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17:01: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筑行業的市場前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TU-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業作為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與經濟意義,一方面建筑行業吸納了大批的工作人員,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就業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建筑行業的發展有效推動了地方以及國家的GDP的增長,對于經濟的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國家曾投入4萬億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在這些投資中,建筑行業占到了60%,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建筑行業在我國整個經濟建筑中所占的的作用。
一、建筑市場前景分析
隨著我國新一輪的經濟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伴隨著GDP的增長保持著同等快速的發展趨勢,總體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筑行業的這種未來趨勢在長期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對于建筑行業的前景,將從下面的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城市化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產生推動作用。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國城市化的進程還將不斷推進。我國屬于一個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國家,隨著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推進,與經濟發展同步的二元經濟結構的矛盾也日益顯現出來,這種矛盾也在不同程度上對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對城鄉經濟結構進行調整,極力推進城市化進程。我國城市化基礎設施建筑有著較大的缺口,同時對于原有城市整治的工程量也十分巨大,在未來的城市的主要需求為新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道路以及園林綠化等,這些需求在一些大型城市表現更為突出。
交通建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展望未來,根據國家公路網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有4萬km的高速公路處于建設狀態。此外,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資料顯示,到“十一五”末,我國需要建設的鐵路線路長度達到17000km,在2010年我國的鐵路營業里程長度達到9萬km。
3.住宅將會在長期保持較大的需求。我國城市住宅一方面要面對日益增長的城市人口對于住房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居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一些年代較舊,功能較舊的住宅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這部分居民迫切希望住房更新換代。同時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底,中國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為26.11平方米,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原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2020年中國居民居住目標預測研究報告》中提到“2020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預計35平方米”。因此,未來較長時間內,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住宅。另一方面從我國住宅產業發展的實際看,這些需要新建的住宅在數量上能夠實現,但在結構上應有較大調整。新增城鎮人口主要是從農村遷移到城鎮的人口,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的工資收入低,購買力不強。因此,在新建住宅中應保證有相當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尤其要擴大廉租房的建設力度和速度,以滿足城鎮化迅速推進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中國建筑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同樣也面臨著眾多的問題與挑戰,例如市場環境嚴峻,行業內部惡性競爭激烈,企業利潤率下降,以及企業經營風險等。這些問題,所有的建筑行業應努力謀求新的發展道路,才能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行業轉型發展分析
1.工程總承包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我國的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特點為:2第一、投資供給制;二是國家直接組織基本建設;三是孤立的分割式的建設程序。相對于這種經濟管理特點,我國建筑行業在傳統上也按照部門經濟來進行劃分,特別是在早期政企不分的情況下,由各產業部門來對相應的固定資產投資責任進行承擔;由下屬的承包企業來設施工程承包。由于這樣的歷史條件,導致我國的建筑市場的特點為相對封閉,因此,形成了我國建筑市場相對封閉。按工程的業務鏈嚴格劃分為工程設計、項目咨詢、項目監理和工程施工企業等幾個部門,這些部門通過業務鏈的分割獨自承擔相應的工程職責。
在新的歷史背景之下,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制度能夠實現工程設計與工程施工相關環節的緊密結合,同時能夠在施工過程中有效貫徹相應的設計意圖;在充分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之下,應根據相應的實際需求對設計方案以及施工方案進行逐步優化,節省相應的工程投資,同時應選擇具有專業化的水平的工程項目管理隊伍,這樣能夠有效彌補業主有限的項目管理知識與項目管理能力,同時能夠有效提高工程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此外還可考慮以通過有效延長建筑行業產業鏈的方式,有效推進建筑行業的開拓,積極促進產業的升級。根據一些成功建筑企業的實踐經驗,固守施工領域會使得我國的建筑市場環境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建筑行業應圍繞市場的新需求,與設計進行結合,與資本市場進行結合,這樣就會有效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動力,進而帶來豐厚的發展空間與盈利空間,形成良好的業務發展模式。
2.橫向發展
我國建筑工程承包市場從原先較為封閉的格局進入到開發的格局,這樣能夠使得原先實力較為雄厚,業務量較多的建筑行業打造成為具有綜合性實力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以建筑行業為例,一直以來我國的鐵路市場的建設都是由中國鐵路建筑總公司和中國鐵路工程建筑總公司兩家施工企業來承包。在2004年底,建設部聯合鐵道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開放鐵路建設市場的通知》,文件中大力支持一批具有專業公路、水利水電、礦山、房建等項目建設經驗的企業參與到鐵路見投標之中,這使得我國的鐵路建筑逐漸向路外企業開放,之后實現了窩工鐵路建設的大規模開放,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我國路外企業參與鐵路工程投標中標進而達到了120億元,這個中標比例達到了總招投標工程概算總額的10.5%,鐵路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3.聯合重組和加強企業間相互合作
我國建筑業企業數量眾多,但行業集中度較低,建筑市場競爭激烈,。近幾年我國建筑行業出現一批重組的建筑企業,這些企業間進行強強聯合,實現了優勢互補,同時企業的優勢逐漸顯現,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大型建筑企業集團。另一方面這些企業進行重組以及企業間的合作,有效提高了資源共享,加強了企業間的優勢,極大提高了建筑行業的生產效率。
4.積極開拓國際化市場
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能夠使建筑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國有一大批的建筑行業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國際工程承包實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我國許多建筑企業已經具備了國際工程承包的條件,有一些國有大型建筑企業開始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嶄露頭角,這些企業充分抓住了國家鼓勵支持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在海外經營過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歷史性突破。其中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等49家中國承包商已經成為世界國際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國際承包市場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在進行國際市場的開拓過程中,應主要面向于快速發展的亞洲國家以及市場需求巨大,基礎建設相對薄弱的非洲國家,以及一些較為高端的歐美市場。在這些地區建筑行業承包過程中,我國的建筑行業應努力提升自己,進而形成良好的競爭優勢,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總結
近幾十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較為迅速,但是相應的建筑行業效益還是處于較低的階段,我國的建筑行業亟須從勞動力密集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建筑行業中暴露出眾多的問題,現在企業應順應歷史發展的機遇,積極發展自身優勢,進而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占有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綠色建筑是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層次和質量應運而生的,主要特征是節能、環保、節水、節電和節省建筑材料。誠然,很多人都把綠色建筑與建筑的綠化、美化結合起來,但是從本質意義上看,綠色建筑更多是一種未來建筑的發展樣式,是一種科學概念。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環境生態觀念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把綠色建筑作為建筑施工的主要目標,這體現了社會的進步與人們思想的升華。總體來看,研討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并對未來趨勢做出分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1 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就我國來說,很多人對綠色建筑的概念理解存在相當的偏差,集中表現為綠色建筑的本質訴求沒有充分得以傳播,綠色建筑的實現路徑和形式沒有得到科學的推廣。同時,很多建筑企業和單位雖然打著綠色建筑的“旗號”,但是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只是“徒有其表”,而缺乏實質內容。
1.1 綠色建筑的概念普及存在誤讀
綠色建筑是一個全新的建筑概念,也可以歸類為生態建筑和自然建筑的范疇。將綠色建筑納入城市整體建設規劃的版圖,體現了城市化過程中人們對于大自然、美好環境與和諧生態的需求,也體現了生產力發展狀況下建筑升級的必要性。無論是生產類建筑,亦或是生活用的建筑,都具有固定的樣式和外觀。傳統的建筑在中國人的概念里一般都是方方正正、嚴密緊實的,而綠色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采光、通風、透氣等功能,根據注重建筑與周圍環境、生態的和諧,注重建筑的實用性,忽略建筑的外在形式。當前,很多人對綠色建筑的概念和內涵的理解存在誤讀,錯誤的將綠色建筑與綠化、美化等結合起來,這是亟需破解的。
1.2 綠色建筑的推廣區域存在差異
以我國為例,南北方對于綠色建筑的理解和設計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北方由于冬季漫長而寒冷,因此在綠色建筑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保暖、供暖設施的設計、開發;南方往往因為氣候條件而注重防潮、通風設施的設計。這就是地域不同帶來的綠色建筑推廣的差異,同時也體現了綠色建筑的多樣性和功能性。同時,很多人認為綠色建筑就是城市建筑,或者將二者緊密聯系起來,其實這也是嚴重的誤區。真正的優化級別的綠色建筑,并非只能在城市中推廣,在農村地區同樣可以適用。例如,我國很多傳統農村地區的建筑樣式,都是綠色建筑的雛形和范例,體現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愛護生態的基本綠色訴求。最為典型包括大草原的蒙古包、福建的傳統民居、少數民族的吊腳樓、竹樓等。這充分的證明,綠色建筑與所在區域、地域關系不大,凡是體現綠色建筑本質的建筑樣式,都是值得推廣和普及的。
1.3 綠色建筑的評價和認定體系不完善
綠色建筑是否符合標準和要求,是否與建筑市場發展、人民群眾的需求相一致,這是很大的問題。當前的建筑市場,可謂魚龍混雜、參差不齊,很多唯利是圖的建筑商為利益而嚴重犧牲建筑質量,往往打著綠色建筑的名號,但是建筑物跟真正意義的綠色建筑相差甚遠。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由于當前綠色建筑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必須完善綠色建筑的認定、審查與評價的機制、體系。要知道,只有符合認定標準的綠色建材,才能發揮出建筑物節能減排、包含環境的基本功效,才能符合人民群眾的居住、生活的訴求。同時,綠色建筑的一個現狀就是,很多人認為綠色建筑的推廣、發展職責全在政府或建筑主管部門,這其實也是錯誤的思維。綠色建筑的推廣和普及是全社會的責任,與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這一點必須區分清楚。
2 綠色建筑的未來發展趨勢
2.1 綠色建筑將成為建筑行業的主導
前面已經提到,綠色建筑當前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即綠色建筑的概念、形式和實體仍然處于起步時期。但是,綠色建筑具備的優勢,與當前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不謀而合的,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也就是說,綠色建筑比較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主體和主導力量。將綠色建筑作為未來建筑發展的主要樣式,其正面影響和積極意義十分重大,同時也符合社會發展、經濟繁榮和生產生活的基本訴求。
2.2 綠色建筑將根據低碳環保,節約能源
雖然現在很多建筑都打著綠色建筑的旗號,但是往往都是徒有其表,很難真正滿足綠色建筑的標準要求。展望未來,隨著建筑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綠色建筑將更加符合低碳環境、節約能源和生態平衡的要求,更加體現“綠色”的概念。比如,隨著綠化配置技術、綠色環保材料技術的發展,綠色建筑的整體水準也必然得以提高。
2.3 綠色建筑的市場前景十分光明
建筑行業是一個大的產業鏈條,諸多的經濟利益與之密切相關。就未來的趨勢看,綠色建筑引發的建筑市場變革是指日可待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綠色建筑隨著技術進步與產業成熟,必將為建筑市場的繁榮提供更大的動力支持。可以斷言,綠色建筑市場的未來發展是十分光明的,綠色建筑帶來的產業回報也是值得期待的。
參考文獻
[1] 孫書明,李偉清,馬容.淺析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山西建筑. 2010(14)
[2] 高升,艾軍艷.綠色建筑發展和推廣的國外經驗借鑒[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3)
[3] 孫書明,李偉清,馬容.淺析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山西建筑. 2010(14)
隨著近年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逐漸消去原來的勢頭。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生產能力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的新特征。
一.市場前景展望
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裝配式住宅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起始期,重點建立工業化生產體系;第二階段為發展期,重點提升裝配式住宅的質量;第三階段為成熟期,側重降低物耗和對環境的負荷,并解決住宅多樣性、個性化和低碳環保等問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依靠行政手段,中國掀起了一場全國范圍的建筑工業化運動,提出了“三化一改”的方針,即“設計標準化、構配件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墻體改革”,用大板房技術取代磚混結構建造住宅。這種技術因其抗震性能差、易出現滲漏問題,到了人力成本比較低的時候,這種模式就很快沒了。盡管中國1998年起陸續出臺了住宅產業化的相關政策,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卻來自于市場的倒逼,“勞動力成本上升是裝配式住宅普及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建筑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從2003年的1萬多元上升到2012年的近4萬元。“開發商選擇傳統施工方式的空間會越來越小,而工業化生產的能力遠遠不夠。傳統的勞務漲價、質量不可控還在加劇,傳統施工的報價越來越高,開發商未來承受不了,自然要接受標準化的建造。”未來建筑公司只有兩條路,要么被淘汰,要么進入園林工程等細分市場。
二、發展制度的障礙
政府高層將裝配式住宅和綠色建筑一起提出。業內人士認為,政府旨在解決社會問題,一個是用工荒的問題,另一個是建筑工地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這些因素促使政府加快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企業也有積極性。” 目前地方政府正在熱捧住宅產業化,沈陽、北京、上海、天津、合肥、杭州等地均表現出了積極興趣。遠大住工正在10個省份布局制造中心。“到今年年底,產能能到2000萬平方米,2018年年底能到5000萬平方米,那時準備不再擴廠,采取加盟方式。” 仇保興認為:“現在到了有堅強動力的時候了,我們需要找到主要問題。”推進住宅產業化市場化運作。
據了解,我國裝配式住宅的發展存在幾大瓶頸:一是技術標準滯后,缺乏裝配式住宅的設計、生產、施工、驗收標準體系,試點成果無法大規模推廣,同時跟綠色建筑的標準尚不能完全融合。二是項目建設管理體系不利于裝配式住宅的發展,具有總承包資質的企業不具備專業化生產的能力,少數具備能力的企業又沒有總承包資質。目前有些地方已經解決上述問題。以深圳市的保障房住宅建設為例,當地采取圖紙標準化、施工工廠化、管理可視化、現場整潔化,建筑質量得到提升,施工周期都縮短了,達到綠色建筑二星以上的評價標準。
三.成本的預控和限制
還有一個瓶頸是裝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相對較高,比傳統方式高出500元/平方米左右,同時構件生產企業交納17%的增值稅等稅收體系的不合理,增加生產成本。
不過,建造成本相對較高是暫時的,“這個問題應該向前看,現在的勞動成本過幾年又要翻一番”。“建筑工業化有兩大門檻,一是資金門檻,前期投入很大,遠大也是因為原來做空調賺了錢,現在才有實力投資做住宅產業化。二是技術門檻,目前確實技術比較繁多。”建筑工業化必須由工業企業來做,“建筑企業、設計院是完不成工業化的,原來我們也是這樣做,但成本降不下來”。工業化的一個條件就是規模化,沒有規模化的工業化,成本會極高。“現在的問題在于,有了工業化,才可以降低成本,沒有成本的降低根本推不開。”軍說,“遠大的建筑工業化產品原來沒有成本優勢,開發企業都不用,我們只能在自己開發的樓盤上用,這侵蝕了我們房地產開發方面的利潤”。
隨著規模化的實現,目前遠大住工的綜合成本基本等同于傳統建造方式。“爭取兩年之內,將產業化的建筑成本報價降低到傳統報價的90%,我們已經找到路徑,保證即使這樣的報價也還能有10%的利潤,這是行業平均利潤的五到六倍。”
首先,加大科研投入,突破關鍵性技術,做到速度、質量、安全、環境友好和效益五個方面的統一,尤其是環境應遵循綠色建筑的標準,如加強高強度、自保溫、阻燃、長壽命、可循環、健康的輕型建材開發,加快有關設計軟件和綠色評估軟件的開發應用,加強裝配式住宅新型結構的研發。
其次,改革項目建設的體制。這需要解決裝配式住宅的研發、生產、推廣、應用的管理體系,同時加快施工企業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過程,優化建筑企業結構,淘汰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的掛靠分包小隊伍。未來的工程規模小無法盈利,自然就淘汰了小隊伍。
第三,有關部門正在扶持式;以一些企業為龍頭,形成構件生產、原材料供應、結構設計、施工建造、部品生產和住宅物業管理等企業參與的企業集群;利用互聯網覆蓋到全產業鏈,構成零庫存的裝配式住宅生產體系。
【結語】:在新時期下全裝配式樓房的出現將給建筑行業增添一股新鮮的血液,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全裝配式樓房克服掉潛在的危險之后帶來的必將是一場很好的效果。不斷促進建筑行業的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 賀靈童,陳艷. 建筑工業化的現在與未來[J]. 工程質量. 2013(02)
[2] 賈曉英. 建筑工業化與工業化建筑[J]. 科技信息. 2012(22)
[3] 王茜,毛曉峰. 淺談裝配式建筑的發展[J]. 科技信息. 2012(21)
“曲線”占領市場
占領市場一定要經歷殘酷競爭、殺出重圍的過程嗎?對于廣聯達來說,在細分市場上一枝獨秀的“曲線”占領市場策略使它的成功更具參考價值。
賈曉平將廣聯達項目管理解決方案的成功歸結為產品和市場的“切入點選得好”。
眾所周知,在一個項目的管理中最核心的業務有三:進度、質量、成本。國外的項目管理軟件大都以進度為主線切入。廣聯達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分別從項目層和公司層管理的需要出發,選擇以成本為主線切入。
“我們也考慮過我們的項目管理軟件是不是也應該像國外的產品,從進度切入,但從我國建筑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經過一系列的論證,我們選擇從成本切入。”賈曉平如此分析原因,“對國外建筑行業來說,一個建筑項目的成本構成中,人力成本占了大頭,而我國正好相反,一般成本構成是材料占70%,人力成本占30%。”
我國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建材行業對建筑材料的消耗量持續增長,大量的資源造成了浪費,還沒有有效構建起綠色建材的國家發展戰略,相關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落實不力,法律體系建設相對比較滯后。我國人均土地資源相對較小,對綠色建筑材料的需求量相應較大,綠色建筑材料及能源的合理應用是保障建筑質量的重要基礎。目前,對綠色建筑材料的開發研究工作不充分,雖然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勢頭較好,但相關研究工作相對滯后,對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周期沒有得到有效保證,對綠色建筑材料的持續發展產生阻礙。
1.2實際應用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市場前景廣闊,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是今后建筑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根本。新型綠色建筑材料主要有防水密封材料、綠色墻體材料和保溫隔熱材料等。這些材料在實際建筑施工過程中進行應用,能夠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墻體綠色材料的應用,材料的種類比較多,例如非粘土磚以及加氣混凝土和粘土空心磚等。建筑施工中綠色真空玻璃的應用比較重要,真空玻璃主要是根據建筑物窗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應用,是采光的重要通道,綠色的玻璃材料在溫度調節上有較好的效果,并能有效的應對紫外線,在隔音的性能上也比較突出。生態水泥的應用,水泥作為是建筑的表面皮膚,故此其和混凝土都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是建筑施工的必備材料。傳統的水泥原材料來源于自然資源,對其進行提煉造價的成本較高,在生產過程中還會產生廢氣以及粉塵等,這就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生態水泥就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生態水泥主要由鋼鐵渣以及火山灰構成,按照相應的比例配合而成。綠色建筑材料在屋頂建造中進行應用也能夠起到相應的節能效果,將綠色建筑材料在屋面和防水層間加以設置,能夠將導熱系數得以有效降低,從而起到有效的保溫效果。屋頂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要選取合適的材料類型,綠色建筑材料在屋頂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板、瀝青珍珠巖板及水泥蛭石板等等。對于尖頂屋面下部以及吊頂上部的建筑材料的應用,要選取松散料,通過反鋪法把保溫層置于防水層上面,然后通過保溫層對防水層實施防護,在之后的檢修過程中比較方便。
納米材料技術憑借其獨特的光、電、熱等性能使建筑材料發生了巨大變化。科研人員通過納米導電性能開發出導電材料,利用納米屏蔽紫外線的功能提高PVC塑鋼門窗的抗老化黃變性能,結合納米技術的自潔功能開發出防菌防霉涂料,利用納米材料增加塑料管材的強度。由此可見,納米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本文詳細論述了納米材料在建材中的應用以及該技術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一、納米技術在玻璃、陶瓷中的應用
普通的玻璃由于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吸附有機物,會形成有機污垢,難以清洗。同時,在雨天或者使用水進行清洗的過程中容易形成水霧,嚴重影響玻璃的反光度。而以納米技術制作的玻璃則較為堅硬而且具有很強的透光性能,將融入科學技術的納米玻璃用作住宅玻璃、屏幕玻璃可大大省去人工清洗的過程。通過TiO2納米薄膜形成的納米玻璃在陽光的作用下還可以有效分解甲醛和氨氣等有害氣體,解決了普通玻璃使用方面存在的缺陷。
與玻璃相比,陶瓷的抗腐蝕性和耐高溫性得到人們的認可,因此在建筑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陶瓷還存在一定的易碎性,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而納米SiC、Si3N、ZnO、SiO2、TiO2、A12O3制成的陶瓷材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耐磨性等特點,其塑性性能能夠吸收相當部分的外來能量,有效解決了普通陶瓷易碎易被破壞的缺陷。火箭噴氣口的耐高溫材料選用納米金屬陶瓷作為耐高溫材料,由此可見,在陶瓷基中加入納米級的金屬碳化物纖維除了可以提高陶瓷的使用強度外還具有較強的抗燒蝕性,故將納米技術應用于陶瓷中具有很廣闊的市場前景,其防腐耐熱的功能在很大范圍內改變了材料的力學性質,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二、納米技術在防護、保溫材料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的整體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居住環境作為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筑的安全性、舒適度,周邊交通的便捷性等都將成為現代建筑藝術不可忽視的因素。建筑藝術是建筑師賦予建筑物的靈魂,在現代建筑中不乏一些造詣高超極具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審美價值的代表建筑作品,如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法國埃菲爾鐵塔和我國國家體育館鳥巢等。除了建筑藝術以外,人們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對于建筑物的防護、保溫性能要求近乎苛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居民區都會有漏水、潮濕的情況發生,這是由于施工的時候,施工方所用的防水材料耐腐性較差,如何提高這些日用材料的防水性能是建筑工程界研究的新課題。而北京建筑研究院研制的納米防水卷材具有較好的光穩定性、韌性以及熱穩定性,因此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能夠很好的滿足防水材料高強、耐腐蝕的要求。
隨著節能減排方針的實施,保溫材料也更加注重其保溫性能。由于技術水平和能源資源的限制,我國目前使用的保溫材料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如聚氨酯泡沫燃燒后釋放有毒氣體,石棉與纖維制品含有致癌物質,而通過納米技術開發研制的新型保溫材料就能有效避免傳統材料存在的問題,一些基料經過提煉成為了綠色無污染的材料,并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和認可。
三、納米涂料及納米水泥的應用
涂料通常是用于建筑的內墻和外墻粉刷,傳統涂料通常存在光潔度不夠,懸浮穩定性差等缺陷,而新型納米復合涂料則是在涂料中添加納米粉體等技術,以實現耐老化、抗輻射等特點,在建筑行業展現了獨特的魅力。納米材料的應用有利于實現材料的功能性轉變,用納米材料改性的納米有機無機復合乳液制備外墻涂料、納米二氧化硅系列膠體用于外墻涂料等,可以提高涂層戶外的耐水性、耐擦洗性以及涂料懸浮穩定性。普通水泥混凝土由于其剛性大、柔性小,以及自身具有的一些固有缺陷,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開裂和破壞。納米混凝土的出現使得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與普通混凝土相比,納米混凝土被應用于很多行業和領域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同時也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城市,是歷史上形成的高度聚集的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的社會物質系統;是聚落的一種形態,也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集中體現。城市風貌是城市物質信息、人文意蘊和生活內涵的復雜綜合,是最有特色的部分。建筑新型材料是在傳統建筑材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伴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而引導和控制城市風貌的恰是各個建筑項目留有余地的同時,對大驚訝的特有韻律和整體特色所進行的更高層次的藝術創造。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的經濟都不斷得到發展,建筑新型材料工業也隨著改革的開發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帶給了建筑新型材料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
一 新型綠色建材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當今社會是注重環境保護的時代,要求建筑新材料既經濟節能。在當今節能減排的時代,無濡染、低碳、環保、安全是對建筑新材料的要求。很多建筑材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都能產生大量的污染物,也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這就造成許多常用建筑材料對環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例如人造板材揮發大量甲醛等。現代城市建設都是鋼筋混凝土為主體建筑材料,在城市進化的過程中,水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水泥又是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材料,同時鋼筋混凝土建筑在拆除時也會產生很多建筑垃圾,都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不恰當的選材也會使得建筑在后期的維護和運營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因此,想要達到低碳效果,并在后期維護中做到零環境污染就必須在選用工業成品是,盡量采用可循環利用或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有些建筑材料內涵能源較低,也可以放在選擇范圍之內。首先,建筑與室內設計進行合體,這樣能夠降低整個建筑系統的要素,同時也能降低材料耗費和能源耗費,第二,要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結合建筑的需要選擇材料。例如輕鋼結構構件可以進行現場搭建,既能縮短工程周期,又能降低工程成本,鋼結構構件本身就具有再生性,自重也比較輕,低耗材,耐用性好。
二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點
1.技術含量高,屬于高科技產品,在傳統的建筑材料的基礎上,針對現代社會的要求以及傳統材料的特點,研發出新一代具有更加優越性能的材料,體現了本國家科學技術和工業發展的重要特性。
2.無污染、低碳、環保。達到了“綠色生產、綠色建筑”的心理念。符合當今世界的環境主題。
3.綜合成本低廉。因為存在就地取材和廢物料再生和利用的情況,新型材料的生產成本就相對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工程成本和資金的消耗。
4.壽命較長,使用年限增加,后期維護成本較低。耐用性能強也是新型材料的一大特點,因此在后期運營過程中的維護等都相應的節約了成本。
三 城市建設中建筑外墻新型材料引導
深度挖掘傳統建筑特色,以新地域主義風格為主,創造時代牲新建筑,允許多種風格并存。新建建筑裝門面風格鼓勵新地域主義風格,商業建筑裝門面慎用異域風格,文教、行政、醫療等公共標識性建筑禁用異域風格。建筑的立面材料式樣力求簡潔,體現材料本來面目。鼓勵使用自然材質和傳統材料或模擬天然材質的色彩和質感機理;鼓勵使用當地石材、白灰色墻面,建議低、多層建筑墻裙或高層建筑裙房使用自然材質。墻身鼓勵采用本土石材自然色系,以及紅黃色等較為明亮色彩。新建建筑嚴禁使用玻璃幕墻。屋頂則以紅坡頂為主多樣并存,紅色坡頂比例控制在65%以上,鼓勵屋頂綠化。通過建筑引導圖來引導重點地塊建筑的屋頂、色彩和材質和等各項要素及立面風格的走向,提供一個整體意向。
四 總結
現代科技發達,很多建筑材料都被加以改進和研發,新型建筑材料種類也越來越多,其包含了高強度、材質輕、節能環保、消音保溫、裝飾性強等優點。對建筑新型材料的研究,是對城市建設工程設計的優化以及未來系統的安全和經濟運行起到了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對建筑新型材料各方面的分析以及舉例,我們不難看出當今社會城市建設規劃匯中需要建筑物越來越具有現代氣息,還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觀,這就要求建筑新型材料具備裝飾性強的特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還能出現更多更優質的建筑材料來美化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能帶動建筑施工技術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成如,建筑新型材料的應用及發展前景研究,中國科技博覽,2011(28)
[2] 鄧曉寧,曾凡星,新型墻體材料與建筑節能,四川建材,2005(06)
[3] 武志文,馬鵬飛,論高層建筑外墻新型裝飾材料的技術應用,科學之友,2011(02)
一、國外鋼結構建筑行業的發展
鋼結構在國外建筑業早已廣泛應用。在發達國家鋼結構已成為主導的建筑結構形式。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建筑采用的都是鋼結構,如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馬來西亞雙塔石油大廈等。歷屆奧運會的場館也多采用鋼結構。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筑呈現出用途廣泛和用鋼量大的特點。其廣泛應用于高層、超高層、大跨度和大空間建筑,工業、商業、社區、文教衛生等建筑,以及大部分的低層非居住型建筑中。在歐洲、美洲、日本、韓國等地,鋼結構用量已占到鋼材產量的40%以上,鋼結構面積占到總建筑面積約40%以上。
美國是最早采用鋼框架結構建造住宅的國家和地區之一,1965 年鋼結構在美國僅占建筑市場15%;1990 年上升到53%,而1993 年上升到68%,到2000 年已經上升到75%,其中三大廠商占美國建筑鋼結構市場份額達50%。
日本國土處于太平洋地區地震帶中,特別重視追求住宅良好的抗震性。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預制裝配住宅中木結構占18%,混凝土結構占11%,鋼結構占71%。鋼結構工業化住宅生產廠家規模比較大的有7~8家。
二、我國鋼結構建筑行業發展情況
(1)輕鋼結構
主要為輕型工業廠房、商場、倉庫、活動房屋、加層建筑、交易市場等。在我國應用最早且最為廣泛,國內大部分新建廠房和倉庫均采用這種結構形式。由于起步早,技術相對成熟,造成輕鋼結構行業門檻低,市場分散,競爭無序。未來幾年輕鋼結構行業增長速度將和整個鋼結構行業同步。我國輕鋼結構建筑發展較快、應用廣泛,主要用于輕型的工業廠房、倉庫、3 層以下住宅以及貨場、站棚等,此類鋼結構建筑每年需求量大約在500 萬㎡以上。另外,隨著鋼結構住宅的成熟和產業化形成,每年預計以200 萬㎡的速度發展,根據以上粗略計算,我國每年輕鋼結構市場需鋼結構產品約在230 萬噸,輕鋼結構市場前景廣闊。汶川大地震后,全國各地鋼結構企業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就為四川災區就提供了60 余萬套活動板房,解決了災民過渡期安置房需要,體現出輕型鋼結構房屋適宜于工業化生產,安裝運輸方便,量輕可變的特點,適合建材資源短缺、偏僻難行的丘陵地區及救災使用。
(2)重型鋼結構
主要為高層或超高層建筑、重型工業廠房,如電視塔、商務樓等,目前國內大部分高層建筑都采用或部分采用鋼結構的形式。相比輕鋼結構,重鋼結構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門檻相對較高。隨著未來一線城市高層/超高層建筑的持續新建,以及二線城市CBD建設熱潮的興起,高層重鋼結構大有用武之地。20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已建成和在建高層鋼結構達80多幢,總面積約600萬㎡,鋼材用量60多萬噸。北京和上海新建高層鋼結構就超過10幢。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關村金融中心、LG 大廈等。今后,全國每年將有200-300萬㎡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用鋼量約45萬噸。由于其需求旺盛,尤其是各類特種建筑,從量上來看發展空間最大。
(3)空間鋼結構
含網架、網殼結構,主要用于大型體育場館、劇院、會展中心、機場等城市公共建筑。2008 年北京奧運會、2009 年中國第十一屆全運會以及2010 年上海世博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場館建設均大量采用了鋼結構,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2年河南全國農運會等,這些公共建筑、體育場館建設絕大部分都采用鋼結構。根據行業協會的統計資料,我國每年新建和在建的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情況如下:網架和網殼每年建造1,500座,約250萬㎡,用鋼約7萬噸;空間桁架每年建造20座,約60萬㎡;另外,懸索和膜結構目前處于發展階段,用量還不大,專家預計每年將以20%的速度增加。因此持續看好空間鋼結構行業,該行業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會超過整個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空間鋼結構技術門檻較高,行業集中度最高,單體結構不可復制性強,盈利能力往往高于輕鋼結構和重鋼結構。
三、目前我國鋼結構建筑行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由于我國鋼結構住宅目前處于發展的啟動階段,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成套技術及產品,因此我國鋼結構行業發展面還面臨著一些困境。
(1)產業化程度低
由于一直以來缺乏相關方面的技術引導,市場需求尚未達到產業化程度,致使我國的相關產品功能性單一,工業化程度不高,產品質量還不能滿足住宅產業化標準的要求。目前,該技術零散而不系統,技術水平及標準參差不齊,不配套,需進一步研究創新并進行整合。目前建造輕鋼結構試驗工程所需材料許多要從國外運來,甚至有些由外商在中國大陸委托加工的部件,往往也只能到國外去采購,在國內市場上一時還找不到。這也制約了鋼結構的發展和推廣。因此鋼結構加工廠和施工安裝企業的裝備、計算機管理水平、勞動生產率還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2)造價問題
目前輕鋼結構住宅在我國大陸的報價大約是同條件傳統混凝土結構住宅的1.5倍左右,國內消費者近期還難以接受。然而這種價格在國外比起其它結構形式住宅的造價來說,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也就是為什么輕鋼結構住宅體系在國外能夠蓬勃發展的原因。任何新技術的產生與發展都是與所處社會的技術經濟背景相聯系、相適應的,目前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均GDP約為我國的40至50倍,勞動力價格約為我國的20至30倍,因此,符合產業化生產方式的輕鋼結構住宅在發達國家遠比我國更易被市場接受。而我國由于科技和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勞動力價格便宜,盡管輕鋼結構住宅的性能和舒適度較高,但其對于傳統建筑形式住宅的競爭優勢反倒不夠明顯。因而市場接受起來比較緩慢。
(3)規范標準尚待完善
由于我國鋼結構行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鋼結構建筑技術體系還不夠成熟,鋼結構建筑標準規范零散而不系統,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工業化程度不高,還需進一步研究創新并規范化。比如輕鋼結構住宅體系此前在我國屬于技術空白,所以不能滿足我國現行強制性規范的某些條文。導致出現一些與國內規范不銜接的狀況,使得輕鋼結構住宅項目無論在工程報建階段還是在工程驗收階段,都會遇到數不盡的障礙與麻煩。
(4)占建筑市場份額小
日本等很多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筑占到建筑總量的50%多,而我國市場份額不到5%,與之相去甚遠,尤其是在住宅業方面。我國正值城鎮化建設的加速期,每年新增建筑20億平方米,預計這一過程還要持續25至30年。但目前占我國建筑產業三分之一份額的住宅建筑市場,鋼結構所占比例卻非常之低,低到不足1%。雖然目前國內已經有13家鋼結構企業對鋼結構住宅進行了有益嘗試,并已建成了32個約300萬平方米的鋼結構住宅項目。但是絕大多數廠家都采用“鋼框架+砌體墻體+現澆樓板或壓型鋼板樓板”等體系,并未形成完整的、真正意義上的鋼結構住宅體系。
(5)市場集中度低
國內鋼結構建筑發展的局面是從事鋼結構的企業數量眾多,但單個企業規模小,市場集中度低。目前我國鋼結構企業在4,000-5,000 家左右,數據顯示,鋼結構行業的前10 位鋼結構企業產量僅占總產量的14.1%,年產量均在20 萬噸以上,市場占有率大致在1%~2%之間。而中小型鋼結構企業的產量占80%以上,大量的中小企業產量在1 萬噸以下。目前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包括國內的寶冶鋼構、東南網架、精工鋼構、寶鋼金屬、杭蕭鋼構、中冶京唐、滬寧鋼機、恒達鋼構,其中寶冶鋼構、寶鋼金屬等主要承接系統內自建工程,其他企業主要采取市場化招投標方式承接工程。國內鋼結構企業不存在占絕對優勢的領導企業。
四、結語
展望未來,一旦鋼結構建筑市場取得突破,逐步取代傳統建筑形態進入住宅建設領域,鋼結構建筑行業將引來爆發性的增長。未來我們應在重點、熱點、難點的科技領域開拓和發展各類新型、適用、美觀的鋼結構,并且無論在使用范圍、安裝施工工法等方面均體現出中國建筑結構的特色。開發鋼結構建筑的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新節點、新工藝。
參考文獻:
[1] 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s].
當前市場環境下,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市場營銷還處于服務于招投標的初級階段,管理理念落后,營銷手段單一,營銷團隊建設滯后,對建筑市場形勢的變化和發展,了解不及時。因此,加強企業的營銷能力建設,對于建筑施工企業提升管理能力,搶抓市場機遇,規避風險和挑戰,既不可或缺,又勢在必行。
1建筑施工企業市場營銷的現狀
1.1市場供需失衡,競爭激烈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逐年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行業門檻比較底,施工企業增加迅速,從而導致建筑行業生產能力過剩,供給大于需求,惡性降價和墊資施工等現象層出不窮,建筑產品附加值低,企業創效和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1.2營銷管理理念落后,手段單一
部分施工企業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營銷階段,主要表現在認為市場營銷就是招投標,缺乏對目標市場的深入研究分析,市場營銷沒有長遠規劃和戰略,對于建筑市場新出現的PPP業務及產融結合模式熱情不夠,適應性不強。在營銷管理上,手段單一,渠道建設不通暢,對于營銷過程中出現的偏差無法及時反饋、糾正。
1.3營銷團隊建設滯后,效率不高
部分企業對自身的主業和發展戰略認識不深刻,對區域市場的研究分析不深入,從而造成母子公司、區域指揮部、營銷職能部門及營銷辦事機構之間職能重疊或者條塊分割,管理鏈條長,責任劃分不清,營銷效率不高。
1.4地方保護仍然存在,市場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當前,在建筑市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壁壘仍然存在。許多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為了本地區、本行業的局部利益,或者實現稅收落地,存在人為設置障礙,通過備案、信息登記、設置子分公司等手段限制阻礙其他地方和其他行業的企業進入本地的現象。政府對建筑市場的干預和管理還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市場競爭中仍然存在場外交易和幕后交易的現象。
2改善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
2.1樹立立體化市場營銷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建筑施工企業要樹立立體化營銷理念,以適應新的建筑市場環境,加強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建設。一方面,當前,建筑市場前景廣闊。鐵路市場還每年保持較高的投資規模,城市軌道交通市場方興未艾,“一帶一路”影響日漸深遠,雄安新區的設立也必將帶來基礎設施市場投資的大規模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市場變革空前,供給仍然大于需求,競爭非常激烈。因此,要樹立立體化營銷理念。立體化營銷理念要求企業全面理解什么是經營,經營不是單純的市場經營和承攬任務,而是要立體化看待經營對象,要善于通過承包、投資、收購等各種經營模式,靈活運用規劃、開發、物流、運營管理等經營手段,提高營銷層次,拓寬營銷領域,豐富營銷資源,提升營銷效益。
2.2夯實營銷管理基礎,加強風險防控
營銷基礎工作是做好市場營銷工作的保障。要堅持營銷規模和質量并重,在做好標前調查、投標策劃、報價決策的同時,嚴格執行項目標前分級評審制度,全面實施風險識別和方案預控。①根據項目業主不同的側重點和具體要求,組織各區域營銷機構收集相關信息,建立共享數據庫,提高標書編制水平。改進標前調查模式,擬任項目經理及總工提前介入,提高投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②規范標前成本測算工作,為投標報價決策提供準確依據。③加強風險防控,杜絕先天不足的投標項目,從源頭上提升項目質量。
2.3深耕區域經營,完善市場布局
要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及主營業務特點,著眼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瞄準重點區域市場,不斷深化區域經營能力,完善企業營銷網絡和市場布局,不斷增強企業營銷能力。①扎實搞好區域經營,做到組織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管理制度相匹配,明晰企業各層營銷管理人員的責權利,理順工作機制,充分調動營銷人員的積極性。②推進管理創新。將PPP項目運作、融資業務管理等作為管理創新的重點,及時關注市場營銷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認真學習領會,提升人員素質和工作水平。③不斷完善市場布局。要保持定力,在傳統業務板塊,發揮自身的人員、設備、管理及業績等傳統優勢,突出工作重點,強化策劃落實,不斷做大做強。在新興市場領域,要加大人財物投入,不斷拓展在投融資、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市場份額,積極培育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3結束語
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市場形勢的研判和分析,切實加強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不斷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才能適應建筑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同時,還要培育朝氣蓬勃、敢于爭先的經營文化,培養敢打敢拼,追求卓越的營銷團隊,促使企業穩健發展。
作者:劉宏星 單位: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趙亮.建筑施工企業的市場營銷研究[D].清華大學,2005.
[2]高強.建筑施工企業市場營銷特點與營銷能力建設[J].中國市場,2016(31):33~34.
一、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工程造價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國存在諸多因素能夠對工程造價管理產生負面影響。比如缺乏健全、科學合理的報價決策機制,單一的以定額計價為主要工程造價計算模式等,使得工程造價并沒有立足于科學分析、科學測算的基礎進行合理的決策。另外由于政府定額在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使得三超現象普遍出現。盡管政府定額想要追求全面,想要包羅萬象,但是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建筑市場中不斷充斥著新材料、新產品以及新工藝,對政府定額造成沖擊。另外由于政府定額呆板的內容以及滯后的時間使得其造價很難達成科學合理的標準。
(二)工程造價受到不規范市場競爭的影響
如今市場經濟體制正在不斷深入,以宏觀政策作為調控基礎,市場主要在配置方面發揮著作用。我國建筑行業市場前景正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廣闊,越來越多的隊伍從事建筑施工,這樣一來使得原本便激烈的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導致部分企業為了能夠順利將工程承攬下來,利用不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比如,承包方通常利用低價中標、索賠盈利的方法進行工程承攬,利用監控不力以及合同中存在的漏洞獲取利益,將損害業主以及國家的利益作為自身獲取經濟利益的代價。正是由于這樣不正當的市場競爭,使得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三)缺乏全過程造價管理意識
全過程造價管理即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必須由建筑工程一開始的科研立項階段,投資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直至竣工結算時期的工程建造進行全面監管控制。目前許多造價人員往往對施工現場調查不夠深入,招標文件研究不夠徹底,對施工技術規范了解不夠詳細,這樣薄弱的基礎工作必然會導致工程數量錯列、漏列,使得最終報價結果輕者缺乏準確性,重者差距甚遠。造價人員對于建筑過程中所設計采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更是由于自身沒有累積足夠的經驗并且沒有足夠的市場調研,使得其缺乏科學的補充,導致出現的偏差加大。
(四)造價管理機構力度不足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飛速發展的建筑市場需求,諸多造價機構迅速崛起。在一些建筑工程的概算審核與初步設計過程中其能夠直接參與,能夠對工程造價產生較大影響。但是我國目前相關的建設部門管理制度并不夠健全,相關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門檻過低,使得人員隊伍素質良莠不齊。另外,其他相關的產業并沒有與造價機構搭建起信息接口,因此無法將市場調節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更無法結合市場實際變化情況對工程造價工作進行動態管理。另一方面,部分中介組織對于其所承擔的咨詢服務并不肩負起經濟責任,使得部分責任意識不夠到位的管理人員經常出現漏算、錯算等行為,嚴重影響工程造價的準確性。
二、建筑工程實施全過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一)明確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工程造價管理從根本來說就是由投資決策至結算竣工的全過程管理工作,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差錯均會對整個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建筑企業夢寐以求的目標就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回報。這便要求相關造價管理部門必須定制出合理科學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才能夠從根本確保項目管理目標的真正實現,從而推動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提高水平,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以及投資效益,才能夠滿足建筑行業與國際接軌的需求。
(二)投資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投資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能夠為投資是否可行提供依據。其能夠決定項目建成后投產的經濟收益以及工程造價水平,是進行工程造價管理的開始。在該階段管理人員需要在技術分析、經濟評價以及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編制出高質量的投資預算,才能夠達到對項目總投資進行控制的作用。否則在決策期出現失誤,無論日后實施建設階段如何努力進行工程造價管理也無法彌補該損失。因此,想要進行有效的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就必須將前期階段作為控制管理的重點,真正落實建設項目總造價控制應有的作用。
(三)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造價工作不僅需要將設計反映出來,更需要能夠對設計產生影響。設計階段是全過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人員對于造價理念的把握,工程經驗的積累以及工程設計的理解均會對設計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建筑方需要設立其競爭設計機構,才能夠選擇具有優勢的人員以及單位進行造價工作承擔。
(四)工程預算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保證造價預算的準確性,這也是施工方與建設方進行合同造價簽訂以及施工單位進行勞動生產率經濟核算等一系列工作的依據。因此,需要將工程造價工作做到準確精細。
(五)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變化的施工現場環境,不斷更新的施工技術能夠使得施工工程量出現變化,導致工程造價的變化,一旦處理不好則會引起諸多糾紛,阻礙建筑企業的社會形象以及經濟效益。因此,需要始終將設計規范貫徹在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必須變更的情況則需要及時變更,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變更落實后需要及時將變更可能導致的影響進行分析,才能夠將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同時,在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人員需要走入施工現場,才能夠在出現變更時提供科學的方案,杜絕由于變更導致的造價失控。
(六)竣工結算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預算施工圖是工程竣工結算的基礎,其是根據實際情況由施工單位所編制的,將全部工程建設所花費的費用進行匯集。竣工結算,從根本來說就是結合實際情況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預算的改變與調整,可以說其是最后對工程實際造價進行確定。因此,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受到工程結算的直接影響。
總之,健全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能夠降低成本,增強成本核算水平,提高效益,同時更能夠為施工企業積蓄財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