選擇證券投資工具,規范地參與證券市場運作,科學地進行證券投資決策分析,成功地使用證券投資策略與技巧等等,對證券投資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崔勇主編.《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叢書》[m],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1.

[2]蒲濤.劉險鋒主編.《證券投資學》[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12.

[3]吳曉求主編.《證券投資學》[m].(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中國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編.《證券市場基礎知識》[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篇(8)

(一)新舊準則相關規定的區別

在現行制度中,證券公司因全額包銷或余額包銷方式進行承銷業務,在承銷期結束后如有未出售的證券,按承購價或約定的承購價轉為公司的自營證券或長期投資,之后按照自營證券或長期投資的相關規定進行相應處理。

在新準則中,對因承銷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在會計處理上如何處理,尚無對此的相關規定。那么,這種因承銷業務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在初如確認時應該如何確認呢?

(二)新準則下的產生的問題

由于新準則并未明確因承銷業務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的會計處理,那么在初始確認這種性質的證券時,仍然可以依照之前的會計實踐,確認為以下二種資產中的一種:交易性金融資產(自營證券)和長期股權投資。

如果證券公司是打算在近期內出售該證券,這時還是應該將其歸于自營證券。不過此時問題會產生。新制度下自營證券屬于交易性金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那么這時候這些因承銷業務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的公允價值應該如何確定?因為證券公司的承購價或約定承購價是與投資者的認購價不同的,在全額包銷的情況下,證券公司賺取的正是投資者認購價與證券公司承購價之間的差額。如一上市公司發行股票1000萬股,證券公司以5元/股的價格承購并采取全額包銷的方式承銷,通過證券公司的承銷,該公司1000萬股以6元/股的價格發售,投資者的認購價是6元/股。證券公司以5000萬元的價格買下1000萬股,但只銷售出去800萬股,獲取了4800萬元的收入,尚有200萬股未銷售。那么此時,證券公司需將這200萬股未出售證券轉入自營證券的時候,如何確認公允價值?

第二個問題是,由于新準則只是規定,在四類金融工具之間,初始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后,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其他類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那么,如果證券公司在將未出售證券確認為自營證券之后,改變投資目的,計劃長期持有該證券,能否將其由自營證券重新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如果可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如何確定?同樣,如果證券公司不打算在近期內出售該證券而打算長期持有,將其初始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之后,證券公司改變持有目的,計劃在近期內將股票出售,那么是否能夠重新確認為自營證券,即交易性金額資產呢?

(三)相關思考及建議

針對第一個問題,即證券公司將因承銷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轉入自營證券的時候,如何確認公允價值,筆者認為應將證券公司的承購價格作為自營證券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定義,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證券公司承銷發行企業股票的過程,只涉及證券公司與發行企業之間的交易,因此證券公司向發行企業購買股票的承購價,正是在證券公司與發行企業的公平交易中,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易的金額。證券公司在承銷過程中發揮著金融中介的作用,并承擔股票發行失敗的風險。因此這一價格與投資者認購發行企業股票的價格的差別,實際上是證券公司所提供服務和所承擔風險的代價。因此,不能以這二者價格的不一而將投資者的認購價作為證券公司確認自營證券時的公允價值,仍應以證券公司的承購價作為公允價值。同時,應在該未出售證券上市之日以上市收盤價將其調整為市價(公允價值),之后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針對第二個問題,即證券公司如果將因包銷而持有的股票初始確認為自營證券或長期股權投資后,如果改變持有目的,是否能夠重新確認?根據現行制度,企業由于投資目的改變或其他原因,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短期投資劃轉為長期投資,而計劃處置的長期投資不調整至短期投資,待處置長期投資時按處置長期投資的會計處理進行處理。但在新準則中,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其他類別金融資產之間不再可以進行重分類。筆者認為,新準則的立法意圖,是促使企業慎重對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確認,因為一旦一項投資被初始確認為或未被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無論其后其持有目的是否發生改變,都無法再進行重分類。同時,這一規定也杜絕了企業在各類金融資產之間隨意劃分類別從而調節利潤的行為。根據這一意圖,證券公司在將因承銷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最初確認為自營證券之后,也不能再進行重分類,也即證券公司一旦將該未出售證券確認為自營證券或長期股權投資,就不能在二者之間進行重分類,從而隨意調節利潤。這就要求證券公司在初始確認時慎重考慮自身的投資目的與意圖,進行合理分類。

二、新準則對自營業務的影響及思考

(一)新舊準則相關規定的區別

新會計準則對證券公司自營業務會計處理的最大影響體現在對自營證券的會計處理上。目前,證券公司的自營證券,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按照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提跌價準備。根據新會計準則,自營證券應該被歸入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其變動計處當期損益。

自營證券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可以將自營證券產生的浮盈、浮虧都直接記入了當期損益,改變了目前只記浮虧,不記浮盈的謹慎做法,從而使自營業務業績與股票的市場價格直接掛鉤,能夠更加公允、及時地反映了自營業務的質量。同時,由于新準則嚴格禁止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類金融資產之間的互轉,這一規定也將有效杜絕證券公司通過調賬來控制自營規模和公司利潤。同時,在現行制度中,自營買入證券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入時成交的價款和交納的各項稅費。而在新準則中相關的交易費用直接計處當期損益,這將使記入證券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自營證券項目更加直實、直接地反映其價值狀況。

(二)新準則下產生的問題

按照新準則進行會計處理之后,公司自營證券的規模將與現行制度下的規模有所變化。根據《證券經營機構證券自營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事自營業務賬戶上持有的權益類證券按成本價計算的總金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或證券運營資金的80%,《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監管規則》中規定,證券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除符合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外,還必須符合以下風險控制指標標準:自營股票投資成本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0%;自營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200%。那么,證券公司按新準則對自營證券進行會計處理之后,證監會將以實際成本還是公允價值作為自營規模監管指標計算,將直接影響到證券公司的自營規模,進而可能對公司收益帶來影響。對于這一情況,目前證監會并未有相關規定出臺。

(三)相關思考及建議

針對新準則帶來的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雖然新準則規定自營證券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然而在對自營證券規模的監管指標上,應該以仍然以取得時的成本作為監管指標。證監會規定證券公司自營持倉比例,限制投資規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自營風險,如果證券公司自營業務風險過大的話,就會導致資金周轉不足,這時證券公司就可能出現挪用、違規拆借等問題,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證券公司的破產與倒閉。證券公司的自營規模,實際上是指證券公司的投資規模,也就是證券公司為購買自營證券而實際支付的成本。在實際工作中證券公司一般以現金購買自營證券,這部分資金會沉淀在自營證券上,如果證券價格下跌,證券公司自營證券最大的虧損額也就是其最初的購買成本。從這個角度出發,以證券公司最初的投資成本認定為自營證券規模,已經能夠反映證券公司的投資風險。其次,如果以證券公允價值作為自營規模,那么這一規模將在不斷地變動之中,如果證券價格上漲而導致這一規模超過了規定的比例,證券公司是否需要拋售相關證券?在預期價格還會上漲的情況下,這種強制性的拋售將會影響到證券公司的盈利。如一家證券公司以4元/股的價格購買了100萬股股票,最初的投資成本為400萬元,該公司的凈資本為500萬元,此時的自營規模是合規的。隨著市場行情的上漲,公司股票升至6元/股,這時股票的公允價值規模為600萬元,超過了公司資資本的100%,按規定,公司需拋售一定數量(約18萬股)的股票而將自營規模降至500萬元。一段時間之后,該股票價格可能繼續升至7元/股,但公司自營仍只能維持500萬元的最大規模,公司還需繼續拋售股票。這種做法實際上限制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一段時間之后該股票價格又下跌至5元/股,那么這時公司僅持有83萬股,自營規模又降至415萬元,這時公司是該繼續增持,還是保持不變呢?證券公司的經營決策就將陷入極度不確定之中,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經營。

三、證券公司如何應對沖擊?

篇(9)

(一)新舊準則相關規定的區別

在現行制度中,證券公司因全額包銷或余額包銷方式進行承銷業務,在承銷期結束后如有未出售的證券,按承購價或約定的承購價轉為公司的自營證券或長期投資,之后按照自營證券或長期投資的相關規定進行相應處理。

在新準則中,對因承銷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在會計處理上如何處理,尚無對此的相關規定。那么,這種因承銷業務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在初如確認時應該如何確認呢?

(二)新準則下的產生的問題

由于新準則并未明確因承銷業務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的會計處理,那么在初始確認這種性質的證券時,仍然可以依照之前的會計實踐,確認為以下二種資產中的一種:交易性金融資產(自營證券)和長期股權投資。

如果證券公司是打算在近期內出售該證券,這時還是應該將其歸于自營證券。不過此時問題會產生。新制度下自營證券屬于交易性金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那么這時候這些因承銷業務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的公允價值應該如何確定?因為證券公司的承購價或約定承購價是與投資者的認購價不同的,在全額包銷的情況下,證券公司賺取的正是投資者認購價與證券公司承購價之間的差額。如一上市公司發行股票1000萬股,證券公司以5元/股的價格承購并采取全額包銷的方式承銷,通過證券公司的承銷,該公司1000萬股以6元/股的價格發售,投資者的認購價是6元/股。證券公司以5000萬元的價格買下1000萬股,但只銷售出去800萬股,獲取了4800萬元的收入,尚有200萬股未銷售。那么此時,證券公司需將這200萬股未出售證券轉入自營證券的時候,如何確認公允價值?

第二個問題是,由于新準則只是規定,在四類金融工具之間,初始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后,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其他類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那么,如果證券公司在將未出售證券確認為自營證券之后,改變投資目的,計劃長期持有該證券,能否將其由自營證券重新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如果可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如何確定?同樣,如果證券公司不打算在近期內出售該證券而打算長期持有,將其初始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之后,證券公司改變持有目的,計劃在近期內將股票出售,那么是否能夠重新確認為自營證券,即交易性金額資產呢?

(三)相關思考及建議

針對第一個問題,即證券公司將因承銷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轉入自營證券的時候,如何確認公允價值,筆者認為應將證券公司的承購價格作為自營證券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定義,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證券公司承銷發行企業股票的過程,只涉及證券公司與發行企業之間的交易,因此證券公司向發行企業購買股票的承購價,正是在證券公司與發行企業的公平交易中,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易的金額。證券公司在承銷過程中發揮著金融中介的作用,并承擔股票發行失敗的風險。因此這一價格與投資者認購發行企業股票的價格的差別,實際上是證券公司所提供服務和所承擔風險的代價。因此,不能以這二者價格的不一而將投資者的認購價作為證券公司確認自營證券時的公允價值,仍應以證券公司的承購價作為公允價值。同時,應在該未出售證券上市之日以上市收盤價將其調整為市價(公允價值),之后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針對第二個問題,即證券公司如果將因包銷而持有的股票初始確認為自營證券或長期股權投資后,如果改變持有目的,是否能夠重新確認?根據現行制度企業由于投資目的改變或其他原因,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短期投資劃轉為長期投資,而計劃處置的長期投資不調整至短期投資,待處置長期投資時按處置長期投資的會計處理進行處理。但在新準則中,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其他類別金融資產之間不再可以進行重分類。筆者認為,新準則的立法意圖,是促使企業慎重對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確認,因為一旦一項投資被初始確認為或未被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無論其后其持有目的是否發生改變,都無法再進行重分類。同時,這一規定也杜絕了企業在各類金融資產之間隨意劃分類別從而調節利潤的行為。根據這一意圖,證券公司在將因承銷而帶來的未出售證券最初確認為自營證券之后,也不能再進行重分類,也即證券公司一旦將該未出售證券確認為自營證券或長期股權投資,就不能在二者之間進行重分類,從而隨意調節利潤。這就要求證券公司在初始確認時慎重考慮自身的投資目的與意圖,進行合理分類。

二、新準則對自營業務的影響及思考

(一)新舊準則相關規定的區別

新會計準則對證券公司自營業務會計處理的最大影響體現在對自營證券的會計處理上。目前,證券公司的自營證券,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按照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提跌價準備。根據新會計準則,自營證券應該被歸入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其變動計處當期損益。

自營證券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可以將自營證券產生的浮盈、浮虧都直接記入了當期損益,改變了目前只記浮虧,不記浮盈的謹慎做法,從而使自營業務業績與股票的市場價格直接掛鉤,能夠更加公允、及時地反映了自營業務的質量。同時,由于新準則嚴格禁止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類金融資產之間的互轉,這一規定也將有效杜絕證券公司通過調賬來控制自營規模和公司利潤。同時,在現行制度中,自營買入證券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入時成交的價款和交納的各項稅費。而在新準則中相關的交易費用直接計處當期損益,這將使記入證券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自營證券項目更加直實、直接地反映其價值狀況。

(二)新準則下產生的問題

按照新準則進行會計處理之后,公司自營證券的規模將與現行制度下的規模有所變化。根據《證券經營機構證券自營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事自營業務賬戶上持有的權益類證券按成本價計算的總金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或證券運營資金的80%,《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監管規則》中規定,證券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除符合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外,還必須符合以下風險控制指標標準:自營股票投資成本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0%;自營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200%。那么,證券公司按新準則對自營證券進行會計處理之后,證監會將以實際成本還是公允價值作為自營規模監管指標計算,將直接影響到證券公司的自營規模,進而可能對公司收益帶來影響。對于這一情況,目前證監會并未有相關規定出臺。

(三)相關思考及建議

針對新準則帶來的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雖然新準則規定自營證券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然而在對自營證券規模的監管指標上,應該以仍然以取得時的成本作為監管指標。證監會規定證券公司自營持倉比例,限制投資規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自營風險,如果證券公司自營業務風險過大的話,就會導致資金周轉不足,這時證券公司就可能出現挪用、違規拆借等問題,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證券公司的破產與倒閉。證券公司的自營規模,實際上是指證券公司的投資規模,也就是證券公司為購買自營證券而實際支付的成本。在實際工作中證券公司一般以現金購買自營證券,這部分資金會沉淀在自營證券上,如果證券價格下跌,證券公司自營證券最大的虧損額也就是其最初的購買成本。從這個角度出發,以證券公司最初的投資成本認定為自營證券規模,已經能夠反映證券公司的投資風險。其次,如果以證券公允價值作為自營規模,那么這一規模將在不斷地變動之中,如果證券價格上漲而導致這一規模超過了規定的比例,證券公司是否需要拋售相關證券?在預期價格還會上漲的情況下,這種強制性的拋售將會影響到證券公司的盈利。如一家證券公司以4元/股的價格購買了100萬股股票,最初的投資成本為400萬元,該公司的凈資本為500萬元,此時的自營規模是合規的。隨著市場行情的上漲,公司股票升至6元/股,這時股票的公允價值規模為600萬元,超過了公司資資本的100%,按規定,公司需拋售一定數量(約18萬股)的股票而將自營規模降至500萬元。一段時間之后,該股票價格可能繼續升至7元/股,但公司自營仍只能維持500萬元的最大規模,公司還需繼續拋售股票。這種做法實際上限制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一段時間之后該股票價格又下跌至5元/股,那么這時公司僅持有83萬股,自營規模又降至415萬元,這時公司是該繼續增持,還是保持不變呢?證券公司的經營決策就將陷入極度不確定之中,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經營。

三、證券公司如何應對沖擊

篇(10)

一、現階段證券公司的總體狀況

證券行業是一個受市場準入限制的金融服務行業,經紀業務在證券公司的業務構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證券公司的核心業務。在全國證券公司的凈收入中,經紀業務凈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約為33%。經紀業務因其現金流大、收人相對穩定、風險較小等特點而受到證券公司青睞。絕大多數證券公司對經紀業務都非常重視,而且是不斷加大投入,在市場開發方式上積極創新,形成了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

由于我國證券公司的同質化特征,缺乏富有特色的服務,只能通過打價格戰的方式贏得市場。但單純的價格戰會給券商帶來多大的生存空間呢?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證券公司在營銷理念和策略上都有許多問題,因此,如何向客戶營銷自己,如何向客戶提供極具特色的服務,如何進行服務方面的營銷,成為了決定券商未來生存的關鍵。

證券公司所提供的金融產品具有無形且同質性、服務和產品的統一性及員工與顧客的面對面接觸性,這使得僅僅依靠傳統的組合策略很難取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需要以服務營銷中的7ps為基礎,向顧客提供服質量高、產品多樣的特色服務,以滿足廣大客戶多種需求,從而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進而給客戶帶來歸屬感、尊貴感、重視度,提高顧客的忠誠度。

二、證券公司突破傳統尋找新的未來的必要性

從以上證券公司現狀來看,證券公司門正面臨著很大的潛在危機。從國際證券業的發展走向看,一般證券公司都會經歷一個由小型化向大型化、由分散化到全能化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若不及時強大自己,未來必定是被強大的別人吞滅。強大自己,則先從自己的核心業務出發。毋庸置疑,證券公司的核心業務即其經紀業務。

1.經紀業務的重要性

從收入結構來看,我國的券商的盈利模式存在著高度同質化的情形,基本上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自營收入、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證券承銷收入、利息收入等。而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占了證券公司利潤來源的相當大比例,在這個業務中,各個證券公司的競爭異常強烈,甚至出現了在證券考試考場外拉人的現象。

2.經紀業務中的危機

經濟業務的收入不穩定。比如我們了解到國元證券的收入就很不穩定,而且受市場走勢的影響收入波動比較強烈,經紀業務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顧客買賣股票的手續費以及開戶費,受股市波動影響很大。

顧客不穩定。顧客忠誠度低,沒有歸屬感。中國證券行業服務嚴重同質化,客戶對證券公司品牌的忠誠度低,券商需要有效衡量客戶價值并持續跟蹤客戶價值量的變化,提供差異化服務和提高客戶忠誠度。

有限的資源浪費在了沒有為企業提供太大價值的顧客身上。據統計資料表明,證券公司利潤的來源呈現極端的二八分布,即八成的收益來自于二成的核心客戶。但是證券公司對每位顧客的服務與重視程度都是一樣的,并沒有體現那二成核心客戶的價值。

三、如何轉危機為生機

最后我們的重點就落在了如何確定自己的核心客戶并且采取積極的措施讓這部分客戶忠誠于公司。在保證了自己客戶的忠誠度的同時把優良的創新的服務推廣及建立自身區別于其他證券公司的品牌形象。

1.經紀業務必須以客戶為中心,為投資者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中國證券市場已經日益發展成熟,券商的客戶群有機構成已發生巨大變化,同時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亦已變化。而客戶需求方面,多層次性的個性的投資理財產品越來越為客戶所需求。

所以,在經濟業務中,券商必須從量化轉向質化,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為投資者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收取相關的服務費用和中介費用。這樣才能搶占市場先機,穩固自身市場地位,進行長遠發展。

2.服務需創新有特色

證券業是屬于服務性的行業,服務質量的高低,服務對客戶需求的符合程度直接關系到客戶的滿意度,從而影響和決定客戶的忠誠度。如何為客戶提供能最大化滿足其需求的服務呢?服務必須創新,并且體現自身價值特色,讓顧客對自身企業有依賴感和歸屬感。

所以,券商需要設計有別于其他券商的業務流程和服務體系,從內容上制度上來創新。為客戶提供的優質服務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站式服務:

即在券商的任何一個營業網點,顧客的任何問題都能得到專業的解決,不管是通過所在場的員工還是通過其他途徑。并且,需要顧客對自己問題的解決持滿意態度。

要做到一站式服務,需要對公司的全體員工進行專業培訓,進行業務提煉和營銷知識的推廣傳輸,并且進行有效的管理運作。

差異化服務:

就是在客戶開發的過程當中,證券商應當向客戶提供依據不同的資金量來設計的服務菜單,交由客戶進行自主的選擇權,然后根據客戶的選擇提供相應的服務。

比如,對個人投資者,制定不同的個人理財方案;主動到企業當中進行調查研究,對不同企業依據其不同的資金規模和投資理念等特點將股票的交易、新股的認購、國債的回購、可轉換債券等證券交易產品進行打包,為他們定制出可行的投資分析報告,然后介紹給客戶,供他們選擇。

人性化服務:

特別是對那些大戶及機構投資者,用面對面的投資理財顧問形式代替網上的在線咨詢,通過直接的交流,以培養客戶的忠誠度,從而減少他們對傭金的過分關注。

這就要求券商先要依據公共信息收集到主要的客戶信息,制定詳細的客戶拜訪方案,組織團隊按照不同的客戶類別分別進行上門拜訪和持續的提供咨詢服務。

多元化服務:

就是依據不同客戶的各自需求,從大量的信息庫中篩選對特定客戶來說最具有價值的重要信息,這是最為有效的信息服務方法。由于信息量較為龐大,有很多信息其實并沒有真正發揮它們的價值,這對于客戶而說,只能是無用的垃圾信息。而客戶所感興趣的是對他們投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息,

因此,如何有效地對行業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如何向客戶提供具有價值的服務,就成為了券商發揮信息優勢的關鍵。(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浙江杭州,310018;西南財經大學,四川成都 611130)

參考文獻:

上一篇: 股票投資常識 下一篇: 合同檔案管理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