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31: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公寓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公寓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高校穩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近年來社會整體競爭日趨激烈,高校學生公寓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負面現象。據報道,廣州市某高校一個月內連續發生5起學生跳樓自殺事件。所有這此惡性循環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引起世人的思考: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漏洞在哪里?挽救這些年輕失足者的良策在哪里?
一、當前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
(一)獨生子女群體的出現,給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添加新的課題
在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之后,獨生子女的問題就日漸突出,這些問題在教育方面優為明顯??偟膩碚f,獨生子女有其優勢,但是由于家庭過度溺愛、以孩子為中心等因素的影響,相當多的獨生子女從小就養成了很多的缺點,如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而自私自利、心胸狹窄、依賴性大、心理脆弱而經受不住任何打擊,自理能力和自主性差而社會適應性不強等等。獨生子女這些缺點的存在,使他們難以適應大學的獨立生活,不能正確面對現實,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給其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加劇了心理問題的形成。所有這些都對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深化,增加了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高校后勤改革處處長朱寶銅在2006年全國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推進工作交流研討會指出:后勤改革的關鍵在于逐步開放高校后勤服務市場,在確保校內服務市場前提下走向社會,積極參加社會競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學生公寓作為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排頭兵,必然首當其充,學生公寓物業管理面向社會,全面實行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符合高校后勤的發展趨勢,但如操之過急,在各種硬軟件沒有及時跟上就推向市場,必將得不償失。高校學生公寓社會化后,既然按市場化運作,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必然與公寓管理者的經濟利益相沖突,這樣一來,增加了學生公寓思想工作的難度,甚至會變成一句空話。
(三)貧困大學生數量急劇增長
據官方公布的數字,目前在全國普通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約240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0%,37.3%的貧困大學生有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費的經歷,26.1%的貧困學生靠親友的資助進行學業,還有11.1%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靠政府的助學貸款等各方面的資助。作為大學里的特殊群體,特定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們自強不息,刻苦上進拼搏的逆境性格,但對多數貧困大學生而言,特殊的成長經歷所帶來只是苦澀、無奈和不盡的憂慮。調查顯示,70%以上貧困生的衣食住行受到影響,尤其是吃飯問題,為節約伙食費,一天只吃兩頓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很普遍。更為可怕是,經濟貧困導致精神貧困,使廣大貧困生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素質的缺陷,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問題,給高校學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四)課堂文化教育與生活上心理健康教育嚴重脫節
從2004年2月份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殺人事件到2006年廣州市某高校不停的跳樓自殺以來,社會界從不同角度對“馬加爵事件”諸類事件進行討論和反思,從教育學及心理學角度看,暴露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所存在的問題,給我們以一定的警醒和啟示,是當前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榜R加爵事件”諸類事件的原因也許比較復雜,但是,課堂教育與生活心理教育脫節,對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缺少對學生生活上心理疾病、精密障礙進行有效引導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確課堂教育與生活心理教育的關系,重視學生在生活社區的心理健康,盡快形成一套完善的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是當務之急。
(五)大學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隨著高校招生與畢業生就業體制改革的深化,“交費上學,自主擇業”的全新就業理念已把大學生推向了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從我國國情出發,這項改革勢在必行,但是同時給大學生造成前所未有的以心理壓力。對普通家庭大學生特別是特困生群體來說,他們要承擔學業上、就業上、經濟上的三重壓力,一方面要利用業余時間打工掙錢,以維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另一方面,繁重的學習任務是大學生群體最基本的壓力,由于承擔著親人的厚望且持續時間之長,其影響之大不可低估;此外,當前惡劣的就業環境成為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根據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社會就業,50%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畢業后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所有這一些壓力使他們身心憔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二、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結合實際加強對獨生子女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
獨生子女教育是當代我國社會、學校、家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高等教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頸”,在研究獨生
子女成長過程的基礎上,發現獨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一套有效的獨生子女思想工作方法和措施,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高校學生公寓作為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的場所,是高校獨生子女教育的主戰場,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借助這個交流平臺加強對他們的人格教育、苦難教育、愛心教育。人格教育強調道德,追求知、情、行的統一,公寓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灌輸自主、自尊、言行一致、以誠相待的思想,并嚴格規范言行舉止,率先垂范,培養起一種健全的人格氛圍。缺少挫折與磨難是獨生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寓管理者要深入基層,增強他們正視挫折的非凡勇氣和戰勝挫折的信念,學會冷靜分析原因,如何克服困難,通過挫折的積累,產生出一種抗挫折的經驗和能力,讓他們明白,挫折是人生經歷的無價之寶.(二)積極探索后勤社會化新形式下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
傳統的學生公寓管理實踐中,以嚴格管理作為工作評價的標準。要求學生只能這樣,不能那樣,對于公寓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以堵為主,沒有合理地進行疏導教育。導致管理者與學生矛盾不斷激化。很多高校就曾發生過學生因不滿學校某些管理措施而打砸東西,起哄鬧事等。另外,學生公寓文化活動內容單一,且停留于表面,不能從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不能充分發揮公寓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提高思想覺悟的作用。
(二)學生自我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對象多,單純依靠宿舍管理部門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在學生公寓中,學生的思想狀況才能最真實地體現,而學生之間的問題和思想狀況只有學生自己才最了解。但我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過程中,往往忽視對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對于學生干部的培養力度不夠,學生干部素質不高,得不到其他學生的擁護,學生自我管理機制不健全,使學生公寓管理的深層次問題得不到反映和及時解決。
二、加強高校學生公寓人性化管理的對策
(一)改進公寓管理思維方式,增強服務意識
加強學生公寓人性化管理,必須轉變管理的思維方式,要以管理為主向以服務為主的管理方式轉變,學生公寓管理者要改變以往的管理者、檢查者的形象,不能一味地將處分、訓斥作為管理的手段,減少學生對管理措施的消極抵抗情緒。因此,公寓管理者要從轉變觀念入手,以服務育人為宗旨,用熱情、細致、周到的工作態度來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在日常管理中,要關心和愛護學生,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對待。學生違反管理規定,要以勸導為主,而不是訓斥。通過公寓管理人員的熱情服務,處處為學生著想,幫助學生,從而取信于學生,使學生在接受服務的同時陶冶情操,完善自我。
(二)提升學生參與意識,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加強學生公寓人性化管理,需要及時引導學生樹立自我管理和積極參與決策的意識,讓學生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激發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集思廣益,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要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功能,依托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等學生自我管理組織,發揮學生組織聯系學生和學校管理部門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要完善學生自我管理體制,通過建立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學生宿舍樓棟長—寢室長的三級管理體制,使學生自我管理落到實處。要在學生公寓實行黨員、干部掛牌制,通過黨員示范寢室、黨員工作站等形式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影響其他同學積極參與學生公寓管理,規范日常行為。發揮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作用。
(三)健全制度,打造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管理隊伍
要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公寓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各項規章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嚴格執行。要提高公寓管理人員素質,對于人員的聘用,要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現競聘上崗。要對新上崗的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在職業道德,消防安全知識教育,規章制度學習等方面作出明確要求。要實施激勵措施,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要制定各項考核評比辦法,通過開展業務能力評比競賽活動,提高業務水平。要發揮學生的監督作用,把學生的意見作為工作業績考核的重要衡量指標,做到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打造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學生公寓管理隊伍。
(四)開展公寓文化建設,提升公寓文化品味
要加強公寓文化建設,發揮公寓文化的教育引導功能,改變公寓管理重管理、輕教育的現狀。通過開展公寓文化活動,打造公寓文化品牌,營造溫馨、友愛、文明的公寓文化環境。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活動的開展要貼近學生生活,開展學生喜聞樂見,能真實反映學生思想狀況的文化活動。可以通過開展“星級文明寢室”“、特色寢室”、“寢室美化大賽”等活動,提高學生整理內務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宿舍良好舍風的養成,為學生搭建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舞臺,滿足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需求,豐富學生的大學生活。
我校開展的第十一屆“中國移動杯”公寓文化節中,主要由消防安全演練、安全知識競賽、“平安校園”知識講座、“幸福瞬間”微電影、學生公寓公益廣告設計大賽、公寓達人秀、寢室吉尼斯、閉幕式頒獎晚會等活動組成,旨在豐富廣大同學的課余生活,同時也為在校同學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臺。同時,要求各學院廣泛發動,將本次公寓文化節活動傳達至每個學生宿舍;各樓棟長和層長廣泛宣傳,帶領本樓棟學生開展好此次公寓文化節活動。
二、我國政府如何推行績效預算制度
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探索績效預算,比如上海浦東,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筆者結合績效預算的理論原則以及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就我國推進績效預算改革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一)推行績效預算改革的原則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之分,推進績效預算改革也不例外。所以在進行績效預算改革前應當明確邏輯順序。首先應當對應當全面評估實施預算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然后參照評估結果設置戰略目標,并根據戰略目標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再然后對實施成本進行計算,在政府投入資金以后,及時按計劃行事,并對實際情況進行考核;最后將實際效果與績效目標進行對比,提交績效報告,并把這份報告作為下一個預算周期向有關單位撥款的參考依據。在績效預算的框架下,政府的各項預算應當遵循績效性原則。應當將績效工具引入預算管理,從而有效防止政府部門因為一時沖動而盲目擴大預算規模。在筆者看來,我國應當把注意力從管人轉移到管事上來,從投入轉移到支出上來。把傳統的“人員——職能——經費”預算安排模式轉變為“公共品——成本——預算”新型預算模式。從而實現對預算的有效管理,加強對政府的內部控制機制。
(二)完善績效預算制度的體系框架
首先績效評價主體應當實現多元化。對客體進行相關評價的責任人、機構是績效評價的主體,根據績效評價所涉及的利益各方,評價的主體主要包括立法機構、財政部門以及社會中介機構等其他一些利益主體。此外還可以引入第三方作為評價主體。比如可以引入行業系會、有關咨詢機構、民間組織等,讓它們對政府的項目進行評價、打分。從而實現績效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其次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全面完整。評價指標應當包括以下內容:評價指標(評價的具體內容)、評價標準(對評價指標進行等級劃分)、評價方法、評價原則等等。
(三)推進績效改革應當進行“三步走”
績效改革的方案設計應當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逐步推進績效預算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國尚不具備全面推進績效預算制度改革的條件,所以在筆者看來我國應當進行“三步走”。第一步,把公共支出績效評價作為突破口,選擇項目支出比較多的部門推進“項目績效預算”工作。第二步,在一些支出管理水平較高的政府機構或者事業單位推進“項目績效預算”。第三步,等到條件成熟的時候全面推進績效預算制度改革。
在教學上,存在重理論知識、輕實戰技能的現象。盡管近年來十分強調警務實戰技能訓練,但在教學內容及教材教法都存有與公安實戰脫節的現象。在職民警培訓中,目前各類培訓班的課程基本上是政治理論、領導科學、公安業務、查緝戰術等內容的組合,實戰技能方面比較欠缺,有時想加強實戰技能方面的培訓,但由于師資等各方面客觀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出現培訓內容重復、培訓內容交叉的現象。
(2)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不高
我國公安教育訓練創新教育中推行“教官制”起步時間不長,各公安院校普遍缺少既有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公安實踐經驗的教師,大多數院校型教師缺乏公安基層基礎實際工作經驗,以致出現教學內容與公安實戰脫節、理論與實踐難以結合,教育訓練、教育教學滯后于公安現實工作的發展、難以滿足公安實戰需要等方面的問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基層公安民警普遍卻困于無法將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并缺乏授課技巧。因此,目前公安教育訓練工作中存在著師資數量不足、結構不盡合理、教學水平偏低、實踐能力偏弱的問題。
(3)教育訓練與效果運用脫節
民警培訓后無法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和練以致用;一是因為教育訓練內容與實戰有距離,重理論、輕實戰;二是因為基層公安機關內部在執法過程中的行為不規范,忽視對培訓效果的運用。
(4)教育訓練與人事管理制度不相銜接
一方面,現有的在職民警培訓創新教育體系中,已經形成了初任、專業、晉升訓練相結合的訓練體系,但尚未形成民警從“入警”到“退休”的個人的一整套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另一方面,除警銜晉升培訓外,民警參加教育培訓的結果尚未能與民警的使用、職務晉升直接掛鉤。
2新公共管理理論對創新公安教育訓練機制的借鑒
(1)引進競爭,構建“一主多元”的公安教育創新教育培訓供給機制
新公共管理理論主張在公共部門中引入市場機制和社會參與機制,用市場機制來改造政府或用企業家精神重塑政府。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使服務提供者之間進行競爭,以達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目的;二是運用市場交易機制,將政府承擔的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部分職能通過政府合同承包、政府補助、政府憑單、特許經營、設立市場等方式轉交給社會或私營部門承當,實現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三是確立市場選擇機制,使消費者(使用者)手中握有資源可以進行選擇,以促進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提高服務質量。可見,在公共服務中,市場的價值是將市場理念和市場機制同時深入到缺乏競爭意識的公共組織內部,建立起政府組織之間、政府組織與私營組織之間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在我國公安民警培訓領域,由于單一培訓主體也逐漸暴露出弊端:公安教育培訓部門壟斷供給導致“旱澇保收”排除了競爭壓力,也規避了培訓機構提高質量的內在動力;使得“體制內”培訓效率不高,各類培訓渠道利用不足;難以滿足公安民警全方位的、立體的實際培訓需求。民警培訓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其準公共產品性質決定了市場機制在公安民警培訓領域也應擁有“合法”身份。通過適度的市場調節,引入競爭開放機制,建立起以各警察學院、各級警官培訓中心為主體,其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境外培訓機構、其他各類培訓機構合作并存的“一主多元”民警培訓體系,將有利于實現民警培訓資源優化,促進民警培訓機構為公安民警提供優質服務。
(2)以“顧客”需求為導向,重塑民警培訓流程與運行機制
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政府不再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封閉的官僚機構,而是負有責任的“企業經理和管理人員”,對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進行重新定位,社會公眾是提供政府稅收的“納稅人”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或“客戶”;公共組織必須清楚自己做什么、如何做和向誰盡責。為此,新公共管理強調顧客至上或顧客導向,“把權力中心主義轉化為服務中心主義”,通過把公民變成消費者(顧客),聽取公民(顧客)意見,提供回應,并賦予“顧客”選擇權,滿足公民(顧客)的不同需求。當前我國的公安民警培訓制度,公安政工部門、警察學院和警官培訓中心等組織實施培訓的單位機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忽略了“顧客”(指包括參訓民警、參訓民警所在單位和社會)的培訓需求,培訓針對性不強,培訓質量不高。近年來,雖然各地紛紛提出開展培訓需求調研,但并沒有切實地把需求調查與課程設計有機結合起來,“需求歸需求,計劃歸計劃”,需求分析沒有成為培訓計劃生成的基礎環節。根據新公共管理理論,公安民警培訓應廣泛聽取參訓民警、參訓民警所在單位和社會等多方面意見,改變“為培訓而培訓、有什么培訓什么”的傳統觀念和做法,樹立起“以人為本、按需培訓”理念,以顧客需求為導向重塑培訓流程,使培訓工作更加符合公安工作中心任務的需要、符合崗位履職需要和民警健康成長需要。
(3)建立績效評估機制,提升民警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新公共管理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加強績效評估是至關重要的行政管理環節和必須廣泛運用的行政管理技術。為追求質量和效率,新公共管理主要采取3種方法:
供應鏈是由不同的利益個體組成的較為穩定的長期協作體系,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單純的采購關系。供應商,尤其是主要的供應商對企業的生產效率、經營業績甚至戰略目標的實現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供應商關系管理是供應鏈管理中的一個戰略性問題。只有通過實施有效的供應商關系管理,實現與上游供應商的緊密聯接和協同運作,才能使整個供應鏈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更快的響應速度。
供應商管理是指企業的供應部門以經濟效益為目的對企業需用物資的供應廠商進行選擇、考核、評比不斷優化的動態管理過程。[1]供應商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關鍵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穩定可*的供應商管理隊伍,通過實施良好的供應商管理策略,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最終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快捷服務保障。好的供應商是高質量的保證,卓越的供應商是組織的一項重要資產,將為購買其產品或服務的組織帶來豐厚的回報。
供應商關系管理是一種致力于實現與供應商建立和維持長久、緊密伙伴關系的管理思想,也是一種旨在改善企業與供應商之間關系的新型管理模式。[2]主要研究如何與供應鏈中的上游供應商企業實現業務上的緊密聯系和協同合作,使供應商及其資源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到企業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甚至是市場銷售的過程中,并通過對雙方資源和競爭優勢的整合來共同開拓市場,降低產品前期的高額成本,提高市場份額,實現企業與供應商的雙贏。
著名咨詢公司Gartner是這么定義供應商關系管理的:供應商關系管理是用于建立商業規則的行為,以及企業為實現盈利而對于和不同重要性的產品、服務供應商進行溝通的必要性的理解。[3]
(二)供應商關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供應商關系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界和學術界都己經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與探討。供應鏈的地位在當今商業運營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Gartner認為,“當今企業想要成功的唯一條件是擁有一條優秀的供應鏈”,[4]而在供應鏈中,供應商關系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供應鏈管理的重點是在由原材料生產直至最終消費者的這條價值鏈上,其強調的是上下游廠商以及與最終消費者間信息的有效傳遞;而供應商關系管理的重點是放在制造企業上游供應商環節,強調的是來料管理,即采購管理。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戰略性采購的概念,強調從集成的角度看待采購。[5]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采購早己走出了國門放眼世界了,在這種情況下,采購及購買的成本在整個的最終產品中所占比例的大幅度增長。現代制造企業越來越依賴于供應商為企業制成品提供的增值部件,很多時候,企業終端產品的大部分價值都來自供應商,因此,制造企業在尋求成本控制以及競爭優勢的時候就需要更好的供應商關系管理。
對許多企業來說,與供應商建立一種適合于自身發展的關系,其所帶來的價值會是難以估量的。這些價值可能會包括:
(1)提高收入:與供應商的合作可以協助企業比競爭對手更快或更早地向市場推出新產品,并有可能通過批量的縮小來實現個性化的服務,從而細分市場;
(2)降低成本:除了從傳統的價格方面,從供應商推薦的新材料的運用方面,也可以獲得成本的降低;
(3)資本擴張:與供應商的合作可以使企業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核心生產能力,也可以對企業的庫存水平做出更好的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的資本利用率;
(4)提高客戶滿意度:供應商的合作,對企業提高質量,縮短交貨時間,提高供貨率,從而在總體上提高服務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5)降低風險:企業及時、安全地獲得關鍵性原材料,可以降低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三)供應商關系管理的制度基礎
自從1938年伯納德的名著《主管的功能》發表以來,組織設計學家的研究旨趣便顯露出朝著4個主要方向發展的趨勢,這4個方向是:傾向于把組織看作開放的系統,注重組織中的信息處理系統,組織設計中采取權變的觀點和生態學的觀點。同樣在對組織決策的研究中,西蒙針對“理性決策模式”的缺陷,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論”,對決策的研究領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通過這些事件不難發現組織理論研究者對組織中復雜性的關注。
1、開放系統理論
以Bertalanffy為主提出的開放系統理論的主要觀點是:組織要滿足自身的各種需要,要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與其所處的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換,否則就會死亡。因此,組織必須像生物體一樣對環境開放,建立一種與周圍環境融洽的關系。這一觀點與古典管理理論有著根本的不同,后者極少關注環境,只重視組織內部的設計并將其封閉起來。而開放系統則認為,環境是值得時刻注意的關鍵要素,開放系統理論的出現開辟了組織理論和管理理論的新思路,打破了官僚和封閉式的思維方式,這正是組織學習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觀念。
2、權變理論
權變理論則更進一步,認為組織除了要對環境開放外,還必須考慮如何適應環境的問題。兩位英國學者,TomBurns&Stalker,G.M.在50年代完成了建立權變理論的一部分重要工作。兩人考查了不同企業后提出,契約的組織和管理應該適應不同的環境變化率,當環境變化率高、技術與市場的變化不斷帶來新問題和新機遇時,應該采用開放的組織形式。權變理論的主要思想包括:組織是開放系統,需要精心管理以滿足和平衡內部需要并適應環境;沒有最佳的組織形式,組織的適當形式取決于任務或所處環境的類型;在同一個組織中,完成不同的任務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組織類型。
3、合作競爭理論
合作競爭理論則強調合作與競爭的同時性,Brandenburger,A.M.&Nalebuff,B.J.對企業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合作競爭》一書中提出與書名相同的新名詞——合作競爭,書中指出,企業之間既不是完全的競爭,也不是完全的合作,而是合作與競爭共存。他們把與企業相關的利益相關者分成四類:顧客、供應商、互補者和競爭者,這些利益相關企業的角色總是變化的,一個企業可能會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也就是說,企業與利益相關企業之間的關系總是供應商、顧客、競爭者和互補者的綜合體,合作與競爭關系具有同時性、兼容性,理解這一點有助于決策者在企業之間的合作和競爭中保持清晰的頭腦。
二、供應商關系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1、評價、選擇供應商過于主觀的問題
我國企業在評價和選擇供應商的時候,存在著以下的一些問題:如選擇的標準不全面,目前企業的選擇標準多集中在企業的產品質量、價格、柔性、交貨準時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沒有形成一個全面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不能對企業做出全面、具體、客觀的評價。而且企業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主觀的成分過多,有時往往根據企業的形象來確定供應商的選擇,選擇時往往還存在一些個人的成分。
2、對客戶需求反應速度過慢的問題
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顧客需求向多樣化發展,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需求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因此,對于產品響應速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美國的GM公司因其響應時間過長而喪失了20%的顧客,而且還有40%的顧客盡管買了他們的產品但對響應速度卻不很滿意。[6]這種情況在我國企業中更是普遍存在。我國企業傳統的供應商管理,還存在著與供應商之間缺乏合作,缺乏柔性和對需求快速響應能力等方面的問題。由于供應商與企業之間在信息的溝通方面缺乏及時的信息反饋、在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不能改變與供應商已有的訂貨合同,因此企業在需求減少時庫存增加,需求增加時,出現供不應求。重新訂貨就需要增加談判過程,因此供需之間對用戶需求的響應沒有同步進行,缺乏應付需求變化的能力。另外,在傳統的供應商管理中,采購方對于產品的質量控制也只能進行事后把關,不能進行實時控制,這些缺陷使供應鏈企業無法實現同步化運作。[7]
3、交易成本過高等方面的問題
我國傳統的供應商管理中,比較重視交易中供應商價格的比較,通過供應商的多頭競爭,選擇價格最低的供應商作為合作者。雖然質量、交貨期也是采購過程中的重要考慮因素,但交易過程的重點放在價格的談判上。因此,供應商與企業之間經常要進行報價、詢價、還價等來回地談判,并且多頭進行,最后從多個供應商中選擇一個價格最低的供應商簽訂合同,決定訂單。在這種供應商關系中,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是臨時性的,或者是短時性的合作,而且競爭多于合作。由于缺乏合作與協調,因此互相扯皮的事情比較多,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日常的小事上,對長期性的預測與計劃工作沒有時間考慮,增加了許多合作中的不確定性。
4、企業部門之間協調的問題
為了增強競爭優勢,現在各個企業紛紛將他們的生產經營活動集中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而將其他活動交給別的企業處理。企業己經意識到供應鏈對自身企業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成功的供應鏈首先要促進供應鏈上各企業之間的日常聯系,信任、誠實和開放的觀念是共同發展的先決條件。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中存在各成員不愿意與他人共享自己的商業信息。這樣做的結果是由于沒有準確的信息,那么采購商和供應商都必須保持大量的存貨以保持快速反應,也就無法將安全庫存量減至最少。而且,由于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與供應商之間信息不通暢,缺乏溝通,將會經常發生沖突;還有就是由于供需雙方存在著較大的文化上的差異,這也會帶來很多的問題,不利于及時解決問題。
--------------------------------------------------------------------------------
[1]侯方森:《供應鏈管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第1版。
[2]李建偉:《供應商的管理問題》,電子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周瀾:《戰略供應商關系的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
[4]周瀾:《戰略供應商關系的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
[5]楊占中:《供應鏈管理及其面臨的問題》,《物流管理》,2003年9月。
[6]陳兵兵:《管理與供應商的關系》,《IT經理世界》2002年版。
2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
體育科研方法是研究體育規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研究體育現象,揭示其內在規律[1]。因此,體育科研方法對促進體育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分析論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時,我們發現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種,即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分別占論文總數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資料過程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和德爾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資料主要采用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個案分析法、模糊數學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這507篇學位論文的統計結果表明,在絕大多數論文中,學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數理統計的定量研究方法,說明這些學生重視研究各變量間的邏輯關系,并對研究成果進行更為科學和準確的描述,同時也說明我國體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研究體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條件,綜合研究已成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現出多元化和綜合化的趨勢,多種研究方法的運用能更加全面、客觀、深入地揭示所研究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體育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3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性質
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性質分為基礎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A性研究強調對客觀現象和事實進行理論性探索或實證性分析,檢驗理論依據與客觀事實的符合程度。雖然基礎性研究沒有強烈的應用目的,但基礎性研究是應用性研究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基礎性研究,新知識和新領域的發展會受到阻礙。以獲取新思維和新知識的創造性研究,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并把應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形式展現出來[2]?;A性研究是應用性和開發性研究的基石,應用性研究是基礎性和開發性研究之間的橋梁,開發性研究是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究的目的和歸宿。這三種研究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缺一不可。我們對這507篇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統計,結果顯示,應用性研究占的比例為73.7%,基礎性研究占的比例為19.2%,開發性研究占的比例為7.1%。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碩士研究生擁有的資料和科研條件有限,進行基礎性研究的難度比較大;二是主觀上忽視基礎性研究,而直接進行研究性研究;三是應用性研究比基礎性研究更容易。這說明碩士學位論文在選題上對基礎性研究的關注不夠,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4體育公共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領域
4.1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通過對這507篇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領域的分析,我們把這些論文的研究領域分為三類:群眾體育類研究、學校體育類研究和競技體育類研究。其中,絕大多數論文關注的是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中的管理現象及管理問題。從這一現象可以看出碩士研究生對我國體育公共管理的重視和關注。在2002-2010年的9年中,這三類論文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發生變化,2002年到2004年間,競技體育類研究所占比重最大,達到50.3%;2005年到2006年間,三類研究所占的比重較為接近;從2005年開始,競技體育類研究開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從2005年起,群眾體育類研究開始異軍突起,并開始占據首位。2002年到2004年間,競技體育類研究是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熱點;而2006年以后,群眾體育類研究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并成為體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熱點。學校體育類研究所占比例從2008年開始變得較為穩定。在學校體育類的研究中,中小學體育研究和高校體育研究為兩大研究熱點,也是碩士學位論文重點關注的內容。在國家大力發展群眾體育的背景下,群眾體育類研究和競技體育類研究正在發生悄然轉變,碩士學位論文關注的重點也從競技體育轉向了群眾體育。目前,對群眾體育類的研究已呈上升趨勢,這說明碩士學位論文已開始關注群眾體育。
4.2城市體育和農村體育農村體育是以健身、娛樂為導向的在農村開展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活動。城市體育是以健身、娛樂為導向的在城市開展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活動。兩者的區別就是開展健身鍛煉的地域不同。不同區域由于經濟、社會、文化的差異性,體育觀念、運動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體育公共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間,農村體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體育研究一直占據主要地位,所占比例達到87.5%。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體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產生、成長和壯大起來的,因而很多的“體育問題”和“體育現象”都發生在城市體育中,這也成為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時關注的熱點;二是由于城鄉經濟發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體育資源、大型體育賽事和體育消費市場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體育熱點“話題”要多于農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關注;三是由于體育管理類碩士學位論文的作者多為在校學生,他們學習、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體育研究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研究的話題。
預算實際上是醫院對內部資源進行全方位整合、利用,并將其余外部資源進行協調。包括財務活動和業務活動。預算是全方位的業務活動的規劃。
(二)溝通功能
對于醫院高層管理者來講,通過預算可以使醫院的基本方針落實到預算里;通過部門預算編制和調整過程,發現潛在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對于部門主管來講,通過編制預算可以掌握本部門的難題、改善的要點,通過參加預算會議增進對醫院的全局和方針的了解;對全體職工來講,預算使大家了解醫院的困難和處境、自己未來的任務、自己在醫院中的職責。
(三)控制功能
預算將公立醫院的目標以財務數字和非財務數字的形式進行表達,是對醫院經營活動狀態的計量,也是控制其經營活動的依據,衡量其合理性的標準。預算目標具有約束性,是各部門的行為準則,是執行者的自我控制標準。有時部門和員工之間的權責關系會交織在一起,總會存在些誰都無法確定誰負責的“灰色“項目,那么,在編制預算時通過分割權責、分攤成本費用來解決。
(四)協調功能
從本質上講,預算是對人的行為的管理,是醫院內部經過協商所制定的契約,它反映了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整個預算編制過程充滿了矛盾和疑惑,所以,需要醫院各部門、管理層和執行者之間進行溝通、協調進行事前控制。
(五)考核功能
經確定的各項預算指標,可以作為評價部門、員工工作業績的標準。
(六)決策功能
通過預算管理,一方面確定資源分配的合理性,預算應當被引導到實現關鍵成功因素上去;一方面醫院應持續不斷地尋求在滿足顧客需要、行業形象以及與競爭對手關系等方面的改進;再者,醫院預算管理的目標之一是改進效率和盈利能力,進行成本削減是重要的短期目標。最后,醫院管理者可以通過預算管理找出經營中存在的和潛在的瓶頸,然后歸集關鍵性資源緩建瓶頸。
二、公立醫院建立預算管理體系的內容
(一)樹立以“醫院戰略目標”為基礎的全面預算理念
醫院應以“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醫院價值最大化”作為其戰略目標。而預算作為一種行動的安排,使醫院的經營活動與醫院的戰略部署得以溝通,形成良好的循環系統。從領導層到各員工清楚認識到預算不是單純的限制花錢,而是工作要有計劃性,更能滿足醫院發展的需要。
(二)從制度上確立適用于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模式
《醫院財務制度》第十一條:編制收支預算必須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不得編制赤字預算。醫院以收支平衡為起點,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為預算目標,以控制成本,提高資源使用率為預算管理重點來制定預算管理模式。
(三)成立預算管理組織機構
包括:
1.預算管理委員會。從公立醫院的現狀看,預算管理的主要職責一般都由財務部門代為行使。雖然,預算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但由財務部門來行使完全的預算管理職能,必將產生兩個問題:一是作為下屬,它能否對院長在預算管理中的責、權、利進行調配與監督?二是對其他平行部門,其考核監督是否有約束力?因此,該委會應該由院長掛帥,由各主要部門參與組成。
2.預算工作中小組。編制預算需要專業技能,需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協調、平衡、分析,要將醫院的總預算分解為責任預算等;因此,正式的預算編制一般以財務部門總負責,人事處、院辦等職能部門參與。
3.各責任中心:各臨床科室、醫療技術部門及醫療輔助部門。
(四)預算目標的確定與分解
從形式上來看,醫院預算目標為多個單項預算組成的責任指標體系,它可分為:醫院戰略目標、醫院年度經營目標、部門科室職能目標、職工個人工作目標。
(五)科學界定預算項目
科學界定各項收入支出的業務性質,合理分類;根據醫院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進一步細化預算項目,將預算目標層層分解,落到實處。收入預算包括:財政補助收入和業務收入;業務收入又分為門診收入及住院收入;門診收入包括:檢查收入、化驗收入、材料收入、治療收入、藥品收入等九項收入類別。住院收入包括床位收入、檢查收入、化驗收入、材料收入等十項收入類別。支出預算包括營運費用預算與資本支出預算,需要注意: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要先保證基本運營費用,其次是醫院發展性支出;科室支出的預算應以收入、工作計劃為依據,避免產生預算誘導支出。運營費用預算是合理控費的關鍵部分,需要將指標分解到各責任中心,費用發生時嚴格控制,在預算執行時通過差異分析查找原因,逐步實現優化費用結構,提高資金使用率。非流動資產購置預算是各科室根據需要進行申報,歸口管理的職能部門對科室的存量資產情況、使用效率、是否需要更新、可否在院內調配、新增資產效益測算等方面進行審核、編制。
(六)選擇科學合理的編制模式
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采用相對靈活、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預算編制模式,使預算管理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分為: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上下結合式;
1.自上而下式:預算由院部編制,醫院各部門只是執行主體。在這種情況醫技部門被視為內部結算利潤中心,臨床科室被視為完整的利潤中心,院部要求他們對利潤預算負責。這種編制方式能保證醫院的整體利益,但其權力過度集中在院部,不利于發揮各部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自下而上式:這種方式遵循的是:誰花錢、誰編制預算,誰控制、誰負責的原則來逐級編制并上報預算,體現人本主義的管理,提高了院內各科室的積極性,將各科室(責任中心)置于市場的前沿,但容易引起預算松弛。
3.上下結合式:顧名思義,這種方式需經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循環往復,博采上面兩種方式之長。
(七)建立全面預算指標體系
選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結合;比如:醫療收入指標—突出其規模;營業利潤指標—突出其收益數量;成本費用指標—突出其抗風險能力;就診人次指標—突出其市場競爭的能力。確立基礎指標、責任指標、改進指標。
1.基礎指標是預算指標量化的基礎數據,通過對基礎指標的分析,測算并加以計算,從而形成全院及各責任中心的預算項目指標數。包括:人均出院費用、人均診療費用、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轉率、平均住院日及日平均門診量。
2.責任指標是指標預算方案形成的年度綜合性預算目標和具體表現。包括: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比、收入費用率、藥品耗材占基本運營費用比、固定資產增長率、存貨周轉率、藥品周轉次數、人均人員費用增長率等指標。
3.改進指標是在責任指標的基礎上提出更進一步的預算目標,通過改進管理行為實現該目標。
(八)確定預算編制的方法
固定預算或彈性預算;增量預算或零基預算;定期預算或滾動預算。比如:日常辦公費用及業務經費實行定額管理;對資產的購置及改建、基建項目采用零基預算。
(九)建立醫院預算信息化系統
預算管理的基礎平臺是建立在醫院有著完善的管理系統。大多數綜合醫院預算管理涉及的部門多、數據量龐大、業務處理頻繁而又復雜,需要將預算管理理論體系與實際業務流程相結合,強力依賴醫院財務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HIS系統提供數據支持。因此,醫院自身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決定醫院是否真正能夠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否則,預算管理只是空談。
三、預算的編制
復雜的經濟內容和眾多的預算模式決定了醫院必須面臨一個預算內容、預算編制方法的選擇問題。對于規模較大、經營活動比較復雜的醫院應盡可能編制全面預算:以收入為龍頭,為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創造條件;以成本管理為控制重點,為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奠定基礎;以資金平衡為準繩,為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保證。
(一)收入預算編制
1.門診收入預算:平均每日門診人次×門診工作日×均次收費;
2.住院收入預算:平均住院日×均次費用。以市場為依據,基于對業務量的預測而編制收入預算,估計收入比估計費用難度更大。費用是由我們所做的決策、部門所做的工作和所買的物品所產生,具有可控性,但收入是由患者的選擇產生的,所以對收入的預計只是在患者行為的基礎上進行的業務量的一種猜測??梢愿鶕I務計劃預計,也可以根據過去的收入來預計。
(二)支出預算編制
醫療費用的收費是由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醫院收益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本這一相對可控因素。
1.藥品耗材支出:通過對歷史數據藥品耗材支出數據,與醫療收入的比例構成的分析,結合年度醫療收入預算,年末藥品耗材庫存預測,計算得出。由歸口的職能部門組織各責任中心編制填報,屬于必須保障性支出。
2.人員經費支出:采用零基預算法,根據現有人數,考慮人員變動,定額標準及政策變化等因素進行預測。并按收入的一定比例進行總額控制,由歸口的職能部門組織各責任中心進行編制填報。屬于必須保障性支出。
3.水電費用:基數加增長預測。
4.維修費:按維保合同金額編制。5.其它費用:采用零基預算法,根據各責任中心申報需求匯總。
6.業務經費:實行定額管理,比如科室人員外出培訓費,按臨床科室每年規定的費用范圍派人員進修培訓。
7.計提、攤銷支出:根據在用和新增資產折舊編制預算。
8.備用金:根據醫院的發展規劃統籌安排。
9.項目預算:資產的采購、房屋改造和基礎建設,采用零基預算法,根據責任中心需要向職能部門逐一申報審批。
(三)預算平衡表編制
根據收入預算匯總表與支出預算匯總編制預測收支差額。
(四)預算控制
預算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在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基礎上。預算管理組織設立與全面預算管理循環密切相關。預算過程的監控致力于消除隱患、防范風險、規范經營、提高效率為宗旨和指標。
1.預算指標控制:責任中的每項業務發生都要和預算指標掛鉤,做到沒有預算不支出,嚴格按指標執行。
2.審批權限控制:職能部門分級授權,職責分明。院長:總負責;主管副院長:根據業務分工,對所分管的部門經費負責;各職能科室:根據職責范圍,對本部門管理經費負責;財務部門: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資金方向的準確性。實行三級簽字審批,崗位—部門主管—院長。
3.支出范圍控制:根據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設立預算科目,對預算科目設置支出范圍,限定用途,確保部門工作不越位,進行總量控制,杜絕超預算支出。如:人事處控制人員工資、津貼等費用;醫務科:負責醫療業務經費;藥劑科負責:藥品、試劑的采購費用。
4.進度控制:每月月底各部門報下個月的用款計劃,并對上月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監控預算進程。定期召開會議,全面掌握預算執行情況,研究、落實、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或建議。
5.對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可預見的情況調整預算備用金,保持預算資金使用的靈活性。
二、產生公共衛生經費管理問題的原因
1.管理人員的經費管理監督意識不強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缺乏對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意識,對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敏感性、自覺性不高。目前經費管理部門的工作重心是落實項目和經費,對經費的管理監督則不夠重視,因此也就不關注對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監督、使用效率及使用效果。2.公共衛生經費預算執行規范和標準有待健全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編制是公共衛生項目正常開展的基礎,當然公共衛生預算的執行才是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落腳點。當前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是經費預算編制,而沒有將重點放在有關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執行上,日常工作中存在經費預算與執行相互脫節的現象。由于經費預算執行規范和標準不健全,使得預算的執行有時存在不規范、不合理、使用效率差的情況。3.公共衛生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目前我國存在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經費使用部門、基層衛生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一是由于公共衛生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偏低,很難招聘到高學歷的財務專業人才;二是有關部門沒有對公共衛生領域工作的財務人員系統開展有關公共衛生知識的培訓,從而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的財務管理能力及作用非常有限。4.公共衛生財務績效考評機制不完善健全完善的財務績效考核制度是提高公共衛生經費管理水平、經費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有些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使用經費的公共衛生機構已制定了工作績效考核制度,但是并沒有將公共衛生經費的使用效率納入到日常公共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內容中來,有些相關公共衛生機構雖然將公共衛生經費納入工作績效考核制度中,但是考核結果沒有與公共衛生機構相關工作人員的績效工資直接掛鉤,考核的效果有限,促進工作的作用不大。國家衛生部也開展過公共衛生單位的績效考核工作,由于多種原因績效考核工作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目前績效考核工作已暫時停止。
三、對公共衛生經費管理措施的建議
1.加強公衛預算執行力度,杜絕執行中的違法行為一般情況下公共衛生經費的預算分為編制和執行兩個環節。公共衛生經費的預算編制必須結合年度的公共衛生工作計劃,同時在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公共衛生工作相關的標準和規范,保障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此外,預算的編制還要分清主次,優先將有限的公共衛生經費投入到重點的公共衛生項目中;同時要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和監督,必須嚴格執行預算。對于遇到特殊情況,需更改預算執行的,必須進行規范的審批程序后才能執行。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舞弊、挪用等情況,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堅決查處。
2.完善公衛經費管理制度,提高公衛經費使用效率近幾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工作,對公共衛生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由于我國人口多,經濟發展不平衡,總體投入的公共衛生經費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一定的距離。如何將有限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好,不斷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更好的發揮社會效益,必須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的管理。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機構應該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經費申請、撥付、使用的制度,使得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到使用都在陽光下運行,從制度上規范公共衛生經費的使用。同時應建立并實施公共衛生經費精細化管理制度,提高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的效率,取得更好的公共衛生社會效益,真正體現公共衛生的公益性、公平性,同時也體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是很好的民生工程。
3.健全經費績效考評制度,同步實行績效激勵機制衛生資源是有限的,公共衛生經費也是有限的,建立完善的考評制度是實現提高有限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要用有限的經費辦好公共衛生事業,有賴于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考評制度,以不斷提高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效率。首先是根據不同的公共衛生項目制定不同的考評指標,同時制定并實行績效激勵的機制,績效工資與考評指標緊密結合,獎罰分明;其次是將當年度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績效考評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持續改進完善預算的編制制度,不斷提高公共衛生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4.提高財務人員知識水平,加強公衛經費管理監督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必須將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管理監督并重。加強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監督,對財務工作人員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務必需要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公共衛生知識水平,使其成為復合型管理人才,才能將單純的記賬、會計核算的財務人員轉變為公共衛生財務管理的人才。在工作中財務工作人員要主動學習、掌握公共衛生知識,了解公共衛生工作開展單位情況,真正實現有關財務工作人員參與到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管理中來,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公共衛生經費全程的管理監督。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公共衛生財務人員的財務知識、公共衛生知識的培訓,強化公共衛生財務人員的隊伍建設,為我國衛生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財務保障。
5.保證公衛經費的時效性,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公共衛生經費經費管理部門對于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時間必須與公共衛生工作開展時間保持一致,才能為公共衛生機構開展公共衛生工作提供有效的財務、后勤保障。公共衛生使用單位才能可以及時有效地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在遇到食物中毒、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及時撥付經費,可以更及時的采購有關傳染病防控物品及設備,從而及時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及時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使公共衛生事業的進步惠及人民群眾。這才是公共衛生經費的價值所在。
工程建設監理是指監理單位受項目法人的委托,根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建設法規和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設合同,對工程建設實施的監督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是指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企業,針對工程項目建設的要求,接受業主的委托,按照雙方合約的規定,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管理和服務.
正因為二者之間的區別,工程項目管理是項目管理代表業主方,按照雙方合約的規定對整個工程項目組織實施管理或服務,而監理企業或公司則是一種有償的技術技能服務,它不具備項目管理企業更加廣泛的職能和職責.而且監理制度推行的本意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原有的建設管理模式,但由于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項目法人不可能將投資、進度、合同管理等交給監理人去進行.國家的政策法規又規定建設單位必須要有監理,則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只有質量管理交給監理公司來進行.雖然近幾年對建筑安全監管十分重視,各地均發文要求監理也要對安全負監管責任.這一系列的定位,職責的界定使工程監理和工程項目管理之間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差距.
1當前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1工程監理就是質量監理
監理企業的職責原本應當概括為“三控、二管、一協調”.但是在目前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體制原因、機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監理單位的職責多被拆解,該做的沒做夠,該給的沒給到,不該的卻擔著.監理的三控“即投資、進度、質量管理”職能多被大大弱化,絕大多數監理單位僅僅是以“質量監理為主”.工程建設中的監理工程師也就是質量檢驗員.面對于工程建設中的前期咨詢、勘察設計、指標、設備采購與建造等內容服務卻基本不涉及.正因為如此,工程監理變成了業主單位聘請的工程質量監督旁站人員,有些業主單位甚至認為聘請工程監理純粹是為了滿足國家法規的要求,是應付上級政策的對策.正是由于對前期階段監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階段在功能策劃、可行性研究、設計圖紙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夠完善和健全,直接導致施工階段設計變更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預算超出范圍,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嚴重的時候大大影響了整個工程的建設.
112工程監理對業主行為無規范
業主行為規范與否,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項目能否順利進行,建設目標能否如期完成.業主方往往是出資方,因而相當一部分業主對監理工作干預較多,有的不通過監理工程師直接給承包商下達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和誤解.對于大型的項目,有時業主還要自行組織一套人馬來控制工程進度和投資,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極為不良的后果.從理論上講,監理工程師應該是工程建設項目現場的唯一管理人員,業主委托了監理,就應由工程師去實施對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理與管理,業主的意見和一些決策也應通過監理工程師去實施,而業主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對監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管理.這似乎是一個很容易處理和解決的問題,但是在實際工程建設項目中,由于對業主缺少規范,往往由此出現了許多問題.
113工程監理缺少高智能人才
自從工程監理制度實施以來,對監理費的收取逐年呈下降趨勢,低價競標更加壓低了工程監理費的收取,有的項目工程監理費還未達到標準取費的三分之一.過低的監理費對工程監理行業的發展和監理人員素質的提高造成了極為不良的影響.具有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愿意到監理行業來.有些高智能人才即使愿意從事這個行業,也由于監理企業無力常年聘用,他們多為臨時工,有項目需要時被招聘過來,項目完成后即解除聘用.
由于工程監理基本上是屬于施工隊伍的“三控、二管、一協調”,與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管理有很大差距,它們并未進入前期的科研和采購范圍.因此它們也缺乏適合項目管理的人才,尤其是經濟、管理、商務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工程監理企業所有的人才則對這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嚴重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導致了專業監理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監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工程建設任務的急劇增加,而合格的監理人員又嚴重不足,使各監理企業和單位只有大量聘用非工程專業人員來充當監理人員.因此使得監理人員的結構不合理,職責寬泛,素質不高,加之監理單位考核激勵機制不健全,培訓費用少,人員調動困難等,使得整個監理行業很難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2工程項目管理的意義
工程項目管理是建筑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因為隨著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專業化程度日益提高,建筑市場的規范也得到大大提升.目前從理論上講,業主方可以自行完成項目管理中的部分任務,但是從技術管理,經濟管理、合同管理、組織協調等多項業務職能上,業主的能力是與專業機構的能力無法對比的.對投資方的業主而言要配建各專業齊全的基建班子,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許的,而且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正因為這樣,工程項目管理企業,則為投資方業主提供了可以解決這些困難的途徑.這也是工程項目管理得以發展的基礎.而一個以質量監督為主要職能的工程監理企業,就勢必要向工程項目管理轉型和發展.
211建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項目管理從項目建議書階段就開始了,歷經可行性研究、設計、招標、施工招標、項目實施、竣工驗收、試運行和項目后評估等一系列過程,因此對人才的要求,特別是高智能、高素質人才要求十分苛刻.監理企業要過渡和轉型成為項目管理公司就要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上下大功夫.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結構,采取積極的措施,引進急需的人才去實現專業功能配套,功能補全.除此之外,還應采用不同類型的各種培訓,如對員工的項目管理基本知識培訓和著重實務實用的專題性培訓以及實用外語能力培訓等,提高員工的能力.通過以上這些手段,建立起一支具有復合型和開拓型能力的,懂設計和管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212建立標準和工作規范
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項目管理唯一標準和工作規范.項目管理不同于工程監理.它除了自身完成相應的專業服務外,還要擔當起項目策劃及在工程建設全過程中負起組織協調等主導作用.因此項目管理企業應建立具有自己特色并且更為嚴謹的業務標準和工作規范.這些標準和規范應該和企業自身的內部基本管理制度結合起來,體現自己企業的文化和精神設計,這些標準和工作規范應該成為企業員工的業務手冊,成為保證企業正常運作的另一重要資源.
213努力開拓市場
目前在我國的建筑市場上不可能將項目管理企業所承擔的工作全部交給監理公司來完成,即使已經從公司轉型過來的項目管理公司也不可能全部接手工程項目的全部管理.但是作為有實力的建筑監理公司承擔這些,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除上述應該建設的好的內涵部分外,還應加大對業主的宣傳力度,主動開拓市場,主動向業主方介紹項目管理的全過程、管理的內容、意義,以及委托項目管理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的必要性,這些宣傳和市場開拓,對政府投資或者是私人投資的業主方均要實施.使它們逐漸明白項目管理對一個建筑項目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
3結論
雖然工程建設監理在目前還有一定的市場,但是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發展,建設監理勢必要向項目管理企業轉型.除此之外為了滿足業主方獲得最大效益,工程監理趨向項目管理也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使建設監理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危機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處理公共危機事件所應具有的一種能力。現代社會,挑戰與機會并存,高速發展的社會也必然存在諸多的社會問題,問題與矛盾的積聚一定情況下使公共管理危機頻發。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必須具有一定的危機管理能力,沉著應對危機,理智化解危機,這是保障公共服務質量的重要能力。綜合協調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服務能力強弱的直觀表現。作為公共管理人員,經常要面對處理政府部門、企業、以及事業單位和非營利部門之間相互關系的工作,面對的服務對象十分廣泛,服務對象也較為復雜,要求具有極強的綜合協調能力,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
2轉變人才培養方式,促進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加強公共管理人才培養中的公共職業倫理教育,加強公共管理專業理論研究、改進公共管理人才教學方式方法,全面促進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2.1強化公共管理倫理教育;樹立正確的公共管理價值觀公共管理活動需要協調好個人利于與組織利益、組織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相互關系,公益思想、正義觀念等公共倫理觀念的培養尤為重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突出公共管理中“公”的價值理念,公私分明、勤政為民等理念,強化以人為本的公共服務理念,是促進其公共服務能力有效發揮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