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08:24: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緒論課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現代心理語言學和認知語言學等理論認為,閱讀是一種復雜的、主動思維的心理活動,是根據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識和經驗對信息進行篩選、驗證、加工和組合的思維過程,是一種相對獨立的認知行為。積極高效的閱讀教學活動應具備以下特征:
1、個人參與。有兩層含義:作為閱讀主體—學生要使其心智全方位參與;作為實施教學的教師要設法讓每一個學生都作為主體參與閱讀活動。
2、自我發起。就課堂上某一次閱讀活動而言,學生可以借助外部的推動或刺激使其轉化為自我閱讀的需求,才能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才能使學生的閱讀活動從形式化的表面上升為閱讀的本質—理解內容并伴隨著各種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及閱讀情感的實際體驗與交流。
3、自我評價。積極的閱讀體驗和自我評價是閱讀主體不斷進行閱讀活動并獲得更多實踐的心理基礎,也是閱讀主體不斷調整和完美自己閱讀行為的動力源。因此,閱讀體驗的強烈程度和評價能力的高低,是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具體體現。
當前,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不盡如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未能真正參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從而缺乏相應的、及時的課堂教學環節評價,即形成性評價。閱讀課上仍以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為主,即使有檢測閱讀理解效果的提問或討論,也往往流于形式,或局限于教師與個別學生的相互“應和”上,而大多數學生更多的只是充當“聽眾”的角色,因此,初中閱讀教學的方法必須加以改進。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做的不僅僅是語篇內容的知識的傳播,更重要的是積極創設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條件和氛圍,使教、學和課堂評價一位一體;課堂評價應成為教師和學生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課堂評價始終貫穿于教與學的整個過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將課堂教學程序評價化是進行閱讀教學行之有效的一條途徑。
一、 課堂教學程序評價化實施的理論依據—形成性評價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明確規定:“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還提出了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評價思想,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形成性評價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因素。如果形成性評價使用恰當,就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并得到激勵,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也可以讓學生反省和反思自己的欠缺之處,調整學習策略,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適當監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 將課堂教學程序評價化的閱讀教學的具體操作
(一)實施前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給學生閱讀的具體目標及策略。學生在閱讀中檢驗自己是否達到了這些目標、運用了這些策略,這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自我進行評價的過程。
李靜純先生的“閱讀的具體目標”具有極大的參照性,見下列卡片:
卡片一、閱讀過程
1、 Considering the purpose for reading.
在接觸文本之前的幾秒鐘內對閱讀目的進行定位。
2、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the text.
確認文本的體裁
3、 Predicting what massage might follow.
隨著視覺掃描進程不斷地對接踵而來的信息進行預測。
4、 Controlling the speed.
依據閱讀過程的實際需要把握閱讀速度。
5、 Scanning
跳讀
6、 Skimming
略讀
7、 Deciding what the active words should be in the text.
根據閱讀目的確定文本中起作用的積極詞匯。
8、 Deciding what the receptive words should be in the text .
根據閱讀目的,確定文本中需要暫時接受的詞匯。
9、 Deciding what throw—away words should be in the text .
根據閱讀目的,確定文本中可以忽略的詞匯。
10、Stor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為了后續的需要,把掃描過程中的有用信息暫時存儲在頭腦中。
11、Recognizing the presuppositions underlying the text.
確認作者根據接受對象而預先略去的信息表述。
12、Recognizing implication and making inference.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一精辟論斷,提綱挈領,切中實質,是對科學發展觀思想內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鮮明的概括。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的高校德育,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德育觀,統籌兼顧德育內外各種要素的和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高校的德育處處突顯著科學發展觀。
一、高校德育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自198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發展權利宣言》指出“人是發展的中心問題”以來,國際社會普遍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關鍵。高校以人為本的核心是以德為先,德育的目的是人,所以德育必須以人為本,關注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道德權利。人性化的德育是用‘人’的方式理解人,對待人,關心人,特別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的發展。德育的人性化,在于教師要真正發現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內在需求的生命體,是能動的人。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求我們重視培養學生品德高尚、人格健全、行為良好,德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的基本權利,把德育與學生的尊嚴、價值、幸福緊密聯系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學生對德育過程的主動參與,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渴求,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校德育的全面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社會的發展既是經濟的發展,更是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主陣地,德育直接關系到人才的發展方向和為誰服務的重大問題。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等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關系到現代化目標能否實現。堅持社會主義的特色德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不僅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還要靠全體教職員工;不僅要靠課堂教育,還要靠課外實踐;不僅要靠高校,還要靠社會、家庭的共同參與。因此,高校應樹立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面德育發展觀。
三、高校德育的協調發展觀
高校德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至關重要的是德育工作要做到把握全局,統籌兼顧,協調好各方面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德育工作的協調發展。樹立整體規劃,分層落實,協調推進的德育發展觀。在我國,當代大學生要有什么樣的道德境界,才是人們所盼望的理想境界?總的來說,就是一種“全面和諧的人格境界”。高校德育必須樹立和諧理念,在德育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上,要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兼顧各個部門、各種群體的職責,促進各部門、各群體在德育工作中的和諧。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也要加強溝通,注重協調,更好地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德育工作要注重四個方面的協調:注重德育在內容、方法、手段的協調;注重效率、效益和質量的協調;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人格的協調;注重學生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高校德育的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其基本要求之一。德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德育將隨著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斷變化。德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斷研究,把握教育規律,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思想實際和接受能力,充分體現科學性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德育工作和學生都得到持續發展。因此要樹立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的德育發展觀。
社會的發展需要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又促進了社會的不斷發展,要達到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高校就必須樹立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對形勢要有科學的思考、分析和預測。在德育的過程中注重科學,堅持“德育就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之中,要在三個層面上推進德育工作,一是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滲透德育;二是注重課外德育主陣地建設,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建立學校、家庭和社區共同的教育網絡,推動學生的德育以及素質教育。
五、高校德育的統籌兼顧發展觀
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過程中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統籌兼顧體現了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和矛盾的觀點。德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德育也無法靠某一特定的群體實現。德育要實現育人的效果,必須統籌兼顧,形成教育的合力。
高校必須認清形勢,明確任務,采取舉措,解決問題,樹立與時俱進的科學德育觀。高校德育必須統籌兼顧,在德育內容上緊密聯系大學生的實際,抓住共鳴點,找準切入點,把握興奮點,升華閃光點,用科學理論構筑大學生的精神支柱。在德育方法上實現由側重傳統向貼近現實,由單向灌輸向雙向交流,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提高,由顯性教育向顯隱滲透,由口頭動員向行動感召,由單一模式向立體格局轉變。在德育機制上建立一套適應學校發展的科學化、規范化的機制,能夠應對各種新問題和新變化,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做到四個方面的統籌既:德育工作與文化建設有機統籌;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有機統籌;課內體系和課外體系有機統籌;學校教育、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統籌。
《中國21世紀議程》(以下簡稱“議程”)對我國經濟、法治、教育、科技、人口、資源等眾多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模式。《議程》幾乎每一章都要涉及地理學科各部門的知識信息。尤其在第九章中,《議程》把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高度,還特別強調了中學地理課程要在加強對受教育者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灌輸方面發揮作用。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強化環境意識和公眾參與意識,使地理教育在基礎教育中居重要地位。
目前,從世界范圍內存在著嚴重的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被破壞等問題來看,人類對自身與環境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認識仍很缺乏。長期以來,人類只顧為自身的生存和局部的、近期的利益而向環境索取,而導致環境的惡化。這是人類的環境意識淡薄的表現。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是一個生產和消費數量龐大的國家,要使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走向協調、持久的發展道路,需要經過艱苦的努力。首要的任務是對全體公民加強環境意識的教育。讓全體公民都能理解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和意義,自覺變革或支持變革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參與環境保護。全體公民環境意識的強化,將成為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走向持續發展的巨大動力所在。
作為中學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全體學生——這支未來持續發展參與者大軍進行環境意識教育。中學地理教育對促進公眾有效參與可持續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也是中學地理學科相對于基礎教育其他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獨特作用。它使學生具有21世紀建設人才參與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環境意識、地理素養和地理能力。1992年8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27屆國際地理大會上通過的《地理教育國際》,呼吁各國重視地理教育,并對地理教育的性質、任務、內容、策略等作出統一的、規范化要求,其意義就在于此。為此我們建議,中學地理教育應受到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的重視,使其在本世紀末到21世紀這一歷史轉折時期有效發揮其特有的功能,為未來人才的素質建設作出貢獻。作為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發展機遇,明確教學改革方向和任務,面向21世紀和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需要,調整和改善地理教育的功能。
二、中學地理教育要適應參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一)明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中學地理教育要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培養跨世紀的合格公民和建設人才,即培養《中國21世紀議程》的參與者。這就需要我們從適應參與《議程》諸項任務的角度,重新審視和修定地理學科的德育和智育目標。同時,還要依據《地理教育國際》對地理教育的統一要求,使我國中學地理教育對人才的培養目標與世界接軌。
1.德育目標
德育的任務在于發展與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質。目的是使人的個體發展與社會整體發展相適應,并最終促進社會發展。地理學科的德育目標要面向21世紀,就要使學生樹立新觀念、新道德、新價值、新態度和新行動,以此做為理解、支持、參與國家和地方可持續發展規劃和行動的思想基礎和自覺意識。這些新的德育內容主要有:
(1)樹立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要使學生對周圍環境質量及人地關系引起興趣和關注,正確判斷和評價人地關系現狀和趨勢,并能自覺調控自身行為使之適應人地關系協調發展。樹立環境倫理道德觀,學會識辨人類生產和消費方式中的美或丑的行為并自覺給以正確導向。以身作則,倡導綠色文明行為。
(2)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使學生懂得環境作為資源是有價值的。其價值的含義:一是指環境對人類這一主體在物質、精神、文化、情感、美學、經濟諸方面的滿足程度,另一方面是指為使環境價值得以保持和提高,必須對環境有一定的經濟投入,使環境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另外,環境是具有所有權的。為此,應用法律、政策、經濟手段對破壞環境的行為予以管理和制裁。
(3)樹立新的經濟發展觀。要讓學生懂得經濟增長并不等于經濟發展,認識經濟發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毀滅資源為代價。要在不降低環境質量、不破壞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不減少未來收入的基礎上創造經濟利益。落后國家和地區要擺脫貧困,應走發展清潔生產、生態經濟的致富之路。
(4)樹立新的全球觀。要使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具有全球性,要加強全球合作,建立一系列新的、公正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建立新的全球伙伴聯系。要認識當代人對自身生產和消費的合理制約和正確導向是對后代人的一種負責和公平,以實現子孫后代的持續發展。
(5)增強自覺參與意識。要使學生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全社會的發展戰略。它幾乎涉及所有的學科領域和產業部門,必須依靠全體公民、社會團體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公眾、團體參與的方式和程度將決定持續發展的進程。要使學生增加自覺參與的意識。
2.智育目標
按照
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一般觀點,智育的目標主要是培養人的一般認識能力。如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新的智育觀認為:智育是培養個體后天的習得能力。認為智力是由結構化的陳述性知識,經練習達到熟練的技能和在遇到新問題時適當應用認知策略的能力三種成分構成的。在這里我們不去細究智育的概念,只想明確中學地理教育的智育目標面對21世紀需要完成哪些任務,尤其要明確為使學生成人后有效參與《中國21世紀議程》,在智育方面有哪些重要任務。 智育的任務是由學習知識、訓練技能和發展能力三部分組成的。這三部分任務的完成過程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有穿插、有依賴,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統一的認識過程。
在學習地理知識方面,依據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和不增加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原則,中學地理教育要求學生重點學習對德育和智育有價值的地理知識。如與人類活動聯系密切的地球表層知識和《中國21世紀議程》中的重要的地理信息。這些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認識、解決人地關系矛盾問題的能力和參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并強化環境意識。在地理技能訓練方面,不僅要訓練學生在課堂利用文字、數字、圖表和地圖等地理信息資料獲得知識或表達知識的技能,還要訓練學生直接從社會、自然的實踐大課堂中獲得地理知識信息并準確表述它們的能力。如測量、統計、調查、繪制等實踐活動所需要的地理技能。
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和把所學知識、技能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地理應用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是21世紀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學會學習,成人后繼續完成終身教育;二是學會應用,就國家或地方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發表見解、提出方案,有效參與可持續發展。
(二)明確教學內容改革的方向
1.增加新的地理觀念和學科思想教育的內容。為適應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在地理教學內容中增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地理觀念以及新的生產觀、消費觀、發展觀、價值觀等的教育內容。這些新的地理觀念和信息,可參考《里約宣言》、《21世紀議程》和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制定的《地理教育國際》以及我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等文件。這些內容的增補會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意識和行為習慣。
2.減輕知識學習的負擔,加強地理能力的培養
現代教育觀認為,能力培養是基礎教育階段第一位的任務。因為接受知識是一個終身過程。隨著知識的高速增長,使學生具備各種學習過程所需要的能力,比獲得知識更有價值和意義。所以,中學地理教育也應把地理能力的培養視為中心任務。地理能力是順利完成地理活動,即地理認識活動和地理實踐活動所必需的能力總和。培養學生參與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地理能力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地理自學能力,包括地理閱讀、地理圖解、地理信息分析、處理及地理思維能力等;二是地理應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調查、地理評價、地理判斷和地理預測等。能力培養與單純傳授知識不同,它必須在學習過程中經過有意識的訓練,使地理技能和地理知識加以綜合利用才能完成。所以為加強能力培養,需要在教學內容中做如下調整:
(1)適當壓縮一般描述性知識,對必要的地理感性知識可用錄像教材的形式表現,或編入補充教材等作為選學內容。必修內容要加強理性知識,表現形式要圖文并茂,多運用數學、統計圖表,使地理信息定量化、科學化。這樣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和智力開發。
(2)教學內容多引進國內外社會生產和區域發展建設的實例,供學生分析、評價和判斷。同時擴大實用性強的地理知識的比例。強化學生的地理應用意識和參與意識,培養應用能力。
(3)教學內容的組織結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對重要的地理原理和知識加強理解和運用。
3.系統地理要強化人地關系,突出學科的應用性特色。
系統地理的教學內容改革必須走出為學知識而學知識的誤區,同時也要避免在知識上面面俱到。在人地關系的教育上應改變重說教、輕能力的現狀。避免只是從消極方面對人類活動加以限制,而要從積極的角度指出人與自然持續發展的方向。
為此,系統地理的教學內容要體現兩條原則:一是強化人地關系,使學生懂得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預測環境對人類的反作用,以正確地調控人類自身的生產和消費的活動方式,二是突出地理應用的特色,使學生明確所學各類地理系統及要素性質,物能的流動和轉化,演變和發展規律的意義,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護各類地理系統的基本方法及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的方式和途徑。例如,學習氣溫的水平分布,要使學生理解氣溫水平分布與人類生產方式的關系和農業布局的聯系,知道主要農作物適宜分布的溫度范圍。再如學習地質構造,要使學生懂得不同的地質構造與礦產形成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對人類工程建設的影響,明確在工程建設選址時應如何考慮地質構造等因素。又如,水電站的建設,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利用和影響的重要方式。應使學生懂得大型水電站的建設對生態平衡可能會產生的影響,應如何認識和評價等。
4.區域地理要突出區域發展條件、問題和區域發展方向、策略兩個方面參與可持續發展,必須以地域為依托。區域地理研究的意義就是在具體的地域范圍內,對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綜合考慮,協調解決。區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讓學生記住一些地理名詞和地理分布,了解區域地理現狀,而是要讓學生運用地理基礎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區域地理問題。所以區域地理教學內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關系,為地理應用提供廣闊的領域。為此,區域地理要擺脫那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單擺浮擱的結構,從區域條件、問題,區域發展方向、策略這一新的視角重建教學內容結構模式,培養學生成人后參加地區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能力。
(三)構建新的地理教學模式、方法體系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確定的情況下,教學模式、方法就是教學過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保證。
要完成地理教學目標所提出的新任務,不是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方法所能承擔的。而是需要多種教學模式、方法所組成的結構體系共同完成。所以我們要探索多種地理教學模式、方法,使它們在實現地理教學新功能中各具優勢,各盡其職。那么我們需要構建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方法體系呢?
1.以培養學習能力為中心目標,探索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要培養學生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首先要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做起。完成地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往往需要某一種教學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的模式做主體并輔之以多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目標不同,采取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會不同。但不論哪種教學模式、方法,都要緊緊圍繞一個共同任務來構建,這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充分地參與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所以,地理課堂教學能否引導學生參與學習,能否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參與的范圍、質量如何,學習
2、自我發起。就課堂上某一次閱讀活動而言,學生可以借助外部的推動或刺激使其轉化為自我閱讀的需求,才能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才能使學生的閱讀活動從形式化的表面上升為閱讀的本質—理解內容并伴隨著各種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及閱讀情感的實際體驗與交流。
3、自我評價。積極的閱讀體驗和自我評價是閱讀主體不斷進行閱讀活動并獲得更多實踐的心理基礎,也是閱讀主體不斷調整和完美自己閱讀行為的動力源。因此,閱讀體驗的強烈程度和評價能力的高低,是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具體體現。
當前,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不盡如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未能真正參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從而缺乏相應的、及時的課堂教學環節評價,即形成性評價。閱讀課上仍以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為主,即使有檢測閱讀理解效果的提問或討論,也往往流于形式,或局限于教師與個別學生的相互“應和”上,而大多數學生更多的只是充當“聽眾”的角色,因此,初中閱讀教學的方法必須加以改進。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做的不僅僅是語篇內容的知識的傳播,更重要的是積極創設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條件和氛圍,使教、學和課堂評價一位一體;課堂評價應成為教師和學生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課堂評價始終貫穿于教與學的整個過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將課堂教學程序評價化是進行閱讀教學行之有效的一條途徑。
一、課堂教學程序評價化實施的理論依據—形成性評價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明確規定:“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還提出了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評價思想,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形成性評價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因素。如果形成性評價使用恰當,就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并得到激勵,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也可以讓學生反省和反思自己的欠缺之處,調整學習策略,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適當監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將課堂教學程序評價化的閱讀教學的具體操作
(一)實施前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給學生閱讀的具體目標及策略。學生在閱讀中檢驗自己是否達到了這些目標、運用了這些策略,這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自我進行評價的過程。
李靜純先生的“閱讀的具體目標”具有極大的參照性,見下列卡片:
卡片一、閱讀過程
1、Consideringthepurposeforreading.
在接觸文本之前的幾秒鐘內對閱讀目的進行定位。
2、Identifyingthetypeofthetext.
確認文本的體裁
3、Predictingwhatmassagemightfollow.
隨著視覺掃描進程不斷地對接踵而來的信息進行預測。
4、Controllingthespeed.
依據閱讀過程的實際需要把握閱讀速度。
5、Scanning
跳讀
6、Skimming
略讀
7、Decidingwhattheactivewordsshouldbeinthetext.
根據閱讀目的確定文本中起作用的積極詞匯。
8、Decidingwhatthereceptivewordsshouldbeinthetext.
根據閱讀目的,確定文本中需要暫時接受的詞匯。
9、Decidingwhatthrow—awaywordsshouldbeinthetext.
根據閱讀目的,確定文本中可以忽略的詞匯。
10、Storingimportantinformation.
為了后續的需要,把掃描過程中的有用信息暫時存儲在頭腦中。
11、Recognizingthepresuppositionsunderlyingthetext.
確認作者根據接受對象而預先略去的信息表述。
12、Recognizingimplicationandmakinginference.
確認隱藏在文本“深層”的因素,并據此進行意義上的猜測。
卡片二、閱讀策略
1、Keepingupconfidencein&nb
sp;comprehension.
自始至終保持進行理解的信心。
2、Usingcues,cluesandhintstodetectthehiddenrelationships.
運用各種暗示點對隱藏的事理邏輯線索進行探查。
3、Mappingideasintomeaningclusters.
在頭腦中匯合并合乎邏輯的重新組織意思。
4、Jumpingoverdifficultiestofollowalineofthought.
排除語言困難,跟蹤全篇思路。
5、Referringtolifeexperiences.
能夠恰當的參照生活經驗。
6、Formingpicturesinmind.
能夠把文本連續不斷的轉換為心理圖像。
(二)實施中
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形成性評價實施的過程,就是探究學習的過程。
傳統的課堂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容易導致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做法,比較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現在的課程改革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強調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按照這一改革的導向,教師應該為促進學生的探究學習而進行教學程序設計,使得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環節都包括評價。也就是說:促進探究教學的過程也是積極開展形成性評價的過程。形成性評價與其它教學活動一起,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為了有效的進行形成性評價教學,我主要采取四人一組的小組學習形式,設計閱讀課教學的程序,即通過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和合作評價四種評價形式,使課堂每個教學環節評價化,詳見下表:
表格一、課堂閱讀教學評價化程序。
教學內容教學程序評價形式評價意義
限時閱讀課文大意學生自讀,找出個人的疑難問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鼓勵他們自己思考,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及需要幫助的地方。
解難釋疑
就課文內容編習題小組競賽形式:
甲組A學生提問,請B組學生回答,反之亦然。如果B組B學生答不出,C學生繼續答,這樣其它小組的任何一個學生(包括不會的B學生)在聽他人節使得過程中也在對自己的答案進行對錯評價。自我評價
互相評價使學生有機會檢查自己和他人的學習,從而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有一個更明確的概念,逐步增強“我也能做”的信心,同伴評價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意識到“同伴文化”的力量,以及友好氣氛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互相評價鼓勵學生合作和向他人學習。
必要時教師講解教師評價教師評價教學內容的同時評價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教師要示范學習的方法和評價的方法,幫助學生自評,管理學生學習,當學生制定和應用評價標準時,給予指導和支持,與學生一起反思學習。
劃分段落中心思想
口、筆頭復述課文
拓展知識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合作評價
自我評價
教師評價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有必要參與進來進行評價。教師、學生合作評價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反思和自評,給教師提供反饋信息,教師再及時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以提供給學生更有意義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總之,當教師評價學生、學生和學生互評或學生本人自評時,無論成績是優、良或中,效果都是非同一般的:學生喜歡聽老師和同學描述他們的優點和進步的過程,因為學生這樣做就能感到他們的價值和學習責任。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同學和老師都表示出對他的信心,具體分析他們的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教師—學生和學生—學生間的交流過程就是相互認識、重新認識自我和他人的過程,這樣,通過評價,學生學會了咨詢,學會發現和改進自己的不足,學會評價自己并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三)實施后
認真收集兩種反饋:學生作業反饋與學生自我評價反饋,以使教學相長。
表格二、自我評價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反饋表
編號評價項目是否具體情況(在提示詞上打勾)
1你是否在課上自我評價中檢查了語言知識?全面迅速部分掌握少量掌握未掌握
2你在課堂上是否精力集中?很集中集中一般有時集中
3你在課堂上是否感到心情愉快?很愉快愉快一辦有時愉快
4你是否積極呼應了老師或同學的提問或指令?次數1、2、3、4、5、6、更多
5你在課堂上是不是主動提問或主動講話? 次數1、2、3、4、5、6、更多
6你是否接受了與過去活動有關的閱讀材料?教材評價手冊課外讀物練習冊
測試題
7你是否與同學一起評價課上的活動?積極主動評價有時評價偶爾評價
8你是否愿意接受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積極采納部分采納很少采納
9你是否能讀懂課文大意?全懂大部分懂少部分懂不懂
10你是否能口、筆頭復述課文?完全能少部分能不能
11你是否能結合自己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知識?能差不多能不能
12互評與合作評價對你幫助大嗎?很大大一般無
13你喜歡閱讀課的這種教學方式嗎?很喜歡喜歡不喜歡
14你對老師有什么要說的心理話?
三、閱讀課教學程序評價化實踐的收獲與不足
收獲:
1、學生閱讀時,心理上積極因素占主導地位,極大的降低了畏難情緒。
2、學習信心增強。
3、閱讀教學效果良好。
不足:
1、課堂上評價標準不甚明確,不太系統,記錄無連續性,沒有精確的反饋數據做參照,導致對教師教學的反思模糊。
2、提高閱讀能力,不應只限于課堂教學,還應多進行課外閱讀,向學生們推薦淺顯易懂的英語讀物,以使閱讀形成習慣。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課堂程序評價化教學,不應只體現在閱讀教學上,還應廣泛用于聽、說、寫的技能教學上。
2、下一步要建立學生學習的個人檔案袋,及時收集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方位資料,通過師生分析、交流、共同協作,建立起學生個人需要,以及班集體需要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
3、探索與教學相適應的、可操作的課堂表格化評價標準。
主要參考文獻:
1、葛文山“新《標準》新特色高要求”《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年第5期
2、陳瑛“主體參與英語閱讀教學過程的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年第2期
從教師為主的理論課堂轉變為學生為主的實踐課堂,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和自學能力,通過培養其合作精神,形成積極主動的以生為本的課堂氛圍。學生通過對虛擬公司的仿真實踐,達到提升專業技能、提高專業認知和增強團隊意識的目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不做決定性的引導。以此形成新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二)實施過程虛擬
公司作為一個教學平臺需要深入到大學的每一個學期中,對課程體系重新設計和編排,打破原有的教學計劃,成為一個相互促進的系統式教學方法。
1.實習階段
也就是在第一學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還不熟練。進入虛擬公司,首先對其環境進行熟悉,通過交流了解基本的業務崗位職能。對管理模式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對類似的現實企業進行了解,利用講座等形式,對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進一步專業性的關注,提升同學的專業素質水平,提高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對虛擬公司也有了全面的了解,成為其正式員工,開始進行各種工作。當學生對所接觸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就能夠感受到自己對本專業一些知識領域涉獵的匱乏,會對自己未來的工作、知識掌握、素質提高有更高層次的要求,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專業知識的課程中去。這種情況下,教師進行課程的講授、專業案例的分析、特殊問題的解決等,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競爭階段
通過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在工商管理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認知,在管理方面也會產生獨特的見解,這個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與興趣通過職業規劃的形式將自己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中,參與虛擬公司之間的競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業計劃,創建屬于自己的公司,不斷進行改善和發展。在這段時間,課程方面的設置主要以選修和專業課為主,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和技術支持進行公司的組建發展與競爭。
4.過渡階段從虛擬向現實的過渡
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同企業一起組建成一個小組,對虛擬公司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評價,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計劃的制定。外來企業也可以根據虛擬公司情況進行人才選擇,達到虛擬與現實的接軌。一些同學還可以通過調研和實踐等手段對市場進行分析,在社會的支持下,達到創業的目的。
二、學生虛擬公司特點
(一)突出專業性工商管理的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思維開放性、業務能力創新性與商業道德領悟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是針對知識進行強邏輯性的傳授。虛擬公司實際上是對社會進行校園化的縮影,使學生與社會的距離變近,適應市場需求。
(二)強調系統性虛擬公司改變了原有的教學體系
提出了工商管理的第三層發展,是在人才培養和制定培養計劃之后的再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輔助教學,同時做好了教學的收尾工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三)體現新型教育理念
以生為本,在虛擬公司中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增強學生團隊意識。學生通過適應企業的管理模式,畢業后能夠達到企業入職的標準,順利度過應屆畢業生的尷尬期。通過學生的實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知識講授過程中提高了自,使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
(四)促進教學能力構建
在虛擬公司的創建過程中,不能依靠老師單獨的能力,在教學中也要采取團隊模式,教師也要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輔導教學,使教師能夠對學生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學生在成長的同時,教師也在不斷地進步。
(五)促進創業對于大學生創業
學校和社會都給予很大的支持。通過在大學期間對實踐能力的鍛煉,使學生接觸到企業的管理與經營,提高了綜合素質,培養了創業能力,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有信心地在創業的道路上發展。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學設計中,依據教學設計理論,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者設計教學”,可優化教學過程,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VB的開課學期一般在大一第二學期,按照專業培養計劃,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就開設了《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對于從未接觸過語言類課程的大一新生來說,C語言的學習,顛覆了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生普遍感到很吃力,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開始對程序類課程感到害怕。
二、教學方法探討
1.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為了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對于VB教學,應首先與學生談VB,而不是教VB。首先,要讓學生明白VB和C語言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編程方式,不要因為害怕C語言,而害怕VB。教學中,通過演示一個簡單的例子,向學生演示只需要兩行代碼便可制作出美觀的界面和可愛的功能。比如:示例1:制作美觀的界面,實現窗體上的文字自動或手動的向下移動。突現VB相對于C語言的簡單易懂,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所需功能。最后,啟發學生:如果想讓文字上移,如何修改程序?如果想讓文字左移或右移,如何修改程序?如果想讓文字左右交替移動,又要如何修改程序?通過上述示例的講解,使得學生對VB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直觀、簡單、易學、易用。其次,要讓學生了解為什么學習VB,VB對于他們有多么重要。這門課的開設除了承上啟下其他專業課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參加計算機二級考證,VB在二級考證中相對比較易學易用。再次,告訴學生,有了C語言的基礎,代碼的編寫會更為容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示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比如,在講屬性、方法和事件這三個很枯燥的概念時,可以通過生活中有趣的示例來進行解釋。示例2:通過“蟑螂從女生腳上爬過”的事例,講解屬性、方法和事件的概念。蟑螂從女生腳上爬過時,女生的臉色變紅,臉的顏色為紅色就是屬性;女生尖叫起來,女生跳起來,這是女生本身做出的動作就是方法;蟑螂爬過女生的腳,這是外部事物對女生做出的動作,就是事件。通過這種類型的示例,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幫助學生理解了這幾個難懂的概念。在講屬性、方法、事件的書寫格式時,也可將這個示例寫成VB偽代碼的形式:屬性的表示方法:女生.臉的顏色=紅色方法的表示方法:女生.尖叫啊事件的表示方法:女生_蟑螂爬過至此,學生對VB程序一下就理解了。
3.實踐中學習,項目中鞏固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必須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幼兒一樣去想象一個故事帶領幼兒徜徉在故事的海洋之中,如果只是冷冰冰的去敘述一個故事,那會影響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使得幼兒對故事失去興趣,也就影響了故事教學的正常進行,所以在備課時,教師就應當想象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一份子,用親切并且溫柔的語氣去給幼兒進行故事教學,讓幼兒對故事充滿興趣。
二、注意故事的細節
在故事教學中,有一些細節對于成年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于幼兒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圖片與語言的結合,通常在故事教學活動中,吸引幼兒的不是冷冰冰的文宇,而是生動并且充滿色彩的圖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讓幼兒先欣賞圖片,讓幼兒說出圖片中說明了什么,然后再生動的講述故事,將文宇與圖片相結合,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勝,讓幼兒能被故事所吸引,從而能夠迫不及待的讓老師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三、將故事延伸,引導幼兒發散思維
(一)封面
**********大學成教學院本(專)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封面需用統一格式。封面由文頭、論文標題、姓名、層次、專業、年級、學號、指導教師、成績等9項內容組成。封面各項目用黑色簽字筆填寫(不得使用鉛筆或圓珠筆)。
(二)中文摘要與關鍵詞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概括性描述,應力求精煉準確,字數在300--500字之間。
在中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體現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通常為3~5個。
(三)論文目錄
論文目錄作為論文的提綱,由論文中的標題序號、名稱和頁碼,以及參考文獻、附錄等組成,排在論文摘要頁之后。
目錄中要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名稱及對應頁碼,參考文獻等的對應頁碼。
論文中如圖表較多,可以分別列出清單置于目錄頁之后。圖的清單應有序號、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號、表題和頁碼。
(四)論文正文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部分,通常由緒論(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確標示。正文的各個部分應以若干層級標題來標識。本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應在6000字以上,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應在3000字以上。
注釋是對所創造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對引文出處的說明。注釋采用腳注形式。
(五)附錄
附錄是附屬于正文、對正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圖形、圖像等形式。
(六)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凡有引用他人成果和對本論文寫作有幫助和啟發的文獻,均應列于文末。本科論文(設計)則至少要引用10篇以上。
(七)封底
封底由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評語、學院畢業論文工作領導小組意見兩部分組成。
二、畢業論文的書寫和裝訂要求
(一)編排式樣及字體字號
1、論文封面
文頭:封面頂部居中,宋體3號加粗,上下各空兩行。固定內容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本(專)科畢業論文”。
論文標題:黑體2號加粗,文頭下居中。
論文副標題:黑體小2號加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姓名、層次(高中起點本科、專科升本科專科等)、專業、年級、學號、指導教師、成績項目名稱在正副標題下居中依次排列,各占一行。以上內容均用黑體3號加粗。指導教師和成績兩欄內容留空,由指導教師和學院畢業論文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填寫。
以上所有內容均需打印在一頁中。
2、中文內容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摘要”用黑體小3號加粗,頂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用宋體小4號,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關鍵詞三字用黑體小3號,內容用黑體小4號;關鍵詞單占一行;各個詞中間空一空格。
中文內容摘要及關鍵詞打印在一頁中。
3、目錄
“目錄”用黑體3號加粗,頂部居中;內容用仿宋體小4號。
4、正文文字
論文標題用黑體3號,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用宋體小4號,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間距1.25倍。忌用異體字、復合字及一切不規范的簡化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體字。
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黑體小3號;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黑體小4號;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以下標題:三、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5、注釋
正文中加注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或“⑴”,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用橫線與正文分開,空兩格后寫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5號楷體。
注釋文獻為期刊時,書寫格式為:序號 作者.題目.期刊名, 年份(期數):起止頁碼。例如:
[2] 王健.高額儲蓄與國際收支順差的利弊及對策.《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2):5-10
注釋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序號 作者(和譯者).書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年份:起止頁碼。例如:
[3] 王眾托.《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0-30
引用互聯網站上的文章時,著文的格式為:序號 作者.文章題名.網址.時間。例如:
[15]王金營.中國和印度人力資本投資在經濟增長作用的比較 年8月9日
6、附錄
項目名稱用黑體小3號,在正文后空兩行頂格排印,內容編排參考正文。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用黑體小3號,在正文或附錄后空兩行頂格排印,另起行空兩格用宋體小4號排印參考文獻內容,具體編排方式同注釋。
8、指導教師評語
項目名稱用黑體2號,第一行居中編排。內容由指導教師打印或手寫并在指定位置簽署姓名和日期。
9、答辯委員會評語
項目名稱用黑體2號,第一行居中編排。具體內容由學院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打印或手寫,由答辯委員會負責人在指定位置簽署姓名和日期。
(二)論文中的圖、表和公式
1、表
正文或附錄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頭和表體兩部分,編排的基本要求為:
表頭:表頭包括表號、標題和計量單位,用黑體5號,在表體上方與表格線等寬度編排。其中,表號居左,格式為“表1”,全文表格連續編號;標題居中,格式為“××表”;計量單位居右,參考格式為:“計量單位:元”。
2、圖
文章中的圖應統一編號并加圖名,格式為“圖1 ××圖”,用黑體5號在圖的下方居中編排。
3、公式
論文中的公式應居中編排,有編號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編號排在右側,編號形式為“(1)”。公式下面有說明時,應頂格書寫。較長的公式可轉行編排,在加、減、乘、除號或等號處換行,這些符號應出現在行首。
(三)標點符號和計量單位
1、標點符號
論文寫作中應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忌誤用、混用,中英文標點符號應區分開。
2、計量單位
論文中所用單位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應采用國際通用符號。
“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首先是“發展”,只有當一個教師已經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之后,才能談到可持續性發展;也只有當一個教師到達一定的層次之后才談得上自我超越。而自我發現又是自我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中學語文教學早已深陷“泥潭”,成了誰都可以炮轟的對象,語文教師自然就首當其害,現在的語文教學看起來是“隨便拉個人來都可以教的”,卻有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厭惡從事語文教學,甚至想方設法不再從事語文教學。
在中學的校園里,語文教師歷來是所有教師中最繁忙、最耗時、最無成就感的一種人群,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還覺得語文“學與不學也沒有什么,只要會算帳就行”,不是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嗎: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語文何在?誰關心呢?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我們的語文教師學會調整心態便是當務之緊要事了。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筆者認為不僅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平穩的心態,還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能吸收各種不同的意見。如果用三個字概括,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心態是永遠不停步的心態,也是一個有時要快走,有時要慢走的心態。慢慢走,慢慢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不斷吸納、不斷豐富自己。但也不能一直慢慢走,有時也要加快腳步向前邁進。在路上你可能會遇到很多的人,這些人你可以和他對話、和他交往,在對話交往過程中,你也在學習,在默默地思考,審視自己。這樣把這三種心態結合一起,能夠知難而進、知難而上,就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是教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
1.多給教師一點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的自主發展是教師專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特征。現在普遍性的問題是我們的教師不得不跟著上級的考試和各種檢查評比團團轉,被動的、任務性的精力投入幾乎占據了我們所有的時間和空間,非任務性的、自主性的投入實在太少太少。這種精力分配比例失調,必然造成教師主體性的缺失和自我發展的停滯。許多老師是每天“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然而一個學期過去,靜下心來總結總結,卻是“兩手空空,頭腦空空”,增加的只是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這是典型的缺乏主體性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結果,即所謂“有工作無進展”,人在一定程度上被異化成了機器。它“工作”過,但是沒有“發展”,只有磨損,這種情況在我們落后的農村中學表現得尤其突出。教師素質的提高,迫切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社會各界給教師自主選擇和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2.營造有利于教師成長和發展的整體良好氛圍
人與生俱來都有一種積極向上、追求進步的欲望,但同時也潛藏著隨遇而安、貪圖享樂的惰性。哪一種動機占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所處的成長環境和氛圍。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是無價的,它是一塊強力磁鐵,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吸引著教師投身其間,追求自我超越;它是一種催化劑,能使某些異質在其中溶解、同化,尋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目標。
針對教師素質的客觀現實,可適時引導教師走“文化引領,和諧發展”的道路。通過評選“師德標兵”、“十佳教師”等活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使教師自覺地將教書育人作為對事業的畢生追求,而不只是謀生的手段,培養教師對教育事業的酷愛之情,保持教師在事業上永不知足,開拓進取的良好心態,形成自主發展的責任感。
同時,以創建學習型組室為依托,鼓勵教師廣泛訂閱有關報刊雜志,其中要求至少有一份與教育教學有關,并作好讀書活動,記錄讀書心得。筆者身處其中,深感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對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真所謂環境無價、氛圍無價。
三、準確把握內因,是教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第一動力”。
1.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注重自我更新,不斷成長
我們通常說,“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要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這是很有道理的,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內容需要做不斷的更新、充實和適當的調整,語文教師必須站在學科的前沿,時代的高度,不斷學習,不斷給大腦“充電”,才能真正透徹地理解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運用自如地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提取給學生。 毋庸諱言,現在有些語文教師很少有讀書習慣的,有的甚至僅憑一本教參“打天下”。如此荒漠的文化心靈中焉能生長出枝繁葉茂的語文教育之樹!更不必談什么自我發展!在我校青年教師中流行這樣一句話:“讓讀書成為習慣,教育生活因為讀書而精彩;讓學習成為工作,教師生涯因為學習而成功。”不斷學習著的教師,他的知識是充盈的,是流動的;不斷學習能不斷豐厚教師的文化底蘊,生成教師的教育智慧。
理想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教育者、實踐者、研究者,是一個通過不斷學習從而帶領學生不斷成長的發展者,語文教師尤其應該經常閱讀文學作品、人文讀物、專業雜志、教育專著等。我們讀一本真正有思想含量、文化積淀的書,就是在同歷史對話,同思想巨人對話,進而使我們能站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制高點俯瞰語文教育。
做到“自我更新”,除了閱讀以外,還要經常與自我保持專業發展對話。我校明確規定教師寫教育日志,筆者認為寫教育日志就是與自我保持專業發展對話的最好形式,在書寫中,對自我的教學經歷進行回顧反思,進行概括評價,進行交流探討,能較清晰地了解自己專業發展的情況,促進自我更好地發展。
2.樹立發展觀,學會科學合理地評價自我
科學實踐證明,一個人在沒有受到激勵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揮 20%-30%, 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勵,能力就可能發揮 80%-90%, 以至更多。有位哲人說:人最難做到的就是看清自己。這一人性上的弱點往往使人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也就導致了對人自身發展的阻礙。為此,教師本身就要能合理地評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更要看清自己的不足,想方設法激發自我,通過評價找到自尊,找回自信,在自我激勵中,經常得到滿足、快樂、積極、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專業上、人格上、情感上不斷超越,達到不斷發展的目的,成為一個卓越的現代教師。
3.要設計適合自己發展的計劃
人的成長歷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給自己設計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計劃是非常必要的。真實地剖析自己,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弱點“量體裁衣”,制定長期、中期、短期計劃,還要注意循序漸進,在實施過程中要適時完善與修訂,不能與學校的發展脫鉤,同時還要考慮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并向著目標不斷邁進,最終使自身的發展達到最佳境界。
四、踏踏實實踐行基本途徑,是教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
雖然教師的專業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沒有整齊劃一的演進過程,它要受時空的影響,但是,許多專家經過對大量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總結歸納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我認為是值得借鑒的。只有踏踏實實踐行這些基本途徑,才有可能做到厚積薄發,達到專業發展的制高點。這些基本途徑就是:
①反思教學實踐,在總結經驗中提升自己。
②堅持教學相長,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
③尊重同行教師,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
④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6)12-0016-02
教育的科學發展要求我們在尊重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借鑒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規模經濟與人力供需等理論,實現教育人、財、物、力的合理配置,在追求教育數量、規模與速度的同時,刻意追求教育的質量、效益與適度發展,從教育的粗放發展轉向教育的科學發展。在教育的科學發展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經濟學理論問題:
一、成本效益分析理論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普雷斯特與特威提出的,該詞是“評價投資項目可行與否的一個實際方法。有長遠觀點(這里是從遠期未來與近期未來影響的意義上來講)和廣闊的視野(這指允許對人、各種行業、地區等產生的副作用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意味著對所有相關的成本與收益的計算和評估”。簡而言之,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投資成本與獲取效益之間進行的系統比較。它強調追求成本投資的最佳效益,其目的是在探討一種有效投資預測的良好方法或準則,以作為資源合理配置與使用的原則。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與教育的科學發展
教育效益分析與教育的科學發展是緊密相關的。首先,教育的科學發展與教育效益分析的目標是一致的,二者都強調要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謀求最大或較大的投資效益。教育科學發展的目標,就是通過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經費增加的情況下,應該采取最佳教育措施,改進教育方法,以期獲得最佳或較大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經費持平的情況下,應該重視適當調整教育的結構與發展方向,以期獲得可觀的教育效益。其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教育科學發展的依據,教育科學發展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標。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在教育的科學發展中,首先應該認真研究教育成本。可以說,估算教育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教育成本的內容與種類是非常復雜的。依據王善邁先生的分析,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社會成本與個人成本、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等(見下表)。
教育成本還有:教育暗含租金成本,就是社會把學校土地與設施出租給非教育機構而支付的成本;教育免稅成本,就是社會因教育機構免繳稅款而支付的成本。
其次,應該認真研究教育效益。效益與效果是在研究教育效益時必須明確區分的兩個概念。效果一般是指由某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效益則是效果與利益的合稱,主要是針對正效果而言。教育效益則是指用于培養學生而消費的教育資源所產出的一定數量與質量的教育成果。單位教育成本投資產出的教育成果多、質量高,表明教育的效益好;或者說,單位教育成果一樣而所費教育成本低,表明教育效益好。教育效益的測量比教育成本的估算更加復雜,這是因為:其一,教育效益并不是影響個人所得效益的唯一因素;其二,由于就業市場的不完善,收益差別并不能適當反映出工作者的差異;其三,教育除了經濟上的直接效益之外,還能產生間接效益或外溢效益(spill-overbenefit);其四,教育效益的計算一般是基于受過教育的人已全部就業,但事實上的教育失業已在全球普遍存在。
盡管如此,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的科學發展中仍然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作為教育經費支出的依據之一,有利于擬訂合理的教育發展規劃或人力發展規劃;二是可以大致指出教育資源配置的適宜性與優先次序;三是可以充分發揮教育成本的經濟價值,使教育的量、質、效等協調發展;四是可以逐步實現教育成本負擔的公平原則,達到教育經費支付與開支多元化。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近年來,許多教育經濟學家已將成本效益分析普遍運用于教育科學發展中,比如用于教育投資計劃、教育資源配置、教育評價標準與教育效益測量等方面。
二、規模經濟理論
(一)規模經濟的概念
規模經濟一詞,指在生產技術、管理與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規模適當,充分發揮了資源的效能,那么會產生單位生產成本降低而產出增加的結果,這時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產出則遠遠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反,則為規模不經濟,其表現有二:一是如果規模過大,引起額外資源的需求,那么會造成單位生產成本增加而產出反而減少的后果。這時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產出則遠遠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這種經濟就是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cs ofscale)。二是如果規模太小,單位生產成本因產量低難以降低,也是規模不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規模經濟理論要求人們在從事生產的過程中,務必要去追求規模的適度性或適當性,以達到低投入、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的目標。
(二)教育規模經濟與教育的科學發展
所謂教育規模經濟,系指在教育資源投入中(一般以生均成本計算)學生人數增加的比例大于生均成本增加的比例下的教育規模。反之,如果學生人數增加的比例小于生均成本的增加比例,就是教育規模不經濟。當代教育規模經濟理論認為,教育規模經濟的形成一般基于以下條件:
1.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教育資源具有不可分性與整體性。整體性是指為了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必須同時采用相關的教育資源,如場地、設施、教職員工等。這些資源并不因學生太少而不用。不可分性則是指資源的使用至少要以一個單位為使用量,不可因使用不及一個單位而將該項資源分解。正是因為這兩個特點,所以要求人們盡量將學校的規模控制在使教育資源得到100%的利用上,這時生均成本就會下降到最低點,教育的規模經濟就達成了。這一是因為即使學校規模再小,也必須投入一定的教育資源,盡管此時投入的資源因使用人數太少而難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因為如果一味追求生均教育成本降低,一味地追求擴大辦學規模,從而導致資源使用超過100%,那么教育的質量與效益就會受到影響,也不能產生規模經濟。
2.適當利用教師資源。在適當利用教師資源的研究中,美國學者John Riew在對美國威斯康星州108所高中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學校規模越大,教師越能發揮其專長,任教科目越少;學校規模越小,教師越難發揮其專長,教師平均任教科目也越多。
3.學校的規模適當。學校的規模并不是越大越經濟。這是因為辦學規模的無限擴大會衍生出許多弊端:師生關系的疏遠、民主的缺失、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比率降低與行政的僵化等。一些外國學者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可見,學校只有在適當的規模之下才能達到規模經濟。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教育規模經濟理論對我國教育的科學發展有許多啟發。首先,教育規模經濟理論要求學校最好擁有能使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學生數。其次,教育規模經濟理論要求學校要做到規模適當。這就要求教育決策者在進行教育決策時務必遵循規模經濟理論,以達到最佳學校規模,從而實現以有限的資源獲得最佳教育質量與效益的教育科學發展目標。
三、人力供需理論
(一)人力供需理論的概念
人力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力是:人為一種資源,任何人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稱為人力;狹義的人力是指各國立法上承認的已達到從事生產勞動年齡的人群,即勞動力。所謂人力供需理論,就是在狹義的范圍內研究現實社會中人力的供應與需求之間關系的學說。
一方面,人力供應首先取決于人口的數量與人口的增長。其次,取決于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工作意愿與努力程度。影響勞動力上述情況的因素有三:一是工資。工資決定個人工作意愿與努力程度,從而影響到人力的供應量。二是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參與率是指勞動力中具有勞動能力與意愿、實際就業及積極謀求就業的人數與勞動力總人數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落后國家主要偏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參與率較高。發達國家主要偏重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勞動力參與率較低。三是學校的入學與畢業人數。這二者決定了每一年勞動力的供應量與供應的類別。
另一方面,人力需求決定于生產總量、生產要素運用與市場操作等。生產總量通常由GNP來表示,假定各生產要素的生產力一定,則生產總量的增減就會產生人力需求總量的增減。人力供需理論要求人們在進行某種決策時,務必要考慮人力的供應與需求情況,考慮影響人力供應與需求的各種因素,以求達到供需之間的平衡。
(二)教育供求理論與教育的科學發展
教育供求理論是人力供需理論在教育科學發展中的具體應用,它要求決策者思考怎樣才能達到教育供求之間的平衡,如何才能達到教育數量、質量與效益的有機統一。
1.教育供應。所謂教育供應是指一定社會為了培養各種熟練的勞動力和專門人才,促進個體與社會的發展,而由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機會。中外教育經濟學家研究發現,教育機會的提供受制于以下幾種因素:(1)資源配置的多寡。一個國家資源的配置一般依據該國發展的需要而定。任何國家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怎樣使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成員的生產與生活需要,就需要對國家資源進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該注意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合理配置國家資源。(2)經濟結構的需要。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影響著這個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結構。具體而言,一個國家的勞動力可以分為三類:即高層人力、中層人力與基層人力。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軌的時期,對中層與基層的人力仍有較大的需求,因此,我國應該在發展正規教育的同時,重視在職訓練與成人教育。(3)教育的單位成本。教育是一個單位成本遞增的事業。教育等級越高,年限越長,教育的單位成本就越高。教育的單位成本越高,由于教育資源有限,教育機會的提供就要相對減少。(4)師資的供求狀況。師資的短缺、師資的質量等等,都會影響到教育供給的數量與質量。
2.教育需求。所謂教育需求是指個人、企業和國家對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代表著個人、用人單位與國家的支付能力,還表現為受教育者為接受教育而犧牲的其他收入。盡管人們對教育需求的動機是不一樣的,但是國民對教育的需求卻是無限的。因此,國家在機會均等的基礎上,應以教育需求為導向制訂教育計劃與政策。
總之,教育的供求從靜態角度看存在著平衡,但是從動態的角度分析,由于教育供給與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體來承擔的,加之教育的供給與需求隨時間的變動而變動,所以教育的供求關系也處于動態變化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教育的短期和長期行為進行科學的預測,準確、合理、適時地進行調節,以求得基本的平衡,培養出適合國家需要的勞動者與專門人才。
收稿日期:200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