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3 17:00:5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碩士在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03年3月17日下發《關于開展高等學校老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的通知》以來,各單位、院校都已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是,由于這一學位教育在我國尚屬新的領域,還沒有成熟的培養模式和管理方法可借鑒,使得培養質量普遍不高,其中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論文現象的出現。具體來說,論文就是個別學員由于學習期間專業知識掌握不牢,資料積累不多,論文寫作方面受阻,于是就以一定的錢財委托他人論文的現象。論文是學員學習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標志,如果這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么就可以說對這名學員的培養是失敗的。下面,本人就論文現象出現的原因試給予分析,望能引起有關專家學者的重視,并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扼制這種現象,以促進在職碩士培養的良性循環。
一、培養單位方面的原因
1.開設專業少,不同專業背景的學員選擇余地小。
從各院校的招生簡章看來,特別是《通知》落實的最初兩年,專業開設少,而且所開專業又偏向于文科。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有再教育要求的高校教師只有跨專業進行學習。由于缺乏足夠的基礎專業知識,學習起來有些吃力。而如果不能及時地抽擠時間對所學專業本科階段的基礎課程進行補修的話,可以說根本不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工作壓力大,很少有人能夠主動地補修基礎知識,所以寫論文時沒有東西可寫也就成了必然了。舉個例子來說,某高校三年開設的在職碩士學位教育專業只有兩個,即數學和古代文學。二者相比而言,古代文學相對數學更容易些,所以許多學員只有選擇古代文學作為自己的專業。大家都知道,古代文學是門對知識材料要求特別豐富的專業,只有積累了足夠的相關材料和背景知識,才有可能進行深入研究,取得相應的成果。但多數成員是做不到的,所以寫論文也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學員想要畢業拿到學位,就不得不尋求其他途徑,使得統招生的就有了市場。另一方面,論文在近年來對有些人特別是高校師生來說,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論文已由過去的隱蔽狀態,發展到今天走上街頭公開宣傳,大張其鼓地在各種平面媒體、網絡媒體上做廣告,故一些人將這種事情已經持無所謂的態度,道德層面的約束就放松了。
2.授課時間短,授課時間不集中。
許多院校招收學員的學習時間為三年,而集中學習的時間僅為一年兩周的學習時間,總計還不到50天的時間,以每天8小時學習時間計算,學習時間只有400學時,況且有時每天8小時的時間還得不到保證,這與《關于開展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學員在校累計學習時間不少于一年,其中至少有半年全脫產學習”的規定不符。多數學校在職研究生在校學習時間還不到一年,更鮮有實現半年全脫產學習。這就使得學員的學習時間得不到保障,對專業的深入學習也受到限制,研究成果勢必受到限制。
3.課程設置不合理。
多數單位為在職碩士開設的課程,基本是沿用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課程,比如英語用的就是同一教材。這類教材課時量大,基礎性強,所以上課時老師只選幾課學習一下就草草了事了,根本沒有程序性和循序漸進性。另外,對外語和政治理論課及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重復性。這些相關課程在老師及職工的日常工作中是經常接觸學習的,所以,這時再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就是浪費時間了。
4.學校條件有限,對在職研究生管理不嚴。
教學設備落后,圖書資料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學術氣氛不夠濃,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比較少,在職的研究生更是沒有機會參加學術報告會這樣的活動。另外,學校缺乏對研究生教學的嚴格要求和評估,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手段落后,對研究生缺乏研究方法的教育。這些方面,無形之中都約束著研究生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發展。
5.學風問題突出,造成不良影響。
研究生論文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學風問題的反映。當前高校學風問題比較嚴重,在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中普遍存在浮躁心理,商業氣息太濃。學校各院系和教師們忙著掙錢,學校為了搶生源放松對學員的要求。一些教師的主要精力不在教育科研方面,教學過程稀松,上課東拉西扯,甚至連上課時間也不予保證。教師的不正之風不能不影響到學生,使得學員對也持不以為然的態度。
二、學員自身方面的原因
1.學員報考學習的目的與《通知》的目的有偏差。
國家設置這類學位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強高校老師隊伍建設,為各類高校培養德才兼備的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廣博扎實基礎知識的、較強教育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校教師,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及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師德和整體素質。而大部分報考的學員的動機則只在于拿到碩士學位,以利于以后的職稱評定、薪水的提高及以后在事業中有較強的競爭力。這個目的就使得他們降低了在學習過程中的要求,而只強調結果,即拿到學位。這就意味著拿到學位就是唯一的目的,所以,當他們在自己沒有能力完成論文的情況下,請人也就成了必然。
2.學員的背景特殊。
他們來自各個教學單位,有著相似的工作背景,共同語言較多,所以聚在一起集中學習時他們并不是把重點放在學習上,而是忙著搞聚會,談交情。這些成了有限學習時間內的主題,使得學習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而在非集中授課期間,他們的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又有沖突。學員均為在職人員,學習的同時還多了一份工作壓力,有的甚至擔任著重要的領導職務或是教學骨干,在學習與時間的安排上有矛盾,使得課下學習的時間得不到保障。
三、導師方面的原因
1.負擔過重,導師隊伍建設滯后。
由于近年來的研究生大量擴招,研究生教育的師生比例嚴重失衡,甚至出現一個導師在帶幾個甚至十幾個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情況下再兼帶在職攻讀的研究生。有不少研究生指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與導師的比例的失衡都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更不要說導師能花大的精力指導在職的研究生了。許多學員與導師一年只有兩次見面的機會,甚至兩次都見不到,而且開始見面時間還是在第二學年選導師后。如此算來,學員與導師學習期間的見面次數總起來只有四次,導師又如何能夠保證對其做出有效的指導?另一方面,不少培養單位,在擴招的情況下放松了對導師的遴選條件,導致研究生師資隊伍的質量出現下降。
2.個別導師只注重自身發展,而不求與學員共同發展。
導師的勤奮是有目共睹的,許多導師的工作日非常的長,有的甚至加班加點,熬夜來研究自己的東西,對自己有著非常高的追求和要求,但在某些時候導師只是忙著自己的發展,而忽視了與學生的共同發展。有的導師甚至給學生放活說:我很忙,沒有什么急事別給我打電話。試想,在導師的這種態度下,學生如何得到有效的指導,如何進行深入的研究?沒有了導師的指導,只靠學生自身的勤奮想取得成績,學員則會走很多的彎路,浪費許多的寶貴時間。
四、最后一個環節,論文答辯把關不嚴
許多單位在論文答辯時根本不仔細考核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及對所研究的問題掌握情況,只是將論文答辯看成是走過場,草草提幾個簡單的問題就過關。這就導致許多學員也是心存僥幸,根本不把論文當回事,自然也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自己寫論文,請人就是最好的途徑。
針對統招在校研究生的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許多高校都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那么,針對在職研究生的教育,我認為應該集中專家,對當前存在的問題作更加深入的研究,找出確實有效的措施來應對。特別是如論文這樣的問題,直接體現著這種教育的成敗,在以后的學位培養中應是堅決杜絕的。
參考文獻:
[1]崔濤.簡論提高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質量[J].中國成人教育,2006,(4).
[2]鄧廿慶.對統招和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生應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J].安徽科技,2002,(7).
0 前言
從國務院學位學院委員會于1997年批準設置了工程碩士的專業學位起,工程碩士培養從最初的只有九個培養單位、十個工程領域、年招生僅一千多人,發展到如今成為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的主要人才輸出渠道之一,其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規范管理在職工程碩士的學籍、培養工作,成為了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亟待解決的課題。在互聯網與電子通信技術發展迅猛的如今,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都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網絡信息化,是現今高校教學管理的根本解決方案。通過在學生、教師和管理者中間架起一個信息互通的橋梁,便于三方及時溝通,從而實現準確、高效率的教學管理。
1 在職工程碩士管理信息系統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在職研究生的工學結合特點決定了他們在管理上不能完全照搬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在課程信息及時、監督培養過程方面要進行比較大的改善,針對其特點設計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綜合管理系統,方便在職研究生準確獲取學校通知的同時也增加其在管理中的參與感,更好的完成學業。同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各個高校都建立了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但是大部分都是全日制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共用一套系統,造成數個環節存在一些普遍的問題[1-3]。
1.1 學籍管理
在職工程碩士的學制一般為3―5年,遠長于全日制的研究生,并且畢業時間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對于在職工程碩士的學籍管理與監控上更為嚴格準確。在職工程碩士多數都已經脫離校園學習生活多年,重新回到校園后對于學校的管理缺少參與感,加之工作任務繁重與校內導師或院系教學秘書疏于聯系,有些學員超出學習年限后并不自知,從而錯過答辯時機。每年都有不少學員面臨未取得學位就要取消學籍的境況,給學生的學業、學校的正常教學和管理秩序都帶來較大影響。
1.2 信息備份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實現,為學員和管理者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在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諸多便利的身后,隱藏的是管理者過度的信賴與依賴,容易使其忽略信息備份和信息安全等問題。系統和數據不出問題的時候“順風順水”,系統出現問題之后卻“一籌莫展”。教育管理的數字信息化雖然比實體紙質記錄在存檔和整理方面來的簡單、迅速,但也同樣面臨著丟失和損壞的風險。
1.3 信息安全
教學管理信息系統中包含大量的學生信息和學校管理方面的重要內容,一旦遭到破壞會對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的正常工作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這就要求管理者和維護者對于信息安全有足夠的重視,設置和維護防火墻以防范網絡病毒與黑客的攻擊。由于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都是由第三方開發,后臺服務器即使是存放在學校,維護方也有最高使用權限,簽訂數據安全協議也是必要的。數據的安全與保密都是要長期注意與投入大量精力的重要課題。
1.4 二級管理中的權限分配
大部分高校的在職工程碩士管理模式也是沿襲了全日制工程碩士的二級管理制度,而在職工程碩士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中也同樣需要體現二級管理,院系教學秘書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這就需要明確系統中的權限分配。高校在在職工程碩士的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現混亂,在管理中既要保證院系教學秘書的足夠管理權限也不能賦予其太高權限,不能把管理權利全部放在院系,以免出現管理過于松散的情況。
2 一些措施建議
1)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完善預警系統,對于臨近超出培養期限的學員,要適時給予提醒,并同時提醒其導師,以督促學員完成學分、開題,并在培養期限內完成論文與參加答辯。同時系統要具備學員的培養中間過程監控功能,管理者需要實時觀察并了解學員的學習進展,“到什么時間就該做什么事”,做好提醒和督促的工作,使學生的在校學習順暢、緊湊、高效的進行,從而減少學員超出培養期限被取消學籍的情況。
2)雖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代替了很多紙質記錄工作,節省了大量人工,但是信息備份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一是平時定期進行數據備份,以防網絡數據丟失、損壞;二是信息數據與實體數據同時備份,如每個學年的紙質成績單、紙質學籍卡片等,都要打印并留存,以備不時之需。對于在職工程碩士,外地進修班的數據更是要重視并存檔,例如開課的課程記錄、進修班人員名單、課程設置表之類信息,都要妥善保留和存檔。
3)在職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其所修課程要滿足該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將培養方案與學生選課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登錄自己的用戶,了解自己的培養方案并查詢所修學分是否滿足了培養方案,增加學員的管理參與感并及時了解自身情況。對于進修生考取在職工程碩士入學資格后的課程免修管理,需要有明確的規章管理制度規定,來決定新的管理程序和操作方法的更新,使得信息化的內容與管理制度統一、協調,使管理平穩、有序。
4)要重視信息安全工作,重點保護在網絡上已經存儲了的數據安全,以防不法分子對軟件破壞,從而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教育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或利用教務網站平臺不實信息,做出危害學校和學生的利益的事情。對此,要積極設立功能健全的網絡“防火墻”以抵御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除此之外,要經常對所有的關于學生的信息備份,定期組織教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及網絡操作能力。同時,學校應考慮到教務人員熟悉管理工作周期較長,盡量減少教務管理者的變動,也是有利于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手段。
4 結語
在職工程碩士教育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的發展,也有利于在職工程碩士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教育管理網絡信息化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進入了一個完全嶄新的階段。在職工程碩士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循序漸進的開發和完善,無論從技術上、規章制度上、管理人員配置上,都需要隨之進行變化和改進。各高校只有從自身出發,結合在職工程碩士的工學結合的特點,不斷探索、思考,通過現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出現的問題,改進管理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水平,從而推動在職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仇守銀.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統薈萃[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張慧.淺析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09):50-50.
蒸發設備廣泛應用于制藥、輕工食品、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等行業。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及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日漸枯竭,使為蒸發設備提供熱源的蒸汽成本不斷增加,蒸發設備是生產系統中蒸汽消耗較大的設備,蒸汽成本的上升使得企業設備運行成本急劇增加。因此,降低蒸發裝置的蒸汽用量對于節能減排有重要的意義。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蒸汽透平壓縮機的技術日漸成熟,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業各類氣體介質的壓縮及輸送。在本世紀初,國外已能夠生產大型蒸汽壓縮機。主要的蒸發器生產廠商德國GEA 公司已嘗試將大型蒸汽壓縮機應用于管式蒸發裝置并取得成功,該公司的MVR蒸發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國內外目前尚末將此技術應用在板式蒸發裝置上。我公司作為國內唯一具有大型板式蒸發裝置生產能力的企業,如果能將此技術成功應用于板式蒸發裝置,則其產品極具競爭優勢,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本文在研究了國外最先進蒸發技術及離心式蒸汽壓縮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將MVR技術應用于我公司大型板式蒸發裝置的工藝方案,此MVR蒸發器將可以不用蒸汽作為加熱熱源,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壓縮二次蒸汽循環蒸發,極大的降低了蒸發設備能耗。
1機械蒸汽濃縮法及其原理
MVR(MechanicalVapor Recompression)蒸發裝置二次蒸汽機械壓縮法是指利用渦輪發動機的增壓原理、經特殊流體設計而組成的二次蒸汽機械增壓式蒸發系統的簡稱。在這種工藝系統中,密閉容器內經加熱蒸發生成的二次水蒸汽,通過蒸汽壓縮機時被再壓縮增壓至較高溫度的高壓蒸汽碩士畢業論文,此高壓高溫蒸汽再被用于蒸發設備的加熱熱源,進入蒸發器的加熱腔繼續蒸發,實現電能到熱能的轉換,這樣的蒸發裝置不再對外界蒸汽能源的依懶與攝取,循環傳熱的過程中增壓后的蒸汽做為蒸發器的加熱熱源后也得以迅速冷凝,成為潔凈蒸餾水。壓縮機以提高蒸發器產生的二次蒸汽的壓力來達到二次蒸汽更高溫度的凝結。這種提高了壓力的蒸汽,會提高潛在的熱能,然后再重新返回蒸發器來進行加熱,從而制造出更多的二次蒸汽。這樣,熱能被持續的重新利用,而不易損失[1]。
進行完熱交換的蒸汽冷凝成純度很高的水,被收集出來,熱交換過程中產生的二次蒸汽再被壓縮,作為下一循環的熱源。如此循環,多級蒸發后的液體從蒸發器底部排出。因此,只需在系統冷啟動時導入熱源,采用電加熱或少量蒸汽預熱物料即可使蒸發器開始正常循環運轉。在蒸發器中,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所有的蒸汽都被回收,再用高壓風扇加壓后作熱源之用,不需要額外的蒸汽或冷卻水,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 多效蒸發器與MVR蒸發器對比
2.1 多效蒸發工藝
張永生(1975-),男,甘肅臨澤人,工程師,工學碩士,主要從事蒸發換熱設備設計及研制工作。
在多效蒸發裝置中,新鮮蒸汽為第一效的加熱熱源,而第一效產生的二次蒸汽不進入冷凝器,而是作為第二效的加熱熱源得以再次利用,這樣可以將新蒸汽消耗有效降低約50%。重復利用此原理,三效、四效、五效、六效蒸發裝置可進一步降低新蒸汽消耗,這樣的六效蒸發裝置,理論上蒸汽消耗可降低至15%。
第一效的最高加熱溫度與末效的最低沸點溫度形成了總溫差,分布于各個效,從而形成溫差分布。結果,每效溫差隨效數增加而減小。所以為達到指定的蒸發速率必須增大加熱面積。初步估算表明,用于所有效的加熱面積隨效數成比例增加碩士畢業論文,這樣一來蒸汽節省量逐漸減少的同時,投資費用顯著增加。多效蒸發器直接加熱熱流圖見圖1。
圖1 多效蒸發器直接加熱熱流圖
2.2 TVR板式蒸發技術
TVR(Thermal VaporRecompression)熱力壓縮,是指用高溫高壓的工作蒸汽將低品質乏氣再壓縮重復利用的技術。其關鍵設備是由蒸汽噴射器來完成,是一種能量轉換的裝置,高溫高壓的新鮮工作蒸汽進入噴射器,由噴嘴高速噴出,將靜壓能轉換為動能,由于射流和空氣之間產生卷吸作用和紊動擴散作用,把吸入室的氣體帶走,使該處產生局部真空狀態,在外界大氣壓力的作用下,分離器分離出的二次蒸汽被吸入,隨同高壓高速流體被帶入喉管,與之混合,并進行能量交換,形成中等品質的蒸汽,進入加熱室當作加熱蒸汽使用,來加熱料液。
蒸汽噴射式熱泵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穩定、價格低廉、節能等特點。使用蒸汽噴射式熱泵,當引射比為1:1時,效能上相當于增加一效蒸發器,工藝流圖見圖2.
圖2 TVR熱力壓縮流程圖
2.3 MVR板式蒸發器蒸發流程
機械蒸汽再壓縮時,通過機械驅動的壓縮機將蒸發器蒸的二次蒸汽壓縮至較高壓力和溫度。因此壓縮機作為熱泵來工作,給蒸汽增加能量。
配備有機械蒸汽再壓縮型熱泵的蒸發裝置,在一般的操作條件下僅需要很少的能量輸入,是一種開放式的系統,而TVR熱力壓縮是一種封閉的系統,噴射壓縮器只能壓縮一部分蒸汽,動力蒸汽的能量最后通過冷卻水作為殘余熱量被移走。在機械蒸汽再壓縮系統中,所有的蒸汽被壓縮到一個較高的冷凝壓力,熱流圖如圖3所示。
圖3 機械蒸汽再壓縮蒸發過程熱流圖
板式蒸發器是由板式加熱元件組成,濃縮液自加熱元件表面自下而上,又從上而下流過,與加熱板片進行熱交換,受熱的料液在加熱板片表面形成薄膜,由此而蒸發,蒸發表面產生的蒸汽離開加熱元件的側面上升,所以幾乎不過熱地送至離心式壓縮機。蒸發的二次蒸汽被壓縮機經一次或二次壓縮,變成較高溫度品質的蒸汽,再送到蒸發器內部加熱元件中作為加熱源。為了消除壓縮機中蒸汽過熱現象碩士畢業論文,要不斷地向壓縮機內注入少許的蒸汽冷凝液,因為壓縮過程蒸汽變成過熱,為了把溫度降低到與壓縮機排出壓力相當的飽和溫度。加熱蒸汽在蒸發器加熱單元中凝結成水,排出后部分送至預熱器中用來加熱待蒸發物料,少部分送至離心壓縮機中去消除過熱[2]。
3 MVR在板式蒸發系統中的應用
MVR系統與板式蒸發系統的組合中,其工藝可以設計為單效蒸發,也可以實現多效蒸發,具體情況需根據MVR系統能提供的最大壓縮溫差來決定。
在高速透平壓縮系統中,由于其應用齒輪組技術,葉輪轉速較高,可以實現較大的壓縮比,故其壓縮后溫差較高,蒸發系統可以采用順流工藝,即壓縮系統的蒸汽吸入口與排出口間可以實現多效順流,其工藝簡圖如圖4。但此壓縮系統由于其主軸轉速較高,故葉輪直徑較小,壓縮蒸汽量較小,對于較大蒸發量的蒸發裝置,此系統難以滿足其工藝要求。
圖4 順流工藝簡圖
在離心式壓縮系統中,驅動裝置電機直接與葉輪軸相連,葉輪轉速相對較低,可能實現極大蒸汽量的壓縮,但此裝置缺點為溫差t 低。如果實現多效連續蒸發,則各效間溫差較低,影響系統的蒸發效率。但由于其蒸汽壓縮量大,可以實現并流蒸發,工藝簡圖見圖5。
圖5 并流工藝簡圖
為了彌補由于采用離心式壓縮系統而導致溫差過小的缺點,可采用多級壓縮,即應用2個或3個離心式壓縮系統串聯結構,使壓縮系統蒸汽進出口壓縮比增大,而蒸發系統可采用串聯式結構,而各效蒸發器間可能獲得相對較高的溫差,工藝簡圖見見圖6。
圖6 二級壓縮順流工藝簡圖
以雙效板式蒸發裝置為例,蒸發量為10t/h的雙效板式蒸發裝置,每小時需新鮮蒸汽4.5噸,成本約675元,采用MVR機械壓縮系統后,無需蒸汽加熱碩士畢業論文,電費成本只需100元,MVR系統蒸發器運行成本僅為普通蒸發器運行成本的六分之一。在乳品工業中可以設計小型到中型的單效MVR蒸發器,其熱效率非常良好,可以相當于3效MVR渦輸壓縮機蒸發器,每0.75kW可除45kg到68kg水分[3]。一般情況下,供給能量達到蒸發能量的7%~8%,即可滿足額定蒸發的生產需求[4]。
MVR系統蒸發器一般采用離心式低t壓縮風機,因其成本較低,蒸發系統可以設計為單效大流量蒸發,其蒸發溫度可以控制在55℃,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低溫蒸發,尤其適合于熱敏性物料的蒸發。這種新型熱泵蒸發裝置在正常運行時,除原料預熱使用極少量蒸汽(約為原料的2%)外,不需要其它的蒸汽熱源。當然,壓縮機一定要靠電來驅動,會產生額外的電耗[5],其工藝圖見圖7。
圖7 雙效MVR板式蒸發裝置工藝圖
4 結語
相對于普通的蒸發設備,MVR蒸發器具有單位能量消耗低、工藝簡單、實用性強、蒸發溫度低、適合熱敏性物料的蒸發等優點,與板式蒸發器極強的傳熱效率相結合,將使MVR板式蒸發器具有極強的技術優勢,對節能減排及促國民經濟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燕平.單家寺油田稠油采出水回用鍋爐,石油規劃設計[J],2008.5,19(3):20-22
[2]Bubnik, Z., et. al, Chemicaland Physical Data for Sugar Manufacturers and Users ,Sugar Technologists Manual[J], , 8th edition, Bartens, 1995,2:200-204.
[3]李銳.火電廠廢水處理新設備的應用[J],電力環境保護,2008,24(6):1-3.
[4]金世琳.帶有機械再壓縮(MVR)的蒸發器,食品機械[J],1990.2 :25-28.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從1990年開始,先后批準設置了16種專業學位。經過多年的發展,專業學位的種類、培養院校的數量、招生的規模等都增長較快,培養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教育部于2009年推出了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這一新的碩士培養方式,并不斷加大其在碩士招生中的比例,表明了國家對專業學位工程碩士這一培養方式的重視,以及對其今后發展的規劃。在這一形勢下,如何發展在職的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又有了新的課題。
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招生過程中的生源質量與生源流失問題。
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發展,首要的決定因素就是招生質量。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發展了多年,招生地域上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隨著學術型碩士的發展,大部分大中城市的設計院、規劃局等單位招聘人員已經以碩士生為主,本科生很少。這就需要高校轉移地域,生源下移至二、三線城市,以本科生為主的設計院所等單位。同時帶來的問題就是這些單位有一定規模的沒有本科學位、只有本科學歷的專科再深造的考生。這就需要招生單位在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嚴把“入口關”,不能為了招生規模,盲目擴招,最終影響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
往年,有部分考生是本科應屆畢業生選擇了先工作,再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獲得工程碩士的學位。隨著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這一培養方式的提出,本科應屆畢業生可以選擇脫產學習兩年,然后獲得工程碩士的學歷與學位雙證書。這種更接近普通的學術型碩士的培養方式,入學門檻比學術型碩士低,學制更短,含金量又比在職攻讀專業學位高,勢必會吸引部分原本打算先工作后讀書的考生,這對在職的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招生數量有了一定的影響。
2.培養過程中的管理失范與培養脫節問題。
在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培養過程中,由于學員在職學習的特殊性,導致學校的教學管理規劃等不能很好地實施。培養單位在保證學員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再進行工程碩士的教學等培養工作。在工作與學習產生沖突的時候,學員通常選擇工作。如何盡量減少這一工學矛盾的產生,就需要培養單位制定更為機動靈活的培養方式,同時要嚴格遵守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培養要求。
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學員是至少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有一定工作經驗,部分已經成為單位技術骨干的工程人員。他們對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產生的問題很明確,需要在學習中得到解決。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員的工作實踐,要求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課程設置要反映學科發展的前沿內容,在學習期間不但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而且應能對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提供指導。最終學員不僅獲得了工程碩士學位,而且獲得了學習與工作的方法。
3.論文過程中的學術道德與論文質量問題。
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研究生學位論文要求選題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規劃設計報告或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以是技術攻關研究專題;可以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論文可以是工程設計,也可以是課題研究。但在日常的培養過程中,會有一些問題。比如某一設計院一個項目組有幾位成員都是在讀的工程碩士,在論文的寫作中,如何選擇自己的論文寫作部分,在突出自己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不侵占他人的勞動果實,需要學員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以及單位導師和校內導師的嚴格把關。
有部分學員在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期間,并沒有適合做學位論文的工程項目或課題。有時候論文的質量,并不能達到碩士生學位論文的要求。培養單位考慮到在職攻讀學位的困難,通常也不會過于嚴格地進行把關。這反而導致部分學員抱著“混文憑”的想法,進行工程碩士的學習和做論文。這就要求培養單位在體諒學員在職學習的困難的同時,堅持必要的原則,嚴格要求學位論文的質量。
二、培養單位采取的應對措施
1.在擴大生源渠道的同時把好入口關。
培養單位在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招生工作中,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把好“入口關”。在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通過規范專業學位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質量。培養單位要樹立爭創名牌意識,解決規模與質量的問題。河海大學作為水利行業的佼佼者,自1998年首次招收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以來,始終明確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與思路,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制定具有水利特色的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在水利行業里,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已經成為一塊辦學招牌,不少學員都是已經參加工作多年的河海大學的畢業生,由于工作的需要和單位的推薦返回母校攻讀專業學位。學校對少量具有本科學歷、沒有學士學位的考生嚴格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內,工作突出的在職人員優先推薦。
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這一培養方式的推出,對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招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雖然這一培養方式于2009年才開始實施,目前了解它培養方式及目標的人不多,但隨著國家對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政策側重,學員對這一培養方式的逐步了解,以及一年后首批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這一培養方式勢必影響到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招生。在日常的招生報考咨詢中,因為這一新的培養方式門檻較學術型碩士低、培養年限短、能獲得雙證,已經有在職學員考慮報考。培養單位在招生宣傳過程中,應仔細介紹這兩種培養方式的異同,強調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這一培養方式的優勢,即以社會需求為前提,采取形式多樣的辦學模式,校企深入結合的培養方式,為企事業單位培養“在職學習不離崗、在崗學習不誤工”而且“留得住、用的上”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2.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完善靈活機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對于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學員來說,如何解決工作與學習的沖突,是十分頭疼的問題。河海大學在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過程中,考慮到學員大多數都是單位的技術骨干或負責人,再加上水利勘測設計及工程建設部門的工作特點,如汛期、抗洪、抗旱、野外勘測等工作要求,采用多種形式的辦學模式,做到“集中學習,過程消化,階段檢查,督促管理”,一方面在學校設點,以脫產形式集中學習,另一方面與協作單位采取異地辦學的形式聯合培養工程碩士,做到“忙時休學工作,閑時脫產學習”,合理安排教學,分階段完成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方案設置的培養目標。與此同時,學校嚴格執行工程碩士培養的學習要求和規定,對于課程考試不合格者不得補考,要求學員跟隨下一個年級的班級重修,嚴格管理的同時督促了學生對每門課程的學習質量。
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特點,決定了學員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難以集中,必須將課程教學內容加以提煉整理,突出學科發展的前沿。另外,隨著工作實踐的開展,新的問題不斷涌現,要求學員不斷更新知識,獲取最新信息。這就要求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課程設置要反映學科發展的前沿內容,突出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河海大學在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上,分別于1999年秋和2005年秋兩次對培養計劃進行修訂,始終強調培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在提升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水平上加強知識點的學習,將課程學習的專業層擴寬到技術應用與管理層面。除規定的基礎知識必修課外,還設置了應用面和知識面較寬的技術經濟、組織行為、項目工程管理、計算機信息應用等課程,特別是加強水利工程專題的學習。水利工程專題一是由學校的專家學者結合當下學科領域新知識、新技術和前沿領域開設的系列講座,受到學員的極大歡迎。水利工程專題二是由導師根據學員專業缺口采取一對一增補相關專業知識體系。這些都為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提供了強大的保障。此外,針對每一個異地辦學合作單位的需求,學校都適時調整課程安排。學校可根據企業需要增加一定課程,校企雙方共同商定選修課程,更好地達到為企業培養需求人才的目的。
3.在確保論文質量的前提下建立導師負責制的論文培育模式。
學術道德規范問題,對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學員而言是一個尤其需要強調的問題。因為同一協作單位的學員,經常會有合作進行工程項目施工或課題研究等,對自己科研成果的保護和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就顯得極為重要。河海大學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就始終強調學術道德問題。在日常的培養過程中,導師也嚴格把關,杜絕學術失范問題的產生。
對于在職攻讀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碩士生學位論文,應與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同等要求,也采用抽檢、盲審等考核方式,將部分抽查論文送至外校專家進行審查,盲審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答辯,為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提供更多的考核手段。同時,對在規定學習期限未能做好論文的學員,導師應擔負起督促學員的責任,設立對應的約束機制。培養單位可對保質保量,按時安排學員答辯的導師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激勵導師按照培養要求的時間安排,督促學員進行論文寫作與答辯。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落實科教興國的戰略,為了滿足廣大企事業單位和應用部門的需要,為了更好地發展專業學位教育,積極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廣大的培養單位應從確保招生質量、規范培養過程、加強論文培育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我們應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質量評估標準,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穩步擴大招生規模,為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6-0129-03
[作者簡介]馬玲,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研究生科助理研究員(吉林長春130021)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最后環節,是研究生在讀研期間所學知識的重要體現,因此,學位論文的好壞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畢業學術成果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研究生觸犯學術不端底線,層出不窮的學術失范的事例令人心痛。本文擬從復制比這一視角,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分析醫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復制比的總體情況,找出醫學研究生學術失范的原因,提出提高學術道德的對策。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2007年1月16日,中國科協七屆三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對學術不端行為給予了界定,即指在科研和學術活動中的各種抄襲、剽竊和其他違背科學共同體慣例的行為;濫用和騙取科研資源等科研活動中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
中國知網提供的學術不端行為文獻檢測系統分支下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以《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為全文對比數據庫,確定學位論文的重合字數,從而得出學位論文的復制比數據,根據復制比數據的高低來判斷學位論文寫作過程中是否具有抄襲、剽竊行為及其程度。論文復制比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研究生學位論文中主要的學術失范行為。近年來國內高校普遍采取“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不端情況進行檢測,復制比也逐漸成為衡量研究生學術失范程度的重要指標。
二、結果分析
筆者針對某綜合大學醫學院2011、2012、2013屆共290篇研究生學位論文,以中國知網提供的“學術不端行為文獻檢測系統”內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為檢測工具進行檢測,得出學位論文的復制比結果,并對復制比初次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其中201l屆72篇,2012屆99篇,2013屆119篇;博士研究生84篇,碩士研究生206篇。
1.學位論文復制比大部分達到要求,但仍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
從表1可以看出復制比小于20%的論文占全部抽查論文的83.1%。該院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復制比小于或等于20%作為合格要求,這表明大多數學位論文達到了學校的基本要求;其中,復制比小于或等于10%的論文占抽查論文的51%,說明超過一半的論文達到了我國有關政府部門規定的合理引用界限的標準。復制比高于20%、低于50%屬于中度重合的論文占15.5%,高于50%的重度重合論文雖然只有1.4%,其中最高復制比竟達到71%,表明被檢測樣本中仍然有部分論文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
2.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復制比情況明顯好于碩士研究生
從表2可以看出,復制比小于10%和10-20%復制比分布中,博士占的比例均高于碩士,而在大于20%的復制比中,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所占比例則低于碩士研究生。由此可見,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范程度明顯高于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
3.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復制比情況明顯好于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
調查顯示,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復制比最高的為34%,而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最高復制比為71%,而且復制比超過50%的學位論文均為在職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從表3可以看出,初檢復制比在10%以下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篇數在同類學位論文綜述的比例分別為56.6%、30.4%;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在整個復制比10%及以下區段占據一半以上。復制比在20%及以上的學位論文中,全日制研究生、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篇數在同類學位論文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10.9%、42.0%,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在整個復制比大于20%的高區段中占據多數。由此可見,全日制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范程度明顯高于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
4.研究生學位論文復制比情況逐年好轉
從圖1可以看出,2011-2013年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平均復制比分別為17%,10.5%,10.3%,呈逐年下降趨勢。從表4可以看出,復制比小于20%的2011、2012、2013年在同類學位論文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70.8%、87.9%、89.9%,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復制比在40%以上的學位論文已經從2011年的9.7%下降到2013年的0篇,說明研究生已經開始逐漸認識到學術不端的問題,并有所改善。
三、造成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原因
1.注重科研能力培養,忽視學術道德教育
目前,我國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者對學術道德教育重視不夠,缺少對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的明確規定,因此,研究生難以形成學術規范意識與行為。另外,社會整體學術環境混亂,抄襲現象層出不窮。處于這樣的學術大環境中,研究生難免被一時的利益和虛榮蒙蔽心靈。
2.導師重視不夠
部分導師只關注個人成果,在研究生教育中,重結果而輕過程,過分注重學生的科研成果數量,對學生的學術道德不關注,甚至導師本身也存在學術失范的行為,從而影響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建設。相關研究也表明,導師的責任意識可以有效地防范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
3.在職研究生管理松散
研究生的整體水平良莠不齊,既有應屆生,也有在職研究生。除應屆生一般住校學習外,部分在職研究生只是上課時間到學校學習,學校對這部分在職研究生管理松散。而且部分在職研究生過于功利化、名利化,只是為了文憑讀取研究生,科研水平不高,難以完成學術論文,往往采取雇傭“”、抄襲等手段,導致研究生整體學術水平失衡。
4.學術行為監督不力
學術監督管理機制是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遏制學術道德失范的有效保障。高校學術行為監督體系不成熟,部分高校為了保證研究生畢業率,對研究生學術失范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盲審系統不嚴格,送審的學校與盲審的兄弟院校之間“默契”十足,對送審論文實行“放水”,導致研究生學術論文水平差、抄襲情況嚴重。且懲罰機制不健全,部分院校沒有建立相應的懲罰制度,無法可依,一旦出現學術失范的行為也往往無法處理,只能口頭約束。
四、改善學術不端行為的建議
1.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
改善學術不端行為的首要步驟就是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只有讓研究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學術道德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學校應制定明確的關于學術道德方面的法規法則,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發現抄襲行為可通過取消答辯的方式及時處理。同時,學校應從研究生入學開始,開展科學誠信宣講活動,倡導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組織開展學習講座,通過考試的方式督促研究生切實了解學術誠信、學術道德的基本含義及其重要意義。
2.加強碩士指導教師管理,提高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碩士研究生的數量與日俱增,培養質量卻難以保證,碩士的學位論文復制比遠遠高于博士。有研究表明,影響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復制比的最主要因素是導師因素。因此可以通過開展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培訓、建立獎懲制度等方式,促使碩士指導教師高度重視學位論文的指導,從而避免學術不端情況的發生。
3.規范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
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的是,在職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也是需要論文答辯的,如果想要獲得碩士學位證書,不管在職人員選擇哪種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最后都是要進行論文答辯的。
五月同等學力申碩:五月同等學力申碩要求報考者需要在院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計劃中的所有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申碩考試通過后將可申請論文創作,在提交論文半年時間內完成答辯,答辯及格的將可獲得在職研究生學位證書。
另外,五月同力統考允許專科生報考,擁有專科學歷的可直接參加在職研修班課程學習,課程完成后可獲得結業證書。選擇只參加課程研修班學習的是不需要論文答辯的,只需課程學完即可。
中圖分類號:G643.8;TB-4 文獻標識碼:A
專業碩士學位是區別于學術型學位的另一種類型的學位,目前我國已包括了在職專業碩士學位和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專業學位教育的任務是,根據社會某特定職業或工作崗位的需要,培養適應該職業或崗位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性、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我國的專業學位教育始于1991年,初始主要為在職教育,歷經二十余年,已發展包括了在職和全日制兩種教育模式,己形成以碩士學位為主、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層次并舉的專業學位體系。在專業碩士學位方面,目前包括理、工、文、管、農、醫、財經、政法、教育等39個學科領域,包括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教育碩士、工程碩士、會計碩士等多個專業,全日制碩士包括12個學科領域的158個專業學位。
目前,上述兩種專業碩士均在招生培養人才,但二者在學制、管理、教學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職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已實行多年,教與學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但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爭議較大。全日制學術碩士人才培養最為成熟。全日制專業碩士實行只有6年,現處于探索完善階段,存在著職業性不突出、實踐環節薄弱、導師力量不強、評價標準缺乏等問題。
作為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主要部分,學位論文是其中重要環節之一,因培養目標與原有學術型碩士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不同,在學位論文環節中,論文選題應存在自身特點。結合近幾年教學實踐,本文對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選題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
1學位論文選題中若干問題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產生于2008年經濟危機和10年大學生擴招之際,實際上也是為了實現調整研究生教育結構的“發展目標”,即降低學術性研究生培養規模,調整研究生結構。這種調整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在具體實施時,由于經驗和相應教學配置不足,也使人才培養存在問題。下面就學位論文選題原則、實踐性、創新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1.1選題基本原則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從培養目的來看是要求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的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為此,需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培養計劃,其中主要需突出適應特性的行業或職業、體現應用型、達到高層次要求,在論文選題同樣需按上述要求進行,避免偏離培養目標。根據教研[2009]1號文件,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形式。
1.2實踐性
在選題時,應注意專業學科領域,不可偏離專業人才培養初衷,強調知識整合和情境化,應按專業應用型要求,注重實踐性,不可將專業碩士論文選題與學術型碩士等同。在選題中,應注重論文完成中的實踐實訓,突出實踐能力培養,以達到全日制研究生在畢業后能很快適應未來專業或職業要求,能在就業單位經過自身短期積累,迅速成為單位中的中高層次人才。
1.3創新性
作為研究生,雖然是專業碩士,但學位論文也需在專業方面有所創新,按要求主要應為本行業或職業方面創新,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研究與開發,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技術推廣與應用;技術方案研究,引進、消化、吸收和應用國外先進技術項目,應用基礎性研究、預研專題,工程設計、工程設計研究與實施,工程軟件或應用軟件開發,工程管理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區別于學術型研究生選題的創新性要求。
1.4可行性
同所有學位論文一樣,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一樣應具有可行性,該可行性需與其本身培養目標相一致,與學制、課程體系、專業或職業等相匹配。在全日制碩士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需要有不少于6個月專業實踐期,這占用了學生完成學位論文的時間。本文認為,在確定選題時,應結合專業實踐情況進行,以保證該學位論文選題的可行、實踐性,真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2結語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人才保證。實施6年來,雖有不足但也在逐步完善中取得進展。隨著進一步積累,近兩年部分學校全日制專業碩士招生生源得到明顯改善,部分專業好于學術型碩士,這也符合了我國高等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初衷。本文從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角度進行了分析探討,望對該類碩士人才的培養起到一定作用。
在職研究生不同的招生形勢,答辯時間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不同的學校具體的時間也是有所差異的。目前在職研究生主要的招生形勢有同等學力申碩和專業碩士。
同等學力申碩答辯時間
大部分的學校規定在參加完所有的考試之后,需要在一年內提交學位論文。學員需要在一年內認真撰寫論文并且需要和老師進行溝通,將論文的材料和草稿全部交給老師。如果錯過一年的時間,考生所有的成績都將作廢,所以學員需要提出論文申請,并且與學校和指導老師進行聯系,盡快著手此事。學員一定要對時間重視,以免錯過時間影響畢業。
專業碩士答辯時間
對于專業碩士的論文撰寫時間為一年,答辯時間為半年。大約于每年的上半年五月底或下半年11月底完成。從確定論文題目到答辯的時間間隔原則上不得少于1年。
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流程
注意在職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其實和全日制統招研究生過程是相差無幾的。具體流程相關內容如下:
1、考生參加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之前,需要將論文給老師審定并簽署意見,考生將填寫意見的畢業論文一式三份連同提綱、草稿等交給指導老師,并擬出需要提問的問題及答案。
2、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現場,答辯時考生需要用五到十分鐘進行自我介紹,然后闡述一下自己論文的標題和選擇論文題目的原因,并詳細介紹論文的要點、論據和寫作體會。
3、回答老師的相關提問,考生論文答辯時老師會問到3到5個問題,考生在老師提問后可以有幾分鐘的準備時間,準備好以后可以進行回答。即在老師提問后,考生需要用二三十分鐘的時間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4、當考生回答完老師的所有問題時就可以退場,答辯委員會會根據考生的論文質量、答辯情況進行評級,并確定考生是否通過論文答辯,并擬定成績和評語。
5、最后老師宣布論文答辯成績,并對其考生的答辯進行簡單的總結,指出其優點和不足之處。
6、答辯后,通過答辯的人可以拿到在職研究生學位證書,沒有通過答辯的人論文答辯未通過,本次申請無效即申碩失敗;如果論文答辯未通過,但是答辯委員會建議修改論文,考生可以在一年內重新申請,通過者拿證,未通過本次申請無效。
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方法技巧
掌握總體
以下五點答辯時必須做到:
1、脫稿匯報
2、突出重點
3、抓住興趣
4、掌握時間
5、留下伏筆
開場白的準備
答辯開始時先向專家們問好。開場白是整個論文答辯的正式開始,開場白的設計要吸引專家們的注意力,切合主題。注意一定要避免負面開頭的開場白,比如自我辯解,會給專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時也要避免自我表現,洋洋得意,會引起專家的反感。
【中圖分類號】G642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與科學型碩士學位處于同一層次,但其側重于工程實踐與生產應用,是研究生教育創新的重要體現。我國自1997年開始試點招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目前已有244家培養單位獲批在相關工程領域開展培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工作并行使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規模逐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障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成為各培養單位日益重視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現存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對提高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提出有益的建議。
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過程和學員特點
1.培養過程特點
(1)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工程碩士培養方式都采用“進校不離崗”的方式,以此保證學員能在不影響自身工作的情況下進行學習。一般來講,工程碩士理論課程教學的時間為500個學時左右,多采用周末上課或集中學習的形式。課堂講授內容比較充實,教學節奏緊湊,要求學員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學習內容。
(2)工程碩士學習年限靈活,一般為3-5年,較多學員利用這一特點采用分段式學習方式,即可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安排,階段性地完成理論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階段的任務。
2.學員特點
(1)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招收對象主要為獲得學士學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因此,工程碩士的學員大多具有豐富的產品研發和生產管理經驗。
(2)學員生源行業背景比較復雜,畢業院校和專業背景不同,背景知識差異較大,水平參差不齊。而且由于離校時間過長,或本身基礎薄弱,部分學員學習和掌握研究生課程的難度較大。
(3)學員大多是企業的技術骨干或管理人員,面對繁忙的工作以及家庭的影響,工學矛盾較為突出,學習時間和精力投入有限。
二、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目前很多高校在執行工程碩士教學過程時,參照或照搬科學型碩士的培養方案和講授方法,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與工程實踐需要相脫節。另外,面對學員復雜的行業和專業背景,并沒有對其采用差別化教育,培養模式和教學計劃一成不變,課程設置也不夠靈活。
(2)工程碩士培養目標和企業對學員的實際需求有出入。企業往往希望學員通過學習以后,能迅速培養出較強的創新能力,盡快地為企業創造生產效益。而高校在培養學員時,更注重其理論和學術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對生產的需要。
(3)由于工程碩士采用“進校不離崗”的方式,只能利用有限地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與學校導師進行溝通交流,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較少。同時,導師在校一般都承擔有其他的教學科研任務,很難深入到企業中去對學員進行指導。相比之下,導師對全日制碩士進行的學術指導要比工程碩士細致。
(4)工程碩士都是在職學習,受工作、家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較大,加之研究生階段學習的難度比較大,部分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畏難情緒,喪失學習和深造的積極性,最終往往會使學員降低自己本身的要求,演變成僅僅為了獲取學位證書而學習。
(5)雙導師制度作為工程碩士培養的一大特色,在貫徹落實時卻容易淪為制度上的擺設。學校導師缺乏對學員本人所在單位和實際從事工作的足夠了解,企業導師也沒有完全參與到學員日常學習和論文研究過程中,而且學校導師、企業導師、學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
(6)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課題一般都直接來源于生產和科研工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導,不論是從論文格式還是論文本身的研究水平上來說都質量堪憂。研究生學位論文作為一種嚴謹的、規范性的科學文獻,需要學校、企業和學員本人在整個論文研究過程中高度重視。然而,個別學校和導師忽視論文研究階段的過程管理,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評閱等過程流于形式,對論文內容審查不夠嚴密,造成現在不少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達不到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幾點建議
(1)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將本領域前沿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從事產品研發、工程實踐及工程管理能力。在工程碩士培養工程中,學校還應當主動加強與送培單位、企業導師、學員的溝通和交流,圍繞企業的技術需求,協商制訂既具有學校特色,又能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培養方案,實現培養方案的差別化。
(2)為了更好地解決學員工學矛盾,高校的教學方式應該更加多樣化。目前,高校主要采用的周末學習和集中學習的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員工作和課程學習之間的沖突,但仍很難保證學員的課程學習時間。建議高校能在周末學習和集中學習之外,讓更多的教學老師進入到企業中進行教學活動,采用現場授課的方式,給予企業和學員更多的便利,從而進一步保證學員的學習時間。
(3)高校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貫徹落實雙導師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只有切實落實雙導師制,使學員的學位論文在學校和企業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才能使其論文質量得到保障,且具有專業學位應有的特點和優勢。
(4)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是工程碩士進行工程實踐,綜合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重要環節。如何抓好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關,是整個培養過程中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建議對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審查制度應該與科學型碩士區分開來,可成立專門的“工程碩士論文指導委員會”,專門負責在培養方案設置、論文標準制定、論文選題審查、論文質量監督、答辯工作等方面進行指導性工作,保證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同時,可單獨成立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估組,負責在授位審核之前從申請授位的學位論文中抽取一定數量的論文進行盲審,盲審主要考察論文研究內容與所屬領域是否一致、論文題目是否與研究內容吻合、論文內容能否支撐論文題目、學位論文中英文摘要是否符合要求、論文格式是否正確、是否達到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等內容。盲審結果將作為學位論文修改、答辯或延遲答辯以及是否授位的重要依據。評估組成員可由本校在職和退休專家或委托第三方組成。
在職研究生不同的招生形勢,答辯時間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不同的學校具體的時間也是有所差異的。目前在職研究生主要的招生形勢有同等學力申碩和專業碩士。
大部分的學校規定在參加完所有的考試之后,需要在一年內提交學位論文。學員需要在一年內認真撰寫論文并且需要和老師進行溝通,將論文的材料和草稿全部交給老師。如果錯過一年的時間,考生所有的成績都將作廢,所以學員需要提出論文申請,并且與學校和指導老師進行聯系,盡快著手此事。學員一定要對時間重視,以免錯過時間影響畢業。
對于專業碩士的論文撰寫時間為一年,答辯時間為半年。大約于每年的上半年五月底或下半年11月底完成。從確定論文題目到答辯的時間間隔原則上不得少于1年。
(2)答辯流程
注意在職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其實和全日制統招研究生過程是相差無幾的。具體流程相關內容如下:
1、考生參加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之前,需要將論文給老師審定并簽署意見,考生將填寫意見的畢業論文一式三份連同提綱、草稿等交給指導老師,并擬出需要提問的問題及答案。
2、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現場,答辯時考生需要用五到十分鐘進行自我介紹,然后闡述一下自己論文的標題和選擇論文題目的原因,并詳細介紹論文的要點、論據和寫作體會。
3、回答老師的相關提問,考生論文答辯時老師會問到3到5個問題,考生在老師提問后可以有幾分鐘的準備時間,準備好以后可以進行回答。即在老師提問后,考生需要用二三十分鐘的時間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4、當考生回答完老師的所有問題時就可以退場,答辯委員會會根據考生的論文質量、答辯情況進行評級,并確定考生是否通過論文答辯,并擬定成績和評語。
5、最后老師宣布論文答辯成績,并對其考生的答辯進行簡單的總結,指出其優點和不足之處。
6、答辯后,通過答辯的人可以拿到在職研究生學位證書,沒有通過答辯的人論文答辯未通過,本次申請無效即申碩失敗;如果論文答辯未通過,但是答辯委員會建議修改論文,考生可以在一年內重新申請,通過者拿證,未通過本次申請無效。
答辯開始時先向專家們問好。開場白是整個論文答辯的正式開始,開場白的設計要吸引專家們的注意力,切合主題。注意一定要避免負面開頭的開場白,比如自我辯解,會給專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時也要避免自我表現,洋洋得意,會引起專家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