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6:25:59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人際交往和溝通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調查中,盡管許多學生意識到了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并沒有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對人際技能進行有意識的提升。他們認為人際技能無需進行專門的學習與訓練,它是一種能夠自然而然掌握的東西。這種錯誤的觀念從根本上抑制了個人人際技能的提高。人際技能有利于信息的獲取、思想的交流、個人的發(fā)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良好的人際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而言,良好的人際技能是順利進入社會的保障,也是社會對該專業(yè)學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學,缺乏交流技巧
科學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談技巧是人際技能的兩項重要指標。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很多工商管理應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學性。調查結果顯示,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越來越多地傾向于利用網絡和手機來進行交流,而面對面的交流卻越來越少。他們認為面對面的交流會讓人產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給人不自然或者尷尬的感覺。但是網絡和手機這樣的交流方式很多時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對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極大的阻礙。除了方式的不科學,缺乏合理的交談技巧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39.6%的學生覺得自己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很多學生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人交流時總是顯得不知所措,不懂得靈活變通。
(三)以自我為中心,存在交流障礙
當前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絕大部分屬于90后獨生子女,因此他們也有著90后的鮮明個性——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從小在父輩的呵護中成長,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缺乏對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慮自己,總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為出發(fā)點。他們總是認為別人應該按自己的意愿來行事,喜歡把他們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換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由于這種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喜歡被動地等待別人來與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過程中表現出對別人的不尊重。這些都構成了他們人際交往的重要障礙,非常不利于人際技能的提高和人際技能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四)交流經驗不足,缺乏鍛煉平臺
人際交往技能同樣需要在實踐中去獲得,并在實踐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專業(yè)不僅在課程安排上沒有給予學生足夠多的人際交往指導,學生無法系統(tǒng)地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互動式的人際交往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與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學生一旦沒有正確的引導和合適的平臺,他們的人際交往會成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動,甚至有些學生會由于性格的原因放棄本可以交流的機會。總之,由于沒有足夠多的鍛煉機會,導致學生交流經驗的缺乏,使學生無法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技能素養(yǎng),所以在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不當的行為而影響人際關系,或是語言表達能力欠佳、表達不妥或是詞不達意而讓人誤解,給人際交往造成不好的影響。[3]
二、工商管理應用人才人際技能素養(yǎng)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大學生的人際技能素養(yǎng)的高低。生活在相對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長輩們的溺愛,性格高傲,自認為高人一等,在人際交往中根本不屑于與其他人交流。而處于相對貧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條件的影響,在人際交往時則會表現出自卑心理,獨來獨往,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和人際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圍造就不同的人際交往的性格與偏好。
(二)學校環(huán)境
學校環(huán)境也是影響大學生人際技能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重要因素。學校能否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交流平臺、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交流的無障礙性與和諧度、學校對學生人際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會影響學生參與人際交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一個良好的校園人際環(huán)境下,學生不僅樂意與人交流,獲得交往的滿足感,而且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斷提高人際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類型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性格類型包括外傾型、內傾型和介于兩者中間的混合型。外傾型的學生開朗積極,喜歡各種社交活動,善于與人打交道,擁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內傾型的人害怕與人交流,不善言談,不愿參加各種活動?;旌闲偷膶W生,在熟悉的人面前開朗活潑,但在陌生人或與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則表現得比較沉悶。不同性格類型的人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異性也讓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呈現出繽紛的色彩。調查發(fā)現,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屬于外向型性格,這也是專業(yè)的需要。
(四)溝通方式
溝通方式在人際交往中也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溝通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每種溝通方式都有優(yōu)缺點,比如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傳達及時的信息,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缺點是無法表達更加詳細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讓人產生畏懼感和不自然感;而網絡交流方式雖然可以避免畏懼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正是因為溝通方式的差異性與局限性,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要想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需要我們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將來從事的是在不同場合與不同類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夠靈活地選擇溝通方式,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應用人才人際交往素養(yǎng)的強化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際交往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趨向物質性和實用性。很多學生在與人交往時,都抱著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輕義,真實的情感和友誼不被重視。這種唯利是圖、一切以自身利益為中心的價值觀直接影響了其人際交往觀,造成了一切以利益為紐帶、缺乏真正溫暖的人際關系的局面。所以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際交往觀。人際交往中不僅是利益的交換,更是情感的交換,我們要教導學生尊重人性、關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誠交友,享受人際交往中的快樂,讓別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積極樂觀的性格會促進人際關系的發(fā)展,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會產生無限的魅力,吸引別人與自己交友。積極樂觀的性格和態(tài)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過后天培養(yǎng)。學校要經常督促學生閱讀一些相關書籍,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消除自卑感,增強信心,敞開心扉,開心地去與別人交流。要引導他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和朋友,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在人際交往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際技能。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消除其心理障礙,改善他們的羞怯和交流恐懼心理,提高他們的交友信心、樂觀心態(tài)和開放程度。
(三)培育人際交往知識和技巧
人際交往技能是一種包含言語交流、非言語性表達、傾聽、識別團體特征、情緒協調等多種技能的規(guī)則復雜、特征顯著的社會技能。與人交往是一門很有藝術性的學問。學??砷_設一些有關人際交往的課程,給學生系統(tǒng)地傳授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巧。有針對性地定期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巧的培訓,開展一些素質拓展活動和知識講座。另外,督促學生去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范。
(四)加強實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際交往的各種技巧,并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增強在人際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氣。學??梢远嚅_展一些知識、技能競賽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運用所學,促進其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在活動中,對于人際交往能力較弱的學生,可進行一些有效的指導。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的實踐活動,接觸社會,和不同社會地位、生活在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掌握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更適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五)完善學校和家庭教育
從小學到高中,學生接受的學校教育都是應試教育,這也造成了很多學生智商高、分數高,但情商和人際技能卻較低。人際技能培養(yǎng)要從娃娃抓起,即從幼兒園開始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評價一個學生不僅要看其成績,更要看其綜合素質。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促進學生之間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開展人際交往的系列活動,在期末的學生測評中加以適量的人際交往知識,把學生的綜合人際交往能力作為期末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關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讓父母選擇科學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讓子女讀死書刷高分數,要注重子女的素質教育。父母還要加強和子女的溝通,要主動與孩子進行交流探討,增進彼此的了解。只有通過相互溝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間的和諧關系,讓子女享受到和諧人際關系的樂趣和必要性,促進其加強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關系到大學生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人生進入大學階段,在生活、學習和社會活動中,都與初、高中階段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在初、高中階段接觸的同學相對集中,單一的學習是生活中的全部,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跨進大學的校門。而大學階段則不同,學習的壓力相對減少,人際交往明顯增多,社會上有的東西也會在大學校園里表現出來。因此在中學時期形成的思想、觀念,往往適應不了大學階段的要求。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必須要處理好人際交往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把自己融入社會,融于群體中,逐步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促進自身和社會的發(fā)展。
首先,要把握影響人際關系的問題,提高自身的約束能力。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激烈的競爭和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下,如何解決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處在人際關系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都處于人際交往中,不能認識和解決自身在人際交往中的問題,就會直接影響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進入大學后,生活、學習和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人際關系更復雜,更廣泛,更具有社會性,一部分同學急于與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有時過于表現自己,不但沒有達到交往的目地,反而使周圍的一些同學產生了一種反感情緒,適得其反。
二是有的同學也愿意與人交往,但是缺乏溝通的能力,遇到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有時在與同學和老師交往過程中,不掌握方法也影響了人際交往的質量。
三是個別內向型的同學與人交往少,有了想法不愿意和別人交流。遇事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幫助和支持,失去了一些應有的朋友,也影響了自身的發(fā)展。
四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獨生子女多,長期受家庭的影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我為中心的思想比較嚴重,逐漸形成任性、偏見、固執(zhí)的性格,聽不進不同意見,也影響了人際關系。
這些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問題,不及時的改正,就會直接阻礙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其次,提高對人際關系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人際交往信心。
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首先要提高自身對人際關系重要性的認識,真正從思想上理解搞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清除思想障礙,自覺克服制約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增強人際交往信心。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不斷的認識自我,完善自我,這是促進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要相互了解,不僅要了解對方的學習、生活、為人和習慣等方面,也要認識自己在交往中的地位、優(yōu)勢和不足,只有全面的了解別人,才能更深刻的認識自己。交往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完善自我的過程;通過自己的努力,更多的得到別人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不斷加深與同學、老師之間的友好關系,最終實現和諧的人際關系。
搞好人際關系不僅是自我生存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集體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一個和諧有凝聚力的群體,離不開大家和睦相處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形成集體合力的紐帶,青年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和形成,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集體,大家在民主、平等、和睦和友愛的人際關系中逐漸增進集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fā)展。
最后,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把握好人際交往的尺度。
處理好人際關系,是一件錯綜復雜的事情,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環(huán)境和不同的集體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必須掌握好在人際交往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把工作做到實處,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一是樹立平等的人際關系思想。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知識水平都不相同,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不管是來自城市還是農村;不管你是富家子弟,還是普通家庭的子女,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那種自以為高貴,看不起別人的人,很難得到更多的朋友,最終失去了群眾,成了孤家寡人。而自身條件稍差一點的同學,也不能因為客觀條件制約,產生自卑心理而影響了與他人的交往。因此,只有樹立起平等的人際關系思想,把自己融于集體,融入社會,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是誠懇待人,老實辦事,是搞好人際關系的根本。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想取得對方的信任和支持,必須要誠懇待人,老實辦事,對人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同學之間靠得住,師生之間信得過,才能建立起牢固的友誼。要多關心他人,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主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共同前進;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情緒不好的時候,也有人來關心你、幫助你,從而解除痛苦,振作精神。只有真誠,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是堅持等距離的人際交往原則。在交往過程中,要留給對方獨立的活動空間,不能過度親密,亦不能明顯疏遠。對自己要把握好適度的心理距離,不能盲目的服從別人,也不能要求別人事事處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讓別人獨立思考,留給別人適度的活動空間,掌握好同學間的適度距離,這樣才能有利于同學間的團結,爭取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四是善于掌握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及時與人交流和溝通。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時常出現一些好的事情,也會產生一些不足的問題,為便于鼓勵他人進步,要留意身邊同學所做的好事和優(yōu)點,并及時對給予肯定和贊揚。當一個人做了好事被別人贊揚時,他會非常的感謝你,會使雙方心情舒暢,從而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同時對于發(fā)現身邊人的不足,不能袖手旁觀,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委婉的方法,適時的幫助他人,克服不足,逐步在同學中建設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唐小青,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及對策分析,教育長廊 2009年04期
[中圖分類號]C916[文獻標識碼]A
大學時期是人生中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良好的人際交往對于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身心健康有著促進作用,不良的人際交往會阻礙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更嚴重的會導致違法犯罪的行為。現代社會,大學生因人際摩擦而傷人事件屢見不鮮。因此,提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其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所必不可少的。
1小組社會工作與人際交往能力的內在關聯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huán)境建立廣泛聯系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系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主要包含有以下幾種能力:首先是問題處理能力。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缺乏獨立性、對父母依賴性過強的弱點;其次是表達理解能力。一方面指個體是否能夠讓他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將個人內心的想法準確表達,另一方面指個體能否正確地理解他人所要表達的意思。
對于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本次小組主要遵循小組社會工作理論——符號互動論,又稱象征互動論,其核心概念是符號,指任何能代表某種意義的事物。因為人們賦予事物某些獨特的意義,所以事物才會成為符號,并且所有人都認同這種意義的存在。在所有符號里,語言是最豐富靈活的系統(tǒng),人們通過說話交流、肢體表達(包括不同的面目表情與姿勢)等方式,相互間傳遞各種想法,進行相互間的多種交往。而在小組過程中,組員們利用語言、身體動作等符號進行互動,傳遞所要表達的意義,充分的展示自己,并實現與社工、以及其他組員之間的良好溝通,這不僅有助于組員的自身發(fā)展,還有利于在小組內營造良好互動的氣氛,有利于實現小組目標。
2小組社會工作介入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設計
本次小組招募了廣西M大學同年級多個專業(yè)的大一學生,通過口頭介紹宣傳、張貼海報、QQ群轉發(fā)等手段來招募本次小組的成員,在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進行篩選。
2.1需求評估
對報名參加小組的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問題的訪談了解,發(fā)現他們存在以下需求:第一,減少對網絡人際交往依賴,學習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技巧;第二,嘗試主動交往,擺脫人際交往中的不良情緒;第三,與他人能夠進行有效溝通,提升人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需求。
2.2小組方案
(1)小組對象:招募有人際交往需求的1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生各半。
(2)實施方式:小組訓練、小組分享、課后作業(yè)。
(3)頻率次數:每周一次,每次一個半小時,共6次。
(4)小組性質:發(fā)展性、封閉式小組。
(5)實施原則:真誠、尊重與接納原則。
(6)小組目標:①幫助組員減少對網絡人際交往的依賴;②協助組員發(fā)現自身人際交往方面的不足,正視缺點;③協助組員學會在不同的人際交往情境中,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清楚理解他人的人際交往方法,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7)單元大綱(見表1)。
2.3實施原理與單元設計
2.3.1第一次小組活動:小組破冰、建立契約、制定規(guī)范。小組社會工作探索階段,通過小組破冰的方式,讓組員之間有基本的認識,努力在組內建立信任互助的小組氛圍。其次,需要讓組員了解小組內容和目標,表達對小組的期望,共建“真誠、接納、尊重、保密”的小組契約。本節(jié)小組活動是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的第一節(jié)活動,組員間還沒有建立關系,由于小組的10名成員都想要提升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而這需要用到小組內部的力量,所以第一節(jié)小組活動主要是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認識與熟悉。
2.3.2第二次小組活動:建立組內交往、認識人際交往重要性。小組進入探索后階段,經過第一次的破冰活動,小組成員之間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組內關系得到初步建立。本次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運用小組內部的力量,組員之間相互幫助、協作開展。因此在開始之前,運用游戲提高組員的積極性和增強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其交流的意愿和學習人際交往技巧的欲望。在“你畫我猜”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組內游戲互動,讓組員認識到雙向溝通的重要性,明確人際交往能力在當下求學、未來就業(yè)以及對人的心理發(fā)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進一步促使組員間的交流和開放,引導組員吸取他人人際關系處理的經驗和方法,提升表達的能力,減少對網絡交往的依賴。
2.3.3第三次小組活動:認識自我、糾正錯誤。小組進入熟悉階段,圍繞組員人際交往中存在的缺陷,在處理缺陷的過程中實現小組凝聚力的提升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只有明確自身人際交往的情況,才能更好的“對癥下藥”。因此,設計現場分享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非批判式的分享,引導組員運用人際交往知識的能力,感受他人的支持對處理自己人際交往缺陷作用。更進一步的開放和信任能讓小組自然過渡到自我認識階段,協助組員認識到他人如何對待自己,取決于自己如何對待他人,進而延伸到人際交往需要主動的主題。通過組內人際交往經驗分享,增加組員表達方式的多樣性,引導其在人際交往中形成積極主動的良好習慣。
2.3.4第四次小組活動:情景模擬、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小組進入成熟階段,有所側重地從感性向理性延伸來理解和分析人際交往是該階段的工作重點。組員之間在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礎后,小組活動過程中組員間互動增多,但是組員終究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中,需要與不熟悉的人進行接觸,需要用合適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因此本節(jié)活動設計了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特定情境,以提升組員對人際互動的理解。最后,讓組員認識面對他人交往中常見的因應方式(給建議、安慰、教訓等),并訓練“積極傾聽”和“表達同理”這兩種有效的因應方式。
2.3.5第五次小組活動的重點:鞏固效果、發(fā)掘潛能。小組由成熟階段向結束階段過渡,挖掘潛能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鞏固效果則是小組活動的重點。組員在上一節(jié)活動中學習了不同場景人際交往的方法,需要及時對自身的情況進行檢查,才能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挖掘自身的潛能,促進自身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本次小組活動主要是強化小組成員前幾次小組活動學習到的交往技巧,并讓他們相互分享、學習并提升,借助小組內部力量相互促進,改正人際交往中的不足,并保持在組內習得的良好交往習慣。
2.3.6第六次小組活動:回歸現實、離別情緒處理。小組活動進入結束階段。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困難多在于自身不夠自信、主動,要掌握人際交往技巧,首先要幫助個體了解、糾正非理性想法,再以理性思維取而代之,就可以達到消除人際交往中消極情緒的目的。通過情景的設計,引導組員在適當的情景做出恰當的表現,幫助其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以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在末期,主要處理離別情緒,鞏固小組成果,讓組員表達小組活動未盡事宜,提出建設性意見。
3小組評估
3.1小組社會工作過程評估
小組社會工作的過程評估就是對小組活動過程進行整體的評估。小組過程的好壞決定小組的工作效果,從整個小組過程來看,雖然沒有出現沖突性事件,組內保持著較好的互動氛圍,小組活動過程基本達到預期目標,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某些組員因個人原因而表現出的不良情緒。
3.2小組社會工作效果評估
了解小組社會工作介入前后組員的自我感覺。最后一次小組活動中進行自我評估,所有組員都提到了自身的改變,不少組員認為積累了人際交往的知識,深刻的意識到人際交往對自身以后學習、生活的現實意義,提升了現實生活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組員通過在小組中與其他組員互動,逐步增強了自信心,負面情緒也隨之減少。
4結果反思
在小組最后一個活動中,社工收集了組員對社工小組過程中表現的價值觀念、運用的小組技巧、能否實現小組預期目標、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小組開展的建議等方面的評價,以便幫助社工總結經驗并提高自身社會工作實務的技能。
據統(tǒng)計,5名組員對這六次小組的小組氛圍表示滿意,認為自己在這些氛圍中能夠使組員更好的進行交流。3名組員對組員間的信任度、交流分享時的真誠程度以及相互之間的尊重程度表示比較滿意。2名組員認為組員在分享環(huán)節(jié)的分享程度不夠。另外,組員對社工提出一些建議:一是提高小組管理能力,盡可能防止小組活動過程中出現場面失控的現象;二是在活動之前做好預案,預想一切可能發(fā)生的突況,以便應對;三是小組活動某些環(huán)節(jié)的內容比較單調,可以設計得更豐富一些,另外在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上有待加強;四是在分享環(huán)節(jié)注意把握與引導組員分享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吳秀美.高中生人際焦慮現狀及其團體輔導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 謝昊宇.大學生交往能力提升小組社會工作項目報告[D].長春:長春工業(yè)大學,2015.
[3] 桑偉林.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研究--以山東大學為例[D].山東:山東大學,2010
1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人具有社會屬性,這決定了人在社會活動之中必然產生相互交往和交流溝通。人們在運用語言或者非語言符號交流意見和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人際交往關系。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是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寶貴財富。于大學生而言,通過接觸交流,可以交換信息,拓寬視野、增進感情、互幫互助,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增強群體凝聚力。而且協調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矛盾,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不僅是大學生自身的情感需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2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以自我為中心
當代大學生以“90后”為主體,大多數學生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父母長輩的養(yǎng)成教育,部分大學生容易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征。具體表現為不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對自我期望過高;不懂得關心他人,與他人關系較為疏遠;固執(zhí)己見,對他人的正確觀點也很難持贊同態(tài)度;自尊心過強、過度防衛(wèi)、有明顯的嫉妒心;說話做事不顧及他人感受,容易與他人產生矛盾沖突。以上種種行為都導致人際關系的緊張與惡化。
2.2 主動性不足,回避與人交往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正式步入社會之前的緩沖期,校園人際關系既單純也復雜。尤其是大一新生,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的人群時,有時會出現情緒緊張,甚至行為失常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交往恐懼癥”。極有可能是大學生曾經有過的消極情感體驗或者是長期形成的性格缺陷,如自卑、孤傲和膽怯等,最終導致大學生不敢或回避與人交往,這都嚴重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
不過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與普及,人們越來越多地在網上開展學習、工作和溝通。特別是對于當代大學生,網絡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越來越多出現了一些大學生平時不善于交際,但在網絡空間卻異?;钴S、樂于交友的現象。從內心來說這類學生渴望表達與溝通,有著極強的交往意愿。
2.3 功利傾向嚴重
心理學家霍曼斯提出,人們之間的交往實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它不僅包括物質的交往,還包括非物質的交換,如服務、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換。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都希望這個交換是對等的,這樣人們的心理才能夠維持平衡。因此,人們的一切交往行為和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持都是圍繞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對于值得的,便會主動地去建立和維持,對于不值得的,就會選擇放棄或回避。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人們的行為特點趨向于利益最大化,表現在人際交往上就出現更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本來人際關系是以情感為交往基礎的,但受到激烈的競爭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的影響,或者是受到現實社會和網絡世界的諸多負面信息的干擾,大學生也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功利化。在交往過程中,呈現出親近物質條件好或者擁有一定權勢的人,并且渴望短期內獲得超值回報的特點。如,評比獎學金或各類榮譽稱號前,主動與老師或評比小組成員拉近關系。
3 以社會實踐活動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路徑
目前,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愈發(fā)重視,已經逐步改變以前重技能、輕素質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除了傳統(tǒng)的設立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定期開展校園心理知識普及活動,開設一系列選修課程或者專題講座外,我們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將出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轉化為潛移默化繼而提升能力。學會轉變思維角度,把人際交往作為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通過利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長知識、增加才干的有效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有利于大學生正確把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性發(fā)展。
4 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發(fā)展的調查研究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擁有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從而發(fā)生心態(tài)或者行為上的改變。通過筆者對本院2013級100位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的同學進行調查研究,旨在了解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何影響。
我院在2013年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2013級學生開始試點,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分類引導項目。初衷來源為我院為師范院校的理工學院,除完成基礎專業(yè)課程外,還要花大量時間在實驗課程上,課余利用時間十分有限。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去完成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抑或有針對性地提高某方面的能力,便有了分類引導這一舉措。分類引導總共分為4大類,科創(chuàng)考研中心、文體藝術中心、教師教育中心、社會實踐中心。每個中心設置一名相關專業(yè)的導師,全面指導學生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中選擇兩類參加(如某生可以同時參加科創(chuàng)考研和社會實踐兩類)。一旦加入,便必須參與該中心組織的活動,完成該中心下達的任務,也獲取該中心提供的各類資源。每一學年初始,可以根據個人意愿重新選擇參加。我選取的100名調查對象正是在2013全年參與我院社會實踐中心的2013級學生。
通過為期1學年的跟蹤隨訪,采用問卷調查法,得出以下結論。
根據統(tǒng)計,100名同學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頻率最高的依次為以下幾種:教師類(35人),包含一對一家教和一對多的班級授課銷售類;暑期三下鄉(xiāng)(31人),由學院統(tǒng)一組織開展文化輔導活動或者是宣傳與咨詢活動等志愿服務,以及社會調查活動;銷售類(27人),主要包括商場促銷、電話銷售、發(fā)放傳單等活動;科創(chuàng)實驗(16人),結合自身專業(yè),跟隨導師進行科研課題研究。而從社會實踐的類型來分類,主要為勤工助學、志愿服務、調查研究以及自主創(chuàng)業(yè)。從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長短來看,教師類平均時長最長,大致有20~40小時。銷售類時長最不穩(wěn)定,有只參與過一兩次的,也有幾乎每天都在外兼職的。
5 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發(fā)展的影響
5.1 社會實踐活動改變了大學生對人際交往關系單純、理想化的認識
學生身處大學校園,主要交際對象為老師、同學。交際范圍相對狹小,交際關系相對單純。而參與社會實踐之中,特別是在外兼職,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而其文化素質各有高低。如果大學生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套交際手法,且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那么在面對復雜的人際交往關系中必然會受到重挫。而人際交往的失敗,一方面會給大學生帶來挫敗感,另一方面也會促使大學生面對復雜的現實狀況,有意識地進行調整。首先是角色轉化,不再自視為“天子驕子”,而是現實社會的普通成員。其次是價值觀轉化,更加注重人際關系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認為人際關系就是日后可以利用的人脈資源,一部分大學生正是因為認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而開始注重人際交往。
5.2 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更加包容自信
自卑、羞怯是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心理障礙之一。而社會實踐活動恰恰有助于大學生克服這類心理障礙,使大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與他人交往。第一,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與外界的互動增加,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會更加全面深刻,以前一些自認為不足,甚至感到羞恥的缺點,發(fā)現這其實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甚至發(fā)現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般人沒有的特長和潛力,從而能夠促使大學生更好地接納自我。第二,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認識到,他人并不會時刻關注自己的行為,自己也不必過分苛求完美,別人對自己的評論并不總是消極負面的。這些都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樹立自信心。
5.3 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掌握更多的人際交往技巧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親身經歷往往更加印象深刻。大學生通過實踐與嘗試,會逐步認識到人際交往技巧的重要性,尤其是從事產品銷售、團體活動等配合度較高的工作,對人際交往技巧的要求更高。通過親身參與、發(fā)生失誤失敗、總結經驗教訓等一系列過程,能夠讓大學生更快掌握人際關系的技巧。大學生發(fā)現一些領導或者前輩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那么通過自身的觀察交流便能不斷掌握提升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諸如良好的語言溝通、辦公室禮儀,這些都是大學生學習交往的“第一章”。目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也迫使大學生們日益優(yōu)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渴求通過“第一印象”占據先機,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由此人際交往能力已被視為良好適應社會的重要能力之一。
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交往的平臺,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累交往經驗,提升交往技巧,促進心理健康成長。作為高校教育者,我們不僅需要給大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空間,更需要經常鼓勵學生,特別是存在交際困難的學生多多參與交往活動,以培養(yǎng)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參考文獻
人際交往是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大學里進行集體生活肯定離不開人際交往,所以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許多問題需要引起當今社會的重視。大學生的思想不成熟,正處于成長期,可塑性大,在人際交往中容易產生盲目性。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對他們步入社會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有幫助;不良的人際交往則會把大學生引到歪路上去,對他們未來的成長產生消極的甚至是有害的影響。
一、人際交往倫理
(一)人際交往?!叭穗H交往”在中文中是指人與人交往關系的總稱,其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同事關系等等由人與人或者人與群體組成的各種關系。人際交往的主體特定是指“人”,其他人與其他事物交往組成的關系都不能稱作“人際交往”,可見人際交往倫理是一種相對狹隘的觀念,它是交往倫理指人們之間相互交往的倫理概念。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通過“語言”為媒介實現的,“語言”是有意義的符號,是能夠與他人溝通的交往表現形式。各種形式的“語言”是人們人際交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擔了人生活世界的三種功能:一是顯現事物;二是表達意愿;三是形成人際交往,構建人際關系?!罢Z言”是為了人類在人際交往中更好的理解,彼此達成共識,建立密切的關系。
(二)人際交往倫理。人際交往倫理在“語言”的作用下大致分為“情理溝通”和“理往”兩個方面。情理溝通表達的是合情合理、通情達理的文化精神,代表著人在人際交往中的感性因素,是中國民族常用的人際交往方式。情表示可變的人心因素、理代表不變的社會法則,情理交融是的人際交往更貼近現實、更人道、能更正確的理解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因素。人際交往中的“理性商談”是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提出的,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是通過商談來調整從而達到共同認定的。人際交往理性的道德意義在于真、善、美的統(tǒng)一,代表交往主體間必須遵守客觀事實規(guī)律,在交流對話上要自由、平等、友善,在“真”與“善”的基礎上追求“美”的更高境界,使和諧、美好的人際交往更廣泛的存在于人們的社會生活中。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倫理。大學生人際交往倫理就是從大學生這個特定的交往主體出發(fā),分析他們交往行為的價值取向,重視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行為方式,引導他們關注自己交往行為后果,從而形成自覺、正確的人際交往倫理意識的一種理論形式。大學生尚未完全走進社會,在人際交往中許多方面還具有不確定性,大學生人際交往更多的是面向于整個大學校園和學生家庭,并且希望在大學生通過大學生涯人際關系倫理道德的塑造,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適應社會、推動社會。
從人際交往倫理的角度,大學生應從以下維度來審視自己交往行為的價值取向:
1.同學交往。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主要是以班級為集體學習單位,以宿舍為集體生活單位,因此,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同學中的人際交往。和諧的同學關系意味著大學生在自己學習生涯中有著自己志同道合的玩伴,他們一起學習、共同分擔、互相促進,也為今后社會工作中儲備人際資源。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無論多么的有才華,單打獨斗也是很難獲得成功,大學同學間的同學情誼讓你在這個競爭殘酷的社會找尋到溫暖。
2.師生交往。國家提出,學校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由此可見,師生交往的重要性,常說老師是學生的指路明燈,照亮前方漆黑崎嶇的路。理想的師生交往應該是在交往過程中雙方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平等、在交往活動中能民主的接納和交換雙方意見、在相處氛圍上要形成和諧愉快的交往環(huán)境。學生與老師應該在相互信任、尊重、合作中全面發(fā)展自己,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在其特殊的人際交往實踐中,使學生逐步完善自身健康人格的確立和自由個性的發(fā)展。
3.親子交往。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為個體成長提供了環(huán)境基礎,而親子交往則是大學生在家庭交往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國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視父母子女交往關系,父母對子女的性格和人際交往的態(tài)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子女不僅效仿父母的個性品質和道德行為,隨著年齡成長也會在日常的交往中學習父母的人際交往方式,并將其運用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可以說親子交往是大學生人際交往最初的學習與運用平臺。
4.戀愛交往。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都已經趨于成熟和完善,已經步入戀愛的年齡階段,加上學校和家長也不在像中學時期那樣干涉,大學生戀愛在當今的大學校園里已經隨處可見。大學生必須學會認清彼此戀愛交往的基礎、動機和方式,戀愛交往應該要建構在擁有共同的崇高生活理想基礎之上,這樣在交往過程中交往主體雙方才會給彼此帶來樂觀快樂的生活理念,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使雙方能在大學學習生活中取長補短、相互影響,從而使交往雙方擁有健康積極的戀愛態(tài)度,使每個人的人格更加完善、崇高。
二、結語
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日常人際交往是分不開的,他們思想活躍、愛好廣泛、勇于冒險,希望展現自己并被他人接納和認可。所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夠滿足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需求,是其健康全面成長的必要前提,也是他們今后事業(yè)成功的根本保證。大學生人際交往倫理是從大學生這個特定的交往主體出發(fā),分析他們交往行為的價值取向,重視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行為方式,引導他們關注自己交往行為后果,從而形成自覺、正確的人際交往倫理意識。
參考文獻
2人際關系對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
豪斯頓曾說過:"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生活幸福、心理健康、身體健康。"人際關系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大學生會因人際交往的原則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和處事風格,從而規(guī)范和支配自我行為,完成正確的自我定位,獲取社會角色,從而在人文素養(yǎng)上得到提升。
(一)人際關系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
大學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管交往的對象是老師、同學還是家人,都會涉及到自身的處事原則,如與老師交往要尊敬誠懇;與同學交往要友愛真誠;與家人交往要自然親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包含著人際交往的原則,如誠信、友愛等,大學生在建立人際關系的過程中,也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樹立集體意識,摒棄個人主義,將自我融入集體,在集體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
(二)人際關系影響大學生人文知識的汲取
溝通是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溝通是汲取人文知識的有效途徑。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大學生在集體生活的交流溝通中,必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彼此學習,互相進步。在新媒體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大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與網友建立虛擬關系,這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部分,更是吸收和交流人文知識的有效途徑。
(三)人際關系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
學會與人交往,是生活的必須,也是做人的基礎。融洽人際關系也有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形成陽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人際交往的障礙,往往造成大學生偏激、孤僻、封閉的性格,人生態(tài)度灰暗消極,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大學生的心身健康,阻礙著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真正提升。
3從人際關系入手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
人際關系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密切相關,所以要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是基礎和保障,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加大校園文化宣傳力度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打造網絡交際平臺
緊跟時代步伐,滿足學生需求,積極建立校園網,打造網絡交際平臺,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交際機會,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使校園網成為一個傳播知識、交流學習、互相傾訴的場所。特別是開始心理輔導欄目,及時為大學生提供心理輔導等幫助,進一步健全大學生的人品人格。
(三)開設人際交往課程,營造人文文化氛圍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脫離父母真正獨立生活并走上社會的重要過渡時期,因此在大學期間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順利而完滿地完成學業(yè),將來走入社會,較好的適應社會環(huán)境,正確而健康的展開工作和生活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我國的大學生人際關系現狀令人堪憂,高校應該重視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一、 當代我國大學生人際關系現狀
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同學之間的關系,一類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據專家調查統(tǒng)計,在大學生人際關系中主要存在不善于人際交往、自卑、內向、害羞、孤僻、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冷漠等問題。這些問題出現的比例最高可達83%,最低為38%。其中同學之間的關系問題遠遠過于師生關系。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大學同學之間的關系普遍沒有中學時好相處,知心朋友較少,關系沒有中學時融洽,表現較多的為關系處理中功利主義色彩濃厚,虛榮、攀比現象嚴重。其中主要以下四種特點。
一是,這類學生的人際關系最為緊張,表現為不善于與人交往,占到被調查人數的60%。這類學生實際上內心非??释c他人實現友好交往,但是卻很難實現,內心較為焦慮和孤獨。二是,在人際交往中,渴望達到完美,對于交往中出現的問題較為苦惱,具有一定的失望心理,心情時而頹廢。因此一旦出現重大的人際關系障礙,對其所產生的心理及其他影響較為巨大。三是,在人際交往中,對于出現的矛盾和障礙,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總是又希望處理到最好最完美,因此心理上矛盾、困惑,充滿煩惱,有的甚至形成心理障礙,有礙于正常人際交往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四是,地域差異。相比較來說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較易產生自卑心理,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礙,不能正常展開人際交往,一般來說農村多于城市。五是,師生關系淡漠。受到大學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相處的時間只有課堂時間,因此接觸較少,師生關系相對淡漠,除了部分較為積極的學生主動和老師聯系,有些較為內向的學生很難突破自己的內心障礙主動和老師形成互動的良好關系。
二、人際關系對大學生成才的重要性
大學期間由于環(huán)境的迅速變化,多數大學生來到異地求學,因此對于新的環(huán)境,大學生需要有著較好的適應性,同時展開積極而健康的人際交往,這對于大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對于其健康成長成才有著重要作用。
1.正常的人際關系能夠有利于獲得廣泛的信息
人際交往的過程實際上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信息的過程,在彼此的交往中,相互交流心得、經驗、知識,傾訴情感,因此范圍廣泛的人際關系能夠使得大學生拓展人際交往的空間,在更廣闊的范圍內了解更多的信息,交往到更多的朋友,在獲得信息的同時,獲得友誼,使得自己的人際圈不斷擴大,在更大的范圍內與更多的朋友交流,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信息。
2.有利于正常學習的展開及良好人格的養(yǎng)成
如果在一個人際關系較為融洽、大家相互之間關心、幫助的環(huán)境中,個體就會保持相對較為愉快的心情,在良好而寬松的環(huán)境中,就能夠順利展開學習等各種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這種良好而愉悅的交往環(huán)境中,性格會變得開朗而積極、主動,獲得愉悅的朋友及伙伴,能夠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養(yǎng)成健康而積極的交往行為和習慣,使得自己的行為舉止及言談習慣等都能夠得到良好培養(yǎng)和修正,培養(yǎng)優(yōu)點,改善缺點,形成相互學習優(yōu)良品德和行為的風氣,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
3.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際關系的不健康會導致心理的不健康,帶來心理疾病。因此,良好的人際關系及交往能夠有利于保證心理的健康。大學生一般都脫離了故鄉(xiāng)及家庭,獨自來到陌生的城市求學。因此,在心理上急切需要找到可以傾訴的伙伴或朋友,相伴度過大學生活,渴望得到同學或者朋友的友誼、關心及溫暖,從而使得心理上擺脫孤獨感和寂寞感,增加自己的信心,因此正常而健康的人際關系是所有大學生所渴求和需要的,也是減少心理疾病,養(yǎng)成健康心理的必然需求。因此,正常而健康的人際交往活動必然對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4.加快實現社會化的必然條件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步入社會成為社會一員的重要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人際交往的水平及性質,人際交往經驗的多少,直接影響其社會化的水平。在大學時期,大學生應該積極的展開人際交往活動,豐富自己的人際交往經驗,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為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擺脫人際交往的各種障礙,積極尋求健康的人際交往,豐富自己的人際交往經歷,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為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5.大學生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個人的成功并不能僅僅用學歷、考試分數來標明,同時還需要正確而健康的人際關系支持,一個不會交往的有著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大學生也是不能真正實現事業(yè)及人生成功的。因此,在成功的范疇內,還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支持。形成合作意識及全局觀念,在相互合作和學習中相互取長補短,互相支持,共同合作,這樣才能取得不斷的進步。為事業(yè)的成功做好準備。
關鍵詞:人際交往;語言藝術;真誠;夸贊;適當
1.人際交往中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在人際交往中,使用巧妙地語言進行交流是進行有效交談的前提條件,巧妙地使用語言藝術進行人際交往可以說是一個人的財富,一個人如果不善言辭,不懂得交往中的語言藝術那么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不利的,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們進行語言交流,一個人可以沒有多高的智商,可以沒有很多的財富,可以沒有多高的學歷,但是他一定要對自己的說話能力加以注意,在很多場合,我們都能聽到很多人抱怨自己不會說話進而使很多本該做好的事情沒有做好,可以說在職場中不會說話是大忌,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他也要會表達自己的思想,那么很多時候也是徒勞的。
對于在校學生來講學會使用語言藝術對于自己將要踏上的職場也是尤為重要的,語言表達得體,學會藝術的說話能夠幫助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順利的發(fā)展,但是如果在說話時不懂得使用語言藝術那么很可能中傷別人,即使你可能出于好心但是還是會被別人誤解,從而引發(fā)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自己的人際交往,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學會使用語言藝術是一門大學問,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在人際交往中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
2.1 語言使用要得體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的語言表達一定要是健康、積極的,這樣的語言能夠促進交流,改善人們之間的關系,所以這就是要求我們注意在人際交往中語言的使用應該得體恰當,當然除了語言內容是得體的,在交流時對對方所使用的稱呼也應該是恰當的、得體的,恰當得體的稱呼能夠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為交流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如果在交流時對對方的稱呼不得當,很容易在交談的一開始就引起對方的反感和不配合,不利于談話的有利進行,甚至會激怒對方,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語言的表達一定要學會“得體”。
2.2 表達方式要適當
在人際交往中,還需要對言語的表達方式進行合理恰當的選擇,語言的表達方式有多種,由于人們在交談時,交談的內容和目的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對于語言表達方式也沒有具體的條條框框,而是根據實際語境合理靈活的進行選擇,這里語言表達的內容包括語氣的選擇、修辭方式的選擇、語句種類的選擇,對于所要表述的觀念對當然如果在表述時注意到這些基本的問題那么與對方的交流過程會使得對方感覺到舒服方接受程度比較高,如果對方愿意聽,那么是非常有利于談話繼續(xù)的,在語言表達的時候不要拐彎抹角,更不要對一些關鍵內容避之不談,一定要講清楚自己的目的和談話的中心主旨,無論自己想要表達何種感受快樂也好,痛苦也罷,一定要恰當的表述出來,而不是機械的抱怨或者對對方有言語上的攻擊。
2.3 說話應該合乎禮貌,適當的夸贊對方
無論是誰都想得到被人的尊重,當然在語言交流時也不例外,這就要求我們在表達語言的過程中,注意禮貌,與人交際的過程中,禮貌是首要的,在語言表達中可以適當的多用“您”、“請”、“謝謝”等字詞,這樣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親切友好,愿意進行交談。當然還要投其所好適當的對對方進行稱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夸贊,當然這里的“夸贊”不是溜須拍馬。而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真實的夸贊,在交往的過程中,多發(fā)現對方的閃光點,對對方進行適當的夸贊,能夠引起對方的興趣愿意與你進行交談,當然這里的夸贊必須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應避免引起爭論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有些人性子急,脾氣爆,一言不合就會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這樣很難使得交談順利的進行,很可能導致對方不配合,所以這就需要注意在談話時避免引發(fā)爭論,在談話時遇到意見不統(tǒng)一,應該采取協商、商議的方法解決,不能一味的進行爭執(zhí),這樣是毫無意義的,不會達到交談的目的而且還會傷及感情。
2.5 交談態(tài)度應該真誠
真誠是進行人際交往的基礎,任何交談都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的,在跟人進行交談時,語氣應該誠懇,對別人是坦誠相見,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并且信任你,愿意敞開心扉的與你進行交談,可以說真誠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只有真誠的交流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當然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機遇。
2.6 說話要把握時機
與對方交流時,應該學會察言觀色,善于利用時機,例如在對方不開心的時候你去講一些過分的話或者是請求對方做一些事情,那么很有可有會收到拒絕引起對方的反感,有些話在適當的時機講出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所以善于把握說話的時機也是語言藝術的一種。
3.結語
綜上所述,人的成長、發(fā)展、成功和幸福都與人際關系密切相關。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都是保持心理健康、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語言是人類最重要、最便捷的交際工具,人們可以用它來表達情感、交流思想、傳遞信息。因此,不論從事任何工作,善于運用交際語言,就會給我們的交際帶來生活的魅力
[參考文獻]
人際交往不僅僅是時展的需要,更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和實現個體社會化的需要。人際交往是大學生社會化的基本途徑,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對大學生心理、道德、思想觀念的發(fā)展均有重要影響。
一、調查問卷分析
在進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這個課題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面向江蘇大學全體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三個特征:
1.師生關系陌生化。上了大學,一個輔導員都是帶幾百個學生,所以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老師們往往能注意到的學生也就那么幾個,這些學生要么成績很好,要么成績很差。成績中等,能力平凡的一些學生很難獲得老師們的注意,他們很難接受從初高中小班教學到大班教學的差異。這會造成他們心里的巨大落差,再也沒有人愿意關注他們,與此同時,這些學生會覺得失落,更加遠離老師,從而他們與老師的關系也會變得陌生。
2.交友世俗化。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里,學校這個小型社會也存在著各種利益糾紛,有許多同學交友的目的也不再單純,他們有著自己的各種算計。根據調查,存在著部分人利益心過重,他們有著明確的交友目的,相比較與平民子弟相處,他們更愿意與富家子弟相交,因為他們覺得這會給他們未來工作或生活方面帶來更大的幫助。雖然這并不是全部,但是這小部分也不容小視,因為這會給周圍的同學們帶來許多不好的影響。
3.與家人隔閡增多。自從上了大學,大部分的同學都是背井離鄉(xiāng),與家人溝通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本來同學們能傾訴的對象就不多,若是與家人疏離,那么同學們能夠交流傾訴的人就更少了,可能會增加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
二、剖析動機和影響
幫助一些大學生克服人際交往的問題,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與周圍的同學親密地相處。并且?guī)椭麄兘⒁粋€正確的人際交往價值觀,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學有所用。從身邊找尋那些人際交往厲害的同學,請他們談談對此的看法并提出一定的建議,從別人的身上汲取那些長處為自己所用,學會為人處世,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這次的課題研究可以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改善師生關系和促進學生與家人們的溝通。同時它的心理功能有交流信息、豐富思想,協調行為、提高效率,以人為鏡、認識自我,排解情緒、心理保健。
三、國內外現狀研究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次在美國被提出,美國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都比其他國家先進,深深地影響了各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根據相關資料了解到,國外大學不僅普遍設立了正規(guī)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而且配有專門的咨詢師。咨詢師可以對學生的精神壓力、心理沖突與感情糾紛等問題進行個體或團體的訓練,幫助大學生增強個人的責任心、人際交往和競爭環(huán)境的自信心、學會自我評價,促使大學生與學校融為一體。他們還采取團體訓練和個體咨詢的方式,幫助新生協調人際關系,適應大學生活,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通過文獻檢索發(fā)現,近些年來出版的書籍中涉及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就有二十多本論著。研究的內容廣泛,涉及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途徑,大學生人際交往特點、原則等方面。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多種多樣,國內學者大多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心理量表法,發(fā)現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指導思想和策略。國內研究的不足突出表現在:對學生的人際問題分析多,對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研究結果應用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的比較少,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也比較缺。因此這類研究還應不斷深入,為教育、咨詢和治療提供心理依據。
四、人際交往問題成因
1.客觀因素是家庭的影響?,F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家庭會過于寵愛孩子,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諸如自私、不合群、缺乏集體榮譽感等等。這些學生步入高校之后會表現出獨立生活能力較差,與人溝通不善,處理問題能力缺乏,不善于自我開導,從而形成交往障礙。還有小部分孩子則是因為生活在不完整家庭,缺乏親人的關愛,導致自我自閉,無法與他人進行交流。
2.主觀因素是大學校園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和較為寬松的管理模式,對我們大學生自身的文化素質、行為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再加上接觸的老師和同學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語言和生活習慣大大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學會適應和包容。一旦無法正確融入大學生集體,則會滋生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會造成人際交往的障礙。
五、合理的對策研究
1.緩和師生關系
(1)可以考慮每個班級設一個班主任,而不是籠統(tǒng)的幾個班甚至幾個專業(yè)合一個輔導員。(2)可以增加班會的次數,老師和同學之間不僅僅要討論學習,還要談論學生們的生活。(3)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們建一個群,老師爭取做到經常在線,及時為同學們排憂解難,閑時和學生們聊天以促進感情。
2.正確認識人際交往
(1)運用積極暗示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里默默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并根深蒂固。那么我們會更容易和別人溝通交流。
(2)宣傳一些充滿正能量的同學情,以此來勾起學生們那些真摯的感情和回憶。讓大家明白,同學們之間的相處是可以單純無利益的。
(3)自己要做到主動交往認真傾聽,不卑不亢虛懷若谷,心胸寬廣熱情大方。
3.加強學生與家人之間的溝通
多年來,學生長期在高考指揮棒下,過分注重和追求成績而忽視了人際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質的培養(yǎng)。進入高校后,學校也很少有專門的系統(tǒng)課程培訓,所以導致很多大學生智商很高,情商卻很低,往往處理不好與其他人的關系。在近日各高校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一些企業(yè)負責人表示,員工的交際與溝通能力越來越成為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主要動力,因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看重求職者的"情商"。面對用人單位開出的招聘條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感受到了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人際關系不適的表現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于人際交往的已占50%以上。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系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系也不錯,但自己感覺缺乏有能互吐心事、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系比較近的人,由于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系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
二、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溝通。要認識到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打動人的是真誠,以誠交友,以誠辦事,真誠才能換來與別人的合作和溝通,真誠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感情。
(一)人際交往的原則
1.平等的原則:社會主義社會人際交往,首先要堅持平等的原則,無論是公務還是私交,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往,才能深交。
2.寬容的原則: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系,與人相處時的容納,包含,以及寬容,忍讓。主動與人交往,廣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與自己相似的人,還要交與自己性格相反的人,,互學互補,處理好競爭與相容的關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則:指交往雙方的互惠互利。人際交往是一種雙向行為,故有"來而不往,非理也"之說,只有單方獲得好處的人際交往是不能長久的.所以要雙方都受益,不僅是物質的,還有精神的,所以交往雙方都要講付出和奉獻.
4.信用的原則:交往離不開信。信用指一個人要誠實,不欺,信守諾言。古人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旦許諾,要設法實現,以免失信于人。
(二)人際交往的技巧
1.善于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于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并主動制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于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于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松愉快。
3.善于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chuàng)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復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表、目光游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