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理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6 18:31: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兒童文學理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兒童文學理論論文

篇(1)

注重教育作用陳伯吹從不諱言兒童文學所擔負的教育任務和兒童文學作品應有的教育意義。在堅持兒童文學的教育方向性上,他的態度一以貫之,極其鮮明,斬釘截鐵,毫不含糊。他緊緊扣住兒童文學的特點、特殊性,反復論述、強調兒童文學的教育作用、年齡特征和藝術特征,以及思想性、藝術性與兒童性的統一。他強調教育意義應該“融合在兒童情趣之中,深藏在藝術形象里頭”,“附麗在具有詩情畫意的想像本身”,“是個輕松愉快的過程”;明確否定和反對那種一味強調思想性和教育意義而忽略、輕視藝術性的錯誤觀點。陳伯吹1956年提出的、曾當作“童心論”批判的那個著名觀點:“一個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兒童站在一起,善于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眼睛去看,特別是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就必然會寫出兒童能看得懂、喜歡看的作品來。”實際上是對兒童文學特殊性首先要照顧兒童年齡特征的一個形象的、生動的詮釋。無非是強調了解兒童、熟悉兒童是兒童文學作家第一位的工作。只有了解熟悉少年兒童的思想、感情、趣味,才能寫出為他們所喜聞樂見的作品,從而也才能發揮它的教育作用。

篇(2)

2對護士的人性化管理

護士是實施人性化護理的主體,直接決定著人性化護理成效。在對患兒實行人性化護理的同時,對護士也應該實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護士長關心和體貼護士,積極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對護士以公正、公平、待人寬、管理嚴為原則;生活上多一份關心和理解,如為護士申請住房、操辦婚事、給老護士協調工作、合理分崗;對家庭貧困護士組織援助等。因此多元化關懷緩解了護士的心理壓力,使護士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更加激發了她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他們的愛崗敬業情感。其次為護士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兒童恢復病房的護士每天面對的是哭鬧的患兒、苦惱的家長,患兒如果治療效果不理想,護士都有可能成為家屬發泄怨氣的對象。為了減輕護士的壓力,我們應堅持每月召開民主生活會,護士把在工作中的壓力釋放出來或者平時護士間存在誤會或矛盾,也借助民主生活會,使矛盾通過良好的溝通化解。當工作出現差錯時,執行懲罰要注意以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終目標是幫助當事人分析原因,把差錯作為寶貴的經歷讓全體護士分享,舉一反三,降低同類事件的發生機會,讓消極事件發揮積極作用。明確護理職責及理念,護士是患者的管理者、指導者,護理工作的實施者,護理管理者只有在保證其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護士長應確立明確的護理職責和護理理念,能夠深入到每個護理人員的心中,使他們有明確的工作方向,用精神力量鼓勵護士。工作制度規范化合理規范的工作制度是實行人性化管理的最基本、最先決的條件。規范的工作制度又是建立在公平、科學、高效、全面的基礎之上。作為管理者要有光明磊落、公正決斷的作風;在制訂制度上,要體現群策群力;在執行制度時,要公平、公正;這樣才能樹立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權威。樹立自覺性、正義感。人際關系和諧化護士每天要面對的是患者的病痛,甚至是死亡,因而,沒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難以支撐的。護士管理者要經常教導,以便護士能夠有好的心態去面對醫護、護患、護護關系。護理管理者可為他們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解決沖突和緩解壓力,引導其進行換位思考,確保人際關系的和諧。

3結果

篇(3)

兒童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首先,兒童的各種音樂活動都是受其不同年齡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對兒童音樂心理的研究,對提高與發展孩子們的音樂活動水平具有重大意義。研究這門學科可以對兒童音樂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論的指導,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了解不同年齡的兒童音樂心理特點和規律,科學地進行音樂教學。還可幫助教師總結兒童音樂教育經驗,提高音樂教學自覺性與水平。

兒童音樂心理學具有上述科學性與應用性。但是,這門學科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廣大中、小學和幼兒音樂教師站在兒童音樂教育的第一線,應義不容辭地承擔建設這個學科的責任。怎樣研究與應用兒童音樂心理學呢?首先,應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以此作為理論指導。同時,還應對兒童心理學有概括的認識,因為這門學科可使兒童音樂心理學趨向理論化與系統化。更重要的是進行實際的研究,對兒童學習音樂進行分期、分步驟的觀察、分析,并得出結論,做出系統的記錄,這就是觀察法。與孩子們進行交談,了解他們的興趣喜好、情緒、能力與毅力等,做出記錄,對各種問題,作出科學的答復,這就是談話法。實驗法是當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學的方法之一,也是我們應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規定一定的時間、地點、命題,必要時要設置對照實驗,經過測量,取得數據,再用統計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與結論。以上介紹的方法不是孤立進行的,應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兒童的年齡特征,對每個發展,都要進行觀察、思考與研究,以科學的態度進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簡單介紹不同年齡段兒童的一些音樂心理特征。

乳兒期(出生—1歲):這個時期乳兒的音樂聽覺反應不太精細,也較緩慢。滿兩個月時就能區別一般的鈴聲或門聲,有高低音的反應。三個月時有可能區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調。五至七個月時能對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別。在滿周歲時孩子有的有較好的節奏感,能用準確的身軀動作表現出來。

嬰兒期(1歲—3歲):即先學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認,出現了最初的學習音樂活動,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彈琴拉琴動作。這時音樂記憶迅速發展,可以記住兩三個樂句。有對音樂興趣的表現。在這個時期可以是兒童音樂教育的開始階段。

幼兒期(3歲—7歲):即學前期。這時期兒童的感知能力發展較快,除各種音程外,還可聽辨一些簡單的和弦。可以記住八到十六小節的樂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樂曲。對音樂的興趣逐漸增大。

童年期(7歲—12歲):即小學階段,又稱學齡初期。已有觀察音樂現象的能力,注意觀看別人的音樂演奏、演唱。也能聽辨較難辨別的和弦音。音樂記憶內容與篇幅增大,音樂想象開始自由地活動。在練習時能表現出一定的意志,并能產生美好的音樂前程的理想。

篇(4)

就我國兒童文學的研究現狀分析,許多零散問題研究缺少較大的結構背景,價值和功能不足。以文學經驗觀察,人們均是先理解文學,再對其提出期望,指導創造和批評。我國兒童文學是受動發生,離不開西方語境,依舊是理論資源和經典作品。兒童的審美標準和思想總是被成人思想所壓制,因此很難形成真實的兒童文學理論。只有把兒童文學歸于文化結構中去思考,才能辨析出兒童文學理論中的基本問題,并非是以兒童文學去分析兒童文學。

1.兒童文學的定義

從文學理論研究的基本精神分析,本位兒童文學的概念最易讓人接受。不單單因為本位兒童文學認為兒童文學是教育兒童的文學,也是因為他擁有全面系統的闡述。兒童文學應當是實用、透明的,應當改變后現代主義浮夸做作和寫作風格。它是兒童心理成長和情感生活的必需品,兒童文學應當是感性、審美和愉快的。兒童文學的娛樂性推動了兒童文學的發展。許多兒童文學作品是成人以自我感官為兒童讀者所創作的,一些優秀作品能和兒童共享。但有些作家并不是為了兒童寫作,只是因為作品中的審美因素和兒童審美能力相符,可供兒童讀者閱讀。此類作品也屬于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和沒有一個特殊的界限,故此,我們不能一味判斷兒童文學本質,兒童文學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被孩子接受。當然兒童文學也有一些基本的東西,最基本的就是兒童文學是教育兒童的需要,它基本上是為兒童而存在的。

2.兒童文學批評的評價準則

兒童讀者鑒別文學作品的能力不夠,因此不能進行文學批評。而成人讀者在閱讀兒童文學之后,會有信心的判斷兒童文學作品的質量。這就使得兒童文學控制權交予成人。成人作家創作只要針對兒童讀者便可,成人批評者會用自己的方法或標準判斷作品。兒童文學“成人本位”,會給批評者和成人作者較大的權利,忽視了審美要素。在批評兒童文學時,要明確批評的評價準則,而不是用成人的批評標準看兒童文學。

有的兒童文學先行者對兒童閱讀故事進行區分,做出清晰的劃界。正如現如今我們將通話故事看作兒童文學最佳的文體。童話是先隸屬于兒童文學,后分在了大文學圈中。如果消除童話內的文學屬性,自然會形成童話類型的作品,會引起兒童文學理論的混亂。另外,民俗學研究民間故事的方式對兒童文學有借鑒價值,卻不能和兒童文學批評相同。兒童文學批評應當有自己的方法和目的。

3.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

兒童文學理論主要資源來源于文學之外的許多學科,比如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和哲學。有的學者認為兒童文學是一種教育兒童的文學,這是錯誤的。過分強調兒童文學的文學性,會偏離兒童文學創作的初衷,使得兒童文學的意義失衡。兒童文學的教育,是文學作品以審美方式影響兒童讀者的程度。當然,這種影響和學校教育、家長道德教誨不同,但偏近于社會學溝通。兒童文學教育是成人和兒童的民主、平等交流,而不是灌輸式和思想禁錮的教育。人的道德判斷、思想觀念、人生價值等,都能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找到影子。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同情、勇氣、公正、堅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的活潑、機靈、聰明、可愛、善良等。

4.兒童文學內的“成人化”

有學者認為“成人化”會誤導兒童文學作品轉變為非兒童文學作品。固然“成人化”是兒童文學的重大問題,但兒童成長需要“成人化”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比如詹姆斯·馬秋·巴里的《彼得·潘》描寫了彼得潘神奇的本領和故事,可以勇敢無畏的對抗強盜胡克船長。《彼得·潘》長不大主題并不是所有兒童都喜歡,反而吸引了較多的成人讀者。兒童并不愿意像彼得·潘一樣長不大,這樣的文學內容反而使得兒童文學不夠健康。

兒童文學中許多作品故事都是以成人思維解決人類情感矛盾,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有些兒童文學的“成人化”嚴重,蘊含著悲觀主義的血腥、厭世、黃色、自私自利。這些思想影響到了兒童讀者的純真思想。而有些作品也過于偏窄,不顧及兒童感覺事物的方式,簡化了成人話題。這類現象在兒童文學中很是常見,許多批評者褒揚這類作品的純兒童性。但是,如果有意識的將現實問題和兒童文學保持距離,便不能從角度轉移至兒童讀者方面,反而使得兒童文學存在缺陷與不足。

結束語:

兒童文學理論的定義應當明確,便是兒童能夠看懂并理解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的價值性不是單純的研究純粹理性指導,而是能夠和兒童讀者進行對話。到目前為止,兒童文學仍沒有讀者和批評者有效溝通的方式,但并不代表該方式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兒童文學理論發展,要完善新型的兒童文學批判。研究兒童文學要突出兒童讀者和文學的基本概念,重視兒童文學批評的評價標準、文學教育和“成人化”因素。

參考文獻:

篇(5)

而這兩次接受與交流活動都是以人的主觀能動性為參與因素的。在翻譯過程中,原文文本中尚有很多空白需要譯者來填充、完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翻譯是譯者在閱讀和理解原文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的具體化的、積極的創造性活動。翻譯過程中譯者自身的期待視野同樣會影響到他的第二次交流活動,也就是譯文的生成過程。根據接受美學理論,文學作品的意義包括文學自身的意義以及讀者的理解兩個部分。在進行第一次交流的過程中,譯文的質量與譯者的接受水平直接相關,并使得譯者的期待視野和原文文本實現最大程限的融合。顯然,這種融合會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如歷史環境的不斷變化等,都會使得譯文的質量出現波動。不同的歷史時代或者是同一歷史時代的譯者對知識以及期待視野的理解都不盡相同。而第二次交流活動是譯文讀者與譯者之間的交流,因此譯者在追求自身期待視野與原文文本相融合的同時,還應該考慮譯文與譯文讀者視野相融合的問題,關注讀者的接受能力與期待視野,在原文文本和讀者之間發揮橋梁和媒介的作用。

二、基于接受美學理論的兒童文學翻譯原則

(一)準確估計兒童讀者的期待視野基于接受美學理論的兒童文學翻譯對原文文本的意義沒有一個絕對的解釋,只有兒童讀者自身的閱讀才能使得文本的意義具體化。兒童讀者在期待視野下開始閱讀,對文本進行持續的分析與判斷,直到和文本視野相互融合。在兒童文學翻譯過程中,譯者應該充分調動其自身的知識儲備,盡量挖掘原文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翻譯出更好的文本。兒童讀者和成人譯者在期待視野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兒童文學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注意到兩者之間的視野轉換問題,準確估計兒童讀者的期待視野。

(二)以兒童為本在接受美學理論視域下,文學作品翻譯的重心應該從傳統的重作者、重文本向重讀者的方向轉移。接受美學理論認為,作品只有被讀者所理解與接受,才能真正實現其美學價值與文學意義。這個理論不但有效地拓展了文學作品的研究空間,同時也為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接受美學理論對傳統翻譯的“文本中心論”是一個極大的顛覆,有效地提高了譯文讀者與譯者的地位與價值。由于兒童文學作品的目標讀者是兒童,因此其翻譯應該以兒童為本,這個原則決定了兒童文學翻譯應該以兒童讀者的地位與作用為基礎。因此,在兒童文學的翻譯過程中,譯者要結合兒童自身的特點,對他們的期待視野進行分析與預測,分析其與成人接受能力的不同點,采取靈活的翻譯策略,盡量保證譯本能夠為兒童讀者所理解、所接受。

(三)注意原作的封閉性接受美學視域下,原文作品是一個未知的、半開放式的統一體,它不但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同時也具有固有的封閉性。其開放或封閉的程度受到作品圖式化結構的影響。因此,面對眾多的譯本,除了從歷史環境以及譯者人文素養等方面進行合理解釋之外,還必須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標準對它們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尋找各個譯本的優點和不足之處[4]。否則,文學作品將失去其導讀、評價與引導等方面的作用,從而使得翻譯學習者、譯文讀者以及翻譯理論研究者失去方向。而這個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呢?應該是原作,這是分析與比較的根本基準。雖然譯本可能由于歷史與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一定的變化,但是其根本是原作,只是由于譯者的審美能力、個人經歷、語言能力及其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譯作才發生相應的變化。文學翻譯過程中的所有活動都是建立在原作之上的,這就需要譯者在一定程度上遵從原文,即考慮到原作的封閉性。

篇(6)

然而《導論》在目錄及索引編排、內容、時效性等諸多方面尚存較大的改進空間。

在目錄及索引方面,該書只提供了一級目錄共5章的大標題和對應頁碼,查找子項不便。同樣不便之處還在于該書未提供重要作家作品出版紀要和重要網絡資源的相關鏈接,參考文獻散于各頁。此外,書中對眾多童話、小說、童謠童詩和圖畫書的內容常給出大段疑似轉述或綜述外文資料的評鑒,卻未能逐一給出具體出處,不利于辨認作者本人的創見。

《導論》以內容之不足為著,主在對小說分類不當以及諸多重要項目上的缺失,亦即介紹重要作家及重要作品時經常性的疏漏,兼事兒童文學創作的作家及華裔作者的缺位,對澳洲兒童文學理論家、學術團體和刊物的忽視等,這些都較大損抑了該書的學術價值。

《導論》把小說劃分為探險、家庭、校園、幻想和動物五大類,但在提及幻想小說起源時(第95頁)將其與童話小說和探險小說做了并列比較,可見作者潛意識里童話小說和幻想、探險小說等一樣自成一類,但該書從未對童話小說下定義或定位。事實上,于童話與小說之交集,朱自強所倡小說童話之說漸隱,而舒偉童話小說之說方興(朱自強:《小說童話——種新的文學體裁》,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四期,第63—67頁;舒偉:《關于西方文學童話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外語研究,2010年第四期,第86—91頁;舒偉:《走進童話奇境——中西童話文學新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70—78頁)。考以舒偉的童話小說觀,《導論》中幻想小說子類中的叢林幻想、類動物幻想、原住民夢故事幻想、鬼怪和超自然魔法幻想小說及動物小說子類中的擬人化動物小說和人物與動物互動小說很多都已屬于童話小說范疇,《導論》對小說的分類并不到位。筆者認為,童話主要針對少年兒童,大多富于幻想和想象,多運用超現實或怪誕手法,通過作品中的人物、動物或其他人化角色以表現對現實的希冀、嘲諷或緬懷等。童話在很大程度上應視作一種題材。吳其南則認為童話即“非寫實性的兒童文學”(吳其南:《中國童話發展史》,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頁),而小說為可供表現童話的體裁之一,我們亦常見童話小說、童話詩、童話散文和童話劇等說法。國內文學體裁的四分法并未納入童話。小說童話與童話小說之辨實起于對小說與童話之表里關系認識不清。若依筆者之童話觀,《導論》的文類需要重做調整,其將童話與小說(及童詩童謠)分立的通常做法也需重新審視,但囿于本文性質與篇幅,筆者不再深入。

對一些重要小說家或一些重要作品的疏漏系該書另一內容缺陷所在。一顯例即為《導論》只字未提均為澳洲最有影響童書獎——澳大利亞童書協會年度圖書獎四度得主的索尼婭·哈特奈特和羅達·艾米麗。索尼婭·哈特奈特在1996—2012年間四獲年度圖書獎,兩獲榮譽獎,三度入圍決選名單,是澳洲唯一林格倫世界兒童文學獎得主。羅達·艾米麗年度圖書獎項上與索氏不相伯仲。兩人高得獎記錄與前輩名宿帕特里夏·賴特森和伊凡·索撒爾比肩。內地早有羅氏的拯救德爾托拉系列小說和索氏的《童年的故事》及《鳥兒看到了什么》之譯本出版。兩人本應備受關注才是。再如《導論》雖介紹了首屆年度童書獎得主萊斯利·里斯及其主要作品,卻遺漏了其廣受歡迎的小腳趾系列童話,其實他的《小腳趾水中旅行記》在中國更為人知。再者,在下文“時效性”部分提及的肖恩·譚的《郊外故事》與王爾德·瑪格麗特的《敏感的小鵝露西》等年度童書獎佳作在《導論》專節介紹這兩位名家時都沒有解讀。這些疏漏都說明作者對介紹對象的資料掌握得不夠全面。

身兼和兒童文學創作的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應被納入研究范圍以內。國內研究者一般對他們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做細讀和評論。《澳大利亞文學名著便覽》與《澳大利亞文學史》對下列作家的處理即是如此:安德魯·巴頓·佩特森、亨利·勞森、萬斯·帕爾默、彼得·凱里、凱思·沃克、蒂姆·溫頓和《澳大利亞文學史》附錄I中提到的斯蒂文斯·達爾、特南特·凱里等人。《導論》則根本未觸及這方面。其實這些人中不乏大家,比如彼得·凱里是布克獎兩度得主,“神童”作家蒂姆·溫頓則兩獲布克小說獎提名,兩人都有兒童文學作品榮獲澳洲童書協會年度圖書獎榮譽獎,而特南特·凱里系童書協會年度圖書獎1960年得主。不研究這批作家的兒童文學創作思想則澳洲兒童文學史難稱完整。

在澳大利亞還活躍著一批表現中國元素的華裔兒童作家或插畫家,如駱惠敏、吳迪、嘉布莉歐·王和克里斯托弗·程、李存信等。駱惠敏、吳迪和李存信都已在澳大利亞童書協會年度圖書獎榜單上揚名,馬來西亞華裔肖恩·譚則更是大名鼎鼎,但他較國際化,是個例外。中國學者撰寫的《導論》本可以借鑒黃源深系列專著對華裔作家(如布賴恩·卡斯特羅)關注的成功范例,但其始終對該特殊群體未加關注委實令人生憾。

澳洲本國兒童文學研究現狀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兒童文學理論家和理論、研究團體、刊物及工具書等,這類信息在中國都頗為匱乏。可惜《導論》除在引用時提供了一些工具書線索之外并未介紹重要的評論家、學術團體及學術刊物等內容,殊為不美。被該書遺漏的重要工具書(以較晚近者為例)還有:《內在故事:創作童書》(1987)、《澳大利亞兒童文學導讀》(1992) 、《兒童小說中的語言與意識形態》(1992)、《澳大利亞兒童作家名錄》(1992)、《移位的小說:澳大利亞當代青少年小說》(1999)、《出書人:結識澳大利亞兒童文學作家與畫家》(2002)、《讀書蟲……和你如何幫助子女抓住它》(2008修訂版)、《兒童文學數字資源》(2008)(系網絡書刊目錄資源)等。知名兒童文學理論家和評論家有:現任國際兒童文學學會會刊《國際兒童文學研究》主編、國際兒童文學理論界最高獎——國際格林獎得主約翰·史蒂芬斯教授,上屆國際兒童文學學會會長克萊爾·布拉德福德,現任副會長克里·麥蘭教授,莫瑞斯·薩克斯比,羅賓·麥開勒姆,《牛津澳大利亞兒童文學之友》的編者斯黛拉·里斯和帕姆·邁辛泰爾等。重要兒童文學團體有:澳大利亞童書協會、澳大利亞學校圖書館聯盟、澳大利亞讀書協會、童書作者與畫家社團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分團、澳大拉西亞兒童文學研究協會等。而重要學術刊物有:《讀書時間》《鵲》《文叢》《文學基地》《奧挼那》《兒童文學和圖書館業新評》《書鳥》《獅子和獨角獸》等。

篇(7)

公學選拔學生的標準極其嚴格,絕不允許濫竽充數,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制度,保證錄取的公平性和學生的優良素質。盡管社會地位和財富是進入公學的首要條件,但如果才智平庸,無法通過考試,同樣會被拒之門外。寄宿制度也有其獨特的一面,通過嚴格的管理來培養健全的人格。雖然學生大都來自達官貴族,但公學的寄宿生并沒有貴族的奢華享受。相反,為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公學提供的住宿和飲食都相當簡陋。并且,為了避免家庭對這種教育方式的干擾,公學向來不允許家長參觀學生的食宿情況。宿舍實行級長制,主要是通過選舉的學生干部實行學生管理學生的制度。生活的磨煉和從事管理工作無形中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互相關心、協作配合、領導與服從等健全的人格和能力。(原青林2004)公學的校規相當嚴厲,他們認為對孩子的溺愛會阻礙其獨立性格的形成。學校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言談舉止加以約束,使學生逐步養成公德意識,樹立起自由與紀律、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概念,為以后步入社會作了充分的準備。

(二)重視文體活動。

一直以來,公學的課程設置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性,這也是他們培養社會精英的重要因素。但是,相對于學業,公學對于學生的藝術和體育活動也相當重視,尤其是體育運動,占去了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藝術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健康情感,增強對美的追求;體育活動是要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和堅韌頑強的精神。(祝懷新,應起翔2002)如著名的哈羅公學就開設了音樂、戲劇表演、雕塑、各種球類、劃船、游泳、射擊、劍術、馬術、體操、田徑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文藝活動及體育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由的選擇項目,施展才華,以充分發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也強健了體魄。公學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視,使學生擁有團結協作、堅韌努力、公平競爭的精神和超越勝負的胸懷。尊重學生興趣培養技能、開展活動,有利于發展其謙恭、寬容、豁達的品格、待人接物與人際交往的技巧及卓越的領導和組織才能。“公學所強調的紳士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性格陶冶是公學管理的精華所在。”(鄭映霞2010)公學的紳士道德教育是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讓學生習得日后成為一個紳士所具備的含蓄、內斂、從容、平和、守信、禮貌、公正等各種美德,使其不僅德才兼備,更具有獨立的人格,強健的身體,堅韌不拔的意志,為其成為社會精英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英國公學對我國兒童家庭教育觀念的啟示

我國的現代兒童家庭教育觀念較之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已有了巨大的變化,多數父母認同家庭教育環境對兒童健康發展的影響,力求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為兒童的早期發展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但在教育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雖然傳統的家長制家庭教育觀念已經在逐漸的消失,但是很多家長認為兒童還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兒童的發展觀容易變成以家長的愿望為主體。中國的家長比任何時代都更看重下一代的教育,越來越多的孩子從3-4歲就開始學拼音、學漢字、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圍棋、學舞蹈等等,7-8歲就開始學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奧數。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會關注“有什么用”。過早地開始文化學習,其實是在剝奪孩子們的童年。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將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學問教育三者相結合。“健全人格是個體身心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是成才發展的基礎;是快樂幸福的源泉。”(譚剛強2013)英國公學培養了一批批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這種英才教育理念與我國大多“望子成龍”的父母的教育觀念相吻合,結合公學的成功經驗,我國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受到啟發。

(一)注重道德禮儀培養

良好的道德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必備條件。現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環境等因素,容易養成任性、自我為中心等缺點,也不擅長于與同伴交往。香港作家屈穎妍(2014)說過,“這些年,孩子們走得都比前人快,3歲已經學會上網,5歲便學會3種語言、4種樂器,7歲便懂得制作PowerPoint……但待人處事應有的態度卻被遺忘了,或者應該說,是被犧牲掉了。港人把這種現象稱作‘催谷’,催著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她的話告訴我們,家長的“催谷”心態,也成為孩子社交能力形成的絆腳石。公學的寄宿制度,讓學生在集體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學會如何融入社會,也體現出社交能力在孩子日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多為孩子創造“社交”的機會,使孩子在交往中,逐漸學會適應、學會選擇、學會交往,領悟協作與配合、領導與服從的處事原則,在實踐中培養為人處事的能力。公學認為美德是靠后天教育培養得來的,他們更為關注如何學會實踐道德,通過實行嚴格而人性化的管理,規范孩子的言談舉止,使他們了解自由與紀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以身作則,以身教代替言教,張弛有度,在溫和與嚴厲間維持某種平衡,從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

(二)注重性格意志磨練

D•H•勞倫斯曾經講過一句話:“如何開始教育子女?第一原則是:不要管他。第二原則是:不要管他。第三原則是:不要管他。”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對于孩子的教育,父母要學會“放手”。很多孩子嬌生慣養,主要源于父母的過度保護、包辦代替,導致孩子根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城市里的孩子。我們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生存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參與到實際的生活中。掌握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如家務勞動,交通規則,一些儀器使用,生命教育,使之能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像“公學人”一樣,不會因為“身份高貴”而受到優厚待遇,反而要給孩子做主的機會、吃苦的機會,培養獨立意識和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毅力。同時,家長要寬容,要允許孩子犯錯,也應給孩子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機會。孩子只有通過生活的磨練,才能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擔當,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明白成功只能夠通過主觀努力來獲得,不論家境多么優越,父母也不能替你成功。只有重視獨立性格與思想的培養,引導孩子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才能獲得真才實學,既成“才”,也成“人”。

篇(8)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2例,均為男性,年齡8~15歲,平均10.8歲,有遺傳傾向7例,均有髖關節、下肢大關節受累,腰椎活動受限,行走不便,晨起癥狀明顯,活動后減輕,臨床特點為HLA-B27PCR測定陽性,但它對疾病預后并無可靠的指導意義[1],而類風濕因子陰性,急性炎癥期均有C-反應蛋白的升高,血沉增快,X線攝片示單純骶髂關節受損5例、單純髖關節受損3例、骶髂關節、髖關節均遭破壞4例。

1.2治療方法均采用藥物加物理療法,口服藥物為消炎痛75mg、阿司匹林0.6~0.9g、復方雷公藤4~5片,3次/d;常用的物理療法有礦泉水浴,電透療法,音頻或超短波治療,3次/d,20min/次,15d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時間為3~4d,12例患兒中治療時間最短2個療程,最長84d。

1.3療效評價標準[2]痊愈:臨床癥狀完全緩解,腰椎定向活動無受限;有效:臨床癥狀緩解,腰椎定向活動部分受限;無效:臨床癥狀存在,腰椎定向活動受限。

1.3結果本組12例中,痊愈5例、有效7例。

2康復護理

2.1心理護理(1)16歲以前發病的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簡稱AS)稱為幼年型強直性脊柱炎(juvenile-ankylosing-spondylitis.簡稱JAS)[3],此患兒進行心理護理具有特殊性,主要是由于發病年齡小,多數處于青春前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均尚未發育成熟,疾病對其身心造成的損害較成人嚴重,而且疾病的承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低,故在宣教過程中必須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詳細地講解;同時必須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因患兒年齡小,父母一般均非常焦急,對患兒表示溺愛,因此必須指導家長正確地配合,以取得滿意的療效。在護理過程中,還應密切觀察患兒的言語、行為、動作變化,加倍地關心,理解和愛護他們,取得信任和配合。(2)激發患兒的積極進取精神在不影響患兒休息的情況下,鼓勵患兒發揮自己的特長,如繪畫、書寫、折紙、下棋等活動,對他們所取的成績給予表揚,并設立宣傳欄張貼以示鼓勵,使其有成就感,為患兒營造一個充滿溫馨友愛的環境。

2.2康復訓練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盡早地進行功能鍛煉可預防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活動應按計劃循序漸進,屈膝、屈髖、轉頭或轉體,擴胸,游泳活動最佳,根據個人情況采取適當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在鍛煉前先行按摩以松弛椎旁肌肉,以免肌肉拉傷,鍛煉同時可配合理療和水浴。(1)臥位:指導患兒盡可能仰臥,睡硬板床、低枕。明確因疼痛而臥床不起,只能使病情進展加速,導致關節肢體廢用性萎縮,因此,要采取積極主動的鍛煉,減輕脊柱及關節的畸形程度。(2)游泳及擴胸運動:①游泳:水溫宜適宜,不宜過冷;游泳既有利于四肢運動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適合的全身運動。②擴胸運動: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擴胸訓練。(3)頸腰椎活動:頸椎活動:頭頸部緩慢做左右側屈、前屈、后伸、旋轉運動;腰椎活動:站立彎腰、左右旋轉、后伸、臥位三點式、五點式挺腰和飛燕式鍛煉;下蹲活動:屈膝下蹲、站起鍛煉;50次/d。(4)由于患兒年齡小,自制力差,常不能主動鍛煉,故在這個階段,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兒及家長溝通,有條件者或年齡過小者可由家長陪同指導鍛煉。(5)運動初期8例患兒出現肌肉,關節酸痛及不適,特別是年齡較小者耐受力更差,其中7例作短時間休息后即恢復。1例疼痛持續2h以上不能恢復,表明運動過度,予減少運動量和調整運動方式。

2.3飲食指導飲食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病情發展,康復均有關系,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和腸道感染有關,故飲食要有規律,且注意衛生,防止腸道感染;宜食辛辣之品[4],因其具有抗風濕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花椒、大料、茴香、大蒜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大蒜具有殺菌抗病毒的作用,適當進食可預防病毒感染,腸道感染。忌煙酒之品;宜食豆類和果實類食品,同時多食富含鈣、鐵的食物,如牛奶、菠菜、水果、瘦肉等,可改善患兒的營養狀態,提高機體抵抗力,也補充了青少年成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參考文獻】

1王永明,李茂強.強直性脊柱炎護理新觀點.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2):58~59.

篇(9)

因為兒童的心智發育并不成熟,其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有限,對于音樂雖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夠引導他們的好奇心轉換為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兒童的主動的學習性,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兒童的好奇心將會逐漸轉移到其他方面,喪失對音樂的興趣。因此,怎樣去了解兒童的好奇心,知道兒童對什么樣的音樂感興趣,并引導兒童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音樂,則就要看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引導能力是否能擔任這一任務。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兒童一般對活潑生動的、具有很強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興趣,且容易接受,積極性強。因此,在兒童音樂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預先準備與所教學音樂歌曲相關的,具有童話故事背景或是生動形象的文字圖片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或者可以在教學課堂上采用各種各樣的小游戲,比如拍手、點數等節奏小游戲,將音樂充分融入教學之中,并結合兒童特有的愛表現,想接受贊揚的特點,盡可能地舉辦音樂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舉行各種多樣化的音樂小比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的同時,解決兒童學生的一些教學活動中的問題,提高兒童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熱情。

(二)使兒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們對事物認知過程的開端

經過大量的注意力實驗表明,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也隨之變化,小學生的一節課時間為四十分鐘,而在中學,大學期間,課堂時間則延長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鐘,就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注意力來制定的,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則難以學習到該學科的知識。而在兒童階段的小學時期的課堂上,學生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實際時間其實更少,這是因為兒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響,導致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自然不長,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大多在前半節課。因此,在兒童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相關的音樂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前半節課的時間里,快速明確地講解教學內容,而在后半節課則利用游戲等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同時也是對教學內容的鞏固和復習,讓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注意力集中更為全面、專注。

(三)全方位啟發兒童創造性思維音樂教育

不僅僅是讓兒童來學習音樂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兒童的記憶能力、協調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得對兒童創造性思維進行啟發,在教授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兒童運用自身豐富的想象力來理解音樂的內涵,提高對音樂節奏的體驗,提升自身樂感,發展音樂素質。在教學課堂上,運用綜合的教學方式,比如,準備大量的教學用具,通過用游戲的方式讓兒童認識音符和曲目名稱,用形象直觀的畫片讓學生聯想音樂,或是反過來聽音樂畫圖等等,在學習音樂的同時能夠表現音樂,更能事半功倍地啟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四)符合兒童個體心理差異的發展

正如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個體的心理差異表現在能力、素質、性格三個方面,就如同在音樂上具有音樂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調感、聽覺表象能力和節奏感來說,大多數兒童具備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長唱歌,有的擅長跳舞,有的覺得自己是“音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此舉例,吸引學生對這個話題關注的同時,對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結合學生不同的心理表現,因材施教,對唱歌好的進行贊揚,對其他的進行安慰,鼓勵他們根據自身實際,找出屬于自己的長處或優點,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二、兒童音樂教育中實施音樂教育心理學的相關對策

在音樂教育史上,著名的音樂心理學家們在教育過程中有很多實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鑒幾位著名音樂家的方法來分析。

(一)使用創造性教學對策

提高教學有效性德國的著名音樂教育學家,奧爾夫的元素性音樂教學法是一種創造性教學法,元素性音樂教學是結合音樂和語言,舞蹈以及樂器在兒童教育過程中激發兒童的興趣,能夠充分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在兒童音樂教學中將此音樂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用于指導,在相同的旋律或音樂上,不同的學生所變現的是不一樣的,表達出來的是屬于自己創造的作品,“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體驗力度

使兒童樂感得以培養根據音樂教育心理學的分析,在兒童的音樂教育過程中,兒童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享受到了音樂中的情感,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養以及引導學生在音樂上的理解時,結合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為表現,教授不同的、與學生情緒相適應的音樂知識,讓學生更能體驗到音樂中的情感,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三)通過音樂節奏

全面調動兒童積極性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所提倡的體態帶動,在兒童音樂教育中,通過音樂的高低起伏,節奏鮮明來激發兒童的興趣,在兒童感受音樂的同時可以加上肢體動作的律動,這樣既讓學生學得開心,也能夠唱的準確,還能在課堂上愉快的跳動,借鑒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提倡的體態帶動,兒童積極性在音樂教學的節奏中更能全面調動。

(四)運用體驗式教學措施

提升兒童體驗樂趣學習音樂課程時,綜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在有樂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師先示范,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來學習使用樂器演奏樂曲,在對兒童進行例如唱歌等音樂教學課程時,教導學生親身學習,這類型的體驗式教學措施能讓兒童在體驗音樂課程的樂趣的同時,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篇(10)

入學準備是指"學齡前兒童為了能夠從即將開始的正規學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備的各種關鍵特征或基礎條件。"[1]入學準備的項目一般包括身體健康和運動發展、社會性和情緒發展、學習方式、言語發展、認知發展與一般知識。實踐表明,引導兒童做好入學準備,對其后續乃至終身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兒童入學準備受到多種理論的影響,其中社會文化理論具有重要的影響價值。本文試圖從兒童入學準備的理論發展角度出發,嘗試探索社會文化理論在兒童入學準備中的應用。

一、兒童入學準備的理論發展

受發展心理學這一科學中個體發展理論的發展影響,兒童入學準備理論經歷了從傳統的生理成熟理論到現在被普遍認同的生態發展學理論的轉變。生理成熟理論代表觀點認為,個體發展遵循一定的順序,強調生物因素在個體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作用。在生理不成熟的情況下,包括經驗傳授和教學在內的早期訓練并不能達到推動或促進兒童發展的預期效果。兒童是否做好了入學準備取決于其個體內部的生物鐘,外部教育刺激或后期補救性工作對兒童入學準備幾乎沒有作用。對于入學準備不足的兒童,父母或者教師應該做的是等待,等待那些準備不足的兒童自然成熟。在此基礎上,生理成熟理論將入學準備看作是兒童成熟的準備,兒童自身應該為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做好各方面的準備。這一觀點片面強調了兒童個體對學校的適應,忽視其他因素在兒童入學準備中的作用。在實踐中通常對準備狀態不足兒童采取“延遲入學”的措施。這不免會帶來基于種族、智力、背景對兒童的“二分法”、對兒童早期特殊教育產生負面影響和造成低年級入學標準的惡性上升等多方面的消極影響。隨著個體發展理論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布朗芬•布倫納的發展生態學理論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影響越來越大,生態學取向的兒童入學準備概念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布朗芬•布倫納將生態學描述為“對貫穿一生的、主動的、成長的、高度復雜的生物心理有機體———具有復雜而又與眾不同的,正在形成內在關聯的,用以思維、情感和行為的動態能力特征———和發展中的個體生活于其中的直接背景的變化中的性質進行累進的、相互包容的科學研究,而這一過程受到這些背景之間關系以及背景所嵌入的更大背景的影響。”[2]264也就是說個體發展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并和外界環境不斷發生互動的過程。就兒童入學準備而言,這不僅是兒童個體的事情,包括其生理成熟和個體學習經歷的發展;更是兒童與家庭、學校和社區環境多個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最終將共同影響兒童未來學業成績及其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為此,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委員會(NEGP)提出了兒童入學準備的生態化模型,包含了兒童與學校、社區和家庭多方因素的互動:兒童個體對學校的準備(具備參與課堂和學習的能力);學校為接受兒童進入學校所做的準備(學校對兒童入學的反應);兒童入學準備的社區服務和家庭支持(促進支持兒童學習的家庭和社區環境)。[3]1-2從上述理論的發展變化中不難看出,關注兒童入學準備的理論研究從重視兒童作為"自然人"存在的單一自然屬性,即要達成生理上的成熟,逐漸發展到關注兒童社會性的重要特點與品質。

二、社會文化理論概述

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theory)是基于前蘇聯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維果茨基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文化歷史心理學理論而發展出來的一個學術流派。該理論充分反映了人類區別于動物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起源思想,其中文化對個體心理機能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化創造特殊的行為方式,文化改變著心理機能的活動形式,文化在人的行為的發展系統上添加著新的層次……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社會的人改變著自身行為的方式方法,改變自然的素質與機能,形成與創造新的行為方式及特有的文化形式。”[4]社會文化理論呈現了個體的認知和心理發展源于交際和個體心智活動的聯系,強調認知不僅是個體自身建構起來的,更受到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包括語言、歷史等多方面因素在內的情境的影響,并和這些情境發生交互作用,包括同家庭成員之間、同伴之間的人際交互,以及同學校、社區等情境的交互作用。在維果茨基看來,這種交互作用要借助“記號”這一輔助手段來進行的。“記號是人造的刺激-手段,并且仿佛是人在自己的心理活動中所使用的心理工具,照維果茨基看來,可以作為記號的例子有:語言、形形的號碼和計數、各種記憶裝置、藝術作品、信、圖表、圖紙、地圖和各種各樣的暗號等等。”[4]隨著人類語言的出現和發展,語言在眾多記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借助記號的輔助作用,個體在交互作用中逐漸將外部動作行為內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這也是個體高級心理機能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社會文化理論在兒童入學準備中的應用

從社會文化理論觀點不難看出,要想確保所有兒童在進入小學時作好入學準備,應建立社會文化環境和兒童入學準備的相互作用模型。學校、家庭、社會環境都會對兒童的入學準備產生重要影響,兒童通過與外部環境和教育發生積極的互動,才會促進自身發展,從而適應學校學習和生活。其中,學校要承擔起重要責任,科學地引導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與兒童之間建立三位一體的雙向交互作用。入學準備不是兒童一個人的事,不是兒童單方面的適應,應該從兒童對學校單方面的適應轉變為雙向的適應,即入學準備不僅包括兒童對學校的適應,也包括學校對入學兒童的適應,突出學校系統要為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不同以及表現不同的兒童做好更全面的準備。

(一)學校應做好科學統籌工作,全面引領兒童入學準備

學校要為兒童做好入學準備,落實到實踐中就是建立一個學校項目或者學校系統。這樣的項目要求從以制度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兒童為中心的模式。即兒童進入小學必須滿足一些先決條件轉變為允許所有的適齡兒童按時入學。要想建立這樣的系統需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做出進一步調整。

1.學校項目延伸至學前班。

在學校系統和學前班之間建立一個全面的延伸項目。入學準備不僅是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聯系或銜接,學前班也應該被納入其中,將入學準備年齡下延至3-4歲的幼兒。學校教師和其他成員要了解即將入學的幼兒的發展情況,從而能夠更好地為這些兒童服務;另一方面幼兒園教師也應了解學校的期望,從而可以為幼兒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2.實施小班化教學。

理念的轉變導致兒童的入學要求降低,基于兒童發展的差異性,因此適當控制班額、實施小班化教學對開展教師對兒童的個性化指導而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改變傳統評估方式。

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在之前的入學準備范式中,評估就像售票員,對兒童是否獲得了進入小學的門票進行嚴格的控制。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入學準備測驗成績結果被認為是影響其是否能獲得入學資格的重要內容。而在新評價模式的影響下,評估兒童是否做好了入學準備,更應該通過觀察教師為兒童提供了怎樣鮮活的課堂任務,兒童與他人表現出怎樣的交流互動等內容,對兒童進行更為動態、全面和科學的評估。

4.加強教師在職培訓。

從以高控的、制度為中心的課程轉變為靈活的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需要打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教師在職培訓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培訓內容應盡可能廣泛,除了正式的課程培訓之外,教師還要具備兒童發展、課堂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考慮到兒童文化背景的多元性,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勝任力,有效應對不同文化情境下兒童的行為表現。

(二)家庭可以開展豐富的親子活動,有效促進兒童入學準備

家庭是兒童早期生活的基本的社會環境。研究表明,包括家庭經濟、營養狀況、家庭結構、家庭氛圍、家庭的教養方式和態度、家長的身心素質、生活方式等在內的家庭環境對兒童的入學準備具有重要影響。作為家長,要準確了解自己孩子的準備狀況,把握對孩子的合理期望,時刻知道自己也是兒童入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實施全面的社區計劃,將學校、幼兒園和家庭緊密聯系起來,以此引導家長重視家園聯系和家校合作,強調家長工作的重要性。要想建立這樣的系統需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做出進一步調整。

1.樹立科學的兒童觀。

每個兒童都是一個有獨立存在價值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權利、思想、情感、需要,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兒童發展應是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和貫穿其一生的終生發展,這就說明衡量兒童的發展不應僅看他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幾以內的加減法,而是看他們是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品質,這才是個體終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2.開展豐富的親子活動。

豐富的親子活動不僅有利于增進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是促進兒童動作、語言、認知、自理等方面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研究表明,有針對性的親子閱讀、益智玩具資源、多媒體教育資源等方面對兒童的認知水平和言語發展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家長帶兒童戶外散步或玩耍對兒童的情緒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即使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也可以結合自身特長陪伴孩子選擇適宜的親子活動。因此,家長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和陪伴者,在日常生活中陪兒童學習或玩耍的時間的保證、有耐心、“讓孩子在玩中學”是非常重要的。

(三)社會應搭建平臺,助力兒童入學準備

兒童入學準備不僅是學校和家庭的事,更需要社會強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國的兒童入學準備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五領域間發展的不平衡、城鄉兒童間入學準備發展的不平衡和背景支持的缺乏。[5]其中城鄉兒童間入學準備發展的不平衡和背景支持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目前的教育服務機制建設尚不完善,政府、社區等和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并未充分發揮切實的作用。如何針對社會經濟地位不利和家長缺乏科學教育理念的兒童進行入學準備的有效幫助,可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1.政府方面。如美國的“起點計劃”(HeadStartProgram)是一項國際著名的早期入學準備干預項目。該項目于1965年啟動,致力于縮小處境不利兒童在入學之初與其他兒童的差距。從項目啟動開始,美國國會及各州政府都對該項目給予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至2003年,該項目財政預算達67億美元,獲得該項目資助的學齡前兒童在入學后的適應方面表現出顯著的效果。[6]2.社區方面。社區聘請高校專家,以社區為中心,舉辦的家長育兒專業技能指導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行計劃的實驗項目———父母兒童中心(ParentandChildCenters)、先行親子教育項目(AdvancedParent-ChildEducationProgram)、綜合兒童發展項目CCDP(ComprehensionChildDevelopmentPro-gram)、平坦起點家庭讀寫項目(EvenStartFamilyLiteracyProgram)、親子共讀項目(Parent-ChildSharedBookReading)等。這些項目都是通過提高父母養育技巧來達到促進兒童發展的目的。[5]

參考文獻

[1]GREDLERGR.Earlychildhoodeducation-assessmentandintervention:whatthefutureholds.PsychologyintheSchools,2000,1(37):73-79.

[2]默里•托馬斯.兒童發展理論:第六版[M].郭本禹,等,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邰宇.兒童入學準備研究進展[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4]鄒曉燕,陳巍.維果茨基社會文化發展理論及其對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7(6):27-28.

上一篇: 英語電影論文 下一篇: 醫學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