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教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8 11:26: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聞傳播學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新聞傳播學教育論文

篇(1)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篇(2)

二、新聞傳播對終身教育的作用

所謂的終身教育思想是在積極適應社會的基礎上實現自身學習的一個過程。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出發,新聞媒介將終身教育思想中的受眾、思想與新聞融為一體,促使三者之間形成了統一、協調的發展關系。除此之外,在受到受眾因素的影響中,新聞傳播的特點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發展的主要趨勢,教育的范圍也得到了擴大,從家庭到工作,從社會到朋友。近幾年,在我國新聞傳媒的發展與進步中,新聞媒介自身所具備的基本特點逐漸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特征。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分析,新聞是時展的必然趨勢,是展現社會事務的關鍵。在傳播學的發展過程中,新聞作為最為基礎的內容,對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進步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新聞傳媒得到了有效進步,人們獲取終身教育思想的途徑得到擴大。與此同時,在人們積極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變化中,各種類型的媒介產品出現在人們身邊,以新聞傳媒為主體的發展趨勢下,人們能夠將新聞傳媒的特點與教育模式進行融合,在將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進行改善之余,也從根本上適應了新聞傳媒的發展趨勢與發展變化,這種情況從傳播學角度分析是非常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媒介傳播模式的。除此之外,新聞傳媒如今已經成為了思想文化的主要載體,對終身思想理論的傳播與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20世紀開始,媒介產品、媒介思想、媒介傳播的渠道便已經成為了終身思想理論發展的關鍵因素,雖然在上個世紀新聞媒介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但是在今天,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新聞傳媒、新聞媒介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發展中的主要趨勢與依靠。在1970年,朗格朗所創作的《終身教育引論》成為了終身教育理論的主要著作,標志著終身教育理論的誕生,其中朗格朗認為,終身教育理論的基礎是以人文理念為主,在通過新聞媒介的角度中實現受眾在教育方面的實踐與思考,這對全世界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朗格朗還認為在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下,各種與職業交往會受到挑戰,而這一系列挑戰會從本質上改變人們的命運。其中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快速增長、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生存模式發生改變等,在傳播學理論中,“沉默的螺旋”在進一步將新聞傳播的本質進行分析的同時,也進一步對社會發展的趨勢進行了總結,近幾年,在新聞媒介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受到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趨勢,并且在社會發展的各個層次上,新聞媒介自身所具備的特點均會促進終身教育的創新發展,這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而言起到了媒介保障。

篇(3)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是現代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新聞學起步較早,在新聞傳播學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值得我們進行學習、研究與借鑒。

一、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趨勢

隨著新聞裝備、人們思想觀念、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新聞傳播學得以飛速發展,并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與特點。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交叉融合。傳統的新聞學研究突出實用性質,淡化理論性。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研究領域,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多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這就要求必須創新現有的課程設置以及教材內容的劃分方式,重新構建一種適合新的環境條件的新聞傳播理論。

(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擴張。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傳播業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道德不規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行為的規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新聞傳播學的內涵不斷拓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格局,中國電視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域性傳播中心。

二、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歷史淵源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之一,在近現代新聞傳媒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聞傳播學教育源遠流長。

(一)、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起步較早。

英國最早的日報《每日新聞》創辦于1702年,是世界上較早采用雙面印刷并分欄、較早形成近代日報形式的報紙;1851年出現在倫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誕生的新聞通訊社之一;1922年以民營形式組建的英國廣播公司于1927年改組為公立(BBC)以來,已成為西方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1936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的電視臺是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英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也伴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英國人的觀念中,掌握實際本領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從實際接觸中學習其中的技巧,新聞傳播教育也不例外。這種理念影響著早期的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奠定了英國新聞傳播學的地位。

(二)、傳播學發展先于新聞學。英國的傳播學出現在新聞學之前。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一些社會科學家便開始對媒體效果研究產生興趣,傳播研究與傳媒研究院系應運而生。西方新聞學的研究領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學,范圍更加寬泛,設計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內容,以及廣告研究,公共關系研究,媒體經營研究等。在英國傳媒教育領域頗具盛名的城市大學新聞系被規劃入該校的藝術學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維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卻在同一個學院,還有一些院校的傳播學被劃入英語學院和商學院。

(三)、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起始較晚。在新聞與傳播學教育方面,倫敦大學曾率先開設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非學位教育);最早開設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學,于1971年開始進行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倫敦城市大學于1976年開始辨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學位教育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英國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較晚,但英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學教育傳統和發達的傳媒業等基礎,在新聞與傳播教育/媒介教育與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層面的教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區別較明顯,而且整個學科領域的教育總體上也形成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聞傳播學強調專業實踐性。從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的區別角度來講,英國新聞學教育領域的學位點,雖然提供寬厚的理論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強化專業新聞實踐。無論是倫敦大學戈德斯密斯學院媒介與傳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實務細分的專業方向設置,還是威斯敏斯特大學媒介、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教育中劃分較寬的專業方向設置,均要求學生深入某種媒介領域進行大量練習。而傳播學領域的研究生課程設置,則側重于傳播學、文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理論視角、爭議點、研究方法等,以便為研究生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奠定寬廣的理論基礎。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要求嚴格。關于整個學科領域形成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科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有歐美較為常見的研究型、課程(教學)型之分,而且還有研究與課程(教學)型,而且對課程學習的數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來說,不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點在時間分配上以研究為主,并對開題報告、研究項目和博士學位論文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論文達到8~10萬,并強調博士論文對于專業的獨創性貢獻,而且該專業的哲學碩士點(A型)也要求學生聚焦于選定的研究領域并撰寫4萬詞的學位論文。而該專業屬于教學型(“TaughtProgrammes”)的碩士學位點,則要求研究生修滿4門課,撰寫1萬詞的學位論文。

(三)、社會科學特征明顯。英國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研究新聞和傳播活動的規律,表現出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從理論課授課內容也可以看出其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比如《新聞理論》,涉及戰爭與新聞、新聞業市場結構與新聞實踐、新聞從業者為誰而工作、新聞與政治、國際新聞流與通訊社等專題。與英國相比,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新聞學教育表現出較強的人文學科特點,新聞學更多地“體現出政治與文學雜揉的特點”,“更具人文學科的特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新聞學教育視角與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當新聞活動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文化消費活動時,以社會科學的態度對待新聞學已是一種必然選擇。”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把握新聞傳播活動的規律,可以讓新聞學教育更貼近現實操作。

篇(4)

新聞傳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突出和重要,高校新聞傳播教育為新聞傳媒業的健康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巨大、直接與明顯。新聞傳播事業在中國,已成為聯接新聞信息產業和以高科技為特征的傳播技術產業的橋梁,不僅有其經濟效益,而且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迅猛發展,給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研究帶來了重大的契機。

一、新聞傳播學的發展特點

1.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融合。傳統的新聞學研究有較強的實用性質,但理論色彩較弱。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許多傳播學的理論假設和研究方法已成為新聞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學報,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傳播等各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以及廣告、公共關系、媒體經營的研究等等。

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法學、經濟學等等,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融合,新傳媒的研究發展迅速。

2.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熱點。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各媒體不再僅僅是黨的機關報或國家的廣播電視臺,也是經濟實體和利益單元,報業和廣電業的集團化,傳媒之間的競爭內地傳媒與境外傳媒的競爭,都要求各媒體的負責人懂得傳媒經營。把受眾接受傳媒作為消費行為的研究,將傳媒娛樂視為經營策略考察也納入了傳播經營的理念之中。

隨著中國傳播業近幾年的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道德不規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行為的規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近幾年,該研究扎實而有成效,涉及新聞官司的各個方面,從各種新聞侵權現象到著作權問題,從隱性采訪到隱匿權、更正與答辯,就論證的范圍而言已經相當全面而完善。

3.輿論監督的內涵發生變遷。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包括衛星電視)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有的學者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格局,指出中國電視產業的三人發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域性傳播中心。

目前,輿論監督成為與新聞理論、新聞法治和職業道德相關的一個重要學術課題,并涉及到了社會學、政治學和公民權利的研究等等。中國的新聞學從傳統的黨報理論轉向一般新聞學理論,其背景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環境變化,“輿論監督”的內涵發生了變遷。[論*文*網]

二、現階段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國的新聞傳播教育已具備相當的規模與條件,也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只要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看問題,堅持以開拓創新的精神辦實事,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夠開創。

現階段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育的研究當中,關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為重要。怎樣形成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學校的特色,根據自己學校的性質地位和特點來辦專業。這樣才能把專業和學校緊緊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學校的所有學科的優勢,揚長避短,突出自己專業的特色。比如一所體育學院的新聞傳播專業,就正好從體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體育新聞辦學的途徑,著重在培養優秀的體育新聞從業人員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慮自己學校所處地區、城市的特點,發揮地區優勢,突出地區特點,在區域文化、社會、經濟發展上做文章,緊密與當地黨政部門和新聞傳媒單位結合,辦出自己的專業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學的新聞傳播類專業,就可以充分發揮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有優勢,在民族新聞的教學與研究中獨樹一幟,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貢獻。第三,要充分調動本專業教師的積極性,發現與培育教師們有特點的教學與科研新經驗、新成果,不斷努力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項目、某一課題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為契機,不斷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還要善于和勤于在辦學中不斷總結與積累經驗,每學期、每學年都要認真回顧一下在辦學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還有不足,師生們的反映如何,新聞傳媒界和社會的反響如何,從而去發揚和推廣好的辦學方法、模式與經驗,克服與改進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是一項正在蓬勃發展的事業,其前景十分廣闊、光明。但同時,也面臨著十分激烈的挑戰與競爭。常有一句話叫“不進則退”,實際上現在的情況是,進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們一定要以只爭朝夕、爭分奪秒的精神,努力發展新聞傳播教育。我們一定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不斷推進教學科研改革,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聞傳媒人才,不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篇(5)

為武警院校學員開設“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是個新的嘗試,有助于通過新聞傳播理論的學習提高武警院校學員從事新聞傳播與新媒體運營工作的能力。對部隊來說,有利于培養自己的新聞傳播人才,為軍事新聞媒體的運營工作及處理涉軍輿情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教學概況

在地方大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傳播的本質、模式、功能、原則,新聞的概念性質和功能,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等,使用的教材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在新聞系開設此類課程,有的院校在對外漢語系也會開設類似課程,如“跨文化傳播”。除了個別政工類院校或專業以外,在武警指揮類院校,“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作為一門專業課出現在課程設置中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該課程是武警指揮專業中國語言文學方向的選修課,為大四學員開設半學期,共有50個課時,使用童兵所著的《理論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作為教材進行授課。

二、武警院校“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是四年培養期的唯一一門新聞傳播理論課程,在教學上存在以下四點不足。

(一)課程定位需要明確

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對中文方向的本科戰士學員來說,普遍年齡與地方大學生相比要大五六歲,他們往往不太能夠接受理論學習。對高中畢業入伍的青年學員來說,他們中的大部分往往是理工科背景,因而對社會科學的了解比較薄弱。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的教學定位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它既不屬于基礎課,也不屬于專業核心課程,類似人文素質課程卻又占用了專業課課時。

(二)教學內容需要精煉

依據當前比較通用的《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教材,內容包括新聞傳播行為、理論新聞傳播學對新聞起源的認識、新聞傳播的特點、新聞傳播者、新聞傳播內容、新聞價值、新聞選擇、新聞傳播過程、新聞傳播要求、新聞傳播媒介、新聞傳播事業、新聞傳播受眾、新聞傳播效果、新聞傳播調控等,相當龐雜。總體上來說,現行教材理論過強,與學生距離過遠,實用性太弱,難度太大,需要去繁就簡,精講重點內容,對次要內容予以精簡。

(三)教學方法需要創新

首先,由于課時不足,課時安排過于緊湊造成教學速度太快,節奏非常緊張,學生吸收知識比較困難等問題。而且,大四學員往往忙著各類考核,學習時間有限,采用地方大學式的按章節逐節細講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其次,學員生活比較單一閉塞,除了軍隊相關的生活內容,他們和社會上的新聞傳播輿論場基本絕緣,最新的案例難以高效講解。再次,長期以來教學形式比較枯燥,而院校教學評價的趣味化趨勢對教員提出了較高要求,于是我們嘗試采取話題討論的教學法,學生分為兩組,分為正反兩方課堂討論,學生課堂反應有所改善。最后,實踐教學部分,操作難度較大。由于院校軍事化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出于人身安全考慮等多方面原因,學員課外實踐機會很少,長期限制在院校內部,因此可發掘的新聞素材少之又少。

(四)學習方法需要選擇

在學習方法的選擇偏好上,與普通地方大學學生相比,武警院校的學員存在明顯的差異。武警院校學員盡管心理上并不認同“滿堂灌”,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得不接受這種教學模式。而地方大學學生就能夠根據自己喜好來摒棄高中式的“滿堂灌”的學習方法。對于理論性實踐性均較強的課程,在實踐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操作中卻相當困難。地方大學課表空余部分較多,有時間條件安排學生參與社會調研,甚至參加老師的課題與學術會議。而武警院校學員的課表是統一設置的,從周一到周六上午,課程門類繁多、時間緊迫、要求太高,課余時間相當有限,離校進行社會調研和旁聽學術會議幾乎不太可能,這種現實情況導致學習方法的選擇有待探討。當然,由于教學領域太新,教員缺乏相關經驗也是暫時無法改善的缺陷。

三、改進“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課程體系

本文的頂層設計側重于教學規劃方面。具體來說,教學規劃部門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學員量身開設不同的科目并確定開設順序。本門課的開設目的是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基本目標,即重視基礎知識、基礎理論與基礎技能的訓練;二是較高目標,使學員不僅在知識上了解新聞傳播學的發展方向,在筆頭上也要獲得初步的新聞撰寫能力,增加對軍事新媒體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媒介素養。如條件許可,還可引導學員將所學理論服務于武警部隊建設,例如軍事新聞的傳播、涉軍輿情的分析等。

(二)明確課時配備

由于本門課程的課時與地方大學相比稍顯不足,故而只能采取抓重點內容的教學方法。至于重點內容的內涵則應該結合學員實際需求進行統籌。在理論講授上把新聞概念、傳播過程、傳播模式、傳播效果及言論自由的必要限制作為主要內容,在實踐教學上把自習時間的案例討論作為重點,除了教材上這些內容,還需要大量講解軍事新聞的內容,另需預留一定量的練習和復習課時,從而鞏固教學質量。

(三)明確學習意義

根據教學經驗,武警院校學員在學習本門課程時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情緒。第一種是非專業情緒,高中畢業考學的學員在入學之前沒有學過任何新聞傳播類課程,且高中階段往往是理工科,對大四學習社會科學類課程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培養新聞敏感等專業意識方面先天不足,容易產生非專業情緒。第二種是畏難情緒,“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的教材理論性太強,論述過程較為枯燥,學員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應明確本門課程的基礎是部分理論,但主要是一門應用課程,并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貫徹。第三種是消極情緒,由于本門課程不屬于需要考核的軍事類科目,且大四學員臨近畢業,容易降低自身學習標準,為此,應明確新聞傳播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要明確在日后任職過程中的重要指導意義。

篇(6)

 

1 語言、文化、旅游之間的關系 

語言即文化、文化即語言,脫離文化的語言教學不僅生澀,呆板,更重要的是不符合旅游英語教學的要求。 

文化是旅游的魂,它關系到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更是一切旅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旅游過程中的吃、住、行、游、購、娛若失去了文化的特色,那么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育有責任承擔起弘揚和傳承新疆本土文化尤其是旅游文化的使命,為新疆本土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為新疆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 

2 旅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現狀及其原因 

岳福曹的《模因論視角下審視新疆旅游文化的對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學材料為例》(2010)一文論述了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學中新疆本土旅游文化導入的現狀,然而新疆國際旅游對旅游英語專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以及旅游英語教學如何應對國際旅游發展的研究和探討并不多。為此,本文對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學現狀做了進一步的調查和分析。 

2.1 旅游英語“教” 之現狀 

本文以塔里木大學旅游英語教學為例,針對其教學過程中教材使用和教師授課情況進行了調查:目前主要以唐飛和陳麗主編的《旅游英語》教材為主,同時以楊忠橋和李欣等編著的《新疆旅游導游辭》為輔助教材,但是這兩本教材對新疆旅游文化涉及很少。 

其次,就授課情況講,大多老師的英語水平毋庸置疑,但是在講授的過程中始終擺脫不了以詞匯,句型和翻譯為主的語言授課模式,對英語文化和新疆旅游文化的講解并不系統,造成學生對英語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的學習仍是一知半解、支離破碎。 

同時,岳福曹的《模因論視角下審視新疆旅游文化的對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學材料為例》一文對新疆高校包括新疆大學旅游學院、新疆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新疆農業大學旅游學院、新疆財經大學旅游學院等七所高校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英語導游教程(第二版)》和《導游英語情景口語》中有關新疆景點,文化和旅游的文字介紹甚為廖廖,試想這樣的教材如何能滿足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育的要求,新疆旅游文化傳承和對外傳播又將何去何從? 

2.2 旅游英語“學”之現狀 

本文以塔里木大學旅游英語教育為例, 對現有56名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及其學習效果等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發放總數為56份,收回50份,回收率達98以上。 

據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首先就學生在學習旅游英語過程中涉及新疆旅游景點內容的多少來講,持“少”與“極少” 觀點的人數總計34,占總人數比重的68%,這表明現有的旅游英語教材中涉及新疆旅游景點內容并不多,與岳福曹的《模因論視角下審視新疆旅游文化的對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學材料為例》的調查結果一致,從而證明了目前新疆高校旅游英語教材普遍存在的問題——新疆旅游文化不足。 

其次,就平時閱讀旅游書籍和資料時,是否注重新疆旅游資料內容的學習,持“多”的人數總計32,占總人數比重的64%;這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新疆旅游文化的學習引起了普遍的重視。 

同時,就是否增加新疆旅游景點和文化以及是否增加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等問題進行統計,持“應該”態度的占多數,這表明學生對英語文化,特別是新疆文化導入的期待超過了對內地景點的支持,也表明了學生對新疆文化和英語文化的重視。 

就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調查結果看,持“滿意”態度的學生比重為100%,但這并不能表明旅游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方面作用顯著。 

除此之外,就學生在旅游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來看,持“一般”觀點的學生占多數,這說明學生雖對旅游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持肯定的態度,但是旅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篇(7)

一、引入

信息時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養,從而讓我們的大眾都成為能積極地善用媒體、制作媒體產品、對無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體意志和獨立思考的優質公民。媒體已經構成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環境,媒體的進步也是人類的進步。媒介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好也有壞,大學生成長需要優秀的精神食糧,關鍵是如何發揮媒介在大學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對實現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基本途徑或措施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并對全社會公眾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提出借鑒和思考。〔1〕〔2〕

二、媒介素養的簡介

(一)媒介素養概述

所謂媒介素養就是指正確地、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3〕

媒介素養不僅包括接受媒介產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獨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傳播媒介的內容和建設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養不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還應該是一個現代社會公民素質的一部分.

事實上學者們對媒介素養的理解與界定往往少補了對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學者將媒介素養劃分為微觀與宏觀層面,而微觀層面直接取名為“媒介信息素養”,并分析了其內容。更有學者從教育視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養與信息素養的關系,從概念的起源層面,內涵的變遷過程、培養的實施方式的三方面對兩者的差異進行了詳細比較,并在此基礎上明確闡述了媒介素養與信息素養相互融合之趨勢是明顯的,并提出以教育技術為支點構建媒介素養與信息素養融合之橋梁。正如學者馮延群所言:“媒介素養傾向于一種綜合的文化素養,而信息素養則是一種知識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養”的發展現狀

傳統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與社會文化、傳播科技與媒介形態關系緊密,并且反映出人們文化觀念、傳播模式與媒介觀念的轉變,社會文化與科技技術推動著傳播媒介的發展。信息社會與知識經濟的到來創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態,網絡多媒體與計算機技術則提供了嶄新的傳播方式,然而當人們體驗數字化生存的同時,其媒介素養是必不可少的,它對當代公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對傳統媒介素養的豐富和發展。不論是研究新媒介素養的理論,還是時間新媒介素養的教育,或是測評公眾新媒介素養的水平,都必須建立在對當代新媒介素養的內涵發展,并構建新媒介素養的內涵體系,是當代傳播與媒介研究的基礎與核心工作。

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起步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數新聞院校比較早且有計劃地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但多是以選修課形式開設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傳播信息技術學院首開《媒介素養專業》公選課,同年10月,復旦大學媒介素養小組創建并開通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媒介素養專業網站(.cn)。近幾年,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一些高校也開始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選修課程。到目前為止,我國僅有中國傳媒火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出版了兒本有關媒介素養教育的專著和教材,如張開的《媒介素養概論》,蔡幗芬等主編的《媒介素養》,陳先元的《大眾傳媒素養論》,邱沛篁等主編的《媒介素質教育論集》等。同時一些新聞傳播期刊和網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討媒介素養教育的文章,高校碩、博研究生中也出現了有關專業論文,這都標志著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國傳媒大學正式成立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還有大量相關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個案研究出現,如調查發現,上海學生對媒介的表征和建構能力缺乏足夠的判斷和警惕,獲取利用信息還不夠積極主動,參與媒介互動和媒介內容制作的人數比例較低等方面存在著媒介素養的缺陷等。總之,社會各界對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視促進了媒介素養教育各種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發展。〔5〕〔6〕

(三)“媒介素養”引發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養的現實性

現代大學生這個龐大的群體是新興媒體的主要接觸和使用者。在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未完全定型的時期,可能會受到媒體的某些誤導,可能會影響到其價值、行為判斷的偏頗。某大學生創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學自習室》在高校中幾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學生形象卻令人擔憂;以身體組成電子郵件符號“@”,此行為藝術在社會各界也是褒貶不一現代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人的發展也越來越個性化,這些在當代大學生身上的體現尤為明顯,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確的認識、分析和判斷等系列媒介認知教育,可能會對其媒介素養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

2、媒介素養的可能性

對媒介素養教育有著重要影響的傳媒認知能力的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吸引了整個青年群體,而大學生又是這個群體的主力軍,可以利用手機、QQ空間、博客等傳播著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媒介觀念與媒介素養,可能會對社會起著負面影響,對青年群體的社會認知和媒介認知起著消極作用。

3、媒介素養的必要性

大學生群體容易被新的技術、新的潮流所吸引,對于互聯網上新鮮的東西有著無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國高校設置課程體系如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廣告學等學科體系均已成熟,加上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課程的支撐,它們能為善于探索求知的學生群體提供媒介素養教育的堅實專業知識基礎。

(四)“媒介素養”的培養途徑

1、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8〕:目前《媒介素養概論》、《媒介素養》等專門教材已經出現,加上傳媒教育課程列:廣播電視學、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等學科體系的諸多課程,已基本可形成獨立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專業教材、專業論文和專業教學、研究人員的出現使該課程體系的開設成為可能。

2、學生參與傳媒實踐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對于青少年是具有強大誘惑力的,在媒介素養教育理論課程的基礎上,要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多地給青少年創造參加傳媒實踐的機會。他們每天都在網上體驗著信息時代的傳播樂趣,但也因為意識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論知識用于實際的能力。

篇(8)

概括地說,媒介素養就是公眾正確認識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養。1992年,美國傳媒素養研究中心將其定義為:人們面對傳媒的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應能力[1]。而媒介素養教育就是對公眾進行媒介認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幫助公眾正確認識傳媒的性質,提高對各種媒體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確使用媒體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

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初英國、加拿大等國家。80年代后隨著官方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媒介素養作為獨立課程開始納入許多國家的學校課程教育體系;90年代以來,教育思想又有新的發展,媒介素養教育的重點是培養青少年接受、處理與鑒賞傳媒信息的能力,并漸成全球規模性的教育運動,甚至為此立法。目前,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和幾個北歐國家,它己被納入全國或部分地區中、小學的正規課程內,并出現了許多教學模式和教材,甚至發展為白成系統的教育體系。[2]

一、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起步較晚,畢業論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廣泛的重視,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數新聞院校比較早且有計劃地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但多是以選修課形式開設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傳播信息技術學院首開《媒介素養專業》公選課,同年10月,復旦大學媒介素養小組創建并開通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媒介素養專業網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幾年,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一些高校也開始面向全校大學生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選修課程。到目前為止,我國僅有中國傳媒火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出版了兒本有關媒介素養教育的專著和教材,如張開的《媒介素養概論》,蔡幗芬等主編的《媒介素養》,陳先元的《大眾傳媒素養論》,邱沛篁等主編的《媒介素質教育論集》等。同時一些新聞傳播期刊和網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討媒介素養教育的文章,高校碩、博研究生中也出現了有關專業論文,這都標志著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國傳媒大學正式成立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設立媒介素養教育專業碩士點;2004年10月,以“信息社會中的媒介素養教育”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媒介素養教育國際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傳媒人學召開;2006年6月,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還有大量相關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個案研究出現,如調查發現,上海火學生對媒介的表征和建構能力缺乏足夠的判斷和警惕,獲取利用信息還不夠積極主動,參與媒介互動和媒介內容制作的人數比例較低等方面存在著媒介素養的缺陷等。[3]

總之,社會各界對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視促進了媒介素養教育各種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發展。

二、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現實性與必要性

1.媒介素養教育的現實性

最初,以李維斯為首的英國學者是出于對大眾傳媒文化的強烈批評,才開始倡導媒介素養教育的。直至上世紀90年代,由于大眾媒體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歐美國家更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信息時代對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備的基本素質,并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青少年的通識教育,作為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訓練,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現實。在我國,大學生對網絡、手機短信、校園DV等新媒體的接觸與使用率越來越高。可以說,大學生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也是新興媒體的主要接觸和使用者。然而,在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未完全定型的時期,可能會受到媒體的某些誤導,甚至是誘導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會影響到其價值、行為判斷的偏頗。2003年3月哈爾濱某大學生創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學自習室》在高校中幾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學生形象卻令人擔憂;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學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學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為《@41》的行為藝術:以身體組成電子郵件符號“@”,此行為藝術在社會各界也是褒貶不一??現代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人的發展也越來越個性化,這些在當代大學生身上的體現尤為明顯,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確的認識、分析和判斷等系列媒介認知教育,可能會對其媒介素養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

2.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組以中國人民大學為背景的女生“露腿學士照”在網絡上引起巨大爭議,中國人民大學方面則表示,大學生的自由開放思想不應該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國戲曲學院大四女生,自稱為自居易后代,被網友稱之為“國學辣妹”,其針對孔子的大膽言行在網上引發熱情“辣評”一片。在大眾傳播事業飛速發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學生的注意力從諸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的火眾媒體逐漸轉向手機短信、網絡、DV 等新興媒體。然而,從諸多的傳媒事件中我們感覺到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能力的缺失,特別是對媒介素養教育有著重要影響的傳媒認知能力的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的開放性吸引了整個青年群體,而大學生又是這個群體的主力軍,他們可以利用手機、視頻、QQ空間、博客等傳播著自己的個性人生,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媒介觀念與媒介素養,可能會對社會起著負面影響,對青年群體的社會認知和媒介認知起著消極作用。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高校傳媒教育研究理論的提升,也為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關于媒介素養教育的專著、論文和專題討論也越來越多,媒介素養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上均不再是紙上談兵。大學生群體容易為新的技術、新的潮流所吸引,對于互聯網上新鮮的東西有著無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國高校傳媒教育課程體系如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廣告學等學科體系均已成熟,加上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等學科課程的支撐,它們能為善于探索求知的學生群體提供媒介素養教育的堅實專業知識基礎。

三、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途徑

正確認識媒介素養教育的歷史與發展概況,碩士論文有助于我們在學校甚至是在社會各個層次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有多種途徑與方法,作為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關鍵問題還是在于以下三點:

1.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

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是理論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必須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目前諸如《媒介素養概論》、《媒介素養》等專門教材已經出現,加上傳媒教育課程列:廣播電視學、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等學科體系的諸多課程,已基本可形成獨立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專業教材、專業論文和專業教學、研究人員的出現使該課程體系的開設成為可能。各個高校可以開設《媒介素養概論》、《媒介文化》等必修課程,同時輔以《媒介倫理學》、《媒介認知與文化》、《人眾傳媒與社會》、《理解媒介》等選修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給大學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豐富利發展他們對傳媒的認知與了解,從學習、認識傳媒中發展其媒介素養,從而達到提高個人素養的目的。

2.學生參與傳媒實踐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對于大學生是具有強大誘惑力的,在媒介素養教育理論課程的基礎

上,要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多地給大學生創造參加傳媒實踐的機會。他們每天都在網上體驗著信息時代的傳播樂趣,但也因為意識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論知識用于實際的能力。他們可能沉迷于傳奇、魔獸等游戲的虛擬世界,他們可能熱衷于FLASH、DV的制作來展現自己多姿多彩的學生生活,他們可能醉心于論壇(BBS)、QQ空間、博客的制作與維護,但是“銅須門”事件、“國學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網上“憤青”“網絡暴民”卻使我們認識到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缺失,因此,必須要用正確的媒介素養教育來教育大學生,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在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基礎上有更多的自我約束,有更多的責任意識,不至于自己的個人行為對學校、社會有負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現代媒介技術發展消極作川的影響,從而達到正確的認識媒介、理解媒介、運用媒介,提高傳媒實踐能力為自己認識社會、發展個人綜合能力服務。

3.媒介素養評估標準(體系)的確立

媒介素養是人們面對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論能力,醫學論文刨造利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媒介素養體現的是一個人內在品質,是一種內在思想意識修養,所以對于如何衡量一個人媒介素養的高低難以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據目前的了解,媒介素養的評估體系和媒介素養教育的評估體系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說還沒有明確的評估指標。但不管怎樣,在衡量利判斷一個人媒介素養的高低時,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評判依據。它應該包括一個人:正確認識媒介的性質和功能;對媒介的信息有基本的是非批判意識和批判能力:對不良的信息有辨認能力和免疫能力;能有效的利用大眾傳媒為自己學習、生活等諸項人生發展服務[4]。完善的評估體系的確立,不僅僅是一個評價標準的確立,更重要的是使社會、學校和個人在這個評估體系里有一個明確的媒介認知導向,對于大學生個體來說,則不至于在紛繁的媒介信息海洋中失去辨別、接受和使用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實施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媒介素養專業教育的實施,不僅能使我們的學校、教師等對媒介素養教育有著基本認識,而且能使其在教學、生活等領域對學生起著影響表率作用,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媒介性質、功能并且自覺用于自己的親身實踐,這樣對于其學習和今后步入社會,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高校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以及其實現途徑、方式的創立,對目前社會公眾階層的媒介素養教育問題的實現也必將起著重要的借鑒與參考作朋。

參考文獻

[1]鄭智斌,樊國寶.論農村受眾的媒介素養教育[J].南昌大學學報,2005,(5):158—162.

篇(9)

一、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起步較晚,畢業論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廣泛的重視,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數新聞院校比較早且有計劃地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但多是以選修課形式開設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傳播信息技術學院首開《媒介素養專業》公選課,同年10月,復旦大學媒介素養小組創建并開通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媒介素養專業網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幾年,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一些高校也開始面向全校大學生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選修課程。到目前為止,我國僅有中國傳媒火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出版了兒本有關媒介素養教育的專著和教材,如張開的《媒介素養概論》,蔡幗芬等主編的《媒介素養》,陳先元的《大眾傳媒素養論》,邱沛篁等主編的《媒介素質教育論集》等。同時一些新聞傳播期刊和網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討媒介素養教育的文章,高校碩、博研究生中也出現了有關專業論文,這都標志著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國傳媒大學正式成立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設立媒介素養教育專業碩士點;2004年10月,以“信息社會中的媒介素養教育”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媒介素養教育國際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傳媒人學召開;2006年6月,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還有大量相關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個案研究出現,如調查發現,上海火學生對媒介的表征和建構能力缺乏足夠的判斷和警惕,獲取利用信息還不夠積極主動,參與媒介互動和媒介內容制作的人數比例較低等方面存在著媒介素養的缺陷等。

總之,社會各界對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視促進了媒介素養教育各種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發展。

二、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現實性與必要性

1.媒介素養教育的現實性

最初,以李維斯為首的英國學者是出于對大眾傳媒文化的強烈批評,才開始倡導媒介素養教育的。直至上世紀90年代,由于大眾媒體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歐美國家更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信息時代對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備的基本素質,并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青少年的通識教育,作為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訓練,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現實。在我國,大學生對網絡、手機短信、校園DV等新媒體的接觸與使用率越來越高。可以說,大學生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也是新興媒體的主要接觸和使用者。然而,在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未完全定型的時期,可能會受到媒體的某些誤導,甚至是誘導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會影響到其價值、行為判斷的偏頗。2003年3月哈爾濱某大學生創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學自習室》在高校中幾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學生形象卻令人擔憂;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學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學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為《41》的行為藝術:以身體組成電子郵件符號“”,此行為藝術在社會各界也是褒貶不一現代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人的發展也越來越個性化,這些在當代大學生身上的體現尤為明顯,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確的認識、分析和判斷等系列媒介認知教育,可能會對其媒介素養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

2.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組以中國人民大學為背景的女生“露腿學士照”在網絡上引起巨大爭議,中國人民大學方面則表示,大學生的自由開放思想不應該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國戲曲學院大四女生,自稱為自居易后代,被網友稱之為“國學辣妹”,其針對孔子的大膽言行在網上引發熱情“辣評”一片。在大眾傳播事業飛速發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學生的注意力從諸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的火眾媒體逐漸轉向手機短信、網絡、DV 等新興媒體。然而,從諸多的傳媒事件中我們感覺到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能力的缺失,特別是對媒介素養教育有著重要影響的傳媒認知能力的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的開放性吸引了整個青年群體,而大學生又是這個群體的主力軍,他們可以利用手機、視頻、QQ空間、博客等傳播著自己的個性人生,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媒介觀念與媒介素養,可能會對社會起著負面影響,對青年群體的社會認知和媒介認知起著消極作用。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高校傳媒教育研究理論的提升,也為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關于媒介素養教育的專著、論文和專題討論也越來越多,媒介素養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上均不再是紙上談兵。大學生群體容易為新的技術、新的潮流所吸引,對于互聯網上新鮮的東西有著無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國高校傳媒教育課程體系如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廣告學等學科體系均已成熟,加上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等學科課程的支撐,它們能為善于探索求知的學生群體提供媒介素養教育的堅實專業知識基礎。

三、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途徑

正確認識媒介素養教育的歷史與發展概況,碩士論文有助于我們在學校甚至是在社會各個層次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有多種途徑與方法,作為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實現關鍵問題還是在于以下三點:

1.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

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是理論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必須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目前諸如《媒介素養概論》、《媒介素養》等專門教材已經出現,加上傳媒教育課程列:廣播電視學、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等學科體系的諸多課程,已基本可形成獨立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專業教材、專業論文和專業教學、研究人員的出現使該課程體系的開設成為可能。各個高校可以開設《媒介素養概論》、《媒介文化》等必修課程,同時輔以《媒介倫理學》、《媒介認知與文化》、《人眾傳媒與社會》、《理解媒介》等選修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給大學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豐富利發展他們對傳媒的認知與了解,從學習、認識傳媒中發展其媒介素養,從而達到提高個人素養的目的。

2.學生參與傳媒實踐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對于大學生是具有強大誘惑力的,在媒介素養教育理論課程的基礎

上,要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多地給大學生創造參加傳媒實踐的機會。他們每天都在網上體驗著信息時代的傳播樂趣,但也因為意識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論知識用于實際的能力。他們可能沉迷于傳奇、魔獸等游戲的虛擬世界,他們可能熱衷于FLASH、DV的制作來展現自己多姿多彩的學生生活,他們可能醉心于論壇(BBS)、QQ空間、博客的制作與維護,但是“銅須門”事件、“國學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網上“憤青”“網絡暴民”卻使我們認識到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缺失,因此,必須要用正確的媒介素養教育來教育大學生,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在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基礎上有更多的自我約束,有更多的責任意識,不至于自己的個人行為對學校、社會有負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現代媒介技術發展消極作川的影響,從而達到正確的認識媒介、理解媒介、運用媒介,提高傳媒實踐能力為自己認識社會、發展個人綜合能力服務。

篇(10)

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最早來源于英美國家。在英國,媒介素養教育業已成為學校課程中的固有內容。就像教育領域中的許多問題一樣,有關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方法一直是長期有爭議的問題。上一代媒介素養教育工作者大多堅守于一種保護主義的教育立場,力求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使學生免受媒介所傳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觀念或意識形態的負面影響。在美國,媒介素養教育的一種頗為強烈的動力在于對媒體傳播中的性和暴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擔憂,并在某種程度上亦是對媒體在刺激消費主義和功利主義方面所起作用的擔憂。在這里,媒體被認為應對傳播不良意念和誘導劣行負有責任。同時,媒體也被認為是在鼓勵孩子相信他們所面臨的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暴力或給予物質上的好處來解決。基于這種看法,人們便相信,可以通過向學生進行嚴格的媒介素養教育訓練來防止被媒體誤導的危險。

英美國家對媒介素養教育意義認識的歷史發展是基于西方學者對媒介功能的認識及對學生媒介經驗認識的基礎上的,這種認識是來源于大眾傳播學與教育學學科的相關理論。我國學者基本上是借鑒西方學者的研究,提出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如卜衛認為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在于“建立對信息批判的反應模式、發展關于大眾媒介的思想、提高對負面信息的覺醒能力、培養建設性的使用大眾傳媒的能力。” 在吸取英美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對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應該有如下認識:

第一,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全球化趨勢。雖然地域文化不同,但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經驗教訓是值得我國教育工作者借鑒的。新聞教育說到底應當是一種新聞素質、素養和專業理念的教育,而決不僅僅只是一種傳播技能、方法和應用知識的教育。媒介素養教育所要傳遞的知識觀念是和一般學科有所不同的,而且它需要活潑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親自參與,這就要跳出傳統教學集中授課的模式,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創新。要通過游戲或者實際制作的過程促進學生的思考、自省;通過典型示范的做法、態度推動學生的自律;要通過交流、對話實現與學生內心深層次的溝通。由此可見,理想的媒介素養教育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精神,使他們懂得如何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國家和民族事業的發展。

第二,實施媒介素養教育大眾化。實施這項教育內容的途徑與方法主要有:健全機制,提供未成年人媒體素養教育實施的制度保障;加強師資,培養有知識、經驗和責任感的媒體素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形成全面、立體而發達的媒體素養教育實施網絡;倡導媒體形成自律聯盟,給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信息產品;政府、政黨、團體開展關于傳媒知識、傳媒政策、運作技能、溝通技巧的培訓。鄭保衛則強調:“培養民眾對大眾傳媒的批評和監督意識也是媒介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普及媒介教育,要讓民眾知道在現代社會中媒介批評的重要意義,幫助民眾確立媒介批評和監督的自覺意識,知道怎樣才能更好地盡到責任,幫助媒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減少缺點失誤,更好地為社會與公眾服務。說到底,面向社會與公眾的媒介教育,關鍵在于要讓民眾掌握識別媒介、選擇媒介、運用媒介和監督媒介的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駕馭媒介,真正成為媒介的主人,這應是媒介教育的神圣使命和義不容辭的任務。”

第三,媒介素養教育應當成為青少年的通識教育。在這一過程中,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是關鍵性因素。所以今后傳媒教育除了傳媒的專業教育之外,還應該擔負起對大眾的媒介素養教育。這樣傳媒教育才是完整的,能夠成為和世界傳媒教育接軌的高等教育的一個部分。媒介素養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尊重學習者的個別經驗的理解與詮釋,師生平等相待,通過平等對話形成社會認同的價值歸屬。教師也不再是評判媒體好壞的權威,而成為青少年學生的朋友。英國教育部就曾要求“學校必須考慮媒體教育的責任,所有教師都應該檢查電視節目并與年輕人一起討論”。傳統教學模式賦予了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學生很難與之進行深層次的溝通,而媒介素養則注意以理服人、寓理于情。要充分發揮學生主導性,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對媒體議題的敏感度,強調學生主動思考與認知。

受眾:強調參與性、互動性

作為受眾,應該了解媒介素養教育的建構理念:

1、媒介重現建構現實。受眾長期置身于媒介充斥的信息環境,潛移默化中一貫被動地接受來自媒介傳遞的海量信息,而很少主動理性地去驗證媒介事件的真偽和媒介信息的可信度,因而,常常把媒介內容當成現實生活的真實情形。然而,所有經過精心建構的媒介產品與現實情形有很大區別,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現實,是“象征性的現實”,或“虛擬的現實世界”。在某種意義上說,媒介塑造了人們對周圍現實和整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而媒介素養教育就是試圖幫助受眾解讀隱藏在光怪陸離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從而更加接近真實地認識現實原貌。

2、媒介信息具有差異性。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有兩層信息,一是表層信息,一是深層信息。每個人對媒介信息運作規律和機理的認識程度不一。媒介受眾因其個性差異,如種族、性別、年齡、生活習俗和興趣愛好等方面所體現出的認識水平的差異而呈現出解構、思辨、加工和傳遞信息能力的差異性。媒介受眾對信息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為了直接獲取信息,有的是尋求指導或建議,有的是為了得到放松和愉悅。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構能力處理、檢測和思考相對有限的媒介信息,然而,自從人類跨入信息時代短短幾十年,信息量以幾何級數爆漲,但是人類處理信息的能力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和提高。這就意味著,面對蜂擁而至的媒介信息,就必須有選擇地識讀、有選擇地理解、有選擇地記憶、有選擇地傳輸,無疑對信息時代的媒介受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而所有的選擇活動大部分都取決于媒介信息本身,因此,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直接關系著受眾能否成為具有健康、批判意識的媒介使用者。

3、媒介內容具有商品屬性。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當今經濟社會中,任何技術進步和發展都不能脫離經濟背景而單獨進行,媒介技術也不例外。媒介技術的特性決定了媒介信息的形態和性質。因此,所有媒介內容的建構都受經濟水平的制約,受商業利益的驅動,媒介內容的最終決定主要取決于經濟基礎。經濟的發展,決定媒介技術的革新和發展,因為媒介具有物理和社會雙重屬性,所以媒介技術的推動和發展直接影響著受眾的思想意識和文化價值觀念,即媒介受眾的媒介素養。而公眾媒介素養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個社會的民主化進程。顯而易見,作為國民媒介素養教育的“源頭”,提高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是媒介人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有鑒于此,我國受眾媒介素養的建構和培養必須結合新時期我國的國情和媒介全球化的新趨勢。

(―)建構受眾新的媒介知識結構。媒介文化的變遷,需要受眾的素養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媒介素養結構動態化調整是大勢所趨。全球化促成了文化的整合,也促成了學科的整合,于是,那種建立在傳統媒介文化與學科知識基礎之上的媒介素養結構顯然不能適應形勢需要,社會現實需要與受眾的媒介素養有所響應。過去人們關于媒介的知識多半是建立在對傳統媒介的認識基礎上的,當今固然需要人們對傳統媒體社會功能深入地了解,同時還需要對新媒體的性能、相關知識、社會影響做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為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光纜技術等已逐步縮小了真實與虛構的差距。如今媒介在吸引人們視聽感覺器官、塑造媒介真實方面著力頗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需要我們建構起全新的媒介知識結構,這樣對新媒介技術才會有充分地了解。

(二)建構起對媒介內容接受與批判并舉的反應模式。媒介是個復雜的組織形態,只有全面正確地解剖媒體組織,才能正確地解讀媒體傳播的信息。這是傳媒素養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因為主宰媒介內容的是媒體這個具有復雜性質的復合體,因此解析媒體對解讀媒介文化很有幫助。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費可能帶來價值觀混亂、讀寫能力的下降、獨立思考能力的喪失、個性化創作能力的退化,這都是迫切需要人們認真對待的問題。此時,受眾批判性的文化接受觀念就顯得尤其重要了。通過培養受眾文本的分析、批判能力,最終過渡到使受眾建立起自發“解毒”負面信息的能力。社會受眾具有明辨是非良莠和自我保護的意識,這也是傳媒素養教育的意義所在。

(三)重視受眾的消費習慣,變革媒介市場定位。媒介必須重視受眾的消費習慣和個性化需求,這是媒介更好地開展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的發展,受眾的知識結構、文化層次都有了較大的改善和提高。每個不同消費層次的受眾在其信念、價值觀、生活方式及接受信息的活動中都有較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我們針對客觀的受眾細分媒介市場。當前,我國市場細分的時代剛剛開始,各媒介應從服務市場的角度徹底轉變到服務受眾的立場上來,除了滿足一般公眾的需要外,還要選擇特色項目重點開發,強調受眾的參與性、互動性,以不斷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

記者:強調職業精神建設

新聞職業道德是記者媒介素養的集中表現。有些記者的新聞職業道德狀態令人擔憂:

一是新聞職業理想的弱化。在大眾傳媒時代,新聞職業成了生產新聞消費品的工廠,新聞作品的生產呈流水線狀態,新聞記者就是坐在車間把一批又一批的新聞作品包裝出來的流水線工人,是生產機器。他們中有些人已經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了“揚善懲惡”、“弘揚正義”的崇高理想。從事新聞工作只是為了“安身立命”,他們失去了理想只剩下目標,而“爭取讀者”是他們每天奔波勞累的目的之所在。

二是新聞職業責任感的缺失。記者的職業責任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法律責任,一部分是道德責任。記者是新聞事件的把關人,有責任核實新聞事實的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不能為了追求新聞的“新奇新鮮”而忽略了對新聞信息真實性的考察,更不能為了“嘩眾取寵”故意尋求新聞的新異刺激。

三是新聞道德底線的崩塌。《新聞記者》從2001年起連續幾年“評選”出國內媒體年度“十大假新聞”,在2005年的“編者按”中指出:作為新聞從業人員,我們深深地感到自責和愧疚,因為在我們的理念中,新聞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評選”只是游戲之作,通過“評選”使假新聞從此銷聲匿跡,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假新聞如雨后春筍、越打越多。

媒介從業人員的新聞傳播理念要有新聞敏感,要注重新聞價值,要講求報道原則,要注重傳播效果。這就要求作為擔負整個國家和社會責任的職業傳媒人,必須具備扎實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豐富的大眾傳媒業務常識、精深的新聞專業主義理念和敦厚的媒介倫理道德體系等,提高全民媒介素養,首要從新聞工作者自身做起,強調職業精神建設。

首先,職業精神是媒介素養教育的道德規范。《國際新聞記者聯合會》通過的《記者行為原則宣言》把下列事項列為記者職業行為標準:尊重真理及尊重公眾獲得真實的權利;忠實收集和發表新聞,公正評論與批評;不刪除重要新聞,不假造材料;任何已發表的消息,發現有嚴重的錯誤時,將盡最大努力予以更正。《中國報業自律公約》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新聞活動管理法規,忠實履行報紙的社會責任,不以任何有損社會和國家利益的、格調低下的和未經核實的報道內容作為報紙參與市場競爭的手段。必須指出,當媒介糾紛出現時,人們總是習慣于尋求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裁定是非的標準,明確責任的依據。且不說相關的適用法律法規或者不易找到,或者暫付闕如,或者尚在建設之中,即使是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完善,如果新聞工作者的素養很差,媒介糾紛仍然會被源源不斷地制造出來。

其次,職業精神是傳媒人媒介素養的集中表現。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有聯系又有區別。傳媒人的職業道德,是傳媒工作中屬于道德范疇的行為規范,如新聞工作者要忠于事實,堅持真理,注意保護采訪對象,不以私利影響工作,尊重對手,正當競爭等等。而職業精神,則是傳媒工作中的盡職(對社會盡職,而非僅僅對媒介機構)和盡力精神,如新聞工作者追求真實、全面、客觀、公正、及時,盡力履行職業使命,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要能夠盡職盡力,就需要對自己職業的要求、使命有明確的認識,對傳媒的功能、作用、社會責任,以及新聞規律、傳播規律、傳媒運行和發展規律,都有自覺的把握;需要有很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奉獻精神;還需要有科學化管理基礎上的競爭、激勵機制。

最后,職業精神還體現在對媒介傳播的把關上。新聞工作者要把好思想政治關,輿論導向關,還要從媒介專業要求的角度,把好業務質量關。比如新聞報道,既要政治思想、輿論導向正確,又要有新聞性。如果沒有新聞價值,就不能作為新聞,更不能放在頭條新聞的位置;如果不夠真實全面客觀公正,也必須盡可能地修改,否則或沒有社會效果,降低傳媒的吸引力,或誤導受眾,貽害社會,損毀傳媒的聲譽。這種把關很不容易。新聞媒體對各種社會組織和個人來說,都是有效的宣傳工具,都具有議題設置功能,賦予地位、樹立形象功能。這使許多組織(包括企業)和個人,通過各種方法影響、利用媒體。其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益于社會的利用,有的則僅僅有利于個人或小團體,而犧牲傳媒資源,犧牲受眾的時間、精力和經濟付出,甚至犧牲傳媒的社會責任和聲譽。傳媒人要有很大的勇氣和公心,高度為社會和公眾服務的精神,才能頂住各種壓力和誘惑,嚴格把關,防止傳媒功能貶值,或成為個人和小團體的私器。

參考文獻:

1、蔡幗芬:《媒介素養論文集》,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 經濟方面論文 下一篇: 心理咨詢師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动漫第一页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 亚洲欧美动漫传媒国产日韩 | 中文子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