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專題研討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16 16:18: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心理健康專題研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心理健康專題研討

篇(1)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1]自20世紀90年代生命教育引入我國,中國大陸地區近幾年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2002年5月武漢大學在全國高校率先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該校組織的一場“生命智慧――如何善待和開發僅一次屬于你的生命”的大型講座,這是國內首場生命教育大型講座。2004年3月我國第一個對學生的生命教育的系統課程,正式在北京中加學校開設。2005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內地第一部“生命教育”專業教材――《生命教育》,針對小學生、初中生設計了“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人與宇宙”四大模塊。[2]由此可見,生命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國后,主要在中小學推行,并以學科教學的形式開展,但是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及相關研究直到最近十幾年才開始,因此有許多問題亟待深入地探討。

通過查閱文獻,我們發現,有關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理論研究成果豐富,但是有關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相對較為匱乏,主要依托學科教學滲透、專題教育、課外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等形式開展生命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推進生命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取得滿意的效果必須創新教育形式,調動廣大學生參與生命教育的積極性,增強生命教育的效果。

2 學生專題研討會的特點以及在大學生生命教育中的適用性

為推動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國家教育部從2004年開始啟動五年一輪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評估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專題研討會,對在校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考核,是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中考察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3]具體而言,學生專題研討會就是學生個體針對某個主題通過查閱資料、撰寫論文、現身說法、小組交流等方式,從而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實踐運用、團隊協作等方面能力的目的。

專題研討會這種教育方式與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相比,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強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一改往日傳道授業的教育者身份,轉換為引導者和激勵者,在專題研討會中對學生在資料搜集、成果展示等研討方法上的引導。因此,它可作為一種新穎的教育形式應用于大學生生命教育中。另外,以人為中心理論認為,個體具有解決個人問題的能力。只要提供適當的心理環境,他們就能產生自我理解,改變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積極的行為。專題研討會中搜集資料、小組交流恰好為大學生提供了自我成長、榜樣學習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學生不僅能夠懂得生命的珍貴,還會思考如何更好的活著,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義。因此,專題研討會適用于大學生生命教育。

3 依托學生專題研討會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于2010年9月-2012年7月期間開展了為期兩年的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學生專題研討會。它在實施過程中分階段、分步驟開展,做到了層層深入,實現了全員教育。

①生命教育專題研討會分為四個階段,依據大學生心理特點設置主題,四個階段的主題依次為:了解生命、認知自我、學會管理自己;尊重生命、善待他人、創造和諧人際;健康心態、直面挫折、開啟燦爛人生;感恩父母、奉獻社會、提升生命價值。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每學期開展一個階段的專題研討。

②每階段的生命教育學生專題研討會分班級、系、學院三個步驟開展,即第一步:首先,在班級內以小組為單位學習學生專題研討會的基本知識、論文寫作格式和中英文摘要的撰寫方法、英語翻譯技巧、研討會發言技巧和形體語言、個人禮儀和普通話練習。其次,要求班級所有學生查閱生命教育主題資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班主任老師跟班組織指導和鼓勵學生,在訓練和培訓過程中,注意發揮骨干學生的帶頭和榜樣示范作用。最后,在班內進行以組為單位的專題研討比賽,評出優勝組和參加系專題研討比賽最佳選手。第二步:各系以班級為單位分組,各個班級抽選優秀選手進行本系專題研討比賽,并評出優勝班級和參加學院專題研討最佳選手。第三步:以系為單位分組,進行學院專題研討比賽,評出優勝系。開展班、系、學院專題研討比賽的目的是以賽促學、以賽代訓,即以比賽為平臺,促進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交流、教師指導等方式學習如何管理自我、如何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如何面對挫折、以及如何提升生命價值,從而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通過代表隊選手的現場發言、現身說法,以及評委老師的點評和啟發,實現對全員學生在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

4 依托學生專題研討會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效果評估

4.1 生命教育主題學生專題研討會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目前,國內很多高職大專學生實行2+1的教學模式,即大專學生前兩年為在校學習階段,第三年為離校實習階段。為了使大學生生命教育工作與學院教學工作相配合,同時將生命教育全面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在學生兩年在校生活期間分階段、有針對性的開展全員生命教育。在整個專題研討會中,提高了學生采集與處理信息、表達交流、合作協調、運用多媒體技術、探索創新的能力;同時在生命教育專題研討自我學習、老師引導、小組交流和評委老師啟發等過程中,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提高直面挫折的能力等,進而引導學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篇(2)

“理事會通訊”欄目充分展示了理事單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管理機制、教師隊伍、科研成果、培訓及會議等。歡迎廣大理事單位將取得的成績及經驗推薦至本欄目,與廣大理事單位一起分享。聯系人:王策,聯系郵箱:。

江蘇省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首屆心理健康節火熱開幕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常務理事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以特色立校,尤其以“專業化、規范化、全方位”的心理特色著名。近年來,學校的心理教育越來越有活力,完成了由戰略選擇需要到學科建設的轉化;從個別業余輔導走向課程設計,學生社團蓬勃發展,深入師生生活實際。在名師引領下,心理學融合進班集體建設、學科教學之中,顯示了專業心理督導和心理呵護的重大影響力,形成了自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師輩出,互動與支持展示出強大的團隊力量。該校作為“蘇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所在地,發揮著重要的社會輻射作用和基地作用。

2009年11月16日,歷時一個月的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首屆心理健康節火熱開幕。此屆心理健康節既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巡禮和展示,也是指導學生“學會自學”,成功快樂學習的有益探索。蘇州市教育局李杰副局長到會講話,政宣處李鳳祥、徐潔處長到會指導工作,各中小學校德育主任、心理教師參加開、閉幕式。

此屆心理健康節以“朗潤心懷,智慧學習”為主題,主要有幾大鮮明特色:一是初高中聯動,開幕式以高中為主,同時有初三政治展示課和四節高中展示課;閉幕式以初中為主,其中有初高中社團共同活動“大手拉小手”;二是突破單一的心理健康活動形式,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智慧學習”相融合,各學科老師共同探討學科教學中心理滲透、如何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三是全方位展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有“英語單詞記憶法” 輔導課、“思維導圖在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中的應用”示范課,有校本心理課、班主任的心理班會課、親子沙龍活動等。此外還有勵志心理電影欣賞、家長心理課堂專題講座、班主任主題沙龍、青年教師心理沙龍、教師論文、個案報告、學生學法作業展覽等專題活動。

供稿/江蘇省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吳文君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研討――琉璃現場會

2009年12月3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單位四川省成都市琉璃中心校開展了“錦江區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研討――琉璃現場會”,期間邀請了錦江區的有關專家、領導和心理老師參加指導了現場會。

此次現場會以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學校全體教師學科滲透,促進學校心理課題的深入研究,促進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為目的,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和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成長空間。

現場會上,王強校長做了“給每個孩子陽光燦爛的童年”專題發言,從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常規化、心理咨詢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化四個方面把學校近十年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做了簡要總結,并對學校未來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做了展望。學校心理組長陳智慧就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嘗試思考以及 “琉璃中心校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課導向(試行)”作了介紹和意見征集。唐春玲班主任做了“從心理的角度做學生工作”案例交流。楊智老師展示了體育教學滲透案例――“生命的吶喊――障礙跑”,區德育科楊遠老師從體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兩方面做了肯定和指導;區進修學校心理專家周玫老師從體育主體教學,生命自救互救教育等方面做了詳細深入點評。

篇(3)

以北京地區廣大中小學教師為主。歡迎其他地區關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家、學者和老師參加。單位和個人均可報名。

網上報名網址:心理健康網省略,進入首頁后在左側選擇“‘健康杯’評選系統”。

二、時間安排

1.優秀論文提交時間: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11月10日。

2.優秀論文評選時間:2009年11月、12月。

3.研討交流及頒獎活動:2010年1月(北京,時間地點待定)。

三、活動說明

1.本次論文征集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老師自愿參加。

2.主辦方將選擇工作認真、責任心強、有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專家、優秀教師組成論文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將嚴格把關,客觀公正,確保獲獎成果的質量。堅持三審制度,評審出一、二、三等獎優秀論文。

3.論文形式包括:經驗總結、咨詢輔導案例、活動設計、調查研究、教育教學感悟、理論研究等。

4.論文以作者原創為主,注重實踐探索和理性思考,突出個人特點和區域特色,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特質和時代要求。抄襲文章不予參評。論文字數在4000字到5000字之間,內容簡介100字左右,關鍵詞3~4個。

5.請作者詳細注明單位名稱、通訊地址、姓名、職稱、聯系方式。

四、參評要求

1.論文征選形式。為保護環境,節約紙張,提高效率,此次論文征集活動采取網上提交方式進行。請進入心理健康網:省略,進入首頁后在左側點擊“健康杯”評選系統,進行注冊投稿。網上提交成功以后,會顯示“您已成功投稿”。不要再寄文章的紙稿。

注冊投稿步驟請見心理健康網“雜志快訊”和“健康杯”欄目的《“健康杯”活動網上投稿步驟》。

2.嚴禁抄襲別人的作品,嚴禁從網上下載文章進行投稿。

五、評選結果

1.獲獎名單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上公布。

2.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社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

3.主辦方將另行組織專題研討交流培訓活動(通知另發),并向論文獲獎者頒發證書。同時,對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課例和實踐活動案例獲獎者進行頒獎。

4.省略

投訴電郵:chen.rainbow.省略

篇(4)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4-0020-01

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與學校教育教學、教師的專業素質有直接關系。《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以下稱減負)。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筆者所在學校高度重視“減負”工作,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構建高效課堂,豐富課程資源,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落實減負措施

學校利用集體學習日,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法律法規,理解素質教育內涵,深刻認識“減負”的重要性,切實貫徹落實“減負”措施。圍繞“如何提升專業素質,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組織教師開展專題研討,大家認為,要“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就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人生發展打好底色,切不可急功近利,單純為追求考試成績而加重學生課業負擔。要優化教法、學法,以學定教,提高教學效率,把時間、空間、健康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實踐、創造,讓學生生動活潑、自主發展。

二、構建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

1.開展有效教研。提升教研能力。學校以“共興”文化為核心,創建教師學習發展共同體。以學科為主,組建教師發展團隊,分為語文學科、數學學科、綜合學科三大團隊,分單雙周開展學科教研活動,單周為教研活動,雙周為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內容有:學習交流、專題研討、教研課等。教研活動做到“三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每次活動圍繞主題,展開學習研討,大家開誠布公,見仁見智,交流溝通,碰撞思想,升華認識,得到共同提升。

2.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能力。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取決于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技能;學主要指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教師要做到三“精”,即課前精心預設、課上精講活學、課后精心設計作業練習,以達到提高效率,減輕負擔之目的。

精心預設是指教師鉆研教材、教師用書、課程標準,整體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預案;同時,汲取集體備課精華,融合個人觀點,形成融集體智慧與個性化設計的“經典”教案。

3.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學習方法得當,效率高,課業負擔也會減輕。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語文課上聽、說、讀、寫的習慣;數學課上口算、筆算、觀察、思考、規范書寫的習慣等。二是注重學法指導。著重幫助學困生克服困難,樹立自信,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三是分層設計作業練習。

4.開展課題研究,促進專業發展。為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建設學習型、科研型教師團隊,我們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分學科成立課題組,承擔省、市級課題研究。在研究中,遵循“研學結合、以研促教”的原則。從教學中提煉問題作為課題,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調查、分析、實驗、行動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優化了課堂教學,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提高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式。豐富課程資源,減輕學生負擔

篇(5)

班主任主要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更需要自身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化學生,因此,班主任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可以通過集體和自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綱領性文件,并舉行師德師風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學習交流、召開座談會、網上師德論壇等形式,樹立先進典型,宣傳優秀班主任教師事跡等方式,向全校師生及家長展示其良好的師德形象,激發班主任教師樹立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和開拓創新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

二、強化教育理論,提高專業素質

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論知識,應采取多種方式交叉進行,通過多層次、多方式的理論學習,使全校班主任能夠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和政策,進行深刻的理論反思,為實施更加科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如學習教育政策與教育理論相結合,個人自學匯報與交流相結合,舉辦專家講座與優秀工作者現身說法相結合。實行每周一次班主任例會,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訓和每學期一次班主任征文等學習活動等。

三、注重實踐培訓,拓展創新技能

除了加強基礎理論學習外,我們還特別注重實踐管理藝術的培訓,使班主任在學習中、實踐中喚醒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從而創造性的運用更加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溝通技巧。這主要從校本培訓和校外培訓兩個方面來同步進行。

在校本培訓方面,采取專題研討、主題觀摩和優秀班主任講座等方式結合進行。①開設班主任工作專題論壇,每月組織一次注重管理方法和溝通技巧的專題研討。如《如何構建班級文化氛圍》、《如何構建民主型班級管理》和《如何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等。②定期舉行主題觀摩活動,課型包括主題班會、隊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③定期開展名師報告會、名師幫教報告會等活動。

在校外培訓方面,首先,制訂班主任專項培訓計劃,積極鼓勵班主任參與區、市、省級培訓,同時,利用業余或假期時間,學校組織以專題講座、培訓班、經驗交流、參觀學習為主要形式,分全員培訓和骨干培訓兩個層次進行校外培訓。其次,聯合其他學校,構建和利用已有省市區各級班主任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組織參與校際之間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德育工作研討會等途徑,為班主任“走出去”提供便利條件。特別是要注重利用網絡交流平臺,開設班主任論壇,班主任電子會議,有效利用網絡文化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快、圖文并茂的特點,加強班主任學習交流,增強班主任工作的及時性、實效性。

篇(6)

2006年開始,西安小學啟動了書香校園工程,不僅每年給教師推薦、購買相應的書籍,進行全校性的“同讀一本書”活動,還針對所讀的書目召開專題研討會、讀書交流會,并要求教師撰寫相應的讀書筆記。近年來,該校給全校每位教師購買的書籍有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陶行知教育名篇》和李鎮西的《民主與教育》等,同時還分科目給教師配發學科專家的論著,開闊教師視野,提升教師專業素養。2012年3月,學校得知獲得“全美最佳教師”稱號的雷夫?埃斯奎斯在北京大學作報告這一消息時,就選派兩位獲省級師德先進的教師到會場進行實地學習;11月29-30日,在全校閱讀報告會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開展了“雷夫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結合雷夫的報告分條款進行了教育教學交流,特別針對“如何實施個性化教育”、“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個優秀教師最重要的品格”、“如何在繁忙的學習條件下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如何為孩子減負減壓”、“你的教育信念是什么”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對提升教師的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同時,又組織開展了青年教師專題研討交流活動。目前,該校已為全校每位教師配發雷夫專著《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奇跡》,深入探究成功教師的先進經驗,后期還將在讀書的基礎上進行讀書筆記的撰寫和師德演講活動。

同伴引領,隨機培訓

青年教師有熱情,有上進心,但教育教學經驗欠缺,尤其在和家長、學生、同事溝通時也會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該校持續對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子活動”,即在有經驗的教師群體中選擇“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教師作為師傅,根據所帶年級和所帶學科確定“一帶一”、“一帶二”、“一帶三”等方式。要求隨機和師傅一起進行教育教學交流,授新課前要交流,課堂教學完成后再交流,尤其是面對個別學生和班級的教育問題必須和師傅進行深入交流,取其精華,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在師傅的帶領下,青年教師得到了迅速成長。在2011年,該校剛剛招聘了三位青年教師,他們均任教一年級,學校給這幾位教師分配了一位本年級同學科在工作中“嚴謹、扎實,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的師傅,自從他們結成師徒以后,大家會經常聽到這三位青年教師的語言中充滿了對師傅的敬仰,有問題就會說:“我問一問師傅”,當然也經常能看到師傅帶著這三位教師一起研究教育教學的身影,師傅成為他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長者和同伴。僅僅一年半的時間,這三位教師的工作作風、工作方式均有了師傅的痕跡,成為學校在師德、業務方面信譽度很高的青年教師,不僅孩子們喜歡他們,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專家帶領,專題培養

篇(7)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方向發展,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現象日漸突出,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存在負面心理情緒,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教育部曾多次發出通知,要求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3月11日教育部在京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研討班,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出席研討班并講話。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大學生成長的關心。

因此,了解心理危機現象,認識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探索和建立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危機管理機制,才能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大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

一、誘發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因素

所謂心理危機是指當事人心理狀態的嚴重失調,心理矛盾激烈沖突難以解決,也可以指精神面臨崩潰或精神失常,還可以指發生心理障礙。造成高校學生心理危機的因素是綜合性的,既有教育的問題,也有家庭、社會對學生的影響,還有學生自身個性特征等。概而言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原因。

家庭的一些潛在或顯性的條件,如家庭的自然結構、家庭的人際關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撫養方式以及家長的素質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有關研究表明,大學生的不少心理問題是與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經歷比如:父母早亡或者離異、父母關系緊張、孩子受父母關注太少、甚至受父母或他人虐待等聯系在一起的。自小嬌生慣養和過分受保護、被溺愛的孩子進入大學后,更容易產生心理危機問題。

2、社會原因。

人際關系是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之一。對于大學生,人際交往更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大學新生,剛一到陌生的環境,面臨全新的人際關系環境,這時他們的人際交往比中學時代要廣闊得多,他們既有人際交往的強烈需求,又存在交往障礙。加之,近年畢業生數量大幅增長,但社會整體就業職位無明顯增加,就業難已成為大學生一人校就困惑傷神的難題,來自農村的學生和部分學生表現出焦慮、抑郁、悲觀的情緒反應。

3、學校原因。

首先,面對一門全新的專業,對于剛進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容易導致心理危機。筆者所在的韓國語系就有不少的學生在升人大學前沒接觸過韓語,加之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完全不同于中學教師,使得不少學生在學習上不得其法,出現迷茫、困惑,對自己的專業越來越沒興趣進,進而導致心理上的危機。

二、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一)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和教育。

1、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應立足教育,重在預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當前一部分青年大學生缺乏必要挫折承受能力,生活中遇到挫折往往會苦惱、焦慮、憤怒、憂郁、悲觀。因此,積極穩妥開展挫折教育和挫折心理訓練,必須教育和磨礪大學生,使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勇敢面對人生挫折,善于總結經驗,鍛煉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生活的適應能力。

2、學校要通過健康教育課、心理講座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針對在學生中廣泛存在的環境適應問題、情緒管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戀愛問題、學習方法和方式問題等開展專題教育。

(二)健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一種工作機制,而不僅僅是某一部門或者機構的任務。

首先,要有一個高效率的危機干預應對中心。學校應成立以主管領導、心理咨詢中心、學生工作部(處)、保衛處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危機干預咨詢中心,統一協調、指揮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中心既對上級負責,也要對學校負責,更要對全體學生負責。實踐證明,心理健康教育搞的好、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成功率高的學校,大都此項工作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并有一位熟悉和理解此項工作的主要領導主持。

篇(8)

目前,我市有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的中小學校不多。因此,加強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我市教育發展迫在眉睫的課題。

二、課題研究總體部署

本課題是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課題,涉及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和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與管理問題。衢州二中作為“省一級心理輔導站”,在全市起輻射帶動作用。經課題組討論,決定開展“衢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課題研究。選擇衢州市的小學、初中、高中不同類別、不同地域共32所學校為樣本進行調查,并結合衢州二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的實踐,對“如何加強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本課題研究由衢州二中心理教研組組長朱久良老師牽頭開展。

三、課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情況

1. 調查對象

衢州市32所中小學,其中4所市區小學,3所鄉鎮小學,4所市區初中,6所鄉鎮初中,5所省級重高,7所普通高中,2所職業高中。共發放問卷40份,回收37份,回收率92.5%,有效問卷37份,回收有效率100%。

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

在調查過程中,采用了自編調查問卷《衢州市中小學心理教師現狀調查問卷》,共計15題,包含1題開放性問題。內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基本情況、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情況、心理輔導室的建設以及使用情況、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手段和途徑、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科研情況、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交流等一系列問題。問題涵蓋面廣,能夠全面反映衢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和師資現狀。

(二)統計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采用SPSS 統計軟件進行微機處理。從統計結果來看,衢州市中小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面,既取得了一定成績,又存在著許多問題。

1. 衢州市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基本情況

衢州市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女性教師占了68%,男性教師占32%;年齡分布較為均勻,20~29歲的教師占38%,30~39歲占30%,40~49歲占32%;教齡以5~15年的居多,占38%,少于5年和15~25年的均占30%,另有1位教齡大于25年的心理教師;從職稱上看,2位心理教師仍未定級,占5%,14位初級,占38%,13位中級,占35%,8位高級,占22%。總體上,衢州市中小學擁有一支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2. 衢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情況

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所有學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占了95%,另有2位碩士研究生,占5%。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占30%,兼職教師的比例為70%。調查結果表明,真正上心理輔導課的專職教師只占32%,多數專、兼職心理教師只是在咨詢室開展個別輔導與咨詢。

從專業資質上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22%來自于教育學專業,43%來自于其它專業,而心理學科班出身的教師只占35%,只有1/3左右。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獲得國家二級和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各為8人,獲得省級A證和B證的教師各1人,C證教師9人,其余10人暫無任何上崗資格證書。這些數據表明,當前衢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人員很缺乏。

職業認知上,在參與調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對這一職業很感興趣的占35%,為了幫助學生健康發展的占46%,認為是自身專業發展需要的占14%,另有2人認為只是學校的工作安排,占5%。

數據顯示:從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情況看,以考證培訓居多,占65%;參加會議培訓的占16%;而從未參加培訓,靠自學提高的教師占19%。可見,大部分心理教師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但有一部分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從來不派教師參加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3. 衢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情況

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學校中,有84%的學校有經費投入,89%的學校設立了學生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動的學校占73%;有41%的學校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開課,把心理健康輔導納入了正常的學校教學計劃;但有59%的學校沒有專職心理教師開課,超過了一半的比例。

四、衢州二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的實踐與成效

衢州二中在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培養的師資在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校已形成專、兼職心理教師組成的師資團隊。

(一)學校搭建平臺,組建心理健康教研組

衢州二中為了創建和諧的心理環境,構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于 2007年1月頒發1號文件,高舉“以心為本”的大旗,重新組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之下設立心理健康教研組。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研組有12名成員。其中,心理專職教師2人,市心理名師1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3人,持省級心理健康教育上崗證B證3人,C證3人。

(二)實踐與研討相結合,促進兼職教師成長

2010年8月之前,我校心理健康教師都是兼職的,專業知識與輔導技巧較為缺乏,在接受學生咨詢時難免會遇到一些“疑難雜癥”。為此,學校心理健康教研組每月定期組織一次“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專題研討,其目的是提升兼職心理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輔導技巧技能。

篇(9)

指導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業性較強,且在我國開展的時間與國外相比較短,特別是在個別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危機預防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專家的研究和引領,單靠教育行政部門推動,其科學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許多省市和地區創造性地統合行政和學術兩股力量,建立了教育行政主管和專家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如廣東省成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負責統籌規劃全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依托華南師范大學,設立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負責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具體工作。上海市教委依托專業培訓機構對學校心理咨詢培訓師進行職業化培訓,依托上海市人事局下設的職業能力考試院,開展學校心理咨詢專業技術水平認證,依托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開展心理健康輔導課的評選,并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實現科學高效管理。實踐證明,教育行政主管和專家業務指導(主辦)相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適合中國國情,效果是好的,值得廣泛推廣。

二、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

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健康專題教育

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開展系統的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途徑,與其他途徑相比,體現出更加明確的目的性、針對性、系統性,更為有效和直接。因此,應在進一步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不同年齡分層遞進、相互銜接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教育內容體系和課程教材標準。目前此項工作各地已有一定探索,但還未形成公認的成熟經驗,應作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加以推進。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性和預防性的心理教育,包括專題講座、校園心理劇、游戲輔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心理拓展訓練等多種形式。這些內容可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安排課時,同時注意到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應以活動為主,避免將其作為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

心理輔導室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場所和重要陣地,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主導途徑,它既要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又要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及時識別和轉介到相關心理診治部門。例如,天津、成都等多地就已經出臺了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和使用管理規范,許多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和心理活動室等比較完整、功能健全的學校心理輔導室,下一步工作應進一步對心理輔導室工作標準等加以規范。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培訓、

教研制度

按照《綱要》要求,各地各校要逐步配齊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的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教師配比,可參照福建省的要求,每年學校按照1:1000師生比配備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制訂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價標準,落實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工作。如廣東省自2008年開始將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納入職稱評審范圍并設定專門資格條件,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和個別輔導的專門人員,應切實通過有計劃的輪訓,提高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

學校校長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領導者和推動者,校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開展,應切實在校長培訓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內容。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生活中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交往最多的教師,他們通過日常學習生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切實在班主任培訓中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培訓內容。

其他科任教師通過各門學科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在學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內容。

廣東省、天津市等通過培養督導型的專業心理教師(A級)、骨干型的專兼職心理教師(B級)和以班主任為主要對象的普及型的兼職心理輔導員(C級),整體加強了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福建省實施了“十、百、千、萬”心理健康教師師資培訓工程,即培養10名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和學科培訓帶頭人;100名以上既能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又能承擔科研工作的研究型教師;1000名以上優秀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10000名以上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兼職教師,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

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建立心理健康教研制度勢在必行。如天津市河西區將全區中小學按地域劃分為10個學片,確定10所示范校為學片中心校。學片中心校設定專人,負責定期召集學片內其他學校的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就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就各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經驗,組織觀摩交流,做到教研活動常規化,教研內容專題化,教研形式多樣化。同時,要求各校打破校際界限,將本校的心理健康、設備、設施、自己聘請的專家報告等資源,定期向學片內其他學校的師生和家長開放,解決了一些學校硬件資源不足的問題。可見,各地各級教研機構應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建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

四、建立科研引領機制和專項督導檢查

制度,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強的工作,其科學健康發展離不開教育科研的有力支撐。心理健康教育規劃的制定、教材的編寫、教師的培訓、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典型經驗的示范總結與督導等多方面,都需要專業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

廣東、福建、成都等省市成立了以高校和研究機構人員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參與當地心理健康教育規劃的制定,編寫相關教材,開展教師培訓;上海市教委委托專業協會開展示范校評選;多地依托專業科研機構,圍繞心理健康教育重大問題開展教育實驗,引領發展方向。《綱要》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增加經費投入,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科學研究規劃,積極組織相關課題申報和優秀成果評選。

教育督導部門應定期對地方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確保此項工作的健康發展。目前,許多省市和地區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估檢查多由教育行政部門自身實施,根據《綱要》的要求,今后此項工作的督導應由專門督導機構負責實施,專門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專項督導,以確保督導不走過程,切實發揮督導、檢查、評價和促進工作的目的。

五、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校、

家庭、社會教育全過程

家庭和社會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重要支持性途徑,要求學校密切聯系家長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校外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上海市教委通過廣泛開展“溫馨教室”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集體建設之中。“溫馨教室”建設包括班級人際環境、課堂教學環境、自身心理環境和教室物質環境四個方面。在人際環境建設方面,強調平等、公正、真誠、互助,力求達到“溝通協調講誠信,人際交往見真情”。在課堂教學環境建設方面,強調“勤勉、篤學、活躍、寬松”,力求達到“教風學風要嚴謹,求索創新入佳境”。在自身心理環境創設方面,強調“自信、自尊、平和、達觀”,力求達到“自我意識能穩定,順境逆境好心境”。在教室物質環境創設方面,強調“安全、舒心、美觀、宜人”,力求達到“硬件設計講人性,環境布置顯溫馨”。

篇(10)

在認真總結近幾年德育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我找到了進行傳統教育的有效途徑,即傳統教育必須與傳統節日結合。每年的重要節日,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機。在清明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我們通過舉行主題大隊會、愛國主義歌曲大聯唱、征文、演講、圖片展等形式,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深化道德認識。本著德育的生活化、生活的德育化的原則,扎實開展了“雷鋒在我身邊”“感恩教育”“護綠小衛士”“祖國發展我成長”等系列主題活動,讓德育實實在在走進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通過主題升旗儀式、大隊會、班隊會等形式,加強學生對這些常規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和理解,使每位學生熟記于心,內化為自覺行動。

二、堅持階段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注重學校的常規管理,抓實學生養成教育是區域的特色之一。把已經制定的有關學生行為規范的要求及各項規章制度,通過各級會議形式及時宣傳到每個學校、每個教師和每名同學,把規范養成教育作為常規教育的核心常抓不懈。首先,各校都統一配發了學生校簽,實行學生帶校簽進出校門制度,要求全體學生從平時的言行中約束自己、規范自己。其次,每周召開班會一次,每月召開主題班會一次,宣講規章要求進行經常性教育。另外,各校還通過“領導值日”“教師值周”“學生值周”等制度的實施,加大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中的違紀違規行為。全區各校始終堅持開展“文明之星”“禮儀規范班”“榮譽升旗手”評比、雛鷹爭章等活動,使《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轉化為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細節,形成了人人爭做先進、人人能當模范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德育實踐與德育研究相結合

在工作中,堅持德育實踐與德育研究相結合,認真研究學生特點,將學生中的多發性事件進行歸類分析,確定德育研究專題兩項,一是“加強法制教育,預防青少年違法行為的發生”,另一項是“加強常規教育,養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并指定課題研究學校,確定研究人員,提供參考資料,開辟研究場地,保證了該項德育研究的開展。近期,根據市教育局的德育研討安排,結合學校實際,又新增研究課題5個,并在全區范圍內進行了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共有8位班主任的8篇專題研討文章在會上交流。德育實踐使我們發現了問題,德育研究使我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實現了德育研究推動德育實踐,德育實踐發展德育研究的雙重效應。

四、堅持思想教育與課堂教育相結合

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以課堂教育促進學生思想教育的滲透。新課程改革以來,注重在各個學科挖掘德育教育資源,如語文課程中的各種優秀人物榜樣、科學課程中古今中外科學家的治學精神、體育課中的意志力培養、音樂課中的情感陶冶等等。通過確立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目標,進一步把課堂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五、堅持賞識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各種教育產生實效的動力源泉,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大興賞識教育之風,就是這一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將賞識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站前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對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心理輔導教師的配備、培訓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了心理輔導教師主持下的各校心理咨詢室的重要作用,強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體現對學生的賞識。教師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賞識教育,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六、堅持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

為了更好地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絡,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我們組建了家長委員會,每學期分年級召開例行的家長會;開展校園開放日、校長接待日活動;開通校長熱線電話;設立校長信箱;還通過發“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促進“三位一體”德育體系的形成。這些舉措的推行,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的結合,形成了德育合力,使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育人網絡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七、堅持品格教育與德育環境建設教育相結合

上一篇: 私募股權投資和私募證券投資 下一篇: 高效流通體系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无遮挡很黄很爽免费国产 | 亚洲午夜福利视频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片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国产911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