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8 18:00: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市場結構調整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結構調整對市場的依賴
(一)農產品銷售依賴于農產品各級市場
我國農業生產高度分散,農產品市場范圍廣,產品流通量大,需以不同程度的集散為條件才能順利進入消費領域。因此,農產品的銷售首先要通過批發市場,再到零售市場,然后進入消費領域。農產品是缺乏需求彈性的產品,市場價格較容易波動,為有效地調節農產品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分散農產品現貨市場的風險,還需要有成熟的農產品期貨市場。通過期貨市場,可以實現農產品套期保值,同時對農業生產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能幫助農業結構調整走出“蛛網困境”和走向規?;?、計劃化。
(二)農業生產要素的獲得需要經過各類要素市場
首先,農業結構調整需要的資金依賴于資金市場。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小,農業經濟效益低,農戶資金累積有限,政府財政支農資金的投放也不多,而產業結構調整要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資金市場對農業生產融資顯得極其重要。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80%以上的農戶認為,調整產業結構如種植經濟作物、轉變生產方式等需要向別人借款,其中90%的農戶愿意向銀行貸款,10%的農戶愿意向親朋好友借款。其次,農業結構調整需要的耕地依賴于土地市場。目前我國一些農民因進城務工流轉的耕地只是使用權的暫時讓渡,土地經營仍然是分散的,而且規模經營也是短期的。要實現土地統一集中并長久經營,必須通過土地市場有償流轉土地使用權。再次,農業結構調整需要的技術及勞動力等要素也要通過相應的市場。如農戶種養新品種、擴大經營規模,需要學習技術,需要雇請人力,這些都離不開市場。
(三)農產品順利流通和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有賴于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
首先,由市場形成價格,不僅價格能較準確地反映供求信息,而且農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價值能得到較充分地體現,有利于實現產品和要素合理供求。其次,供求信息充分,生產者和消費者能較準確地分析和預測市場行情,才能避免盲目生產和資源浪費。再次,市場競爭正當合法,既能充分地反映農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和供求信息,又能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利益??傊?,只有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不被人為干擾和扭曲,能起基礎性作用,農產品才能順利流通,生產要素才能合理流動,農業結構調整才能順利進行。
市場對農業結構調整的制約
(一)農產品市場結構不合理,產品價格波動頻繁,農業結構調險大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以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連鎖超市等為網絡的遍布城鄉的農產品市場體系,但市場結構仍不合理。主要是具有“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連鎖超市及期貨市場等現代市場剛剛起步,發育緩慢。如目前在全國連鎖超市業最發達的上海市,也只有30%左右的市民愿意到超市購買農產品,農產品銷售在超市銷售中所占比例不過25%;期貨市場只有大連、上海、鄭州3家,掛牌上市交易農產品只有13種。而且,具有“大腦”作用的批發市場發展也不盡如意,還存在著盲目建設、重銷地而輕產地、交易規模小、信息網絡利用效率低等問題。由于尚未形成合理、高效暢通的農產品流通體系,農業豐收或農產品供大于求時,容易造成“谷賤傷農”。目前不僅一些農民談“結構調整”色變,而且一些基層政府也對發展農產品產業帶失去信心。
(二)要素市場體系不完善,要素流動難,農業結構調整層次低
我國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發育更加不良,如土地市場,目前很多農村地區未形成有形市場,缺乏有效的耕地流轉規則,耕地流轉普遍限定在親朋好友之間,流轉的規模很小。據《中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匯編——農民卷》資料,全國曾轉出過耕地的農戶有1525萬戶,占全國農戶數的6.9%;曾轉入過耕地的農戶有1804 萬戶,占全國農戶數的8.2%;全國農村常住戶轉入的耕地占實際經營耕地面積的比重僅為10.8%。土地流轉的方式主要是轉包和租賃,股份合作制比較少。由于很多農戶堅守著條塊化的“一畝責任田”,且各農戶都有自己理性的算計與個人的偏好,所以很難統一步調調整產業結構。即使人際互動的“門檻效應”起作用,最后有的整個村莊或村莊區域都統一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一村一品”,但農戶仍是經營主體,經營規模仍是小而散,難以實現農業機械化、產業化。而對于勞動力和技術市場來說,目前學農科的大中專畢業生不愿進入,一般的青壯年也都進城打工。在資金市場,目前農戶可以向信用社或銀行小額貸款2000-3000元,但想多貸,條件苛刻,難度很大。由于人力、技術及資金不足,很多農戶不愿意調整產業結構,或結構調整只是“小打小鬧”,還有一些農戶因缺乏技術指導產業結構調整失敗。
(三)市場機制不健全,市場運行不規范,農業結構調整持續難
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主要是由政府定價,農產品與工業品價格形成了明顯的“剪刀差”,目前民眾和政府對農產品漲價仍然沒有承受力。只要市場上農產品價格一上漲,民眾就有怨言,政府就要干預。其實,隨著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價格的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必然的。另外,一些由市場調節的農產品,由于分散經營的農戶力量小,而且生產者與消費者被重重隔開,農戶與強大的經銷商、消費者無法平等實現對農產品的定價權。由于農產品價格在低于價值的價位上運行,農業經濟效益低,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目前農業生產尤其是種糧被視為一種責任和奉獻,而不是被看作本地區域崛起的途徑。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也不盡合理,銀行貸款利率由央行統一控制,商業銀行難以靈活操作。由于市場價格信號被扭曲,市場供求信息也不充分,市場競爭也出現一些違法行為,如一些經銷商隨意壓低農產品收購價格等,嚴重打擊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戶產業結構調整大多是短期行為,甚至斷斷續續。
農業結構調整市場制約的緩解路徑
(一)以批發市場為龍頭,不斷加強農產品市場建設,給農業結構調整添加動力
農產品市場是溝通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橋梁,是農產品實現的載體,加強農產品市場建設,是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在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中,批發市場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一些人把批發市場看作是流通效率的對立面,認為若要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就必然要減少批發環節。這種觀點表面上看有道理,其實是似是而非。首先,批發市場是實現農產品交易和保障供給的重要渠道。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集散商品、形成價格、傳遞信息、調節供求及提供服務等多種功能,在國外農業發展歷程中,農產品批發市場對穩定農業生產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農業生產高度分散,農產品市場范圍廣,產品流通量大,更需要以不同程度的集散為條件才能順利進入消費領域,因此批發環節不可或缺。如目前我國經由批發市場交易的農產品比重達到 70% 以上,其中城市蔬菜的交易量更高達 90%?!稗r超對接”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只適用于公司化經營和較大規模農業生產。其次,批發市場是政府對農產品尤其是糧食市場實施宏觀調控的有效載體。農產品批發市場通過展示優質優價的產品和質量安全監管,有利于向農戶提供市場信息及促進農業標準化發展,有利于確保農產品安全供應。再次,農產品批發市場在農產品市場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是建立期貨市場的基礎和重要載體。所以,加強批發市場的建設是優化農產品流通體系的關鍵。加強批發市場的建設,應按照市場參與各方的實際需求和特點,加強市場硬件和軟件設施建設,尤其是設計有利于市場發展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這樣才能真正促進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和農產品市場體系不斷完善。
(二)以土地市場為重點,不斷完善要素市場體系,助農業結構調整邁上新臺階
土地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載體,土地市場對農業結構調整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農戶通過在市場上轉入耕地不僅可以擴大生產規模,有利于統一集中調整產業結構,而且還能使農業結構調整遭遇的其他要素市場的制約得到緩解。如在勞動力和技術市場上,農戶經營規模擴大,一方面對勞動力和技術需求迫切,另一方面經濟效益提高,有能力雇用和獲得更多的勞動力和技術服務;在資金市場上,農戶經營規模擴大,經濟實力雄厚,有抵押擔保的條件,較容易獲得貸款。國外的家庭農場就比小農戶更容易獲得各種生產要素。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率低,耕地集中使用難與撂荒并存。所以,如何加強土地市場建設,不斷完善生產要素市場體系,是實現農業結構調整全面提升的關鍵。目前國內很多學者對我國農村土地市場建設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如制定政策和法規鼓勵并規范土地流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土地流轉等。但是,這些建議和措施還難以從根本上促進土地流轉。在西方國家,農地流轉率高,與其有完善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及健全的市場規則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土地產權明晰;在越南,農地流轉率也較高,主要也得益于他們在土地全民所有和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基礎上,允許農民交換、轉讓、出租、繼承及抵押土地使用權,即所謂的“五權”,推進了土地使用權的商品化。所以,我國要加強農村土地流轉,更重要的是進一步理順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關系。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前提下,賦予土地使用權更多的內涵和功能,實現農民土地使用權的物權化。既使農民有權并自愿轉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又讓生產專業戶合法并順利有償轉入土地。在加強土地市場建設的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資金、勞動力、技術等其他要素市場的建設,使各要素市場協調發展。只有農戶在市場上獲得耕地、資金、勞動力及技術服務等,才能更好地擴大生產規模,從事更加專業化的生產,從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全面升級。
(三)以價格機制為核心,不斷健全市場機制,使農業結構調整進入正常軌道
在市場機制中,價格機制對其他機制起著推動的作用,居于核心地位。在市場上,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交換首先形成了供求機制,然后供求與價格關系的內在聯系被反映出來,價格機制形成,市場機制正常運行。但價格機制對供求機制起著推動作用,因為價格形成后就會發出供求變動的信號,推動生產者和消費者增加或減少供給量和需求量,不斷調節供求關系。同時,價格漲跌和供求變化又促進生產者不斷改進技術,推進產品和管理創新,形成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等。在農產品市場上,農產品價格圍繞價值而不是國家收購價格上下波動,才能較充分地反映出供求信息,才有利于生產者展開競爭;在要素市場上,土地使用權、勞動力和技術服務等價格能反映其價值,所有者才愿意轉讓和提供,農業結構調整才能順利進行并得到提升。以價格機制為核心健全市場機制,主要是按照價格形成規律,建立農產品和生產要素多元價格體系。如對少數重要的農產品及要素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對大多數普通的農產品及要素,由生產經營者或擁有者依據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定價等。同時,在價格真實信息的基礎上加強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和預測,為農戶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并對市場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違法經營行為,堅決給予打擊,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1.劉靜.“農產品賣難”為何頻現國內市場[J].觀察與思考,2009(3)
2.汪向東.農民“賣難”與農村電子商務[J].中國信息界,2012(5)
3.李國祥.加快完善我國耕地流轉市場[J].中國經貿導刊,2012(21)
4.張學兵,張紅偉.基于農地金融視角下的農民融資困境研究[J].學術論壇,2011(9)
內容摘要: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間接融資存在困難,創業板市場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作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助推器,正式開板不到三年的創業板市場還有待改進和完善。本文從經濟結構調整的角度出發,探尋創業板市場問題所在及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創業板的建設和關鍵年的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參考。
關鍵詞:創業板市場 經濟結構調整 高新技術企業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為中小型企業,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市場導入,而我國金融體系并不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很難通過直接的信貸關系來解決資金瓶頸問題,資源配置和流動更需要市場化機制的導向。為此,我國創業板市場于2009年正式開板。創業板自設立至今,已有281家企業上市,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62家,占創業板上市公司總數的93.24%。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凈額1828.76億元,平均籌資凈額6.51億元,創業板已經成為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平臺。然而,創業板市場在我國的發展不到三年,其發展規模很難滿足我國創新型企業的需求,創業板市場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所發揮的作用還存在很大上升空間。
創業板在調整經濟結構中的軟肋表現
(一)創業板規模遠趕不上需求,大量創新型企業轉向海外市場
雖然創業板的設立,對于拓寬我國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與龐大的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數量相比,創業板市場上市企業數量無異于九牛一毛。據測算,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國約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在全國的科技園區、高新技術園區中,中小企業比例超過了70%。2010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中小企業占比達到82.6%。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生力軍。但是自創業板設立以來在該板上市的企業總數才200多家,在中小板和創業板A股上市的企業只占到上市企業的25%。A股上市企業數量比例見圖1,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市值比例見圖2。
面對不能滿足需求的創業板,大批優秀企業投身海外市場尋求資金支持,香港主板上市最多,其次為新加坡主板。其中,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且主要為互聯網、軟件、新能源、現代服務等新興產業,大部分企業已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大量優質企業資源流向海外,無疑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極大損失。
(二)創業板上市公司行業分布不平衡,第三產業企業難以上市
創業板上市公司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占比最高。其中,盡管信息技術類上市公司絕對值較高,但相對值較低,且市值占比與數量占比極不平衡。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很難獲得創業板上市的機會。而在發達國家如美國,信息技術類上市公司會占到50%以上的絕對比重,部分優質商業服務業也能通過納斯達克市場進行直接融資。2008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行業分布見圖3。
我國要達到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技術進步與創新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必不可少;發展不成熟、占比較低的第三產業,作為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必不可少。然而,以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為宗旨的創業板市場在這兩個方面還做得遠遠不夠。
創業板存在軟肋的原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審批制度存在缺陷
盡管證監會要求創業板市場在審批具有高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時要放寬審核條件,而且創業板在審批的時候,也對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采取高比例的過會率,但是,創業板上市公司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以前用以判斷企業發展好壞的單純財務指標,而在創業企業中卻不適用。有些公司盡管通過了創業板市場的審批,但是在接受證監局檢查時,被查出在公司治理、內控制度、募集資金使用、信息披露、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等方面存在諸多“毛病”。
(二)資源配置機制不合理
在創業板市場,資源尤其是資金和投資者的分配存在非理性,超募資金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據理財周報機構投資者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0年8月18日,創業板103家公司實際募資總額達693.27億元,其中,超募資金總額達到459.12億元,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46億元,整體超募率高達196%。103家創業板公司中,有78家已陸續公布部分超募資金使用計劃,仍有25家公司尚未公布超募計劃,而是以募集資金專戶的名義或其他方式“躺”回銀行指定賬戶吃利息,共涉及到119.2億超募資金。在已公布超募計劃的78家公司中,明確用途的資金僅116.2億元,占創業板全部超募資金的25.3%,另外223.7億元資金和上述25家公司的做法一致,存于指定賬戶吃利息。也就是說,創業板459.12億超募資金中,共有342.92億元躺在指定賬戶以存款方式存在,占比高達74.69%。而已明確用途的116.2億超募資金主要流向7個領域:項目投資、補充資金、并購擴張、還銀行貸款、銀行存款、圈地買房買車、市場推廣及營銷網絡建設??梢钥吹?,即使是明確用途的超募資金,公司也可以以“資金置換”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套出資金,這無疑與創業板設立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三)投資者結構不合理
創業板設立以來,資金量在5萬元以下的中小散戶投資者一直占絕對比重,盡管機構投資者在創業板市場上的參與程度逐年加深,但是,比重仍相對偏低。截至2011年底,機構投資者比例才占到9.77%。由于散戶投資者多數都沒有學習過系統的投資知識,在投資中易出現盲目投資的行為。鑒于創業板市場較主板和中小板市場風險更大的原因考慮,很多散戶投資者不愿意承擔太大風險而出現“攜款而逃”的現象。創業板設立不到一年時間,上市公司高管辭職現象比肩接踵,其中,減持套現是主要原因。大批高管的離職,對于我國設立不到三年的創業板市場而言,是重大的損失,這種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創業板的擴容,相關公司面臨這種人才流失的陣痛可能還會繼續。
(四)退市制度不健全
我國自創業板設立以來,政府出于保護初期創業板市場的穩定性考慮,退市制度遲遲不出臺。退市制度的缺乏,讓很多缺乏專業知識的投機者盲目進入創業板市場,因為沒有退市制度,就不用擔心沒人接最后一棒。“有進無退”制度,不僅讓創業板滋生了盲目投資者,也滋生了很多問題企業。盡管深交所規定給予創業板股票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但是,不可避免有上市公司把從二級市場圈來的錢進行瓜分,大股東、高管紛紛減持,剩下一個爛攤子等待“退市”,最后,只有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成了最大受害者。
充分發揮創業板助推器作用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發審委員會制度
鑒于創業板在審批企業中存在的缺陷,增加創業板發審委員會委員,擴大行業專家的比例,能有效提高準備上市企業的質量和上市效率。雖然創業板上市的硬性標準較主板市場有所下降,但是軟性標準即公司的成長性和創新能力等相比硬性標準如財務指標要更難衡量,因此,審批某一行業的企業時,該行業的專家能在審核時運用專業性的眼光進行審核。相關領域專家的參與制度、專家民主決策的審批機制,有利于提高審核質量。
(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及追蹤監督制
盡管制度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超募資金的用途有所限定,但是對于其概念的具體界定及限制領域的界定比較模糊,部分公司會以名義上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的方式將超募資金“置換”成自籌資金而另作他用。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應將必須披露內容的各概念加以明確界定,對于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格式以及時間應有統一規范。其中,必須披露的信息中應包括公司治理、募集資金的詳細使用情況等重要方面。對于信息披露不完善、不真實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推行嚴格的懲罰制度,并嚴格執行。此外,證監會應聯合創業板市場管理者成立跟蹤監督小組,對于披露的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及時監督,尤其是披露的超募資金的使用情況,監督小組可采取深入企業臨時抽查的方式,加大企業合理使用資金的壓力,提高其對投資者的責任心。
(三)優化投資者結構且發展創業投資和投資基金
我國機構投資者在創業板投資者中只占了不到10%的比例,這勢必會影響創業板市場的優化和穩定。在國外成熟的證券市場上,機構投資者不僅包括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還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與退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不僅擁有比中小散戶更強的風險承受能力,而且是發展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的主要參與者。在鼓勵機構投資者進入創業板市場時,政府部門應做好法律保護配套工作,如制定和頒布鼓勵創業投資機構投資、獎勵創業投資的相關條例。還可以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創投機構的設立,促進創業投資的發展。通過成立政策性創業投資基金支持高科技產業發展,在鼓勵國內創業投資的同時積極吸引外國投資機構的投資。
(四)盡快建立和完善退市制度
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建立健全, 是創業板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實行嚴格的退市制度,才能增強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有效打擊盲目投機者,嚴防問題企業借殼上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優勝劣汰。建議建立退市制度時,除了增加退市條件外,還應注重懲戒和補償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責任追究機制和股民賠償制度的建立。責任追究可以通過刑法解決,這就需要司法部門的配合和跟進。而對于受損股民的賠償,應建立一套包括賠償人、賠償程序、賠償額等在內的完整的賠償體系。此外,對控股股東和高管的減持行為應該有一種邏輯的安排和規定,加強對高管減持行為的約束。
(五)吸引優質企業上市融資以擴大創業板市場規模
我國創業板待上市的后備資源十分豐富,包括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現代服務、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多個行業。其中,不乏大量優質企業。創業板作為后備企業的“伯樂”,應該配套建立優質企業評價機制,對后備企業進行刪選。對于優質企業,可通過兩種途徑獲得,首先,加快建立場外交易市場與創業板轉板機制。2012年,上海股權托管交易市場正式啟動,該市場主要為處于發展初期或者成長期的企業通過非公開定向增發的方式獲得資金支持。該市場不僅能夠挖掘優質企業,還能為創業板市場提供健康的后備資源。因此,創業板市場可重點吸引經過股權托管交易市場一級篩選后的優質企業上市。其次,創業板可通過初創企業培育計劃,加大對優質企業的培育。若沒有大量創新企業進入創業板市場,經濟轉型就是一句空話。此外,為更好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創業板應該在保證企業質量的基礎上,擴大服務業企業的上市比例,如餐飲業、創意企業等,為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盡一臂之力。
參考文獻:
1.官升東.研究報告―資本市場與產業結構調整:理論、實踐與公共政策[R].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2010(5)
2.侯捷寧.創業板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重要推手.[N].證券日報,2012-2-6
1、調整的背景。
1994年,我國銀行業接受了一個國際準則,即巴賽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所制定的資本充足率標準。這說明我國的銀行業開始走向市場、走向開放。巴賽爾條約要求銀行的核心資本與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4%,其總資產或凈值占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8%。這是一個保證國家金融系統安全的有效準則,不僅為35個契約國所接受,而且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承認,我國還將該標準正式載入商業銀行法第39條中。按巴賽爾標準,商業銀行必須要按照有風險的來進行經營,而不能以空殼銀行通過轉手經營儲蓄者資金來生存。這與空手套白狼的傳統銀行不同。按照傳統的銀行理論,銀行是將資金所有者“典當”的資金視為自己的資金貸給需求者,銀行本身并不在經營中投入資金。由此造成了銀行的道德風險(高風險經營)、破產威脅及信用下降,給銀行業的經營帶來了困難,所以,為控制風險,提出資本金標準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這就是巴賽爾條約的含義。
80年代,我國的銀行與財政分離,開始承擔獨立的職能,但是,由于傳統計劃的遺產,再加上國家財力因放權讓利而削弱,政府為控制經濟,我國銀行業采用了近乎壟斷的國有銀行體制,國家通過該體系將收集的資金投于國有企業。為了使該流程不至于被中間截流,國家通過各種手段限制居民的資本選擇,如取締民間非正規金融,限制證券市場發展,控制直接投資等,但是,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單一的資金獲取渠道無法滿足不斷增加的資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國銀行業經過了一輪自由化的改革,出現了一些非國有股份制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由于國有銀行壟斷了社會資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興起的非國有經濟的發展,于是在一些地方開始自發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現的金融組織,擔負著地方性的資金融通工作,成為鄉鎮企業和城市非國有經濟資金供應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國的城市信用社達5000家以上,其貸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體企業,8%左右流向私營企業。據估計,提供給私營企業的貸款相當于國有銀行的5倍。但是,這些金融機構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資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來吸收社會資金或從國有銀行借款,然后以較高利率借出,這就增大了經營風險。在經濟高漲時期,風險通常被掩蓋起來,而一旦經濟緊縮,普遍出現經營困難,不僅資金來源成了問題,而且貸出去的款也難回收。國家借此進行了金融整頓,合并了機構,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這些合并后的機構又成了另一類壟斷型的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來源由此也被切斷。 與此同時,國有銀行也搞起了第二銀行,即信托投資公司。在銀行的帶動下,其他機構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名義上從事委托存貸業務,實質上是利用關系以低利息從國有銀行弄來資金,然后以市場利率貸放出去,或干脆自己從事房地產等高風險高盈利投資,這實際上是國有銀行逃避國家信貸管理進行風險投資的手段。據估計,到1995年底,國有銀行對信托機構的放款數額達5500億元,這也是國有銀行呆壞賬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整頓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壓縮信托投資公司規模使其與商業銀行脫鉤的辦法,其數量從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資金損失大多已無法挽回。
還有一個因素也要看到,國有商業銀行迅速在全國布網經營,但由于實行地方的分權式管理,這些機構成了地方政府的錢口袋,再加上銀行經營管理不善,許多基層機構成為國有銀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隨著銀行商業化的推進,巴賽爾標準的實施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國有銀行不僅追求效益的沖動開始占了上風,而且金融風險意識逐漸增強。于是,在國家整頓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形勢下,各個商業銀行開始收縮戰線,壓縮基層銀行機構,上收貸款權力,貨幣市場出現了逆細分化傾向,一方面存貸款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集中,其壟斷趨勢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其他商業銀行也從基層行集中資金,進行大額度放款,使得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資金的渠道進一步萎縮。這一格局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而變得更嚴重,銀行收得越來越緊。 由此可見,在壟斷和集中化的主導趨勢下,我國的銀行體系還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國有銀行包袱重、經營管理水平低,且資源壟斷嚴重;二是非國有銀行實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規模過小,抗風險能力差;三是沒有形成合理的利率決定機制,致使銀行經營風險大。在這種格局下,因為國有銀行的資金主要投向國有企業,資金的流向不盡合理,所以給整體經濟發展造成了困難,這是銀行業調整面臨的基本矛盾。
2、調整什么,怎樣調整
從一國的整個資金流動過程看,個人獲得的各種資金有三個流向,即消費、儲蓄和其它投資,資金流入銀行業暫時或長期地存放,銀行所能動用(貸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銀行能夠完全履行其作為資金集散中心的職能,則運行中的資金供應是基本平衡的,因為資金供求者與商品市場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不考慮外部因素)。但是,在經濟劇烈波動或資金流動存在結構性失衡時,上述的對稱性被打破,就會形成資金供求失衡。在我國的資金流動過程中,這種失衡主要由結構性因素引起,銀行吸收分散資金集中供給國有的結果是,資金過多地流向并沒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國有企業(甚至有些充當了資本金),而其它需求者的資金無法滿足,于是形成資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為地造成資本高價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資金食利鏈,滋生腐敗。不僅如此,國家控制儲蓄利率也是對供給者的利益剝奪,因為儲蓄者被取消了資金使用的選擇權,只能以低價獲得利率。對于從事資金集散的銀行來說,更是獲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壟斷地位,資金支配權成了獲利的最佳工具。通過低價收集資金剝奪儲蓄者的利益,并沒有通過商品的低成本和低價格返還消費者,而是成了各類中間取利者的收益和無效益的投資,結果是銀行反而背上了重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沒有正常的融資渠道,為高利貸的盛行大開了方便之門。這就決定了我們調整銀行結構的基本出發點,即疏通資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場化的資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相當復雜,主要有:
一是要堅決消除資金無效分配機制,使資金流向合理化。,國有銀行給國有企業服務的情況并未改變,國有企業提供了二、三產業整個產出的不足40%,但卻占用著60%以上的資金投入,這是造成銀行業困境和社會資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資金能真正按市場規則進入資金的真正需求部門,是體制和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銀行結構體系,打破銀行業的國家壟斷。在我國,國有銀行的資金流入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是國有銀行的服務對象。由此而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我國銀行體制還基本上是國有銀行的一統天下,資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銀行業的正常競爭也不會形成。所以,要求國有銀行擴大服務對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廂情愿,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打破國有銀行的壟斷,鼓勵和緊貼市場的非國有機構。一般來說,一個穩定而有效率的金融體制是從民間部門的利益沖突及其協調過程中生長起來的,而在計劃體制背景下進行的金融市場化改革,其實質更應是政府部門的退出與民間部門的進入和成長,變政府配置金融資源為由民間部門配置金融資源,進而在民間部門之間確立正常的金融交易關系。不僅如此,資金服務是一個多層次、多樣性的體系,因為資金需求是復雜的,單靠正規的銀行業并不能全部解決需求者的問題,如農民貸款,城市小型工商企業、個體勞動者、風險型企業、貧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資金需求等,只有通過各種特殊的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才能提供服務;銀行體系完備了,資金的結構性流動失衡才能最終解決。所以,開放銀行業的投資,形成多元化的銀行格局,是提高銀行業經營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風險、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環。此外,現有100多家中小商業銀行也有一個調整問題,包括存款保險、重組合并、剝離不良資產等。 三是對國有銀行進行調整。在這方面,政府開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銀行業的資本金,降低不合理債權;將逐步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改制,引進其他投資者;從建立銀行制度入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精簡機構人員、提高銀行競爭力等,使國有銀行逐步走向市場。同時,為了緩解宏觀資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劃分了銀行貸款權限,將服務對象擴大到各類非國有經濟。這些政策調整有利于國有商業銀行擺脫困境,提高競爭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產權、人員、資本金、治理結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根本改革。如果說國有企業的改革困難,那么,國有銀行的改革就更難。而能否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關系到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前途。 四是實行利率市場化,使資金價格有一個合理的定價基礎?,F在,國內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國銀行辦理外匯業務,其利率已經市場化了,且目前價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變形成機制,使利率市場化的最好時機。這時放開貸款利率以形成資金的市場定價,能夠促使銀行改善經營,使資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場化的障礙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顧慮,擔心放開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實,放開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在價格普遍走低的情況下,利率也不會升得太高,況且央行控制著再貸款和再貼現手段,可以進行調節。二是技術上和操作上的困難。一般來說,國債收益率構成長期收益曲線,是市場利率的基準線,但在我國目前情況下,由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事情正好反了過來,不是國債收益率和決定銀行利率,而是四大銀行的成本決定國債的招投標價格,國債利率的漲跌取決于四大國有銀行的行為,因而目前的國債收益率還難以成為市場利率的基準。在削減四大國有銀行壟斷地位的同時,能否作出適當安排,限制四大銀行的行為,使國債收益率逐漸成為市場利率變動的參照。 以提高銀行競爭力和市場化為核心的銀行業結構調整,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改變過去集聚社會資金支持經濟發展的趕超型發展戰略,也是對改革以來出現的銀行業集中化和壟斷化趨勢的修正。做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我國過去和未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單純通過資金的輸入來達到高增長的效果越來越差,而且后患無窮。這就迫使我們的金融結構要進行分散化、市場化的調整,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銀行調整為重點的金融結構調整,將對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證券市場
在銀行業開始結構調整的同時,做為體系的另一個重要成員,證券市場正在穩步發展,以《證券法》的實施為標志,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多年試點后正式納入金融體系,并在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我國證券市場概況
為了使本文的敘述更有針對性,這里的證券市場主要指的是股票市場,而其它類型的證券,如政府和債券暫不做。
企業的股票是該企業資產所有權的代表物,是一種明晰的產權,股票的持有和交易是一種所有權的擁有和讓渡,前提是該代表物(股票)必須是真實的。所以,股票本質上是與國有企業的含義相沖突的,因為國有企業上歸人民所有(當然實際上是政府所有),其產權無法分割,如果分割則利益應歸于全民,這在理論上是無法實現的(實際分割與此無關)。好在我國90年代搞的企業發行股票的試點及自發交易市場的形成,并沒有考慮理論,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不論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興起的證券交易場所,還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證券交易所,開始時都是地方行為,國家沒有設立專門的證券管理機構。這里的證券市場可以說是一個自由放任和不規范的市場。一是上市公司的上市規則是由證券交易所制定的,而證券交易所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單位(上市掛牌交易的公司每一年繳納掛牌費,而證券經紀商上交手續費給交易所),所以,從監管的角度看,它只有權力保證上市公司本身是存在的(即股票的資產實際存在),但沒有權力去保證上市公司不搞弄虛作假欺騙投資者。所以,上市規則事實上對上市公司并無約束力。這就需要政府來提供保證上市公司質量的監管體系。二是上市公司到底是怎樣的情況,投資者是不清楚的。當一個企業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化為一種代號以后,事實上,投資者也并不需要再去了解該符號的實際內涵,因為符號的收益能脫離企業的資本變化,這就為大批投資者提供了自由炒作的空間,符號本身也就具有了價值。但是,對符號的炒作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終股票價格就會波動。對投資者和股票價格進行直接控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由此延伸至投資者可以為所欲為,操縱市場,就是監管的問題。監管是一種公共產品,就象警察維持公共秩序一樣。所以,規范市場行為是政府要管的事情。1991-1993年初,由于證券市場的運行缺乏制度保障,資金大戶肆意做市,投資者盲目炒作,股價連續翻倍,造成市場無序,于是,國家正式建立證券管理機構,開始介入監管,在上市公司的選擇和控制投機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政府介入證券市場監管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如果管制過度,其效果相當于引進老虎來驅趕狼,使市場陷入另一種無序狀態。無奈,我國的證券市場就走入了這一極端。隨著管理權限上收,政府的證券管理機構事無巨細地插手證券市場的運行,其一是上市公司的審批制和額度制;其二是直接監管制。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其增長由政府掌握,指標由政府分配,審批辦法由政府制訂,審批過程由政府執行,一句話,實行的是指令性計劃。這樣做的結果雖然解決了上市公司無序增長的問題,但卻造成供求不協調,市場劇烈波動,地方政府與上市公司合伙欺騙投資者等問題。不僅如此,政府監管不是從規則上著手,而是采用無規則的(救火式)一事一議的處理辦法,引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去尋找監管的漏洞,市場的無序性有增無減。其間以瓊民源事件最為典型。這段時期的證券市場是被管制的無序,表面上國家監管,但該管的沒管,反而使用了計劃經濟的辦法來管市場,結果是加劇和放大了市場波動。深滬兩地的股票指數從1993年上半年達峰值后一瀉千里,至1994年6月份兩市股指跌幅近80%,大多價格只相當于一年前的10%左右。跌幅之大非常罕見,兩市資產損失達數百億之多,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在1996-1997年,政府曾經發動了一波行情,1998年又歸于沉寂。這一時期,兩市的市場覆蓋面在不斷擴大,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市場力越來越大。但市場的不規范則是顯見的事實。
對于股票市場的,上有五階段之說,即停滯階段、操縱階段、投機階段、鞏固或崩潰階段、成熟階段,具體來說,這五階段情況如下。
①停滯階段。股票市場處于初創期,僅有少數人知道股票市場的存在,交易手段落后,手續煩雜,交易成本高,掛牌上市的公司少,股票價格基本上保持在票面平價水平,有可能隨時間推移使股票價格低估。在變動的環境中更是如此。不過,當投資者開始發現股息收益超過了其他形式的收益時,就開始購買股票,起初很謹慎,然后逐漸踴躍。
②操縱階段。當一些市場參與者發現,股票供應量很少,流動性有限,購買少量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種或多種股票價格上升時,操縱階段就開始了。只要價格扶搖直上,其他人就會開始購買,操縱者賺錢后就可以迅速離開市場。使股票投資者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措施和交易手段的變更,可以引起更活躍的交易。
③投機階段。當一些人開始獲得大量資本收益和利潤時,更多的投機者就會受到吸引而加入市場,當價格被哄抬到高過股票基本價值,交易額迅速上升后,投機階段也就開始了。新發行股票過多地被認購,以致使許多公司公開出售股票,股票供應量迅速擴大,這時,再加上政府開始介入市場采取行動控制投機,如保證金要求的提高,較高的經紀人傭金,機構投資者的銷售,增收交易和收益稅,過多出售政府所擁有的股票或刺激對大公司股票的新的包銷等。但是否能控制投機效果并不明顯。
④鞏固或崩潰階段。隨著政府的介入和市場的迅速擴大,到一定時候,股市可用于投資的資金枯竭,新發行的股票已無法認購,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股票價格已升得太高,股價與其基本價值已無任何聯系,股票價格開始下跌。相對于繁榮程度的大小,股價下跌的速度有緩有快,這里就開始了調整或崩潰階段。在發生這樣的價格下跌后,投資者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才能重新獲得信心。這主要取決于價格下跌的程度,也取決于一國當時的利率、經濟增長、公司利潤率、通貨膨脹、其他投資方式的收益、政府對鼓勵股市發展的刺激措施及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等。在這一調整階段,許多投機者會成為投資者,他們不愿虧本賣出,把股票作為長期投資形式持有,希望將來價格回升。
⑤成熟階段。當最初的投資者重新獲得信心,而且在第一次價格跌落時未受到損失的新投資者也參加市場活動后,一個新的成熟階段也就開始了。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加入市場活動,會促進市場逐漸走向成熟,交易量會趨向穩定,投資者也會更有理性,股票供給范圍更大,流動性也得以增強。股份雖然會繼續波動,但已變得不那么劇烈。如果出現大幅度的價格波動,這通常是由于重大、經濟,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大幅變動,其它重大經濟政策調整和政府過度干預等因素所致。
我國的證券市場經過了前四個階段,現正在進入第五階段。,我國深滬兩地上市掛牌交易的股份公司1000余家,股票總市值近4萬億元,流通總市值1萬億余元,是一個力日大的和發展中的市場。
2、證券市場的發展與政策調整
在正式確立了證券市場在體系中的地位以后,我國的證券市場開始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對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重新評價,確立了其作為直接融資市場的身份,而且通過各種具體措施來提高證券市場的地位(如證券法的出臺等);二是在市場的規范化方面下了大力氣,特別是在規范政府的監管行為上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使過去的投機市、政策市的狀況大有改觀;三是市場的投資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投資者的結構有了改進,使得市場呈現穩步上揚的格局,與經濟大環境的走勢基本相符。這些變化,得益于證券市場的政策改進。在證券法出臺后,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法規,在規范投資者、上市公司、政策的行為上有了很大進步,使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成為主流。這些政策變化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針對整個股票市場投資者分散,易于造成股指劇烈波動和投資者行為難以規范的缺陷,著力培育和發展長期機構投資者,如組織大型證券投資基金,改組證券公司以擴大其股本,允許和鼓勵,包括國有企業入市買其股票,允許保險公司資金入市買賣掛牌交易的證券投資基金等,允許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進入銀行業同業拆借市場從事拆借、買賣債券業務,允許證券公司所持股票抵押貸款等,鼓勵一批有資金實力的投資機構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起到穩定市場、規范市場的目的。這些政策的出臺,為證券市場創造了一個逐漸改進的市場環境。不過,也要看到,目前我國機構投資者的行為還沒有一個規范化的約束機制,上市公司的質量沒有相應提高,再加上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資金與散戶投資者的資金之比為1∶10,存在嚴重的結構偏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其行為也不規范,短期化傾向嚴重。須知,營造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生存發展的市場環境,是證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發展證券市場之所以會經歷五個階段,而且還會出現反復,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場投機嚴重,投資者的行為長期無法規范。所以,造就一批高質量、規范化運作的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是十分必要的。我國準備在現有機構投資者的基礎上,再發展和造就一批大型證券投資基金,以增強機構投資者的實力。如果能夠在2-3年內使機構投資者與散戶投資者的市場資金實力之比,由目前的1∶10變為3∶7或4∶6,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也就有了可行的基礎。
第二,政府行為不斷規范,按市場規則監管證券市場的政策環境正在形成。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可喜的變化,前十年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除了市場本身的運行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所謂政策造成的劇烈波動給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上市公司資源的行政配置造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格局和加大了市場風險。政府的不合理干預造成了投資者和上市公司行為的扭曲等。可以說,當時是以行政管理和計劃的思維在經營和控制這一高風險的市場,結果該管的沒去管,不該管的管得太多,給市場的造成了障礙。,這些障礙正在逐步消除,其表現有:
一是正在逐步推行股票發行審核制,取消股票上市的指標分配。今后股票發行上市,不再需要政府控制和分配的發行指標以及地方政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推薦,而是只要符合法規的要求,經省級政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 ,股票主承銷商就可向證監會推薦并報送申請文件,證監會對擬發行的股份公司核準后,由外部專家組成的發行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批。這是按市場規則分配資源的重大改進,也是規范證券市場的重要步驟。過去實行的所謂發行額度分配辦法,是典型的政府經營市場的體現,由此造成了政府、上市公司、投資者行為的巨大扭曲。如1993-1994年的市場崩潰,深滬兩市股指在一年半左右時間內暴跌80%,大多數股票價格被壓縮在1-5元之間,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信心,起因于國家公布在1994年度要新發行55億股票。上市指標的行政分配,造成上市資源利用效率低。如為了控制上市公司家數采取數量控制,地方新發行的股票是大盤而家數少,形成人為資產膨脹;而為了控制股票數量不控制家數,則大量上市一些流動股極小的公司,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監控和防范,留下的漏洞比堵住的漏洞更多。更為嚴重的,為使國有企業脫困,大量經過包裝的國有企業上市圈錢(如ST紅光事件),造成大量虧損或毫無發展前景的企業市場,給投資者信心造成打擊。直到目前,許多大盤股國有企業的股價還在發行價附近波動,受到了市場的長期冷落,企業本身也沒有變化。所以,改變股票供給方式,形成一個市場化的股票供求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是我國證券市場規范化發展的重要標志。
二是通過股票發行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逐步消除一、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套利機會。過去,股票的一、二級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差價(1-5倍),使得一級市場的申購資金多達數千億元,無風險套利盛行,而且那種發行方式給上市公司的內部人提供了一個暴富的機會,由此產生了各種腐敗行為(如已暴露的大慶聯誼等)。通過股票上市的上網發行和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相結合,發行價格采取不事先確定而由市場申購者的需求確定等措施,為股票的合理定價奠定了的基礎。這樣,一、二級市場價格的人為差別消失,使投資者處于一個平等競爭的環境,也消除了利用股票上市暴富的基礎。
三是市場的扶優汰劣機制正在形成。這主要表現在,通過創設二板市場鼓勵國內高新技術企業上市,鼓勵重組的政策和退出證券市場的機制。目前,在我國證券市場上,上市公司是真正的終身制,一只股票上了市,只要自己不宣布破產,即使早已資不抵債或已形成巨額負資產(如PT農商社、ST百文等),股票照樣交易,而且市場價格不低。投資者之所以敢于冒險買賣這種股票,就因為他們認定,這類企業不會真正破產清算,而是會有各種政策使其復生或以殼資源轉讓。對于這類已經結束其經營期的企業,要形成合理的淘汰機制,才會激發證券市場的活力,使投資者真正投資于有價值的股票。正在推出的連續三年以上虧損的上市公司逐出證券市場的試點,將是改變這一困境的良策。需要就此搞出一套具體實施辦法。不僅如此,在實施汰劣的同時,也出臺了一些扶優的辦法,如對于國家需要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創設二板市場來促其發展,對這些企業采取更寬松的政策,只要求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年盈利記錄、最低資本額為3000萬元,并對這些股票不設單日買賣漲跌停板限制。該市場有可能在年內推出。這樣,發展證券市場就與實施產業政策、提高企業競爭力緊密聯系起來。
歷過十年的試點運作,我國的證券市場正以快速的步伐逐步走向規范。不過,要使證券市場走向成熟,還有不少需要解決。如上市公司和政府的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大戶提前知道重大信息進行炒作的現象嚴重;大資金者的行為沒有得到規范和監管,造成莊股盛行,短期炒作,給市場的穩定形成威脅;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監督薄弱,通過中介機構對上市公司業績進行審核的機制不完善,虛假報表時有發生;證券市場的穩定機制不完善,投資者沒有更多的風險回避渠道,只有股指上漲才能獲利,因而,投資者風險大,機構投資者尤甚等。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對于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三、證券市場與銀行業協調發展
在證券市場規模擴大和市值增加的同時,作為銀行資金的重要來源,居民的儲蓄增量呈現不斷下滑之勢。從去年6月以來,居民儲蓄增長率不斷下降,有的地方已經出現負增長。這就引起了人們的憂慮,提出了銀行和證券市場發展的相容性問題。從宏觀資金總量看,從銀行流走的一塊資金進入了證券市場是必然的,問題在于流動的合理性和規模分配格局應該如何理解。
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類型市場,我們的目光只停留在一個較為狹義的范圍是不夠的。應該從較廣義的和宏觀的角度對物業管理的各主客體及領域在較深層次上的實踐進行認識和探討。使物業管理市場培育和市場化發展能夠更廣泛、更深刻、更完善。
本文擬就物業管理區域化整合、物業管理規模擴張、專業化細分以及物業管理企業改制等方面的問題,談談物業管理市場結構調整的策略和途徑。
一、分散物業管理的區域性整合,是調整物業管理市場容量和供給關系的重要內容
物業管理市場容量小,供給關系不順暢是影響物業管理市場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問題,說供給不足并不是說我們的房屋建筑存量小,而是由于城市規劃建設的零散性和一些開發商大而全、小而全的計劃體制、觀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數量不斷膨脹所帶來的。
現實中,與一些管理規模大、管理效果好的大型住宅區、工業區和大廈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些零星分散的物業。以及一些在一定規劃區域內分塊建設并實行多頭管理的物業項目。這類物業原本就缺乏在規劃和規模等方面的先天優勢,再加上多頭管理的高成本,以及相互間的不協調,從而一方面影響了服務質量,降低了服務標準,甚至帶來一些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使物業管理企業不能形成良性運作和產生有效利潤,嚴重地影響到物業管理市場發育及行業的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為:
(一)政府協調
區分不同情況和類型,一方面對于政府統一規劃的、由多家開發商分別開發的小區、工業區和特殊功能園區的物業管理最好應由政府出面直接協調或由政府牽頭,通過業主的參與進行公開招投標。深圳已有成功的經驗,如對深圳市住宅局一個20萬平方米規劃完整,但由12個開發商建設和12家管理單位管理的小區實行了整合,通過公開招投標在12家管理單位中選出了一家管理能力、服務水準和經濟實力都較強的甲級物業公司進行統一管理,接管后該公司在小區內拆除了隔障,進行了環境整冶,統一了區內形象,提高了服務質量和管理標準,理順收費標準和行為,受到了業主的好評,同時也降低了這家公司在這個小區的管理成本,形成了效益回報。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原本元統一規劃、無規則小區環境的老舊小區,政府可在進行區域整治或老區改造的過程中,統一規劃定區域的物業管理,進行物業管理的規模整合。另外,還可以結合房管所的轉制,本著少設機構,擴大規模,方便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則,將區房管所的管轄區域按照定的規?;騾^劃進行劃分,形成房管所轉,制后的高效、低耗、適應市場的良性局面
(二)市場調整
一方面,使開發商尤其是一些小開發商和只有單項開發權的開發商認識到物業管理并不一定能成為開發商項目開發后的利潤來源點。嚴格說,開發商如果沒有相應的自有物業留給物業管理公司,而物業管理公司又沒有其它的經營項目和能力的話,單憑某一項目的物業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費是與開發商一點關系都沒有的,按現行規定在管理費中可提取不超過一定比例的傭金,也只是由管理處一級上交給物業管理公司一級。而且當一個項目的管理費總額(由于是政府訂價和政府指導價標準)尚不足以完成運作成本所需時,這個傭金實際上是空頭的。現在有的開發商不交給專業物業管理公司,也不成立物業管理公司而成立個管理部,實質是統管物業管理費用,使管理費該用的用不到位,物業管理該維護的維護不到位,而盡量使管理費剩余形成利潤,這是嚴重侵害業主利益的情況。如果開發商能明白這種關系,知曉不能長期侵占業主利益時,很多小型物業管理公司和大量非公司的管理機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而進入合并和重組行列。另一方面,使業主認識到,有的小區雖然小環境不錯,但由于管理規模小,管理成本高,必然要使業主的支出增加,同時也會使管理服務水準下降。那么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促進與周邊小區的整合,尤其是在業主大會成立后重新聘請物業管理企業時,要把能否進行區域整合和在周邊區域范圍內挑選比較好的物業管理企業做為主要內容來考慮,實現完全市場化的整合小區和選擇物業管理企業的模式。此外,隨著物業管理企業認識的提高,物業管理企業最應明白的就是規模、成本和效益的關系,在目前很多物業管理企業還依附在開發商膝下的時候,要看到市場經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開發商,尤其是小開發商和單項開發商是不會永遠給業主補貼的。那么小型物業管理企業的生存前景到底如何,要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盡早向聯合、重組或并購的市場化道路上靠攏。
總之,從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角度來看,市場或是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是從出現、增長到調整、優化這樣一個循環過程。我們再做一個比較,以深圳為例,目前物業管理企業的數量為數近500,形成規模的公司不足100家,最大的公司本地管理面積不足500平方米,而從事物業管理的各類機構達700多家,深圳市的總人口只有400萬。相比較、香港物業管理公司總數亦為500家,形成規模的公司也是100家,而管理面積最多的可達1-2千萬平方米,香港基本沒有什么公司的管理機構,人口將近700。比較之下,深圳的物業管理企業或機構減掉3-5百家是一點都不多的。
二、物業管理規模擴張和專業化細分,是調整物業管理市場份額和重新劃分市場的必然。
時下,有一種認識認為,物業管理的市場化就是物業管理企業能否對外承接別人的項目或有否到外地去承接項目為標志。這是由于人們人為的把物業管理市場視為以管理面積為主的意識造成的,認為有了管理面積就有了物業管理市場的一切。同時,又在傳統計劃體制影響下,堅守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似乎要把計劃體制下的后勤管理改革需要推向社會的內容一古腦地全盤接收,把物業管理的社會化變成了物業管理的小社會。當然,物業管理發展過程中的這種全面的綜合發展也不能一概否定。比如,在90年代初社會上清潔公司的運作水平和能力不能滿足我們有些大物業公司的管理標準。到90年代中期一些物業公司又紛紛把包給專業公司的清潔工作收回來,自已重新成立清潔隊,但當清潔行業做為一個新興的專業類型市場形成后,其專業化、低成本、高標準的優勢一定會在這個市場中立足,現在又有很多物業公司采用了分包方式,有條件和能力的公司亦有組建專業公司的,將清潔工作在自己的具體操作內容中分離出
去。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肯定物業管理的大而全、小而全或叫綜合一體化所起到的歷史作用。問題是:很多個原屬于物業管理大市場或相關市場的新興類型市場己經出現,我們如何抓住這樣的機遇,在新一輪類型市場劃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從以下途徑進行思考和實踐。
(一)、在物業管理的微觀范圍尋找市場
目前,一些有一定規模和有某些方面專業能力特長的公司已組建了一些獨立核算的如電梯公司、機電公司、綠化公司、清潔公司等,這些公司成立的基礎大都是原物業公司自有業務,能滿足專業公司的基本運作,再根據其經驗特長,向社會承擔相關業務。這個途徑并不是說讓大家都去一哄而上搞專業公司,搞了專業公司不走向市場沒有意義,走向市場,競爭不過別人就更沒有意義,所以搞不了專業公司的可以請專業公司來替我們打工。向專業公司分包具體操作項目,從理論上講,管理成本是會降低的。同時由于專業化公司形成了規?;蜆藴驶墓芾?也可使管理效果大大提升,在物業管理費標準不能輕易變動的情況下,效益應該是明顯的。
(二)、在物業管理的中觀范圍尋找市場
在上述物業管理直接操作的內容上再向探尋一下,不難發現,還有很多商機存在,我們沒有很好的介入和開辟新市場領域,比如大型商業物業的經營、會所的經營、幼兒園的經營等,如果說大型商業物業有時受開發商出售和直接出租的影響,我們介入不上,幼兒園也都直接租或交給相關部門去經營的話,會所可是大都交給了物業管理公司經營和管理,可現實是95%-98%以上會所都不能盈利甚至不能很好地開展活動。造成了有效資源的浪費。而包括幼兒園、大型商業物業的經營,如果能在我們物業管理范圍內進行有效開發,甚至投資或參股組建專業物業經營公司,并不是削弱了物業管理的實力和縮小了物業管理的范圍,而洽洽是擴大了物業管理的領域,開發出了新興的物業管理類型市場。其實,對物業的經營原本就是物業管理概念和內容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企業最有條件成為這一市場類型細分的主力。
(三)、從物業管理的宏觀范圍尋找市場
物業管理能不能參與高科技領域,能不能進入城市管理的市政領域,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在深圳,除了早已有了專門為物業管理開發電腦軟件的高科技公司,也有物業管理企業開辦高科技實物產品--外墻清洗劑的專業化公司,最近更有高科技上市公司參股物業管理公司的事例。如果說物業管理介入高科技領域存在高、難、遠的問題的話,那么物業管理發展到今天已經成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與城市管理的具體操作內容也僅僅是一墻(圍墻)之隔,一線(紅線)相連,其很多市政管理如馬路清潔、市政設施的維護,市政綠化的管理等,都可以通過市場競爭的方式介入政府撥款管理的領域,而從市政管理的角度看,通過市場選擇管理者也必將成為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但是,如果說城管體制改革亦需過程的話。那么,物業管理利用自我優勢和物業的便利,介入餐飲、娛樂業領域則早已有了成功的償試。
當我們看到香港的物業管理只用很少的人,而大部分業務都通過專業分包,把管理責任轉移到社會上去,美國的一個20多萬平方米的小區只有一名管理人員而驚嘆不已的時候,我們所能反應出來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真正的社會化不是把后勤體制的內容轉移到物業管理企業;真正的專業化也不是在物業公司內部擁有多少個職稱的專業人才;真正的規模化更不是不計成本和效益的元限擴大;而真正的市場化經營是在主營項目不斷擴大的同時,使專業項目和輔助配套項目形成新的分工,使市場成為由很多類似"納米"技術一樣的社會最小單位所構成。要知道波音飛機公司的最終產品是由成千上萬個獨立的"納米"性質的小公司的產品所構成的。
三、物業管理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適應市場經濟和物業管理市場調整的需要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所面臨的重大體制改革的課題,也是國有企業必須經歷的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議指出"當前國有企業的體制轉換和結構調整進入攻堅階段,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集中暴露出來"。由于我國物業管理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也同樣受到傳統體制的影響,相當一部分物業管理企業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經營機制不活,管理水平落后,服務意識不強,技術創新能力差,虧損經營或上級補貼經營普遍,甚至沒有經濟上的獨立自和決策權,較嚴重地制約了企業走向市場和在市場上求生存、求發展的直路,也阻礙了物業管理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物業管理市場化的發展進程。所以,物業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勢在必行,其主要途徑有以下3個方面:
依照國家頒布的各行業企業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政策,筆者認為鹽業企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重整結構優化步伐,逐批次關閉落后小鹽廠,加快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一、鹽業結構調整的內容
(一)制定發展企業集團戰略,扶優、扶強重點企業
目前制鹽工業可以用“小、散、弱”來形容,未來應該培育起若干大型企業集團,以資本為紐帶,組建食鹽流通網絡。與此同時,通過優勢企業間合作、相關產業間合作、鹽業與物流企業的聯合等,形成一些有區域影響力的或省區間合作性質的特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實現優勢發展,充分利用集團化企業對市場的調控力。積極倡導建立出口鹽基地、特色產業基地、成果產業化試驗綜改基地。國家應該鼓勵鹽企建立結構調整成果示范基地,并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者是專門設置一定量的扶持資金。行業企業要積極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大型企業集團應該成為以后設置食鹽定點企業的重點,大型骨干企業則成為食鹽生產計劃安排的重點。逐步構建以大型制鹽企業集團為核心的食鹽供銷系統,加強食鹽行業物流管理,實現現代化產業轉化。
(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
根據目前已知的兩堿產量布局,華東、華北和西北三個區域的兩堿產量已超過百分之八十。工業鹽的運輸只能是小范圍、短距離的,所以目標市場不能超過一千公里,這樣才能保證供應的需求。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鐵路交通的壓力會逐漸加大,工業鹽的運輸范圍也只能逐漸縮小。我國工業鹽的運輸半徑平均為500-800公里,結合各省區的兩堿發展,從而制定各省分解總量。為使食鹽銷切實得到保障,必須要兼顧合理流向、食鹽儲備、品種調劑、定點企業、食鹽配送中心建設等多種因素。
(三)優先研發高精尖的產品和技術,批次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設備和技術
加快實現鹽業產業結構升級改造,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產業化進程。引導現有制鹽企業引進高科技,對于高、精、尖的產品和技術要優先進行研發,國家對于這些企業既要提供物質獎勵,也要進行精神支持。新購建的裝置及設備要按照最新工藝技術要求進行改造升級。鹽業企業應嚴格貫徹《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目錄(第三批)》中有關限期淘汰制鹽工業落后的產品、工藝、設備的政策規定。
二、鹽業結構調整需要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一)鼓勵鹽企進行結構調整的國家政策保障
1.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盡快修訂新的鹽業管理條例。參照《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有關新建、改建和擴建新增鹽生產能力的項目,必須堅定走“核準制”道路,也就是說任何項目必須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從而有效減少瞎撞式的投資建設和水平低下的重復開發建設。針對個別企業不按程序履行相關核準或許可手續,便擅自動工修建的項目,或者是不滿足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政策要求的項目,要勒令其停止開發,并嚴究企業和有關人員的行政和刑事責任。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鹽業法規的內容也應該根據市場的變化適時進行修改和調整,為避免加大鹽政執法難度,進而妨礙鹽業銷體系的健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新的鹽業管理條例。
2.嚴格執行市場批準制度,強力推行節能型生產。針對有關企業已建設的或準備建設的項目,每個鹽種的產出規模、生產設置情況、產品品質、能源利用效率、高科技經濟指標等諸多要求都必須達到國家制定的對應指標,對于不能達標的企業要強制其限期整改,逾期仍未達標的企業要強制關閉其項目。政策上要傾向于海鹽區的苦鹵綜改利用、鹽田生物技術應用、萊州灣地下鹵水的保護性開采、液體鹽的開發和應用、鹽硝聯產技術的引進和消化、鹵水凈化、湖鹽區的環境保護等環保工程項目的建設。
3.鹽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鹽產品的生產事關老百姓生活安定和社會和諧,應該常抓不懈。實行《食鹽流通現代化實施方案》,構建網絡化的鹽產品銷系統,確保合格碘鹽的供應。盡快完成五項工作:鹽產品裝袋集中化、多依靠網絡進行銷售、銷送流程化、經營實行連鎖店式、鹽產品管理全部實現電腦化。理清鹽產品銷送管理系統的每個流程,提升食鹽銷送流程化速度,慎重選擇食鹽配送中心,盡快進行鹽產品集中裝袋建設,提升鹽產品流通的電算化水平。
(二)限制、逐批次淘汰落后能力、技術和設備的政策措施
在掌握行業市場發展自身規律的前提下,合事宜的應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干預并加大鹽企結構調整強度,積極推動企業兼并和重組,壯大大型鹽企集團,為解決鹽企實行技術革新的后顧之憂,國家相關部門要制定出十足的保障措施,這樣才能有力支持鹽企進行科技創新,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快產業化進程。針對性的扶持有前景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勘察、設計單位的專業發展,打造高新技術研發平臺;以國家級或省級專項課題的方式進行全社會公開招標,調撥專項資金,對鹽業目前急需的核心技術進行重點研究,以求盡快取得成效并付諸實踐;國家要在產業政策上盡最大可能調撥鹽企高科技技術開發投入的資金;大型鹽企集團應該成立專門的高科技研發中心,進行產、學、研的集體運作,加快科研成果變成經濟效益的效率;努力學習并消化外國尖端的技術、工藝及裝備,利用高科技改造和升級傳統鹽業產業;對鹽企員工要經常組織其進行專業化的技能培訓,定期進行技術比武競賽,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加大深加工鹽產品的支持力度,研發鹽業產品的新用途,特別是高、精、尖端鹽產品的研發,提高鹽產業的含金量。以鹽產品為依托,水產養殖和鹵水化工并進,加快構建制鹽工業產業新格局。對于鹵水化工、水產養殖、鹽田生物等鹽業延伸產業,應該參照自然資源綜合有效利用、支持農業發展等有關政策扶持向導,從稅費角度給予相應的減免優惠,從而使其健康向上發展。由于各地自然資源情況各有不同,各地區和各鹽業企業應該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有序開發,形成有差異的、有自身特色的的鹽產品主導型產業格局,使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效益優勢。
(三)倡導企業進行兼并或重組的支持措施
重點突出各級政府、各行業協會和各地區鹽業主管部門的引領功能,有順序有重點的實施并落實每項政策和每個規劃。國家發改委成立鹽工業結構調整領導工作小組,從總體上勾畫出短期或中長期的發展部署和結構調整規劃,統籌和領導全局的鹽業結構調整工作,同時根據形勢的改變實時會同各下屬部門制定針對各地區不同情況的政策和措施,隨機抽查或定點檢查各地鹽業結構調整的實施和實行動態,實行實時監督,及時糾正。各級政府和各所屬相關部門要在堅持總原則的前提下,熟讀并消化國家有關鹽業結構調整的各項細化的政策,布置好本地區鹽工業的宏觀指導和調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本地區的配套舉措,確保本地區鹽工業結構調整工作井井有條地進行。各地區鹽業主管單位要深刻理解發改委鹽業結構調整總體部署中的和各級地方政府提出的有關指導性意見,緊緊依托各級政府部門,大目標細化成小目標,逐層逐級落實到位。中國鹽業協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密切合作,適時對整體規劃部署提出修訂,協調各地區工作的進展,并派出工作人員進行追蹤調查,對有關情況實時進行匯總,進而提出產業結構調整的各項建議和意見。
參考文獻:
1.陳建芬.鹽改的最后博弈[J].中國企業家,2010(Z1).
安康衛生學校位于經濟、文化欠發達的陜西南部,經過4O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實力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回顧學校的發展歷程,我們體會到教學質量、教學改革、專業結構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3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這3個因素中,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根本,教學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動力,專業結構是學校發展的關鍵。鑒于對專業結構重要性的認識,近年來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實踐。
1專業設置與學校發展的歷史回顧
從建校初期到1984年,學校主要開辦醫士和護士2個長線專業,間斷開辦過中醫、放射、藥劑、婦幼等專業,每年的招生專業數一般為3個左右,招生規模維持在600人以內。從1985年起,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學校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大了專業調整和創辦新專業的力度,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學?,F已形成兩部一院(大專部、中專部和附屬醫院)的基本辦學格局,學校大專部設有臨床醫學、社區定向醫學、中西醫結合、麻醉醫學、護理、助產、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8個專業;中專部設有護理、助產、衛生保健、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計劃生育技術、眼視光技術、IZ:l腔工藝技術、康復技術、醫學生物技術、中醫康復保健、藥劑、中藥制藥、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衛生信息管理15個專業。專業結構的拓展擴大了學校的辦學規模,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學校2006年與1984年同期規模相比,在校學生由600余人發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積由3000m擴大到58246m,固定資產由138萬元增加到6000余萬元,實驗室資產由40余萬元增長到近1600萬元。1993年我校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2000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2調整專業設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優勢專業,創建自身品牌
對于就業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自身優勢明顯的長線專業,如護理專業、臨床醫學專業,我們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上加大了教學改革力度,在教學手段現代化和學生能力培養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校的辦學優勢,以良好的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信譽,樹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拓新專業
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對醫學相關學科人才的需求,我們在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適時開辦新專業。如針對本地區醫學影像技術、麻醉醫學、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方面人才缺乏的情況,及時開辦了醫學影像技術、麻醉醫學、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等專業;針對基層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開辦了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和計劃生育技術專業;根據一些制藥企業、醫療單位和藥品市場的需要,開辦了醫學生物技術、藥學、中藥制藥等專業,并從師資、設備、管理等諸方面予以傾斜,以促使其健康發展。
2.3增強趨前意識,避免盲目開馥
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周期性,衛生人才市場的需求在不同的領域也有其周期性變化,因此開辦新專業不能盲目追求“熱門”,要注意其專業特點與未來人才市場需求的銜接,盡可能縮短培養周期,快出人才,爭取“短平快”效應。我校挑選部分醫學相關學科開設了高中起點的兩年制高中專(包括醫學文秘、衛生信息管理等專業),對有一定市場需求的短線專業,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醫學生物技術、藥學等專業則采取隔年招生和輪流開辦的方式,對一些已不適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市場需求漸趨疲軟的專業,則逐步壓縮招生規模,適時淘汰或停招,這樣既滿足了社會需求,又沒有造成培養過剩,避免了資源浪費。
3加強協作.縱向聯合.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層次
目前,中等醫學教育的專業結構已趨于完善,要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需求,還應在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層次上下工夫。我校從1986年開始,先后與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四軍醫大學、延安大學聯合開辦醫學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由原來單一的臨床醫學發展到現在的社區定向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麻醉醫學、藥學、護理、助產、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9個專業,并開辦了初中起點五年制醫學高職高專教育,目前高職高專在校生人數已占在校生總數的75%以上。這種依托高校聯合辦學的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學校的辦學實力,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我們還與上述學校以及省內外其他高等院校協作,開展了專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遠程教育等,與相關行業和部門聯合開展了所需專業人才的繼續教育等,拓寬了辦學渠道。擴大了學校的生存空間。
4專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4.1開辦新專業.6論證與決策問題
新專業的開辦要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在可行性分析論證的基礎上適時決策,不失時機,搶抓機遇。
4.2錁程馥置與散學計劃制訂
圍繞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搞好課程的優化組合,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是開辦新專業的一個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所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質量。對于國家尚無指導性計劃的專業,先組織人力進行專題調研,及時制訂出能體現本專業特色的教學計劃,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予以完善。
4.3妥善解決師費問題
隨著新專業的開辦和辦學層次的提高,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師資問題。我們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有能力的教師從事第二專業的教學工作;鼓勵中青年教師在職或脫產進修學習,提高學歷,拓寬知識面,加強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培養;積極引進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同時充分發揮當地其他大中專學校、科研、醫療單位和工廠的優勢,實行校院聯合、校企聯合,進行聯合辦學,聘請兼職教師,滿足教學需要。
4.4實驗、實習問題
1、調整的背景。
1994年,我國銀行業接受了一個國際準則,即巴賽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所制定的資本充足率標準。這說明我國的銀行業開始走向市場、走向開放。巴賽爾條約要求銀行的核心資本與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4%,其總資產或凈值占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8%。這是一個保證國家金融系統安全的有效準則,不僅為35個契約國所接受,而且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承認,我國還將該標準正式載入商業銀行法第39條中。按巴賽爾標準,商業銀行必須要按照有風險的企業來進行經營,而不能以空殼銀行通過轉手經營儲蓄者資金來生存。這與空手套白狼的傳統銀行理論不同。按照傳統的銀行理論,銀行是將資金所有者“典當”的資金視為自己的資金貸給需求者,銀行本身并不在經營中投入資金。由此造成了銀行的道德風險(高風險經營)、破產威脅及信用下降,給銀行業的經營帶來了困難,所以,為控制風險,提出資本金標準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這就是巴賽爾條約的含義。
80年代,我國的銀行與財政分離,開始承擔獨立的職能,但是,由于傳統計劃經濟的遺產,再加上國家財力因放權讓利而削弱,政府為控制經濟,我國銀行業采用了近乎壟斷的國有銀行體制,國家通過該體系將收集的資金投于國有企業。為了使該流程不至于被中間截流,國家通過各種手段限制居民的資本選擇,如取締民間非正規金融,限制證券市場發展,控制直接投資等,但是,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單一的資金獲取渠道無法滿足不斷增加的社會資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國銀行業經過了一輪自由化的改革,出現了一些非國有股份制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由于國有銀行壟斷了社會資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興起的非國有經濟的發展,于是在一些地方開始自發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現的金融組織,擔負著地方性的資金融通工作,成為鄉鎮企業和城市非國有經濟資金供應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國的城市信用社達5000家以上,其貸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體企業,8%左右流向私營企業。據估計,提供給私營企業的貸款相當于國有銀行的5倍。但是,這些金融機構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資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來吸收社會資金或從國有銀行借款,然后以較高利率借出,這就增大了經營風險。在經濟高漲時期,風險通常被掩蓋起來,而一旦經濟緊縮,普遍出現經營困難,不僅資金來源成了問題,而且貸出去的款也難回收。國家借此進行了金融整頓,合并了機構,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這些合并后的機構又成了另一類壟斷型的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來源由此也被切斷。與此同時,國有銀行也搞起了第二銀行,即信托投資公司。在銀行的帶動下,其他機構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名義上從事委托存貸業務,實質上是利用關系以低利息從國有銀行弄來資金,然后以市場利率貸放出去,或干脆自己從事房地產等高風險高盈利投資,這實際上是國有銀行逃避國家信貸管理進行風險投資的手段。據估計,到1995年底,國有銀行對信托機構的放款數額達5500億元,這也是國有銀行呆壞賬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整頓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壓縮信托投資公司規模使其與商業銀行脫鉤的辦法,其數量從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資金損失大多已無法挽回。
還有一個因素也要看到,國有商業銀行迅速在全國布網經營,但由于實行地方的分權式管理,這些機構成了地方政府的錢口袋,再加上銀行經營管理不善,許多基層機構成為國有銀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隨著銀行商業化的推進,巴賽爾標準的實施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有銀行不僅追求效益的沖動開始占了上風,而且金融風險意識逐漸增強。于是,在國家整頓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形勢下,各個商業銀行開始收縮戰線,壓縮基層銀行機構,上收貸款權力,貨幣市場出現了逆細分化傾向,一方面存貸款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集中,其壟斷趨勢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其他商業銀行也從基層行集中資金,進行大額度放款,使得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資金的渠道進一步萎縮。這一格局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而變得更嚴重,銀行收得越來越緊。由此可見,在壟斷和集中化的主導趨勢下,我國的銀行體系還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國有銀行包袱重、經營管理水平低,且資源壟斷嚴重;二是非國有銀行實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規模過小,抗風險能力差;三是沒有形成合理的利率決定機制,致使銀行經營風險大。在這種格局下,因為國有銀行的資金主要投向國有企業,資金的流向不盡合理,所以給整體經濟發展造成了困難,這是銀行業調整面臨的基本矛盾。2、調整什么,怎樣調整
從一國的整個資金流動過程看,個人獲得的各種資金有三個流向,即消費、儲蓄和其它投資,社會資金流入銀行業暫時或長期地存放,銀行所能動用(貸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銀行能夠完全履行其作為資金集散中心的職能,則經濟運行中的資金供應是基本平衡的,因為資金供求者與商品市場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不考慮外部因素)。但是,在經濟劇烈波動或資金流動存在結構性失衡時,上述的對稱性被打破,就會形成資金供求失衡。在我國的資金流動過程中,這種失衡主要由結構性因素引起,銀行吸收分散資金集中供給國有企業的結果是,資金過多地流向并沒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國有企業(甚至有些充當了資本金),而其它需求者的資金無法滿足,于是形成資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為地造成資本高價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資金食利鏈,滋生腐敗。不僅如此,國家控制儲蓄利率也是對供給者的利益剝奪,因為儲蓄者被取消了資金使用的選擇權,只能以低價獲得利率。對于從事資金集散的銀行來說,更是獲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壟斷地位,資金支配權成了獲利的最佳工具。通過低價收集資金剝奪儲蓄者的利益,并沒有通過商品的低成本和低價格返還消費者,而是成了各類中間取利者的收益和無效益的投資,結果是銀行反而背上了重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沒有正常的融資渠道,為高利貸的盛行大開了方便之門。這就決定了我們調整銀行結構的基本出發點,即疏通資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場化的資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問題相當復雜,主要有:
一是要堅決消除資金無效分配機制,使資金流向合理化。目前,國有銀行給國有企業服務的情況并未改變,國有企業提供了二、三產業整個產出的不足40%,但卻占用著60%以上的資金投入,這是造成銀行業困境和社會資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資金能真正按市場規則進入資金的真正需求部門,是體制和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銀行結構體系,打破銀行業的國家壟斷。在我國,國有銀行的資金流入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是國有銀行的服務對象。由此而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我國銀行體制還基本上是國有銀行的一統天下,資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銀行業的正常競爭也不會形成。所以,要求國有銀行擴大服務對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廂情愿,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打破國有銀行的壟斷,鼓勵和發展緊貼市場的非國有金融機構。一般來說,一個穩定而有效率的金融體制是從民間部門的利益沖突及其協調過程中生長起來的,而在計劃體制背景下進行的金融市場化改革,其實質更應是政府部門的退出與民間部門的進入和成長,變政府配置金融資源為由民間部門配置金融資源,進而在民間部門之間確立正常的金融交易關系。不僅如此,資金服務是一個多層次、多樣性的體系,因為資金需求是復雜的,單靠正規的銀行業并不能全部解決需求者的問題,如農民貸款,城市小型工商企業、個體勞動者、風險型企業、貧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資金需求等,只有通過各種特殊的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才能提供服務;銀行體系完備了,資金的結構性流動失衡才能最終解決。所以,開放銀行業的投資,形成多元化的銀行格局,是提高銀行業經營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風險、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環。此外,現有100多家中小商業銀行也有一個調整問題,包括存款保險、重組合并、剝離不良資產等。三是對國有銀行進行調整。在這方面,政府開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銀行業的資本金,降低不合理債權;將逐步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改制,引進其他投資者;從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入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精簡機構人員、提高銀行競爭力等,使國有銀行逐步走向市場。同時,為了緩解宏觀資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劃分了銀行貸款權限,將服務對象擴大到各類非國有經濟。這些政策調整有利于國有商業銀行擺脫困境,提高競爭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產權、人員、資本金、治理結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根本改革。如果說國有企業的改革困難,那么,國有銀行的改革就更難。而能否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前途。四是實行利率市場化,使資金價格有一個合理的定價基礎。現在,國內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國銀行辦理外匯業務,其利率已經市場化了,且目前價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變形成機制,使利率市場化的最好時機。這時放開貸款利率以形成資金的市場定價,能夠促使銀行改善經營,使資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場化的障礙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顧慮,擔心放開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實,放開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在價格普遍走低的情況下,利率也不會升得太高,況且央行控制著再貸款和再貼現手段,可以進行調節。二是技術上和操作上的困難。一般來說,國債收益率構成長期收益曲線,是市場利率的基準線,但在我國目前情況下,由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事情正好反了過來,不是國債收益率影響和決定銀行利率,而是四大銀行的成本決定國債的招投標價格,國債利率的漲跌取決于四大國有銀行的行為,因而目前的國債收益率還難以成為市場利率的基準。在削減四大國有銀行壟斷地位的同時,能否作出適當安排,限制四大銀行的行為,使國債收益率逐漸成為市場利率變動的參照。以提高銀行競爭力和市場化為核心的銀行業結構調整,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改變過去集聚社會資金支持經濟發展的趕超型發展戰略,也是對改革以來出現的銀行業集中化和壟斷化趨勢的修正。做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我國過去和未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單純通過資金的輸入來達到高增長的效果越來越差,而且后患無窮。這就迫使我們的金融結構要進行分散化、市場化的調整,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銀行調整為重點的金融結構調整,將對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二、證券市場發展
在銀行業開始結構調整的同時,做為金融體系的另一個重要成員,證券市場正在穩步發展,以《證券法》的實施為標志,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多年試點后正式納入金融體系,并在經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我國證券市場概況
為了使本文的敘述更有針對性,這里的證券市場主要指的是股票市場,而其它類型的證券,如政府和企業債券暫不做分析。
企業的股票是該企業資產所有權的代表物,是一種明晰的產權,股票的持有和交易是一種所有權的擁有和讓渡,前提是該代表物(股票)必須是真實的。所以,股票本質上是與國有企業的含義相沖突的,因為國有企業理論上歸人民所有(當然實際上是政府所有),其產權無法分割,如果分割則利益應歸于全民,這在理論上是無法實現的(實際分割與此無關)。好在我國90年代搞的企業發行股票的試點及自發交易市場的形成,并沒有考慮理論問題,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不論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興起的證券交易場所,還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證券交易所,開始時都是地方行為,國家沒有設立專門的證券管理機構。這里的證券市場可以說是一個自由放任和不規范的市場。一是上市公司的上市規則是由證券交易所制定的,而證券交易所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單位(上市掛牌交易的公司每一年繳納掛牌費,而證券經紀商上交手續費給交易所),所以,從監管的角度看,它只有權力保證上市公司本身是存在的(即股票的資產實際存在),但沒有權力去保證上市公司不搞弄虛作假欺騙投資者。所以,上市規則事實上對上市公司并無約束力。這就需要政府來提供保證上市公司質量的監管體系。二是上市公司到底是怎樣的情況,投資者是不清楚的。當一個企業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化為一種代號以后,事實上,投資者也并不需要再去了解該符號的實際內涵,因為符號的收益能脫離企業的資本變化,這就為大批投資者提供了自由炒作的空間,符號本身也就具有了價值。但是,對符號的炒作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終股票價格就會波動。對投資者和股票價格進行直接控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由此延伸至投資者可以為所欲為,操縱市場,就是監管的問題。監管是一種公共產品,就象警察維持公共秩序一樣。所以,規范市場行為自然是政府要管的事情。1991-1993年初,由于證券市場的運行缺乏制度保障,資金大戶肆意做市,投資者盲目炒作,股價連續翻倍,造成市場無序,于是,國家正式建立證券管理機構,開始介入監管,在上市公司的選擇和控制投機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政府介入證券市場監管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如果管制過度,其效果相當于引進老虎來驅趕狼,使市場陷入另一種無序狀態。無奈,我國的證券市場就走入了這一極端。隨著管理權限上收,政府的證券管理機構事無巨細地插手證券市場的運行,其一是上市公司的審批制和額度制;其二是直接監管制。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其增長由政府掌握,指標由政府分配,審批辦法由政府制訂,審批過程由政府執行,一句話,實行的是指令性計劃。這樣做的結果雖然解決了上市公司無序增長的問題,但卻造成供求不協調,市場劇烈波動,地方政府與上市公司合伙欺騙投資者等問題。不僅如此,政府監管不是從規則上著手,而是采用無規則的(救火式)一事一議的處理辦法,引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去尋找監管的漏洞,市場的無序性有增無減。其間以瓊民源事件最為典型。這段時期的證券市場是被管制的無序,表面上國家監管,但該管的沒管,反而使用了計劃經濟的辦法來管市場,結果是加劇和放大了市場波動。深滬兩地的股票指數從1993年上半年達峰值后一瀉千里,至1994年6月份兩市股指跌幅近80%,大多價格只相當于一年前的10%左右。跌幅之大非常罕見,兩市資產損失達數百億之多,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在1996-1997年,政府曾經發動了一波行情,1998年又歸于沉寂。這一時期,兩市的市場覆蓋面在不斷擴大,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但市場的不規范則是顯見的事實。對于股票市場的發展規律,理論上有五階段之說,即停滯階段、操縱階段、投機階段、鞏固或崩潰階段、成熟階段,具體來說,這五階段情況如下。
①停滯階段。股票市場處于初創期,僅有少數人知道股票市場的存在,交易手段落后,手續煩雜,交易成本高,掛牌上市的公司少,股票價格基本上保持在票面平價水平,有可能隨時間推移使股票價格低估。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中更是如此。不過,當投資者開始發現股息收益超過了其他形式的收益時,就開始購買股票,起初很謹慎,然后逐漸踴躍。
②操縱階段。當一些市場參與者發現,股票供應量很少,流動性有限,購買少量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種或多種股票價格上升時,操縱階段就開始了。只要價格扶搖直上,其他人就會開始購買,操縱者賺錢后就可以迅速離開市場。使股票投資者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措施和交易手段的變更,可以引起更活躍的交易。
③投機階段。當一些人開始獲得大量資本收益和利潤時,更多的投機者就會受到吸引而加入市場,當價格被哄抬到高過股票基本價值,交易額迅速上升后,投機階段也就開始了。新發行股票過多地被認購,以致使許多公司公開出售股票,股票供應量迅速擴大,這時,再加上政府開始介入市場采取行動控制投機,如保證金要求的提高,較高的經紀人傭金,機構投資者的銷售,增收交易和收益稅,過多出售政府所擁有的股票或刺激對大公司股票的新的包銷等。但是否能控制投機效果并不明顯。
④鞏固或崩潰階段。隨著政府的介入和市場的迅速擴大,到一定時候,股市可用于投資的資金枯竭,新發行的股票已無法認購,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股票價格已升得太高,股價與其基本價值已無任何聯系,股票價格開始下跌。相對于繁榮程度的大小,股價下跌的速度有緩有快,這里就開始了調整或崩潰階段。在發生這樣的價格下跌后,投資者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才能重新獲得信心。這主要取決于價格下跌的程度,也取決于一國當時的利率、經濟增長、公司利潤率、通貨膨脹、其他投資方式的收益、政府對鼓勵股市發展的刺激措施及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等。在這一調整階段,許多投機者會成為投資者,他們不愿虧本賣出,把股票作為長期投資形式持有,希望將來價格回升。
⑤成熟階段。當最初的投資者重新獲得信心,而且在第一次價格跌落時未受到損失的新投資者也參加市場活動后,一個新的成熟階段也就開始了。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加入市場活動,會促進市場逐漸走向成熟,交易量會趨向穩定,投資者也會更有理性,股票供給范圍更大,流動性也得以增強。股份雖然會繼續波動,但已變得不那么劇烈。如果出現大幅度的價格波動,這通常是由于重大政治、經濟問題,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大幅變動,其它重大經濟政策調整和政府過度干預等因素所致。
我國的證券市場經過了前四個階段,現正在進入第五階段。目前,我國深滬兩地上市掛牌交易的股份公司1000余家,股票總市值近4萬億元,流通總市值1萬億余元,是一個影響力日大的和發展中的市場。
2、證券市場的發展與政策調整
在正式確立了證券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以后,我國的證券市場開始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對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重新評價,確立了其作為直接融資市場的身份,而且通過各種具體措施來提高證券市場的地位(如證券法的出臺等);二是在市場的規范化方面下了大力氣,特別是在規范政府的監管行為上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使過去的投機市、政策市的狀況大有改觀;三是市場的投資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投資者的結構有了改進,使得市場呈現穩步上揚的格局,與經濟大環境的走勢基本相符。這些變化,得益于證券市場的政策改進。在證券法出臺后,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法規,在規范投資者、上市公司、政策的行為上有了很大進步,使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成為主流。這些政策變化有以下幾方面:第一,針對整個股票市場投資者分散,易于造成股指劇烈波動和投資者行為難以規范的缺陷,著力培育和發展長期機構投資者,如組織大型證券投資基金,改組證券公司以擴大其股本,允許和鼓勵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入市買其股票,允許保險公司資金入市買賣掛牌交易的證券投資基金等,允許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進入銀行業同業拆借市場從事拆借、買賣債券業務,允許證券公司所持股票抵押貸款等,鼓勵一批有資金實力的投資機構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起到穩定市場、規范市場的目的。這些政策的出臺,為證券市場創造了一個逐漸改進的市場環境。不過,也要看到,目前我國機構投資者的行為還沒有一個規范化的約束機制,上市公司的質量沒有相應提高,再加上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資金與散戶投資者的資金之比為1∶10,存在嚴重的結構偏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其行為也不規范,短期化傾向嚴重。須知,營造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生存發展的市場環境,是證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發展中國證券市場之所以會經歷五個階段,而且還會出現反復,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場投機嚴重,投資者的行為長期無法規范。所以,造就一批高質量、規范化運作的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是十分必要的。我國準備在現有機構投資者的基礎上,再發展和造就一批大型證券投資基金,以增強機構投資者的實力。如果能夠在2-3年內使機構投資者與散戶投資者的市場資金實力之比,由目前的1∶10變為3∶7或4∶6,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也就有了可行的基礎。第二,政府行為不斷規范,按市場規則監管證券市場的政策環境正在形成。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可喜的變化,前十年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除了市場本身的運行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所謂政策造成的劇烈波動給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上市公司資源的行政配置造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格局和加大了市場風險。政府的不合理干預造成了投資者和上市公司行為的扭曲等。可以說,當時是以行政管理和計劃經濟的思維在經營和控制這一高風險的市場,結果該管的沒去管,不該管的管得太多,給市場的發展造成了障礙。目前,這些障礙正在逐步消除,其表現有:
一是正在逐步推行股票發行審核制,取消股票上市的指標分配。今后企業股票發行上市,不再需要政府控制和分配的發行指標以及地方政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推薦,而是只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經省級政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股票主承銷商就可向中國證監會推薦并報送申請文件,證監會對擬發行的股份公司核準后,由外部專家組成的發行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批。這是按市場規則分配資源的重大改進,也是規范證券市場的重要步驟。過去實行的所謂發行額度分配辦法,是典型的政府經營市場的體現,由此造成了政府、上市公司、投資者行為的巨大扭曲。如1993-1994年的市場崩潰,深滬兩市股指在一年半左右時間內暴跌80%,大多數股票價格被壓縮在1-5元之間,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信心,起因于國家公布在1994年度要新發行55億股票。上市指標的行政分配,造成上市資源利用效率低。如為了控制上市公司家數采取數量控制,地方新發行的股票是大盤而家數少,形成人為資產膨脹;而為了控制股票數量不控制家數,則大量上市一些流動股極小的公司,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監控和防范,留下的漏洞比堵住的漏洞更多。更為嚴重的,為使國有企業脫困,大量經過包裝的國有企業上市圈錢(如ST紅光事件),造成大量虧損或毫無發展前景的企業市場,給投資者信心造成打擊。直到目前,許多大盤股國有企業的股價還在發行價附近波動,受到了市場的長期冷落,企業本身也沒有變化。所以,改變股票供給方式,形成一個市場化的股票供求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是我國證券市場規范化發展的重要標志。
二是通過股票發行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逐步消除一、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套利機會。過去,股票的一、二級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差價(1-5倍),使得一級市場的申購資金多達數千億元,無風險套利盛行,而且那種發行方式給上市公司的內部人提供了一個暴富的機會,由此產生了各種腐敗行為(如已暴露的大慶聯誼等)。通過股票上市的上網發行和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相結合,發行價格采取不事先確定而由市場申購者的需求確定等措施,為股票的合理定價奠定了科學的基礎。這樣,一、二級市場價格的人為差別消失,使投資者處于一個平等競爭的環境,也消除了利用股票上市暴富的基礎。
三是市場的扶優汰劣機制正在形成。這主要表現在,通過創設二板市場鼓勵國內高新技術企業上市,鼓勵重組的政策和退出證券市場的機制。目前,在我國證券市場上,上市公司是真正的終身制,一只股票上了市,只要自己不宣布破產,即使早已資不抵債或已形成巨額負資產(如PT農商社、ST百文等),股票照樣交易,而且市場價格不低。投資者之所以敢于冒險買賣這種股票,就因為他們認定,這類企業不會真正破產清算,而是會有各種政策使其復生或以殼資源轉讓。對于這類已經結束其經營期的企業,要形成合理的淘汰機制,才會激發證券市場的活力,使投資者真正投資于有價值的股票。正在推出的連續三年以上虧損的上市公司逐出證券市場的試點,將是改變這一困境的良策。需要就此搞出一套具體實施辦法。不僅如此,在實施汰劣的同時,也出臺了一些扶優的辦法,如對于國家需要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創設二板市場來促其發展,對這些企業采取更寬松的政策,只要求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年盈利記錄、最低資本額為3000萬元,并對這些股票不設單日買賣漲跌停板限制。該市場有可能在年內推出。這樣,發展證券市場就與實施產業政策、提高企業競爭力緊密聯系起來。歷過十年的試點運作,我國的證券市場正以快速的步伐逐步走向規范。不過,要使證券市場走向成熟,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如上市公司和政府的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大戶提前知道重大信息進行炒作的現象嚴重;大資金者的行為沒有得到規范和監管,造成莊股盛行,短期炒作,給市場的穩定形成威脅;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監督薄弱,目前通過中介機構對上市公司業績進行審核的機制不完善,虛假報表時有發生;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機制不完善,投資者沒有更多的風險回避渠道,只有股指上漲才能獲利,因而,投資者風險大,機構投資者尤甚等。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對于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三、證券市場與銀行業協調發展
對市場化產業存量結構戰略調整的再認識
產業結構戰略調整是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更是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著力點。產業結構調整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現有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即存量調整;二是對新增投資、新增產能進行調整,即增量調整。由于存量結構的調整涉及復雜的既得利益關系,如果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單純依靠以“政府主導”為特征的行政手段或產業政策進行調整,不可避免地會使產業結構調整陷入兩難困境。
在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由于傳統思維定勢的作用,產業結構調整沿用了計劃經濟的行政命令、會議發文等形式,其中,行政審批是慣用的工具。如在20世紀90年代,國家為了控制紡織等輕工業重復建設,加強了項目行政審批,但由于行政審批賦予了部門更多的權利,導致了部門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尋租現象出現。進入新世紀以來,為抑制重化工業投資增長和盲目建設,國家采取了供地、核準、審批、檢查等行政手段,限制部分行業投資。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家為穩定經濟增長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由此造成了新一輪產業結構性過剩與膨脹。而在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上,我國長期以來都是通過關、停、并、轉的行政措施來實現的,產業的成長仍屬于“他組織”狀態。這種過多依賴“政府主導”的行政手段和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對從計劃經濟延續至今的調整產業結構的方式需要反思。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結構調整要從行政化轉向市場化。市場化產業結構調整,就是在充分發揮以價格、利潤為杠桿的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作用的基礎上,利用需求因素和供給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使生產要素按社會需求分配于各個生產部門,最終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的過程。就其內涵而言,一是充分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發揮市場的自組織、自反饋和自我修復功能,通過影響市場需求和供給的規模以及結構,形成消化和再造機制,促進產業結構向合理的方向調整。二是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企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會主動進行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調整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三是市場化產業結構調整并不排斥政府的合理調控和引導,但要求政府不能直接干預,而是積極創造有利于產業結構市場化調整的必要環境條件。
推動生產業參與制造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
生產業是為滿足中間生產需求、通過市場化模式向生產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生產活動提供中間投入品的服務活動,主要包括金融、信息、流通、商務服務等服務行業。作為制造業的中間投入,生產業在促進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提升我國制造業國際地位的迫切需要
我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目前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制造業產值中的比重已達到19.8%,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制造業“大”而不“強”,除家電、玩具等少數行業外,許多行業都集中在加工組裝領域,處于“微笑曲線”中間,而在原創研發、品牌、銷售、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沒有比較優勢。同時,由于我國還未能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完整的生產技術體系和商業銷售網絡服務體系,我國制造業企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卻仍然處于為全球價值鏈高端的跨國公司“打工”的地位。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流通服務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等生產業,具有天然帶動和調整制造業結構的能力,通過傳導市場信號、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整合優化產業鏈,可以促進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得到充分發揮。因此,中國制造業要擺脫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地位,必須加快市場化改革,運用市場機制,使生產業深度參與、滲透、融入到制造業產業鏈體系中,推動制造業向產品設計、現代物流、品牌營銷等價值鏈的高附加值環節延伸。這是我國實現產業結構全面升級的必由之路。
(二)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根本出路
當前,我國產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主要發達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反思“虛擬經濟”過度膨脹導致嚴重后果的同時,開始回歸“實體經濟”,大力推行 “再工業化”計劃。這對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均將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國內經濟結構矛盾突出,一是“兩高一資”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土地、資源、能源約束明顯加大,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過去那種以低工資、低成本、低價格為主要競爭優勢的傳統發展模式面臨嚴峻挑戰。二是結構性產能過剩矛盾沒有得到根本化解,并呈現向新興產業蔓延趨勢。三是在人口結構方面,“劉易斯拐點”臨近,人口紅利開始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迅速攀升。在這種形勢下,迫切需要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生產業作為一種無污染的產業,具有推動制造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重要作用,通過推動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可以提高制造業技術含量,促進制造業節能降耗。因此,在發達國家搶占戰略制高點和國內在以高投入、高能耗為特征、內生集約型增長動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國只有從戰略高度重視生產業深度參與市場化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才真正有可能完成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重任。
(三)推動“四化”同步發展的內在要求
十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堅持走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四化”同步發展。這實質上要求工業化和城鎮化相協調、三次產業結構協調發展,并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縮小城鄉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生產業作為制造業、服務業和農業的中間投入,不僅是一個“產業”,還是一種經濟調節的“機制”,對推動“四化”同步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推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工農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離不開生產業的滲透、服務和調節,沒有金融、流通、信息等生產業的支撐和引領,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就無從談起。其次,城鎮化意味著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工業、服務業轉移,農民工轉化為市民要求服務業提供更多的創業、就業空間。最后,信息化作為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本身就體現了生產業對產業存量結構進行市場化調節、引導和滲透的機制,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服務快速發展,各種新概念、新業態、新方式不斷涌現,無不對現有制造業結構調整、升級和提高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
生產業優化制造業結構的市場化路徑選擇
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明確提出,在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對于制造業結構優化,也要改變過去依靠行政手段“限產”的方式,抓住我國服務業大發展的機遇,推動生產業參與制造業結構調整,通過這種市場化方式,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一)加強自主研發,推動制造業從全球價值鏈低端環節向高端環節升級
從全球價值鏈構成來看,商品物流、技術開發、品牌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生產活動在整個價值鏈中占據著核心環節。市場化存量產業結構戰略調整的一個路徑就是推動生產參與制造業功能升級,實現制造業沿OEMODMOBM的路徑升級和結構轉換。一方面,可以通過側重于從制造向研發設計環節延伸,通過“干中學”掌握產品創新、設計的隱含性知識和技能,提升到ODM,最后轉化成集設計、制造、經營于一體的制造企業。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側重于品牌和渠道建設,借助我國流通企業海外擴張,培養自主銷售渠道和品牌、價格主導權,提升制造業的分銷能力,逐漸從OEM或OEM與ODM相結合轉化為自有品牌生產商,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二)發揮渠道作用,推動制造業從“以產定銷”向“訂單化生產”模式轉變
要控制結構性產能過剩,必須充分重視生產業―流通服務業的市場調節作用。流通服務業作為聯系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能及時、準確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并將信息及時反饋到生產企業那里,引導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進行市場細分、流程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從“以產定銷”的模式向“以銷定產”、“訂單化生產”模式轉變,實現生產與消費的更加有效的對接,建立供求長期均衡機制。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的發展模式就是流通企業引導生產企業的典型案例。沃爾瑪通過讓上游供貨商進入自己的零售鏈(Retail link)系統,讓供貨商充分了解自己的產品在沃爾瑪公司每一個店中的銷售情況。借助這些信息,與沃爾瑪合作的供貨商可以做出產品的開發、生產、配送、營銷等各種決策,大大降低了供貨商的庫存水平。同時,沃爾瑪能夠及時地將消費者的意見反饋給廠商,幫助生產企業對產品進行改進和完善。因此,要加快推動流通企業與制造企業合作,建立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聯盟或企業聯合體,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產業鏈信息共享和合作,消除周期性制造業產能過剩。
(三)創新融合機制,推動制造業競爭的重心由技術和產品向應用和服務轉變
順應制造業與服務業日益融合和制造業服務化趨勢,鼓勵金融服務、信息服務、流通服務業等生產向制造業滲透,與制造業融合,在研發、創新、投資、風險、采購、銷售等關鍵環節建立長期契約化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制造業市場競爭的重心由技術和產品向應用和服務轉變。一是要發揮政府協調功能,做好制造業和生產業的發展規劃,綜合運用產業發展政策,推動生產業與制造業的均衡發展,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二是以制造業產業集群為立足點,加快配套生產服務業的發展,以滲透、延伸和拓展各生產環節為突破口,通過整合資源,不斷提高生產供給能力。三是以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為著力點,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健全中介體系,推動生產企業和制造企業相互合作,促進生產業集群式發展。
(四)構建多層次分銷體系,提升“中國制造” 流通渠道控制權和定價權
根據各類商品流通的特點和規律,完善工業消費品流通體系,構建多層次的分銷渠道,是提升我國制造業產品在全球分銷渠道中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的重要途徑。一是加快專業貿易平臺的建設。以國內重點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市場為依托,打造品牌孵化中心、信息中心、商品定價中心、進出口集散中心和國際采購中心,實現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對接、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融合,推動傳統的平臺向專業貿易中心轉變,通過服務平臺的專業化,形成工業消費品的雙向流通。二是探索建立一批專業的內銷商品交易平臺,鼓勵外貿企業組建銷售聯盟,組織一批質量較好、適合國內市場銷售的外貿產品與國內知名百貨企業、連鎖超市進行對接,推動優質外貿產品逐步投向國內市場,促進居民消費。
參考文獻:
1.宋則,常東亮,丁寧.流通業影響力與制造業結構調整[J].工業經濟,2010(8)
2.宋則,常東亮.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方式研究[J].流通經濟,2011(5)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2月22日
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匯率環境復雜的背景下,本著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目的,我國開始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我國利率市場化是漸進式的貨幣市場利率、銀行貸款利率、國債發行利率、中央銀行存貸款利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銀行存款利率的依次配合調節,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可以加快金融機構的升級,增加其收益能力;另一方面還便于相關部門在金融監管方面采取更加強有力的舉措。然而,利率市場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利用其所帶來正面作用的同時,也要理性地思考由此所產生的一些負面作用,所以在實際應用中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化增長。同時,還要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努力處理好其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及經濟結構調整的關系。
一、利率市場化概況
我國并非是出現利率市場化最早的國家,這一現象的出現往往伴隨著經濟發展呈上行狀態。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往來也逐漸增多,經濟學領域對利率市場化的研究路徑也逐漸趨于多元化,研究資源也更加豐富,成為后續進行理論研究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利率市場化對我國財政政策的影響主要側重于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階段,貨幣政策框架也正處于由數量型向價格型逐步演進的過程中,所以利率市場化可謂是應運而生,同時與利率雙軌制相比較而言,利率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趨避性的,很難進行有效的抑制。
利率市場化的出現與經濟發展模式有緊密聯系,隨著現行應用機制的變化,在每一階段的經濟政策實施過程中都要適時變更應用模式,從而實現當前經濟結構與貨幣政策的最優效應。不僅如此,在隨后的實施過程中但凡出現有關銀行同領域內的拆借利率、債券回購利率、票據市場轉貼現利率、國債利率、外幣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表征,在接下來的實施階段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對政策模式實施變更,如此才能確保政策落實的科學性和規范化。
二、利率市場化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鑒于利率在發展過程中多樣性的變化,在之后的干預環節務必要盡快對干預路徑加以審視,下面是利率市場化對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的簡要分析。
(一)改善現有的利率結構。利率結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利率在發展過程中多樣性的變化,在之后的干預環節務必要認真領會利率市場發展模式的硬性規則,盡快對干預路徑加以審視,找準結構發展動態,從而進一步提高利率的應用準則。在當前的存款流程里,依然會出現存款利率小于1甚至為負的現象,這種情況的出現嚴重制約了貨幣政策的應用模式,所以為了對此加以修正與完善,針對利率市場發展路徑的合理轉變要強調高效和高質量,這樣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體現出傳統應用模式的優勢。不僅如此,利率的發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貸金的制約,這在無形中為日后的發展路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金融市場。在貨幣政策的最后處理環節,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經濟發展指揮棒的角色。鑒于利率在發展過程中多樣性的變化,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對貨幣的種類、資本的使用和拆借市場實行合理的研討,實現當前控制模式的最優化狀態,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模式的最優化狀態。另外,在價格數據全范圍處理環節,拆借市場的主要力量尚不能確定,交易數額較低的現象也時有出現,銀行也顯得力不從心,這無疑對市場發展的大環境產生了負面的作用。健全的金融體系對商業銀行資金把控而言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務必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傳導模式的實踐方面,如此才能顯現出日后一系列設計模式的作用。
(三)利率市場化推遲了貨幣政策的效力周期。鑒于利率在發展過程中多樣性的變化,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對控制模式實施D變,從而適應現行發展模式的需要,如此才能顯現出日后一系列設計模式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設計操作中利率市場化的發生對貨幣傳統的效力周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鑒于利率在發展過程中多樣性的變化,一旦發生推遲貨幣政策的現象,就需要在第一時間對應用模式實施變更,從而顯現出日后干擾模式的優勢。不僅如此,利率市場化以后,相關的利率決策流程更為復雜,這無疑延長了貨幣政策的周期,從而也制約了貨幣政策落實效率的提高。
1、調整的背景。
1994年,我國銀行業接受了一個國際準則,即巴賽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所制定的資本充足率標準。這說明我國的銀行業開始走向市場、走向開放。巴賽爾條約要求銀行的核心資本與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4%,其總資產或凈值占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8%。這是一個保證國家金融系統安全的有效準則,不僅為35個契約國所接受,而且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承認,我國還將該標準正式載入商業銀行法第39條中。按巴賽爾標準,商業銀行必須要按照有風險的企業來進行經營,而不能以空殼銀行通過轉手經營儲蓄者資金來生存。這與空手套白狼的傳統銀行理論不同。按照傳統的銀行理論,銀行是將資金所有者“典當”的資金視為自己的資金貸給需求者,銀行本身并不在經營中投入資金。由此造成了銀行的道德風險、破產威脅及信用下降,給銀行業的經營帶來了困難,所以,為控制風險,提出資本金標準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這就是巴賽爾條約的含義。
80年代,我國的銀行與財政分離,開始承擔獨立的職能,但是,由于傳統計劃經濟的遺產,再加上國家財力因放權讓利而削弱,政府為控制經濟,我國銀行業采用了近乎壟斷的國有銀行體制,國家通過該體系將收集的資金投于國有企業。為了使該流程不至于被中間截流,國家通過各種手段限制居民的資本選擇,如取締民間非正規金融,限制證券市場發展,控制直接投資等,但是,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單一的資金獲取渠道無法滿足不斷增加的社會資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國銀行業經過了一輪自由化的改革,出現了一些非國有股份制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由于國有銀行壟斷了社會資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興起的非國有經濟的發展,于是在一些地方開始自發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現的金融組織,擔負著地方性的資金融通工作,成為鄉鎮企業和城市非國有經濟資金供給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國的城市信用社達5000家以上,其貸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體企業,8%左右流向私營企業。據估計,提供給私營企業的貸款相當于國有銀行的5倍。但是,這些金融機構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資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來吸收社會資金或從國有銀行借款,然后以較高利率借出,這就增大了經營風險。在經濟高漲時期,風險通常被掩蓋起來,而一旦經濟緊縮,普遍出現經營困難,不僅資金來源成了問題,而且貸出去的款也難回收。國家借此進行了金融整頓,合并了機構,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這些合并后的機構又成了另一類壟斷型的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來源由此也被切斷。與此同時,國有銀行也搞起了第二銀行,即信托投資公司。在銀行的帶動下,其他機構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名義上從事委托存貸業務,實質上是利用關系以低利息從國有銀行弄來資金,然后以市場利率貸放出去,或干脆自己從事房地產等高風險高盈利投資,這實際上是國有銀行逃避國家信貸治理進行風險投資的手段。據估計,到1995年底,國有銀行對信托機構的放款數額達5500億元,這也是國有銀行呆壞賬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整頓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壓縮信托投資公司規模使其與商業銀行脫鉤的辦法,其數量從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資金損失大多已無法挽回。
還有一個因素也要看到,國有商業銀行迅速在全國布網經營,但由于實行地方的分權式治理,這些機構成了地方政府的錢口袋,再加上銀行經營治理不善,許多基層機構成為國有銀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隨著銀行商業化的推進,巴賽爾標準的實施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有銀行不僅追求效益的沖動開始占了上風,而且金融風險意識逐漸增強。于是,在國家整頓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形勢下,各個商業銀行開始收縮戰線,壓縮基層銀行機構,上收貸款權力,貨幣市場出現了逆細分化傾向,一方面存貸款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集中,其壟斷趨勢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其他商業銀行也從基層行集中資金,進行大額度放款,使得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資金的渠道進一步萎縮。這一格局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而變得更嚴重,銀行收得越來越緊。由此可見,在壟斷和集中化的主導趨勢下,我國的銀行體系還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國有銀行包袱重、經營治理水平低,且資源壟斷嚴重;二是非國有銀行實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規模過小,抗風險能力差;三是沒有形成合理的利率決定機制,致使銀行經營風險大。在這種格局下,因為國有銀行的資金主要投向國有企業,資金的流向不盡合理,所以給整體經濟發展造成了困難,這是銀行業調整面臨的基本矛盾。
2、調整什么,怎樣調整
從一國的整個資金流動過程看,個人獲得的各種資金有三個流向,即消費、儲蓄和其它投資,社會資金流入銀行業暫時或長期地存放,銀行所能動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假如銀行能夠完全履行其作為資金集散中心的職能,則經濟運行中的資金供給是基本平衡的,因為資金供求者與商品市場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但是,在經濟劇烈波動或資金流動存在結構性失衡時,上述的對稱性被打破,就會形成資金供求失衡。在我國的資金流動過程中,這種失衡主要由結構性因素引起,銀行吸收分散資金集中供給國有企業的結果是,資金過多地流向并沒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國有企業,而其它需求者的資金無法滿足,于是形成資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為地造成資本高價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資金食利鏈,滋生腐敗。不僅如此,國家控制儲蓄利率也是對供給者的利益剝奪,因為儲蓄者被取消了資金使用的選擇權,只能以低價獲得利率。對于從事資金集散的銀行來說,更是獲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壟斷地位,資金支配權成了獲利的最佳工具。通過低價收集資金剝奪儲蓄者的利益,并沒有通過商品的低成本和低價格返還消費者,而是成了各類中間取利者的收益和無效益的投資,結果是銀行反而背上了重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沒有正常的融資渠道,為高利貸的盛行大開了方便之門。這就決定了我們調整銀行結構的基本出發點,即疏通資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場化的資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問題相當復雜,主要有:
一是要果斷消除資金無效分配機制,使資金流向合理化。目前,國有銀行給國有企業服務的情況并未改變,國有企業提供了二、三產業整個產出的不足40%,但卻占用著60%以上的資金投入,這是造成銀行業困境和社會資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資金能真正按市場規則進入資金的真正需求部門,是體制和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銀行結構體系,打破銀行業的國家壟斷。在我國,國有銀行的資金流入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是國有銀行的服務對象。由此而提出的問題是,假如我國銀行體制還基本上是國有銀行的一統天下,資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銀行業的正常競爭也不會形成。所以,要求國有銀行擴大服務對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廂情愿,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打破國有銀行的壟斷,鼓勵和發展緊貼市場的非國有金融機構。一般來說,一個穩定而有效率的金融體制是從民間部門的利益沖突及其協調過程中生長起來的,而在計劃體制背景下進行的金融市場化改革,其實質更應是政府部門的退出與民間部
門的進入和成長,變政府配置金融資源為由民間部門配置金融資源,進而在民間部門之間確立正常的金融交易關系。不僅如此,資金服務是一個多層次、多樣性的體系,因為資金需求是復雜的,單靠正規的銀行業并不能全部解決需求者的問題,如農民貸款,城市小型工商企業、個體勞動者、風險型企業、貧困人群和非凡人群的資金需求等,只有通過各種非凡的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才能提供服務;銀行體系完備了,資金的結構性流動失衡才能最終解決。所以,開放銀行業的投資,形成多元化的銀行格局,是提高銀行業經營治理水平、降低金融風險、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環。此外,現有100多家中小商業銀行也有一個調整問題,包括存款保險、重組合并、剝離不良資產等。三是對國有銀行進行調整。在這方面,政府開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銀行業的資本金,降低不合理債權;將逐步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改制,引進其他投資者;從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入手完善治理制度、提高治理水平、精簡機構人員、提高銀行競爭力等,使國有銀行逐步走向市場。同時,為了緩解宏觀資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劃分了銀行貸款權限,將服務對象擴大到各類非國有經濟。這些政策調整有利于國有商業銀行擺脫困境,提高競爭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產權、人員、資本金、治理結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根本改革。假如說國有企業的改革困難,那么,國有銀行的改革就更難。而能否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前途。四是實行利率市場化,使資金價格有一個合理的定價基礎。現在,國內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國銀行辦理外匯業務,其利率已經市場化了,且目前價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變形成機制,使利率市場化的最好時機。這時放開貸款利率以形成資金的市場定價,能夠促使銀行改善經營,使資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場化的障礙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顧慮,擔心放開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實,放開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在價格普遍走低的情況下,利率也不會升得太高,況且央行控制著再貸款和再貼現手段,可以進行調節。二是技術上和操作上的困難。一般來說,國債收益率構成長期收益曲線,是市場利率的基準線,但在我國目前情況下,由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事情正好反了過來,不是國債收益率影響和決定銀行利率,而是四大銀行的成本決定國債的招投標價格,國債利率的漲跌取決于四大國有銀行的行為,因而目前的國債收益率還難以成為市場利率的基準。在削減四大國有銀行壟斷地位的同時,能否作出適當安排,限制四大銀行的行為,使國債收益率逐漸成為市場利率變動的參照。以提高銀行競爭力和市場化為核心的銀行業結構調整,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改變過去集聚社會資金支持經濟發展的趕超型發展戰略,也是對改革以來出現的銀行業集中化和壟斷化趨勢的修正。做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我國過去和未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單純通過資金的輸入來達到高增長的效果越來越差,而且后患無窮。這就迫使我們的金融結構要進行分散化、市場化的調整,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銀行調整為重點的金融結構調整,將對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證券市場發展
在銀行業開始結構調整的同時,做為金融體系的另一個重要成員,證券市場正在穩步發展,以《證券法》的實施為標志,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多年試點后正式納入金融體系,并在經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