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7 15:45: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檔案與合同管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而若想在項目檔案驗收過程中對相關的合同管理進行有效審核,審核員應當對合同及合同管理、合同形式及相關內容等方面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本文以與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相關的標準及規范中所提出的合同管理要求,結合近年來我們參與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的經驗與體會,對如何加強建設項目合同管理予以初步探討,希望有助于深化各方面對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認識。
一、合同及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
在討論合同管理時,應當理解“在合同法甚至民法上,協議基本上是合同的同義語”,由此可見所謂 “合同”與“協議”的含義本身就具有是在簽約各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達成的,是指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如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企業、個人等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協商所達成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的法律行為,同時,合同除了表示出一定的法律行為外,還可以表示由此種法律行為產生的法律關系。當我們在對建設單位的合同管理情況進行審核時,應當注意到關于合同的內涵含義,所以,當進行項目檔案驗收時,對以“合同”、“協議”、“備忘錄”等名義出現的文件,應當都按照合同來對待,體現了建設項目過程中建設單位與參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與相關單位(一般為企業)所建立的法律關系及所應當承擔及實施的法律行為。
進一步而言,當我們在項目檔案驗收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只要是屬于以上所述“合同”類型的文件,都應當注意其是否體現了合同所應當具備的法律行為及由此產生的法律關系。因此可以看出,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實質,體現出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進行過程中, 對項目合同的管理控制能力,而通過對合同管理情況的審查,可以對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予以公正的評價。
檔案與其它信息系統的最大區別之一,在于不僅可以提供真實的信息,還在于可以還原其在歸檔時的原始狀態,可以實現回溯性查找。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進行過程中所簽訂的招標、設計、施工、監理、設備采購以及職業衛生(勞動衛生)評估、安全評估等合同文件(合同檔案)成為評判建設單位所承擔的建設項目活動是否依規進行、合法有效的依據。
二、與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相關的標準及規范性文件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制化管理環境已經基本確立并且仍然在不斷完善中,依法對建設項目進行管理,是保證建設項目能夠實現建設目標的主要手段,為此,國家相關部門了一系列的標準及規范,以達到對建設項目進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在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中需要執行的標準及規范予以充分認識,才能在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中自覺有效地執行相關規定。這些需要關注的標準及規范主要有:
1.在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中,《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DA/T28-2002)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標準文件之一,在DA/T28中做出了以下明確規定:
6.8 合同要求
6.8.1建設項目中各方應以合同形式約定竣工圖編制和提交的責任;可在施工合同或設計合同中明確。也可單獨簽訂竣工圖編制合同。
6.8.2 由施工單位編制竣工圖的,應在設計合同中明確留作竣工圖用的施工圖套數(包括必須套數和主管機關要求套數),以及因修改增加新圖的責任:凡由設計單位編制竣工圖的,可單獨簽訂竣工圖編制合同。
6.8.3 施工合同中應明確施工單位提交建設單位項目檔案的名稱、內容、版本、套數、時間、費用、質量要求及違約責任。
6.8.4 監理合同中應明確監理單位對竣工文件審核和向建設單位提交監理檔案的責任。”
DA/T28中的這些條款,對編制竣工圖及建設項目的監理單位所應當承擔的合同義務做出了明確規定。
2.在2015年,國家檔案局和國防科工局的《國防科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工作管理辦法》中,也對此做出了相應規定:“建設單位在制定招標文件、與參建單位簽訂合同(協議)時,應設立專門條款,明確相關單位的項目檔案管理職責及項目文件的形成、歸檔職責、歸檔范圍、質量要求、整理標準、歸檔套數、歸檔時間及違約責任。” 該規范性文件還進一步明確規定:“建設單位在支付合同款前,應審查參建單位的項目文件歸檔情況,對于未按合同(協議)要求提供項目檔案(文件材料)的,暫停或不予支付。”
另外,在《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暫行辦法》中也有類似的規定:“電子政務項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應與項目建設進程同步實施。實施機構在項目建設初期通過制定歸檔制度、業務規范、合同條款、開展培訓、交底等方式,對文件的收集、整理、歸檔提出明確要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結合項目進程,對電子政務項目文件的收集、整理情況進行檢查;單項工程驗收、合同驗收時,應同步進行檔案驗收。”
對于項目檔案驗收的專家來說,掌握這些標準、規范性文件對合同管理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三、審查建設單位合同管理時需要關注的內容
那么,在審查建設單位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狀態時,應當關注哪些內容呢?或者說通過哪些方面的審查來評價建設單位的合同管理狀況呢?結合我們在建設項目驗收中的經驗來看,在評價建設單位的合同管理狀態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與建設單位簽訂合同、建立起合同法律關系的資質方面
按照相關規定,在簽訂建設項目合同時,如果對參建單位的資質有相關要求時,則應當對合同主體的資質進行審核,如果與建設單位簽訂合同的另一方不具備所要求的資質,則導致所簽訂的合同無效。
例如,承擔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參建單位,應當具備相關的招標資質,如其資質證書規定其只擁有機電工程招標資質的單位,就不能承擔土木工程的招標項目;如果要求具有相關的保密資質時,也需要其提供相關的保密資質證明文件;或者應當是由具有甲級資質的咨詢單位進行的項目評估,就不能由僅僅具備乙級資質的單位來承擔。
2.建設項目合同文本的有效性方面
建設項目合同文本指具備相關資質的參建單位與建設單位所簽訂的合同(協議)是否具備讓合同(協議)產生效力的要素。如果合同(協議)文本不具備合同(協議)產生效力的要素,即使是簽訂合同(協議)的單位資質符合要求,合同(協議)同樣不會產生法律效力。這種讓合同(協議)產生雙方所希望的法律效力的要素被稱為合同(協議)的“生效要件”。
一般來說,合同(協議)的生效要件包括以下內容:
a簽約雙方具備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如具備相關資質;
b合同(協議)表達了簽約雙方的真實意思;
c合同(協議)生效的時間;如在合同(協議)規定“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的條款,但合同(協議)的文本中卻沒有簽字時間;
d合同(協議)所規定的條款不符合建設項目批復文件的要求或內容時,其合同(協議)實際上也屬于無效。
當然,導致合同(協議)無效的表現形式不止以上方面,但就我們的經驗看,這幾個方面是在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過程中對項目合同(協議)進行審查時,經常出現的導致驗收組專家對合同(協議)的法律效力提出質疑的方面。
3.建設項目合同的整理組卷方面
建設單位的合同管理,包括對項目檔案的管理在內,因此,考察建設單位合同檔案的整理、組卷,也是建設項目檔案驗收的主要內容。通過查看合同檔案的案卷質量,同樣可以反映出建設單位項目管理及合同管理的情況。
查看合同檔案的案卷質量時,不僅要查看以上的內容,還應當對合同文件劃分、組卷等案卷質量的進行查看,主要考察其整理組卷是否符合檔案整理的基本要求,如是否與相關活動產生的文件一起組卷、合同的附件(技術協議、備忘錄等)是否與合同合并組卷等等。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歸檔的合同應為原件。
四、建設單位合同歸檔制度實施情況
中圖分類號:TP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15-3582-03
It Began with SOA for Data Integration of System of Petrochina's Archives Management
WANG Xiu xia, QIAN Bo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for Petroleum and Chemical's Commpany of Lanzhou,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began with objective need for data integration of system of China Petroleum’s archives management, analysed present situation of system of China Petroleum’s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combining with highly duplicative and across platform characteristic of SOA, thought SOA’ architecture model can solve question of data exchange and bring more large market efficiency for enterprise.
Key words: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web service; enterprice service bus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越來越重視信息系統的建設及應用,通過信息系統以支持或改進企業業務流程,提升企業總體競爭實力和工作效率。但隨著信息系統的逐步增多,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以前建立的信息系統大部分是解決一個具體業務部門的工作職能和效率的問題。而現在更多的需要信息系統之間具備良好的數據交換接口,以實現信息資源和數據共享,更好地為企業跨部門、跨業務提供服務。針對企業信息整合需求特點,為了實現高效的業務數據整合,實現異構業務集成的技術成為集成的首選,這樣既可以增強企業面向市場的適應性,還大大提高了企業各遺留系統的高重用性,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高的效益。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務的架構),是一種業務驅動的IT架構方式,支持企業將業務整合為一系列相互銜接的服務或重復性業務任務,從而使企業能夠高效重復地利用現有IT技術[1]。SOA技術標準有服務組件架構(SCA,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服務數據對象(SDO,Service Data Object)和業務流程執行語言(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這三個技術分別解決了服務構建、數據模型和流程編排領域的問題,被稱為“SOA鐵三角”[2-3]。
面向服務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對各系統平臺規范性無相關要求和標準,它本身在遵循統一標準和規范的基礎上開發服務,依據需求將企業應用分解和封裝成服務,通過企業服務總線(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對服務進行集中管理,使這些服務能在總線上安全的進行交互通信,從而使整個系統更易維護和擴展。中國石油檔案管理系統的建設階段正處在一個組織結構不斷變革的階段,組織的不確定性導致業務需求的不確定性,對辦公管理系統的靈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辦公管理業務自身業務零散、橫向協作和縱向擴展等特點,要求系統架構松散但可集成。以上的環境因素和內在因素都決定了松耦合、易集成的SOA是最適合集團公司辦公管理系統的架構。
1 建設思路
基于SOA的中國石油檔案管理系統數據整合的建設,在充分調研現狀,全面了解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整體規劃,解決數據整合問題。并在解決信息孤島與孤立應用的集成與整合的基礎上,重點考慮新應用的規范接入;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應用系統框架與基礎支撐平臺,為應用提供明確的數據接口、應用接口、用戶接口規范與服務,實現對原有應用的集成與新應用的建設。此外,應用檔案管理的“知識中心”、和“憑證中心”的理念于系統的設計之中;應用成熟的方案、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來搭建系統;優化文檔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和管理策略;貫徹真正的“文檔一體化”的管理理念和實施方式;采用相關的行業技術、業務標準和規范來設計和開發系統,使系統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這些都為構建“珍存企業記憶,提升公司價值,構建知識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的檔案管理系統提供可靠的保障。
2 總體設計與實現
2.1 集成需求
從檔案管理的業務角度來看,檔案記錄著企業的生產、銷售和研發各環節業務數據,業務數據的收集、保管、利用,成為企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優勢。中國石油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啟動了ERP、MES等信息系統。但是各個系統是相對獨立的,數據無法共享,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使信息化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顯示,同時也不利于檔案數據的收集、保管及利用。企業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檔案利用率,免除不必要的業務流程,使各業務之間的數據信息能夠集成共享,中國石油需利用松耦合、易集成的SOA平臺,以實現檔案管理系統數據的保管和應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及綜合價值。
2.2 系統架構
SOA是一種服務導向的組件模型。服務是指軟件中的一些處理過程或是包裝成獨立業務模塊的程序邏輯單元,可以通過標準協議來訪問和調用,且接口公開。基于SOA的業務分析由三個部分組織,分別是服務請求者(Service costomer)、服務注冊中心(Service UDDI)以及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服務請求者從注冊中心查詢需要的服務,并通過傳輸機制綁定服務,然后通過接口契約規定的格式來執行服務。服務注冊中心包含可用服務的網絡可尋址目錄,它是接受并存儲服務描述的實體,供服務消費者查詢服務用,服務提供者將服務的描述信息到服務注冊中心。服務提供者是一個可以通過網絡尋址的實體,它接受和執行消息者的請求。把自己的服務注冊到服務注冊中心,以便服務消費者能夠發現和訪問該服務。
根據中國石油檔案管理系統的建設目標和原則,使用SOA的技術架構,把相關應用系統、模塊功能等進行統一的服務包裝和整合。基于本架構,可以把檔案管理系統整體邏輯架構圖從縱向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設施層、應用系統層、企業服務層(SOA部署)以及檔案管理系統層,如圖1所示。
1)基礎設施層:它是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的基礎條件,主要包括存儲設備、應用服務器、掃描儀以及計算機等資源設備。
2)應用系統層:它是支持數字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系統,主要包括MES系統、ERP系統、OA系統、電子公文系統、網上報銷系統、A3管道生產系統以及合同管理系統等。
3)企業服務層(SOA部署):SOA集成平臺主要由服務請求者、服務注冊中心以及服務提供者三個部分構成。SOA將不同系統中的應用功能通過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規范契約聯系起來,用WSDL描述服務并在UDDI中WSDL文檔,UDDI中按照用戶需求從中查詢數據,當服務消費者發現提供服務的WSDL文檔,通過訪問服務注冊中心表來實現,并通過SOAP協議來與要訪問的服務通信。
4)檔案管理系統層: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緊緊圍繞檔案的生命周期管理,主要解決檔案的自動收集、科學保管和知識利用三方面主要功能。檔案管理系統需要提供標準、統一的歸檔接口,支持常見的接口技術,如Web Service、文件交換、數據庫訪問等,接口既能對電子文件實體進行歸檔,也可以對元數據進行歸檔,歸檔接口的實現應基于SOA的理念,在統一的數據總線上實現,要避免系統間直連的方式,通過數據總線,實現系統間的松耦合。
2.3 主要實現技術
系統的分析設計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開發模式采用循環迭代模型的開發方式。在軟件實現階段,采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將軟件開發過程分為問題的定義及規劃、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程序編碼以及軟件測試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具體為一個個的循環迭代的過程。為了提高系統開發開發效率和規范性,采用統一建模語言UML和成熟的面向對象的CASE工具。
2.3.1 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ava2平臺企業版)
J2EE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建立在開放和標準的技術之上、非常靈活的端到端的多層體系架構,從而滿足企業各種不同應用需求。J2EE是一個開放、基于標準的開發和部署的平臺,用于構建N層的、基于WEB的、以服務端為核心的、模塊化的企業應用。J2EE應用的組件如企業JavaBcan、JSP和Servlet運行于J2EE容器中,通過連接器訪問企業信息系統,如MES系統、ERP系統以及其他應用系統。J2EE應用可以集成一系列的客戶端,包括獨立運行的臺式客戶端、無線客戶端以及Web瀏覽器的客戶端等。J2EE為開發企業應用提供了高可靠性能和可伸縮性的運行支持環境。在設計J2EE應用時,首先需要選擇的是J2EE客戶端類型,應根據用戶的使用模式和應用環境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客戶端類型和通信協議,如Java Web Start客戶端適合于復雜的圖形用戶界面,如大量的數據錄入、數據統計等應用,能滿足高效地用戶交互需求,根據具體應用環境的不同,可選擇HTTP、RMI或JNLP等通信協議。
采用J2EE開發平臺是不錯的選擇,它是目前為應用提供分布式的、高可靠性的先進解決方案。在中國石油檔案管理系統這樣的大型建設項目中,選擇J2EE也就意味著選擇了一個開放、自由、大型的技術應用平臺。
2.3.2 采用Web Service技術,允許異構的客戶端調用以使用它提供的服務
Web Service是一種新的web應用程序分支,他們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塊化的應用,可以、定位、通過web調用。使用一種共通的通信標準可以使不同的客戶端實現與各種不同技術編寫的Web Service互通,它可以使用標準的互聯網協議,像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和XML,將所有功能綱領性地體現在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上。目前,最常用的是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SOAP是XML規范的一個應用,它非常依賴XML標準來進行定義和編寫函數,并以XML標準封裝調用遠程服務的格式,有別于其它分布式對象模型調用特定的調用格式。由于SOAP以XML封裝調用格式,因此它可以使用任何的實體傳輸層來傳送,例如TCP、HTTP等。通過這樣一個架構,Web Service實現動態的應用集成,使檔案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
2.3.3 采用XML實現數據導入導出
XML是一種元標記語言,它是Internet環境中跨平臺的,依賴于內容的技術,是當前處理結構化文檔信息的有力工具。XML的簡單使其易于在任何應用程序中讀寫數據,并成為唯一的數據交換公共語言,雖然不同的應用軟件也支持其它的數據交換格式,但它們都支持XML,這就意味著程序可以更容易的與Windows、Linux以及其他平臺下產生的信息結合,然后可以很容易加載XML數據到程序中并分析它,并以XML格式輸出結果。采用企業服務總線或中間件產品在異構服務與傳統端點之間連接、調解和管理交互,并將企業服務總線的集成功能與單一產品中的操作服務管理結合起來。基于SOA基礎服務,可以快速配置服務間的交互,而無需過多的重復開發工作,可以降低變更的部署和操作成本,并為新計劃釋放IT資源,使用戶可以遠離復雜的、緊耦合的、脆弱的點對點集成實現,加速跨異構基礎架構的服務重用和部署。
2.4 集成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主要結合企業數據整合現狀,介紹了數據整合總體思路和目標,數據集成架構以及實現的主要技術。通過SOA數據集成平臺,實現了企業業務和數據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從生產、銷售等業務領域電子歸檔效率,實現了檔案管理的“知識中心”和“憑證中心”建設目標。具體有以下優點:
1) 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消除了信息孤島。基于SOA的協同軟件提供了應用集成功能,能將諸如MES系統、ERP系統等已存在的異構系統的數據進行有效集成和應用。
2) 更易于集成和管理復雜性。可以方便地實現企業之間的互連互通,使管理和集成更易操作。
3) 更快地整合和實現。可以快速地開發新的業務服務,縮短開發時間,使企業迅速地對外界變化做出響應。
4) 降低成本和增加重用。協同軟件就是一個全新的應用領域,管理信息由完全結構化的數據,拓展到非結構化信息的應用領域。
5) 提供良好地運行監控功能。支持SOA的技術和原理使得對業務流程的監控更加輕松。這種監控類型支持來自日常運行的反饋。
參考文獻:
[1] Minguez J,Jakob M,Heinkel U,et al.ASOA-based Approach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 Data Propagation system[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Reuseand Integration,2009.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許多人都認為數字化檔案管理會在在很短時間內取代傳統檔案管理模式,這種想法導致許多的檔案機構在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和基礎條件下盲目地追求數字化檔案管理,結果不但沒有取得最初實現檔案更合理的利用的初衷,還導致許多的檔案出現模糊化、與事實不符的情況。為此筆者從醫院的檔案管理為線索,探討數字化與傳統檔案管理復合模式在檔案的利用以及保存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1.數字化檔案管理發展的不足
數字化檔案管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逐漸興起的,具有海量的信息量,快速的檢索、高度的信息共享性。這些優勢是傳統的檔案管理不具備的,但同時傳統檔案管理的有目的性整理、真實性等特點也是數字化檔案管理不可比擬的。
1.1技術的不夠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不健全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是計算機的時代,建設數字化的檔案管理是必然的趨勢,但許多的單位的計算機基礎設施、應用軟件和相關技術人員發展的步伐與數字化檔案管理所需要的基礎條件不能同步。如此導致的結果是數字化檔案管理人人認可,一哄而上,造成所形成的檔案質量不高。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醫院的檔案管理是需要用文字、圖表、數據、照片和其他的反應病情的資料,沒有專業的熟悉計算的操作,掌握檔案管理的各個重點,勢必導致所記錄的檔案失去其重要的價值和真實性。此外,由于現階段國家的法律以及人們的普遍觀念,電子化的檔案是容易被篡改的,如果承認它的法律憑證效力,那么極有可能會被一些人利用,這樣傳統檔案的真實性以及完善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1.2數字化檔案管理與保護研究成果保護的矛盾
現階段在醫院,大部分的醫學研究成果都是通過論文的方式發表的,并不能申請專利,這樣勢必導致各個不同的醫院對各自研究成果和取得的重大突破諱莫如深。數字化檔案管理需要高度的信息傳輸的能力,需要各個相關機構信息的共享。而傳統的觀點是先進的、成果較多的、有著完善科研技術的醫院不愿意與其他條件較差、科研水平較低的醫院共享重要的資源。沒有豐富的資源,數字化的檔案管理制度也就無法拓展傳統檔案管理的局限性,不能為科研和新技術的開發起到重大的作用。
1.3數字化檔案不具有原件,可能會出現信息缺失的情況
由于現階段的數字化檔案的記錄方式是在事件發生時就開始,記錄著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這樣的記錄方式使得數字檔案是以檔案管理系統所捕獲的元數據來代表真實的數據,不具有原件,此外在記錄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的意外,例如:在醫院中,病人病情惡化,因此需要轉院治療,如果醫院不注重信息的收集的話,這樣就會導致數字化檔案的不完備。
2.數字化與傳統檔案管理的復合模式探討
由于數字化檔案管理與傳統的檔案管理在優缺點上正好可以互補。數字化檔案不具備真實性,傳統檔案具有真實性;傳統檔案檢索繁瑣、容易在轉移過程中出現破損,數字化檔案檢索方便、快捷。因此利用這種互補的優勢,讓數字化檔案管理和傳統檔案管理著兩種方式共存,對于科研以及及時的解決病人的痛苦有著重大的作用。一下就是對這種互補模式的幾點探討。
2.1利用電子化的檔案管理構建數據倉庫
傳統的檔案管理都是經過長期有意識、有目的的積累形成的,因此具有完備的系統性和價值。將傳統檔案中的各個信息利用計算機技術、條形碼技術、光盤技術等現代技術數字化,構成一個數據倉庫,容納各個醫院或者部門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當然在數字化檔案傳遞的過程中必定會出現信息會有模糊的可能,這樣就需要傳統的檔案作為原件,為數據倉庫的準確、可靠提供基礎。當然在發展電子化檔案數據倉庫的同時也要改變各個檔案管理機構各自為政、個立門戶的想法,盡量說服他們為科學研究貢獻自己機構檔案的力量。
2.2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疾病的研究
數據挖掘技術是指通過每一個數據,從大量的數據中需找其規律的技術,主要有數據準備、規律需找和規律表示三個階段。在醫學上,許多的疾病是由于人們的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利用數字化的檔案管理快速的檢索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大量病情的案例,經過比較分析,得到疾病發生的基本條件以及可以導致疾病產生的不良習慣。例如:癌癥與心血管疾病都是人類的兩大殺手,但通過對已有的數據和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患癌癥的人都沒有換上心血管疾病,這種情況是否是巧合,還是有什么機理在其中,會不會通過此種研究發現治療兩種疾病的方法,這些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檢索,然后分析現象,大膽提出設想得到。如果利用傳統檔案進行這種索引必定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經歷在現象的發現上。然而當有了足夠的成果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證明這些研究成果就需要充分的證據和事實,而傳統的檔案便有法律憑證的效力可以作為資料來證明成果,這也是現階段中國與電子化檔案相比,傳統檔案無法比擬的優點。
2.3復合檔案管理需要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21世紀是計算機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如果沒有相關檔案管理的技術人員對檔案進行有序、高效的管理,是無法滿足檔案合理數字化的需求,對于構建數據倉庫等檔案管理活動也有許多不利影響。因此為了復合檔案管理模式的合理開展,需要對傳統的檔案管理人才進行培訓,讓其在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方面提升,這樣才能滿足復合檔案管理模式的需求,成功的實現復合檔案管理模式。
3.小 結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許多的科學帶來了變革,在檔案管理上也是如此。數字化的檔案管理是勢不可擋,但在現階段,數字化的檔案管理還存在許多的不完善之處。與歷史長期有意識積累下來的傳統檔案相比,數字化的檔案管理模式還是有諸多弊端的,因此復合模式的檔案管理模式對于更好的利用檔案的信息,為科研的發展提供事實依據,為疾病的預防提供案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來,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穩步前進,城市化建設也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狀態,檔案公路管理工作在此階段發揮出十分重要的地位。檔案公路的管理工作不僅是詳細記錄工程的建立、審批以及招投標等前期問題。同時,還涵蓋了施工、建立以及質量驗收等各項環節的具體情況,是詳細記錄工程建設和最終成果的主要依據。因此,做好檔案管理工作與工程建設的同步管理十分重要。
一、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在竣工后,將會形成工程檔案和建筑實體兩個部分,通常情況下,施工單位與其他建設單位將會注重施工項目的整體質量,但是,在此階段將會嚴重忽視施工方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因此,做好公路檔案管理工作與整體工程之間的同步管理十分重要。近幾年來,我國為了進一步極強對于重點項目的檔案管理工作,通過發放《建筑法》《規劃法》等法律條例,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操作原則做出了明確規定。為了能蚪一步規范我國公路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積極發揮出公路工程檔案建設和管理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并根據城市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針對性的檔案管理管理方案,對于檔案管理與工程建設的同步管理十分重要。
二、同步管理的應對措施
1.落實管理辦法
在公路工程的管理和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和檢驗單位將會來自于公路、水利以及電力等不同工作部門,構成部分十分復雜和繁亂,施工單位對于公路建設的施工難點、重點以及相關行業規范工作難以做到統一規劃和合理分布。因此,積極建立一系列符合公路工程以及國家規定的相關施工標準十分重要,可執行性的檔案管理標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規范化的文件資料,并進行詳細的收集和歸檔,進而形成規范性的管理工作。為了能夠更好的做好公路工程的檔案管理工作,需要確保檔案在建設過程中的完整收集和總結,在公路工程建設前,需要基于《檔案法》為參考依據,并按照相關驗收標準,結合公路工程的管理特點,形成明確的檔案收集資料和質量評定標準。同時,積極落實上述管理原則和模式,實現統一標準、合理劃分的檔案管理工作。
2.妥善保管資料
公路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是對公路整體施工和建設過程中真實情況的詳細記錄,包括:施工記錄、隱藏記錄、質量檢驗、施工測量等。將真實而又詳細的施工資料記錄在檔,將會為整體施工質量的評定和查詢提供可靠而又便捷的相關信息。檔案管理的形成應該起始于公路施工的原始記錄,將某一時間段、某一地點所發生工程和工序詳細記錄,充分體現出檔案資料的真實性。檔案中將會詳細記錄下分項工程以及跨度的時間分布,并對現場的施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妥善保管,不得進行私自修改和涂抹。同時,還需要嚴格遵循公路建設的本身規律,充分結合施工項目的建設原則,并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對于全新出現的工程項目進行及時補充和修正,進而滿足施工建設的順利執行。同時,使得竣工文件形成統一劃分的形式。
3.加強法律構建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益、明確權利與義務之間明確分布的一種協議,在公路工程簽署合同之際,應該充分明確各個施工范圍的方案管理職責和任務,并按照相關的管理辦法與竣工檢驗標準,明確各個施工單位的管理材料和歸檔文件,提出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標準,使得公路工程的承包商能夠充分重視檔案管理工作。想要積極發揮工程監管單位的職責和任務,需要將已經形成的驗收工作再次進行檢驗和管理。在施工質量檢驗過程中,需要加強檔案資料的查驗,緊抓公路建設的重點內容,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進步和流程,派發監理人員深入到具體的施工現場中,進而加強每一階段施工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4.加強檔案檢驗
檔案資料的合格和驗收是確保公路建設的重要指標,項目建設、和監督部門以及檔案管理部門需要做好自身的驗收工作。尤其是檔案歸檔的工作階段,應該加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注重檔案管理與公路工程建設的銜接問題,積極解決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與相關規定的統一性。與此同時,需要針對日常工作中所出現的歸檔失誤、資料缺乏真實性等問題,進行詳細的補充和完善,進而形成統一而又規范的檔案資料。尤其是在整個工程的竣工驗收階段,檔案資料的驗收人員與技術人員之間需要密切配合,嚴格按照施工規定檢驗施工竣工圖以及施工報告,重點審查具有隱蔽性特點的施工工作,積極落實施工報告的和驗收記錄的真實性,特別是對于設計工程的變更部分,需要認真審查檔案資料和竣工圖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并指導檔案工作編制人員進行資料的正確歸檔和整理,進而確保竣工檔案的準確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公路項目所覆蓋的專業性越來越廣泛,檔案數量逐漸增加,檔案資料與其他項目資料存在一定差異,公路檔案的管理工作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安全運行。通過將建設工程與檔案資料的同步管理,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公路項目的維修、養護以及后期檢查等工作提供最為有效的檔案資料,利于我國現代經濟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基金項目:本文為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京津冀一體化環境下基于‘互聯網+’的檔案管理數據庫平臺建設與服務研究”(編號:201606A133)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4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認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堅持優勢互補、扎實推進及互贏互利,加速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道路。基于此,就要求三地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全面創新及改革,完善目前檔案管理中的軟件及硬件設備不到位、數據庫建設落后、服務水平較低等一系列的問題,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及網絡化,從而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效率。
1 基于互聯網+環境分析檔案管理系統的構建理念
1、系統結構
檔案管理系統的結構應該以創建檔案管理系統的原則開展,選擇數據庫要從檔案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便攜性等全面的進行考慮。檔案管理中的數據連接能夠通過簡單動態網頁實現用戶訪問,也為后臺管理人員提供了簡便的控制腳本。檔案數據的存儲中可以創建多種數據庫實現數據的不同形式儲存,比如文本形式、圖像形式、視頻形式等等,這種管理方式能夠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格式需求。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并且還能夠有效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2、安全功能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檔案管理系統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所以在創建檔案管理數據庫的時候要尤其注意系統的安全問題,其主要包括數據管理及操作過程兩方面。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進行多重保護,首先可以設置登錄密碼,用戶登錄的時候可以進行雙碼驗證,有效的防治他人通過用戶授權密碼進入到數據庫中。另外,為了避免數據庫遭到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或者由于操作誤差出現問題時,可以將數據信息提前備份,防止數據的丟失。 [1]
2 基于互聯網+環境分析檔案管理系統的技術開發
本文中的檔案管理系統是為了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背景的發展理念,并且能夠滿足現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實現京津冀三地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及網絡化,并且還能夠全面優化檔案管理工作、提高服務時效性等目的,并且有效解決目前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比如信息化水平落后、數據庫建設問題及軟件/硬件設備不到位等。檔案管理系統要根據實際用戶的需求定制數據結構,包括編目格式、打印報表等等,并且根據國家檔案的分類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對檔案記性分類管理。
1、選擇數據庫
檔案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庫要使用大型數據庫管理數據,因為大型數據庫能夠支持大量數據的檔案信息管理,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有效解決傳統數據庫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數據庫的使用效率。
2、圖像數據及多媒體存儲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檔案管理系統不僅能夠支持文字錄入,還支持多媒體數據的存儲管理,并且能夠使用掃描儀直接輸入,能夠將圖像數據進行壓縮并存儲,支持各種多媒體設備、不同格式電子文件信息的存儲。
3、檔案管理系統功能
以檔案管理流程為基礎,全面符合檔案管理流程,具有多樣的輸入方式,系統用戶界面清晰且直觀。用戶可以對記錄、數據文件、字段進行分層管理,并且設置權限,使系統中數據具有安全性。具有多樣且靈活的查詢方式,強大的數據加工能力,并且報表的輸出靈活。能夠隨時的查看數據日志,并且反應系統的情況,統計系統的日、月、年訪問量,對于每位用戶的訪問及使用都具有詳細的記錄。[2]
3 選擇檔案管理系統體系結構
軟件體系結構指的是描述某一個特定應用領域中系統組織的使用模式,在互聯網+背景下,一般使用的軟件體系結構為兩種,其一,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S);其二,客戶/服務器模式(C/S)。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使用的結構為應用服務器、客戶機及數據庫服務器三層分布式,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解決用戶與應用服務器之間的交互。應用服務器的主要目的就是接受客戶機應用程序的請求,之后將客戶機發送的請求轉變為數據請求,然后和數據庫服務器進行相互交互,并且將兩者交互的結果傳遞為客戶機應用程序。數據庫服務器軟件以應用服務器請求為命令,以此進行數據的操作,之后將操作的結果傳送到應用服務器中。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具備客戶端零安裝的功能,有效降低了系統的維護機率。因為客戶機和數據庫系統不是直接交互的,那么就有效減少了服務器的SQL請求,具有較強的性能。另外,此結構還有效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能、執行效率,提高了系統的延伸性。
客戶/服務器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基于非客戶機結構中的兩層結構應用軟件。客戶端是通過數據庫及應用程序組合而成,服務器中的軟件為數據庫系統,系統的開發簡單快捷。
但是,兩者都是有缺點的,客戶/服務器的缺點就是用戶安裝軟件較為復雜,并且數據庫系統不能有效的滿足多個終端同時聯機的要求,其一般使用在局域網中;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缺點是具有較弱的批量處理、修改、備份數據能力。
由于兩者模式的使用都具有優點和缺點,那么就要結合檔案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將兩者體系結構相互結合,使其在檔案管理系統中發揮自身的優點。[3]
4 結束語
基于互聯網+的檔案管理系統開發是一項系統性的功能,在構建過程中涉及到了數據安全、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等多個方面。另外,在系統構建及開發的過程中,還要以檔案管理相關的業務流程為基礎,并且滿足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上述檔案管理系統實現了檔案管理的網絡化、安全化及信息化,并且完善了傳統檔案管理中的不足,使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曹玉林, 武君勝. 基于網絡的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9, 30(6):1532-1535.
[2]吳悅. 網絡環境下檔案管理系統信息安全策略[J]. 福建電腦, 2011, 27(12):61-62.
[3]梁敏. 基于網絡平臺的考生檔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F[D]. 電子科技大學, 2011.
作者簡介
2011--2013年每年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投資金額上億元,且每年的投資金額呈上升趨勢。為此全區各地迅速掀起了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建設的,但由于水文工程建設項目點多面廣,建設周期短,工程建設檔案的管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就廣西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基建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對策。
1基建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前期手續不齊的現象普遍存在
由于部分一期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沒有按正常程序進行,而是采取一些超常規方式完成的,導致后期工程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尤其是體現在基建檔案管理工作方面。這為后期工程項目基建檔案的整理歸檔帶來大量整改工作。這種“先上車,后補票”的行為不僅給后期基建檔案的歸檔與整改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同樣也給以后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帶來諸多不便。
1.2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變更造成基建檔案的管理混亂
以2011年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工程(欽州市部分)為例,2011年我區中小河流監測系統建設項目(欽州市部分)的建設單位名稱為廣西水文水資源欽州分局,負責協調與欽州市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方面的相關事宜。如立項、征地、規劃、設計、監理招標、施工招標、開工建設、工程款的支付等均由廣西水文水資源欽州分局負責運作,相關手續、資料均由廣西水文水資源欽州分局負責保管。2010年根據自治區編委《關于水文機構有關機構編制問題的批復》,經自治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核準,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欽州分局更名為欽州市水文水資源局(增掛廣西沿海水環境監測中心牌子)。廣西水文水資源局欽州分局更名為欽州市水文水資源局,雖是同一單位,但由于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中用的名稱與更名后的單位名稱存在不一致,極容易導致工程竣工前后名稱不一致的現象出現。2011年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工程(欽州市部分)的施工單位為濮陽水電有限責任公司,由于濮陽興河公司作為承建單位對項目的施工管理力度明顯不夠,施工組織管理不力,施工經驗匱乏,資金投入不足,且對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欽州市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項目建設進度緩慢。2012年欽州市水文水資源局終止與濮陽興河公司的施工合同,另行招標施工單位,同一工程建設,前后就出現了兩個施工單位。這樣建設單位名稱的變更和施工單位的變更都為后期基建檔案的歸檔整理和有效利用帶來諸多不便。
1.3各相關單位移交的基建檔案不規范
基建檔案是一項來源多元化的檔案,它包涵了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審計等各單位的檔案。它即要保證建設項目基建檔案的成套性,又要保證單項工程的成套性,整理基建檔案是一個即系統,又全面的工程。由于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普遍存在“重施工、輕管理,重外業、輕內業”的項目管理通病,以及施工中標單位經常有分包現象,導致基建檔案的移交方面出現普遍不夠重視的現象,移交給工程建設檔案管理部門的檔案經常出現不規范的問題。
2基建檔案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2.1追本溯源,要保證基建檔案的質量就應從“源頭”抓起,加強對在建項目組檔案管理有關人員的培訓力度。
自治區水利廳和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局應針對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中的存在問題不定期召集施工、監理、設計、勘察及各建設業主開辦免費講座或培訓班。對一些在基建檔案審查中時常會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即能夠保證提高移交檔案的質量,又能提高依法治檔的自覺性和歸檔意識,達到培養基建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良好的業務素質的目的,還能避免在施工、監理、設計、勘察等一些共性的問題屢次進行整改,來來回回奔波,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為后期竣工檔案的移交工作奠定良好的業務基礎,如果自治區水利廳、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局和各市水文水資源局從基建檔案管理工作的源頭就開始抓起,為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工程各單位負責項目的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強化培訓,這樣工程檔案移交前就保證了移交件的合格率,同樣也保證了工程檔案審查的效率。
2.2增強意識,建設項目檔案歸檔與工程尾款的支付和單位評先評優掛鉤,以提高各單位重視歸檔的積極性,及時、有效地完成歸檔工作。
為此,建議我區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上級主管部門采取的一些激勵和制約的措施。諸如:基建檔案管理的好環與工程尾款相掛鉤、基建檔案理的好環與單位評先評優掛鉤等辦法,即各單位的竣工檔案未達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要求,工程尾款即實行一票否決,基建檔案收集整理不合格的,建設單位年度考評不得評先評優。
2.企業合同檔案的整理工作是企業合同管理的重要內容。合同檔案在企業中屬于比較重要又比較復雜的檔案群體,應該把合同檔案的整理工作當作企業檔案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企業合同檔案的整理工作不僅為今后合同的有效保管和利用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通過檔案的整理又可以進一步了解和檢查合同檔案收集工作的質量,保證合同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合同檔案的整理立卷可根據實際情況,可按項目組卷,保證其與整個項目的檔案材料的有機聯系,同時結合合同辦理的過程和階段,又要重視合同檔案的時間聯系。合同在形成檔案之前,應該是按合同性質進行分類的,有買賣合同,價款合同,擔保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等,每一份合同都有其相應的合同編號,本公司目前有柳洪和坪頭兩個電廠在運行發電,所以有柳洪生產(合同編號MLHSC)、坪頭生產(合同編號MPTSC)。有成都辦公樓的建設(合同編號MGHCB)。有電量銷售(合同編號MGHCB)等。一般一個較大的項目并且幾年之內可以完工的,按項目進行合同檔案的整理,如成都辦公樓建設合同及支付文件。如果是零散的合同文件、材料,可按年度進行集中立卷。例如進入發電期的柳洪、坪頭水電站。
二、正在履行及將要簽訂的合同管理
由于前期開發建設期沒有引進OA自動化辦公系統,而現目前先進的OA辦公系統的建立,使正在履行及將要簽訂的合同管理,變得越加簡單易行。目前美姑河公司對合同的管理主要依據《四川美姑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合同管理實施細則》執行。合同簽署人對合同全面負責,組織合同的訂立,確定合同條件、訂立方式及合作單位。正在履行和將要簽訂的合同管理主要通過OA系統登記,合同和合同支付在OA系統中由計劃合同部統一登記和說明審批流程。合同變更由合同執行部門登記和說明審批流程。信息化合同管理的投入使合同管理動態化、智能化。四川美姑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在成都、美姑兩地辦公,原來的紙質會簽使合同運轉周期長,而現在正在履行和將要簽訂的合同,使用信息化OA管理系統可及時完成,節省人力、財力資源。
合同管理是保障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有序進行的依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對合同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且建設工程行業中,也在合同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規章、規范,充分發揮合同管理的作用。合同管理措施,是一項重點的工作,與合同應用存在直接的聯系,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必須全面落實合同管理措施,便于完善合同的實踐應用。
一、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合同管理措施
建設工程中,為了規范勘察設計的方式,促使其符合市場原則,在合同管理中落實《建筑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管理辦法》,要求建設工程嚴格按照管理辦法控制勘察設計。建設工程中,既要履行合同管理辦法,又要遵循市場原則,因此重點分析建設工程中,勘察設計合同管理的措施。
1、細化合同管理的辦法
合同管理措施中,需根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實際情況,細化合同管理的辦法,嚴格劃分勘察設計中的技術責任,利用合同的方式規定相關的權益,同時確保權益的合法性[1]。首先建設工程在勘察設計中,依照規定內容,要求雙方簽訂合同,合同內的條例對工程中的新建、改建等都存在規范性;然后按照建設工程市場的實況,規定合同管理,以免合同中出現違規的內容,確保合同管理的細節部分;最后依照合同中的條例,細化雙方的責任,如果合同雙方提出不同的建議,也可采取書面的形勢進行約束,主要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糾紛,提前進行規范,保障合同管理措施的可行性,滿足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實踐需求。
2、強化合同管理監督職能
監督職能是合同管理中的有效措施,發揮合同在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的作用。由于建設工程現場的環境、地質不同,所以不同建設工程內,勘察設計的行為、活動存在差異,也就表示合同管理的措施中存有差別,在合同管理中采取監督職能的方法,有利于輔助合同內容,為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提供指導策略,促使勘察設計能夠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地質環境保持和諧性[2]。
3、深化合同管理的法規控制
法規控制是勘察設計合同管理中的一項方法,因為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雙方簽訂合同后,合同已經具有法律效應,采用法規控制的方法管理合同,可以充分發揮行政部門的責任,維護勘察設計現場的秩序。建設勘察設計中出現違法行為時,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司法機關依照合同進行審判,如果當事人對處罰有異議,也可實行復議或訴訟,表明法規控制管理方法的公平、公正,也能體現出合同的執行權力。目前,各地區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的合同管理,非常重視法規控制的應用,以此來規范合同的管理方法,提高合同管理在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的規范性水平。
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的檔案管理方法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合同管理,屬于一種委托的行為,具有服務的特性,而公款支付、經濟處理等事務,都是由勘察設計合同進行調解的,為了提高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管理的水平,需深化檔案管理的工作,積極落實檔案管理方法,服務合同管理措施的應用。
1、收集合同檔案的資料
檔案資料收集,是合同管理的基礎部分,全面收集合同中的資料、內容,考慮到經營業務的影響,合同檔案的收集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困難。合同管理中,本身涉及到大量的勘察信息,應該保障勘察設計的真實性,以便確保收集資料的完整性,預防合同丟失或缺陷[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收集合同資料時,積極完善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人員需要提高對資料收集的重視度,主動進行合同檔案中的材料收集,按照合同管理的需求,規劃檔案中的材料內容,隨時做好接收資料的準備。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遵循資料收集的相關要求,明確檔案資料的范圍,在合同管理中深化檔案的作用,充分發揮合同管理的實踐價值。一般情況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的合同管理,進行收集的材料有:(1)勘察中標時的資料,包括勘察地點、費用以及方案,經相關部門簽字認可的備案資料;(2)勘察登記的所有表格資料;(3)合同中涉及到文件、資料。資料收集完成后,才能保障合同管理的完整性,完善合同的管理過程。
2、歸檔合同管理的資料
合同管理時的歸檔行為,降低了合同管理的困難度。管理人員在歸檔合同資料的過程中,對合同重新進行審視和審查,明確合同中的管理要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合同管理中,不僅要管理合同的相關事宜,還要對文件資料進行歸檔處理,文件資料是合同管理中的根本,也是履行合同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勘察設計的合同缺乏制度性的管理,部分合同管理中的資料,仍然留在經辦部門,沒有實現系統性的合同管理,所以采取資料歸檔的方式,實現合同管理的系統化,快速收集分散的合同資料,由管理部門進行收集,以免合同資料管理時出現缺陷。
合同檔案是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員在歸檔合同資料時,應該檢查合同檔案是否存在資料缺失的情況,確定資料的真實性,存有缺失的合同資料,不能進行歸檔管理,要求經辦人員整理齊全后,重新歸檔,樹立合同資料完整歸檔的意識。
三、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管理的實踐分析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管理的實踐,規范了合同管理的行為,一方面維護合同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規劃合同管理的手段。
1、委托方的合同管理
合同中規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委托方,需要向承包方提供工作資料,而且要負責工作資料的真實性。合同管理時,根據委托的內容,執行相關的合同條例。例如:委托的工作是工程勘察,在勘察前期,完成勘察技術的規劃,并且附圖,提供勘察設計中的技術資料。
2、承包方的合同管理
承包方的資質、能力要符合委托方的要求,由建設工程勘察管理部門,篩選符合要求的承包方,由此承包方與委托方建立合同關系。委托方的合同管理中,應該遵循合同的現行標準,承擔相應的設計工作,如承包方違反合同而造成經濟所示,按照合同中的違約規定進行賠償。
3、合同文件的編制管理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中,委托方有可能提出變更要求,此時需針對變更的項目,重新編制合同文件,委托方依照合同中的要求,負責承包方實際工作中的增加費用,嚴謹管理由合同變更引起的費用或責任問題。
4、勘察合同的監督管理
監督管理實踐中,落實勘察設計合同中的內容,監督合同管理的執行力,保障雙方的權益,體現合同管理的實踐職責,完善合同管理中的實踐活動,保障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優質行為。
結束語:
合同管理對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具有基礎維護作用,輔助解決勘察設計中的合同糾紛,提供相關的依據。合同管理的工作內容,符合勘察設計的特殊性,在管理措施中實行檔案管理方法,同時結合條例應用,強化合同管理的工作內容,發揮合同管理的作用,體現合同管理措施應用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闡述和分析了合同檔案管理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項目合同;合同檔案;管理
1 前 言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規范的合同管理是維護法人單位合法權益的有力保障。圍繞合同檔案管理,一直存在某些難點問題,如收集歸檔率低,保管期限劃分隨意性大,管理模式與利用需求存在沖突,開發利用水平低等,制約著合同檔案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 合同檔案的有效管理
2.1合同檔案的收集
合同檔案收集難是一個普遍現象。這與合同的形成方式與一般公文有所區別有關。從辦理程序看,在一個法人單位,不同性質和類別的合同往往由不同職能部門擬定和承辦,甚至每份合同從起草、審核、審批簽署直至履行完畢都要經歷諸多流轉環節;受內外因素的影響,合同容易出現“中途截流”和分散保管的現象,從而給歸檔部門的收集工作帶來一定困擾,直接影響合同檔案管理質量和開發編研工作的開展。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關鍵在于抓住合同流轉的中心環節。按照《合同法》第32 條規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如果在合同用印環節即注意對合同建立臺賬并進行編號登記,作為追索合同文本的憑據,有助于提高合同收集歸檔率。
對一個企業單位而言,較為科學有效的方式是建立臺賬并實行統一格式的合同審批單。待合同簽署成立后,第一聯供歸檔部門作為合同審批材料,與合同文本(原件)一并歸檔;第二聯存財務部門,作為記賬憑證;第三聯可由合同部門作為專項資料保留。使用合同審批單既可以真實直觀地反映出每一份合同形成的全過程信息,又使得合同管理流程更加規范嚴謹。采用這一方式,并通過制定配套的合同管理和移交制度,則合同檔案的歸檔率得以有效保證,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合同檔案收集難的現象。
2.2 合同檔案的整理
合同檔案按“先問題再時間”的原則組卷。案卷內反映同一個問題的合同文件應排列在一起。如果合同文件數量多,可按問題組成幾個卷,按時間順序或問題重要程度排列。劃分合同保存期限時,要聯系合同價值進行綜合分析。
例如,對一般經濟合同而言,合同標的、履行期限是重要參考指標;可見,盡管鑒定合同價值并無具體標準可循,劃分保管期限也不宜一概而論,只要善于綜合各方面信息,運用經濟的、法律的眼光和動態觀點看問題,就有助于合同檔案保管期限的劃分趨于準確合理。
2.3 合同檔案的管理
在國家機關和企業檔案分類體系中,都未將合同檔案作為一個單獨的管理門類。換言之,在立卷歸檔階段,合同一般依據其性質、類別和承辦機構等特征,被分別納入不同的檔案管理門類。但是,隨著合同數量的激增、合同憑證的頻繁調用以及合同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傳統做法已無法很好地滿足對合同進行集中查詢、綜合統計以及編研開發的需要,與當前的利用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另外,在保管方式上,以往不少單位出于業務工作考慮,往往指定合同部門或財務部門負責管理本單位合同檔案,這也給合同檔案管理帶來一定風險性。首先,合同管理人員(一般為兼職) 檔案專業知識有限,合同檔案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其次,合同存放于業務部門不利于保管使用和到期鑒定銷毀;第三,一旦組織機構或工作人員發生調整變動,往往容易造成合同散失。收集、分析合同各階段執行情況,加強對風險的控制能力,使動態管理合同成為一種新的管理形式和需求。
鑒于合同檔案所具有的特殊屬性,筆者認為合同檔案的管理模式須分層次進行。第一層次,實現合同安全統一管理。建議由計劃部對合同檔案文本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開展保管利用、鑒定銷毀和編研開發工作,避免檔案缺散流失。第二層次,開展合同執行情況跟蹤管理。由合同部門(或財務部門) 負責及時記錄合同履行、變更、廢止等完備信息,并及時收集相關交易憑證(票據) 裝訂備查。當然,機構規模較小的單位也可結合本單位機構設置情況,指定檔案部門行使上述“二合一”的合同管理職能。
3 對變更、撤銷和失效合同的管理
對變更、撤銷和失效合同的管理似乎是合同管理中的盲點,容易被忽視。事實上,由于合同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特殊憑證效用,對其變更與解除也應慎而處之。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解除) 登記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必要時還需對履約執行情況作出相關書面說明,雙方確認后備案存查。避免因疏于管理或隨意處置造成受控合同流失,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糾紛或損失。
4合同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施工承包方和業主兩方在一定時間內為完成某項工程任務進行簽訂的契約。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則是指業主委托監理方對工程施工承包合同進行的管理,工程監理師利用施工承包方和業主二者之間依法簽訂的合同為準則,使得工程質量得以保證。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利用比較低的成本費用達到工程項目建設的目標,同時應用公平、科學、合理的原則處理雙方權利和責任之間的關系,對施工項目進行有效管理。這也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內容的體現。
一、簡述合同管理于工程監理的重要性
(一)合同具有較強的法力約束效力
工程監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建設單位的業主或者建設單位通過招標的方式對施工單位進行擇優錄取,將項目管理工作交予其監管。工程承包合同和監理委托合同是監理工程師進行監理工作的依據。委托是一種契約關系,委托是以契約形式存在的一種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而工程監理的管理是以管理性的政府監理經濟法律和委托過程中的社會監理經濟法律的綜合。工程承包合同以國家經濟合同法作為法律依據。監理工作的依據是委托雙方簽訂的合同,合同一旦具有法力效力就可以說監理工作受到法律的保護。從以上論斷可以看出,合同管理在監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加強合同管理有助于監理目標的實現
建立目標控制一方面在于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主要是取決于合同管理和控制的好壞與否。項目施工的行為和過程要滿足合同的要求,一方面建設行為要合乎合同規范,施工建設過程要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肯定,另一方面工程建設效果也要讓業主滿意。因此,加強合同管理有助于建立目標實現。
(三)加強費用控制是做好監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費用控制時間里工作中四大控制內容的核心,也是進行進度控制與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費用、進度、質量控制目標的制定是經過合同形式確定的。因此,合同管理在整個監理工作中是最基本的工作也是重要的手段。監理工程師在項目施工中進行的監理工作其實質上也就是合同管理工作。建立行業在建設市場中作為主體之間參與到建設工程的管理環節中,要想做好監理工作,除了要協調好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以及項目投資外,還要讓所有參與工程建設管理的監理人員切實認識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建設施工更好、更快的達到預期的建設目標。
二、監理工作中合同管理的內容
合同履行管理和合同文檔資料管理都屬于合同管理的具體內容。合同履行管理也叫做合同控制管理,即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依據合同上所列出的條款規定,對工程建設項目雙方的建設行為及過程實行科學有效地控制監督,確保合同得以順利執行。合同文檔資料管理又稱為合同檔案管理,從屬于建立檔案管理的一環節。其中包括合同管理、與合同有關的文件、函件、電子信息資料、傳真資料、電子郵件、電子數據、各種證明、影像資料、工程紀實和圖紙的分析和使用的系統管理工作。
合同檔案是工程技術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證實合同是否的有效法律證據,這進一步說明合同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監理工程師主要在施工階段進行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的主要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建設工程項目分開承包管理;(2)工程施工變更管理;(3)工程延期管理;(4)合同賠償管理;(5)協調合同糾紛;(6)管理合同支付;(7)合同檔案管理;(8)管理工程各項保險。
三、監理工作中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管理好合同事件
基于施工合同的履行時根據所有合同事件的處理完結而完成的,因此,監理工程師可以對施工方在編制工程計劃的時候提出要按照分項工程來進行合同事件表的制定,實行責任落實到位,工作安排恰當,以便更好的進行合同管理工作。同時監理工程師也必須按照合同事件表實施對合同事務的監督控制和處理。對于正常的一般的合同時間只要做好統計,而存在違約行為的合同事件或者是涉及到工程變更的事件就要嚴格按照合同條例進行處理。
(二)合同履行的信息管理
合同履行情況的好壞與否要由信息來證實,也就是說要靠客觀數據來證明,而不是主觀的判斷或者概述。文檔資料是否全面和可靠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管理工作的好壞。一個良好的工程監理系統首先都有一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統,而且進行信息化方式進行管理。在信息管理系統中要充分做好合同管理子系統與其他各項信息系統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系工作,各子系統輸入輸出的信息構成合同管理系統的信息結構。比如各項工程的開工時間、工程完成日期、工程質量檢測、費用結算、施工安全數據記錄等按照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工程造價分別輸入并與計劃值進行比較,合同事件履行的情況便可一目了然。
(三)合同文件的管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