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17:01: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紡織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發熱量較大的車間主要是指細紗車間。細紗車間用電一般占全廠噸紗基本生產用電的60%~70%,除一部分轉化為加工產品的機械能外,絕大部分電功率轉化為熱能散發到車間中。細紗機的主要產熱部件是電機,電機表面溫度甚至高達60℃[1],遠遠高于車間的溫度。因此為節約能源,目前細紗車間的電機基本上都單獨進行排風,稱為工藝排風。由于細紗車間熱量過剩[2],無論冬季還是夏季,工藝排風都排至室外大氣中。除工藝排風外,細紗車間的車間回風[3]稱為地排風。根據國家標準,細紗車間的溫度一般也高于其他車間的溫度。實際紡織車間中,冬季細紗車間的溫度甚至比前紡并粗等車間的車間溫度高10℃以上。
發熱量較小的車間包括有后紡的絡筒車間、前紡的并粗車間等。這些車間的機器數量較少,機器排布較稀,整個車間總體發熱量較低。在冬季,僅靠機器發熱量不足以保證車間的溫度。為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溫度,需要從外界輸入熱量。
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是指在冬季,把細紗車間的熱量轉移至后紡的絡筒車間、前紡的并粗車間等產熱量較小的車間。通過這種車間熱能的相互轉移分配,來節約能源。
2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的應用
熱能轉移可以采用兩種方法:①細紗工藝排風通過空調室送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②細紗車間空氣直接流通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
方法一:細紗工藝排風通過空調室送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
工藝排風回細紗空調室過濾后,由工藝排風機通過主風道隔出的一條通道送至產熱量較小車間的空調室,然后由該空調室的送風機送至車間。該方法較以往空調系統的不同之處在于:①工藝排風室的排風窗可調,可把工藝排風調小或關閉,以保證在冬季工藝排風可送至其他車間;②在主風道內隔出一條風道,連接細紗空調的工藝回風室和產熱量較小的車間空調室。在隔出風道的兩端,裝有調節窗以保證冬季工藝排風可以暢通,而夏季工藝排風不能通過。隔出風道可采用普通的磚墻或玻璃鋼風道。
方法二:細紗車間空氣直接流通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車間
當細紗車間與產熱量較小車間相連,也可以利用細紗車間的空氣來加熱隔壁車間。此時,需要打通兩個車間的隔墻,安裝門或者窗。冬季時減少細紗車間的排風量,增加新風量,保證細紗車間相比隔壁車間為正壓狀態。隔壁車間關閉送風系統,打開回風系統。則打開兩個車間之間的門和窗,就讓細紗車間的空氣直接流通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
當然,方法一采用了工藝排風機和送風系統,其送風比較均勻,整個車間的舒適度較高,熱能利用率較高,然而增加了隔出風道,改造費用較高;方法二僅使用了門窗,把細紗車間的空氣流通至隔壁車間,熱能利用率很低,整個車間車間溫度不均勻,熱舒適性很低,但改造費用較低,而且不開隔壁車間的送風機,運行費用較方法一為低。
總之,通過上述兩種方法,可將細紗車間的多余熱量送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從而保證車間熱能的相互轉移分配,這樣可節約大量能源。例如,利用車間熱能轉移技術,在除西北、東北偏冷地區之外的紡紗廠,冬季可不設供熱系統,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
3工程實例
實例1山西某有限公司采用方法一,把細紗車間的工藝排風送至前紡車間和絡筒車間。在不增加鍋爐的前提下,將前紡并粗車間、后防絡筒車間的溫度提高了6~7℃,都達到19℃以上,不采用鍋爐即可達到人體的熱感覺要求。一個采暖季節煤折合資金5.0萬元,遠遠高于投資改造的費用。
實例2鄭州某棉紡織廠由于細紗車間隔壁的絡筒車間產熱量較小,采用方法二,將細紗車間和絡筒車間通過門窗來調節冬季熱能分配。增加很少的投資費用,就使絡筒車間的冬季車間溫度提高至18℃~22℃,滿足生產工藝要求,提高了車間的熱舒適性,節能效果明顯。
在上述兩個工程實例中,利用車間熱能轉移技術,冬季不設供熱系統,即可達到人體熱感覺的要求,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
結論
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是指在冬季,把細紗車間的熱量轉移至后紡的絡筒車間、前紡的并粗車間等產熱量較小的車間。通過這種車間熱能的相互轉移分配,來節約能源。
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有兩種方法:細紗工藝排風通過空調室送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細紗車間空氣直接流通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車間。
利用車間熱能轉移技術,在除西北、東北偏冷地區之外的紡紗廠,冬季可不設供熱系統,即可達到人體熱感覺的要求,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
參考文獻
[1]陳志祥.細紗車間空調節能探討.棉紡織技術,1995,23(1):26-28.
[2]劉秀萍.環保節能的空調工藝運用實踐.上海紡織科技,2004;32(3):64.
1.我國的棉紡織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的發展規模很大,尤其是紡織工業,在我國的發展行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國的棉紡織技術還相對比較落后,例如在使用的棉紡紗錠中,有將近一半都是比較落后的紡織設備,大部分還是傳統的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著很大的差距,并且在很多中小型棉紡織企業中,還存在著傳統的手工作業技術,對于一些先進的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等實用不夠廣泛,并且轉杯紡水平不高,比較精細的技術還處于研發的階段,一些具有高檔水準的棉紡織工藝還不能大規模的生產,例如無結紗、精梳紗等。我國棉紡織技術相對比較低,影響到了棉紡織業生產質量和水平。
2.棉紡織技術加工的產品不能滿足市場的新要求
經過對我國的棉紡織技術進行研究,化纖紡織產品已經占據了我國紡織工業大部分的加工量,但是我國的化纖差別很低,且功能性的纖維生產量比較小,高性能的纖維還需要進行進口,而當代社會對棉紡織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進行綠色纖維的生產,我國的綠色纖維還處于研發的階段,并不能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二、現代棉紡織技術的發展趨向
1.現代棉紡織技術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傳統的棉紡織技術主要以手工操作為主,20世紀以來我國進行了國際棉紡織生產的實驗,梳理機被運用到了棉紡織生產當中,為棉紡織企業的開清棉和梳棉工序創造了便利的條件,而國際的棉紡織技術主要是以信息化為特征,運用電、機器、液壓等進行傳感技術和變頻調整,使得棉紡織技術朝向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生產的質量和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用清梳聯單機,利用壓力傳感、信號轉換、計算機處理以及計算機綜合監控等技術來確保生產全流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使得棉紡織的總流程處于連續、同步以及平穩的狀態,將輸出棉的條長片段、短片段以及超長片段的均勻度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此外運用異性纖維在線自動檢測清除裝置設備來進行異性纖維大小和位置的判斷,利用彩色數碼攝像技術完成清除過程,使得異性纖維能夠通過高速氣流進行排放。自動落紗機、自動絡筒機的使用極大地方便了棉紡織工業的生產,并且不斷地完善空氣捻接技術,推動了細絡聯技術的運用,因為在棉紡織工業中,生產所需的勞動力比較大,而且員工的工作量也很大,必須將生產工序進行直接的連接,確保產品生產的質量和水平,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和生產成本,解決紡紗速度和細沙卷裝兩者之間的矛盾,有效地提升了環錠細紗機的錠速。無梭織機的出現是機電達到了一體化的水平,有效地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使得產品的質量和種類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無梭織機可以通過劍桿、噴水、噴氣以及片梭等四種狀態的物種運動與輔助運動相結合,利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進行各方面的自動化操作。
2.在現代棉紡織技術中運用到更多的新工藝和新設備,經過不斷地完善,被廣泛的應用于棉紡織生產中。在當代社會的棉紡織技術中,轉杯紗紡技術是當今比較新型化的棉紡織技術。轉杯紗紡機實現了全自動化,利用自動接頭、自動落紗、自動輸送筒管等功能使得紡杯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轉杯紡紗機的全自動接頭裝置利用先進的檢測技術,提升了接頭運作的質量和水平。噴氣紡也是棉紡織技術中的一種新型化的紡紗技術,可以有效地縮短工藝流程,減少勞動力,產品耐磨,毛羽少,但是其產品的強力不夠,并且手感上有欠缺。可以進行純棉紗的加工,生產出包芯紗和花色紗,有效地提升了各道生產工序的生產效率。緊密紗紡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細紗的強力,減少細紗斷頭,改善產品的手感,提升了產品的質量。新型無梭織機的使用縮小了引緯張力,提升了紡織的效率可以進行大批量的棉紡織品生產。
3.棉紡織技術向加工多樣化纖維原料的方向發展。化學纖維在當代社會中的應用日益重要,化學纖維質量品種的開發力度不斷地加大,人們對紡織產品的要求不斷地提升,使得棉紡織業進行化學纖維原料加工成為必然,而化學纖維原料的加工需要進行不同組分、不同配比的交并、交織和長絲與短纖的包纏、包芯等,需要利用各種先進的新型工藝、技術和設備,才能實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棉紡織產品。
三、推動我國棉紡織技術的現代化發展
1.要不斷地更新棉紡織設備
在棉紡織業的生產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棉紡織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更要對陳舊落后的生產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換,確保其進行正常的運行,生產產品的質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利用不同的生產設備來進行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生產。
2.要保持棉紡織業的技術創新性
創新是棉紡織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要進行棉紡織新產品的研發就要發揚創新的精神,不斷地研究和開發創新性技術,增強棉紡織行業的競爭力,在市場上占據質量和價格的優勢,同時還要進行體制和機制創新,加強對棉紡織業的管理,促進棉紡織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3.提升棉紡織生產的技術水平
我國的棉紡織行業要與國際接軌,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此同時必須通過自身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才能夠提升我國棉紡織行業的生產水平,要引進更多先進的人才,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能,加大對紡織行業的科研投資,實現獨立生產,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完善棉紡織行業的生產管理機制,提高我國棉紡織工業的整體水平。
4.對棉紡織業的體制進行改革
我國推行公有制下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生產模式,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以及非公有資本等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了股份制生產,將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開來,極大地推動了技術創新,完善了企業管理體制,提高了企業以及企業資金的運作效率,提升了企業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增強了棉紡織行業的競爭力。
2、紡織業電子商務面向Web挖掘的新型架構
2.1Web數據挖掘的流程
采用數據挖掘技術流程為特征信息的識別制定目標問題的描述關聯分析聚類決策樹等。紡織業電子商務網絡在挖掘數據中首先需要記錄調庫眼特征,包括購買歷史、廣告歷史等信息。目標制定流程是尋找不同的隱含模式,關聯分析主要是發現顧客喜愛的商品組合,聚類則是找到能夠提供訪問者特征的報告,決策樹就是流程圖,采用最少的步驟解決問題。先記錄訪問者的條款特征,當訪問者訪問網站時能夠逐漸積累訪問者的數據,交互信息包括廣告歷史等。在網上進行交易的最大優點在于能夠有效的評估訪問者的反應,采用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電子商務網站想要將顧客購買信息這些信息集中在一起,容易出現瀏覽中出現遺漏的情況,在流程設計中采用聚類,能夠確定網站的數據,向不同的訪問者提供相應的報告。
2.2紡織業電子商務面向Web挖掘的新型架構
2.2.1Web挖掘關鍵技術
Web服務的體系結構主要動作構成包括服務注冊中心、服務請求者、服務提供者等,服務提供者就是一種可通過網絡地址訪問的實體,服務請求者是一個應用程序的服務,服務注冊中心是聯系服務提供者和請求者。Web服務協議可以分為網絡傳輸層、消息層、模型層等。網絡傳輸層是Web服務協議棧的基礎,可以采用任何格式,要求具有安全性、性能以及可靠性。數據表示層主要是提供數據描述手段,標準數據建模語言主要是XML。基于XML的消息層提供一個松散的、分布環境,是在分布式的環境中交換信息的輕量級協議。服務描述層主要是提供認識機制,服務分線層在實現中創建一個獨立的開放框架,發現Web服務的功能,Web服務工作流語言是協議棧頂層的標準語言。Web服務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SOAP協議、WSDL描述方式等,SOAP協議是分布式環境中交換信息的簡單協議,能夠與現有通信技術最大程度地兼容,獨立于應用程度對象模型、語言和運行平臺等,本身不定義任何應用語義,一個SOAP信息是一個XML文檔,AOAP規范主要由信封、編碼規則、綁定等組成,AOAP信封定義整體的消息表示框架。移動Agent技術應用到電子商務中有非常大的優勢,移動Agent技術具有響應性、自主性以及主動性等特征,應用到電子商務系統中能夠減少電子商務活動的通信代價,減少網上原始數據的流量。電子商務中的教育要求包括訪問流程信息,要求系統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實時的反應,由中央處理器將移動Agent派遣到系統局部點激活消除隱患。
2.2.2Web挖掘平臺設計
產品的功能實現在Web數據挖掘平臺的設計中至關重要,要求數據挖掘平臺具有動態、可伸縮性,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隨之變化,還要求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進行架構設計時,需要注意架構的合理性、簡潔性和可擴展性。根據數據挖掘、Web服務和相關結束,設計數據挖掘架構,見圖1所示,Web服務的組合由Agent負責,待返回結果后,能夠有效解決數據的分布性、可擴展性等,負責服務之間的通信,降低網絡通信的負擔,減少相應時間,實現挖掘算法庫的動態管理。在挖掘平臺的設計中,各種挖掘算法均采用采用Web服務封裝,實現挖掘系統與算法的耦合。各個Agent模塊之間相互獨立。架構邏輯層主要分為4層,數據存儲層為最底層,數據處理層主要包括Web服務的架構和數據挖掘的是吸納,在Agent環境中將XML文件轉換,將查詢結果再打包成XML文檔,形成模式集合最后提供給客戶信息,把訪問層和邏輯層設計為數據訪問的功能封裝。客戶端的設計主要包括胖客戶端和瘦客戶端,大部分的系統功能集中在胖客戶端。典型的Agent結構應用到Web服務,其他的Agent搜尋和定位這些系統。移動Agent應用到Web數據挖掘中能夠彌補很多的不足。在Web挖掘架構設計中,獨立出了搜索引擎,使得搜索引擎更加具有靈活性。傳統的數據挖掘引擎主要包括算法調用模塊和算法管理模塊等,算法分布Agent子模塊股則命令的傳輸,向UDDI請求,刪除已有的挖掘算法等功能,UDDI服務器與Agent相互交換信息生成算法的WSDL文檔,將信息保存到UDDI服務器上,完成任務。
卷草紋的設計多取忍冬、荷花、蘭花、牡丹等花草,它的造型是經過處理后,呈現出一種S形波曲狀排列構成二方連續圖案。因為花草的造型大多呈現出卷曲圓潤的特點,所以就被稱之為卷草紋。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出現了卷草紋,到了唐朝以后,卷草紋達到了鼎盛時期,逐漸的擺脫了傳統中忍冬花的造型設計,不是僅僅停留在對于線條的追逐,更加講求豐滿的肉質。卷草紋作為敦煌裝飾藝術中具有特色的紋樣,主要的設計是在卷草紋的藤蔓上配置牡丹花、茶花、蓮花、石榴等形象,并且與連綿不斷的枝莖相組合,再加上一些葉、花、果實的搭配,將飛禽立于枝頭,表現出的景象就是一派生機盎然。在這種設計之下,卷草紋姿態就會有一種流動感,體現出一種婉轉自如,似是而非,別具特色的花枝葉蔓。卷草紋在紡織藝術的設計之中的應用,就應該選取一些適當的圖案,將其鑲嵌到紡織品之中。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借鑒卷草紋的那種流動感,體現出它的婉轉自如。對于紡織藝術的設計來說,應該學習的是卷草紋中對于肉質豐滿的追求,不要僅僅停留在對線的追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設計工作,創造出更加完美的紡織品。
(二)蓮花在紡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蓮花是佛教的四大古花之一,同時也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的九大象征之一,在佛教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稱為圣花。蓮花所表現出的是圣潔與吉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代表,因此可以作為一個主要的佛教象征。從古至今,人們對于蓮花的喜愛就沒有停止過,最看重的當屬其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因此,如果將敦煌藝術中關于蓮花的因素設計進去,就可以提升紡織品的品味,提升其藝術性。
二、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應該慎重地選取設計的元素。敦煌藝術中涉及到的種類繁多,其意義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紡織藝術的設計之中,應該慎重取材,選擇合適的元素設計到紡織藝術之中,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出紡織藝術中的敦煌色彩。比如。荷花,在印度就是堅貞純潔的象征,而在日本則是祭奠亡者的意思。因此,對于紡織藝術的設計,應該根據當地的文化,結合敦煌文化,更好的促進紡織業的發展。其次,應該有準確的市場定位。紡織藝術的設計,最主要的是為了讓紡織品更具藝術性,取得更好地銷售業績。因此,要注意市場的消費對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將紡織品銷售出去。敦煌藝術可以說是佛、道、儒的共同產物,所以在紡織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兼顧文化與市場,實現紡織業的更好發展。最后,要注重傳承與發展。在進行紡織藝術設計之中,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原有的敦煌藝術之中,不僅要對敦煌文化進行傳承,還要進行適當的發展。只有在繼承了傳統的文化基礎上,再進行一些適當的創新,這樣才能實現紡織藝術設計的更好發展。
冬季,果樹進入休眠期,各種病蟲害也進入越冬階段。處于越冬休眠狀態的病蟲害,雖然耐受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強,但其數量有限、不活動、越冬場所比較集中。因此,冬季是防治病蟲害的有利時機,可采用與栽培管理、果樹修剪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方法簡單,一法多治,一舉多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冬季是農閑時節,勞動力不緊張,落葉果樹噴藥容易均勻周到,既省藥效果又好[1,2]。因此,利用冬季有利時機,做好病蟲害防治,對確保果樹高產、穩產有重要意義。現將冬季果樹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1剪除病蟲枝
許多害蟲以蟲卵、卵塊的形態在芽、嫩枝、葉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枝上越冬。如蘋果白粉病是以菌絲在芽鱗痕、瘦弱病枝、當年生新梢上越冬,炭疽病以菌絲干枯枝、破傷枝、病果臺和病僵果中過冬,另外在這些地方越冬的還有梨莖峰、蘋果紅蜘蛛卵、黃刺蛾蚜蟲卵、蘋果腐爛病菌等。對以上越冬的病蟲害,應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蟲枝,摘除病僵果,除凈越冬卵繭并集中燒毀深埋,以減少多種病害的枯枝侵染源和蟲口數量。對修剪所造成的傷口必須涂波爾多液、843康復劑和腐必清液加以保護。
2清潔果園
很多危害果樹的害蟲和病菌都在落葉以及雜草中越冬,所以應清除果園內的雜草、枯枝、落葉、落果、死樹。如蘋果褐斑病、灰斑病和梨的黑星病等病菌的越冬場所都在殘枝落葉和雜草中,葡萄白腐病、桃褐腐病的病菌大部分在殘果上越冬,梨木虱、梨網蝽、金紋細蛾等害蟲多在雜草落葉中越冬;蘋小卷葉蛾、山楂紅蜘蛛等害蟲多在樹洞里、剪鋸口處越冬,通過清掃可起到消滅越冬病原物的作用[3]。清除的時間最好在初冬季節,把清出的東西全部集中起來燒毀或堆積起來漚制肥料。
3果樹刮皮
果樹刮皮是冬季防治果樹害蟲的關鍵措施。有句農諺:“要想吃好梨,年年刮樹皮。”因為許多危害果樹枝干的病菌都潛伏在老皮、翹皮及裂縫中越冬。在果樹的粗皮裂縫中還有許多潛伏越冬的害蟲,如毛蟲、梨蝽象、蘋果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山楂葉螨等,通過認真細致的刮皮,不僅可以消滅這些病蟲害,還可更新樹皮,促進樹體生長。果樹刮皮要掌握4點:一是刮皮時間應該在冬季土壤結凍后到立春驚蟄前進行;二是刮皮要徹底,不要只刮樹的主干,應將果樹所有枝干的粗皮、翹皮刮除;三是刮皮深度要適宜,要掌握“小樹、弱樹宜輕;大樹、旺樹宜重”的原則;四是刮皮時要在樹下鋪上塑料布,以便于集中收拾銷毀。
4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可減輕日灼和凍害,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延緩果樹的萌芽和開花,使果樹免受春季晚霜的危害,又可兼治樹干病蟲害,起到防凍殺蟲的雙重作用。涂白劑配制比例為:石灰10~12份、黏土2份、石硫合劑原液2份、食鹽1~2份、水36~40份,可加少量殺蟲劑,攪拌均勻后涂抹樹干。涂白的位置以樹干基部為主,高約1m,涂抹時要由上而下,涂在樹干和枝干上,對樹干南部及樹杈向陽處重點涂,在果樹落葉后至封凍前涂最為適宜[4]。
5果園深翻
利用冬閑園地耕翻既是改良土壤、促進果樹增產的重要措施,也是消滅越冬害蟲的有效辦法。在土壤內越冬的果樹害蟲很多,如桃小食心蟲、棗步蛐等,可將土壤深層的害蟲及病菌翻至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吃掉,使深埋地下的病蟲不能羽化出土而被悶死。耕翻的時間最好在土壤臨近封凍時進行,耕翻深度以25~30cm為宜。
6誘殺滅蟲
利用害蟲對越冬場所有獨特的選擇性,秋后在果樹的主干上綁草或破麻袋片,也可把草搓成繩懸掛在樹上,誘集害蟲化蛹越冬,然后在翌年春天果樹萌芽前把束草解下集中銷毀。據調查,這種方法,對梨小食心蟲、棗粘蟲、旋紋潛葉蛾、蘋果小卷葉蛾、蘋小食心蟲、山楂紅蜘蛛等害蟲都有很好的誘集作用。
7藥劑防治
有的病蟲在樹的其他部位越冬,因此在清理、刮皮、剪除后,噴含油量為4%~5%的柴油乳劑和3~5°Bé石硫合劑1~2遍,既能殺菌又能滅蟲,對蚧殼蟲、紅蜘蛛、蘋果腐爛病以及梨樹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等都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對于蛀干害蟲天牛等,可采用人工鉤殺或用觸殺劑農藥稀釋成有效濃度往蛀孔內灌注。
8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害蟲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應注意改善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在果園中給害蟲天敵增添食料或設置隱蔽越冬場所,使天敵種群能夠順利生存、繁衍。把果園周圍的天敵招引進來,比如啄木鳥可在果樹枝干上覓食吉丁蟲、透翅蛾等蛀干害蟲。
9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
冬季肥源較足,多施有機肥料,可以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防蟲能力,如葡萄植株的營養主要靠冬天施有機肥料即基肥,結果植株如不施肥,將消弱抗病力,炭疽病、褐斑病發生較多。施有機肥料可增強植株抗旱能力,適當施鉀肥,既可提高樹體的抗病性能,也可改善果品的質量。
冬季是果樹的休眠期,同時也是病蟲害的越冬期,是病蟲害一年中最弱的時期,便于徹底消滅,選擇冬季預防和消滅蟲害,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參考文獻
[1]姬宜改.果樹休眠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J].河北果樹,2005(1):52.
二、學科分布
SCIE數據庫的學科分類(subjectcategory)是指期刊的學科分類而不是文章的學科分類。通過Webofscience的分析功能,可以了解這10年來我校學術論文的學科分布情況,如表2。由表2可知,我校論文產出數量較多的學科集中在傳統優勢學科(紡織、材料、化學及與此有關的學科),在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機械、電子電氣等方面的論文數量所占比例較小,這表明我校優勢學科特色明顯,其他學科的科研實力還有待提高。
三、結論
SCIE收錄武漢紡織大學學術論文在數量上大幅度增長,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也逐步提升,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論文的影響力與國內的一些高校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評價科研人員的科研水平,不僅要重視其發表的論文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發表在什么刊物上,影響因子為多少,被引用次數多少,這些也都應該作為考核科研水平的指標。要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提高科研水平是關鍵,而科研作為一項激勵目標,不但與科研人員自身抱負、能力等有關,還與學術氛圍、科研條件等息息相關。
(1)加強科研獎勵制度建設。從統計數據分布的年限可以看出,我校近幾年產出的SCIE論文在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與學校的科研獎勵政策密切相關。科學合理的獎勵政策極大地激勵了科研人員的工作熱情。學校可以對高產出量、高被引率、高影響因子的論文作者加大獎勵力度,制定版面費資助制度,鼓勵高水平論文的科研成果產出。當然,在保證科研獎勵政策連續的同時,還要重視科研環境的建設,改善科研條件,做好科研設備的配置和購買[2]。
(2)加強學校對外交流合作。學校可以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和合作,讓科研人員真正做到與國際接軌,提供多種途徑了解國際領域的科研動態和科研水平,了解和認知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國際上的研究動態,掌握世界前沿的研究方向,并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得到國際同行的熟知和認可,提高自己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2生物技術在防治蟲害中的應用分析
生物需要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就需要含有一定的基因,而蛋白酶抑制劑則是大多數生物體會含有的一種基因,它能夠有效的抵御外界各種蛋白水解酶,因此,蛋白酶抑制劑能有較好的能力防治生物體內造成的破壞。近幾年來,國家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生物技術也隨之快速發展,使得更多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對蛋白酶抑制劑研究越來越廣,尤其是在抵御病蟲害這方面做得更加的突出。在生物的正常情況下,蛋白酶抑制劑能夠有效的破壞病蟲體內的氨基酸,從而使得病蟲因缺少氨基酸而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和生活,直至病蟲死亡。這種殺死病蟲害的方式已經得到廣泛的使用。它能夠有效保障農作物的生長,提高農作物抵御病害的能力。
3生物技術在防治草害中的應用分析
植物自身抵抗除草劑的能力很低下,但是生物技術能夠將對除草劑具有良好抗性的基因轉移到植物中,這樣使植物能夠更好的生長。這些對除草劑有良好抗性的基因中包括上面所介紹的酶基因,能夠有效的分解除草劑,通過這些基因之間的作用來達到抗草害的作用。生物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殺死草害,使得植物能夠健康成長。如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得人們對環保的意識也不斷增加,因此,在生物技術的研究中應當更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不能一味的研究而忽略環保。
4依靠生物技術培養出抗病、抗蟲的新品種
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病狀,比如:病害和蟲害等,最主要的就是病害和蟲害,這2個是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近幾年來,使用生物技術來培育抗病、抗蟲的植物是一個新的趨勢,它是按照有關病蟲害的要求,將能夠防治病蟲害的基因,經過生物技術來進行移植,移植到植物中,使得植物能有健康的成長,并且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斷的繁殖出新的抗體,能夠有效的防治病蟲害的破壞,使產量上升,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地質條件不良地段的路基選線
某些山區道路路基工程的設計坡度能達到70°以上,設計高度多在15-40m以上,最高可達60m,而且個別地段還有順層高陡路基工程,所以,不穩定的崩塌落石點特別多。山區道路周圍的傾倒崩塌,位于構造破碎的巖層地帶,設計路基工程高度較高,坡度較陡。在構造破碎基巖地段不適宜地設計高陡路基工程是崩塌落石嚴重的原因。所以在山區道路路基工程的設計選線中,這是必須注意的一點。
(二)切坡過多破壞了原有平衡使路基工程災害形成和發展
我國很多山區公路和鐵路沿線的巖石殘積物是以松散堆積物為主體,它們的水穩性差,遇水易崩解。公路切坡過多,破壞了原有的植被及其力學平衡,又設計成高陡路基工程,坡高多在15-30m以上,坡度多在40°以上,使水動力強度增大,是造成坡面沖刷侵蝕、水土流失、坍塌、滑坡的重要原因。
(三)施工方法不當、質量不高、留下后患
山區道路施工中深挖土石方往往很大,施工方法多采用大爆破,使原本存在裂隙發育的巖體發生松動、裂隙張開、寬度擴大。加上施工質量不高,巖質路基工程施工不規范,坡面不平,巖體參差不齊;施工后期對危巖、浮石未進行清理,使大多數高陡路基工程上都殘留大量危巖,給長期行車安全帶來后患。
二、山區道路路基的工程特點
山區由于山區地形、地質等特點和公路路基設計要求特別是高速公路路基設計的更高要求,山區公路路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變異性和不確定性大,道路沿線的地形、地質和水文等自然條件往往變化很大,即便在較短的路段內,路基的填挖情況、巖質和土質以及水文條件都可能有較大差別,從而使路基的物理和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差異;由于自然地面的起伏不平,路基形式有填方路堤、挖方路塹、半填半挖路基等三種類型,在縱、橫向均存在填挖交界過渡區,容易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山區公路路基的不均勻沉降造成路面局部裂紋、沉陷的現象,不但會導致路基本身損壞,還將導致路面結構損壞;由于地形變化復雜,路基邊坡高度和填挖高度相差較大,在路線跨越深溝時常常出現高路堤,且不可避免地存在陡坡、斜坡路基、路塹高邊坡;由于地形限制,山區路基工程往往需要通過設置支擋防護工程以確保路基穩定,同的由于路基寬度大、土石方數量相對較大,有時也需要采用支擋工程以減少土石方數量;路基工程由于填挖造成地表植被損害等,破壞了自然景觀,且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故山區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設計應重視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從地質構造上講,巖層的結構與構造,對山坡的穩定性、滑動面的形成以及滑坡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如堆積與巖層的接觸面愈陡,則堆積層土地體的重力作用就愈大,極易發生滑坡的危險。
三、山區道路路基災害防治措施
(一)山區道路路基常見災害
1、崩塌現象
崩塌是巨大的巖體與基層失去聯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瞬時突然從邊坡陡崖上倒塌下來,巖塊被撞碎的破壞形式。崩塌屬于坡體的破壞,其危害程度比較嚴重。對于山區的道路,由于山區地質環境的特殊性,路基橫斷面容易形成路堤路塹形式,加陡了開挖路塹邊坡的坡度,加之雨水天大量涌入路塹的雨水沖刷,使得土質較差、巖性松軟、風化嚴重的的路基段產生破壞,經常斷絕交通,給行人帶來不便。
2、翻漿的發生
潮濕地段的路基在冰凍過程中,土中的水分不斷地向上移動,使路基上部的含水量增大;再加上行車的作用,路面便會發生鼓包、冒泥等現象,人們稱之為翻漿。山區道路翻漿主要暴露在路基潮濕、冰凍作用嚴重、筑路材料缺乏等路段。山區道路翻漿也是山區路基破壞的主要形式之一。
3、水毀的出現
山區公路地形復雜,坡陡彎急,路面較窄,防護工程設置較少。而山溪河流變化幅度較大,洪水來勢兇猛,經常造成水淹路面,導致排水不暢,山洪直沖路面,形成路基缺口,加之雨水滲入,使覆蓋層與山體巖層的粘結面摩擦力減小,而部分覆蓋層失穩,致使深挖路段邊坡滑塌。水毀也是山區道路路基破壞的主要形式之一。
4、泥石流
地山嶺地區,由于瀑雨或大量的融雪水在溝浴中造成突然的短暫的間歇性水流,它挾帶著大量的固體物質(如風化后產物和山坡上的土體上的土粒、碎石、塊等,流動過程中還挾帶砂礫石)而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造成,主要是在瀑雨地區很短的時間的大量降水產生集中水流而形成山洪,而當集水落石出區內巖層風化具有大量的松散堆積物,當山坡坡面受到集中水落石出流及溝谷下切產生坍塌、崩塌、滑坡現象以后,成為泥石流固體的來源。泥石流是山區公路常見的一種病害,泥石流發生時,常沖毀路基,破壞橋涵等建筑物,斷絕交通。
(二)高路堤災害防治設計
高路堤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占地多、技術要求高、工后出現災害的風險較大。因此,山區高速公路高路堤應與高架橋在工期、水土保持、造價等方面綜合比較,在挖余土石方較少或較為合理(符合環保、水保要求)時,一般不要采用高填土方案。為減少工后剩余沉降和破壞,應適當提高路堤填土的壓實度。對于一般細粒土(含黃土)和粗粒土,當填土高度大于10m時,其下路堤(路床頂面以下150cm以下)的壓實度應控制在93%以上;當填土高度為20-30m時,其上路堤(路床頂面以下—150cm)的壓實度應控制在95%以上,下路堤的壓實度應控制在93%以上3而對于填土高度大于30m的超高路堤,其上、下路堤的壓實度均應控制在95%以上。高路堤土石方數量大,填筑用土料一般來源于多個取土場或多個路塹段的挖余土方、石渣,土性成分比一般路段復雜,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變化較大,壓實指標不易控制,常導致路基壓實施工不勻,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及浸水附加沉陷。因此,路堤填筑必須嚴格按重型標準擊實試驗所得的最佳含水量來進行填筑,并改進檢測方法,加大檢測頻率,嚴格控制填土干密度。對有可能發生公路路基病害的地段,經常進行檢查和觀察,以便根據病害現象和原因,擬定防治措施,根據判斷可能發生的公路路基病害:新開挖的邊坡坡腳有水沖刷;有平行于斜坡的裂縫,斜坡上有不規則的鼓起;坡腳周圍有破裂和損壞現象,并有傾倒的樹木;在地面上有地下水流的地方,構成山坡巖石的層時甚薄并有裂縫或滑動或滑層的走向與路線垂直等;由于設計或施工不良,造成開劈石不徹底或坡度過陡,又受開山炸藥震動,石坡裂縫,故經過風化或雨水沖刷而出現大小不等的塌方。
在工后剩余沉降的處理上,建議在采取分層強夯、沖擊碾壓等各種技術措施盡可能減小工后剩余沉降量的前提下,根據工后沉降主要集中在路堤竣工后較短時間內的特點,利用預壓沉降期再使路堤完成絕大部分剩余沉降;通過沉降觀測,待路堤沉降接近穩定沉降量時再實施路面防護、排水及其它附屬工程。防止坍塌和崩塌的辦法,要根據坍塌的形成的原因,結合具體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常用的辦法有:引起表面水流:該法主要有修建起圍護作用的截水溝,把塌方以上斜坡處流下的水落石出截斷,引導到別處去,在塌方體表面上修建排水系統,把水匯集到塌方體以外;調整或改變塌方地區以內人工灌溉設施。截斷地下水流:為了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塌方體的重量滲透壓力,采取設置支撐盲溝的辦法把水截斷,使塌方體干燥、聚集和排出斜縫中的地下水。用種植物和鋪砌塊石護坡等方法,增加邊坡防止上沖刷的能力進行加固。設置支撐構造物:設置擋土墻建筑物可增加邊坡的支撐力量,以維持土體的平衡,防止土體塌落下來,同時使路基內側(挖方)坡腳變陡,減少邊坡挖方數量,加強坡腳土體的穩定性。擋土墻結構的選擇,斷面設計按有關的規范進行驗算設計。刷方減載:刷方減載通常在防止塌方中采用,其數量需根據土石的物理力學性質進行驗算,并考慮邊坡的地質條件。改道繞線:當塌方規模較大時,難以根治而路線不可能繞避時,可考慮改線,但應作經濟技術方案的比較后才能確定。高路堤邊坡必須進行穩定性驗算。當穩定系數達不到要求時,需要進行加固處理。為提高高路堤的穩定性,應設置完善的防護和排水系統。地基和路堤可采用土工格柵、土工格室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處理;邊坡宜設置骨架(方格、拱形、菱形等)加生物防護;路肩應設攔水帶集中排水。對于壩式路基(高路堤跨越沖溝且溝底無涵),上游有積水可能時,洪水位以下尚應設防滲及護坡工程。
四、應用研究實例
近年來,上白石鎮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茶樹品種多樣化,有黃觀音、金觀音、早春毫、溫州早等茶樹新品種。現在全球氣候變化大,高溫高濕的氣候使茶葉易發生病害。上白石鎮茶樹主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葉斑病、茶炭疽病及茶餅病,現將它們的發病癥狀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茶白星病
1.1發病癥狀
在春茶期發生,為害芽梢和有果的果皮。病斑呈褐色小點,暗紫褐色,病斑直徑0.3~2.0mm,圓形。大型病斑周圍呈暗紫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白色。病原菌在病斑內以菌絲態越冬,翌春在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成為春茶期芽梢的初次侵染源。枝梢上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量比葉片上多。病斑上必須有水濕潤方可形成分生孢子,成熟的病斑用水浸漬4~6h后即可形成分生孢子。環境溫度為5~32℃時均可形成孢子,適宜溫度為12~18℃,降雨時分生孢子混在雨滴中進行傳播。
1.2侵染循環
病原菌在葉面保持濕潤5h以上即可實現侵染,從葉片氣孔和茸毛基部細胞侵入。展開的新葉及其下方的3張葉片均可受侵染而發病,但限于成葉。環境溫度為12~32℃時可形成侵染,適宜溫度為16~24℃。病原菌潛伏期很短,在最適條件下接種后12h即可發病,24~48h后80%的病斑即可出現。茶白星病在氣溫高于16℃、降雨8h以上的條件下即可發病,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持續時間長,則發病嚴重。
1.3防治方法
氮肥施用量與茶白星病發生有關,茶樹品種間有明顯的抗病性差異。因此,要科學施肥,選擇抗病品種栽培。防治藥劑可選用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等殺菌劑,于春茶期及二茶前期噴施。
2茶葉斑病
2.1發病癥狀
該病在全國各茶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葉片。嫩葉、成葉、老葉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處開始產生淺褐色病斑,后擴展到半葉或全葉,形成不規則形大型病斑。病斑顏色較一致,呈深紅褐色至赤褐色,邊緣具深褐色隆起線,與健部分界很明顯,后期病部生出略凸起的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原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半球形或球形,黑色,大小70~100μm,具孔口,內壁上著生分生孢子梗,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圓形至廣圓形,大小(7~12)μm×(6~8)μm。濕度大時,器孢子似擠牙膏狀從分生孢子器中涌出。
2.2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茶樹病葉組織里越冬。翌年5月開始產生分生孢子,靠風雨及水滴濺射傳播,侵染成葉引起發病,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該病屬高溫高濕型病害,5~6月開始發病,7~8月進入發病盛期。茶園缺水,茶樹水分供應不足,抗性下降易誘發該病。臺刈及修剪后抽生嫩枝多,采摘不凈留葉多或夏季干旱蒸騰量大,根部供水不足,易遭受病菌侵染。生產上向陽坡地或土層淺及梯田茶園根系發育不好,發病重,致使整個茶園呈紅褐色焦枯狀,落葉嚴重。
2.3防治方法
提倡施用酵素菌或EM活性生物有機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和保水保肥,是防治該病的根本措施。夏季干旱要及時灌溉,合理種植遮蔭樹,減少陽光直射,防止日灼。夏季干旱到來之前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防治。
3茶炭疽病
3.1發病癥狀
先從葉緣或葉尖產生水浸狀暗綠色病斑,后沿葉脈擴大呈不規則形病斑,紅褐色,后期變灰白色,病健分界明顯。病斑正面密生許多黑色細小突起粒點,病斑上無輪紋。發病重的茶園,可引起大量落葉。
3.2侵染循環
茶炭疽病的病原是由一種真菌侵染引起,以菌絲體在病葉組織中越冬。翌年5~6月間的雨天形成分生孢子,并借雨水傳播,從嫩葉背面茸毛處侵入葉片,8~14d形成小的病斑,發展成大型病斑需15~30d,此時嫩葉已變為充分展開的成葉。由于炭疽病的潛育期長,病菌在嫩葉期侵入,但在成葉期才出現病斑。在高溫和有雨水條件下,形成孢子,可以不斷進行重復侵染。全年以梅雨期和秋雨期發生最重。一般偏施氮肥或缺少鉀肥的茶園、幼齡茶園及臺刈茶園發生較多。3.3防治方法
加強茶園管理,做好積水茶園的開溝排水,秋、冬季清除落葉,增強茶樹抗病力,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增施磷、鉀肥。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秋雨開始前為防治適期。在新梢一芽一葉期噴藥防治,可選用50%苯菌靈1500~2000倍液,或70%百菌清1000倍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上述農藥噴藥后安全間隔期為7~14d。非采摘期還可噴施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進行保護。
4茶餅病
茶餅病又稱茶皰狀葉枯病、葉腫病,此病不僅影響茶葉產量,且由病芽葉所制茶易碎,茶味苦澀,品質大降。
4.1發病癥狀
茶餅病主要為害茶樹嫩葉和新梢。嫩葉染病初現淡黃色至紅褐色半透明小點,后擴展為直徑3~12mm不等的圓形皰斑,背面隆起,表面生灰白色至粉紅色的粉霉層,此即為該病病菌子實層,后期粉霉層漸消失,凸起部萎縮成褐色枯斑,邊緣具一灰白色暈圈,外觀似圓餅,故稱為茶餅病。重病葉片皰斑幾個至十幾個,致使葉片扭曲畸形。嫩梢、葉柄染病亦呈腫脹扭曲,易折斷枯死。
4.2防治方法
應采取以加強茶園管理為中心的綜合防治措施,加強苗木檢疫,以保護無病區和新區。①加強茶園管理。通過善管肥水、適時適度臺刈或修剪、合理采摘、摘除發病枝葉、勤除雜草,以及清理遮蔭樹和野生茶株等一系列措施,以改善茶園通透性,促新梢生長壯旺,使新梢抽生期避開病害盛發期,或在病嫩梢葉的子實體尚未長出之前被摘下,從而減少再侵染源,減輕發病。②藥劑控病。對臺刈及修剪后的園圃及時噴藥保新梢1~2次;在春茶開摘前和冬季采茶結束后各施藥1次。可選用20%三唑酮+十三嗎啉乳油(2.3∶1)35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雙1000~1500倍液,或50%三唑酮硫磺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600~800倍液,注意藥劑的輪用與混用。
5參考文獻
[1]田楊東.有機茶病害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6(12):75.
1.造林方法
1.1播種造林法
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
1.1.1直播造林技術的適用范圍
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直播造林適用于交通條件差的遠山、深山,灌溉非常困難或者無法實施灌溉,難以實施植苗造林的干旱瘠薄山地。
1.1.2樹種選擇
樹種選擇應堅持適地適樹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兼顧的原則,以選擇根系發達、萌蘗力強、遮攔雨量能力強、生長穩定、耐瘠薄、抗逆性強、病蟲害少的鄉土樹種為主,適當選用經過長期考驗的外來樹種。另外,黑松、側柏等易受鳥、獸、蟲危害的樹種,在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也可以進行直播造林。適合直播造林但未經試驗的樹種,可先行試驗,總結經驗后,推廣應用。
1.1.3種子來源、種子質量及種子檢疫
種子來源:在選擇種子來源時應按照以下三個原則:盡量采用本地種子;本地采種量不能滿足造林需求的地區,應按照我國制定并頒布實施的《中國林木種子區劃》的國家標準執行;對于無種子區劃的樹種,在調進外地種子時,要盡量選用與本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相同或相似地區生產的種子。種子質量與種子檢疫 種子質量是直播造林成功的關鍵,經檢疫、檢驗質量合格種子,用于直播造林。
1.1.4種子處理
種子儲藏種子入庫前都必須凈種,測定種子含水量,對含水量過高的種子要進行干燥處理,使其符合貯藏標準。為防止病蟲害,入庫前應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可用熏蒸法,即用56%的磷化鋁片按每噸種子5~10片藥量分散擺放在種袋上,密閉熏蒸96小時后,通風48小時。安全含水量低的種子等適用于用普通干藏法儲藏。安全含水量高和具有深休眠的種子,可用坑藏、堆藏等濕藏法儲藏。浸種 播種之前浸泡種子,促進種子吸水膨脹。播前處理根據樹種、立地條件和播種季節等決定。易感病蟲和易遭鳥獸危害的樹種,或者在病蟲害嚴重的造林地播種,應進行消毒浸種或拌種處理。種子消毒浸種可用0.5%甲醛,拌種可用辛硫磷、呋喃丹等,辛硫磷用50%的乳油拌種,用種子量的0.5%~1%。為防鼠害,也可采取結合拌種加入毒餌等措施。
1.2植苗造林法
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1.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
2.植樹造林應注意的技術問題
2.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3種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機等機具。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
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2.3人工播種方法
2.3.1播前的種子處理
目的:完成種子發芽準備,加速種子發芽,縮短留土時間,保證出苗整齊,預防動物及病蟲害的危害。
措施:消毒、拌種、浸種、催芽。春播時深休眠種子要催芽。
春播時逼迫休眠種子應浸種,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較干旱、晚霜與低溫危害嚴重不宜浸種。雨季一般播種干種子,如果能準確掌握雨情時也可浸種。
秋季播種時一般都不浸種、催芽。病蟲害危害嚴重的地方應進行消毒液浸種、悶種或拌種。
2.3.2播種方法
撒播: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種后不覆土,種子在條件下發芽。工效高,成本低。作業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沖走、鳥獸吃掉,發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
適用條件:勞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急需綠化的地方,中小粒樹種。
條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或間斷。
播后要覆土鎮壓。可進行機械化作業。種子消耗量比較大。
適用條件: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為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
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粒到數十粒種子。播后覆土鎮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
適用條件: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
塊播:在大塊狀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塊狀面積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比較復雜。
適用條件:已有闊葉樹種的天然更新跡地引入針葉樹種,沙地造林。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環境條件的一道主要工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