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4 16:42: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費審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已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科研項目在高校的管理模式及科研經費的規范使用備受關注。如何加強和推動高校科研項目規范管理,保證科研經費合理、合法、高效使用,從根本上形成制度約束和透明操作,是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值得思考的問題。
1加強高校科研經費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1.1預防腐敗需強化高校科研經費內部審計
近年來,隨著科研經費投入的逐漸加大,高校的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有了長足發展,高校實驗室涌現出了大量科研成果,培養出了大批科學研究骨干,高校科研人員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為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高校也一度反映出科研投入與產出比例失調和效率低的問題,科研經費在支出使用上的腐敗現象露頭,部分科研經費支出不能與被國人所期望的科研成果產出相匹配,沒有相應的科研經費投入與使用過程監管,致使科研經費腐敗有可乘之機。
1.2內部審計可為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把關
高校內部審計監督的最終目的是規范高校的經濟活動,為高校的發展保駕護航。在對科研經費管理監督服務過程中,內部審計可對科研經費使用過程進行跟蹤,隨時了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提出整改方案,把違規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審計監督的積極作用,以強化財務、項目、預算、資產等方面的管理力度。
1.3科研經費管理實行相互制衡需要審計監督
科研經費就是用于科學研究的費用,與科研無關的,不能擠占成本,必須避免部分科研經費流失于研究之外。但在現有的科研項目立項、審批、經費使用過程中,還是受到各方利益牽制影響,監督仍不能到位,相互制衡機制不完善。內部審計應從監督制衡方面發揮積極的協調配合作用。
1.4內部審計能監督(規范)高校科研經費使用行為
科研經費如何規范合理的使用,高校需結合國家現行政策與相關規定制定切合實際的內控制度,完善項目課題組、責任人、財務、資產、審計等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規范科研經費支出行為,嚴格審批手續,規避科研經費使用的隨意性和違規性,防止專項資金不專戶核算、科研經費被挪作他用及超預算支出等。及時啟動以預防為主的內部審計,是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和項目準確結題的重要保證
2高校科研經費內部審計難點剖析
2.1科研項目類別繁多以及經費來源多元加大了內審難度
高校科研經費按財務核算科目分,主要有科研經費撥款﹙又稱縱向科研經費﹚和科研事業收入﹙又稱橫向科研經費﹚。高校現有縱向科研項目主要包括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教育部科技三項費用項目等[1]。此外,還有學校與社會其他部門及企業進行科研合作的科技咨詢或科研成果轉讓所獲得的科研經費、高校自籌的配套科研經費等。不同的科研類別其經費來源也不同,且有不同的管理、使用、核算要求,經費管理制度﹙辦法﹚各有側重點。如何正確判斷科研經費使用合理、合規,達到有效監督,是內審人員對其管理尺度把握的挑戰。
2.2科研經費管理可進一步細化
我國目前科研項目管理﹙制度﹚辦法,基本上是按項目類別建立的,辦法之多,內容重疊,過于粗放,且更多強調的是指導性原則,缺乏細節流程和有效措施,各級主管部門及高校制定的管理辦法由于依托部門不同,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存在相互重疊甚至相抵觸的環節。沒有標準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供科研人員、財務人員和審計人員有效地掌握運用。
2.3部分科研人員缺乏法律意識
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大多實行課題負責人負責制。科研項目負責人是科研經費使用的直接責任人,按照國家各級科技計劃經費管理制度﹙辦法﹚和項目任務書﹙合同﹚要求,明確規定了對科研經費使用的合規性、合理性、真實性和相關性承擔法律責任。但是,部分項目負責人對科研經費管理的法律意識仍然淡薄,認為科研經費是自己爭取來的,擁有對課題經費不受任何約束的絕對使用權,高校各科研管理職能部門為了提高科研積極性,也有不同程度上的認同。如不采取措施,掌握科研經費的教授群體可能淪為新的腐敗高發人群。
2.4科研經費使用中的問題多發點
在高校內部審計中常見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的問題。單位內控管理不健全,會計核算不規范,未按要求進行專戶核算,課題承擔單位對合作單位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管理,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執行不到位。其二,在科研經費使用方面的問題。編制虛假預算騙取項目經費,虛報、冒領套取項目經費謀取私利,虛假發票、白條列支經費,截留、挪用、違規轉撥經費,避開依托單位財務部門監管,未經批準擅自增加或變更“承擔單位”“合作單位”,對項目進行“轉包”“分包”,對外撥經費缺乏監管。其三,將項目經費用于與研發無關的支出。不經審核審批擅自調整項目經費預算,超預算、超范圍、超標準列支項目經費。其四,大額支出審批程序不嚴格,手續不完備,項目支出相關附件不完整,部分費用列支依據不充分,大額支出現金結算,突擊購買大額材料,會計資料信息不全,賬證、賬實不符,大量科研材料使用沒有入賬領用備查記錄等問題。上述問題都需加強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的規范化。
2.5科研經費預算編制與支出控制主觀性較強
編制科研經費預算是整個科研過程的重要環節,部分課題負責人在缺乏管理理念、財務知識的基礎上,憑主觀意識編制收支預算,使之不能準確地反映需求結構。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到課題經費,通常會夸大成本預算,經費來源部門也不能科學合理的判斷預算編制的正確性[2]。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脫節,預算編制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在課題經費的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缺乏計劃性、前緊后松,年底突擊花錢、結題前突擊購買設備等現象,導致經費整體支出不合理。這既不利于課題結題和今后的課題申報,也容易導致科研腐敗的發生。由此可見,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防控顯得尤為重要。
2.6高校內部審計缺乏準確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是科研主管部門和社會關注的重點,但從高校內部審計實際而言,科研經費使用效益審計并沒有擺在重要位置。一方面體現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缺乏,還達不到有效正確評價水準;另一方面開展科研經費績效審計需要對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評價,效益性評價包括經濟效益、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而技術效益的評價往往超出審計人員的專業范疇,怎么評價研究成果的實質性貢獻和作用,評價研究成果的原創性和科學價值,對學科發展的推動作用和國際影響,審計人員似乎是難以做到的。科研人員的自我評價只能作為科研經費審計的參考內容,而不能作為審計依據。切實可行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空白,導致無法有效開展科研經費績效內審工作。
3加強高校科研經費內部審計的對策探討
3.1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管理體系
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要先行。財政部、教育部陸續制定了多項科研管理制度和辦法,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建立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財務管理制度,把各級部門與高校對科研經費的法規、制度、辦法科學有效地結合起來運用于操作過程中,由制度制約經費開支,不讓科研經費使用行為游離于法律制度之外,切實實行科研經費管理責任追究制。避免制度重疊繁索,注重管理辦法可操作性,便于層層把關,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從而形成用制度管事的良性循環。
3.2加強科研經費預算執行內部審計,完善成本管理機制
高校內部審計是嚴格科研經費預算和支出管理的監督環節,管理過程中既要有利于保證科研活動按計劃有序開展,也要有利于嚴格控制科研經費的開支范圍和標準,還要強化預算執行的約束力,維護其嚴肅性[3]。首先從科研經費的預算管理入手,保證科研經費的各項開支按預算執行。其次是對科研經費收入的進賬管理,不管是縱向課題經費,還是橫向科研課題經費,都必須納入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按項目要求進行獨立會計核算,專款專用,杜絕科研收入形成體外循環脫離學校監管。再是建立和完善科研經費成本核算體系,有效防止科研經費使用過程失控現象的發生。對財政撥款科研經費,必須完善經費使用規程,規范費用支出管理。最后是關注預算結構與科研活動無關的成本支出,通過對項目成本支出的監督,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性,杜絕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科研經費等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
3.3重視科研經費使用的事前和事中跟蹤審計
科研項目立項后,高校相關部門﹙科研、財務、審計﹚就應該開始對其進行關注,突出以防為主觀念。通過認真閱讀科研項目任務書,開始指導課題研究人員科學合理地編制經費預算,建立管理、咨詢、服務平臺,全方位的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為事中跟蹤審計打下基礎。在項目研究經費支出過程中,督促科研人員從項目合同、經費預算內控到規范成本支出,層層跟蹤把關,從源頭上堵塞違規行為,嚴控與科研無關的費用列支。通過與財務數據聯網,對重大科研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實行實時監控,對資金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提出合理建議,保證科研經費的支出安全,防范于未然。
3.4建立科研經費管理宣傳指導平臺,營造良好的審計氛圍
在高校,科研人員對項目申請、技術攻關、科研任務比較熟悉,而對科研經費的預算編制、支出控制、成本核算、規范支出的具體做法相對陌生。于是,建立科研經費規范化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支出過程,合理使用科研經費,優化固定資產管理等宣傳指導平臺尤為重要。形成科研管理部門、課題組、財務部門、審計部門、資產管理部門交流溝通平臺,加強各方在預算編制與執行過程中的密切聯系。用面對面的咨詢、交流、服務方式,使管理人員對科研經費預算、實際開支等情況得到即時了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科研人員對研究過程和經費支出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案,共同關注經費管理薄弱環節,增強風險意識。真正讓科研人員意識到離不開我們的服務,從而營造良好的審計氛圍。
3.5轉變工作思路,強化內部審計管理效能
努力提高高校科研經費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實現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相結合開展科研審計業務。內部審計應注重以“管”為主,偏重對審計工作質的把控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審計服務效應。將審計整改工作落到實處,避免“屢審屢犯”現象,實現審計整改閉環管理。同時,要以審計整改為契機,分析原因、舉一反三,注重長效機制建設,深入研究從源頭上解決審計查出問題的根本措施,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提高內部審計監督的透明度和工作質量。
3.6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內部審計水平
現代風險導向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有審計理論和實踐知識,還要具備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處理技能和高水平的業務素質。因此,大力培養審計人才,提升職業判斷能力,提升錯報、錯判風險的分析能力,制定和完善繼續教育體系,豐富審計人員的業務知識點及綜合服務指導能力,使內審人員知識結構多元化。同時要強化審計職業道德準則和法制意識,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運用審計軟件建立科研項目數據庫,以自身優勢的知識集合高質量地服務于科研內部審計工作。
作者:李安娜 柳蓓麗 李曉 曹潔瑞 單位:東華大學
參考文獻:
當前,我國財政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從2005年的2367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8610億元,增長了2.6倍。而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創新主體,其可支配的科研經費也增長迅速,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從2005年的242.3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597.3億元,增長了1.5倍。從微觀角度來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05年的資助額度在20-50萬,2011年的資助額度在50-80萬;年度一般項目2005年的資助額度是7萬,而2011年的資助額度是15萬,可見項目資助額度幾乎都翻了一番。在科研經費翻倍增長的同時管理好、使用好人文社科科研經費成為科研管理者和一線科研人員思考的重點。本文試從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員的角度剖析目前我國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中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無論從總量上還是從單個項目資助額度上都不及科技科研經費,這與人文社科科研性質不無關系。但隨著社科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跨學科研究的出現,單純思辨型研究模式已經逐漸轉向實證與思辨相互融合的研究模式。這就意味著研究手段、途徑的多樣性開始呈現,以往“社科類的研究成本幾乎為零,一臺電腦、幾本書、幾篇論文就可以完成”的狀況將不復存在,科研經費支持力度和用途也將擴大。然而在經費的使用過程中,科研管理者和一線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的理解、利用、管理都存在諸多的誤解和分歧,使得目前人文社科科研經費與科研成果產出效率間存在不對稱性,成果數、論文數很多,但優秀的、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少之又少,能應用到社會經濟領域的則更是寥寥無幾。
(一)社科科研經費管理的兩難處境
1. 顧此失彼的尷尬:社科科研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的失重問題
社科科研活動的管理包括社科項目管理和社科科研經費管理,各高校基本都非常重視項目管理,而忽視經費的管理。項目管理中的項目申報和立項過程是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因為衡量和評價高校社科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就是申報數、立項數和到款數等指標。同時,科研經費的到款數也或多或少決定著科研管理部門業務經費的多少。眾多高校社科管理部門的業務經費都來源于科研經費的到款提成,項目越多經費就越多,提成也更多。因此,高校重視社科科研項目管理而忽視科研經費管理的現象就不難理解。
2. 管與不管的尷尬:科研經費管理與科研積極性鼓勵間的矛盾問題
各高校雖然忽視社科科研經費的管理,但在社科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政策的制定上都不馬虎,都有非常明確的社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但仔細深究卻可以發現,這些管理辦法多數都是程序性條文,包括科研經費的管理權責、到款管理流程、支出管理范圍、結算管理流程等具體的管理要求,相對來說只是流程上的規定。管理辦法中社科科研經費的限定性條款內容相對過少,主要涉及的就是管理費、人員勞務費、特支費等的比例。從限定性條款的內容一方面可以看出社科科研管理者不敢“放開手腳”去管,因為管的過嚴、經費比例提取過高都會不同程度的打擊教師從事社科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在鼓勵和嚴管之間,科研管理者選擇的是前者。因為目前高校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靠科研在推動的,教師科研積極性的激發和鼓勵是科研管理者首先要考慮的,沒有人去從事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社科科研管理者“不敢不管”,因為上級主管部門、項目主管部門都有明確的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并要求項目依托單位也要有相應的項目經費管理辦法。科研經費如果不按照財務、審計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管理,就會出現“亂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正常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開展。
3. 誰來管經費的尷尬:科研經費管理主體缺位問題
1. 審計成本含義及構成
1.1 審計成本的含義
審計成本的一般含義是指由于事務所承接審計項目所發生的相關費用,即審計項目成本。審計項目的成本是由于事務所接受審計業務所增加的一切人力、資金和物力的消耗的貨幣化,也就是普遍意義上理解的審計成本。審計項目成本控制是事務所審計成本控制的重點,研究它的構成具有重要意義。科技論文。
1.2審計成本的構成
審計項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構成。直接成本是直接構成審計項目成本的費用,它包括業務承接費用(即審前調查成本)、審計計劃費用、現場審計的外勤審計成本、非現場審計的內勤審計成本。其中有必要強調的是現場審計的外勤審計成本,它主要由審計時間成本、審計取證費用以及專家聘請費用等組成。而間接成本主要是指為審計業務服務的費用,如與被審計單位協調的成本、城市間以及市內交通費等。
2. 審計成本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認為,影響審計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影響審計成本的核心因素。它對審計成本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執行審計業務的過程當中,在一定的期望審計風險下,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大小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可接受的檢查風險的大小。二是較高的審計風險將增大事務所出具不恰當審計報告的可能性,因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科技論文。此時,審計風險雖然沒有增加審計風險損失的數量,但是增加了風險損失成本發生的概率。
2.2 審計技術方法
先進高效的審計技術方法能明顯地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目前審計技術方法對審計成本的影響體現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指電子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通用審計軟件的開發等極大地提高了審計的效率,使得注冊會計師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從而大大降低了審計項目成本。“軟件”方面主要是指更有效地分配審計資源于風險審計領域的審計方法的應用,如風險基礎審計方法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為降低審計成本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3 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管理水平
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事務所一般具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和完備的時間、資金預算,能夠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成本。同時,較為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降低了出具不恰當審計報告的可能性,降低了風險損失成本發生的概率。
2.4 審計項目的規模
審計項目的規模一般與被審計單位規模相聯系,被審計單位的規模越大資產規模或報表項目規模也就越大,發生的事項越多,賬戶余額越大。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時投入的審計資源相對與小規模的單位也就越多審計成本也就相應地會加大。由此可以看出,審計項目的規模與審計成本之間正相關。
3. 審計成本的控制
3.1 辨證地引入風險導向審計
風險導向審計提供了一種既能保持審計效果又能使審計效率較高的全新思路。引入風險導向審計是一種執業理念的改變。在選擇審計戰略時,注重在審計效果和審計效率之間選擇一個均衡點。其根本目標是將審計風險降低到審計人員和社會可以接受的水平。具體為:
1、明確客戶服務及其他規劃目標。具體內容為:明確客戶服務及其他規劃目標,取得或更新對客戶業務與產業的了解,執行全面控制環境的評估,對重要性作初步判斷,決定要審查的重要賬戶,確認影響這些賬戶的資料來源,編制審計計劃。
2、了解和評估重要的資料來源,目的是尋找并確定控制弱點。一般在期中時進行,具體包括:確認重要的估計和資料過程,對各項過程取得了解,考慮何處可能出錯,確認與評估相關的控制。
3、執行初步風險評估,目的是通過風險評估選擇可靠的、有效益的審計查核程序即首先考慮固有風險,再對控制風險做出初步評估。具體內容包括:確認重要的作業和交易;了解重要交易的流程,繪制流程圖;研究判斷錯誤可能發生的所在,一是要辨認流程中的關鍵環節,二是要控制目標與流程中的重要環節串聯,三是要確認交易流程中可能發生的錯誤。
3.2 節約時間資源,降低審計成本
時間資源=∑時間+∑勞動(知識),時間資源能夠產生價值,增加經濟效益。同樣浪費時間資源,勞動的成本就會增加。首先,要嚴格時間資源的管理。時間資源的管理,就是研究如何根據每種資源的差異,研究高值、低值時間資源的分布,調配時間資源與人力資源以達到很好的結合,使之產生的資源價值最大。其次,優選審計程序,減少中間環節。審計程序越繁瑣,審計成本就越高,因此,必須在保證最佳資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選擇恰當審計程序。科技論文。主要包括:設計提出各項具體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率。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政府職能部門和人員編制既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試行按比例規范行政成本投入的,凡是支出超過規定比率、幅度的,應該視為支出過大或不當。在政府投資項目的效益審計評價上,主要依據國家關于建設工程的有關規定和定額標準,既要看工程造價、預決算是否真實、合法,有無高估冒算、損失浪費等問題,又要看工程質量是否達到設計標準,同時還要看項目竣工后能否真正發揮作用和產生預期效益,有無潛在隱患或重大決策失誤等問題。在轉移支付,社會保障費以及其他各類非生產性財政支出的效益評價上,可考慮以定性評價為主,主要看是否按資金的性質、用途和規定使用,有無截留、擠占、挪用、滯撥等現象。因為對這類支出只要按政策執行到位,其效益性也就得到了實現。
3.3 加強審計成本控制,合理轉嫁成本
加強審計成本控制,可以采用合理轉嫁成本的方式,促進審計資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審計成本的最佳方式是節約審計時間同時擴大審計成果。審計成果數量越多,審計成本越低,而單個審計平均單位審計成果就越大。反之則相反。利用和擴大審計成果,可以采取增強服務效果,幫助被審計單位制定有效措施來解決問題,堵塞漏洞,擴大審計成果。
對審計經費實行定額預算。審計經費是由審計項目決定的。在審計前,可采用由審計項目定人員、由人員定預算、由時間和預算定工作量、由工作量定經費,實現審計經費使用的計劃性和科學性。例如澳大利亞審計署,政府年度審計計劃的編制就包括審計經費預算。審計經費預算來源于每個具體項目成本費用的總和。每個具體項目的成本費用又是根據項目要達到預期目標所需的工作量計算得出的。由于審計項目的多樣性和不可測性, 特別是一些審計項目較為復雜或有較強變化性,給定額的確定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對于一些特殊的審計項目,可以采取經費包干,節約獎勵的方式。
【參考資料】
[1]萬寶璋.中國審計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呂先锫.審計成本論.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3]林萬祥.成本論[M].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近幾年來,隨著高教事業的日益發展,高校科研經費來源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層次化,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復雜。筆者通過對高校科研經費進行專項審計,從審計中發現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普遍存在著五個問題,通過探索研究,提出五個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
一、高校科研經費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一)經費觀念誤區:存在立項預算不實
在審計中發現,普遍存在課題預算不細化,審批不嚴格,科研經費預算彈性較大,從而較容易造成科研課題結題不結賬的問題。如在對某高校2007年科研經費進行專項審計中發現,373個結題科研項目中,有231個科研項目未結賬,約占62%,比例較大。目前,對科研經費存在著嚴重的錯誤認識,大多數人認為科研經費屬于自已的錢包,從而忽略了其預算管理,項目負責人自己編制預算,學校有關部門沒有審核,造成預算不真實,經費預算不詳細,實際支出與預算有較大的出入。
(二)成本意識薄弱:存在成本核算不實
從審計情況看,大多數學校把屬于科研經費的成本轉嫁在教育事業費中列支。如原本應該計入科研經費成本的科研相關的水電費、用房租金、儀器設備折舊等都計入教育事業經費中列支。當前,高校普遍對科研經費成本核算意識薄弱,項目支出沒有按照經費管理辦法的規定按比例進行控制,未對科研經費進行成本核算,甚至很多學校對到賬的科研經費不提管理費,全部由科研人員自己全額支配,這更加深了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屬于個人的意識。
(三)管理制度缺失:存在報賬支出不實
審計中發現,科研經費日常報賬存在著支出不真實問題,大量的勞務費、餐費、個人或家庭的消費用品等都在科研費中列支,發票中一般未附實物清單,無法知道購買的具體實物,從而無法確認是否用于該研究項目,甚至有些科研項目經費中復印費占100%,難道科研項目純靠復印資料就可以完成嗎?這暴露了某些科研人員為了套取經費而特別開具復印費發票。由于目前尚無完善的針對科研經費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在進行財務管理、內部審計時缺乏法律依據。科研人員普遍認為,科研經費是他們自己辛辛苦苦爭取來的,錢是自己的了,別人無權干涉,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從而使科研經費流失嚴重,相當一部分成了個人的灰色收入。
(四)管理環節脫勾:存在結題不結賬
科研項目結題不結賬是高校老大難問題。審計中發現,科研項目與財務賬務多個環節存在脫節,甚至從立項申請到項目驗收結題等環節沒有詳細的檔案資料,審計中往往難以取證,致使科研經費管理也難以規范。
(五)科研效益不高:未進行項目效益評價
目前大多數高校對科研經費都沒有進行效益評價,如某高校每年校內下撥科研經費800多萬元,一年下來,就發表了700多篇文章和獲得幾個獎項,其實投資了800多萬元,收益如何,有沒有成效等,這些問題都未被重視,大家關心的就是一年下來,個人能拿到多少科研經費,從而科研效益很低。
二、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深化高校科研經費管理
(一)經費分權控制,重視科研項目立項調整和預算
要將審計關口前移,科研處抓立項管理,審計處抓預算管理,財務處抓經費下撥,審計部門密切配合科研部門和財務部門,嚴把“預算關”。對通過科研處立項審批的項目經費預算進行審計,審計其可行性和合理性,使科研經費管理既要重視立項也要重視預算,從而使科研經費預算更加科學、合理、真實。
(二)信息與溝通,加強科研項目成本意識
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審計、科研、財務部門加強交流、溝通、緊密合作,對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進行全過程監督。同時加大宣傳,確保每個教職工都能正確認識科研經費,各級領導也應充分認識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從而加強科研經費的成本核算,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
(三)職責分工控制,強化科研項目內部控制制度
健全科研經費審批制度,嚴格進行職責分工控制,對每一個科研項目,科研處一級審核,審計處二級審計,財務處報賬審核,審計部門配合財務和科研部門,嚴把“支出關”。嚴格執行科研財務報銷制度,嚴格控制課題經費的開支范圍和標準,與項目研究無關的支出堅決不予報銷,國家明確禁止的消費項目嚴禁在科研經費中開支。從而加強科研經費的管理,盡可能地減少不合法或不合規、不合理支出的發生,從而保證經費活動健康運行。
(四)獨立檢查控制,確保科研項目結題的同時也結賬
審計部門配合財務部門和科研部門,嚴把科研“結題關”,科研部門專人負責記錄科研項目的經濟交易和事項,審計部門專人負責對已記錄的經濟交易和事項進行核對或驗證,以及對與該項目業務相關的內部控制程序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做好科研項目結題的同時也結賬,加強項目結余管理,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
(五)建立績效評價機制,提高科研項目的效果
建立科研項目績效評價機制,一方面,要求科研人員結題時做好項目績效分析報告,科研處進行績效評價;另一方面,年終財務部門要做好年度科研經費使用情況分析表,科研處做好科研經費的績效分析。之后,審計部門對科研經費進行績效審計,利用一些財務標準、經濟指標和一些非財務指標來綜合評價,如論文的數量、論文的質量、專利情況、獎勵情況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全面、綜合地分析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從而提高科研項目的效果。
三、總結
總之,審計部門應提前介入各個環節,提前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與科研部門和財務部門緊密合作,貫穿于科研經費管理的始終,明確科研經費經濟責任,加強科研項目執行中的定期監督和檢查,確保科研項目執行規范和科研經費有效運行,從而提高科研資金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二)科研經費管理狀況的審計主要是針對科研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手續是否嚴密、科學,是否做到了互相制約牽制等。具體應該包括:科研經費使用是否依據科研活動的實際需要,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嚴格控制開支標準;項目管理費、人員經費、業務費等是否按照全額成本核算制度以及相關管理辦法、合同的要求進行確定,其支出比例是否合適;用科研經費購置固定資產時是否依據實際需要,相關資產是否安全完整,其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因盲目購置而導致固定資產閑置或利用效率偏低、使用效果較差等變相損失浪費科研經費的情況等。
(三)科研經費結余情況的審計主要審計科研項目結題后經費是否結賬,科研項目的支出是否與經費概算相一致等。科研經費的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規定,預算總額是否合理,是否造成過多閑置資金。對于科研經費的結余情況進行審計,這樣既可以督促科研人員在進行經費概算時要嚴格謹慎,又可以避免結題不結賬、科研經費長期閑置沉淀、效益喪失的現象。此外,高校科研經費的審計內容還應該包括科研經費投入后的成果回報情況,如科研成果推廣應用、轉化轉讓情況;科研論文的發表數量及級別,尤其是被SCI、ISTP、EI、SSCI、A&HCI收錄論文和國內核心期刊的數量及所占的比例;科研成果的獲獎情況等內容。
二、高校科研經費審計的程序及方法
(一)科研經費的審計程序高校科研經費的審計程序主要包括準備環節、計劃環節、實施環節和報告環節四個階段。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是由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根據科研項目的實際要求出具審計委托書,學校審計處選派人員組成審計組,編制審計工作方案;科研管理部門向被審計的課題組發送審計通知書,并要求課題組提交所有與課題相關的材料,包括課題合同書、課題進展情況記錄、課題的研究報告等書面材料,財務處提交課題經費使用的購置資產清單、相關賬簿、會計憑證以及需要填報的財務報表等作為審計依據;審計組根據所提交的相關材料實施審計,填寫審計工作底稿,通過整理、歸納、匯總、分析審計依據,出具審計檢查報告報送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科研管理部門針對檢查報告中發現的問題。按照相關制度規定,下達監督檢查意見書。被審計課題組應在監督檢查意見書的規定時限內整改執行完畢,并將執行結果書面報告科研管理部門。對監督檢查意見書中認定問題有異議的,可以申請重新審核確認。
(二)科研經費的審計方法高校科研經費審計主要采用的方法:(1)專項審計法。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或其委托的單位,將科研經費作為專項資金來審計,不定期的對科研經費使用的合法性、合規性和合理性,以及財務收支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等進行專項檢查和評價。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的管理都是統一歸屬財務處負責核算。縱向科研資金屬于財政性資金,其使用更多地受財經法規的制約。橫向科研項目是與企事業單位協議進行的,需要較多地遵循委托方的意愿,經費使用的靈活性較大,對其控制不像縱向科研那樣嚴格。但橫向科研資金在高校科研資金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專項審計法對橫向課題來說,能夠提高經費管理的規范性,特別適合于對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審計。(2)事后審計法。由于高校科研經費審計的特殊性,因此在審計整個科研項目時。不宜采取突擊審計的方式,而應該在實施審計工作前,給被審計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下達審計通知書。如果審計科研成果的成效,只能在科研項目結束一段時間后才能夠得以較為全面的反映。因此,對科研項目進行全面審計應該采取事后審計的方法。(3)績效審計法。主要是針對科研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綜合性的考核和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的審計方法。具體的組織實施可按照財政部《中央級教科文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財教2005149號1和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對科研項目績效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以及項目的實施過程及其完成結果進行綜合性考核與評價。此外,在科研經費的審計過程中還應當綜合利用財務報告、巡視檢查、財務驗收、受理舉報等多種方法。
三、高校科研經費審計中的問題
(一)認識上的誤區目前我國高校對科研項目大多實施課題制管理,課題負責人主管科研經費的整體使用情況。多數人認為科研經費是自己爭取來的,課題負責人花的是自己的錢,自己擁有對課題經費的絕對使用權利,甚至學校的一些領導也給予認同,從而導致了從課題經費中提成用于人員獎勵,購買私人資產等違規現象,不按預算開支,不合理、私有化的開支時有發生,科研項目的研究任務很難完成。項目負責人對項目預算的法律意識淡薄,無形中給科研經費的審計工作造成很大障礙。
(二)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大多高校都是南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出臺科研項目管理方法。科研管理部門僅僅負責科研項目的申請,課題立項后,對課題的進展情況、經費是否到賬、經費的使用是否合理、課題是否按時結題等并不關心,與課題的后續工作存在嚴重的脫節問題。而財務人員對科研項目的來源、類型不熟悉,導致科研經費開支的合理性很難判斷。對于科研項目開支的某些物品,要達到一定的金額才要求附清單,而低于這個限度的則不用列示實物清單,從而使得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能確認是否屬于項目開支范圍。財務部門缺乏與科研部門以及項目負責人溝通的平臺和信息共享,是在不熟悉科研項目運作過程的情況下監管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科研人員的摩擦經常發生。
(三)高校內部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各高校目前都擁有獨立的審計部門,但與外部審計相比,還存在著審計人員少、不夠專業、獨立性較差等問題,從而使得科研經費審計的獨立性很難保證,作用也很難發揮,這主要是由于高校對科研創收和排名方面的考慮,從而引起對科研經費審計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造成的。
(四)科研經費的審計工作缺乏依據雖然國家已經加強r對科研項目的管理工作,科技部于2007年8月1日首個專門規范科技經費監督管理工作的制度規定――《國家科技計劃和專項經費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科技部(或委托相關單位)對科研經費
進行專項審計,很多高校也制定了自己的科研管理辦法,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審計制度不夠完善。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如在編制經費概算時,普遍都是由項目負責人自己編制,學校的有關部門并不進行審核,造成經費來源不真實,經費概算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審計依據很難把握。財務、審計、紀檢監察部門共同參與管理與監督的機制尚未形成,容易造成違法、違紀等現象。
四、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
(一)改變觀念誤區,加大審計宣傳力度學校的科研工作管理部門、宣傳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積極主動地做好國家和部門的有關科研經費管理等財經法規的宣傳培訓丁作,使學校科研人員熟悉國家、部門和學校相關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辦法,形成對科研經費管理的正確認識。適當開展關于科研經費的培訓工作,從思想上改變對科研經費使用的錯誤認識,促使項目負責人加強自我約束能力,營造良好的科研經費審計氛圍。
論文關鍵詞:財務管理提高效益資金
新的稅費改革政策出臺以后.對公路運輸管理部門而言,主要的經費來源取消了。對于運管機構而言,我們必須提供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財務管理探究,以提高財務管理的實際效益.保持運管部門的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一、現今運管部門財務工作的狀況
(一)資金可用性降低
運管部門的經費使用形勢明顯嚴峻,運管費的取消帶來了新的資金狀況。雖然自2006年開始,運管的財政專戶收入雖然明顯增加,改變了收入緊張的狀況,但是由于國家財政對運管事業單位管理較嚴格,運管部門收支兩條線的財務預算一年比一年嚴。可現實狀況是專戶收人多,并不意味著核定支出也這么多.按規定的納入資金遠遠比不上資金的支出額.支出范圍與核定的支出水平有著實際情況的不符。
(二)對于資金預算要求明顯提高
預算管理是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前瞻性地做好預見,進行可行性的資金運行方式,做到“先預算,后支出”的基本準則。如:財務收支預算、專項經費預算、辦案經費補助預算等都要進行合理地預算,并形成詳細具體的項目清單,報給上級主管部門之后,才能予以核撥和執行。
(三)部門管理關系復雜
現在的運管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這就導致了我們的預算:工作、收支審計、收費調整等工作的進行比較困難。同樣的,財政部門的資金撥付、收費許可驗證和即將開展的物流信息局等指令工作也不能夠順利開展。這種部門管理的橫向復雜性.需要運管財務工作人員的溝通才能獲得理解和支持,無疑地加大了財務工作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
(四)內部審計工作制度不健全
現在的財務管理對于審計工作不是很重視。有的部門甚至沒有設鼉審計機構和人員,主要是有些領導認為審計是一種敵對關系,這樣的主觀認定使得審計丁作很難開展。當然.也包括一些人員因素,有些單位缺少適應審計工作的電算化人員。也就無法無法全面履行審計職責。這種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監督制度缺乏的財務管理會直接導致管理效益的降低,使得許多資金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
二、如何提高運管部門財務管理效益
(一)加強財務管理。增收效益
在目前運管部門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我們要開源節流.通過加強財務管理來提高收入.改變運管財務狀況。如今.我們的經費由于過于吃緊,根本沒有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改革。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導致設施簡陋,裝備落后,也就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資金的增收也就更為困難。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運管部門財務工作必須貫徹“以穩定保發展”的基礎原則。①要嚴格管理制度,深入開展增收節支工作.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經費支出標準,讓“制度增效益”。(在開支使用上,要大力壓縮非必要性開支.嚴格遏制各單位在費用支出上互相攀比和為職工濫發錢物的現象。③在理財觀念上,要進行全員的合理理財,定期公開財務報表,接受職工監督,通過增加資金使用透明度來鼓勵職工自覺地節約一點一滴。總之,廣泛地依靠集體的力量,廣泛凝聚財力.統一于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以節約發展,緊密圍繞增加交通運輸發展效益這個中心節約資源。
(二)加強會計監督力度,打好基礎
運管工作中財政部會計丁作是有一定的規范要求的。為了提高財務管理效益,我們的會計工作要對照檢查,做好運管部門會計機構和人員的設置,對其職責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清查,以了解財務具體工作的落實情況,對清查結果中不符合規定的,要加大監管力度.要求各單位采取相應措施改進。清查內容一般包括財務收支、會計信息質量、執行財經政策法規等情況。監督的最終目的是要以檢查為手段,做到早發現、早分析、早糾正,早制定、早整改。同時。為了讓財務人員更好的完成T作,還應改善會計人員的工作環境.以便更好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三)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做好監督
“依法理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部財務的自身監督,二是接受審計的監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審計制約。為了提高企業的防腐免疫力除了主動接受審計的監督外,還應有一定的內部審計制度進行隨時的監督、整改。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會計法》明確了內部審計是對會計資料的監督、審查,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運管部門的內審工作,要創新理念,完善考評體系和評價制度,由查錯防弊向內部及時控制、及時分析評價的新理念轉變。
1999年在黨的十五大會議上,國務院批準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提出了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將高校入學率從2000年的11%提高到2010年的15%的發展目標,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此后我國高校的招生數和在校學生數都大幅增長,特別是擴招的頭幾年,招生數每年都增加50萬以上,平均每年增長19%。與此同時,政府大幅增加了財政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據統計,現在每年的高等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是1999年的4倍多。
雖然財政對高等教育支出逐年增長,但由于擴招勢頭更猛,高校還是普遍面臨資金窘迫的問題。為促進教育的發展,自1999年以來各高校采用融資、信貸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資金。2007年7月,全國政協一項調查顯示,高校貸款總額已達2 500億元且仍有擴大趨勢,許多高校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某省一重點高校貸款額度高達30億元,從2005年起每年光貸款利息就要支付1.5億至1.7億元,曾因資金入不敷出公開向師生征集解決學校財務困難的建議。可見我國面臨的仍然是窮國辦大教育的難題。在此國情下考察有限的教育資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是否發揮了最大的績效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正是高校績效審計應承擔的任務。因此加強對高校績效審計的研究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意義深遠。然而從我國當前績效審計發展的情況來看,整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審計署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中強調“全面推進績效審計……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審計項目都開展績效審計”,但至今其力度和效果仍不盡如人意。至于高校的審計工作就更加滯后,目前仍以財務收支審計為主,績效審計只在審計高校基建專項資金時使用,對高校經常性經費的績效審計還沒有開展。
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高校績效審計文獻的歸納梳理,探尋高校績效審計研究尚存的問題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當前關于高校績效審計的系統研究雖不多見,但研究內容已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績效審計的主體、客體和資金范圍的研究
關于高校績效審計的主體,多數研究都指出應是國家審計機關,客體則是各類高校,審計的資金范圍是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支出(如張健,2006;馮祖麗,2009等),或者是高校的預算資金(如章毓育等,2009;劉研杰,2010等)。也就是說,多數研究都將高校績效審計定位于政府審計機關對高校教育經費使用績效的監督上,認為高校績效審計是一種來自于外部的監督和促進機制,因此其目的在于為政府部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決策依據和促進高校提高經費支出效益。
二、高校績效審計指標體系的構建原理
績效審計是通過考察一系列的指標對某主體的績效作出評價,因此高校績效審計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審計指標體系的構建。從目前研究的總體情況來看,大致存在兩種思路,一類是按照績效審計的總目標,結合教育資金從投入到產出的幾個環節分別設定績效審計的指標而形成體系。張健(2006)參照2000年10月在泰國清邁召開的亞洲國家審計組織大會通過的《亞洲審計組織績效審計指南》,認為高校績效審計的目標主要是評價、改善高校財政撥款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加強管理規劃和管理控制,提出高校績效審計的內容應包括高等學校事業計劃和預算編制及其執行情況審計、高等教育成本的審計、高等教育投資配置的審計、高等教育效果的審計四個方面,從這四個方面衍生出經濟性和效率性、效果性、良好制度性三大類指標。曾凡昌(2008)的指標設計從績效審計的目標到具體指標共有五個層次,基本遵循的也是由目標決定教育資金的使用過程,再由過程分解為指標體系的思路。他將指標作了細致的分級,共設計出68項具體指標。馮祖麗(2009)將指標體系分為資金耗費情況、資金利用效率和資金產出效益三個大的方面來設定。章毓育(2009)認為對預算經費的績效審計可以起到對預算編制的前饋和財務決算的后饋作用,從而提高整個預算經費的使用績效,并且將績效審計指標分為反映高校預算收支和分配績效的具體指標和高校整體資源利用效率的評價指標兩大類。
另一類研究是在設計績效審計指標體系時引入戰略管理學科的平衡計分卡模型來構建指標體系。陳希暉等(2008)分析了平衡計分卡模型在高校績效審計標準中應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應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層面上構建高校績效審計評價體系,并設計了一系列相關指標。盧寧文等(2010)的研究進一步將教育經費的預算管理與平衡計分卡模型結合起來,認為高校要發展,也應實施戰略管理,這是一個在充分分析高校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確定具體戰略目標,對戰略計劃實施過程進行控制和評價的動態管理過程。在確定績效審計指標時,應以學校的定位作為總目標,然后建立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和成長四個維度的戰略目標,設計整體層面的和部門層面的核心指標,再層層分解,最后確定各指標的目標值。
陳希暉等(2008)和盧寧文等(2010)的研究都是將平衡計分卡模型的四個維度直接應用于高校績效審計領域而設計的指標,有些指標更像是管理而非審計指標,如客戶維度的績效評價指標。他們認為對于高校而言,客戶包括學生、家長、用人單位、提供資金來源的單位如科研合作單位等,在客戶層面上的目標就是使學生、家長以及用人單位這三方面都對高校所提供的服務感到滿意。根據客戶滿意目標設計了學生滿意度、家長滿意度以及用人單位滿意度,再分別對它們設計一些二級指標。可以看出這些指標的設計已經脫離了績效審計的特性,高校績效審計作為績效審計的一個方面,審計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脫胎于財務審計,以財務審計為基礎而高于財務審計。因此在設計指標時,不僅應考慮其審計學科的性質,還應考慮與財務審計的銜接問題。
三、高校績效審計指標的評價方法
有些文獻在研究高校績效審計指標體系的同時,對指標評價方法也進行了探討。高校的績效評價是一個多指標的評價體系,不僅要對單個指標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且還要對整體作出綜合的評價,這就產生了如何將這些指標綜合起來的問題,也就是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的選擇問題。一般說來,對多指標的評價主要是給各個指標賦予一定的權重并將指標值以一定的方式綜合起來得到評價值。周萍(2009)對指標體系運用了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并以某高校的實際數據進行了分析,馮祖麗(2009)對層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兩種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后,將兩種方法進行了改進和組合,成為層次―主成分分析組合評價方法,對指標進行了綜合。
四、啟示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從不同角度對高校績效審計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極具參考意義。同時現有研究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成為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缺乏較為健全的理論體系支撐。當前的研究尚未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對績效審計的主體、客體等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和深入探討,多數研究只簡單指出高校績效審計是由國家審計機關進行的,有些研究甚至不涉及這一問題,或語焉不詳,只有極少數研究指出績效審計應是高校內部審計的職能(周萍,2009)。其實,績效審計可以是國家審計機關對高校進行的監督,也可以是由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在單位內部進行的審計,由于審計主體不同,審計的內容、客體、審計范圍、審計目標及指標體系的設計都會不同。因此對高校績效審計的研究應首先從審計主體及其立場出發,構建一個由主體、客體、目標、范圍、模型、指標體系等相關內容組成的完整的理論框架。
第二,指標體系的設計有待進一步的理論探索。以資金管理過程的四個方面為指標分解依據,雖然資金使用的過程較為清晰,但各類指標與績效審計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對應卻并不再顯著;以平衡計分卡模型的四個方面為指標分解依據,似乎偏離了績效審計的學科性質,而更傾向于管理目標,指標也難以與財務審計的數據和結果銜接。因此在這方面應該進行更為深入和系統的理論探索。
第三,當前的研究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分析和指標體系的設計階段,鮮有以實例進行的真實數據分析,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無論涉及到的是財務還是非財務數據,學校的內部數據難以取得;二是難度更大的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標準來判斷指標值的合理性,沒有比較的標尺,就難以作出結論,提出進一步改進的建議。文獻中只有周萍(2009)以某高校財務審計數據進行了嘗試性的績效審計,然而這次嘗試針對的是高校整體,由于沒有現成的標準或其他高校的比較,雖然計算出了具體數據,但未能作出較為具體的結論并給出進一步改善的建議,績效審計的作用尚難以體現出來。如果指標體系因缺乏適當的標準被束之高閣,則會造成研究成果的浪費。因此高校績效審計在研究的初期尚缺乏成熟標準的情況下,探索如何展開實務工作是當前的研究必須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健.高校績效審計標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 馮祖麗.高等學校財政支出績效審計評價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章毓育,張佳春,李運勤.高校預算執行績效審計思考[J].財會通訊,2009(3):98-100.
[4] 劉研杰.高校預算執行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探析[J].財會通訊,2007(5):56-57.
[5] 曾凡昌.高校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5):184-18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科技研究也隨之發展起來,科研項目經費的申請快速增長起來,這就涉及到科研經費支出管理問題。科研經費為順利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科研經費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夠節約資源,還能夠為以后的科研發展提供更雄厚的資金支持。科研項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科研經費的管理,科學嚴謹的科研經費管理是保證我國科學技術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部門更加重視科研經費的管理問題,并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科研經費的管理,目的是能夠更有效的利用科研經費。雖然我國很重視科研經費的管理問題,但是目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手段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必須直面這些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下面本論文將從我國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由此提出的相關措施進行研究,希望本論文能夠為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提供借鑒。
1、科研經費管理中的缺陷
1.1、缺少合理的科研經費預算
現階段,我國科研經費的預算存在實際額與預算額不一致的問題,原因在于在進行經費預算的時候,可能使用不科學得預算方法。這就直接造成了在科研經費使用項目中存在不合理的支出,所報銷的項目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偏差,使得科研經費的使用出現浪費,進而降低經費的使用效率。
1.2、缺少有力的預算約束
由于有些科研人員對于預算管理規則不太了解,所以他們在進行預算時,經常會出現不遵守預算規則,不斷更改預算經費相關項目的現象。這種現象使得科研人員在科研的過程中不按應有的預算進行,科研工作無法按預計目標完成,從而導致科研經費預算金額和最終完成金額相差較大。并且很多科研人員非法律專業出身,所以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律知識了解不多,進而會忽略科研經費預算相關的法律知識,導致預算隨意想較大。
1.3、缺少嚴謹的財務管理
由于財務管理人員對報銷程序管理不嚴謹,使得白條發票和與科研項目無關的發票報銷情況時有發生。國內很多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不嚴格,使得自己更改經費預算、挪用科研經費和預算外的資金占用等情況出現。
1.4、缺乏先進的橫向科研經費管理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無限深化,橫向科研經費的申請金額逐年增加,各個單位所申請的科研經費中,橫向科研經費所占比例遠遠超過以前。現階段,雖然橫向經費申請金額較大,但是相關的法律制度卻沒有相應發展起來,我國單位對于橫向科研經費管理落后于其發展。各個單位申請到橫向科研經費后,不注意后續的使用情況,缺乏與橫向經費發展相適應的管理辦法,沒有嚴謹的經費成本計算方法,也沒有嚴格控制科研經費支出,導致科研經費支出出現浪費現象。
2、科研經費管理缺陷出現的原因
2.1、不確定的科研項目導致預算編制不準確
由于創新是科研項目結果必備的因素,因此這種創新就導致科研項目的不確定性。科研項目在進行科研時的過程和結果是科研經費預算的前提條件,而且科研項目的經費預算一般都在科研立項開始的時候,但是由于科研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從而導致科研項目經費預算不準確。
2.2、科研項目負責人的預算經驗不足
通常情況下,科研項目的負責人缺乏相關預算經驗,而且在進行預算的時候,他們很少與財務管理人員交流,但是他們在進行預算的時候卻經常根據經驗來統計預算,這就使得科研經費預算人員編制的財務預算報表不合理。
2.3、科研項目負責人責任心不足
有些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了解的與經濟相關的法律知識不夠,缺少法制觀念,在進行經費管理時不按規則預算。有些財務管理責任人對與科研經費管理相關的規章了解的不多,責任心不足,導致財務監管部門的職責無法完全發揮。
3、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措施
3.1、結合財務部門
現階段,我國科研項目經費預算大多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狀,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在進行科研項目研究的時候,要根據實際需要來編制項目預算的財務報表,仔細統計所有需要的支出。科研項目所在部門的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幫助科研項目負責人進行預算表的編制,使得預算更加符合決算,有效利用科研經費。
3.2、嚴格執行預算
在進行科研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預算經費管理。預算值性要符合國家要求,盡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在進行預算使用的時候,一是可以利用合同來約束預算支出的使用情況,另一個就是賦予預算批復法律效力,進而使得預算執行人員嚴格按照程序使用預算資金。這兩種方式都要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預算的正確使用。因此,目前,我國需要出臺相關法律政策提升我國科研預算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其辦事效率。
3.3、提升監督力度
科研單位申請下的科研經費應該進行統一管理,統計好所有來源不同的資金,并將其歸入單獨的賬目。在進行自己預算使用的時候,應該公正公開,方便國家和單位的監督。同時,國家應該建立相應的監督部門,對該項目進行單獨監督,進而提升科研經費管理效率。同時要結合計算機技術來提升經費管理監督力度,構建出一個能夠加強財務部門,科研部門和審計部門之間交流的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僅能夠使這三個部門更好地合作,還能夠加強這三個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激勵。
3.4、加強橫向和結余科研經費管理
由于現階段我國橫向經費申請額度較大,但是管理制度卻無法適應這一現狀。所以我國應該加強提升橫向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減少有些單位在進行經費管理時的違規行為,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由于橫向科研經費管理的特點不同于縱向管理,所以科研部門在進行科研資金管理的時候,要建立相對靈活的管理機制,以適應橫向科研經費日漸增多的現象。同時要降低科研經費使用成本,嚴格控制經費濫用。同時,對于科研項目結束后結余的預算經費要進行嚴格的計算并辦理相關結算手續。并且要整理在科研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項費用,制作出清晰明了的財務報表,方便財務人員的驗收和結余。
3.5、加強科研人員的素質培養
科研人員是促進我國發展的重要人才,他們不僅僅需要高智商,還需要良好的個人素質,因此我國要加強科研人員的素質培養。一個有素質的科研人員,不僅僅要具備創新能力,還需要具有責任心和溝通能力。由于科研人員需要對其研究成果進行傳播,所以科研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并且要熟知國家的政策法規,進而提升我國科研管理工作。這就需要科研單位來培養科研人員相關素質,同時要在單位內部傳播相關的法律和財務知識,加強培養科研人員的財務和法律意識。使得科研單位的領導以及科研人員同時提升自身素養,進而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3.6、強化審計作用
實踐發現,審計能夠更快地發現違反經濟規定的現象,并且能夠更早的監督到經濟犯罪,進而減輕經濟損失。所以監督單位應該加強發揮單位內部的審計部門的作用。加強審計部門建設,建立相關違規報警機制。通過審計部門對財務部門和科研部門經費管理的監督減少風險,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為了應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我們必須加強監督部門建設,提升審計部門作用,進而提升資金預算使用效益。
4、結束語
由上述討論可知,目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改善科研管理機制,建立適應時展的管理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科研項目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升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科研經費的管理有助于提升我國科研項目的發展,同時能夠促進科研機構內部工作效率。總之,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對我國科研工作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國要注重改善科研經費管理。為了保證我國科研工作持續而穩定的發展,我國必須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相關制度的建立。為了進一步提升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我國科研部門必須關注科研經費預算和使用問題,不斷改善科研經費管理項目。
參考文獻:
[1]鄭朝暉.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07,4:118-119.
[2]趙憲武,王媚莎.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的矛盾與對策[J].事業財會,2006(5):62-63.
隨著國家對高校科研投入的大幅增加以及高校自身科研意識的增強,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變得日益復雜,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不僅是高校內部的事情,而且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環境的影響。教育部、財政部、科技部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高校科研行為的意見》(教監[2012]6號)等4個針對高校科研管理的通知,不僅僅是要規范科研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保護高校中的一批科研精英。
一、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科研課題立項評審不透明,科研機會不平等
在課題立項過程中,公平機制的建立主要表現在課題申報者之間機會均等、條件平等,任何人不得擁有特權地位或其他便利條件,以獲取課題申報的優待。實際上,此種公平機制在現實中很少實踐。當前,我國大部分科研基金的評審流程基本上是“三步走”的模式:初審、同行專家評議、學科評審組評審。但具體評委的情況、評審流程、評審標準及評審過程卻沒有合理的公開,課題申報成功與否,也沒有公開的原因說明。在這種非透明的課題評審模式下,將不可避免地帶有人為因素,甚至有些課題評審專家就是課題的申報者或參與者,科研立項評審機制缺乏透明性、公平性。
(二)科研經費預算制度不科學,科研經費流失嚴重
高校作為我國科研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愈發重要,現在更是成為我國最大的基礎研究機構,其科研經費呈逐年增長趨勢。從2003年到2007年,我國高校科研經費年均增長20%。然而,國家審計署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審計時作了這樣的描述:審計2010年的99個支撐計劃在研項目普遍存在不符合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及其他財經制度規定課題、擴大開支范圍、未經批準調整預算、未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會計核算不規范、課題突擊花錢購買設備等問題。科研經費支出亂象叢生,各種腐敗案件頻頻發生,圍繞科研經費甚至形成了一條隱秘的腐敗生態鏈。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原因就在于科研經費預算制度不科學。一方面,當前科研課題經費預算編制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而直接費用項目設置過于粗放,與課題實際支出內容具有較大偏差,間接費用的預算管理方式與高校會計核算制度相脫節,高校收付實現制的會計制度,不計提折舊,不進行成本核算,科研課題間接費用缺乏明確的計算分攤依據。另一方面,一般項目在立項時都有經費指導數,例如某類型的項目金額只能在20萬元到30萬元的范圍內。教師申報經費預算時,在總量符合標準的基礎上,明細數只能憑經驗判斷,立項審查時,因為缺乏合理的預算體系和標準,也難以把握課題申報的預算是否合理。
(三)結題驗收不嚴謹,重申報,輕驗收
根據教育部統計,2007年全國高校從事科技活動人數為36.6萬,通過各種渠道共獲得科技經費544.4億元,承擔各類科技課題27.2萬項。2007年全國高校共出版科技專著2 603部,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3萬篇,鑒定科技成果8 200多項,簽訂技術轉讓合同6 908項,當年實際收入13.2億元。2007年高校申請專利近3萬件,獲得專利授權1.5萬件,其中獲國外專利授權45件。從上述一系列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高校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員和經費,而取得的成果卻與投入不成比例,“論文多、成果少”的事實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原因就在于當前我國高校中存在著“重申報、輕驗收”的不良現象。在課題申報時,組織人員搜集材料、邀請專家反復評審論證等,然而在課題申報時,當前只有部分國家重大科研專項以及973等國家級的重大科研課題有著較為嚴格的中期檢查和結題審計,其他大多數科研課題結題都是憑項目負責人的書面材料,缺乏進行實地驗收和系統評估的標準,因此科研課題取得成果的真實性也就缺乏考證。
(四)部分科研人員信用缺失,科研評價機制不完善
近
年來,高校中頻頻發生各類科研腐敗案件,最惡劣的莫過于上海交大“漢芯一號”涉嫌造假并騙取國家近億元經費事件,西安交大因存在著嚴重抄襲和經濟效益數據不符合實際的問題而被撤銷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課題等。被曝光的這些還只是各類科研腐敗案件的冰山一角,當前高校中科研的不良現象主要表現為科研課題負責人不按要求履行科研合同;隨意開支科研經費,把科研經費當成個人支出、消費“小金庫”;沒有實質性的科學研究,而只是發表一些不痛不癢的文章;課題延期以及課題結題不結賬等問題。高校中之所以出現以上各類科研腐敗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科學有效的科研評價機制。當前科研課題評價多是采用專家評價結合論文數量和影響力的評價方式,據此來判斷科研成果的學術水平和應用意義。但是這種評價方式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主觀上,會存在賄賂評審專家的可能性;二是客觀上,因評審專家自身知識范圍因素而造成的評價偏差,以及單純的論文數量會引導科研人員更多的去關注科學的理論性而忽視了科研成果實際應用的可行性。
二、解決對策
(一)建立透明的科研課題立項評審機制
科學的本質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更應強調科學研究的創新性和科研成果的實用性,而不是課題申請者的資歷或職稱。應鼓勵新人、新思想,鼓勵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改變當前科研課題重復研究、過度集中在少數“權威人士”手里而一般人員卻資助不足甚至得不到資助的矛盾,要打破這種封閉的科研課題立項評審機制,建立公開透明的科研課題立項評審流程,實行課題評委網上公布和責任倒查的問責制度,及時公布科研立項時評委情況、評審的標準、評審流程及評審結果,創造一個公平的科研環境,使真正優秀的科研課題得到公正對待。 (二)實行彈性預算制度,同時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
原《高校會計制度》不計提折舊,不進行成本核算,加之科學研究的不可預見性因素,導致經費往往很難預料到,從而使得科研人員無法合理估算科研成本,使得經費預算與實際執行具有偏差。可以實行彈性預算制度,允許經費的執行在預算數上下合理范圍內進行浮動,同時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由專業的評價機構對申報的經費預算進行合理性評估,不再設置預算限額,只要是能提出合理解釋的預算,都可以批復,這樣就不會出現預決算不符,致使科研經費流失的現象。
(三)加強結題驗收管理,完善課題結題驗收流程
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近期召開的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視頻會議上指出,高校要注重科技創新的質量和貢獻。科學研究的價值及最終目的在于科研成果的轉化,“紙上談兵”的科研成果不能切實轉化為推進社會經濟生活的生產力。因此,國家科技主管部門及高校內部管理機構要進一步加強科研課題結題驗收管理,制定規范的結題驗收管理辦法,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課題結題驗收流程,由學校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驗收流程,一方面減輕科研負責人的驗收負擔,另一方面也規避了可能發生的“走過場”現象。
(四)建立科研人員信用管理和科研績效評價機制
國家科技主管部門應建立統一的高校科研人員信用管理庫。該庫要詳細記錄高校科研人員的科研課題數量、科研經費量、科研成果及不良信用等。同時為保持科研評價的公平和可行,還應建立統一的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各類科研課題以該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為基礎,選取適合自身情況的評價指標,從而做到各類科研評價公平并具有可比性,達到進行科研評價的目的。
(五)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全過程科研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臺,要關注從科研課題申報到結題的全過程管理,包括科研人員管理,如專家庫和科研人員基本信息管理;科研經費管理,即各類科研經費預、決算及結余經費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如獲獎情況、專利、著作和論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各類統計報表管理,獲獎比率統計、成果轉化統計等;科研工作量管理,對科研人員統計其科研工作量,便于績效考核等。功能強大的科研管理信息平臺,既方便各類信息的統計與公開,也為科研人員的績效考核和科研績效評價提供了原始數據。
三、結束語
加強基層基礎,進一步促進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