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病人的基礎護理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16 16:18: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臥床病人的基礎護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臥床病人的基礎護理

篇(1)

1一般資料

50例長期臥床的病人全部經醫療機構確診、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后居家照看、護理,均需在外力協助下方能翻身或變換。其中腦出血、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28例,占56%;截癱11例,占22%;骨折6例,占12%;植物人狀態2例,占4%;其他3例,占6%。體重60kg以下10例,占20%;60-75kg12例,占24%;75kg及以上18例,占36%。臥床時間最長5年,最短4個月。

2翻身方法

在病人準備出院前或出院回家后,教授病人家屬學習并熟練掌握“一人分步翻身”的方法。具體操作方法及步驟是:操作者站于病人右側。第一步,翻上半身;將仰臥的病人雙手放置腹部、去枕,用左手從病人右肩部伸入到左側肩胛部,右手同時從病人左肩部伸入,雙手向上托,用力將病人的上半身完全抬離床鋪并移到靠操作者的床鋪近側。第二步,翻雙下肢;操作者雙手分別從病人右側大腿下1/3和小腿上1/3處伸入,向上托起雙膝移到靠近操作者的床邊,并使雙膝關節微彎曲;第三步,翻臀部;操作者先用左手協助右手伸入病人左側臀部下,再把左手伸入右側臀部下,雙手盡可能相對,雙臂同時用力上抬病人臀部,使之完全離開床鋪并移動到靠近操作者的床緣;第四步,安放病人,操作者雙手分別扶住病人的肩部和臀部,輕輕地將病人翻向對側,使病人保持側臥位,并在其背部、胸前和兩膝關節間放置軟枕。

3效果觀察

50例病人的家屬經1-3次的現場示范和指導,均熟練掌握了上述分步翻身的方法,且全部按時為病人進行翻身;最長隨訪時間3年6個月,最短為3個月。結合周到的生活照料和合理的治療,50例病人無一例合并壓瘡等并發癥。

4討論

長期臥床病人的照料給其家庭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居家照料面臨著生活照料和護理問題。為預防病人長期臥床而出現壓瘡等并發癥,需要結合實際向家屬傳授和指導翻身的方法并要求按時為病人翻身。在教授和指導病人家屬學習和實施為病人翻身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一是對肥胖或體重較重的病人,機械地按照教科書上的“二人協助病人翻身側臥法”[2]為病人翻身,病人家屬在人力上不能保證每次翻身都有2人在場;而且安放病人的房間、床鋪也不一定能同時站立2人。二是對體重較輕、適合“一人協助病人翻身側臥法”為病人翻身的,家屬在不能熟練掌握翻身方法及其要點為病人實施翻身的情況下,既存在牽拉導管,引起導管脫落的問題;還存在不能掌握合適力度的問題,力度過小,不能使病人的身體完全離開床鋪,從而拖拉病人易擦傷病人的皮膚;力度過大,暴力翻身,會造成病人不適,甚至形成一些不必要的身體或心理傷害。作者傳授和指導的“一人分步翻身法”,在方法上是基于臥位時人體重量主要分布在肩背部、臀部和雙大腿部,翻身時分步搬動病人身體能做到分散用力;在實際上是考慮到不論病人身體長短、體重高低,也不論病人家屬的力氣大小,均能隨時實施,易懂好學,既適宜在病人準備出院前對家屬進行培訓,又能在社區衛生服務開設的家庭病房和社區護理服務工作中推廣。

篇(2)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1-204-01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要求全社會更多地關心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由于年老體弱,多數病人需要長時間臥床。一般情況下護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的病人,多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賴于他人的幫助,如何做好對老年病人的護理,一定要掌握老年人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工作效果是護理人員的責任義不容辭,2010年1~11月我院骨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30例。 現將我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71歲(62~89歲)。股骨頸骨折15例,股骨粗隆骨折13例,股骨干骨折2例。外固定架固定15例,髓內針固定9例,關節置換5例,其他內固定1例。29例痊愈,1例遷延不愈。

2護理

2.1心理護理:患者骨折發生突然,適應患者角色慢,表現出煩躁、焦慮和攻擊心理。語言是心理護理的關鍵因素,語言美能使患者精神愉快。因此護士要用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士要經常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興趣和愛好,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巧妙地引導,使患者宣泄出他們不良的情緒。同時向患者講解手術方法,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預期效果,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使其消除思想顧慮,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并且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為手術成功和肢體功能恢復創造良好的心理條件。

2.2基礎病的護理: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礎疾病是否控制得當直接影響到骨折的恢復進程。因此對骨折護理的同時,應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護理。定時測量病人血壓、脈搏、呼吸和血糖等,根據檢測結果和臨床癥狀調整藥量。

2.3專科護理:下肢骨牽引的病人仰臥抬高床尾15°~30°,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保持牽引線與患肢的長軸一致,保持針眼處清潔,可用75%乙醇滴入,每日1~2次,以防感染。在牽引期間鼓勵病人進行活動,鍛煉患肢,積極進行股四頭肌收縮活動及踝關節,足部其他小關節活動,以預防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手術病人術后應避免患肢出現外旋和內收,可用丁字鞋,抬高患肢,指導保持外展中立位,做到不盤腿,早期不下地。

2.4潛在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2.4.1壓瘡:長期臥床,加之疼痛不愿意變換,患者容易發生壓瘡。要保持患者床鋪平整、清潔、干燥。衣服和被褥潮濕、污染后要隨時更換。每2 h協助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壓部位,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身體極度虛弱的患者于壓瘡的好發部位加用軟墊、海綿。采用以上護理措施,本組無一例發生壓瘡。

2.4.2墜積性肺炎:老年患者肺功能減退,特別是長期吸煙患者,氣管內分泌物多且不易排出,易發生墜積性肺炎。護士應指導患者做深呼吸運動及擴胸運動,以增加肺活量。協助患者翻身時,用手輕輕叩打患者背部,促進其排痰。鼓勵患者多飲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遵醫囑給予化痰藥或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利于咳出。

2.4.3心、腦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由于長期臥床,血液循環減慢,加上疼痛等不良因素刺激,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護士應鼓勵患者在床上做適當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并消除疼痛等引起血壓升高的不良因素。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2.4.4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腎功能隨年齡增加而減退,加上前列腺肥大、不習慣臥位排尿等因素,容易發生尿潴留而繼發泌尿系感染。因此,長期臥床的患者要多飲水,有尿及時排空,排尿時擠壓下腹部使膀胱內殘余尿量降至最低水平,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可用藥物治療。不習慣臥位排尿者可適當改變或讓患者聽流水聲等促進排尿。老年女性患者應特別注意會衛生,每天用溫開水沖洗會。

2.4.5便秘:老年患者由于長期臥床,食欲不振,腸蠕動減慢,易發生便秘。鼓勵患者多食富含纖維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必要時給予緩瀉劑。如出現排便困難不要勉強用力,可采用開塞露或排便灌腸的方法,以免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2.5飲食護理: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加上長期臥床引起食欲不振。應鼓勵患者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少食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應采用少量多餐的飲食方法,特別是晚餐不易過飽。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限鹽、限水。有糖尿病的患者請營養師制訂糖尿病膳食,限制糖的攝入。

3護理體會

老人股骨骨折后臥床時間長,而且患肢必須制動,易產生并發癥。手術又可能對基礎病加重,因此需要我們護理人員更加細心,加強基礎病的護理、并發癥的預防、正確的功能鍛煉是促進康復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篇(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rospective study investigated massage of acupuncture points for the precaution of decubitus associated with ambulatory patients of orthopedics.Methods The 265 patients of orthopedics involved with moderate risk and above were operated with massage of acupuncture poi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year of 2009. I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the research of 2008, the incidence of decubitus and comfortabl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re statistical.Results Decubitus does not happen in the patients at all and the content of comfortable satisfaction is the percent of 84.9.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test, massage of acupuncture points is very effective, convenient and operative in the precaution of decubitus, including the advantage of non-trauma and non-paining.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cubitus;precaution;massage of acupuncture points

壓瘡的發生不僅導致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創傷,而且增加醫療負擔,壓瘡的發生趨勢被很多醫院和醫療機構報道,發生率為4.7%~18.6%不等,而來自歐洲壓瘡顧問小組的權威數據提示高達18%的住院患者發生過壓瘡,在英國每年用于治療和預防壓瘡的費用更是高達數億英鎊[1],探尋行之有效的預防壓瘡的方法一直是護理界同仁不懈的追求。骨科病人臥床時間長,而且因為治療的需要及疼痛等原因而采取被迫,是壓瘡發生的高危人群。現行護理常規如定時翻身、受壓處皮膚按摩、理療等因被迫而難以實施。我們從2009年1月起根據中醫腧穴近治作用和遠治作用的原理,在身體非受壓部位循經取穴,實施手法按摩,不僅解決了臥床病人預防壓瘡的難題,而且病人舒適度大幅度提高,對融洽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作用。

1 臨床資料

本組資料共265例,男144例,女121例;年齡最大94歲,最小的12歲,平均年齡56.6歲。頸椎骨折伴脫位18例,其中顱骨牽引10例;胸腰椎骨折45例,其中手術32例;骨盆骨折23例,其中手術20例;下肢骨折179例,手術134例。臥床時間最短的5天,最長的90天,平均臥床時間45天。

2 方法

2.1 對壓瘡危險因素進行評估 針對骨科病人的特點,我們在Braden評分的基礎上改良制成骨科病人壓瘡發生高危因素評估表,評估內容從原來的五項增加到了十二項,評估分值從28~96分,分值越高,危險越大。本組病例評估分值均在38~62分之間,屬于中度及重度危險。

2.2 循經取穴方法及常用穴位 根據臥床病人,在壓瘡好發部位的同一經絡,在身體非受壓部位,循經取穴5個,也可視病人情況隨時增減。常用穴位見表1。

2.3 按摩方法 病人入院或手術后取被動,待生命體征平穩后,在壓瘡護理常規的基礎上,循經取穴5個,每穴用拇指指腹逆時針環揉按壓1min,力度以皮膚微熱,患者感覺酸、麻、脹、痛為宜,然后逆向經絡(足三陽經從下到上,手三陽經逆心方向)推拿10min,每次共15min。入院后或手術后前5天每日早中晚各1次,5天以后可改為早晚各1次直至解除被迫。表1 循經取穴常用穴位

3 結果

3.1 判定標準 (1)壓瘡的判定標準及分期,參照《基礎護理學》執行。(2)舒適度的判定分為很舒適、舒適、不舒適、很不舒適四個等級,按摩結束后由患者自行評定。

3.2 效果評價 本組病例中,無一例患者發生壓瘡,低于2008年全年1.7%的壓瘡發生率,兩年壓瘡發生率見表2。臥床患者的舒適滿意度由2008年的20.9%提高到了2009年的84.9%。兩年病人臥床舒適度比較見表3。據SPSS17.0統計分析,2008年和2009年兩年病人總數、骨折類型、病人臥床時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2 2008年和2009年壓瘡發生率

4 討論

4.1 經穴按摩預防壓瘡的理論依據

4.1.1 循經取穴的原理 中醫經絡腧穴理論認為,每個穴位除可以治療局部及鄰近部位組織器官病癥外,還可治療同一經絡遠距離組織器官的病癥[2],根據壓瘡的好發部位,在非受壓部位循經取穴,既方便按摩,又避免受壓部位的再次損傷。有學者認為,受壓部位的按摩不但無助于預防壓瘡,反而加重局部組織的損傷[3] 。我們采用循經取穴手法按摩,避開受壓部位,也正好與這一觀點相吻合。

4.1.2 按摩手法的依據 中醫認為壓瘡是毒邪內結、瘀血、寒凝氣滯而成[4],邪氣盛則實[5],壓瘡屬實證。《黃帝內經》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遵循中醫推拿理論,“順經為補,逆經為瀉”,“向心性為補,逆心性為瀉” [6] 。我們采用瀉法,即逆時針按摩和逆向性推拿瀉其實邪,以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驅濕除寒,驅淤散結的作用。

4.2 經穴按摩預防壓瘡是對護理常規的完善和補充,它具有操作方便,無創傷、無痛苦、無經濟負擔的優點 觀察表2,我們對2008年4例壓瘡患者進行了分析,4例患者均于入院或手術后1周內發生壓瘡,發生原因與疼痛和護理措施掌握不夠有關,因此,加強早期的預防護理至關重要。我們對2009年265例壓瘡發生高危患者,結合護理常規,及時制定不同的護理措施和經穴按摩方案。如:對下肢骨折病人,我們指導患者利用4點或3點支撐法(雙上肢、雙下肢和頭共5點)抬高臀部,以緩解局部的壓力,也便于取穴;對脊柱骨折或手術患者給予軸線翻身暴露受壓部位;骨盆骨折的病人給予氣圈墊于臀部,以減輕身體局部壓力,再根據受壓部位,循經取穴,實施按摩。對完全制動的患者,增加按摩穴位和按摩時間,以達到預防壓瘡的目的。

4.3 經穴按摩提高了臥床病人的舒適滿意度 從表3可以看出,2008年的骨科臥床病人由于被迫,病人的舒適滿意度極差僅為20.9%,病人的痛苦可想而知;而2009年病人的舒適滿意度提高到84.9%。因此,經穴按摩不僅疏通經絡,預防壓瘡,而且由于某些穴位的獨特功效,還起到安神醒腦、強身健體、預防便秘、緩解肌肉酸痛等作用,大幅度提高了臥床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融洽了護患關系。

5 小結經穴按摩預防壓瘡屬于中醫護理特色項目,是中醫“上醫治未病”理念的實踐,是博大精深的祖國傳統醫學在護理領域的延伸和發揚,經臨床驗證,效果滿意,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小青,李金輝,羅俊.壓瘡的預防和護理的最新進展.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8,23(2):428.

2 邱建華,周海英,郭清鳳,等.艾灸預防壓瘡.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446-447.

3 趙霞,周立穎. 國內壓瘡的研究及護理新進展.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6,4(4):227-228.

篇(4)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165-01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全社會更多地關心老年人健康,改善 老年人生活質量。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的平均壽命隨之增長,但在工農業迅速發展、交通運輸日益發達的同時,各類車禍、生產安全事故也不斷增多,當這些不幸發生在老人身上時,由于年老體弱,多數病人需要長時間臥床。尤其是骨科手術后的病人,多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別人的幫助。做好對老年病人的護理,盡快恢復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進疾病的康復。為達到上述目的,一定要掌握老年人護理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護理工作效果,護理人員的責任義不容辭。下面就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00 多例骨科老年病人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予以總結。

1臨床資料

我院骨科2009 年1 月~2010年12 月份共收治住院病人192l 例。其中55~92 歲446 例,占本科住院總人數2312 % ,55~60 歲236 例,61~70 歲116 例,71~92 歲94 例,其中女174 例,男272 例。這些病例中長期臥床的比例占70 % ,有半數以上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慢支、肺氣腫、肺心病、營養不良性水腫、靜脈曲張、前列腺肥大等。其中有1 例死于心肌梗死,1 例死于腦出血,1 例死于癌轉移。其它均治愈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有計劃地進行護理。當患者帶著病痛就醫時,面對的是醫護人員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種檢查、治療、手術,加之大多數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喪失,隨表現出煩躁、焦慮、恐懼、激動、多語、失眠等,這些心理狀態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療。為解除病人思想負擔,使之積極配合治療,最重要的是給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們根據病人的經歷、文化素質、生活習慣、業余愛好、家庭情況及經濟狀況等,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與病人進行親切的交談,護患之間相互溝通,使之信任我們并對自己的傷病有所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士對待老年患者一是要尊重他們,二是要理解他們,三是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要經常與老年患者進行思想溝通,處處體貼照顧。

2、2 生活護理 老年人反應遲鈍、接受能力差,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應耐心、細致多做解釋。操作時動作輕柔,給病人一種安全感、親切感、使之容易接受。患者住院后生活環境習慣改變,加之各種因素影響,易造成失眠。護士應注意夜間有治療護理操作時,盡可能集中進行,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盡量滿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現出有任何厭煩的情緒,讓病人信賴我們,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為進一步配合手術、藥物治療打好基礎。

2、3 營養護理 個別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增添麻煩,為減少大小便次數而控制飲食。應向其說明營養的重要性,鼓勵其多飲水、多進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暢,避免便秘。

3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及護理

3、1 警惕心、腦血管的并發癥 老年人多伴有循環系統的明顯衰退,如心、腦血管硬化,心肌收縮相對減弱,心血管不能適應正常時的應激狀態,加上創傷疼痛的刺激、精神緊張,有潛在發病的可能,導致并發癥出現。此類病人,一經入院應引起重視,除進行各種檢查外,應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神志等生命體征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2 防止呼吸道并發癥 老年人呼吸功能相對減弱,一部分病人有煙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史,所以長期臥床及術后病人易發生肺部并發癥。因此入院后,要求不吸煙,講清吸煙對術后身體的危害性。鼓勵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動的作擴胸運動,增加肺活量。在協助病人翻身時,拍擊背部使積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勵病人盡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給予霧化吸入。

3、3 褥瘡的預防 長期臥床,截癱或需牽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環差,皮下脂肪少,皮膚干燥多皺褶,皮膚營養缺乏,彈力及皮膚抵抗力低下,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關節、足跟部各骨突處容易發生褥瘡,因此病人入院后給予氣墊床、海棉墊或骶尾部加防褥瘡墊,骨突處可墊海棉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 協助翻身1 次,并用50 %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護理上一定要職責到人,每班檢查交班,護士長不定時抽查,人人重視,使大家認識到,預防褥瘡的發生,不是某個人的事,必頸全體醫務人員及家屬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多年來無褥瘡發生。

3、4 預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因腎血管硬化,腎血流量減少而致腎功能減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隨著老化萎縮,前列腺肥大等均可發生尿潴留,再加上臥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對長期臥床病人囑其多飲水,有尿及時排出,排尿困難時,可用手擠壓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導尿術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護理常規護理。

3、5 預防消化系統的并發癥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減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的應警惕應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觀察腹部及大便情況,發現黑便及時報告醫生處理。長期臥床病人易出現腹脹、便秘情況,宜進食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有規律、定時定量,必要時可用緩瀉劑。

篇(5)

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護理模式的完善。優質護理服務除了包括關乎病人身體健康的基礎護理,即以疾病為中心進行的護理活動以外,逐漸轉變為同時致力于病人生活質量的提高,為其提供全面的優質服務,將醫療護理與病人心理及社會密切聯系,建立起新的護理模式。

外科骨科護理有其特殊性,優質護理有利于促進病人的恢復和減少身體殘疾等后遺癥的發生,病人康復過程中的優質護理,可以幫助病人達到最佳身心狀態,提高療效,促進恢復。

1 優質護理理念

外科骨科護理中的優質護理服務,主要理念是人性化護理。優質護理要綜合考慮醫療效果與病人反應兩個方面,是一種整體有效的、個性化的護理模式。為提高病人身心的舒適感,以病人為中心,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也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和病人對醫療工作滿意度的提高。

護理質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醫患之間的溝通。外科骨傷病人多為意外事故,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與病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有助于使病人的情緒得到穩定,對于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順利進行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導病人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在治療中,醫護工作者要熟練掌握基本技術,規范言行舉止,給病人足夠的尊重,用耐心的態度對待病人,樹立醫患之間的信任感。對于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要詳細向病人說清楚,疏導病人的情緒,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醫患溝通中要體現足夠的人文關懷,才能幫助病人建立接受治療的信心,提高康復的效率。

2 注重基礎護理

基礎護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護理的效率、治療的效果及病人的心理,是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及技術。

骨科病人大多需要臥床治療,護理中主要保障臥床病人的舒適度,一般術后七至十天病人需平臥,可以用柔軟物體墊高受傷的肢體,以減少壓迫。在輸液時,應考慮病人肢體的活動度,對上肢骨折的病人盡量采取下肢輸液,下肢骨折的病人盡量采取上肢輸液。護理過程中,手法要輕柔,除了利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提高護理技術之外,還要注重病人對護理的感受及評價,給予適當調整。骨折創傷處的疼痛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及情緒。醫護人員應該觀察病人的病情,綜合考慮,評估其疼痛的水平,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可以通過疏解情緒使其心態放松,必要是需給予止痛藥。因病人臥床無法運動,護理人員應當時常幫助病人按摩腰椎及肩胛部位,并指導病人在保證身體不受損的前提下活動健康部位,促進血液流通,有利于促進康復進程。

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自身素質是優質護理的基礎,也是護理有成效的前提,基礎護理對治療效果有直接影響。外科骨科護理中的優質護理服務要求護理人員在掌握骨科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增進相關知識,做到規范操作、專業護理、合理溝通,提高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

3 優化住院環境

環境的清潔與舒適能夠影響到病人的情緒,也是病人治療及恢復過程中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和優化的前提。優質護理服務要給病人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體現人性關懷。要確保房間的每日清掃工作按時進行,為病人提供方便的飲水和飲食服務,尤其對于骨科活動不便的病人,要保證其生活所需物品。被服要勤于換洗,以免出現褥瘡等癥狀,影響病人的康復及情緒健康。優質護理服務要以病人為本,使病人在輕松的環境中治療,有利于康復。

4 心理護理

病人的心理健康護理也是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服務質量,護理工作者應當在治療過程中增進與病人的交流,幫助病人了解其病情,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病人要加強勸解,鼓勵和支持病人,使病人的負面情緒得到糾正,使情緒趨于穩定。

護理人員要做到語言得當、行為得體,增強服務意識,確保病人接受優質護理。在與病人的溝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病人的不同情況。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有利于消除與病人之間的距離,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這既是治療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也是護理及康復中必不可少的條件。

5 人性化護理

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是優質護理的核心精神。確立“ 一切以病人為中心, 提供優質優先服務”的宗旨,確保病人在醫院就診時的需求能獲得最大的滿足。門診分診護士在接待病人時,面帶微笑,主動了解病人的要求和期望,用真誠的關心和藹的態度服務于病人。查房時,主動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進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時,要以確保病人的安全、舒適為前提。提供的一切服務都要從病人的角度出發。

制訂以人為本的服務質量標準,對每一個環節都制訂質量控制標準,詳細說明對服務的要求,使護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為病人提供全面的個性化的服務,首先要求護士一視同仁,尊重病人,尊重其生活方式、人生觀、治療意愿。其次要以病人的病情特點為著眼點,提供質量高、有效、經濟的護理。針對不同的病人,充分考慮其體質不同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提供不同的護理模式,使其恢復到最佳狀態,盡可能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外科骨科護理中的優質護理服務首先在于規范護理技術及行為,從基礎上保證護理質量的提高,然后要以病人為本,使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達到舒適的狀態。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成功率和減少后遺癥的發生,而且對于提升醫療工作者的形象,改善醫患關系也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程蕾, 游川. 注重基礎護理內涵建設,促進護理學科發展[J] . 全科護理, 2010, 8( 3B) : 739-740.

篇(6)

褥瘡是皮膚組織長時間處于持續壓迫狀態形成的。其實質就是壓迫性潰瘍,是因神經營養功能紊亂及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營養不良而發生的一種軟組織壞死現象,是長期臥床病人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骨折病人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養,時間過長不注意翻身和護理骨突部位很容易就發生褥瘡,由此給病人帶來更大的痛苦。護理長時間臥床休息且易發生褥瘡的骨折病人成為我們護理中的重點。臨床中預防褥瘡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定期翻身,使用氣墊床。但氣墊床舒適度差,病人不愿意配合。自2010年我科開始使用水袋預防褥瘡,舒適度高,靈活度大,取得了護理計劃的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10年1月11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骨折需臥床休息的病人100例,按住院先后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24例,女26,其中下肢骨折43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平均年齡45歲,平均臥床時間14天;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其中下肢骨折40例,脊柱骨折5例,骨盆骨折5例,平均年齡43歲,平均臥床時間13天。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方法

2.1分組方法: 將100例臥床病人按住院先后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氣墊床組)50例,實驗組(水袋組)50例,都進行常規的護理,觀察時間都為兩周。

2.2對照組病人給予氣墊床預防褥瘡,給以常規護理措施。

2.3實驗組病人給予水袋預防褥瘡。

方法一:將一次性乳膠手套裝水大約至2/3滿就行,水一定不能太多,易被壓爆。水也不能太少,起不到支撐的作用。在手套頸部打上死結,一定要系緊避免水外滲。方法二:市面上也能買到水袋,將準備好的水袋分別由兩個或者三個一起用毛巾或者中單包裹嚴密,做成大小不等的水袋墊子,將其放在骨突兩側。同時為了滿足病人的舒適度,可以將準備好的水袋加熱到成人體舒適的水溫,放在骨突部位兩側,同時也應該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天氣情況和室內溫度等來調整水袋的溫度,如果水袋的溫度太高很容易把病人燙傷,而太涼則起不到促進局部組織的血運循環的作用,并且還有可能將病人的褥瘡加重的后果。

2.4效果評價:按照褥瘡評價標準進行觀察兩組病人褥瘡的發生情況,比較兩組病人使用兩種方法的舒適感體驗,以010級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

2.5統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t檢驗,以P

3結果

表1兩組病人褥瘡發生率及舒適感測評結果(n=100)

4討論

4.1骨科臥床病人褥瘡發生的原因及機理:長期臥床患者體力極度虛弱、氣血虧虛,又因身體局部長期受壓導致氣血運行失暢,加之護理不當,致位于體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間的皮膚組織,甚至肌肉,因持續受壓,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而形成的潰瘍。骨折臥床病人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性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是臨床常見并發癥之一。褥瘡本身不是原發疾病,大多是原發疾病未經良好的護理而造成的損傷,加重病情,延緩病程,嚴重者可一起敗血癥。褥瘡好發于受壓且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骼隆突處,以及皮膚皺褶處,同時與臥位有著密切關系。褥瘡發生的原因與壓力、剪切力、摩擦力、局部潮濕或者排泄物刺激、全身營養不良或者水腫、感覺與運動障礙或者受限制病情、醫療護理措施的使用不當和護理過程中的不正規操作和翻身過程中用力過大造成皮膚破潰等等有關。都是造成臥床的骨科病人發生褥瘡的原因。

4.2基礎護理:隨時保持患者床單元清潔、干燥、平整,傷口滲液、滲血者應該及時跟換敷料。保持衣物干燥,保持氣墊床氣體的飽和,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應盡量使患者全身放松,減小心里壓力,除患側肢體制動外,指導患者如何在床上自動水平移動更換,增加肌力恢復,指導家屬每隔1h2h為病人做背部按摩30分鐘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4.3水袋及氣墊床對預防褥瘡的作用及護理:本次試驗結果顯示,水袋在預防骨科臥床病人發生褥瘡的作用效果中與使用氣墊床的效果比較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使用水袋預防褥瘡仍應注意加強觀察護理。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各種骨骼牽引、石膏托固定、夾板固定的病人只能處于平臥位,故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處,每兩小時更換一次部位,將骨突出處懸空。在肢體與肢體之間的骨突也應高度重視,需要用水袋墊在其肢體的骨突部位兩側,以防褥瘡的發生。大的水袋能代替軟枕的效果,在使用的過程中應注意密切觀察受壓部位的血運情況外,還應注意水袋的質量,隨時注意水袋有無滲漏現象或者其他的問題,防止水袋內的水流出影響病人的病情,增加并發癥的發生。而氣墊床對有些部位不能夠提供更好的空隙空間,加上氣墊床的材質是由防水性的材料制成,使用時特別是體虛或者肥胖患者長時間臥躺后容易出汗,由于氣墊床的透氣性較差而使汗液不能得到及時的排除,引起并發癥的可能,同時也間接性的增加了護理時間和難度,使有的骨折病人的傷口、小關節或者石膏部位的皮膚組織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護理。在預防骨科臥床病人褥瘡的作用中與使用水袋組的實驗組進行對比,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的作用相似。但對照組病人對使用氣墊床的舒適感體驗與實驗組比較,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5小結

綜合來講褥瘡的好發部位與壓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濕、營養不良、感覺與運動障礙、醫源性有關。水袋靈活性大,自制水袋小巧,使用起來靈活性大,隨著而變化,適用于各種骨折長時間臥床病人的不同部位,使組織皮膚能得到更好的空隙,促進組織血液循環加快、減少局部組織持續長期受壓造成的缺血、缺氧、壞死現象,改善了骨科臥床患者由于長時間臥床皮膚長時間的受壓,消耗大量的營養而引起軟組織皮膚壞死潰爛,大大改善了護理的工作量和護理質量,適合于各種長時間臥床的骨折病人,患者感到舒適,愿意接受,患者易于配合等優點,適合各層次醫院的推廣應用。

篇(7)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2(b)-121-02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1],又稱壓力性潰瘍,是護理常見并發癥。臨床護理工作中壓瘡發生率為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由于昏迷程度深、活動受限、臥床時間長,營養攝入障礙等多種因素易致壓瘡的發生。有效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昏迷臥床病人壓瘡的發生,是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我科136例重型顱腦損傷病人,采用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Waterlow's評分表)對其壓瘡因素進行評估,針對性地采取個體化、綜合性護理措施,有效預防了壓瘡的發生,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4年8月~2007年9月共填寫評分表136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2例,年齡14~85歲,平均44歲。格拉斯哥≤8分,排除醉酒及住院期間病重死亡者。住院時間4~425 d,平均48 d。

1.2方法

1.2.1 Waterlow's壓瘡危險評估表根據評估累計分值,10分為危險、15分為高度危險、20分為非常危險,分值越高,發生壓瘡的危險性越高。病人入院后24 h內責任護士及時逐項評估壓瘡危險因素,并針對評分結果實施護理措施,見表1。

1.2.2減壓護理入院后即安置在氣墊床或高密度的泡沫床墊上;每2小時協助翻身一次;保持肢體的功能位,合理使用翻身枕,定時查看受壓部位的皮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安置正確臥位,平臥位時床頭抬高不超過30度;側臥位時,屈髖屈膝,兩腿前后分開,翻身時避免拖、拉、拽、扯,尤其是臀部要抬高。對病情嚴重病人采取間隙性解除壓力,使用小腰枕,以使骨突處懸空。

1.2.3做好對家屬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家屬翻身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壓瘡形成的原因、好發部位、預防措施等并示范,使其了解預防壓瘡的知識,積極主動配合,共同參與護理計劃的實施。加強督促指導,使家屬在病人住院期間掌握翻身、叩背、按摩的要領。

1.2.4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病人由于昏迷,不能自主進食,傷后3~5 d根據病情、經濟狀況選擇腸內或腸外、靜脈營養等互補結合的方法補充營養,盡快恢復內環境的平衡。

1.2.5 有效的大小便護理根據病情采用留置尿管或保鮮袋接尿,保持會陰、及肛周皮膚清潔、干燥。腹瀉或大便失禁者便后軟紙擦拭,及時清潔并在肛周涂紫草油或氧化鋅軟膏保護。保持床單元的平整、清潔、干燥。

1.2.6 肢體功能鍛煉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后24 h即可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3次/d,15~30 min/次,同時由遠端至近端輕柔、緩慢、有節奏地進行四肢肌肉的拍、揉、按摩,被動活動各關節時,順序為先小關節后大關節,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漸進。

1.2.7 促醒護理病情穩定后采用聽覺刺激[2],可戴耳機聽廣播、音樂和親人的呼喚聲,錄制病人最喜歡的歌曲和音樂,音量輕柔,3~4次/d,10~20 min/次。撫摩刺激和語言刺激同時進行,由病人父母或愛人對其頭部、體表進行撫摩、握手,交流平時熟悉的話題。光照刺激,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用紅或綠或藍色紙包蓋手電筒,對病人頭面、側面和正面進行照射,6次/d,10下/次。疼痛刺激,用棉簽桿刺激足底、十趾,強度以不損傷表皮為度,6次/d,每次8~10 s。溫熱水擦浴3~4次/d,泡足以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忌用熱水袋,防止燙傷。

2 結果

入院時病人Waterlow's壓瘡危險評分均>20分者136例(100%),出院時>20分者38例(27.94 %)。住院期間均未發生壓瘡。病人入院時、出院時壓瘡危險評分比較見表2.

3 討論

壓瘡的發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常見的局部因素有持續壓力、摩擦力、潮濕。潮濕可由皮膚出汗、大小便污染、引流液污染引起,導致皮膚浸漬、松軟,易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傷。全身因素有感覺喪失、營養不良、年齡、組織灌注不足、體重、體溫、制動等。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在急性期和康復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運動認知綜合功能障礙,被動時間長,從表2顯示,入院時病人運動/感覺缺陷評分為5.32分是本組病人發生壓瘡的第1危險因素,由于不能自行變換或手術時間>2 h,垂直持續壓力是導致壓瘡發生最重要原因;運動功能障礙是發生壓瘡的第2危險因素,被動變換時的剪切力、摩擦力是導致壓瘡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性別和年齡以及禁食期間營養素攝入不足和排便功能異常是發生壓瘡的第3危險因素,其中女性和老年病人在皮膚受壓、潮濕部位易發生壓瘡;隨著治療的實施或病情的進展,入院時不存在的或潛在的危險因素會產生并表現出來。因此,對昏迷臥床病人應定期或隨時進行評估,及時跟上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案,修改護理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護理。

在以往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中,翻身后對骨突受壓部位常使用紅花酒精按摩,而現代觀念認為,按摩無助于防止壓瘡,因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皮膚的保護性反應,解除壓力后一般30~40 min退色,不會形成壓瘡,無需按摩;按摩易使骨突組織血流量下降,組織活檢顯示該處組織水腫、變形、分離,局部皮膚損傷,故發紅部位禁用按摩[3],而酒精可造成皮膚干燥,降低局部皮膚的抗病能力。

壓瘡的預防重于治療,預防的關鍵是預測。以往對可能發生壓瘡的預測是憑護理人員主觀臨床經驗考慮,沒有一個具體衡量的標準來系統評估壓瘡發生的各項因素。應用Waterlow's評分量表可對有壓瘡危險的病人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此表簡單易懂,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對壓瘡問題的重視和預防意識。我們對重型顱腦損傷昏迷臥床病人采用Waterlow's評分表及時評估病人多項綜合因素,評分在10~14分之間,有發生壓瘡的可能性,可給予個別健康指導;評分在15~19分,有發生壓瘡的危險,在健康指導的基礎上必須盡早采取預防措施;評分在20分以上者,分析病人的相關資料,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減少受壓,定時翻身,在翻身的同時給病人安置正確,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加強支持療法,加強對病人家屬健康教育,嚴格交接班,護士長負責檢查督促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潛在問題提出注意事項,層層把關,使干預措施更具針對性,有效預防了壓瘡的發生,最大限度減輕病人痛苦,真正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疾病康復。本組病例研究結果顯示,重型顱腦損傷病人雖然存在引發壓瘡的多種危險因素,但只要及時準確評估,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嚴格管理就能有效預防壓瘡。同時,評估量表的過程和護理措施的實施,有利于培養護理人員標準化、系統化實施護理,提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殷磊.護理學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6.

[2]史月田,王碧艷.呼喚治療護理模式對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的促醒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6):3-5.

篇(8)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2-0087-02

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護理模式的完善。優質護理服務除了包括關乎病人身體健康的基礎護理,即以疾病為中心進行的護理活動以外,逐漸轉變為同時致力于病人生活質量的提高,為其提供全面的優質服務,將醫療護理與病人心理及社會密切聯系,建立起新的護理模式。

1優質護理理念

外科骨科護理中的優質護理服務,主要理念是人性化護理。優質護理要綜合考慮醫療效果與病人反應兩個方面,是一種整體有效的、個性化的護理模式。為提高病人身心的舒適感,以病人為中心,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也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和病人對醫療工作滿意度的提高。

護理質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醫患之間的溝通。外科骨傷病人多為意外事故,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與病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有助于使病人的情緒得到穩定,增加病人對護士的信賴感,消除或減輕手術病人恐懼心理,對擇期手術病人來說,在手術室停留的時間雖極為短,但卻是一生中較為特殊的一段經歷,因而顧慮重重,護士應給于及時的疏導和安慰,從而穩定病人的情緒,對于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順利進行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導病人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在治療中,醫護工作者要熟練掌握基本技術,規范言行舉止,給病人足夠的尊重,用耐心的態度對待病人,樹立醫患之間的信任感。對于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要詳細向病人說清楚,疏導病人的情緒,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醫患溝通中要體現足夠的人文關懷,才能幫助病人建立接受治療的信心,提高康復的效率。

2注重基礎護理

基礎護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護理的效率、治療的效果及病人的心理,是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提高護理的職業素質,護理文化建設。不但從制度上,紀律上規范護士行為,更重要的是逐漸統一了護士對護理工作的價值取向價值觀。這一觀點逐漸滲透到護理工作的一切活動中,激發了護士的智慧,潛能和創新精神。

骨科病人大多需要臥床治療,護理中主要保障臥床病人的舒適度,一般術后七至十天病人需平臥,可以用柔軟物體墊高受傷的肢體,以減少壓迫。在輸液時,應考慮病人肢體的活動度,對上肢骨折的病人盡量采取下肢輸液,下肢骨折的病人盡量采取上肢輸液。護理過程中,手法要輕柔,除了利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提高護理技術之外,還要注重病人對護理的感受及評價,給予適當調整。骨折創傷處的疼痛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及情緒。醫護人員應該觀察病人的病情,綜合考慮,評估其疼痛的水平,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可以通過疏解情緒使其心態放松,必要是需給予止痛藥。因病人臥床無法運動,護理人員應當時常幫助病人按摩腰椎及肩胛部位,并指導病人在保證身體不受損的前提下活動健康部位,促進血液流通,有利于促進康復進程。

3優化住院環境

環境的清潔與舒適能夠影響到病人的情緒,也是病人治療及恢復過程中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和優化的前提。優質護理服務要給病人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體現人性關懷。要確保房間的每日清掃工作按時進行,為病人提供方便的飲水和飲食服務,尤其對于骨科活動不便的病人,要保證其生活所需物品。被服要勤于換洗,以免出現褥瘡等癥狀,影響病人的康復及情緒健康。優質護理服務要以病人為本,使病人在輕松的環境中治療,有利于康復。4心理護理

病人的心理健康護理也是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服務質量,護理工作者應當在治療過程中增進與病人的交流,幫助病人了解其病情,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病人要加強勸解,鼓勵和支持病人,使病人的負面情緒得到糾正,使情緒趨于穩定。

護理人員要做到語言得當、行為得體,增強服務意識,確保病人接受優質護理。在與病人的溝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病人的不同情況。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有利于消除與病人之間的距離,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這既是治療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也是護理及康復中必不可少的條件。

5人性化護理

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是優質護理的核心精神。確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優質優先服務”的宗旨,確保病人在醫院就診時的需求能獲得最大的滿足。門診分診護士在接待病人時,面帶微笑,主動了解病人的要求和期望,用真誠的關心和藹的態度服務于病人。查房時,主動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進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時,要以確保病人的安全、舒適為前提。提供的一切服務都要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制訂以人為本的服務質量標準,對每一個環節都制訂質量控制標準,詳細說明對服務的要求,使護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為病人提供全面的個性化的服務,首先要求護士一視同仁,尊重病人,尊重其生活方式、人生觀、治療意愿。其次要以病人的病情特點為著眼點,提供質量高、有效、經濟的護理。針對不同的病人,充分考慮其體質不同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提供不同的護理模式,使其恢復到最佳狀態,盡可能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參考文獻

[1] 程蕾,游川.注重基礎護理內涵建設,促進護理學科發展[J].全科護理,2010,8(3B): 739~740.

篇(9)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2-0190-01

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如腫瘤、骨折后,以及因腦中風、腦外傷而造成偏癱,糖尿病后期等等。這些病人由于不能起床活動,只能長期臥床休息。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常見有許多潛在的護理問題,現根據病人常見護理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

1 常見的護理問題

1.1 有皮膚感染及褥瘡發生的可能:病人長期臥床,使身體的重量長期壓迫某處組織,皮膚表層脫落與汗液等堆積在一起,使病菌孳生繁殖,使該處的皮膚、皮下組織長期得不到血液的供給,而導致局部組織缺血、腫脹、破潰、壞死等一系列變化,因而形成褥瘡。

1.2 口腔感染:長期臥床病人免疫力減退,口腔內的細菌攜帶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的攜帶率也比正常人高,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的途徑之一。

1.3 大小便失禁:長期臥床病人往往會伴有大小便失禁,如不做好預防護理工作則會引起褥瘡等并發癥。

1.4 泌尿系感染:長期臥床病人全身骨骼脫鈣明顯,大量鈣鹽從腎臟排出。如飲水不多,鈣鹽易在腎臟或膀胱形成結石或引起感染。

1.5 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病人長期臥床易發生關節僵直、廢用性變,自主運動減少,引起肌萎縮。

1.6 靜脈血栓形成:臥床病人因肌肉不運動,下肢靜脈血回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靜脈,出現肢體腫脹、疼痛。血栓脫落,沿血管走行,造成重要臟器栓塞。

1.7 精神抑郁和緊張:長期臥床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心理壓力大,甚至產生沮喪厭世情緒。針對長期臥床患者的護理問題做好各方面的護理十分重要,不僅延長了患者的生命時間,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2 護理措施

2.1 以預防為主,防止組織長時間受壓;整體治療,改善營養、血循環狀況;觀察受壓部位,預防褥瘡的發生。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勤檢查。避免局部長期受壓,鼓勵或協助患者經常更換臥位,2~3h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的動作,按需要墊海綿或氣圈支持身體空隙處。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使用便盆時不可硬塞、硬拉。增進局部血液循環。經常按摩受壓部位。患者的被褥要常曬,床單、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經常更換、清洗。患者衣著要寬大柔軟,貼身內衣純棉最佳,領扣、腰帶要寬松易解、不影響呼吸。另外進行皮膚護理,通過洗澡可以使病人的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排泄功能,預防皮膚感染和褥瘡的發生,還可以觀察病人的一般情況。做好會陰皮膚護理,每日清洗會陰一次,保持會清潔干燥,不留指(趾)甲,宜留短發,保持頭發清潔,使病員清潔、舒適、美觀。

2.2 口腔護理中,要注意到刷牙與漱口。要求臥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飲料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難的病人(中風、腦癱、口腔內腫瘤術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飲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時需做口腔護理。刷牙漱口后應飲一到二口溫水,以沖洗咽喉部,其目的是將該部位的細菌總數的數顯減少,是將細菌稀釋后吞咽至胃內由胃酸殺滅。如遇疾病限制飲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飲水總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飲水,達到清潔口腔、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2.3 長期臥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應及時抗感染治療,同時需做好心理護理、基礎護理。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齡、病情、失禁的原因、時間(晨間、晚間)等,根據分析制訂個體化護理方案。如果病人清醒,但虛弱無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可通過觀察病人的二便規律,再根據規律設定安排二便護理計劃,做到有目的、有準備的主動護理,減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數。如果病人癡呆,小便失禁的處理也可參照上述方法,若效果不好,可在床上(對不穿內褲者)或內褲中的會放置吸水墊子,材料可選用海綿類吸水力強的物品,外用純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使用該墊應及時更換避免尿液刺激皮膚引發皮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動,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護理,可在積極用語言的向導、鼓勵病人自我護理,減少家屬或他人的照顧。具體方法:可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便器,完成自我護理使病人產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

2.4 病人由于長期臥床,長期不能進行活動,全身骨骼脫鈣明顯,大量鈣鹽從腎臟排出。如飲水不多,鈣鹽易在腎臟或膀胱形成結石或引起感染。病人易多飲水。生活規律,定時定量飲水,保證每天尿量2000ml以上,注意功能鍛煉。患肢應積極行肌肉舒縮活動。這樣,骨骼不斷受到肌肉收縮力的作用,脫鈣減少,可防止結石發生。病情允許時要經常變化,防止鈣鹽沉積,減少結石發生。

篇(10)

結果:78例患者平均住院33天中,試驗組無一例褥瘡發生,皮膚稍紅2例,對照組皮膚紅腫8例,水泡6例,破潰4例,其中1例創面潮濕有膿液。

結論:維生素E按摩皮膚+按時更換可預防臥床病人褥瘡的發生。

關鍵詞:維生素E 更換 臥床病人褥瘡

【中圖分類號】R2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69-02

褥瘡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發生褥瘡是護理工作中較棘手的問題,不僅因為它使局部組織損壞會加重病人的痛苦,而且當其發展至壞死潰瘍期損壞可深達骨面,細菌極易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病人生命,影響患者后期治療,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預防褥瘡的發生是臨床醫護人員對長期臥床病人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科對褥瘡高發人群在入院后采取用維生素E按摩容易受壓部位皮膚,按時翻身,避免褥瘡發生,效果滿意,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我科于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住需長期臥床患者78例,年齡在60至78歲,平均住院天數33天,男性病人42例,女性病人36例,其中癱瘓患者患鼻癌2例,肺癌晚期3例,糖尿病1例、腦血栓后遺癥25例、老年性癡呆2例,腦出血15例,帕金森綜合征1例,肝癌5例,左心衰8例,肺心病失代償期16例,大小便失禁2例,均為褥瘡高發人群,入院時患者皮膚完整無受損情況。年齡,營養,家屬及護理人員對褥瘡重視性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按時翻身,注意病人營養,保持床鋪干燥,試驗組實驗組在上述方法基礎上用溫水洗凈雙手后,用溫濕毛巾擦凈患者皮膚再取維生素E注射液均勻涂摸于褥瘡好發部位骨突處,如臀部、兩側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結,肩胛骨、股骨大轉子、坐骨結節、膝、踝、足跟等部位,再取維生素E注射液2-3毫升于手掌心與另一手掌摩擦,摩擦至發熱發燙用大小魚際肌在以上部位輕輕按摩1-2分鐘,按摩過程中注意保暖,整個過程10-20分鐘,每日4—6次,4小時翻身一次。

2 結果

上一篇: 倉庫檔案管理 下一篇: 高效檔案管理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