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8 11:26: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文地理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案例教學的準備工作是案例教學中最重要的步驟。教師可以課前準備充分的案例,讓學生看到教師對案例教學的重視,從而也提升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討論積極性,也讓學生有了一個討論的環境。學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掌握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地理知識,與同學分析本節課的地理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區域差異》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多個國家的氣候、海陸位置、緯度位置等。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教師準備的案例進行充分的討論,增強對于地理知識的認識,加強地理學習的能力。

2、案例討論的引導工作

學生在進行案例討論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在旁邊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正確的思路下進行討論,不會偏離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案例討論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學生還可以在講臺上進行發言,增強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但是,在案例討論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羞于發言。教師對于這些同學就應該加強鼓勵,讓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進行發言,同時讓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帶動著學習差一點的同學進行討論,增強學習不太好的同學的自信心。讓案例教學深入到每一個學生中。例如:在學習《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的時候,就需要討論哪些措施符合了哪幾個原則,這才需要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就會提升對于地理知識的認同感,明白案例教學非常適合高中人文地理的學習。而且,學習差一點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保持課堂紀律,讓討論的話語不能影響其他班上課。

3、案例教學的總結工作

學生在經過緊張激烈的討論中,肯定會產生對于知識的看法。但是沒有經過合理的總結,這些知識也不會成為學生自己真正學到的知識。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就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案例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并且及時的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討論;教師還需要在整個討論結束的時候進行總結,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難點與重點。例如:在進行《中國可持續發展之路》討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進行總結。教師就可以總結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從:人口、資源、環境、穩定戰略中進行總結。這樣有條理的進行總結,可以讓學生對地理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提升地理學習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的特點

案例教學的特點有自主性、探究性、實踐性三個特點。所謂的自主性就是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占據著最大的學習自主性,探究性就是學生在案例教學中能夠與同學進行知識的探究,實踐性指的就是講地理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從日常生活中獲取地理知識。這三個特點最大程度的概括了案例教學的優點,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發展,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更為高效。學生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深刻的理解人文地理的學習方法,并從教師的教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篇(2)

二、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以空前提高,世界經濟也得以快速的發展和高度的繁榮,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但是,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由過去的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人地關系也由和諧到不斷地惡化,大自然在賦予我們生命、給于我們資源的同時卻得不到我們應有的尊重和呵護。大自然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在給人類敲警鐘,森林資源、水資源不斷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等環境問題不斷增多,洪澇、干旱、臺風、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不斷加劇。從這個角度看,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不僅是發展問題,也是道德倫理問題。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更是關系到人類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將中學地理人文精神教育作為地理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歸宿點。

篇(3)

在初中地理課中,人文地理知識占據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掌握和學習這部分內容,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本文從初中地理課程中選取人文地理知識中的幾個方面闡述了人文地理知識滲透學習的重要性。

一、從疆域和行政區劃的學習,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自然地理概況

中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以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成為世界上第三大國,自然環境各異,南北溫差較大,山脈河流較廣,全國按照地理位置特點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通過這些內容的了解和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祖國的山河和自己所處的位置有個更準確的認識。

二、從人口和民族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家鄉的美好感情

我國除了土地面積大外,還有另外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人口多。我們在學習中都了解到,中國僅用占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并且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國家,貴州省就是一個漢、苗、侗族、布依等多個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我們的祖國和家鄉有更深入的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家鄉,各民族團結相處的美好感情。

三、從農、工、商各行業的分布特點學習,樹立學生的遠大理想

中國的物產資源非常豐富,因為各地域條件的不同,主導產業也不一致。農業是我國的國民經濟基礎,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水平的提升以及沿海地區商業經濟的繁榮,使我們在農、工、商各行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通過農、工、商各行業地域的不同分布特點,可以讓學生對各行業的特點有個初步的認識,并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祖國的美好建設而努力學習。

四、從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環境隨之下降。如何改善目前的惡劣環境保持可續的發展,是這節內容學習的重點。通過這些內容的掌握,可以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篇(4)

一、指導思想和依據原理

首先,心理學表明:人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是通過將知識信息加以組織與編碼儲存在大腦中,待需要時提 取的。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現各種各樣的聯系和線索,就越利于儲存和提取。正如布魯納指出的那樣:“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進構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則很快就會忘記”。因此,在區域地理教學中,注重各區域地 理事象間的內在聯系,建立整體的知識結構和網絡,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意義學習,是符合人的認識 過程和思維規律的。

第二,按照哲學的觀點,任何事物的諸矛盾中都有起決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其他矛 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個地區,盡管地理事物和現象浩繁復雜,但總有最具代表性和起關鍵作用的主導因素和 共同特征,抓住這一主導因素和區域特征,就能使教學提綱挈領,化繁為簡,優化教學過程。

第三,就地理學科的突出特點——區域性和綜合性而言,任何地區都存在著各地理要素間的相互聯系、相 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同時各個地區又存在著區域分異,從而形成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這些都使我們能夠將看似零散的內容貫穿起來,找到它們之間或鮮明或隱含的內在聯系。

第四,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區域地理教學目的絕不僅僅是單純傳授地理知識,而是要讓學生運用地理 基礎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區域地理問題。為此,就要從區域條件、問題、區域發展方向、策略這一新的視 角重新構組教學內容框架,建立一個人地關系的結構體系。

二、操作方法和教學要點

1.教材處理和教學內容設計

(1)抓住主導因素,突出區域特征

一般情況下一個區域的特征是以這個區域的自然環境作為基礎的。故而往往從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 間的邏輯關系,在區域的各個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質(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發)的和最具特色(即區別于其 他地區)的主要區域特征,并以此追尋出主導因素。如西北地區:教材是由“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我國 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灌溉農業”、“地下寶藏”和“主要交通路線”五部分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對農牧 業和交通運輸的影響分析,“氣候干旱”應是本區最突出的區域特征,“深居內陸”是形成區域特征的主導因 素。

(2)理清知識聯系,形成知識體系

明確了區域的主導因素和區域特征后,就要按照區域地理的綜合性,找出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經濟地 理各生產部門間以及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個相關的知識系列。

如:《巴西》一章是以“熱”和“大”為主導因素和區域特征,形成了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兩條主線, 將地形、氣候、水文、植被、資源、環境破壞、經濟發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3)貫穿人地關系,建立網絡結構

一個區域不論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內部聯系多么復雜,但都離不開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 結構體系。這正是新教材教學原則、指導思想和教學內容的集中體現,也是區域地理結構教學的主體核心。因 此要圍繞人地關系這個主題,將知識系列與知識系列歸類連網,找出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建立環境—資源—人 類活動的教學結構。仍以巴西為例,將上述內容橫向歸納,就會清晰地表現出這一結構體系。

2.教法選擇和教學過程要求

(1)提供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

首先要以充實的地理事實材料為依據,使地理知識“理”性的認識建立在足夠豐富的感性知識基礎之上。 為此要充分運用文字、數據、表格、圖象等資料,以及投影、錄像、電腦動畫等先進的教學手段。

(2)設置層層遞進的課堂提問

區域地理知識點、線、網的建立,實際上是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三個步驟,這里還必須有教師啟發引導的 連續性問題。它是控制學生思路,訓練邏輯思維,調動學生參與的極重要環節。問題的設置應將整體教學內容 串聯,環環相扣、層層剖析、步步深入;問題的切入既可由基本點出發,推衍出相關的知識,也可以逆向聯系 ,追本溯源。

總之,豐富的資料與精心的設問,往往前后呼應,相輔相成,使學生形成一種在地理事實基礎上的感知、 理解、最后得出結論的過程式學習。如:青藏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及影響下的農業生產,就是通過一系列資料 與問題逐步得出的。

(3)實施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區域地理豐富的內容還決定教學方法的多樣和課堂活動形式的不同,其中尤以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能 力的訓練和培養最為重要,強調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區域位置和地理事 物的分布應進行讀圖填圖的訓練;分析綜合地理事物特征和成因可采用分組討論;探討區域發展的方向、途徑 可進行“地方官”角色的扮演等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 、增長能力、樹立觀念。

(4)教給學生地理思維的方法

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將知識整理歸類,納入他們已有的知識系統的過程。這個原有的知識系統就是 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即只有懂“理”才能曉“地”。因此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 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地理學科的基本知識結構,使學生能夠運用知識結構去分析解 決問題。

(5)采用綱要信號的板書結構

這種板書一般可分為文字框架式和圖象符號式兩種。前面談到的巴西屬于前者,這里不再贅述。下面圖示 的中國農業,是以圖像符號表明我國三大農業區的自然條件、經營方式、作物種類、優良畜種等方面的知識, 是在學習完中國分區地理后復習中使用的。課堂上邊復習邊畫,形象直觀、高度概括,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6)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素質教育

前面已經談及,學習區域地理不僅是掌握區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 口觀,懂得協調區域持續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因此每學習一個區域,都要以人地關系為中心線索 ,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認識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人口、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是否協調,評價 人類活動是否合理,注意從中借鑒有益經驗和失敗教訓,探討促進區域發展的措施和途徑。

三、教學意義與優勢

實施上述區域地理人地關系結構教學有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利于學生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人地關系的結構教學貫穿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通過查閱整理資料、建立 點線網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提高了觀察能力、利用圖表的技能和分析、歸納、綜合、概括等羅輯思維能力以及 獨立探索知識的能力。

3.加強學生素質的培養和陶冶。人地關系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結構網絡的建立,使學生自始至終受到愛 國主義、國際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資源、人口、環境觀的教育。通過評價、分析區域問題和發展途徑,更能 使學生從小樹立人與環境相互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信念。

4.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程度之深,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 。

篇(5)

所謂人文素養,是指將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優秀文化成果,經過環境熏陶、知識傳遞等方式,內化為人類個體的氣質、修養、智力、品德、感情等,從而使個體的整體素質實現全面提升,它包括人文精神修養和人文知識修養兩個方面,而相對于知識修養而言,精神修養處于更高層次。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研究中,應通過對學生進行各種人文知識的傳授和指導,進而達到培育陶冶其人文精神素養的目的,使其充分發展成為全面、健康、和諧的人。

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是地理學科特點的根本要求

地理是一門文理兼備、內容豐富的學科,除了一些特定的地理常識之外,它還包括物理、歷史、文學、數學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初中地理作為整個地理課程的入門階段,肩負著學生初步接觸人文知識、錘煉人文精神素養的重要責任。因此,中學初級階段的地理課程可以說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奠基石”。

2.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是地理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七至九年級的地理課程要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學要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態度的形成、情趣的培養成為初中地理教學的根本目標,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不可忽視的環節。

3.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是地理教學方式的具體體現

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是高明的領路人和指引者,不必事事親力親為,但是在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地理事物的各種內在聯系、探索地理學科未知內容、培養對待事物和生活的態度等方面卻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指導和引領的作用就是人文精神素養培育的一個方面。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學中缺乏人文素養的具體表現

1.課堂教學側重于應試,忽略人文精神的培養

地理教學中往往要融教師講授、師生談話、小組討論、總結綱要、分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式于一體,但是目前我們的初中地理課程往往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畫出重點內容,學生單純記憶,以達到應付考試的目的,再加上初中階段的地理課程經常會被家長和老師當成是“非主課”,因此對地理教學方式的探索相對薄弱,基本上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標拋之腦后。

2.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教師與學生之間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了解,應形成彼此信任、平等、自由的關系,而目前我們的很多教師在學生面前仍然是一副嚴師尊長的面容,學生純真的想象力和判斷力在教師權威的“恫嚇”下,要么所剩無幾,要么“改旗易幟”,教師成為“一統天下”的“君王”,這使地理課堂沒有了師生的互動,更沒有了言辭激烈的爭論。

三、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策略

1.強化感性認識,培養學生高尚情操

初中地理中不乏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圖表,對于初中剛剛接觸地理學科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利用形象、直觀、活潑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等材料,把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現象展示出來。例如,在“地球和地球儀”的教學中,就可以借助幻燈片與實物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首先利用一個橢圓形的橙子引入,讓學生對地球的形狀有個初步的印象;然后,借助幻燈片和三維動畫,向學生展示衛星上拍攝的地球照片,從宏觀上給學生留下印象,也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再引入地球的半徑、周長、表面積等一系列較為抽象的數據;最后介紹一些地球環境被破壞的相關知識,號召學生愛護地球、愛護人類。通過這種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由現實到科學、由知識到情感的逐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僅體會到地理知識的樂趣,還可以間接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以及規劃未來的能力。

2.加強教師自身人文素養,提升地理教學水平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講究以情動人,初中地理教師首先要加強自己的人文素養,對學生要有豐富飽滿的熱情,對教學要有孜孜不倦的恒心,對生活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然后才能潤澤學生的心靈,才會達到師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教學組織、設計、表達、調控、反思能力,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有所貢獻。

3.重視鄉土地理教學,拓寬學生視野

鄉土地理展現了學生本地感性豐富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它是地理教材的延伸和拓寬,學生通過親自收集、發現身邊的地理現象,然后運用掌握的各種地理知識對其加以解釋和說明,在自我探究和學習中發現學習地理的樂趣,進而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懂得欣賞、玩味生活的情趣。

參考文獻:

篇(6)

一、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是時展的需要

所謂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而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簡單地說,就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經濟地理是地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區域經濟活動與生產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經濟發展的部門結構和空間結構的形成、發展、變化的規律。中國經濟地理一般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各高職院校商貿、財經類專業開設,從其教學內容看,主要包括我國地理位置、資源、人口、工農業生產布局、商業、交通運輸、旅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內容綜合性增強,人文地理知識的比重大,這就決定了該課程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獨特優勢。錢學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學是與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密切聯系的一大科學部門,是人類文明建設的基礎理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在意識和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不斷增加,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理想社會,成為全社會奮斗的目標。黨的十八政治報告也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然而,由于高職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狀不容樂觀,人文素質教育尚存在較大差距,表現在不少學生行為不文明,社會公德意識淡薄,人文素質水平不高,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因此,在高職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努力挖掘地理學科的人文因素,加強對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學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二、中國經濟地理課程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內容

1.愛國主義情操教育

愛國主義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學科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品質,黨的十也號召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中國經濟地理課的許多章節都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我國生產布局的區域差異和對國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學生深化對我國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全面認識,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素質教育的目的。如在講到我國農業生產布局時,教師就要給學生講清楚,農業生產對于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有多么重要。而我們國家在20世紀末就已經基本上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到2020年我國人民的生活將達到小康水平,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這是一個讓世界各國都為之驚嘆的奇跡。另外,由于我國有典型的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在這種氣候的影響下,我國種植農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國植物種類繁多,在歷史上對世界農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在講授輕工業地理時,教師要使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手工藝品生產的精湛技藝和悠久的歷史,四大名繡、四大名錦、文房四寶、三大特種手工藝的生產早已名揚四海,它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通過上述內容的講授,教師讓學生了解并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從而更加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環保意識教育

地理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提高地理環境意識,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是新時期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現代工業由城市到鄉鎮遍地開花,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我國工業發展較晚,許多地區在發展當地經濟時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識,生態環境意識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費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加速經濟發展,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當前,環境、資源、人口已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需要很好解決的問題,建立生態、低碳、環保經濟才是我們正確的發展之路。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我們要重點介紹我國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的布局,這些部門與環境關系密切,有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案例。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典型環保案例的講解,指導學生重點分析我國生態環境的嚴峻狀態及治理措施,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責任感,能夠自覺地用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能運用地理科學觀念,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規范自己的行為,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地區性;關注全球命運,樹立關心全球的責任感和倫理觀。

3.可持續發展觀念教育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人口、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沙掷m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即協調與優化控制人地關系,而協調人地關系正是地理科學研究的傳統主題??沙掷m發展是地理學科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在經濟地理教學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國際環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農業、工業、交通、通訊、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所涉及的內容與中國經濟地理的主要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這就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提供了較好的素材,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我國現行的礦產資源開發規定、人口政策、環保政策,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更加積極地參與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活動,實現黨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

三、經濟地理教學中人文素質的培養方法

1.將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滲透于經濟地理教學過程之中

教師應把人文素質教育與經濟地理知識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地理學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尋找素質教育與地理知識教育的結合點,把人文素質教育內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例如:結合我國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講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結合環境、資源與人類的關系等內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我國許多煤炭生產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濕地公園,這樣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間,凈化了水質,也發展了當地的旅游業。在講農業地理時可結合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塘發展生態農業的例子,對學生進行循環經濟教育。教師必須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習、注重積累,及時捕捉新的知識、信息,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在經濟地理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地選擇課程資源,如教材、電影、多媒體課件、錄像、圖片等,豐富課堂教學。教師要自始至終貫徹人文素質教育的思想,要培養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使學生的日常行為能自覺維護社會公德,能正確處理人地關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寓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會實踐之中

經濟地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學,許多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聯系密切。教師要把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使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同周圍所見所聞的事物聯系,同當地和祖國的生產建設聯系,同國內、國際時事的熱點、焦點聯系。如:通過社會實踐、春游等活動,讓學生在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中、在新舊道德觀的碰撞中,通過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借以了解鄉情、國情,認識自然,使學生感悟人口劇增、資源破壞、環境惡化、生態危機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們深刻的思考,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地理倫理道德觀。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在課堂上進行有關地理問題的討論和演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參與社區環境與發展的考察、植樹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種環境保護活動,使學生受到實際參與的教育和訓練,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內容要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密切結合,要把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及時引入課堂教學當中。

3.寓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課外活動之中

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經濟地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延伸。在經濟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經濟地理知識競賽、舉辦經濟地理墻報、舉行地理演講等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地理人文素質教育。針對日本政府對我國上演的購島鬧劇,以及我國在南海維護等問題,教師可以舉行“愛我海洋國土,保衛我神圣海疆”主題報告會等,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也可以結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校園網舉辦低碳、生態、環保、循環經濟等專題講座,開展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和經濟建設成就展覽會,進行野外考查、旅游、社會調查等,通過多種渠道豐富學生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踐,既增長地理知識,又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篇(7)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地理教學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對于教師而言,需要考慮如何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如何對教材的知識進行處理和整合,針對新教材中明顯增加的學習活動量,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等等。這些問題或來源于學生的質疑,或來源于教師的反思。對于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教師多采用撰寫教學日志或教學反思的方式進行記錄。當前,國內外對教學日志和教學反思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教師的教學日志和教學反思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它僅限于教師個人的思考或者幾個人的交流,并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如何開發教師的集體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并通過一定的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這是我坊開展“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累積機制”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義

建立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累積機制是一種新型的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合作學習方式。每個工作坊成員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以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分析、歸納的基礎上提出有待研討的問題,并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從眾多的方案中得出大家認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經教學實踐檢驗,形成“問題卡片”,在累積成“卡片庫”后,形成“校本教研超市”,工作坊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教師通過對“地理教學問題卡片累積機制”的研究,增強了教育科研意識;教師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自身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激發創新活力,找到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們在研討和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和交流,更加明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對教師的成長,尤其是新教師的快速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的模板

傳統的卡片用來記錄各種資料,方便分類檢索。我坊主要通過制作電子版的“問題卡片”模板,設計出“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的電子模板,并在工作坊這一平臺上進行交流討論,進而完善“問題卡片”的模板,提高教學的效率。(“問題卡片”模板如下所示)

“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模板

探究問題: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教案設計:劉敏紅 班級:高二(4)班

1.常規教法:講授式教學法。教師講授課文內容,同時展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提高對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的認識,并進行歸納總結。這種傳統的教法,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出現打哈欠、開小差等情況,教學效果一般。

大多數學生對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都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我打算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的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交流。因此,我采用了小組合作、匯報交流的方法開展教學,力圖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變“課堂”為“學堂”,變“講師”為“導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

2.創新教法嘗試。在教學準備階段,我先將教材內容分為“環境污染”“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看城市發展”4個板塊。課前,由各個小組的學生認領相應的學習板塊;小組成員有的負責設計腳本,有的負責查閱資料,有的負責電腦設計。我要求各個小組通過攝影、上網、查閱報刊書籍、繪畫創作等方式完成“我眼中的梧州”研究主題的圖片收集。在收集圖片的過程中,學生要明白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得有失”,因此,要從不同角度收集城市發展過程的圖片和資料。

3.小組交流匯報。各小組展示本組所收集到的圖片,介紹在收集圖片過程中的收獲和感受,闡述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兩面性觀點。

教師歸納總結各個小組的觀點。①正面作用:城市化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科技發達、社會進步和社會文明,這是城市化的主流。②負面作用:在城市化進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環境問題。

4.學生自由討論。針對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負面影響展開討論,列舉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問題,找出解決的途徑。

(1)產生的問題。①環境質量下降;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③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等等。

(2)解決的途徑。①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②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③建設衛星城市,開發新區;等等。

5.調查研究。根據上述問題或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組建探究小組,針對問題或主題進行深入具體的調查研究。

參考課題:①探討市區排污企業布局;②近年來梧州市區改善“市容市貌”取得的成效;③學校周圍噪聲污染對學生學習的影響;④企業“三廢”回收、處理和利用的情況;⑤城市垃圾處理;⑥城市“乞討部落”調查;⑦城市交通擁擠現象產生的原因與解決途徑;⑧當前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的調查。

要求:小組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內容包括以下七點。①課題的提出;②調查的途徑和方法;③調查的思路;④實施調查;⑤撰寫論文;⑥小組展示研究成果;⑦集體評價。

6.點評。在本課學習中,將教學內容建立在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的基礎上,以學生的發現和感興趣的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再調查、再討論的方式,不斷地將學習內容引向深入,體現了新課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

四、建立“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累積機制”的途徑

我們認為,教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教師深度思考與反思的過程。實施教學問題累積機制,有利于挖掘教師的創新能力,促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我坊要求每個成員結合教材、教法與學法,每天至少提出1個具有研究價值或感到困惑的教學問題,同時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每周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或每月利用學科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共同討論。假如成員們聚在一起討論之后,確實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會邀請區課題組的有關專家針對相關問題,以報告、講座及對話商榷的形式進行解答。在地理教學中,結合建立教學問題累積機制的要求,我坊形成了制作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的累積方式。我們的研究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實現:

1.問卷調查。傳統的問卷調查主要以書面提問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制成列表式或表格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回答,然后進行回收、整理、統計、研究。我們的問卷調查基本以網絡調查的方式進行,同時以工作坊為平臺,先在工作坊成員中征集問題,然后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并制作成調查問卷,最后將調查問卷分發給師生,從而收集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為建立“問題卡片”提供素材。

2.同課異構。我們認為,同課異構是在新課改形勢下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素質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它分別由不同的教師執教同一主題的教學內容,讓每一位教師參與聽課、評課。通過這種教研方式,可以發現哪種教學更有效,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還可以針對上一回的教學過程,品味其得失,剖析其不足,并對這些教學細節進行重新設計并使之變得更完善。通過“同課異構”,為形成“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提供了實踐素材。比如,教學七年級地理《日本的工業分布》一課,工作坊成員周玉嬋、彭榕君分別設計了“中學人文地理課堂導學策略”。周玉嬋老師在設計“課堂導學策略”時,請學生扮演小商人,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投資眼光到日本選址辦廠,要求學生在日本地圖上標注出廠址,并說明選址的理由。這樣的導學策略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日本地理區位的優勢,充分理解日本工業分布的規律、特點及原因,對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聯系實際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彭榕君老師在設計“課堂導學策略”時,則讓學生調查商店里的電器柜,統計由日本進口的家用電器、商標品牌或日本汽車品牌等,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分析日本工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地理分布特點、原因,將“地理在身邊”這一主題貫穿教學的始終,以活動的形式開展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全球意識、環境意識。兩位老師設計的“中學人文地理課堂導學策略”,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各有側重,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我們結合兩位老師的教學認為,周玉嬋老師的導學設計更適合于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習,而彭榕君老師的導學設計更適合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學習。這對我們進行“中學地理教學探究問題卡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篇(8)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和利用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與之相伴的卻是環境危機的不斷加深,與此同時人類對環境質量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國內眾多高校先后成立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并開設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生態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現在已分為人文地理與城系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及與其相關的各類新專業,著重培養與環境科學有關的專業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將《環境學概論》作為環境類及相關專業的主干課程或其他專業的選修課程,充分顯示了本門課程的重要性及其應用領域的廣泛性。但是,由于環境科學是介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一個由多學科到跨學科的龐大科學體系,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應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著明顯差異,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其側重點各不相同。

筆者主要依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對《環境學概論》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定位與作用、內容體系、教學方法等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革建議。

一、教學內容現狀及改革

1.課程定位

作為理科專業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其目標為“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微觀居住區的管理規劃,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董h境學概論》課程屬于主要專業課程之一,重點在于使學生掌握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之間矛盾的產生與分析,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使社會、經濟與環境三者協調統一的唯一途徑,在規劃方案的設計和應用中要重點考慮這一問題,將其納入規劃方案中;同時,在明確污染物的特征和遷移轉化規律后,了解大氣、水體和土壤污染物及固體廢棄物控制技術,為解決規劃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問題提供建議與對策。

2.課程內容體系

(1)存在的問題。由于沒有專門針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環境學概論》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兩種情況:一是有地理科學背景的通常將針對地理科學專業的環境學概論教材拿來使用,如劉培桐主編的《環境學概論》,賈振邦和黃潤華編著的《環境學基礎教程》酒屬于這種情況;二是有其他專業背景的通常將針對環境科學或環境工程專業的教材拿來使用,如楊志峰、劉靜玲編著的《環境學概論》,鞠美庭主編的《環境學基礎》,吳彩斌等主編的《環境學概論》等。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拆分的結果,由于之前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中《環境學概論》課程的內容體系就不明確,各高校在開設該課程時通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授課內容,將相關專業中的《環境學概論》課程內容移植到本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拆分之后專業目標定位更明確,因此授課內容應當進行相應調整,才能使其與培養目標相符。

(2)教學內容體系的確定。關于本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確定,筆者認為可以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課程的要求對該課程授課內容進行確定。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要求明確,畢業生應“了解環境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仍處在蓬勃發展之中,對環境科學的分科體系迄今尚未有統一的看法,但通常認為,環境科學涉及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三大學科領域,包括環境地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物理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醫學、環境經濟學、環境法學、環境管理學、環境規劃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社會學等分支學科。從“了解環境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這一說法中可以推導出在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中開設的環境學概論至少應包括以上環境科學各分支的主要內容,但是在一門概論性的課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內容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確定課程內容體系還應考慮后續課程對該課程的進一步要求,對以上內容有所取舍。

由于該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落腳點是“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而規劃中必然涉及環境專項規劃,在做環境專項規劃時重點關注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態環境等,因此這些內容理應成為環境學概論課程內容體系的主體,環境科學的其他內容簡要介紹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課程后通過選修課的形式做進一步的拓展。

二、教學方法改革

1.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弊端

(1)教學模式傳統。傳統模式均為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和強調教師的施教和學生的被教這一主要過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及其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管理與控制,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教師這一中心環節,但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忽視課堂上對學生主體作用的開發,難以較好地體現和發揮師生互動的教學技巧。時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這一教學模式并未有明顯改變,環境學概論課程也不例外。

(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單調。由于《環境學概論》課程在該專業教學中主要定位為理論學習,要求學生了解環境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側重于理論教學,多以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講授與分析為主,教學方法和手段較為單調,致使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2.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嘗試

適宜的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在多年教學實際中發現,在傳統的教師講授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適當觀看環保視頻,重點加強討論、實踐性環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下是筆者在《環境學概論》課程中的一些做法,達到較好的效果。

(1)利用課前十分鐘觀看教學視頻。筆者在近十年的《環境學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國內外的環境保護方面的視頻資料,起初是選擇典型且有針對性的內容在課上給學生播放,但是后來由于專業培養方案改革,課時壓縮,為了節省課上時間,筆者在每次上課前抽出10~15分鐘為學生播放與本次課程有關的視頻。觀看視頻直觀、輕松,對課程內容講解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深受學生歡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組織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對有效組織教學、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對主要知識點的掌握有積極作用。根據《環境學概論》的教學內容,該課程的課堂討論可涉及大氣環境問題;水資源與水污染問題;土壤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口問題;物理性污染問題(包括光,熱,聲,電磁,放射性等污染問題)及環境倫理問題。每次討論的選題或者緊密聯系課堂內容,或者緊密聯系現實生活,或者與各種環境紀念日結合。如講到生態問題時,討論過“大樹進城問題”、“三北防護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等;講到人口問題時會討論“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泄露事件發生時就專門討論“鄰避”運動及相關問題;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課一定要討論“水資源短缺”問題;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課一定要討論“環境保護的歷史”問題。討論形式多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定期的課堂隨機討論,或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或當時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主題在每章或節之后組織專題討論。討論時可開展互問互答、個人分別講述或分組討論等方式。本環節可以在學生建立對基本理論的認識之后,將理論與實際發生的現象相結合進行分析討論,為學生搭建理論聯系實際的平臺,從而加深對問題本質的理解。

(3)組織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重要方式?!董h境學概論》課程課外實踐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了解生態環境狀況及管理現狀,熟悉相關企業的污染控制設施、城市的園林綠化現狀等,這一點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尤為重要,因為規劃方案的形成就直接決定了環境保護方案的優劣。

概括起來本門課程的課外實踐活動可分為:對環境污染現象和當前環境狀況和管理現狀的認識、對環境污染處理設施和園林綠化等方案的了解、城鄉規劃過程中針對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的采用情況三大部分。課外實踐以室外參觀與調查的方式進行,主要包括對環境污染嚴重區及其產業布局的考察、對城鄉污染控制設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環境管理現狀等,以鞏固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實踐之后,重點考查學生對以上問題的理解與思考,并要求學生撰寫實踐報告,得出相關結論。

環境科學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后開始形成,目前仍處在蓬勃發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之間的一門新興學科,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因而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教學仍然處于逐漸發展和完善的階段。

筆者重點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環境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現狀,存在教學內容的固定性、教學模式的傳統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單調性等問題,問題的存在主要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及新專業課程教學尚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的影響。筆者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主要在于對本門課程的正確定位、適合本專業培養方向的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重點在于加強教學過程中的討論與實踐環節。

參考文獻:

[1]劉培桐.環境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賈振邦,黃潤華.環境學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楊志峰,劉靜玲.環境科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1-0107-02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并把科學探究列為具體內容標準的一個主題,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地理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案例式教學并不是全新的理念,最早于1870年由當時擔任美國哈佛大學法院院長的克里斯托弗·朗道爾教授創立,他在《合同法案例》一書的前言中說道:“被作為科學的法律是由原則和原理構成的。每個原理都來源于眾多的案例?!蓖ㄟ^案例使學生了解生活實際,讓他們更有效地參與探索和研究。地理作為一門綜合學科,重在說理,而理來源于眾多的案例。案例教學更適用于此,況且新課程標準人教版教材的編寫也遵循了這一原則。國內許多教育工作者也就案例教學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了解環境知識、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分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我們查閱了他們取得的成果,理論性都很強,實踐性相對差一些,尤其對我們現行的高中教材的針對性強的少之又少,急需一線教師研究適應于我們高中學生的案例教學法。

地理學教育應該是一個產生知識的探索過程,在探索知識的產生過程中,掌握概念和原理,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的本質,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而反思高中地理學教育,長期以來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教師強“灌”學生強“記”,被動學習。而忽視或漠視學生的主動探索,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通過普通高中實施地理案例式教學,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把新課程理念規范轉化為具體的運作。通過“案例式教學設計”而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形成一個體現一定教育思想觀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從而改變我校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通過兩年的新課改實踐,我們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現狀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現總結如下:

〖新授課模式〗

新授課模式分為自然地理教學模式和人文地理教學模式。

[地理教學]

自然地理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是經過科學家長期研究和實踐得出的結論。理論性非常強,比較生澀難懂,也比較抽象。讓學生自己研究探討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是很難實現的,這就要求老師的引導,深入淺出,先把理論講透徹,再把學生帶到案例中進行理解深化,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是按照一定的知識結構和體系產生的。它的模式一般為:理論提出——特例分析——討論交流——作出結論——同例推證。具體實施的過程如下:

第一步:出示理論。這一步是讓學生自學課本找到地理的基本理論。首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加深理解并同時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進行理論講解讓學生解疑,并對理論加深理解。

第二步:特例分析。這一步是提出問題,通過案例向學生提出任務,同時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上茸寣W生思考和議論,使理論融于案例中,更貼近生活實際。

第三步:討論交流。這一步案例探究練習中會出現不同的答案,學生會產生疑問,這時應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已經在講道理,學生互相討論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探究的結果是否正確,這時聽老師講已成為他們的迫切要求。教師講解火候已到,就轉入下一步。

第四步:作出結論。這一步是確保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有些學生會做探究題,可能是按照例題“依葫蘆畫瓢”,并沒有真正弄懂道理。學生是探究活動的主體。因此,在學生練習后,教師還要進行講解。講解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并從學生最困難的地方進行。

第五步:同例推證。這一步是經過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解后,得到了反饋矯正,其中大部分學生會有所領悟。為了再試探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及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再提高一步,應該進行同類案例反饋練習,再一次進行信息反饋。

[人文地理教學]

第一步:特例分析。這一步是提出特殊案例,通過案例向學生提出任務,同時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可先讓學生思考和議論,通過案例設置問題,激發學生進行探究。案例的選取采用以下幾種途徑:(1)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2)從多種媒體中選取有用的案例;(3)引導學生自己搜集設計案例。

第二步:推出理論。這一步是讓學生自學課本找到地理的基本理論。首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加深理解并同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體,新課程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教師進行理論講解讓學生解疑,并對理論加深理解。

第三步:討論交流。這一步案例探究練習中會出現不同的答案,學生會產生疑問,這時應引導學生討論。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更應該成為教學的主體,除案例的提供、課堂結束時的簡短總結由老師完成外(也可以讓學生搜集整理案例),對案例的分析、討論、結論都要由學生獨立完成,當然教師要積極創造和維護良好的討論環境和氛圍,使學生能充分討論、爭辯,教師要適時地鼓勵那些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同學發言。

第四步:舉一反三。這一步是經過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解后,得到了反饋矯正,其中大部分人會有所領悟。為了再試探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及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再提高一層,應進行同類案例反饋練習,再一次進行信息反饋。通過討論學習后能運用已經學習的理論來解決現實中的相關案例。

第五步:作出結論。這一步是確保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有些學生會做探究題,可能是按照例題“依葫蘆畫瓢”,并沒有真正地弄懂道理。學生是探究活動的主體。因此,在學生練習后,教師還要進行講解。講解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并針對學生最困難的地方進行。

〖復習課模式〗

復習課型的設計關鍵是設計好探究題,題型應多樣化。如問答題、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填表、填圖題和解答題。通過完成上述題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以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它的模式一般為:出示復習題學生做復習題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構建知識結構再出示復習題(循環進行)。

〖習題課模式〗

該課型是教師鞏固和深化知識的課型。教師在應用此課型時,首先應確定完成的教學目標,然后選擇相應的習題,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注意知識間的相互聯系,設計好一定梯度和層次的習題。通過練習,師生評議,達到學會解題,尋求思路,歸納總結,概括規律,理解、鞏固、深化知識的目的。它的模式一般為:出示習題做練習師生評議再出示習題(循環進行)。

案例教學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以案例為媒介,在課堂上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對案例所含地理原因進行提升的教學方式。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已成為地理課教學的首要任務。案例教學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將地理課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結合起來。

本課題研究就如何運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等方面做了一點淺顯的探討,旨在更好地貫徹地理學科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理念和要求,推動地理學科教學的深入。由地理的學科特點,借助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更重要。經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結合我校地理教學的成功經驗,及考慮學生的特點,通過依托地理案例的講解和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學習了地理的理論知識,還學會了科學的分析方法,提高了綜合分析的能力,提升了整體學生的地理素養。

參考文獻

上一篇: 高級醫學論文 下一篇: 美國社會與文化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 亚洲稚嫩视频在线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三级网站在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