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5 14:43: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藝術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教育部對原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進行了一次較大幅度的調整。其中,將原屬于工藝美術范疇的裝潢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等專業整合,設立了一門新專業——藝術設計。由于市場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這也使得該專業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一門迅速發展壯大的新專業,國內絕大多數院校均紛紛開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有1100多所大學或學院設有藝術設計專業。
然而,當人們的頭腦漸漸冷靜下來,回顧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歷程,卻不難發現,伴隨著中國20多年來經濟的巨大發展和社會的激烈變革,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也在經歷著一場爆發性的突進。今天,無論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數量,還是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數量,還在以幾何倍數激增。辦怎樣的藝術設計院校,藝術設計教學如何展開,培養什么樣的藝術設計人才成為擺在許多人面前的問題。這其中,對藝術設計專業辦學特色的研究是許多學校正在艱難探索的課題。這是因為,一方面在開辦藝術設計專業之初,許多學校對此并沒有明確的思路,只是覺得有生源,市場又需要,因而一哄而上,唯恐錯失發展良機;另一方面,由于藝術設計專業涵蓋了原有的裝潢、室內設計等多門專業,因而許多學校在開辦藝術設計專業后,不從實際情況出發,人云亦云,大家千人一面,以至于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方向成為大多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主流方向,課程設置也是大同小異,大家幾乎按照一個模子在培養學生,結果是平面設計、環藝設計的學生滿天飛,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可言。
那么,如何在藝術設計專業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呢?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先從特色談起。
一、關于特色
關于“特色”一詞,《辭?!分胁o解釋,只有對“特”字的釋義?!疤亍笔嵌嗔x字,其中有一種解釋是“獨”的意思,出自《莊子·逍遙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引申為“專一”。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認為,所謂特色,應是指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獨有特征或標志。換句話說,特色就是與眾不同,是在相互比較中凸顯出來的。特色既是一種差異,更是一種優勢。基于以上觀點,我們認為,所謂辦學特色,是指優于其他相關學校的獨特品質,是一所學校辦學歷史的沉淀,是傳統和風格的長期積累。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
放眼世界,我們不難從發達國家中找到實例。如同美國多元的社會文化結構,美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呈現著明顯的多元化狀態。各個學校有著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如我們既可以看到像耶魯大學藝術學院這類重視學生思辨能力、個性、社會參與意識的精英教育模式,也可看到類似伊利諾伊理工學院設計學院一樣設在理工大學氛圍中的重理性、重功能的藝術設計教育,當然還有在純藝術氛圍中的藝術設計專業,如庫帕聯盟等。正是這些形形、各具特色的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廣泛選擇的余地,也為社會的需求提供了廣泛的專業人才。
二、準確定位是尋求辦學特色的基本前提
筆者認為,研究“辦學特色”,必須把握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準確定位。而定位,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而言,就是要懂得取舍。只有通過對各自學校具體情況的客觀分析,做出較為理性的定位判斷,才能逐步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以筆者所在的湖南商學院為例。首先,關于學校情況的分析是:建院時間短,辦學歷史不長,學校名氣小;但學校為典型的商科類院校,所開設的專業與市場接軌較緊密,如市場營銷、廣告學等,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能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正是基于這樣的分析,在藝術設計專業辦學過程中,學校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劣勢(學校名氣小,報考生源質量不太高,學生在起跑線上就比對手要弱),因而并沒有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因為如果這樣做,很有可能不但在專業素養上趕不上人家,毫無優勢可言,而且又會喪失發揮自我的某些特點和長處來形成差異甚至于形成比較優勢的時機。與此同時學校也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即處在學校大的商科背景下進行藝術設計專業辦學,可以努力使藝術設計專業與現代商科的各個分支、專業相互滲透和交叉,形成優勢互補,并產生一種交叉學科的新優勢。如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方向,就是將藝術設計與廣告學、傳播學及市場營銷等相關專業的知識相互滲透、交叉,從而形成了具有湖南商學院特色的藝術設計專業辦學模式。在具體辦學過程中,一方面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時有意識加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對傳播學、廣告學等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力度;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和鼓勵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完成專題作業及參加專業競賽時與廣告學等相關專業學生合作,使其在發揮各自所長的同時又能取長補短,學生的整體策劃與創意、表現能力顯著提高。如由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和廣告學專業學生合作創作,主題為《雅倩佳雪防曬霜——躲避不是辦法》的平面廣告作品在全國9000余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04年度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唯一全場大獎,充分顯示了專業辦學的成效。除此之外,藝術設計專業和廣告學專業學生合作創作的一系列作品自2004年以來多次榮獲國內外知名專業廣告競賽(如美國ONESHOW等)各種獎項,在國內廣告業刮起了一股旋風,甚至于被業內人士稱為“湖南商學院現象”。可以說,藝術設計與廣告學專業的交叉融合,成為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專業辦學的一個亮點。正是有了較準確的自我定位,經過十余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正逐漸突顯出來。
三、比較優勢是突出辦學特色的關鍵
如果說準確定位是尋求辦學特色的基本前提,那么,制定合理的定位策略,創造差異,從而體現出自身的比較優勢,是突出辦學特色的關鍵所在。就藝術設計專業而言,突出辦學特色就是要避免在專業建設中的“大而全”“人云亦云”和“隨大流”,要突出重點方向,要與眾不同,要努力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的狀態。這也就是說要根據比較優勢原理,先從某一個方向尋求突破,而后帶動其他方向的相應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形成不同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而這種特色一旦形成,就會在教育市場上形成一面旗幟,就會鑄造成自己的品牌,就會更容易被教育市場認可而形成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就會形成“產出——有效產出——資源回籠——有效產出”的良性循環,并在這種良性機制下推動專業建設躍上新臺階。
以英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為例。不少院校十分注重與當地產業相結合,為服務地方經濟培養人才,同時,又各自形成自己的專業學科優勢與辦學模式。如英格蘭中央大學伯明翰藝術設計學院的家具專業、珠寶專業,考文垂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交通工具、汽車設計專業,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玻璃、陶瓷專業都是地方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同時又是服務與地方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擁有巨大市場需求的特色專業。
藝術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是包括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創作能力等設計專業綜合素質的體現。畢業設計教學指導是本科教育階段總結性實踐教學環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步驟??茖W、規范化的畢業設計教學評估體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學指導意義。
1藝術設計本科畢業設計選題體系
愛因斯坦說過,在科學面前,“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準確而恰當的畢業設計選題,可以明確設計方向,檢驗專業水平。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制定好畢業選題是畢業設計指導體系的重要環節。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特點,聯系專業發展方向,結合學生專業特長和課題價值,畢業設計選題體系可以分為三個方向。①項目應用型:主要是指專業實踐項目,具備實戰性、規范性、約束性、市場性等特點。項目應用性選題是以解決實際問題設計訓練目標,注重強化設計應用能力,認知行業設計流程,熟悉行業設計規范。②概念實驗型:主要是指具有探索性、抽象性、概念性、前沿性的設計選題。概念性項目往往對某種理念或思想進行提煉、概括、表達。概念項目的設計訓練要求我們立足于時代最先進的技術和社會意識,大膽嘗試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生活觀念,凝聚時代先進技術成果,對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較好的意義。③專題研究型:主要針對專業發展的某一領域,進行深入性、拓展性、研究性的設計實訓。應對專業細分和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強化對設計專業某一領域的設計應用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培養。我國著名哲學家張世英所說:“能提出象樣的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個好的選題需要大量地閱讀、收集、整理和研究資料,從對資料的分析、思考選擇中確定設計選題方向,為后續畢業設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藝術設計本科畢業設計指導體系
畢業設計指導是設計專業本科教學活動中,用時最長,教學模式最為靈活的教學階段,也是對于本科專業設計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學環節。針對學科特質和設計流程,以畢業設計指導實踐中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為依據,分為開題、設計、結題三階段的畢業設計指導體系。1)開題階段:針對學生在設計初期就選題及前期調研進行指導。主要內容包括選題背景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成果內容、發展動態、課題研究方法、設計方向等內容進行指導,明確課題研究的框架性認識。2)設計階段:重點指導學生就畢業設計選題制定清晰的設計目標、明確的設計內容和可行的設計計劃。確定設計思路,充分利用技術資料,注重設計方法和合理使用工具。學生設計時,應注重輔導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充分考慮設計的可行性。注重對設計項目的分析,啟發獨立思考以及設計技術層面的強化。針對不同設計選題內容,注重初稿問題的溝通,二稿的調整,三稿的完善。不少于三個環節的指導是畢業設計環節質量的保證,也是更好地對設計質量和速度進行把控的措施。3)結題階段:主要針對畢業設計方案的完善、展示、闡述等內容進行指導。著重強調設計方案的完整性、準確性、展示性。畢業設計階段性指導體系有利于分解設計任務,控制設計效果,引導專業知識與設計實踐的關系,彌補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加強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和綜合運用。側重對于設計的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詳細介紹,講解設計選題的重點、難點,擴展知識結構,深化設計能力。
3藝術設計本科畢業設計評審體系
畢業設計的評審體系是畢業設計科學規范化評審標準。畢業設計的評審直接關系到對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專業能力水平客觀準確的認定。畢業設計評審體系著重審核畢業設計完整性、規范性、知識性、展示性的完成情況。評審標準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①優秀:按時優質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書的設計內容,體現專業理論和知識技能的熟練應用,具有創造性地獨立完成畢業設計的能力,設計規范,設計方案具備較強的應用性和社會意義。②良好:按時良好地完成任務書的設計內容,體現專業理論和知識技能的準確應用,具有良好獨立完成畢業設計的能力,設計規范,設計方案具備一定的應用性和社會意義。③及格:按時全面地完成設計任務書的設計內容,體現專業理論和知識技能的應用,具備完成畢業設計的能力,設計規范,設計方案完整。④不及格:未能按時地完成任務書的設計內容,專業理論和知識技能欠佳,不具備獨立完成畢業設計的能力,設計方案不完整。
4結語
畢業設計教學評估體系是高等院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剖析畢業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提出畢業設計質量監控的方法和措施,是對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檢查的重要標準,是科學授予學士學位的依據。完整科學的畢業設計教學評審體系能有效地考察本科專業設計應用知識,能良好地反映本科專業設計專業認知,能客觀地體現本科專業設計創造能力,是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茖W的畢業設計指導體系能夠更好地幫助同學們研究、鞏固、擴大、加深、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明確畢業設計指導各環節的主要質量控制點和質量標準,是提高和控制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重要方法,對國家建設培養和輸送合格的設計人才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作者:孫磊 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蔣秀玲,莊嚴.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在畢業設計中開題階段的提升方法[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4):89-91.
[2]李紅梅,盧葦,陳旭東,等.畢業實習與設計過程管理質量保證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教育管理,2012(6).
[3]張靈,禹奇才,張俊平.專業特色建設的幾個基本問題[J].中國大學教學,2012(9).
[4]周寧,王曉宇,趙會軍,等.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2).
[5]鄭鴻英.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現[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6]黃楚鵬.畢業設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7]李金玲.畢業設計質量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二、當前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
當前高校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究竟如何呢?在一個什么水平上?筆者任教于理工科院校,對他們的思維習慣、藝術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定了解。就筆者看來,理工科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存在以下三個特點:
(一)接受藝術教育機會較少多年以來,由于受實用主義的影響,學校教育長期陷入“智育第一”的誤區,形成以智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和制度。尤其是在理工學科為主的大學里,“重理輕文”的觀念根深蒂固,絕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后,受培養體系、師資、辦學經費的限制,非藝術專業的學生基本無法接觸藝術領域。他們除了看過幾部電影和聽過一些歌曲之外,對藝術的感受機會是很少的。更談不上系統的藝術理論知識和藝術實踐活動。
(二)形象思維能力較差,藝術感受力有限理工科大學生習慣于進行邏輯思維,這使得他們的藝術思維方式也趨于邏輯性,即較為注重藝術的變化性和敘事的邏輯性,如描述電影電視的故事情節,音樂的敘事性,舞蹈、攝影、美術中的構圖、黃金分割計算等,而對其中蘊含的美缺乏欣賞和感受,久而久之便導致藝術審美的接受力較為遲鈍。也就是說,理工科大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較差,藝術感受力受到一定限制。
(三)純理工科大學生對藝術同樣有強烈的追求雖然理工科大學生的藝術感受力普遍較低,但是他們的愛美之心卻絲毫不減。筆者所在的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對藝術美有著強烈的追求,只是缺乏系統的教育體系,造成他們對于藝術的“入門”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想而不得”的狀況。這就要求高校應根據理工科大學生的特點完善培養體系,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教育。
三、藝術教育對高校非藝術專業學生的啟迪作用
藝術教育對人格培養具有強烈的滲透功能。藝術教育的本質就是以一種自覺的、潛移默化的方式對人進行培養,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造就一種健全、完美的人格。應試教育背景下大學生的品德情操有所缺失,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綜合人才。藝術教育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的品德情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其它教育門類的學科所不能替代的,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一)藝術教育有利于高校非藝術專業學生全面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人的思維方式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非藝術專業學生在借助專業學習強化邏輯思維的同時,接受一定的藝術教育,從而發展形象思維,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統一,使創造力和感悟力得到提高。與此同時,接受藝術教育的大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都比較強烈,筆者所在的理工科院校中藝術專業的學生往往比較活躍,自信心、協調能力都普遍較強,他們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較為完善。
(二)藝術教育有利于高校非藝術專業學生完善身心健康,增強人才競爭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當代中國學生多成長于應試教育的環境之中,非藝術專業的學生更是極少經過細膩的藝術教育,同時又面對著來自家庭、社會、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就業、個人定位等多方面的壓力,或者長期受挫感較強,很容易產生一系列思想與心理問題,影響其健康成長。對此,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藝術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主動發掘生活之美,培養對生命的熱情,進而增強受挫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力、積極的情感心態、熱愛生命的思想信念,激發他們通過自身努力去戰勝逆境,樂觀面對挫折,主動迎難而上,才能使他們在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溝通等方面都能具有一定優勢。這樣的人才進入社會后才更具競爭力。
(三)藝術教育有利于非藝術專業學生提高思想品德修養,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藝術之花永開不敗,它能夠凈化人的靈魂,升華人格魅力,延續燦爛輝煌。藝術教育有助于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很廣,涉及到學生思想意識、愛國愛黨、遵規守紀觀念、認真學習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倫理意識等,與學生平時的一言一行密切相關。將富有凈化心靈的藝術精神融入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通過開展更為直觀、更為貼近生活、更易接受、形式豐富多彩、內容充實、主題積極向上的藝術文化教育,可以拓展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思維,完善心智,提高大學生品格修養,增強綜合素質,促使完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道德,自覺抵制消極庸俗的思潮,從而提高人的整體素養。
四、加強針對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教育
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理工科高校藝術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均有待提高。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質,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堅持以人為本,更新藝術教育理念藝術教育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即在藝術教育中要以大學生為本,引導和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制定和完善適合非藝術專業學生的藝術教育體系,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素質,尊重和實現他們的個人價值,最終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藝術類課程建設,規范高校藝術教育內容理工科院校的藝術教育要同藝術院校的藝術教育區別開來。首先,要將藝術教育納入非藝術專業學生的培養體系。其次,針對非藝術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高質量的藝術類教材。再次,創新教師授課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明確藝術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塑造高尚情操、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和諧發展。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藝術教育教師素質從事藝術教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如何是實施藝術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藝術教育的開展,教師是主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直接決定藝術教育的教學質量。因此,要提高高校藝術教育的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首先學校必須建立健全機構建設,人員配備到位,并把全面提高藝術教育教師素質當作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常抓不懈。其次還要加強藝術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系統全面的培訓不斷提高藝術教育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業務水平。再次,要結合時展及不同層次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四)加強校園文化藝術精神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藝術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藝術教育中有著獨特的作用。藝術教育是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發展建設的活躍因素,尤其對于理工科院校,營造和諧文明、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不能離開藝術教育。高校要積極組織開展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動員學生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和特長,讓他們施展才華、展現個性,體現大學生精神風貌。同時要針對學生特點不斷改進藝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實施途徑,保證校園藝術活動的參與性、思想性和實效性。讓大學生在美的環境和氛圍中陶冶情操、開啟心智。使藝術教育成為高校校園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實訓形式
建立一系列高水平的校內校外實訓基地是實施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重要基礎,以“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進行校內外實訓,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訓操作,學校學習與企業實踐的“零距離”教學。圍繞專業的教學與實訓需要,建設有基礎課程實訓工作室與核心課程實訓工作室。在建立校內系列專業實訓室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形成實驗與實訓、基礎與專業、校內與校外梯次布局、相互銜接的實訓基地,構筑“校內校外相互補充”教學的合理體系。
(1)建設校內工作室的實訓體系
按照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加強實訓教學環境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應作為重點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實施建設與專業配套的藝術設計工作室群。實訓的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企業的實際項目進行,讓企業參與指導學校專業建設和實訓課程開發。學校定期派教師或實訓管理人員到企業了解最新技術信息和提供技術服務,形成實驗與實訓、基礎與專業、校內與校外梯次布局,相互銜接的實訓基地,構筑“校內校外相互補充”的合理教學體系,為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提供堅實的保障。
(2)走出校園入企業
學校培養學生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企業提供適用人才,讓學生在校期間結合學習直接到社會企業進行實訓,積極向企業學習與交流,使教學活動與企業生產活動完全結合起來,達到最佳教學目的。另一方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等新科技方法首先是在社會企業中得到應用的,讓學生直接面對社會企業生產前沿,能第一時間能學習到新的東西。
(3)邀請企業進入學校建立研發機構
院校邀請企業把其事務所或研發中心(機構)入駐院校能使教學課程結合企業產品開發項目進行,學生實訓可直接受企業派出人員和教師的具體指導,實訓條件以學校工作室為主。院校與行業、企業在合作的基礎上可聯合進行課程開發、實訓教材開發,使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形成科學的分配和管理,以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通過這一系列專業配套校內、校外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能保證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需要,同時密切了校企合作關系,促進產學結合,為全面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質量保證和走上社會后的就業起到重要作用。
2、制定可操作的規章制度
(1)實訓目的、目標
實訓教學的目的是用科學的方法培養社會、企業所需要的熟悉職業生產實踐的應用人才。根據高職高專藝術設計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教學大綱和企業要求的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職業技能,為日后學生進入社會就業服務;實訓目標是使學習知識技能與企業工作實際和要求的“零距離”。
實訓目標:一是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現代企業生產的技術、技能。
二是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熟悉社會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知識。
三是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了解企業生產規律。
四是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為以后就業做好必要的準備。
(2)實訓項目、科目
藝術設計專業種類繁多,實訓項目各異,但總體而言應包括下列三種實訓項目:
一專業基礎技能實訓(針對專業技能要求設定)
二是模擬企業產品研發程序、生產過程實訓(選擇典型或一般性產品開發設計程序)
三參與企業產品開發生產實訓(直接參與企業產品開發、生產過程)
實訓項目模塊化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教學應以本專業總的培養目標為主線,以專業課程群為基礎,以項目模塊的方式開展。即以學生完成某個具體綜合項目為目標,將完成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劃分成幾大類,每一門專業課程必須解決相對應的某一類問題,具體以實際生產“課題”為規定。
實訓項目的主題式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應以主題為中軸,圍繞實訓教學主題而展開,在系統論、學習理論與教學論引導下,以實訓教學主題為樞紐,在系統內諸要素之間彼此聯系、相互作用與協調運行中,驅動師生圍繞主題互動。
在實訓科目上應有兩個原則:一是實訓科目內容必須涵蓋專業關鍵技能點的應知、應會訓練;二是實訓科目隨實際實訓項目課題靈活調整設定。
(3)實訓內容規定
一是掌握基本專業工作方式、方法;
二是掌握基本專業技能;
三是掌握本專業的基本工作程序;
四是對本專業生產加工做到應知、應會。
(4)實訓管理方式
為了保證實訓教學質量,實訓的管理方式上實行二級管理,總體由學院統一調控,但各學科實行系主任負責制,由系主任總體負責,各工作室配備相應的專業教師與實訓管理指導人員。工作室人員隊伍包括:從事工作室工作的教師、研究人員、工程及實驗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并配有工作室一整套的管理規章制度,各工作內容的工作室應分別根據實際情況,由具體負責人和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共同制定嚴格、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定人、定時與隨時檢查執行情況,確保實訓教學質量得以實施。
對工作室的儀器設備、材料、低值耐用品等技術物資按工作室的有關規章制度進行管理。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教育部制定的工作室評估標準和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重點實驗室評估標準,除按要求進行定期評估、定期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
各實訓工作室由實訓教輔專人負責日常管理,任課教師參與和協助管理。
除此以外,在學生入企業實訓管理上,學校與企業簽訂實訓合同約定權力與義務。實訓企業必須制定實訓培養計劃、安排企業導師、落實項目內容,項目內容主要根據學生的實踐制定實訓課題與內容,采用“項目制”與“主題制”,使學生能得到實質性訓練。實訓中采用項目管理和技術雙導師制,日常管理由帶隊教師主要負責,企業人員協助的方式進行,確保學生在外的實習質量。
(5)管理人員職責
實訓工作室實行主任負責制。工作室人員隊伍包括:從事工作室工作的教師、研究人員、工程及實驗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工作室工作人員與教師、管理干部一樣是學院教學、科研的基本力量。工作室工作人員要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和崗位職責,遵守法規制度,愛崗敬業,鉆研業務,團結協作,積極完成各項基本任務。負責實訓課教學的教師和實訓技術人員,必須熟悉工作室的各種設備和工具的功能,具備正確與熟練的操作技能及維護方式,并具體負責對工具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每次課前應依據實驗指導書,結合實情,認真備課。
為保證實訓教學的質量,根據工作室的崗位職責,定期對工作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績進行檢查考核。對工作室工作做出顯著成績的人員予以表揚和獎勵,按學院規定評選先進集體和個人,對不遵守安全規程造成損失和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員按學院規定給予處理,工作室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規和制度,定期檢查防火、防盜、防爆、防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確保實訓教學的安全與質量。
3、實訓教學質量控制
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因此實訓教學改革具體體現是實訓教學內容的改革。實訓教學要體現應用性和適度性,強化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在對實訓教學質量的控制上采用三段制教學模式。首先是實訓前的準備工作安排,指導教師精心編制實驗指導書、實訓指導書,認真制定實驗、實訓計劃表。其次是在實訓中間階段做好實訓的教學與輔導工作,用單獨輔導與實訓抽查等結合的辦法來實施教學。最后,在實訓結束后,提交學生實驗、實訓報告與成績。不僅保證實訓教學的質量也為今后的實訓教學提供資料。
(1)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開展教學的依據。在教學大綱中要根據學科發展方向和明確實訓教學課程的目的、任務及要求,各門實訓課程都應有規范化的教學大綱和明確具體的質量標準,大綱的內容必須清楚課程的定位和實訓的目標、課程內容和基本要求。
(2)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為了科學進行實訓活動秩序、步驟進程的規劃,實訓教學的計劃必須根據《實訓、實習的教學大綱》和實際實訓科目,對具體的時間、空間進行合理的專業教學規劃,使實訓教學做到主題明確,有步驟的進行。
(3)教案
課前教師認真鉆研本課程的要求、教材、教參與分析學生情況,在頭腦里形成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學重難點、教學思路、教學環節和方法的表現形式,預先設計好教學方案,認真填寫好教案。教案編寫應體現根據實訓內容、形式要求等進行科學的準備。教案是否實用、是否符合實訓教學實際與突出主題性,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是對教學質量控制與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切實防止實訓教學形式和內容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以控制好教學質量。
(4)實訓地點與時間確定
根據專業課程大綱的實訓要求,認真確定具體的實訓地點與實訓時間。實訓地點的選擇應該本著切合實訓目的,舍遠求近,方便管理和合理節約為原則,同時要符合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和專業訓練教學大綱要求,分為校內實訓與校外的實訓,校外實訓學生要充分考慮好交通的方便性與基本的住宿、生活條件,實訓時間確定應按實訓內容、形式、課程、目的等靈活科學的進行安排。
(5)實訓地點場地要求:
地點場地安排應有符合實訓技術要求的房舍設施及環境,要有足夠數量、配套的儀器設備。除在企業工廠車間進行實訓外,建立一定數量的模擬企業實際環境的實訓工作室或生產型實訓車間,實行教室與實訓工作室或車間的一體化,模擬企業生產、管理環境的實際進行課堂教學,使其課堂教學能與現場實際操作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實訓教學場地的“全真化”。
(6)實訓時間要求
實訓時間根據專業課程與大綱的課程要求,合理安排學生實訓的內容與時間比例,并制定詳細的實習專業課題所需的時間計劃進度表,確保實訓時間的正常開展。
(7)階段檢查與跟蹤
建立有效的實訓教學質量保證和實訓監控體系,對提高實訓教學質量,保證實訓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規范實訓教學管理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為學院對實訓教學工作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在實訓中,根據實訓要求應做到實訓初期、中期、后期個階段檢查與跟蹤。
做好階段檢查與整個過程的跟蹤。認真落實實訓教學質量保證監控體系,是保證實訓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實訓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訓教學質量的監控過程同時也是研究實訓教學質量如何提高的過程。在整個實訓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體系的過程中,應實行“教師評教、學生評教、教師評學”。
①、根據《聽課評課制度》,制定聽評課計劃。系領導及教研室主任、教師經常性地深入課堂(含實驗實訓場地)聽課,開展“教師評教”活動,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情況,不僅能有效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且促進了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②、在學生進行實訓過程中,建立分階段檢查制度,并做好相關的記錄。通過檢查與跟蹤把握學生實訓的主題方向,掌握學生實訓的進展狀況。細心指導學生,認真做好學生考核工作,確保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提高專業技能。
4、實訓教學服務與管理
為更好的保證實訓教學的服務與管理,除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外,還應輔以表格法、觀察法、詢問法等來進一步完善實訓的教學服務與管理。
其中,表格法具有在實訓前規劃的功能、在實訓中的管理功能、實訓后的檔案功能。是指利用簡明特點的表格方法來分析學生實訓的時間與課程類型,確保學生得到全面的實訓技能。指導教師在實訓前,也利用表格法安排工作計劃,使實習順利進行。實習結束后,利用表格法可使各實訓教學文件完整歸檔,為以后的實訓教學總結做好循環性的質量保障。除此以外,還可利用表格法對工作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實訓活動基本要求和規律制定各種常規表,如:質控進度、評估表以及根據實際實訓項目要求制定相應的各種質控表等是實訓教學管理中最簡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對專業教學的促進作用
1.感受國外的教育理念國外藝術設計教育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中多引進“真實”案例。在傳授學生設計知識與技巧的同時,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讓學生明白,在真實項目中,必須以客戶的需求為上,不能隨心所欲,要學會與客戶溝通,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國內的藝術設計教育往往一味強調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素養的提高。
2.學習國外的教學方法國外的藝術設計教育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真正的主體是學生,在規定主題的框架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碰撞出許多靈感的火花。與此相比,中國的學生習慣于聽從老師的意見,等待老師的指令,在創作上缺乏自主性,作品風格趨向化明顯。在合作課題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英方師生在創作中的熱情與激情,學習培養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中國學生比較擅長“單打獨斗”,一旦與人合作,往往就不知如何進退、與人溝通了。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只有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才有機會參與更多的設計項目,展現自己的設計才華。尤其,在全球化趨勢下,你的合作伙伴有可能來自不同國家,有著與你不同的文化背景,這時,如何協調一致,共同完成設計任務是新時代設計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4.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品牌攝影課題時間短、要求高。指導教師必須全程參與,工作強度大,必須具備很強的責任心;課題的各個環節環環緊扣,指導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為了保證雙方的良好溝通,指導教師還應增強對對方相關領域知識的了解,包括英語溝通能力的提高。
5.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陌生的合作伙伴,新穎的上課方式,有趣的拍攝主題,都將極大地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表明,這些初次合作的搭檔完全有能力在2~3天的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作品創作。此外,項目的開展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倫理學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重要性
倫理學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同樣,設計倫理學更是現代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元素。完美的設計,真正能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優秀設計,從倫理學角度看應是合乎邏輯的。這一點,現代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都應該認識到,并努力做到。如,德國有一種專為無家可歸的人設計的袋子,不僅實用,而且美觀時尚,同樣適用于其他人群。在相關部門的推廣下,很多人開始喜歡這樣的袋子,他們購買一個袋子自己使用的同時,也會買一個給一位需要救助的無家可歸者使用。這樣的袋子在兩個陌生人之間建立起了某種情感的聯系。這樣的設計合情合理,是一項優秀的設計。老年人是弱勢群體的一部分。老年人上樓梯時較為吃力,為了讓老年人可以不再因上樓感到吃力,同時又為他們的安全著想,設計師KimBo-kyung和BaekEun-ha為老年人打造了一款小鳥形態的扶手輔助器。小鳥蜿蜒的背部很像拐杖的扶手,老年人可以扶著借力上樓,同時可以把手中的購物袋掛在它身上。殘疾人也是一個重要的弱勢群體。觸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第一步,眼睛的觀察只能獲得表面的視覺效果,而觸摸則是人類能夠接觸到事物本質的關鍵。觸摸是盲人接觸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盲文就是基于這一點被創造出來的。來自尼日利亞的創意設計師在各種日常生活用具的設計中嵌入了盲文,讓盲人朋友通過這些盲文說明區分相似物品。不論是衛生紙,還是花瓶、杯子,這些生活用具上都留有盲文說明,這樣貼心的設計會讓盲人朋友的生活更加方便。又如,設計師MiguelNeiva為盲人朋友設計了彩色鉛筆。設計者制作了一套盲文碼,印刻在不同的彩色鉛筆上,讓盲人能感受到不同的顏色,體現出對盲人群體的一種關愛態度。同時,MiguelNeiva也希望健康的人通過這種方式體驗盲人的辛苦,從心底關愛周圍的殘疾朋友。當這樣的設計倫理學概念被灌注到學生的設計思維之中時,將會使學生的設計上升到新高度。設計倫理學不僅是藝術設計專業中必將被關注的問題,也必定會成為設計新生代的創新思維激發點。
二、設計倫理學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開設
如今國內各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包括基礎課程部分和專業課程部分。設計倫理學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應當掌握的專業知識點,也應當被設置在專業課程之中。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設計倫理學問題。美國文化學家拉里•A.薩莫瓦爾、理查德•波特、愛德溫•麥克丹尼爾合著了《跨文化交際》一書,他們認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內涵十分寬泛,既包括精神性文化,也包括物質性文化。從一種物質化的創造行為看來,設計不僅是一種自覺的創造活動,也是自覺地運用藝術形式創造一種審美文化的活動。設計活動在物質和藝術之間,在經濟和藝術之間,在技術和審美之間,在現實領域和精神領域之間尋找中介邏輯,并通過具體實踐性的活動架設它們之間的橋梁。對于設計日新月異的現狀,用后評估(POE)顯得更為重要。如對建筑的評價,國外對居住建筑的評價開展得比較早,評估機構經常研究一些社會供給型的住宅。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如約旦、巴西,政府和研究人員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的因素主要有:空間是否足以供家庭成員活動,房間和使用的材料是否便于清理和維護,視線和聲音是否受鄰居的干擾,內部形式是否令人感到愉快,以及建筑外觀能否滿足業主個性的需要,能否吸引人。由此可見,僅僅把設計產品的功能看做可乘、可坐、可看,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則過于簡單。當代設計已經改變了這種簡單的評價標準,功能性是一個多層面的復雜價值系統,一件產品除了具有使用以外,還具有認知功能、象征功能以及審美功能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一件產品的物質性以及文化性的特征。產品從而更加符合使用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從這些角度、層面出發,弱勢群體需要的設計更值得設計者付出更多的思考。讓設計更加完善,更多地為大眾服務,這便成為現當代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及教師需要更多關注的關鍵。
作者:韓萍毅單位: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群眾文化活動樣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保護挖掘民間藝術以及組織群眾參加各種類型的藝術比賽等。群眾文化在社會上受到普遍歡迎,其性質是非職業性的,亦不摻雜商業利益。通常,參與群眾文化的主體是為了通過欣賞一些民間藝術,如歌舞、雜技、戲曲、古詩詞等,陶冶情操,滿足自我精神層面的需求。此外,舉辦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好處諸多。一方面能夠促進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更夠豐富當地群眾的業余生活,為其提供多元化的精神食糧,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鼓勵廣大群眾參與文化藝術活動,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藝術成果帶給人們的樂趣。
1.2專業藝術
藝術是對社會形態的高度的藝術濃縮,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形態,是人們對各種事物的感知,并以一種夸張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此外,藝術的創造過程,不僅是創新,更是一種審美。目前對藝術的分類,由于出發的角度、依據的標準有所不同,導致其分類方式多種多樣。以美學原則對藝術進行分類,可將整個藝術體系分為實用藝術、文學藝術、造型藝術、綜合藝術以及表情藝術五個類別。實用藝術主要包括工業、建筑以及園林等;文學藝術主要包括小說、詩歌以及散文等;造型藝術主要包括攝影、繪畫以及雕塑等;綜合藝術主要包括影視、戲劇以及曲藝等;表情藝術主要包括舞蹈、音樂等。此外,群眾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專業藝術的很大影響,專業藝術的發展亦帶動了群眾藝術水平的提高。
2、群眾文化和專業藝術的關系
藝術發源于群眾文化生活,二者相互滲透,共同發展,但是文化藝術需要得到社會的普遍理解。而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從群眾文化中不斷的汲取營養、精華,所以又比群眾文化高一個層次。同時,群眾文化要將其藝術提高到另一個層次,需要借助于藝術,得到藝術的引導,而群眾文化亦會對專業藝術的發展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在物質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人們更加注重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同時其文化藝術品味亦在逐年提高。因此在二者的發展過程中,要使其和諧的發展,不僅要將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同時還應提高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藝術是隱于人們的實際生活之中,要使大眾接受藝術,就要讓群眾文化與其銜接起來,并促使人們逐漸理解藝術。另外,在藝術汲取群眾文化的過程之中,群眾文化也要逐漸的趨近于藝術的境界,從而不斷提高其自身的水平與質量。當前,中國正進入了一個文化建設的新時期,強化藝術的創新,從群眾文化中挖掘創新、新奇點,加強對群眾文化和藝術聯系的重視是非常重要的。
3、群眾文化與專業藝術的共同發展
群眾文化和專業藝術是相互傳承、共存的,且處在一個共同發展的軌道之上。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注入更多的內涵,并與專業藝術相結合,將群眾文化藝術事業推向一個全面繁榮的景象之中。另外在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不斷加快的今天,為了促使群眾文化和專業藝術的發展,應加大對其的投入機制。首先是資金方面的投入,構建足夠的群眾文化服務體系,充分發動群眾的積極性,鼓勵群眾參與文化生活。創建多個非盈利組織機構,帶動群眾積極投身文化事業,推動文化藝術事業的蓬勃發展。對社會力量加以利用,鼓勵企業舉辦各種公益活動,使群眾文化從點到面,形成一定的規模,并使文化藝術產業形成一個市場體系,使藝術生活能夠與群眾的生活更貼近。其次,在人才方面的投入。由于群眾文化藝術是面向多數群體的,其內容需要得到升華,且更加豐富,必須與藝術相結合,并融合起來。群眾文化的興起,必須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即需要對文藝骨干加強文化藝術方面的培養,加深對專業藝術的學習。從而才能產生更多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此外,優秀的藝術家應該多接地氣,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為大眾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并積極鼓勵人們追求文化藝術。同時,民俗文化之中也蘊含了豐富的素材,能為專業藝術提供豐富的養料,推動藝術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將“高雅”與“民俗”的文化生活相結合,交相輝映,能夠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實踐性的重要手段。從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來看,現在所教授內容普遍滯后,教學設計缺乏經驗基礎,教學環節脫離實踐,急需積累行業經驗,更新教學內容。通過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與企業員工交流、學習,了解行業動態,掌握相關專業技能,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豐富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也能通過進一步深入社會,熟悉企業和市場運作的流程,在教學中運用實踐的案例,指導和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教師結合自身理論知識能夠更加融會貫通,提高日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能使自己不斷反思以前教學中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1.2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提供更多培訓進修機會
藝術設計專業教師不同于其他專業教師,因藝術設計需要緊隨時展潮流,這就要求專業教師不斷學習,促進藝術設計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各類培訓、學術交流等方式加大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培訓。有計劃選派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參加各類藝術設計培訓或高校組織的專業能力培訓學習,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學習更為先進的職教經驗和實踐教學模式。
1.3鼓勵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積極參與職業技能競賽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深化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在就業中所體現出的作用也日趨明顯,尤其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這就要求專業教師自身具有實踐能力經驗,鼓勵并支持專業教師參加省、市職業技能大賽、各類與專業相關行業的設計大賽,通過與同行業人員的競技提升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取長補短,找出不足,鍛造自己成為專業過硬的藝術設計人才。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提高藝術設計類專業才能。
2進一步開發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項目化教學課程
2.1與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高職院校應在優秀企業中建立專業教師實踐基地,完善教師到相關企業定期實踐制度,為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創造有利條件。積極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與相關行業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參加相關專業培訓的學習制度,保證教師參加企業的繼續教育學習。同時借助擔任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教師之機,邊指導管理學生邊進行實踐鍛煉,做到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把“教”和“學”融為一體。
2.2依托企業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是高職辦學中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完善校內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顯示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的集中體現。專業教師進入企業實踐畢竟時間有限,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和完善使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鞏固。通過依托企業逐步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提高專業教師教學水平;全面提升專業教師實踐能力。通過不斷探索,形成單項訓練、項目化綜合實訓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模式中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使教學從傳統的“灌輸式”向“互動式”轉變,把一個獨立的項目任務交給學生,在整個完成過程中進行資料的收集、方案設計及實施直到最后任務的完成,專業教師在項目中負責引導、指導及輔助的作用,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從而達到培養實踐能力的目的,為以后從事本職崗位奠定堅實基礎。在整個實踐教學設計中,也可以拓展一定訓練內容,發揮藝術設計專業特色,通過外出寫生、專業采風、技能實訓、專業考察等形式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實現職業教育持續發展
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多種教學模式更貼近市場與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實踐需求,也是未來現代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有效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實踐也有助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3.1企業頂崗實踐常態化
每學期根據專業課設置情況,選派教師到相關企業頂崗實踐,除了每學年度的學習之外,還可根據課程的安排,利用寒暑假時間到企業進行實習實踐,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積累教學經驗,增長見識,及時糾正以往教學中的不足和偏差,促進實踐能力提升教學體系的常態化發展。
3.2專業工作室市場化
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通過企業實踐經驗,以市場為導向,組建與當前市場相適應的“專業工作室”,不僅將專業課程理論學習知識與在企業工作經驗、工作流程運用到實際項目中,起到課堂教學延伸的作用,又產生市場價值,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供前沿陣地,更快捷的與市場機制接軌。在項目中學生在不斷進取中完善縝密思考、方案制作、設計運用,達到鍛煉與提升創意思維意識、檢驗設計能力,這是院校培養與企業實踐都無法替代的,被行業專家一致推崇的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
3.3教師資格與職業資格的“雙軌制”
此外,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應將取得職業資格與教師資格相結合,從而促進“雙軌制”教學模式發展,比如我們學院現有專業正在進行的《平面設計師》、《室內裝飾設計師》、《形象設計師》、《服裝設計定制工》及《紡織面料設計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通過以上相關資格證的取得與實踐技能鍛煉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通過大量的創新思考與實踐,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進而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實踐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是一整個比較特殊的專業,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于創新能力,而非是大量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欣賞藝術設計、感受藝術設計,從而獲得足夠的藝術素養,進而真正的學會藝術設計。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教學條件和教學理論的限制,藝術設計專業還是以理論的教學為主,空洞的教學方案使得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分離、教育與產業脫節。長此以往,學生缺少對美的欣賞,很難獲得足夠的藝術靈感,更是難以將藝術設計運用到實踐當中。
(二)藝術設計專業進性實踐性教學——專業考察。
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本科第一年,要以基礎技能培訓為主,著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專業素質。從這時開始,就要將專業考察相關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學院應該組織實地調研、現場觀摩、專題考察、專家現場講解等與專業息息相關的課余活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了解藝術設計專業,要做到讓學生了解今后他們發展的方向。初步的實踐性教學可以讓學生明確目標,讓學生明白藝術設計專業在社會上的工作方向。同樣的,學生若能基本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的全部程序和技能,這樣既有利于提高設計質量,也能減輕教師畢業設計輔導時的工作量。
(三)藝術設計專業進性實踐性教學——技能實習。
在學生對于藝術設計專業有著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之后,就需要展開實習和實訓教學,我們將之稱為“技能實習”,具體來說是組織學生深入現場從事一定的實際工作,讓學生進行獨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技能實習的重點是讓學生真正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藝術設計當中,通過讓學生提前接觸到今后工作可能接觸到的內容,來加強學生對于藝術設計的認知與了解。技能實習的內容包括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專業考察、社會調查實踐;綜合實習包括創新能力訓練、現場實習、畢業設計等。
二、進行實踐性教學的控制管理要點
(一)提前做好實踐性教學的教學安排。
由于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案例比較少,教師很難直接的獲取教學資料,這就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現有的資料制定全新的教學方案。在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教務管理部門利用校園網建立健全的教學計劃、教學資源、學生學籍與課表編排等電子系統,直接獲取與實踐教學有關的原始數據,結合實踐教學承擔單位的具體安排,從而簡便、快捷、完整、準確地制定出學期實踐教學任務。另外,還要采取互補、協調與一致等原則,安排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課表,保證教學計劃具有良好的執行性和制度的可持續性。
(二)設置合理的實踐性教學考核方案。
凡是教學,必要有一個教學考核的過程,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也不例外。而實踐性教學不同于其它的教學,它的考核方式不應該局限于筆試,而應該擴展開來,即“實踐性考試”。學生通過實踐性的學習所學得的內容繁雜,可以通過結業設計來進行考核,要求學生根據實踐性學習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自行創作作品。這種“實踐性考試”方案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性,也避免了目的性的考核。實踐性學習不同于其它的教學方案,它有很強的靈活性,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著不可控性。在該教學方案下,學生收教師監管的程度較低,因此,應該設立規范的學生考勤、考核制度,避免讓實踐性教學淪為“實踐性娛樂”。參與實踐性教學的教師應該建立嚴格的考勤考核方案,做到每次實踐性教學都進行簽到和簽退,學生請假、缺勤、曠課、不及格的處理,參照學籍管理辦法,根據專業課程有關規定執行。每次實踐性教學完成之后都進行一次小規模的考核,并將成績編輯入冊,評語歸檔,與推優評獎掛鉤。通過這種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學生忽視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相信通過合理的考核制度,定能使得實踐性教學取得良好的成果。
(三)完善實踐性教學資料,做好成果匯報工作。
由于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尚處于起步的階段,還在進行“摸石頭過河”的探索過程,相關的教學資料少之又少,因此,每一次實踐性教學的資料都使珍貴的資料,教師在完成實踐性教學之后,不能放手了事,而要將實踐性教學的教學大綱、課程安排、學生作品、教師的教學心得等資料詳細整理,并做好資料的歸檔工作。另外,如果實際條件允許,學院還應該組織參與實踐性教學的教師進行教學匯報,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做到資源共享。實踐性教學是一個新型的教學方案,教師應該在進行實踐性教學之后對學生的整體水平做一個評估,并與之前的數據進行對比,綜合研究開展實踐性教學的得與失,并在下次實踐性教學中對于存在的漏洞進行修正。
二、理工類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特點及學風建設困境
理工類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其專業情況較為特殊,生源背景復雜,他們具有更多的不同于一般專業的大學生的鮮明個性特征。這些特征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是彰顯專業特色的標志,另一方面又直接影響著大學學習和良好學風的形成,學風建設不容樂觀。
(一)重視專業技能,缺乏人文素養
藝術類專業學生一般接觸專業比較早,具有濃厚的專業興趣和專業情結,藝術情結濃厚,專業學習得心應手。相反的,受傳統的“重理輕文”思想的負面影響,藝術教育被視為邊緣學科,具備較高藝術天賦的且文化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更不愿意報考藝術類別的專業,報考學習藝術類專業文化課基礎都比較薄弱。另外,我國高考對藝術類學生的選拔對文化基礎要求也較低,無形之中加劇了藝術類大學生對文化素質課不感興趣、文化知識缺乏等現象,自然而然的文化素養也不高。再者,“為藝術而藝術”的職業觀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產生一定的影響[3]。這樣在學習生活中極易導致兩種極端的現象,一邊是專業課的學習氛圍良好,另一邊則對專業課外的其他課程的學習消極對待,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二)重視自我意識,缺乏集體觀念
藝術類專業學生在人才培養上有別于其他專業,比較注重個人的自我設計與發展,上課方式靈活多樣,以小班為主。這一方面為藝術生進行藝術創造提供了有利條件,容易激發創作激情與靈感,培養了學生獨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另一方面,這種過于追求自我、崇尚自我的學習方式和環境,也慢慢滋生了學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為,比如習慣于獨來獨往、不喜歡集體生活,習慣以自我為中心、集體主義觀念比較淡薄,個人主義意識濃于集體、大局意識,崇尚自我,缺乏團隊合作協同精神。在學習生活中,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非??释宫F自我,希望自己能夠主宰自己,對于師長的教育引導缺乏耐心,聽不進去;對學校的管理規章制度比較反感,甚至有抵觸心理和叛逆行為,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三)重視個性自由,缺乏組織紀律
藝術類專業學生以具有敏銳的捕捉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濃厚的創新能力見長,個性越強,往往越具有藝術創造能力。長期的藝術專業學習和獨特的行為處事風格,使得這類學生的情感細膩、思想奔放,具有一定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藝術類專業學生注重個人追求,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喜歡張揚個性,熱衷于追求潮流和新事物,常常以時尚的引領者自居,奇特的服飾、造型往往深受他們青睞。同時,由于藝術類專業的授課方式比較多樣,有很多的戶外采風實踐,他們的學習生活相對自由寬松,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缺乏紀律意識、紀律觀念淡薄、生活學習松弛懶散、對規章制度熟視無睹或逆反等現象。體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就是染有遲到、曠課、早退等不良習慣,無視校規校紀,紀律意識較為薄弱。
(四)重視功利主義,缺乏吃苦精神
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容易產生個人主義和自私思想。且藝術類專業學習成本要遠高于其他專業,學習藝術類的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優越,寬綽的生活習慣易滋生功利思想。從社會環境看,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給藝術帶來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負面效應[4]:一是學??紤]經濟效益,不斷擴大藝術類專業招生,而人才培養卻沒有跟上;二是教師積極投入到各種社會活動中,投入相當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做兼職、搞創收,學生在無形當中受到了影響;三是學生禁不住誘惑,熱衷于兼職,低年級時便紛紛外出兼職掙錢。藝術類專業的特點,讓藝術類的學生帶有較強的功利主義思想,使他們注重追求個人實惠、名利,愛慕虛榮,不善于吃苦,學習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窮,缺乏刻苦鉆研精神,淺嘗輒止。
三、理工類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學風改進對策
隨著理工類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科學把握藝術類學生的個性特征,探索一套適合藝術類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5],因材施教地開展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上述藝術類專業學生所具特點及存在的學風問題,學校應把學風建設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來抓,狠抓學風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堅持德育教育為先,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學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充分發揮黨課在學生“三觀”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開展理論課和思想品德教育課的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對學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和宣傳教育,參照國內一些高校做法,在校園網開辟“學風建設專題”欄目,開展輿論宣傳與引導。通過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提升理工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另外,根據藝術類學生的特點,開展符合藝術類學生發展規律的形勢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也是美化、完善藝術類學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6]。加強校園文化景觀建設,培養學生的人文、科學和藝術素養,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黨團組織建設和校園文化活動管理,培育與打造特色品牌活動,走精品化路線;規范學術講座、學術報告的組織開展,引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等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學生的學術科研能力。
(二)注重典型示范教育,提升學生集體意識
構建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注重學習產出,做實綜合測評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向先進模范學習;做好文明班級、先進團支部、文明宿舍創建活動及優秀先進個人的評選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通過交流會、報告會等方式,總結推廣經驗,樹立典型,營造爭先創優的學習氛圍;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注重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干部,充分發揮優秀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從而開展有效的幫扶引導工作。通過充分發揮優秀干部、優秀黨員的典型示范作用,結合各類形式多樣的集體性校園文化活動,提升他們的全局觀念,進一步強化藝術類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三)嚴肅學校校規校紀,弘揚優良校風學風
緣于人情及各種人為因素而出現的對個別學生違規現象處理的模糊不清,無形中加劇了學生的違紀違規現象,縱容了學生藐視制度約束性。對于這一群體,要加強制度建設,并把制度落到實處。要把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考風建設與道德、誠信教育相結合,貫穿于學風建設的全過程,提高學生自律意識。特別是要加大對違規違紀現象的處理力度,對于考試作弊及無故曠課現象,要簡化處理環節,提高處理速度,從思想源頭上斷絕學生的僥幸念頭,讓規章制度真正發揮約束和規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