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26: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專題化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有人曾說:如果孩子天生就是優生,那教育還有什么功能?又談什么基礎的素質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轉化“差生”,是學校實現素質教育重要的環節。我從事教學工作十幾年了,在教學過程中,每屆都碰到了一定數量的數學學習上的差生。怎樣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在這方面我摸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本文試分析小學階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轉化“差生”的幾點教育教學措施,為提高整體素質服務。
一、小學數學差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源復雜,差異懸殊。每個學期,我們學校中總要轉入一些學生,每個班級中總有一些差生。如今語、數、英三門功課壓在學生身上,擔子還是比較重的,而無形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2、興趣不濃,積極性低。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的學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學習數學的許多方面發生障礙,再加上學習數學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問題,因而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解題過程沒有步驟,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總是漫不經心;
3、學法不當,缺乏信心。古人云: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說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差生在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學習方法,有的差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會觸類旁通。再者,上課聽課效率不高,重難點抓不住,別人一聽就懂的事情,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學習的信心;
4、貪玩好動,自控力差。一般來說,差生比較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這是由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如數學作業沒有完成,就和別人一起在玩了,當天的沒學明白,以后又學了新的知識。于是,沒明白的越積越多,終于停滯不前,數學不像語文,數學是前后有聯系的,是系統學習的,不進則退。因此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對差生引導和督促;
5、復習預習,遇難不究。差生往往表現在缺乏有效的復習和預習,甚至不復習和預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再好的記性,再好的腦子也需要勤操練。預習時遇到一點難題就不想探究,不把問題列舉出來,打些小問號,做些小筆記,總有一種依賴教師的想法,怕吃苦,怕動腦。長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對以后的學習處于被動的地步;
6、師生情感,不夠融洽。差生一般來說不受教師們的歡迎,主要受考試,競爭等影響,認為拖后腿,導致教師上課不再讓差生發言,有時甚至發生言語、動作的沖撞等情況。因此差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認為教師你看不起我,你的數學課上得再生動,再好,我也不聽,這主要師生關系不夠融洽所致;
7、家庭教育,重視不足。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姆認為: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遺傳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學校環境不同。是的,學生學習不良,不僅有智能遲滯,還有生理、心理等內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變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會、學校等)多方面的影響。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賭博、父母離異、家境困難、重視不夠漠不關心等;總之,在他們的身上缺乏獨立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學,而后放棄,為了要應付考試,只得背著沉重的包袱,硬著頭皮去學,其實哪里聽得進去,死讀死記不求甚解,或干脆放棄不學,作業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嚴重地影響著差生的智力發展,阻礙了差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
二、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對差生要用辨證的觀點來看待。
1、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差生。應該說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差生則易于發現其缺點,而看不到優點,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有礙學生進步。有一位偉人說過:人來到世界,他總有一樣生存的本領,我們要看到他的“閃光點”。
2、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我們教師應當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大量事實說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還是差生,更何況所謂“優生”與“差生”的評判標準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轉化差生的一些措施:
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為了提高數學教學重量,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差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差生對抽象的東西比較難于理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能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達到聲形兼備的特點,帶給學生良好的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內心喜悅和享受,也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思維更為活躍。
2、融洽師生情感,提升差生信任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才能的基礎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或男女青年。”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差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要愛學生,尤其要愛差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數學語言再見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課本,不能說明概念的體系,概念與概念之間聯系不起來。例如: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他們分不清哪個概念是探討兩個圖形之間的位置、形狀關系,哪個圖形是探討圖形本身的特殊形狀;同時他們也不懂圖形的對稱方式。
2、學生自學能力差:不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回答教材中敘述的問題,說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時也提不出問題、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題,閱讀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擾,讀書被動,無自覺性。
3、課堂缺少解題的積極性: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解題過程沒有步驟,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總是漫不經心,避而不答。
4、教師布置的練習、作業,不復習,不愿弄清所學的內容,馬虎應付,遇難不究,抄襲了事,不能說明解題的依據,不能說出這些作業是哪些知識點的運用,不想尋根問底。解題時不遵循一定的步驟,解題過程沒有邏輯性。不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作業或試卷。
5、不重視考試,缺乏競爭意識。抱著我反正不會做,可有可無的態度參加考試。不愿認真復習、馬虎應付,考場上“臨時發揮”。
總之,在他們的身上缺乏獨立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而后放棄,為了要應付考試,只得背著沉重的包袱,硬著頭皮去學,死讀死記不求甚解,或干脆放棄不學,自暴自棄。正是由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嚴重地影響著差生的智力發展,阻礙了差生學習上和進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面就數學差生的轉化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為了提高數學教學重量,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差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
1、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性的學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象物理、化學一樣,通過直觀性使學生理解概念、性質。例如:在講“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我們可以通過幾組不同長度的三條鐵絲,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問哪幾組鐵絲可以組成三角形,能組成三角形的三條鐵絲之間有何關系?從而引導出上述性質。因此,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2、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差生的學習情緒,差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他們對教師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無味的語言講課聽不進耳,對數學知識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他們的情感都較豐富,他們需要教師對他們多關心、多愛護,當他們有所成績時,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應該及時予以表揚。只要差生接受教師,那就會及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學生中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為人師表,而且還要注意對差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優點,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
4、對差生進行第二課堂教學。
對差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開設學習興趣小組。激發差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努力進取,積極向上。
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1、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差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差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如對差生加大、加重作業量的做法。對待差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
2、大部分差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往往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在一邊不管;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不要給他們現成答案,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的錯誤,逐步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3、應該用辯證的觀點教育差生,對差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和耐心細致地輔導,而且還要與嚴格要求相結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習意志不強,生活懶惰,上課遲到或逃學,自習課不來,上課思想經常不集中、開小差,作業不及時完成或抄襲,根本沒有預習、復習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檢查差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三、認真把好考試關,注意培養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中政治課的延伸,內容上是相互銜接的,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內容是重疊的,為此就應注意處理好與高中已學內容知識交叉部分的講授,防止學生產生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高中課程的重復,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專題式教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途徑。專題設計緊密結合學生特點,以問題為導向、以關注社會問題為特點,同時要求教師要打破教材體系,從縱橫兩方面整合課程內容,這樣才符合大學生思想具有社會性、認知具有能動性的特點。與此同時我們發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間也存在知識的重合,例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有關于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而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也有相關的表述,專題式教學可以根據教材體系,挖掘教材內容之間的邏輯聯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在不同課程的重合內容設置不同的專題,既有效確立不同課程對同一內容的不同要求,又凸顯不同課程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
2.構建專題式教學法有利于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具有高度壓縮,表述抽象、理論性強和跨度較大等特點,尤其是《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如果僅僅按照課本內容照本宣科,忽略教學時數、學生層次、院校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很難達到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熟知教科書的邏輯體系,在此基礎上打破章節的限制,對教材進行必要的“二度創作”,形成內容上具有相對獨立性、主題突出而鮮明的若干教學專題。
3.構建專題式教學法有利于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
從教師個人角度來說,應注意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影響和個性特征的不同決定了每一個人迥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說話方式和行為方式,對于教師來說也就形成不同的講授風格。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專題,這樣可以把每一位老師的特長和個性充分體現,課程具有了個性特征,才更容易打動學生。從專業知識的角度來說,應注重教師的優化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涵蓋的知識面極廣,涉及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這對于原來分別以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歷史學為學科背景和知識結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說,無疑具有一定難度。專題式教學將教師從現有的教學任務繁重“、一人一講到底”式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個人只需完成所負責的教學專題,這也就意味著一位老師一個學期只準備一個或兩個專題,備課時間充足,甚至可以彌補教師本人在某一學科領域的不足。只有這樣教師才有可能把相關問題講精,講透徹。因此,專題式教學是解決教師知識結構與教材的理論結構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思政課中實施專題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研究教學大綱,歸納教學目標
專題化教學注重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因此會對教材進行“二次創作”,但是這個創作要有標準和依據,這個依據就是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有其各自的教學目標,每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又各有偏重,因此,為了更好地實施專題化教學,所有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做到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共同歸納出若干個教學目標,這個教學目標應該是原有教學目標的整合和提升。
2.針對教學專題,整合教學內容
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不僅要符合教學專題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要把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與疑點理出,然后重點講授,理論本身要系統而徹底,也就是要有的理論根據,觀點正確而清晰,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說服力。但僅僅把課本教學內容進行簡單的整合還遠遠不夠,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如果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相脫節,與大學生現實思想狀況大相徑庭,達不到學生聽課期望,即使是專題教學也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老師要根據自己講授專題收集資料,深入研究,備好課。在確定專題內容時,教師應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專業、學歷層次等具體因素,在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對專題內容和方向做出調整。
3.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
根據各專題內容的不同,選擇與其相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專題教學法,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但要有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實施專題式教學過程中從大學生的主體條件、學習能力和認知規律等要素出發,改變原有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研究討論式相結合的方法,突出師生雙向交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協商的師生關系,營造共同探討問題的互動式教學氛圍,使學生真正對這門課程學習有興趣,學習的內容入腦、入心,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一體化教學對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人社部每年委托培訓機構對學員進行培訓、考核,考核成績將反饋學員所在院校,并作為聘任、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要求教師不僅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講授專業理論課,而且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指導生產實習,成為能“文”能“武”的“雙師型”教師。既要了解本專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又要具有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開展有效教學及教研能力。
3.職校一體化教學設施設備環境,是需要更多資金投入的。作為事業單位的職業學校,沒有國家足夠的事業經費投入,如果單靠旁門左道去融資,就會有勉為其難的感覺。
4.一體化教學課程,對教材同樣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是根據國家人社局一體化教學大綱編制的“1277”課程模式。而這個課程模式,也是一個大綱式的、比較理想的教學模式,一般的普通職校是難以高攀的。以上幾點就是一體化教學的時代性優勢與我校實際教學環境的矛盾。
二、矛盾的化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場”
目前普通職校學生基礎差,對專業理論課,學生一是學習興趣不高,二是感覺較難入門,從而導致厭學情緒。由于受到理論基礎差的牽制,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訓課,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兩年的理論學習,其中有半年還要補充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從事職業教育以來,學生生源素質一屆比一屆差,加上電子產品、手機的高速發展,學生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機,雖然學校進行了管控,但是無法完全改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文化基礎普遍差、學生食堂伙食差(或者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而造成的身體素質(特別是智力、腦力素質)差的學生,要求他們都能像講武學堂的學生一樣專心上課,并且充分領會教師所講授的專業知識,那真的是天方夜譚。擺在我們職校面前的就是如此的學生與環境,還有有待完善的教學設備設施,有待制定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有待完善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社會上企業所需求的適當素質的操作型技能人才,這就是客觀條件、客觀因素。我們應該如何有效應對。筆者認為,最佳的應對方案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場。
1.因地制宜,努力創造、整合、調整,向一體化教學要求過渡。目前,我校正在實施一體化教學設備場地的硬件及軟件建設,由于經費問題,雖然不可能達到一次性到位,但是對中職學生來講,遠遠夠用。另外,學校構建一體化教學的設備場地,主要是要定位于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高職學員。所以就要因地制宜,努力創造、整合、適當增補調整教學的設施設備。一方面,面對我們職校目前素質的學生,設計適用于本校的一體化教案、學材,從傳統的理論與實操分離教學逐步過渡到理實一體化教學上來。
2.因材施教、分類教育是中國自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來充滿智慧的傳統教育思想。在現代職業教育更應充分體現這一思想,使每個學生受到最適當的教育,使每個學生受到最可能的發展,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價值。學習的領域自然是面向先進的環境而設計的。而有些用人市場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能一般性操作而非設計或者精通維修。所以,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課程改革有定規而無定法。方法比較靈活,需擎其要領而實現地方化、行業化、校本化。“校本教材”是以國家的相關職業教育的教學大綱為指導,針對本地區、本學校所作出的教材,是實用、相對有效的。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開展多種課程形態,如在一體化教學工作島學習,到工礦企業參觀,調研學習,請企業專家來指導講課等。校本教材的編制關鍵是要注意以下幾點:選擇最適當的教學內容,采用最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于學習,學有收獲、學以致用,不斷改善其學習品質。根據實踐崗位應知應會的要求,編寫實踐活動相符合的學習手冊或培訓手冊,即符合素質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使學生易學易懂、易于識記。按照職業教育的現行有關規定,必須通過一本職業技能證書鑒定才能獲得中職畢業資格,因此將物流員或銷售員職業鑒定證書課程列為學生必修課程。職業資格或技能鑒定證書多樣化。
3.面向市場根據人才市場需求,以周邊地區企業人才需求的調查結果為依據,盡量以校企掛鉤為定位,確定優化后的電工電子專業發展方向和專業特色。直接向電工電子用人企業提供高技能操作人才,建立起直接與企業掛鉤、企業下訂單式的人才定向培養機制。
1.2在實踐中深化教學改革在已有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完成基礎醫學課程三元一體化教學設計“綜合性機能學實驗”、“高血壓病的一體化教學”、“甲狀腺的一體化教學”、“腎臟的一體化教學”、“眼的一體化教學”、“胃的一體化教學”、“能量代謝與體溫的一體化教學”等共計25項,并在日常教學和校級觀摩課中具體實施。在三元一體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每個專題都有一名責任教師(觀摩課主講教師)負責一體化教學的設計、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組合、制作課件等。觀摩課后,根據同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由于資源全部共享,教師只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負責的一個或幾個專題即可,避免了重復工作和因工作量過大而影響備課效果的現象。創新、整合、優化是三元一體化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引人入勝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真題的重點強調、與臨床課程的巧妙銜接、趣味性的記憶方法(口訣、情境、手勢)、動畫練習與解析以及由學生所做的小結歸納等環節,都牢牢吸引了學生,使一些枯燥、乏味、刻板的知識改變了“模樣”,使學生由厭倦、畏懼變成了喜歡、渴望。教學環節自然流暢、教師注重課堂教學反饋,加之富有親和力的啟發式教學,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有利于基礎醫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的聯系,促進了學生職業思維能力的養成。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對三元一體化教學模式非常歡迎,學習狀態有明顯改善。
2三元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效果分析
2.1三元一體化教學能適應衛生職業教育的需要一體化教學是近年來技工類職業教育的方法,對于衛生職業教育也同樣適用。從感性認識入手,加大直觀教學的力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消化吸收,并做到觸類旁通。一體化教學解決了理論課與實踐課脫節、基礎醫學課與專業課脫節、基礎醫學課程間交叉重復等諸多問題。此外,三元一體化教學使內容由結構到機能、由正常到異常,將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組成新的教學模塊,內容上高度統一,提高了教學效率[2]。一體化教學不但做到理實一體化、學做一體化,而且做到了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問題的解決一體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等重要的職業崗位能力,為其進入臨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三元一體化教學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實踐證明,開展一體化教學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尋求知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愛聽、愛學,教學效果非常好,真正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應努力營造自由、和諧、樂學、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一體化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應對學生取得的進步給予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3]。教師課前準備充分,對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教學重點都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層層推進、循序漸進,既讓學生學得扎實,又讓學生有新鮮感。同時,教師設計的復習環節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也能夠及時檢驗學習效果。有的教師設計了討論環節,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小組,學生樂在其中,討論的熱情很高。
2.3三元一體化教學能促進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1)集體備課收獲良多。通過三元一體化教學改革,打造出了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一體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實踐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臨床相關知識。教師應自發地跨教研室、跨學科聽課,尤其是多聽護理專業的課程,做到教學設計有的放矢。備課時,教師積極研究、探討教學重點,討論教學內容,力爭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找到學科知識間的聯系點;評課時,大家各抒己見,剖析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一個疑點,并與專業學科的教師進一步探討。另外,邀請護理系的專業課教師和醫院臨床教師共同參與,以實現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緊密銜接。(2)教學反思助力專業成長。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學事件和現象的再思考,是教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對話,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三元一體化教學后,每名教師都寫了課后筆記,對自己的一體化教學實踐進行了理性思考,不僅從教學觀念、學習興趣、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方面進行反思,而且從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媒體等教學技術上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并自覺根據反思的結果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為實現教師專業化提供可能和內在動力。
二、開展計算機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多采用理論和實操分開授課的形式,即先在教室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再到機房進行實操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出現理論和實操在時間上、空間上的間斷,使得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顯得較為困難,學生的操作技能很難達到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另外,面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教學也必須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改變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目標,代替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教、學、做”三維一體教學模式的優越性
在設計的教學中,采用這種模式經常會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有機結合的典型。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創造精神,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地完成教學的目的。在“教、學、做”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是案例教學的模式,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技巧,進而提高教學設備以及技術的利用率。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對于計算機專業知識的理解還是教學的基本模式等都存在著一定的針對性,教學內容不留死角。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做”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
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應該在多媒體教室中進行,主要是由于教學的方式和內容需要結合計算機才能完成,而且,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際上是在同一時間完成的。具體來說,這種教學模式中的“教”包含兩個重要的方面,其一教師的教授內容,其二,教師的教授方式。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首先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將培養學生的技能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傳授相應的理論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其中包括情景教學或者是案例教學等等。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原則,將教學的創新性融入到其中。一體化教學的“學”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如何讓學生學?二是學生如何自己學?現代職業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教育,更是能力的教育,因此,重點要培養學生好學、樂學的優良學風和學習主體意識,不斷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途徑逐漸多元化。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了解課程基本信息、課程教學資源及行業信息,實現師生間、學生間網上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率。一體化教學的“做”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做什么、如何做?二是學生做什么、如何做?“做”是學的出發點,也是教的基礎和目的。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做事,還要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創新,從而把事做到更好、更精。通過“做”,學生真正直接參與硬件設備的安裝、調試與測試過程,軟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從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
二、教學師資力量的制約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理論、實驗、實訓分別是由三個不同的教師,分階段完成各自不同的教學任務與教學內容,理論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教學功底,但是缺乏相應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而實驗和實訓教師只是針對課題內容進行學生的實驗實習教學,缺乏對所有相關理論教學內容的熟悉和掌握,缺乏對課程深度和廣度的理解和掌握。一體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講授專業理論課,而且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指導實驗實訓的“雙師型”教師。既要了解本專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又要具有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開展有效教學及教研的能力。
三、教學場地與設備的制約
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場地,是按照理論教學課堂、實驗室、生產實習教室三個不同地點、不同的教學設備進行布置的。理論課教室只有黑板(個別教室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無法滿足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實驗、實習教室是按照各個電氣專業課程的實驗實習內容進行設備配置的,一個實驗、實習場地集中擺放著同一門課程的教學設備,雖然可以滿足個別班級一體化教學的需要,但是電氣專業下設學科較多,每個學科中平行班級較多,無法全面普及一體化場地的應用。
四、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材等的制約
傳統教學模式下理論、實驗、實習都是按照各自的教學計劃、教材進行編制與授課,往往造成理論學習抽象難懂,學生沒有理解掌握,實驗實習課又要重新補充講解,甚至出現理論課學的知識與實驗實訓課內容彼此脫離,講非所練的情況,理實之間缺乏良好的鏈接、相互貫穿與促進。一體化課程的構建必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融合貫通的課程體系。以上諸多因素注定了由傳統教學模式向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變革必然經歷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針對地區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學習和吸取成功學校的成功經驗,根據學校當前的資源與師資狀況,進行具體分析與設計,量力而行,科學而又合理的制定出改革的方法和措施,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完成過渡與發展。本人根據多年從事電氣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經歷與經驗,提出個人淺顯的設想,僅供參考與借鑒。
五、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一體化教師隊伍
(一)利用現有師資隊伍,采用優勢互補法在實現一體化教學的初期,可采取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互補的教學模式,一個一體化教室配備兩名教師,一名理論教師,一名實驗實習指導教師,兩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技能要求交流探討,合理制定一體化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共同參與一體化教學的全過程,利用各自的優勢在不同的課程階段發揮最優的作用,通過一段時間的相互學習后取長補短,理論老師的實踐動手能力有了提高,實習指導教師的理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實踐中自動自發地成為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骨干力量,就可以一個人獨立承擔一體化教學任務了。
(二)利用優秀一體化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在本校中樹立優秀一體化教師的榜樣,起到示范作用,為其他教師提供可直接借鑒的范例。一名優秀一體化教師帶領一個或兩個學習教師或輔助指導教師,通過日常教學的言傳身教,起到良好的傳、幫、帶作用,使一體化教師隊伍迅速成長壯大起來。
(三)開辟多元化師資渠道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多渠道培養模式。可以通過從社會聘用或與大企業聯合辦學等形式,廣泛吸引企業技術骨干等各方面人才來學校任教,壯大一體化教師隊伍,優化教師結構。也可以選派一些教師送出去,輪流到各名校、企業進行專業技術、技能、生產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與學習,讓教師真正掌握工作過程及其專業技術,營造有利于一體化人才脫穎而出的學習條件。
六、探索開發、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
(一)直接利用理論課教室使其成為一體化教學場地比如電氣專業《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可以安排和基礎課程在同一個學期進行學習,在理論課堂上就可以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原因是該門課程所用實驗設備僅需要一個數字電路實驗箱(個別實驗需配備萬用表進行測量)就能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了,實驗設備單一,體積小,重量輕,隨用隨取。只要在理論教學教室布置上實驗電源,或利用拖線板便可以在學生的課桌上實現一體化教學。簡單易行,安全可靠,再充分利用教室中配置的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資源,能夠使學生更全面、更便捷地掌握知識。
(二)變實驗室、實習工廠為“理實一體化”教學場地在實驗室、實習工廠設置講臺,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與生產實習三位一體同步完成,避免了學生在理論、實驗、實習三處的異地奔波,克服了重復教學、銜接的不連貫、所學非所練的弊端。針對電氣專業中電工基礎、電機技術、拖動技術、變流技術等課程,由于這些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性強,所學內容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實踐操作需要有試驗臺的支撐,適合以模塊化的形式組織一體化教學。將這幾門電氣專業課程安排在同一個學期集中在某一個教學地點,實現一師一崗一室的一體化教學,學生按照課表分別進入實驗(實習)場地的不同課程的教室進行一體化教學,各班級各門課程輪流滾動化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中一個課題由一個專業一體化教師擔任,能夠使每一課題都能講授、演示、練習同步進行,使學生能夠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消化理論,讓他們對知識產生親切感,對設備產生熟悉感,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同時也便于實驗設備的管理、維護與使用。
(三)增加投資,新建、擴建一體化教學場所為了滿足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學校可增加投資,按照教學大綱中每個模塊的應知和應會要求,新建或擴建符合一體化教學要求的場所。讓學生在具有現代化的一體化教學場所集中學習,實踐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縮短了學生在校外實習的適應期,有利于實現學校學習與職業工作的無縫對接。
七、開發制定一體化課程教學標準,編寫一體化課程大綱和教材
根據社會經濟與企業發展的需要,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著力構建以能力為重點,以職業實踐為主線,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原則,對照國家職業標準,制定出完善的一體化教學計劃,編制合理的一體化教學大綱和教材,將學生所學專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成若干個學習單元或模塊,每個學習單元或模塊都須有具體的理論和技能要求。充分體現“學以致用、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思想,切實做到教、學、做三合一的有效整合與鏈接。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機械、電子等新技術也一直處在日新月異的發展狀態中。而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的學習的目的就是應用在日常的生活生產中,新技術不斷出現,但未能及時加入到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這就使學生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上學習的內容與企業應用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有著較大的出入。而真正具備機電方面專業知識技能的人才,卻極少會參與到專業課程內容的編寫中。多方面的原因就導致了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內容不能及時得到更新,技術知識落后,不適用于當前的社會。
1.2部分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脫離
一方面,在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選用的大部分都是高學歷低經驗的專職教育教學工作者,這部分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教師自身就沒有實踐另一方面,雖選用的有具備實踐經驗的來自企業的專業課程教師,但學校中又沒有與之所具備的實用機能相對接的課程,能讓教師對實用性技能進行講解,最終課堂教學內容還是以理論知識作為重點。理論與實際脫離,學生的學習動力受挫的同時也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水準的應用型人才。
1.3傳統的教學結構已經不能適應
社會的發展機電一體化的專業技術在不斷的革新中,而傳統的學科結構大都不是圍繞學生的就業方向和社會需求來設置的,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了主要以知識結構來設置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后,只掌握了一些理論知識,卻不具備獨自實際操作的能力。傳統的機電一體化課程還存在著新技術沒被納入到教學結構中,而已有的教學結構中出現諸多的知識內容重復的問題。從上述描述的我國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可以看出,當下,必須將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放在首位,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束縛,果斷摒棄那些華而不實的理論知識,對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進行改革,以期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有用的技術實用型人才。
2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2.1從教學內容上對課程進行改革
針對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對教學內容的改革完善。專業課程自然要以專業知識技能的獲取為中心,緊抓機電專業所具備的特點,以理論知識夠用為標準,少講多練,將知識和技能的學力融入到實踐教學環節中。同時加大實踐教學的教學力度,將提升學生的獨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并規范學生的實踐操作,使之更接近企業對機電產品的生產標準。對于有內容交叉重復較多的課程,可以通過對幾個課程內容脈絡的梳理和整合,將之融入成一門條理性和綜合性更強的課程。對常用到的理論知識進行精講,以實踐操作為主,讓學生在機電一體化的專業實踐課程中通過自己的親手操作融會貫通所學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對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而對于另外一些內容復雜且內容脈絡繁雜的課程可進行科學的拆分,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容易掌握理解這部分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大實際操作課的課時。使理論和實際在這種高效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操作中更加緊密有機的結合起來。
2.2從教學方法上對課程進行改革
將教、學、做有機結合來進行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依照目前的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的教學來看,其教學方式依舊沿用的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坐在原位聽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沒有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大量的時間都被沒有進入實用階段的理論知識所占據,這樣實際操作的時間就少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差。針對這種情況,在確定了新時期的新的教學目標后,對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將教師教和同學緊密聯系起來并進一步融入到由教師指導的實踐操作中,以保證一個高效的學習效率和較好的教學質量。這種方法對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自主操作能力也大有裨益。與普通的專業學科相比,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習的過程更為注重。原因在于學生有關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都是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的。因此,在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中,可以將合作學習的方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融入到機電一體化的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合作學習為學生之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創造了一個平等交流的平臺。總的來說,合作學習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上的應用,能夠使學生在一個平等交流的環境中,進行自主的、積極的思考,學會與人協作共同去解決問題。同時對于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用。
2.3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提升教師實際操作技能
與一般的學科不同,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在于培養出一批能夠進入到實際工作中的技能型人才。很顯然,在我國一直沿用至今的傳統教學觀念并不符合機電一體化的專業教學。故而,教師應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把學生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學習的主體,做好教學過程中的講解、引導和輔導工作。同時摒棄以往以專業理論為重的觀念,積極投身到機電一體化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學習中,加深自己對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了解的同時,可以更多的為學生傳授真正的機電一體化操作經驗,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關注機電一體化最前沿的技術的發展,及時根據現實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教學改革達到的預期效果
推行一體化教學改革,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程間的無縫銜接,企業的有效對接,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以就業為導向,學生為中心,能力為本位,教、學、做合一的目標。
三、實施措施
(一)學校方面
1.積極推進課程體系改革。深入建筑企業的調研,針對建筑企業(如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公司、建筑監理公司等)的工作流程、職業標準、崗位設置、工種特點,改革技工院校的課程體系,包括專業教學計劃進程表、教學大綱、教材建設等。組織成立課題小組,再將小組細化,成立建筑材料、建筑法規、建筑招投標、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制圖與實訓、計算機應用基礎、德育等子課程小組,環環相扣,分步落實,逐步推進。
2.加快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建立自己的實驗實訓場地,將課堂由教室搬到實訓場地,讓學生用眼看、用手動、用腦想,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掌握深度。3.深化校企合作機制,建立學生、教師的企業實習基地,推進“雙師型”教師培養,假期派選教師進入施工現場實習,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使教師能夠熟練操作材料檢測儀器、測量儀器,熟練使用CAD軟件、計價軟件等,熟悉建筑行業職業標準和職業技能,掌握新標準、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
4.改革考核方式。傳統的教育是以分數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在當代的職業教育顯然不適用,分數不能完全代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故而一體化教學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形成評價過程多元、評價方式多元、考試內容多元、成績構成多元、考試管理全程監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評價體系。改變以考代評的考核方式,能有效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更加科學和客觀地評估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5.探索將建筑行業的施工員、預算員、材料員、測量員等行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與考試內容融入課程體系之中,通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實現“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機制,解決技工院校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6.開發課程資源。新的教學模式導致了普通的教材不再適用,因此需要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積極開發或引進建筑專業的仿真軟件,由于建筑專業的特殊性,施工現場不允許非施工人員進入,導致建筑專業學生無法到施工現場參觀和學習,仿真軟件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現在有很多公司已經涉及建筑這一塊,并且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系統。
(二)教師方面
1.轉變教師觀念。由傳統“填鴨式”的講授,轉變為先練后講,先學后教。注重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引導學生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讓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換位,由原來課堂睡倒一片到現在課堂提問聲不斷的轉變。
2.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一體化教學需要一支能吃苦,敢吃苦,能鉆研,敢鉆研,會創新,敢創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師自身應該積極參與和參加學校提供的學習機會,參與假期企業實踐等培訓活動及各類教育教學競賽,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一體化教學改革。同時教師要根據課程大綱,制訂特定的教學任務,確定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引言
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把工作和學習結合起來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通過學習來“提升”,成為學習型、專家型的教師。學習是一種環境,一種氛圍,學習意識的確立、讀書習慣的養成,受環境氛圍的影響和制約。所以,我們要努力營造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環境,把學校這一育人的場所同時也變成教師學習進步、專業化提高的場所。
一、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共享平臺
知識共享的關鍵是如何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知識共享對于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它可以促進教師的學習、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降低教師專業發展的成本,加快教師的專業發展。知識共享技術平臺的目的是通過網絡平臺和數據平臺建設,實現對多種類型知識的事例,提供不同層次的技術平臺支持與服務。目前,網絡幾乎已成為各種知識共享傳輸的主要手段。在學校組織中,我們也應以網絡為基礎并發揮網絡技術一體化的優勢,構建知識交流與共享的平臺,來促進學校內部知識共享,這不僅能保存、積累、傳播學校創造的知識,與外界分享學校組織學習的成果,更能為學校教師提供創造和管理學校組織知識的機會。學校內部知識共享的技術平臺的主要方式:討論區,聊天室,在線方案庫等。
(一)討論區
討論區是一個虛擬的電子討論室。在討論區,教師可以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和問題,等待其他教師對此提出解決的意見或展開討論,也可以就其他教師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是一種自由的、平等的、不受時間限制的教師互相幫助和共同提高的一種方式。
(二)聊天室
聊天室是一種同步交流的工具。在聊天室,教師可以通過文字、語音交談同時向多位教師請教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期獲得及時的幫助。由于同步性,它比討論區這種方式的效果會更好。
(三)在線方案庫
在線方案庫是讓個人的知識經驗轉化為組織的一種有效途徑。它在企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學校組織中,教師可以隨時將平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獲得的好的經驗、教學方法、教學心得放到在線方案庫翟,從而使自己個人的知識轉化為學校組織的共同財富,以幫助和促進所有教師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當前,許多學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但在實際中,這種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因此,在建立學校組織知識的共享平臺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學校校園網中應開辟教師專業發展的專用空間,如教師專業發展討論區、聊天室等;其二,加強引導,形成知識交流與共享的學校組織文化,即學習型文化,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并能積極參加各種討論與交流,貢獻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所得的經驗與心得;其三,一方面,由于這種知識共享的平臺是開放而且自由的,因此可能出現一些垃圾、無用的東西;另一方面,由于不斷地補充新的東西,空間的有限,就需要及時刪除那些陳舊的東西。因此,需要對這些技術平臺進行維護,加強對知識的管理。
二、保障教師專業發展的資源
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一定的資源作為前提和基礎,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順利進行,需要充足的資源保障,這里主要包括經費與時間。
(一)經費
教師在組織學習與專業發展過程中,學習成本與效益己成為其發展的一個困境。同時,在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人數眾多,國家財政經濟實力有限、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以及學校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學校用于教師學習與提高的經費更是嚴重緊缺。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可供參考的途徑有三方面。一是改變目前單一的教師學習經費來源,多渠道籌措教師學習的經費,如實行教師學習成本分擔機制,建立教師學習的專項基金等辦法,從量上予以保障。二是要重視經費使用的有效性,將有限的經費適當多用于教師的學習與專業發展,從質上來保證。三是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教師的職稱評定、考核等與其學習、專業能力的發展直接掛鉤,對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損失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進行補償,讓教師感受到這種學習活動是一種投資,有較大的回報,以解決教師的擔心和后顧之憂。當然,經費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全社會的課題,它需要政府、學校以及教師的共同努力。
(二)時間
只有擁有了必要的學習時間,教師的專業發展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而當前的教師群體中的“活動過度”現象剝奪了教師的大量而必要的學習時間。據調查,許多教師并不是不想學習,而是感覺到時間與精力不足。因此,為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對教師的學習時間迸行必要的安排。安排科學合理的專業發展時間,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從制度上來保證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時間。學校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學習周”,“學習日”、“學習時”等方式來確保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時間。二是適當減少教師的工作量,為教師專業發展“騰出”時間。三是學校應盡可能地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活動,少搞一些形式主義,讓教師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根據自身的需要來設計和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在安排與設計教師專業發展時間的過程中,要注意時間安排上的合理性與靈活性。所謂合理性是指教師學習的時間應是在正常的工作時間之內并與其它正常的工作不沖突。而靈活性則是指應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教師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除此之外,學校對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發展活動要提供必要的場所、設施和信息技術,給教師提供學習,尤其是共同學習的空間,給教師的共同學習提供必要的信息技術支持。對于這些資源學校也應盡力提供與滿足。
結語
本文結合學習型學校組織理論,圍繞“學習發展”這個核心,進行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的探究。期待能對教師的專業化的實現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