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1 18:22: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文新課改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新課程培訓進行了20天。可當手中拿著高一新課程教材,腦中裝著新課程的觀點和理念,真正面對高一新生的時候,卻又不知道這新課改的課堂該怎么組織,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狀態中,上了一個多月的課,困惑掙扎了這一段時間后,沒想到《奇妙的對聯》這一節課卻給了我一些啟示,讓我看到了新課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對聯》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形式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能力。對聯對學生來講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如楹聯、春聯、賀聯、挽聯等。但是真正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對對子,好像又沒那么容易。以前課堂教師只是一味的理論講解,學生似懂非懂,動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課改如何組織課堂,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動手是備課必定要深思的一個問題。枯燥的理論講解不可能使學生有什么收獲。于是,整節課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學生分析理論知識。走上講臺,我問了一個問題: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有這樣一道試題,上聯:孫行者;下聯:——。有以下幾個答案:之,韓退之,祖沖之,王引之等。閱卷的老師認為非常好,為什么?同學們看到是清華入學考試的題目,來了興趣,又看到如此簡單的上聯,更有興趣,看到只是評價答案而不需要對,更是興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言開了。一些同學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對。我說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識短文中有講解,能回答上來,說明這些同學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學回答上聯中間字是“行”,下聯中間字是“適、退、沖、引”,都與行動有關,相對仗,我說好,這就是對偶。接著,我就又問,誰能從內容上評價一下?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最終有一個學生小聲地說了一句“之是一個首倡白話文的作家”……我及時地捕捉到了這個信息,便要他再重復一遍。同學們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來。我想有戲,我問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學說了一句:“那還用說,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孫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沖之的圓周率……一個小問題引發了學生各方面的思考。看來,設計問題要巧妙,有趣味。
理論知識解決了,第二個環節就需要考查一下學生的文學修養。我把幾副與一些名人有關的句子寫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畢生心血似——。(茅盾的兩部作品,查資料填寫)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幾個作家)
同學們在一番緊張的翻閱資料、討論之后,答案準確地寫了出來。我又不失時機地進一步提問:《子夜》、《春蠶》寫了什么內容?你還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幾個人物?他們的代表作是什么?連續的問題,不但沒有讓學生感到厭倦,相反,他們的興趣卻越來越高。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簡單的問題卻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的文學儲備,真令人驚喜、欣慰。
整堂課的還在第三個環節上,學生當堂對對聯。開始我只要求每組寫兩句上聯,相鄰組對下聯。一會兒,情況就失控了,上聯一出,學生就爭著搶著對下聯,一個上聯甚至有好幾個下聯,學生也不由自主地離開了座位,圍著講臺,思考著,評論著,爭搶著,沒有了回答問題的羞澀,沒有了課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展現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聯,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便驟然響起。黑板的每一個角落都寫滿了學生稚嫩的對聯,如
中國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彎彎曲曲,曲曲折折。
平頂山頂平;青草地草青。
東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殘陽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組擂臺熱火朝天;鷹城二高運動盛會硝煙四起。……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不愿離開,還圍著講臺討論著……
課下交流,業務校長說,這節課,上得很好,如果買來紅紙與毛筆,當時讓學生來寫對聯,豈不是錦上添花?一語道破天機,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怎么完成?怎樣在課堂上落實素質教育……回憶一下參觀所見,資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課改的課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做學習的主人。
反思這一節課,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設計課堂問題一定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不是傳統的分層、背景、寫作意圖與思想,讓學生局限在這樣的框框中而厭倦。形形的資料給了學生偷懶的機會,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殺了學生的思維。備課切記遠離現成的教案,給自己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更是給學生一個創新思維的機會,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把“備學生”放在首位。
高中新課程培訓進行了20天。可當手中拿著高一新課程教材,腦中裝著新課程的觀點和理念,真正面對高一新生的時候,卻又不知道這新課改的課堂該怎么組織,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狀態中,上了一個多月的課,困惑掙扎了這一段時間后,沒想到《奇妙的對聯》這一節課卻給了我一些啟示,讓我看到了新課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對聯》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形式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能力。對聯對學生來講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如楹聯、春聯、賀聯、挽聯等。但是真正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對對子,好像又沒那么容易。以前課堂教師只是一味的理論講解,學生似懂非懂,動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課改如何組織課堂,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動手是備課必定要深思的一個問題。枯燥的理論講解不可能使學生有什么收獲。于是,整節課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學生分析理論知識。走上講臺,我問了一個問題: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有這樣一道試題,上聯:孫行者;下聯:——。有以下幾個答案:之,韓退之,祖沖之,王引之等。閱卷的老師認為非常好,為什么?同學們看到是清華入學考試的題目,來了興趣,又看到如此簡單的上聯,更有興趣,看到只是評價答案而不需要對,更是興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言開了。一些同學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對。我說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識短文中有講解,能回答上來,說明這些同學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學回答上聯中間字是“行”,下聯中間字是“適、退、沖、引”,都與行動有關,相對仗,我說好,這就是對偶。接著,我就又問,誰能從內容上評價一下?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最終有一個學生小聲地說了一句“之是一個首倡白話文的作家”……我及時地捕捉到了這個信息,便要他再重復一遍。同學們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來。我想有戲,我問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學說了一句:“那還用說,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孫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沖之的圓周率……一個小問題引發了學生各方面的思考。看來,設計問題要巧妙,有趣味。
理論知識解決了,第二個環節就需要考查一下學生的文學修養。我把幾副與一些名人有關的句子寫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畢生心血似——。(茅盾的兩部作品,查資料填寫)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幾個作家)
同學們在一番緊張的翻閱資料、討論之后,答案準確地寫了出來。我又不失時機地進一步提問:《子夜》、《春蠶》寫了什么內容?你還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幾個人物?他們的代表作是什么?連續的問題,不但沒有讓學生感到厭倦,相反,他們的興趣卻越來越高。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簡單的問題卻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的文學儲備,真令人驚喜、欣慰。
整堂課的還在第三個環節上,學生當堂對對聯。開始我只要求每組寫兩句上聯,相鄰組對下聯。一會兒,情況就失控了,上聯一出,學生就爭著搶著對下聯,一個上聯甚至有好幾個下聯,學生也不由自主地離開了座位,圍著講臺,思考著,評論著,爭搶著,沒有了回答問題的羞澀,沒有了課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展現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聯,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便驟然響起。黑板的每一個角落都寫滿了學生稚嫩的對聯,如
中國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彎彎曲曲,曲曲折折。
平頂山頂平;青草地草青。
東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殘陽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組擂臺熱火朝天;鷹城二高運動盛會硝煙四起。……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不愿離開,還圍著講臺討論著……
課下交流,業務校長說,這節課,上得很好,如果買來紅紙與毛筆,當時讓學生來寫對聯,豈不是錦上添花?一語道破天機,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怎么完成?怎樣在課堂上落實素質教育……回憶一下參觀所見,資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課改的課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做學習的主人。
反思這一節課,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設計課堂問題一定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不是傳統的分層、背景、寫作意圖與思想,讓學生局限在這樣的框框中而厭倦。形形的資料給了學生偷懶的機會,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殺了學生的思維。備課切記遠離現成的教案,給自己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更是給學生一個創新思維的機會,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把“備學生”放在首位。
最近,各種課改觀摩活動此起彼伏,觀摩課、調研課、示范課、評比課接二連三。稍作注意的話,你就會發現,目前的語文教師很怕講,能“少講”則“少講”,能“不講”則“不講”,盡量多讓學生講,多讓學生活動。因為越來越多的老師認為,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必須做到“少講”,甚至“不講”。于是,課堂上出現了學生泛泛而讀,冠以“自讀自悟”;濫用多媒體課件,名曰“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想方設法追求課堂活動的熱熱鬧鬧,千方百計在教學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顧及教學的實效。
從以前教師的繁瑣分析到現在教師談“講”色變,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從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好好研究“講”,正確反握“講”的作用。學生各抒己見,老師加上精當的評點,就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學生自主探究,老師加上啟發引導,就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自讀感悟,老師加上精妙的點撥,學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我們不能該講的不講,該挖掘體會的不去挖掘體會,這樣的教學勢必缺少深度和廣度,也不得學生的發展。課堂上的“兵教兵”運用得當,固然有效,但教師大多還是能見學生所未見,思學生所未思。教師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這一職能,恰當而精要的“講”還是少不了的。
二、這樣的合作學習有用嗎
眼下,幾乎所有的課堂,特別是公開教學,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從講臺上走了下來,不再“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接近了,學生的確是“動”起來了。但稍作注意,我們會發現有些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很多,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種點綴,只用兩三分鐘時間,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有的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一統“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教師缺少組織教學的策略;有的課堂氣氛似乎很活躍,其實思維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導……
按照最優化的教學過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過程的原理,合作學習無疑是一種極佳的教學方式,它能使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對不同智力水平、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學生實現“互補”,達到共同提高。但如果運用不當,合作學習的這些作用就無法發揮。因此,領會合作學習的精髓,正確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應當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為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們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準確掌握合作學習的規則。教師應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采用相應的策略:或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或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體的意見。
2.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擇的內容要考慮學生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有不同的發現等等,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會收到相互啟發的功效。
3.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課堂上,教師要真正關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要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教師還應考慮學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導他們,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
三、怎樣提問更有效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在課堂上這樣問學生:“你讀懂了什么?”“讀了這一段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思維活躍,各抒己見,充分體現了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每個學生有不同的體驗,老師們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實踐能力的含義很廣大,對學生而言,我認為實踐能力不單指動手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還包涵以下內容,如: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的能力;寫作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積累語言詞江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與人交際的能力等等。
創新教育是以探究性為核心,以科學學習為主體,以興趣學習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注重親自動手實踐,鼓勵實踐和創新的教育。
二、加大提高語文教師創新素質的力度
教師首先要在教育過程中,率先垂范,克服思維的定勢,拒絕平庸,大膽想像,敢于創新,不怕失敗,以研究型的學者風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研讀教材,因材施教。現行教材中的絕大多數課文都是來自作者的生活體驗和心靈感悟。那么,我們的教學應盡量還原生活,并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2.教師要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具備豐富深厚的綜合文化素養,學習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成果。結合本校實際,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學以致用,探索適合實際的教育教學理論,培養以面向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新型的創新人才。
三、利用教學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充分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現代教學手段,我們能夠在更廣大的空間、更廣闊的領域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一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二是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中創新。例如,在講授《楊修之死》這一課時,可將《三國演義》中有關曹操和楊修的關鍵情節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播放于課堂。學生通過觀看,不僅掌握了課文的基本情節,而且能夠深刻領會曹操的虛偽狡詐、忌才多疑、老謀深算和楊修的恃才放曠、狂妄輕率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解課文,學生輕松接受。三是在美育和德育中創新。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有意識、有目的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美、辨別美、創造美,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達到語文科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四是在口語表達中創新。例如,講《春》這一課時,我們可以用多媒體將“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以及“迎春圖”制作成課件并配以經典錄音,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將聲、光、色融匯一體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伴著美妙音樂,模仿朗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既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改革語文課堂教學
課堂是當前教學的主要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從改革語文課堂教學入手。
首先,要改變課堂氣氛。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相互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間人際關系交流的過程。融洽師生關系,努力創造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圍,學生才有可能暢所欲言,真實地表現自己所思所想,學生才能走出自己的領域,打破陳舊的模式,大膽地想象與創新。
其次,改革陳舊的教學方法。“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學生的差異,以及課堂上要完成一定教學任務的時間限制,不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有關活動,往往是少數優秀生得以活動鍛練,而大多數學生只是陪襯。這顯然有悖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啟發誘導,設置背景、環境、情景,誘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思考、活躍思維。第二,質疑引導,在教育過程中結合學生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的疑難問題,提出易難適度,而又富于啟發性,能夠拓展創新空間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體會,第三是延伸指導,即通過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學習成果,向縱向、橫向指出研究方向,提出更高的學習目標。
再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過去,學生在課堂上是“錄音機”,考試時是“放映機”,在學習過程中很少有創造性。常言道:“方法大似氣力”。教師要適時地啟發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借鑒先進學法的基礎上,探討出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養成關于觀察,主動積累,大膽質疑,勇于革新,不畏挫折的學習精神。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機結合
“生活處處有語文”。我們可以把語文教學活動置入豐富多彩的實際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活動中創新。如在聽說能力培養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進行主題演講的比賽,即興辯論等;定期開展班級、校級演講比賽。在讀寫能力培養方面,堅持“一日一記”制度;堅持“讀書活動”制度,并摘錄讀書筆記,使校園充溢濃濃的“書香”氣息。引導學生將語文理論知識及課外積累的知識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辦好校刊,學生“手抄報”、板報等。積極組織學生稿件向相關報刊推薦等。在實際操作中,張揚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展示他們的豐采。
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擴大學生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為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
2.幼兒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2.1興趣第一的原則
對幼兒園里的孩子而言,興趣是最重要的,學習和玩耍在他們心中已經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而新課改理念也要求以新的教學方式突出教學的趣味性,幼兒教師對此應該提高重視程度,盡量順應孩子的天性,科學合理地引導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盡量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2.2肯定性原則
幼兒通常內心都很敏感,同時對幼兒教師也很依賴。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應該多給他們正面的反饋,不論孩子們做什么事,提什么問題,盡量從積極的角度去肯定他們,多贊美和鼓勵他們,這樣有助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的身心能比較順利地成長。
2.3平等原則
新課改中強調幼兒教師和幼兒之間應建立起平等、融洽的關系。在這一要求下,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讓幼兒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通過相互合作、共同討論等方式來進行學習。教師在師幼平等、尊重幼兒的基礎上,要以幼兒同伴的身份與他們一起游戲和交流,使他們切身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理解,這樣有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3.幼兒教育的策略分析
3.1確定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
幼兒階段不僅是孩子們的人生起始階段,同時也是他們的各種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開始形成的階段。而且由于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可塑性非常強,如果在幼兒教育階段能夠塑造好孩子們的品質和習慣,對他們將來的成長將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基于這一原因,幼兒教師在確定教育內容時要將對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放在第一位,而把知識的教學放在次要的地位,盡量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和學習。
3.2明確幼兒的教學內容
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必須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不能貪多求快而設置超出他們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教學內容,另外還要保證不同教學內容之間要保持平衡。
3.3家校有效溝通和合作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構成了幼兒教育的完整體系,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相互之間無法取代。針對當前家長普遍不重視家庭教育的問題,幼兒園要以平等、合作的態度來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盡量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同時要幫助家長提高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讓他們明白雙方的有效合作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導家長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在這一過程中,父母也要不斷學習和提高,有效彌補孩子在幼兒園學習缺失的部分,這樣才能給幼兒完整的教育。
(一)讀書指導課
給學生講清閱讀的重要性,為學生選好書籍,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二)美文欣賞課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抓住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機地引導。當然,在學生閱讀前,教師要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使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層次。在這些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和已有的閱讀能力,獨立品評,勾畫詞句,批注所感。每一節的美文欣賞課,可以留出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說一說自己都讀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三)讀書匯報課
為了避免閱讀課枯燥無味,要適當開展一些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例如:朗誦比賽、摘抄展覽、“我喜歡的一本書”作文競賽等。
上好閱讀課,才能讓學生讀到更多的書,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讓他們的情操得到陶冶,讓他們的語文能力得到提高。
二、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語文課堂教學,語文課堂應該分成三個類型:自學課堂、解疑課堂和訓練提升課堂。
(一)在自學課堂上,為了提高學習效率,要進一步完善自學案。不要把自學案的學習目標定得籠統,以免使學生自主學習無從下手,自學完后感覺根本無法實現學習目標,很盲目。教師要把自學目標定得更加具體、明確,化大為小,由一個又一個的知識和問題構成網絡,更加切合學生實際,一節課下來讓大部分同學能心中有譜,各有收獲,頗有成就感。
在自主學習的階段,依據不同的學習內容,要定時定量地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一直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最后的15分鐘要留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交流自主學習成果,分享獲得的信息,互相解答自學中產生的問題,把討論中遇到的困難寫在自學案的我的疑問處,以便下節課師生共同解決。最后的5分鐘是自學檢測,訓練題目包括基礎題、綜合題和拓展提升題。
在自學課上,要想使學生對重點問題的合作探究更明確,應該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1.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小組學習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利用學習小組,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針對語文學科,一般來說,較簡單的學習內容,例如字詞音形義等,只需要個人獨立學習或開展全班教學,而較復雜、綜合的學習內容,尤其是學習重點等需要探究的問題、拓展的問題或者對文章主旨的感悟等問題,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2.在自學過程中,當出現下列情形時應該安排小組合作重點討論:學生做題思維受阻;學生所做的問題的答案不唯一。因此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認真觀察學生所做的自學案,有重點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當然,我們要高效使用學習小組。
首先,明確小組學習中的職責分工。
相信很多老師在課堂上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都會這樣要求:“小組里相互討論,等一會兒小組里派代表來發言。”可在全班交流發言時,很多小組都沒有代表來發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學生對于小組內的分工并不明確:要派代表?怎么派?派誰呢?這些問題所反映的其實就是學生還沒有形成職責明確的小組合作學習分工的習慣。要使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組員之間明確的分工和職責很重要。對此我要求每個小組都必須設小組長、記錄員各一名。小組長由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監督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尤其是小組內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題目,要填寫在疑問處。
其次,留給學生充分的合作學習時間。
在進行教學時,我們要根據“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求,留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在這一點上教師應有特別強烈的“以學生為主”的意識,不要讓小組合作學習匆匆走過場。特別是當學生圍繞著疑難問題正在激烈討論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完成自己設計的教學計劃中斷學生的學習活動。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不單會給學生留下遺憾,更重要是將會澆滅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
最后,建立一套合理有序的評價規則。
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我的做法是定期為學習效果明顯的小組發最佳合作獎或給團體加分,為個人發最佳個人表現獎或給個人加分。這樣學生的興趣特別濃厚,他們的表現欲特別強,課堂效果也越來越明顯。
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創造一種自由的、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氣氛,利用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心理氣氛來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對學生主體的一種尊重,是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作為教師,我們要對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要從過去的那種“講臺上的圣人”轉變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達到師生之間的平等、和諧、多元互動的教學境界。第三步,在實際操作上,要構建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構建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是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這種模式應該是開放型的,而不是封閉型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是靈活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新課改前,語文課堂的組織形式流程是比較單一的,新課改要求我們在語文的組織形式上,綜合運用集體授課與活動、分組討論和交流、自學與輔導、收集資料與研究等多種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學流程上,靈活多變,按教學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安排。
避免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化
通過學習語文新課改,我們已深深地認識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新理論,轉變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是語文課改的主旋律。但是,在高奏主旋律的同時,我們要進行一些冷靜思考,不要陷入與新課改精神相違背的怪圈,使課改變成一種形式,而達不到課改的目的。在語文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一些老師往往不管教學內容如何,盡量地減少“講”的機會,由原來的“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滿堂答”,老師變成了主持人。其實,這完全是對新課改的誤解,我們不能因為要以學生為主體就把課堂變得面目全非,學生和主體性不是簡簡單單的“滿堂問”“滿堂答”。況且,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任務和目標,如傳統教學中的啟發誘導的講述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豐富廣博的語文基礎知識,運用講述方法,創設情境以聲傳情,將教師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感染、傳遞給學生,以引起共鳴與認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嗎?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全盤否定講述法,該講的時候還是要講,該學生活動的時候就由學生活動。教師的講,關鍵是怎樣講的問題。如果說教師的講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產生想象,有利于學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是我們應該采納的。因此,我們在摒棄教師中心論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走到另一個極端,陷入不必要的誤區。
語文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這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表述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們不應當忽視某一個方面。但在新課改的今天,有一些教師注重了讓學生參與,卻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傳授。這樣一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接受就顯得不夠,更無從談起能力的培養和價值觀的養成。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指學生在擁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參與對知識的探究。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著眼于如何組織教學,如何通過多種教學因素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多動腦而不是單純動嘴,使學生在了解語文知識的同時對語文進行認識,不要單純地追求課堂的“熱鬧”氣氛而忽略了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最后落得“無法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結局。
一、適時的“教師主體性”傳承。
根據教育規律,學生的“學”有其“主體性”,教師的“教”也有其“主體性”。但是,不管教師多么高明,離開了學生的主體心理的主動性,不把學生從被動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不能有效地挑戰學生本初的心理的結構,使之產生個性化的調節和建構,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師只有把學生主動的求知欲調動起來,在學生舊知識結構的邊緣激起興奮灶,促使其向新知識結構作獨特的拓展,教學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課程《語文課程標準》正面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主動性、個性、不可重復的創造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全盤否定教師的主體性地位,所謂“師生平等對話”應當是在人格和層次上的“平等”,在學養上,不平等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合格的教師,其“主體”應該屬于強勢地位,學生“主體”應該屬于弱勢地位。
從這點意義上說,學生的主體需要教師以強勢的主體性去激動。如果教師的主體性沒有一定的強勢,學生的主體性就不可能輕易開放,越是深層的心靈結構越是帶封閉的性質,也就越需要教師的主體強勢去啟動。如教學古詩《楓橋夜泊》一文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句,當學生覺得“月落”、“烏啼”、“江楓”、“漁火”與“對愁眠”的關系難以理解時,教師不應該甘于弱勢主體——用“朗誦”去搪塞,而應該把自己的洞見拿出來,指出:“詩人因為懷著一種憂愁的心情躺臥在船艙難以入眠,所以對看到的‘月落’、‘江楓’和‘漁火’,聽到的‘烏啼’等事物也好像染上了‘愁’的心情”這一深刻內涵。這樣,學生才能身臨其境地理解詩人深刻的意境,而避免出現“因為詩人看到了‘月落’、‘江楓’、‘漁火’,聽到了‘烏啼’,所以,憂愁地躺臥在船艙,睡不著”的錯誤理解。
《課程標準》指出:“教師的權威不是其職位給予的,而是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可見,權威還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在于:第一,它是要教師以自己的強勢主體性來樹立的;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對的,在激起學生主體性的過程中發展的。顯然,在探索知識的課堂,教師不是白白坐在第一席位上的“首席者”,也不是水手,而是探求真理的導航。
二、必要的“教師講解性”傳承。
新課程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重視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變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但也出現了另一種傾向:為了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自己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看得如何也沒有檢查;沒有反饋,由學生一看到底——“滿堂看”。不少教師很怕講,能“少講”則“少講”,能“不講”盡量“不講”。他們認為要落實新課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教師就必須讓出“講”壇;甚至認為“講”是素質教育的“天敵”,是語文課改的“大忌”,是走繁瑣分析的老路。于是,盡量“少講”乃至“不講”。所以,課堂上常常是“討論討論”、“表演表演”,卻少有學生的誦讀,少有教師的課文分析,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當然就淺嘗輒止。
一堂沒有教師精彩講授的語文課或許閃爍著“創新”的火花,或許場面壯觀,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沒有內涵,長此下去,語文課就會變得美得空洞,華而不實;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會“營養不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目標精要地‘講’,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師并不是不能講,不要講,而是要“精要地講”,尤其是學生遇到“體驗性”和“探究性”問題時,就更需要教師的“講”。
1、“講”在“體驗”難以獲得時。
與文本對話,要引導對文本蘊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從而獲得對文本內涵的深刻體驗。如教學《林海》由“木材”引起“聯想”部分時,學生開始只知道我國許多省市用過大興安嶺的木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許多都是用大興安嶺的木材做的,而對它“興國安邦”的意義體驗不到,也表達不出。于是,教師:“我們看到的那些建設要用到木材?”學生:“高樓大廈、礦井鐵路、橋梁隧道……”教師:“這些木材絕大部分來自大興安嶺,它對建設小康社會有什么作用?”這樣,學生漸漸體驗到大興安嶺“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的深刻內涵。而這一切能使國家經濟騰飛、興旺發達;能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強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大興安嶺為祖國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它確實具有興國安邦的意義,學生就不難領略了。
2、“講”在“探究”遇到困難時。
“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的學習方式之一,它以問題探究為主。學生通過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但是,當問題深、難、寬時探究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就要提供資料,適時引導、講解指導學生推動探究的進程,獲取問題的結論。如教學《我的戰友》一文,在讓學生探究當被烈火燒身(外表)時,他是怎么想(內心)的,有的學生說“他在想,早知道會這樣,不加強偽裝就好了”;有的說“他在想,快點吹沖鋒號就好了”;有的說“他在想,自己死了很光榮,值得”等等。學生的探究總是在埋怨、自豪上兜圈圈,始終沒有探究出當時真正的想法——“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寧愿犧牲自己,也絲毫不能暴露目標”。此時,教師可“點講”:“當時,我們潛伏部隊離敵人有多遠?敵人在什么位置?大白天如果我們部隊稍有動靜,那可能出現什么后果?”這樣,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不但自己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探究問題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傳承。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繼承語文教學優秀傳統”。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正是語文教學優秀傳統之一。
從教師教學角度而言,“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指在新舊知識產生聯系的條件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吸取前人經驗和教師把自己所掌握的準確信息、科學的學習方法傳遞給學生。它與機械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有著本質的不同。后者是不管學生懂或不懂,把學生當“容器”,一概強調學生死記硬背結果。
在新課標中對語文的學習仍然是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體會文字所要表達出的情感。
被選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學欣賞價值的,值得學生去進行反復的誦讀。學生讀課文需要建立在不存在字詞問題的基礎上,因此要讓學生養成邊讀書、邊動手的好習慣,在讀第一遍的時候就應該解決字詞問題,并進行積累。其次是在解決文句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理順文章的結構,并需要對優美的語段與有疑問的語句進行標注。這些都需要學生一遍又一遍的去對課文進行誦讀。
需要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沉下心來進行閱讀,要能夠讀進去、讀得正確、流利,還需要做到“扣讀而思”。讓學生在讀的課程中能夠感受到從語言中觸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鼓勵學生熟讀成誦,形成積累。
(二)后思
學生讀過文章之后,都會產生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想法。我們要讓學生們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一起討論、思考。例如在讀過《燭之武退秦師》一課后,有的學生會佩服燭之武的勇敢與智慧,有的學生則認為鄭伯大度、謙遜,有的學生則認為鄭伯不是一個明君,還有的學生則是從秦國的角度來進行了分析。然而不管學生產生什么樣想法都是好的,只要有想法就會有收獲。只有善于思考、敢于發問,才能夠在學業上有巨大的進步,事業取得成功。要有思,必須要先有疑。在課堂上要形成一個“學生問,師生答”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氣氛下,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質疑、思考的積極性,并積極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