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26: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耕作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機械化深松技術是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的主要技術之一,由于受傳統耕作的影響,機械化深松技術還沒有被農民朋友所廣泛采用。博士論文,推廣。所以需要加強示范與宣傳,對農民加以引導。
一、機械化深松的意義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基礎。長期采用小型拖拉機和大中型拖拉機旋耕作業,年復一年的機具碾壓,人踏畜踩,土壤受重力作用,耕作層中鐵質膠體隨水下移;大量不科學施用化肥,有機肥施用量低,凍、融、漲、縮等自然力的綜合作用造成土壤板結,耕作層變淺,犁底層堅實度高,密度大孔隙變低,透水性差。大大減弱了耕作層和心土層之間水分與肥力的流通,遇到雨季集中,犁底層的隔水作用,使雨水不能及時滲透,蓄集到心土層,從而形成地表涇流,使大量耕作土壤被沖蝕。在干旱天氣,堅硬密實的犁底層又使底層水分難以向耕層移動,土壤自我調節水分能力差使農作物的根系難于穿插發育,因而,是增產的一大障礙。在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地區,其不良作用優為顯著。
深松的主要是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層,增加水的滲入速度和數量。作業后耕層土壤不亂,動土量小,蓄水保墑效果好。機械化保護性耕作雖然取消了鏵式犁,實施少耕或免耕作業,減少了作業次數,但機具作業及人畜力仍不斷對地面壓實,因此,在一定時期土壤需要深松。
二、深松作業的種類
機械化深松按作業性質可分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兩種,按作業機具結構可分為鑿式深松、鏟式深松、振動深松等等。不同深松機具因結構特點不一,作業性能也有一定差異,適用土壤及耕地類型也有一定的變化。博士論文,推廣。一般來講,以松土、打破犁底層作業為目的的常采用全面深松法;以打破犁底層、蓄水為主要目的的常采用局部深松法。有些種類的機具兼有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的特點,如全方位深松機、振動深松機等,具有犁耕阻力小,松土效果好,蓄水保墑能力強、松土深度大等特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
1、局部深松。根據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條件進行相應的深松作業。主要技術要求是:
(1)適耕條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2)作業要求。寬行作物(玉米)深松間隔:40~80?,最好與當地玉米種植行距相同;深度:23~30?;深松時間:播前或苗期進行,苗期作業應盡早進行,玉米不應晚于5葉期;密植作物(小麥)也可以局部深松,但為了保證密植作物株深均勻,應在松后進行耙地等表土作業,或采取帶翼深松機進行下層間隔深松,表層全面深松,密植作物(小麥)深松間隔:40~60CM;深松深度:23-30厘米;深松時間:播前進行。
(3)配套措施。博士論文,推廣。天氣過于干旱時,可進行人工造墑;
(4)作業周期。一般2~4年深松一次。
2、全方位深松。選用全方位深松機根據不同土壤條件進行相應的深松作業。主要技術要求是:
(1)適耕條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2)作業要求。深松深度:35~50cm;深松時間:在秸稈處理后或播種前作業;作業中松深一致,不得有重復或漏松現象;
全方位深松機是一種全新的農田深松作業機具,它適用于旱作或稻麥兩作地區。用于打破多種土壤障礙(如犁底層、粘重、鹽堿土層等),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促進根系的發育。并能在雨季蓄納降雨,干旱季節又能從心土層提墑,從而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提高作物產量。全方位深松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有顯著的改善作用:深松后的土壤體積密度為12~13g/cm3,適宜作物生長發育;使土壤的滲水速率增大5~10倍,能在一小時內接納100mm左右的降雨而不出現地表積水或徑流;在干旱季節又能自心土層提墑,提高耕作層的蓄水量;對降低耕層土壤含鹽量、防止返鹽均有明顯的效果。全方位深松可以保持地表的植被覆蓋,防止土壤的風蝕與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三、深松作業的原則
深松作業應根據土壤墑情、耕層質地情況具體確定,一般耕層深厚、耕層內無樹根、石頭等硬質物質的地塊宜深些,否則宜淺些;作業季節土壤含水量較高、比較粘重的地塊不宜進行全面深松作業,尤其不宜采用全方位深松機作業,以防來年出現堅硬干結的垡條而無法進行耕作;機具作業入土時應隨機車行進入土;機車行進中不得急轉彎和倒車,以防損壞機具;深松作業以打破犁底層、蓄水保墑(排澇)為目的,因此,深度應以35~45cm為宜,不宜過淺(小于30cm),以利于土壤水庫的形成和建立。
四、推廣現狀與對策
機械化深松技術,不僅能大面積提高中低產田的糧食產量,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也十分可觀。菏澤市成武縣農機局于2005年在天宮鎮創建農機科技創新示范園,示范園內重點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截止目前,秸桿覆蓋、免耕播種、病蟲害綜合防治已被農民朋友所接受,輻射帶動效果顯著,而機械化深松技術還未走出示范園。采取機械化深松的地塊作物抗倒伏、抗干旱能力明顯增強,實施土壤機械深松與修建農田灌溉網比較,機械深松具有節省、長效、科學的優點。這項效益高、見效快的先進技術推廣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投入嚴重不足。深松機擁有量太少,深松機械以大型拖拉機為動力,一臺大型拖拉機9萬元左右,雖然國家對農民購買農機有補貼,但是由于農民對深松的認識不到位,很少有農民投資購買深松的機具。而沒有足量的機械,全面推廣只能是一句空話。二是農機服務組織不健全。博士論文,推廣。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體制下,大機械與小地塊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從目前作業情況看,由于地塊小,大型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較低,這就需要農機服務組織加強統一的功能,實行作物連片種植,統一收種,統一安排作業次序。三是推廣缺乏后勁。博士論文,推廣。全方位深松技術是一項全新的技術,要經歷一個“政府示范群眾看,群眾見利跟著干”的過程,而現在示范推廣缺乏機械,戶營深松機械由于利用率低,作業成本高,作業價格群眾難以接受,嚴重制約了推廣范圍的擴大。博士論文,推廣。
論文摘要 闡述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論述該項技術的優勢,并介紹推廣該項技術的措施,以指導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項集保護性耕作與輕型簡約栽培于一體的先進適用技術,通過少、免耕,秸稈殘茬覆蓋,合理深松,化學除草滅蟲,達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產、節本增效的目的,體現了發展優質、高產、節本、高效以及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內涵,是農業部“十一五”期間重大推廣技術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
(1)高原風沙區。推廣一年一作小雜糧技術體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蓋、輪作倒茬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該區域要在改善耕地質量的過程中,實現控制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2)丘陵山區。推廣一年一作玉米技術體系,普及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中耕除草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在重點實現培肥地力、穩產高產的同時,達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條件的目標。
(3)盆地周圍山區。推廣一年一作小麥、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技術體系,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化學除草、深松淺松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重點解決好治旱改土、保護生態、提高糧食品質。
(4)平川盆地區。推廣一年一作玉米、小麥—玉米兩茬平作水、旱地技術體系。在水、旱地上普及應用免耕播種、多種形式秸稈覆蓋、淺松、深松、化學除草為主要內容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旱地水地并舉,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區。推廣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技術體系。推廣普及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等技術,以達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產出率。
2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優勢
(1)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風蝕,改善了生態環境。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小麥免耕栽培試驗區試驗表明,試驗區地表徑流量比傳統裸露耕作減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傳統耕作提高11%~17%;壽陽玉米免耕試驗區,地表徑流量減少55%,土壤流失量減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據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萬公頃耕地全部實施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每年減少土壤流失量可達9 520萬噸,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這就能解決山西大部分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另一方面,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對農田不再進行耕翻、耙耱等作業,實施作物殘茬覆蓋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減少土壤風蝕,可有效遏制沙塵暴的發生。
(2)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增強抗旱能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所有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區都能獲得增產,而且越旱的年份增產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萬公頃示范面積,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9萬噸,平均產量5 138.1kg/hm2,比對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堯都區是山西中澳項目試驗區,也是國家級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基地,2000年在全區降雨量僅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況下,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試驗區小麥產量達到2 340kg/hm2,而傳統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產幅度達到110%;2003年項目區小麥產量達3 600kg/hm2,比傳統耕作區增產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基地,2002年保護性耕作玉米產量8 874kg/hm2,比傳統耕作區增產13.5%。
(3)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據我們對7個重點示范基地的調查,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比傳統耕作作業次數減少1~7次,且減少了人畜作業量,農業生產成本比傳統耕作減少11.4%~28.3%,糧食產量增加15%~18%。由于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糧食生產的效益顯著提高,平均純收入比傳統對照區提高1 350~3 000元/hm2,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通過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能夠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減少天然降雨沖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壽陽試驗區玉米試驗表明,玉米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傳統耕作區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鉀增加10.17%;堯都區小麥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試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平均增加達到0.065%。
3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的措施
(1)從實際出發,在引進國外先進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同時,結合本地實際,選擇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條件和種植作物建立長期穩定的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試驗基地,對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機理、技術體系、生產成本和應用效果作長期的試驗研究,逐步形成和確立適合本地不同地區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麥、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和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的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這些技術模式都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2)建立科學的運作機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農業與傳統耕作農業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讓農民通過試驗區的效果認識和掌握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
(3)堅持農機、農藝結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農藝技術,是靠農業機械實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機具必須滿足農藝技術要求,重點是在有作物殘茬覆蓋的情況下,保證播種質量和不翻耕的情況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是一項不同于傳統耕作技術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農藝規范,使農機與農藝互相適應,互相促進,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4)堅持連年實施,避免短期行為。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能夠有效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少徑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達到這個效果就必須連續堅持數年,不得間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預期效果。據臨汾市堯都區連續9年對采用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的小麥地調查,土壤有機質含量1992年為0.895%,2000年達到1.37%,這是一個逐步的量變過程。
(5)強化培訓,普及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知識。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是一項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技術,需要綜合運用秸稈還田、化學滅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種和免耕播種等技術。多年來,示范區對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發展速度與質量。舉辦保護性耕作技術短期培訓會議、講座,對項目區的主要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從技術原理、操作規范、技術經濟分析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并安排實施項目區農戶、農機手、技術人員的培訓計劃。
參考文獻
[1] 郭瑞,季書勤,王漢芳.保護性耕作研究進展及其應用探討[J].河南農業科學,2007(7):5-9.
[2] 許繼光.保護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總體構想[J].當代農機,2007(6):34-36.
[3] 田慧,譚周進,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態學效應研究進展[J].耕作與栽培,2006(5):10-12.
保護性耕作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耕作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農作物及牧草的種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項旱作農業技術。我縣逐步開展了保護性耕作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并取得了成效,為大規模實施保護性耕作積累了成功經驗。
1保護性耕作在我縣的實踐
互助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接壤處,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溫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植被生態環境較為薄弱,農田、水蝕風蝕嚴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災害頻繁,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近幾年,我縣進行了免耕、深松、覆蓋等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縣政府的支持下,我縣農業部門在農業區設立了長期試驗區,開展保護性耕作試驗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認為保護性耕作適合我縣縣情,具有顯著的保土、保水,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抑制農田地表揚塵,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和增加農民收入等優點。為了加快保護性耕作的示范推廣進程,我縣啟動了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這標志著我縣保護性耕作的示范推廣進入了新的階段。
我縣保護性耕作的推廣應用目前還處在發展階段,具有以下特點:①政府重視和推動。將保護性耕作的技術攻關、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分別列入相關的計劃和項目中予以支持,縣政府將保護性耕作納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規劃、實施計劃和政策措施;②實施區域和應用對象正逐步拓展。保護性耕作的應用區域由農業區向農牧交錯區擴展。應用作物由小麥、油菜擴大到雜糧、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種技術模式;③技術培訓形式多樣,宣傳工作有聲有色,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農業局結合當地情況,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保護性耕作機具現場演示、示范宣傳和技術培訓活動,不但提高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普及程度,而且還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還存在以下問題:①部分機具還不配套。急需填補空白,已經研制出的部分機具適應性不強,性能不穩定,有待改進完善;②農藝不配套。如對保護性耕作條件下的灌水技術、施肥技術、雜草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的研究較少,不能有效指導生產;③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農民對實施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推廣尚難,適合農村實際的推廣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④部分關鍵作業機具性能不穩定,可靠性不高,機具選型上不能滿足坡地作業要求。
2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
(1)保護性耕作是保護農田、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必然選擇。保護性耕作通過深松少耕、地表覆蓋,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滲,大幅度減少地表徑流和無效蒸發,增強抗旱節水能力。多年的試驗表明,在我縣采用保護性耕作可以減少地表徑流量50%~60%,減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顯著。
(2)保護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塵暴的重要途徑。我縣是沙塵暴發生嚴重的地區,是沙塵暴和浮塵天氣的主要塵源,來自于不合理開墾的土地和過度翻耕的農田。保護性耕作通過秸稈殘茬覆蓋,可以降低地表風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稈可以擋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強了表層土壤之間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少農田揚塵。(3)保護性耕作是節本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實行保護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稈地表處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種、除草、收獲等,比傳統耕作工序減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產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護性耕作可以實現糧食增產和生產成本降低,使農民收入增加(一般為20%~30%)。據統計,小麥平均增產138kg/hm2,油菜平均增產144kg/hm2。
3加快推進保護性耕作的對策
(1)堅持政府推動方略。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補貼。同時,對機具生產和機手作業服務實施減免稅收和農機用油優惠等政策。
(2)堅持長期示范宣傳。通過開展宣傳培訓,建好核心示范區,引導農民自覺采用先進技術,促進保護性耕作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
(3)堅持農機與農藝結合。不斷創新和完善技術體系。在借鑒發達地區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農機農藝結合,借鑒與技術創新結合,試驗研究保護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機具,是保護性耕作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針對具體地區的自然條件、種植制度、經濟水平開展適應不同類型區、不同作物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病蟲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機具等方面的試驗創新,逐步解決當前示范推廣中的機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術模式等瓶頸問題,并加快技術的組裝、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廣泛應用。
保護性耕作不僅給農民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效益,得到了國家的充分肯定和重視。高教授因突出貢獻,被任命為農業部保護性耕作首席專家,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曾榮獲國內工程界個人最高獎“光華工程科技獎”。
90年代初,高煥文教授首次在我國主持開展農機農藝結合的保護性耕作系統試驗,在山西、河北建立大規模的試驗區,通過連續10年試驗結果,建立了適合中國特色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研制成功成套中小型保護性耕作機具,取得了減輕風蝕、水蝕、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和培肥地力的良好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由于解決了保護性耕作在中國是否可行的問題,創新了適應小規模農戶的技術與機具,2002年高教授和他的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世紀末,保護性耕作由北方一年一熟區推向華北一年兩熟區。由于產量高、秸稈覆蓋量大,國內外已有的免耕播種機作業均堵塞嚴重,難以正常工作,高教授又帶領第二輪創新研究,研發成功以驅動防堵技術為核心的高防堵性能免耕播種機,解決了大量秸稈覆蓋下免耕播種小麥的世界性難題,而且形成了適合的種床,改善出苗率、提高了產量。2008年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是農機化工程領域首位獲此殊榮的專家。2009年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保護性耕作已經推廣到全國8500多萬畝土地,發揮出巨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隨著我國人口增多,資源減少,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農業必需進一步提高產量和資源利用效率。2008年,高教授開始在青島主持建立“持續高產高效保護性耕作體系”試驗區,探索進一步提高產量和資源利用效益的新途徑。2010年,青島市采用新體系的6000畝連片小麥達到畝產559公斤,比傳統增產23%,成為全國保護性耕作的一個新亮點。
保護性耕作現已在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北京、天津、山東、河南、陜西、甘肅等15省市示范推廣。2011年,保護性耕作推廣到全國8500多萬畝土地,發揮出巨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44
1 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理解
所謂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就是指在農田耕作中所采用的農業耕作方式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種耕作技術與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都存在必然聯系,包括水資源、土壤、生物資源等,在農業耕作中都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通過實施綜合性管理手段來提高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黑龍江省墾區農作物以玉米為主,在耕種玉米的同時出于保護生態環境的考慮,采用相應的保護性耕種技術,玉米耕種的過程中節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還可以縮短耕種時間,同時使各種農業自然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壤資源等在合理利用的同時,得到一定的改善。黑龍江墾區的空氣質量因玉米種植中采用保護性耕種技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 黑龍江墾區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g的應用
2.1 采用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同時要注重優良品種的選擇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近年來采用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玉米的生長形勢良好,產量明顯提高。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注重玉米的選種和培育,并有效推廣先進的玉米栽培技術,農民的玉米種植栽培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玉米質量和總產量也相應地提高。但是,由于玉米種植中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會產生低溫效應,玉米的前期發育速度緩慢。黑龍江省平均氣溫偏低,就容易出現秸稈分解少的現象,導致玉米發育遲緩。但是,當玉米進入到中后期的生長階段,當氮肥、磷肥、鉀肥以及各種微量元素都已經在秸稈分解并完全溶解到土壤當中,玉米就會由于吸收足夠的營養而加快生長速度。可見,雖然在黑龍江墾區對玉米的種植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使其長勢減緩,但是玉米稈的物質積累有所增加,玉米的產量會有所提升。為了避免玉米在前期生長受到影響,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可以使其在前期的生長中提高病蟲害抵抗力,同時還要根據當地節氣的變化以及玉米品種的特殊需求向農民傳授新的科技含量高的栽培技術,通過提高農民對優良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的認識和接受,采納科學合理的玉米種植建議,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
2.2 采用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優化玉米種植區域的布局
不同的玉米生長環境,對玉米的耕作技術要求也會有所不同。根據黑龍江的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選擇適合的玉米種植技術,可以提高玉米質量。比如,在黑龍江墾區種植甜玉米雜交品種,就要滿足這種玉米品種的生長要求調整土壤的排水性,通過改善土質使土壤具有較強的保水保肥能力,有助于玉米更好地生長。玉米播種的當日,田地的溫度要相對高一些,大約18~19.2℃為宜。如果在耕種玉米之前為小麥作物,就要對病害根莖清除,以避免病菌傳染影響玉米生長質量。由于黑龍江地區的春季氣候偏涼,種植玉米后使用覆膜技術對田地溫度進行人工控制,做好土壤施肥管理工作,保證玉米的良性生長。
2.3 采用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避免黑龍江墾區的病蟲害
玉米種植中存在病蟲害等因素,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同時,要使用化學藥品進行防治。根據黑龍江墾區病蟲害情況選擇防治方式,使防治具有針對性,而且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在玉米種子播種之前,要進行包衣處理并拌藥消毒。播種玉米的時候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雖然玉米莖腐病容易發生,但是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病率會大大降低。當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5d時,黑穗病的發生率大約為1.2%;當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10d時,黑穗病的發生率大約為0.6%。春天時,黑穗病的發生率大約為1.7%,相對較高。此時,就需要根據玉米的病癥噴灑藥物,以避免玉米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影響生長質量。
3 結束語
黑龍江省墾區中,玉米屬于高產農作物。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種植玉米,土質會有所改善。但是,保護性耕作技術也為玉米生長中的各種病蟲害創造了條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治以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亞熱帶農業研究》主要刊登亞熱帶農業特別是種植業有關的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內容涉及大田作物、果樹、茶葉、蔬菜、食用菌、觀賞植物、藥用植物、特種植物、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灌溉、水利、土壤、肥料、農產品貯藏與加工、生物技術等。
主要欄目
遺傳育種種質、生理栽培耕作、植物保護無公害生產、資源環境生態、生產示范與推廣、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可持續發展
福鼎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位于北緯26°55′~27°26′。東經119°55′~120°43′,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8.5℃,年平均最低氣溫8.6℃,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兼作其他經濟作物的農業市(縣),近年來。福鼎市結合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萍紴橐劳?,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探索出了高效優質、糧經結合的新的耕作模式,該模式明顯地提高了農產品產量、質量與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體現了新耕作模式的種植活力,其耕作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特點:一是實行水旱輪作,糧經搭配,既確保了糧食安全,又增加了收入,而且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提高了地力,保護了生態環境;二是耕地復種指數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充分發揮生產潛力:三是有利于提高種植者素質,增強市場經濟意識,激發對新技術接受的能力,通過對季節的科學安排,對農作物精心管理,種植效益顯著提高、現將這些典型耕作模式整理總結如下
1 “單季稻一田蘑菇”1年2熟水旱輪作模式
這種模式近年呈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前岐、秦嶼、店下、硤門、山前等鄉鎮(街道辦事處)。田蘑菇只需搭蓋簡易的菇棚,生產管理較方便,技術易掌握,2006年冬季全市種植面積達250萬hm2。4~9月種單季稻每公頃產稻谷7500kg,產值約1.35萬元,成本7 200元。收入6300元。10月至次年4月種田蘑菇,每公頃種菇5.7萬~6萬m2,產菇0.8~1kg/m2,產值27.36萬元,成本9.495萬元,收入可達17.865萬元。稻菇相加每公頃年收入達18.495萬元。
2“單季稻-草莓”1年2熟水旱輪作模式
該模式于4~9月種植單季稻,10月至次年4月種植草莓,每公頃產草莓1.2萬~1.5萬kg,產值12萬元,成本4.5萬元,收入1.5萬元,加上單季稻每公頃收入5700元,合計每公頃年收入達8.07萬元,是一項高效益水旱輪作模式。
3“生姜-晚稻-檳榔芋”2年3熟水旱輪作模式
桐城辦事處三門里村36 hm2多水田多年運用這種模式,效益最著,4~7月種植生姜,每公頃產生姜14 250kg,母姜4500kg,產值6.465萬元,成本2.79萬元,收入3.675萬元8~10月。上旬種晚稻,每公頃產7500 kg,姜田肥沃,種稻用肥少,每公頃每季僅施尿素225 kg,且蟲害輕,每公頃成本僅3900元,收入達6750元。第2年3~11月上旬種植檳榔芋,每公頃產母芋1.875萬kg、子芋7500 kg,產值8.25萬元,成本3.9萬元,收入4.35萬元。這種模式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2年僅種1季水稻。
4“西瓜-晚稻-馬鈴薯”1年3熟水旱輪作模式
4~7月中旬種植西瓜,每公頃產6.3萬kg,產值6萬元,成本2.25萬元,收入3.75萬元。7月中旬至11月上旬種植晚稻,因前作肥料殘留多,瓜葉、莖回田使耕層有機質提高,施肥相對減少,且晚季提前插植,增產明顯,每公頃產7500kg,產值1.35萬多元,收入6900元。11月中旬至次年3月種馬鈴薯,每公頃產量1.125萬kg,產值1.8萬元,收入1.2萬元。每公頃年產值達9.15萬元,收入5.64萬元。
5“單季稻-脫毒馬鈴薯”1年2熟水旱輪作模式
該模式適合積溫較少的單季稻區推廣,可在5~10月種水稻,每公頃產7500~8250 kg,產值1.5萬元,收入7500元。12月至次年4月種“紫花851”和“費烏瑞它”脫毒馬鈴薯,每公頃產4.8萬kg,產值2.25萬元,收入1.35萬元,全年產值6.15萬元,收入3萬元,比單獨種水稻收入增加3倍。
6“茭白-稻-稻”2年3熟水生作物輪作模式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北京市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0496-3490
國內刊號:11-1809/S
郵發代號:82-336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0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第三屆(2005)國家期刊提名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四)動手能力弱化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6個小麥品種,6個玉米品種,4個小豆品種,2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胺N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0.前言
水稻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位的要求不同,隨著我國農藝節水灌溉高效技術的日趨成熟與推廣應用,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是確保水田穩產高產的必要條件。據統計,在水田耕作期間,灌排水管理時間占總勞動時間的20%以上。
近幾年,由于水田灌溉面積的不斷增加、農村勞動力的逐年減少,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過度浪費問題異常突出。因此,稻田科學用水及現代化管理對于水稻獲得高產、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節約水資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開發水稻生產自動化管理系統的發展方向,而灌溉自動化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早在2000年日本已開展了電瓶式遙控和手動兩用水田灌排用自動閥門裝置的研究,日本農業研究中心與日本系統開發公司共同開發出明渠和管道有兩種機械式止水器,用來控制水田的灌排水位,并有向電腦控制自動化灌排水位管理系統方面發展的趨勢。
1.自控閥門的控制原理和結構
1.1控制原理
水具有流動性,水的流動具有能量。當某一處的水體高出自由水面時就蓄積了勢量,形成一定的水壓,使水流動。免費論文。本裝置就是利用水的這一特性來實現自動控制的。在自控閥門的底部裝有水輪,當水體流過閥門時驅動水輪快速旋轉,經減速增矩后為閥板的開啟和關閉提供動力。閥板的旋轉方向由換向機構控制,開啟和關閉時間受控于安裝在閥門出口端水位檢測裝置和執行機構。整個控制過程全部采用全機械式調節,運行動力由閥體兩側的水位差生成,能即時開啟或關閉,無需外界能源,主要應用于二線渠與毛渠之間,使用時,根據須要預先設定水位值,自動完成灌溉過程,解決水田在漫灌過程中由于地勢原因造成的高端水量不足,低端水滿溢出問題,避免水資源過度流失,并能有效降低泵站的運行費用,同時也能緩解因人工灌溉時田內水位徒然漲落而導致的水溫降低和肥料流失現象。本裝置的外殼采用水泥預制件,控制部分由塑料和金屬件組裝而成,實現水田自動化灌溉。具有節水、節能、減少水管理程序等優點。免費論文。
1.2閥門結構
由閥體、蝶形閥板、動力系統、執行機構、檢測機構、手動裝置六個單元組成,單元之間相對獨立,積木式安裝,便于維護、拆卸和更換。
1.2.1閥體:由上部拱形閥口和下部長方形腔體構成,閥體總長850 cm,閥口截面積為700cm,與毛渠開口相當。方形腔體用于安裝動力系統、執行機構、檢測機構。為降低加工成本,閥體采用預制結構,一次成型。
1.2.2蝶形閥板:因為蝶閥具有構造簡單、占用空間小、啟閉速度快(心軸只須在0。-90。之間旋轉即可完成開關過程)、碟板兩側壓力降小、易于操控的特性,所以,本調節閥完全借鑒蝶閥的流體控制原理,用10㎜厚的PVC板材制成蝶形閥板,安裝于拱形閥體內,閥板心軸與動力系統的輸出端相連。啟閉狀態和旋轉方向受控于執行機構。
1.2.3動力系統:由直徑70mm,長800 mm導流管道、曲面葉輪和蝸輪蝸桿組成,在導流管道出口端裝有閥板,以控制流體的通斷。葉輪固定在導流管中部,軸通過萬向節與蝸桿相連,經蝸輪蝸桿減速增矩后由蝸輪的縱向軸輸出力矩。
1.2.4檢測系統:由具有一定底面積的方形波紋管、連通管、彈簧、調節旋鈕、橫梁和連桿構成。波紋管底面固定在方形腔體上,內腔經連通管與大氣相通,彈簧一端與固定于波紋管上表面中心處的橫梁相連,另一端與安裝在閥體頂部的調節旋鈕相連。當水對波紋管上表面形成壓力后,波紋管被壓縮,帶動橫梁下移。免費論文。調節旋鈕可以調整彈簧拉力使之與水壓形成不同的平衡點,最后由連桿向執行機構輸出縱向位移。
1.2.5執行機構:本自控裝置的核心單元,它的作用是把檢測系統輸出的縱向位移轉變成換向撥塊的橫向運動,改變動力軸的旋轉方向,使之按預先的設定值完成閥板的啟閉動作。
1.2.6手動裝置:安裝在閥體的入口端,閥板結構與上述蝶形閥板完全相同,開、關可通過閥體頂部的扳手進行人工控制。它可以隨時切斷閥門中的流體,方便于控制系統的日常維護和維修,也可以用于非正常狀態下的手動控制。
2.結論
本裝置的試用品已于2008年做了一個耕作周期的應用試驗。效果理想,主要試驗數據見下表:
主要技術數據統計表
序號 項 目 名 稱 試 驗 數 據 備 注 1 閥口有效面積(cm2) 880
2 最大流量(m3/h) 324 估算值 3 水位調節范圍(mm) 1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