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7 17:03: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筑環境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移動教學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建設
移動學習是一種技術特征鮮明的學習方式和技術。其中,無線通信技術是解決移動學習通信的要素;軟件技術是保證移動學習能夠進行的必要條件;建模工具的正確選擇為移動學習內容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于以上條件,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為例,筆者主要構建在無線網絡環境下微信平臺與網盤相結合的移動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系統功能模塊主要有教師與學生功能模塊、提醒與討論空間模塊、資料下載模塊。
1.教師與學生功能模塊。
此模塊主要實現方式為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動態化、公開化、形式多樣化、自動回復化特點。動態化表現為每天可1-5條或更多信息,其內容可涉及教學各個方面,并且每天更新,實現時時動態,例如,“建筑工程常規做法及估算價格”,“如何做好公路工程計量”,“造價算量順口溜”等。公開化表現為其展現的內容不僅可以是在校學生,社會上任何人如果想對此方向學習,只要加入“關注”即可接收信息,方便易懂。形式多樣化表現為其內容形式可以以文字形式表示,也可以其他更具直觀性的方式,如圖片、視頻等。自動回復化表現在學生(或讀者)可以回復提示文字或數字,系統自動回復已設定好的內容解答。例如“回復數字1,查看習題1答案”,回復后即會出現答案或答案的鏈接網址。基于以上優點,可完全實現知識的表達與學習,但它還有一些缺點與不足。微信公眾平臺上的新信息沒有聲音提醒功能,如果有新信息時怎樣提醒?如果學生有系統自動回復以外的問題怎樣解答?如果要展現的教學內容過大,而在公眾平臺上無法上傳時怎么辦?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討論空間和資料下載兩大模塊。
2.提醒與討論空間模塊。
新信息的提醒功能及學生有疑問需要教師解答或學生間的討論功能,都可以通過此模塊來實現。具體表現為在微信中建立微信群,由群主(或管理員)維持秩序,并將公眾平臺的信息和信息提醒同時;對群討論問題可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形式亦可多樣化,如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
3.資料下載模塊。
當資料過大在公眾平臺上無法上傳時,課程內容的各類學習資源,可以通過多種移動學習模式來實現。在該模塊中,學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和系統進行交互。一種是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移動學習,一種是通過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或筆記本等進行在線學習。例如,建筑工程技術課程的核心內容、最新規范等,我們將提供文檔、PDF文件、課程錄音、課程錄像等多種媒體格式、適合多種移動終端的學習資源,滿足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習慣。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給出鏈接,學習者通過鏈接下載到自己的移動終端上,手機、電腦、iPad等均可,當他們在教室外面、公共汽車等地方時,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來瀏覽這些教學文檔、圖片序列、音視頻教程等,充分享受移動學習的便捷與方便,而且不需要承擔高昂的移動通信費用。
三、應用結果
按計劃在建筑工程技術學院2012級學生教學中開展教學,覆蓋學生100人以上。項目最終研究成果,對移動教學的應用和開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1.實施前
學生對移動學習了解很少,但他們愿意參與這種學習方式。
2.在整個實施過程中
學生更多喜歡的移動學習途徑是通過下載學習文檔到手機、電腦上進行學習,而且音/視頻資源、圖片更受歡迎。
3.實施后
學生對移動學習的學習效果普遍認可,大多數學生認為移動學習是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87%的學生認為移動學習幫助他們獲得了更好的成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習者對移動學習還是很好奇,對其形式的追求要高于內涵,因此,移動學習方式更好地激發了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內容,可以獲得課堂以外的知識更加深刻地理解課程知識。三是學生在群內討論非常積極,可利用閑散時間,隨時隨地,隨需學習,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二.創造和諧健康的人際環境
1)師生之間關系和諧。首先,教師要能自塑良好的形象,端莊大方,平易近人,有和藹可親的形象;熱愛本職工作,以身作則,教師真誠關心、熱愛學生,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敬,是自己學習的楷模。這樣,教師的“傳道授業”才能通過學生感情的“過濾”和“催化”,變成學生的需求和行動。當師生在感情產生共鳴形成遵師愛生的氛圍 時,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我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中,我力求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遇事盡量以商量的口氣,不用命令的口氣或責備的語氣說話。盡量在學生中間創造一種和諧的氣氛與情感。我知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個性、有自尊心,有時犯一些小錯誤也是正常的,要正確引導,不要大驚小怪、小題大做,更不要為此去處罰他們。平時對學生多一分關懷少一分訓斥;多一點鼓勵少一些批評。學生陳堅是留了幾級的留級生在小學、中學均與老師打架。家中有十弟兄平時在家刁橫不講理,學生對他都怕,老師對他無奈。我對他一改平時的教育,一發現他的優點馬上表揚,一發現他和學生友好相處,馬上給予鼓勵。慢慢地學生對老師有了好感,老師就會象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圍,師生和諧、共創優化教學。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班級組織班集體有利于學生群體意識的形成和良好個性的發展。通過班集體活動和學生群體間的交往,使學生不僅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發展自己的志趣和愛好,而且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學習做人之道,從而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班集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體是學生自己的集體,有它的組織機構,每個學生在所歸屬的班級中都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活動、工作和角色。在班級集體中,有共同的目標,明確的職責分工,有統一的規章制度、權利和義務。要求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學會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地制定集體活動計劃,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鍛煉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全班同學有共同的奮斗目標。班集體的目標由班長和全班同學一起討論確立,可分為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目標的提出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推動班集體不斷向前發展。
(2) 學生之間團結友愛。同教師一樣,學生也是教學環境的主人,,在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際關系中,我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學之間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生活上一人有難,八方相助。學生朱曉龍父親死了以后,我發動全班學生捐款,我自己拿出了100元,學生紛紛省下零化錢。共捐了520元。去年過春節時,我班班干部前往慰問,帶去了禮物蘋果、橘子之類。;思想上相互交心,彼此理解;學生趙真真父母吵架,她哭著找我訴說。我及時地勸說了她,并且去進行了家訪。感情上親密無間,情同手足。真正形成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集體氛圍。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建筑環境學作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1998年專業調整后新增設的課程,集中體現了該專業的核心與本質。其與傳熱學、工程熱力學及流體力學共同構成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基礎平臺。由于建筑環境學包含了國內外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針對學科的特性,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能夠不斷學習,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努力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愿意學并且學好該門課程,為緊后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該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在教學中要注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努力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筑環境學要在32個課時內完成7個單元的教學,其課程內容量大,內容瑣碎,課程任務重。且內容涉及廣泛,包括了地理學、城市氣象學、勞動衛生學、建筑學、物理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其內容豐富,而各個章節又自成體系,這將造成初學者難以入門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況,主要從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提高教學效果,最終形成系統化、條理化的知識體系。
1. “一體三結合”的教學思路
“一體”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融“教學做”于一體,“三結合”指的是教學講解與習題訓練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課后自習相結合,理論認知與調查研究相結合。根據該教學思路,在教學中主要采用“項目法”進行教學,其內涵為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理論教學重點是把握課程主線和章節主線,同時采用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的實踐研究法。
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2.1理論教學
由于建筑環境學的綜合性較強,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建筑外環境、室內空氣品質、建筑熱濕環境、聲環境、光環境、建筑環境的綜合評價等[1],翻閱教材后學生反映該門課如同一門科普課[2-3],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教學中通過把握課程主線和章節主線使課程內容條理化、系統化,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真正體現該課程的學科基礎地位。
2.1.1課程主線
在該課程的教學中,要始終把握一條主線,圍繞一個主題,即“人-建筑-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在緒論課的講解中,首先要通過主線串聯將全書內容形成一個整體。建筑環境研究的是圍繞建筑物的空間環境,包括外環境和內環境,內環境又包括建筑物的空氣質量環境、熱濕環境、聲環境和光環境,其中熱濕環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2.1.2章節主線
在把握課程主線的前提下,在每個單元的講解中,安排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首先,通過本章的知識框架圖的講解,使學生系統的認識本章的整體內容。例如,在講第三章,建筑環境的空氣環境這一章時,首先,讓學生看如下的知識框架圖。
然后是核心部分的講授訓練,最后通過單元小結,要求學生能夠使所學內容在該知識框架圖中對號入座,從而形成系統化整體化的知識框架體系。
2.2實踐教學
建筑環境學的教學內容特點為:前沿性、廣泛性、實際性。該課程內容瑣碎,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為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應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和生動化,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本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同時結合相關的實驗進行。
2.2.1課題研究
借鑒清華大學的教學經驗,布置文獻綜述的小論文題目,讓學生通過課后查閱文獻資料,動手進行試驗研究,形成自己的觀點論述。首先向學生介紹小論文的寫作格式及要求,然后要求學生在課下自學的時間參閱相關的文獻資料,能夠獨立完成小論文的撰寫。小論文的題目是任何學生感興趣的有關建筑環境的話題,學生可自擬題目,為擴大學生的寫作思路,教師也可以布置相關題目供學生參考,例如:掛窗簾對室內環境的影響;室外空氣綜合溫度和輻射在建筑熱環境中的作用;不同建筑設計的自然通風效果;不同朝向房間的自然室溫的差別等。通過對這些課題的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其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學生課題研究的結果將以小論文的形式展示,并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作口頭匯報,最后,師生共同討論,并將撰寫優秀的至相關期刊,作為學生的研究成果。
2.2.2開設實驗
實驗教學可提高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感性認識,并能激發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建筑環境學缺乏相應的實驗教材,大多數高校未開設相關的實驗課程。目前只有清華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少數幾個學校增加了實驗教學環節[4]。清華大學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優勢,讓學生參與到老師的課題項目研究中;上海理工大學的實驗教學環節主要是測試實驗室內各個環境參數;廣東工業大學的實驗教學較為全面,涵蓋了建筑環境學理論知識的大部分內容。根據我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特點,并充分利用我校現有的實驗設備,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安排4個學時的實驗課程,實驗將采用分組的形式,主要內容為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風速、CO、CO2、甲醛、噪聲等相關室內環境參數的測試,最后結合主客觀情況,對室內環境作出一個綜合的評價。
通過課題研究和實驗教學的環節,將達到如下的教學效果:
提高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其對建筑環境學有一個充分全面的認識,為后續空調工程、通風工程、供熱工程等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通過課題研究和實驗,學生要對室內環境作出綜合評價,需查詢最新的室內環境標準、測試室內的各環境參數、掌握室內的環境評價方法等,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并能夠對整個課程乃至整個專業有系統的把握。
3. 結論
通過以上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期末,將采取期末一張卷加課題研究及作業完成質量考核加出勤考核加課堂參與度考核四部分相結合的方式,力求能綜合反映出學生的綜合水平。
建筑環境學作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核心基礎課,在整個專業課的學習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對建筑環境學的構成要素有基本的了解,能夠獨立完成課后練習,最終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晨.建筑環境學(第一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4.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7)03-0036-05
2012年9月教育部對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進行調整,并入了建筑智能設施(部分)、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兩個專業,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主要涉及建筑環境和建筑能源兩個主要方向[1]。該專業自成立以來,曾幾次更名: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供熱、供煤氣及通風”,到 1987年調整為“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與“城市燃氣工程”兩個專業,1998年合并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再到如今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每次更名都與當時國民經濟水平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專業名稱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時期國家對專業人才提出的不同戰略需求。新名稱強調“建筑環境”“能源”方向,符合“十三五”規劃中有關全球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發展的應對要求,與規劃中“綠色”“協調”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對大力推進綠色改革,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意義。從國家戰略規劃與市場需求的層面看,新專業要以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為導向,
應在原有暖通、燃氣等專業課程基礎上增加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新能源應用等相關內容,以符合當前社會需求,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
此外,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近20年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建筑能耗在社會總能耗中占比越來越大,這說明中國建筑節能有著廣闊的提升空間和社會前景,而降低建筑能耗刻不容緩。在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大環境背景下,建筑節能課程應被更多專業納入本科教育中,成為土建行業各專業的通識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一)建筑節能技術涉及的多學科性
建筑能技術是一門綜合性較強、學科內容高度交叉的課程,它不僅涉及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建筑學等工科知識,也與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人文學科緊密相關。主要包括建筑環境、建筑被動設計、圍護結構材料、建筑設備(暖通空調、照明、給排水)、建筑施工、建筑管理等內容。
由于建筑節能課程涉及的學科較多,不同專業教師在講解時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建筑能源與應用工程專業,教師會偏向介紹空調節能方法,建筑學教師會較多關注建筑單體設計與節能,若采用不同專業教師合作講解建筑節能課程則可避免產生這種情況,但是課時安排的不足、知識體系的龐雜會讓學生覺得所學知識深奧晦澀難懂,從而對建筑節能技術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不同專業學生在學習時由于對其他專業領域的知識不太熟悉,更愿意關注自己所學專業部分的節能手段,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對節能知識的了解。
(二)與新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與融合
在最新版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規范中,課程體系大體沿用原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設置,被并入的專業如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的關鍵專業知識單元,建筑節能技術、節能建筑計算與仿真等均未包含在內。新規范課程側重點依舊是傳統的暖通與燃氣模塊,對節能、智能設施領域涉及不深。隨著社會的發展,能源消耗量劇增,結合國家對行業人才提出新的戰略需求,本專業所涉及建筑能源方向不再僅限于燃氣應用,更多地是建筑能源的有效利用,即建筑如何節能。在本科教學中增強對建筑節能重要性的認識,增加建筑節能技術相關課程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如何將建筑節能技術與新專業課程體系有效融合,諸如建筑環境學、暖通空調、土木工程材料、綠色建筑設計原理、建筑環境測試技術、低能耗建筑理論與應用,避免和其他專業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重復顯得尤為重要。
(三) 建筑節能方向人才培養存在斷層
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幾次經濟危機表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極大程度限制了經濟的發展,走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必經之路,也是歷史的選擇。中國當今社會能耗主要集中在工業、交通、建筑三個領域,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2],建筑節能具有較大的潛力,是降低中國社會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建筑節能領域相關人才。
目前,國內研究建筑節能技術主要集中在建筑學專業下的建筑技術方向和土木工程專業下的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方向。由于建筑技術方向的學生對數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等基礎知識學習不夠深入,在建筑節能仿真與能耗模擬、建筑物理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儲備遠沒有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學生豐富,在分析流體、熱環境、建筑能耗的實驗、模擬數據時,缺少對結果準確的判斷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研究的順利進行。同時,由于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方向的學生本科專業大多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對建筑設計、建筑構造等建筑知識不夠了解,在建筑區域小環境設計、遮陽構件的選擇等建筑設計方面缺少經驗。因此,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本科階段加入綠色建筑設計原理等相關課程,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建筑被動式設計等交叉學科知識,有助于建筑節能領域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
二、建設內容
(一)教材建設
目前市面上有關于建筑節能主題的教材雖然多,但是質量參差不齊,內容重疊性強,經典的教材較少,內容更新的速度較慢。此外,現有建筑節能類教材,部分適合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內容偏建筑節能設計;部分適合高職高專學生或工程技術人員,重全面性,偏科普性;部分適合高校研究人員,重理論,缺少工程實例。因此,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需要編制適應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規范要求,強調專業課程間的銜接與融合,注重節能理論性與知識系統性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國際化的建筑節能教材。
教材編撰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
(1)提煉、梳理基本理論與方法。本科專業教材的特性應是系統講授基本理論、原理與方法,重在教授學生為什么(Why),而不僅僅是傳授學生怎么做(How),做什么(What)。因此,在眾多有關建筑節能主題的圖書資料中,如何脫離科普類特征,遵循建環專業規范的課程體系要求,提煉出基本理論、原理與方法是建筑節能教材編撰的核心問題。
(2)注重理論知識、設計計算與工程案例融合。理論知識內容應與建筑節能相關設計規范標準相適應,以加深理論知識在應用層面的理解,提升學生節能設計與計算技能。另外,工程案例內容不應局限于簡單節能技術的介紹,應融合理論知識與設計計算內容,構建各知識點理論、設計與案例的鏈條式體系。
(3)增加建筑節能研究分析方法與國內外最新技術發展等內容。教材內容需顧及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能力需求,增加建筑節能研究分析方法與最新技術發展等內容,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建筑與風環境知識單元可以增加Fluent、EnergyPlus等軟件模擬內容,以講授不同的組團布局對建筑能耗的影響。
(二)理論教學
建筑節能課程的理論框架系統較為固定,包括建筑節能基本知識、建筑節能設計原理、建筑規劃設計與節能、建筑單體設計與節能、圍護結構節能設計、遮陽設計、采暖節能設計、制冷節能設計、采光與照明節能設計、太陽能利用等單元,但由于建筑節能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推動著建筑節能技術的不斷革新,很多成果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教師應多關注國際先進的建筑節能理念,關注建筑節能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
建筑節能課程強調應用性與實踐性,教師不能單單只講授生硬的理論,還應將理論聯系實際,多結合工程實例分析節能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理論給予實踐支撐,實踐豐富理論內涵。單純的理論過于枯燥,不利于深化學生對原理的認識,也會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重點分析當地某一節能建筑的設計原理和途徑,探討當地地域氣候和建筑特點對節能設計的影響等。
(三) 課程設計
根據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新專業規范,教學課程主要分為理論課與實踐課兩個類別。知識的輸入主要集中在理論課上,幫助學生建立對專業基礎知識的了解,以備在日后工程實踐中準確運用;知識的輸出與檢驗主要體現在設計實踐中,這不僅是對理論原理的鞏固,還是對已掌握內容的檢驗。
近年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環境與建筑能源領域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變化較大,日益注重建筑節能。如圖1所示,在新專業規范體系中增大了建筑節能技術模塊比重,強調理論與實踐統一,從知識的輸入、輸出和檢驗三個方面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新整合,增加了以設計實踐為主的綠色建筑設計、建筑節能等課程,以此形成適合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新專業規范的建筑節能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特色,體現時代性、體系相容性、專業創新性,既符合當代社會的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也展現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教學方法改革
建筑節能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不僅需要教師在課上對基礎理論進行系統講解、對典型案例進行詳細分析,而且要求學生在課下積累豐富的相關知識并動手實踐。目前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無法集中精力,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質量。此外,課下作業類型單一,課程論文、試卷問答較多,社會調查實踐、課程設計類作業較少,無法讓學生充分吸收并利用所學進行成果輸出。這些因素導致了建筑節能課程流于形式,成了一門科普課,學生既]有深入理解知識,也沒有機會親自實踐,無法深刻理解建筑節能的真正意義,從而也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的意義。
針對這些問題,信息時代提供了一種可有效平衡理論教學與課程實踐的教學模式,即 “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一種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的新興教學方式,學生課前在網上收看授課視頻,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作業或實踐[3]。翻轉課堂分為課程、作業、答疑三個模塊,根據課程不同的性質可采用不同的組合方式。當課程的知識框架體系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革新時,則適合將其理論知識錄制成視頻,供學生反復觀看。相較傳統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既節省了教師重復授課的時間與精力,又讓學生能較為靈活地安排學習計劃,從而留出更多的課堂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中大量課程均可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例如傳熱學是以理論的講授為主、作業與答疑為輔的課程,理論內容較為單一,作業通常為計算題,可采用線上基礎理論教學與線下作業、答疑相結合的方式。建筑環境與能源系統測試技術課程涉及較多的測量實驗,可采用線上視頻講解儀器使用方法與測量原理、線下學生親自操作儀器進行實地測量的模式。建筑節能課程則是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與實踐同等重要,課程理論知識框架比較固定,實踐部分中課程設計作業的相關資料與設計規范要求一般比較多,適合網上,故適用于線上教學、布置作業,線下完成作業、答疑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通過將“預習時間”最大化來完成對教與學時間的延長,其關鍵之處在于教師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利用課堂時間,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4]。因此,建筑節能課程的課堂內容和教學形式可多樣化:可以是師生面對面交流答疑,例如學生通過PPT、數值模擬等方式來解說自己的設計,教師針對其設計進行面對面點評,學生從教師點評中獲取信息來反省自己的設計;可以是建筑節能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與展示、線上理論視頻的補充案例;還可以是實踐調研類活動,例如參觀當地的節能建筑,調查統計當地民用建筑采用的節能方式等,使學生在實踐中探索、理解并運用理論,實現教學目標。
四、課程教學思考
(一)教學內容
建筑節能課程對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只關注理論知識根本不足以融會貫通,必須輔以一定量的實踐課程加以深化。實踐是學生認識、完善、運用知識的最佳方式,因此可適當增加實踐課的課時。建筑節能理論知識系統龐雜,講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教師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理論教學以線上視頻的方式教授,課堂則留出大量時間分配給實踐課,可有效解決課時安排不足的問題。
在踐課的所有形式中,課程設計是最為有效的輸出方式。設計課程一般為綠色建筑設計,內容可從小體量如小型別墅設計,大體量建筑如小區熱環境分析入手。前者可以結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進行建筑節能的設計與運用,后者可側重模擬軟件的使用,計算模擬小區熱、風環境。除此之外,在針對不同章節,可增設不同內容的調查課程。例如遮陽設計單元調查當地遮陽形式與熱工氣候區的關系;建筑節能常用學術名詞單元可通過讓學生記錄在宿舍的活動狀況、衣著類型、溫度感受等來理解室內熱舒適度;圍護結構節能設計單元增加實測墻體、門、窗等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實驗等。通過設計、調查、模擬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豐富實踐課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有興趣、有樂趣、有志趣地主動學習。
(二)教學形式
建筑節能課程的傳統教學形式為課堂講解與考試或課堂講解與課程論文組合的形式,這兩種方式忽略了建筑節能課程的實踐性,將其當成工程熱力學一類的學科理論課程來教學,很大程度上只起到了科普的作用,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深入拓展。
在采用“翻轉課堂”教學后,設計實踐課占比增大,課堂將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考試形式不再僅限于試卷、課程論文,課程設計每個階段的成果、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等按照一定權重成為學生最終成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五、結語
根據建設節約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理念要求,實現能源高效利用是當務之急,而隨著建筑節能話題日趨受關注,社會對建筑節能領域的復合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大。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的新專業規范背景下,建筑節能作為一門不可或缺的課程,現實意義重大,實現與新規范專業體系的融合與銜接尤為重要。應從教學內容、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以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新興的“翻轉課堂”線上視頻線下課堂的教學模式恰好滿足了建筑節能課程特點的要求,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建筑環境與設備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 高等學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 王立雄.建筑節能 [M]. 3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3] 何克抗. 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 電化教育研究, 2014(7):5-16.
[4]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 2012, 30(4):46-5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動力。人是從事科學技術的主體,因此當今社會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核心競爭力的培養,主要來源于大學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部在上世紀末對大學很多專業都進行了調整,包括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是根據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和“燃氣工程”兩專業合并,調整、拓寬組建而成的新專業[1]。該專業以培養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筑室內環境及建筑設備、公共設施、建筑熱能供應系統的設計和建筑自動化與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為目標。這次調整,不是簡單的合并,而是產生了一個面向21世紀新的專業學科。近年來,該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范圍91所各類眾多高校中涌現出來,問題也隨之凸現。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深入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
一、主要凸現的問題
(一)辦學思路不清晰
雖然很多學校秉承了“厚基礎、寬口徑”的辦學思想,在教學內容上增加了建筑環境、建筑熱能供應以及建筑自動化等方面的知識,并把建筑環境學列為了專業的平臺,搭建了新的本科專業的框架體系。但是“厚而寬”不是“大而全”。知識口徑的拓寬不是各種知識的堆積和羅列。專業的辦學首先要服從于所在大學的辦學思路,即學校的定位。一般院校和重點院校不同,創新型大學與研究型大學和綜合型大學也不同。如果全國九十一所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的教學體系都參照某一兩個名牌大學的教學體系,那么這樣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一,專業建設沒有或者散失了原有專業的特色;二,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沒有特色。
(二)教材建設的質量不容樂觀
目前圍繞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的教材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一。教材是教學內容的具體體現,教學體系中的教材應該具有知識的系統性、延續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各個知識塊之間簡單的粘貼或移動的關系。以《暖通空調》為例,集結了原來供熱、供燃氣及通風空調工程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空氣調節》、《工業通風》以及《供熱工程》的主要內容。剔出了三門課管網輸配的交叉部分,而另設了一門課:《流體輸配管網》。但就這兩門課程的教材來看,共同的缺點是把原來空調、通風和供熱三門課的三個系統簡單地歸類總結,系統總結有余,闡述不足。使得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出現老師覺得不好講,學生不易接受的情況。
(三)配套的師資隊伍結構有待改善
由于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由原來的暖通空調專業或燃氣專業演變而來,因此師資基本上是暖通空調或燃氣專業的。但是專業的領域已經擴充到建筑室內環境、建筑設備、公用設備和智能建筑等方面。專業的內涵已經由原來的設備或系統擴充到既包括設備、系統,也包括智能建筑。其中的弱勢部分是智能建筑。因為智能建筑技術也是一門交叉學科,而大部分搞自動控制的人才是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或計算機專業的人員。對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統及設備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建筑結構、建筑設備、供熱空調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理解。另一方面,搞設備的人才又缺少對建筑自動化、BAS功能科學要求的理解,缺少有效的上層控制管理邏輯與算法。兩方面人才又缺少“接口”,從而制約了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2]。因此合理搭配師資,在教學安排方面與其它專業知識交叉融合,才能培養出新時代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復合型人才。
二、改革的內容
(一)明確辦學思路,辦出專業特色[3]
明確辦學思路是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體系的前提和基礎。是以科研人才為主,還是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不僅與專業本身的內涵有關,更重要的是與專業所在大學的性質有關。這樣才能形成專業建設和發展的良性競爭。辦學思路還與專業特色有著密切聯系。專業特色與專業在多年的建設發展過程中的教學和科研歷史有關,如有的學校在暖通空調的系統工程方面是強項,而有的學校在制冷空調設備的研究與開發方面是強項。那么在培養人才方面,這些特色就應該很好的繼承和發揮,在課程設置和訓練中要體現出來。
(二)穩固基礎知識,拓寬專業口徑
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是一門跨學科的工科專業,學生基礎知識應包括數理方面、工程熱物理方面、流體機械方面、建筑熱物理方面和自動化控制的知識。只有牢固的基礎知識, 學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專業課程,拓寬本專業的服務領域。當然,正如前面強調的,專業辦學的前提是要繼承和發揚本專業的特色。這些基礎知識本身就是屬于很多領域,要與專業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特色結合起來,構造和穩固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
專業知識的拓寬,是構架新時代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部分。專業教學體系不僅僅局限于暖通空調,或是供熱供燃氣,或是把這兩方面的課程全部籠統地包括進去,或是把建筑環境、公用設備和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識硬塞進去。在專業學時有限的條件下,很有可能會造成各種知識的七拼八湊。因此,要有側重點地把某些方面作為原本專業特色的延伸和發展,切忌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思想,盲目地貪大。
(三)編制優秀的教材,配備合理的師資隊伍
正如前面所說,由于原有專業教學體系架構的割斷和組合,使得最近幾年采用的教材在編制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在教材的建設方面還必需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選用合適的優秀教材的基礎正是現在的教學體系的完善,必需從根本上理解和制定本專業的教學體系和知識模塊。
師資的知識結構要分布合理,除了保留原來專業特色的知識結構以外,還要補充新的知識,如智能建筑和建筑環境方面的知識結構。師資的梯隊建設也很重要。教學梯隊的形成有利于知識傳授的傳承和不斷更新。每個專業知識模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課群下面,形成以教授為龍頭,教授副教授主講,青年教師為重要組成的教學梯隊。
三、我校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幾點思路
中南大學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主要源于長沙鐵道學院的制冷空調學科。長沙鐵道學院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展了制冷空調及冷藏運輸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5年在機車車輛系成立制冷空調教研室,并開始招收制冷空調專業專科學生; 1989年開始招收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本科學生; 1998年根據教育部文件調整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因此,在二十多年的建設中,形成了制冷與暖調、系統與設備并重的特色。我專業在調整后修訂了教學計劃,增加了供燃氣、建筑環境和建筑自動化方面的知識模塊,保留了原來的制冷方面的知識模塊,包括有制冷原理、制冷壓縮機和鐵路車輛制冷、制冷裝置自動化等課程。 轉貼于
目前已擬定完2008級新的教學體系和教學計劃,主要的思路有如下幾點。
(一)明確辦學思路,與學校的定位一致。
我專業隸屬于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層次綜合性大學——中南大學,學校的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創新型大學[4]。因此,我專業的辦學思路是以創新素質教育為核心,堅持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標準,面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才需求,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二)繼承和發揚專業特色,整合知識架構。
充分利用能源知識的平臺。從2008年開始本專業與同屬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熱能專業進行能源與動力大類招生,使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的基礎知識面廣,起到“厚基礎、寬口徑”的作用。
繼續保留專業的特色之一:制冷模塊。從畢業生就業的反饋來看,用人單位對既懂制冷,又懂暖通,既了解系統,又了解設備的人才非常歡迎。
加強暖通和建筑環境的優勢。把空調、供熱、通風和建筑環境的節能、環保、熱舒適與空氣品質結合起來,也是當前時展的需求。
減弱供燃氣和燃燒模塊。從本系教師多年從事的科研工作來看,燃氣和燃燒模塊并沒有形成特色,因此可以適當減少其份額,作為選修課程開設。
加強智能建筑模塊。智能建筑是樓宇發展的重要方向。本系在制冷和空調系統的自動化控制方面有著多年的研究和實 踐經驗。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充相關領域的知識內容。
(四)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創新人才
實踐環節包括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實踐環節應受到更多的重視。既保證實踐環節的“量”,又要保證實踐環節的“質”。即:實踐環節的課時量必需嚴格保證,同時要求學生在實踐環節動手、動腦,培養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創新能力。
畢業設計從選題開始抓起,選題來源于教師的科研課題或工程實際,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和理論研究價值,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嚴格把握好實踐環節的考核。本系在近兩年所有的專業實踐環節考核中都涵蓋有答辯部分的考核,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自信和表達能力,又能很客觀地反映實際的情況。
參考文獻
[1]肖勇全,李岱森.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J].高等建筑教育,2002, (2).
為系統了解和分析用人企業對中原工學院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以下簡稱建環專業)畢業生的反饋意見和要求,2006年12月,筆者對2004年~2006年三年間的128名本科畢業生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表明,用人單位對本專業新就業畢業生整體上是滿意的,認為學生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但82.6%的用人單位希望學校加強暖通以外知識的傳授,要求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建筑、給排水、熱能、自動控制等專業知識。其中多數施工單位希望學生能夠在工程現場充當項目經理的職責,多數設計院則希望學生能夠在專業對接中更好地與其他專業人員進行溝通,并提出相應專業的設計、施工及安裝要求。總之,大多數的用人單位要求學生具有復合型人才的知識和素質。
因此,為進一步與社會接軌,培養社會所亟需的專業人才,很有必要對加強對建環專業學生的復合知識和素質的培養。為此,筆者通過完善建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課程體系、構建有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體系來增加學生的復合型知識,通過鍛煉學生運用多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培養學生的復合型素質。
一、研究并修訂建環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
基于對學生復合型知識培養的要求,在全國建環專業指導委員會提出的專業培養規格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建筑、自動控制、電氣、給排水、熱能、燃氣、工業空調、經濟與管理、外語、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知識的交叉融合,適當增加專業交叉型課程的學時數,以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擴充學生的復合型知識面。如增加《紡織空調除塵技術》、《建筑設備工程施工組織與經濟》、《暖通空調工程設計方法與系統分析》等交叉型課程,并把原有15學時的選修課程改為30學時。
二、優化課程體系
基于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在高校建環專業指導委員會所制定的教學基本要求指導下,對課程設置和課時分配進行研究,優化課程體系,如把專業最核心的課程――《暖通空調》進行了授課調整,把《暖通空調》課程分為空氣調節、供熱工程兩部分進行授課,并參閱推薦教材對授課內容進行了優化組合。這經多年實踐證實符合本校學生實際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題組教師還對課程銜接部分多次探討并確定在更適宜的課程中講授。例如,《暖通空調》課程內的負荷計算等內容放在《建筑環境學》課程講授,并以大作業形式鞏固所學知識;把《建筑環境學》的通風內容放在《通風工程》中講授;把《建筑環境學》中的熱傳遞、濕傳遞放在《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課程中重點講授。
原有的教學計劃中,特色不夠明顯,對培養復合型人才支持力度不高。因此,本次教學改革項目強化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特色課程。并注重學生主要素質培養課程的建設,目前具有特色的課程共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6門校級優秀課程。
三、改革課程選修機制
為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及任選課的多樣性,把選修課程歸納為三個方向模塊,每個方向都緊密結合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包含有四門以上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任意選修其中一個方向。這種課程選修機制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學生復合型知識的拓展和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三個方向分別為空調節能方向、環境消防方向、燃氣方向,每個方向均有4門選修課程。其中空調節能方向的課程包括:蓄能空調技術、熱泵技術、太陽能利用、建筑節能技術;環境消防方向的課程包括:建筑給排水、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煙技術、建筑消防工程;燃氣方向的課程包括:燃氣燃燒與應用、燃氣與熱力工程施工、燃氣安全、燃氣熱力運行調節。
四、構建有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體系
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實驗教學平臺,構建了“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創新實驗”三位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提高綜合型、創新型實驗的比例,進一步加大實驗室開放的力度。從2006年至2010年,共投入350余萬元用于加強實驗室建設,中央與地方共建基金資助的“恒溫恒濕人工環境實驗室”“樓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兩個實驗室主要涉及復合型人才培養所開設的課程中的一些創新型、綜合型實驗。
五、鍛煉學生運用多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要求學生在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階段,按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綜合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進行鍛煉。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和實際工程項目,并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鼓勵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進行兼職,參與并融入社會,獲取有益的社會經驗。
為了提高專業實習環節的質量,增強建環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在已有的8個校外實習基地的基礎上,又先后在中原工學院南校區建立了鍋爐房、換熱站、冷凍站、圖書館中央空調系統等4個校內實習基地。依托校內實習基地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僅可在校內實習基地參觀,還可以實際操作,尤其是學生可以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依據季節的不同,對中原工學院南區供熱或供冷狀況進行系統檢測和故障分析診斷,進而提出系統優化方案,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六、效果及結論
經過本項目的改革與實踐,適合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學生培養計劃、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及專業建設均取得明顯的成效。2007年獲批河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被批準建設河南省高校空調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建環專業教學團隊被河南省教育廳批準為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2011年本校的建環專業再次順利通過建設部組織的專業復評估。同時,在2011年5月組織的畢業生質量追蹤調查表明,用人單位高度認可我校建環專業畢業生所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復合型特質,并認為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來單位后適應能力強。這表明本項目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改革與實踐很好地完成了預定任務,可供國內同類專業借鑒和參考。
一、教學團隊的含義與發展
團隊(Workteams)是由少數技能互補,愿意為了共同的目的、業績目標和方法而承擔責任的人們組成的的群體。它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最初來源于企業管理,團隊管理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的基本保障。把團隊引入教育領域以后出現了教學團隊的概念。教學團隊比較典型的定義是“由一個專業或某一課程的教師組成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而相互協作、共同承擔責任的教師群體。”
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小學推行團隊教學,70年代以后在高校應用團隊教學,目前美國的大中小學中存在80%左右實施某種形式的團隊教學。我國高校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才開始進行教學團隊實驗。2007年國務院、教育部、財政部先后出臺了國發(2007)14號文件、教高(2007)1號文件和2文件,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明確提出“加強本科教學團隊建設,重點遴選和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同年教育部在全國選出100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并成為全國教學團隊建設的范例。
下文對本校省品牌專業-建環專業教學團隊的設置特色、專業特色、創新性改革措施、資源建設與網絡教學等特色內容分別進行總結,以供其他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借鑒。
二、建環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內容與特色
建環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將原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和燃氣工程專業(簡稱“暖通專業”)經調整拓寬組建而成的新專業,它主要培養從事燃氣工程、供熱工程、通風空調工程等方面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目前,全國已有140余所高校設置了建環專業,每年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過萬人。本校建環專業是湖北省高校中最早開辦建環專業的學校。生源地涉及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建環專業教學團隊從1985年組建以來,經過創始、穩定發展與快速發展三個階段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擁有了一個特色鮮明的優秀教學隊伍。
(一)教學團隊的設置特色
1.團隊成員高學歷、高層次,知識與年齡結構合理。團隊由14人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人(博士后1人)、1位教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7人;碩士生導師6人。團隊成員中,50歲以上4人、40歲以上5人、35~40歲4人、35歲以下1人,老中青配置合理,年齡結構優化,是可持續發展的教學團隊。
2.以品牌專業建設為契機,全面發展,打造精品教學團隊。經過團隊成員多年不懈的共同努力,目前團隊具有了良好的發展平臺。2008年“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2009年“建筑設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被評為省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2009年建筑自動化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09年“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土建類人才培養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均獲省教改立項。另外,還有關于專業發展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教學、雙語教學等方面的研究獲校教研立項。這些教研項目既有對專業發展進行全面的宏觀研究,也有就某門專業課程的教學進行微觀的教改研究,還有對實驗等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的教研。它們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促進,是全面建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省級品牌專業的重要內容。
3.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團隊優勢。本專業開設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與專業選修課共35門。團隊12名專業教師均承擔1門及以上專業主干課程與2至3門專業選修課程的理論課堂教學,每門專業主干課程都由2個及以上教師組成課程教學小組共同負責。
除實驗外本專業共完成42周實踐教學,其中36周是專業實習、設計由專業教師負責指導完成。團隊12名專業教師每年均要承擔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的工作,每人指導6至8名學生,畢業設計1生1題,選題由設計指導小組把關;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主要由中青年教師承擔,分小組指導,集中答辯與評定成績;課程設計由任課教師組織課程教學小組集中對學生進行設計指導、答疑與成績評定。
課程實驗由任課教師與專職實驗員共同指導,實驗分組進行。課外開放與創新實驗以學生為主體,申請相關教師課外指導。
以上教學工作安排充分發揮了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團隊優勢,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教研結合,以研促教,教研并重。根據教學需要,目前本專業已經形成了三個教學科研團隊:團隊A主要研究本專業課程體系如何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經濟的需求;團隊B主要研究學生工程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團隊c主要研究供熱空調系統與建筑智能化的有機結合,擴展專業范圍,適應智能建筑的發展。
在科研方面,各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與特色。團隊十分重視科研轉化教學工作,同時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科研課題中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
5.立足教書育人,開放辦系,服務社會。團隊緊緊抓住“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宗旨,以培養本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結合當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需求,開放辦系。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專業教研與科研等會議、專業教學與技能等培訓,并給予經費支持。每年畢業設計都定期邀請知名專家來我校為師生作專題講座。另外,本系是“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專業委員會”和“武漢土木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依托這個資源優勢,本系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在學生落實實習單位與教師開展對外技術服務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
在服務社會方面,要抓住兩型社會對環境與節能的永恒需求這個契機,充分利用本專業節能環保的專業知識優勢,通過“產、學、研”結合,使本專業人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價值,通過進一步的建設,使團隊形成自己的特色,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
(二)教學團隊的專業特色
1.結合專業的技術發展和社會需要開展科學研究。本團隊成員在暖通空調系統節能、建筑節能、泵與風機的節能應用研究、平衡閥的應用研究、智能控制、暖通空調CFD、室內空氣品質、蓄能技術應用、地源熱泵、太陽能除濕空調、制冷系統的匹配等領域開展了深入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研成果,既服務了兩型社會的建設需要,同時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2.實習方式的改革和教學體系改革是本專業教學改革的
兩個主要方面。暖通專業“頂崗實習”實施方式及效果研究曾獲原冶金部教改成果二等獎。幾年來仍在不斷探索和改進學生的專業實習方式。關于本專業的教學體系改革,不斷完善培養方案、編制實踐性教學環節體系,結合自身優勢開設了暖通空調新進展、冷熱源工程、熱泵及應用、智能建筑概論、暖通空調工程設計方法與系統分析、小型制冷設備的組裝與維修、蓄能空調技術等多門特色專業選修課。另外在大一、大二年級實行了專業導師制度,對學生進入大學后如何有效的學習和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進行引導,培養學生對本專業濃厚的學習興趣,建立師生溝通的良好渠道。
(三)教學團隊的創新性改革措施
本校建環專業歷來重視教學改革研究,倡導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教學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過團隊成員多年的實踐探索,及時總結有關經驗,參與相關教研課題工作,取得了些階段性教學成果,得到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創新性改革措施。
1.依據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環專業發展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要求。社會的發展對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的人才提出新了的要求。“以人為本,舒適、便捷、安全、健康、環保、節能”的思想已成為本專業的核心理念。而高校要發展,專業要適應社會需求,就必須及時掌握社會發展需求與專業設置和教育模式之間的差距。通過調查研究,并根據我校的辦學優勢和地方特點,探討本校建環專業學科的發展定位是主要培養從事燃氣工程、供熱工程、通風空調工程等方面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能適應其專業服務面廣、跨行業特色的需要。面對新的形勢,應對專業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及時的調整,配置適應市場要求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真正體現教育面向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于市場經濟建設的精神。
2.改革教學體系,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投入,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色。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投入,實踐環節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做設計、實驗或論文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團隊主要通過三方面的措施來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投入。首先,優化實踐教學隊伍。選派認真負責、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實習與設計實踐教學:專業任課教師與專任實驗教師共同指導課程實驗;科研能力強的教師指導學生的創新實踐等。其次,靈活安排實踐教學時間。根據本專業特點,把4周的生產實習調整到第七學期前4周,便于學生充分暑假進行實習,一方面夏季更容易找到實習工地,另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與實習單位要求實習時間延長的實際需求。由于畢業就業找工作與考研的沖擊,畢業設計可提前布置給學生,以便能保證設計時間與質量。通過幾年的實施,取得滿意的效果。最后,盡可能地加大實踐經費的投入,以保證實踐效果。比如向實習單位爭取報銷學生的交通費與適量的實習補足等。
3.設置特色課程,培養知識面寬的專業人才,滿足市場需求。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節約能源已成為建筑設備管理十分緊迫的任務。建筑設備的能效管理必然成為今后的一大熱點領域和重要市場。所以計劃增設中央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和物業設施管理等方砸相關選修課程。
另一方面,原暖通專業的教授內容主要是建筑物單純的供熱和空調,缺少建筑物內熱、濕、聲、光及空氣質量等方面的綜合考慮,尤其對創造人工建筑環境對生活和生產質量的影響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應對建筑環境學、建筑環境測試技術等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調整,并充分重視建筑設備動化與智能建筑等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作用。
另外,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需要,應強化學生的英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計劃多開些雙語課程。
(四)教學團隊的資源建設與網絡教學
1.網站與多媒體課件建設。為了充分發揮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在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教學團隊十分注重專業信息平臺和網絡環境的建設,建立了網絡化的教學和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網上輔助教學和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在資源建設與網絡教學方面主要做了許多工作。團隊購買了一批專業課動畫索材,自行開發了一批多媒體課件,目前本專業所有主干課程均采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教學效果很好,深受學生的歡迎。先后建設了建筑自動化省級精品課程網,建筑智能化教學網http://hvac.省略/,建筑設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http://jzsblab.wust.省略/,專業基礎課教師博客http://zhou3.woku.eom/,QQ答疑與師生交流群等。
2.教材建設。教材是體現大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本團隊教師注重教材,近幾年主編、參編教材《建筑自動化》、《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與運行管理》、《室內污染控制與潔凈技術》、《制冷裝置管理技術》、《熱泵技術與應用》、《燃氣供應工程》、《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制冷技術與裝置》以及《建筑環境學》等9部,這些教材的編寫、出版和使用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3.實踐教學資源建設。本專業的教學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與工程能力的培養。本專業設有開放實驗室,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提供了較好的平臺,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活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綠色建筑”、“生態建筑 ”、“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等概念在建筑行業成為了一種時尚,并逐漸成為建筑領域一個熱點和一種發展趨勢。為了有效的滿足人們的需要,就要對生態建設設計方法進行相應的發展和創新。此外,為了更好地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引入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態建筑的概念
生態建筑,簡而言之就是將神態學原理運用到建筑設計中而產生的建筑。既利用天然條件與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機的環境,而又同時要控制和減少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掠奪性使用力求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它尋求人、自然、建筑(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獲得一種高效、 低耗、 少廢、 少污、 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
二、生態建筑的特征
(1)能為人類提供“宜人”的室內空間環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溫度、濕度,清潔的空氣,好的光環境、聲環境以及靈活開敞的空間。盡可能減少人工環境對自然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
(2)在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上,對環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節約土地,在能源與材料的選擇上貫徹減少使用、重復使用、循環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的原則。
(3)對環境的影響要最小,主要指減少排放和妥善處理有害廢棄物及減少光污染、聲污染。
(4)社會條件的要求。雖然生態建筑才剛剛起步,但它的發展有著深厚的社會認識的轉變奠定了當今發展生態建筑的社會思想基礎。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幾十年,實際各國無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使得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將資源與環境問題突出地暴露出來成為世界問題。
三、建筑設計中加強生態理念的重要性
在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人類對由于環境的破壞,已經受到了來自自然的報復,為了緩解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就必須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所謂生態理念,是指人們對包括中小城市在內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生態發展、生態環保的觀點的認識,這一理念涉及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建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須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加
強對生態理念的體現,這也是人類在保護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上的有效策略之一。
生態建筑是生態理念與建筑設計的完美結合,在生態建筑中十分強調資源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生態建筑在使用期間可降低對能源、資源的消耗以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它不僅要求建筑設計對建筑本身的合理性加以考慮,還要求設計者對建筑內外環保理念的科學和系統性加以研究,生態建筑讓人們的學習、生活、辦公、游玩等方面都與社會環境、生態環境掛鉤,
引導人們降低資源消耗,加強節能意識,堅持低碳生活理念,因此在建筑設計中生態理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生態建筑設計的目標與原則
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各地區的環境污染事件頻繁發生,同時生態環境惡化已開始全球性的蔓延,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者對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繁榮昌盛和負面作用進行深刻的反思,從而提出了生態建筑的設想,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建筑,通過對物質和能量的合理、綜合運用,從而降低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資源,從而在最大限度內避免建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4.1 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
生態建筑首先要滿足空間和功能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源的集約化,達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實現資源的節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態建筑注重于強調資源和環境,強調建筑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要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
4.2 生態建筑的設計原則
生態建筑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條件下利用適當的技術,發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物質空間。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系統,考慮節能節水、方便美觀、適用等因素,實現人類居住的舒適、高效,使人們所生活的環境即是一個良好的建筑生態系統,并達到和諧、良性循環的目的。
五、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5.1 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對于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
5.2 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局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農業建筑學、能源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
入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5.3 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六、生態建筑的設計手法
6.1 鄉土的生態建筑
這種建筑類型需要建筑師了解環境地理現狀,學習并繼承傳統建筑中蘊含的生態智慧,不依賴耗能設備,而在建筑形式、空間、布局和構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環境,實現微氣候建構。
6.2“適宜技術”的生態建筑
這種建筑類型以馬來西亞的楊經文先生為代表。他在熱帶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生物氣候學所采用的方法,大體上有下列幾個方面:
(1)合理的運用高層建筑表面和中間的開敞空間中進行綠化設計;(2)在高層建筑的外面設置凹入不同深度的過渡空間;(3)在屋頂上設置固定的遮陽格片;(4)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從而加強室內空氣對流,降低日曬引起的溫度;(5)平面處理上建議把交通核設置在建筑物的一側或兩側;(6)外墻的處理上除了做好隔熱,還建議采用墻面水花系統。楊經文認為通過這些措施,在熱帶地區的高層建筑可有效節省運轉能耗的40%。
6.3 生態高技術建筑
生態高技建筑對于建筑微氣候的關注可以具體歸結為以下三方面:一是適宜的室內濕度和溫度,滿足人體舒適及健康的要求;二是盡可能多地獲得自然采光(減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獲得自然通風(減少空調能耗)。通過最高效的人工技術手段來實現以上目標,或達到各要素之間的平衡就成為生態高技建筑師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體的設計手法是:
6.3.1 引入綠色植物創造宜人的景觀
結合建筑構造技術和先進的電腦控制技術,生態高技建筑能夠將綠色生態體系“移植”到建筑內部,使建筑內部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創造出田園般的舒適環境。
6.3.2 盡可能多地獲得自然采光
屋頂是光線進入室內的主要途徑,于是各種光線收集、反射構件被應用于屋頂形式。在生態高技建筑中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采光中庭設計,陽光由中庭滲入建筑,通過陽光的收集、反射裝置達到內部空間。跟這個開敞空間相連的房間不僅可以減少一半的熱量流失,同時還可以大大減少制冷需求的消耗。
6.3.3 最大限度獲得自然通風
生態高技建筑師們利用風壓、熱壓以及機械輔助的手段盡可能地獲得自然通風。針對不同的風速和風向,可以通過百葉窗開合的調節和不同方向上百葉的配全來控制室內的氣流。
一、成就與問題
2012年中國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學科目錄,藝術學成為獨立學科,下設音樂、美術、設計學等門類。在學科目錄中,“環境藝術設計”更名為“環境設計”,與工業設計、工藝美術等專業并列成為設計學門類下的專業之一。之前,環境設計專業已經幾經更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時期,為室內裝飾(1957年)、之后為建筑裝飾(1958年)、建筑美術(1962年)、室內設計(1980年)、環境藝術設計(1988年)、環境設計(2012年)。其中,1988年專業名稱從室內設計改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是將設計范圍由室內擴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內部與外部空間設計、中小尺度的公共環境與景觀園林設計等,這一調整,也是當時國內外形勢所導向,有其必然性和深遠意義。而2012年“環境藝術設計”再次更名為“環境設計”,其初衷應該是希望該專業在教學目標上更強調“環境”而淡化“藝術”。這在藝術學下的設計學科已有先例,“工業設計”也曾將“工業美術設計”中“美術”二字去掉,以強調“工業”的重要性。回顧歷史,195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裝飾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為國家建設中的重點工程服務,主要從事室內與建筑外立面設計。這一期間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民族飯店等室內設計與建筑裝飾設計作品。經歷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該專業的低潮期,全中國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術專業畢業生竟然難以對口分配,當時能到城市公園綠化部門工作算是較好待遇。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中國啟動改革開放,出現由于對環境設計需求劇增而產生的設計真空,使設計學科的天平向室內設計等專業傾斜,并持續給環境設計專業帶來了近四十年的發展機遇。與同時期重要建筑常由國外建筑師領銜設計不同,大量國家級建設項目的室內外空間設計幾乎全部由中國自己培養的設計師完成。大量的設計實踐,取得了令人驚奇與矚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內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快速成長為環境設計專業中堅力量。幾個約略數字可以概括這一時期的發展:全中國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專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現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養的該專業畢業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幾人,增至現在的十余萬人;2000年后,全國與環境設計相關的設計或生產從業人員維持在一千萬人左右,產值年均二萬億元以上。[1]如果說環境設計的輝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導的設計實踐,那么存在問題也在于由于偏重實踐而欠缺對專業理論的梳理與研究。環境設計專業大多設在美術或設計類院校、少部分設在工科院校中,環境設計教學的理論主要是從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理論“拿來主義”式的應用,自有的專業理論一直沒有形成體系。以作者所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為例,本科學生在低年級的理論課程為藝術哲學、藝術史、設計史等,高年級的理論課程為設計程序、建筑史、園林史等。針對環境設計專業自身理論研究的不足,使得學科發展與教學實踐出現一些問題,如:環境設計專業的學術地位與其對社會的巨大貢獻不相匹配;對專業水平的評價標準在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各自評價標準之間游走,缺乏本專業自成體系的評價方法與理論;部分學生或專業人員缺乏恒長的專業自信,難以終身投入環境設計事業等。
二、專業定位與理論依托
環境設計是由“環境”與“設計”二詞構成,“環境”是對“設計”的定位與約束,“設計”是對學科與學術方向的表達。環境是個總體概念,從尺度區分,可以被表述為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國土環境、生態環境等“大環境”;也可以被表述為城市環境、社區環境、建筑環境、室內環境等“小環境”。在教育部學科目錄中對環境設計服務范圍的解釋是“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等”,明確地表述環境設計專業研究所指的環境為“小環境”。無論是“大環境”或是“小環境”,“環境”是環境設計專業的關鍵詞,是專業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環境,是要研究在環境之中的所有關聯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體、物與事等各個要素在環境中的關聯關系與變化關系。關于理論與實踐孰先孰后問題,某些特定學科中,是理論指導實踐,如在物理學、化學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設計學科中,理論與實踐是交互跟進的。而在環境設計專業,實踐先行、理論跟進是目前設計專業的一般常態。在當代學科互動的大背景下,藝術設計學學科的理論體系也在進行著交叉、重構的重大調整,原有的藝術學、建筑學、園林等經典理論與原則也被不斷質疑和重新詮釋。基于此,作者認為,在環境設計的專業理論探討與教學過程中,除了已有的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理論外,應加入對當代環境學、生態學、人類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特別是強化對環境學與美學交叉研究的成果——環境美學的研究,應使環境美學成為環境設計專業的重要理論依托。對環境美學的深入研究,特別是彌補當代環境美學對中、小尺度環境與美學關系研究的空白與不足,可能是環境設計專業建構自主專業理論框架的主要基礎與路徑。
三、理論研究的重點
作者認為,當代環境美學與傳統美學的思辨與論爭對環境設計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環境設計理論研究的一部分重點應從此處開始。傳統美學是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哲學觀點探討藝術問題,運用藝術來探討美的哲學。傳統美學源遠流長,18世紀,由于康德的思想體系和啟蒙主義運動,美學開始擺脫對宗教的附屬地位,繪畫、音樂、舞蹈、藝術與設計等在此背景下獲得長足發展。時至今日,傳統美學是中國乃至世界大部分國家藝術與設計教育的主要理論來源,傳統美學的審美認知經驗和藝術規律,如對稱、均衡、節奏、對比、變化、統一等形式美原則一直左右著藝術與設計的審美方法和評價模式。長期以來,傳統美學認為:高層次審美是通過對靜止的藝術作品“無功利靜觀”而獲得,而欣賞自然環境是無法達到“無功利靜觀”的。自然環境可以被普通大眾欣賞,而藝術美只能被藝術工作者創造,并被藝術“熏陶”,懂得“美學趣味”的鑒賞者所感知,所以,藝術美始終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藝術從屬地位的另一個觀念是作為傳統美學分支的“如畫性”(Picturesque)美學觀,“如畫性”環境就是適宜入畫的環境,其主旨是像欣賞風景繪畫一樣地欣賞自然環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環境被貶低為欣賞“如畫性”環境的客體與素材,畫家從大自然中挑選出諸如高大偉岸的樹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轉的河流、巍峨的遠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畫,而人們依此“美學趣味”對大自然進行有選擇的欣賞。“如畫性”環境支配了人們的環境觀與欣賞文化,并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運動中達到頂峰。應當客觀地承認,“如畫性”美學觀對人們認識自然美、保護自然起到一定的歷史作用。直至當代,這一美學觀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環境審美模式,成為整體與深刻地理解生態環境的“障眼油畫布”,即使是專業人士,如環境設計專家或設計者在評價設計作品水平高低時經常有意無意地將“如畫性”作為評價依據。當代環境美學對傳統美學將自然美置于藝術美之下和“如畫性”美學觀的批判構成了其理論建構的起點。當代環境美學認為: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內在聯系與存在意義,都是美麗的,而非只有“如畫性”才是景觀;自然環境的美不僅在于傳統美學所關注的形式、線條、色彩或構圖,也在于隱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態關聯帶來的健康的美。因此,將環境審美定義為風景畫一樣的主觀審美是一種不成熟表現;除了“如畫性”景觀,包括濕地沼澤、雪山沙漠、海洋深處、平凡的日常景觀在內的一切自然環境都應該成為審美對象。應借助生態科學、地理學、自然史等知識幫助人們對自然環境進行正確、深刻的鑒賞。在此基礎上,當代環境美學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導培養人類對于自然環境具備包含倫理關懷和整體意識的新審美觀。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傳統美學對自然環境“有選擇審美”的舊有意識,使當代環境美學與環境學、生態學一道,站在了哲學理論研究的最前沿。環境美學是銜接藝術學與環境學的重要橋梁,對環境美學理論體系的深入分析與參與研究是環境設計專業教育與理論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選擇。當代全球學者對環境美學理論的研究尚屬開端,其在宏觀目標與大尺度自然環境(大環境)領域的研究比較深入,但對城市環境、人工技術環境以及中、小尺度環境(小環境)與美學關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對這些理論盲區的探討,應是當代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構的主要課題。
四、專業理念的再調整
以人為本,為人類生活而設計,是設計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設計界據此理念,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福祉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當代,以人為本的信條正在逐漸被動搖。與以往思想觀念的變革經常開始于藝術界或設計界不同,這一次變革的聲音始于生態學界,尤其是深層生態學。1973年,哲學家阿倫•奈斯發表了《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一文,該文對當代人類面臨的整體環境問題進行思考,開創了當代環境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深層生態學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首先,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與邏輯思維,“深層生態學所持的是一種整體主義的環境思想,是把整個生態圈乃至宇宙看成一個生態系統,人類只是該系統的一部分,是生態圈網上或內在關系場中的一個結。人類的生存與其他部分存在狀況緊密相連,因此,人類無權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損害,人類也好不了。據此,人類應該對與自然的關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根本性變革。”[2]其次,在對待自然資源與自然倫理問題上,深層生態學主張人類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資源由生態圈所有生命共同體共享,因此,作為具有強勢的人類應該自覺發展一種使用較少資源滿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當對資源的需求與其他生命共同體的基本需要發生沖突時,人類要學會謙讓。再之,在環境教育問題上,深層生態學認為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使大眾認識到當代消費經濟的不可持續性,人類從自然環境中索取已經非常多、日常消費品已足夠充足,應該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模式、人類價值觀都是生態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將重點放在對環境的保護而非開發上。改變危機的方法只有對現有社會、經濟、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對待人類發展與建設問題上,深生態學呼吁應該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響環境與生態(最小干預原則)。對必須的建設行為應“手段簡樸,目的豐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已經持續幾十年,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這種狀況加速了深層生態學觀念在學術界、理論界和普通大眾中的認同感與支持率。深層生態學理念對設計界的影響早已存在,無論是理念探索、藝術創作,還是設計作品都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生態與環境問題,并從各種角度回應環境保護、生態圈生命共同體繁榮與共存等時代問題。作者認為,環境設計專業作為以“環境”為本的設計專業,應當率先從宏觀整體考量設計的本質與當代目標,適時審視“以人為本”原則是否仍可詮釋環境設計的全部責任?是否應該把對生態環境、全生態圈與生命共同體的整體利益作為新的服務目標加入專業理念中?
結語
通過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幾個結論:第一,環境設計專業是中國特有的專業,在國外學科目錄中沒有與之名稱相同的專業,而在中國,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歷史時期創建,并逐漸發展成熟的獨特學科專業。第二,環境設計專業有以設計實踐為主的專業特征,設計實踐的多元與豐富,是該專業對國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第三,環境設計專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高,需要有其專業自身理論建設及學術支撐。除了已有的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理論基礎外,也要融入對當代生態學、環境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深入探討與研究。第四,建立在對傳統美學反思與批評基礎上的當代環境美學應成為環境設計的重要理論依托,對其研究與發展,應該是環境設計專業建構自主專業理論框架的主要路徑之一,而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質疑與修正,體現出環境設計專業對當代全球關注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的同步共行。本文試圖通過梳理環境設計發展脈絡,嘗試對其學科專業理論建設進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頗之處,希望得到關注、批評與討論,以共同促進環境設計專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曙旸等課題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楊文臣,《當代西方環境美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0
[3]雷毅,《深層生態學:闡釋與整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江濱,《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及教學控制體系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9
《黃帝宅經》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興隆。"短短十個字就完全道出風水學的精髓。風水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流動的空氣;"水"是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群就能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有了空氣與水和適宜的溫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風水"一說也有正確所在,正因如此,"風水"在現代建筑中仍然被人們重視。
1. 建筑風水之風
建筑風水之風是指空氣的流動,古人看風水要看住宅周圍是否有風吹過,眼前豁然開朗,并無高山阻隔,以斷風脈,也不宜風力過猛。風宜徐來,最理想的居住環境應有柔和的輕風徐徐吹來,清風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優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區的風環境質量,達到夏季通風良好。而在冬季,住區局部最大風速不超過5m/s,建筑物前后壓差不大于5Pa,減少冷風滲透。風應該在平流層范圍內,而不宜有產生紊流或渦流的大風。應該確定一個風速對人體長期健康影響的標準,也是我們現代人為了自身的健康應該考慮的,因為強旺的風以及攜帶的灰塵等是可以直接影響人的健康的。
一般來說,新風量越多,對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實驗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物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鮮空氣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節室溫、除去過量濕氣,并可稀釋室內污染物。室內新風量根據二氧化碳的含量來確定,這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可以作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的指標。據統計,人每日吸入的空氣量約為10m3。一般來說,保證每人每小時有30m3的新鮮空氣,則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體積分數)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著和煦的微風中,把所有的勞累和煩惱的拋開,隨風而去,這樣的生活應該很愜意了。
2. 建筑風水之水
水―宇宙萬千生命因它孕育而來。人類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鎮因水而繁榮。建筑活動中對自然水環境的研究和利用,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了。仰韶文化時期聚落的選址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環境選擇"的傾向,其表現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2)位于河流交匯處,交通便利。(3)處于河流階地上,不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襲。在古典園林中水作為一種建筑要素被廣泛的采用,并得到發長和傳播,確立了建筑空間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現代建筑中,由于寸土寸金,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區內有一池塘或噴泉。噴泉的活水發出的聲音,親切而自然,也能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輕易流過路徑上各處的障礙,而涓涓細流的汩汩之聲很具撫慰性,有助于令住戶度過漫長的人生路里的崎嶇坎坷。還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運動之一。在風水上,常與水親密接觸,能為身心注入水的特質舒緩緊張的工作壓力和疲憊的身心,有助于提高思維的柔韌性。除了運動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給干燥的空氣帶來水分與濕潤。國際上的豪宅無不擇水而建,中國自古也有擇水而居的傳統,此外,水景還迎和了人們親近自然和對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態效益和給人心靈帶來的共鳴與愉悅也是不言而喻的。
3. 建筑風水之陽
中國地處北半球,陽光終年由南照射,自古以來,人們都以坐北朝南之勢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溫暖和煦的陽光之中。陽光、空氣、水,生命組成重要元素,陽光在現代建筑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為裝飾。陽光感在小區環境景觀中的體現則更為直接,環境作為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自然、陽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對環境景觀的要求上,小區中的環境景觀有別于自然環境,它是一種抽象化的自然,陽光作為自然要素之一,在這樣特定的場所中,與人、建筑發生著關系,通過小區內小環境,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讓人能感受陽光,聆聽風聲、雨聲的場所,滿足現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們從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來。讓人充分與陽光、自然相交流,達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諧統一。
為了使陽光能夠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間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層窗臺高度處,保證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時間。房間日照的長短,是由房間和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關系決定的,這個相對位置以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緯度、建筑方位以及季節、時間有關。通常以當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時太陽的高度角,作為確定房屋日照間距的依據,日照間距的計算式為:式中L為房屋間距(日照間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的高差,α為冬至日正午的太陽高度角(當房屋正南向時)。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房屋的間距,通常是結合日照間距衛生要求和地區用地情況,做出對房屋間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規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緯度地區和農村,日照間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后的間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緯度地區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緊張,日照間距往往達不到日照衛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但實際情況中,許多僅有0.8甚至更少,這種住宅狀況是不利于人體健康的。陽光中的可見光譜有各種顏色,在陽光下,能夠讓人感受到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4. 總結
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環境。對于中國常見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生態學意義的典型環境。其科學的價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擋冬季北來的寒風;面朝流水,即能接納夏日南來的涼風,又能享有灌溉、舟楫、養殖之利;朝陽之勢,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緩坡階地,則可避免淹澇之災;周圍植被郁郁,即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調節小氣候,獲得一些薪柴。這些不同特征的環境因素綜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個有機的生態環境。這個富有生態意象、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或村鎮,也就是古代建筑風學中始終追求的風水寶地。
參考文獻
[1] 黃一真. 現代住宅風水, 陜西旅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