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20 17:52: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建筑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建筑文化論文

篇(1)

建筑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是人類思想的寄托,更是人類進步的載體!它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的歷史文化的傳統,讓我們站在今天回望一下中國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儒家宗法觀念與古代建筑形式

儒家文化在中國一直占主流地位,它提倡以孔子所強調的“仁”和“禮”來治理社會。但隨著歷史的發展,為確保社會秩序的穩定,董仲舒在五倫的基礎上又詳細論證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樣君臣、父子、夫婦不僅是人倫關系,更是主從關系。對君王的無條件效忠成了絕對的倫理要求和道德命令。這樣儒家文化其實是慢慢演變成一套具體實在執著于尊卑等級秩序的宗法軌制。隨著歷史的推進,尤其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家宗法倫理成為居室建筑的表現主題。宮殿是中國發展最為成熟、成就最高、規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國建筑的最主要的組成,鮮明地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注重鞏固人間社會政治秩序,特別是強調統治者權威的特色。宮殿是帝王朝會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滿足帝王的物質生活需要外,更重要是以巍峨壯麗的氣勢、宏大的規模和嚴謹的空間格局,給人以強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權威。為了表達宮殿的尊崇壯麗,很早以來,中國就發展了群體構圖的概念;建筑群向橫向生長,占據很大一片面積,通過多樣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種各構圖元素有機組合起來,以單體的烘托對比、遠道的流通變化、庭院空間和建筑實體之間虛實互映。室內外空間的交融過渡,來達到量的壯麗和形的豐富,從而渲染出強烈的氣氛,跟人以深刻感受。它也同時做為一種文化深入到各個領域之中,影響著古代建筑的發展。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與中國古代建筑

中國傳統民居的產生和發展為例,它既反映了人們的生產狀況,風俗習慣,民族差異,,同時又沉淀著人們的審美取向和社會意識。尤其是宗法倫理思想和陰陽五行學說對中國傳統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間構成與場景處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滲入人類的思維,從而影響著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李約瑟曾經說過:“中國建筑總是與自然調和,而不反大自然”。這種看法 準確地道出了“天人合一”這一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審美精神意境。從本質上說,中國傳統建筑能形成有別于其它國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體系,除受制于地域、 民族、氣候、制度及歷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這個幾乎貫穿中國哲學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發展之始終的哲學審美觀念,則更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事實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諧為一,實際上成了古代中國人營構建筑的一種自覺意識和一種理想境界。但同時,另一種文化在社會的進步中相繼產生,便有了道家的自然觀。

三、道家自然觀與中國古代建筑

自然觀是人對生活中的可見的天然世界的認識。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以“道”為最高范疇,認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萬物,亦是萬物存在的根據,同時主張“大地以自然為運,圣人以自然為用,自然者道也”。后來,莊子繼承并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從自然為宗,強調無為。他認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這種自然觀的影響下,我們看到,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營造活動(特別是園林)時,中國古代呈現出與歐洲迥然兩樣的設計思想。同為人工的經營,歐洲的主要造園要素時作為人的對立面的自然之物,在中國卻包容著更多的甚至作為主題與靈魂的建筑物,歐洲園林程度不同地顯示了人工管理、統治的特權的痕跡,而在中國,雖然樹木也經過剪裁,卻因不露痕跡和合于事物原來的特性與規律而被認為時“自然”的,“雖由人作,宛若天開”成了中國古代建筑環境追求的意境。可是,歷史總要前進,社會總在發展,于是中庸之道走進了中國古代建筑文化

四、中庸之道與中國古代建筑

中國傳統思想中,認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謂中庸之道。這種機制使得中國建筑在整體上不曾出現歐洲建筑史上那種跌宕起伏的變化,始終沿著漸變的方向走到了近代。表現在建筑形式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謂以中為貴。

西漢的長安城,就體現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漢的皇城 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與都城中軸線的關系。漢長安城的中軸線是西安門至橫門,再向南穿過南郊禮制建筑,宗廟與社稷分布其東西。都城中軸線的南段在未央宮 上,未央宮是西漢都城中樞,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宮的主體建筑,大朝正殿即未央宮前殿,位于未央宮中央。都城中軸線南段即未央宮中軸線未央宮作為最重要的宮殿 就在其中軸線上。再如唐長安城,更進一步的體現了居中思想,而由于這種中軸線的設計,也使唐長安城達到了一種新境界。以至于其成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必要 材料。都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是其中軸線,朱雀大街寬150米,是當時長安城最寬道路,它處于都城東西居中位置。而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門明德門,朱雀 門,承天門中軸線北端正對宮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極殿,兩儀殿,甘泉殿。它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宮城正門,皇城正門,郭城正門的突出地位,圍繞中軸線, 宮室,官府,宗廟,社稷,市場,里坊對稱分布于中軸線東西。并且其每個里坊設計也體現了居中思想。

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有豐富深遠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禮,以人為本,創作思維上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作為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地區的地理條件,經濟技術和建筑文化有明顯的地域的差異。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是由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組成的。

綜上所述,中國古典建筑體系是一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諧調的完備統一的體系,古典建筑體系處處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說中國的古典建筑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因此可得出結論古代建筑體系與社會文化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對于他們之間關系的研究可以挖掘出兩者之間更多深層的聯系,以求對比當代社會文化狀況,對傳統建筑遺存進行理解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對我們當代的建筑設計以某種啟示,啟發我們對于發揚傳統建筑風格的精髓,指點我們對未來設計方向的探索。

總結

建筑作為一個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文化大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思想息息相關,各種觀念,無時不在制約著建筑文化的表達和發展。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社會生活的方式,文化觀念,美學觀念,價值觀念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在一個強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科技與人文同步發展的這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建筑要有一個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建筑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卻是永遠的必然。

篇(2)

二、重慶地區古建筑的主要特征及現狀

重慶地區古建筑是中國傳統古建筑的縮影,它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古建筑的基本構造,還有它自身的特色,雖然保存至今的很少,但是留下來的仍然具有很大的文物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一)古建筑的類型

重慶古建筑的類型有軍事設施、公用設施、民用設施、園林設施和其他的古建筑形式。

1.軍事設施。重慶因為地理環境特點的原因,有著非常豐富的軍事建筑,如城墻、城門、碉堡等,這些軍事建筑及設施分布在許多古城鎮之中。重慶歷來都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如巴南區的豐盛古鎮在古代是通往南川、涪陵的必經之地,其在清代修有數十座用于防御的碉樓,現今保存完好的有10座。

2.公用設施。歷史上重慶地區的公用設施有寺廟、道觀、會館、墓葬群、古鎮村落老街和道路等。寺廟有很多,包括雙桂堂、慈云寺、羅漢寺等;道觀有老君洞、張飛廟、南山老君洞、沙坪壩龍泉洞等;會館有湖廣會館、禹王宮、文昌宮等;墓葬有巖墓、磚墓、土坑墓等,古鎮村落老街有磁器口、淶灘、雙江古石板街、清西沱云梯街、建于明朝洪武年間羅氏宗祠、巴縣衙門等。

3.民用設施。重慶民用設施有民居、書院等。民居大多是傳統的中式建筑,特色民居是吊腳樓。吊腳樓依山坡就勢而建,因地制宜,是為了防洪防災而建的,遍布于重慶各大古鎮及重慶主城區。書院在產生之初,常與僧院、道觀為鄰,選擇的地址往往在深山老林中。古老的書院體系從中國唐代開始,到清末退出歷史舞臺,存在了1000多年。重慶書院大都是由寺廟或有錢人家的大院改建而成的,如磁器口古鎮的翰林院。

4.園林設施。中國園林是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的一種,講究的是自然山水,融合了中國的各種建筑小品于一體。重慶的園林多屬于寺廟園林和風景名勝區園林,寺廟園林與寺院結合在一起既表現出園林的形態,又反映出宗教的特征。構成寺廟園林建筑群的有亭、臺、樓、閣、雕窗柱廊、橋梁和牌坊等,結合書法、牌匾、繪畫、雕塑、建筑、家具等藝術底蘊,更便于寺廟與園林的完美結合。這些寺廟園林大多又處在風景名勝區內,與重慶山水相結合,通常是背靠山面臨水的風水絕佳寶地,如華巖寺、老君洞等。5.其他。重慶地區還有其他的建筑類別,如窯址、戲臺、石刻雕塑和鹽泉等。窯址,如涂山窯,清溪窯等;戲臺有偏巖古鎮禹王廟前名為萬年臺的戲臺;石刻有淶灘摩崖石刻、路孔的千佛洞、北山摩崖造像、寶頂山石刻;鹽泉有寧廠鹽泉中的白鹿鹽泉。

(二)重慶地區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重慶地區的古建筑屬于緊湊型山地建筑,有著本地的個性文化特征。重慶地區的建筑多以穿斗結構為主,少量抬梁式;磚木竹土為墻,竹作筋相當于現在的鋼筋,再夾土或者碎石作夾壁墻;桃檐形式多樣,有廡殿、懸山等;城鎮街道多以青石鋪之,因此很多古鎮都有石板街之稱;斗拱較簡單,以實撐撐拱居多;吊腳樓設有閣樓、臨街面的單挑或雙挑外廊;窗有空花窗飾和鏤空雕飾等,門主要是以合頁門、搓板門為主;建筑群中都有良好的排水系統,用水主要是以打井取水。

1.建筑原料。重慶地區建筑原料主要是就地取材,如竹、木、磚、石等都是重慶本地方便取用的建筑材料。特別是竹子,此地竹料豐富,為這一地區建筑增添了獨有的特色,竹的運用是重慶地區古建筑材料的一大特征。

2.建筑構圖。重慶的建筑構圖要從建筑個體和群組平面布局上分別來看,個體建筑還是以中國傳統建筑為模式,坐南朝北、木磚瓦結構為主;群組建筑中布局非常靈活隨意,建筑物與園林常常結合在一起。中國的院宅講究的是規矩禮制,而園林講究的是自然。在重慶地區寺廟園林中,宅沒有特別講究對稱,而是隨地形而建,空間形態中重慶古建筑物中通常分為單開間、間和三開間,宅與宅的關系變得主次不明,講內講外。

3.藝術特征。建筑美是設計美和功能美的組合,建筑的形成由于受到思維的局限性,有其不完美性。建筑是物質和精神共同構建而成的,不能隨意地建造,建筑除了要滿足精神的需求外,還需要穩定的結構。精神世界需用物質所表現,建筑是精神世界的物質產物。建筑形態通常由點、線、面、體、質、色構成,并運用光、陰影的作用,帶給建筑的是不一樣的藝術表現。建筑所處的位置、構成的形式都要遵從于功能。藝術特征由裝飾、造型、山水文化、寫意山水、詩意、文人墨寶等方面組成。裝飾類別有門、窗、撐拱、脊飾、檐枋、攔板、雀替、家具、石桌石凳等。文人留下了很多詩、畫形成了山水文化。重慶古建筑所處的環境各異,也因功能意境而不同,所表現的藝術特征具有獨特性。在整體與單個建筑的關系中存在對比關系,單個的建筑具有節奏感,多樣的單體建筑構成了整個建筑群,它又具有整體性。

(三)重慶地區古建筑的現狀

通過對重慶地區的古建筑的走訪及調查,重慶現存古建筑群,如古鎮、老街和古城有數十個,里面的民居、商鋪、牌坊等建筑群保留得相當完整,遭到破壞的古建筑也有許多。其中寺廟建筑也有幾十座,但多數存在不少的損傷,因為白蟻噬咬、自然風化等原因還在不斷地受到侵害。宗教建筑多存在于古鎮中,市中心也有不少,多數都經過幾朝幾代的維修與重建而得以保存,當然也有很多毀于戰爭、等非自然因素。重慶地區古軍事建筑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是合川的釣魚臺,也有逐漸消失的重慶古城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古建筑,它們多集中在一處,有的已經被考古發掘出來,得到了一定的保護,尚未發現的還需要考古隊調查研究。

篇(3)

傳統文化本身就意味著整個民族在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及價值取向這幾個方面的精華,說它是我國文化核心也不為過。當然,個人理解角度不同,有人認為傳統文化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他所指的傳統文化概念就相對廣泛,本文所指的傳統文化恰恰指的是排除糟粕之后的一些基本的文化意象。當今,我國國民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們往往偏向于以西方為美、為好,很多人恨不得說西方的月亮都更圓、更亮,這種文化心理使得我國的傳統文化處在了十分弱勢的地位,很多民間藝術失去了傳承不說,一些重要的文化精神也不再為人們所重視,這是十分悲哀的。在現代建筑景觀中去表現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一種民族特色的體現,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喚起全民文化回歸的心態,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1.2體現自己的文化氣場

建筑和文化一向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它體現著文化,反映著時代的獨特意蘊,表達著非常豐富的精神意義。所以失去文化內涵,建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靈魂。當今,我國一直提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就是要表現出我們國家在文化領域的話語權,讓世界都看到我們中華文化的深厚與博大。那么如何體現我們的文化軟實力呢?筆者認為,建筑風格的改變是個非常鮮明的標識和符號。如今很多外國人紛紛來到中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如果他們踏上我們的國土卻發現我們的建筑風格還在模仿他們的建筑特點,還在追風他們的時代特征,又怎么會真心去認同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只有從自己的內心出發,首先承認自己的文化優勢,并以傳統文化為榮,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文化軟實力,體現自己的文化氣場。

2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景觀中的應用策略

2.1以特色精華文化為重點

在現代建筑景觀中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前提是設計者本身應是一個傳統文化的精通者,最起碼也要對一些重點文化元素有所了解,比如天地相融理念。我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最大特色就是我們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這正是我們東方人的藝術品位與人文精神的體現,這一古老而深刻的傳統哲學亦是我們應該在建筑設計中著力體會與琢磨的。再如意境,中國的古詩中最講究意境二字,古人追求的就是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但凡是這樣的詩才算是真正的好詩,所以意境恰恰也是我國建筑美學中的最高水平與境界,即人們雖然只看到了眼前的建筑,但它的那份神韻卻能夠使人產生無限的美感與遐思,這種形神兼備、虛實相生的辯證統一是中國建筑不應拋棄的重要文化精神。

2.2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

到目前為止,我國多數表現傳統文化的建筑采用的基本都是表面的符號形式,比如軸對稱、琉璃瓦、大屋頂,這些表面形態的確是我國古典建筑的主要特征,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我們可以將建筑原型加以變化,簡化、重構、變形、錯位、反轉等手段都可以去嘗試,相信憑借國人之才,只要用心此道,創造出真正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建筑并不在話下。例如,貝聿銘,他是我國著名建筑大師,對傳統文化了解極深,他將傳統文化的精華融合到建筑作品中,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美的享受。例如,他在1982到1990年間設計的北京中銀大廈,入口樓梯處動感十足、富于變化、現代味濃重的玻璃結構恰恰像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竹子形象。中國自主以竹為美,所以十分富于中國特色,另外它的中庭布局很像北京的四合院,這也是另外一種傳統特色,不失中國人民族性格中的內斂和穩重。除了貝聿銘外,一位西方建筑師阿德蘭•史密斯設計的上海金茂大廈也是一件十分出色的富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筑作品,他從我國傳統古塔造型及原理中發現了可以與現代結構相融合的形式,并用抽象的表達手法將塔的比例節奏表現在了金茂大廈中,所以也非常經典。

篇(4)

【作者單位】 第二炮兵指揮學院。

【中圖分類號】 C9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3)01-0054-03

法治作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治國理政方式,它不僅是有形的制度,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實處、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會進步與社會和諧,從根本上取決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為支撐。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誠信和人權等為主要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規范性。因此,弘揚法治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征

我國著名法學家龔瑞祥教授指出:“所謂‘法治’,不僅僅是指‘以法治國’,還包含著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須遵循的原則,如‘公正原則’、‘平等原則’、‘維護人的尊嚴的原則’等。也就是說,法律是確定的、公認的理想,而非我們通常所稱的‘長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檢驗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文化體系是一種以“正義”為價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為范式的、以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顯型結構層面上表現為:制定良好的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完備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完善的法律組織和法律設施;嚴格的執法和司法程序。在隱型結構層面上主要表現為社會主體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較強的民主意識、正義觀念和權利觀念;法律的權威至上觀念、依法辦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種內容結構和諧統一的法治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政治,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本質所在。而圍繞這一本質展開的各項條件、措施和效果,即以法治為特征的物質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則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具體要求和現實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生成屬于一種“后發混合式”的模式。從其生成的動力來講既有外在動力也有內在動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賴于中國社會的內在力量,這些內在力量就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教育和社會主體需求的轉向等社會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來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別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這種刺激表現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其獨特性。

1. 民族性。中國傳統法治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傳統積淀的產物,經世代相傳而取得了穩固的地位,形成一種“超穩定形態”,即使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它也會堅守自己的陣地,至今仍在影響著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法律觀念、法律情感以及行為模式,并已內化為中華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行為模式的選擇。

2. 現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現代性表現在它能與當代的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伴相生,是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市場經濟呼喚法治文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之相適應,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對法治文化也產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響,法治文化以市場經濟為根據,進行理論創新,以一種新的形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3. 開放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開放性表現在它從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類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別表現在對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論的移植和借鑒上。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法律趨同化現象的出現,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將互相融合并存,整個人類社會都將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時代性。建設法治文化,不僅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防止權力異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切權力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以人民當家作主為邏輯起點,強調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求權力服從于憲法和法律,并使權力始終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軌道上運行。同時,法治文化在為監督與制約國家權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時,也通過合理借鑒國外的先進制度并結合中國實踐進行制度創新,從而為權力的有效監督與制約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歷史時期,僅僅注重對權力進行制約是不夠的。因此,構建法治文化同時還要保障權力的有效行使。權力具有客觀性,只要將權力運用好,就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但怎樣用好權,從而使權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須有賴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引導。法治文化要求國家機關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權力,不越權、不濫權、不惜權,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職責。同時,法治文化還要求國家機關必須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力。程序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也包括維護程序法的權威。因此,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程序行使權力,從而不僅實現正義,而且以看得見的形式實現正義,同時提高權力運行的效率,更有效地為人民謀利益。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

任何社會建設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和諧社會建設也離不開必要的文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之一,可以在多重意義上滿足和諧社會的內在需要。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須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使整個社會的成員充滿活力。整個社會成員要充滿活力,要求每個成員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護,以及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都需要法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過它的這些作用,為社會的和諧提供最生動、最富有生機的力量。和諧社會要謀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規則的基礎上,無規則便無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規則是最明確、最具有外在強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維護社會安定有序上有著它不同于道德、傳統、習慣的獨特作用。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法治在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諧社會要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沒有法治文化作為基礎是斷不可能的。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中國現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細密的文字法規加一套嚴格的司法體系,而是與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相聯系的”。因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沒有人的道德信仰、價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會被侵蝕得面目全非。只有當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中,有關法治的價值理念占有了穩固之地并漸成一種法治文化,并進而成為中國文化傳統內容的一部分時,我國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堅實的社會人文心理基礎。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養我國民眾的法治理念,建設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國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在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背后,必然存在著一種精神的力量,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力量一定與該事業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為法治國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會文化意識基礎。一個社會能否建立起法治,先決條件之一就是這個社會有無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養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為前提。社會主體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會的靈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義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義和秩序的綜合體”,法律必然體現為一種社會正義。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來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義和對人類的關愛精神,社會主體正是基于這種信仰而對法律自覺遵守。二是法律實施的正義性。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在于因法律實施的正義而對法律的神圣產生高度認同感,在于法治歷程中對法律強烈的自覺意識。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普法教育,不僅是普及現代法律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公民對法律的信仰,逐步實現全社會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喚起個人的權利意識,才有可能真正樹立起現代法治觀念和公民意識。另外,還應該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等良性法律實踐的教育活動,增進公民對訴訟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既體現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因此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和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種意義上說,與法治存在著密切聯系。我們應該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納入中華文化體系之中,樹立并維護憲法和法律在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地位;將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理念融入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體現權利保障和權力制約理念,使法治文化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一旦如此,就能進一步發揮憲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處各階層的社會成員,能從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中獲得切實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并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新標志。使之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新載體。

3. 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發展

改革創新是我們時代精神的核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必須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堅持理論創新,推動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撐。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創新,科學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沒的重大理論問題,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體系。堅持制度創新,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政治體制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奠定制度基礎。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中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環節之一。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改變原先不合理、不科學的體制.樹立并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相應的制度依托。堅持實踐創新,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實踐素材。法治文化是廣大人民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實踐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不竭動力。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化形態。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學昌.試論法治文化的培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7,(7).

篇(5)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國現代文化的根源,教育者不管經歷多少時事的變遷,都應該始終將其精華傳授給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但是隨著教育走向市場,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使得教師、學生及家長注重的往往是學生的成績和就業前景,而忽視了文化底蘊的熏陶和學生素質的培養。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基于真實環境下的積極的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提倡以學生為主,教師為主導,追求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互動,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并主張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完成學習任務。

建構主義是目前教育界的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學界有很多基于建構主義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論文,然而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卻鮮有論述。建構主義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理論,具有共性,是對普遍學習主體在學習認知過程中一種規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同樣適用于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指導。

一、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調研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過去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表達形式所創造的寶貴財富,具有超越時代和國界的巨大魅力”①。傳統文化的主流是積極和先進的,其內容大部分是健康和優秀的,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但是,當代青年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強對青年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傳統文化知識的缺乏導致他們對我國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導致大學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愛國心。

青年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教育目標缺失

當今中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要想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學生就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符合時展需要的各項工作技能。因此,教育在培養人才的目標上越來越體現出發展經濟的強烈愿望,而忽視了在發展人的個性和心理潛力方面的作用。學校教育大多強調傳播文化知識的功能而忽視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別是在傳播傳統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內容設置不全

目前我國學校教育中幾乎沒有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教材,很多院校根本不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甚至連選修課也沒有設置相關內容。這就切斷了學生吸收傳統文化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

(三)教育方法過時

傳統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師的講解,不重視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過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過時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能動作用,忽略學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厭惡這種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提不起他們的興趣,我們引以驕傲自豪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就淪為了“無聊”、“枯燥”的代名詞。

二、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解析

與傳統教學法不同,當今先進的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承認“學生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動式教學模式是當今教學法追求的理想狀態,即實施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雙邊“互動”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互動模式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與“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細分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學習環境的“四要素”,它們都是以互動為先決條件的。“情境”的創設是為互動提供背景條件;“協作”的必要條件就是互動,沒有互動,便談不上“協作”;而“交流”則是互動的一個具體表現形式。因此,交流、互動是達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終極目標――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框架,何克抗對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理論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一一構建的目的。”②

(二)建構主義教學方法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建構主義教學方法主張教師傳授知識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鴨式或講授式,而是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讓學生掌握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一個自主的學習者和知識的創造者。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學、發現和探索式教學、協作和互動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是指教師作為文化的代表引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建構和內化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引導他們進行更高水平的認知活動。這些技能一旦被學生所掌握,學生便可以進行更多的自我調節,對新知識和技能進行“同化”和“順應”。

布魯納主張發現和探索式教學,認為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我發現和探索的過程,學生利用教師或教材提供的資料,主動地進行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建構意義的過程中采用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

合作和互動式教學以Lantolf提出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為主要依據,該理論認為意義是通過兩個或多個人的協同努力而獲得的,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或對話過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是達成社會建構的最好形式。

從上述建構主義理論所倡導的教學模式來看,它們都強調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建構,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目標是傳統教學理論和方法所未涉及的。從實踐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單一、單向、封閉的教學模式。

三、應用途徑探索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是中華民族的“老文化”,但是在學習時我們也要用“新方法”來使學生自覺自愿地主動學習探索我們五千年的文化瑰寶。這不僅僅需要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同時也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一)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課堂情感是互動模式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其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過程有著啟迪和調節作用。如果能建立寬松、和諧的情感環境,則有益于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在互動模式中,學生的自主性會得到張揚和肯定。雖然從一定程度上講,教師角色有退居二線的趨勢,但在情緒營造方面,教師卻依然扮演著主要角色。

每一個青年學生對本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獨特的文化藝術等,都有一種認同意識和喜愛之情。教師若能以風土人情或是審美情趣作為導入新課的話題,便能收到醞釀情緒、深化主題、帶動學生參與互動的效果。面對一位教學得法、親善友好、感情真摯的老師,再加上耳熟能詳的討論話題,學生的學習情緒自然高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脹,愛國主義思想自然升華。

(二)講授方式

我國自古就重視德教,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輸。灌輸是教化的基礎,儒家將灌輸演繹到了極致。盡管傳統的灌輸教法是為古代社會服務的,但是我國歷史上講道德、重修身的傳統美德在當代仍是需要繼承和發揚的。“但是,灌輸方法比較片面地強調以整體或社會為價值取向,比較忽視作為歷史主體的個人的價值,忽視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缺乏調動受教育主體積極參與的機制”③,完全沒有給學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間。因此,當今的講授方式應該是傳承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優秀部分,同時充分利用情境、協作等學習環境要素,使教與學朝著自主學習方向發展。這樣的新方式與傳統灌輸講授方式相結合,提高了教師講授方式的開放性,既可以在傳統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輸的方式講授,又可以利用教學課件在多媒體教室里來演示,更可以在教室里組織各種任務式、互動式和參與式的小組討論。

課堂中的問答形式也是教師引導課堂互動氣氛的一個很有效的手段。實踐證明,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的有機結合最利于講授時的互動。前者的答案簡單明確,有利于學生整體互動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關聯而開放,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應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融入情境,積極引導,真正讓學生參與互動。同時,教師應注意問題的啟發性,設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將手中的問題接力棒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問”與“答”將教與學聯結起來,既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及時反饋教學效果。這也是對課堂互動模式的一種深化。

(三)興趣切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抓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一個法寶。興趣是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學生情緒高漲、思維高度活躍,往往更愿意融入課堂,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參與課堂討論,形成良好的互動氣氛。

教師在傳統文化教學中可利用的切入點非常多,例如熱播的歷史劇,名家教授主講的《百家講壇》系列節目,具有濃郁中國風的流行歌曲,時尚服裝品牌推崇的中國元素,實木家具反映的中國文化,等等。這些導入的話題都是學生熟悉、喜歡的,從興趣開始進入傳統文化的學習無疑是教學雙邊積極互動的一個良好開端。這種在學習過程中得來的知識點更有利于學生自己對知識的建構,有利于知識的內化。

總之,以興趣為切入點,讓情感融通轉化為情感互動,這樣互動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課堂中展開。而學生的興趣濃厚、學習情緒高漲往往也為知識自覺深化和內化提供了根本條件。

(四)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教學目標設計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要從創設有利于學生意義建構的情境開始,整個教學設計過程緊緊圍繞“意義建構”這個中心而展開。其次,要考慮學習者這一主體。教學目標不是設計者或教學者施加給學習過程的,而是從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提取出來的。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的知識載體,教學目標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內容才能體現出來,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要解決真實環境下的任務,在解決真實任務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在實踐中,要使學生在解決真實任務的過程中有步驟地解決任務并體現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就需要對教學內容做深入分析,明確所需學習的知識內容、知識內容的結構關系、知識內容的類型,這樣,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才能很好地涵蓋教學目標所定義的知識體系,才能根據不同的知識類型,將學習內容嵌入建構主義環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結語

總之,教師必須樹立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實際,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需求,全面兼顧“四要素”,才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內容的編寫在實踐中符合實際情況,在理論上能與教學規律相吻合,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時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完成掌握好傳統文化精髓的學習任務。

注釋:

①曾長秋.中國傳統文化[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9).

②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三)[J].科學課,2004,(2).

③劉新庚.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參考文獻:

[1]曾長秋.中國傳統文化[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9).

[2]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三)[J].科學課,2004,(2).

篇(6)

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中明確指出要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所以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將成為金融改革的必然趨勢。利率市場化的關鍵是存款利率市場化,宏觀體制改革將直接決定整個利率市場的調節作用,現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在利率及調整資產結構等方面給予各銀行一定的的自由度空間和裁定的時間,但是很多問題依然存在。

近年來,擴大行業資產規模使得中國銀行業蓬勃發展,但是中央銀行針對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也使得銀行業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時增長率較低,只能使用大量的小額貨幣政策工具,這樣就增加了銀行的成本,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而利率市場化改革能夠有效地解決負利率壓力、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資源配置等問題,這反過來對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及其健康有效發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二、影響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有關問題分析

(一)商業銀行業改革問題

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一旦存貸款基準利率被放開,銀行間為了搶占市場占有率和客戶,伴隨的不僅是利率劇烈波動,還有各個商業銀行間存款利率競相上升、貸款利率競相下降,必將導致商業銀行之間競爭愈加激烈。隨著競爭的加劇會出現部分信用程度低、管理能力差的銀行在市場競爭中被邊緣化等問題。我國銀行在實際運行中,風險防范意識較差,對利差依賴性過高,而商業銀行的改革速度卻舉步維艱。

(二)人民幣國際化問題

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和資本賬戶自由化三部分是利率市場化的關鍵。全球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是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外部環境,如何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如何進行利率改革,如何增加國家的持有和儲備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匯率自由化的關鍵。從宏觀環境上看,我國的貨幣國際化落后于國內金融改革,如果存在不完全市場化的利率體系,會使得國內許多金融產品根本無法準確定價,這就會使資本項目等套利機會增加和資本交易的波動。大多數學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與市場利率的形成機制可以相互補充,因此處理好人民幣國際化問題能夠有效的推進利率市場化。

(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問題

價格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充分地反映了供求關系,能夠積極地引導市場環境及供求關系的優化配置;同樣,利率是貨幣的使用價格,面對市場經濟環境要充分利用利率價格機制的作用,實現資金優化配置,促進經濟實體的發展。經濟和金融是決定市場經濟的基本定律,而目前,銀行導向型的金融體系在中國仍然是一個典型。銀行業各種指標顯示,銀行業仍處于主導地位,是金融服務實體的主要力量,是宏觀調控的關鍵,并且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等能夠減少負面影響,控制經濟有效的運行。因此,在這個階段,必須考慮到銀行業,特別是中小銀行的財政可持續性,風險管理能力和生存、發展空間。

(四)貨幣信貸調控及監管模式調整問題

存貸款利率管理是采用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的方法,實行利率市場化會導致貸款利率整體水平下行,并且能夠進一步刺激社會對銀行信貸的需求,擴張貨幣信貸。所以,應該進一步實施嚴格的機制,同時金融監管當局,應實現監督和監管的作用,過度要求會影響商業銀行的創新和國際競爭力,堅持適度平衡的原則,才能進一步地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效率,實現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如果銀行不具備充分的競爭,嚴格的監管制度將無法派上用場,銀行監管將成為形象工程。

三、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對策建議

(一)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利率市場化經驗

利率市場化基本上是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在先,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放開在后。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中,銀行機構占主導地位,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相對薄弱。由于存貸款利率管制放開,市場競爭的推動,大多數國家的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但凈利潤率下降,許多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破產或兼并的可能性。同時,出現貸款利率出現大幅的攀升,市場通貨膨脹、宏觀經濟環境趨于惡化等一系列問題。但大多數國家已從點到面、分層推進,逐步擴大利率市場化的控制范圍,直至完全放開,最終實現存貸款利率的直接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不斷提升商業銀行業的競爭力

在宏觀層面,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機制,完善董事會制度,監事會、高級管理系統。按照以人為本,綜合考慮的原則,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處理好速度、效率、風險、質量之間的關系,更新管理理念,改進管理方法,規范競爭行為,繼續加強自我約束。提高銀行的自我完善、自我調節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努力拓展業務種類,提高競爭力和科學發展水平。在微觀層面,要正視利率市場化,積極探索金融創新和優化收入結構。堅持開發風險可控、合法、合規的創新理財產品,理財產品要在投資范圍內實施,在實施投資標的等方面進行適當拓寬,為銀行開展財富管理業務創建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靈活創新銀行的傳統業務;創造新的金融工具,大力開展債券承銷、財務顧問、保險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以低廉的價格提高行業優勢以及產業競爭能力。在此要注意,創新需要堅持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需要,過度的金融創新不一定是好事,美國次貸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才是銀行業創新改革的發展方向。

(三)合理優化貨幣信貸調控和監管模式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需要積極探索金融系統的實際情況、外部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市場經濟的運行形勢,抓住機遇,創造有利條件,積極穩妥地推進。實施優化配置,如在貨幣信貸調控模式下的控制,堅持以基準利率為依據,堅持價格型間接調控為主,并輔之以數量型工具的模式。在監管模式方面,首先,穩步推進綜合管理,實踐和監管之間的關系協調好;其次,通過“防火墻”,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建立;第三,加強監督和協調。一旦出現突發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

(四)進一步促進市場體系的建設,建立完善的配套金融機制

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是平衡的協調推進。積極穩妥地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努力形成功能互補、交易品種多樣化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健全的債券市場是實現利率市場化關鍵條件。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系統,有效的預防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隨著銀行業的整體經營風險加大,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制度和存款保險制度,提高危機預警系統和危機管理系統,切實管理好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系統,實行程序化管理預防不必要的金融風險,確保利率市場化關鍵階段的金融穩定。

篇(7)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中國古代建筑的木構建筑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很多建筑理論卻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還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談一談中國建筑理論缺失的原因。

一、傳統文化包袱沉重

傳統建筑文化異彩與時代建筑文化格局縱橫交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努力與文化反思相互交織,形成于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文化觀察和評判坐標在同一時空并存爭勝,所有這一切,映現出世界文化視野中的當代中國建筑文化比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國現代化思想運動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終是從文化層面來探討中國出路問題。自近代以來的中國建筑領域,也把中國建筑的出路問題歸結為如何解決建筑風格問題,停留于從建筑形式、風格的層面去找尋出路。

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第一代建筑師開始,時代精神和民族情結的十字架就擺在中國建筑文化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建筑師這個職業從誕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時代精神和傳統文化的張力下掙扎,背負著沉重的文化包袱,掙扎著尋求傳統文化的時代生長點或者時代文化的傳統立足點。這樣的傳統,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建筑師的創作活動依然是在傳統和時代張力下探求文化的時空吻接的又一種努力;貫通著主流建筑師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兩難考慮。正是這種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們經常被風格、形式所遮蔽,把尋找中國建筑的“民族風格、時代精神、地方特色”當作中國建筑界的最有價值的追求,卻使建筑本應該思考的本體層面的問題長期受到忽視。

二、外來建筑相對強勢

長期以來,以西方建筑話語為主的建筑思想一統天下使西方文化成為建筑的主流,當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個以西方世界的價值觀為主體的“話語”領域,在建筑界則表現為建筑文化的國際化。全球化對中國建筑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建筑設計領域內國際建筑師的參與。

大量的設計任務被國際建筑師占有,造成了中國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設計市場中心的同時,中國建筑師卻不斷地被邊緣化。邊緣化的結果使越來越多的建筑師面臨著更大的市場競爭,在激烈競爭的設計市場中迎合業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師的選擇了。與此同時,全球化也使中國的設計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師為了占領中國市場,為了吸引業主的眼球,也設計出許多造型奇特、夸張的建筑形象來贏得設計任務。為了在這樣的競爭中勝出,中國建筑師也紛紛重新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論缺乏

雖然當代中國建筑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接觸西方的后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之后的各種建筑理論,西方蓬勃發展的建筑理論和建筑思潮擺在中國建筑學界面前,但卻沒有認真追溯后現代主義建筑產生的根源、沒有吸收其研究問題的方法,沒有消化吸收國外建筑學理論的精華。我們自己的建筑實踐,又很少有人認識問題的能力能夠達到理論的高度,而只能憑個人經驗和“感覺”處理問題。對于建筑哲學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評論性和套用國外理論介紹設計方案和實際工程的論文,這反映了當代中國建筑界理論的缺乏。當代中國建筑界理論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論體系未能形成,這造成我們沒有自己的理論指導,只好轉求國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學的引進理論成為實踐過程中兩個相互推動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學的使用來自國外的建筑理論使我們的實踐活動表現為缺乏內涵的模仿,這導致適應當代中國特點的建筑學理論沒有良好的實踐基礎,進而造成中國建筑只能遵循實用主義哲學,用功利主義的視角,充塞于我們視野的只能是地域、時代、民族等現實而功利的問題,而無法在本體層面上發現更具普遍意義的建筑基本問題。

四、創作環境仍未完善

伴隨著社會開放、經濟發展、文化的交流,當代中國建筑的整體創作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識形態思維模式逐漸淡化,精品意識已經覺醒,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獲得認同,節約型社會的氛圍正在強化,對于建筑的認識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國外發達國家,我國社會對建筑的關注遠遠不夠,社會整體對建筑的認識有待于提高,特別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創作環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著以下凡個方面的問題:

篇(8)

 

正文:縱觀中外之建筑、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唯有建筑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與民族和歷史的靈魂共生的。建筑是人類生活創造出來的藝術,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克服自然,改變自然的藝術創造。反映著無數民族的社會生活與政治經濟制度。建筑涵蓋了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與美術。它以物質材料、科學技術、營造法式,精神性的生命形態,空間意象綜合融匯,以獨特的意味喚起人們心靈深處的幽情與遐想。滿足人類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中對審美與精神的追求與宣泄。

建筑文化主要是由建筑物、建筑與建筑空間意象三者構成的。建筑空間意象就是由建筑實體,建筑空間與在建筑環境中的人及其精神文化所共同構筑的。于是建筑文化具有和人類一樣的雙重性格,即理性的構建和感性的意味。

一、有意味的建筑歷史文化淵源

在中西建筑文化的大熔爐中,我在傳統宗教建筑文化的縱橫探究和異同對比中,發現佛塔與教堂均具代表性地在中西傳統宗教建筑文化中體現出了“有意味的形式”這一共同特色。立普斯在《空間美學與幾何學、視覺的錯覺》中提到:建筑作為一種大地上的空間形式,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建筑“審美的空間是有生命的受到形式濡染的空間。它并非先是充滿力量的、有生命的而后才是受到形式濡染的。形式的構成同時也就是力量、生命的形成”。[1]

中國古人未像西方一樣把建筑當成藝術之母,所以中國的建筑是在中國文明萌生并發展中得以擴散的,我們祖先的戀木情結來源于土生土長的中華大地,西方傳統建筑系統是采用壘石制度,木料構架法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理性特點。中國文化思想中的儒家、道家與佛家的哲學、論理學、美學與宗教學思想對中國建筑的影響造就了中國傳統建筑的感性特點。結合了感性與理性特點,孕育出我國傳統建筑特質與外來文化的相互滲透的結晶代表——塔;而在西方,與塔同樣作為 “有意味的形式”出現的便是西方的宗教建筑——教堂。本文針對二者異同之比較與研究正是對中西傳統宗教建筑文化的“知己知彼,溫故知新”。

在中國,佛塔的出現,是蕓蕓眾生對精神的需要,是人類對佛教禪宗思想與儒道兩家文化融會貫通與運用的物質表現形式,可以說即是《周易》“言以成象,象以盡意”的進一步發揮。《周易》之所謂象即是表達主觀精神認識,又是源于客觀事物。而“意”同樣也是主客觀復合的產物。[2]據史書記載,在兩漢之際之前,中國建筑主要是受儒道兩家學派思想的影響,自佛教于西漢末傳入中土,中國建筑便逐漸受到佛學精神的濡染,從而使中國建筑空間意象的靈魂更深邃。論文大全,風格。

儒家宗師孔子雖以入世的教義教化世人,但其中提倡理想人生,社會道德等宗旨又與功德圓滿是如出一轍的。因而在經歷了從佛學傳入與中國儒道傳統文化三足鼎立到董仲舒對神學的宣揚,三者才被后世逐漸融會調和成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己的學說。論文大全,風格。這是吸收外來文化同時提煉而成的成功典范。而佛塔作為供奉佛祖舍利,代表涅槃圓果境界的宗教建筑典范,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土后吸收外來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創造出來的韻味獨特,有意味的形式的產物。它凝聚著“人”的情調,有很濃烈的人情味[3]。

二、有意味的佛塔建筑造型與結構

塔是由地宮、塔基、塔身與塔剎四部分組成的。塔身是中國的傳統建筑樓閣的演變,而塔剎則保留了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的外族建筑樣式。根據《后漢書陶謙傳》所述的“浮圖”(佛塔)是“下為重樓,上疊金盤”。重樓是中國原有的多層建筑,是塔的本身,金盤只是上面的塔剎,就是印度的“窣堵坡” [4]

塔剎就是塔的頂,在梵文中稱“田土”即相輪,象征佛國,中國保留了印度窣堵坡的樣式,同樣以蓮華,覆缽,華蓋,露盤,火焰,華瓶之類作以裝飾,蓮華同蓮花,在我國民族文化中,蓮花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在佛學中,是佛降生的坐床,佛土潔凈之物,意味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成為塔的建筑文化中畫龍點睛之筆。 塔剎通常的造型為尖頂,但與西方中世紀的教堂有別。教堂尖頂往往是以十字架型,有的一座教堂上有眾多尖頂,而佛塔的塔剎則象征佛的空幻與崇高。

塔身以中國閣樓的樣式建造,閣樓一名重樓,重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建筑形式,兩漢時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中的重樓多有斗拱作為支撐結構,各層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門窗等精細結構,建筑平面大多為正方形。漢代冥器重樓模型的結構特征與魏晉之后木塔的建筑結構有著明顯的源流關系。就塔本身的平面造型而言,由正方形向八角形,多邊形演變,方形是以儒學為傳統文化思想之皇權崇拜結合的產物,四邊、八邊形體現佛法中“四相八相”的底蘊;正六邊形象征著“六根清凈”的佛性意味;正十二邊形象征佛說中的“十二因緣”,如嵩岳寺塔。盡管塔的平面造型多為方形,但隨多邊形的演變,也出現了近乎圓形的塔,如唐代泛舟禪師塔則為圓形,具有圓果的象征意義,以“圓”象征事物完美無缺,喚起人人心中佛教情感,具有濃厚的佛性意味。

閣樓式塔以二層或多層為基本造型,樓閣的坡頂屋檐出挑,造型優美壯觀。其造型的最大特征就是塔檐出挑與檐角反翹。論文大全,風格。正所謂“如鳥斯革”,像翼舒展的屋頂與出檐是中國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特征之一,其飄逸的裝飾手法意味著羽化登仙,向往極樂世界。后來塔身逐漸變為多層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紀,即有三層塔身出現,其后更有五層、七層、九層、十三層、十五層、十七層,乃至三十七層等多層結構。我們發現,層數均為奇數,源于《易經》中奇為陽,陽為天的思想。可見,處處反映出“有意味的形式”。

塔基本是用于負重、穩固塔身之建筑功能,卻從佛性意味中發展為金剛不壞的佛國世界的佛教象征意義,故又稱“須彌座”。這一神秘寓意的詞匯來源于佛教經典所言的“世界中央”——須彌山中心的最高佛座,是傳說中居于世界之“中”的妙高山,高聳巨大,從而象征了佛塔整體形象的雄偉壯美。塔基的位置在地宮之上,突現于地面,自遼代始,塔基文化有了巨大的發展,即不僅把塔基看成是一個技術,結構必須存在物質基座,而且發展其精神象征的不凡意義。論文大全,風格。

地宮又被稱為龍宮。龍乃中國民族的圖騰。《易經》中以龍卦為第一卦,即乾卦,對龍十分崇拜。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因此,將地宮稱為“龍宮”可見對佛塔的崇敬。與印度佛塔不同的是,窣堵坡是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神圣場所,中國將其建筑樣式保留作為塔剎,卻將寶貴的舍利埋葬于塔的地下,也就是地宮中,而對佛的信仰與崇敬就不僅僅是用以埋葬高僧遺骸的普通意義的墳了。也有的佛塔內安放著經書、佛像與其他法器。地宮一般以磚石砌成,其平面形制與整座佛塔的平面一致。

綜上所述,塔的設計并非印度傳入,它結合了中國印度兩種文化,塔身完全是中國的,印度因素只在塔剎部分可以看到。按照佛塔的平面布局與立面造型結構,根據和諧形式規律組織創造出的建筑形象是一種既理性又感性,既抽象又具象的美,它不同于佛教文學和壁畫作品那樣,向人們描述佛的本生故事,宣言佛法,卻能用特定的建筑文化語言,象征性地暗示佛教內容,文化意緒。

三、有意味的教堂建筑風格

西方國家對圣人遺物的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熱潮,代表宗教意味的教堂應運而生。教堂與中國佛塔同樣反映著人們的感受與領悟,暗示著宗教內容,文化意緒,體現著“有意味的形式”。在西方國家,基督教占有統治地位,決定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方式與藝術形態。教堂的建筑風格主要有羅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式。

在公元1世紀,人們還只能在私人宅邸內舉行宗教儀式,場地被成為“民古教堂”。后來為了逃避官方搜查,這種儀式被轉移到公共地下的墓窟(用以合葬基督徒),成為早期基督藝術的寶庫,流行于羅馬城區。合法化后,轉移到地上成為羅馬現成建筑模式的長方形公共建筑——巴西里卡。羅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樣。它是仿照古羅馬長方形會堂式樣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5]隨著宗教儀式日趨復雜,在祭壇前擴大南北的橫向空間,其高度與寬度都與正廳對應,因此,就形成一個十字形平面,以象征耶穌釘死的十字架,更加強了宗教的意義。如中國佛塔的平面造型同樣有意味。

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就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與特征是穹頂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蓋穹頂,并把重量落在四個獨立的支柱上,這對歐洲建筑發展是一大貢獻。拜占庭式教堂象征宗教皇權,是政教合一的產物。光線與圓頂的相結合,突出了圓頂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圣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與羅馬式的一樣,呈長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頂由一巨大圓形穹窿和前后各一個半圓形穹窿組合而成。此建筑風格與我國傳統建筑中的構架法極為相似,柱與穹頂代表著西方建筑風格典型。

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華麗的哥特式教堂取代了羅馬式建筑風格。哥特式哥特式教堂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筑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其建筑特征是直線上升的風格。哥特式教堂是用人類的智慧恭維上帝的智慧。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為了掙脫精神上的束縛,肯定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提倡人權反對神權。論文大全,風格。在教堂的雕塑與繪畫中體現出更多的人情世俗之美感。巴洛克為17世紀最為流傳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無疑與反宗教改革有關。在巴洛克建筑中重視雕塑與繪畫藝術的綜合。

教堂建筑文化在宣傳基督教的宗教文化的同時也在表現藝術家虛幻莫測,不平靜的心靈。西方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對不同性別的人體分析性;中國人重視人的內心世界對外界事物的領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藝術地體現或表現出這種領悟或感受,二者均強調其意味性。論文大全,風格。

結論:由此可見,中國建筑和西方建筑最大的差別在于兩個地方的文化不同。中國文化重融合,講究并存與一體性,西方則重不同時代或多種流派的獨特精神。同樣具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國佛塔與西方教堂,這兩種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僅在建筑造型上有著不謀而合的相似之處——“有意味的形式”。并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與思想,讓人們雅俗共賞。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們的建筑應該是大眾化的,為人服務的建筑。

美的建筑,就是生命及其思想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建筑空間意象具有生命的體現。不論建筑風格與材質,倘若沒有了靈魂與意味,我認為它就只是一個死物,冷冰冰的土木磚石之物而已。所以,我們要找到中西建筑文化的魂魄,民族和歷史文化的精髓。如何將其延續,知己知彼,溫故知新,在技術與藝術上不斷雄厚才是我們研究中外建筑文化的最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宮室之魂、儒道釋與中國建筑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王振復著。

[2]《藝術學:問題域和焦點的掃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山西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編著。

[3]《藝術學:問題域和焦點的掃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山西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編著。

[4]《大拙至美》中國青年出版社,梁思成著。

篇(9)

2.了解中國建筑的特征,熱愛傳承中國建筑文化。

3.鍛煉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篩選概括能力。

【設計說明】

這篇自然科學小論文,其核心是介紹我國建筑的特征。然而,時下高樓林立,古跡難覓,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專業名詞,學生閱讀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講解本文要拉近學生與古建筑的距離,盡可能直觀地展示建筑圖片或模型,激發他們了解古建筑的興趣,注重建筑與文化的融合,進而達到對建筑科學文化的關注、熱愛和傳承的教學目標。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給大家看兩張圖片,你能猜出這是哪里嗎?(幻燈片展示開封著名古建筑圖片)開封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被稱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一個古老城市的一個重要的符號,就是它獨具魅力的古代建筑。這些美麗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為我們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內涵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建筑大師梁思成走近中國傳統建筑,了解中國建筑的特征。

板書:《中國建筑的特征》?搖 梁思成

二、走進文本

(一)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特征呢?

明確:課文3—13自然段

(二)中國建筑具體有哪些特征?請用盡量簡潔的語言來描述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溫馨提醒:掛住關鍵詞,關鍵句)請同學針對導學案小組交流,比一比,誰的更簡潔,誰的更準確,3分鐘以后,請3名同學上臺展示交流成果。

教師配以實物模型,幻燈片重點圖解一些特點(如2、3、4、5),以更利于學生理解。

1.立體構成

單個的建筑由臺基、主體(房屋)和屋頂三部分構成的。

2.平面布局

(請學生從文本中找具體特征)一所房子由一個建筑群落組成,左右對稱;主要房屋朝南;有“戶外的空間”。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體現這種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兩側有耳房,正房前左右兩側各有東西廂房(東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長輩,東西廂房住晚輩,(《西廂記》小姐鶯鶯就住在西廂房),那么倒座房誰來住呢?有句熟語“熱東屋,涼堂屋,傻瓜媳婦兒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這也正體現了儒家文化強調的“貴賤有等,長幼有別”的禮制。

3.木材結構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墻倒屋不塌”,這種結構以梁柱承重,墻壁只作間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墻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內空間的大小而安設。墻壁上的門窗也可以按需要開設,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無,如四根柱子支撐的涼亭。

4.斗拱

讓學生劃出課文中解釋斗拱的句子,找一個同學讀,提醒其他同學仔細聽的,同時根據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學撅著小嘴搖搖頭,真難為你們了。(出示幻燈片營造法式圖解和3Dmks建筑設計立體效果圖)

接著讓學生從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減少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還具有裝飾作用。

(幻燈片展示“九州煙雨”)你能從這張照片上找出斗拱嗎?

我在清明上河園拍這張照片的時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這張照片,也是覺得好看,學習了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實用與美觀于一體的。

關于斗拱,你還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嗎?我咨詢了一位建筑師,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房屋的面積,小小斗拱,不可小覷。

5.舉折,舉架(教師畫圖展示)

宋代稱舉折,清代稱舉架,其作用是為了形成屋頂的斜坡或曲面。

6.屋頂

《詩經》描述為“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驕傲的成就”。

7.顏色

大膽使用朱紅色,并用彩繪來裝飾。(幻燈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結構部件,如梁頭、額枋、斗拱,小到脊吻、瓦當、門環都具有很鮮明的裝飾形狀或圖案。(幻燈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磚瓦、油漆、木刻、石雕、磚雕等。

(三)根據學生板書,請學生總結順序,

板書:總體—局部

結構—裝飾

提醒學生寫作時,也要學習這種手法,理清思路,不可雜亂無章,胡亂堆砌。

(四)了解了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我來考考大家。(出示一組圖片)請同學們比較分辨,哪是中國的?哪是西方的?說一說你的理由。

看圖片,根據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東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東西方建筑的異同:

材質,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凡爾賽宮的花園,大量幾何圖形的運用,體現一種改造自然為我所用的一種強權意識。)

(五)中國建筑之所以被稱為中國的建筑,因為它體現了中國建筑的這些特征和風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個詞語來稱呼這種風格和手法的呢?

從課中畫出關鍵句,并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

明確:“文法”、“詞匯”。作者用語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說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即中國建筑的法式或慣例。

(六)雖然東西方建筑風格不同,表現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個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問題,怎樣理解“可譯性”?(投影問題)

教師提示:在語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語言,語言形式雖不相同,但卻表達同一個意思,可以互相翻譯。比如,漢語表達,你好,翻譯成英語:hello;日語: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謂的“可譯性”又指什么呢?(請同學們閱讀19段,劃出關鍵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其他同學補充)

(投影)明確:建筑上的“可譯性”,各民族建筑的風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詳盡的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較的層面為我們解讀了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請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請一學生來讀)

明確:最后一段第一句。古為今用,繼承優良傳統,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師小結: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國建筑史》中所說,“中國建筑的個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們只有繼承了優良的傳統,我們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點,我們的民族才有了靈魂。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應該是這種建筑文化的繼承者和創新者。

三、拓展探究

創新是必須以繼承為前提的,我們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現在,請大家仔細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繼承發揚了哪些中國建筑元素?

(這一環節讓學生發散思維,先講給同桌聽,然后講給大家聽,教師參與學生小組探究,了解學生探究方向。)

【課后補充】學生探究大致為以下三個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獨立空間 舉折 舉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陽四牌樓,開封御街、延慶觀

*中國知名古建筑:天壇 故宮 人民大會堂

(“東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宮紅”色調;展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教師小結:

說實話,暑假里,我第一次來開封,是為了“開封有個包青天”的故事來的;是奔著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開封小吃來的。但是,通過學習梁思成的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遺憾,沒有用心品味中國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學們,在觀察你身邊的古建筑,或有機會尋訪祖國名勝的時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國建筑的藝術魅力和文化蘊涵。

四、課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這樣寫道:“一樣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一樣的玻璃大樓,站在家鄉的路邊,我卻分不清這是北京、東京,還是紐約……”

篇(10)

 

隨著中國國門的打開,經濟模式的逐漸變化,中國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經不適合新時期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商業化要求,這迫切要求中國的建筑出現新的變化,這個時期出現了新舊兩大建筑體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體系是和近代我國的工業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從西方國家直接的傳入和引進;二是中國原有的建筑主動的去適應這個要求進行變化、改造、轉型的。我國的新建筑體系主要是通過第一種模式建立起來的,經過了一系列發展加上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學習并回國參與中國建筑的構件,并大量運用新的建筑技術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沖破了封建時代的阻隔,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新建筑體系也成為中國近代建筑的活動主流。,中國靈魂。

一、 西方近現代建筑樣式在中國的運用

( 1)西方近代折衷主義樣式

這類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 1921-1923年的上海匯豐銀行新樓。從平面上看類似一個正方形,大樓主體采用最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的外立面模仿磚石結構,處理成嚴謹的新古典主義形式。從橫向的角度看全樓有5段,中間的部分有貫穿3層高的仿羅馬科林斯式雙柱,底層的營業大廳的內部裝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愛奧尼式柱廊。其它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還有建于 1924年的北京大陸銀行;建于 1911年的清華大學校門和清華學堂等。這類建筑的裝飾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適應了當時中國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給中國的建筑格局帶了巨大的變化。

( 2)中西混合式建筑

隨著城市部分地區的建筑西方化在這些地區的邊緣或者相近地區也受到了影響,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存在,它們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現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體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體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這類建筑在一些舊式消費場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門中得到了很大的運用。

為了適應顧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陳列的要求,舊式的消費場所等修改門面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采用新材料玻璃開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時為了商業競爭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氣”門面的風氣。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個體本身以出現折衷主義的趨勢,再加上輾轉套搬,結果造成了很復雜的變體。這些店面的改進是近代中國商業在比較低的條件下追求商業廣告效果的產物,對中小城鎮和其它類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顯的影響。

( 3)裝飾藝術和現代式

20 世紀 30年代初,歐美新興的摩登風格——裝飾藝術樣式和西方功能主義的現代主義風格也慢慢開始在中國登陸。裝飾藝術樣式是一種向國際式過度的樣式,他的主要特點是體形簡潔、明快,喜歡使用階梯型的體塊組合,流線型的圓弧轉角,橫豎線條的墻面劃分和幾何圖案的浮雕裝飾。中國建筑師在當時把這兩類設計樣式統稱為“現代式”,許多設計師熱心參與了現代式的新潮設計,不過當中以裝飾藝術樣式為主題,少數已是準“國際式”和地道的現代派建筑。,中國靈魂。

二、 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傳統建筑的發展

從 20世紀 20年代開始,新一代的中國建筑師根據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進行了“中國固有樣式”的探索。隨著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除了將本土建筑“洋化”外,還有著另一類趨向就是盡力將外來建筑“本土化”,這類趨向經過由外國建筑師發起,后由中國建筑師引向了后形成了在 20世紀 30年代在全國推廣的“中國固有樣式”的建筑風格。

早在 19世紀時期,為了適應中國習俗,迎合中國人心理,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興建教會學校和教堂時,就開始嘗試使用中國傳統建筑樣式來修建校園或者教堂。在前期,在屋身保持西方建筑的多體量組合,頂部揉入以南方樣式為摹本的中國屋頂形象。在后期主要特點是關注屋身和屋頂的整合,把以南方民間樣式為摹本轉變以北方官式樣式為摹本,整體形象走向了宮殿式的仿古追求。

以 1925年中山陵設計競賽為標志,中國建筑師開始了傳統建筑復興的設計活動。這股傳統復興建筑,在“中國化”的處理上差別很大,當時針對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體上把它們概括成三種設計模式:第一種是被視為仿古做法的“宮殿式”;第二種是被視為折中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種是被視為新潮做法的“以裝飾為特征的現代式”。這三類處理手法不僅僅為中國近代復興傳統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道路,也為中國現代建筑發展做了必要的演示。實際上中國現代建筑的探索道路也基本上沿著這樣的道路前進。“中國固有樣式”的探索在中國的建筑歷史上是偉大的一頁,它留給了我們一些成功的建筑和可以借鑒的處理方法,更激勵著后來的建筑師更好的去中國式建筑的發展。,中國靈魂。,中國靈魂。

處于一個新舊時代交替的歷史階段,中國的建筑基本上在堅持自己獨立的發展軌道,許多西方建筑元素只是起到了襯托和完善的作用,換句簡單的話來說中國本土的建筑文化吸收西方的積極因素取得了新時期的發展。

中國近代建筑特別是 20世紀早期的建筑在我國建筑的發展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們是中國建筑由古典向現代轉化的一個緩沖期,所以在這個過程出現了形形的建筑造型,有些建筑在今天看來可能是不成熟的,但是他們那種偉大的嘗試確實給后來的建筑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道路和方法。

三、 當代建筑的啟示

在當今世界,建筑的發展在功能要求的趨勢下造型趨向單一模式,國際主義的建筑充斥了世界各個大小城市,中國建筑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很多人所深深關心的,在這里僅就個人觀點對中國建筑的未來發展提一些設想:

( 1)重塑中國建筑的靈魂

一些古典的建筑樣式和構件可以成為建筑的細部裝飾或者點綴,而不應該成為建筑的主體來支配建筑本身。在本文中,也多次提到了中外建筑師大多數時候走的折衷路線,廣集百家之長根據建筑自身的情況具體處理,很多很古典的中式建筑為了裝飾和功能的需要也大膽的采用西方的建筑構件和裝飾手法,但是在建筑本身卻不依附任何的風格或者樣式。實際上支撐建筑的不是磚瓦門窗,而是文化和思想。

( 2)平衡中國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間的關系

在平衡功能和形式的過程中,要靈活掌握。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功能為主體的建筑考慮到經濟因素,視情況來處理裝飾,即使是成本低的也要作到少而精。而在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公共活動場所就不應該只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了,用科學的態度有效的使用好裝飾效果,做出中國的特色。

結語

上一篇: 安全社區論文 下一篇: 農業經濟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