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8 11:26: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村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鄉村教育論文

篇(1)

二、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鄉村學生健康的情感

藝術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一個人對美的認識與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密切相關。鄉村中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啟蒙階段,而這又與學生對美的認識息息相關,因此,藝術教育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美國哲學家、教育家蘭格曾說:“藝術是情感的客觀表現,也是本性的主觀反映”,藝術對人的情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對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藝術蘊含著視覺之美、聽覺之美、秩序之美、禮儀之美、和諧之美,藝術的美無處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學學生自身卻無法領會到其中的真諦,這就需要藝術教育課程在課堂中有效地實施,去引領中小學的學生去感受和領悟。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為了培養中小學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藝術教育在課堂上高質量地實施。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益心,這就強調了藝術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并為此提供有利的依據。

三、藝術教育有助于提高鄉村學生的整體素質

眾所周知,藝術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斷地激勵著學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斷地積極向上,越來越獨立自主、人格高尚。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就更有其積極的作用。因為在筆者的親身經歷和查閱資料中得知,鄉村的藝術教育不論是從師資、設備還是態度上都和城市里有著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強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必將能夠提高農村整體素質。正所謂一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藝術教育帶著提高素質教育的理念步入鄉村中小學教育的課堂。為了提高鄉村中小學學生的整體素質,鄉村中小學的課堂中藝術教育必須和其他學科一樣,引領著鄉村中小學生前進的步伐。

篇(2)

做任何事情思想首先是第一位。有人說“蘇北與蘇南的差距在于人的思想上。”于是我們通過辦學習班,印發宣傳材料、出版報櫥窗,向農民傳遞外面形勢和致富的信息。使它們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從“要我致富”變成“我要致富”。

(二)以點帶面,樹立典型

俗話說“光說不做是空話”。在提高農民思想認識后,我們緊接著做的是點上培養。近幾年來我校與縣水產局,鎮水產站,農推中心,勞動所等單位掛靠聯系,并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無償地向他們提供技術。并扮演了“紅娘”的角色,將他們同有關科研院校聯系起來。使這些基地真正走上了“低投入,高產出”的致富道路。同時也是廣大農民真切的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就是財富”。

(三)確立為民服務的觀念

在成人教育上農民最反對也最不能接受的是有償服務。如果聽說某一學習班要交多少費用,他寧愿睡覺也不愿去。針對他們這一想法,在工作中,我們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觀念。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通過各方努力,幾年來共無償面向廣大的農民舉辦了有關水產養殖,水稻培育,裁剪與縫紉,產業結構調整、WTO知識等幾十期講座。受訓人數多達6000多人次。對農民的增產增收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經過不斷努力效益已初具成效。

二、鄉鎮農村建立健全網絡,提高為“三農”服務的水平

由于我們成人教育的對象是成人,所以就決定了我們只能開門辦學。成人教育與基礎教育以及其他教育不同,我們把它總結為五個不固定(學員不固定,時間不固定,地點不固定,教師不固定,層次不固定)。為了避免這個缺陷,提升成人教育品味,達到成人教育效果,我們以本校作為成人教育主陣地,建立了鎮、村、組的三級教育網絡,專人負責,層層落實。鎮級成人教育專門成立了成人教育辦公室,設立了校長室,培訓處,專門負責各村組成人教育聯絡、全鎮成人教育學習班的舉辦、成人教育自考以及成人教育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成人教育領導工作。村級成人教育由村支部書記掛帥負責。設立專門場地配備有關圖書資料和設備。在鎮成人教育中心的領導下定期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并有創造性的開展計劃生育、思想道德建設等思想教育活動和本村組的一些致富能手的經驗交流會。在時間安排上,主要利用農閑季節以及長假雙休日,便于各類人群參學,受到了農民的歡迎,教育、教學效果顯著。

篇(3)

城中村改造后,隨著財富的倍增,村民之間的經濟差距也被放大了,因此村民之間階層分化明顯。有少數人由于改造前地理位置優越,又有經濟頭腦,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而改造后又憑借補償款做生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有部分村民沒有什么技能,文化程度低或缺乏做生意的頭腦,僅靠一點補償款維持生計,生活水平逐漸下降;還有一部分村民生活水平介于二者之間。這種階層分化,極易造成村民心理上的不平衡,形成社會隱患。

(二)素質障礙帶來的不文明行為問題

為獲得城中村村民文明行為現狀的第一手資料,筆者對衡水市前里馬村和青楊樹村的部分村民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出以下兩個典型特點:城中村村民在對市民文明素質認知和行為層面具有較大的差距。城中村村民在文明行為的過程中,明顯的存在著公共意識不強的問題。

二、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問題分析

(一)自我價值感低,理財能力不足

拆遷暴富后的非理性消費,其實質是一種精神需求的滿足。因為自我價值感比較低,需要通過買好車、買高檔服裝等最直接、最簡潔的表達方式展示自己的財富,炫耀外在的價值。如果僅是如此,還不至于造成對社會的巨大危害。但是人在沒有更高的價值需求時,低級的需求會表現得更強烈,極易滑向犯罪的深淵,而且這種不適當消費,助長了一些人的消極人生觀,從長遠看,其淪為無業人員甚至返貧的情形將可能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因此,應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知識技能短缺,主觀進取缺乏

知識技能短缺,是造成差距增大的客觀原因。據調查,衡水市前里馬和青楊樹村村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總調查人數的60%左右。雖然改造前也存在這種情況,但因為那時大部分村民的收入來源為出租屋,因此知識技能的短缺對收入的影響沒有明顯顯現出來。而改造后,火爆的出租屋經濟消失,村民需要其他的收入來補充,所以這就與他們的職業相關,而職業又與知識技能相關。知識技能的不足使得他們難以獲得之前的收入,社會經濟地位逐漸下滑。缺乏積極進取精神,則是造成差距增大的主觀因素。城中村出租屋經濟使得許多有勞動能力的年輕人,既不勞動也不讀書,成為主觀剩余勞動力。

(三)教育效果不佳,監督制約不力

城中村村民不文明行為特點的形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宣傳效果不佳。在對城中村村民群體的走訪中發現,目前關于村民的教育僅僅是停留在零散的宣傳教育上,并沒有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規范教育。監督制約不力是村民文明行為有失偏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村民面對新的生活環境,一方面需要重新學習新的生活行為規范,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習慣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影響,仍會出現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這就需要必要的制度懲罰措施,不斷對他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負強化,從而消除新市民的不文明行為。

三、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對策及建議

(一)反面警示,正面引導

對于拆遷暴富帶來的非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大量直觀的事例促其警醒。采用多種宣傳渠道,比如故事欄、露天電影、社區舞臺宣講眾多暴發戶在短時間內敗光家產的故事。并對作為消費主體的年輕村民進行重點教育,使其明白他們的富裕與勞動、智慧無關,純粹是搭上了城市拆遷改造的“快車”,帶有某種偶然性與僥幸。另一方面,要加強正面引導,幫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打理財富。昆明市聯盟路街道開展的“立志工程”就十分有效。他們聘清專業理則師給村民們講課,深入淺出地教村民正確的消費、理財觀。村民是最實在的人,看到哪家哪戶賺了錢,自然就會跟著投資。

(二)務實培訓,轉變觀念

為解決村民知識技能短缺的問題,應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就業培訓。首先,要了解培訓對象。政府可通過調研,詳細了解城中村人現有的文化程度,就業意愿與就業傾向,結合市場需求,加以引導,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其次,要突出實效性。重點開設了計算機操作、電了裝配、電焊工、鉗工、園林綠化、家政服務、縫紉洗燙、小區保安等培訓班,做到急用先學,學以致用。在培訓的同時,要引導村民轉變觀念。

篇(4)

本文作者:袁玫工作單位: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在價值多元化的社會轉型期,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面臨著社會期待與現實體認的矛盾、時代要求與自我評價的沖突,特別是在新課改中,自我受到挑戰,能力受到質疑,角色被要求改變,自我認同受到影響,其矛盾、沖突和迷失都有意無意消解其職業認同感。教師職業認同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受到個人特質、文化、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2]而職業認同是一種與自我概念、自我感知緊密聯系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客觀條件和外部人員評價的影響。因此,要突破農村學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困境,應從外部環境與教師自身二方面著手。創設具有人文關懷的客觀環境“以人為本”的呼聲在教育領域里早已如雷貫耳,現實反映出農村學校教師群體往往被忽略了,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更是缺乏人本主義的關懷,許多農村學校依舊是“一個哨子、一塊壩子、幾個皮球”的有限體育教學條件,從一定程度上而言,農村學校體育教師職業的認識偏差也正是由這些物質條件所引發的。良好的工作環境,正是人性化尊重的外在體現,能從學校獲得各種精神和物質的回饋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都希望的。基于現實需要的人文關懷應得到全方位的關注和落實:第一,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上,政府應通過系列性的政策、法規來調整地區、城鄉間的收入分配,逐步縮小城鄉間教師的各種差距,為農村學校教師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第二,教育主管部門及農村學校負責人在學校管理工作上,應從實際出發,解決好體育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理順各種關系,實施真誠關懷,為體育教師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教師職業認同是教師促進自我成長的內動力,是指個人對所從事的職業在內心里認為它有價值、有意義,并能夠從中找到樂趣。[3]對當代農村學校在崗體育教師而言,很多時候,不是能力能否勝任的問題,而是能否對職業的認同而產生積極的態度和情感。個體職業生涯中有“用生命回應職業的需要”和“用職業實現生命的價值”的兩種職業狀態存在,調查顯示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幾乎都處前一種狀態。因此,讓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對自身的工作有高層次的價值認同感是當前的必須,針對現狀,增強其職業認同感的路徑有:一是革新教師評優評先的制度,增加體育教師評優評先和晉升職稱的機會,激發工作熱情;二是創新進修培訓方式,多渠道、多手段的解決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進修機會少、培訓時間短、內容缺乏針對性等問題,突出自我發展的個體構建指導;三是建立校本專業行動綱要、確立共同的專業愿景、形成平等互利的專業共同體,使體育教師在專業實踐過程中獲得專業的樂趣、成就感和專業發展。重視“個體專業化”,提高個體專業自我意識教師個體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學習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4]要真正實現專業化發展,加強個體專業自我意識是基礎和前提。在制度化“校本培訓”的引領下,通過業務學習筆記、定期閱讀教育專著與教育教學論文撰寫等形式,將過去的發展過程、目前的發展狀態和以后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結合起來,用已有的發展水平影響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程度,用未來發展目標來支配今日的行為,增強自我發展的責任感,確保專業發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其內容包括:認識教師是一種高自律性的職業、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確專業精神、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智慧等方面的自我意識;重視對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專業發展的過程意識、狀態意識和規劃意識。強化“專業認同”,養成個體專業自覺行為“教師的生命是從教師職業開始的,教師在自己的職業中和工作要求中尋找生活的滿足。因此,教師必須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的發展和進修同自己的職業緊密地聯系起來。”[5]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專業化依賴于、取決于自身對專業活動的認同、接受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活動,這個過程即為體育教師的專業自覺。實現專業自覺,重點是認同自身的職業,從完成專業認同到養成專業自覺行為:一是通過定期的培訓進行強制灌輸,使個體了解體育教師職業與專業的基本特點以及道德要求,督促與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二是要求個體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的獲得,使之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感悟與體驗專業的價值,建構屬于自己向往的精神生活世界,創造性地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不斷地梳理自身的教育經驗,逐漸形成理論性較強的教研成果。重視“專業反思”,建立個體專業發展規劃。當教師專業認同具有較高層次時,教師個體就能夠進行自覺的專業反思,并主動地把專業活動當作一項任務去思考,并在反思中感受到快樂并主動地參與變革專業活動。農村學校體育教師要實現專業發展,必須在對專業發展的環境、個人的專業需求和發展水平進行深入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自主設計與自我規劃。在設計規劃中,應重視專業反思,主動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把教育教學創新作為體育教師個體專業自我發展的重點。具體步驟:第一是分析自我,全面認識自己能力、興趣、優勢及缺陷;第二是分析環境,把握專業發展的大方向,把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社會、學生的需求結合起來;第三是確立目標,形成專業發展愿景,列出優先發展領域、長期與短期目標等。第四是擬定發展路徑,設計行動方案。堅持“行動研究”,形成專業化發展自主能力教師行動研究,是為了教育教學實踐本身的改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在行動研究中,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創設問題和設計方案,明確行動研究過程的計劃、實施與反思三個環節步驟,在“行動”方案實施中,注意對實施結果進行觀察與反思,重視對“行動”全過程與結果總結。在立足于學校體育教學這一最基本的專業活動形式上,可“跳出”學校教育謀發展,把專業發展的資源和思路拓出學校教育,把個人專業發展置于社會與時代的背景之上,如:與不同行業人員接觸交流,關注其他行業的發展趨勢,從社會生活中吸取養分和靈感,從而改善自己的專業實踐,拓展成為一個專業自主和“自由”的體育教師,敢于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方向,開展富有成效的個性化研究,堅持長期關注、探索,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自己的“理論”,并由此弘揚并輻射教育整體,感悟教育真諦,提升個體專業發展水平。

教師整體素質主要取決于教師專業化水平,個體專業自我意識是影響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因素(內驅力),它對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起關鍵作用。以校為本的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是推動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切入點,也是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個體專業成長的根本途徑。增強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專業自我發展意識,督促在崗體育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自我規劃,優化專業知識結構,開展教師行動研究,是農村在崗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

篇(5)

1.教育管理部門重視不夠

許多鄉村學校至今仍把守著應試教育這根"纏身令",以提高升學率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師的工作成績。加之鄉村學生從小就受一種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脫離農村的"傳統"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統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學,只要是高考范圍之外的課程,一律不去“浪費”時間。基于這一思想,體、音、美自然成為可有可無的"小三門",被視為正常教學的附屬品。

此外,鄉村小學大都實行包班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躍、又有一定體育愛好和體育素質的包班教師,還可能靈活地給孩子們安排幾節體育課;反之,孩子對體育活動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這對于無數渴望運動、愛好體育的兒童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2.體育師資缺乏并質量堪憂

師資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校在某學科領域的教學水平。鄉村體育師資嚴重"貧血",多數學校無專職體育教師,其專業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據對某縣中小學校的調查顯示,僅有73%的中學和45%的中心小學配備有專職體育教師,在全部體育教師中,畢業于相關專業的又僅占體育教師總數的33%,即使這一部分人,為考核工作績及晉職評優的需要,又有近半數改教了數學、語文等"主課",體育只是兼教,教師的專業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學設施嚴重不足

教學條件是學校的教學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又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促進。但許多鄉村學校因對體育教育的漠視,不可能投資于體育教學設施的改善。有的學校連一塊普通的墊子也沒有,更談不上橫箱、踏跳板、體操棒、音像及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還有的學校即使有一些體育教學設備,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學,而只在少有的公開課、比賽課時偶爾亮相一下,其余時間則束之高閣如同文物展覽。

4.教學不規范

不少鄉村教師,尤其體音美老師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和借鑒學習,也少有本地區同行之間定期的教研活動,對國內外最新教育動態及先進的教學方法知之甚少,教學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數教師無法勝任新《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諸如對韻律體操、民族體育等要求感到力不從心;不少人不會備課,缺少教學資源,更無從設計規范的教案,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體育課上教師教得很吃力,學生學得很乏味,單一的教學形式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針對我國鄉村學校反映出來的上述問題,迫切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

1.改變思想觀念,提高對體育教育功能的認識

要改變當前鄉村的體育教育狀況,應首先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各級管理部門及廣大鄉村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大綱》要求實施體育教育;加強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在鄉村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途徑,使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正確處理和解決"正課"與體音美等"副課"的關系,讓鄉村體育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使其真正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主力軍。

生活在廣闊農村的鄉村學生,時時處于大自然這一活動大空間內,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城市學生所不及的,一些鄉村民間體育活動更是鍛煉身心的獨特"武器"。

2.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

根據廣大農村體育師資嚴重不足的現狀,為基礎教育輸送人才的各級師范學校應結合社會需求,體現靈活而有針對性的辦學原則,如利用暑假及業余時間函授辦班;縣區中學師范、進修學校利用本校條件開設短訓班,并要求學生除搞好文化課學習之外,加強專業訓練,做到多能并兼;此外,縣鄉也可利用假期時間聘請教師,有組織地挑選鄉村學校有條的體育教師,集中輪訓。在此帶動下,在崗體育教師更應鉆研業務,研究教學方法,讓校園內你呼我喊,你追我趕,處處出現體育氛圍。

3.加強對教學設施投入,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

篇(6)

任何教育都是功用性與理想性的結合,沒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理想是教育活動的指南,是教育行為的向導,也是動員人們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農村教育的理想是什么?從農村教育功能的價值標準來看,抽象而言有兩個方面,即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與之相適應有兩種“定位”模式,即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我們習慣于站在社會立場上強調其社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人的主體性,忽視了個別差異,影響了人的自主能力的發展;而現在農村教育的社會功能又強調了什么?農村教育是否只強調社會功能而無視人的發展在教育中的地位?理想的農村教育在這兩者間的施行現實及成因,正是本文力求探討的問題。

一、農村教育理想缺失的表現

(一)從教育的社會功能看,農村教育并未滿足農村社會需要,造成教育理想的缺失;表現為教育目標單一,沒有形成適應農村需要的教育質量觀。

農村教育發展緩慢,沒有培養出與農村需要相適應的人才,這與農村教育的目標錯位有關。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根本問題,在于其目標的單一應試性、唯城市性和離農性。農村教育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村教育,把應試升學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和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不是面對全體學生,而是面對少數尖子學生;不是面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圖促成學生智力均衡、全面的發展,而是偏重于知識的傳授;在知識的傳授方面,不是立足于農村實際,而是偏重于傳授與高(中)考相關的知識。農村教育把目標定得如此狹窄,其結果是,一方面,本地教育的空疏無用日漸顯明,人們對教育失去了應有的熱情;另一方面,則與升學與否以及升學的質量作為評價農村學校的主要指標,把升學率的高低當作改變農村面貌的同義語。這樣,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農村教育不應用精英型教育的質量標準衡量大眾化教育的質量。

實施素質教育歷來是農村教育的薄弱環節,素質教育的三個要義,即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關注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但不少農村地區教育仍以升學率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好壞,他們認為主科專業知識教育就是素質教育,并且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學校教育教學中仍偏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仍偏重對高才生的培養,忽視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仍偏重升學的題海戰術訓練,忽視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我國一直強調縮小城鄉差別,農村的教育要為農村的建設服務,但現實是農村貧困地區耗費了有限教育資源,為發達地區作了無償貢獻,難以達到為農村的建設服務目的。二十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我國農村教育的功能是“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兼顧升學”。90年代中后期起,中國農村社會全面轉型,“已經造成農村教育不一定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事實。重點應是‘為農村社會轉型服務”’。ya]農村教育面對這樣的要求,應不斷進行調整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從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看,農村教育中忽略了“以人為本”、“發展個性”的教育理想。

在進行農村教育時,我們應該確認教育的三個面向原則,即面向個人、面向市場、面向未來。面向市場、面向未來中十分重要的就要為農村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保證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即是確認面向人、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的是教育不僅要傳授給人謀生的技能,同樣是人自我完善、成長發展的途徑和過程。

在農村教育中,且不說地方經濟困難造成教育硬件嚴重不足,又不說地方教師學科結構是否合理,我們只說在實施過程中的偏差。“學以致用”當然不錯,但絕對化恐怕亦有弊病,愛因斯坦也說:“‘教育是什么?’當一個人走出校門,忘了所有的具體知識,剩下的就是教育的結果。”這段話發人深思,我們必須改變那種實用功利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的過程中對人予以充分的重視,否則與科舉何異?

自有教育以來,人們就在追求促進人的發展,亦即發展人的個性。農村教育對提升人的地位、人的價值、生命質量的作用如何?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反過來說,如果教育不能提升人的社會地位,只是把人培養成某種思想的奴隸、某種知識的工具,而不是以人為本,不能促進人的幸福,那就不是文明的教育。所謂人的地位的提升反映在四個方面,即發現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發揮人的力量,發展人的個性。這四個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也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基本性質。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將生活在農村,關注農村學生的生命過程,就需要“學校的育人目標應該越來越‘渺小’,從過去培養一個完美的人,到通才,再到現在培養一個充實的人’.

具體地說,關注學生的生命過程的現代教育質量管理目標不是考試成績,而是健康的體魄、基本的文化修養、必備的勞動技能和充實的精神等。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在教育活動中最充分地表現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的教育。教育活動的主體性要求就是要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主動探索,讓學生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并最終取得教育成果。教育活動的創造性要求就是要為學生提供發現新知識的途徑和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不要以對待物的方式對待學生,否則,人會被異化為一架機器,失去主體性和創造性。總之,要使教育的主要目的回歸到“幫助個人計劃他們自己的生活,使個人更充實、更有價值和更幸福。”在教育中重視了人的發展,才能保證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村教育理想的缺失原因探析

農村教育在一些方面并不像社會所要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在我們理性地看待這些缺失時,發現是有其現實性的。

首先,從整個社會結構來看,農村教育的不平等會造成農村教育理想的缺失。

中國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二元分割性。它是一種雙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表現形式是,在城市和農村之間進行整體分割,形成“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別,其實質內容是,政府有限的教育經費向著城市學校和各級學校中的“重點”傾斜。其直接結果是,分屬于兩種制度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利的實現程度截然不同,不同的社會成員及其子女必須宿命地面對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從分教育層級來看,高等教育所獲得的公共資源遠遠多于基礎教育,為了創辦一流高等學府,上億的財政撥款往往投給幾所辦學條件已經相當不錯的大學,而農村中小學校危險教室改造的經費,則要通過農民集資或希望工程的方式解決,落后地區尤其農村地區教育經費由縣級財政籌集,連起碼的教師工資都不能保證,教學設備、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這些都直接導致農民的受教育和培訓機會減少。“這樣一種不公平教育資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陸學藝說,“其結果就是使廣大農民和貧困階層陷人結構性、制度性的機會不公狀態,在參與市場競爭方面缺少足夠的能力,因而也就缺少適當的向上流動機會。”在農村義務教育列為教育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后的2004年,根據《中國教育報》夏天對174個地市和縣教育局長的問卷調查結果,超過50%的農村中小學“基本運行經費難以保證”(這意味著國務院規定的“三個確保”在一半以上的農村地區沒有實現),有58%的農村學校危房改造經費無法落實,超過40%的小學仍然使用危房,超過30%的農村小學“粉筆論支有限發放”,接近40%的農村小學“交不起電費、有電不敢開電燈”,而缺少課桌凳的小學也接近40%。另外,“大學畢業生當教師需交費錄用、工資拖后發放”的農村中小學則接近10%ova〕總之,在諸如師資的配備、教學條件的改善、課程的開設等方面,農村教育都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保證,以致于影響理想農村教育的實施,這是在進行農村教育改革時應清醒認識到的現實。

其次,從農民受教育的心態來看,也會造成農村教育理想的缺失。

從受教育的動機來看,自古廣大農民把教育看作是改變自己命運和地位的根本途徑,因此,送學者或求學者的動機非常現實而單一,這就是學而做仕、學而經商、學而從軍、學而務工,總之,學而跳農門。受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以求改變門風、光宗耀祖,以圖老來有養、病來有靠。一句話,農民受教育的動機和出發點并非直接為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為科教興農,而是為了謀求一個穩定的職業,一份穩定的收人。

農民是最講實惠的,而當今的新的“讀書無用論”,也是因此而產生的。農村貧困地區大部分農民子弟因家庭困難很勉強才讀完初中,而少數農民子弟幾乎花完全家的積蓄或借錢才讀完了高中、中專、大學,本指望跳出“農門”找份好工作,但近年來的現實是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無奈回家務農,現在所干的農活還得跟長輩從頭學起,讀書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于是部分農民覺得倒不如讓子女早點回家務農,還可以節約開支,增加收入。這使得農民對教育的理想不過是停留在一個較低水平層次上,影響了農村教育的發展。

篇(7)

1 職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客觀上存在的問題

1.1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重普教、輕職教的情況仍為普遍,造成職教生源很差。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根本不會選擇技校就讀,這是不爭的實事。在現實生活中,鄙薄職業教育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許多人把職業教育視為“次等教育”甚至“末流教育”,認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途”,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技工教育在幾乎取消分數線的情況下,招生仍然十分困難。招收進來的學生更是五花八門,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1.2 經費投入不足不平衡。在經費投入方面,普高和技校的投入極不平衡,目前技工學校的經費主要靠收取學雜費來維持運轉,職教經費主要轉移到學生身上來負擔。由于認識不足,關心和支持職業教育的社會氛圍不夠,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1.3 良性循環的培訓機制還未形成。一方面輿論界在宣傳,技術工人成為“香餑餑”、“高級技工的年薪超過研究生、大學教授的年薪”、“××單位急招高級技工”、“高級技工人才青黃不接”,另一方面,高級技工人才培養機制仍然未能真正形成,高級技工很難從職校培養出來。學生就業火爆僅是一種表面現象,表現在學生就業的崗位技術含量不高,穩定性差,流動性大,只能作為企業廉價勞動力使用。企業許多技術含量高的崗位,技校生難以適應。

2 針對以上情況應采取的措施

2.1 樹立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辦學理念。可持續發展觀認為,人類的發展要與自然的發展相和諧,當代人的發展要考慮后代的發展,自己現在的發展要考慮未來的發展,自我的發展要考慮他人的發展。技工教育應致力于“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致力于從目標到課程結構、內容到方法形式上突出“職業核心能力”的系統改革,這種改革有必要進行雙向拓展,既關注技能培訓重心的高移,滿足受教育者提高技能層次的需求,增強辦學的可持續發展潛力,也關注向高等職業教育的提升,架設升學“立交橋”,滿足受教育者向提高學歷層次發展的需求,實現中、高等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對接。誠然,這種雙向拓展對于相對薄弱的技工教育而言是艱難的,但采取從部分課程和特色專業著手,進行循序漸進的改革依然可行。在教學改革上,要揚新教法,運用多元智力理論指導教學改革實踐,開展分層次教學、行為引導型教學等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教學方法,提高培訓質量。在培訓手段上,可更多地采用多媒體課件和仿真技術手段,模擬工作場景,鍛煉和培養學生解決未來職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的能力,并加強與用人單位和其他機構的聯系與合作,提升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共同培養適應市場變化需求的、與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發展相和諧的,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2.2 樹立面向市場的辦學理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頭十年的技術與教育計劃”指出,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不僅是靠需求驅動的,而且是靠發展需求驅動的。技工教育應主動并適應超前于經濟的發展需求,其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就蘊藏在主動靈活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變化進程中。這里不僅僅有個技工教育進行適應性改革的問題,而且還有個堅持穩健發展以超前意識估計社會需求變化的問題。首先,學校應密切關注和多方收集來自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用人信息,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的導向作用,設立相應的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機構,充實人員,掌握、運用好市場信息資源。通過與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實現信息聯網,實現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信息的溝通和對接。其次,技工教育應在成人教育、在職培訓以及職業性基礎教育的領域有所作為,拓展領域,完善功能。如果從培養目標上兼顧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從辦學層次上兼顧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從辦學機制上兼顧不同層次與不同需求,從培訓形式上兼顧脫產與在職、一次性與分段培訓,全日制與業余等多選擇性,那么職業繼續教育特別是專門性的職業技能開發,在科學創新技術更新形勢下所迫切需求的技工教育,勢必會進一步繁榮起來。如果把技工教育發展的思路進一步發散,開展面向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職業基礎培訓,面向城市打工族的職業技能培訓,面向社會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轉崗和創業培訓,面向出國人員的國際勞務輸出培訓,還將拓展出一個具有強勢需求的大市場,技工教育將大有可為。

2.3 推進專業和課程體系的創新。依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適時調整、改造和創新專業。建立科學的專業調節機制,保證專業的適需性;建立與能力為本相對應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改變專業設置重復、課程模式雷同、辦學層次單一的現狀;逐步推行“訂單式”的課程體系,在培訓平臺上多留“接口”,使用人單位、學生都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課程菜單,從而滿足多樣性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品牌和形象是市場經濟中企業發展的成功之策和綜合競爭力的外在標志,也是技工學校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謀求發展的制勝之道。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品牌戰略,把技工學校做大做強,做精做優,做專做特,做出名氣,樹好形象,是技工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策略。

參考文獻

1 梁建梅.中職教育生源危機的成因與解決設想.中國職工教育,

2010(4)

篇(8)

【中圖分類號】G633.2

據全國婦聯2008年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5800萬人,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高達28.29%,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廣泛存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與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一、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現狀

(一)學習生活負擔較重

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進城打工掙錢養家,因此留守兒童家庭的日常生活擔子就落在了老人和孩子身上,留守兒童除了白天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放學回到家要做功課,要做各種農活,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七八歲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做任何雜活,大一點的則要幫助大人到地里做農務,小小的年紀就擔起了生活的重擔。

(二)物質生活水平低下

留守兒童所在的地區基本上屬于較貧困的村縣,僅靠父母外出打工的勞資難以維持家庭的日常開銷,因此經常可見寒冷的天氣下,留守兒童的衣衫單薄,鞋襪破陋,家里和學校教室因買不起煤炭而蜷縮過冬的現象。此外,留守兒童基本處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身體發育階段,但都因為缺乏營養而身體瘦弱矮小,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身體的健康成長

(三)缺乏精神關愛

農村留守兒童大都與家里上了年紀的老人相依為命,隔代的代溝、溝通不暢等問題都使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長期堆積,得不到解決,便形成了心理疾病。他們每天接觸的環境是固定的,接觸的人群是有限的,接觸的新鮮事物甚少,父母不在身邊,能夠與之交流內心真實感受的對象缺乏,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與寂寞是城里的孩子難以體會的。

二、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法制觀念淡薄

由于鄉村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局限性,外加沒有定期的職業培訓,致使專業素養存在不過硬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的教育范圍基本上包括語文、數學、政治等基礎性課程,有些偏遠山區甚至連英語課程都沒有開設,更沒有機會接觸到有關法律思想方面的知識了,導致留守兒童法律意識淡薄,在遇到自身及家人的合法權利遭受侵害時,不能及時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二)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大部分留守兒童正直青春期,這個時期是極易產生心理問題的年齡,由于父母外出,他們缺少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學校又沒有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輔導機構,問題產生后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排解和解決,往往會使一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健康問題,輕者會存在性格孤僻、心理自卑等問題。

(三)普遍缺乏理想信念,沒有形成系統的價值觀

由于環境封閉,條件有限,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對我國基本國情、黨的基本路線認識不清,對愛國主義信仰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涵蓋的內容一知半解,認為這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無關,更談不上理想、信仰、追求和學習奮斗目標。

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農村留守兒童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于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三觀的正確引導和規范,留守兒童的思想意識便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不是僅局限于眼前簡單的書本知識,理想、信仰、精神境界的不斷追求與探索比書本知識更能豐富一個人的靈魂,當然前提是要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因此,加強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變得任重而道遠。父母教育的缺失可以從學校和親友中得到彌補,形成學校與家庭間的聯動機制,多關注留守兒童內心世界的變化,多與他們溝通,傾聽他們的內心感受,為留守兒童多送去一些關懷與溫暖。我們不僅要使留守兒童身體茁壯成長,更要使他們的人格健全的成長。

(二)有利于留守兒童家庭的幸福和睦

孩子不但是國家的棟梁之才,還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和家庭的全部寄托,對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來說,他們最擔心和最牽掛的莫非就是自己留在家中還未成年的孩子了,父母不但要擔心他們的學習狀況,更牽掛家里的孩子是否安全、健康、快樂。因此,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更有利于留守兒童家庭的幸福和睦。

(三)有利于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

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城市和農村教育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眾所周知,我國農村人口高達9億之多,在全國總人口數中占絕大比重,因此,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是我國政府職能的重中之重。只有農村教育水平與城市教育水平旗鼓相當、二者平衡發展,我國的整體教育事業才能真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青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三農問題"是我國在奔向小康道路上需要妥善處理與解決的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其中農村兒童的教育問題、農村家庭的和諧穩定問題、農村社會的文化發展問題等等都是"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成員是社會的組成者與建設者,只有每個個體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基本的生存與教育權得到保障,家庭才能和諧團結,社會才能穩定,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四、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政府以及社會

第一,全社會對留守兒童的認知和關注離不開新聞媒體的報道與宣傳,但目前宣傳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新聞媒體應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客觀報道,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的氛圍。社會公益組織、慈善組織應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號召有愛心的社會人士、社會企業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無論是金錢上、物資上還是情感上的幫助,都是值得倡導和鼓勵的,多一點對留守兒童的關心與關愛,讓他們知道全社會并沒有遺棄他們。

第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關注中國青少年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其業務范圍里的第三項就是:組織開展和資助開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項活動。筆者的建議是每學年的寒暑假組織農村留守兒童開展夏令營或冬令營活動,可以參觀高校,參觀當地博物館,科技館,活動地點可以是父母打工的城市,既能讓留守兒童與他們的父母短期相聚,又能增長他們的見識,開闊眼界,讓他們有機會走出閉塞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了解外面豐富精彩的世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留守兒童的理想、追求,給予他們學習的動力,使他們更加明確今后的奮斗目標,對于留守兒童的成長也是大有益處的。

篇(9)

育的目的是通過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最終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吳志麗從“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推知“農村教育也應是為了實現農村子弟的自身發展,為了更好滿足農村孩子的發展需要,實現農村的經濟發展。”[1]歐劍和陳小偉建議將農村教育教育目的定位為“為農服務”,包括推進農村社會的文明進程、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和培養各種適用人才、為農村發展服務。[2]這類從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的角度來定位農村教育,希望通過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社會服務現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短期可以起到明顯效果,但是也具有很強的局限性,無法滿足農村教育全面發展的需要。培養合格公民。這類專家是從農村教育的對象并結合教育本身目的來探討農村教育目的定位問題。

篇(10)

課堂理論性灌輸和實踐教育教學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形式,其中實踐教育教成為關鍵的教學環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部分高校可能過于重視課堂理論教學環節,卻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不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中,必須積極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較高的教育教學效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教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的問題,教學中大多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大多沿襲“滿堂灌”現象,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環節較為薄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方式強調理論需要灌輸,加強課堂理論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對理論教育的理解程度。但部分老師授課形式較為單一傳統,教材教學中缺乏創新的案例,忽視了理論課的開放,從而降低教學效果。部分高校教師只注重教育信息從師到生的單向流動,導致學生對理論產生反感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學效率的提高。

1.2 教學實踐無章可循

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仍局限于課堂教學,由于實踐環節無章可循,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明普遍存在以下現象:沒有擬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大綱,缺乏晚上的教育體系;教學要求及教學標準不明確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管理工作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時劃分為“課內”、“課外”,從而減少了實踐教育教學總時數。

1.3 操作難度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具有宏觀、廣泛等特征,不利于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的順利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難度高,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難以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課堂;難以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組織;實踐教育教學效果評估較為困難等。

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對策

2.1 合理設計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中,首先根據課程內容的性質與特征,落實各項實踐教育教學目標,明確設計教學方法和途徑的分類。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包括:基本原理課程、中國化課程、日常思想品德及法律行為規范課程等類型。各類型課程相輔相成,各具特色,側重點各不相同。比如,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進行調查社會專題,了解社區到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歷史,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解,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法律與思想品德類課程教學中,可根據實際的理論教學進度,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與校園環境,積極開展以下社會實踐教學活動,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學生思想道德調查”等,通過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形成規范的思想道德行為,增強社會實踐教育環節的可操作。

2.2 實現教學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為了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其關鍵在于全面整合學校、社會、教學資源等,提高校內外教育力量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在實際的教學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拓展到實際的社會生活中,統籌結合學校與社會教育資源,比如:“三下鄉”活動、社團活動、結合考察和實習實訓等。同時,制定統一的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方案,整合相應的教學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比如,在每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合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由教學主管院系與相關的部門根據課程的主要內容,從而制定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落實可行性的考核評估辦法,并共同組織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

2.3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綜合素質

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正確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確保較高效率的理論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從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做到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同時,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水平,注重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次教學,有機結合教材、教學與社會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參觀和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學習先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方法,實踐教育教學環節中正確指導學生開展高效的實踐活動。

2.4 指導大學生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

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文明禮貌意識、助人為樂意識、愛護公物意識、保護環境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民族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歷史使命意識等。比如,通過利用校園宣傳欄、櫥窗、宣傳碑、板報等環境進行宣傳詮釋國內外名人、名言、名句等,從而對學生的為人處事原則及其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在于提高廣大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指導中,應該指導大學生體驗機關、企業、農村、社區等環境生活,積極參與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等活動,在各實踐活動中了解我國具體國情,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2.5 推動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建設

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必須從源頭抓起,高校黨政領導必須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原則,設立實踐性教育教學專項基金,為制度、人力、經費、交通等條件的實施提供充分的保障,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順利展開。同時,應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文資源,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址、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資源,進行建設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在各項社會實踐活動鍛煉中進行磨煉學生奮斗意志,使其形成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大多存在形式單一、無章可循、操作難度高等問題,通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綜合素質,實施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積極推動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建設進程,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樹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作者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毛廷貴.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廣西教育,2010,30(18):41-42.

[2]張麗,賀彥鳳,王桂枝.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12,30(11):160-161.

上一篇: 巖土工程畢業論文 下一篇: 經濟學專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 亚洲无线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