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6:18: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生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文明是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文明形式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農業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發展。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是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分析農業信息化服務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制約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1農業信息化服務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制約因素
1.1機制和制度制約
機制方面,目前我國經濟仍處于不發達階段.市場機制和體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場行為不夠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化程度不高、市場準人監管不力、相關的信息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制約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制度方面。雖然我國在“環境問題進入政治、法律和經濟結構之中.使得環境保護制度化”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這一層次的生態文明建設并沒有對地方政府、企業和民眾構成有效的約束。中國已有的環境法律法規.由于規定的權限不夠.還不能完全保護人民的環境權益由于經濟利潤的受益者——企業和環境經濟的承擔者——普通公眾懸殊的社會力量.導致處于弱勢的公眾環境權益常被忽視和侵犯在執法方面.不少地方環保經費沒有被列入政府財政預算,基本是靠排污費運轉,造成了“污染越重,環保越富”的怪現象。
1.2社會主體制約
1.2.1社會主體意識制約社會主體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與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緊迫性的認識不夠充分,重視經濟增長,忽視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對生態文明的意識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它直接決定著人們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但從我國現實來看.這種意識還未能在廣大民眾中形成燎原之勢同時受農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質的影響制約。他們對農業信息化在技術、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認知.對農業信息化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更是薄弱
1.2.2社會主體行為模式制約假設社會主體是理性的經濟人.為追求效用最大化.會對當期利用和保護資源所帶來的邊際收益進行比較當兩者相等時.社會主體所獲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則社會主體的消費偏好傾向于當期消費.會充分甚至過度利用當前自我可控資源.來獲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進入這樣一種生產模式.價格、政策等市場信號對社會主體動機的作用會讓位于以“破壞性使用資源”獲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驅使下.社會主體對資源的過度利用,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而應用信息技術管理資源時.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開發利用各種資源了。
1.2.3農村復合型人才的制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具有現代農產品知識、商務信息知識、網絡技術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農村地區.對農業信息化和生態文明的宣傳力度不夠.大多數農民本身又沒有利用網絡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關人才大多不愿意到農村服務,造成了農村地區該種復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從而制約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1.3生態文明建設的信息化平臺制約農業信息化對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環境、縮小城鄉差別、構建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況.阻礙了農業信息化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
1.3.1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平衡我國農業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經濟較發達的平原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高。設施較齊全,網絡質量優良,但在較偏遠的山村地區.網絡質量遠不如平原地區.設有有線電視網絡的山村也較少靠近城鎮的農村的各種網絡普及程度較高.而遠離城鎮的農村信息網絡的建設要相對落后
1_3.2信息獲取費用較高較高的信息獲取費用減緩了信息到達農民手中的速度農民要上網就必須購置上網設備.繳納上網費用.這對處于小規模經營狀態下的農民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過高的信息獲取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地區互聯網的普及.阻礙了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1.4規模制約
在廣大農村地區.相當多的企業規模較小.致使在許多生產領域.每單位實物產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資源利用率低。同時,廣大農村農戶比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關意識薄弱.使得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監控困難.生態文明建設的技術和成本要求較高、推廣不暢。如農業廢棄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飼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術處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階段,實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態文明建設。
1.5環境制約
近些年.由環境惡化引發的種種問題,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影響社會和諧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農村的生態環境近年來不斷惡化.我國肩負著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22%人口的重負.環境所承載的壓力非常大。農村生態系統本來就很脆弱,盲目開荒、毀林和私采礦產資源造成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現象依然嚴重。農田生態質量下降,化肥、農藥的殘留和工農產品的廢棄物對水體、土壤污染嚴重影響農畜產品的質量,危害著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國生態和信息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建國以來,我國的生態和信息技術有所發展.但受落后的技術和科技觀念的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廣泛的發展和應用加之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農民在種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變革.嚴重影響到農村新科技的推廣和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
2農業信息化服務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農業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務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立足于農村.服務于農民,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法規。積極構建長效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來推動.也需要政府和權力機關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來進行硬約束.需要制度來評價、激勵和補償.以此構建長效機制
2.1.1在立法上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將其內在要求寫入相關法規政策制定專門的法律或在各種經濟立法中突出生態環保型經濟的內涵.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體現進而要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切實維護法律的尊嚴。
2.1.2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決策機制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納入各級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增強政府在產業發展、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決策和協調能力如完善和強化環境保護規劃和實施體系.引入以公眾參與為核心內容的社會機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健全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等.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提高環境政策的社會經濟效率各級環保部門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合作與協調.建立和完善部門協作制度、信息通報制度、聯合檢查制度等。通過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力爭從源頭上杜絕生態破壞和生態失衡問題
2.2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農業信息化及生態文明意識.培養相關人才
2.2.1將生態文明納入教育課程體系為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培養相關人才.將生態文明的相關內容納入到大、中、小學的有關課程中,重視學校教育.尤其是重視青少年生態倫理觀的培育和提高:與生態環境關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關專業.應設立生態文明建設的專業課程.從課堂及校內外實習等渠道灌輸生態文明思想和觀念
2.2.2將生態文明納入研究體系所有研究型大學及其他科學研究單位.也應將生態文明納入其研究范疇。其研究成果要在社會上大力推廣.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降低消耗、保護環境,實現建設生態文明的目的
2.2.3將生態文明納入宣傳體系首先.在廣大農村地區.建立相關的培訓教育機構.廣泛開展信息化及環保知識教育:積極活化宣傳載體,豐富生態文明宣傳內容.積極開展生態示范區、文明生態村等創建活動。其次,強化生態輿論監管應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嚴查各類環境污染和破壞生態行為,以輿論監督促進嚴格執法。最后,樹立生態的文明發展觀,培育公眾的科學、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適度、綠色、節約的消費方式,使“關心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生態”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為。
2.3加速農業信息化進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我國仍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其中因污染造成飲用水不安全的人口達9000多萬人。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來自國家環保總局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我們的飲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最新檢測報告(2005年6月份)稱,我國七大水系,水質達到I~III類水體的占49.2%,IV-V類(受污染水質,不能用作飲用水源)水體的占28.5%,劣五類(已喪失直接使用功能)水體的占22.3%。湖泊水庫中滿足Ⅱ~Ⅲ類水質的湖庫有7個,占26.9%;Ⅳ~V類水質湖庫有9個,占34.6%;劣V類水質湖庫有10個,占38.5%。
(二)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的土壤處于警戒狀態,污染比較嚴重的約5%。蔬菜中農藥污染問題更為嚴重,農產品已經缺乏安全保障。由土坡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和人體健康事件時有發生,成為影響農業生產、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在有關部門進行的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中,江蘇調查區蔬菜和稻米的鉛超標率分別達到60%和46%。廣州調查區的蔬菜樣品中,七氯和異狄氏劑醛的檢出率都在85%以上,而硫代硫酸鹽的檢出率竟然高達94%。一些地方的稻田土壤因滲入鎘廢渣而被瀉染,致使稻米中的含鎘量超標,無法食用。因土壤污染,全國每年糧食減產1000萬噸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約125億元。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近年來,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加快,由此帶來生活垃圾量的迅猛增長,并且因城市垃圾向城郊和農村轉移,對農村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日益嚴重。2005年《各地區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情況》顯示,當年全國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僅為51.7%。據測算,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2.8億噸,生活污水約90多億噸,人糞尿年產生量為2.6億噸,絕大多數沒有處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隨意傾倒、隨地丟放、隨意排放。畜禽糞便年產生量達27億噸,80%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沒有污染治理設施。在一些地區,畜禽養殖污染成為水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二、農村生態環境復合污染的原因
(一)污染型產業向農村快速轉移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污染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從城市向農村轉移。一些農村,為承接污染型產業和引進這些企業,地方政府許諾提供各種優惠條件,表面上看,引進這些污染產業不僅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投資,而且給當地村民一些就業機會,有些地方為了回避國家對土地的管制政策,采取“以租代征”的辦法非法占用農民的土地。有些地方根本不考慮國家的環保政策,違法違規建設。由此對村民造成的危害是長遠的。
(二)農業化學品的過量使用
我國化肥年施用量已達4700萬噸,居世界之首,單位播種面積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成倍超出發達國家為防止水體污染所設置的安全上限值。我國湖泊與河流中的污染負荷有50%以上源于非點源污染,來自農業面源污染的約占1/3。此外,僅從占全國作物總播種面積20%的集約化、專業化的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區域來看,每年因氮肥的不合理使用而損失的氮就達300萬噸,占我國氮化肥總用量的12%。大量使用化肥已經引發全方位立體污染,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難以逆轉,還導致了溫室氣體對氣候變化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等現象。
我國年均化學防治面積45億畝次,因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而污染的土地超過2187萬公頃,約占耕地面積的16%。過量使用的農藥和化肥利用率僅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農藥造成了地表水富營養化和地下水污染。
(三)農村土地布局不合理
農村工業化是中國改革開放期間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縣域經濟發達的浙江、江蘇等東部發達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這種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反積聚效應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污染治理困難,還導致直接污染的危害。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明顯低于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綜上所述。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地區轉移、污染嚴重的企業向西部和落后農村地區轉移;同時,農村工業化過程中,對企業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的不合理布局,農田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過量是農村生態環境復合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一)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
針對我國目前農村生態環鏡污染日益嚴重的狀況,我國在起草污染防治政策、立法、標準體系時,有必要借鑒美英先進經驗。第一,由于各生態要素相互關聯的特點,在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農村環境保護條例,建立農村環境監測、信息統計、質量評價等標準、方法體系時,應注意與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的綜合協調,同時應對現有的這些法規中已有的一些制度進行完善;第二。在立法中應強調預防體系的健全,并規定嚴格的法律責任;第三,在立法上應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確立公眾參與制度,充分發揮公民個人、NGO等環保組織以及社區的作用,讓他們積極參加到污染防治工作中來;第四,建立污染整治基金制度、污染整治市場體系和環境污染風險責任保險制度,促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整治向市場化發展。
(二)強化政府在生態環境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在生態環境管理中有著舉足輕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階段,政府應采取“發展導向”模式。(1)政府應打擊地方保護主義,加強環境執法力度。健全有利于提高執法效能的長效保護機制,用制度來監督環境。環保系統應該實行環境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2)建立宏觀綜合決策機制,健全中央—地方協商制度。要把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狀況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資源的消耗、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納入統計指標,使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表示。環境保護政策要同部門發展政策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相結合。同時,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博弈的合作均衡。(3)進行有效管理,促使環境外部性內在化。由于市場存在失靈情況,因而通過政府來對環境資源利用進行管理來糾正市場失靈,使外部性問題得以解決。政府可通過征收“屁古稅”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建立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和補償制度。
隨著發展,政府應逐漸轉向“秩序導向”模式。強化公共資源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建立起合理的環境經濟利益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利益關系。
(三)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要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監測指標體系和信息系統,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重要農產品產地的環境監測。加大農村環境監督執法力度,嚴格查處小造紙、小化工、小冶煉、小水泥等高污染行業違法排污行為。對長期超標排污的私設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直排的,應停產關閉。對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未經驗收擅自投產的,應停產停建。對治理無望的企業和生產能力,應關閉取締。嚴格環境準入,禁止不符合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農村地區立項。加強自然保護區環境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采礦和開展旅游等破壞生態的行為。要充實農村環境保護力量,保證必要的監測、執法裝備、經費等工作條件。
(四)增強科技對生態環境管理的貢獻
(二)生態文化的傳播的概念厘定生態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傳播生態文化其目的在于讓生態文明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生態文化傳播的對象是人數眾多的社會性群體,是大眾傳播。伴隨“綠色文化”在全球的蔓延,生態文化也自成一個體系,發展了一系列的人文社會科學,如生態倫理學、生態藝術等,同時也形成了以生態文化為內容、以物質為載體的各種產品。這些無形的意識和有形的物質都是生態文化傳播的結果。但是文化的傳播過程和受眾的接受程度取決于文化的實用價值、難易程度、文明聲望、時代適應性和抗逆性等多種因素。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生態文化要實現有效的傳播就必須要在這些因素上最大限度的接近大眾心理,將生態文化的傳播作為一種公共性的意識形態擴散,而不是商品的傳銷,簡單地套用商業廣告的傳播形式。曾講過,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此可見,生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除了要借鑒其他文化的傳播形式之外,最主要的是要從目標定位、受眾定位到傳播內容、傳播方式的確定等方面,都能緊緊圍繞著“民生福祉”,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實現生態環境最普惠的價值為目標。
二、我國農村生態文化傳播的現狀
生態文化在農村的傳播是建設美麗中國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當前農村生態文化的傳播卻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局面。沒有物質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層面存在大量的空白,制度文化沒有建立起來,這些都將在今后的一個時期內困擾著農村生態文化的有效傳播。
(一)農村生態文化理念缺失我國農民本身文化水平偏低,再加上廣大農村長期處于缺乏文化引導的狀態,生態意識淡薄,生態文化貧乏也就成為現實。雖然農民對自己生存的環境原本也有保護意識,但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如,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下,農民會關注周圍的生活環境,從物質保障到精神重視,表現出良好的生態文化觀;反之,在面臨生存危機的環境下,加上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文化在農村地區仍然根深蒂固,人就只能著眼于當下,不惜掠奪、破壞村里的公共資源,沖擊鄉里和諧的人際關系。在農業生產活動中表現為目光短淺,涸澤而漁,向耕地要糧食、向山林要產出。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生態觀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大多只關注經濟發展,廣大的農村地區,沒有文化宣傳站,也就沒有在農村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態文化的宣傳活動,村民也就沒有了知識的來源。另外,在農村基層組織,村干部們也是從普通農民中選舉產生的,他們的生態意識并不比普通農民強,所以就形成了當前農村地區從村干部到普通農民群眾生態意識薄弱、生態文化缺失的現狀。
(二)農村基礎設施保障缺乏由于在廣大農村地區,生態文化理念普遍缺失,導致在農村地區的發展重心長期停留在經濟建設上,資金不會投入環保這一高投入低產出,甚至零產出的公益事業上。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不高,土地利用率低,造成了生產效率低下;城鎮化腳步加快,部分耕地被用于工廠、城鎮的建設,加劇耕地面積的減少。為了增加收入,農民不斷開拓耕地面積,提高土壤肥力。他們一方面采取毀林開荒、圍湖造田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積,這樣直接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導致耕地面積的直接減少。另一方面通過農藥、化肥提高土地肥力。短時間內提高了糧食的產量,卻導致土地自我修復功能降低,甚至喪失。而且各種化學物質的使用,造成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殘留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飲用水的污染,再加上各種農業固體廢棄物未得到科學的回收利用,胡亂堆放,也會污染水源和土壤。這些錯誤的做法致使農業的自我修復功能受到破壞。與此同時,農村的生活垃圾日益成為破壞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基層組織從干部到群眾生態觀缺失,導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沒有意識到應該如何建立與環保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制度,致使大部分自然村沒有建立垃圾焚化池,偶爾有幾個固定的垃圾存放地點,但沒有專人定時處理。于是河邊、橋下、田間地頭都成了村民眼中的垃圾坑。
(三)農村生態文化制度缺位我國長期以來在政績觀上奉行唯GDP馬首是瞻的觀念,導致各級政府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抓經濟上,關系到民生的投入卻嚴重不足。尤其是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是一種有投入沒產出的公益性事業。地方各級政府在這方面都不愿意花太多的心思,尤其是對于農村村委會來說,更是不愿意花費人力、財力、精力去投資。如在山區,房屋往往是依地勢而建,居住分散,生活不便。當條件具備后,經常幾個自然村村民集中在某個地勢較平坦的村莊建房定居。這樣就形成了幾個村村民雜居的情形。再加上農村本身規章制度就不健全,于是就出現了村委會雖設有文化活動中心,但除了村干部用大喇叭通知村民相關事務之外,幾乎沒有發揮其他作用;村莊雖建有垃圾池,但村委會難于管理,或者管理不善,經常是垃圾溢出,臭氣熏天仍無人理會。當然,有些村委會制定一些制度,但農民個體意識仍然存在,致使監督不力,這也是導致農村生態文化制度難以貫徹的重要原因。我國現在生態文化傳播面臨諸多困難,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提上發展日程。自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十六大報告、十七大報告相繼提出建立生態文明的理念,十報告更是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并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豐富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內容,將資源產權、用途管制、生態紅線、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管理體制等內容充實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來[3],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操作性。國務院還將福建省列為生態示范區,支持該示范區的建設,為全國生態建設提供模板。
三、推進農村生態文化傳播的途徑
在農村推進生態文化傳播,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目的,也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解決農村生態文化傳播中所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尋找農村生態文化傳播的現實路徑。
(一)夯實基礎設施,為生態文化傳播提供堅實保障在農村推進生態文化傳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農民生活富裕、農村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這兩個目的,離不開經濟基礎這個強有力的后盾。在海南考察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所以要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就要在農村推廣生態經濟模式,鼓勵發展生態農業,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從而為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提供可靠的物質上的依托。同時,各級政府也應該有所作為,制定專款專用制度,定時撥款,協助村委會修建文化宣傳的設施,如文化廣場、生態文化宣傳長廊、生態文化家園;幫助設計整齊劃一的居民住宅,綠化、美化村莊道路,加快建成美麗中國。讓農民生活在生態、和諧、美麗的環境中,就能夠切身感受到生態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最終促進廣大農民積極參與農村生態文化傳播的積極性[4]。
(二)提高生態意識,讓生態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某種程度上說,生態文化的傳播與形成是人與人、人與周圍環境互為影響的結果。我們的理性抉擇應該是大家都盡可能的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在相互之間建立起積極的影響、良性的循環,共同致力于生態文化的有效傳播。首先,要提升村民的領頭人———村干部的生態意識。他們生態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全村對生態文化宣傳活動的重視程度。現實中,大多數村干部文化水平有限,生態意識較弱甚至是零,面對上級傳播生態文化的要求,也只是敷衍。然而,生態文化傳播和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村干部,因此地方政府應當經常對他們進行各種生態文化培訓。其次,要提升村民的生態意識。村民是生態文化傳播的受眾,其生態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生態文化傳播的效果。提升農民生態意識關鍵在于加強生態文化教育,應該把生態文化教育作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終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中對成年農民的社會化再教育尤為重要。只有生態文化的觀念深入人心,才能使農民真正意識到生態文化的發展對于自身以及整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二)走先示范后推廣的路子。十二五時期是張掖加快發展,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生態農業是張掖的比較優勢,把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長期規劃,制定了通過示范普及和過渡三個階段,使全市83%的行政村基本建成生態文明新村,建設一批高標準的小康住宅示范點,按照“縣(區)有示范村、鄉鎮有示范點、社有示范戶”的要求,村村都有示范點,社社都建樣板房,引導農民加快住房改造步伐,生態賬算到家家戶戶。使農民奔小康,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滿足,更意味著思想觀念的轉變,生活品位的提升。臨澤縣平川鎮2010年共落實危房改造農戶292戶,已全部完工,補助資金已全部足額發放,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完成能源沼氣建設143戶,全鎮沼氣用戶累計達到2162戶,新建糞尿分離式衛生廁所320座,全鎮新植農區林網11條,13.2公里,生態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其中蘆灣村被命名為“全國生態文化村”。高臺縣新壩鄉更是從“硬環境入手”,每年都要選擇1至2個社作為示范點,配套建設,采取上級扶、村上投、群眾籌的辦法,投入水泥、紅磚等物資,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大力推行以改院、改廚、改廁、改圈、改水為主要內容的五改工程。甘州區以農村和生態經濟特色、旅游景區開發村、文化產業示范村為重點,全區集中興建標準較高的文明示范點75個。在張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農戶參與文明新村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三)深入聽取群眾意見,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尊重農民意愿,堅持分類指導是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中的一個基本原則,農民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是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對此張掖市政府采取各項措施積極引導農民自愿參與新農村建設,一是深化村務公開管理,調動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二是提供優惠扶持政策,為支持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生態文明新村建設的資金問題,與農民的承受能力相結合,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大拆大建,讓農民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
二、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著力推動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營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一)生態文明新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生態文明新村建設才會有堅強的基礎和不竭的動力。近年來張掖市政府以引導為手段,以農民自愿為前提,從農民最關心最迫切,最容易見到實效的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入手,堅定扶持政策,讓廣大農民享受到生態文明新村建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臨澤縣在全縣統一整合的4個大類,27個項目,3537萬元資金的帶動下,各鄉鎮村投入建設資金5000多萬元,農戶投入建設資金1億多元,有力推動了生態文明新村建設的進程。山丹縣把生態文明新村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中,與其它涉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設計,同步建設,組織群眾綠化居民區道路55公里,載植青海云杉、祁連園柏、垂柳等各類高檔綠化樹木20多萬株,在房前屋后植樹造林2000畝,建成位奇鎮蘆堡村、十里堡村等新農村綠化示范點18個,初步實現了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文教衛體設施健全的目標,闖出了一條深化農村發展的新路子,現在全市申請生態文明新村建設的村民越來越多。
(二)創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為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提供充分保障。當今世界,生態文明已成為發展的最強音,維持生態平衡,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我們追求的愿望和目標,把生態文明新村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集中力量、集中優勢,形成工作合力和整體效益,全力推動生態文明新村建設,是新形勢下農村黨的建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為此張掖市十分注重村級班子建設,注重把群眾信賴,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人才選拔進村級領導班子,注重從“雙強”型村后備干部和致富帶頭人中發展黨員為新農村建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新建各類文化活動室,為黨建活動開展提供場地保證,使文明新風進戶到人。
三、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
(一)按照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的“四化”要求,加快生態文明新村建設,以生產專業化助推農民增收,就是要把促進農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創建生態文明新村活動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抓手。高臺縣以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加工為重點,提升現代農業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臨澤縣圍繞制種、草畜、蔬菜、紅棗等產業開發,成立多個經濟合作社,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山丹縣把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立足本縣比較優勢,扶持發展現代農業,以產業化經營提升發展水平,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持續發展,認真組織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試點縣”等項目,夯實生態農業發展基礎。肅南縣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草原生態保護的獎勵機制,落實好禁牧和以草定畜等支持牧區發展的扶持政策,使農牧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二)以生活社區化提高生活質量。市上積極探索便于生產、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住宅小區建設模式,以環境田園化改善人居環境。讓村莊變雜亂無章為井然有序,民居整齊劃一,道路四通八達,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居住環境實現了美化、亮化、綠化,真正讓農民過上現代文明新生活。
(三)以農民知識化提升素質,無論是發展現代農業還是促進農民增收,著眼點都在于農民素質的提高,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生態觀,提高農民生態文明素養,這也是建設生態文明新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縣區通過召開座談會,觀摩學習,舉辦培訓班等形式,進行整體培訓,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深入開展“五星文明戶”創建活動,達到農民自我帶動、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目的,呈現出人人爭當文明村民、戶戶爭創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圍。切實凝聚了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四、生態文明新村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要緊緊抓住政策機遇,積極溝通銜接,努力爭取生態文明新村建設列入西部生態文明示范工程,積極順應國家建設生態安全屏障的時代要求,把國家利益與張掖的特色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地區生態文明示范工程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集中力量,力爭將我市生態文明新村建設列入試點范圍,爭取上級機關部門出臺政策,加大對新農村建設支持力度,有效推進生態經濟發展。
(二)夯實農業基礎是生態文明新村建設和農民增收的前提。要按照有力于資源整合、有力于產業發展、有力于生態文明新村建設的原則,著力解決嚴重制約新農村建設,群眾最盼望解決的行路難、用水難等基礎設施問題,以道路建設為突破口,整合涉農項目等資金,以群眾投入為主體,堅持生態建設綜合治理。
從資金的供給主體看,供給主體數量減少,農村金融供給渠道狹窄、金融服務品種匱乏的問題比較突出。目前,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主體主要為中國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農業銀行確立“面向三農,商業運作”的市場定位,其服務“三農”和縣域的力度逐步加大。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其在農村的業務范圍主要為糧棉油收購等政策性業務。農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艱難前行,但長期以來功能定位不明、產權不清、機構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差等因素制約了其支農信貸功能的發揮。剛剛組建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為主,小額貸款處于試辦階段。從資金的需求主體看,主要是農戶、農村企業以及農村基層組織。信貸需求主體是多層次的,例如農戶可以分為貧困農戶、普通農戶、產業化經營農戶;農村企業有小型企業、規模企業和龍頭企業。大多數信貸需求主體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難獲得抵押貸款,金融生態主體信貸功能弱化。主體各層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異,農戶是農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體,但由于其提供擔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難從正規金融中獲得信貸支持。農村基層組織具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金融需求,對融資的需求具有總量大、時間跨度長和明顯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會效益的特征,難以獲得商業性金融的支持。
農村金融生態鏈中適用的金融產品供給不足,農村金融服務缺位,主要表現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中國農村地域廣闊,自然環境、資源條件、市場經濟滲透程度差別很大,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致使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層性。同時由于農業本身的弱質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機構經營上的高風險、市場競爭不足,在大部分鄉村只有郵政儲蓄機構和農村信用社。因此在鄉村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支農作用減弱,農村金融產品供給單一化,作為農村金融主體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馬”難拉“三農大車”。生產性貸款多,消費性貸款少,短期貸款較多,中長期貸款基本沒有;市場不完整、金融品種單一,基本只有農村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極少。長期以來,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鄉分隔的“二元金融”結構,這在客觀上制約著金融機構對農村提供金融服務。目前,我國對農業投入規模較低,在許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環節比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資金的投入。此外,由于農民受教育機會較少,文化素質不高,一定程度影響農村社會信用,社會信用文化缺失,農村企業和農戶的誠信意識、金融風險意識比較薄弱,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遠未形成。農村社會征信系統建設和征信業發展緩慢,缺乏一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金融企業難以獲取客戶的真實信用狀況并作出準確的信貸決策。在部分農村地區,逃債、躲債和賴債的現象還比較嚴重,但失信懲罰機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對債務人違約的制約,致使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比較突出。
我國現行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整體上不能滿足“三農”的要求。由于農村產業風險的特殊性,對金融市場的健全發展以及農村金融組織的創新均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發展具有適應性的農村銀行是彌補“三農“資金匱乏的途徑之一。從我國農村的現實情況看,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在面對農村經濟發展所形成的強大而多元化的農村金融需求時,并不能提供相應的農村金融服務,農村金融需求多樣化與農村金融供給單一性的矛盾比較突出,農村金融生態系統與農村經濟發展不適應。
近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從理論到實踐上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將取得新的進展,國家對農村金融服務的鼓勵、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從金融政策看,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鼓勵銀行加快金融創新,逐步放松多年來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農村金融領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貸款利率上限;放松監管限制,允許成立以民間資本為主的商業信貸組織和小額信貸組織。2006年12月,銀監會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放開農村金融準入門檻。國家制定了關于支持和鼓勵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銀監局出臺了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鼓勵試點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作為商業保險機構的補充;全國個人征信系統的聯網運行,使社會信用環境日趨優化。這些政策措施將有利于農村金融生態的改善。
2、系統科學的系統論
系統科學把系統作為研究對象,系統論認為,系統是一個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統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體系。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是有序的和有目標的。系統依其不同的結構實現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統的特定功能的實現要具備一定的結構。因此,若要調整系統的結構,就有可能會改變系統的功能;而要改變系統的功能,就必須改變系統的結構。系統論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統的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統科學作為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一個大部門,是一門綜合的、橫斷的新興科學技術,一般公認以Von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統論GST(generalsystemtheory)概念為標志,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出現了系統論(systematology)、運籌學(operationalresearch)、控制論(cybernetics)、信息論(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統科學理論;同期出現的系統工程、系統分析、管理科學則是系統科學的工程應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發展主要是系統科學組織理論的建立,包括耗散結構理論(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協同學(synergetics)、超循環理論(hypercycletheory)、突變論(catastrophetheory)、混沌論(chaos)、分形學(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研究的興起大大地推動了系統科學的前進步伐,包括復雜適應系統CAS(complexadaptivesystem)、遺傳算法(geneticalgorithm)、神經網絡(neuralnet-work)。在結合了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研究處于不斷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統科學自身也得到了充實,其應用潛力得到進一步的發掘。
從不同學科領域表現出同構性和同型性的事實出發,Bertalanffy得到結論:“存在著適用于一般化的系統或者它們的子類的模型、原理及定律,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與系統的特殊類別、組成元素的性質以及元素之間的關系或‘力’的性質無關。尋找一種不是關于或多或少特殊類型的系統的理論,而是一般地適用于系統的普遍原理,看來是合理的。”GST的任務“乃是確立適用于系統的一般原則”,它從有關生物和人的問題出發,不能沿用討論無機界問題常用的機械論分析方法。因為現實是一個有組織的由實體構成的遞階秩序,在許多層次的疊加中從物理、化學系統引向生物、社會系統,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為拼加成整體,必須考慮各個子系統和整個系統之間的關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為和整體。
若干要素按照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而形成一個系統,就會產生出它的組分和組分的總合所沒有的新性質,叫做系統質或整體質。整體具有不同于各個要素的系統質或新功能,這就是系統的整體突現原理。整體突現性是系統思想的核心和靈魂,是系統科學的理論基石。所謂用系統的思想分析問題,中心之點就是考察系統的整體突現性。系統的整體突現性可用公式來表示如下:W≠∑PI(這里又分為兩種。)
(1)整體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話“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就是這種情況。
(2)整體小于部分之和。W<∑PI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吃”,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一般系統論則試圖給一個能描示各種系統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統定義,通常把系統定義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在這個定義中包括了系統、要素、結構、功能四個概念,表明了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三方面的關系。系統論認為,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時序性等是所有系統的共同的基本特征。這些,既是系統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觀點,而且它也是系統方法的基本原則,表現了系統論不僅是反映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具有科學方法論的含義,這正是系統論這門科學的特點。
3、系統科學理論與農村金融生態結合
系統科學的中心概念是系統,福瑞斯特在《系統原理》一書中說:“系統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而一起運行的各部分的組合”。從系統的一般定義出發,引出描述有組織整體(即系統)特有概念,如總體、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開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終極性(果決性)、演化、漸進機構化、中心化、漸進分異化、主導部分、生長、競爭等等。從結構角度來看,農村金融生態系統是由農村金融生態主體子系統與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子系統構成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及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共同構成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主體子系統,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依賴于宏觀經濟環境、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遵循金融生態環境的一般規律,則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監管體系和征信、擔保體系構成的。從功能角度來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是該系統中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資金短缺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農村金融生態問題,盡快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狀況,對推進我國農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以前國內農村金融體系有極具穩定的特點,其結果導致金融生態缺乏應有的活力。以后,隨著國內農村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農村金融系統也發生一定的變化,為了適應這種經濟體制的變遷,保持農村金融系統穩定且持續的發展,農村金融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種改革我們在兩個領域同時推進。一個是金融監管的改進,將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都納入金融監管范疇,另外一個領域非正規金融的創新。因為完全穩定的系統會失去變化、發展、創新的可能,而現實系統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來自自身、外部環境、甚至其他各種因素的擾動,象農村金融系統內部的矛盾、摩擦、沖突、風險,人、財、物的平衡協調,人與自然的有效空間的合理分配,人與農村金融的道德、規范、價值的溝通均會影響包括農村金融改革問題、農村金融創新問題、農村金融監管問題、農村金融政策問題等農村金融問題。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和諧農村金融的穩定機制應是適度的穩定,既不會使整個農村金融進入失控,無約束的混亂狀態,又要能在矛盾、沖突發生時,通過相關的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進行協調、溝通后保持良性狀態。
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相結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必須遵循反饋原理的,同樣農村金融生態系統也存在一個反饋現象,任何系統只有通過反饋,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從而達到目的,因此構建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必須注意前饋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饋評價信息的收集,我國當前的農村金融生態體系風險防范缺乏系統科學的管理,農村金融體系組織結構的三大體系包括執行系統、決策系統和監督反饋系統是保障農村金融風險控制有效實施手段。健全完善的農村金融監督反饋系統是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平衡的基本結構要求。任何系統只有開放、有漲落、遠離平衡態,才能走向有序,所謂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減少,組織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亂走向減少。結合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由政府主導通過各種方式獲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庫以及農村金融機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調平臺,建立符合我國農村特色的社會信用體系和檔案制度,實行信用風險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罰機制,降低金融機構征信成本。
同時,系統只有通過互相聯系形成整體結構才能發揮整體功能,建立有序的、開放的、多層次的、多主體的農村金融生態系統。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無疑從其存在的社會環境中交換信息、物質和能量,同樣農村金融生態系統顯然是一個開放系統,其開放性包括內源開放和外延開放,內源開放是指農村金融與所在社會環境不斷進行信息、物質和能量交換,不與環境交換物質、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統就不會長大,否則該系統就會崩潰。外延的開放是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邊界逐步擴大向區域外開放。隨著交通、運輸、通訊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以前孤立的農村金融生態子系統,越來越聯結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圍的有機整體。同樣,農村金融生態是金融生態的一個子系統,當前失衡的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嚴重阻礙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探索符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農村金融生態系統。
4、利用系統功能原理構建和諧農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劃系統行為、特別是系統與環境關系的重要概念,系統的任何行為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系統行為所引起的、有利于環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個環境存續與發展的作用,稱為系統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稱為系統的功能對象。功能是系統行為對其功能對象生存發展所作的貢獻。凡系統都具有功能。系統的功能視角下和諧農村金融系統的重構,可以提高整個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運行效率。從宏觀方面上講,就必須對農村正規金融進行制度創新與管理再造,對農村非正規(民間)金融進行政策引導和行為規范,給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帶來適應性、效率性、穩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統功能特征。
和諧社會的構建,“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而作為經濟核心的金融,對農村經濟的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農村金融組織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金融生態系統注重人們之間的互動和參與,改變單個農民行為方式,以增強農村的凝聚力和組織性,發揮人們互和利他性,進一步提升人們的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意識。我們需要建設一個以政府引導、市場推動、農民自主創新“一體多元”的中國特色和諧農村金融生態體系。
如何實現和諧農村金融,最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諧農村金融”系統運行的各種農村金融機制。這些農村金融機制綜合作用,自發地搜尋、發現影響農村金融和諧的因素,并發揮調節、矯治的作用。整合農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種力量,使農村金融結構獲得相對平衡,促進農村金融在良性的狀態下正常運行,共同通過協同效應產生秩序。“和諧農村金融”的組織過程將通過各種農村金融協調管理機制來達成,包括開放的農村金融機制、有效的調控機制、統一的整合機制、完善的穩定機制、發展的創新機制等內容。各種農村金融機制的協調、合作,使農村金融系統自發形成自我約束、調節功能。從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功能產生來看,它內生于農業分工和農村金融交易的產生和發展,這一點可以從農產品交易、生產要素交易和農村金融市場約束下經濟增長的要求及相應的交易制度變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進過程。從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經營管理、金融業務出發,從制度層面和培育市場主體、培育金融機構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們現在的管理,仍帶有一種父愛主義、保護主義的特征,沒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場,不是從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場能力角度出發的,要靠自身的兩條腿在市場上去登的;農村金融體系構成要素中過多強調銀行金融機構體系;非正規金融,忽視其存在合理性、無明確的非正規金融政策。
系統的功能視角下農村金融生態體系重構,需要理順中央、地方政府、農村金融機構以及農戶之間的金融關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滿足農村金融機構的投資需要與農戶的融資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村金融的整體風險。
5、展望
在農村金融生態系統中,沒有一種單一的機構能滿足農戶、農村企業以及農村基層政府各種形式的金融需求,農村金融生態系統是由不同的金融組織所組成的一個有機的組織系統,這一生態系統是農村金融組織通過內在的多維聯系構成的復雜有機體。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應該加大對農村金融生態的重視,進一步放松農村金融市場準入,構建多樣化金融機構。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國農村金融市場化、國際化進程中,有必要進一步放寬農村金融業和農村金融市場的限制,消除農村金融市場的進入壁壘,在可能的范圍內允許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組織發展,實現農村金融機構的多元化。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金融機構始終是農村金融生態的建設者和支持者。在優化農村金融生態過程中,改革創新是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強化金融支農能力的必然之路。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產業化的形成,農村經濟商品化、市場化、貨幣化、金融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必然對農村金融產生強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農村金融生態均衡狀態,尋求新的利益均衡機制。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變革我國農村金融生態,逐步解決農村金融缺口問題,改變當前農村經濟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進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的共同發展。
從系統科學角度看,構建一個理想和諧的農村金融生態圈,必然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各子系統聯系緊密、和諧共存、協作整合、良性互動、高效運作的系統,為此,必須共同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積極探索新的農村金融組織和金融產品,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改進農村金融服務,不斷改善農村金融生態。
參考文獻:
[1]周小川.完善法律環境打造金融生態[N].金融時報,2004-12-07.
[2]彭興韻.金融學原理[M].上海:三聯書店,2003.
[3]賈仁安,丁榮華.系統動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許國志.系統科學[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加快新農村的建設是我國各級政府近年來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點以及各種媒體、雜志的宣傳基本上是集中在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如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等)和村莊的環境整治、建筑風格上,治標不治本。“加快新農村建設,千萬不能把‘新農村’建設成‘新農居’新農村在好也是農村,絕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舊房蓋新房實現新農村”。
二、生態建設與建設新農村關系
近年來農民人均收入的連年增長,掩蓋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嚴重滯后,農村與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顯而易見,農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非常強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見新農村”這是幾年來農民最大的抱怨,由于過去注重于城市化,農村基本設施建設欠帳較多,多數村莊垃圾亂倒,污水亂排。許多農村普遍存在“垃圾處理靠洪水,污水處理靠蒸發”的現象。所以,建設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生活污染處置系統,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成為目前一項迫切的任務。
2005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大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實際包括兩個精神文明建設,其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物質文明;鄉風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潔,既物質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針對具體的考核標準,開展“四化、四改、雙清、雙治”活動,既四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活動,四改(改墳、改廁、改圈、改路);雙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雙治(治理黃、賭、毒,治理歪風邪氣)。村莊基本做到無物品亂堆,無露天糞坑,無亂張貼,房前屋后無暴露垃圾,場地平整,社會風氣良好,家畜家禽圈養,庭院栽樹植綠,綠化養護,創建文明的、優美的生存空間,形成人人講衛生、講文明、講環境的社會氛圍。生態示范村鎮創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變農村環境面貌,也使農村居住環境大為改善。從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及質量。通過村民守則公約,創建農村生態示范戶,宣傳生態知識,增強環境意識,提升農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呈現一片新農村景象。通過三年來生態示范村鎮建設的實踐,我們認為村鎮生態建設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最佳切入點。
三、生態建設在建設新農村中的作用
廣袤的鄉村,是億萬農民的家園,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同城市相比,廣大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狀況相對落后,環境基礎設施極不完善。要建設新農村,各地千差萬別,從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態建設,從這幾年創建的實踐來看,生態示范村鎮創建,對于大多數鄉鎮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態示范村鎮創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農村臟亂差問題上,是一致的,是異曲同工的。都以創建活動載體——農村清潔大行動開始,倡導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說,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對于有條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對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村,只能因地制宜發揮自然資源優勢,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打“生態牌”。在創建生態示范村鎮的過程中發揮優勢,揚長避短,腳踏實地,走有特色創建之路。因村制宜營造良好的生態和區域特色生活居住環境。
在創建生態示范村鎮中,單單靠上級政府資金。很難有足夠創建資金。只有發揮好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他們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積極引導富裕了農民參與,多方籌措資金。
新農村建設,需要管理民主,創建生態示范村鎮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體推進和諧鄉村的建設進程中的各項工作,各級政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讓民間組織、資金有效地參與生態示范村建設、讓農村先富起來經濟能人發揮出更大作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并分享生活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生態村鎮建設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環境警示和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了解環保、認識生態、參與生態建設。
四、農村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目前**沒有做規劃的村莊占到總調查數的72%,即使做了規劃的村莊,也是不完全符合《村莊規劃標準》,農戶住宅位置沿襲歷史,隨處而建,比較凌亂。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樓房,有些是普通磚瓦房,有些是磚混結構房,參差不齊。同時農戶基本沒有環保意識,隨意堆放農作物副產品、肥料等。整個村莊衛生較差,秩序較亂,臟亂差問題比較突出。村莊建設過程中通常沒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項目,如飲用水源的選址和保護、消防設施的安排、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人畜分離等。
在對某個設區市的調查中發現,那里的市領導和建設規劃部門極為重視村莊建設,已對部分村進行了規劃。但是,規劃者們一是沒有考慮到農村居民點的特殊性,在這些規劃中遺漏了關鍵的安全項目,沒有考慮建設中心村,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類條件;二是測量底圖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慮污水對水井的影響;三是多數規劃通過改變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費大量土建工程來建設城市型社區,以致基本上喪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風格。即使這樣,許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設施、消防設施等等,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建設生態新農村所必須的。
五、新農村建設與生態理念結合的必要性
5.1生態理念的內涵
生態理念是人類進行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基本價值觀,其本質主要強調:一是可持續發展;二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三是生態倫理道德觀。因此,生態理念就是運用生態規律,在實踐中體現出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5.2新農村建設的內容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加以推進。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其中,新農村二十字方針“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產發展”和“生活寬裕”是物質文明,“鄉風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潔”是生態文明。
5.3新農村建設與生態理念結合乃客觀之必要
新農村的建設如果不結合生態理念,必將步城市發展的后塵。目前在城市,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困擾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新農村建設中的各項工作必須貫徹落實生態理念。也只有這樣,新農村建設才能體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農村才能實現可持續、又好又快的發展。
六、生態新農村建設模式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6.1生態新農村建設模式的基本內涵
生態新農村發展模式,是基于農村發展現狀而又面向未來生態文明社會的一種發展戰略思考,是在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在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針對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協調問題,應用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現代生態學、生態工程原理、景觀生態學、生態建筑學、產業生態學、社會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堅持“生態與發展并重”的原則,以和諧、可持續為理念,以建設生態文明的農村社會為目標,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社會文明等方面對農村進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態化設計,使農村建設成為一個整體和諧的復合生態系統,使其結構、功能最優化,能流、物流最暢通,調節、控制最自如,村莊布局合理,人口規模適中,人與自然及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社會經濟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宜人,既有傳統農村特色又體現現代文明的新農村。其實質是農村的全面生態化發展。
6.2生態新農村建設模式的特征
生態新農村是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健康發展,農村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理想模式,與一般農村相比,其特征主要體現在:一是生態新農村以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二是生態新農村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三是生態新農村是一個廣大區域的集合體。
七、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同時也是一項復雜而偉大的系統工程。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規劃先行。新農村建設規劃是調控和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藍圖和依據,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大局。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出發點和著眼點都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方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農村的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研究和探索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7.1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
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對農村社會各個領域的作用和影響深入而廣泛,而且許多效應是無法用貨幣來計算的。這主要表現在:一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能夠滿足農民對更高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二是有助于在農民中間傳播環境保護觀念;三是有利于生態技術的推廣和傳播。超級秘書網
7.2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長方式與新的生產體系實現社會、經濟、自然的相互統一發展,實現環境支持系統的重新繁榮,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便成為人類共同的必然選擇。把生態新理念融入農村規劃中,實現農村發展中生態、經濟、社會三方面綜合效益的統一和最大化,既不為發展而犧牲生態環境,也不為單純保護環境而放棄發展的目的,才能達到全面提高農村地區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促進農村又好又快發展
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是一種強調保護當地資源的發展形式,其對環境的正面效應是十分明顯的,它負有環境保護及維護地方居民福利的雙重使命。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們熱愛環境、熱愛自然的環保意識,加大全社會的環保力度;二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助于人們提高回歸自然的意識,體驗自然,提高和豐富生態知識;三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助于協調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是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最佳結合;四是在傳統農村建設中注入生態理念,能促進地區村鎮布局的合理化,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動對自然資源、野生動植物及環境的保護,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適度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凱,田寶江.控制性詳細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43-57.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仍在繼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解決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問題,如果農業生態環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存在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我們發展現代農業的初衷將無法實現。如何解決農業生態問題已成為一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在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新的歷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態理念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態農業
谷城縣五山鎮地處武當山南麓,五山鎮素有“湖北名茶之鄉”和“山水園林小城鎮”的美譽,2005年五山鎮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鎮”稱號。那么五山鎮憑借著什么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建設的大潮中脫穎而出呢?筆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將其歸納為以下五點,即科學規劃布局、完善村鎮配套設施、凈化農村環境、壯大支柱產業和增強農民的文化素質。此后,筆者又進一步對五山鎮的生態農業進行了跟蹤考察,旨在透析新農村發展之道。
五山鎮的生態農業發展主要體現在其支柱產業——茶葉的產業化發展上。近些年來,五山鎮以生產茶葉為龍頭,不斷把茶葉產業做大做強,小小茶葉帶來了茶葉產業化道路,也撐起了五山山區經濟的半壁河山。在全鎮,茶葉產業收入占財政收入的70%,占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額的80%,農村集體經濟純收入的90%均來自于茶葉產業。五山鎮生產的“五山玉皇劍”茶,自1995年以來屢獲國家級、省級金獎,1999年和2001年兩度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2001年五山玉皇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為“全省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省重點龍頭企業”等稱號。如今五山鎮茶園面積3萬畝,年產茶葉300萬斤,產值5000萬元。五山鎮已成為“湖北茶葉第一大鎮”。
(一)以茶葉產業為依托發展生態型經濟
五山鎮堅持走“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特色產業之路,五山鎮地處鄂西北,種茶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由此,五山鎮委、鎮政府提出,以茶葉產業為主導,夯實物質文明建設基礎。
1.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設施建設
五山鎮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根據自然條件、市場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種植品種。按照“統一規劃,連片開發,建大基地”的建設思路,五山鎮茶園由1990年的3500畝發展到2006年的3萬畝。五山鎮采取集中組織勞力開挖、開發高質量基地、建高標準茶場等措施建基地,發展新茶園1.5萬畝,構筑了茶葉產業新優勢,實現了新跨越。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內聯,興辦了茶葉包裝廠、精加工廠、袋泡保健茶廠、茶葉交易大市場,不斷加粗、延長茶葉產業鏈條。五山鎮先后投資500余萬元興建了民營工業園區,目前已引進10余家民營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辦廠,年實現利稅1900萬元。寬松的發展環境激活了群眾經商的熱情,全鎮興起300多個體工商戶,年銷售收入達2100萬元。這些又進一步促進了五山鎮茶葉產業的發展。
2.壯大投資規模,靠科技提高品質
五山鎮在爭取到省里和國家投入資金的同時,茶農們還自己發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資金5000多萬元。同時,他們以優惠條件吸引外地資金,幾年來,溫州等地有經濟實力的投資商在五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興建了年產100多萬套的茶葉包裝廠,新穎別致的包裝又大大增加了茶葉的附加值。當地政府還采取了多項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五山鎮堅持年年對茶葉生產、茶園管理、茶葉制作等多個環節進行技術培訓,采取專家授課,送農民到大專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葉科研所,讓科技指導生產是五山鎮的又一舉措。幾年來,全鎮共培訓出1000多名茶葉技術人才,并分別從浙江、福建引進特早高產優質茶“龍井43號”、“烏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種,發展有機茶,引進扦插繁育、無性繁殖種植新技術,使原有劣質低產茶園得到改造。
3.依托茶葉產業,發展生態旅游
依托茶葉產業的生態旅游業也為鄉村的經濟畫下了濃黑重彩的一筆。
五山鎮依托800畝茶園,投資80余萬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藝表演、食宿、娛樂于一體的天藝茶莊,年接待游客近萬人次。五山鎮以生態茶園為面,以天藝茶莊、百日山景、堰河奇觀為點,以通組水泥路為線,圍繞特色建筑、民風民俗、山光水色和“農家樂”開展的生態旅游已初見成效。
伴隨著茶葉經濟的興旺,鎮上涌現出一大批茶葉經營點和茶葉配套企業,構筑了五山鎮建設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劍”茶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又賦予小城鎮文明創建特有的茶鄉神韻。
(二)名牌戰略——五山鎮開發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
茶葉競爭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競爭的實質是名優茶。找準這一市場導向后,五山鎮加大了名優茶的生產力度。從茶樹栽培管護、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裝等實施全程“精耕細作”。在茶葉產業化建設中,五山鎮縣充分認識到,要想使茶葉成為永久性產業,必須建立生產與市場對接通道。為此,他們以五山鎮為依托,建起茶葉批發市場;以紫金鎮為銷售窗口,建起茶葉銷售一條街。五山鎮茶葉產業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場+農戶”緊密型鏈條。五山鎮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也應運而生。
1.項目背景
“五山玉皇劍”茶遠銷到北京、廣東、河南、陜西等二十多個省市,國外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為加粗延長茶葉產業化鏈條,適應國內外市的需求,五山鎮根據自身實際,開發五山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
2.項目建設有利條件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茶的飲用方式出現了多樣化,各種包裝的茶飲料應運而生。五山鎮提出開發五山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的有利條件是:一是環境優越。五山鎮遠離城市和工業區,空氣凈化,無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1999年2001年連續兩年捧回湖北省城鎮建設管理“楚天杯”,并被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2002年又被命名為“全國文明鄉鎮”。二是有過硬的種植、生產、加工技術和高素質技術管理人員。現有1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和十名高級農藝師作技術指導,并與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培訓、輔導等業務聯系,2001年“華中農業大學茶學專業教學實驗基地”落戶五山。三是茶葉質量過硬。“五山玉皇劍”茶1999年在國家質檢中心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2年被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授予“有機茶加工證書”、“有機茶原料生產證書”。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鐵路四通八達,電話電信設備完善,運輸通訊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葉來源。五山鎮現有茶園3萬畝,年產鮮茶2000萬斤,日產鮮葉6萬斤,年生產茶300萬斤。
三、“五山模式”對生態農業建設的啟發
五山鎮成功的關鍵更在于,以茶業產業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進而為新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長效且持續的機制。從“五山模式”的發展,我們總結出,要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體系。發展生態經濟,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各級政府要建立激勵機制,維護協調,切實做好組織、引導、服務和推動工作。加強同各部門協作配合的同時,加大推進技術創新。二是優化產業結構,建立產業支撐體系。發展生態經濟是經濟再生產過程與自然再生產過程的有機交織。只有產業內部和彼此之間的結構得到優化,建立與發展與生態經濟模式相適應的產業支撐體系,才能保證生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三是加快技術進步,建立技術支撐體系。發展生態經濟,涉及環節多,技術要求較高,必須改變現有生產方式,實現從注重數量和規模的粗放式外延發展,向數質并舉的集約型發展轉變。各級有關部門要以提升生態經濟各配套產業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重點,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核心,統籌科技資源、整合力量、優化結構,轉變機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統一、精干高效的新平臺,用于科技創新、技術推廣、農民培訓教育新的平臺,全面提升引進、創新應用科技能力和轉化效力,全面推進科技進步,用科技支撐生態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四是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帶動生態經濟全面發展。龍頭企業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國內外市場,是拉動生產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加快產業化經營進程,是我國當前乃至更長時期重點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接軌這一問題,提升綜合效益。要積極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在農村建立配套產業規模化生產基地,并以參股、租賃的辦法向基地投入資本,使企業與農戶建立起相互融合、互為支撐、分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和諧經營機制,形成龍頭帶基地,基地促龍頭,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的一體化經營,培育發展一批規模效益好、市場覆蓋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發展生態經濟的龍頭企業群,切實解決好農戶發展生產中產銷脫節等問題,促進生態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五山鎮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
[2]王如松,蔣菊生.從生態農業到生態產業——論中國農業的生態轉型[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05).
1.農村環境污染根據污染源的不同,學者們對農村環境污染進行了分類。有學者將農村環境污染分為農村廢棄物污染、化肥農藥污染、鄉鎮企業工業污染和礦產資源開采造成的污染。還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污染是在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我國農村現代化包括生產方式的集約化和工業化、人口分布的城鎮化以及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據此,進一步將農村環境污染分為現代化農業生產手段的過度使用帶來的污染、農村聚居點因缺乏規劃和環境管理滯后造成的污染,鄉鎮企業和集約化養殖場布局不當、污染治理不夠導致的污染。根據污染域的不同,學者們對農村的各種污染進行了具體研究。農村水污染嚴重。農村水污染主要指水體富營養化和有機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早在1989年,就有學者考察了鄉鎮企業對農村水環境的污染。有學者則以太湖流域污染為例,論證了太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種植業污染和養殖業污染。還有學者指出,農村生活垃圾會隨雨水進入河流,進而對農村生態環境構成較大的威脅。農村土壤污染嚴重。有學者指出,化肥、農藥、農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污染加劇、土壤環境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還有學者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集約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土壤污染面積只有幾百萬公頃,而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000萬hm2,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農村空氣污染嚴重。與水、土污染類似,各種來源的有害物質隨著物質循環和流動會進入到大氣之中,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另外,針對農村獨有的秸稈焚燒問題,有學者結合實證指出,農業秸稈焚燒綜合各種不利自然條件,會導致空氣嚴重污染,進而影響到周邊地區甚至更廣泛區域的空氣質量。
2.農村生態破壞對農村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從而導致包括人在內的各種生物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對于農村生態破壞,學界基本取得共識,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耕地質量下降。耕地質量下降主要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導致。有學者指出,我國耕地資源自然質量不高。隨著農田集約化利用程度的提高,農用化學品的大量投入和大型機械的使用,又引發了不少新生土壤問題。有學者則進一步指出,農村傳統農業區和草原地區存在著不同的耕地質量下降問題。植被破壞。20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指出,我國天然林覆蓋率低,宜林地因各種占用還在大量減少,林木資源面臨著亂砍濫伐、開發破壞和污染的威脅。同時,草地退化率也在逐年上升。進入21世紀,有學者指出我國農村依然存在森林覆蓋率低,草地資源破壞嚴重的問題。生態植被破壞是導致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脅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安全。水土流失面積增大。學者普遍認為,中國水土流失一直呈發展趨勢,面積不斷擴大,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現實,有學者指出,水土流失也是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另外,水土流失會加劇土壤干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導致耕層淺薄和土壤沙化,這已成為我國耕地持續利用的一大制約因素,嚴重地影響著農業生產水平和經濟水平的提高。
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對于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學術界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概而言之,已有分析基本從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兩大方面進行。
1.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表層原因學界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表層原因的探討,來自于對各種環境污染源和生態破壞源的分析。鄉鎮企業不科學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但是,其在發展中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忽視了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課題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鄉鎮工業環境污染與鄉鎮企業生態破壞經濟損失自1978年逐年增長,1988年的損失占全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總損失值的1/4。時至今天,鄉鎮企業發展質量提升,但是,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依然存在。城市污染蔓延。自20世紀90年代,城市工業污染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引起學界關注。有學者考察了沈陽市區1980~1989年的“三廢”排放情況,指出農村是城市“三廢”的主要排放場。有學者以上海為例,談及城市垃圾運往農村形成的垃圾之災、堆場之災。農藥和化肥濫用。有學者以農業大省河南為例,論證了其80年代化肥和農藥高施用量的嚴峻情況。進入21世紀,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亦是高居不下,成為全國農村的普遍問題。大量化肥和農藥的不合理施用,不僅造成農田、水體和食物的嚴重污染,對人民的健康產生巨大威脅,還對整個生態系統極為不利。其它原因。如礦產資源無序開采、農業地膜濫用、生活垃圾隨意處理、農村養殖場布局不當等。
2.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在對各種污染源和破壞源進行總結之后,學界進行了深入地理論分析,探討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生產方式不科學。有學者指出,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方式休戚相關,認為現代農業大量采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在提高農業產量的同時,也進一步破壞了生態環境。有學者亦認為農村生產活動、農村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密切相關。消費模式不合理。有學者認為,當前我國農村的消費模式不合理,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更不利于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一些學者亦指出生態環境問題同農村消費模式有關。認為農村總體消費水平偏低,消費所面臨的環境約束日益顯現。環境管理不力。有學者認為我國農村的環境管理體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業污染防治為目標建立起來的。因此,當前農村的環境管理不到位。有學者認為由于農村環境管理缺位,造成環境系統運行缺乏有效引導。另有學者認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是由于未建立起系統的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所致。農村環境資本濫用。有學者指出,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中有人口和自然歷史條件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資本濫用造成的。亦有學者認為,資源利用制度和產權管理制度存在弊端是行為短期化的根源,也是生態破壞、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根源。其它原因。如農民生態和環保意識缺乏、村民利益共同體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能動性與自治功能欠缺、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農民價值觀偏差等。
三、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路徑
基于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以及原因的分析,學術界為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轉變發展觀念。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需要轉變不合理的發展觀念,提升生態環保意識。有學者認為要抓好環保宣傳教育,特別要注意強化以農民和農村環保基層工作者為對象的宣傳教育工作。有學者認為,要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注重農民的價值觀轉換。有學者認為,農村生態倫理建設是農村可持續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轉變生產方式。為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轉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有學者提出要發展生態產業,使物質、能量能多級利用、高效產出,資源、環境能系統開發、持續利用。有學者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最有效途徑。針對鄉鎮工業發展忽視環境保護,有學者則提出要按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發展鄉鎮工業。轉變消費模式。有學者認為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必須轉變不合理的消費模式,包括農村的生產消費模式與生活消費模式,形成適度性、可持續性、全面性的生態消費模式。有學者亦認為應該轉變農村消費模式,實現生態消費。完善環境管理政策和制度。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管理應當借鑒城市的經驗,逐步形成符合農村特點的環境保護政策和管理制度。有學者亦提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快速發展。農村生態系統建設。有學者認為,農村是以農業經營為主體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應該運用生態學原則建設農村,實現農村生態化。有學者從農村復合生態系統結構多樣性的角度,提出了農村生態系統結構設計的新思路。還有學者基于對農村生態系統的認同,提出要充分發揮農村生態系統的功能,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技術支撐。有學者提出,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建設農村生態環境。隨著認識的深化,有學者提出為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要注重技術的系統組合,進行生態工程建設。加強制度建設。有學者提出,為了徹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必須改革現存的不合理的資源利用和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資源產權制度,制定并完善資源稅費,貫徹有償使用制度。還有學者從公共環境意識、經濟手段、所有權、行政領導責任制,立法和執法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國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的對策。
四、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
究竟什么樣的生態環境才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學界基于不同視角,對構建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基于農業競爭力的農村生態環境指標。一些學者在構建現代農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時提及生態環境競爭力,體現了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有學者在構建生態農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時涉及到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內容,其中包括資源利用率指標、生態功能效益指標、經濟功能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還有學者在構建農業現代化指標時,涉及到水土質量和產品質量水平、森林覆蓋率等內容。這些研究都不是專門針對農村生態環境指標的研究,但是也反映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的一些重要方面。基于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的指標。有學者們初步探討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指標體系,并對云南省元謀縣生態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一些學者則具體探討了黑龍江省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及標準。還有學者分析了福建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并構建了福建農村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另有學者則從空間結構、生態功能、協調度三個方面構建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用以評價農村地區的生態化程度。基于農村復合生態系統的評價指標。有學者將農村視為一個社會、經濟和自然復合生態系統,認為農村生態復合系統結構的評價應該從系統的競爭能力、共生能力、再生能力、自生能力四個方面進行。
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隨著收人的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于是,農業與旅游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觀光農業應運而生。
觀光農業是把觀光旅游與農業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旅游活動,它的形式和類型很多。根據德、法、美、日、荷蘭等國和我國臺灣省的實踐,其中規模較大的主要有5種:(l)觀光農園: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人內摘果、拔萊、賞花、采茶,享受田園樂趣。這是國外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2)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3)教育農園: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等;(4)森林公園;(5)民俗觀光村。
2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一)、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據不完全統計,1996-1997年已動工和計劃投資在一億元以上的觀光農業項目在7個以上。1998年國家旅游局以“華夏城鄉游”作為主題旅游年,使“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成了農村一景。目前我國觀光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在廣東,果園觀光旅游最早出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萬人,旅游收入10多億。
在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農產品種,成了農業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蘇州的大地園、無錫的大浮觀光農業園和珠海農業科技基地。
(二)前景
1、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為觀光農業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觀光農業既然屬于旅游業,其發展與旅游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首先我們考察整個旅游行業1994年以來的數據資料: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入境旅游人數(萬人)4365.444638.655112.755758.796347.847279.558344.39
旅游外匯收入(億美元)73.2387.33102.00120.74126.02140.99162.24
國內旅游總人次(億人次)5.246.296.406.446.957.197.44
國內旅游收入(億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
旅游業保持了穩定而高速的增長。若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的增長速度不同。從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匯收入增長了122%,年均增長14.2%;國內旅游收入增長了210%,年均增長20.8%。國內旅游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為止,旅游外匯收入與國內旅游收入之比僅為1∶2.5,國內旅游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鑒于觀光農業的特性,對其需求主要來自國內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證。
從1994年以來的有關數據也表明,城鎮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遞增,尤其近年隨著假日經濟的興起又有大幅增長。由于觀光農業的客源主要為國內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預測,對觀光農業的需求也將保持一個旺盛的態勢。
2、農業觀光旅游是我國旅游業發展方向之一。
海南省的生態環境全國一流,世界聞名。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具價值的物質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經濟、改善生活,越來越成為海南人民的共識。這種共識,隨著建省以來發展方式的轉變而形成、深化。從建省之初提出工、農、貿、旅并舉的發展舉措,到上世紀末相繼出臺的“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和建設生態省的重大決策,再到2010年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人們日益清晰地認識到,海南的發展必須充分利用熱帶海島生態這一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資源,首先要保護好生態資源,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然而,由于發展經濟、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斷蝕食和淡化著人們的生態意識,甚至沖昏人們的頭腦,自覺不自覺地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嚴重。盡管近年來海南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法規措施,但海南的生態保護形勢并不樂觀,嚴重威脅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諸多因素長期存在,保護生態的任務十分艱巨。
一、海南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海南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比較其它經濟發達省份,現代工業企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不顯著。不過,農業(農村、農墾)生產、旅游開發和房地產擴張等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卻有增無減,其中,來自農業生產的破壞范圍廣,危害大,不容忽視。就破壞范圍而言,農村散布全島各個角落,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所及,既包括農村周邊生態環境,也包括生態保持區,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整體性的。就破壞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國一樣,所面臨的一共性問題,如生態林地損毀、生活垃圾和化肥農藥污染等,一個都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生態環境呈緩慢退化之勢。對于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態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對于已遭受摧毀的生態環境,促進其恢復的力度不夠。
(一)農作物違規和無序種植對生態的損毀極其嚴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調研,親眼所見,就不難發現絕大部分生態區都已被或正被農業種植所蠶食、分割、截斷孤立,完好無損、綿延完整的生態在海南已極為罕見。幾乎所有農村周邊小山丘上的原生態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蔥蔥的經濟林、農作物。高大一點的山嶺,也多數逃不過被圍剔的命運,只剩下頂峰、溝壑里一小塊所謂的生態林,如瓊海市官塘區的白石嶺、萬寧市禮紀鎮的西嶺等,在這些地方,山上山下,處處是檳榔,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已不復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噠熱帶雨林景區,實際上除山壑里還保留著原生態植物外,整個景區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園、龍眼園等果園團團包圍。即使是七仙嶺、五指山、吊羅山、黎母山等自然保護區,也被農業種植片片蠶食,層層分割,面積委縮、功能退化,動植物多樣性不斷減少,一些以往常見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
海南農作物違規、無序種植在上世紀末達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態推向滅絕的邊緣。種植的作物種類繁多,包括橡膠、檳榔、橙桔、菠蘿等,當時尤以檳榔種植最為瘋狂。由于農民認為檳榔的經濟前景較好,在東南部和中部地區曾一度出現家家戶戶種檳榔,到處墾荒種檳榔的景象。本世紀初,違規、無序種植的勢頭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業局提出“25°坡度以上種黃金都不行”的口號,下決心保護日趨脆弱的生態。但整體破壞格局已經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續破壞行為仍然發生,恢復措施乏力。
(二)農業養殖和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劇
農業養殖是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產養殖、陸地養殖、山區養殖等各種農業養殖并存。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產品,禽畜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養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擴大的趨勢。農村養殖幾乎均無排污設備,每個養殖場都是一個排污戶,生產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溝溪流,流進江河湖海。小戶小排,大戶大排,污染日積月累。農業養殖不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導致毀林損地的一大要素。養殖所到之處,紅樹林、海防林、濕地等生態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壞,甚至完全被毀。萬寧市神州半島風豪港灣原有的一大片蔥翠美麗的紅樹林,就因水產養殖擴增而漸被砍光。
農藥化肥是生態環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如今海南農業生產幾乎是無作物不施化肥,無瓜菜不撒農藥。由于農藥化肥用量極大,殘留物多,時間持續,加之用法不夠科學,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圍之廣,危害之大,非常驚人。農業養殖和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劇,在海南各地鄉村的田間地頭,土質變差,水變濁變臭。昔日田溝小溪清澈見底、魚兒穿梭的景象已難覓蹤影。
(三)農村生活垃圾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圍內,不論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都是個大難題。然而,與城市相比,農村生活垃圾更難應付。城市有專門垃圾收集、運送和處理設施,而絕大多數農村卻沒有,且農村范圍廣,地區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處置。雖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態村數量已過萬,約占全省農村總數的一半,鄉村公路、電視網絡等基礎設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處理以及排污系統建設方面進展極為緩慢。在農村,生活污水橫溢現象依然普遍,日用廢舊物品、塑料袋、建筑廢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隨意拋扔,隨處可見,阻塞河溝,污染田地,妨礙觀瞻,到了讓人難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數鄉鎮企業高耗低效治污無力直接危害環境
海南是工業落后地區,鄉鎮企業不發達,與其它沿海發達城市相比,鄉鎮企業污染環境的現象不突出,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對生態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鄉鎮企業經濟單位已愈5萬多戶,其生產活動無疑與生態安全戚戚相關。海南的鄉鎮企業大多規模小,實力單薄,科技水平低,技術設備落后,高耗低效,對治污往往有心無力。其生產過程所產生廢氣廢煙、污水毒物甚至沒有經過簡單的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去,成為生態殺手。在調查中容易發現,鄉鎮企業多的地方,環境污染總是相對較為嚴重。
二、促進海南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當前,海南正加快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的步伐,這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熱帶現代農業發展,無疑需要更多的耕種土地供給,更多的化肥農藥和扶助設施,從而對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構成新的威脅。與此同時,熱帶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優質高效的農業,講求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和節能環保,因而也有利于促進環境的改善。海南應緊緊抓住文明生態村和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機遇,采取有力措施,戰勝挑戰,努力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
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態環境狀況的基礎上,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透徹分析生態環境現狀,準確評估生態環境安全及影響因素,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目標,提出科學可行的實行和保障措施。
特別是要嚴格劃定生態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緩沖區范圍,劃分不可開發區、可開發區。在保護區和緩沖區內,堅決禁止農業、工業、旅游及房地產開發,盡可能杜絕外來因素的干擾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態功能區的整合,避免人割斷森林、海洋、漁業、生物、河流、濕地等自然要素的整體生態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法規,實施更為嚴格的生態保護標準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確立“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須根據形勢需要,在現有《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海南經濟特區限制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等條例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一部內容全面的環保標準更高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以及制定和完善有關生態保護區管理、農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規。
(三)加強生態環境監控,加大對破壞生態行為的懲處力度
建立海陸空立體監控體系,采用衛星傳感、水質測驗等科技監測與人工實地察看相結合,職能部門專業監督與社會群眾監督相結合的辦法,既重視臨近地區和敏感地區的監控,也不疏漏邊遠偏僻地區的監控,實現環境監控全省實時覆蓋。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實行生態環境監控問責制。對危害環境的行為不聞不問或監管理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要嚴厲查處。
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依法從嚴處理,對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采取科學果斷措施盡快恢復被毀自然生態。對保護區內種植的農作物,采取政府補償、獎勵和農村自愿的辦法,堅決予以推毀。恢復生態,切不可用人工種植公益林的方法,人為干預生態區植物的生長,破壞生態的多樣性。海南雨水陽光充足,空氣滋潤,只要不人為破壞,生態恢復相對較快。
(四)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責任制,積極推動綠色發展
切實將綠色發展成績作為領導考核的重要內容,從體制機制上激勵領導干部不斷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推動節能增效,積極倡導綠色消費,采取有力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對于那些只顧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績,保護生態環境不得力,甚至放縱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領導干部,要嚴肅追究其責任。
(五)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在農村深入持久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使農村群眾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的意義和重要性,掌握生態環保的基礎知識。引導農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愛護生態環境的活動,培養講究衛生、分類處置垃圾、減少排污、節約能源資源等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習慣。特別要重視加強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從小培養生態意識和環保理念,培養保護生態的行為習慣。
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強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溝、污水處理廠、凈化沼氣池、垃圾處理場等。有條件的修建鄉村公園,綠化美化鄉村內外環境。
(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推進綠色農業快速發展
加快科技推廣,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以農業科技為支撐,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全力推進綠色農業快速發展。通過綠色生產有效控制化肥、農藥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節約資源能源,增強農業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