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職稱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8 11:26: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校教師職稱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高校教師職稱工作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管是評聘結合模式,還是評聘分開模式,其實質都有悖于市場經濟原則。高校教師職稱改革的模式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職務聘任制。為此,高校教師職稱必須職務化,制度的重心必須聘任化,從人員的評價到職務的聘任必須組織化,模式的運作必須市場化。

一、職稱改革問題的起因

我國不同時期的高校教師職稱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應該說與我國當時的政治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意識形態等在某種程度上都保持著一種相適應的關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傳統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要求,正在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轉變。

在這個轉變中,作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職稱制度已經成為改革的焦點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能否有效改革高校教師職稱制度,使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這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1986年,我國高等教育系統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實施了以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為核心的職稱改革。實踐表明,這次以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為核心的職稱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在提高高校教師待遇、發揮高校教師積極性、促進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由于當時我國尚未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為核心的職稱改革難免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痕跡,因而難以滿足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再加之評聘制度本身管理機制尚不完善,運行模式尚不規范,致使職務評聘過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與不足。當然,這么評價并不是要否定1986年的職稱改革,而是要在肯定的基礎上使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接軌。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的一些具有評聘自的高校紛紛對本校的教師職稱制度進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使教師職務聘任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還有更多的學校,特別是那些不具有評定自的高校,仍然被現行的職稱制度所困擾著。每年一度的職稱運動,聲勢浩大,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而且還對教師們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把他們折磨得疲憊不堪。不僅如此,還造成了社會的攀比,不正之風也隨之興起。高校與教師個人擇聘的單一性和封閉性,造成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配置剛化,效率低下;教師流動不暢通,人才緊缺與過剩同在;近親繁殖,素質退化。這種職稱制度不利于高校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利用和隊伍建設。因此,改革現行的高校教師職稱制度勢在必行。

為要真正徹底地實現高校教師的職務聘任制,需從四個方面對高校教師職稱改革模式進行選擇。

一是在稱謂上要把“職稱”變為“職務”;二是在制度的重心上要從評定轉向聘任;三是在評聘的主體上要從社會轉向具體的高校單位;四是在運作的模式上要從行政計劃轉向市場選擇。

二、稱謂的抉擇:從職稱到職務

最早人們把職稱稱為學銜。比如我國早在1956年6月起草的《高等學校教師學銜條例》與《科學研究工作者學銜條例》就只有學銜的稱謂,而沒有職稱的提法。這兩個條例分別把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的學銜規定名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和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在此次起草的報告中把學銜明確定義為:“國家根據科學研究人員,高等學校教師在工作崗位上所達到的學術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所授予的學術職務稱號。”也就是說,學銜是某種崗位的學術職務的稱號。那么職稱又是什么呢?據《辭海》的注釋,學銜是“根據高校教師所擔任的教學工作及其專業水平授予他們的職稱”。也就是說,“學銜”就是“職稱”。因此,現在人們常把“職稱”理解為對專業技術或學術水平進行區別的等級稱號,是授予專業技術人員的“銜”或“稱號”,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樣,“職稱”與“職務”的關系就清楚了:對于高校教師來講,“職稱”就是一種崗位的學術職務的稱號,而不是教師本人身份的稱號。

但是,從“”結束后到1986年前,社會上對職稱概念的理解十分寬泛,包括了職務、職位、學銜、稱號、資格等多種意義。雖然到1986年后全國統一實行了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但職稱一詞仍被人們習慣性地沿用著。不過此時職稱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職稱一詞已被界定為區別專業技術或學識、水平、能力與成就的等級稱號,是作為反映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水平、工作能力及過去成就的標志,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一種評價和承認。其實,無論是職務的名稱還是學銜,職稱都只是代表一種稱號,一種對專業技術人員水平進行區別的稱號。這種稱號一旦獲得,只要沒有明文取消,就是一種終身稱號。由此看來,這種意義的職稱從邏輯上來講應該具有這樣一些特征:首先是不與工資待遇掛鉤,沒有數額限制,只要專業技術、學識、技能水平與成就達到一定的等級就給予相應的職稱。

其次是一旦取得,終身享用。再次是有標準控制,相同等級的職稱,評定的標準應該是相同的,不因地區、民族等原因而有所差異。最后是與使用無關,既然只是一種稱謂,離退休人員也可以參加評定。其實,這個時候的職稱已經異化了,既像是資格認證制度中的“資格”,又像是水平等級制度中的等級稱號。

職務則是指具有明確職責和權利的工作崗位。早在1960年3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及其確定與提升辦法的暫行規定》以及1978年3月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恢復和提升教師職務問題的報告》中,對高校教師職務的內涵都有明確的界定,是與工資待遇掛鉤的有一定職責要求的工作崗位。只是在當時,人們忽略了享受相應職務工資的同時還應履行相應的職責,忽略了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從邏輯上來講,既然是職務,首先就要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實現相應的職責。其次要與工資待遇掛鉤,擔任什么樣的職務就應該同時享受什么樣的工資待遇。再次要有數額限制,職務不像職稱只是一種等級稱謂,而是具體的工作崗位,根據工作的需要而設置,因此應該有數額限制。最后要求任職者具有相應的任職資格條件,相同的職務可因具體崗位不同,其任職條件也有所不同。具體職務具體要求,不可能有全國大一統的標準和要求。凡是不適合職務要求的就不能任職,即使原來適合的而現在不適合的也應退出該職務。職務既然是一種工作崗位,只有在其位,才具有相應的職務,退休教師也應退出相應職務,當然也就不能再申報擔任職務。因此,就職務而言,教師能否被聘用,首先取決于崗位的需要,其次才是自身條件。考核教師是否具備任職條件,不僅要考察其學術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實績,而且還要看其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發展潛力、自身狀況、年齡因素等多方面的情況,以便其能更好地履行職責。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就高校教師而言,職稱要么職業資格化,要么職務化,否則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職稱的職業資格(即什么樣的資格才可以從事高校教師職業)化要有根本性的轉變,這不在本文的探討范圍之內。職稱的職務化也要有根本性的轉變,這正是本文要探討的。當然,什么職稱應該職業資格化?什么職稱應該職務化?這應該具體分析。但是,高校教師的職稱職務化則是不爭的大趨勢。不論是什么高校,不管是教授、副教授,還是講師、助教,都應摒棄現有社會流行的“職稱”的概念,回歸到教師“職務”的本位上來。

三、重心的抉擇:從評定到聘任

我國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演進總是與其當時的社會背景、社會形勢、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最初的任命制到職稱評定制,再到職務聘任制,每個階段都刻有時代的烙印。1986年我國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雖然大方向是正確的,但是由于我國當時還沒有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而在具體執行時難免帶有計劃經濟的痕跡。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雖然幾經改革完善,但現行的職務聘任制仍有其不足和弊端。我國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實施以來,先后走過了三個階段,經歷了三種模式。

第一階段是評聘結合模式,也叫評聘合一模式。所謂評聘結合模式指的是教師的職稱評定和職務聘任在過程上合二為一的模式,也就是說教師申報的職稱一旦通過評審,就必須在職務上給予聘任。在實施時,一般是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高校下達各層次職稱的指標或比例,若教師崗位出現空置時,除中級以下職稱由申請人所在學校自行評定聘任外,正副高級職稱的申報,須經學校審查同意后報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高評委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所在高校即必須聘任。這種模式在過程上把崗位定編、資格審查、業績考核、職稱評定、職務聘任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用人好似符合因事擇人的原則,管理好似符合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在當時條件下對于廣大高校教師積極性的調動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我們很容易看到,雖然說評聘結合模式是以職務聘任制為核心,但實際上仍然是以職稱評定為核心,職務聘任不過是職稱評定的邏輯必然的結局而已。因而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只要評審通過,就肯定能被聘用,而且具有終身效應。

這樣就會造成三個方面的弊端:一是教師普遍重視職稱的評定而忽視職務的聘任;二是使教師特別是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產生不思進取的懈怠心理;三是使聘任流于形式;四是制約了后續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教師以評職稱為導向,對照評審條件找出自己的差距加以調整努力,而一旦評上卻會忽略對職務職責的履行。這就使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與其實施的初衷有了很大偏差,也使聘后管理工作舉步維艱。

第二階段是評聘分開模式。所謂的評聘分開模式是把職稱的評定和職務的聘任徹底分離開來,實行個人申報、社會評價、學校聘任的三段式管理。

個人自由申報,社會權威評審,學校自主聘任,申報、評審聘任三權分離。職稱資格的申報權利在個人,只要個人想申報便可不受限制地申報,沒有身份資格及其他條件的限制。職稱資格的評審權利在社會,由行業、系統或地區依法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申報人進行審查評定,確認申報人是否具有某一類別某一層次職稱的資格。教師職務的聘任權在學校,學校根據教學科研崗位的需要,對具有職稱資格的教師給以聘任。也就是說,教師只有通過了社會評審后,才有資格參加學校的職務聘任,但并不是說只要具有了職稱資格條件,學校就必須聘任。學校一般把社會評定的職稱資格作為基本的聘任前提,再輔之以其他條件綜合考慮是否聘任。

這種模式引進了激勵和競爭機制,有利于打破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淡化資格,強化聘任,推動競爭上崗,從根本上克服論資排輩。同時,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動,打破單位的禁錮,使人才成為自由的社會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評聘分開模式在實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問題主要出在社會評審這一環節。高校的聘任過程以資格為前提條件,這樣在無形中又進一步強化了社會的評審。高校教師要想獲得高校的某一職務(主要指高級職務),必須先通過社會評審取得相應的職稱資格,反過來,高校擇人也必須是在經社會評定取得相應職稱的那部分教師的范圍內進行。然而每一所高校都是根據自己所設定的崗位職務需要來聘用教師人選,針對這些具體的崗位職務進行社會評價的可靠性是值得懷疑的。社會無法詳細知道高校有哪些具體的崗位職務,這些崗位職務需要履行什么樣的職責,什么樣的人擔任這些崗位職務合適。由此可見,社會評定的職稱不一定就是適合高校崗位職務需要的。這種評聘分開模式很容易造成評聘的脫節,不是有悖人才成長的規律和特點,就是有悖崗位管理的規律和特點。

第三階段是以聘代評模式。所謂的第三階段,并不是說在經過了第二階段之后才出現的一種模式。其實在第一階段就有這種模式的雛形,少數具有職稱評審權的高校早在80年代末就開始探索適合我國的高校教師職稱模式。隨著取得職稱評審權高校的增多,這種模式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聘代評的最大特點,不是不要“評”這個環節,而是整個過程的重心從社會外部移到了組織內部,除了請有限的幾個校外專家對高級職稱申報者的學術水平進行評審外,其余的過程都在學校內部完成。也就是說,以聘代評不是不要評,而是取消了社會評審這個環節,以組織內的職務聘任過程完全取代了社會上的職稱評定過程。這種模式圍繞著聘任這個中心,采用公開競爭的方式,使職稱的稱號與職務的實際工作及職責一體化,不但有利于發掘人才、吸引人才和激活人才,而且對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打造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有重大意義。

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的最大特點是高校自主聘任教師,校內評價只是聘任過程的一個環節,聘任全過程的所有權利都由用人單位———高校行使。

高校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具體的標準對教師進行評價,來判斷其是否符合職務的要求,然后給以聘任。這種聘任制度有利于加速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校人事管理體制,提高人才評價的目的性和準確性。

四、主體的抉擇:從社會到單位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大多數高校的教師職稱制度都是采用社會評審、高校聘任的模式。這種模式的本質就是組織外評審、組織內用人,亦即現在通常所說的把申報權交給教師個人、評審權交給社會、聘任權交給學校的三權分立模式。很多人都以為,這種三權分立的模式是目前階段高校教師職稱制度的最優化模式。然而,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這三者中最后只有教師和用他的高校發生交易行為。也就是說,最后的交易發生在個人和用人單位之間:用人單位———高校選擇適合校內職務的教師個體進行招聘,教師個人選擇自己滿意的高校為其提供服務,而作為社會評審的機構(并不是具有評價職能的法人機構)只能算是與交易無關的組織外的機構。這就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來質疑,由這種機構評審出來的人是否就是適合某高校的某職位所需要的人呢?只有一個具體的高校才有可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樣的教師配置校內相應的職務,才有可能了解這個職務的責權利,才有可能對自己用人的行為后果負責。而作為社會的評審機構,既無可能也無必要清楚了解某一具體高校對某一崗位職務的具體需求,更談不上對用人的行為后果負責。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這種職稱制度模式的合理性。

不可否認,在歷史上把高校教師職稱的評審權交給社會也曾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為了打破計劃經濟所形成的頑疾———人才單位所有制和部門所有制,促進人才的社會流動,高校教師職稱社會評審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和途徑。社會評審其實質是對高校教師隊伍的一種普遍性選拔,在理論上具有面廣路寬、相對公平的優點。這種普遍性可以使高校教師在整體層面上得到標準認可,有助于高校教師素質的提升。由于社會評審統一了社會標準,因而給人才的流動提供了基礎。其實這種組織外評審的方式,在國際上也普遍存在。現在很多國際證書如項目管理(PMP)等就是通過組織外的中介機構進行評審的,由于標準統一,因而一旦通過,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就都通用。但是這種組織外的評審只是作為用人單位選人用人的參考條件,而且其參考程度也不一樣,并非像職稱制度那樣作為一種準入制度、終身制度而存在。

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今天,社會評審對高校產生了很大負面影響。社會評審的普遍性選拔與用人單位的目的往往相悖,某一高校一定崗位職務上所需要的教師,必須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特長和技能并能承擔具體的職責的人。社會評審采用的是一種通用的、普遍的、統一的標準,從理論上來講這種評價沒有數額的限制,凡是夠條件的人都應該評上某種職稱。但由于從及格到優秀即通常所說的(60分到)100分差別太大,這樣教師隊伍就在同一標準下出現了一種人為的能力上的剪刀差。具體的高校正是要消除這種能力上的剪刀差,選擇更為優秀的教師到合適的職務上工作,實現職務聘任的特殊性。任何組織內的職務設置都是根據組織的實際工作需要來確定的,不同學校的不同教師職務對具體教師在知識、技能、資格、經歷、經驗以及其他素質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前所述,這些恰恰是社會評審機構所無法解決的。

不少人都擔心,高校自己評定職稱,能保證公平公正嗎?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各個高校的校長、院長、處長等重要職務在任職前并不需要到社會上進行評價,為什么教師一定要經過社會上的評價取得資格才能被聘用。其實,將現行高校教師職稱制度中的這種社會評審模式轉變為高校組織內聘任模式,正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把聘任教師的自回歸高校,做到誰用人、誰管人、誰評價人,用管結合,評用結合。職稱評審從社會轉到組織內,有利于消除教師能力上的剪刀差,也有利于教師的合理流動。當然,高校教師的流動,也并非是越頻繁越好,也需要相對的穩定,因為教師的頻繁流動不利于學術氛圍的形成和穩定。為了使教師隊伍在流動的同時保持相對的穩定,根據美國高等教育在留人機制上比較成功的經驗,我國的一些高校可以考慮建立終身教授制度。當然,這種終身教授的評審高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嚴格把握,從比例上看一般不應超過教師總數的20%。

五、運作模式的抉擇:從行政計劃到市場選擇

正如前面所說,我國高校現行的教師職稱評定和聘任制度還或多或少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這對于我國已經實行多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從運作模式來看,我國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的根本導向出路,就是從傳統的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計劃模式轉變到現代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市場選擇模式。市場可以提高高校師資配置的效率,優化教師結構。這就需要建立和培育高等教育人才(教師)市場,而這正是我國人才市場體系建設的欠缺之項。

經過幾年的改革,盡管人們普遍認為高校教師高級職稱評得有些過濫,但各具體單位仍然還是爭著要增加評聘指標,教師個人也爭著要晉升。高校教師的職稱評聘到底應由誰來控制?向什么方向控制?在傳統模式中,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不管是宏觀總量,還是微觀結構,都由政府的行政計劃來定。而在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無論是政府管宏觀也好,還是具體高校管微觀也好,都必須遵循市場規律。高校根據職務的需要到市場上選聘合適的教師,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學術水平到市場上選擇合適的高校職務;教師受聘于某一高校的某一職務后,根據聘任合同在這一職務上實行職務權利,實現職務職責,完成職務工作,作出職務績效,領取職務報酬。也就是說,職稱評聘工作再也不是一種政府行為了。在社會上,是一種市場行為;在高校里,是一種組織行為。不管是市場行為,還是組織行為,歸根到底都是市場機制在起作用。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向社會公開提供一定的教師職務空缺,校內或校外的教師可以憑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來競聘這些職位,通過市場的雙向選擇來達到人職的優化配置。某教師在甲高校是教授,在乙高校就不一定是教授;某教師今年是教授,經過一個考核期,如果不合格也就不再是教授。這樣,社會上長期存在的職稱論資排輩和終身制也就被徹底打破。

在高等教育人才(教師)市場上,運行的主體就是用人單位———高校和擇校競聘的教師個人。

高校真正的擁有自主聘用的權利,并把這種權力面向全社會行使。教師真正的擁有自由擇業的權利,不必非在本校競聘達到晉升職務的目的。這種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通過市場的供需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無形中促使各高校不斷地提高自身吸引人才的能力,促使廣大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從而使我國高校整個師資隊伍水平得以提高。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我國的高等教育人才(教師)市場還遠沒有建立起來,更談不上成熟了。

篇(2)

從1978年開始,在原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先生的倡議下,全國高校陸續重新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然而近年來,由于受傳統教育思維定勢的影響,在高職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輕素質,重教育、輕德育的現象,高度重視外語、計算機技術教育,而語文教育則淪為可有可無的境地。

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就直接進入社會從事實際工作。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以學習應用性的專業知識為主,對于大學語文一類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特別是大量擴招之后,學生面臨就業的壓力,他們選課不能不考慮就業需要,除了專業課和要求必選的英語、政治課外,多數學生都可能選一些技能性的應用性的課,為迎合市場的需要,急功近利,關心的不再是個人整體素質的提升,而是過分重視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目前這種工具理性的價值判斷標準正日益滲入學生的深層意識。在許多高職院校,因為技術性、應用性的課程可直接有助于找工作,一些大學生就選修一些實用性的課程,而像《大學語文》這樣一些人文性的基礎學科無人問津。

目前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正呈“邊緣化”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體制上不重視,地位不明確,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第二,課程性質不明,定位混亂,教學要求低;第三,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單一;第四,師資隊伍不穩定,教師趨向年輕化。語文課程這種邊緣化的尷尬地位與其所肩負的重任及它本應有的重要地位是極不相稱的。這種邊緣化狀況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改善,必將進一步影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教學改革步伐,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切實有效的增強學生把握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

二、高職語文課程的改革

1.改革教學內容。首先是要開發適宜的教材。語文教材是進行人文精神培植的重要材料。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舉不勝舉,可謂是博大精深,浩如煙海。高職語文教材要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取適宜的文學作品,開發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高職語文教材,這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重要一環。高職語文教材可分為通識部分、專業部分、實踐(或活動、項目)部分、拓展部分。

通識語文教材的開發主要是在浩瀚的古今中外優秀作品中選取思想、藝術價值高,對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建構學生人文精神有積極意義的文章和作品。通識語文教材的選材標準和原則主要是:能培養學生對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尊重意識,體會生命的珍貴,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能培養學生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意識,增強學生與自然的“親合力”;能培養學生與人交往能力,培植學生誠信、友愛、坦率、真誠個性以及團結協作精神等的文章和作品。教材框架可按“生命”、“自然”、“愛國”、“誠信”、“友情”、“合作”……來安排。

專業語文教材應按專業分模塊來開發,其開發的主要原則是根據職業教育的“崗位針對性”這一特點,按專業崗位,分體例,分模塊來編寫教材。并且選取那些即能針對專門提高學生所學專業的相關人文素質,又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文學作品和文章。如:藝術類專業模塊開發《中外文學鑒賞》;醫學類模塊開發《醫古文》;營銷類模塊開發《演講與口才》;工科類模塊開發《常用應用文寫作》;文秘專業的可開發《公文寫作》等。教材的選材是根據專業崗位來進行篩選的,如旅游專業的語文可開發《旅游文學鑒賞》(或“世界地理文學”),選取有關世界各地的風光名勝和風土人情的優秀作品和文章。

語文實踐教材主要是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針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實習、頂崗實習以及學生工作中的一些專項項目等開發的教材,可編寫《語文與實踐》(實習教材)。該教材可以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安排語文實習周(或活動課),或穿插在學生實習、實訓、社會實踐以及專項活動中使用。目的是在真實的實踐活動中,體會語文的“工具”性以及分工協作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實踐教材的結構可以按實習類、社會實踐類、專項項目類……來安排。每一類的材料內容一般按活動或項目的申請、活動或項目的計劃(方案)、活動或項目的總結(交流)的實踐活動(項目)的先后順序來安排。

人文素質拓展的語文教材,主要是在職業教育“專”的特點基礎上,針對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拓展學生的人文素質而開發的具有“寬”特征的選修課教材。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可開發《審美教育》、《演講藝術》、《公共關系》、《新聞寫作》、《電影賞析》、《中外文藝作品賞析》、《普通話》等等人文素質拓展語文教材。

2.改革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深入挖掘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決定了它作用的對象是人的精神和心靈。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發的語文教材,選取的文本大多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這為語文教師挖掘課文的人文內涵提供了依托。文學在提升人的精神,鑄造人的靈魂方面有重大作用。教師尤其要重視文學作品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功能,重視文學作品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引領學生與文學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精神的交流”。引領學生讀孟子,領略“舍生取義”的高尚境界;讀范仲淹,領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精神;讀文天祥,仰慕他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從而實現文化精髓的傳承,人文精神的傳遞。并在一次次情感體驗中,使學生的心靈塵垢得以滌蕩,審美境界得以升華,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人文精神培養的目標。

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

人文精神的培養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的。語文教師要注重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民主平等、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他們的個性化思維和個性化性格,要改變原有的那種“一言堂”的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要從知識灌輸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主導者轉變為平等交流者,從單向傳播者轉變為互動合作者。

如案例分析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指利用已經發生或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作為個案形式讓學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是一種啟發學生研究實際問題,注重學生智力開發及能力培養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學法中對問題的分析,解決往往不設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與原方案相違背,也應該予以肯定。因此,可以說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民主,科學的教學方法。

再如情景式教學法。情景式教學法是指通過創設真實性和準真實性的具體場合的情形和景象,使學生在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情景中產生學習的需要,并通過成員間的互動、交流,憑借自己的主動學習、親身體驗完成從認識目標到達到目標的全過程。情景式教學體現了發揮學生主體性和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語文教學中采用情景式教學,把理論問題擬人化,通過活動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能較好地激活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還有學導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等。不管語文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首先要明白,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課堂上師生間的交流不應只是教師的“獨白”,而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一種互動的對話。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鍛煉思維的同時,人文精神也會得到培養。

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語文與生活,與工作以及各類實踐活動是密切相關的,它源于生活,源于實踐,也應用于生活應用于實踐。高職教育擁有大量的動手技能訓練的實習、實訓的實踐活動,這是它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要把語文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實習、實訓中,融入到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人文素養得以提高,人文精神得以培育。在學生實習、實訓、社會實踐以及語文實習周等實踐活動中,應根據語文教育所要求的能力素質和人文精神培育目標,按配套的語文實踐教材內容,有計劃,有意識地把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其中。要利用實踐活動所提供的真實環境,活生生的合作伙伴,原汁原味的現場氣氛,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成就感以及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

3.改革教學評價。在教學評價上,要注意凸顯人文精神的理念。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環節,在語文教學評價中凸顯人文精神,就應該堅持正確的評價價值取向。

首先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應該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家長和社會。評價不僅僅是教師的評價,還應該有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社會評價,從而使評價更加全面、客觀、公正。

篇(3)

0引言

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相當強的學科,是市場營銷專業的一門職業技能課,也是經濟管理各專業一門重要的職業技術課,因此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對提高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及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核心課程的建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市場營銷學》課程在全國高職院校普通開設的同時,各種各樣的教材、教學方法在不同的院校出現,雖然這樣有利于避免教學的單一化,但若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步伐的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不成功的。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和調研發現,認為《市場營銷學》課程改革相對滯后、創新力度不大,所存在的深層次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統的教學方法仍占主要地位。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仍然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主要把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即使采用案例教學模式,但采用的案例也是老一套,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有時會出現教師“一張口講,學生就知道講些什么”的尷尬局面。這種教學方法嚴重窒息了學生的創造思維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嚴重了偏離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這樣培養出的人才被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的步伐拋到了后面。(2)專業型教師嚴重缺乏。由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市場學的理論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具有從事市場營銷的實戰經驗。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專業型教師在高職院校里成為最稀缺的資源,使得教師只能從一些參考書上借鑒一些理論知識和案例給學生講解,實事求是的說,有的教師備一次課用上幾年,教學內容嚴重滯后,所授課的內容與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的潮流不相吻合,學生求知、求新、求異的欲望難以得到滿足,導致學生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嚴重“缺鈣”。(3)教材建設滯后,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明顯欠缺。雖然近幾年全國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市場營銷學》教材有幾十種,但是主要內容相互借鑒部分太嚴重,缺少特色,尤其是能適應本校學生學習的校本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從學生基礎知識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編出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校本教材顯得尤為迫切與必要。

2幾點思考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狀,筆者認為要切實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扎實有效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要在短期內培養企業所需要的高質量的營銷人才,對高職院校來說,任務相當繁重。因此必須在市場營銷專業主干課程的基礎上,對《市場調查與預測》、《推銷技巧》、《商務談判》、《公共關系學》、《企業管理學》等幾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刪去這幾門課程的共同部分,從整體上把課程內容的講授與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各科教師就能突出重點,能有充足的時間從整體上保證本專業的教學效果,課程內容經過重新組合后,教學重點和難點就更加突出,給學生能留下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以便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通過有目的的教學是實踐鍛煉后,學生進入社會,就非常容易的把所學專業知識與企業的營銷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有效防止“理論”與“實踐”兩張皮不相粘合的現象,這樣就能夠在短期內為各企事業單位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市場營銷人才。

2.2教學手段的創新

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那種把知識灌輸給學生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必須要改變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互換角色,換位思考,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認為以下幾種教學手段需要加強:

(1)案例討論

現在很多職業學校的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有限,只講授《市場營銷學》的理論知識,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很難調動起來,這樣就會陷入“學生厭學一教師厭講一學生學習興趣難以提高一教學效果不理想一學生厭學”的惡性循環陷阱,最終導致學生很難準確地理解、掌握基本理論。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論教授與案例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融會貫通,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出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可以使市場營銷的理論講授變得生動活潑、具有實用性、趣味性、啟發性,便于學生在較短時間里掌握市場營銷學原理,并能靈活運用到企業的營銷活動中,有利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角色互換

要提高《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打破傳統的教師單純教的模式,在教學設計上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課程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學生可到圖書館查閱相關的知識,可到網絡上搜索一些案例,可通過報紙、媒體等多種渠道獲取相關知識,也可以親自到企業進行調研或親自實踐,這樣圍繞一個教學主題,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到講臺進行10分鐘的主題發言,通過角色互換,學生能更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相關知識,教師除認真聽學生教授課之外,要對學生的講解進行點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循環滾動式教學

所謂循環滾動式教學就是教師把教學內容可以分成相關大類,一個階段講解每一大類每一部分,等第一大類第一部分講完之后,接著講第二大類的第一部分,如此循環下去,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對同一類知識的聽覺疲勞,可以給學生不斷補充新鮮的學習內容,有利于學生提前全面了解本課程的教學框架,避免學生出現“學著前面的忘著后面的”的現象。筆者通過對本課程的教學實踐得知:把市場營銷的“4PS”分階段的循環滾動式教學比單純的按章節依次講下去教學效果要好的多,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通過循環滾動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對相關知識掌握的系統性。

(4)情景模擬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也是一門科學加藝術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巧妙地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廠商、推銷者、顧客等不同角色,給教學相關知識點創設一個平臺,使學生把學習知識融入到一定得場景中,達到在演練中學習,在演練中提高。正如筆者曾經在課堂上講授促銷的手段時,就把男女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確立一個組長,分頭討論每一個小組要促銷的商品和采取的主要促銷手段,然后創設情景演示讓學生演示,通過這一方式,學生的參與氣氛非常熱烈,每一位學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時教師要認真的總結,針對學生的疑問和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解答和指導,這樣可以拉進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教學任務在和諧、活潑、輕松的氣氛中順利完成。

3教學考核的改革

為了有效地提高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效果,推進教學考核手段就顯得尤為必要與迫切。在教學考核中可以適當縮減營銷理論的考核成績,重點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把學生的實踐教學作為重要的考核部分,注重學生平時課程的學習成績。通過教學觀察把理論考核、實踐考核與平時成績的考核按照3:4:3的比例是合適的,這樣有利于改變傳統單純的理論考核成績,有利于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成績發揮出來。

篇(4)

高等學校實施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即職稱評審)是對教師教學、科研等綜合素質能力進行評價的方式之一。評審需要以高校教師已獲得的各方面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教師的德、能、勤、績等因素,對教師能否晉升高一級職務任職資格做出判定。而學術論文無疑是評價教師已獲成果優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個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學術論文的評定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資格評審中論文要求的現狀

目前,在我省高校職稱評審工作中對學術論文一般劃分為以下3個級別:(1)權威期刊。在國家部委、全國學會(不含下屬研究院、所和分會)、科學院所屬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或相當上述級別的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科學論文;(2)學報級期刊。在部委及所屬研究院(所)、全國專業學會及分會(不含省級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大學學報上發表或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的科學論文普通期刊。學術刊物(須有國家或省有關部門批準的刊號或準印證)或在全國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的科學論文。期刊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權威期刊、學報級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個系列職稱評審中對論文的級別、數量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在晉升高一級職務任職資格時論文的級別和數量是否達到要求是教師能否晉升的必要條件,教師為了能夠晉升高一級職務也必定會為此努力發表相應級別的學術論文這在很大范圍內對教師起到激勵的作用,激發了教師投身研究的熱情,提高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的積極性。因此,以學術論文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量化條件之一是教師資格評審中十分必要的一環。

二、評審中論文規定存在的問題

學術論文雖然能夠較好體現教師的綜合素質但以學術論文作為衡量教師能否晉升職稱的一項標準卻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術論文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以刊物級別衡量論文學術水平高低的評價體系還有待完善。(1)刊物級別劃分過于籠統。如不管是國際上公認的影響力極高的刊物或是國內影響力不高但主辦單位級別較高的期刊都算權威刊物,在職稱評審的論文規定中幾乎沒有加以區分。

僅以主辦單位來認定期刊級別的方法不夠科學。盡管一般認為期刊的主辦單位等級越高其主辦的刊物中論文的學術水平也越高,但是隨著辦刊方式越來越市場化,往往存在期刊掛靠主辦單位、一個主辦單位辦多種期刊等現象。目前,我省一般認定全國性學會主辦的權威期刊只能有一種,而現在這種掛靠和一單位多刊的現象就造成了刊物級別認定的困難,究竟認定哪一種期刊為權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門指定,其公開性、科學性有待商榷。(3)對期刊單位主辦的增刊、專刊、專輯等與其正刊在論文級別認定中沒有完全區分。(4)刊物級別高低與論文學術水平不能完全劃等號:級別高的刊物所收錄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級別低的刊物所收錄的文章不一定就差,僅以期刊級別認定論文學術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論文規定中僅以第一作者或獨立完成的文章作為職稱晉升條件,對第二作者以后屬名發表的文章缺乏評價機制。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有許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個甚至多個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將論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貢獻排除,則有失公平。另外,通訊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職稱評審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與國際上衡量作者對論文貢獻的原則不相符。在當前高校中,教師在攻讀高一級學位時完成的科學研究論文通常在文章發表時會將指導老師作為通訊作者加以署名指導老師也往往對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那么通訊作者對文章的貢獻就不應被忽視;相對的,作為被指導者的教師雖然其文章發表署名為第一作者,但是其對文章的實際貢獻力則應相應有所減弱。只有考慮每一位作者對文章的貢獻情況,才能將論文的學術水平充分反映為教師的實際能力。

(二)高校教師各系列職稱學術論文規定單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師、科研、實驗3個系列在職稱評審中均依據閩教職改[1997]010號文件執行對科研和實驗系列教師的論文要求也是參照教師系列同級別的論文要求,沒有考慮這3個系列在職責要求、工作內容等方面的區別,混淆了高校教師不同系列職務之間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設崗和激發不同系列教師從事本職工作的積極性。

論文規定沒有考慮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門類學科間的區別。對于高校的體育、藝術、美術等學科教師在職稱評審中與其他學科教師采取無差別的論文評審規定不符合這些學科通常的評價標準。體育、藝術、美術類教師更應以其實踐能力、技術水平、成果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條件,采取“一刀切”的職稱評審方式抹殺了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區別,不利于高校各個學科的發展。

(三)時間要求的規定不夠合理

在每年度的職稱評審中均對論文的發表時間有所要求,即時間需在任現職后至申報當年的12月31號之間。但時間與拿到期刊的時間往往并不相同,這樣盡管論文確定發表時間是申報的當年,申報教師取得期刊原件卻有可能在次年職稱評審會議開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規定中,若評審會議開始時無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論文不得作為當年的評審條件。這看似符合程序,卻缺少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最終造成部分符合申報條件的教師因為期刊無法及時取得而錯過了當年的職稱評審。

當前的資格評審一般耗時較長,從資格申報到評審結束往往要花費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而若申報者在這一段時間發表了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則該論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報,也不能在申報者本次晉升職稱后用于下一次職稱晉升申報。這種對時間上的規定不利于激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發表學術論文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改革論文評審要求的思考與對策

任職資格評審條件的量化是當前職稱評審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師所發表的學術論文作為評審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認為是最為容易量化的標準之一。但從目前資格評審中論文規定所存在的問題來看,任職資格量化評審在建立合理的論文量化前提下還須進一步加強資格評審的相關體制建設。

(一)建立科學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徹底改變僅以期刊級別判定論文質量的現行標準,建立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學術論文質量認定評價體系。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必須能夠真實、準確反映論文的學術水平。對期刊級別的認定必須將期刊的主辦單位、刊物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刊物是否被較權威的檢索、索引所收錄一并加以考慮。判斷文章作者對論文的貢獻力還必須充分考慮論文作者人數以及是否有通訊作者等情況。對論文學術水平的判斷還可以參照論文的被引用率、論文是否被權威檢索數據庫收錄、論文獲獎情況等方面。

當然,我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還可以引入論文的量化賦分方法,即將論文劃分若干個級別后分別賦以論文基準分,論文實際得分=(論文基準分+論文影響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數。這種論文量化賦分的方法可以作為資格評審中論文評價的一個模式,不過量化賦分應以科學的期刊級別劃分方法為基礎,分值計算還必須考慮論文引用率及通訊作者的貢獻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勵專業技術人員的論文量化賦分評價體系。

(二)細分不同學科、不同系列教師評審條件

對教師(包括教學型教師與科研型教師)、科研、實驗等不同系列資格評審的論文規定應有所區別。評審教學型教師職稱應相對弱化對科學研究型論文的數量要求,轉而可以對教學、教改方面的論文提出一定數量和級別的要求,同時在資格評審中對教學效果及其他教學實踐環節側重評價,如可以對獲得教學貢獻獎勵的教師在評審教學型教師時給予適當加分。對評審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師職稱的論文要求可以適當提高,以突出顯示研究人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同時應對其承擔各級別的科研項目立項及完成情況加以綜合考慮,對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條件突出者相應降低學術論文要求。對實驗系列也應相對弱化論文要求,轉而側重對實驗技能、實驗方法、創新水平的評價。

另外,對于不同學科的教師應區分各自學科的特點,制定不同的論文規定細則。對于體育、美術、藝術等專業技術要求很強的學科應弱化職稱評審的論文要求,轉而側重考察申報者專業技術掌握情況。

(三)建立以人為本的學術論文激勵機制

職稱晉升是當前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激勵的重要手段,而作為職稱評審重要內容的學術論文評價也同樣要以鼓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投身本學科研究、多發高質量論文為目的。

在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評審中,若申報者當前職稱為確定而非評審晉升獲得,則將時間要求定義為任現職以來是合理的。但若申報者當前職稱為評審晉升獲得,那么則會造成申報者在半年評審過程中發表的論文不能用于當前及更高一級職稱評審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應將任現職當年的1月1日作為符合評審條件論文的起算時間。

只有將二者加以區別才能夠較好銜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這一規定,才有利于全面評價申報者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論文條件,有利于調動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積極性。

建立論文評價的事后補救機制。針對符合評審條件的申報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問題致使刊物不能及時取得的情況,應同意該申報者參加當年的職稱評審,并在評審會議中由學校人事部門對該申報者的論文情況向評委會做出說明。在評審會議結束之后,由學校人事部門負責審核該申報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況。對于在日后確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報者應對當年的評審結果給予確認,對無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報者應取消其本次職稱晉升資格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職稱論文評價機制的改革歸根到底僅僅是職稱制度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崗位設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變當前評聘結合的職稱評審模式。

職稱的評聘作為高校一種自身的社會行為,不應受政府行為過多的干預。因此,改革我省職稱評審制度必須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對具備自主評審條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職稱評審權。(2)對不具備自主評審條件的新辦本科和大專層次院校加強評審指導。(3)對研究型、研究專業型、專業技能型種類型職稱,采用不同的評審模式:以評為主、以考代評、以辯代評、辯評結合等。(4)高校要盡快出臺自主評審以及崗位聘任的相關規定。(5)完善崗位管理與考核程序,制定職稱評審晉升及崗位競聘的約束機制。

無論是高校自主評審或是政府、社會組織評審,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論文規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都是關系職稱評審順利進行的重要內容。職稱評審中的論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勵高校教師投身研究、提高學術水平為導向,按照分類管理、細化評價要素、量化評價指標的原則,最終建立一個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委員會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福建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一九九六學年高等學校教師

篇(5)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253-0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教學,要求在校學生必須獲得與之相關的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在信息化技術被重視的同時,很多人似乎忘記了珠算的存在與傳承的重要性。很多高職院校、中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將珠算從基礎課轉為選修課,社會中的鑒定工作減少,有些地方已不存在,珠算類比賽被取代。筆者擬從人們對珠算文化理解偏頗的角度出發,著重研究珠算在中國文化傳承中究竟起著什么樣的作用,高職院校財經專業開設珠算課程有何意義,如何在文化傳承與創新視域下重視高職院校珠算課程的教育與教學。

一、珠算在中國文化傳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珠算在中國文化傳承中有著重要意義,在中國文化傳承中有著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一)珠算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6月14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珠算等共計510項。

珠算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它以算盤為工具,以算理算法為理論體系,運用口訣、通過手指撥珠進行數學加、減、乘、除等運算。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這一偉大創造,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珠算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屆會議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得知這一消息,作為一名在高職院校從事珠算知識普及教學的教師,我感到歡欣和鼓舞。申遺成功意味著珠算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珠算文化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信息化時代有了新的價值取向。

二、高職院校財經專業開設珠算課程的意義

珠算課程既是一門綜合科學技術基礎課,又是一門專項計算技能課,開設珠算課是大學生加強專業與非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必修課程,所以高職院校財經專業開設珠算課程具有重要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

中國珠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珠算文化歷史積淀的結果,是珠算人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的結果,是中國人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對激發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民眾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產生了積極影響。

高職院校開展珠算教學活動,既是教學、技能培養和就業的需要,還能以此活動為載體,傳承與弘揚珠算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學習動力。高職院校等有關部門當責無旁貸,將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二)發揮珠算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珠算課程是一門技術性、操作性、實用性很強的課程,主要包括珠算加減、珠算乘除等訓練模塊,通過技能訓練,以動手操作為基礎,調動手、眼、腦協同參與,這種多元化的綜合訓練,不但能使學生提高技能學習的信心、積極性,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動作協調、連貫,做事認真嚴謹,反應敏捷,快速高效,準確無誤,培養韌性和持久性。調查反饋結果顯示,珠算技能訓練不但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好途徑,而且也是學生養成良好職業行為習慣的好方法。

(三)傳承與弘揚珠算文化是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

珠算教育事業,在人民掌握政權之后,才有了長足的發展。以來,我國的教育部門從1950年起在學校廣開珠算課,財經、商業院校和一般中等專業院校也都開設珠算課程。但是,由于珠算教師缺乏專業訓練,或缺乏珠算教師,一般教學效果都不夠理想。80年代職業教育大發展,凡開設財會、統計及管理專業的學校均開設了珠算課,這些學校為了使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狠抓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包括珠算在內。同時,為適應社會對珠算的迫切需求,廣泛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不拘形式的珠算教育,專門教授珠算的珠算培訓中心、訓練班也應運而生。

然而,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電算化的普及,珠算的價值受到質疑,珠算的理論及文化內涵被忽略和淡化,珠算運算技能逐漸被替代。珠算課程在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中處于可有可無地位,有些學校把珠算課程列為選修課,甚至不列入教學計劃之中;社會中的珠算鑒定工作也越來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復存在;珠算比賽活動被珠心算所取代,參與對象是兒童,而面向社會或高職院校的珠算比賽基本被冷卻。很多人認為,在信息化時代,珠算的計算功能完全被計算機所取代,算盤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少,認為珠算沒有存在的必要。產生這些想法的原因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珠算的計算功能,認為它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工具,不了解珠算不可替代的多種功能和作用,沒有從珠算教育和文化傳承角度重新認識珠算存在的意義。

三、文化傳承與創新視域下高職院校珠算課程的教學探索

(一)充分認識珠算獨特的優勢

珠算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珠算和計算機原理一致,算法程序相當,方法技巧相似,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仍不失其先進性。珠算獨特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珠算技能可以提高運算速度。珠算使抽象的數字計算在算盤上得到形象的再現,如果訓練得當,它的運算速度可以遠遠超過計算機,速度快,準確高效,靈活方便。除此之外,珠算還具有啟智、益智等功能。

(二)改革珠算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1.選用合適的珠算教學方法。珠算教學有兩種教學方式:一是注入式,二是啟發式。所謂注入式,就是教師上課時按教材內容逐章逐節講解、舉例、演算,最后布置作業下課。整個過程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對任何課程都不適宜,尤其是珠算教學。另一種是啟發式教學,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進行分析,運用比較、分類、概括、具體化、系統化等思維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授乘法定位時,先在教學算盤上演算125×40=5000,演算后,算盤上只有一檔有一個上珠靠梁,空擋表示零,于是提出問題:積數有幾個零?怎樣才能避免多寫零或漏寫零?這樣就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集中到所提問題上。之后再講定位方法和定位的重要性,就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抓緊基本功訓練。任何一門技術都有其基本功內容,珠算也不例外。要想學好一門技術,必須從抓基本功鍛煉著手。珠算的基本功主要有:指法、口訣、記數、看數、運算等內容。

3.精講多練。所謂精講,就是教師以簡練而又生動的講授把教材內容闡述清楚。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和難點,配備相應的練習題,準備一些課堂的小比賽,讓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習動力,培養學習興趣。

(三)定期組織珠算技能鑒定與比賽,加大表彰和宣傳力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珠算的科學和實用價值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識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和高度評價。當前,在不斷探索實踐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珠算又被賦予了新的功能,為發展素質教育、培養人才開拓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

站在傳承、弘揚與發展的角度,各高職院校要樹立大珠算觀,通過珠算的宣傳,借助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要求,恢復珠算課程和普及珠算教學,加大珠算師資培訓,既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擴大了財經類專業必修課的學習、訓練和鑒定,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珠算綜合應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和職業意識,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了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專業技能與職業技能的對接,為將來的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高職院校將成為傳承與弘揚中國珠算文化的主陣地之一,發揮出自身在傳承與弘揚中國珠算文化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參考文獻:

[1]趙慧.珠算教育漫談[J].考試周刊,2014,(45).

[2]王麗.論文化傳承與創新視域下的珠算教育[J].珠算與珠心算,2014,(4).

[3]潘群.媒體組合在職校珠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思――教法新探,2014,(18).

篇(6)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定位與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本課程承載培養市場營銷專業熟悉國際市場慣例和規則以及掌握外貿業務具體流程的專業能力的任務,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必修課程。

二、學情分析

(一)基本學情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一般較為端正,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分析,這些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較弱,但內省智能較突出,能自律、按時完成任務。交流交往能力較強,擅長分組合作。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掌握了市場調查分析能力和經濟學基礎理論,具備商務英語基礎,掌握計算機、互聯網知識,能熟練使用PPT制作軟件。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學習目的現實,希望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能直接應用到工作中或取得較高的考核分數從而獲得獎學金,理論學習興趣不足,缺乏意志力、易出現學習障礙,學習方法單一,學習動力不足。

(三)學法指導

針對以上學情,采用任務驅動,開放、互動式的多樣化的學習方法,模擬真實外貿工作過程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均以積極評價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課程內容的選取

針對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和以上學情,將課程內容按真實外貿過程設計為五大任務14個子任務。其中,任務三合同簽訂和任務四合同履行為本課程學習的重點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任務設計

任務名稱 分項任務

任務一 交易前準備 國際市場調研

尋找客戶

資信調查

任務二 交易磋商 建立業務關系

出口報價核算

還價成交核算

任務三 合同簽訂 合同條款擬定

簽訂合同

任務四 合同履行 商檢報關

制單結匯

落實貨款

備貨出運

任務五 業務善后 核銷退稅

索賠理賠

四、教學模式與方法手段

(一)教學方法設計總體思路

本課程按照高職項目化課程改革進行教學設計,選取教學模式為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即把進出口業務流程設計為一個完整的項目,用五大任務驅動這個項目。這五大任務均是企業或職業活動典型工作任務,以外貿合同為主線,基于真實工作過程而設計。每個任務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組成,又分成進口和出口兩個分支。

(二)教學模式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具體操作為,在學期初,將每個教學班劃分為六個任務小組,分組時注意氣質搭配、知識結構搭配和性別搭配,分小組完成各教學任務。

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每個任務小組的成員相同,但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中的任務不同。在理論教學中,各任務小組按區域構建模擬貿易公司,組內確定公司內部職位。每個模擬貿易公司對應一個外貿區域,分別為:歐洲、亞洲、中東、美國、東盟和非洲。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分小組扮演船公司、進口商、出口商、進口地銀行、出口地銀行和以海關為代表的政府機構角色,完成外貿工作實訓。理論、實踐教學穿插、同步進行。

理論教學把課程內容分為進口、出口兩大分支。實踐教學則是按外貿流程實施,具體過程為:由進口商、出口商經過交易磋商環節簽訂外貿合同,在以海關為代表的政府機構、銀行、船公司參與下共同完成合同的履行。

(三)教學方法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各任務所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各有不同。教學方法選擇總的原則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表2所示。

表2 各任務主要教學方法

任務名稱 教學方法

任務一 交易前準備 任務驅動法

啟發式教學

任務二 交易磋商 角色扮演法

任務驅動法

任務三 合同簽訂 案例教學法

分組討論法

任務四 合同履行 分組討論法

啟發式教學

任務五 業務善后 案例教學法

任務驅動法

(四)教學評價

對于學習成果如何進行量化考評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課程旨在構建多元化、全方位、過程化課程考核體系。考試以行動過程為導向,重過程考核。為了更好地構建以上考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考試改革的探索,方向如下:總評成績=理論成績(70%)+實踐成績(30%)。其中,理論成績(70%)為末考筆試成績,在理論成績中,加大實操考核力度。實踐成績(30%)構成如圖1所示。學生實踐成績中,每次任務由教師對于學生分組完成情況打分占40%,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況打分占30%,學生各小組互相評價打分成績占30%,每次任務三部分成績相加為學生實踐成績。

篇(7)

隨著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了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一一課堂:為什么先進的教育理念難以真正落實?為什么“三維”課程目標仍然游離于我們的教學表面?為什么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走向形式主義?為什么我們的老師仍然很累、我們的學生仍然很苦?等等,種種潔問最終集中到了一個話題—“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國內有效教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其實就是伴隨著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腳步開始走進我們的視野。筆者結合近年來的學習和思考,擬就“什么是有效教學”、“為什么要追求有效教學”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實現有效教學的策略”等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概念的解析—什么是有效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學會到會學;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想學到樂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衡量教學的有效與否并不是指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認真,也不是指學生的學習是否努力,而是看三維目標的達成度,看學生能學到什么或者學得好不好。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當前,在人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作為一種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內涵豐富的教學,教師們對于有效教學有著各種各樣的理解,但是歸結起來不外乎這樣幾個維度:

首先,從兩個不同角度看:一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是在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觀等教育教學理論下提出的一種教學思想,是課堂教學行為的指導;二是作為一種教學策略,給課堂教學提供一系列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測性。

其次,從有效教學的要求看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我們課堂教學永恒的目標,即實現有效教學;第二個層次應該是課堂教學更高的追求—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

第三,從教與學的過程看,包括教師有效的教和學生有效的學。教師“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進是立竿見影的,能夠即時顯現的;間接促進是著眼于長遠的。相對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長效,這兩種效果要同時兼顧。學生有效的學習指通過學習學生獲得了進步與發展。

二、時代的呼喚—為什么提出有效教學

(一)學校教育的客觀需要

在經濟學領域、企業注重的是經濟的效益。與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一樣,學校也追求教學效益。追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這次課程改革的專利,從有學校教育以來,課堂教學的效益就應該是學校教育必須注重的。因為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發展的需求是無限的,作為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于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提倡有效教學,對貫徹新課程理念,克服課堂教學“形式化”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現狀的迫切要求

目前在基礎教育課堂教學中,無效或低效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為了追求成績、升學率,那種“片面的、短視的”傳統的教學效益觀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三)課程改革的題中之義

按照我們這次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教學,其核心是反對低效的教學,追求最大教學收獲的教學。是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資源狀態下追求最大的教學收獲的教學,是綜合利用各種策略與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的教學。

三、策略的探討—如何實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有效教學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習中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學都必須追問和考慮的。”課堂教學既體現了教師的素質,也體現了教師的智慧。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程背景下每位思想政治教師都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一)課前精心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政治學科獨有的與時俱進的的特點,使我們的教師在備課時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我們的備課要素相比于其他學科也更加豐富。備課也應該講求效益,實現“有效備課”。政治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至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鉆研教材、篩選時政,精選、整合有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前提,是決定著“有效教學”的理想能否兌現為課堂教學實踐的關鍵因素。教學內容的精選、整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認真鉆研教材是精選、整合有效教學內容的基礎和前提。新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和載體,需要每一位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分析教材所滲透的學科思想、方法,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為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提供可能。

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觀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對教材科學地使用或“再度開發”,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據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用活,體現在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用實,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

②合理整合社會熱點和學生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在“課程資源”視野中,有效教學既包括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對“網絡資源”、“現代教育技術”、“社區資源”等所有可資利用的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按照新課程理念,備好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這次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高中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既有強烈的求知欲,又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因此,教師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課堂仁要真正能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使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落實到每一天的課堂上來,備課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既了解一般情況,又了解個別差異。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在以往學生知識水平、能力來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否則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練習。

(3)制定全面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一與把握越好,并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高中政治新課程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三維目標在課程實施中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才能提高目標達成的有效度。

(二)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核心環節

首先,有效“講授”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講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處于被動的靜聽狀態,單調乏味,如果內容過多或過長,就極容易使那些注意品質不佳、記憶力差的學生少有獲益。傳統的教師講授難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總是源于某種過度的、不恰當“講授”。但是,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講授”仍然作為“有效教學”的一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顯得至關重要。我們認為,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但是并不完全排斥教師的“講授”,而是對教師的講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一直以來,好教師總是那些善于“講授”的教師,好的“講授”也總是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 其次,有效“提問”與“傾聽”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于教師能否有效地“提問”和“傾聽”。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師將關注的焦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而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提問的關鍵在于“問題”的有效性。只有那些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只有那些學生通過思考和研究能夠解決的問題,才能使學生有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有那些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夠得到發展和提高。另外,“問題”的有效性還在于提問方式的選擇,思維的深刻、問題的語境等等,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會通過怎樣的方式去思考和研究。

有效教學還意味著教師要善于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在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善于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其實在聽課中我們發現,許多課堂中生成的亮點,就是教師在有效傾聽的時候發現并運用個人的教學機智實現的。

最后,師生互動是有效教學的關鍵。課堂是主戰場,因為有效教學的理念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課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終的有效,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摒棄他們或隱或顯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

(三)及時進行課后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當完成某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后,總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及時和不斷的反思。反思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又如何發展?反思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實際,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反思課堂教學策略是否恰當?反思的策略就是寫本課教后小結,就一節課的內容安排、教學設計、情境創設、活動設置、方法運用和即興調控等方面記下心得體會、經驗教訓或理性思考。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寫總體的成績與收獲,力求新穎有意義;寫局部的做法與經驗,力求獨到而實用;寫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力求解決而提高;寫過程設計的缺陷與教訓,力求深刻而警醒;寫學生的創造智慧與評價,力求激勵而發揚。要體現“以小見大”,從細微處人手,點滴細節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籠統反思,抽象而不著邊際。通過這一課堂教學自我反饋的好形式,促進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加強教學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

(四)建立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評價體系對新課程有效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評價體系。課程評價對課程的有效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內容、標準以及評價的方式、方法,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教學效果,影響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學生素質的提高程度,影響著課程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影響著有效教學功能的轉向與落實。可以說,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評價工作的效應,取決于評價工作各個具體環節的落實情況。因此,重視促進學生和教師發展性的評價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不斷激勵教師和學生,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是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徑。我們只有明確重過程、重情感、重個性、重發展的評價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評價、注重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原則,確匕發揮課程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實現有效教學。

(五)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然要求

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必然要求教師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么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人。所以,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人淺出,左右逢源。

上一篇: 經濟學專業論文 下一篇: 高級醫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成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 |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