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25: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巖土工程畢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 :巖土工程 畢業設計 質量
我校對畢業設計質量十分重視,但近年來出現畢業設計質量下降的現象,為保證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在對有關院校畢業設計指導經驗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巖土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分析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主要原因,并針對如何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問題進行探討。
一、影響巖土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主要原因
1.就業與考研的影響。畢業設計(論文)通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個學期進行。大四學生在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同時,還面臨著找工作、考公務員、研究生復試等諸多問題。所以說學生本身主觀上非常想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全部的精力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力求呈現高質量的設計成果。但現實情況迫使學生不得不壓縮畢業設計的時間,從而影響畢業設計(論文)的完成質量。
2.指導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影響。目前高校教師的主要來源是高校畢業生,這部分教師所占比例較大。盡管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但均是從校門到校門,沒有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缺乏實際動手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能力不足,從而造成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質量下降。
3.畢業設計成果與實際需求脫節。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為設計而設計的傾向,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脫離實際,通常只是為了方便學生進行設計,從而對工程條件進行不恰當的簡化。這樣即便學生在某一方面進行詳細的設計, 但設計方法單一,考慮實際問題不全面,不利于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畢業設計成果缺乏展示平臺,沒有進行社會轉化的機會,更產生不了行業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和指導教師的積極性。
二、提高巖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畢業設計(論文)監管機制。學院作為畢業設計質量(論文)監管的二級單位,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進行統一管理。資環學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辦法,認真制定本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細則,將監管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嚴把質量關。主要監管的過程包括:⑴畢業設計(論文)準備工作、選題監督;⑵學生開題、實習調研落實情況檢查;⑶平時學生、指導教師出勤情況檢查;⑷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⑸學生進行預答辯情況檢查;⑹答辯、成績評定;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指導效果總結。在建立健全了畢業設計(論文)監管機制基礎上,學院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每個過程都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目前,我校已經建立了多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并與企業長期進行合作,利用社會資源來提高在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定期派專業教師到實習基地進行業務實踐或掛職鍛煉,直接接觸實際工程,邊實踐,邊學習,能夠掌握最新的技術和設計方法,把行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學之中,這對于那些毫無實踐經驗,從校門到校門的教師來說,是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最有效途徑。所以說,對于新引進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之前,學校應先派他們到實習基地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技能訓練,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
3.畢業設計(論文)應緊密聯系工程實際。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應結合教師的科研工作,讓學生參加實際題目的設計,使他們處于培養綜合實踐能力的真實社會活動中,為其提供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鍛煉機會。畢業設計(論文)的設計方案與實際工程相結合,將畢業設計成果進行社會轉化,能夠產生一定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可以激發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熱情,從而能夠主動學習不怕困難刻苦鉆研。學生通過參與實際工程的設計能夠掌握更多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范,縮短了理論與實際工程間的差距,提高了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是高校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提高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是一個長期積累和實踐的過程,健全的管理機制、高素質的指導教師的培養等都是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重要保障,今后需進一步加大重視程度,不斷進行實踐、總結,為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提供更多的方法、措施。
參考文獻
[1]章廣成.巖土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模式探討[J].教育科學與人才培養,2011(1):163-164
[2]陳鶴鳴,汝一飛.本科生畢業設計模式改革的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31):107-109
1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存在的問題
(1)授課任務繁重。巖土工程專業課學習周期比較長,內容枯燥。盡管采用了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但是知識體系繁雜,信息量太大,枯燥的理論分析或敘述,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形成了老師講,學生睡的局面。而老師為了完成規定的授課任務,很少與學生互動,偶爾有問題穿插,學生也茫然不知所以,結果形成了自問自答的局面。
(2)理論和實踐脫節。?r土工程專業課實踐性很強,學生很難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學生普遍感覺學習過程中枯燥無味,不知道其具體使用方法。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按照章節順序逐一講解,并以案例說明;但是由于這些案例都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的而設計的,因此一門課往往會有多個案例,而且往往這些案例之間的關系并不大,因此學生也只能零碎、片面地看待問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學生更不知如何下手,更難以全面分析并給出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因此,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助于摒棄“填鴨式”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如何積極有效地學習,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程體系繁雜,難以綜合掌握。巖體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繁雜,具有知識跨度大、實踐性強、案例典型等特點。課程所含理論知識涉及力學、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等多學科領域,學生往往難以整體掌握。但是巖土工程專業課程與工程生產活動密切相關,課程內容是工程實踐的總結,課程的內容大都和典型工程設計及其施工實踐相關,這一特點為巖土工程專業研究生案例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 同一工程案例分解的順序模塊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由于研究生大多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對本專業的知識體系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這是案例分解并進行順序模塊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前提。本文僅以某隧道工程為案例,講解該教學方法的應用。首先以該隧道工程為案例分解為不同的模塊,進而設計參與該案例的課程如:《工程地質學》、《高等巖土力學》、《隧道施工技術》和《巖土工程數值計算》等。課程的設計和展開將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工程地質學》的授課教師根據該案例的工程背景,詳細講述工程的水文地質條件及巖層巖性特征,同時介紹教材中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
(2)《高等巖土力學》的授課老師結合該工程的實際條件,講述相關巖體的物理、力學特性,重點介紹該工程巖體的力學模型及其相關參數的確定方法。
(3)在上述老師介紹實際工程背景的基礎上,由《隧道施工技術》課程針對性提出該工程的施工方案設計及其實施過程。同時介紹其它施工技術的適用性及其適用條件。
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理論教學體系
以知識結構、知識點、實現方法為基礎設置理論課程,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理論教學體系。
1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基礎知識、體育知識、外語知識、經管知識、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相關內容。
2專業教育
1)工程技術基礎知識。開設有材料力學、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理論力學等3門主干必修課程以及電工學、流體力學、彈性力學B等3門限定選修課程,共計20學分。要求學生掌握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流體力學(水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畫法幾何基本原理,電工學的基本理論,彈性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2)專業基礎知識。開設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學、基礎工程、結構力學、工程地質、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房屋建筑學等7門主干必修課程,土木工程概論、工程測量2門非主干必修課程,專業外語、土木工程CAD等2門非主干限定選修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各專業方向知識打下堅實基礎。3)專業方向知識。土木工程專業知識教育按照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地下工程、巖土工程等4個專業特色方向教學。
多層次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人才培養體系重視實踐環節,實踐環節時間共計40周。通識實踐環節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實踐3周(3學分)、金工實習1周(1學分)、計算機基本技能訓練1周(1學分)。專業實踐包括混凝土結構原理課程設計等共10周(10學分),測量實習2周(2學分),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7周(7學分),畢業設計(論文)16周(16學分)。此外,還專門設置課外實踐5學分,安排學生從事暑假社會實踐、公益勞動等課外實踐活動。除學校安排的實踐活動外,土木工程專業結合專業特點,組織學生參加省土木建筑學會舉辦的優秀畢業設計大賽,并舉辦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活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興趣。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根據土木工程學科和專業特點,利用西部礦井開采與災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巖土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內巖土工程訓練中心以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搭建了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培養體系采用室內實驗、校內實訓、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科研活動、學科競賽等“多層次”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形成“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設計型”題目和“科研型”項目結合的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在改革與實踐過程中,根據土木工程專業4個不同的特色方向,探索了“設計型”題目和“科研型”題目在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編制了建筑工程方向“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整體式肋梁樓蓋”課程設計、巖土工程方向“基礎工程”與“隧道工程”課程設計、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鋼筋混凝土簡支T型梁”與“等截面懸鏈線砼箱形無鉸板拱橋”課程設計任務書與考核標準。地下工程方向延續了礦井建設專業的教學內容,編制了礦井建設中的”建井工程結構立井井架”課程設計任務書與考核標準。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理論的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理論,開展畢業設計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在本科畢業設計環節中,分別采用了指導教師雙向遴選制度、設計題目多樣化、嚴格的開題報告制度以及多環節答辯制度,同時說明書和繪圖采用手寫與打印相結合形式,達到了管理的制度化,避免了管理中的隨意性;同時發揮巖土工程、地下工程兩個優勢學科科研實力強的特點,在優秀本科生中選取重要科研課題中的問題作為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做法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擴大了我校社會影響,提高了就業率。畢業設計選題多樣化,真正實現“真刀真槍”做設計。同時要求畢業設計必須有電算內容,配備了各專業方向的電算教學軟件,保證了畢業設計既有電算又有手算的特點,提高了學生專業軟件的應用能力。編輯出版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叢書》。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遴選標準、開提報告撰寫標準、答辯基本規程、撰寫標準、質量監控評價標準、評分標準、二次答辯基本規程等一系列畢業設計管理文件。
“多渠道一體化”的學生創新精神培養體系
關鍵詞: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力學教學;理論知識;工程實踐
中圖分類號:TU-4;G6424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4-0126-03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是培養計劃中最后且最主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也是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之一。要求學生將大學此前所學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并應用于實際工程,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1]。然而,土木工程畢業課題大部分涉及力學分析和計算,但從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中可以看出,學生普遍不能很好應用力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為此,加強力學基礎教學改革和實踐,確保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是高等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課題主要來源于工程建設類和研究項目的實際課題,但這兩類課題都涉及力學知識,若缺乏較強的力學分析和計算基礎則難以完成高水平的畢業論文。當前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缺乏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房屋建筑結構方案設計方向論文內容主要包括結構選型、結構布置、建立模型、擬定計算簡圖、內力分析、內力組合、截面設計、構造處理等。顯然,合理的建筑結構設計是以力學分析和計算為基礎,然而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嚴重缺乏利用所學的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尤其是結構力學相關知識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已踏入工作崗位的學生反映,雖然已學習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且在期末考試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進入畢業設計階段仍無從下手。如:畢業設計涉及的力學知識也許不能完全用書本知識解決,但對于簡單的力學問題,學生往往感到毫無頭緒,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正確選擇。這說明學生還無法將專業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知識在頭腦
中形成統一體系[2],學生在本科階段學到的力學基礎知識沒有真正起到基礎和鋪墊的作用。缺乏知識綜合應用,尤其是應用力學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最突出的問題。表1為筆者所在的土木專業二本學生近年來畢業設計題目。從表中和筆者教學實踐調查可以看出,由于學生力學水平較差,因此畢業設計大多數為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巖土工程方向,而房屋建筑結構方案設計方向的論文偏少,研究型論文的畢業設計基本沒有。
(二)結構設計概念模糊,缺少方案論證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的實施過程歸根結底是一個結構概念分析的過程。所謂概念設計一般是指不經過具體的數值計算,主要依據整體結構體系與分體系之間的力學關系,根據現象和工程經驗得出基本設計原理和思想,從整體的角度確定建筑結構的總體布置以及抗震細部措施的宏觀控制,概念設計思想已逐漸被大范圍地推廣,并在結構的選型、布置、計算參數的確定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本科生由于力學基礎知識不牢固,工程實踐經驗不足,加之計算機的大量使用,導致結構設計概念模糊。
從目前筆者所在專業的畢業論文看,論文中普遍缺少方案選擇、比較以及方案論證,基本按照既有模式進行計算,有的甚至連計算方法都未弄懂,導致畢業論文中往往在選擇結構方案時對受力是否合理缺乏考慮,結構整體把握性差,空間想象力不夠,理性分析偏弱。
(三)學生定性分析以及手算能力不足
計算機的普及和高速發展為結構分析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結構已成為課程建設和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結構分析的能力,東華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在編制結構力學I課程教學大綱時重點增加了6個課時的上機操作,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了通用工程結構分析軟件介紹,如SAP2000,ANSYS等有限元分析軟件。然而,負面效應是學生過分依賴計算機分析軟件,當遇到必須通過手工計算才能解決的復雜結構時,大部分學生無法應對。另外,當計算出現錯誤或在使用過程中輸入錯誤參數時,學生無法較快地定性分析內力圖是否正確,更不知如何手工校核。
(四)缺乏創新思維和獨立分析能力
本科畢業設計目的是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分析能力。由于本科生知識面偏窄,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薄弱,畢業設計時力不從心。通過對本專業2006級畢業生情況調查分析發現,學生對所學的各門課程,特別是對三大力學的綜合運用能力不強;對實際工程了解模糊,在將實際工程轉化為計算模型時,方法實施不明確,加之對結構構造要求不熟悉,欠缺獨立查閱文獻的能力,造成了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的情況出現。
二、產生原因分析
(一)理論與實際脫節
關鍵詞:土木工程;教育模式;培養方案;專業與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9;TU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6)06002705
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體制源于英國,但教育理念和美國類似,教育質量享譽全球。由于良好的氣候環境和完善的教育服務體系,澳大利亞每年吸引大量的海外留學生,是四大英語國家留學基地之一,其教育產業已經成為該國僅次于采礦業、農牧業和旅游業的第四大產業。當前,中澳各大學之間的教育交流越來越多,研究澳大利亞著名大學一流學科的教育與培養模式,對促進中國高校學科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近些年來,為了提升中國高校土木工程學科的教育理念,促進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良性發展,國內學者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培養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比如,對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的體系、機制和特色的分析,對澳大利亞一些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研究生培養層次,以及“寬進嚴出”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1-3];以中美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模式為對象,從美國高校的學科設置、專業評估、執業注冊制度、卓越工程師培養等方面進行分析,為國內相關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提供參考[4-6];以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和國際化土木工程人才培養合作辦學為視角,分別對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的國際合作辦學機制、臺灣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培養特色,
以及卓越工程師國際化課程教育體系等方面進行比較[7-10]。以上的這些研究均有助于推動中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新南威爾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土木工程專業在201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名列第14位,在澳大利亞排名第1位,具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寬松的教學與研究氛圍。本文
結合新南威爾士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學制、專業與課程設置等幾個方面,對其一流學科的工程教育模式進行分析和比較,為國內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科發展和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一、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
新南威爾士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隸屬于工程學部,按專業分類主要有土木工程、環境工程、測繪與地理空間工程三大專業。其中,土木工程專業分為工程施工與管理、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土木工程與建筑四個方向;環境工程專業分為可持續工程、交通工程、水工程三個方向;測繪與地理空間工程專業分為土地測繪與房地產開發、工程測量、采礦測量、水文測繪、地理空間科學與工程、遙感和數字制圖六個方向(圖1)。
結合以上的專業分類和方向設置,制定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工程施工與管理、環境工程、巖土工程、結構工程、測繪與地理空間工程、交通工程、水工程共七大領域。同時,設置了研究中心,分別為測繪與地理空間創新中心、基礎工程與安全中心、施工創新和研究中心、可持續工程中心、水文與資源研究中心、凈水研究中心、澳大利亞住宅與基礎設施氣候適應研究中心、集成化交通體系創新研究中心。
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本科學士學位(Undergraduate degree);二是課程研究生(Coursework Program,主要培養課程碩士學位);三是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rogram,又分為碩士和博士兩個階段)。此外,還有一些面向社會的短期培訓模式,主要目的是為一些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更新和提高工作技能服務。
(一)本科生
在本科培養階段,主要有單學位和雙學位兩種模式。單學位一般學制4年,雙學位一般學制5~6年。學生的選擇靈活而又寬泛,在學期間可以交叉選擇藝術、科學、商貿、法律等雙學士學位課程。
本科單學位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土木工程與建筑、測繪工程、地理空間工程等五類學士學位授予方向。土木工程專業方向單學位的學生或多或少都要選修一些與環境工程相關的課程,并完成相應的學分要求。
本科雙學位主要包括工程與藝術、工程與商貿、工程與法律、工程與科學、土木工程與其他工程等五類學士學位授予方向。其中,土木工程與其他工程方向的學制一般為5年,主要是土木工程與測繪工程、環境工程、采礦工程方向的交叉結合。工程與藝術方向的學制一般為5~5.5年,工程與商貿方向的學制一般為5.5年,工程與法律方向的學制一般為6~6.5年,工程與科學方向的學制一般為5年。
(二)課程研究生
課程研究生不設導師制,主要講授課程,學生通過修滿指定的課程和學分獲得碩士學位,一般又稱為課程碩士。課程碩士的學制通常為2年,每學期需要修滿4門課程,每門課程一般通過階段性的PPT課堂討論、課程論文、課程考試來完成。目前,課程碩士約占新南威爾士大學碩士學生總數的絕大多數。提供課程碩士學位的專業方向主要有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地理空間工程、巖土工程與工程地質、工程管理、結構工程、交通工程、水文與資源工程、凈水與污水處理工程。
課程碩士設置三個培養層次(圖2)。一是研究生課程認證,主要為一些沒有本科學位的大專生過渡學習階段;二是研究生學歷認證,主要針對一些專業背景或學習成績達不到要求的本科生;
三是碩士學位認證,要求具備本專業本科學習背景,成績達到一定的要求,且有學士學位的學生。課程認證要修滿24學分和4門課程,學歷認證要修滿48學分和8門課程,學位認證要修滿96學分和16門課程。
(三)研究型研究生
研究型研究生的學位授予主要分為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工程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與工程科學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Science)三類。與課程碩士不同的是,研究型研究生沒有具體的課程和學分要求,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從事專業內某一領域的研究工作。
哲學博士按專業主要分為土木與環境工程、測繪與空間信息系統兩大類,學制一般為4年。本科生獲得學士學位以后可以選擇直讀博士,或者工作幾年再讀博士,不需要有碩士學位。博士論文的長度一般不超過十萬字數,要經歷4年的持續研究與學習。一般要求博士生每年做一次階段性研究報告,是對研究創新的重要評估。如果未通過,推遲四個月再申請匯報;若再次沒有通過一般作退學處理。此外,博士階段雖然沒有課程學習要求,但一般來說,學生會結合研究的需要,去選修一些本科或課程碩士的課程。博士學習階段的退學率比較高,有的專業高達50%~60%。
工程碩士與工程科學碩士學制一般是2年,主要專業有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地理信息技術、巖土工程與工程地質、項目管理、結構工程、交通工程、凈水與水文工程、水資源等。工程碩士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要求學生在應用中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或對應用技術有所促進。工程科學碩士著重工程中的一些涉及計算與分析的研究問題,培養學生從科學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促進工程技術應用的提升。一般具有本科學位的學生可以選擇學習工程碩士或工程科學碩士,類似于博士。研究型碩士的退學率也很高,在學期間需要定期匯報階段性研究進展。
(四)比較研究
通過對新南威爾士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的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是,專業設置和國內大學類似,屬于“寬口徑、厚基礎”的大土木類型,既包括傳統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橋梁工程、道路工程),又包括交通工程、工程管理、房地產等方向。與國內大學不同的是,土木工程一般與環境工程相結合,因此也包括一些與環境相關的專業或方向,比如可持續工程、水工程、測繪與地理空間工程等。此外,本科生四年的學習不再細分專業方向,真正體現了“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
二是,本科生可以選擇雙學位培養方案,在完成本專業學士學位的課程和學分要求以外,可以再選修一些其他學院的與科學、藝術、商貿、法律、經濟管理等相關的學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科生的專業和學位選擇余地寬泛,有利于學生的均衡教育和視野拓展。此外,部分對從事科學研究感興趣的本科生也可以直接選擇攻讀博士學位。
三是,課程研究生培養方案給一些不愿意從事科學研究,又想獲得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本科生提供了教育機會。他們可以通過修滿一些課程和達到規定的學分要求,從而獲得課程碩士學位,部分本科生也可以通過這個階段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
四是,研究型研究生一般沒有課程和學分要求,這樣有助于學生盡快進入研究狀態,安心于研究興趣。研究型碩士又分為工程碩士和工程科學碩士兩種類型,有助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靈活選擇。
五是,研究階段沒有的硬性要求,但對研究的創新性要求較高。比如針對博士的培養,每年學生都要匯報階段性研究進展。由相關領域的學者進行評價,給出是否可以繼續研究的建議。論文完成后不設置答辯環節,而是采用函評的方式由世界范圍內的著名學者進行評閱,并給出是否達到授予學位要求的評價,真正體現了“寬進嚴出”的培養模式。
二、 課程設置
(一)本科生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所修課程和學分如圖3所示。課程主要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四大模塊。第一學年主要以基礎課程為主,包括數學、物理、材料、化學、力學、各類基礎設施體系、工程師基本概念、工程設計與創新等;第二學年以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為主,包括固體力學、水工程、交通與公路工程、工程計算與施工、通識教育、結構分析與建模等;第三學年以專業課為主,包括工程運營與控制、土力學、鋼與混凝土結構、水力資源工程、土木工程實踐、應用土工技術與工程地質、給水排水工程等;第四學年是實踐環節,除了通識教育以外,主要包括與實際工程相結合的畢業論文專題,以及一些專業選修課。
以上每門課程均為6個學分,每學期一般安排4門課程,學生四年需要修滿192個學分,方可獲得學士學位。從課程設置來看,體現了土木工程學科寬泛的特點,在第四年的選修實踐課中,學生可以靈活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工程方向。
(二)課程研究生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如圖4所示。這些課程充分體現了工程教育寬泛的特點,既包括與土木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相關的基本課程,又包括與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選修課程。
允許課程研究生跨專業背景學習,如果學生來自于其他專業或者沒有修完土木工程專業本科課程,一般會被建議增加選修一些相關的課程,以便增強本專業的知識背景。課程設置的類別和數量主要以培養學生具備解決與工程管理、巖土工程、結構、測繪、交通、給水排水等領域相關的高等學科知識為主。
(三) 比較研究
通過對新南威爾士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和課程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是每門課程均設置為6個學分,每學期一般固定4門課程,學分制度和課程數量設置合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專業知識。國內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學分一般從1~4.5不等,學分設置分散,課程學時也很分散,有的課程僅僅設置為幾周時間,有的課程卻跨度一個學年。分散的學時和學分設置既不利于學生選修課程,也不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充分理解和消化。
二是由于本科教育階段設置了雙學位培養模式,本科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或專業的課程。課程研究生也設置不同的學位授予類型,可以在土木工程專業范圍內自由選擇不同方向的課程,也可以跨不同專業或方向交叉選擇課程。
三是實踐環節設置是直接與實際工程相關聯的,一般鼓勵學生在工程單位實習期間同時完成畢業論文,增設一些實踐選修課程,這些課程可能就開設在實驗室或工程單位,以鼓勵對不同工程感興趣的學生自由選擇學習。
四是對研究型研究生雖然沒有課程和學分要求,但會要求他們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有針對性地選擇某些課程學習或直接去旁聽。比如,從事數值分析的研究生可以選擇一些高等工程數學課程,從事計算機編程與模擬的可以選擇一些計算機程序課程。
三、結語
通過對新南威爾士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學制、專業與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教育模式進行分析和比較,提出了一些建議,為國內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建設、培養模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實施提供借鑒。
(1)土木工程專業設置寬泛,培養方式靈活,真正體現了“寬口徑、厚基礎”的大土木培養模式。
(2)本科教育階段設置單學位與雙學位并重培養機制,學生不僅可以在本學科獲得學位,還可以在不同的學科和專業間學習相關課程,取得相關的學位。
(3)課程設置體現了學科教育的寬泛特點,單門課程固定為6個學分,每學期固定4門課程,課程學時和學分緊湊集中。
(4)本科階段的實踐環節一般要求學生在工程單位完成,既包括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完成的畢業論文,又包括一些與不同工程類型相關的實踐選修課程的學習。
(5)研究生培養分為課程研究生(碩士)、研究型研究生(碩士和博士)兩個層次。課程碩士不設導師制,不需要從事研究,主要是完成相關專業的課程學習。研究型研究生沒有課程學習和學分要求,主要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6)研究型研究生的培養充分體現了“寬進嚴出”的培養模式,沒有硬性的要求,每年定期進行階段性研究進展匯報,優勝劣汰,淘汰率較高。
參考文獻:
[1]童樂為,史煒洲,趙曉林.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特色給予我國土木人才培養的啟迪[J].中國電力教育,2008(2):165-167.
[2]吳瑾.悉尼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及特色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6-8.
[3]原方,丁永剛,王彥俠,等.澳大利亞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淺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2):155-156.
[4]李炎鋒,杜修力,薛素鐸,等.從中美土木工程教育對比探討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辦學思路[J].中國科技信息,2013(5):116-117.
[5]劉紀峰,張會芝.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4,29(9):97-100.
[6]王照宇.中美高校土木工程本科教育比較淺析[J].林區教學,2015(10):29-30.
[7]饒平平,陳有亮,宋忠強.依托中德合作與交流的土木工程辦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0):55-5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Geotechnical Graduate Experimental Skills Training
ZENG Zhaotian
(College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Graduate geotechnical testing skills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it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apaciti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geotechnical graduate existing experimental skills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llege graduate geotechnical, proposed to improve experimental skills related measures are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eotechnical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geotechnical professional; graduate training; experimental skills
研究生是我國科研力量的后備軍,對研究生的培養應著重于創新思維、科學素養和實驗技能三個方面。巖土工程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專業,實驗能力是巖土專業研究生涉足科研領域的基本素養,因此研究生的科技創新水平將取決于其實驗技能的高低。然而,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視其實驗技能的培養,應引起當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憂慮和重視。筆者根據近年來的教學情況,剖析了巖土專業研究生實驗技能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本院實際提出了改善巖土專業研究生實驗技能的相關對策。
1 巖土專業研究生實驗技能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研究生實驗技能的培養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現階段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大多以科研論文為主,導師對其進行指導,培養的基本流程為:學習理論課程1~1.5年――導師提供研究思路和大致的技術路線――研究生自行完成具體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技術操作。在這一過程中,研究生能否順利畢業,不僅決定于科研思路是否可行,更大程度地取決于其實驗技能的高低。但是,在實際中很多巖土專業研究生根本不具備基本的實驗操作和實驗設計能力,以至于在實驗室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究其原因,一是本科階段由于課時少僅有少量的實驗機會,二是進入研究生階段后,沒有選修巖土實驗課,一部分同學僅是跟隨高年級研究生做過幾次實驗,另一部分同學尚處于摸索階段。這樣一方面導致研究生未能及時地完成畢業論文,嚴重影響了研究生科技創新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缺乏對實驗過程全面掌控的能力,極容易對實驗設備造成損壞,影響了教學和科研的正常運行。
1.2 研究生實驗技能學習途徑尚不通暢
當前巖土專業研究生學習實驗技能主要通過兩個途徑:(1)選修研究生巖土實驗課程。然而,目前研究生的實驗教學大部分采取“課題老師講、學生聽,課后學生上交實驗報告”的本科生模式,缺乏科學、系統、有針對性的實驗訓練,研究生的科研理念、實踐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啟發和提升。(2)跟隨高年級研究生做實驗。然而,高年級研究生在實驗過程傳授的內容僅僅是他們各自研究方向的一些常用實驗技術,新生根本無法全面、系統地掌握巖土實驗技能,導致在后面的科研實踐中事倍功半。
1.3 實驗室封閉的管理機制不利于研究生的科研實踐
目前實驗室一般采用實驗老師掌管實驗室鑰匙、負責實驗設備運行和維護、學生在工作時間進行實驗的管理模式。然而,由于巖土實驗的復雜、延續性,該管理模式對研究生的科研實踐具有顯著的影響;特別是非飽和土實驗具有周期長、實驗精度高、操作要求嚴格等特點,研究生需要連續地長期使用該儀器設備,這就需要突破封閉的管理機制。
2 改善巖土專業研究生實驗技能教育的相關對策
2.1 改革研究生實驗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
新的實驗教學體系將突破以往的“本科后”教學模式,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打破本科生與研究生實驗課間的界限,通過開設本碩貫通的實驗選修課程,使那些在本科階段缺乏計劃做實驗的研究生獲得實踐機會;(2)打破實驗教學與科研間的界限,通過開設專題實驗課程,使研究生有機會在較大型、復雜的科研設備上做試驗;(3)按課程的性質和內容,結合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將專業實驗課程的實驗進行有機組合,開設綜合性、設計性、系列化的專題實驗;
以我院為例,開設的主要課程如下:(1)本碩貫通課程――“高壓固結實驗”、“飽和土不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實驗(UU)”等;(2)研究生必修課程――“飽和土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實驗(CU)”、“飽和土固結排水三軸剪切實驗(CD)”、“應力路徑三軸試驗”等;(3)研究生專題實驗課程――“非飽和土三軸剪切實驗”、“土-水特征曲線測試實驗”、“孔隙大小與孔徑分布曲線實驗”等。
2.2 改革實驗室管理機制
建立開放性實驗室是改革實驗室管理機制的關鍵:(1)研究生自主安排實驗時間,采取實驗預約制度;(2)儀器設備管理和維護采用多重管理模式:實驗室老師負責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登記;研究生在獲得導師和實驗室老師的同意后方可使用儀器設備,且注意使用期間的設備維護;研究生導師應承擔指導學生實驗和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責任;(3)對于一些特殊的巖土實驗,可采用靈活的管理方式,在保證實驗設備的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研究生開展巖土實驗的需要,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率。
2.3 改善實驗技術人員待遇
高校實驗室教師和理論課教師一樣,具有追求事業成功、實現自我的愿望。高校領導和和主管部門負責人,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對取得實驗技術成果、科研成果、實驗教學成果的實驗技術人員要予以表彰,并作為其晉升、聘任崗位的依據;提供學習進修、培訓的機會,加大實驗室對外開放的力度,鼓勵實驗技術人員把專業知識服務于社會,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通過這些措施,激發實驗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穩定實驗技術隊伍,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參考文獻
[1] 鄭冬梅,王悅.構建研究生實驗教學體系,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5):146-147,150.
[2] 歐陽宇.淺談化學專業研究生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J].湖北師范學院院報(自然科學版),2011.31(3):112-114.
巖土工程專業屬于應用型技術,要求學生通過現場實踐的視覺觀察和問題發現與知識能力的培養,要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綜合技術問題的技能。而學生綜合運用各門知識的能力差,是當前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門課程之間缺少相互聯系、融會貫通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如何提升學生知識能力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必須重視的課題。為了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需要在理論教學和各個實踐環節中加強和重視能力的培養。項目組先后在近十年完成20多項科研課題,對學生的學術能力與工程實戰能力有針對性的培養,下面將結合生產實際問題就研究生的能力培養方法和取得的業績做一總結。
一、前沿理論探索與生產實際問題的結合
1.視覺形象與思維感悟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在理論教學方面,在著重探索現代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前提下,重點介紹當前生產實際問題與當代現有理論方法不匹配問題,注重前沿理論教學和實踐能力教學一體化的概念,適應學科發展與社會需求協調一致的原則。具體方法是積極改進傳統授課模式,由過去單純理論授課,發展為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使部分純講解變為更加形象生動的可重復再現的學術問題分解、解決問題方案效果分析及其不利因素分析、以及當前理論的欠缺,整個過程全部由視覺圖形動態演示,其啟發效果和學生思維、思考有機結合;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同時積極進行精品課程建設和精品教材建設,部分課程建設了配套完整的教學資源網站,方便學生下載課件、及時了解課程相關信息、并大量講授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讓學生了解目前生產實際現狀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2.網絡資源利用。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期刊數據庫等中外文電子資源,多渠道、寬口徑收集工程和科研領域的最新信息,及時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使課程常講常新,改善教學效果。并在授課過程中引入相關的工程照片和錄像,增加信息量,使課堂教學信息化。
3.學術體系與生產問題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在實踐教學方面,提出知識能力的培養模式,構建循序漸進、逐漸深化的實踐與學術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首先多帶學生到生產一線,查看現場實際現狀及其存在問題,針對問題找出相關理論方法,然后針對現有理論方法解決問題存在的不足,提出理論方法的完善步驟,再探索其通用性。主要做法是增加了開放性實踐研究項目,如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科技專題討論、實際工程問題討論與科研方法的研究等;并與校內外多家單位聯合,建立了以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目的的研究生實習、實訓基地。把實踐教學環節從實驗室進一步延伸到實際工程中去,構成了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實踐環節訓練體系,有效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整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循序漸進、逐漸深化,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和學術思維的基本方法。通過前面各個環節的鍛煉,學生初步具備了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后進入了畢業論文的提升階段。在畢業論文中著重研究較復雜的專業技術問題,培養和鍛煉他們的解決實際問題和知識運用能力。
4.構建滿足專業需求的實踐創新體系。以培養現代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認知實習、感悟實習和參與實踐為主,以現場工程實踐、系列科技競賽和創業活動等載體為輔,增強研究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解決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并通過開展學術沙龍和以研究生為主體的學術交流活動,突破研究生思維定式,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在實現理論與實踐進一步融合的同時,促進對研究生技術創新能力的激發和培養。①積極組織研究生參與各級各類科技競賽和創業活動,這些科技活動的選題一般與學科熱點和前沿問題結合緊密、難度和規模適中且過程完整,為研究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較大的自由度。②積極組織研究生深入現場參觀工程案例,參與工程實際問題的討論、方案論證和解決工程問題的研究。在這一環節中,鼓勵研究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引導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應用的進一步結合。③研究生學術涉獵局限性決定了思維方式太窄,為了使研究生及時了解科技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拓寬學術視野,我們定期聘請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增加前沿學術問題信息量;定期舉辦學科組學術討論、每年舉辦一次大學科組的研究生學術交流會,研究生們通過親自作大會報告、提問、答疑和教授點評等環節來交流和展示創新研究的感悟,凝練所學知識,深化理論水平,培養和激發創新能力,同時培養競爭、合作與交流意識。④設立獎勵機制,對發表的高水平論文、發明專利、國內國際重大競賽獲獎、參與的科研項目獲重大突破性成果等的研究生進行表彰獎勵,以此激勵廣大研究生,形成比、趕、超的良好學術氛圍。近年來,先后有35名研究生獲優秀碩士論文獎,71名研究生獲優秀研究生稱號。
二、培養效果
上述三階段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形成了“教學、實踐、科研”三位一體,“產、學、研、用”環環相系的循序漸進、逐漸深化的“實驗—實踐—實戰”培養體系。不僅為研究生打下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基礎,穩步提高了研究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也在實戰中培養和激發了研究生的學術(技術)創新的興趣和潛力。近5年筆者所在科研團隊畢業研究生16人,他們先后參加各類課題20多項;由研究生參與完成的研究成果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平均每年一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同時研究生參加研究的成果申請專利9項,批準一項;研究生參加編寫專著兩部、編著一部、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取得了良好的學術業績和效果,同時也有效地鍛煉了他們綜合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走上工作崗位后成為單位的學術骨干。幾年來,研究生共參與各類科技競賽和創業活動項目31項,獲得各類獎項22項,發表科技論文187篇;共開展各類學術講座百余場次,1000余人次學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會;目前,研究生學術交流會已成功舉辦5屆,200多名研究生進行了學術報告交流,參與師生近千人。
參考文獻: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雙盲”答辯;答辯秘書負責制;土木工程類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3;TU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52909(2017)01007306
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要,中國的研究生教育已經初步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1]。近年來,各類高校、研究所招收的研究生數量穩步增加。2015年全國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57.2萬人,其中學術型32.2萬人,專業型25.2萬人。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類型結構、培養模式、管理模式都將面臨重大轉變和調整[2]。對于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高校來說,研究生普遍擴招是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的機遇,但也將在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
一是研究生生源質量下降。研究生總體招生規模擴大,使得研究生入學分數線明顯降低,生源平均質量下降成為必須面對的現實。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現象在不同檔次高校中的影響具有差異性。同一專業,處于招考上游層次的高校仍然具有優先吸引優質生源的優勢,研究生擴招進來的一般生源則大部分流入招考下游層次的高校,使得這類高校的研究生生源質量下降得非常明顯。
二是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縮短。自2012年起,中國開始大規模招收以培
養專業型人才為目標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制兩年。這一變化對于很多類似土木工程專業這樣對數學力學理論和工程實踐兩方面都有較高要求的專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3]。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如何在兩年時間內完成全部學位課程的學習?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并保質保量完成學位論文的寫作和答辯?都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和研究。
三是碩士導師指導研究生數量有較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速度明顯快于高校碩士導師增加的速度,造成碩士導師指導研究生的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以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為例,2010年每位導師只能招收1~2名研究生,三屆全部加起來不超過5名。到2014年,每位導師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數量超過3名,三屆加起來接近甚至超過10名。研究生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影響導師指導學生的時間和質量[4]。
因此,在研究生招生規模普遍擴大,生源質量有所降低的背景下,如何保證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就成為當前各高校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5]。
土木工程專業是廣州大學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在國內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受到研究生擴招的影響,近年來生源質量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從2011年開始,兩年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數量大幅增加,碩士導師指導研究生的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為應對這一變化,學校擴大了招生宣傳范圍,提高了學校保送研究生比例,增加了校外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數量。自2015年開始,學校將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為三年,以保證其有充足的時間完成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在此基礎上,為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學校決定從守好研究生畢業前的“質檢”關入手,在土木工程學院推行“雙盲”答辯,并以此為契機,帶動整個研究生培養工作,提高研究生的整體素質。
一、 “雙盲”答辯方案簡介
(一)“雙盲”答辯的基本思路
長期以來,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答辯工作多由系主任或導師組織。答辯委員由本校熟識的教授、副教授組成,外單位專家參加的比例很低。答辯過程中導師不僅可以出席,而且可以發言參與答辯過程。在以往研究生屬于精英教育的階段,研究生數量較少,整體素質較高,這樣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基本能夠保證程序公平和學術嚴謹。但是,在當今碩士研究生教育已經成為大眾教育,研究生數量大幅擴大、平均科研素質下降的背景下[6],這樣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和答辯形式逐漸暴露出了把關不嚴、看導師面子作決議、畢業答辯流于形式等問題。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實行“雙盲”答辯的初衷,正是為了嚴肅答辯程序,保證學術公平?!半p盲”答辯的含義是:在正式答辯會之前,答辯委員名單對所有研究生和導師保密;在整答辯過程中,答辯研究生導師姓名對答辯委員保密。全部答辯工作由學院主管領導、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和答辯秘書組織和完成,研究生導師除了提交答辯工作所必需的對學生的評價(匿名)之外,不介入答辯委員的邀請工作,不參加答辯組織工作,答辯會場也不允許導師列席。
這一答辯組織方式盡最大可能杜絕了答辯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答辯委員沒有了后顧之憂,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生論文本身的學術問題上,保證了答辯工作的公平性和學術性。對于答辯研究生來說,答辯過程沒有導師在場,對答辯委員不熟悉,以一個獨立的科研工作者的身份面對專業專家和前輩的考核,是個人學術研究道路上一個重要的成長過程。對于列席的低年級研究生而言,現場觀摩高年級同學接受答辯委員純學術性的質疑并進行答辯,對其樹立嚴肅的科研態度和正確的科研方法[7],都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二)“雙盲”答辯工作的組織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雙盲”答辯工作組,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學院領導、研究生辦公室工作人員和答辯秘書組成。主管領導全面負責“雙盲”答辯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是整個答辯工作的總負責人,也是答辯委員會組成的最后決策者。在主管領導的組織下,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和答辯秘書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整個答辯工作。研究生工作辦公室負責答辯前后的程序性工作和答辯會舉辦期的后勤工作,包括:(1)答辯前,根據研究生論文的“盲審”結果,確定參加答辯的研究生名單,準備答辯表決票等必需的答辯資料;(2)答辯會期間,負責答辯會的后勤工作,包括制作答辯海報和橫幅,統一購置答辯會所需物品;(3)答辯會結束后,回收全部答辯文件,整理分析后上報學位委員會和學校研究生辦公室。答辯秘書從各系所抽調精干的青年博士教師組成,負責答辯相關的全部學術性工作,包括研究生的答辯分組、答辯委員的邀請,以及答辯會的組織和實施等。其中答辯秘書在“雙盲”答辯工作中處于關鍵的核心地位,對此將在下面作重點敘述。
(三)“雙盲”答辯工作的實施流程
“雙盲”答辯工作的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二、答辯秘書負責制
從圖1給出的“雙盲”答辯工作流程可以看出,答辯秘書的工作在整個答辯過程中處于關鍵的核心地位。土木工程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答辯,從研究生分組、邀請答辯委員、準備答辯相關文件材料,直至答辯會的召開等工作,都需要具有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水平。這些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以往都由系主任或研究生導師完成?!半p盲”答辯方案要求答辯委員名單對研究生導師保密,使得這些學術性的工作成為答辯秘書的職責。答辯秘書從接收答辯工作任務開始,直至整個答辯過程結束,負責“雙盲”答辯最具專業性的核心工作,是研究生“雙盲”答辯方案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在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研究生“雙盲”答辯工作中,這一極具特色的組織方式被稱為答辯秘書負責制。
(一)答辯秘書的抽調
答辯秘書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研究生答辯工作一年只舉行一到兩次,答辯秘書只在此階段內參與研究生答辯工作,是一個臨時任務。另一方面,答辯秘書的工作需要相當水平的專業知識。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答辯秘書一般從各系所具有博士學位的精干青年教師中抽調。抽調出的答辯秘書和研究生辦公室工作人員一起,組成研究生答辯工作組,在主管院長的領導下完成整個答辯工作。經過一至兩年的實踐鍛煉之后,答辯秘書的隊伍也可以相對固定下來,成為研究生“雙盲”答辯工作重要的人力資源保證。
(二)答辯研究生的分組
從2013年起,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已全部實行外校盲審。盲審結果反饋回來之后,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據此確定總的答辯研究生名單,并提交給答辯秘書進行分組。
雖然土木工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總體來說都屬于大土木專業范圍,但在學校多年來有意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促進多學科并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研究生導師的研究方向可謂百花齊放。不僅不同專業導師的研究方向有很大差異,就是同一專業的不同導師、同一導師的不同研究方向都會有很大差別。由于碩士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往往只與導師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相關,研究生論文研究方向的差異就更加明顯。答辯研究生分組的基本思想,就是
根據學位論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進行分組,讓研究方向相近的學生盡量在同一個組參加答辯。這樣做有兩個明顯的優點,一是便于邀請同一研究方向的答辯委員參加答辯;二是有利于參加答辯的研究生相互學習。具體的做法是從大到小,層層分類,即第一步先把市政、暖通專業的研究生分離出去,組成若干個單獨的答辯組;第二步從大土木方向把橋梁、交通、道路、巖土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分離出去,組成若干個單獨的答辯組;第三步在小土木范圍內,按照力學、抗震隔震、抗風防災、結構設計與分析、材料與實驗技術等研究方向分組,形成單獨的答辯組。
答辯秘書對研究生進行分組的依據主要是研究生論文的題名和摘要,有時還需要參考其畢業論文全文。這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需要對土木類各專業有充分的認識,也需要對所涉及研究生導師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這也正是答辯秘書要從各系所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中抽調的根本原因。
(三)邀請答辯委員
為保證答辯工作的公平性和答辯委員的權威性,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雙盲”答辯方案聘請答辯委員的原則是:(1)建立答辯專家庫,所有答辯委員均從專家庫內抽??;(2)答辯專家庫中的成員全部由非本校的高校、研究所和企業中具有正高職稱的專家組成,本校教師一律回避;(3)答辯委員會中,高校答辯委員和企業答辯委員按比例邀請,學術型研究生組高校答辯委員4人,企業答辯委員1人,專業型研究生組高校答辯委員3人,企業答辯委員2人;(4)每個答辯周期,同一答辯委員邀請次數一般情況下不超過2次,最多不超過3次。
答辯秘書根據答辯專家庫內答辯專家的研究方向,結合各組答辯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答辯時間,擬定初選和增補答辯委員名單,上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審核。審核無誤后,向答辯專家發出邀請,組成答辯委員會。
(四)召開研究生答辯動員
在答辯之前,答辯秘書需要召集研究生召開答辯動員會,與研究生建立聯系,布置答辯任務,并借此機會對研究生進行答辯禮儀培訓。具體內容包括:(1)要求研究生積極準備答辯工作,按時上交答辯所需各項材料;
(2)要求研究生認真檢查論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英文題名、英文摘要、參考文獻格式等是否符合規范;
(3)提醒研究生在答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PPT的制作和講解、回答問題需要重視的細節等;
(4)要求研究生根據《論文評閱書》提出的意見認真修改論文;
(5)確定答辯順序。
答辯動員會結束之后,收集答辯所需的論文、論文評閱書,準備好答辯表決票、學位申請表和學位論文簽名頁等相關材料,為召開正式答辯會做好準備。
(五)按期組織正式答辯會
在正式答辯會期間,答辯秘書擔負雙重任務。一方面,作為答辯會的組織者,答辯秘書要保證整個答辯會按照答辯流程順利進行,需要直接處理包括答辯后勤工作在內的一切相關事務。另一方面,作為唯一的同時掌握答辯委員信息和答辯研究生導師信息的校方工作人員,答辯秘書需要密切關注答辯進程,根據答辯過程的需要準備答辯決議、學位申請表簽名頁等答辯文件,并及時處理一切意外情況。例如,在2015年廣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答辯過程中,有答辯委員對一位研究生的試驗數據持有疑問,現場難以形成決議。答辯秘書緊急聯系該研究生導師,促其提供原始試驗數據記錄和國內外相關試驗結果對比,最終使該研究生順利通過答辯。
(六)答辯會后的收尾工作
正式答辯會結束后,答辯秘書的收尾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整理全部答辯材料并上交研究生辦公室,包括答辯表決票、答辯決議、學位申請表、論文簽字頁等;
(2)召開研究生答辯總結會,督促研究生按照答辯過程中答辯委員提出的意見修改論文,并按要求上交授予學位所需的材料;
(3)總結答辯組織工作的得失,提交給研究生辦公室,以備答辯工作總結會時研究討論;總結整理答辯委員的提問及其他學術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提交給相關系所和研究生導師,作為其
今后工作的參考。
三、實踐效果
廣州大學碩士研究生“雙盲”答辯方案自2013年開始啟動,2014年初制訂初步的工作流程,并首先在結構工程、工程力學、防災減災、巖土工程等小土木專業142名研究生的畢業答辯中試行。隨后,根據試行情況和答辯委員、相關導師、研究生的反饋,對工作流程進行了調整。2015年,“雙盲”答辯的范圍擴大到整個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包括結構工程、工程力學、防災減災、巖土工程、市政工程、暖通、道路橋梁等大土木類專業的全部205名研究生。
表1給出了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近6年碩士研究生的答辯情況對比。從表中可以看出,在實行研究生學位論文全部校外盲審,實施“雙盲”答辯方案之前的2010年至2013年,不能按期參加答辯的研究生是極少數,參加答辯的研究生全部都能通過答辯。自2014年實施研究生學位論文“雙盲”答辯方案以來,不能按期參加答辯的研究生人數迅速增加到兩位數,出現了一定比例的答辯決議不通過的情況。這表明所采取的“雙盲”答辯方案在學位論文授予過程中的嚴格化、規范化方面的積極意義。學術水平達不到畢業要求的研究生,會在以下三個環節被淘汰下來,一是導師自行把關,對達不到基本要求的研究生不同意其參加答辯;二是校外專家盲審未過關;三是“雙盲”答辯決議未通過。
對近6年的3 818份答辯表決票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自2014年開始實施“雙盲”答辯方案以來,評價為“中”和“及格”的成績數量明顯增加,評價為“不及格”的成績也開始出現。圖2給出了答辯成績走勢圖,可以看出評價成績欏壩判恪焙汀傲己謾鋇惱急仍2014年開始實施“雙盲”答辯以后大幅下降,評閱成績為“中”及以下的占比相應有明顯上升。這一結果表明,由于“雙盲”答辯方案最大程度地減小了答辯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答辯委員在進行答辯評價和決議時,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本身,評價結果更為客觀。
總體而言,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碩士研究生答辯過程中實施“雙盲”答辯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具體表現在:
1.答辯程序進一步正規化
“雙盲”答辯工作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學院領導主持,由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和各系所抽調來的答辯秘書分別負責答辯過程的程序性工作和學術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答辯過程的公平性、學術性和嚴肅性。
2.論文答辯會的學術性得到進一步加強
“雙盲”答辯會實行研究生導師回避制度,答辯研究生按照研究方向分組,所有答辯委員均從校外具備正高職稱的專家中邀請,這些措施充分保證了學術答辯會的學術性和權威性。碩士研究生在導師不在現場的情況下進行答辯,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檢驗研究生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意義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3.碩士導師和研究生對學位論文的重視程度得以提升
實行“雙盲”答辯之后,由于盡可能地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影響,答辯委員現場提問的深度明顯加強,評價標準更加嚴格。研究生及其導師對學位論文的重視程度空前提升。特別是答辯過程中,答辯委員對學位論文選題、工作量、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的評價反饋給各院系后,引發了一系列積極的變化。以往對研究生開題報告、中期考核、預答辯等過程不重視、走形式的現象得到了根本改變,研究生的培養進一步嚴格化、正規化,這與學院推行“雙盲”答辯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
四、總結與思考
兩年的實踐表明,廣州大學在土木工程類碩士研究生畢業答辯中推行“雙盲”答辯是較為成功的,基本達到了提高研究生對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重視,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目標。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類研究生“雙盲”答辯工作的成功,有以下幾點經驗值得總結:
一是,嚴謹細致的組織工作是“雙盲”答辯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半p盲”答辯是研究生答辯工作中具有革新意義的改革措施,每一步工作都有可能遇到無法預料的阻力和困難,需要一邊摸索一邊推進。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雙盲”答辯工作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學院領導全面負責,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和答辯秘書組根據自身特點分工協作。這一方案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得以順利實施,首先應歸功于嚴謹細致的組織工作。
二是,答辯秘書負責制是“雙盲”答辯工作的核心工作方法。答辯秘書工作的重要性在“雙盲”答辯中尤為突出。答辯秘書負責制保證了“雙盲”答辯方案的順利實施,是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經驗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是,答辯委員全部從校外邀請,指導導師回避,使研究生以獨立科研工作者的姿態面對行業專家和前輩的檢閱,研究生學位論文得到最客觀的評價,這也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一課。
總體而言,采用研究生“雙盲”答辯,能夠提升導師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認識,促進研究生培養過程的規范化,對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擬在今后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工作中繼續堅持“雙盲”答辯,學校也擬在2016年將這一答辯方式推廣到更大的范圍。但是,對于“雙盲”答辯方案本身來說,在答辯專家庫建設、答辯流程細化、答辯文件正規化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待于在未來的工作實踐中進行改進和完善。參考文獻:
[1]張東海,陳曦. 研究型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狀況調查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83-90.
[2]黃曉明. 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體制改革探討[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52-55.
[3]程朝霞. 道路橋梁專業答辯中成績評定影響因素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4(34):244-246.
[4] 姚利民,朱黎F. 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1):55-59.
[5]劉晗,龔芳敏. 優化預答辯制度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探索與實踐――以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8):52-56.
[6]崔延強,易然,吳葉林. 學位制度及研究生教育改革對高校的挑戰――第四屆中德高等教育論壇綜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2):106-109.
[7] 馬云闊,楊文強,李偉. 提升理工類學術型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5(10):118-121.
Abstract:
一、 招生專業及學制學費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招生名額
081901
采礦工程
4
081902
礦物加工工程
6
083700
安全科學與工程
4
080104
工程力學
2
081401
巖土工程
4
081801
礦產普查與勘探
5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2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2
081601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3
直博生學制為5年,學費為10000元/年。
二、獎助辦法
1. 國家獎學金:按國家及學校文件評選。
2.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我?;緦W科年限內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
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金額:博士研究生12000元/年
發放:分10個月發放(每年7月、8月停發),博士1200元/月
3. 學業獎學金: 一等學業獎學金占20%,18000元
二等學業獎學金占40%,15000元
三等學業獎學金占40%,12000元
每年11月30日前一次性發放。
三、申請條件
1. 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具備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2.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身心健康,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 英語六級成績425分以上;
4. 勤奮好學,思維敏捷,有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5.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四、申請
考生可先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推免生預報名系統”219.242.64.66/open/RecruitTkssTmYbm/signin.aspx ,注冊報名,待學院組織復試后,需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推薦免試服務系統”報名,并接收我校待錄取通知。
考生可將以下材料交寄至相關錄取學院。
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招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一份;
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招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專家推薦書》兩份(需要2名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分別推薦);
3. 歷年在校學習成績單一份,并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4. 申請人還可提交在學期間已經公開發表的學術成果及參加各種學術科研活動的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
五、考核與錄取
1. 對于申請直博的推薦免試生,各有關學院應在本人申請和專家推薦的基礎上,在復試增強對學生的考核,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形式;考核的內容須根據本校研究生培養方案的要求,重點考核考生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的水平和從事實際科學研究的能力。
2. 擬錄取的直博生,須在“推薦免試服務系統”點擊回復同意。
3. 學校將于次年6月份發放錄取通知書,入學時間為次年9 月。
4.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學校將取消其直博生資格(一并取消推薦免試資格)。
(1)本人提供的材料與事實不符。
(2)申請人在本科第四學年學習期間有不及格科目。
(3)本科期間,受到紀律處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過。
(4)畢業論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績。
(5)在畢業時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或學士學位證書。
(6)不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六、其它
1. 直博生在學期間不能申請自費出國留學,可參加國家高水平大學公派出國留學計劃申請出國留學;
2. 凡中期考核不合格或個人原因退出學業者,按結(肄)業處理,學校不負責其就業事宜。
七、聯系我們
暑假期間如有問題,可通過郵件或電話與所在學院聯系咨詢。
學院
聯系方式
郵箱
資源學院
62229053
fengyufeng88@163.com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62339307
dcxy@cumtb.edu.cn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62331345
201253@cumtb.edu.com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62331743
見下表
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
62331737
lijian200@126.com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系別
所含專業
聯系人
郵箱
機械系
機械設計及理論
郝雪弟
hxd2003@126.com
電氣系
針對上述問題,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培養地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實驗理論和實驗技術為基礎,以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線,建立以理論教學為依托且相對獨立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3]。改革具體內容包括三方面。
1.實驗課程單獨設置
在分析各實驗課程具體內容,相互銜接情況及實驗項目設置后,統一規劃實驗內容和相關課程,落實各實驗課應承擔的任務,減少實驗內容不必要的重復。重組實驗課程,實驗課程單獨設置。
2.實驗項目精心設計
實驗項目設計是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關鍵,實驗項目整合的具體做法包括:(1)刪除教學內容陳舊或與培養目標無關的項目;(2)合并內容重復或類似的實驗項目;(3)減少驗證性實驗的比重,提高體現學科先進性的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項目的比重,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和實驗理論內容;(4)實驗項目少而精。實驗項目選定時,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實驗項目不宜過多,加強每個實驗的力度,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5)適當增加實驗教學的總課時數。
3.循序漸進和適度跳躍
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其一,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協調,在教學內容上循序漸進;其二,隨著實驗教學層次的提高,能力培養也需循序漸進。對于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必然會有部分實驗教學內容走在理論課前面,但只要出現這種情況的項目不是太多,這種適度跳躍是正常的,可以讓學生嘗試解決未接觸過的問題。這種能力的培養,在大學階段十分必要,并符合認識規律。
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內容經過整合與補充,基本形成與實驗教學內容體系相對應的實驗課程體系,改革后設置的實驗課程有:物理實驗,土木工程基礎實驗(建筑材料實驗、材料力學試驗、土工試驗),土木工程結構試驗(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土木工程測試技術實驗(實踐性實驗)。測量學、電工學保留課中實驗形式,實驗課程中基礎實驗項目占40%,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占40%,工程實踐實驗占20%,實驗教學學時(不含其他實踐環節)占總學時比例達到20%。
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層次與功能
海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設計,基本形成相對獨立、層次分明和功能明確的實驗課程體系,按實驗項目劃分有以下層次和功能。
第一層次為基礎實驗。這部分實驗內容主要是驗證性實驗,包含建筑材料物理力學性能實驗、簡易土工實驗、測量實驗(習)。通過本層次實驗教學,學生能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方法,正確使用儀器,準確取得實驗數據,掌握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方法。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實驗教學的意義及其在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地位,了解實驗教學的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敬業精神。
第二層次為綜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課程是在學生具備前一層次的基礎上,更深層次和系統地訓練實驗技術和技能。綜合性實驗有單學科綜合和多學科綜合,涵蓋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和專業課程模塊,把原來劃分過細的各門課程實驗項目合并,有機串聯相關內容,進行內容整合,體現系統性,給學生以完整的技能訓練。主要是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幫助學生驗證一些有價值的定理,觀察一些特殊現象,掌握專業實驗儀器設備的操作流程,學會從數據中分析現象、給出結論,逐步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層次為設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層次著重強調學生綜合運用前兩個層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輔以專業選修課的理論與知識,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設計實驗方案,經審核后,獨立完成實驗[2],實驗內容為動態設計。在這個層次上的鍛煉,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建筑結構、建筑樁基、建筑地基、基坑監測等實驗方法,能自主設計構件承載力、變形等類型實驗的方法和程序。
第四層次為工程實踐實驗。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進入3年級以后,動手能力日趨成熟,但工程能力的實踐還遠遠不夠,創新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為給畢業設計打好基礎、作好準備,實驗教學必須面對社會需求的現實問題實施改革[3]。在工程實踐實驗層次,了解實踐建筑工程設計、施工與質量檢測的有關內容,了解國家有關技術規范與標準,掌握建筑材料現場抽樣和檢測方法及判斷依據,掌握常用的現場檢測設備及無損檢測方法,基本能完成建筑材料、建筑地基、建筑樁基、基坑監測、建筑結構等的檢測方案設計及實施檢測。改革后的培養方案中,保證實驗教學四年連貫發展。基本形成一年級學會設備使用和儀器操作,二年級能夠組織實施驗證性實驗,三年級能夠獨立完成綜合性實驗與設計性實驗,四年級可以進行工程實踐實驗,為畢業設計和就業作準備。
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