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研究生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17 17:03: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筑學研究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助研型實踐教學體系是指各年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以研討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在公共實驗中心或在教師研究團隊實驗室中參與多種形式的科研項目。為了建設整個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并使其順利運轉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精簡理論教學,調整課堂教學安排,為助研型實踐教學騰出時間生物技術專業所學基礎理論課程較多。長期以來,學生一致反映“學得多,用得少”。過多過量的理論學習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容易對學生學習造成“消化不良”的效果,嚴重的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精簡理論教學,可以為實踐教學騰出更多時間,使教學充分體現“學以致用”,提升教學效果。助研型實踐教學和實驗教學不同,它需要一段連續的時間,這就要求對目前十分分散的教學課程安排進行調整,使課堂教學日程更加緊湊,這樣就可以在每個學期初或者學期末有一段連續的時間以進行助研型實踐教學。

2.調整實驗室資源,建立開放性實驗中心,為助研型實踐教學騰出空間

各類實驗室多年來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有著嚴重的重復建設、設備利用率不高、占用實驗室面積過多等現象。我們可以按照統一管理、優化配置、資源共享的原則建立實驗儀器共享中心,并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生物技術公共實驗中心的雛形。這樣不但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還能在現有的條件下,為助研型實踐教學騰出資源和空間。實驗儀器共享中心和生物技術公共實驗中心在統一管理的情況下,面向學生開放。

3.創建基于網絡平臺、全開放的生物技術實驗教學模式創建嶄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制作實驗教學課件,按實驗目的與用途、實驗原理、數據結果測評、實驗成績評定等幾個部分進行設計。實現實驗課課件的課外輔導與課堂教學指導功能的有機統一。建立師生實驗課研討的交流平臺,引入研討式實驗教學。在原來實驗分組的基礎上,以3至4個小組組成一個實驗課研討小組,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提前認真擬好對上次實驗課的書面材料并提出自己的在實驗中的收益或疑問,由教師來進行解答,最后歸納總結。

篇(2)

建筑學是一門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其中的建筑史論研究也是一個需要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專業,是從建筑的角度研究人類社會,服務于人類與社會的發展。在人文社會建設過程中,建筑史論研究更應以人文關懷為前提,結合地理、環境、生態、哲學、藝術、民俗、歷史、土木、心理、社會、經濟與交通等多學科知識與研究方法,形成一個開放的研究系統。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論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是兩個大的、相互獨立的學科群。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人類學研究,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社會學研究,因為這兩門學科與建筑學研究最為緊密。如前文所述,人類學與社會學在西方社會中分屬人文與社會兩個學科類型,但在我國,二者關系緊密,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式互有借鑒。一般來說,人類學以定性研究為主,社會學以定量研究為主。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主要應用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分為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兩類。在建筑史論研究中應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為調查問卷,研究過程包括問卷設計、方法與數據統計等。問卷調查首先要做問卷設計,針對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對問卷的內容、用詞做合理的布置,并進行信度與效度的考證。散發問卷可以是隨機抽樣,也可以做全樣本的調查,可根據研究條件做具體調整。回收問卷后對問卷進行統計,剔除不可信的問卷結果,最后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研究結論。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田野筆記等,這是進行田野調查工作的一般程序。這一研究工作開始于“進入田野”,它不只是指進入所要研究的場地之中,而且需要與當地社區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關系,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考察。參與觀察強調與當地社區處于相同的情境下,參與到他們的活動當中,在活動之中觀察建筑與人的關系,多用于對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訪談是對參與觀察的補充與深化,對個別的、重要的社區人物進行訪談,挖掘研究對象(一般為歷史建筑或建筑遺產)的歷史及其與當地社區的聯系,多用于建筑遺產保護研究之中。田野筆記分為速記、日記、日志和筆記四種類型,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建筑速寫、草圖也是筆記重要的組成部分。

1.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的應用

建筑史論研究中時常需要應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對特定建筑歷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與建筑遺產保護的研究等。總結如下:建筑與城市的歷史發展研究。對相關社區人群的走訪,更廣泛地掌握歷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獻資料的地區,如少數民族地區。這種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應用最多,通過居民訪談了解民居的發展歷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測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建筑與城市的文化表達研究。通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理解文化內部人群對建筑、城市空間的理解,對他們的文化闡釋進行二次闡釋。也可應用定量研究方法,對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對居民行為與觀念有一個定量的數據統計,支撐研究論證。建筑與城市遺產價值闡釋與保護對策研究。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通過田野考察與問卷調查,更廣泛地理解不同遺產社區對遺產價值的理解,分析遺產發展趨勢與保護策略。通過廣泛接觸,了解居民對于遺產發展的需求,制定適當的遺產保護、管理與遺產地發展策略。

2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論教學中,尤其是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之中,講授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學科綜合研究的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與專業研究并重。建筑史論研究作為人居環境科學的組成部分,更需要具備多科學的知識背景與研究方法,向綜合研究的方向發展,滿足我國目前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要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加強對這些研究方法的傳達。

2.2建筑史論研究生的學科背景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生大多具備建筑學本科的學歷與知識體系,具備基本的建筑設計、建筑表現與建筑技術等建筑學基本能力,研究生階段主要著重培養他們在獨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學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均以綜合性大學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學學科為主,在人文、社會、藝術、歷史等學科建設方面有所欠缺,相應的,建筑學本科畢業生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很難滿足研究生階段綜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礎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綜合性大學建設的需求

建筑學本身即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歷史、藝術、社會、技術等不同的學科專業,將建筑院校建設為綜合性大學也是順應學科發展與滿足社會需求的途徑。尤其在以理工科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在現階段難以滿足建筑學,尤其是建筑史論研究的培養需要。那么在沒有相應的人文、社會院系的條件下,在建筑學學科內部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成為彌補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論課程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是在現有教學條件下的現實需求。

3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從現實條件來看,在建筑史論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具備基本的教學基礎,同時研究選題多樣、學生實踐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滿足基本教學條件

建筑史論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師具備應用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在教學中傳授這些研究方法,指導學生從事相關研究。同時,人文、社會科學在國內外發展較為成熟,已有很多基礎的教學參考書目與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與一些涉及新技術的教學內容相比,對基礎研究方法的講授不涉及教學設備問題,現有教學條件能夠滿足講授、學習需求。

3.2研究選題多樣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是綜合性研究,涉及內容廣泛,與人文、社會科學聯系密切。因此在課程選題與研究生論文選題中,或多或少均會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內容,應用這些研究方法。在課程教學環節中學習到的研究方法能夠迅速、及時而有效地應用于科學研究與專業實踐之中,具有教研聯系密切、理論結合實際的特征。

3.3學生實踐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與特定的時代與社會環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實踐必然與社會人文環境發生關系。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習得的研究方法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專業實踐中,如城市社會調查、建筑遺產考察、建筑修復設計、舊城區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實踐方式。

篇(3)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b)-0072-01

我國西部地區包括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在內的12個省市自治區,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地區各個方面不斷得到發展,但與東部地區相比,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加快西部發展,對縮小東西部經濟差距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對大量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西部地區近年來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不斷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可以說西部研究生教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然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很多需要克服和解決的問題。認識并最終解決好這些問題,是未來西部研究生教育繼續向更好方向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1 西部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辦學條件和學術環境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西部高校雖不斷在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但研究生教育的實驗、教學等硬件環境卻嚴重滯后,對于一些重大的基礎科學研究和新興學科發展的研究條件、研究手段都十分缺乏,研究生的科研經費也明顯不足。在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有些學校辦學思想不端,把研究生教育作為學校經濟創收的主要途徑,在不具備足夠學科帶頭人和梯隊人員,或者根本就沒有專門學科隊伍的情況下,通過非學術因素獲批后,盲目大量招生,在這種情況下,導師少學生多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生教育質量也必然下降。

1.2 導師隊伍參差

西部地區學校研究生大量招生后,雖然很多導師能做到對學生認真負責,但很多學校的導師隊伍也存在問題。導師隊伍學歷結構整體偏低,年齡層次偏大,在推進研究生教學與科研國際化方面本身都難有所作為。有相當數量的導師缺乏研究項目或經費不足,研究生依然是受本科式的書本教育,并未投身到學術研究中去,缺乏實踐。一些導師只顧自己做課題或搞行政工作,對學生缺乏引導和交流,研究生培養質量也隨之下降。

1.3 研究生培養制度與模式

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缺乏差異,大多數強調理論的創建,各類研究生培養標準整齊劃一,缺乏個性,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相對薄弱,無法滿足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在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口徑過窄,不能體現學科交叉的發展趨勢。培養課程的設置過于陳舊,不能反映最新學術成果、研究進展,有些課程完全是因人而設,并沒有真正考慮現階段課程如何設置才最合理,不能跟上科學技術和時展。同時因擴招速度過快,一個導師要帶十幾甚至幾十個學生,專業課程也進行大班教學,研究生在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處于盲目接受知識的被動狀態,學生依賴書本的慣性思維無法改變。

1.4 畢業論文質量堪憂

國家對學位論文的要求是明確的,但現實中情況令人堪憂。研究生階段最關鍵的事情,一是找工作,二是完成畢業論文。然而二者相比,畢業論文往往被冷落。美國一位研究大學教育的學者布魯斯指出,碩士學位本身如果已不再是學術造詣的標志,而僅僅意味著能過上一種收入可觀的生活[1]這無疑是研究生教育的退化和悲哀,是對研究生教育固有理念的破壞。現階段研究生論文存在以下幾點重要問題:①研究生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學生充當剪刀、漿糊的作用。②研究生論文創新性不夠,包括論文選題、實驗方法等;好的論文選題應該具有創新性、前沿性和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還要有可實現性[2]。③研究生論文答辯流于形式。由于參加答辯的評委大部分是本校或導師熟悉的外校老師,為照顧彼此情面,答辯都容易通過,非學術性因素對學術的影響較為明顯。

1.5 西部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

西部地區高校辦學模式單一,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人才的培養多表現為創新動力缺乏、創新能力不足。因此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西部在人才需求上的特殊性,對地方經濟發展影響不大。

2 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所引發的思考

2.1 調整學科結構,提高辦學環境和學術

科學規劃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規模和增長速度,實現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是改變西部教育落后局面的重要保證。切實從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結構出發,扶持一批西部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特別是西部開發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項目。加速以環境保護建設和以交通、能源、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交通運輸、建筑學與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等工程學科的研究生教育,適應西部開發的需要;大力發展電子科學、信息與通信、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學科和新能源,生物技術等新興學科[3]。

2.2 積極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不斷進行創新教育

研究生培養質量不僅表現在論文質量,更表現在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創新思維與能力。為了使研究生在課程學習階段得到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良好培養,西部研究生教育還需要積極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除了制定合理的課程體系,不斷改革現有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也非常必要。建設以激發研究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的研究型課程,培養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3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培養學生正確的學術環境

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西部地區導師隊伍無論從質量上還是從數量上均不能滿足需求,導師隊伍建設迫在眉睫。在導師隊伍建設中,要增加投入,完善機制,改善環境,增強吸引人才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導師的學歷層次,堅持“按需設崗、擇優聘用”的原則,堅持導師遴選條件和淘汰制,選出具有真才實學的導師。另外,可以改革導師個人指導制度,以導師小組制代替導師個人指導制,使導師資源共享,開展聯合研究與協作培養的制度。

2.4 注重過程管理,保證論文質量

論文的撰寫是對研究生學習的總結,然而寫論文不是最終目的,完成論文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保證論文質量,必須對論文撰寫的整個過程嚴格監控,在論文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答辯等環節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對于論文的送審可以采取盲審、隨機送審等方式進行,嚴把“出口關”,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2.5 結合西部特點,發展特色教育

由于研究生培養與社會需求息息相關,西部地區如何培養研究生,培養怎樣的研究生,應該把社會需求作為學科建設的基本出發點,以學科建設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市場機制,根據西部大開發的實際需要,積極探索多種辦學模式,真正實現自主辦學。通過西部高校與當地政府、企業的聯合,高校出師資、政府和企業出資金的辦法實現產學研結合是建立科技與經濟密切聯系的新體制的重要手段,加強西部與東部、中部高校的合作與交流,同時也歡迎國外高校和企業來西部地區聯合辦學。

參考文獻

篇(4)

近幾年,我國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推動“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積極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國進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的高校由2004年的17所發展到2008年的56所,這些高校陸續公布了改革方案。但教育界和學術界對改革的思考和探索處于初級階段,部分想法仍然停留在學校內部,就事論事。武漢大學也進行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2004年率先實行2年制碩士,通過彈性培養的機制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逐步建立了科學研究以導師為主導的責任制和與科研緊密聯系的導師資助制、導師責任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筆者對武漢大學各培養單位研究生教育情況進行了較深入地調研,一個深切感受就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須密切聯系社會、緊密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

一、學科點設置和培養模式要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在頒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明確指出,“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精神的培養。增進研究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強化全面質量觀,把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國家和省級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培養單位應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并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在研究生教育中,學科點設置、招生規模、培養模式等方面,都要考慮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要求,要與社會經濟結構、職業結構、人才需求結構相適應。在就業形式日趨嚴峻的今天,研究生培養的水平和規模,主要取決于社會市場的需求狀況。社會經濟結構、職業結構是復雜多樣的,研究生教育也應該是多樣的。所以,碩士生學制改革必然導致培養模式的變革,培養目標從單一的學術型向應用型為主轉變。

學校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門應該根據相關政策,做到:一,及時調整招生政策,優先推薦推免生進行國際聯合培養和碩博連讀,打破過去不接受校外調劑生的慣例;二,培養部門積極制定有關培養機制改革等方面的文件及政策。加強課程與教材建設,增設學科通開科200多門;三,由名師、國外專家進行專題講(授)座,進行思維訓練和方法熏陶。為了實現培養的目標,學校搭建起跨學科研究生培養平臺,組建跨學科學位點科研機構,開設跨學科學位點推進跨學科人才的培養。例如:中部發展研究院、中國邊界研究院、國際問題研究院等跨學科科研機構不僅使跨學科研究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且帶動了新一輪跨學科高層人才培養的。培養模式要根據社會需求,適應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多樣化,必須注重培養通才型的(即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專業應用性人才)專才,以呈現多層次、多方式、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當然,以市場為導向并不等同于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而是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相結合的。香港各高校的就業輔導內容豐富、深人、實用,形式新穎,貼近學生,適應社會要求,必然受到學生和雇主的歡迎。各種輔導活動大膽引入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的理念,具有時代進步性和創新性。

目前,武漢大學的研究生依招生情況的不同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大類,按培養目標的不同而分為學術型與應用(職業)型兩類。以前,在學科點的設置方面,以純粹理論科學探索為主、從學科自身發展需要的角度考慮得較多,從社會需要的角度考慮得較少。學校力圖改革這種不能反映社會需要的學科點設置和管理方式。社會經濟結構、職業結構是多樣的,對高級人才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多形式的、多層次的。一般情況下,社會需要人才:如科學研究、工程(IT)技術、管理企業、管理社會。這四種人才大體可以歸為理論研究型、實踐應用型兩類。這兩類人才中,實踐應用型人才的社會需求大大高于理論研究型人才的社會需求。在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特別是有些學科博士生教育中,注重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忽視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注重學術型博士學位,忽視專業博士學位。這個問題不解決,研究生教育改革很難深入進行下去。

武漢大學就很重視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1981年11月,國家批準了文科第一批哲學(西方哲學)、法學(國際私法)博士專業學科點,為高校及各領域培養、提供了一批理論人才和部分專業實踐人員,如社會科學研究員、高校教師、學校管理人員、政府官員、政府政策研究人員等高級專門人才。到2003:年,我校已有36個培養單位建立了博士專業學科點,涵:蓋了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十大學科門類。目前一級學科點達到28個,有203個學科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85個學科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流動站29個。現在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萬6千多人,而且多數學科中的(理工醫類)研究生,2008年,選擇(1+4)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約占研究生總數的8—10%,生物學科占60%左右,文科類研究生也有少量選擇(1+4)攻讀博士學位。醫學部分(臨床、口腔)專業實行專業博士學位,至今其它學科只有科學學術博士學位,沒有專業博士學位。現在學校有專業碩士(EMBA、MBA、MPAce、MPM、MPA、JM、EDM、MFA、MPH、MAIBA、MDE、MM、IdSM、MTCSOL)學位14類,國家工程碩士設立40個領域,我校工程(MDE)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僅有21個領域。而這些專業碩士學位只能招收社會在職(非全日制)人員,法律碩士(JM)、工商管理碩士(MBA)、軟件工程碩士(MSE)、建筑學碩士(MA)、漢語國際教育碩士(NTCSOL)招收雙證學歷碩士,畢業后到工作崗位不需重新培訓馬上就適應工作環境,很受社會歡迎。但也有些學科點設置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多數研究生畢業以后學非所用,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研究生招生規模、人才培養目標,同樣要根據社會需求來定。研究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研究生人數過多,就會形成“教育過剩”,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對社會發展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培養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關鍵,這是十分正確的。但我們應該看到,各類人才、各專業人才,創新對象不一,對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樣,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不同。我們要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和研討,不能泛泛而論。

二、研究生培養過程要重視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撰寫學位論文是關鍵環節。撰寫學位論文的目的,首先是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其次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因而,在這一過程中要實現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撰寫研究生論文,首先要確立有意義的研究問題。如文、史、哲、經、管、法等基礎學科,應關注世界范圍內的研究狀況;數、理、化、工、醫等基礎學科應從自然科學、跨前沿邊緣學科、世界先進科學研究中去尋找問題。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工程學科應到工業企業的實踐中去尋找問題;社會學科面向社會,則要到社會發展實踐中去尋找問題,醫學學科更要到社會醫院臨床實踐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同樣離不開社會實踐。發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措施之一,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之一。因此,研究生論文還需要直接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例如,近十多年來,我國的大批研究生論文中,有一些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過很大貢獻,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必須看到,少數研究生論文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答辯以后,論文便束之高閣(放入學校圖書館和國家科技資料中心),利用、索引率較低,鮮有人問津。究其原因,主要是論文脫離社會實際,對問題研究把握不準,泛泛而談,缺乏深入探討和研究。因此,必須改變培養方式,將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有機結合。

現在,國內許多高校都在探索,有些好的培養方式值得我們借鑒。例如,北京××大學采用建立大學研究院制度的方式,改革研究生培養。這種研究院由學校牽頭,在全國設立多個研究院,研究院屬非法人實體,牽頭大學以其法人資格代表研究院對外簽約。××大學可以有多個研究院,每個研究院都以該校最優勢學科專業所在學院為主。研究院的任務是實施研究生教學,這種教學主要圍繞科研項目進行。高校或研究機構的研究生,一般都被要求進入本學科專業的研究院學習一學年,第二學年或第三學年回校。研究生向研究院遞交研究工作計劃,通過研究院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才能進入。研究院開設提高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課程,經常性地舉辦研討班、專題講座班、研究實習班,幫助研究生向科學院及工業、科技、IT行業界等方面申請科研項目。這種研究院集中優勢學科力量人力資源,綜合科研力量和資源優勢,取長補短,信息資源共享,與學校聯合爭取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提升競爭力和研究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的培養。武漢大學也開始探索研究生培養方式的改革,如在深圳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廣東惠州研究院、上海校友會、浙江溫州(寧波)企業集團、華東地區蘇州研究院、湖北宜昌研究院等建立創新實踐基地,采用漸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踐課程選修、研發實驗、研發實踐、自主研發、自主創業等五個層次,逐步拓寬研究生視野,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僅這些還遠遠不夠,只有從重視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有機結合出發,探索新的培養方式,改進培養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水平。

三、研究生指導方式要適應知識經濟的跨越發展的緊迫要求

現在,人類已經步人知識經濟社會,信息資源、高尖端技術、新材料能源、生物工程的跨越發展,很多深層次的延伸及變革,只有在科學研究、工程教育、工業生產等緊密結合中才能實現。因而,教育方式也需要采用個人指導、班級授課、小組研討、參與科學研究和試驗等多種形式。另外,從知識增長速度來看,現代社會知識呈現不斷更新增長,新知識結構層出不窮,教師和研究生往往同步接受新知識、新信息。水平最高的導師電往往難以圓滿解答研究生提出的問題。從實際上看,由于生源來自四面八方,相同專業的研究生在入學時知識結構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入學后,研究生從師的研究方向不同,必要知識準備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問題就要通過開設選修課來解決。為此,選修課的設置要有靈活性,根據研究生的不同需要來設置,因材施教。另外,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其中一種普遍的需求就是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和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能力④。因此,研究生指導方式不能僅僅停留在“師傅帶徒弟”的階段,也應隨之改革。研究生教育,其培養的目標指向,雖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識和品格,并提倡形成研究生合作的學術氣氛,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養共性化的研究生為旨歸,而是使研究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階段,形成具有個性化的研究品格、個性化的研究定向、個性化的研究視野和獨立的思考,以獲得獨創的研究成果,從這一意義上講,個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目標的構成主體。這就要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設置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依據研究生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研究定向,設置具有彈性化的課程,使研究生的個性化得以凸顯。

篇(5)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鄉土”是一個很尋常的主題,但學界對其正式的研究卻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西方國家有關鄉土景觀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40一50年代,它是建筑學和考古學攜手并進發展的產物。很多研究都隸屬于文化景觀的范疇。我國學者對鄉土景觀的關注是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的,到90年代研究隊伍逐漸壯大。研究更傾向于對我國傳統聚落,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學、建筑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和考古學等四個學科。西方鄉土景觀研究發展到今天,在內容上已經達到相當的廣度和深度,方法上也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事實上,鄉土景觀的研究在西方已經形成一個獨立的學術領域,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中心從1997年開始了鄉土景觀的研究,當時集中在云南和等地,王志芳,孫鵬等多篇研究生論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1對鄉土景觀的認識

我們可以把景觀定義為土地及L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地域綜合體。它是復雜的自然過程、人文過程和人類的價值觀在大地上的投影à。所謂鄉土景觀是指當地人為了生活而采取的對自然過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間及格局的適應方式,是此時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顯現。因此,鄉土景觀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鎮、聚落、民居、寺廟等在內的地域綜合體。這種鄉土景觀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人及人與神之間的關系。鄉土景觀的這種理解包含幾個核心的關鍵詞:即,它是適應于當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當地人的,它是為了生存和生活的,只者卻一不可。這可以從鄉土景觀的主體、客體及相互關系方面來理解:

2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觀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景觀的表達,而后者是景觀的印象。景觀存在于人類的生活之中,是一種社會生活的空間,是人與環境的有機整體。主體—內在者和客體—鄉土景觀相互作用的過程,也就是鄉土景觀的形成過程,即內在者與周圍環境相互調和、相互適應的過程。任何文化景觀的形成過程都是人塑造了環境,環境又搜造了人的過程。塑造的過程當然是通過主體的行為進行的,意即人類通過自身的行為創造著環境,環境又反過來通過限制人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行為是文化景觀形成過程的中介。鄉土景觀形成過程的主體的特殊性決定了作為中介的行為的特殊性:具有功用性。鄉土景觀的形成過程是使用過程和創造過程合二為一的。使用者和創造者的結合使得創造過程的目的變得更為直接明了,即滿足使用者的需要。這些使用者又是一些普通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產、生活。而生產、生活行為又是大眾居民最常見的使用行為,這種行為又在一定程度上對既定的景觀進行完善和修正,即使用行為也是一種創造行為。可以說鄉土景觀中的使用行為和創造行為都是有功用目的具有自發性。使用者和創造者的結合使景觀創造的行為隨時可以發生,不受其他因素的約束,只要正在進行行為的人愿意。另外,這種自發還能夠從一種個體行為變成一種集體無意識行為,并產生一種綜合結果。對于有的鄉土景觀來說,它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結果,似乎是屬于自上而下發生的。但其本質卻是一種文化的積淀.本來出于使用的實際目的,在長期的發展以后成為一種文化行為,成為一種約束性的、似乎非功用性、非自發的行為。但其本質仍然是功用的,是集體無意識的體現。客體:鄉土景觀根據上述對過程的分析,這里將鄉土景觀定義為:內在者出于生活的需要而自發創造形成的一種文化景觀,這種生活需要包括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在內。因此,它不僅應該包括人、建筑、各種構筑物、器具等,還應包括形成這一切的自然背景。鄉土景觀是包含城鎮、聚落、民居、寺廟等在內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物體構成的綜合體,是包括自然和歷史文化在內的整體系統。同時,由于創造者及其行為特征的獨特性,鄉土景觀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具有實際功用性。這是區別鄉土與非鄉土的關鍵所在,即是否具有與人們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功能,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和生產方面的,也包括形成人們生活習慣的部分。具有多樣性。它是自發或半自發形成的,因而受所處地域和創造者的影響較大,可能會隨地域自然特點、創造者的民族、文化、性別的差異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具有文化意義。鄉土景觀是社會體驗和文化含義的重要載體。這種意義是內在者所賦予的,因而必須從內在者的角度去理解。人類是符號的動物,鄉土景觀則是一個符號傳播的媒體,是有含義的。它記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歷史;講述著動人的故事,包括美麗的或是凄慘的故事;講述著土地的歸屬,也講述著人與土地,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關系。“它是我們不經意中的自傳,反映了我們的趣味,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渴望,甚至我們的恐懼。”。。拉普卜特。等通過大量的研究和歸納將意義在二個層次上表達:“高層次”意義:是指有關宇宙論、文化圖式、世界觀、哲學體系和信仰等方面的。如“風水”所表達的有關中國人與環境關系的文化圖式。“中層次”意義:指有關表達身份、地位、財富、權利等,即指活動、行為和場面中潛在的而不是效用性的方面。“低層次”意義:指日常的、效用性的意義,包括有意布置的場面和因之而生的社會情境,期望行為等;私密性、可近性;升堂人室等第;座位排列;行動和道路指向等等,這些能使使用者行為恰當,舉止適度,協同動作。

3結語

一種理想的景觀,無論是沒有設計師的、基于經驗的前科學設計,或是基于科學理論和方法的現代設計,最終都將走向天地、人、神的和砂。理解鄉土景觀如同掌握最現代的科學和技術一樣,都有助于景觀設計師的作品離理想景觀更近些。.

注釋

(1)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環境的意義—非語言表達方法.黃蘭谷等譯.北京:中國建筑,1992.

(2)俞孔堅.尋常景觀的詩意.中國園林,20o4(l2堯25~28;俞孔堅,李偉.續唱新丈化運動之歌:白話的城市與白話的景觀.建筑學報,20o4(8>5~8

上一篇: 農村財務管理論文 下一篇: 異步教學法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