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物化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24 16:42: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學生物化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醫學生物化學

篇(1)

在學習第一章緒論時,要建立一種概念,生物化學就是生命的化學,研究的對象是有生命的生物體,那么第一個問題是生物體的物質組成是什么?(蛋白質、核酸、酶、維生素),生物化學的前四章就是闡述這些重要的組成物質;第二個問題是體內重要的物質是如何代謝的?(主要是糖類、脂類、蛋白質,這三大代謝);接下來第三個問題是代謝之間是如何聯系和調控的?生命體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遺傳;第四個問題是遺傳信息如何傳遞與表達?最后是兩個專題生化(血液生化和肝的生化)。在整本書的學習中,一直要問自己這四個問題,把這四個問題弄明白了,生物化學也就學透了。

1.1第一個問題如何學習

第一個問題即組成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化學結構、性質及功能。結構影響了性質及功能,所以在這四章的學習中,共同點是掌握每一種大分子物質不同的化學結構。可以把蛋白質和核酸這兩種大分子物質,對比著進行學習,重點掌握它們的組成結構,進而理解其性質。酶是特殊的蛋白質,通過了解它的結構來認清它特殊在哪里,從而理解酶的特點以及酶催化的原理,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的酶如同工酶、酶原。第四章維生素,相對好理解,可以通過自學學習,掌握各種維生素的別名、功能、缺乏癥。這前四章,記憶的內容相對較多,概念較多,蛋白質和核酸我們都可以把它們想象成“麻繩”;只是組成“麻繩”的元素不同,基本單位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要學會“解麻繩”。而酶,通過實驗學習酶的活性,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等等,理解得會非常深刻。

1.2第二個問題是重點(三大代謝是核心)

在學習三大代謝時,記清每個代謝途徑的概念,反應地點,反應條件,限速酶或者關鍵酶,能量變化[消耗多少三磷酸腺苷(ATP),產生多少ATP],啟動物質、中間產物、生成物質分別是什么,能夠描述每個代謝的過程。在三大代謝的學習中,尤其是糖代謝,是非常重要的;而糖代謝中三羧酸循環又是重中之重,可以說是本書的核心和重點,一定要清楚明白這個循環的概念和意義。另外,血糖和血脂都是臨床上檢測的生化指標,與健康息息相關,要掌握糖尿病的生化基礎,血糖的來源和去路是必須掌握的。同樣在脂代謝和氨基酸代謝中,分別有血脂的來源與去路和氨的來源與去路。這三者要區別記憶,以免混淆。

1.3第三個問題———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控

三大營養物質在代謝過程中是相互聯系的,一個代謝過程產生的中間產物,可以進入其他的代謝途徑,而其中最重要的中間產物是乙酰輔酶A,它是三大代謝的聯系點。而三羧酸循環之所以重要,由于它是三大代謝的共同通路。物質代謝調節的三種方式: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激素水平的代謝調節、整體水平的調節。1.4第四個問題———遺傳信息如何傳遞和表達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是如何把遺傳信息進行傳遞和表達的呢?傳遞———通過DNA轉錄合成核糖核酸(RAN),表達———通過mRNA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是生物體構成的最基本物質,蛋白質不同生物體表現亦不相同,正所謂結構決定功能。在本章中重點掌握遺傳的中心法則,DNA的復制,以及轉錄合成RNA,最后是蛋白質的合成,這些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把這些過程合成動畫效果在腦中時常演繹。自然就記住了。

2學習方法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是有方法的,掌握對的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常常說學習的過程就是開始要把一本書讀“厚”,而漸漸的要把書讀“薄”;讀“厚”是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求知,累積的過程;讀“薄”,是掌握了這本書的精髓,書中最重要的內容凸顯出來。

2.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生物化學涉及化學和生物學等學科,有些內容較為抽象難懂,如果課前不預習,可能上課時完全不知到老師在講什么;生物化學的課時不多,但內容不少,有時老師在某些地方就會略講,比如以前課程學過的東西或老師認為不太重要的內容。課前預習會讓我們腦中有大概的印象,老師說到哪里都可以跟得上;對于預習時不理解的內容,在上課時會認真聽講,形成有目的的學習,記憶會深刻。

2.2課堂認真聽講———巧做筆記很多學生上課時,埋頭抄筆記,完全顧不上老師說什么,而老師也不會因為同學做筆記而停下講課的進程,結果是筆記記得整齊認真,但完全搞不懂學了什么。生物化學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需要在理解的情況下記憶,所以上課時一定要抬頭看著老師,聽老師講解,要跟上老師的邏輯思維,必須集中精力去聽,才能弄懂明白。上課老師提到的重點之處或者精華內容,在書上進行標注或者在筆記上注明。用筆記下不明白的地方比記下已明白的內容要重要得多。

2.3課后的整理、復習與重現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同學忽視的地方。學完就撂,是很多學生的特點。課后整理筆記時,會把一堂課進行回顧,形成自己的學習心得,理解會非常深刻;如果有疑難或者不明白不會的地方,查資料、問老師或與同學溝通交流,這種收獲會遠遠大于課堂所得。及時整理,會加深學習的記憶。不留問題到下堂課,不要積累問題,否則前面是小問題不懂,后面就會出現都聽不懂了的結果。

篇(2)

醫學生物化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機能學科,主要研究生物體內物質化學構成和變化規律以及與外界環境間的關系,是醫學生學習后續其他專業課之前最為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1,2]。在教學過程中,以三大營養物質結構及代謝通路為代表,其中知識點多、內容枯燥抽象、實物展示少,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整體性思維習慣,一直是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需要探討的問題[3]。思維導圖體現的是一種發散性思維模式,然后通過整理、歸納將這種發散性思維進行系統梳理和組織,形成整體思維觀,特點是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繪制過程中會先選擇一個中心主題,再以中心主題向四周發散,子項目再形成次級分支不斷發散拓展延伸直至完成。通過把各個知識點以這樣形象化的方式組織起來,并采用多種顏色、線條、圖案,將各種信息點繪制成邏輯清晰的知識脈絡[4,5]。通過思維導圖創作比賽這種形式,教師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醫學生物化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將繁雜的知識點融會貫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文探討了生物化學教研室舉辦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的實踐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1對象與方法

1.1比賽對象

比賽學生分別來自2018級和2019級兒科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五年制/“5+3”)、麻醉學等專業。參賽學生均為本科二年級學生。

1.2比賽時間

比賽時間為第二學期教學第14周,生物化學教研室作為比賽組委會向全校開設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班級發送大賽通知。發出通知后學生有兩周時間進行創作,由各班級任課教師為參賽學生提供輔導,在截止日期前按班級報送參賽作品。

1.3評比過程

參賽作品由組委會進行編號并保存,由高年資教師作為專家評委進行初篩,選出入圍決賽的作品。入圍作品在展示期內再由師生從整體布局、主題內容及思維邏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為入圍作品進行投票,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1.4問卷調查

為了解學生對繪制思維導圖的認識和對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效果的看法,收集學生的意見與建議。本次調查利用問卷網,向隨機選取的三個參賽班級發放問卷。

2結果

2.1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獲獎專業統

計2018年和2019年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共產生一等獎10組、二等獎16組、三等獎28組。臨床醫學專業獲獎組數占比22.2%,其次是兒科學專業占比18.5%,檢驗醫學專業占比最小為3.7%。一、二等獎中,獲獎組數占比最大的均為兒科學專業,分別為50.0%、31.3%,三等獎占比最大是臨床醫學專業,占比為32.1%。兒科學獲獎層次最高,均為一等和二等獎,臨床醫學獲獎組數最多,一、二、三等獎均有收獲,其中三等獎獲獎組數在所有專業中第一,大部分專業均有二、三等獎獲得,檢驗醫學無一、二等獎獲得,醫學影像學無二等獎獲得,詳見表1。

2.2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問卷共包括12個問題。①你平時何時會采用思維導圖這一工具?②你認為思維導圖對學習哪方面有幫助?③你認為思維導圖對于提高哪方面學習能力有幫助?④你認為影響思維導圖平時應用的因素有哪些?⑤如果平時教師在醫學生物化學授課時能使用思維導圖,你是否贊同?⑥通過參加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你對思維導圖是否有興趣?⑦你認為舉辦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這一形式怎么樣?⑧你認為參加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對提高醫學生物化學學習興趣有幫助嗎?⑨你認為參加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對提高同學們合作意識有幫助嗎?⑩你認為參加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對提高同學們動手能力有幫助嗎?瑏瑡你認為參加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對于理解生化代謝通路有幫助嗎?瑏瑢你對思維導圖比賽有何意見和建議。其中問題①-⑤為引用問卷網上既有問卷題目,部分題目進行了修改。問卷調查為匿名進行,發放學生共計117人,回收問卷117份,有效問卷105份。問卷有效率達到89.7%。針對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認識,統計結果顯示,學生的認識主要傾向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整理知識(89.74%)、有助于提高復習效率(56.41%),少數學生選擇有助于提高預習效率(17.09%),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思維導圖主要是幫助整理知識和記憶知識,而對知識未完全了解的情況下,思維導圖對預習的幫助效果有限。此外,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可有助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88.03%)、記憶能力(57.26%)和理解能力(55.56%),說明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基本認識與使用思維導圖所能產生的效果是一致的。對于“你認為影響思維導圖平時應用的因素有哪些?”這一問題,學生選擇主要集中于“學生不積極參與”“對思維導圖了解不深入”“繪制思維導圖的難度太大”,反映了學生即使參加過思維導圖創作比賽,仍然會有無力感,需要教師在學生創作前進行動員和輔導。90.59%的學生支持教師在醫學生物化學授課過程中能融入思維導圖,因此,教師在上課時可結合思維導圖啟發學生思考知識點間的聯系。針對學生對思維導圖創作比賽的看法,統計結果顯示,過半數參加過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的學生對思維導圖這一工具產生興趣(56.41%),并且大多數學生認為通過參加比賽,對提高合作意識(65.81%)、動手能力(77.78%)、生化學習興趣(70.09%)、對生化代謝通路的理解(77.78%)均有幫助。70.94%的學生認可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這一形式。為便于今后繼續對思維導圖創作比賽進行改進,我們設計了“你對思維導圖比賽有什么意見和建議”這一問題。有學生表示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安排的時間較晚,已經臨近期末,與其他考試時間也接近,在時間分配上很難處理。也有學生表示對思維導圖的構圖把握不清,需要教師進一步的培訓,以便有效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

3討論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最早是由英國人東尼·博贊于20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思維導圖在分析問題、培養創造力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6]。本文以正在學習醫學生物化學的醫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認知為出發點,結合教研室舉辦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的實施效果發放調查問卷,初步探討比賽實踐效果和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認識情況。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對于思維導圖創作比賽的評價,分析思維導圖創作比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對今后繼續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3.1有益經驗

通過此次創作比賽,我們獲得了以下經驗。①從比賽收到的學生作品數量來看,學生參與創作繪制的熱情較高。思維導圖創作比賽這一形式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完成變為主動出擊,促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以賽促學、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觀的目的。②從比賽獲一、二等獎分布專業上統計結果看,兒科學專業所占比例最大。雖然兒科學專業學生入學平均分數不高,但是繪圖能力優于入學成績更高的臨床醫學和臨床醫學本碩班,提示兒科學專業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習類型也許更加偏向視覺型,相比其他專業,兒科學專業學生繪圖構思能力更強,對通過繪制思維導圖進行學習的熱情更高,今后教學中可以多加鼓勵。③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創作比賽搭建了一個師生、生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在繪制過程中學生能就不清楚的概念主動提出問題,同時教師也能更好地為學生梳理知識,答疑解惑。比賽要求以3人以內為一小組完成參賽作品,可以讓學生各取所長,有效促進合作意識。④思維導圖的繪制是邏輯思維的訓練和表現,可以直觀反映各種信息之間的關聯情況,培養學生的整體性思維,通過逐層細化,對知識碎片進行全面梳理,從而把握繁雜的概念[7,8]。在比賽中,生物化學教研室收到過令人驚艷的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作品。部分優秀作品將臨床病例與醫學生物化學融合,比如以糖尿病或肥胖病人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為主題,生動描繪患病狀態下的人物形態、器官外形營造出適宜的臨床病例情境,再以微觀環境內的葡萄糖為中心詞,選擇代謝通路中關鍵的中間產物比如磷酸二羥丙酮(既是糖酵解、也是甘油異生成糖的中間產物)或者丙酮酸(作為糖、脂肪、蛋白質代謝聯系中的重要“節點”)作為發散性繪制的切入點,將各種代謝物之間發生的互相轉變進行聯系遞進。學生對于這類樞紐點的正確把握,是準確繪制醫學生物化學思維導圖的關鍵和形成整體思維觀的前提。⑤生物化學教研室將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的優秀比賽作品制作成展板,給學生提供范例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

3.2不足之處

創作比賽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①有些作品是從網絡上模仿,缺少自己的挖掘,只是將知識點進行簡單羅列,對物質代謝反應專有名詞標注不準確以及反應上下游方向描述錯誤,說明學生對知識點并沒有理解到位。②個別作品為了模擬情境,將抽象概念過分擬人化、卡通化,作品整體邏輯構架較差,喪失了思維導圖的實質。③部分作品沒有從一個核心主題詞出發,同時延伸的二級分支、三級分支較少。以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為例,個別作品只拓展到合成所用原料以及酶,沒有進一步聯系到阻斷合成所用的6-巰基嘌呤等,說明思維發散的廣度與深度不足。④作品創新意識欠缺,對課本以外的知識聯系少。醫學生物化學作為知識更新速度最快的學科之一,從提交的作品來看,主題相對單一,均是教科書上要求掌握的基本內容,沒有與前沿進展進行有效關聯。⑤對于比賽的建議,有學生表示思維導圖創作比賽安排的時間較晚,已經臨近期末,接近其他考試時間,在時間分配上很難統籌。

篇(3)

2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伴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生物化學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所以醫學生物化學教學的手段也應該進行創新,對學生想象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醫學生物化學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動手能力能夠與時俱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將醫學生物化學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將它們給予多彩的表現形式,對教學結構進行完善,這樣能夠充分的滿足學生們對于醫學生物化學的好奇心,提升學生們在一定時間內接受知識的速度,使學生對于醫學生物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對生物化學比較先進的知識進行了解,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學手段進行了創新,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了比較全面的要求,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求學生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對醫學生物化學知識點進行想象創新,比如酶的誘導契合學中,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圖片以及動畫信息的傳遞,學生在觀看了相關多媒體信息之后,可以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對酶的實際形態進行聯想,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酶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在實驗技能教學實踐中,如蛋白質組學研究、幾種電泳、層析方法的區別與實踐等一些微觀、抽象、機理復雜,難以重復,實驗難度高,成本大,難以實地、實景、實體操作訓練和無法示教的教學內容,可以運用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環境,使學習者仿佛身臨其境,既節約成本,又提高教學效率。

3突破教學難點,重視學生課后復習

在對醫學生物化學課程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教學大綱進行了解,然后根據自身實力以及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教學難點的剖析,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教學問題進行明確化。教師在進行難點教學的時候,應該對難點進行層次分析,從簡至繁,逐漸的加深教學程度。學生們的學習時間有限,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們的課后復習,在課程結束之后,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后習題,但是學生對于這種布置很是反感,教師必須對習題進行選擇,盡量挑選一些趣味性比較強,但是理解程度又不深的題目,讓學生在進行問題解答的時候不會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會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索,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理解程度,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有所上升。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很是豐富,所以必須要求教師對難點進行準確把握,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課后復習,才能避免學生出現知識點認識模糊的現象發生。然后再加上課堂上教師大方的舉止、幽默的語言和活躍的課堂氣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逐漸改變生化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不利局面。

4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分開教學

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由于涉及到的教學內容繁多,分子結構復雜,且物質代謝變化多樣,所以學生們對于這些知識點認識不夠徹底也是比較常見的,加上還有繁重的實踐知識,導致學生對于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接受程度不佳,所以必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分別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醫學生物化學中繁多的理論知識,應該進行分類,在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結構以及功能學習的時候,可以從分子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將發病機理進行總結,并且以營養學的角度進行飲食調節。對于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可以通過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具體化,聯系實際情況進行知識分析,讓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認識。而對醫學生物化學中的實踐知識,教師首選需要對學生的基礎實驗能力進行訓練,然后對學生的綜合性實驗操作能力進行提升。對于生物化學實驗可以對半分為基礎實驗以及綜合技能實驗兩大模塊。通過綜合性實驗將生化基礎知識串聯起來,培養學生基本操作的相互銜接,鍛煉綜合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對生化化驗單做出基本的評價,體現學生對生化知識的應用能力。

篇(4)

2突破教學難點,重視學生課后復習

在對醫學生物化學課程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教學大綱進行了解,然后根據自身實力以及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教學難點的剖析,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教學問題進行明確化。教師在進行難點教學的時候,應該對難點進行層次分析,從簡至繁,逐漸的加深教學程度。學生們的學習時間有限,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們的課后復習,在課程結束之后,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后習題,但是學生對于這種布置很是反感,教師必須對習題進行選擇,盡量挑選一些趣味性比較強,但是理解程度又不深的題目,讓學生在進行問題解答的時候不會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會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索,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理解程度,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有所上升。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很是豐富,所以必須要求教師對難點進行準確把握,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課后復習,才能避免學生出現知識點認識模糊的現象發生。然后再加上課堂上教師大方的舉止、幽默的語言和活躍的課堂氣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逐漸改變生化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不利局面。

3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分開教學

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由于涉及到的教學內容繁多,分子結構復雜,且物質代謝變化多樣,所以學生們對于這些知識點認識不夠徹底也是比較常見的,加上還有繁重的實踐知識,導致學生對于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接受程度不佳,所以必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分別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醫學生物化學中繁多的理論知識,應該進行分類,在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結構以及功能學習的時候,可以從分子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將發病機理進行總結,并且以營養學的角度進行飲食調節。對于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可以通過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具體化,聯系實際情況進行知識分析,讓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認識。而對醫學生物化學中的實踐知識,教師首選需要對學生的基礎實驗能力進行訓練,然后對學生的綜合性實驗操作能力進行提升。對于生物化學實驗可以對半分為基礎實驗以及綜合技能實驗兩大模塊。通過綜合性實驗將生化基礎知識串聯起來,培養學生基本操作的相互銜接,鍛煉綜合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對生化化驗單做出基本的評價,體現學生對生化知識的應用能力。

篇(5)

【關鍵詞】

微課;生物化學;成人醫學教育;教學模式

成人醫學教育是首都醫科大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首都醫學專科學歷在職醫務工作者提升學歷層次和專業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其人才培養質量直接影響到北京遠郊區縣和社區醫療機構的衛生服務水平和成人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醫學生物化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其理論及技術已經廣泛滲透到醫學的各個學科,是成人醫學教育體系的必修課程。但是,由于它所包含的內容繁多、概念抽象、反應復雜,使得它成為一門“深奧”的課程。對成人教育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基礎薄弱,學習起來更為困難。目前成人教育的醫學生物化學主要采用傳統的課堂集中授課模式,不適應成人教育“成人、在職、業余”學習的特點。因此,探索合適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普及,教育觀念和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微課已逐漸成為教育技術領域探討的焦點,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和學生的青睞。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等特點,適合學生充分利用零碎時間自主學習,是未來成人教育的發展方向。

1成人教育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

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組成與化學反應的科學,醫學生物化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組成人體的分子及其所參與的化學反應,包括這些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合成與分解代謝及其調節,以及人體內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與調控規律,是一門醫學基礎課。但是,由于它所包含的內容多、信息量大、概念抽象、代謝反應復雜,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成人醫學教育與普通高等醫學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年齡結構差異大,20~40多歲;二是學生的基礎差,有的只經過中專醫學教育;三是學生有工作經驗,對知識的需求更加注重實用性;四是學習時間沒保障,經常加班;五是很多學生來自遠郊區縣,上課路途遠,身體疲憊,影響學習效果[1-2]。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醫學生物化學的教學中,我們基本借鑒普通高等醫學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與全日制學生基本相似,只是難度有所下降;在教學方式上則采用傳統的課堂集中授課,以“滿堂灌”的教師講授為主,沒有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缺乏教與學的互動交流。由于教學內容不能與學生的工作實際聯系,使本已帶著工作疲憊的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失去學習興趣;對于教師而言,看著昏昏欲睡的學生,滿腔熱情消失殆盡。這嚴重脫離成人醫學教育的特點與實際需求,最終的后果是成人教育的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嚴重危害了成人教育的發展。

2微課的特點和發展現狀

微課是指以10~20分鐘的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其核心組成部分是教學視頻,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特定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或某項技能進行教學的過程,同時還包括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練習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教學資源。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具有鮮明的特點。(1)教學時間較短:通常在10~20分鐘,較短的時間有利于學生自由選擇課余時間進行學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幫助學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課余零碎時間;(2)教學內容少:微課主要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項技能進行教學,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眾多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3)教學資源容量較小:教學視頻和配套輔助資源一般大小在幾十兆,視頻格式多為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flv、rm、wmv等流媒體格式,適合在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網絡間傳播,方便學生下載到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而且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反復學習;(4)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一個課程就是一個主題,避免了課堂教學中可能發生的無關內容,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用信息[3]。由于微課具有知識內容少、教學時間短、方便利用碎片化時間、滿足個性化需求等特色,較傳統教育模式更具優勢,目前已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熱點之一,微課教育模式已在全國高校、中小學范圍內廣泛應用[4-5]。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還組織開展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應用研究”的課題,在國家層面推動微課的發展。雖然微課在最近幾年發展迅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國依然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微課資源與課堂教學不能有效地結合,使得微課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而且微課的質量也有待提高[6]。

3醫學生物化學微課的設計和應用

考慮到成人醫學教育“成人、在職、業余”的學習特點和微課所具有的時間短、內容少、方便自主學習等優勢,作者結合醫學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設計了醫學生物化學微課并將其應用在成人教育的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將課堂教學與微課資源有效結合,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學效果。根據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特點,我們進行了微課的設計和制作。首先對微課內容進行了整體規劃,將每章的知識點進行劃分和提煉,確定重點和難點內容,從中挑選2~4個知識點,內容多的章節挑選5個知識點,我們一共確定了40個重要知識點。然后根據微課的要求,我們對每個知識點的內容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包括課程導入、重點難點內容的講授、設問、小結,制作教學課件,錄制教學視頻,以及后期的剪輯加工。除了教學視頻外,我們也設計制作了相關的輔助教學資源,包括微教案、微練習、學生反饋等。我們將所有的微課教學資源放在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上,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傳統教學與微課資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總學時是45學時,課堂教學安排24學時,其余21學時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微課的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要求學生利用微課視頻和輔助教學資源預先學習各章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聽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各知識點前后串聯,形成統一的知識體系,同時答疑解惑。課程結束后,對于仍有疑惑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反復學習,直到弄明白為止。學生還可以通過微練習評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在學習中有任何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答疑。這樣就形成了微課學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的教學模式,將微課程和傳統課堂進行有效融合,既避免了傳統課程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又緩解了成人教育學生工作與學習的矛盾,方便學生利用自己的零碎時間學習,減輕學生負擔。總的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學生成績有較大提高,深受學生喜愛。

4結語

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它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人性化的學習,它不僅僅適合于成人教育,我相信隨著移動終端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

作者:余和芬 程杉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參考文獻

[1]范舟岳.高等院校夜大教學問題探討[J].傳承,2010(24):134-135,147.

[2]羅永富.成人高等教育生物化學教學內容改革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6):106-107.

[3]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28-31.

篇(6)

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中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在傳統的生物科學領域和醫學領域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醫學生而言,醫學生物化學更是一門橋梁學科,是將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聯系起來的重要專業基礎必修課[1-3]。在醫學院校,該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二年級,由于尚未開設臨床專業相關課程,學生缺乏臨床知識,絕大多數學生還不能充分認識到生物化學知識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之該課程的學科特點:理論性強、概念抽象、分子結構式種類繁多、代謝途徑錯綜復雜,故被認為是醫學專業中最抽象、最難懂的學科之一。那么在醫學生物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覺得該課程將來是臨床工作的基礎,對將來的臨床工作“有用”,是該門課講授過程中的關鍵之一;另外,和其他基礎醫學課程比較,醫學生物、化學更抽象,課件制作也更偏文字和理論,在講授過程中容易讓學生產生“不好理解”“枯燥乏味”等不利于課堂活動的情緒。因此,如何讓學生覺得這門課程“有意思”“有趣”,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另一個關鍵之處。而想要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精彩的課堂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運用適當的方法導入新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進行學習[4-7],還能夠將整個課堂過程聯系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經典的“臨床案例導入法”“問題導入法”等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思考,提高教學效果[8-10]。本文以“酮體代謝”的新課導入為例,探討“如何通過新穎的導入實現高效課堂”。

1酮體代謝的3種導入方法

1.1承上啟下的問題導入

通過分析饑餓狀態下大腦的能量供應問題,復習上節課的學習內容:腦組織不能直接利用脂肪酸的β-氧化進行能量供應,從而引出問題“饑餓時腦細胞由什么物質提供能量”。具體導入方式如下:首先分析血糖水平正常時細胞的主要供能物質是葡萄糖,同時對糖代謝相關內容進行簡單的回顧;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血糖水平逐漸下降的過程中,細胞的供能物質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可以提示學生:饑餓時脂肪組織中三酰甘油通過脂肪動員產生大量的脂肪酸,可為機體絕大多數組織細胞提供能量;但是,脂肪酸在血液中必須和清蛋白形成復合物才能運輸,而這種復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很大,難以穿透血腦屏障。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饑餓時腦細胞的能源物質是什么”。

1.2“阿特金斯減肥法”導入

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名人明星”等人物的“瘦、胖”照片對比,激發學生對“減肥方法”進行探討的興趣,緊接著引入“不走尋常路”的“阿特金斯減肥法”,該方法是由減肥醫生阿特金斯創立。阿特金斯醫生認為,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糖、淀粉等)才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此方法由于不限制脂類食物的攝入,且減肥效果良好,曾經風靡一時。但是,卻在很快的時間內消聲匿跡[11-12],說明該減肥方法雖然有效,卻也有其致命弊端。緊接著提出問題:阿特金斯減肥法的弊端在哪里?由此問題入手,展開講解。

1.3真實故事導入

通過電影《127hours》中探險家ARONRALSTON的真實故事導入,在2003年4月,ARONRALSTON選擇了位于美國猶他州東部的藍約翰峽谷探險,這里地處偏僻,人跡罕至,但風景極美。但是,在他攀援峽谷的時候,不小心發生了意外,滑落的山石把他的右臂夾在了峽谷的中間,一開始他試圖叫人,打電話求救,但無奈的是這個峽谷很偏僻,附近根本沒有人,而且這個峽谷中間手機也沒有信號;所以他只能自救,他試圖將胳膊從石頭中間拽出,但他發現這也只會消耗他的體力,而要想等到救援,就必須保存體力,因為他背包里只有2個墨西哥玉米煎餅,幾塊口香糖,以及僅剩的約350mL飲水。這是他僅剩的食物,他盡量節省,希望撐得久一點。在堅持了5d5夜之后,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截肢、自救。然后,他用隨身攜帶的一把折疊刀為自己做了截肢手術,術后用單手攀下20多米的峽谷,成功自救。故事講完后,引出120多個小時以后,主人公還能清醒地做出截肢自救的決定,并成功實施,說明其大腦及機體各個組織在當時可以正常運轉,緊接著進入前述的第1種“承上啟下的問題導入”方法,引出問題“饑餓時腦細胞的能源物質是什么”。

23種導入方法分析

2.1“承上啟下的問題導入”方法分析

“承上啟下的問題導入”是本課經典的導入方法,在這一導入中,通過復習糖代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將糖類和脂類物質代謝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同時也有助于提醒學生要按時復習之前學習的內容。但是該方法也有其缺點,即一開始就以生化課程中的內容導入,缺乏新意,很難引起大多數學生的興趣。

2.2“阿特金斯減肥法導入”方法的利與弊

“阿特金斯減肥法導入”,首先通過“明星人物”減肥前后的圖像比較,加之探討的是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減肥”話題,可以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沖擊;其次,該方法提倡的飲食方法———高脂低糖飲食,與傳統的減肥食譜大相徑庭,進一步誘發學生興趣,最后告知學生該方法已經停用,其原因是會引發機體代謝異常,再一次吊學生的胃口。讓學生在一連串的疑問中進入課程的主要內容,在聽課的過程中思考、分析。最后,通過討論或問答的方式,總結出阿特金斯減肥法的弊端在于:這種飲食方案屬于“生酮飲食”,會引發酮癥酸中毒。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優勢就在于:提出了后面課程中將會出現的酮體代謝中的相關內容“酮癥酸中毒”,如此,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聯系、建立代謝的“網絡”概念。但是,這一導入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這樣狂轟亂炸似的問題可能會讓學生“難以招架”,從而放棄思考;另外,對一個已經“過時且有害”的減肥方法,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效果未必良好。而且在這一導入方法中,提到的問題都較深入,和前后章節的聯系緊密,對教師的要求也較高。因此,不建議新教師使用此導入方法。相反,對于經驗豐富、資歷較高的教師和基礎扎實的“好”學生,這種導入會使本課內容顯得有趣又有用。

2.3“真實故事導入”方法分析

篇(7)

教學內容是教學中所傳遞信息的形式,教學內容應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更新與完善。隨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學科發展的步伐,無法滿足學科發展的需求,因此構建新的教學內容體系,是進一步深入教學改革的關鍵,也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1.1緊密結合學科發展、針對不同專業特色,改革教學大綱

以往的教學模式往往側重于“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和“物質代謝及調節”篇章,現在我們改革了教學大綱,將教學重心逐步向圍繞“遺傳信息傳遞”的現代分子生物學知識框架轉移。因此壓縮了“生物大分子結構”、“物質代謝及調節”中的教學內容,而在分子生物學知識框架方面,除了“遺傳信息傳遞”外,增加了“分子醫學專題篇”中的一些內容,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分子生物學內容不足的缺陷,以適應本學科中分子生物學理論和實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此外,我們在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時,充分考慮到不同專業其學科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同等因素,按照以基本的教學內容作為框架,對某些章節的學時數和教學側重點進行微調的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制定出適應不同專業的教學大綱。另外,為順應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需求,考慮到現有教學大綱“內容多,課時少”的問題,在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時,我們還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護士、執業藥師和臨床檢驗師等考試大綱要求制定適合不同專業特點的教學大綱。這樣,在我們所承擔的各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中,其授課學時不同,教學內容側重點不同。

1.2將科研活動融入教學活動,緊貼學科發展前沿,補充學科研究新成果

科學創新人才需要科學創新教育,教師作為教育者是否具有科學創新意識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3]。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這門學科發展的關鍵動力則來自于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科研活動,因此將最新科研進展和學科發展前沿作為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是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此外,在教學中補充最新的科研成果更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多年來我們既從事教學,又進行科研,并且將二者有機結合,以科研促進教學,深化教學改革,更新教學內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存在的問題是學時有限,而且每一位老師的科研方向不同,如何能合理、有效地將科研新進展融入教學過程中,同時兼顧書本知識和學科發展前沿,還需更進一步的探索。為更好地深入以科研促進教學,我們的原則是學科前沿和科研新成果的補充應緊緊圍繞日常教學內容,應作為日常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拓展。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從書本內容出發,每位老師結合自己的科研方向,編寫幾個大約3-5分鐘的科研案例,在集體備課時進行討論,結合各專業特點,在授課的適當時間補充科學研究新成果,并每年及時進行更新。至于科研案例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展開,不同的老師可自由選擇,可以在理論課堂授課時補充,也可以在討論課時開展,也可以在實驗課中進行補充。

2改革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深入開展PBL及CBL教學,加強病案庫建設

目前,教學團隊已在我校生物科學、醫學檢驗、營養學、臨床醫學實驗班等不同專業開展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的PBL及CBL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正在逐步完善病案或案例的編寫,比如將病案設計成一個故事,通常由3-4幕組成,一個案例中整合了生物化學多個章節的知識點,分次呈現給學生。目前我們所構建的病案庫中病案的種類及數量還較有限,需不斷完善和更新,并進一步加強病案庫的建設。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飛速發展,一些最新、最前沿的理論與實驗技術正逐漸被應用于人體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疾病的預防診斷與治療中。為適應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們在豐富擴充病例資料的工作中將目光聚焦于近年來新發現的某些病種、或新的診斷與檢查手段,緊密圍繞遺傳性、代謝性、中毒性、感染性、營養缺乏癥等各類型的疾病編寫案例,以充分體現“創新性”這一理念。此外病案庫的撰寫也要考慮到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我們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特點的基礎上,病例撰寫時具有“專業特色”,因材施教。例如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病案中著重討論病例呈現的臨床表現及相應診斷,學生運用生化知識圍繞臨床表現展開討論,既加深了學生對生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對于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案例可以側重于一些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和一些科研思維的培養中。例如在編寫的“糖尿病”的一個案例中,我們將生物制藥的概念及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胰島素引入生物科學專業學生討論的內容。而對檢驗系學生開展的案例式教學,則偏重于實驗室檢查,學生運用生化知識分析和討論檢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臨床意義。這樣,在實施PBL、CBL教學時,教師就以具體的病案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知識,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在PBL教學過程中,學習更樂觀主動,思維活躍、討論熱烈,探索問題興致濃厚,團隊協作能力、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較大提高,多數學生自我評價中認為PBL教學鍛煉了邏輯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了高層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4]。

2.2堅持雙語教學的應用

近年來,我們教學團隊重視師資力量建設,引進和送出去培養了數位博士,師資力量逐漸雄厚,這些優秀的中青年教師,成為教學團隊實施雙語教學的中堅力量。幾年來,我們鼓勵各位老師堅持開展雙語教學,精心制作英文教案和課件,并組織進行集體備課,相互聽課,及時交流雙語教學中的經驗。此外,教學團隊還從國外知名高校及研究院所引進了2位特聘教授,指導青年教師進行科研活動和英語教學。

2.3大力發展網絡教學資源

目前,國內外都積極進行有關網絡課程的開發和各種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一方面有利于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緩解傳統教學學時少而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另一方面網絡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填充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目前,我們擁有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資源,從生物化學省級精品課程開始,又逐步完成了臨床生物化學、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網絡課程建設,最近又獲得了省級生物化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資助。這些網絡教學資源容量大、覆蓋范圍廣,從生物化學內容到分子生物學內容,從理論教學到實驗教學,提供了多種教學資源,包括教學進度、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習題測試、網絡課堂等。

3完善實驗教學體系,發展教與學一體化

3.1調整實驗教學內容

在實驗課程體系方面,我們擁有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實驗等課程,除了生物化學實驗是面向所有醫學生開設,其他幾門分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以培養基本生化技能為目標,主要是把生物化學基本實驗技術如層析、電泳、光譜分析、離心、分離、提取、制備等融入教學內容中去。近年來,我們調整了該部分實驗教學內容,刪除了部分單純性驗證實驗,增加創新性綜合性實驗,突出學生基本知識能力、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分子生物學實驗主要面向生物科學專業及研究生開設,是以分子克隆實驗技術為主,開設綜合型實驗內容,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實驗課程則是面向醫學檢驗專業開設,包含了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操作、以疾病為主線的臨床常見疾病的分子診斷兩部分內容。

3.2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嘗試“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打破了理論、實踐課的界限,在教學中可采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仿真教學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把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塑造緊密結合起來[5]。我們從各個實驗班抽取一些學習優異,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實驗動手能力的同學作為一體化教學的對象。這些同學組成實驗小組,實驗小組同學會先于其他普通同學完成學習任務。首先老師根據教材內容給小組同學制定任務。實驗小組先預習實驗內容,查找資料,弄清實驗原理,擬定實驗方案,完成預實驗報告。根據預實驗報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需參與試劑配制、實驗用品準備、儀器調試等準備過程,然后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實驗結果記錄和分析等。實驗完成后,這些同學可以回到各自實驗班中,指導其他同學的實驗操作,并且與其他同學一起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結果是否與預期一致展開討論。教師也可以預先設定一些問題,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最后教師梳理、總結討論的內容。討論課程可以分小班進行,也可以幾個實驗班在一起,每個實驗班派出1-2個代表,制作成幻燈片后進行講解、討論。

篇(8)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1(b)-0147-02

Teaching exploration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ZHANG Jian-yu WU Rui-bing DENG Xiu-ling YUAN Hong YE Ji-cheng WANG Hai-sheng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

[Abstra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s not only a leading edge discipline of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medicine.And it has vast connection and cross with other subjects. In this study,how to solve the dilemma in teaching is discussed from aspects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skill and method,practical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ey words]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skill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當代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體內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和化學反應,分子生物學則以核酸和蛋白質為中心。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極大地擴展了生物化學的內涵。近幾十年來,分子生物學領域不斷發現的新理論、新技術,已滲透至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給生化教學帶來了很多難題。理論內容抽象、結構式多、反應式多、代謝通路長等,導致學生理解和記憶難度較大。在具體教學中,學生難學,教師難教[1],這就要求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教學中,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以滿足生物化學的教學。這種改革不僅體現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上,還可以體現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上[2]。為了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生化理論知識,我們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總結了幾點體會,具體介紹如下。

1 教材內容、教學手段的調整和優化

隨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手段的不斷進步,分子生物學知識不斷更新,相應的教學內容也應不斷調整和優化,以體現學科發展。最新的八版教材內容更多篇幅更大[3],有限的學時內確實很難顧及全部,因此,我們將“聚糖的結構與功能”“組學與醫學”列為自學內容;把“維生素與無機鹽”糅合在“酶”那一章里講解;把“DNA損傷與修復”整合在“DNA的生物合成”那一章里講解;“真核基因與基因組”和“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等只講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這樣安排教材,既突出了重點,又體現了新進展,并容易為學生接受。這樣就能保證在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在教學過程中緊扣大綱,將教學任務中的重點、難點轉化為授課時的中心思想。同時還能根據不同的學時和授課對象,選擇恰當的章節與合理的順序進行安排。在教學中還通過總結,進行縱向聯系與橫向比較。幫助學生分清概念,記住要點,刺激學生的求知欲,使內容具體化,易于理解記憶,如講授完生物遺傳中心法則的理論內容后,通過列表來比較復制、逆轉錄、轉錄和翻譯的一些異同點,這樣便于學生探尋規律并掌握重點。

2 開放實驗室,加強實踐教學

篇(9)

YI Fang YANG Ying-xue SONG Yong-ya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subject.To improve the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we report our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ten-year teaching experiences.The teaching strategy and methods are concluded,the teachers′ ability,planning and preparation,teaching method,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solutions are discussed,in order to improve and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biochemistry;International students;Teaching experience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教育各方面的高速發展,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對外交流不斷擴大和深化,我國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教育對國際留學生吸引力增強,具備MBBS招生資格的醫學院校增加,醫學留學生的數量也日益增多[1],對這類醫學院校的教育模式、教學手段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生物化學是從分子層面、微觀角度來研究生命體內的各種分子及其發生的化學反應,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又滲透于生命科學及醫學其他專業領域中,如遺傳、免疫、營養學等,是生命科學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工具。該學科屬于基礎性研究,同時又是20世紀以來發展最快且最具活力的學科之一,知識更新迅速。對于醫學生來說,生物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學好生物化學不僅為學生學習后續的臨床課程打好基礎,也為日后從事醫療相關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其基礎概念多、理論體系抽象、內容龐雜,學生需要適應學科特點,從分子層次來理解生命現象及進程,生物化學成為一門醫學生普遍覺得困難的學科,全英文教學,更是對教師和學生的雙重挑戰[3-4]。我校生物化學教研室自2006年開始承擔留學生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任務,繼而開始全面承擔理論教學任務,在教學實施及師資培養方面積累了部分經驗,現對教學實踐、問題及思考進行總結。

1 教學實施前的準備

要確保留學生教學質量,一方面需要提升學校配套的硬件水平,嚴格執行《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另一方面對教學主體之一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生物化學全英語教學要求任課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良好的英語口語和交流能力,同時這樣的要求也有利于中青年教師的能力培養和個人發展。生物化學教研室選派了教學經驗豐富、口語基礎較好的中青年教師,在教學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教師口語提高訓練、學生情況摸底、教材選用等。負責留學生理論和實驗教學的教師均參加過一年外教口語培訓和專業醫學英語的培訓,并赴國外進行三個月口語培訓。在留學生進校第一學期,對留學生的化學基礎及生物學基礎知識進行摸底測試,以做到心中有數。

教材方面,我們參考了幾本經典的中文、英文原版生物化學教材,如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6],《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7],《生物化學――基礎理論與臨床》[8],《哈珀圖解生物化學》[9]等。以《哈珀圖解生物化學》為主,該教材對基礎知識的闡述簡明清晰,大量圖、表形象生動,便于學生的學習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方面,需要注重與國際接軌,教師在備課和安排各章教學時數時參考留學生回國后執業醫師考試對應的內容和題目,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增加相關的練習題目。

2 教學實踐

2.1 適應學生實際,調整教學內容

由于招收的留學生來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加納、索馬里等不同國家,學生的主要常用語言、文化和教育背景差別很大,部分留學生基礎相當薄弱[10]。隨地域不同,留學生們的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學習態度各不相同,自學能力及組織紀律性兩極分化較為嚴重。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生化課程的開始階段,專門安排了化學基礎和細胞生物學基礎的復習專題,著重復習與后期生化內容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如化學分子,尤其是有機分子的結構特點;化學鍵的種類及特點;同位素的概念及應用;細胞、細胞器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等,以幫助基礎欠缺的學生盡快進入狀態,減輕了他們學習生物化學的畏難情緒,學生反饋良好。

2.2 多種手段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如講授、基于問題的學習、案例討論等,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局限于傳統方法,也沒有一種適應任何內容、任何學生的萬能方法[11]。針對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對生化課程缺乏興趣的現狀,我們在課程中引入了較多與生活和臨床緊密聯系的實例和比喻,使學生對于難以想象的抽象概念及代謝過程,盡量可視化,以生動的圖示和動畫幫助理解記憶,如“蛋白質”一章中,結合小組討論“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使凱氏定氮法測得的蛋白質含量偏高?”以核酸口服液為例子,討論“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由減肥產品左旋肉堿引入“脂肪酸β-氧化”等。通過PBL與多媒體結合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12]。我們參考了國外制作的各種生動準確的Flash動畫,如顯示DNA空間結構、DNA如何復制,蛋白質如何合成和進行翻譯后加工的過程;三羧酸循環及其他營養物質的聯系;呼吸鏈的結構和ATP的生成;基因重組等,這些動畫幫助學生想象和理解了不可見的生化過程,并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他們的興趣。很遺憾的是我國在多媒體教材、動畫制作這方面尚欠缺,并沒有多少原創的優秀動畫可供學生參考。即使在對中國學生授課過程中,教師也傾向于使用國外優秀動畫。

另外,我們發現多數留學生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喜歡拷貝教師的課件作為課后復習的參考。雖然學生的基礎背景知識兩極分化,整體相對于同級的中國學生較弱,但他們很喜歡參與課堂討論。教師如果長時間進行單純的講授,學生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和積極參與。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嘗試在課堂上增加提問和討論,并在每節課結束前進行小結,給出一些選擇或判斷題,以供學生檢查自己對課堂討論要點的理解。在每章課件后都附上要點總結和本章思考題作業,要求學生及時復習和完成,教師定期收集作業批改。作業成績以一定比例納入總成績計算。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對生物化學的理解程度和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影響。口語標準、講解生動易懂、善于聯系生活實際及臨床的教師很受學生的歡迎,這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本教研室承擔留學生教學任務的都是中青年骨干教師,但是他們在國外學習的時間畢竟較短,在口語交流方面受到限制,一方面需要教師們自己不斷努力提高聽說水平;另一方面也需總結各地留學生發音的差異,以便更好地適應于與他們的交流。多數留學生對中國的文化傳統等充滿興趣,非常樂意在課后時間與教師、中國同學交流。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教學任務的加重,大學當中的師生交流逐漸減少。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嘗試每周安排固定的教師答疑時間,在課余時間與學生多交流,并積極參與留學生的各種活動,如圣誕晚會,以加深師生的了解,介紹學習經驗心得等,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學校的學習。

2.3 適當測驗練習,及時反饋調整

及時了解教學效果,跟蹤學生學習情況,正確運用考試及各種調查反饋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13]。很多留學生基礎較差,自制力較欠缺,課后缺乏動力去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在考試中及格率較中國學生低。為提高教學實效,我們增加了作業、課堂小測驗和月考的次數,并在實驗考試中增加了口試環節,以檢驗學生的學習進展。雖然這樣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加大測驗密度便于教師獲得及時反饋,把握學生學習進度,針對問題可進行適當調整、改進,并可有效避免學生平時學習不抓緊、期末集中學習備考的情況[14]。學生總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月考成績和作業成績三部分成績組成。據學生的反饋,他們也更歡迎這樣的考核方式,有效避免了平時拖拉,期末集中備考壓力太大的現象;也更好地促進了他們的平時學習,可更真實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4 重視實驗教學,提升應用能力

生物化學從微觀的角度研究生命體內的各種分子及其發生的化學反應,理論學習常讓某些同學覺得不夠直觀,難以理解,而實驗課學生自己動手,參與性、互動性強,是幫助留學生進一步理解基礎知識、鍛煉應用能力的優秀平臺[15]。我校留學生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分為兩學期,首先開設生化基本實驗,對學生進行基礎技術訓練,熟悉相關理論知識和鍛煉動手能力,再進行探究性、綜合性實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實驗技術,理解疾病的發病機制,鍛煉形成基本的科研能力[16]。在進校初期,留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普遍較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設置了高于中國學生的實驗時數,以培養基本的實驗技能。從移液管、微量加樣器的準確使用,到離心機、電泳儀、分光光度計、PCR儀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都需要從頭開始,幫助他們打好基礎,鍛煉動手能力,并促使他們形成嚴謹細致的操作習慣。在此基礎上,開設了與臨床聯系較緊密、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如尿樣異常成分的檢測、血糖檢測等,既可幫助學生熟悉和理解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也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實驗技能。盡量嚴格要求,每次實驗除主講帶教教師外,還有2位助教教師觀察及輔導學生操作和回答疑問等。嚴格規范實驗報告的寫作,每次實驗報告均增加2~3道需要學生進一步思考或查閱資料方能回答的思考題,以擴展他們的思維,進一步幫助他們理解相關理論知識,聯系臨床應用。

在實驗考試中,我們借鑒國外經驗,操作考試、筆答和口試三種形式結合,綜合進行打分。雖然這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反饋效果卻很好。可惜由于教研室教師人數的限制,我們并未能在中國學生的實驗教學中進行同樣的考試改革。

3 經驗及反思

我校從2005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對師資培養提出了很大挑戰,同時也促進了師資建設和學科發展。教師通過留學生教學,提高了英語水平和溝通技能,鍛煉了自身能力,并促進了本校雙語教學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17-18]。

篇(10)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涉及專業很多,比如藥學、護理學、臨床醫學等,隨著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時間的增長,我們發現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既有優勢,比如方便、形象、生動、直接等,也存在一些劣勢,即不足之處。為了使醫學生物化學教學質量更佳,該文分析了醫學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希望可以揚長避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醫學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參與意識不強,思維能力減弱

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整個認知過程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主導作用。教師教學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然而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等特點,若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很容易加快教學速度,導致學生參與意識不強,思維能力減弱,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

1.2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多媒體課件都是由授課教師自己動手完成的,由于授課教師平時的教學任務很重等客觀原因的限制,導致最終的多媒體課件往往差強人意,通常只是將課本上的內容機械地復制到多媒體課件中,或者一味地追求課件的外觀精美,使得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不高,無法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和優勢。

1.3過分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同其他課堂教學手段一樣,它也只是眾多教學手段的一種,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否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大大減少,甚至教師將變成教學的“機器人”,如此無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因此,不能過分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而是應該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4影響教師個性化教學水平的發揮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某個學生說特別喜歡某個教師,這是因為傳統課堂是教學的舞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在向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和魅力,而多媒體教學不具備該特點,或許會因此降低對學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很可能影響教師個性化教學水平的發揮。

2合理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醫學生物化學是一門較難學習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覺得內容難以理解和記憶,基于此,多媒體教學十分適用于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結合上文所述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應合理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具體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2.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手段

教師應提前做好功課,包括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遇到的困難等,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知識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其不同之處突出表現在講課速度和授課方式上,比如對于基礎知識水平較差的學生,應適當減緩講課速度,同時多采取傳統教學的授課方式;對于基礎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快講課速度,同時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進行教學,并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多進行課外閱讀等。

2.2注重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動態特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需要寫大量板書,由此占用的時間是非常多的,無形中縮短了教師講授教學內容的時間,教師們常常為此感到無奈。而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出現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因為多媒體教學具有動態特性,往往只需要一個小電影或者小動畫就能將難以理解的、枯燥的生物化學知識生動地體現出來,對于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質量而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不斷更新知識,制作高水平的課件

教師應該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中抽出時間學習如何制作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課件做到圖片豐富、內容富有條理性,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是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這一優勢,不斷更新知識,制作高水平的課件,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每張幻燈片的文字行數不宜超過7~9行;多媒體課件的文字運用合理,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配以多媒體動畫,動畫不宜過多等。

2.4豐富課件內容,適當鏈接動畫及圖片

在多媒體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插入一些緊扣教學內容的圖片,或者將某些難以理解的動態反應過程以動畫形式予以展示,可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生物化學作為重要的基礎課,與臨床聯系廣泛,在講課中插入一些圖片,如糖尿病足、肝硬化、甲亢、佝僂病、白化病等患者的圖片,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增加感性認識,也便于枯燥的生化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相互聯系。總之,多媒體教學無疑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其應用應該得到推動。但是無論何時,教學主體是學生這個問題不容忽視,應隨時了解學生的要求,結合教學實際,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手段。

作者:何毅 單位:達州職業技術學院

上一篇: 設計調研論文 下一篇: 大四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热99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偷窥精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