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6:18: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現代經濟管理基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 TU7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3)06-024-02
代建制的推行對提高政府項目的投資效益、控制“三超”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代建制使得項目管理風險集中轉移到代建單位。因此,從代建單位的角度出發,建立基于預警理論的代建風險管理框架,有效規避風險,從而提高代建項目管理專業化水平,提升企業代建項目管理能力,對實現推行代建制的初衷,對工程咨詢企業承接和完成代建項目,無疑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本文力圖通過代建風險預警管理框架的構建,探索代建單位預防和規避風險的有效途徑,為化解代建單位所面臨的風險提供有益參考,為代建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及項目的健康運行提供保證。
1 國內研究現狀
1.1 風險預警理論研究現狀。我國的預警理論研究是從經濟循環波動問題入手的,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過程基本可分為兩個階段。1988年以前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以引入西方的經濟發展理論和經濟波動周期理論為主,并對我國的經濟波動及其動因進行了分析。1988年以后為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尋找我國經濟波動的先行指標,從研究經濟形態的長期波動轉向研究經濟形態的短期變化。20世紀90年代,經濟預警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不僅在宏觀經濟領域,而且在微觀經濟領域(企業預警)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工程項目領域,劉艷玲從工程項目的角度出發構建了項目風險預警系統(PREWS),整個系統包括風險識別子系統、風險分析子系統、風險預警子系統、風險對策子系統和風險后評價子系統等五大系統。同時根據工程項目本身的一些特性提出了由環境預警指標、管理預警指標、工程建設預警指標和融資風險預警指標組成的工程項目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并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定量評價方法。
袁林海根據大系統控制的“遞階控制”結構方案的原理和多段專家系統,結合建筑安全預警系統的設計流程,建立了基于大型專家系統控制的建筑安全預警系統“遞階結構”結構方案,并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例分析,預警評價結果與實際完全相符。
曹云峰根據建筑供應鏈風險的來源,給出了外部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同時以建筑供應鏈上處于核心企業地位的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分析了其內部可作為風險預警指標的一些績效指標,通過觀測指標變化情況,實現風險預警的目的。
李順濤構建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與預測、風險應對和監控的國際工程風險預警管理系統,提出了以可量化的已知風險、不可量化的已知風險和未知風險為出發點的三相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他認為使用復雜的風險識別和分析工具往往消耗管理者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有悖于預警的時間目標;風險預警的目的不在于預警本身,而是在確定的時限內對風險加以有效控制,使風險成本不至于超過風險管理的預警目標值。
綜上所述,已有理論研究大多通過識別、分析、對策等環節構建風險預警系統,并建立預警指標體系進行風險的定量評價,進而實現風險預警管理。指標量化和風險評價方法多選取層次分析法、粗糙集理論、統計分析、模糊綜合評價法。
1.2 代建制風險研究現狀。胡方水、于波就代建企業的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現階段其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集中在:法律責任風險轉移問題尚未解決、代建制度與現有的建設工程管理制度交迭、項目前期工作的風險、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
尹貽林認為代建制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目前代建制的運作實施還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的保障,缺乏明確的制度規范;項目法人與項目管理代建人的職責有待進一步厘清;我國各地實施的代建模式中對于代建單位尚缺乏明確的職能定位;代建費偏低,制約了“代建制”制度的發展;與代建制相關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即作為代建單位而言,分別存在著法律、制度、費用、規模等風險。
翁謙指出,代建制將項目實施階段的風險轉移到了代建單位,由具有專業知識的代建單位來進行項目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等風險發生的概率。但同時其自身的不足又成為新的風險因素,包括技術風險、經濟風險、外部監督風險等。
馮為民、朱俊認為,代建單位面臨的風險內容頗為復雜,包括技術風險、自然風險、安全責任風險、使用單位的干擾風險、工期延誤風險、財務賠償風險,此外還有工程質量和使用功能缺陷投訴、建設資金不到位、財務支付權無法控制等諸多問題。
將以上研究進行歸類,代建單位的主要風險為:源于系統的風險——法律風險、制度風險、外部監督風險、自然風險等;源于行為主體的風險——從業人員素質、業主和使用單位的干預、建設資金不到位等;源于項目目標的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工期風險、安全風險。
上述文獻僅從定性和理論層面探討了代建風險,并未進行定量和實證研究。趙海運用改進的聚類法、模糊綜合評價法,通過實證研究對源于行為主體的代建風險進行了評價。黃福珠圍繞代建單位在代建合同、項目前期及實施階段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利用層次分析法對項目前期準備階段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但僅構建了理論模型,沒有將其應用于具體案例。
綜上所述,國內關于代建風險的研究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都缺少積累。對于代建風險的研究不但是需要理論突破的一個薄弱區域,也是代建制在實踐操作中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
2 基于預警理論的代建風險管理結構框架構建
基于預警理論的代建風險管理結構框架模型可用圖1表示,其主要的部件為三大結構模塊,即代建風險識別模塊、代建風險評價模塊和代建風險應對模塊。對于代建風險管理而言,風險識別是基礎,風險評價是核心,風險應對是目的,三者相輔相成,循環往復。
2.1 代建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代建風險管理首要的一步,只有全面、正確的識別工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所有風險因素,才能有的放矢,針對風險進行估計、評價、作出決策。應通過風險識別盡可能全面地找出影響項目管理目標實現的所有風險因素,采用恰當的方法予以分類,逐一分析其產生的根源。
代建項目因環境、目標變化以及實施過程中不斷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因此,代建風險的識別應是實時、連續的過程。
2.2 代建風險評價。預警依賴于監測,監測離不開指標。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這一模塊的主要任務是確定風險預警的指標體系,并運用數學方法建立綜合評價模型,對各種指標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對項目總體的影響進行度量,對風險的動態與發展趨勢作出事先的判斷、評估,并發出風險預警信號以供決策。
風險評價是一個動態過程,表現為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調整、指標數據的變化和風險預警等級的變換,其過程如圖3所示。
2.3 代建風險應對。在識別和評價的基礎上,要選擇有效的應對策略來控制風險。但控制風險所需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需明確承擔風險的能力,然后確定風險控制的區間。風險評價模塊能夠從眾多的風險因素中找到可能給代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風險因素,引起管理者重視并采取措施對其加以規避。
風險管理應貫穿于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必須實行持續風險管理,對風險進行全過程監測,從而減少項目的潛在損失和提高對風險的控制能力。
此外,風險預警管理的實現需要具體的支撐件,項目的信息、組織、文化是管理代建風險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障。
3 基于預警理論的代建風險管理流程框架
在結構框架中,通過三個結構模塊將代建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思路反映出來。而代建風險管理的流程框架(圖4),則反映了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和實現機制。
一、當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缺乏整體觀念。從當前情況來看,許多企業的經濟管理中都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造成不少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沒有形成系統的整體觀念。部分企業設立的管理機構很混亂,這就造成在命令時,權利交叉,在出現問題時,各部門推卸責任,使得下級員工不知該聽誰的指令,遇到棘手的工作時,不知找誰來處理,最總使得企業的工作效率極端低下。雖然有的企業各個部門職能分工相當明確,但是各個部門之間缺少必然的聯系。即使一個獨立的部門能夠把工作做的很出色,可是從公司的整體性來考慮,并沒有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的最佳狀態,也就是沒有達到經濟學中的帕累托最優,如果能把企業考慮成為一個動力系統,才能全面實現企業的系統的整體優化,這就是企業績效管理的核心思想所在。
(二)企業文化缺失和優秀人才缺失。企業持久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就是企業文化,一個企業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或企業文化的發展不能迎合企業的需要,都會制約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難取得勝利。大量事實證明,成功的企業企業背后都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做支撐,企業文化能夠增強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樣,人才因素和文化因素對企業發展同樣重要,一般來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很多員工會進入疲憊和困倦期,對于企業和自身的發展失去激情,陷入不思進取的危險狀態,要改變這種狀態,就要不斷地進行人才戰略優化,增加員工的危機意識,并且大量吸引優秀人才進入企業,不斷增強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三)過于頻繁的人力資源流動。過于頻繁人力資源流動,使得企業執行各項工作時,工作的進度和質量都不到可靠的保證。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不能和企業戰略相融合,企業沒有對新職工進行技能與經驗的培訓,就使得企業很難整合及提升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水平。同時會出現核心員工離職的現象。另外,激勵機制的不科學,員工結構的復雜化與多樣化,也是引起人力資源流失的因素。缺乏合理的績效評估機制,會讓人才的進步落后于企業的進步,讓員工感到公平性缺失,對企業失去了信心甚至會產生厭惡情緒。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企業缺乏凝聚力、逼迫很多優秀人才因走投無路而選擇離開,人事危機越來越嚴重。
(四)企業管理出現偏差,盲目投資現象頻出。隨著國內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很多企業都想做大做強,逐漸增大投資,擴張勢力,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知名度,可是因為這種盲目的投資方式并沒有使投資與收益形成正比,反而有些企業由于沒有認清形勢,造成因為增加投資而入不敷出的不良現象,這樣盲目性、粗放性的投資方式,導致了企業大量資金的浪費與流失,造成企業的流動資金無法進行良好周轉,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五)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績效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企業能否走向規范和成熟,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要使企業在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就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一般來說,企業核心競爭力包括六個方面:成本競爭,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衡量指標是成本和銷售額,利潤就是銷售額和成本的差額,企業都盡可能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獲取更大利潤;人才競爭,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要挖掘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強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品牌競爭,品牌就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會給企業帶來超額利潤,強化品牌意識在國際競爭中非常重要;網絡競爭主要是指營銷網絡,每個企業都有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通過獨特的營銷網絡戰勝競爭對手,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服務競爭,在同質化產品競爭中,產品差異化變小使得服務就成為贏得市場主要的手段,良好的服務體系體現著員工的素養和企業的文化;創新競爭,企業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就需要創新意識,需要更新觀念、調整戰略、挖掘經濟增長點,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不可忽視的環節。
二、針對當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一)優化經濟管理體系,形成系統的整體性。企業的經濟管理體系是指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進行經濟管理所采用的模式,如果要確保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就要對經濟管理體系進行定期的測評,對于不合理的經濟管理體系要及時進行改進,同時克服以“管理效益”為中心傳統管理模式,關注長期目標系統,是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相結合,以期實現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的整體效果。
中圖分類號:F5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2-00-01
現代企業在發展中要注意經營管理,經驗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指向標和穩定器,能保證企業朝著新的目標前進時平穩、健康。所以說,經驗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保障。但客觀的講,現代企業在經營管理上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改進并完善。
一、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現狀
(一)沒有經營戰略思想
經營戰略思想攸關重要,它解決了企業的市場定位,發展目標,營銷策略及管理手段等問題。但縱觀我國的現代企業中,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兒,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沒有制定切實有效的營銷策略,在管理上還是依靠傳統的方法。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定會像一只無頭蒼蠅,處處碰壁;即便企業一時有了較高的利潤,從長遠目光來看,還是存在無法預料的經營風險。
(二)沒有開發和營銷戰略理念
是固步自封,還是順勢而上,在企業開發上缺乏戰略理念。像亞細亞盲目的擴大不可取,像柯達沒有創新意識也終會被淘汰,如何開發,怎么才能使企業做強做大,這是許多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市場營銷有助于企業的成長發展。是創立品牌,借品牌來發掘市場,還是降低成本,以價廉來吸引顧客?很多企業在產品營銷上缺乏戰略理念。這也是許多企業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三)缺乏科學管理意識
現代企業需要現代管理。在人才管理,資產管理等缺乏科學性。傳統陳舊的管理方法一定不利于企業在市場中的發展壯大,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很多企業的領導對此很陌生,家族式管理,即興式規劃,沖動式政策,盲目式投資等,是許多企業存在的共病。
二、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不當的結果
搞不好經驗管理,就不能很好的適應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環境,要熟悉企業產品的消費對象,消費層次,消費態度等,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很多企業的管理者不關注市場,沒有準確的市場定位,沒有相應的市場調查,在產品質量保證的同時,沒有創新理念,這樣憑經驗去思考,去經營,去管理,缺乏企業發展戰略,怎么能擴大市場呢?還有就是缺乏品牌意識,科技含量低,只在意短期效益,沒有長遠目光,這樣就難免存在經營風險。不可避免的將來某一天企業停滯,倒閉或破產。
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對策探究
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既需要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又要明確自身存在不當之處。做好市場調查,從市場需要出發來制定企業的經營戰略,要考慮到經營風險并居安思危;通過有效的市場營銷來擴大銷售領域;通過對企業資產的科學管理來實現企業的發展規劃目標。
(一)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創新經營管理
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制定企業戰略要科學合理,要切實可行。好高騖遠是要不得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來揚長避短,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如:河南的雙匯集團,先做好肉類產品,開創我國肉類第一品牌,在此基礎上擴大經營到生物工程,現代物流,化工包裝等行業,使企業日益強盛。從這兒可以看出,現代企業需要較為規范的發展戰略,這樣才能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改革創新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這表現在經營戰略要創新,在發展品牌戰略的同時要千方百計降低生產成本,這樣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經營技術要創新,產品質量在保證的同時也要隨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的改變而改變產品的包裝、樣式等,滿足消費者喜好的產品才有強大的生命力。管理制度要創新,對管理人才要重視并重用,崗位和業績與報酬成正比。
(二)制定營銷戰略發掘擴大市場
現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需要制定營銷戰略來發掘擴大市場。做市場調查,重視市場營銷戰略的選擇??陀^的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與競爭者進行比較,取長補短,培優補差,從而確定屬于自己的市場領域和核心業務。制定營銷戰略需要應用新知識、新觀念來提高營銷技能,網絡營銷、特色營銷、直銷要根據需要合理運用。
(三)資產科學管理,實現企業目標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資產科學管理,使之更好的為實現企業目標服務。企業投資要面向市場,既不可畏首畏尾,有不可一意孤行。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進行可行性預測,努力降低投資風險來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要加大對新產品開發的投入力度,加大技術設備更新改造,加大對人力資源的投資規模。在企業積累有一定的資本之后,根據分析探討,果斷進行經驗擴展,多元化經營會分散資金投向,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現代企業要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之發揮最佳的效果。要重視成本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重視經濟核算,在交易中考慮匯率的影響,結算方式,保證資金能最快最好最安全的回收,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風險。
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一定要科學,要與時代同步,做到與時俱進。通過對現代企業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希望所有企業能夠更好更快地發展壯大,為提高國家的整體經濟地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付青,楊毅.試論我國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戰略[J].特區經濟,2006.5:63-64.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無疑成了公共品需求最多的領域。城市公共品是否能妥善提供直接關系到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水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公共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倡導建立和諧社會,保障民權民生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交通擁擠
首先,城市的交通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城市經濟越發展,居民出行的頻率就越高,所出行的距離就越長。在交通的高峰期,往往存在堵塞,擁擠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出行。其次,城市機動化的發展,特別是小汽車出行的增加,停車設施不完善,會干擾動態交通,造成不必要延誤,降低可達性,影響到城市總體發展。最后,由于城市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建設與其他城市基礎設施一樣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具有初始投資大、投資回收慢、直接經濟效益低等特點,所以在規劃、建設、管理上一直落后于其他產業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設面臨著資金嚴重短缺、融資渠道狹窄、方式簡單僵硬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
(二)重復性建設問題嚴重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設計、規劃、布局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藍圖,對城市基礎建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國的城市規劃工作起步較晚,相當多的城市在20世紀80年代才組建規劃管理部門,城市規劃水平較低,規劃管理體制尚不完善。
由此導致了許多城市的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制約了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的發揮。
(三)有些項目建設周期過長
許多政府由于基金計劃和時間計劃考慮的不周全,而造成盲目投資。一個項目很可能只進行到一半就沒有資金了,這個項目只好停止下來,要么等待新的資金撥入,要么等待下屆政府來解決。還有很多項目效率低下,不能夠按期完成,或者施工時間太長,對居民的生活產生不便,使居民對建設項目的熱情大大減退。
(四)政府機構不合理,效率低下
我國政府壟斷經營是城市基礎設施運營效率低下、公用產業資不抵債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改革中的頑癥。長期壟斷經營的結果是,經營單位缺乏生存憂患意識和競爭壓力,生產、運營效率低下,技術、管理創新乏力,人員大量冗余,政府財政負擔過大,企業經營包袱沉重,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政府經營企業憑借壟斷優勢,限制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此外我國政府機構臃腫,設置眾多,機構重疊、業務交叉,而各部門之間權責劃分又不夠明晰,造成政出多門、管理分散、政令不一的現象。
二﹑國外典型國家做法及借鑒
(一)保障城市基礎設施資金
美國各級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視。重點主要集中在改善社會和經濟發展環境方面的項目上。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涉及國家全局或需投巨資的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并據此向地方政府提供撥款、貸款和稅收補貼。美國州一級政府,尤其是州以下的地方政府是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角。其資金來源包括稅收、基礎設施企業的收入、市政債券、贊助捐贈等。但地方政府財力同樣是有限的。為此,美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機構均通過組織發行市政債券募集了大量低成本社會資金,不僅對推動美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還解決了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代際公平負擔問題。美國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較為典型的模式有BOT和TOT兩種。
(二)積極吸引社會資本
埃及現有的鐵路全部由國家經營,連年出現虧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開羅等大中型城市居民住宅區不斷擴大,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還需要興建連接這些城區的輕軌鐵路。這些將大大超出了政府的預算能力。因此,埃及政府制定了新法案引進私人資本的投資。埃及政府向人民議會提交了關于允許私人資本參與城市輕軌鐵路建設的新法案。由于新法案的通過,埃及出現了新一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熱潮。
(三)規劃謹慎細致
巴黎啟動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達73項,小項目預算為幾百萬歐元,最大的項目高達30億歐元。作為巴黎市政府的項目,由城市規劃局組織專家進行討論,確定原則與目標,同時聽取周圍居民的意見,再報市政府批準。如果出現兩種意見爭執不下、難分優劣的情況,規劃局則將兩種不同意見提交政府,并說明各自的理由,由市政府組織公開的聽證會,吸引各方代表參加,最終由巴黎城建委員會決定取舍。涉及與巴黎大區有關的項目時,市政府要與有關省政府磋商,達成共識。
三﹑解決我國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城市道路規劃與公共交通建設
首先,由經驗豐富,素質齊備的城市道路規劃師進行細致科學的道路規劃,使交通網便于通行。對私人車輛進行嚴格控制,可以通過增加養路費,或者通過發行"交通高峰通行證"的方法來限制私人車輛。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內部提倡辦事少用公車,使用公車必須有相關部門的簽字,從而減少公車上路車輛。其次,完善公共交通建設,提倡乘坐公交出行。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公交部門的補貼,加強對公交路網的規劃和完善,使公交成為方便實惠的交通工具。開通快速公交,并提高快速公交的效率。根據"公交優先"的原則,構筑現代化的城市公共客運體系。
(二)加強規劃,避免重復性建設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其長期有效的執行有賴于合理的長期總體規劃,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現象的產生,提高建設的整體效率。同時,城市總體規劃應該實現公共決策從封閉和半封閉向公開透明的狀態轉變。政府應該廣泛聽取城市居民的意見,并向有關專家進行咨詢。規劃修編的有關專題研究要在政府組織下,由相關領域的資源專家擔任專題負責人。
(三)尋找多元化投資主體,引入競爭機制
首先,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有限,基礎設施產業自身又缺乏積累機制。因此,必須以多種融資渠道方式來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除了政府出資外,還可以利用民間資本,外國資本等方式來參與基礎設施的建立,用多元化投資方略來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其次,對一個項目的規劃以及建設要引入市場機制,以提高項目的辦事效率。通過公開招標,擇優選擇承包單位。推行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建立投資責任約束機制,實行全過程負責并承擔投資風險。
(四)加強公眾監督,抵制腐敗現象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強公眾的監督。政府部門應該廣泛聽取城市居民的意見,建立專門機構收集公眾建議,通過投票和聽證會制度來解決信息失靈的問題。全面評價政府官員的政績,對于和以犧牲公眾利益為代價追求政績的官員要給以嚴厲處分。
參考文獻:
[1]張亞軍.可持續發展條件下的新一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J].上海城市規劃,2010(3).
[2]代淑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管理研究[J].新西部,2010(5).
社會和企業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推動,并且進一步的實現集約化的企業經營模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為社會提供成本低質量高且有競爭力的商品,以滿足我國社會對物質和文化的需求,還要實行更為嚴格的科學管理模式,通過科學可行的財務管理、生產管理、會計管理、庫存管理、人事管理、營銷管理等,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生產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進而為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應。在以上的管理中,會計管理是進一步強化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突破點?,F代企業的管理需要將會計放在日常管理中的核心位置,并且根據集約經營的要求,嚴格的考慮下一步的會計管理工作。
一、管理會計和精細化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式進一步額的改革,要求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要實現以較小的資本投資獲得最大的產品產量,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若想要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需要加強企業的會計管理,也就是通過規劃與控制、計算和分析、記錄及反應、監督及評價等方法,知道企業的經濟投入和經濟管理走向最為有效的經濟收益方向。在企業的財務經營活動之前,有關人員需要通過目前經濟發展的前景進行分析、預測和比較,來確定企業的經營目標。在企業財務經營活動時,企業要將注意力放在其經營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且財務狀況要實時的反映出企業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及時的更正。財務活動結束之后。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已收集的會計信息資料,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及業績進行考核。綜上所述,會計管理不僅僅是一項講究經濟效益的活動,也是實現企業獲得最好的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之下,企業所追求的經濟效益主要是通過對其價值管理的形式所進行的。價值管理是使用價值管理的抽象觀念。在我國商品貨幣的關系高速發展的情況之下,價值管理的重要性要比價值管理的重要性要高的多。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僅表現在企業經濟效益的大小需要通過企業的價值管理來體現,同時還表現在社會的再生產過程。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數量其本質上就是價值運動的增值額。企業價值管理的主要責任部門和聚焦點是企業內部的財務部門,企業的財務部門也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及管理所需要的價值資料的提供部門。我國宏觀經濟的價值管理,也是通過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而對企業的經濟生產活動進行間接的影響。由此可見,會計部門是企業的內部價值管理的重要部門。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計管理是其發展的重要組成不煩。企業經濟效益的最終表現形式是其價值管理,而價值管理的基礎是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
二、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作用
(一)精細化管理與會計管理相融合
市場的化精細管理,即將企業內部的各個單位的內部班組,各個生產系統,各道生產工序等,利用市場中用戶的關系將其加以有效的鏈接,使得各個系統、各單位班組、各個上道工序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將其轉化成為使用內部的價格進行衡量的價值以及得到下一道工序所認可的商品,并且實行有償的結算模式進行結算,以進一步達到激勵員工工作、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以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在企業的市場化精細管理的模式,它的功能如下:第一,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服務職能。第二,企業的管理會計在企業的實際運營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能。這種管理會它主要是對企業內部的各級市場主體進行有償經濟往來結算,為企業的內部核算、企業的績效評價提供一些基礎的數據及資料。第三,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信貸智能。企業可以在內部開展內部資金信貸的業務。企業要以服務企業生產、滿足企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為根本的宗旨。并且按照公司在實際的實際市場精細化的管理及要求,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設備、資金、材料和員工工資等方面的信貸業務。第四,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監督及控制作用。企業要以公司的實際預算為前提,對企業內部各級部門的市場主要資金的運作實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監控。還要及時的對企業內部的資金信貸客戶的相關信貸情況進行了解,還要按月對其資金信貸的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這樣可以有效的確保借貸出去的資金或者物資實現更為合理的分配和流動。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要想公司的領導階層及時的匯報對自己借貸的分析報告,為企業上層領導對公司發展的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信息和依據。
(二)精細化管理能夠重返的發揮內部核算體系的作用
在目前的市場化精細管理模式之下,會計管理人員要充分利用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相關規則,根據企業實際管理的需求,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的核算體系。在市場化精細管理模式之下的企業內部核算,與傳統的企業內部核算方式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首先,在核算人員的選擇上,會計人員被有效的充實企業所需要的內部核算的崗位之上。第二,在企業內部的核算方法上,有原先使用的統計核算變成目前所使用的成本核算。第三,是在核算的內容方面,有原先的局部成本核算轉變成現在使用的完全成本核算。核算內容的改變,為了使得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逐漸做成經營實體,企業必須加大對其成本考核的力度。除了企業日常的管理費用、企業設備的維修費用等公共成本開銷之外,要將其他具體成本的各個指標平均分攤到企業內部的各個單位所支持的成本之中。
(三)將企業內部銀行的作用充分發揮
為了使企業內部結算、企業內部核算以及企業內部的控制等具體業務流程,進一步的確保公司內部各單位的經濟往來結算以及各單位的經營成果核算的高效準確的運作,企業可以依據其具體工作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企業內部的銀行。企業內部的銀行具有以下的職能:首先,企業內部銀行主要負責制定企業內部銀行的服務范圍、服務內容以及其運行的流程管理等,這些內容經過嚴格的審批之后方可執行。第二,內部銀行的結算智能,這項職能也是企業內部銀行的最基本的職能之一。
(四)內部價格體系作用的充分發揮
為了進一步確保企業內部結算的準確性和內部核算的可靠性,企業要以實現對企業的宏觀管理為目標,作為其工作的主要原則,并且以歷史的核算記錄為基礎,以企業的實際預算為主要的管理手段,進行充分的數據測算,并且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價格管理體系。進而為企業有效的內部結算及內部核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工作精細化的意義
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為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的一項會計管理。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內部管理、內部控制、內部監督以及內部決策的需要,對企業在市場中將要面對的經濟形勢和企業所采取的經濟行為能夠進行大致的預測、規劃、控制等?,F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與企業的管理會計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企業實際運營的過程中,相互呼應,相互照應。只有這樣,企業的日常工作才能夠獲得預期設想的效果,并且進一步規范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對企業會計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企業的經營預算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主要出發點,也是控制及引導企業經營路線的過程標準之一。 所以,執行一套科學合理的預算方案,能夠進一步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始終保持在一個正確的方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工作精細化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發揮著有效的會計職能,它能夠為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理論知識以及管理技術平臺。它能夠有力的推動企業會計精細化管理更加深入的開展。進而提高企業的實際管理水平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使得企業成功的走向現代化、科學化以及信息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施振萍.論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4(05)
[2]許延明,徐.現代企業管理會計職能創新及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3(06)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世界經濟的下滑對我國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影響。今年以來,世界經濟走勢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一些主要經濟體增速下滑,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問題突出,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已,新興市場國家通脹壓力加大,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增多,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解我國出口企業的經營現狀以及面臨的主要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力資源研究培訓中心所屬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于2011年8月~10月組織實施了“2011?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截至10月15日,全國共有1,742家出口企業參與了調查。這些企業中,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分別占4.6%和95.4%;大、中、小型企業分別占8.2%、41.8%和50%。職務系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廠長、黨委書記的占94.9%。為使調查分析更為全面和深入,本報告還采用了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以往的調查結果*(調查樣本基本情況見附錄1)。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調查是8月至10月進行的,因此調查數據反映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出口企業的相關情況。此外,由于中國出口主要集中在機電、紡織、服裝行業中,因此本報告對這些有代表性的行業進行了分組分析。同時,本報告還對中國主要的出口地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經濟區域進行了分組分析。
本報告的主要結論:
調查發現,今年以來我國企業的外貿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比2010年明顯回落,其中“珠三角”地區出口企業、小型出口企業和紡織行業出口企業的困難相對較大;與2010年相比,目前出口企業的產品出口數量和生產量增幅放緩,訂貨減少,設備利用率有所下降,庫存略有增加;受到成本上升、稅費負擔較重和融資難的影響,出口企業的盈利空間縮小、資金緊張狀況更加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以來出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基本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不過與當時不同的是,2009年調查反映出來的出口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外需市場明顯下滑,造成出口企業的訂貨減少;而目前出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貨幣政策偏緊、企業融資難度較大,導致企業資金緊張更加嚴重,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這也可以從目前出口企業訂貨情況好于2009年,而資金要比2009年更加緊張這一數據中得到印證。
調查還發現,隨著當前全球經濟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出口企業對未來國際經濟形勢較為擔憂,對企業經營狀況的預期也比前幾年更為謹慎。與此同時,面對企業發展中的困難與挑戰,加快創新和轉型已經成為出口企業經營者的共識,但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加大了出口企業轉型升級的難度,特別是偏緊的資金環境對企業增加創新投入尤其是長期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約。因此企業家希望政府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市場體系,繼續保持外貿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切實減輕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出口企業的稅費負擔,營造有利于促進出口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外部環境。
一、出口企業2011年總體經營狀況
1、外貿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回落
今年以來我國企業的外貿出口需求比2010年有所下滑。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目前外貿出口需求“不足”或“嚴重不足”的企業經營者占58%,比2010年多了6.7個百分點;認為“合適”的占26.3%,認為“很旺”或“較旺”的占15.7%,均低于2010年(見表1)。
表1 2007~2011年企業外貿出口需求情況(%)
很旺
較旺
合適
不足
嚴重不足
總體
2011年
0.8
14.9
26.3
50.2
7.8
2010年
2.0
18.6
28.1
45.9
5.4
2009年
0.7
2.4
5.5
59.7
31.7
2008年
1.8
14.8
21.8
53.0
8.6
2007年
12.7
48.3
20.9
16.7
1.4
“長三角”地區企業
1.1
15.2
29.2
48.5
6.0
“珠三角”地區企業
1.5
11.3
21.2
56.1
9.9
“京津冀”地區企業
0.6
14.3
24.8
46.6
13.7
大型企業
2.2
16.1
22.6
51.8
7.3
中型企業
1.2
13.6
27.6
49.5
8.1
小型企業
0.4
15.8
26.1
50.0
7.7
紡織業
0.9
10.3
21.6
48.2
19.0
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
0.9
11.1
26.5
49.5
12.0
機電行業
0.6
15.5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F階段,我國部分企業嚴重忽視了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導致企業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企業雖然已經對管理制度進行了相應的完善,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執行力度卻明顯不足,使得企業員工對管理制度缺乏較高的認可度,從而制度的設置就嚴重缺乏了實用性。而且在管理制度長期不完善、不健全的狀態下,企業的財務監督等工作也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進而阻礙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管理模式相對落后。目前,因為企業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相對落后,導致經濟出現了無法持續增長的不良現象。所以,企業想要繼續擴大經濟經營規模,必須要通過加大企業投資的方式,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大批量的投資會嚴重影響企業資金的流動性,造成企業其他活動的不穩定發展,而且如果企業投資中途出現問題,就會因為資金問題,阻礙業務的順利開展,嚴重者還會造成企業破產。所以,管理模式對企業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管理模式的高度重視。
(三)管理人才素質不高。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前提儲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也是造成企業現代經濟管理模式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F在許多企業內部雖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管理團隊,其中的管理人才也應有盡有,但是由于人才的綜合素質過低,嚴重缺乏創新思維,最終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并且,企業對于管理人才并沒有制定專門的激勵機制或者是相關制度,這就進一步降低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員工的潛力不能被深層次挖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創新發展。與此同時,由于部分企業現代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工作的執行能力相對較差,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現代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具體措施
(一)建立健全經濟管理體系。在我國企業的發展進程中,建立科學合理,且具有規范性的經濟管理體系,既能夠推動我國企業的現代經濟管理組織結構的有效建立,還能夠進一步實現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國企業的現代經濟管理中存在著人才緊缺的問題,據此對企業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充分發揮員工的優勢,進而提高我國企業現代經濟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我國的企業建立健全的經濟管理體系,一般主要是針對管理階層工作人員的,因為管理人員是企業決策和運行發展的核心人物,也是保證企業經濟活動得以有序進行的關鍵,所以說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現代經濟管理整體水平。這就要求企業在建立現代經濟管理體系時,必須要提高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企業還需要加強對企業現代經濟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視,進一步完善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保證企業整體的有序發展,具體合理地規劃整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從而保障企業現代經濟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二)企業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在企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對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現代經濟管理的規范化發展。想要強化對企業經濟資源的管理,必須要做的是規范經濟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企業現代經濟活動的順利展開。而在進行人力資源配置時,對于管理層應該選取充分具備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員工,以此保障在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過程中,可以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為企業現代經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在企業現代經濟管理工作的進行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固定培訓,以此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專業實力。伴隨著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變化發展,企業現代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管理經驗,因為開展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質和高能力的管理人員,這樣才能有效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重視對激勵機制的建立,以此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制定完善的經濟目標規劃。企業經濟活動想要順利開展,必須要有明確的、完善的經濟目標規劃,這樣才能積極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發展。而在制定經濟目標規劃時,需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設定適當的、最優的經濟目標,保證企業能夠在發展過程中實現經濟目標。而在制定企業目標的過程中,還需要明確企業的經濟發展狀況,根據制定的經濟目標規劃,對整個實施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從而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在企業經濟目標得以合理規劃后,還應該進行嚴格審查,確保經濟目標規劃能夠滿足企業的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發展,進而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四)創建企業管理評定體系。創建企業管理的評定體系,全面評定企業的經濟管理,這不但能夠確保企業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發展,還能夠進一步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包括三大項,即目標評定、經營戰略評定、業績評定。企業的目標評定對我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優化企業的發展方向。而企業的經營戰略評定,主要是針對企業的戰略決策的。在企業現代經濟管理工作的進行中,企業的業績始終呈現的是正相關的發展模式,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相適應。而創建企業管理的評定體系,有助于實現企業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發展。
中D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188-03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經濟管理思想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和基本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千百年來滋養和塑造著中國人的品格與靈魂,建構起中華民族獨特的氣質與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綿五千年而不中斷的民族文化。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經歷沖擊、融合、革新、發展,最終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內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和基本思想是以提倡“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為主的儒家思想,在這一核心內涵和基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特征。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管理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涵蓋廣泛,涉及到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其中也蘊含著許多經濟管理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從事著社會管理、經濟管理、軍事斗爭、文教思想等各項工作和管理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而這些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
單從經濟管理方面而言,中華民族的祖先們在千百年來的經濟活動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濟管理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經濟管理思想,而這些思想又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一。
從先秦時代開始,中國的先賢圣哲們就對經濟管理思想有過自己的判斷與論述。例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提出君子“喻于義”,小人“寓于利”,以及君子“謀道不謀食”的言論,反映了儒家重義輕利的觀念,“但不完全排斥‘利’,而是要求‘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主張以義求利?!盵1]墨家主張義利統一,從而在義利觀上形成了辯證的態度。在經濟思想上,我國很早就形成了“重農務本”的思想,并且這一思想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一直是國家經濟管理思想的基石。在企業經濟管理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出“以人為本,以和為貴”“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以法治國、賢能并舉”等思想,這些思想至今仍是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的重要內容。
二、現代經濟管理面臨的困境及出路
時間推進到21世紀,當今時代世界經濟出現了各個經濟體密切聯系而又互設壁壘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態勢。從宏觀上看,長期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在加強,然而,由于近些年經濟發展低迷,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醞釀和發展?!?016年,G20杭州峰會的外部環境異常復雜,美國‘特朗普現象’、英國脫歐、難民危機、恐怖事件、社會兩極分化等,使反全球化聲浪時起。”[2]“這一切確實表明,全球化正在退潮,世界變得更國家化,各國對全球化熱情銳減,全球化跌入低谷?!盵2]從微觀上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其經濟發展的緩慢、停滯甚至倒退。當代主要經濟大國或組織,如美國、歐盟、日本等,近年來經濟發展趨緩,亟須在經濟管理或其他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提振經濟??偠灾?,當代世界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發展遲緩,各種不利于經濟發展的思想不斷涌現,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雖然從屬于世界經濟的范疇,受到世界經濟總體形勢的影響,然而,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始終能夠相對獨立地保持快速增長,對低迷是世界經濟起到助力和提振作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差別迥異,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經濟管理思想而開展的經濟活動實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國企業采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相融合的經濟管理模式,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大大提升。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許多可供今人借鑒的經濟管理思想,我們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經濟管理思想的營養,結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開創具有新時代特點的經濟管理模式,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例如在面對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各國貿易政策逐漸轉變,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國際經濟總體環境下,構筑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的方法并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與復蘇,它只會片面、暫時地保護本國經濟局部利益不受嚴重損失。從長遠來看,這種以鄰為壑、自顧自存的做法是不利于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要破解當今世界經濟停滯、衰退的困局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正視經濟嚴峻形勢,通過刺激貿易的其他方法,繼續推進貿易全球一體化,千方百計地尋求合作共贏的經濟貿易政策,從而為度過世界經濟發展困局而同舟共濟,勇往直前。而我們提出的這種想法,正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太極圖所體現的陰陽平衡思想。太極圖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思維的智慧,從相互依存又互補共生的陰陽魚的圖形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陰陽二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二者在動態平衡中得以發展。某一國與世界經濟猶如陰陽二元,相互依存、互補共生。我們做事不能違背這一原則,割裂二者的聯系,這樣就喪失了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在二者的對立中,創造條件,促進轉化,找到實現共贏的途徑,實現二者的動態平衡,最終達到共同發展。
當前世界性的經濟發展不景氣狀況,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各個企業的發展。然而,能夠正確掌握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方法、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經濟模式的企業,將會在國際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脫穎而出,贏得巨大發展;而那些不能適應變化,經濟管理落后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境地。問題的關鍵在于運用合適的經濟管理方法,經濟效益提升和企業發展的各種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從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而言,要采取合適的經濟管理方法,必先具備成熟的經濟管理思想。各國企業的經濟活動實踐一再證明,單純依靠西方的經濟管理思想或是中國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都不能很好地解決當前經濟發展的諸多問題。只有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管理思想與西方近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相融合,汲取二者所長,融會貫通,才能很好地解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戰后世界經濟尤其是東亞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這與西方經濟管理思想有很大關系,同時也離不開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所闡述的管理思想。近年來,一股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熱潮已悄然興起,許多人從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汲取有益內涵,創新經濟管理方法從而取得巨大成功。例如,人們把儒家的“以和為貴”“誠實守信”思想運用到經濟管理中去,使企業得到巨大發展;人們將道家的“柔性管理”(“所謂‘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則來進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觀意志強加給事物及其過程,即‘無為而無不為’;強調‘柔弱勝剛強’,認為只有柔弱的東西才是有生命力的東西,剛性的事物很快就要走向反面?!?[3])運用于經濟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的結合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可能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優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貢獻的寶貴財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傳承和借鑒意義,它能夠為現代人們提供啟迪和幫助,從而促進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經濟領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管理方面的重要思想可以為現代經濟管理提供借鑒和啟迪。因此,我們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使之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強調,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為中華民族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養。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年來,伴隨著‘國學熱’的出現,一些企業開始有意識地把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到企業管理之中。特別是2005年以來,從長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再到環渤海地區出現了一大批用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公司治理的企業。這其中既有民營企業,也有合資企業,還有一些是外商獨資企I?!盵4]這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是可以融合的,二者相結合,能夠促進經濟更加蓬勃地發展。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各異而且各個國家和地區經濟之間充滿了激烈的競爭?!霸鴰缀螘r,言及企業管理,可口可樂、花旗銀行、通用汽車的故事始終扮演著值得剖析與效仿的經典的角色。然而,2008年爆發的那場金融危機,把這些以往被我們奉為傳奇的企業及其背后的西方企業管理理論一并推下了神壇。”[4]
從國內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多,整體競爭力顯著提升。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管理理念落后問題。一些企業的管理理念‘全盤西化’,對外來的管理經驗和模式盲目地照搬照抄,結果卻不甚理想,無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些企業,管理理念極為粗放,尤其一些小微企業甚至采取的是家族化管理方式,管理理念極為落后,效率也極差,對企業發展產生了諸多不利的影響。”[5]
所以,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從長遠來說,要想促進經濟繁榮發展,就應該千方百計地提高現代經濟管理效率,而要提高現代經濟管理效率就應該具有現代經濟管理思想。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可以為經濟管理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優勢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各有特點,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補充。將二者結合起來,可以發揮各自所長,促進經濟更加高速發展。從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的關系來說,首先,傳統文化能夠促進現代經濟管理的有效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對幾千年歷史經驗的總結和繼承,必然對現代經濟管理有借鑒和指導作用。我們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其中蘊含的經濟管理思想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結合客觀實際進行運用,才能實現對現代經濟管理的高效管理。其次,堅持現代經濟管理,還需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范圍內、跨越幾千年的歷史維度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畢竟與世界范圍、與現代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巨大的差異,因而我們不能生拉硬套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來進行現代經濟管理。我們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深入理解分析傳統文化的精髓及運用的思想原則,把握好現代經濟管理的實際情況,借鑒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原則,將之運用到現代經濟管理中去,促進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能夠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經濟管理中注重整體性、處事靈活性、促進和諧共贏等特點,同時又能夠發揮西方近現代經濟管理的科學性、高效性的特點。二者緊密結合,是解決當前經濟領域各種問題,破解經濟發展滯緩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趙玉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探析[J].東岳論叢,2003,(9).
[2] 陳鳳英.G20杭州峰會:全球經濟治理轉型新起點[J].當代世界,2016,(8).
隨著電子商務在現代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實踐和應用不斷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內涵實質和掌握電子商務在現代經濟管理中的操作方法和模式,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深化拓展經濟管理工作,實現更大的市場利潤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和特征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
首先,對于電子商務本身來講,應用的領域和方式是包羅萬象的。不同經濟水平的地域或國家和不同領域的操作模式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其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對電子設備和網絡技術的應用高度重視和全力投入。其次,從狹義上來講,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在線上進行虛擬的商業和貿易交流,是從商品生產、營銷、中介、需求方以及廣告商等全方位立體化開展的商業活動。最后,從廣義上來講,電子商務是指以網絡電子方式發展的線上虛擬的一切商業來往,達到物資、資源、信息、理念、文化的互融共享。
(二)電子商務的特征
一是普遍性。作為一種新型的,市場占比逐年攀升的商業貿易方式,電子商務將越來越多的貿易者帶入到一個網絡虛擬經濟領域中來。二是方便性。電子商務使貿易雙方不再像傳統的商業來往一樣必須面對面才可以進行,而是完全跨越了地域性的限制,可隨時進行遠距離的商務貿易,并且,可選性較傳統商務有著天壤之別。三是整體性。電子商務可以更加規范化、法制化、統一化處理各類商務貿易程序,使貿易過程更加整體和全面系統,提升了貿易效率。四是安全性。安全是一切貿易活動有序進行和保障貿易雙方各自利益的重要話題。電子商務利用其穩固的第三方安全防控機制為貿易者提供了一個順心、放心、開心的貿易環境。
二、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現代經濟管理模式
(一)重新確定了經管目標
為了謀求更高的商業利潤,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很多傳統的商務企業紛紛重新調整和確定了自己的經營管理理念、方式和目標。它們通過對自身進行重新的市場定位,對市場的重新考察和對新興電子商務的使用,發現了在傳統行業優勢之外,自身的諸多落后和不足,及時按照新的電商標準,結合自身實際,在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總前提下進行以電子商業為主導的經濟管理工作改革。
(二)重做了經管組織設計
電子商務是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要求,傳統企業改革后,新型經濟管理組織設計涉及的幾乎所有商業體系內項目可以說都是按照電子商務的標準和要求完善的。企業管理層在對企業自身基本結構及相關數據進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之后,有效權衡利弊,并對企業進行新的經濟管理組織設計,甚至重組。這樣,管理層次更加清晰,企業隸屬關系也較為明朗,有效提升了企業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優化了財務和金融制度,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本質的轉型意義。
(三)重構了經管信息系統
企業的經濟管理是以信息系統提供的相關數據為依據進行的管理行為,信息系統同樣是以電子商務環境為基礎構建起來的,大概分為決策、控制和核算三種導向模式。在電子商務的背景下,企業信息技術大多呈現出智能化、信息化和電算化三種趨勢,可以說信息的構建模式和發展趨勢是前后對應、相輔相成的整體。在這種企業信息系統環境下,貿易才能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便捷。
三、應用電子商務進行現代經濟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網絡系統
經濟管理工作是傳統企業一項專業性較強、從業要求較高的工作體系,并且,在經濟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人為的工作和選擇失誤,電子商務的滲入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但若引入電子商務,企業就必須以一些具有時代性的高新科技舉措作為依托,積極培養一些具備現代電子商務操控能力、創造性強的專業性高尖人才,細化責任分工,將電子商務有效融入企業經濟管理的各個環節,以完備的網絡管理和電子商務系統接替完成以往相對繁雜、笨拙的工作。
(二)優化經管業務流程
企業要在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下,充分優化自身經濟管理業務流程,對產品的產、供、銷、算、檢各個環節的工作進行細致的配套輸入,進行臺賬化管理。同時,在各部門和貿易關口設置經濟危機預警提示系統,及時規避人為難以發現的經濟管理問題。從而使企業各部門之間形成互聯互通、互為你我的關系,以達到快速的業務處置能力和迅捷的反饋機制。
(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行業標準
電子商務是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平臺,而有效的規范和合理的使用則是使其發揮最大作用的捷徑,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和具體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電子商業和網絡系統的有機高效結合。所以建立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統一的行業標準就顯得較為重要了。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在統一的行業標準管理下,企業才能更加科學有序的運行。所以,不管是企業內部還是企業外部,規范的行業標準都是促進整個行業高效有序發展的必然條件。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電子商務背景下,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經濟管理工作是現代化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和明知之舉。而網絡系統的逐步完善、經濟管理流程的不斷優化以及行業標準的健全和完善都是促進企業電子商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當下,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加強,國內不同行業、領域都處于改革與創新中,而經濟管理便是其中一項不可忽視的核心內容。就我國經濟管理實踐而言,我國經濟管理工作者逐漸將現代西方的主流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巧妙地融入其中,優化了現代經濟管理,使其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它仍然具有某種參考價值,也是現代經濟管理理念無法比擬的,必須正確認識二者,總結、歸納傳統經濟管理,更好地利用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具有的價值,促使當代管理質量不斷提升。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概述
就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來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沉淀下來的寶貴財富,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比如,傳統社會結構,逐漸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管理思想風格,特別重視對政治的影響,體現在不同方面,比如,家國同構觀念、教化理念。首先,教化理念。自古以來,教化都是儒家思想強調的重點,三從四德等理論教條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在先秦時期,我國古代社會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為了改變當時的社會現狀,思想家們紛紛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并沒有縮短該經濟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其次,家國同構觀念。在封建社會中,農業是整個國家得以生存發展的首要前提,而自給自足又是其顯著特征。由于受到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貴族在血緣關系影響下,逐漸形成家國同構理念。進而,構建了政治管理體系,中央集權政治意識成為強調的重點。最后,重農抑商觀念。它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經濟政策的關鍵性組成要素,得到儒、法兩家的認可,而在一定程度上,儒家具有的權威性進一步加快了古代經濟發展的速度。
二、傳統經濟管理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啟示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下農業生產的啟示
就我國而言,屬于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始終是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所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產業結構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但農業的核心地位并沒有受到任何不利的影響。自古以來,以農業為根本的思想都是我國經濟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在社會發展形勢作用下,出現了農業中庸思想,但中庸思想太過于保守,必須進行合理化的調整、創新,要能和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相協調,才能進一步鞏固我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促進其持續發展。此外,就傳統經濟管理思想而言,農業生產實踐是其強調的重點,而管理理論、管理理念才是現代經濟管理理念強調之處,忽視了實踐管理的重要性,并不利于農業生產的長遠發展。因而,必須把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現代經濟管理理念相融合,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效率、質量。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金融管理的啟示
自古以來,貨幣、金融這兩大元素緊密相連,貨幣是在社會市場中的供求關系理論中應運而生的。在傳統貨幣管理過程中,金融活動的價格指標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傳統一系列金融活動中,大都要以糧食為衡量標準,制定出具體化的價格,而這也是金融活動逐漸向農業傾斜的重要原因。而在傳統化的經濟管理思想中,研究的重點內容始終是貨幣的管理,比如,在春秋時期,母子相對論廣為流傳,要求由國家來決定流通于社會市場中的貨幣是貶值還是升值,實際上這種做法違背了社會市場運行規律,又比如,在秦始皇統一貨幣之后,主張不能流通私錢,這些對當下經濟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當下,借貸、收取信息是金融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高利貸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金融形式之一。在古代,高利貸是政府有效調節社會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政府官員經常借此來謀取私利,剝削百姓,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而就現代金融管理來說,必須全方位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制定可行的法律、法規,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
(三)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啟示
在新時代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正處于持續發展中,不同行業、領域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大都有了合理化的經濟管理參考依據。隨著自身不斷發展,企業進一步創新、融合了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期企業管理客觀要求。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國現代經濟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傳統經濟管理理念基礎上的,在為現代經濟管理理念提供便捷條件的同時,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金融貨幣經濟管理方面,價格已成為考慮的首要元素,但在金融貨幣經濟管理日益變化、發展中,其內涵日漸豐富,影響著我國經濟活動借貸形式等。為此,我國相關部門必須制定統一化的流通價格、流通方式,靈活運用傳統經濟管理理念,約束傳統經濟管理理念,確保金融活動經濟市場的穩定、健康運行。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就傳統經濟管理思想而言,需要堅持“一分為二”看問題的原則,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認識它。在當代一系列經濟活動中,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存在各種問題,但在歷史長河中,它對經濟持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換句話說,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科學性、適用性特點對當代經濟管理工作也是能起到一定啟示作用的,在我國很多行業、領域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金融管理、企業管理。為此,在未來發展道路上,需要優化利用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精華,巧妙地融合到現代經濟管理中,確?,F代經濟活動順利進行,不斷促進我國不同行業、領域的持續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
作者:倪雨辰 范均 單位:南昌理工學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威.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