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稅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17 17:03: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稅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稅論文

篇(1)

一、安徽省農村稅費改革實施情況

安徽省面積有13.9萬平方公里,在全省6000多萬人口中,80%為農業人口,是典型的農業大省。該省很早就開始了稅費改革試點。1994年,安徽省阜陽市各縣(市)先后采取了“稅費合并、統一征收”,但它們將“三提五統”等費與農業稅合并后按人頭分攤,形成了事實上的“人頭稅”,這一做法農民反應強烈,抵觸很大。1998年,五河縣按照“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稅”模式進行了試點。1999年,在財政部指導下,在4個縣開展了以“取消鄉統籌、改革村提留、調整農業稅”為主的改革試點。200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國務院7號文件,在全省范圍內展開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

安徽省在制定方案時明確了稅費改革為“三個取消、一個逐步取消、兩個調整、一項改革”,即取消按農民上年人均純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的鄉統籌費;取消農村教育集資等向農民征收的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屠宰稅;逐步減少農民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調整農業稅、農業特產稅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辦法。

調整農業稅政策的內容:1.調整計稅面積,計稅面積按二輪承包合同面積為依據;2.調整計稅常年產量,計稅常年產量以1993年到1997年5年間各縣的平均單產為依據;3.實行地區差別稅率,全省最高不超過7%;4.改實物征收為統一折成代金,計稅糧價由省政府統一確定,分南、北兩片。北片6個市以小麥為結算標準,2000年每百斤61元,南片11個地市以水稻為結算標準,每百斤57元;5.改革結算方式,由村結算改為按戶結算,個人申報。

調整農特稅的主要內容有:1.調整農特稅率。農特稅稅率按照略高于農業稅的原則由省府重新確定。2.調整征收方式。除煙草外,將農特產品由生產和收購兩個環節征收的改由生產環節征收,以利于農產品流通。

將村提留改為農業稅、農特稅附加,與兩稅合并征收,分別入庫。農業稅附加為正稅的20%,農特稅附加原則上為正稅的10%。村提留只能用于村干部工資、五保戶供養、村行政辦公經費等三項開支。村集體公益性和建設性支出“一事一議”,不再固定向農民收取。

為合理確定農民負擔水平,安徽省還規定了三條硬性措施:1.嚴格以二輪承包合同面積為農業稅計稅依據;2.各縣的農民負擔水平以1997年實際數為上限,不得突破;3.到村、到戶的農業稅率最高不得超過7%,附加率不得超過20%;農特稅稅率應嚴格按省政府規定執行。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全省農業稅稅率平均為6.96%,附加率平均為19.9%;農特稅率平均為12.64%。為了保證稅費改革的順利實施,安徽省還制定了十幾項配套改革措施。

經過各級政府努力,2000年這一改革已到位,并按新標準征稅。

二、安徽省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主要成效

安徽省農村稅費改革目標明確,省委和省政府重視,采取措施得當,因而稅費改革進展順利,效果明顯。

(一)減輕了農民負擔,保護了農業生產力

從總量上來看,改革后的全省農民總稅負為37.6億元,比改革前同口徑49.3億元,減少了11.7億元,減幅為23.6%;加上取消屠宰稅和農村教育集資,農民負擔減少31%,人均負擔由109.4元,減少到75.5元,減少了33.9元。同時,省政府一次性取消各種收費、集資、政府性基金和達標項目50種,初步堵住了農民稱之為“無底洞”的“三亂”,減負效果明顯。

在目前,我國農民增收渠道不多。農產品存在著結構性過剩,價格下跌,農民外出務工困難的情況下,減輕農民負擔起到了休養生息、保護農業生產力的作用。

(二)初步規范了政府與農民之間的分配關系

改革前,在分配上政府與農民的矛盾集中在鄉統籌、村提留等行政性收費上。

1.“三提五統”等是的內部分配形式。在撤消,實行家庭經營承包制后,義務教育、民兵訓練等家庭以外的事務屬于公共事務經費理應由政府負擔,而“三提五統”卻將負擔轉嫁給農民。比起城市居民來,這是額外負擔,而且負擔沉重。

2.“三提五統”收費背離了受益原則,是按人分攤的“人頭稅”。人頭稅是一種按人分攤,具有累退性性質,窮人負擔高于富人的稅收,在中國歷史上自清朝雍正2年“攤丁人地”后已經絕跡。英國撒切爾夫人執政時為籌措地方資金,1990年議會曾通過人頭稅法案,結果以失敗告終并導致她1991年下臺。因此,“三提五統”收費是歷史倒退,它的分攤方式極不公平。

3.雖然國家規定“三提五統”等收費負擔不得超過農民上年總收入的5%,但“總收入”是一個統計數,人為提高總收入既可顯示鄉村干部“政績”,又可獲得更多收費,因而存在著高估農民收入的“道德風險”。正是由于這類收費是事后、被動的,不具有固定性,農民額外的、被動接受,負擔年年攀升,因而農民將矛頭集中在農村收費上是有道理的。

這次改革,在適當提高農業稅收的同時取消了一切行政性收費,簡便、清楚,且順應了歷史潮流。同時稅收附加還為村級行政籌措了適量資金,堵住了“無底洞”(各種攤派)。稅收的穩定性也使農民心中有了底,給了農民一個明白。稅費改革增強了農民的依法納稅意識,欠稅和惡性抗稅案件明顯減少。許多地方出現了多年未見的農民排隊繳稅的可喜現象。

(三)帶動了農村基層政權職能轉變,改善了干群關系

稅費改革推動了機構改革。鄉鎮機構臃腫、人員膨脹是造成農民負擔過重、財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稅費改革后事實上的收支缺口,而“向農民伸手”又行不通,這就迫使縣鄉政府走“減人、減事、減支”之路。為了適應這一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市縣機構改革之前,鄉鎮機構改革先行一步。一些縣為克服財政困難,結合鄉鎮機構改革,行政人員精減達到50%。目前,全省鄉鎮機構改革已經基本完成,精簡分流工作初見成效。

稅費改革也推動了基層政權職能轉變。市場經濟下,政府是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辦哪些企業、個人家庭想辦而無力辦、辦不了的公共事務管理機關。然而在過去,從農業稅收、“三提五統”,到教育費集資等,鄉鎮干部一年到頭忙于派款催糧,不合理攤派加上征收方式的強迫性,而攤派款項又沒有嚴格的手續憑證,農民極不信任。這就形成與農民尖銳對立。加上一些人,敗壞了黨風政風。改革中取消了形形收費做到了“一種稅,一口清”。稅款由個人申報,不再經干部代收,加上征收機關嚴格依法辦事,這些做法,既規范了征納關系,減少了擾民,又從源頭上制止不正之風的滋生蔓延,也將鄉村干部從催款催糧中解脫出來,給了鄉村干部一個“清白”。

三、安徽省改革試點中提出的深層問題

在肯定安徽稅費改革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深層問題。過去它們為“亂收費”所掩蓋,稅費改革后則充分暴露出來了。我們相信,從全國來說,這些問題也具有典型意義。

(一)縣、鄉財政平衡困難,存在著農民負擔“反彈”可能

就規范政府行為、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來說,安徽省這次改革目標已基本達到。但由于改革未涉及縣、鄉財政困難深化這一深層問題,存在著收費“反彈”可能。

1.縣級財政基礎薄弱,消化能力有限。無庸諱言,稅費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加重了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負擔。因此,如何幫助縣級財政消化“缺口”是農民負擔是否“反彈”的決定因素。然而,安徽省大多屬于純農業縣,縣級經濟基礎薄弱,加上多年積累的財政問題,基本不具備消化這一財政“缺口”能力。

穎上縣是黃淮海平原的重要產糧縣,人口為140多萬人,土地平坦,水利條件較好,歷史上最高的1999年糧食產量達到97萬噸。在市場經濟沖擊下該縣工業幾乎全軍覆沒,目前只有化肥廠還在生產,卻是虧損企業。據有關資料統計,2000年該縣1.6億元財政收入中來自農業稅收的為8013萬元,大體占一半。在改革前,該縣將稅費“捆”起來,按人頭攤派。改革后的畝稅負擔由上年的112元降至65.4元。按人均負擔計算由1999年的136元降到2000年的75.3元,下降了44.6%,相應減少財政收入4479萬元,如果包括村提留,則減少了8400萬元。該縣目前的供給人數為2.12萬人(含下崗分流人員3000多人),人均支出不足1萬元。即使稅費改革前,財政也相當困難。稅費改革后省財政增加補貼1500萬元,但由于多年積累的矛盾并未解決,為保政府運轉,該縣將發工資前四項的范圍擴大到所有行政事業單位,但仍有缺口。據計算,在義務教育經費上有缺口為5000萬元。類似情況在安徽省不是少數。

2.農業稅收缺乏彈性,減支措施難以見效。由于農業稅收不能隨著農業收入增加而增長,而縣鄉支出卻呈逐年增長,因而對純農業縣來說,即使一時能維持運轉,隨著時間推移,收支矛盾終將突出起來。為了幫助安徽省消化財政缺口,中央財政加大了轉移支付,增加了財政補助。但該省財政一直偏緊,補助后仍有缺口。為了克服財政困難,省政府下決心大幅度精減縣、鄉行政人員。但按中央規定,精減人員的工資3年內仍由財政發放,因而減人并不減支。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縣級政府財政困難不斷深化,因而有“收費反彈”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們又擁有行政權力,即使不能增稅,也可向農民收費或變相收費。因此,只要時機適當就可能產生“收費反彈”。

安徽省的財政困難是中部地區的一個縮影。其實質上是“一切刀”的分稅制體制下農業地區與工業地區的矛盾。中國中部地區的優勢在農業,解決中國未來吃飯問題的希望在中部。而農業地區財政收入增長必然是緩慢的,因而財政困難深化有必然性。為此,區分東、中、西部優勢,建設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的財政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迫在眉睫。

(二)稅收負擔仍然偏重

農業稅收負擔有兩個概念,一是指農業稅收占農業總收入的比重;二是指農業稅收占農業凈收入的比重(即按GDP口徑計算)。1980年代以來,隨著化肥、農藥、農機、農膜等廣泛使用,農本大大提高。因而我們認為,農業稅收負擔應按GDP口徑來計算。

在這方面目前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觀點:一種觀點是按農業總收入計算的農業稅收負擔為3.55%,屬于偏輕。另一種觀點是安徽省縣、鄉干部反映農民負擔偏重。為此,我們對該省統計資料作了分析。該省2000年的農業總收入為1023.4億元。農業稅費總額為37.9億元,負擔率為3.74%,但分母中含養殖業收入,而養殖業是不征農業稅的,扣除養殖業后的農業收入為620.7億元,實際負擔率為6.10%。按GDP口徑計算,稅費負擔率為8.98%(見表1)。這與我們在五河縣調查的稅收負擔率10.2%基本一致。當然,其他沒有稅改的省的農民負擔可能還要重些。從歷史上看,即使明朝稅負最高的杭州和松江府的負擔率為10.5%。因而無論從那方面說,目前農民的負擔都是重的。

農民負擔偏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次改革,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盡了最大努力,因而責怪稅收是沒有道理的。我們認為,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農業生產力偏低。其次是分攤方式不合理,即稅負全部集中在種植業上,而占總收入近40%的養殖業卻不納稅。因而,如何公平地負擔農業稅收,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總之,減負固然重要,但根本出路是增收。無論從農民減負,還是加入WTO后農業嚴峻形勢看,我們都要把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問題提高到基本農業政策的高度來認識。然而,中國農業社會3000年歷史證明,小生產農業至多解決農民溫飽問題,致富是不可能的。

2.種植業凈收入是指按GDP口徑計算的農業收入,公式為:農業收入=種植業總收入*系數(0.68),這一系數是來自五河縣典型調查。

3.根據安徽省統計年鑒,種植業收入占農業收入(種植業收入+養殖業收入)的比重,1999年為62.18%,2000年為60.60%。

(三)稅費改革也暴露出農業稅收的制度性缺陷

稅費改革解決了農村亂收費問題,也使農業稅制與農業經濟要求不適應矛盾“浮出水面”。這主要表現為:

1.“農業兩稅”并存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起阻礙作用

農業稅制是按照“種什么,繳什么稅”的計劃經濟思路設計的,由“農業兩稅”,即農業稅和農特稅構成。在市場經濟下,這一稅制結構與調整農業結構要求存在著沖突。歙縣財政局反映,面對茶葉供過于求,有些農民想毀去茶園改種其他作物,但對茶園征收農特稅,而對耕地征農業稅,且后者的負擔輕于前者,由于農特稅已納入鄉財政基數,這就勢必因影響鄉鎮利益而成為障礙。

隨著農業市場化的深化,調整種植結構是經常的事。農業稅制的缺陷為:(1)價格競爭已經使特產作物、糧棉作物的收益平均化,而農業稅的特產作物稅負重于糧棉政策起“逆向調節”作用;(2)在整個農業中,種植業處于基礎地位。養殖業不納稅,稅收全部集中于種植業的政策,顯然不利于鞏固種植業的基礎地位;(3)農業結構調整會帶來“農業兩稅”在征管上頻繁調整,不利于鄉鎮財政穩定。(4)即使從征管上看,農業稅按戶征收必須有征收底冊一個鄉有上萬農戶,建立征收底冊工作量本來就大,如果頻繁變更,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極易產生漏洞。看來,“種什么,繳什么稅”的思路已經行不通。

2.農業稅制無法解決負擔不公平問題

公平負擔是指高收入者多負擔,低收入者少負擔。比起改革前的不了的公共事務管理機關。然而在過去,從農業稅收、“三提五統”,到教育費集資等,鄉鎮干部一年到頭忙于派款催糧,不合理攤派加上征收方式的強迫性,而攤派款項又沒有嚴格的手續憑證,農民極不信任。這就形成與農民尖銳對立。加上一些人,敗壞了黨風政風。改革中取消了形形收費做到了“一種稅,一口清”。稅款由個人申報,不再經干部代收,加上征收機關嚴格依法辦事,這些做法,既規范了征納關系,減少了擾民,又從源頭上制止不正之風的滋生蔓延,也將鄉村干部從催款催糧中解脫出來,給了鄉村干部一個“清白”。

三、安徽省改革試點中提出的深層問題

在肯定安徽稅費改革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深層問題。過去它們為“亂收費”所掩蓋,稅費改革后則充分暴露出來了。我們相信,從全國來說,這些問題也具有典型意義。

(一)縣、鄉財政平衡困難,存在著農民負擔“反彈”可能

就規范政府行為、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來說,安徽省這次改革目標已基本達到。但由于改革未涉及縣、鄉財政困難深化這一深層問題,存在著收費“反彈”可能。

1.縣級財政基礎薄弱,消化能力有限。無庸諱言,稅費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加重了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負擔。因此,如何幫助縣級財政消化“缺口”是農民負擔是否“反彈”的決定因素。然而,安徽省大多屬于純農業縣,縣級經濟基礎薄弱,加上多年積累的財政問題,基本不具備消化這一財政“缺口”能力。

穎上縣是黃淮海平原的重要產糧縣,人口為140多萬人,土地平坦,水利條件較好,歷史上最高的1999年糧食產量達到97萬噸。在市場經濟沖擊下該縣工業幾乎全軍覆沒,目前只有化肥廠還在生產,卻是虧損企業。據有關資料統計,2000年該縣1.6億元財政收入中來自農業稅收的為8013萬元,大體占一半。在改革前,該縣將稅費“捆”起來,按人頭攤派。改革后的畝稅負擔由上年的112元降至65.4元。按人均負擔計算由1999年的136元降到2000年的75.3元,下降了44.6%,相應減少財政收入4479萬元,如果包括村提留,則減少了8400萬元。該縣目前的供給人數為2.12萬人(含下崗分流人員3000多人),人均支出不足1萬元。即使稅費改革前,財政也相當困難。稅費改革后省財政增加補貼1500萬元,但由于多年積累的矛盾并未解決,為保政府運轉,該縣將發工資前四項的范圍擴大到所有行政事業單位,但仍有缺口。據計算,在義務教育經費上有缺口為5000萬元。類似情況在安徽省不是少數。

2.農業稅收缺乏彈性,減支措施難以見效。由于農業稅收不能隨著農業收入增加而增長,而縣鄉支出卻呈逐年增長,因而對純農業縣來說,即使一時能維持運轉,隨著時間推移,收支矛盾終將突出起來。為了幫助安徽省消化財政缺口,中央財政加大了轉移支付,增加了財政補助。但該省財政一直偏緊,補助后仍有缺口。為了克服財政困難,省政府下決心大幅度精減縣、鄉行政人員。但按中央規定,精減人員的工資3年內仍由財政發放,因而減人并不減支。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縣級政府財政困難不斷深化,因而有“收費反彈”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們又擁有行政權力,即使不能增稅,也可向農民收費或變相收費。因此,只要時機適當就可能產生“收費反彈”。

安徽省的財政困難是中部地區的一個縮影。其實質上是“一切刀”的分稅制體制下農業地區與工業地區的矛盾。中國中部地區的優勢在農業,解決中國未來吃飯問題的希望在中部。而農業地區財政收入增長必然是緩慢的,因而財政困難深化有必然性。為此,區分東、中、西部優勢,建設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的財政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迫在眉睫。

(二)稅收負擔仍然偏重

農業稅收負擔有兩個概念,一是指農業稅收占農業總收入的比重;二是指農業稅收占農業凈收入的比重(即按GDP口徑計算)。1980年代以來,隨著化肥、農藥、農機、農膜等廣泛使用,農本大大提高。因而我們認為,農業稅收負擔應按GDP口徑來計算。

在這方面目前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觀點:一種觀點是按農業總收入計算的農業稅收負擔為3.55%,屬于偏輕。另一種觀點是安徽省縣、鄉干部反映農民負擔偏重。為此,我們對該省統計資料作了分析。該省2000年的農業總收入為1023.4億元。農業稅費總額為37.9億元,負擔率為3.74%,但分母中含養殖業收入,而養殖業是不征農業稅的,扣除養殖業后的農業收入為620.7億元,實際負擔率為6.10%。按GDP口徑計算,稅費負擔率為8.98%(見表1)。這與我們在五河縣調查的稅收負擔率10.2%基本一致。當然,其他沒有稅改的省的農民負擔可能還要重些。從歷史上看,即使明朝稅負最高的杭州和松江府的負擔率為10.5%。因而無論從那方面說,目前農民的負擔都是重的。

農民負擔偏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次改革,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盡了最大努力,因而責怪稅收是沒有道理的。我們認為,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農業生產力偏低。其次是分攤方式不合理,即稅負全部集中在種植業上,而占總收入近40%的養殖業卻不納稅。因而,如何公平地負擔農業稅收,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總之,減負固然重要,但根本出路是增收。無論從農民減負,還是加入WTO后農業嚴峻形勢看,我們都要把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問題提高到基本農業政策的高度來認識。然而,中國農業社會3000年歷史證明,小生產農業至多解決農民溫飽問題,致富是不可能的。

2.種植業凈收入是指按GDP口徑計算的農業收入,公式為:農業收入=種植業總收入*系數(0.68),這一系數是來自五河縣典型調查。

3.根據安徽省統計年鑒,種植業收入占農業收入(種植業收入+養殖業收入)的比重,1999年為62.18%,2000年為60.60%。

(三)稅費改革也暴露出農業稅收的制度性缺陷

稅費改革解決了農村亂收費問題,也使農業稅制與農業經濟要求不適應矛盾“浮出水面”。這主要表現為:

1.“農業兩稅”并存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起阻礙作用

農業稅制是按照“種什么,繳什么稅”的計劃經濟思路設計的,由“農業兩稅”,即農業稅和農特稅構成。在市場經濟下,這一稅制結構與調整農業結構要求存在著沖突。歙縣財政局反映,面對茶葉供過于求,有些農民想毀去茶園改種其他作物,但對茶園征收農特稅,而對耕地征農業稅,且后者的負擔輕于前者,由于農特稅已納入鄉財政基數,這就勢必因影響鄉鎮利益而成為障礙。

篇(2)

1、當前農田水利的現狀在分析農田水利改革的必要性之前,必須清楚我國當前農田水利的現狀,找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改革才能有方向,有針對性。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始終關乎國家發展的命脈,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農田水利的主要現狀就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灌溉系統不夠完善。灌溉是農田水利的核心內容,灌溉系統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農田水利的整體效果,或者可以認為,只有實現了灌溉,農田水利設施才算完成了使命;其次,灌溉水源不足。農田水利解決的就是農業生產中水的問題,而水源是整個問題的源頭,沒有水源,設施再完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這就要求農田水利建設中,充分考慮水源問題;再次,就是農田水利建設的造價偏高,過多的投入會使得農田水利建設舉步維艱。

2、農田水利改革的必要性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在新的世紀,我國仍然是農業大國,十三億人口的基本生存離不開農業的支持,所以說,發展農業,始終是我國的重要任務。但是最近幾年,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新的問題,這使得自然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對于農業的支持力度開始降低,而隨著人口增多而不斷增加的人類的需求也在向農業生產提出新的要求,面對這樣的背景,農田水利作為解決農業用水問題的重要項目,自然需要根據環境的改變做出改革,只有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發展,農田水利的效果才能表現出來。農田水利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現為:農田水利改革是將新技術引入農業生產的途徑。科技進入各行各業,帶動各行各業發展的同時,自然應該走進農業,為解決人類的基本生存問題作出應有的貢獻,這就要求農田水利進行改革,更多依靠新技術。農田水利改革是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的方式之一。傳統的農田水利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水利問題,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對于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具有破壞性,如果不進行改革,會加劇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也不利于農業的長久發展,因此,農田水利改革變得十分重要。

二、農田水利改革的措施具體來說,農田水利改革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組建專業農田水利改革人才隊伍對于農田水利改革而言,人才是必須的,只有具備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農田水利的建設才能更科學,改革才能更有價值。農田水利雖然不是新的技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農田水利設施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環境的需要,這就需要專業人才根據我國農業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農田水利改革策略,切實做好改革工作。為此,可以對現有的農田水利方面的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而充實農田水利改革人才隊伍;也可以在高等教育中有針對性的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讓這些人才帶著新思想、新技術融入農田水利改革的人才隊伍中。

篇(3)

由于受用水戶承受能力的影響,世界各國農業水費標準普遍較低,例如印度規定灌溉水費不應超過農民增加凈收入的50%,一般控制在5%~12%;世界一些國家也以灌溉水費占灌溉增產效益的比重作為灌溉水費現實可行的標準。表1給出了亞洲一些國家農業水費標準[1]。

國內對灌區的分析研究表明:農業水費占農業生產成本的比重以20~30為宜;占產值的比重以5~15%較合理;占灌溉增產效益的比重以30~40%較合理;占凈收益的比重以10~20%較適宜。以上指標是從水費占生產成本、灌溉增產效益、產值及凈效益四個方面給出了各適宜標準值,但同一指標的具體取值標準卻有較大差異,最大的相差3倍。

2本項目分析方法

本文認為衡量灌溉用水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應首先看農戶的農業純收益的高低,也就是說首先要考慮農戶的實際支付能力。“九五”以來[2],由于糧價穩中有降,而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如種子、農藥、化肥、機耕費等價格呈上漲趨勢,農戶農業收入有限,而農業生產成本上升過快,入不敷出,致使大部分地區農民農業收入增長緩慢,有地區還是負增長,因此農戶對水價的實際承受能力較差。為此,本項目首先從農戶農業純收入(凈效益)的角度分析農業用水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并進一步分析水費占農業生產各指標的適宜比重值。

3農業用水戶對水價承受能力分析

根據河北省范圍內灌區灌溉的實際情況,本次選擇石津灌區對農業用水戶進行調查、分析。

石津灌區是目前河北省規模最大、經營管理和灌溉效益最好的灌區,控制灌溉范圍多分布于我省地下水資源貧乏的地區,也是河北省最缺水的地區。本次選取灌溉管理水平比較高的位橋和王家井兩個灌溉管理所、以2001年為現狀年進行了調查。據調查,2001年灌區灌溉以小麥為主,兩個所的畝次灌溉面積和斗口水量占灌區總畝次灌溉面積和斗口水量的比重較大,接近或達到60%,其中畝次灌溉面積(825712畝次)占總畝次灌溉面積(1399347畝次)的59.00%,斗口水量占總水量的60.59%,因此其代表性很強。同時,為了更真實的反映灌區農戶農業生產的實際,避免調查數據的片面性,我們通過走訪座談、電話通訊等方式,向石津灌區管理局灌溉科及下設各個閘所的管理人員、田間地頭勞作的農民等,多方了解各地農業生產的灌溉及投入產出情況,并對所收集的資料和所記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作為整個石津灌區農戶現狀灌溉、生產投入及產出的平均情況,與位橋和王家井兩個灌溉管理所的調查資料一并進行分析。

3.1農業生產成本調查

依據對石津灌區兩個灌溉管理所的調查及走訪座談取得的資料,分析灌區農業生產成本,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位橋、王家井兩個管理所水費支出占總成本的比重較高,為11.77~12.91%,灌區平均水平是9.38%;肥料支出占總成本的31.99%~32.59%,灌區平均為32.58%。水、肥都是作物正常生長不可缺少的投入物,而肥料投入占總成本的比重比水費占總成本的比重高3倍之多,因此,在灌區嚴重缺水的情況下,水費占農業生產的比重與對農業生產的作用相比,其比值較低。

3.2灌溉效益分析

對灌區農戶灌溉用水及作物產出等進行分析,即對灌區灌溉效益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的分析可知,在不計農戶人工費用的前提下,灌區農戶農業生產(小麥)平均凈效益為1811.10元·hm-2,位橋平均凈效益為1893.3元·hm-2,與灌區平均水平基本相當,王家井凈效益較高,對農戶和村的調查分析結果基本相同,分別為2217.60和2190.75元·hm-2,比位橋和灌區平均水平都高。比較對王家井村的調查分析結果和灌區平均情況可知,在總成本投入基本相同的情況下,王家井的凈效益比灌區平均高379.65元·hm-2,究其原因,主要是王家井的產量、產值較高。

3.3灌區農戶水價承受能力分析

由以上對灌區成本效益的分析可知,灌區平均凈收益僅為1800元·hm-2,如果計入人工費用,灌區農戶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結余,因此,可以說,灌區現狀平均凈收益是灌區農戶承受能力的最低限,此時農戶所繳納的水價水平為0.163元/m3;這一結果比較符合灌區實際。據調查,石津灌區以斗口為計量點,按方收費,目前灌區水價包括兩部分:一是按水費計收標準上交國家的綜合水價,為0.11元/m3;另一部分是村級水利經費,包括工程修繕、用水管理及提澆附加費用等,按規定可收取上交國家水費的20~30%。據此計算,灌區水價應為0.1322~0.143元/m3,與此相比較,灌區現狀平均水價(0.163元/m3)略高。事實上,由于各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收費搭車現象,使得農戶實際所承擔的水價普遍較高。由表6-3可知,位橋現狀平均水價0.205元/m3,王家井為0.249元/m3和0.175元/m3。由此可見,村經費是影響農戶灌溉用水單方水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綜合以上分析,以顧全大局,兼顧中、低生產管理水平的用水戶的承受能力為原則,本項目取以上分析結果中灌區平均水平作為灌區現狀可承受水價的下限值,取位橋、王家井(戶和村)現狀所支付水價水平的平均值作為灌區農戶所能承受水價的上限。經計算,灌區對水價承受能力的上、下限為0.163~0.210元/m3。此時,水費占凈效益的比重為22.78~27.18%,水費占總成本的比重為9.38~12.41%,水費占總產值的比重為6.64~8.51%。

綜合以上分析,灌區農戶水費支出占凈效益的適宜比重為22.78~27.18%,與國內“水費支出占凈收益的比重以10~20%較適宜”的研究成果相比,此值明顯偏高;水費占總成本的比重(9.38~12.41%)與國內研究成果“農業水費占農業生產成本的比重以20~30%為宜”的水平相比明顯偏低;水費占總產值的比重(6.64~8.51%)在國內灌區研究成果“水費占產值的比重以5~15%較合理”的標準的范圍之內。

影響水費占農業生產各指標比重高低的因素很多,一是各地灌溉效率不同,灌水效率高,則灌溉用水量少,同一水價水平下水費支出就少,反之,則水費支出就高;二是各地水價水平不同,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同一灌區、不同灌溉管理所水價水平尚且有很大差別,毋寧說全國范圍內各個灌區間了;三是各地物價水平不同,即使是同樣量的投入,而成本水平卻不同,同樣量的產出,產值水平也有差別……以上種種,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灌區水費承受能力的不同。然而,據對河北省沿線農業生產狀況的調查分析,河北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本次所得上述比重值是以灌區農戶的實際調查資料為基礎計算、分析而來,可以說是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灌區成本、收益的實際情況,是合理、可行的。

3.4提高農戶水價承受能力的對策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就現狀用水狀況和水價水平而言,農業用水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是很低的,雖對現狀水價水平可以承受,但提價空間已不大。然而,據調查,目前灌區渠系多為土質渠道,根據近年來灌區實測資料,現狀渠系水利用系數為0.48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38(田間水利用系數0.8),農戶用水普遍是大水漫灌,水的浪費很大。據“2001年灌溉分析報告[3]”石津灌區2001年灌水定額1965m3·hm-2·次(斗口),水的利用率低,一方面加重了水資源的緊張局勢,另一方面也加重了農戶的灌溉費用,降低了農戶用水的實際承受能力。因此,在加大灌區建設投入力度的同時,抓好輸水渠道的防滲處理,積極推廣平整土地、小畦灌溉等節水措施,深化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改革,加快水價進入成本的速度,利用價格這一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促使農民進一步惜水、節水,逐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灌區走上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劉文等.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南水北調工程水價分析研究[R].

[2]惠紀祥.水利工程農業供水價格管理[C].中國水價改革研討會會議材料,2002.4.

[3]河北省石津灌區管理局.2001年灌溉用水匯編分析報告[R].2001.12.

Theanalysisfortolerancecapacityofagriculturalwatertariff

(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WaterEnvironment

篇(4)

保水劑作為一種化學節水技術,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農業部北方研究中心開發成功。隨后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對保水劑在農林業中的應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進行了大面積的推廣使用。國內對保水劑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目前大部分產品已有一定規模。在“八五”和“九五”期間共在全國示范推廣達1100多萬畝。目前,土壤固化劑、復合土工膜料、坡面積雨固土材料、植物蒸騰抑制劑、種衣劑等大批保水劑已經在我國農林業中得到了實際應用。

2保水劑的一般性質

保水劑是一種具有三維交聯網狀結構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采用含有羧基、羥基或氨基等的親水性單體,在引發劑和交聯劑的作用下,通過聚合、交聯等化學反應而形成。高吸水性樹脂能通過水合作用迅速吸收自重幾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水而呈凝膠狀,常壓下對其施加壓力,水也不會從凝膠中逸出,常稱其為高吸水性聚合物。高吸水性材料或超強吸水樹脂等。

保水劑作為農作物干旱時的“微型水庫”,具有應用范圍廣,高保水性,改良土壤,促進生長,節約肥料等多方面優點。據資料顯示,在相同水肥條件下,使用保水劑可明顯增加作物產量。增產幅度達10%~30%。節水節肥5%~20%#在花卉等經濟作物上,使用保水劑可明顯延長澆水時間(3天~7天),花蕾大,持續時間長,經濟效益高I在旱農試驗區開展的保水劑應用試驗。結果顯示保水劑對保蓄雨水效果較好,尤其促使了作物生長后期根區土壤水分的補充和提高。

近年來由于新原料的選用和材料的復合化,保水劑的類別不僅包括傳統的淀粉類、纖維素類、合成類(聚丙烯酸類、聚丙烯酰胺類等)。還包括生物降解類(氨基酸類、殼聚糖類等)、有機一無機復合類、緩釋功能類(腐殖酸類)。保水劑的聚合工藝主要有水溶液聚合法和反相懸浮聚合法,也可采用輻射引發聚合、微波引發聚合以、噴霧聚合、高溫快速反應法等方法。目前,國內生產和供應保水劑的廠家多達40多家,主要有勝利油田長安集團、北京裕德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河北科瀚樹脂有限公司、天津晨光化工有限公司等。

3保水劑的發展現狀

現在我國實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和中西部開發戰略,農業重點推廣旱作節水技術,而抗旱保水技術是其重要內容。近年來,保水劑越來越受到農業領域的重視,研究重心也開始從如何提高保水劑的性能向其在農林業的實際應用轉移。有關保水劑的研究進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3.1開發保水劑的制備新方法

新的制備方法要在保證產品具有優良的吸水保水性能的基礎上,提高吸水速率、改善耐鹽堿性能和產品凝膠強度以及熱穩定性能,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措施:引人非離子型親水基團到主鏈上;使用含有大量親水基團交聯劑;用表面活性劑對樹脂進行外層處理等。天津三農金科技有限公司用玉米淀粉作原料,在引發劑作用下,用乙烯或丙烯單體在淀粉的天然高分子骨架上接枝共聚,最后接枝共聚物靠爆聚放熱自交聯,從而生產出高效抗旱保水劑。該方法稱為原子經濟反應,實現了清潔生產。楊瑞成等利用高溫快速反應法成功制備了聚丙烯酸/蒙脫上高吸水性納米復合材料。在外界溫度為20℃時,該復合材料水凝膠所需干燥時間為128h,此復合材料可望廣泛應用于西部高溫干旱地區的沙漠化治理。

3.2研究保水劑的有機一無機復合

通過有機一無機復合方法,可制備出性能優良、成本低廉、實用性強的吸水材料。趙娜制備出了白鱔泥/(丙烯酸一丙烯酰胺)高吸水保水材料,吸蒸餾水的倍數可以達到1900左右,同時吸自來水倍數可以達到380倍左右,吸生理鹽水能夠達到124倍,在4000r/min的情況下離心1h后,其保水能力為98.97%。內蒙古水利科學研究院首次采用丙烯酸或丙烯酰胺與凹凸棒土合成有機一無機復合保水劑。抗鈣、鎂離子性能明顯提高,原料成本進一步降低,與環境更友好。產品吸水倍率≥400倍;吸鹽倍率≥70倍;該保水荊適合中國西部年降水量小于400mm,降雨比較集中,沙漠化、鹽堿化嚴重的特點。

3.3將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蟲劑、殺菌劑等添加到保水劑中,實現其多功能化

制備多功能化保水劑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進行簡單的包裹;另一種是使兩者發生某種形式的化學反應。林晶將保水劑與化學肥料按比例配合制得了既能吸水保水抗旱保墑,又具有緩釋肥料功效的保水緩釋肥,并以藥用植物板藍根為試驗對象進行盆栽試驗,對其保水效應及板藍根生長狀況進行觀察分析,得出了保水緩釋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合理釋放土壤有效養分、促生長作用明顯的結論。

3.4研究高吸水性樹脂在實際應用中與土壤、作物、肥料等的效應問題,以及對灌溉模式。耕作制度和農業設施等的影響

篇(5)

1.2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可以建設農村飲水工程來保障農民的飲水,供水工程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減少或避免各種流行疾病的產生,因此,農業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人民增收的基本條件,只有加強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才能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1.3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是現階段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促進生態文明現代社會建設的重要條件。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不可或缺的保障系統;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和發展,不僅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還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建設為防洪、供水、生態等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要加強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2農業節水抗旱技術

2.1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深耕深松技術指以土蓄水,進行深耕深松,以便加厚土層,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從增加土壤的蓄水量;選用抗旱的農作物品種,也可以達到節水抗旱的目的;在旱地上施足有機肥,可降低用水量55%左右,因此,要合理增施有機化肥,以肥補水,降低單位產量作物的用水量;防旱保墑的田間管理,正確運用耕種技術保持和維護土壤的水分;地面覆蓋保墑技術,可選用一些容易找到的材料進行覆蓋,例如:薄膜、秸稈覆蓋。

2.2節水灌溉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有很多,像田間地面灌水、管灌、波涌灌溉、畦灌技術等。其中,田間地面灌水技術可以節水20%,在習慣大水漫灌的的地區,可進行推廣使用,長溝改成短溝,可以有效控制田間灌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也可采用管灌,一般可節水40%左右;采用地面灌溉技術和微灌技術,可節水80%以上。

3發展策略

3.1加強整治要對農業水利工程和設施加強整治,對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進行更新改造,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對農田的灌排體系進行不斷完善。

3.2進行總體的規劃為了促進農業更好的發展,就要根據我國新增的糧食生產能力,作出合理的規劃,由市、縣組織,各鄉鎮負責實施,編制灌溉區總體規劃,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設施等,保證不打亂自然排水流勢,立足實際,合理布置灌溉區,例如:在資源充足的地區,科學選擇溝、渠,新建一些灌區,這樣可以有效增加農田灌溉面積,也為農民灌溉農田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民灌溉農田投入的成本。

3.3改進、完善農業水利新機制對于完善農業水利工程新機制,需要發揮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優勢,要為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財力的支持,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建議市、縣將中小型水利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每年撥出專款,解決資金投入問題;另外,政府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的宣傳工作,重點宣傳建設水利工程對農民的好處,進而激發農民自動參與到水利工程建設中去,有利于解決水利工程建設所需的人力問題,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開展。

3.4以重點縣水利工程建設帶動其他水利建設為了擴大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范圍,就要加強重點縣的水利工程建設,以拉動其他地區水利的建設。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并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服務,以保障農業正常生產,實現旱澇保收的目標。

3.5實施水利惠農政策政府要加大對農民的扶持力度,按照區域面積,實施惠農政策,例如:實施電費、水費的補貼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實施水庫管護財政補貼,確保水庫正常運轉,避免大旱之年無水可用現象的發生。

3.6積極建設中小型水利設施加快建設中小型水利設施,像小塘壩、小水池等。建設時,要立足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斷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如噴灌滴灌、管道輸水等,增強抗旱的范圍和面積。

篇(6)

2《耕作學》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分類

在該著作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可分為栽培技術、養地技術以及土壤耕作技術3大類。其中,養地技術主要目的就是為農田、土壤提供建設和保護。

3《旱農學》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分類

《旱農學》將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劃分為4大類,分別為集水和節水技術、土壤耕作技術、抗旱節水播種以及保苗技術、抗旱品種栽培和鑒定技術。這4類技術又可以進一步細分。

4《水土保持學》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分類

在該著作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被分為4類:改變微地形。這一分類可以進一步劃分,包括等高耕作、坑田、溝壟種植以及半旱式耕作。其中,溝壟種植又進一步劃分為水平溝種植、平溝起壟以及甽田、蓄水聚肥耕作等。增加植物覆蓋。此類中較為主要的有間作、混種、套種以及等高狀間作、草田輪作等。增加地面覆蓋。分為地膜覆蓋、青草覆蓋、砂田、秸稈覆蓋、留茬覆蓋等5類。改變土壤物理性質。改變土壤物理性質主要以少耕和免耕2種方式為主,其中少耕又可以進一步劃分:少耕覆蓋、少耕深松、硬茬播種、壟作深松耙茬耕作、馬爾采夫耕作等。

5《中國水土保持》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分類

在該著作中,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被劃分為4大類,即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集流節水農業技術措施、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農牧復合系統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主要分為保護性耕作法、保護性種植法以及復式水土保持耕作法3類。水土保持集流節水農業技術措施,這種措施屬于水土保持及旱作農業措施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分為隔坡梯田集流技術以及覆壟微集流栽培技術2種。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可以進一步分為新修梯田改土培肥以及坡耕地平衡施肥2類,而前者則還能細分,如分為深耕松土、有機肥增施和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肥等。農牧復合系統,具體來說就是在一定范圍的土地上,將木本植物和牧草類植物相互結合,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多重保護措施。目前各個行業和業界專家學者對于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的分類不盡相同,但是其主要理念和內涵卻處在一個逐漸統一和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從橫向上來說,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從狹義上的耕作措施向廣義上的農業技術措施邁進;從縱向上來說,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從單項措施向復合措施以及區域農業發展模式演進。

篇(7)

2三都水族自治縣創意農業發展方向

2.1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提高創意農產品質量

三都水族自治縣當地旅游資源、生物資源良好。近年來開展得葡萄節活動,使當地的葡萄產業發展勢態良好。當地可以先扶持一批創意農業龍頭企業,并與農民合作社、相關行業協會、創意農業生產基地進行專業化合作,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制定和實施創意農業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開展全程質量控制。把創建創意農業示范縣、創意農業名鎮、創意農業示范場與推進創意農業品牌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著力于創意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加強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知識加持技術,以技術指導生產,建立創意農業發展研究所,研發各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培育自主農業品牌,增強創意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過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引進市場前景佳、經濟效益好、創意水平高的創意農業企業,實現土地資源科學化、集約化利用,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努力推進創意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重點開發區域特色強、競爭優勢強、創意優、科技含量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集群,加速從農戶集群、企業集群向產業集群發展。

2.2建立家庭創意農莊示范點,形成大小企業相輔,家庭政府共建的互補格局,努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以家庭為基本單位,以創意農產品生產為核心,整合三都縣周邊農村特色創意農產品生產技術,堅持“聚集資源、突出重點、形成特色”的思路,以水族文化為特色,以品牌塑造形象,通過農業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賦予農產品以獨特的文化內涵,讓消費者形成美的享受,讓全社會都來感恩農業、關愛農業。以文化農業與情感農業為理念尋求新的農產品銷售增長點,以當地特殊水族文化為優勢,發掘文化和農業新的結合點以促進創意農業的發展,最終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發展創意農業是在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達到農民創收的目的;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實現農業又快又好發展、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選擇和必由之路;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篇(8)

供電站和輸電網建設是政府的事,節電則是企事業和千家萬戶的事。同樣,供水和輸水工程建設是政府的事,節水主體理當是農民。但農業節水與工業節電的不同之處在于農民是資金、技術和產品效益上的弱勢群體,是政府政策性扶持的對象。

技術與技術產品上的盲區一談到節水,就會想到噴灌滴灌、防滲平地、覆蓋保墑、耐旱品種等等。其實,目前的主要問題不在于這些傳統技術,而是這些技術的集成配套差,物化產品質量不高價格高,售前售后服務跟不上,這是節水科技企業不發達,市場運行機制不健全的表現。如果說節水主體是農民,那么,節水技術和裝備的支撐主體應當是節水科技企業。

技術改進與突破上的盲區技術進步中有量變與質變,改進與突破。目前我國的傳統節水技術還不發達,在技術改進和推廣中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是當前節水工作的技術主力。但在制訂國家節水高技術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存在著以傳統技術的改進模糊以至替代節水技術的前沿和突破點的現象。不同目標和技術層次上的含混,將對節水技術的重要前沿和突破帶來負面影響,對節水事業的長遠發展和提高節水科技企業的競爭力不利。

亮點

從盲區分析中,自然地浮現出了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亮點。

第一個亮點是:節水與增收的互動。

根據甘肅經驗,我曾提出過“集水滴灌-簡易大棚-高附加值果蔬花-龍頭企業”模式。也就是在年降水三五百毫米,十年九旱的黃土丘陵區,到處都是黃土坡,削出個陽面,架上個簡易大棚,用上點集雨、揚黃或井水搞滴灌,再種上高附加值的果蔬花和由龍頭企業與市場對接,這是一種具體化了的節水與增收的互動模式。寧夏考察中還發現,一立方米水的經濟效益可以是1元、也可以是12元或20余元。

作物布局和農業結構調整使節水與增收融為一體,蘊藏著極大的潛力。為能從黑河分出9億立方米的水輸送到下游的額濟納旗,張掖地區以進為退地搞節水,其核心就是依靠當地資源優勢,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形成日光溫室、釀酒葡萄、濃縮果汁、真空凍干食品、草(塊)粉加工、發展養殖業等7大產業和14個加工企業。種植業內部的糧、經、草比例達到30:50:20;畜果業產值達農業總產值的45%。這是一個節水與增收互動雙贏的范例。

要調動起農民的節水積極性,成為事實上的節水主體,就必須克服那種就節水論節水,靠國家投資搞節水示范工程的慣性,將節水與當地的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增收融為一體。農民增收了,才會有擴大再生產和節水投入的積極性和可能性。當前的主要障礙是國家的撥款體制,即水利撥款只能作灌排工程不能他用,而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又沒有穩定的資金渠道。

第二個亮點是:節水科技企業。

農民有了節水積極性,技術和裝備就成了關鍵因素。節水科技企業是節水的“裝備部”,是先進節水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傳播的橋梁和主力軍,是一種新興和活躍的生產力要素。新疆建設兵團以噴滴灌塑料管生產廠為龍頭,將種子包衣、播種、種肥條施、滴灌塑管和地膜鋪設等實行機械化復式作業,一次完成。由于使用方便,省工節時,節水節肥,增產增收,深受農民歡迎。一次性滴灌塑料管價格可降到每米0.2角和在機械化復式作業中鋪設,使滴灌技術突破了不能進大田的,并將在新疆數十萬公頃棉田上得到推廣。這是在新疆高機械化條件下棉田節水技術集成、物化和產業化的一個范例。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是中國的至理名言,抓節水,就要抓節水技術的集成和物化和企業化。就目前而言,低壓管道輸水企業、噴滴微灌企業、旱區設施工程企業、節水機械工程企業、節水用覆蓋材料企業、節水用化學-生物制劑企業、節水型種子企業等將有大的發展。

第三個亮點在節水科技的前沿和突破。近一個世紀的科技進步,孕育了上述節水技術系統,而新興的現代科技將帶來節水技術新的突破,這是規律和必然,是“863”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考慮的重點。

篇(9)

1.1引黃灌溉配套工程遲遲未到位,工程效益一直未能發揮

覆蓋夏縣的尊村引黃灌區,灌溉范圍為裴介鎮的西滸和禹王鄉的東滸、西秦等村,設計灌溉面積0.674萬hm2,由其八級干渠末引出的夏縣分干渠供水,夏縣分干渠始建于1993年,當時已建成分干渠道9.85km,建筑物19座,由于投資所限,分干還有3處長1km渠道未能修通,6條支渠未修建,致使其設計的控制灌溉面積遲遲不能受益。2013年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實施后,已修建支渠一條,斗渠4條,灌溉面積940hm2,但距其設計灌溉面積6740hm2的差距還很大。

1.2井灌區工程設備老化失修,灌溉水利用系數低下

近年來由于氣候干旱,加之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農田灌溉用水量在不斷加大,致使地下水位出現嚴重下降,機井出水不足,導致機井報廢增多,有效灌溉面積減少。加之,灌溉管網經過多年運行,老化失修,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渠系水利用系數較低,田間工程配套差,浪費水現象嚴重,急需發展高效農業節水技術,以緩解當地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矛盾。

1.3水資源嚴重匱乏,是阻礙夏縣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大桎捁

夏縣“十年九旱”,旱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有時數年連旱,尤其伏旱頻繁。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夏縣連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澇災害,尤其是旱災的高頻率發生,直接影響著農業和糧食生產、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據統計,從1995年到2001年這7年時間內連續4年發生枯水年,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共有1.77萬hm2農田受旱,其中絕收面積0.43萬hm2,因旱減收糧食3650萬kg。不同程度的旱災,突顯了農田灌溉設施的重要性,也暴露出現有農田水利設施存在的突出問題。因此,發展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是緩解當地水資源嚴重匱乏的一條有效途徑。

2發展節水型農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節水農業是指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通過采取工程、農藝和管理等措施,綜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以實現節約用水和提高農業用水效益為目的,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按照節約用水的要求規劃農業、建設農業可持續發展,結合夏縣的實際情況針對平原、丘陵、山地不同類型區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的節水措施,建立高效的農業用水體系,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節水農業,實現農業節水、農民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節水農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根據以上思路,發展節水農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2.1開源與節流并舉

開源是解決山區、丘陵干旱區的最有效途徑,通過興建水窖、蓄水池、旱井等集雨工程,以解決山區缺水難題,促進農業發展。部分河、井灌區,農業灌溉采用大水漫灌或小畦漫灌方式對水的浪費率極高,農民沒有節水意識,應加以誘導實施節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

2.2走全面節水農業之路

重視水庫、輸水管道、管網、渠系等工程節水,把田間節水作為農業節水的重點,不僅要建立高標準的襯砌渠道、壓力管道、而且要重視建設以噴灌、滴灌、微灌等地面灌溉技術為主的先進的田間灌溉工程系統。

2.3因地制宜發展節水農業

根據平原、丘陵、山區的經濟和自然條件,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因時、因作物,發展適合本地特點的節水農業,從而使夏縣的水資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利用。

2.4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發展農業節水就是要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突出農民在節水農業中的主體地位,多宣傳節水灌溉(滴灌、微灌、噴灌)的好處和益處,不僅節省了電費而且節約了水資源,也能夠充分利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5大力推行節水灌溉

通過在灌區內搞大型的節水灌溉,使灌區能從節水型農業中受益,并充分認識到節水灌溉的好處,使灌區農民確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加大節水灌溉的投資力度,使節水農業向高產、高效、大規模、可持續方向發展。

3示范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3.1示范效益

節水型農業的實施,將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使作物產量和質量將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效益也將大幅提升,極大地提高群眾用水的積極性,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將起到一個積極的示范和促進作用。

3.2社會效益

節水型農業實施后,極大地提高了輸水效率,節約了水資源,對當地地下水資源動態平衡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用水管理上,由農戶用水協會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協調,建立了良好的灌水秩序,農民的用水條件大為改善,減少了水事糾紛,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社會進步,促進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3.3環境效益

水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地下水局部超采現象將得到有效遏制。同時,農業節水措施的普遍施行,將徹底消除大水漫灌,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的保肥性能,有利于農業健康、持久的發展。

篇(10)

干旱缺水是21世紀面臨的全球性環境生態問題。甘肅地處中國西北內陸,屬典型干旱半、干旱氣候區,省內大部分區域降水稀少,且季節分配不均,干旱缺水問題則更為突出和嚴重,農業生產經常面臨春旱、秋旱和伏旱的威脅。解決甘肅的干旱缺水問題,改善生態環境,涵養水源是根本出路。目前,應立足農業灌溉用水量大、浪費嚴重,自然降水攔蓄不充分,水資源總體利用效率較低的實際,將節水的重點放置到農業、農村,積極發展節水農業,提高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率和農村田野天然降水攔蓄能力,這既能有效實現節水目標,也是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1節水農業的目標和任務

節水農業是灌溉農業和旱作農業的有機結合,是節水與蓄水并舉,變被動抗旱為主動防旱的農業管理體制的創新和節水技術措施的整合。發展節水農業的總體目標是逐步建立節水型高效農業水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可持續增收。當前發展節水農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是以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現有水資源為出發點,整合和推廣應用各種節水農業工程措施與技術手段,建立并不斷完善節水農業措施和制度,切實解決農業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問題。

2節水農業措施的設計

根據當前節水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農業與水利管理部門分家體制的現狀,結合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部門在節水農業措施的設計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設計根據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類型和農作物種植情況,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進行土地整理設計,可整平的田面盡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較大的規劃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積較大的地塊應合理規劃溝畦,開溝起壟分畦,以增加入滲,減少流失損耗,提高灌溉均勻度和效率。

2.2深耕與深松設計根據不同土壤質地與土地構型、原有耕作基礎,設計節水農業所要求的耕層厚度和有效土層厚度,通過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層,加厚土層達到設計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滲深度,提高蓄水能力,減少流失和蒸發。同時可以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擴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圍,增強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設計中一般要求活土層應保持在30~45cm之間,深耕次數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時間由冬閑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當即耙耱、鎮壓,保護墑情。

2.3淺耕與覆蓋保墑設計通過地表淺耕、降低土壤毛細管作用、控制田間雜草,或覆蓋塑料薄膜、秸稈等,抑制土壤蒸發,減少地表徑流,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干旱山區尤其應大力推廣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技術,并注意盡可能在秋季雨后田間墑情最好時立即覆膜。

2.4化控抗旱劑的推廣使用設計目前我國已成功研制出抗旱保水劑、土壤蒸發抑制劑和植物抗蒸騰劑等三大類化控抗旱劑,并在較大區域、多種作物上推廣應用。各地應根據當地土質和作物種植情況大力推廣選用。拌種包衣選用適合的抗旱保水劑,地表噴施土壤蒸發抑制劑,作物葉面噴灑植物抗蒸騰劑。

2.5節水種植制度的設計在注重市場與效益原則下,根據當地降水分布、干旱發生規律,選擇設計優質、高效、節水的種植制度和作物結構。重點應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節水作物,將過去糧經二元種植結構調整為糧經飼(草)三元種植模式,擴大種草面積,減少灌溉次數,降低用水量。實行間作、套種、寬窄帶狀種植,減輕單位面積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和壓力。

2.6節水栽培技術的設計包括抗旱節水優質高效作物品種的選擇,機械或人工精量播種、溝播、膜側播等播種技術的推廣,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供水的控制等。

2.7節水灌溉制度的設計節水灌溉制度既是農業節水措施綜合效果的體現,也是農業節水、工程節水和管理節水三部分的結合點,所有節水效果都要落實到灌溉制度的擬定量化指標上來。節水灌溉制度的設計,首要任務就是應通過對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品種需水量科學分析,確定出最佳灌溉用水定額與產量之間的關系,以此作為衡量節水效益的量化標準,指導和規范節水灌溉工作;其次,在灌溉方式上應做到“五改”,即改大水漫灌為壟畦溝灌、改大畦灌溉為小畦灌溉、改長溝灌溉為短溝灌溉、改冬灌為春灌,有條件的地方應積極實施噴灌、滴灌和隔行交替灌溉。

3節水農業措施的完善

上一篇: 建筑環境學論文 下一篇: 消防法律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香蕉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