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26: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土資源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數據庫是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的核心數據庫,數據來源于土地信息采集與動態監測系統獲取的下級土地管理和開發利用信息,以及從本級土地業務數據庫中經過抽取、清洗、轉換、加載等處理的信息,包括指標統一、統計口徑一致、相互關聯、可綜合分析的一系列專題數據集或數據實體,數據內容包括本行政轄區每一宗批準的建設用地和土地供應,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補充耕地、土地違法案件和執法、土地開發利用等方面的信息。
1.2數據管理功能設計
1.2.1數據檢查處理工具
數據檢查處理工具包括數據檢查和數據處理兩部分。數據檢查用來檢查數據源的正確性,控制入庫前數據的質量。而數據處理模塊則用來對檢查出來的錯誤進行處理或者對整個要素類進行操作以使之滿足入庫的條件。
1.2.2數據入庫子系統
根據數據提交部門提交成果轉換成GeoDatabase臨時圖形庫,并通過數據編輯處理消除錯誤后,系統數據入庫功能模塊將GeoDatabase臨時圖形庫中的內容裝載到對應的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核心數據庫中。
1.2.3數據更新子系統
在完成數據更新的過程中,需要實現如下功能:系統配置的功能(用來管理數據更新的一些系統信息,比如數據更新的案件信息,更新對象的一些特殊要求的設置和存儲)、數據的提取功能(將SDE中的數據提取到外部數據格式)、外部數據入庫與檢查功能(把更新測量來的數據導入SDE庫中,并檢查其正確性,這個過程包括數據轉換、庫外數據檢查等輔助功能)、數據的更新的功能以及對歷史數據察看等功能。
1.2.4數據提取及分發子系統
(1)數據交接模塊功能包含數據轉入轉出,支持shp、Pdb、VCT等常用數據格式的轉入轉出。(2)數據提取分發模塊包括:提取規則配置模塊(對不同數據提取方式靈活組合形成的提取配置方案)、提取規則管理模塊(提供提取規則的導入、導出、刪除等功能)、數據提取模塊(根據用戶選擇定的數據提取規則將基礎空間數據庫中的滿足要求的數據提取到個人數據庫中)和元數據提取模塊(根據用戶選擇定的元數據數據提取規則將元數據庫中滿足要求的元數據提取到指定文件夾中)
1.3系統功能設計
1.3.1綜合分析
對土地資源“批、供、用、補、查”等信息進行總量、結構、時序、布局的分析,對用地規模、計劃指標使用情況、新增建設用地占用地類,行業用地變化趨勢,違法用地等情況及時做出判斷,為控制用地審批節奏、掌握土地使用方向、服務宏觀調控提供決策支持。我局電子政務平臺已經具有部分綜合分析功能如:土地登記資料分析、電子土地歸戶卡分析、宗地面積匯總、查封宗地分析、宗地發證情況面積分析,這些分析能滿足簡單的分析要求,離綜合信息監管平臺要求的總量、結構、時序、布局的分析還有一定的差距,本期建設將參考、借鑒、補充和完善分析模型來滿足監管平臺的建設要求。
1.3.2批后跟蹤
梳理并建立國土資源業務數據的邏輯關系,建設業務關系模型,制定數據標準和規范,通過各種統計分析模型,實現國土資源“批、供、用、補、查”綜合監管體系,方便各級領導與工作人員及時準確的掌握全市國土資源數據及其動態變化情況,為國土資源宏觀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實現對業務前后邏輯關系查詢,根據土地“批、供、用、補、查”各業務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查詢和比對分析,監控土地的批準情況、批后的供應情況、供后的利用情況、閑置情況、占補平衡等,為耕地保護、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提供服務。
1.3.3比對核查
通過土地的“批、供、用、補、查”等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現狀、規劃、遙感監測變化圖斑等信息進行比對核查、疊加分析,發現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未批先用、超規劃范圍用地等違法違規用地情況,為執法監察提供線索,為規范土地利用提供服務。如通過批準建設用地與規劃數據比對規劃范圍外批地的情況,批準建設用地與供地的信息比對核查發現未批先供、批而未供等違法情況。我局現有的電子政務平臺中的業務系統已經實現了項目落地化管理,形成了預審成果圖、報批成果圖和供地成果圖,實現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批后跟蹤功能還需要補充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通過建立圖形之間的疊加分析方案,發現違法用地情況。有紙質檔案無電子數據部分由業務所在部門收集整理資料提交承建單位進行補錄。
1.3.4通用查詢
為了實現查詢統計的靈活性,系統提供通用查詢功能,用戶可以對各項目的數據項進行任意選擇并設置查詢條件,系統會根據用戶定制的數據項輸出對應的表單。用戶也可以對各指標項進行任意組合,以時間和地域為條件進行綜合統計,輸出對應的表單。
1.3.5輔助審核
實現對土地審批業務中的上報空間范圍進行落圖分析,通過地塊空間范圍與二次土地調查數據成果、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基本農田數據以及違法用地圖斑等圖層進行疊加分析,實現坐標畫圖、地類審核、壓占分析、規劃審查、比對分析等輔助審批功能。
1.3.6監測和預警
在土地綜合監管信息分析系統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批后跟蹤、比對核查、分析結果處置的基礎上,建立土地監管預警與處置系統,通過研究制定土地監管指標體系,及時對土地供應和開發利用過程中的異常狀況進行預警和分類處置,為管理和決策服務。
2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與其他信息系統關系的初步探討
未來兩年內,數字東臺將提上東臺政府工作議程,如何將國土綜合信息監管平臺、電子政務平臺和數字東臺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相掛接,充分發揮已有系統的效能,需要建設單位和生產單位深入探討和研究。
2.1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與綜合信息監管平臺
在核心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開發應用服務接口,將地理信息服務、屬性數據查詢與瀏覽、統計與分析、專題圖制作等功能封裝,開發對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調用和操作的應用接口,為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提供數據支撐、應用與服務。
2.2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與電子政務平臺
在核心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對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核心數據庫調用和操作的應用接口,為以電子政務平臺為基礎的用地預審、建設用地等多項行政許可事項提供數據支撐、應用與服務。同時電子政務平臺形成的成果數據沉淀到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核心數據庫中。
2.3電子政務平臺、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和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各種應用服務為電子政務平臺和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提供數據支撐、應用與服務,同時電子政務平臺形成的成果數據沉淀到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核心數據庫,這些成果數據再通過服務加載的方式形成綜合監管庫。
(2)安全性能好:用戶根據自己擁有的角色不同能夠訪問到的數據表格的權限也不相同,從而在程序設計級別做到了預防非法操作[4]。
(3)使用方便:采用B/S模式,用戶操作都在在瀏覽器上進行,只要用戶能夠上網,就能夠使用該系統。
2系統功能設計
2.1系統技術路線
系統選用.NET框架(.NETFramework)作為開發平臺,使用進行系統開發,開發語言選用C#,三者的結合性很高,這樣可以確切保證系統的可持續開發,延長生命周期。并且該平臺通過基于開放標準(例如HTTP、XML和SOAP)的遠程體系結構簡化程序開發的需要。更容易在要求互操作的混合環境中重用、開發和部署組件而簡化組件集成。能給大型Web應用程序的開發帶來對支持可用性、可管理性、可伸縮性和互操作性的Web服務的需求。
2.2系統體系結構
本系統采用三層架構(3-TierArchitecture),整個業務應用劃分為:表現層(UI)、業務邏輯層(BLL)、數據訪問層(DAL),這樣的設計降低了模塊之間的依賴,增強了系統的穩定性,便于后期的維護。在部分功能模塊中還采用了AJAX技術,可以使用戶和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互做到異步傳輸,頁面無需全部提交,只需在局部刷新即可,既減輕了服務器的負擔,又提升了用戶體驗效果[5]。
2.3系統架構
整個系統主要包括各種科技創新硬平臺的申報、審核、驗收等,項目的申報、立項、中期檢查、結題驗收,到成果的各項報獎管理、科技人才的申報與管理、專家篩選與管理、上報信息的統計與管理、系統自身管理等,流程復雜且互有交叉,并且在流程中間還有用戶的參與,因此系統的流程設計必須充分考慮用戶需求與體驗,做到按需加載數據,簡潔高效,同時系統還具備了清晰的導航、標識和檢索系統。
2.4功能結構設計
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有科技創新硬平臺管理、項目管理、成果管理、科技人才管理、評審專家庫管理、上報信息報表和系統管理等。在對以上功能更具體和細化的分析后,得到如圖3所示的系統功能模塊圖。這里介紹幾個比較典型的功能模塊。
(1)科技創新硬平臺管理
該模塊是對各種科技創新硬平臺的基本信息進行管理,用戶通過該模塊可以對硬平臺在申報、初審、驗收等各環節的相關信息和附件進行管理。用戶在輸入完某環節的信息后,經過相關管理人員核對并審核通過后,會自動創建下一環節的記錄,記錄中的對應信息會直接復制上一環節中的信息,無需重復輸入,更加方便用戶使用。
(2)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對科技創新項目從申報到結題驗收的各環節中的信息和附件進行管理,除了在審核通過后可以自創建新記錄后,還可以對項目的各種信息進行統計查詢,更方便用戶使用。
(3)評審專家庫管理
主要實現對專家信息的維護和對評審專家的抽取。評標專家可以通過登錄本系統,對自己的信息數據進行查閱與校對,同時系統管理員也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維護。在抽取專家時,系統會照抽取條件抽取出候選專家,對候選專家進行隨機抽取,抽取生成最終評標專家,通過自動發送短信與該專家取得聯系,目的是確認專家是否有時間參加評審工作。隨機抽取階段是通過設定的評審專家的抽取條件,對評審專家庫進行隨機抽取。為保證業務要求同時保證公正性的需要,只有在所需條件滿足后才可以進行隨機抽取。系統會對抽取出的專家發送短信進行確認,最后生成最終的評審專家。
(4)上報信息報表
系統會按照已規定好的表格內容與格式,自行查詢并統計有關項目的數據,生成上報報表,同時用戶也可以對其中的內容做適當修改,生成的上報報表可以導出為Excel表格直接在線預覽或打印。
(5)系統管理
除了用戶的登錄注銷、信息修改等基本功能外,系統管理還針對不同的用戶類型設置用戶權限管理。首先每個用戶可以有多個角色,每個角色可使用的系統模塊及其操作權限不同,用戶的最終使用模塊范圍以及其操作權限是根據其所具有的角色疊加得到的,更方便管理員對用戶的管理。
國土資源檔案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而且檔案種類之間本身具有相對復雜的關系,而且還會涉及到一系列的流程,如果沒有高度智能化的管理,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從國土資源的復雜性特點來說,數字化管理能夠將數據庫轉化成知識庫,利用智能化系統進行專家分析,因此,能夠對復雜的國土資源檔案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實現流程化管理,可以極大地提升國土資源檔案的管理效能。
(二)數字化管理能夠適用國土資源易變更性特點
國土資源種類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檔案資源就非常容易出現信息變化。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地籍信息經常會出現改變。如采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顯然會對很多檔案資料進行追溯性修改,而在數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將相關的信息統一搜索出來,并統一進行修改,從而極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數字化管理能夠輕松應對國土資源信息容易變更的問題。
(三)數字化管理能夠適用國土資源完整性特點
國土資源檔案是一個系統性的資源集合,很多資源并不是獨立信息個體,而是將多種信息資源綜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性資源,因此如果某一個資源信息出現缺失就容易造成國土資源信息的不完整,從而影響資源的檢查和監督作用。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這種完整性特點成為國土資源檔案管理難以解決的難題,一旦出現某一個信息變更,就需要追溯這個資源的所有相關性信息,并對此進行修改。但是在數字化管理模式下,這種相關性的建立已經通過數據庫完成,因此很容易輕松調用并進行修改,極大地提升了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效率。
二、推進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改變觀念充分認識數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只有充分認識到數字化管理在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方面的適用性,就能夠有利于改變相關領導的思想觀念,在推進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數字化過程中,必須要有相關的領導進行推動才能夠實施,因為國土資源本身的復雜性會涉及到諸多部門的通力合作,如果這些部門的信息沒有納入到數據庫系統中,就難以轉化成知識庫,從而實現高效的系統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領導摒棄門戶之見,轉變觀念,將國土資源檔案信息統一收集被納入到數據庫系統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數字化管理系統,才能夠有效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效率。
(二)制定實施計劃分步實施
首先要明白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管理的難度,這是一個系統性的綜合工程,涉及到諸多部門的支持,同時還需要相關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實施過程中要通過制定完善的實施計劃著手。然后再進一步落實資金、實施單位和基礎設施構建、人才培訓和意識培養等一系列工作。接著當數字化管理系統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組織相關的人員對傳統的國土信息資源,如紙質檔案、錄像帶資料等進行手工錄入和數字化轉換,并且在錄入數據庫系統時,需要對數據內容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在數字化轉換過程中,信息資源沒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夠有效提升國土資源檔案的使用效果。
1概述
在國土資源事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可實現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同時,信息化建設能夠強化相關執法監管工作,有利于促進國土資源事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一般認為,國土資源信息化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即政務管理信息化、國土資源調查評價信息化以及信息服務社會化。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實現信息化、電子化辦公,其本質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1]。在相關業務及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信息化技術,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決策質量,還能夠不斷完善組織結構及業務流程,從而為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優質、透明、規范化的服務。
2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對于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而言,加強其信息化建設具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加強國土信息化是促進土地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手段。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意味著傳統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將獲得根本性的轉變。借助信息化手段構建電子政務信息平臺,能夠清晰掌握業務開展流程,可對管理模式進行持續性優化,有利于推動依法行政,促使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2]。同時,借助信息化服務系統,能夠讓相關管理部門與社會公眾隨時溝通。管理部門可及時獲得社會公眾信息反饋建議或意見,并對相關工作出調整,有利于提升整體工作質量。這對于政務公開化、廉政化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促使政府管理模式由傳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另一方面,國土資源信息是國民經濟信息當中重要的信息化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作用。通過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能夠促進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有利于宏觀經濟調控。
3目前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國土資源信息建設整體水平較以往有所提升,但部分地區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3]:(1)信息數據庫建設較為薄弱。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提前做出詳細、合理的規劃,才能保證相關工作規范化進行。但在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部分單位過于強調硬件設施投入,但卻忽視了信息數據庫等軟件資源建設。即便有良好的硬件設施作為基礎,但由于缺乏相應的軟件作為支持,無法實現大數據整合及信息數據深入挖掘。這導致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趨于形式化,無法將其真正的價值及潛在效能充分發揮出來。另外,未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數據信息更新機制,導致數據庫信息滯后、時效性不足。(2)社會服務共享性不夠。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輔助建設服務型政府。但很多國土資源單位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卻忽視了服務職能,導致多數國土資源數據信息僅限于內部流通,未能實現社會化共享,無法滿足社會化服務要求。換句話說,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存在典型的信息孤島現象,相關信息共享機制有待完善。(3)建設資金投入不足,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完善。一方面,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資金渠道較為單一,存在后續建設資金乏力的情況,導致后期管理維護工作無法落實到位,對于數據信息系統穩定運行產生了一定阻礙。另一方面,綜合型信息化人才較為匱乏。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人員大多都具有信息專業背景,盡管具備良好單位信息知識技能儲備,但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卻不熟悉。同時,部分單位由于薪酬、福利、管理等問題,導致內部人才流動性較大,使得相關人才缺口被進一步放大,不利于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
4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建議
4.1深化觀念
首先,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必須樹立良好的組織觀念。以領導為中心,以責任機制為導向,明確各部門、崗位工作范圍及權責,樹立信息化建設觀念,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各單位及部門要負責好區域內信息化工作的統籌規劃,并加強部門、單位之間的合作,形成一股合力[4]。其次,要充分意識到信息化建設對于國土資源改革及行政審批改革的重要性。國土資源單位內部要加強相關宣傳工作,構建出一種信息化建設的氛圍,督促單位工作人員主動學習信息化知識,促進各項業務正常運轉。
4.2完善制度
首先,單位內部要構建計算機網絡機房管理制度。通過建立網絡運維保障、網絡應急響應機制及體系,為信息化工作開展提供基礎保障,促使相關工作規范化實施,確保內部網絡信息平臺穩定、高效運轉。其次要構建信息公開制度。相關單位要將國土資源信息、動態、辦事指南及相關政策要求等及時公布到官方網站上,讓社會公眾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國土資源信息動態,實現政務公開化、透明化,信息共享化。在信息公開化過程中,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導向,全面開展國土資源信息公示工作,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在公示信息申請受理工作過程中,要對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嚴格審查、監督。對于隱私信息、商業機密等要充分落實保密工作及解釋工作,以保證機密信息安全。
4.3創新技術
一方面,要繼續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為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礎條件,逐步實現電子政務、共享服務及綜合監管平臺全面鋪開,擴大信息化工作范圍及覆蓋面。同時,要實現核心數據入庫,并對個數據層進行梳理,將信息化數據細化到子系統,促使管理業務與信息化業務不斷融合。另一方面,要創新信息化技術。在信息平臺及相關電子系統構建過程中,要構建好底層架構,對信息資源、系統等實施全面安全防護,構建出完整的安全防御體系。同時,要加強安全保障制度建設,并建立信息文件保密制度,保證機密信息不被泄露。在此基礎上還要積極開發信息共享及服務技術,為社會公眾主動推送相關信息服務。
4.4加大投入
一方面,要加強設備投入資金。除了政府財政支持外,國土資源相關部門還應該拓展社會籌資渠道。積極從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及礦業權價款中獲得一定資金用于信息化建設。在資金統籌安排過程中,要做到統一調度、??顚S?。另一方面,要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投入。相關單位要善于引進綜合型信息化人才,構建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相關人才入職后,除了要做好崗前培訓工作外,還要加強后期強化培訓,不斷提升相關人員業務技能素養。同時,人才隊伍內部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合作機制,形成良好的團隊氛圍,保證各項業務順利開展。
5結束語
總體上來看,加快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是新時期我國國土資源管理的迫切要求,應給予充分重視。通過深化觀念、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創新技術等措施促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為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可靠的服務。
作者:劉淑霞 單位:吉林省樺甸市國土資源局
參考文獻
2.新體制下我國國土資源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2.1國土資源管理現狀問題分析
在當前我國的國土資源的管理現狀問題是多方面的,在這一過程中對國土資源的垂直管理體制是當前所實行的一種最為主要的管理方式,在這一管理體制作用下對我國的國土資源的管理從實際情況來看還不能夠有效的得到落實,在人員的管理以及機構的管理上不能夠得到有效的協調,很難充分的發揮嚴格土地管理的作用。從國土資源的管理部門來說這一管理制度誘發了違規現象的出現,國土資源管理過程中會造成亂收費的現象,并且在查處的過程上也比較的復雜。在新的體制下我國的國土資源的管理方面又有了一些新型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體現的最為顯著的就是在國土資源管理體制以及干部體制兩者間的關系沒能夠得到有效的結合,從而使得我國的國土資源部門處在兩者之間進行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相關的干部在晉升上有著很大的難度,最終使得地方政府和中央在財、物、人等方面的分配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進而就會造成對環境保護有著破壞的現象出現[3]。我國的土地總督察制度并非是長效的土地監管機制,所以在這一方面也進行加強改善。
2.2新體制下國土資源管理問題的對策
在新的體制背景下,對國土資源管理這一問題要想得到有效的加強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改善措施,要能夠進一步的理順在管理制度中的主從配合問題,還要能夠從微觀的事務管理向著宏觀的綜合管理進行發展。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能夠遵循制衡原則以及協調原則和法制原則等重要的原則。要有效的加強對地方性國土資源的管理隊伍建設,遇到問題要從制度上進行規范,對于經費及其人員管理實行垂直制度,有效的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在相關的法律建設上進行加強完善的步伐,要做到有法可依。同時還要能夠充分的對鄉鎮管所的作用進行發揮,對于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優先解決,在干部和地方的交流問題上要進行有效的加強,對于國家集體土地所有權保護的憲法精神要最優最大化的體現出來,在面對中央與地方國土資源收益分配方面矛盾時,采取積極的解決方案。另外,要能夠充分的利用好政策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要進行全面的謀劃,突出重點以及關鍵。要切實明確管理工作的權限,對國土資源的處置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要向相關的部門進行批準,強化國土資源的管理,充分利用國土資源,平衡國土資源的供需矛盾。對地方的國土資源管理的隊伍建設要進行強化,要能夠恰當的征收不動產稅,與此同時還要能夠將相關的基礎建設積極的做好完成,從多方面進行管理上的加強,首先要在在我國建設一個中心國土資源所,這樣在管理上就比較的方便,對其所有權要進行明確,還要對其相關的辦公設施進行有效的改善創造優良的辦公環境,并能夠對相關的國土資源的保障機制加以完善。例如:在下達一些大型的專項工作任務時要能夠對經費問題進行明確,還要把基層的國土資源所建設經費納入基層的政權建設的范疇當中,從而解決國土資源部門的工作經費和建設中缺乏的資金。
長期以來,對于外文期刊,許多高校圖書館側重保證文獻的完整性,所以對外文過刊采取了封閉型管理措施,這樣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外文過刊的文獻價值被封閉了,過刊資源的大量閑置不利于期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既浪費資源,也影響了圖文管理功能的發揮,影響了為讀者服務的質量,影響了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目前高校外文過刊的資源利用率據僅為42.2%,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提高外文過刊的管理效率,充分利用過刊的資源性,是高校圖書館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下面談談對外文過刊的開發及利用。
1.外文過刊的特點
外文過刊也現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不如現刊那樣具有連貫性和系統性。其文獻價值沒有太大的變化,同時外文過刊還具有以下的特點:
1.1資料信息具有權威性
高校圖書館訂購的外刊,都是在專業領域具有一定領先性的資料,其文獻價值較高,所有外刊都是在該專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資料性期刊,并且在所屬領域具有一定的尖端性價值,具有國際影響力,高校所征訂的期刊一般都在EI或SCI等國際著名檢索工具的收錄之中,所以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其間所刊登的雜志代表了國際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對于高校師生的學習和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利于科技演化發展的回溯,因此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1。
1.2信息含量豐富
學術的世界性,決定了國內的科研水平必須向世界看齊,及時了解國外的科研進程,明確其間的差距,這樣才決定了征訂外文期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尤其是EI或SCI等國際著名檢索工具收錄的外文期刊更是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這些期刊都以外文的形式發表,所以征訂的外文期刊即便過時,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學術價值。
2.外文過刊利用率低的原因
當年的期刊稱為現刊,而把以往的期刊稱為過刊,過刊一般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整理和裝訂,分類進行保管和收藏。過刊文獻的時間長短取決于入藏時間的長短。由于外文期刊的學術價值,過刊的學術參考價值一般比現刊的參考價值還大,因此需要積極開發過刊的資源利用率。但實際情況卻是外文過刊基本閑置,封閉管理的方式,導致過刊基本沒有讀者,過刊的利用率很低。只有極少數的一部分過刊,被讀者借閱,絕大部分過刊閑置在圖書館中。外文過刊的超低利用率,導致圖書館中大量資源的浪費。過刊豐富的信息與低開發利用是外文閱覽室的主要矛盾2。
2.1館藏情況影響過刊的利用
征訂外文期刊的費用較高,并且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由于期刊價格上漲,這與圖書館資金緊張形成突出矛盾,征訂期刊相對減少,過刊收藏也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是采購因素,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局限,不能很好的分析和掌握過刊的流通規律,不能及時了解讀者的準確需求,反饋給采購人員的信息不準確,導致期刊訂閱的盲目性,引發圖書館藏書結構的不科學和不合理。一旦形成過刊,資料的利用率就更低。
2.2圖書館的管理因素
目前,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各高校圖書館已經改變了以往手工管理和檢索的陳舊局面,實現了現代化、網絡化管理,但是對于外文過刊的管理,微機化和網絡化還沒有完全普及。這讓讀者的借閱顯得十分不方便,也是造成外文過刊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封閉式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過刊的利用。這主要是因為管理方面擔心文獻的丟失和損壞,對于過刊限制外借,影響了利用率。再有人員少不能很好地進行館藏文獻的開發,現刊下架打包,裝訂、編目、簦帳、上架、排架、倒架等工作占滿了工作人員的時間,沒有更多精力進行跟蹤學院學科建設及科研課題的研究情況,對文獻二次三次開發和報道做的很少。
2.3讀者方面的原因
過刊利用率低的原因也與讀者的因素有關,由于現代知識更新速度較快,一些師生認為資料和文獻越新越好,對現刊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對過刊則相對冷淡,對過刊問津的人很少,這也是過刊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外文過刊雖然過時,但那里面各種各樣的科技史實、數據、理論、技術和方法等卻不過時,在教學和科研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學生自身不會利用檢索工具進行資料的查詢,即便有查詢也局限在專業范圍內,其它領域的資料很少問津,直接導致高校圖書館過刊資源利用率低的現象3。
3.提高外文過刊利用率的措施
3.1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落后導致資料的利用率低,所以提高外文過刊的利用率首先應改變對外文過刊的管理模式。改變封閉式的管理方式,簡化借閱手續,實現微機化管理,方便讀者閱讀和檢索。圖書館員要轉變服務理念,從舊的思維定勢中走出來,做好數據信息的整理,了解外文過刊的使用規律,一般外文期刊在出版后的5年內是利用率最高的時間段,所以提高外文過刊的利用率,應在這5年內實行開架或者是半開架的閱讀方式,為師生提供更加方便的閱讀機會和環境,提高外文過刊的利用率。
3.2做好過刊的加工和剔舊
外文過刊保管和收藏的科學性也是提高外文過刊利用率的保證。期刊的閱讀過程中,長時間的流通和傳閱,使得期刊的外觀質量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破損、丟失等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影響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強過刊的保管,及時剔舊,維護期刊的外觀質量,也是有助于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的。圖書管理人員應定期對期刊進行清點,這種清點,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掌握一些資料的信息,總結提高資料利用率的經驗;一方面,定期清點期刊,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
3.3完善服務手段
檢索工具是提高資料閱讀率的保證,而且也是讀者與期刊之間的橋梁。實踐中我們發現,圖書館的檢索工具越先進和科學,過刊的利用率就越高。所以提高檢索工具的科學性,完善檢索系統,對 于外文過刊的利用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管理人員能夠及時跟蹤科學研究的新動向,掌握各種期刊記錄的同一專業的科研信息,給讀者以指導和幫助,使讀者的查閱和檢索更加方便和迅捷。如果可能,管理人員可以將豐富的過刊資料編制成信息文摘的冊子,分類遴選有價值的信息、成果等科研內容匯編在一起,給讀者提供定向交流文摘,為讀者查閱資料提高過刊資源利用率,提供最大的方便。
在高校圖書館中,外文過刊成為文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外文期刊蘊藏著的情報信息量,往往比現刊更有參考價值,而且外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所以雖然過時,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是一份可以開發和利用的重要資源,也是圖書館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提高外文過刊的利用率,是圖書館的工作職責,也是為讀者服務的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國土資源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而又基礎性的作用,同時它也是一切生產活動的基礎和保障,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國土資源的重要作用,必須重視國土資源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在充分保障一定經濟性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還應該尊重國土資源的效益和生態效益,并努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行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對國土資源進行必要的監督管理。但從當前的國土資源監督管理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進行加強管理和進行應對解決的,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對于國土資源監督管理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也將從國土資源的基本概述出發,對于加強國土資源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最后給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希望給讀者一定的啟示。
1 國土資源概述
廣義上講,國土資源指的是一國在領土范圍內轄有經濟、社會與自然資源的總和。其中自然資源指的是一定時間和地點下可以創造經濟價值、提升人類福利的自然因素,比如礦藏、土地、水利、海洋和生物資源等,隨著社會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自然資源包涵的范圍勢必不斷擴增,一些人們過去沒有意識到的物質也很有可能成為新的資源,比如某種礦物質可廣泛應用于某一領域,原本深埋于地下不為人所知,一旦被人們發現后,此種礦物質就會成為新的自然資源。
國土資源具有一定特質,主要體現在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數量上的無限性和有限性,有些資源如太陽能、風、水力、潮汐能、地熱等屬于可再生資源,是可以再生的。而有些資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全部礦物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對于這些資源應該合理使用;二是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和開發利用上的可變性。當前我國的國土資源在地理分布上是極不平衡的,在數量和質量上也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另外有些資源在不同的地區、不同歷史時期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下, 其開發利用程度差異也比較大。
2 加強國土資源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
國土資源總量大、資源豐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卻非常少,這是當前我國國土資源的顯著特點,也正是由于這個特點以及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加強對于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作為國土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土地資源,也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人地矛盾也變得非常尖銳而又突出,在這個時候,如果還不對其進行必要的監督管理的話,隨著人口的增多和社會的發展,這種矛盾必將得不到很好的緩解而是在不斷加劇,因此從長遠角度來說,只有加強國土資源監督管理才是最好的出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以及國外對于國土資源監督管理的重視和取得成就的同時,為了更好的縮短這方面和其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勢在必行。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除了科技競爭影響外,其還受到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如再不借鑒其他國家的成果經驗進行監督管理,仍舊采取資源過度開采和粗放的管理方式,不僅會使得我國的資源和發展需求的矛盾更加尖銳,還會影響到我國的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進程。因此加強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十分重要。
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矛盾和發展特點使得強化國土資源監督管理成為了走科學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從當前的經濟改革形勢來看,我國的經濟改革正處于一個攻堅期,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也有很多,因此國土資源管理所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嚴峻。而要想處理好發展和保護資源之間的關系,對于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我們不容忽視。
3 進一步加強當前的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
3.1 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加強監督管理
在新時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在為加強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創造著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新時期的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可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進行,并把一些監測技術、信息技術作為其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的同時也可以更好的保護國土資源。目前我們應該通過計算機技術建立起一個較為完善和先進的管理體系,逐步建立一個專門的國土資源的信息管理系統,為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做出來重要的保障。舉個例子,在充分貫徹“十二五”規劃方針的同時,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也逐步進入到了一個“國家管土地, 要靠一張圖”的新時期,通過“電子眼”監測可以切實增加監管的實效性和準確性。
3.2 加強制度的管理與思路的創新
從當前我國的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的現狀來看,在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的制度法規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這些不僅使得國土資源管理缺乏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這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加強對于國土資源管理的制度化建設,對于一些關鍵性資源和領域應該作為突破點,比如其中的土地管理問題,應該將土地管理的制度建設與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加快改革步伐。領不斷建立健全國土資源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創新我們的工作思路,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在新的時期更好的把控好國土資源管理的方向,進而努力提高我國的國土資源監督管理水平。
3.3 加強綜合執法的效力
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除了要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還應該政府的強有力的執法效力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國土資源管理成效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執法力度和效力聯系在一起的,而制度條例的落實程度才是關鍵。比如在對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的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執法力度不嚴或是懲罰措施不能得到落實等現象,這使得法律、法規固有的強制力得不到充分的體現。所以,為了更好的加強國土資源的監督管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當前的綜合執法的效力,對于那些不對國土資源進行合理使用并惡意浪費破壞的行為,我們應該堅持依法取締,及時進行制止和必要懲罰,防治再次發生類似問題。
4 結束語
國土資源直接關系到社會生產、經濟發展的命脈,具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國土資源,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土資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土資源,因此國土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基礎。從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加強國土資源監督管理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意義的,對于當前國土資源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正確面對,積極應對和處理,加強綜合執法的同時還應該轉變觀念,完善相關的國土資源監督管理機制,以此來保證國土資源的合理綜合應用,從而逐步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保障人們的根本利益。
參考文獻:
[1]宋宜明,張本增,李新霞.國土資源監督管理問題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25).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1)05-0118-02
1 我國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歷史和現狀
我國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經歷了長期的漸進過程。1957年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圖書協調方案》促成了文獻信息資源共享進程的飛躍,但由于種種原因,此方案沒有貫徹下去。20世紀80年代以后,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得到恢復,各省市陸續恢復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并逐步組織和開展了一些諸如協調采購、館際互借等共享工作。1987年,由文化部、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中國社會科學院等15部委聯合成立全國部際圖書情報工作協調委員會。該委員會組織了全國文獻信息資源調查和布局的研究工作,為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礎。90年代,全國一些重要文獻信息工作機構和學術組織紛紛以會議的、協議的形式就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問題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探討和嘗試。上海、北京等地及高校圖書館等圖書館事業較發達的地區和系統在共建共享建設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
僅就此而言,無論共享的基本模式、組織機構及實際協作方式等均沒有對1957年《全國圖書協調方案》有實質性的突破。縱觀共建共享的進程,20世紀后20年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理念基礎和工作方式,使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呈現新的發展趨勢。
2 我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體制問題
多年來,我國圖書館管理體制存在著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結構性缺陷,缺乏一個統一的協調機制。一般來說,人們情愿于縱向服從,即服從上級,不情愿橫向服從,即服從平級。因此當開展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活動時,首先要成立跨系統的協調機構。由民間自發成立的協調機構沒有強制性的行政權力,也就是缺乏行政權威。這樣,當某些成員館為了自身利益發生不符合協作組織章程的行為時,協調機構顯得無能為力。
2.2 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目前,由于我國圖書情報在進行業務標準化建設時缺乏統一的調控和規劃,大部分圖書館都是根據自己的標準來完成數據庫的建設。在對文獻信息資源的分類、著錄、標引等方面,也缺乏統一規范。這樣在館際數據交換過程中,容易造成數據不兼容、系統之間無法溝通等問題。
2.3 缺乏制度保障
我國圖書館界相繼制定了一些館際活動的規則,對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這些規則要么過于簡單,要么過于嚴格,不能很好地規范共建共享活動,嚴重影響了圖書館參與共建共享的積極性。例如,一些圖書館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終止合作,法律或制度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致使共建共享很難形成穩定的有效合作機制。
2.4 缺乏經濟支持
目前,我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發展緩慢,資金短缺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在原華東地區高校期刊協作網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全國高校圖書館期刊協作網就出現過上述現象。該協作網當初的宗旨是減少份數,不減少品種。為此特別規定參加協作網的成員不能隨意消減本館訂購的網內唯一的期刊品種,然而隨著外文原版期刊價格的不斷上漲,很多成員館無力訂購所分擔的價格較高的品種,只能削減或停止。
2.5 知識產權問題
傳統圖書館開展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時,沒有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這是因為世界各國在本國的著作權法中都制定了“合理使用”制度。這一制度為圖書館開展印刷、縮微、音像等類型文獻的館際互借、復制等共享活動提供了著作權法允許的合理使用保障。
然而在網絡環境下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必然要涉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一是共享電子期刊的知識產權問題。圖書館在購買電子期刊時都有明確的使用權限,一般只能在校園網或圖書館局域網上使用,電子期刊在網絡環境下極易傳播,所以很容易超出這個權限,從而受到出版商的指控。二是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對非電子文獻進行數字化的知識產權問題。當今國內外學術界和司法界普遍認為作品數字化是復制行為,而復制是著作權人的一項專有權,因此未經權利人許可而對作品進行數字化就要承擔侵權責任。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的圖書數量龐大,都要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工作量相當大。
2.6 圖書館員業務素質問題
網絡環境下,編目人員不僅要掌握編目、分類和主題標引等專業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知識、聯機編目和網絡通信知識。而傳統圖書館編目人員在專業知識方面對分類、編目知識掌握得比較好,但缺乏網絡信息主題標引知識,而且,網絡信息資源主題標引的難度比分類標引大得多。在計算機知識及網絡通訊方面,編目人員的知識更欠缺。因而,提高館員的網絡信息方面的素質迫在眉睫。
3 加強我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措施
3.1 建立權威的管理組織機構
在全國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具有權威性的領導管理機構,統籌全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布局、分配和使用,全面協調我國圖書館之間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制定措施督促各圖書館資源的共建共享。例如:定期組織共建共享工作會議,要求各圖書館匯報本館的建設進程;把共建共享作為評估高校圖書館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制定措施的同時,要建立相應的長期有效的監督機制,這樣才能切實保障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順利開展。
3.2 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是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因此,必須建立有約束力和規范力的標準和規范,并切實按其規定執行。(1)實現編目工作的標準化。只有各館的數據格式統一標準,才能實現數據的轉換、交換、兼容和不同系統資源的共享。(2)實現數據庫檢索的標準化。各館應盡量使用統一的圖書管理軟件,減少因為軟件不兼容而造成的問題。
3.3 強化館藏文獻數據庫的特色建設
在我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過程中,要統籌規劃,合理分工,劃分重點文獻保護范圍,減少重復和遺漏收藏。一方面是,別人做了的數據,自己就不做,盡可能利用國家圖書館發行的標準數據庫套錄,避免因重復建設帶來人力、物力的浪費和低水平的重復勞動。另一方面,圖書館應大力開展地方資料、特色館藏等專題文獻數據庫,只有獨具特色的數據才能贏得較高的網絡訪問頻率。這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效益的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模式。
3.4 多渠道籌集經費,保證經濟支持
充足的連續的資金投入,是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要保障這個基本條件,僅僅依靠圖書館的經費是遠遠不夠的,要做到多渠道籌集經費。首先,向國家或政府有關部門申請對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投入,并做到??顚S?。其次,各圖書館應該積極自籌資金,爭取社會各界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資金投入。
3.5 注重知識產權問題
圖書館在大力加強資源共建共享的過程中,要深入探討網絡環境下合理使用的方式和途徑。使國家再修訂著作權法時,既能考慮著作權人和出版商的利益,也能考慮廣大讀者和用戶的利益,盡可能擴大圖書館合理使用的權限。同時,圖書館也要積極參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并參與國際版權立法,明確圖書館合理使用的范圍,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督與制約機制,從而避免侵權,減少知識產權的爭執。
3.6 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
實現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必須有優秀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來保障。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熟悉本館館藏資源情況,通曉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務知識;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了解掌握圖書館現代化信息技術,熟悉網絡上的各種數據庫,掌握檢索方法和檢索技巧,準確判斷信息質量及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高媛.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共享現狀與對策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2).
[2] 賈萍.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現狀分析及應對措施[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7).
[3] 高波.網絡時代的資源共享[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中圖分類號: TV2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水資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資源供應的短缺對我國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是華北地區,已經處于危機的地步。隨著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這種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如今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的利用,儼然成為當今我國政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面。
一、由水資源引起的主要矛盾沖突體現分析
在我國,水資源所有權屬于國家,是為典型的公共資源,其初始分配及進一步分配都是在自然分布的基礎上由國家和地方政府來完成的,最終的水的消費價格也是地方政府制定的。由于管理體制、法制建設不完善及實施上的原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水資源使用過程中的矛盾沖突日益嚴重,對行政區域間的友好和睦相處、經濟發展、居民生活秩序甚至生命財產安全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1. 行政區域間、行政區域和流管會間及水資源消費者之間由于水資源用途等原因矛盾沖突突出
近些年來,這些單位或者消費者圍繞用水發展的矛盾不斷增多,主要體現在水量分配、徑流調蓄及水事活動間的協調方面,甚至演變為上游和下游、左岸和右岸、支流和干流、地方行政區和流域管委會間的掙水。例如,每年在黃河水資源問題上年開分水會議商議各省區分水方案時,各方爭議嚴重。出現了有的省區暗地里超量引水、兩岸省區各自挖引水渠引水等局面,幾度使黃河某些河段瀕臨斷流。在支流水量使用問題上,黃委會和流域各省份間也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很多流域省份對黃委會對該行政區域支流水量開采進行控制的做法相當排斥。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在制定《黃河水量統一調度條例》時,黃委會認為必須要對黃河干流、 支流水量進行統一的規劃、分配、調度,但是山西省要求刪除汾河、河南省要求刪除陸渾水庫、但山東省要求刪除大汶河和東平湖,意見分歧非常嚴重,在1999年至2004年間,農民圍攻僅河南、山東兩局閘管所的次數就達30多次。
2. 水資源匱乏、浪費嚴重,并且普遍存在用水定額高及效率低下的問題
在我國,農業是水資源的使用與浪費大戶,在農業灌溉上普遍使用的是“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方式,在輸水時有超過一半的水滲漏損失,利用率不到40%,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差一半多。在黃河流域,由于落后的灌溉技術、渠系缺乏防滲措施等原因,農業灌溉的用水率只有30%。西北地區這些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方,農業灌溉占用水總量的90%,但是用水率平均在30%~40%。
工業領域由于我國現用的用水設施技術落后,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10-20倍。工業用水的重復率是55%左右,而發達國家可達75%-85%。
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方面,沒有普遍形成節約用水的理念,鋪張浪費現象依然嚴重。北方城市人均用水在130升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幾乎沒有差別,但是生活水平遠遠沒有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高。并且我國城市中所使用的用水器具和自來水管網相對比較落后,僅在這兩項上水資源的浪費損失率大約在20%以上。
3. 水資源污染不斷加重,嚴重威脅供水安全,加劇了水資源的緊缺
按照水資源質量可將其分為5類。1類:符合飲用及漁業用水,水質良好;2類:污染較輕,符合地質水水質衛生標準;3類、4類、5類分別為較重污染、重污染、嚴重污染,超過這五類的水是廢水。
1987年參與全國水資源評價的河流匯中,有34%的水資源可用于飲用,達到1類標準,89%的水資源可達到2類標準,符合其他幾類的水資源綜合起來占到6%。但是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及人口數量的增加,大量的工業污水、生活用水在沒有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泊,嚴重加重了水體的污染,致使水體自凈能力不斷降低。主要的污染指標為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等。從全國范圍來看,水資源的污染正從東部向西部發展,從支流向干流、城市向農村、地表向地下進行蔓延擴散。直接影響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及農業、工業發展,同時也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在加上水資源的過渡開發,流域引水監管乏力,相應利益補償機制的缺乏等直接加劇了水資源使用過程中的矛盾突出。
二、解決我國水資源管理突出問題的對策分析
水資源短缺是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除了人口數量及氣候狀況的影響,水資源的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是導致其短缺的主要原因。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水資源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
完善水資源法,并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改變自然資源利用的觀念。將傳統的“取水權”改變為“水資源使用權”,雖然“取水權”制度是典型的使用行政手段配置水資源的方法,但是沒有考慮到到水資源經過分配后而出現的生產要素及私人財產屬性。所以在對水資源進行分配時為追求效益最大化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將“取水權”改變為“水資源使用權”之后,水資源就可稱為地區或者用水戶財產權的一部分,可以進入市場進行自由的分割、轉讓。這種做法的好處的體現是:用水者會自覺加大對用水機制的投入,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同時水資源會自動流向產出效益高的產業和地區最大限度的實現水資源整體配置效益。
其次,大力加強我國跨行政區水資源管理的立法工作。通過加強我國跨行政區水資源立法,可以強化流域管理機構的協調、處罰、仲裁職能,并且對水資源的一些具體管理工作例如水災防治、 水量調度等均出臺詳細的法規。并且要強化行政執法的規范法、法制化。要積極通過宣傳營造水資源法制氛圍來提高人民水資源法制意識,同時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及執法水平。同時各省級水利主管部門也要建立相關制度,嚴格執行相關的法規制度。
2.對水資源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實現對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具備公共產品的特征。所以在對其進行管理時要遵循客觀規律,統一對水資源進行管理。實現的前提是對目前的水資源管理行政體制進行改革,實現水利部門、流域管理部門、省級到市級水利管理部門垂直領導的水資源管理機制。
另外也要打破行政分割局面,積極實現水資源管理各部門的統一管理。通過建立主管部門為主,相關部門為輔,多層次協調協商制度,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范起來,對有關區域及利益行業的相關政策進行協調并相互制約,使地方性和行業性法規與國家的相關法規相一致,形成銜接流暢統一的管理模式。
3.完善水環境審查、監督、評價機制,強化政治力度
水體的污染往往是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利益的關系,排污企業上繳的稅也是地方政府稅收非常重要的來源,也包括環保罰款,形成了地方收入。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往往容忍對生態環境破壞。所以為做好水資源防污染工作,要從相關制度上進行安排。
首先要在水利部領導下,強化國內河流流域的監督執法力度,為保護水資源要實施異地審查制度并采取定期、不定期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將水的生態環境納入地方黨政主要領導政績考核內容之中,這樣可以間接把“講政治、 抓經濟、 重生態”的執政理念滲入到領導干部的工作之中。并且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立水質評價排行榜,向全社會公布結果。成熟條件包括科學的評價指標、調查組織及制度化的評價工作。排行榜可以鞭策水質較差的省、市進行改進,也可以使民眾及輿論對地方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參與監督,敦促地方政府改進水資源管理的工作。
三、結論
總之,水資源管理工作要依靠社會各界的力量,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時充分考慮到人們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的保證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進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進行水資源管理過程中,注重發現新問題,找出其中的原因,提出新的解決措施,不斷深入水資源管理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支撐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黃海斌. 農村水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07(12)
[2] 羅鵬業,劉忠艷. 如何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J]. 中國城市經濟. 2011(23)
[3] 史江濤,張愛國,焦麗英. 山西水資源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地下水. 2008(04)
國土資源檔案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各項工作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經過整理歸檔的文字、圖表 、聲像 、實物 、電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面臨著新的形勢和要求,如何科學地管理好國有土地,提高國土資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國土資源,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必須緊跟國家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積極加快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進程,才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發揮國土資源檔案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中的作用。
一、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的涵義及其意義
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是指利用計算機、掃描儀、圖像處理技術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傳統介質的國土資源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進而形成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的過程。國土資源檔案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依法管地、合理開發用地、解決土地糾紛、農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繳納土地租金、征繳國有土地使用稅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隨著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實施,國土資源管理制度和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耕地保護、土地用途管制、國土資源執法、礦產管理等管理職能都得到了增強,基本農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用地報批、征地實施等各項具體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規和程序,由此形成的國土資源檔案數量也日益增多。
雖然現存的具體國土資源檔案多數是以紙張為載體的紙質檔案,但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辦公自動化的逐步普及,近年來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涉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從而出現檔案的載體從以傳統紙質為主,發展到紙質載體、磁性載體、光介質載體和其它各類實物載體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如何管好用好這些內容豐富、數量龐大的國土資源檔案已成為當前檔案管理工作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將傳統國土資源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電子文件數據庫和電子影像檔案數據庫,并通過信息系統加工和計算機網絡傳輸,實現國土資源檔案的合理存儲與有效開發利用,實現國土資源檔案的社會共享。實踐表明,只有通過檔案信息化,才能更好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才能有效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率,才能更加準確、快捷、方便地提供利用,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加速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對策
(一)加速傳統載體國土資源檔案的數字化步伐
傳統載體國土資源檔案的數字化是實現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礎。目前檔案數字化的方式主要有數據錄入、檔案掃描、視頻與音頻轉換、光學字符識別轉換等方式。為了加快數字化步伐,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增加經費投入,購置數字化建設必需的設備,為數字化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實現館藏檔案數字化一般需要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建設檔案目錄數據庫;第二步是檔案內容的數字化。
建設檔案目錄數據庫是實現館藏檔案數字化的基礎,就是對檔案進行主題詞、分類號等標引項的錄入,形成機讀目錄。機讀目錄相對于傳統的簿冊式、卡片式等手工檢索工具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可以根據利用者的需求,按館藏檔案的主題類別、形成者,形成時間等重要特征分別歸類,便于利用者通過計算機快捷、準確地查找到所需的檔案。免費論文,對策。
檔案摘要,在一定權限范圍內實現檔案資源的復制、編輯等。
由于館藏檔案往往數量龐大,所以館藏檔案數字化往往需要分步進行。筆者認為,應該認真分析館藏情況,根據國土資源檔案價值和實際利用工作的需要,具體確定館藏檔案內容數字化的范圍與內容。應重點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1、利用因素。首先應選擇社會利用面廣,使用頻率高的檔案內容進行數字化,盡快滿足社會利用者對這些檔案信息的需求。
2、價值因素??煽紤]優先將有較高價值的檔案信息數字化。免費論文,對策。所謂較高價值:一是指具有長遠利用價值的檔案信息;二是指具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珍貴原始資料;三是指具有證據價值和情報價值的檔案信息。
3、搶救因素。某些傳統介質檔案因年代久遠或保存環境條件差,致使檔案瀕臨損毀,需盡快實現數字化,使之得到搶救性保護。
4、特色因素。即注重選擇本地區、本系統有特色的檔案優先進行數字化。在人、財、物力限制較多的情況下尤其要考慮這一因素。一般情況下這些特色檔案是其他檔案部門所沒有的, 它可以體現本檔案部門的特色價值。免費論文,對策。
(二)加速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的標準建設
標準化是實現檔案工作現代化的基礎,假如沒有統一的標準作為依據,各單位、各部門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必然會出現互不統一,互不協調,互不銜接的混亂狀況,其結果必將是難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因此,規范統一的數據庫形式是檔案數字化建設取得成功的生命所在。實施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就是要科學地制訂各項標準,使國土資源檔案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當前,特別要規范數字化加工的過程管理,在掃描、圖像處理數據錄入、圖文編輯等工作流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國土資源檔案往往具有成套性、動態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更要強調標準化。為了實現國土資源檔案信息數據的有效共享,就必須按照檔案數據的有關標準要求,規范制作檔案數據。一般檔案數據制作起碼要做到三個統一:統一著錄項目、統一著錄格式和統一檢索語言。同時,還要注意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土資源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打好堅實的基礎。免費論文,對策。
(三)加速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效并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專門人才的培養,以滿足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人才需求。免費論文,對策。
檔案信息化將使檔案部門管理的信息資源的形式特征、工作內容和服務模式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免費論文,對策。因此,作為現代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人員不但要掌握一般的檔案管理的基本知識,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基本技能。因為要做好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建設和利用工作,檔案管理人員就必須掌握較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否則是無法勝任工作的。所以,國土資源檔案管理部門一方面要注意吸納、引進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在職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計算機管理、網絡技術水平和檔案管理系統的運用能力,以利更好地開展國土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
參考文獻:
[1]彭健.淺談提高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水平的對策.浙江國土資源[J].2008(4)
[2]葛學俊.加強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為經濟建設服務.檔案與社會[J].2007(1)
[3]陳玲芽.論新時期的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科技信息[J].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