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經營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13 17:01: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戶經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戶經營論文

篇(1)

 

農戶兼業是指農戶這一微觀經濟主體既經營農業又從事非農產業并且決不輕易放棄農業的一種跨部門經營現象。目前我國的農戶兼業化情況非常普遍,而且內部情形各種各樣。我國農戶兼業化普遍存在,自然有其合理之處。但是農戶兼業化現象嚴重阻礙了我國農地規?;洜I的發展,[1]大大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和現代化。我們應對農戶兼業化的存在原因及其對農地規模經營的制約機理進行充分研究,以對癥下藥,提出此種背景下發展我國農地規?;洜I的對策。

一、農戶兼業化將是中國農業今后的一個長期現象

1.農戶兼業的現狀考察

農戶兼業是從農民走出去從事第二、三產業開始的,如果農民不走出農村一直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那只能是專業務農,兼業就無從產生。所以,要對農戶兼業現狀進行考察,必首先對農民外出務工現象作以調查。

在了解農戶中農民外出務工之前,應對目前的農戶結構有所認識。目前農戶的典型結構是由丈夫、妻子、一個年老父母(另一個跟著另一個兒子)、一個或兩個孩子構成。當然也有老年父母分開另過或者丈夫有一個兄弟或叔叔也跟著自己過(由于智障或者是光棍等原因)等情況,但那是個別,可以忽略。從我們對河南省南陽市和新鄉市兩市的683戶農民外出務工情況的調查來看,農民外出務工大致分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丈夫和妻子都外出務工,孩子或也在城市上學或跟隨在家的父或母在農村上學,務工人員常年不回家(春節可能回家看看)。這種情況占總體的4.2%。第二種情況是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和老人留守在家,等到農忙季節丈夫回鄉搶收搶種。占總體的73.4%。第三種情況是丈夫外出打工,婦女、老人在家經營土地,就是到了農忙季節也不回家,由家里人獨自經營農業。這種情況的比例占到16.5%。第四種情況是孩子大了(二十歲左右)出去打工,壯年父母在家務農。這種情況的比例是5.9%。

河南南陽、新鄉兩市農民外出務工情況調查(單位:戶數)

 

 

 

夫婦常年外出務工

丈夫兩邊移動

丈夫長期在外務工

青年子女常年在外務工

合計

南陽

16

321

62

23

422

新鄉

13

180

51

17

261

合計

29

501

113

40

683

百分比

4.2%

73.4%

篇(2)

 

近年來,隨著中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出臺,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土地的流轉。為正確把握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準確了解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我們對蒙陰縣土地流轉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1.蒙陰縣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蒙陰縣總面積160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94%,現轄9鎮2鄉、587個行政村、53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46萬?,F有耕地面積54萬畝。目前,全縣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數 10.7萬戶,流轉面積9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9 %。

在調研中發現,蒙陰縣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形式主要有5種。一是轉包。指原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經營權轉移給其他農戶,承包方與發包方原承包關系不變。論文參考網。目前,這種形式是蒙陰縣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像常路鎮已成片承包300余畝屬于這種形式。全縣轉包流轉土地總面積31萬畝,占流轉總量的31.6%。二是轉讓。轉讓這種形式多發生在全面取消農業稅之前,當前蒙陰縣這種土地流轉形式極少。三是互換。為方便農戶耕種或流轉,對各自的土地經營權進行交換。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戶與戶之間。這是土地流轉時期比較流行的方式。全縣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但是數量較小,目前全縣互換土地1.2萬余畝,占流轉面積的1.2%左右。四是代耕。這種情況全縣涉及面較廣。主要是近幾年大部分勞力外出務工,有的甚至整戶外出,所導致的一種土地流轉現象,代耕面積占22萬畝,占全縣土地流轉面積的22.4%。五是出租。是目前比較規范,也是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一種符合市場化規律的農村土地流轉形式。論文參考網。論文參考網。全縣出租流轉土地面積 32萬余畝,占流轉總量的32.7%。

2.土地流轉的主要做法

由于土地流轉涉及農民較廣,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蒙陰縣遵照黨的農村土地政策,按照上級要求,以農民所需為出發點,結合各村實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開展引導,穩步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一是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在不變的前提下,把不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作為先決條件,切實保障農戶30年承包期的土地權益;二是按照“自愿、依法規范、有償”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下硬性指標,不搞強迫命令,不違背群眾意愿,不強行推進;三是嚴格遵循規定,充分保障雙方的主體地位,大力規范土地流轉申請、登記備案、公證各項程序,依法合理有序地進行土地流轉;四是把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農民土地流轉收益權,杜絕任何組織和個人擅自截留、扣繳和占用,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在推動流轉工作的方法上:一是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對土地進行流轉。前面提到的形式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都可以進行二是。通過廣泛宣傳,深入指導,營造土地流轉良好氛圍。三是進一步加強勞務輸出就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四是積極探索有效的流轉辦法,成片集中流轉承包土地,結合優勢特色產業實行集中開發。五是完善相關扶持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參與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3.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的情況看,蒙陰縣的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3.1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農民法律意識淡薄。調查中發現多數流轉不簽訂合同或合同不規范,耕地經營權流轉面積98萬畝,10.7萬起,簽訂土地流轉合同2萬起,占流轉起數的18.7 %,大部分土地流轉都沒有合同,更多的是口頭協議。即使有合同,也存在不規范、不完善之處,不規范的主要因素是農民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知曉土地流轉的程序及相關手續;另外農戶間土地流轉期限較短,短期行為嚴重。農民務工經商收入不穩定,農民仍把土地作為經營風險的退路,土地轉出方怕失去土地,所以大部分采取短期轉包的形式流轉土地,由于流轉期限較短,造成轉入戶在生產上的短期行為和掠奪式經營,導致土壤肥力嚴重不足。

3.2土地流轉范圍窄,流轉收益少。調查中發現多數農戶土地流轉都是發生在親戚及鄰居之間,甚至有些是被動流轉。農戶因無力耕種,導致土地質量下降,有能力耕種的,因土地流轉渠道不暢通,轉入土地困難。土地無法向大戶和種田能手集中,土地流轉收益少。

3.3農村土地流轉手續不規范,引發茅盾糾紛多。由于流轉雙方沒有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極易產生土地流轉茅盾糾紛,致使親戚、鄰里關系不和諧,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3.4農民地少致富難,集約化經營難形成。全縣耕地總面積54萬畝,人均耕地僅1.17畝,戶均耕地3.86畝,農戶承包土地最多的僅為3畝,最少的僅有0.4畝。由于戶均和人均擁有量小,多數農戶視地如金,守田度日,不思務工、經商之策,導致致富無門,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極不對稱;由于戶均耕地少,難以形成規模經營,雖然國家和當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規模經營及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好政策,但由于土地沒有經過規范的流轉方式向大戶集中,導致規模小,農機化程度較低,限制了農業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致使農業生產仍處于傳統的小農經濟。

4.幾點建議

4.1進一步廣泛深入宣傳引導,通過典型經驗,示范勞動作用,分析比較效益,規范流轉行為等方法。調動廣大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

4.2培育和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健全土地流轉較為完善的登記、備案制度。鼓勵和引導中介組織依法開展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活動。完善合同管理,規范流轉行為。在流轉主體雙方協商的基礎上,流轉合同報鎮相關部門鑒證、備案。

4.3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合理機制,強化管理和服務。加強具體指導幫助,及時幫助解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步伐。規范引導農民依法、自愿、有償進行土地流轉,從源頭上化解農村土地糾紛,通過構筑縣、鄉(鎮)、村、組四級服務平臺,對農民自行協商達成土地流轉協議并要求主管機關給予變更登記的,要做到有人辦理、限時辦理、辦就辦好的工作程序流程。

篇(3)

 

農藥作為重要而又極其特殊的農業生產投入產品,在保障農業豐產、豐收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如果使用不當,管理不善,都有可能對農作物的生產帶來嚴重的藥害,對環境造成造成污染,對人體和牲畜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為了了解農戶在種植生產中對農藥的使用情況,我們采用了隨機調查的辦法,深入農村,入戶走訪了358戶。從購置農藥的情況,到小麥、玉米生長過程中使用農藥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了解。

1.農藥的購買情況

通過調查,一般農戶的耕種土地面積在10畝以下,購買農藥量相對較少,相對而言對那些藥效質量較好的老品牌購買力較強。論文格式。農戶購買之前,對產品知情;對癥下藥的有355戶,占調查戶的99%;關注生產日期的占347戶,占調查戶的97%,關注外包裝標注的有效證件批號的210戶,占調查戶的58%,對關注農藥的使用范圍的農戶有243戶,占調查戶的68%,對關注是否是假冒偽劣產品農藥鑒別的有273戶,占調查戶的76%,購買農藥后索取發票的有45戶,占調查戶的13%。

1.1玉米生長期使用農藥的情況

玉米的生長周期中,用藥階段主要是在幼苗期和發育期,玉米苗期的主要任務是除草,使用除草劑的農戶是285戶,占調查戶的80%,人工除草56戶,占調查戶的15%,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農民使用除草劑的比較多。據調查,玉米生長發育期時,大多數種植戶使用的殺蟲劑有敵殺死,氯氰聚酯,甲銨磷等,使用效果好,前噴后死,防止率達100%。

1.2小麥生長期使用農藥的情況

小麥在生長周期中,主要是在年前的苗期和年后的反青期及孕穗期使用農藥,苗期主要是使用除草劑和防止蚜蟲的農藥,使用除草劑的農戶有282戶,占調查戶的79%,人工除草的農戶有84戶,占調查戶的23%,但除草劑的品種繁多,小麥種植戶還是依賴老品牌的除草劑,對新研制的品牌不敢去嘗試。使用殺蟲劑的農戶是104戶,占調查戶的29%,所使用的殺蟲劑主要有氧化樂果;氯氫聚酯等。小麥生長中后期是蚜蟲;粘蟲和白粉病的高發期,殺蟲農藥主要是氧化樂果,使用此類農藥的種植戶是253戶,占調查戶的70%,其次是氯氰菊酯,清蟲凈等,使用這類農藥的種植戶是93戶,占調查戶的25%。殺蟲劑和殺菌劑混合使用的種植戶是275戶,占調查戶的77%,

2.農業種植戶對農藥的特性缺乏了解

由于農村缺少科普宣傳,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農藥的成分含量,對假冒偽劣農藥不能辯解,再加上農藥經營單位規模小,攤點多,農藥經營人員素質不高,市場上的農藥品牌繁多,名稱五花八門,農業種植戶很難辨別每種農藥的特征特性的,更不用說是科學用藥了。論文格式。出于利益的驅使,農藥經營者往往擴大其農藥的性能,來蒙騙農藥使用戶,以致于有些購買的農藥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同時農業種植戶自身有時不能把握好用藥量,比如,濃度比,以及噴灑農藥的時間等種種因素造成了農業種植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損失。論文格式。

2.1農業種植散戶法律意識淡薄

農業種植戶因經營耕地少,購買農藥量小,加之農藥經營戶少用發票違法經營的意識所致,農藥經營小商販一般都沒有開處方單,農民也缺乏所要發票、收據的意識,一旦出現藥害事件,因缺乏字據對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很難進行正確的分析,增加了農業生產中事故處理的難度,有些事故根本無法去處理,農業種植戶只能自認倒霉。

3.加強農藥管理,保護農業種植戶生產者的利益

加強使用農藥法規宣傳,提高全民法規意識,使農藥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和農業種植戶維權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配合農藥監管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宣傳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農藥管理法規和用藥知識,宣傳工作力爭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從全局出發,加強農藥監督管理體系建設,提高執法力度,嚴打農藥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保護使用者的正當權益。

4.農業技術部門要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農業種植戶科學用藥

篇(4)

 

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表明,農業產業化的經營風險不僅客觀存在,而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研究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及其防范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的表現特征

農業產業化發展到現在,已出現多種形式,而且大多數是跨行業的,但農業產業化的起點是農業,基礎是農戶,因而農業產業化經營主要有四種風險: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和信用風險。

1.自然風險。主要是指自然災害風險。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生產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而在農業生產受天然地理環境、大氣、氣候、光照、溫度影響較大。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波動幅度較大。由于農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因此,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自然災害風險對農業產業化的影響也是不小的。其突出表現特征是:(1)客觀存在性。由于自然災害的發生不是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是客觀存在的。幾乎每年都有自然災害的發生,只是地區不同、程度不同、時間不同而己。(2)波及范圍大。如果由于自然災害導致農業產業化生產原料的供給不足,農業產業化的其他產業鏈會因原料的供給不足而失去運轉的可能,它造成的危害波及整個產業鏈。(3)難以控制性。人們只能通過事先預測,在災害發生前采取一系列防災措施,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而對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能完全控制的。(4)影響程度越來越深。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條件的影響,使自然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自然災害更是頻頻發生,發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2.市場風險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是不存在市場風險的,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業產業化經營都必須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這樣,市場風險則是經濟轉型時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然產物。市場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表現為價格風險。波動的價格尤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只要價格有足夠的彈性,價格就能平衡供求,實現資源的配置效率并增進社會及個人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價格的波動必然引起市場經濟的波動,使市場各主體時刻面臨著因價格變動而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除了農業生產的農產品要受價格風險除外,農業產業化經營鏈中其他加工業、深加工業的產品也要遭受市場風險。

3.信用風險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為較好地維系龍頭企業與農戶或基地的關系,鞏固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一些地方探索出了合同、契約農業產業化之路。也即人們常說的“訂單農業”。但是,在當前我國各級監督管理體制不是很健全的情況下,合同訂單的執行情況比較差,存在著較大的信用風險。履行合同時農戶由于缺乏較好的信用意識,往往是根據市場情況來決定自己產品的歸屬,而不能較好地履行合同規定。龍頭企業有時也會因為市場行情突變,在農業生產前對某一產品的較好的預期被現在較差的現實代替之后,龍頭企業也會因為產品效益差的緣故而不生產或減少生產,從而不收購或減少對農戶或原料的收購量。即使收購也不按合同價。信用風險的存在,使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違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4.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主要是指某個生產過程中采用某項技術所帶來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背離的可能性。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生產要用到農業技術,農業產業化中的其它產業,如加工業、深加工業同樣也要運用不同的技術。但是,技術的運用帶來的不僅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一樣隱含著風險。農業技術與其他技術要求運用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而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我國大多數以農民為主而其文化水平太低而難以掌握技術要求帶來的風險。另外,每一項技術的運用特別是農業技術的應用有一個適應的特點。論文大全。農業產業化的經營以農業生產為主。所以,技術優勢的體現要更多地依靠自然環境,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項先進技術的運用不一定能帶來相應的收益,而且在中國加入WTO后,各種貿易壁壘客觀存在,使中國農產品本來技術含量低、競爭力不強的局面更加被動。論文大全。因此,經濟轉型時期,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技術風險將更突出和加強。技術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是產品的產量減少,達不到預期的產量,二是產品滯銷。這樣,實際上,技術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轉化為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緣由分析

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的客觀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

1.農業生產周期長,季節性強,受自然環境影響大。農業生產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改變其生產是以土地為基礎,光照、肥、水為必要條件的生產模式。從種子播種到成熟收割,一種農作物的生長一般為三到五個月,其生產周期過長。其中如果某一環節出問題,則農業生產的收益效果就會打折扣,達不到預期效果。另外,農業生產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隨心所欲種植想種的作物,它必須按作物生長的規律辦事。季節不符合作物生長所需,則農業生產難以成功。最后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影響大,如風調雨順,則農業豐收;但事情往往不會盡人意。每年水災、雹災、蟲害的威脅不斷,農業生產往往會因自然環境影響而達不到理想的效益。所以,農業生產理想效益的不可能性將給農業產業化帶來經營生產的風險。論文大全。

2.市場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市場風險的存在。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由于各經營主體在市場經濟這一大體制下進行產業化生產,其要受市場因素的影響。(1)市場的飛速變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日趨個性化,多樣化,隨之產生的企業與行業間競爭日趨激烈,導致市場的變化速度加快,且更加出人意料,(2)市場難以正確預測。市場變化引起的不確定性對農業產業化形成客觀上的影響,使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方向更難以確定。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對市場的預測能力有限,只能對市場的變化做出大致的判斷,或者說市場預測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誤差。這就產生了風險。(3)市場的擴大化。加入WTO后,意味著我國市場競爭將會更直接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在農業方面,農產品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國外質優價廉的農產品的進口量會大大增加,會使原本就己十分落后的農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3.農民素質偏低。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的農民,其素質偏低,給農業產業化經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1)缺乏風險意識。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對風險的反應還不敏感,風險管理的意識還不強。(2)環境保護意識薄弱。農業生產是人類有目的的社會經濟在生產過程。近些年來,由于人類活動過度向自然的索取,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破壞,引發各種危害人類經濟生產的破壞性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業的正常生產秩序。(3)信用意識淡薄。我國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不高的事實決定了在當前我國農民信用普遍低下的現實,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他們很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因此,農民信用意識的淡薄決定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信用風險的客觀存在。(4)農民素質不高的局面嚴重阻礙了新技術在農業產業化中的應用。現代科技的發展要求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掌握新技術,運用新技術,而目前我國農民文化水平低,農民素質不高的局面嚴重阻礙了新技術在農業產業化中的應用。

4.合同不規范。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龍頭企業與農業簽訂的合同由于合同主體不合格,合同內容不詳細,不具體和不完整,合同條款表述含糊,缺少違約處罰條款等使合同變得不規范,不合格,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農戶和龍頭企業在違約后,由于合同是無效合同或合同內容表述不當,不易追查具體責任人,使合同的履約方權益得不到保護,合同的違約方得不到懲罰。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約行為的發生。不利于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體重合同,守信用意識的建立。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的防范

1.利用期貨市場規避經營風險。自芝加哥貿易所于1848年成立以來,美國已有多家農產品期貨交易市場。自中國開放鄭州谷物交易市場以來,中國雖然有了自己的期貨市場,但農民并不能用作為防范風險的工具。一是因為農民經營規模太小,而期貨合同規定量大;二是期貨市場目前運營還不規范。今后,我們一方面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已有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另一方面在條件的地區建立一批農產品期貨市場,同時以龍頭企業作為主體參與期貨市場,以滿足期貨市場交易量。

2.建立風險基金制度。這是世界各國鼓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政策上普遍的做法。這種方法就是在經營利潤較多的時期,企業應從經營利潤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風險保障基金,這樣在市場價低于保護價時,龍頭企業才有可能按保護價收購,農戶與企業訂立的合同才能落到實處。此外,風險基金制度還可以用做農戶防御自然災害的保險,以此來為農戶分擔風險和保護農民利益,進而保證企業自己加工和銷售的貨源。

3.引導經營主體參與商業投保和合作保險。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險由于高風險、高賠付率,贏利低,商業保險在農業領域不活躍,保險的范圍、災種都十分有限。所以,今后要深入貫徹國務院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積極組建各種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此外,還要發展合作保險方式。行業性、地區性的合作保險組織以互助共濟為目的,不追求贏利,又可以降低成本,是解決一般保險公司不愿經營農業保險問題的有效方法。通過農村保險事業的發展來推動和保障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4.建立合同約束機制。合同(契約)約束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普遍采用的運行方式,“龍頭”企業與基地和農戶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產銷合同,資金扶持合同和科技成果引進開發合同等,明確規定各方的責權利,以合同關系為紐帶,進入市場,參與競爭,謀求發展。合同一經簽訂,應當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基地,農戶接受龍頭企業指導,搞好農產品的生產,按合同規定向龍頭企業交售產品;龍頭企業為基地,農戶提供服務,按照讓利原則保護性地收購農戶簽約產品。簽約雙方必須履約,違約必究。一方面要防止龍頭企業利用自己強勢地位對農戶進行強買強賣,與農戶爭利,甚至侵害農民權益;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農戶違約,搞簽約產品誰出價高,就賣給誰的違約活動。爭取讓合同(契約)機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5。加強對農民的教育,提高農民素質。加強對農民的教育,不僅包括文化科學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術方面的教育,還包括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加強文化和技術的教育,可以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生產方面的知識,有利于降低技術應用方面的風險,加強對他們的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可以使他們增強信用觀念,提高合同(契約)的兌現率,減少違約風險。

參考文獻:

1.楊明洪.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濟風險及其防范.農業經濟問題,2001.8

2。牛若峰,張集文等.農業產業化的市場與技術.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8

篇(5)

中圖分類號 F323.22:X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03-002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05

著兩型社會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們在不斷關心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也意識到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于是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侯俊東等[1]采用實證研究發現農戶將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形式歸為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業轉嫁污染五類。基于這些研究成果,也有學者開始探討農村環境問題形成機制。研究發現,除了城市污染轉移是外來因素,鄉鎮工業污染是以企業為基本單位產生之外,以上所提到的大部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都或多或少的與農戶的經濟行為有關[2]。為此,從農戶的經營行為動機出發,分析影響農戶經濟行為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已成為熱點問題[3]。農戶作為農村生產中最基本的微觀經濟單位,其生產經營行為關系到生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配置,影響到農村的生態系統保護與整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4]。Hu[5]指出農戶不合理的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惡化有著直接的、必然的聯系。傳統農村經濟中,以傳統農業為主,生產力低下。農戶在選擇生產項目和生產規模時,主要考慮的是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且,重經驗輕技術,生產中多采用精耕細作的方式,肥料多以有機肥料為主,因而生產經營中造成的污染較少,生態系統保護較好。但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行為基礎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以來,農產品市場化和農業現代化得到進一步發展,農戶生產經營目標逐漸變化為利潤最大化目標,農戶生產經營方式也轉變為現代集約生產類型,這種生產經營方式的轉型加上我國特有的農戶生產稟賦構成了我國現階段特有的農戶生產經營形態??梢?,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同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已經到了息息相關的地步。因此,從農戶入手,研究并優化我國農戶生產經營行為模式對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兩型社會及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利用一般計量模型建構了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影響農村生態環境及其五種表現形式(即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業轉嫁污染)的數理模型,并利用微觀調查數據檢驗分析,給出合理政策建議。

1 文獻評述

農村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更多的是以農業污染作為研究對象。而且,在此領域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大多從工程技術措施、理論角度、經濟管理措施及相關政策法規的角度探討如何防止農業污染,而對導致農業污染的原因分析不足,也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戶是防治農業污染的主體[6] 。

近年來,學者們也開始研究農戶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如陳利頂、馬巖[3]從理論上探討了農戶的經營行為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李海鵬[4]研究了農戶農業生產行為的面源污染效應。宋建輝[6]深入分析了河北省農戶經營行為與農業污染的關系及防治農業污染的對策。赫曉霞、欒勝基[7]通過觀察和訪談的方式了解了農民在不同的行為方式下的所面臨的農村環境問題。邱長溶、郝愛民[8]分析指出建設節約型農業的關鍵是優化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洪音[9]以土地沙漠化發生的三個典型區域類型為例,采用環境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農戶的生態經濟行為進行了調查,揭示了農戶生態經濟行為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這些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為主,在進行計量分析時,大多是以農業污染作為生態環境的主要構成部分。雖然,農業污染是農村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但是著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工業化的發展,非農業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也與日俱增。為此,本研究以兩型社會建設為背景,依托侯俊東等[1]實證研究得到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五種表現形式,深入揭示農戶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拓展農村生態環境的研究體系。

2 研究方法

2.1 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

農戶經營行為是指為了滿足自身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個體或群體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對農產品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變動做出的農業投入與管理的反應或決策,主要包括農戶生產投資行為、消費行為、擇業行為和儲蓄行為等[10-11]。在此定義基礎上,學者們通常認為應從農戶的角度把農戶經營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內、外部影響因素。進而,通過訪談發現,農戶的經營行為始終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對土地有強烈的依賴關系,一般將土地作為生活的重要保障。再加上,農戶處在社會較低階層,其行為的選擇往往被迫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妥協性,農戶總是在現有的社會、經濟等外部條件的約束下來確定自己的經營目標和實現該目標所采取得手段。于是,受利益驅使,一般會通過經營行為,追求短期的增產,忽略對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基于此,本研究將選取表1所示變量來衡量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

將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業轉嫁污染五個方面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分別用Y1、Y2、Y3、Y4、Y5表示)及農村生態環境總體狀況(Y)作為衡量農村生態環境的指標,參考已有的研究方法,采用一般線性模型來分析農戶經營行為對生態環境環境及其具體表現的效應。模型的一般形式:

y=α+β1x1+β2x2+…+βpxp+ε(1)

其中:y表示農村生態環境變量,Xi(i=1,2,…,p)表示農戶生產經營行為變量,ε表示機擾動項。

2.2 數據來源

基于方便回收的考慮,采用實地調查法。為了使調查

地點具有代表性,課題組在地點選擇上采取了分層抽樣方法,共選擇了8個城市,如表2。

進而,根據問卷調查便利性,以及抽取城市的地形、通達性、土地類型和經濟水平4個類型選取的現實情況,選取了新洲等8縣市的22個村作為調查村,對村里的農戶再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7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50份,基本信息如表3。

3 研究結果

首先通過對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標準化并對自變量與因變量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各變量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但所有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介于1.033至1.558之間,明顯小于2.5,故不會導致多重共線性。進而將分析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影響。

不同農戶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規避這一差異,故在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時,將農戶人口統計學變量作為控制變量。利用SPSS軟件對其進行回歸,得到結果如表4所示:

從整體上看,模型2、4、6、8、10、12通過顯著性檢驗(p

(1)勞動力投入行為。

在兩型社會建設中,農戶的性別、年齡、家庭常住人口、收入來源、家庭人均收入等農戶人口統計學變量對農村生態環境總體、農村水質污染、空氣污染、工業轉嫁污染的影響不顯著;大部分變量對農業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的影響也不顯著,這與侯俊東等[1]實證結論一致。不過,研究還發現收入來源、家庭人均收入對農業面源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242,Sig.=0000;β=-0160,Sig.=0000),這說明農戶越是依賴農業,收入就越低,農業面源就越高;家庭常住人口對生活垃圾污染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089,Sig.=0018),家庭人均收入對生活垃圾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106,Sig.=00009),這說明家庭常住人口越多,產生的生活垃圾就越多,而人均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也就越高,所造成的生活污染也就越低。

(2)農戶文化程度。

農戶的文化程度對生態環境總體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105,Sig.=0015),并且對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

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工業轉嫁污染均有顯著影響(β=0151,Sig.=0000;β=0115,Sig.=0007;β=0168,Sig.=0000;β=0143,Sig.=0001;β=0157,Sig.=0000)。由此可知,文化程度越高,他們越能意識和認識到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問題。

(3)經營規模。

農戶經營規模主要由農戶耕種的土地面積指標來體現,經分析發現,農戶經營規模除對農業面源污染有正面影響外(β=0111,Sig.=0006);對生態環境總體、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均沒有顯著影響。

(4)農業投資行為。

農戶的農業投資行為主要體現在農產品自用比例指標上,自用比例越低,則農業投資力度越大。以上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農戶的農業投資行為對生態環境總體、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均無顯著影響,而對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135,Sig.=0001;β=-0098,Sig.=0016),即農業投資力度越大,為了提高產量而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水質污染的情況就會越嚴重。

(5)經營組織行為。

農戶的經營組織行為主要由有機肥施用情況、有機肥每畝平均施用量以及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情況三個指標來體現。從總體上來看,有機肥施用情況、有機肥每畝平均施用量以及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情況均對生態環境沒有顯著影響。從個別指標來看,有機肥施用情況對農業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β=0125,Sig.=0002;β=0088,Sig.=0029)有顯著的正面影響,而對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不施用有機肥會造成農業面源污染,且這些沒有施用的有機肥也加劇了生活垃圾污染;有機肥每畝平均施用量對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水質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159,Sig.=0000;β=-0085,Sig.=0036),而對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均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有機肥使用越多,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水質污染情況也就弱;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情況則對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水質污染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076,Sig.=0058;β=0121,Sig.=0003),而對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則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會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和水質污染。

(6)農戶環境關注度。

通過分析發現,農戶環境關注度對生態環境總體、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水質污染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138,Sig.=0001;β=0115,Sig.=0003;β=0073,Sig.=0063),對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則沒有顯著影響。

4 結論與啟示

基于調研數據以及構建的模型,通過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影響的實證分析,得到如下結論與啟示:

(1)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農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戶生產目標、行為特征等內部因素以及市場機制、政策環境等外部因素均會對農戶生產行為產生影響,作用于外在環境,最終導致環境惡化。然而,實證結果表明,除農戶文化程度及對環境的關注程度對農村生態環境有著顯著的關系外,農戶經營行為的其它變量與其對農村總體的生態環境狀況感知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關系。顯然,現實與理論間存在明顯的矛盾,這可能是由于在兩型社會建設的初期,農戶對其長期從事的農業經營行為會造成污染的認識并沒有得到改變。為此,政府、非營利組織,乃至于市場都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農戶的生態意識。

(2)農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自主經營權在農戶,在現有利用模式和政策下,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對周邊環境維護提供了大量環境功能,卻無法對農戶產生經濟利益,在利潤最大化目標驅動下,農戶在生產中主要考慮自身經濟利益而忽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效應。

(3)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農戶的勞動力投入行為、文化程度、經營規模、投資行為以及經營組織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中的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水質污染影響較大,這進而說明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注意自身在追求經濟利益過程中,也要密切關注自身行為對外部環境的影響,產生的負外部性最終還是需要大眾來買單。

(4)在保障農產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恰當的農產品自給率,可以減輕過量施肥或者其他過度的生產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壓力。同時,發展生態農業也是控制農村生態環境污染較為理想的經濟方式。生態農業的應用與推廣,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技術水平,有利于污染的有效控制。另外,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業生產者素質是有利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且推進農業生產的規?;洜I同樣有利于控制污染。調整農業技術培訓和推廣的方向,使農民獲得更多的合理施肥信息,加強農民專業組織的建設。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侯俊東, 呂軍, 劉楊. 兩型社會建設中農戶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認知差異及啟示[J]. 生態經濟, 2011, (6): 27-30. [Hou Jundong, Lv Jun, Liu Yang.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usehold under “Twooriented Society” [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6): 27-30.]

[2]赫曉霞,欒勝基. 農戶經濟行為與農村環境變遷的響應關系研究[C] // 中國環境保護優秀論文集.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05: 2305-2311.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s and Rural Environment Change [C] // Proceeding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2305-2311.]

[3]陳利頂,馬巖.農戶經營行為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 生態環境,2007,16(2):691-697. [Chen Liding, Ma Yan. Farm HouseholdsBehaviors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7, 16(2):691-697.]

[4]李海鵬.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D]. 武漢:華中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7. [Li Haipeng.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A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Studies [D].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viersity, 2007.]

[5]Hu W. 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 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Use and Agroenvironment [J].Land Use Policy, 1997, (14): 175-186.

[6]宋建輝. 農戶經營行為與農業污染關系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Song Jianhui.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armer 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D]. Baod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2008.

[7]赫曉霞, 欒勝基. 農戶經濟行為方式對農村環境的影響[J]. 生態環境, 2006, 15(2): 377-380.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 Economic Behavior Types on R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6, 15(2): 377-380.]

[8]邱長溶, 郝愛民. 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對我國建設節約型農業的影響[J].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3): 59-62. [Qiu Changrong, Hao Aimin.The Influence of the 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n Chinas Building a Savingoriented Agriculture [J].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 59-62.]

[9]洪音. 沙漠化典型地區農戶生態經濟行為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研究[J]. 生態經濟, 2008, (10): 146-149. [Hong Yin. Research o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Eco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and Protecting Ecoenvironment in Desertification Representative Area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 (10): 146-149. ]

[10]馬鴻運.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研究(第一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Ma Hongyun.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in China (1st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Press, 1993.]

[11]趙石.影響農戶經濟行為的因素分析[J].黑龍江農業, 2003, (6):21-22. [Zhao Shi.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J].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2003, (6): 21-22. ]

Effects of Farmer Household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HOU Jundong LV Jun YIN We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concer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affect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650 respondents of farmer households from Wuhan Urban Circle and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valid sample, this paper, by means of econometric model,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the farmer household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and their five representation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come source and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in labor force input behavior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family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respectively; (2)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of the farmers, the better they realize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3) the larger the scale of operation,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meanwhile,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ther four forms; (4) the more th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rural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increase in yield; (5) in the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will result i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se unapplied organic fertilizers aggravate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The more the organic fertilizers applied, the wors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rural water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tion in agrotechnical training will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mainly affec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while in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airnoise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erred pollution.

Key words farmer 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 rural ecoenvironment; twooriented society

篇(6)

1、“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產生的原因

1.1、“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產生的背景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大國,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的比重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68%,但是農業的產值僅僅只有全國GDP的13%(2006年數據),這充分說明了中國農業生產力的低下,農業作為一個弱勢產業、農民作為一個弱勢群體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農業作為一種產業有著不同于其它產業的特點,首先,體現在產品上,農業生產受到天氣、氣候、季節、土壤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農業產品的生產,而控制這些影響農業生產的外生因素又是極其困難的,農業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農業產品很難做到規模生產;其次,農業生產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農民的生產活動往往遠離市場,而且農業的生產周期又比較長,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很難接受到市場信號的指導,因此常常會發生收成好了,卻賣不了一個好價錢,這就造成了“谷賤傷農”的現象時有發生;再者,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開始實行,這雖然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生產,但是這又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農戶過于分散,無法產生規模效應,形成產業集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擴大了農業生產的風險,使農民無法得到產業化生產所帶來的好處。

1.2、“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存在的理論基礎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社會的分工需要各種合約來進行安排,有效的合約安排造就有效的社會分工,有效地社會分工會產生有效率的生產方式,而一種產業組織形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合約安排。根據現代產業組織理論的奠基人貝恩的理解,產業組織是指生產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結構,它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怎么樣創造一種既能避免壟斷的弊病,又能使生產者獲得規模經營的有效條件。而將這一理論應用到農業產業的研究中,重點就是探討農業產業部門的市場結構,企業行為和經濟成果之間的關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場條件下,使農業的生產不僅能夠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而且能夠給農戶帶來穩定可靠的經濟效益,同時有較強的能力抵御市場外部條件的變化給農戶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美國、日本的農業產業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它們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我國要實現農業產業化也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這種農業產業組織模式,既要體現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能夠給農戶帶來切實可靠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符合中國的地少人多的國情,以及農村試行的的客觀實際【1】。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這就決定了中國不可能照搬國外成功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實施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眾多實踐證明,“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能夠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是我國農業實現產業化經營的有效組織形式。

1.3、“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產生

正是由于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決定了農業生產必須尋求一個更穩定和低風險的農業產業模式,“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因此孕育而生。“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采用“訂單農業”的方式來指導農業生產,即龍頭企業在農戶進行農業生產之前就與農戶簽訂產品購銷合同,這就保證了農戶產品的銷路,無疑是給農戶吃了一顆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農戶的風險。其次,該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對農業產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多家農戶進行聯合生產,擴大產品生產規模,這樣就有利于形成產業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再者,在該模式中,基地作為公司與農戶的“中介”,在其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負責組織農戶的生產活動,并對農戶的生產活動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另一方面,它也充當農戶的“代言人”,一旦發現公司有損害農戶的行為發生時,它會作為農戶的代表與公司進行談判,這有利于農戶提高自己的談判資本,降低自己的談判成本,從而使公司的違約成本提高政策建議,降低了公司的違約可能??偠灾?,“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是對傳統農業生產的一種組織創新,使農戶原本處于農業產業組織之中的弱勢地位提到提高,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生產。

2、“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運行方式

2.1、“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在我國的發展

“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在國內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泰國正大集團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資飼料廠,至今在國內有100多家企業和合資分公司,它們圍繞蓄、禽、水產飼料的生產和銷售,建立了配套的種雞場、養豬場以及多級技術服務體系,采取有中方聯營公司和農戶簽約,向農戶提供雞苗、飼料、防疫藥品和飼養技術,按預定的價格回收成雞等方式,推動養雞業的發展,帶動飼料銷售。20世紀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與黑龍江省政府達成生產奶制品協議,建立了雙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國內一些加工企業爭相模仿,出現了像四川希望集團、廣東溫氏集團等一大批大型飼料企業【1】。

2.2、“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運行方式

“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作為一種合約的成功必然有著它獨到的優越性。農戶作為農業產品最基本的生產單位自然希望能夠進行持續穩定的生產,公司作為工業產品的加工生產單位自然希望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原材料供應,而“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作為一種組織創新使農戶的持續穩定生產、公司持續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都成為現實。農戶在這個合約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條件,如技術服務,公司在這個合約中不僅使處于自己產業鏈上游的產品供應得到了保證,并且降低了這個環節中的交易費用,使公司能夠專心應對下游市場,擴大生產以提高市場占有率。

“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是以一個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的農業公司為龍頭,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最終以合約的形式把農戶和公司連接起來。農民負責生產,公司負責加工和銷售,而基地充當二者的“中介”作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場信息的優勢提前對農產品價格進行預測,通過與基地簽訂合約的形式確定本年度生產數量、品種及主要品質和技術指標。公司不僅與基地簽訂合約,也與農戶簽訂合約。公司與基地以經濟合同的形式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時為了保護農戶的利益,公司在合約中會指明一個最低收購價,這個最低收購價有可能低于當年農產品實際價格,也可能高于當年農產品實際價格,目的是當市場價格突然下降很大時,農戶那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損失,這對農戶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因此也被成為最低保護價。在生產過程中,基地會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戶實行技術培訓、物資采購、生產期間的日產管理或標準化的生產規程。待農產品收獲之后,由基地根據公司與農戶簽訂的合約,進行檢驗、收購,最后由公司進行最終加工和銷售。

2.2.1、公司起主導作用

公司在整個生產經營模式中起著主導作用,正是公司對農產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與農戶連為一體。公司作為一個對市場信息時刻保持高度靈敏度的生產單位能夠把生產的各個環節有機的結合起來,并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來調整產品的生產,并且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具體來講,公司通過自己的信息網絡了解國內外市場對農產品品種、品質、規格等的需求,然后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將這些信息傳達到農戶和基地手中,引導農戶合理確定產品結構和生產規模。公司作為一個富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能夠帶領農戶與市場接軌,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公司通過農戶集中生產的方式降低農戶的生產成本,從而使自己的生產成本下降,有利于擴大產品生產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形成當地的主導產品,并最終創造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

2.2.2、基地起關鍵作用

基地在這個生產經營模式中充當公司與農戶的“中介”,對于“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這個合約安排的實施,基地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匾环矫媾c公司簽訂合同確定本年度農產品收購的數量和價格,一方面負責組織農戶的生產,確保產量?;氐谋憩F形式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又可以分為農民專業協會、村級經濟合作社和貿工農一體化企業,其中農民專業協會表現形式為農戶一起共同開發、生產、經營,或就某一產品的生產技術進行交流、推廣和學習,屬于多功能的農民合作組織;村級經濟合作社表現形式為農戶共同生產和經營,實行民主決策制度、農戶進退自由的原則,進行共同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民辦、民管、民受益”的互經濟合作組織;貿農工一體化企業是為了拉長產業鏈,擴展生產經營范圍而介入了農業生產的貿工農一體化聯合經營企業,為實現了縱向一體化的進行農業生產的企業,一般屬于法人機構【3】。本文研究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第二種,這也是現實中存在最多的一種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首先,基地是公司與農戶之間的橋梁,充當了農業產業化鏈條中的斷層,將農戶與公司結合在一起,使產、銷連成一線,降低了公司與農戶之間的交易費用,減少了市場風險。其次,基地有助于農業產業化的形成,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多家農戶集中進行生產,有利于規模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規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農戶提高自己的談判資本,降低自己的談判成本,從而使公司的違約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違約可能,是該合約安排能夠長久的持續下去的有力保證,從長遠來看,這對雙方都有利。

2.2.3、農戶起基礎作用

農戶是現代化農業最基層、最基本的生產單位,農戶的職責是按照公司對農產品產量、質量、規格的要求進行生產,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免費論文。由于農業的特殊性,很難實現規模生產,一方面,雖然可以通過機械來部分代替農戶進行農業生產,但是在一些農業生產環節中,至少在目前農戶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農戶作為農業生產的決策主體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農戶在農業生產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

雖然“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作為一種組織創新有著很多內在優越性,給農業產業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被認為是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效形式,但是作為一種合約安排,它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部分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地區的農業產業的發展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現象,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它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

3.1、信息不對稱

“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存在著信息和履約方面的缺陷。新制度經濟學中關于合約理論認為,由于信息費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為零,這就導致了信息不對稱的存在,所以合約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說合約存在著違約的風險。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由于在“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對市場,可以時刻掌握最新的市場信息,因此公司在與基地的合約中處于信息優勢,而且每年農產品的交易價格一般都是公司確定。具體表現為,在市場價格低于合約價格時,公司存在強烈的壓低交易價格的動機,另外,他也可以利用合約的不完全性,在合約制定時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去損害農戶的利益,而處于信息劣勢的基地和農戶無法阻止這種行為發生。按照博弈論,當處于信息優勢的一方能夠遇見未來行為的結果時,如果預期的結果對己方不利,它就不會選擇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優勢地位去改變合約的某些條件,以使預期的結果對自己有利【4】。因此,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只有在預期的結果對自己有利時,公司才會選擇合作,這就加大了合約的不確定性。

從農戶的角度來說,由于大多數農戶的法律意識淡薄,普遍缺乏長遠意識,可能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棄長期的利益。具體表現為:當合約價格高于市場價格時,農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可能虛報產量,以增加履約的數量,而增加的部分可以從市場中購買,以賺取合約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反之,當市場價格高于合約價格時,農戶可能隱藏產量,以減少履約的數量,而將隱藏的產量按照市場價格賣出。這也加大了合約的不確定性【4】。

3.2、基地中介組織的不完善

在“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中,基地的組織法律地位不明確。在市場化不斷深入的今天,許多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仍然是以民間組織的形式存在,無法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在基地的內部構架方面,由于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實行農戶進退自由的制度,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當合約價格大于市場價格時,農戶覺得有利可圖,便加入農村合作組織,一旦發現合約價格低于市場價格時,便覺得自己的利益受損,馬上就宣布退出農村合作組織,這就導致了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資產和成員的不穩定。這使得基地無法履行合同中規定的對農戶的權力和義務,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但是當地農戶還是“單打獨斗”,基地的作用沒有凸顯出來。而且當基地一方違約時,公司即使向法院起訴政策建議,基地也可以以法律地位不明確為由不承擔法律責任,這導致了基地的違約成本很低,加大了其違約的可能性【4】。

在基地的人員管理方面,由于基地成員的流動性和資產的不穩定性,導致基地很難在組織內部實行標準化管理、制度化運行政策,從而使基地服務農戶的職能難以得到實現。由于基地幾乎對農戶沒有實行任何約束性的制度,處于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農戶往往都表現得很松散,農戶之間的凝聚力很低,缺乏集體行動的意識,農戶背離基地分配給自己的生產任務而自行決定生產的事情時有發生,這違背了基地最初組織農戶統一進行生產的意愿。

因此,基地中介組織無論是在內部構架方面,還是在人員管理方面,都亟待進一步加強。

4、政策建議

為了在彌補“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優化安排,即在不改變該模式的優勢的同時,對該模式存在的缺陷進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4.1、制度優化安排存在的理論基礎

楊小凱—博蘭德的專業化分工演進模型認為,人們對專業化水平有一個最優決策,所有人的專業化決策一起決定了當時經濟的勞動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決定了當時的經濟增長率。分工的演進擴大了市場規模,而市場規模的擴大又反過來促進了分工的潛力,同時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進到一定水平并保持進一步分工的潛力,人均收入的在增長率就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提高,從而經濟增長率的持續提高是有可能的【5】。

該理論認為,專業化分工在產業生產過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同時專業化分工存在著進一步分工的潛力,當專業化分工進一步細化時,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約安排更有利于產業的生產,在理論上,農業產業組織模式分工可以進一步進行細化和優化,使之達到一個最優狀態,這是“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制度優化安排存在的理論基礎。

4.2、制度優化安排的具體體現方式

“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合約安排的完善。當合作將無限期地合作下去時,或者說任何一方的違約成本都高于其的違約收益時,任何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離合作的動機和行為都是不理智的,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會根據遵循經濟人的假設,實施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于是就會選擇履約,此時,合約能夠長期穩定的持續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合約中,應加強任何一方的違約成本,具體來講,可以引入信譽度指標,公司可以給每家參與生產的農戶的信譽度評級,一旦發現某農戶出現違約的現象時,立即降低該農戶的信譽度級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與之類似的措施,使農戶的違約成本提高;同時基地也可以代表農戶給公司的行為進行信譽度評級,一旦發現公司有損害農戶的行為發生時,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違約成本增加。新制度經濟學認為,當某個行業所面臨的競爭變得激烈時,處于合約雙方的違約成本就會提高,因此增強公司和農戶的競爭意識也很重要。

完善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內部構架?;刈鳛椤肮?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中的公司與農戶的橋梁,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針對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在內部構架和人員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農戶的共同參與。首先政府作為一個公共機構應當支持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要在關于建立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輿論宣傳、政策引導和提供市場信息上下功夫,不斷提高廣大農戶對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在農業產業化中的中必要性的意識,同時對于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信貸和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措施。其次,作為農戶來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摒棄追逐短期利益的狹隘思想,科學合理的參與基地的相關工作。最后,對于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本身,一定要加強修煉自身的“內功”,在花大力氣在完善組織的內部構架上,加強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人員管理,成立相關職能部門,在市場信息的收集、技術方面的培訓、生產計劃的制定等諸多方面對廣大農戶服務,盡最大可能維護廣大農戶的利益,在廣大農戶中凸顯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

篇(7)

 

特色農業是指具有鮮明的區域特點、獨特的資源條件和產品品質,并且已具備一定的生產傳統和產業基礎,經過扶持和培育能夠迅速在國內、國際形成較強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農業產業,具有稀缺性、綠色性、區位性(結合WTO就是原產地原則)等特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特色農業特殊品質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可以填補和開發現有和潛在的市場容量;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產和質量認證形成的產品差異和質量識別也必然大幅提升農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河南氣候條件和地理資源優越,農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特色優勢,發揮特色優勢,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業,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發展,是河南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發展路徑的選擇對于特色農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基礎性的意義。

一、特色農業的經濟學分析

1.推動農民增收

從種植業來看,目前我省農業種植大部分結構單一農業論文,特色不明顯;小麥、玉米是主要作物,雜糧和蔬菜的規模種植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畝地年產1000斤小麥和1200斤玉米,小麥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價格計算,一般種植業每年畝產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農藥、機收等投入(每畝地大約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約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農業補貼,農民的傳統種植收益一畝地也只有2000元。當前我省農村人地關系屬于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種面積不足2畝,傳統農業種植對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通過挖掘和培育特色農業、提高農業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動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怎么寫論文。

2.提升農業競爭力

特色農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區域擁有的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能夠形成獨具特色的產品優質性、稀缺性和綠色性,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填補和開發現有和潛在的市場容量;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產和質量認證形成產品差異和質量識別,使其特色品質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優勢,這必然大幅提升農業的核心競爭力。面臨國內國際市場上激烈的農產品貿易競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能避開產品同質化帶來的低效益和弱競爭力;這對于促進河南省由農業大省到農業強省的轉變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3.促進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

在當前公眾對綠色無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國際農業貿易中技術性壁壘的廣泛存在的條件下,特色農業只有通過現代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式,提升和凸顯產品自身無可比擬的質量特色優勢,才能夠在應對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必然要求農業產業鏈的延長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改變目前單戶生產帶來的農戶市場參與不足、農業附加值低以及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狀況,而特色農業發展促進機制體制的創新會進一步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和產業化水平。

由此,必須充分重視優質特色農業的挖掘和培育,不斷拓展特色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產值,使我省農業“質”“量”齊增。這對于我省三農問題的解決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1.積累了一定的特色優勢,但資源優勢開發不足

河南省特色資源豐富,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茶葉、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藥材等在內近70種口碑相傳的特色產品,如信陽毛尖、南灣魚、櫻桃谷鴨、雜交水稻、光山麻鴨、新縣銀杏、商城油菜、淮濱楊木、息縣半夏、平橋石榴、固始雞(鵝);泌陽、西峽香菇;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孟津梨;河陰、封丘石榴;滎陽柿子;靈寶牛心柿餅;西峽獼猴桃;仰韶杏;靈寶、新鄭、內黃的大棗;信陽板栗;盧氏、輝縣的核桃;方城煙葉;南召柞蠶;駐馬店、南陽芝麻;開封花生;商城油茶;開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陽黃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頭青”白蘿卜;杞縣、延津胡蘿卜;洛陽牡丹芍藥、延陵臘梅、開封、南陽、鄭州月季、信陽杜鵑;焦作四大懷藥、內鄉山茱萸;西峽山茱萸西洋參;南召辛夷;濟源冰凌草;封丘金銀花;輝縣、林縣山楂;新縣銀杏;正陽生豬、三黃雞;南陽黃牛;郟縣紅牛;泌陽毛驢;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雞;淇河鯽魚;原陽大米;確山紅薯;道口燒雞;駐馬店小磨油;許昌腐竹;商丘醬菜;蘭考泡桐等。以這些特色優勢為基礎,我省特色農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農業論文,各地樹立了眾多的特色品牌,如華英鴨肉、文新茶葉、商城制鬃品、羚銳中成藥、奧龍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維維、十三香(調料)、利維康、蓮花、宋河、金絲猴、輔仁等。但有些特色優勢沒有充分挖掘,沒有形成特色品牌和產業化經營。

2.農業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總體發展層次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業被列入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0家企業先后入圍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與全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數908相比,只占不到4.5%的比例。從農業企業規模和農業產業鏈條的發展看,除少數知名企業外,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產業鏈條較短,品牌意識不強,農產品附加值較低。大多企業處于農產品初級加工階段,技術含量低、產業附加值少、產品單一,核心競爭力不足。很多特色產品質量上乘,但由于技術、資金和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加工和包裝簡單,品牌意識缺失,銷售半徑小,市場潛力和經濟價值沒有充分挖掘。

3.農戶認知不足,組織化程度低,參與意愿與能力不強

在目前我國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單戶種植(養殖)是農業生產的基本形態;農戶是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主體。對沈丘縣石槽鄉農戶調查得知,大部分農民對特色農業的概念表現陌生,缺少品牌意識,沒有提升產品質量的內在動力。觀念的落后、技能的不足和市場意識的模糊使得大部分農民在農業發展中只能扮演“耕種者”的角色,在產品質量提升、特色提煉、加工和營銷等方面嚴重缺位。同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速度緩慢,這一方面使農業生產停滯在單戶耕作的階段,難以實現規?;藴驶WC農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農業企業和眾多農戶之間的交易成本,難以在特色農業生產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怎么寫論文。

三、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當前促進我省特色農業的發展,必須深化認識、加強引導農業論文,堅持走產業化、標準化發展的戰略,并進一步理順和發揮地方政府職能,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信息、科技、服務等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供應,積極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的發展,激發特色農業發展的原生動力,扶持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和農業企業的發展,暢通特色農業發展的生產、加工、營銷渠道;這是我省特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現實路徑選擇。

(一)深化認知,理順職能,加強觀念引導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農業發展規律,理順政府職能

特色農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資源先決、市場導向、規模適度、科技支撐、產業開發。作為主導的一方,政府有關部門應首先深化對特色農業的認知,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和原則,以更加科學地引導特色農業的發展。其次,通過理順政府職能,形成特色農業生產的專業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圍繞特色農業的項目培育和遴選、扶持體系的構建、特色產品的質量認證、標志和識別,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逐漸形成專門領導部門和專業技術機構并完善其工作機制,實現對特色農業發展的垂直、高效引導。動員社會各界尤其是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發揮其專業優勢,推動諸如農民培訓、技術推廣、產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農業生產的專業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

2.加強觀念引導和政策扶持,提升農戶參與意愿與參與能力

從觀念上使農戶對特色農業的發展前景有所認知,增強其市場經濟意識,提升其對特色農業發展的參與意愿。對農業勞動力群體進行定期培訓,使其具備特色農業發展意識,更新生產組織方式,促其形成專業化的經濟合作組織。完善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完善管理組織方式、人員編制、薪酬待遇、服務農戶的方式和渠道等,創建發揮農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機制。加強對農民信貸的引導,在貸款利率、貸款額度、還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農業傾斜。

3.做好區域規劃,科學布局特色農業

發展特色農業必須考慮地區綜合條件,注重比較優勢的發揮,尋求最佳的發展方案。我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厚農業論文,特色產品的發展基礎堅實,前景樂觀。在特色農業的布局上,應構建機制,綜合利用專門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對河南農業發展基本情況深入調研,依據各地的自然條件、生物資源、歷史文化、農戶已掌握的生產技術,以及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現有種類、質量和規模,制定科學規劃;使各地具有明確的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適風險、市場風險、需求不足風險和一哄而上的風險。

(二)堅持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的發展戰略

1.堅持以農業產業化促使特色農業發展的戰略

產業化經營為特色農業的做大做強做優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使原來小規模的家庭式生產轉變為農業生產部門和關聯產業緊密聯系的社會化大生產;把傳統的家庭為主體的獨立經營變成由公司或聯合體為主體的企業經營;將原來相互分割的農產品經營環節重新加以有機整合,形成一體化經營的格局。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進程,可使地區潛在的相對優勢轉化為現實競爭優勢,形成有競爭優勢和區域特點的主導產業。打造特色農業生產、加工、營銷完整的產業鏈,能提升特色農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會帶動區域經濟的綜合發展。

2.積極推動農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的實施

農業標準化生產能有效克服當前農戶分散生產帶來的隨意性,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優質性,也有利于避開國際農產品貿易中技術性壁壘的影響怎么寫論文。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應著眼于生產、加工、流通三大環節,著力建立健全農業質量標準和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積極發展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水平;同時,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凸顯農業標準化生產的高收益,促使農業標準化進入良性循環和高水平發展。

(三)構建特色農業發展的支撐體系

1.完善農地制度

農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狀況很難打破,對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農業企業的發展形成限制。應進一步完善農地制度,一方面,加強集體經濟建設,發展和強化其在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生產中的號召引導功能;另一方面,應健全農地流轉制度,保護農戶土地使用權權益的同時,通過流轉使農業規模用地得到實現和保障。這對于促進特色農業的企業化發展有基礎意義。

2.加大財政支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

完善的農業基礎設施,能有效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農業論文,促進農業產區與市場的銜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業市場效率,同時推動農業產品質量的提高及其營銷網絡的完善,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競爭力。當前我省農業基礎薄弱,水利、路網、通訊等不夠完善,農業信息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所需的技術研發推廣、農民培訓等都需大量資金支出。應采取稅收減免、投資補貼等方法,多方引進資金,多渠道增加對特色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給。

3.鼓勵和扶持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中小企業的發展

進一步制定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促進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企業是發展特色農業的主體,也是農業企業化生產的重要載體;應繼續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扶持農業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金融支持、人力資源環境優化、相關政策的推介、產品購銷平臺的搭建,引導各種資源的有效聯結,同時在企業品牌打造,相關政策適用等方面提供服務,促進農業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學英.關于發展我國特色農業的探討[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12.

[2]李八月.加強和改進對特色農業的金融服務[J]. 內蒙古金融研究,2009,2.

[3]岑榮.做大做強特色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增收[J]. 南方農村,2007,3.

篇(8)

(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資金總需求與金融機構資金總供給矛盾突出,涉農金融機構較少且高度集中,農村信用社“一農支三農”格局仍占主導。

據保守測算,黑龍江省2億畝耕地,每畝生產投入500元,按60%貸款需要600億元;發展5000萬頭生豬和1000萬噸奶,按50%貸款需要450億元;農村1800萬人、600萬農戶,按20%的農戶每戶建房貸款10萬元,需要120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0億元;全省1200億斤商品糧,加上包裝貸款可達1500億元以上。上述四方面信貸總需求就達4000億元。截至2012年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為3821.9億元,滿足不了上述四方面測算的需求。

目前,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面臨四大突出矛盾,即農業弱質性與信貸資金趨利性的矛盾,農業金融服務需求結構多樣性與金融功能單一性的矛盾,農業資金需求量大與資金吸納能力差的矛盾,農業地區閑置資金“充裕”與金融機構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農村金融發展受到四大突出矛盾的影響。截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擁有省級銀行類金融機構65戶,其中發放涉農貸款年末平均余額超過10億元的只有8家。“三農”所需貸款主要依賴農村信用社等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2009至2011年,省農信社累計投放農業貸款2472億元,農業貸款增量份額占全省金融機構的85%以上,支農主力軍作用凸顯。

(二)大農機、大合作和城鎮化的推進,悄然催生信貸主體和資金需求量發生質的變化,銀行類金融機構涉農產品創新及信貸投放能力,尚不能適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實需要。

據統計,截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2.1萬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1774個。農民社員發展到20.6萬人,帶動農戶近100萬戶,約占全省農戶總數的1/4。合作社服務內容由初期的以生產技術服務為主,逐步向銷售、運輸、貯藏、加工等環節延伸,許多合作社經營活動已擴展到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等生產經營全過程。農村經濟組織以及經營結構的變化,使得信貸主體和資金需求量均產生了質變。僅以黑龍江省558個千萬元規模的大型農機合作社為例,每個合作社承包流轉1萬畝土地需支付300萬元左右承包費,加上購買種子、化肥、柴油和農藥等生產資料需300多萬元,每年籌集正常生產資金600多萬元,558個合作社每年需要33.5億元。但因合作社缺少有效抵押物等原因,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較少,造成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近三年來,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僅為84.26億元,與千萬元規模大型農機合作社每年生產資金需求相差近一半。

(三)農村信用社現有體制已不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與肩負的支農責任、主力軍作用不相匹配,急需逐步分類推進產權制度改革。

目前,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實行省、市、縣三級法人體制,全省設立了7個市地級聯社(法人管理機構)、6個辦事處(省聯社派出機構,非法人管理機構)、81家縣級機構(法人經營機構)。絕大多數農村信用社股東小、股權分散,真正意義上的法人治理結構尚未形成,原有高度分散、小額多戶式的傳統信貸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需要。

(四)國有銀行占有存款資源數量巨大,綜合存貸比率較低,支農貢獻度極低。存款資源大部分上存,較大程度上造成縣域存款資源嚴重外流。

據統計,截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至2012年9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6大國有銀行省內分支機構存款余額合計為10197.3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總數的66.8%;貸款余額合計為4084.7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總數的40.49%,存貸差6112.6億元。其中,涉農貸款投放746.7億元,占其貸款余額的18.28%,占其存款余額的7.3%。存款資金的大量外流,使本來十分短缺的農村資金更顯捉襟見肘。同時,還帶來“擠出”效應,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可貸資金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業信貸資金需求,于是采取高息拆借資金方法,間接加重農業信貸成本。

目前,金融機構正在逐步轉變“三農”弱質產業觀念,一系列針對專業合作社及農業產業鏈條的金融創新模式應運而生,集約化、批發式“大農金”的概念正在形成。但省內金融機構多限于本系統內實施推廣,銀行間相互借鑒較少,農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二、財政促進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財政金融政策一端連著財政,一端連著金融,是引導金融資源合理流動的有效杠桿。要充分運用財政金融政策,積極引導金融資源支持方向。

(一)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積極扶持地方金融機構發展,發揮地方金融機構了解省情、貼近“三農”的優勢。

1.在貫徹實施國家對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省政府注入村鎮銀行資本金。建議通過有資質的省屬企業,每年有重點地選擇10戶擬組建的村鎮銀行注入資本金,每戶不超過500萬元,省財政股權5年內不參與分紅。按照黑龍江省目前村鎮銀行每戶資本金平均3200萬元測算,每年大體需要省級財政資金3200-5000萬元。

2.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金融,給予村鎮銀行民營資本初始投入額5%的財政獎勵政策。按照每年15戶村鎮銀行每戶有3戶非銀行類民營企業(每戶占總股本5%以上的大股東)參與占總股本30%測算,每年大體需要財政獎勵資金720-2250萬元。

3.在深入貫徹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的基礎上,擴大政策實施范圍,給予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對小額貸款公司年末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部分,給予2%獎勵,促進小額貸 款公司加大支農力度,實現持續發展。按照2012年全省381家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年末余額超過15%部分約25億元測算,需要財政獎勵資金約5000萬元。

(二)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財政扶持政策為支撐,依托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圍繞解決農村“信用不足”問題,發揮政府“增信”和“調控”功能,促進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貸款主體發展。

1.重點選擇和支持部分縣(市)建立縣域融資性農業擔保機構。借鑒美國等國家為農場貸款擔保成功經驗,選擇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有意愿的縣(市),建立縣域融資性農業擔保機構,主要為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貸款主體提供貸款擔保,有效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貸款有效抵(質)押不足造成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研究制定農民、合作組織等農業貸款主體既有的直補資金、農業保險受益權等預期財政補助資金作為銀行貸款擔保的措施,引導和撬動信貸資金投向農村。例如:銀行根據農民未來應得到的財政直補資金情況,為農民設計直補資金擔保信貸產品,解決農民資金需求,同時降低銀行貸款風險,提高涉農金融機構發放農戶貸款積極性。

3.試行縣級財政資金存放與銀行類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貢獻度掛鉤,發揮財政“調控”作用,有效引導和激勵商業銀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有效遏制縣域存款資源嚴重外流問題,實現不花錢也能辦成事。縣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域金融機構處于“金融支農”的最前沿,縣(市)財政部門可結合縣域農業發展實際情況,以銀行類金融機構涉農貸款貢獻度為主要考核指標,按照“統籌安排,獎貸掛鉤;存量(暫時)不變,增量調劑;動態管理,考評兌現”的原則,研究制定“縣級財政資金存放銀行類金融機構考核激勵辦法”,加快實現縣域內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目的,有效解決存貸比過高的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短缺問題,促進和拉動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長。

4.發揮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促進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將經工商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視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范圍,以緩解合作社貸款難、銀行難貸款問題。

5.研究探索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規模和險種,開展銀行與保險合作,充分利用農業保險“增信”作用,促進參保農戶容易獲得貸款。目前,黑龍江省農業保險分為種植業(水稻、玉米、小麥、大豆)和養殖業(奶牛、能繁母豬)兩大類、6個險種。建議結合實際,開辦森林、甜菜、馬鈴薯等方面的農業保險,在穩步擴大原有保險基礎上,積極研究開辦新險種,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6.建立和完善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風險分擔和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機制,有效降低和分散銀行、擔保機構涉農業務風險。借鑒國內部分省市的做法和經驗,研究制定銀行類金融機構新增涉農貸款風險補償辦法,對其年度新增涉農貸款,按照一定比例(5‰)給予風險補償。研究制定擔保機構涉農貸款擔保代償風險財政補助辦法,對擔保機構為涉農貸款擔保新發生的代償,按照日均擔保責任額的一定比例(10‰)給予風險補償。

7.積極支持農村物權改革,促進農村產權市場發展,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財政部門應積極配合和支持有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關部門推進農村物權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深化林權及流轉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轉管理制度改革,激活農村靜態資產,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使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權、林權、土地經營權、土地收益權等均能夠作為銀行貸款擔保和抵押物。促進農村產權市場發展,加快農村各類可流轉資產權益的確權、頒證進度,完善市場化流轉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轉平臺和機構,建立有農村特點的物權、產權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農村資產和權益合法、有序地轉化為可交易金融資產。

(三)探索建立財政資金市場化、金融化運作模式,充分利用金融機構專業優勢、市場優勢,形成政府資源與市場資源有機結合,支持農業重要領域的發展。

篇(9)

(一)莫爾的經典“三圈”理論。“三圈”理論是由哈佛大學馬克·莫爾教授在《創造公共價值:政府戰略管理》(1995年)一書中最早提出的。該理論是關于領導者戰略管理的一種分析工具,它以“價值”、“能力”和“支持”三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為框架,開展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進行相機分析。主要觀點是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政府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或實施戰略計劃時,必須堅持價值(V)、能力(C)與支持(S)三個因素相互統一的原則。

不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可能包含著價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組合。政策方案或計劃項目只能是“愿景”,沒有實施能力和公眾支持,那只能夢想(夢想區V),有價值又有能力就可成為實現夢想之區(夢想實現區V+C);缺乏公共價值只是代表少數人的利益,屬于別人的夢想(別人的夢想區S),甚至可能給公共利益帶來嚴重損害(噩夢區C+S);具備價值、能力和支持三個條件,那就可以放心去做(耐克區V+C+S),然而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更多的公共決策是具有公共價值,但目前尚無能力或尚未得相關者支持,這就要求政府官員提升自身的領導力,開展工作創新,“將新的尚不歡迎的現實,呈現給個人、組織或整個社會,讓他們認可,并成功地適應新的現實的過程”。

(二)“三圈”理論適用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決策分析。與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業點源污染相比,農業面源污染具有“點多、面廣、源雜、分散隱蔽、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等特點。歐美發達國家經過上百年的努力,工業點源污染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農業面源污染已成為絕對主要污染物。1990年美國面源污染占污染總量的2/3,其中農業面源污染的貢獻率為68%~83%,氮、磷營養元素是農業面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質。丹麥270條河流中94%的氮負荷、52%的磷負荷是來自于農業面源污染。發達國家既有較強的政府執行能力,又有廣泛的公眾支持力度,它們通過采取立法、發展替代技術、實施補貼等政策措施以及生物工程技術手段,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機制,取得明顯的治理效果,以美國為例,1990-2006年期間農業面源污染面積就減少了65%。當然,由于受到各國(地區)政治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產業結構以及自然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面臨著不同的價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組合。近年來我國長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以及福建省閩江、九龍江等區域性流域的農業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雖然具有明顯的公共價值,但它明顯受制于地方政府有限的資源能力以及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等現階段更重要的民生需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面臨著制度、技術等多個相互矛盾的制約因素。因此,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既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要求,又是區域環境管理中需要政府著力破解的重要課題。

二、閩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的“三圈”組合

(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明顯的公共價值。上世紀90年代以來,福建省農業產業結構逐步由過去“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向農林牧副漁并舉的多元結構轉變,具體表現為種植業比重下降和養殖業比重上升、糧食比重下降和經濟作物比重上升。1990年至2010年福建省“肉豬年出欄數”由766.46萬頭上升到1963.31萬頭,糧食種植面積由2745.92千公頃下降到1232.30千公頃,經濟作物由同期的665.35千公頃上升到1038.59千公頃。同期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農藥和薄膜施用量以及畜禽污染物排放均大幅度增加。閩江上游的三明和南平兩地市是福建省現代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規?;?、集約化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水平,同時加劇閩江流域面源污染程度。因此,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突出地表現為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問題。閩江畜禽養殖污染負荷約占全流域的60%,畜禽養殖廢水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約為流域工業廢水排放量的5.7倍和7.5倍;閩江下游福州市郊16種蔬菜的硝酸鹽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含量超標嚴重,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上限的2.76倍。農業面源污染所產生的化肥、農藥、重金屬殘留物等有害物質一旦進入水體,會直接殃及水生生物,某些有毒物質還可能通過食物鏈的密集作用使處于食物鏈高位的人或畜中毒??梢娹r業面源污染不僅會加重流域水體的營養化,加快土壤退化,危及流域生態安全,而且影響著特色優勢農產品外貿出口的競爭力,影響著消費市場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已刻不容緩,既是生態省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大事。

(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執行能力有限。我國現行環境政策主要是針對工業點源治理而設計的,各級政府主要采用“命令—控制”性的行政手段、排污收費等約束性的經濟手段和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向企業提出具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或者命令其采用以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為目的的生產技術標準,從而達到直接或間接限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生態環境的目的。但是,這種“命令一強制”性的環境治理范式,往往針對的是那些具體的、可以用指標量化的環境問題以及點源污染,但對點多 面廣的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并不明顯。當前地方政府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主要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等工程技術手段,相對忽視農民參與式激勵性政策體系的構建,尤其是在現行的碎片化行政體制下,地方政府不僅要鼓勵農民參與面源污染防治,而且要處理部門間利益矛盾。農業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環保、農業、畜牧、林業、國土、水利等多個部門,各部門職能交叉重疊、存在空白,缺乏統籌協調,難以監管到位;各個部門之間誰也無權命令或指揮、協調別的機構,部門間責任權利邊界模糊導致經常出現溝通不暢、協作不力、相互推諉與扯皮的現象??h、鄉(鎮)、行政村基層環保能力十分薄弱,絕大部分鄉(鎮)和行政村沒有專門的環保機構和隊伍,農業污染“無人管、無力管”的現象普遍。

(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中的農戶支持度低。從農業微觀經營角度看,農戶經營行為短期化是導致農業面源污染的直接根源。農民是理性的,“全世界的農民在處理成本、報酬和風險時是進行計算的經濟人。在他們小的、個人的、分配資源的領域中,他們是微調企業家,調諧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許多專家未能看出他們如何有效率。”農產品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個體農戶在農產品銷售中難于把握市場價格,只能采取以大量施放化肥農藥和增加種植養殖面積及數量為主要手段,以追求產值最大化為直接目標;并在利用公共環境資源創造自身財富的同時,盡量地將生態環境治理成本外部化。隨著福建省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演進,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市,“386199”部隊成為閩江上游南平、三明等地區農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由于大多數農民文化素質和環保意識較低,沒有掌握好正確的、環境友好型田間管理技術,在缺乏農業技術輔導的情況下,主要根據往年經驗過度施放化肥農藥,個體農民大量利用化肥和農藥,既可以獲得較高的產品和經營收益,又可以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減少勞作的艱辛。“高度依賴化肥農藥”不僅是農民的理性選擇,而且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

三、閩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導向

(一)提升全社會對環境治理的價值認同和支持。早在2000多年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說過:“凡是屬于最多數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顧的事物”。農業面源污染加劇的思想根源是政府和農民的環境觀念淡薄,政府部門沒有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工作重點,存在著“重經濟輕環保”、“重城市輕農村”、“先污染后治理”、“放任自然消減”的思想;農民環保意識普遍較差,責任感不強,粗放經營和隨意排污等生產生活方式短時期內難以改變。黨的十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強調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并把生態環境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疇。提高政府的執行能力,增加農民自主參與的力度,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升全社會對環境治理的價值認同和支持。從政府的角度看,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需要由經濟增長型政府逐步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由以GDP為中心的政績觀以及官員考核體系轉變為注重綠色GDP、公共服務和民生改善的綜合指標評價體系,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戰略目標,充分認識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在區域節能減排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政府環境治理的重要議事日程。從農民的角度,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對面源污染危害的認識,引導農戶樹立現代農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理念,探索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的發展路子。同時擴大公民對農村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大家共同減少污染,關愛家園。

(二)提升政府面源污染防治的能力。

1.加快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當前我國缺乏從源頭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限定性生產技術標準,缺少針對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的環境經濟政策;原則性規定多,配套性細則規定少,可操作性不強,責任追究機制不完善。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立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是發達國家的普遍經驗?;诟=ㄋ档南鄬Κ毩⑿?,建議制定《福建省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條例》,加快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完善農業環保執法監督監察機制,并盡快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及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實施方案。

2.完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組織體系。增加縣級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的編制,確保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鄉鎮先試點設立環保機構,爭取用3年的時間,所有鄉鎮全部設立環保站,從根本上扭轉農村環保“缺胳膊少腿”的狀況。在農村“六大員”基礎上設立環保員,加強農村環保宣傳、環境監督等執行力。

3.設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在目前環境治理的組織資源能力有限的條件下,遴選若干個條件較好的區域,設立省、市和縣不同層次的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是一種現實可行的選擇。圍繞農田化肥農藥減施、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和規?;B殖污染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推廣綜合防治技術。實行獎勵和補助相結合的投入方式,加大“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多種方式,發動個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自愿籌資籌勞,參與面源污染防治。探索建立村民環境自治機制,通過村規民約等方式起到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的作用。

(三)建立農戶參與式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利益相關者激勵相容機制是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關鍵環節。中央政府的規制缺失、地方政府的GDP偏好、個體農戶的驅利性和第三部門發育的滯后性,使得流域面源污染成為個體理性選擇所造成的“集體行動的困境”。流域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將取決于能否通過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加強利益相關者互惠基礎上的互動,建立相互間激勵相容機制,擺脫集體行動的困境,實現多元主體信任合作機制。這就要求政府不僅僅要采取強制手段,包括嚴禁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對被列入“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 dylw.net雙禁”的“兩高”農藥全面清出市場,在農業生產上禁止使用等,同時更要建立以經濟激勵導向的鼓勵性政策,引導農戶由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由政府單邊治理向政府企業和農戶多元治理主體共同治理轉變、由以強制為主的政策導向轉變為激勵為主政策導向,由以末端治理為主轉變為農業生產全過程治理,建立起政府引導、農戶自主參與的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機制。政府環境政策的效果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目標的順利實現,取決于農戶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以無償技術援助、有機肥價格補貼和尾水標準等三項政策為例,農戶對無償技術援助政策的接受意愿最大,尾水標準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因此,以提高化肥利用率為特征的無償技術援助政策,既能從源頭減少化肥施用量的政策目標,又能降低農業經營成本,有效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的結局,是未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設計的首要選擇。政府提供無償技術援助等以激勵為導向的政策措施,使得農戶在最大化個人利益的驅動下,愿意采取有利于環境政策目標實現的經濟行為,最終使農戶在達到個人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了環境政策的目標。

參考文獻

曹俊德“三圏”理論的核心思想及決策方法論意義.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0(1).

卞輯部.美國如何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北京:北京農業2009(1):50.

根據1990-2011年福建省統計年鑒整理所得。

篇(10)

我國自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我國的一些傳統產業,特別是農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國外農產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進入國內市場,中國農業步履維艱,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及時調整農業內部的結構外,建立和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勢在必行,從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對增強農民收益將開辟新的路徑。

一、“寒地黑土”是黃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態資源文化的標志,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僅有的寶中之寶.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過三塊黑色寶石般的黑土地,一塊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塊地處烏克蘭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奪性的開發,黑土土層產出能力已經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劑。據有關資料記載,寒地黑土每積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國東北松遼流域的黑土層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間,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時間;大約在1萬2千年一4萬年之間.這稀缺的國寶是天地用了幾萬年的時間,付出了無法估量的辛勤與汗水,才養育出來這一塊黑油油的可以供養人類健康茁壯成長的黑土地。據有關資料記載,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長的營養成分高出黃土和紅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說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長糧.這正是黑土價值的真實寫照。

21世紀的品牌,唯有名牌贏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識經濟興起之初,誕生于21世紀的剛剛開妗天時,地利,人和為寒地黑土品牌創造了成長,成名的良機面對知識經濟的興起,互聯系的形成,傳統產業的急劇變革,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將洶涌澎湃.西方經濟在知識經濟大潮的推動下,已經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一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他們不僅擁有大量的貨幣資本優勢,而且還有諸多的全球馳名的超級品牌優勢;他們占領著大量的市場而西方經濟缺少的,也就是他們的弱勢,缺少資源,特別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標所標識的生態資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的優勢,我們應該走的路,用名牌戰略,打綠色品牌,走特色路.這不僅是我們的戰略和策略,它更是當今世界消費的大趨勢。

二、寒地黑土品牌戰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戰略是現代市場化的要求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在新世紀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綏化市應清楚地看到現代市場競爭已從農產品價格競爭、質量競爭逐步走向品牌競爭,品牌競爭已成為農業企業之間、農業生產區域之間經濟競爭的重要特征。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運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引導龍頭,龍頭帶動農戶,圍繞某種農產品生產,形成種養加,產供銷、服務網絡為一體的專業化經營,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農產品在市場中實現價值的高低是農業產業化形成、鞏固與發展的關鍵,因此只有高質量的名牌產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場獲利能力,農業產業化經營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戰略是農村城鎮化發展的潛在要求

據預測,我國城鎮化逐步增大,城鎮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農產品市場的擴大和農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這將有利于農產品總需求的擴大和名優品牌農產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鎮居民的消費知識較多,對農產品的營養,保健,衛生外觀等特別注重,而獲得這些信息的重要途徑就是確認農產品的品牌,使消費者通過確認品牌而信任農產品的質量和特色。因此,城鎮化的發展為寒地黑土農產品品牌經營戰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3.“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綏化優質農產品交易避免市場交易失敗的有效途徑

我國農產品現在和將來一段時間內將是普通農產品,劣質農產品與優質農產品并存的形式,農產品的品質和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掌握,而銷售者則不然,這種市場主體對優質農產品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場平均價格購買優質農產品,銷售者為了增大銷量往往降價銷售普通或劣質農產品,相比藝下消費者則以更低的市場平均價格估價優質農產品。因此這種選擇使得優質農產品受到錯誤的市場導向,導致優質農產品被普通和劣質農產品排擠出局?!昂睾谕痢逼放平洜I則會一改常態,它會將綏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傳遞給消費者,使其積極購買,認識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經營將避免綏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交易中而失敗。

4.“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優化配置綏化地區農業資源的重要途徑

相對于資金、勞動力、能源、機械設備等有形資源來說,“寒地黑土”品牌是無形資源。我國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是以大量資金、設備投人為主,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依托支撐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無形資源的優化配置,造成農業兩種資源皆浪費嚴重,生態遭受破壞,農業生產效益較低?!昂睾谕痢逼放平洜I是運用農產品品牌這一無形資源使農產品價值增值,從而降低優質農產品的有形資源成本,在名優品牌的基礎上優化配置有形資源。這樣才能使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相互結合,從而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營銷戰略的對策

1.政府應在“寒地黑土”農產品營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綏化市政府有關部門審時度勢而創造出來的特色農業品牌。那么綏化市政府在農產品銷售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

(1)府應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傳?!巴跗刨u瓜,就是要夸’,這—觀念應予以接受,優質的產品需要廣告的有力宣傳,那么綏化市政府應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做好宣傳工作,把“寒地黑’這一品牌打出去。(2)依法加強管理,規范市場行為,及時把各項政策傳遞給農民和企業手中。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鎖,促進全國統—市場的形成。

(3)聯合農業推廣部門,及時把新產品的種植技術和有關知識、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的操作信息傳遞給農戶。

(4)幫助企業、農戶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例如:由于農產品必須達到_定檢測標準才能進入市場,特別是現在的綠色貿易壁壘的興起要求的標準更加嚴格。因此政府應在一定的區域里建立相應的農產品檢測中心,讓農戶能夠吸時了解到農產品的相應標準,及時組織生產。

2.給予“寒地黑土”品牌財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實施‘地黑土”名牌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資金投^,否則是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紅羽麻雞產業項目共需投資1.84億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9155萬人民幣,流動資金為9245萬人民幣。這么龐大的資金需求,只有通過多元化籌資來解決,包括財政部門用于農業的專項資金、農業政策性貸款、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及資金入股,勞動力人股、技術入股、資產入股等形式的社會籌資,并應積極吸引外資。

(2)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農產品品牌經營提供技術支撐“寒地黑土’,農產品應增大科技投入,不斷改革老產品,開發新品種。品牌之爭,歸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競爭。因為品牌依靠優質,優質來源技術。因此應強化依靠科技創品牌的意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增加“寒地黑土”農產品開發的科研推廣經費投入,尤其是龍頭企業更要增加名牌開發投資力度;二要大力推廣運用農業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優新品種,引進精深加工新技術,促使農產品升級升值。同時可以借省內各大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部門的幫助,與其結成科技網絡,為發展“寒地黑土,名牌農產品服務。三要注重從基礎環節抓起,搞好農民技術培訓,搦歌民整體的科學和生產技術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業+農戶"的聯合性生產體系

“公司+農戶”是以公司、工廠、協會等經濟實體為龍頭,以農戶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由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經營者結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其經營體制是農戶為基礎的公司,農戶與公司資源簽訂合同,公司向農戶有償提供生產資料、資金、技術、產品銷售服務;農戶按公司制定的生產計劃、技術要求進行生產,產品按合同規定的價格、數量、規格或品質交給公司,公司負責產品銷售。“風險共擔,利益共沾”,實現生產、加工、銷售、增值的良性循環。這種“公司+農戶”的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有助于通過對農產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寒地黑土"農產品營銷隊伍

上一篇: 財務報表分析論文 下一篇: 整體營銷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稚嫩视频在线 |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