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31: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心理學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心理學》授課教師大多的學歷背景是學前教育學或者是心理學。學前教育學的教師缺乏扎實的心理學知識,在講解一些心理學專業知識點時難以深入展開;而心理學的教師對于幼兒園的了解又甚少,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及教育環節了解不足,不能對學生在幼兒園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如何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良好的指導。
2、課堂教學方式呆板,缺乏靈活性
《幼兒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課程比較抽象,目前大多數教師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但僅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大量灌輸抽象的心理學理論,學生做筆記、勾重點,在課后死記硬背,是不能讓學生掌握心理學知識的,那就更談不上應用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感到不適應,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覺得課堂枯燥乏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3、理論與實際脫節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還是一群剛從高中畢業的孩子,他們對于幼兒和心理學都很陌生,加之教師采用單一授課的方式,學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豐富實踐知識,提高應用能力。理論和實踐的嚴重脫節,只會讓學生得出學習《幼兒心理學》沒用這樣的想法,最后只能是了無興趣的學習,勉強應付考試而已。這樣培養出來的教師也難以適應時展的需求,達不到幼兒園對于人才的要求。
二、如何開展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心理學》的教學
針對《幼兒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狀,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特色,為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專業的、合格的幼兒教師,在《幼兒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工作。
1、增強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
教師是一個需要不斷進步的職業,原地踏步就意味著退步。作為教師要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幼兒心理學》這門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豐富的學前教育基礎知識和實踐經驗,又要有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所以想要教好《幼兒心理學》這門課程,教師更是需要不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多利用課余時間提升自己的學前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素養,借助各種機會深入幼兒園教學一線,觀察和了解幼兒、幼兒教師以及幼兒園,搜集和整理典型案例,運用心理學的發展規律進行分析,提升自身的教育實踐能力。
2、結合實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幼兒心理學》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掌握有關幼兒心理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幼兒心理變化的原因,掌握各年齡段幼兒心理發展的主要特點以及相應的教育訓練措施,為幼兒教育提供科學的心理學依據,解決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課程的性質和特點來看,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同時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學習幼兒心理學理論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實踐,而不是知識的堆砌。作為一名《幼兒心理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所教理論,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把理論與學生未來的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把理論與課堂聯系在一起,增強該課程的說服力和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1)對話法。師生之間就學習內容展開對話,在交流、討論和釋義中,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幼兒心理發展和應用的基本理論,解決學習中的困惑,提升對幼兒心理學的興趣。
(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在國外各領域的教學實踐中已運用多年,被公認為是理論與實際結合最緊密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好方法。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選取的案例要有針對性,根據案例合理地組織學生討論,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幼兒心理學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實驗法。教師帶領學生重復心理學中的經典實驗,共同設計實驗并操作。實驗法是心理學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學性較高,既可以豐富教學形式,也可以增加學生對于幼兒心理學的興趣,直觀的感受心理學。
三、課堂講授“要求甚解”,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1、讓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知識點
心理學類的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陌生,想要學好《幼兒心理學》這門陌生而理論性又很強的課程,單靠課堂上大量的灌輸抽象的心理學理論是遠遠不夠的,也是達不到教學效果的,只會讓學生感到厭煩、排斥。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努力簡化抽象的心理學理論,不能為教而教,要爭取做到為理解而教,課堂講授“要求甚解”。在教授過程當中,對于課本中一些抽象復雜的心理學知識,可在保留精髓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和具體化,讓教材中的理論更易于理解,更有利于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對《幼兒心理學》的學習,并不是一味的反對識記,一些關鍵概念和重要理論也是需要記憶的,只是需要通過理解來掌握,而不是機械識記。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心理學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字面中所包含的要素和各要素間的聯系,達到對概念或原理的理解,避免死記硬背。
創新教育是推動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育。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21世紀健康需求的變化,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護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戰。護理教育要面向未來,就必須適應社會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特別是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內涵
創新素質是指人在先天遺傳素質基礎上,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所獲得的穩定的在創新活動中必備的基本心理品質與特征,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創新意識是指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樹立科學的創新觀念和意識。它是創新活動的動力系統,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人們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造潛能。創新思維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并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它有五個明顯的特征: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創新思維是整個創新活動的智力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創新活動的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具體指具有敢于懷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險的科學精神,挫折面前不氣餒、不動搖,決不因困難和挫折而放棄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勇于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有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品格。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可以統稱為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指人們在學習和繼承前人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新設計,提出獨特的見解和完成創造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心理創新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和行為創新能力。
二、培養護理學專業大學生創新素質的主要措施
1.轉變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護理學專業是直接維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專業,護理職業的性質決定了護理專業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護理教育過程中,必須轉變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在傳授和學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學生實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在適度衡量掌握知識的數量和精度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從創新能力和提高素質上衡量教育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學科的本質、掌握學習方法;在強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重視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重視基礎知識和人文知識的學習。為適應對創新人才的要求,必須在教育觀念上實現三個轉變:⑴從傳授知識為主轉向培養學生會學習和創新為主;⑵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⑶教師自身要強化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
2.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只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實現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教師的知識可以分為本專業的學科知識、教育和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教學中面臨突發事件時所應該具備的解決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在這三面不斷地開拓自己。要廣泛地涉取,如: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哲學、藝術等多領域的知識,真正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知識的教學專家。其次,要提高專業課程的講授水平,使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得到創新意識啟迪,最為關鍵的是授課教師本身應具有創新能力。教師的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創造性的教學能力。在講課過程中,能夠從新的視角,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使問題得以解決,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調動他們進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教師的創新能力還體現為具有較強的研究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研究,可以更充分地接受學術前沿知識,在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時,可以在教學中將學科的最新動態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獲得最新知識。[3.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創造完美人生的過程。傳統的護理教學方法,如:“填鴨式”“、灌注式”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灌輸,學生疲于記筆記,缺少獨立思考和消化的機會。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因此,教師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要運用教學相長的教學方式,如:啟發式、討論式、情景式、以問題為中心、內容不完全教學法等。將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以知識的傳授者自居,應當把自己的教學行為看成是與學生一起共同來重新發現科學真理的過程,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大膽發表意見,進行自由爭辯。使“權威教學”轉變為“共同探索”,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核心目標的行為指南,真正實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地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
4.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不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發創新意識,促使創新思維更好地發揮和運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己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質疑,營造勇于創新、勇于發現問題,探索未知的氛圍,使學生將學習中所引發的思考提出來與教師共同探討,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
5.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實踐教學課時較多,護理操作技能是學科的特色。因此,加強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學,注重強調操作程序的準確性、操作動作的規范性、評價標準的統一性,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要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改革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擬練習——教師指導”三段式實驗教學模式,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實踐反思討論法、角色轉換法、情境模擬教學法等,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強化護理操作中的創新能力培養,在不違反操作規程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創新嘗試和行為予以認同并鼓勵。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將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列入考核標準中,使學生認識到只是完整流暢、機械性的完成操作是不會取得最佳成績的,也不是學習最終的目的。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功利性、從眾性心理
1.學生的功利性心理
《辭源》中功利解釋為“功名利欲”,文獻認為功利是眼前的物質上的功效和利益;功利化則是將功利追求或物質利益視為唯一的價值與行為標準。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從找工作的角度考慮,認為電力專業英語似乎對找工作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專業英語,應學習專業課程知識。學生從考研的角度考慮,專業英語對考研作用不大,從而不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專業英語,且將專業英語課堂作為考研學英語的學習時間。學生從學分的角度考慮,選擇電力專業英語就是為了增加相應的學分,認為專業英語通常為考查課,很容易得到相應的學分是選修電力專業英語課程的主要原因。
2.學生的從眾性心理
從心理學角度,大學生的從眾性指的是人們在群眾的影響和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行為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說是與大家安危同在的選擇。學生在電力專業英語課堂上,認為大部分學生都在學習考研或專業主要課程,所以自己也不注意聽講專業英語知識,隨波逐流;或者抱著教師如果批評,大家都會受到懲罰的心理而不去認真學習專業英語。
三、與學生心理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學習的功利性和從眾性心理,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專業英語的正確的價值觀,強調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和提高其主動性。
1.樹立學習專業英語的正確價值觀
(1)從學生工作就業的心理出發。
在電力專業英語的第一堂課向同學強調學習專業英語的重要性。第一,在發電廠或變電站中工作,需要操作相應的電力設備,而部分設備的開關是由英文表示的,因此讀懂相應的英文很重要。第二,在國內智能電網的發展中,智能設備的研發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參考借鑒國外已研制出來的先進設備。而這些設備通常附帶英文說明書,需要具備讀懂英文說明書和按說明書操作的能力。第三,電力系統趨向智能化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國際之間必然會相互學習先進技術。國際的學術交流通常以英語為工具,除了需要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以外,電力專業英語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學生具備電力專業英語能力對從事電力事業來說十分重要。學習電力專業英語可以提高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讀懂設備的英文說明書以及操作和注意事項。因此,學生需掌握電力專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科技英語應用的能力,以及電力專業英語表達、聽說、讀寫、交流的能力。
(2)從學生考研的心理出發。
電力專業英語是學生繼續深造的基礎,在EI、SCI期刊發表電力科技英語論文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電力學科的最新發展情況資料的交流主要靠使用英語獲得最新的國內外專業前沿動態和最新學科研究動向。在申報國家獎項、專利申請時也需要用英語表達。因此,應使學生樹立起學習專業英語的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自己的學習目標,避免盲目性和從眾性的學習。
2.新穎的課堂教學內容
課堂上教師除了要講解專業課相關的電力英語知識外,還應把使用國內外電力系統最新發展狀態等相關資料,電力設備的英語說明書,EI或SCI等相關期刊上的文章作為課堂學習內容。以電力系統最新發展的狀態為教學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電力系統的相關的先進知識,還可以指導學生如何使用電力專業英語介紹新興事物。給學生提供電力設備的英語說明書,指導學生使用電力專業英語表達電力設備的說明,讀懂電力設備的英文說明書。這與學生畢業從事相關電力專業接近,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電力專業英語的興趣。學生考研繼續深造,在EI或SCI等相關影響因子比較高的期刊上發表文章,電力專業英語的詞匯、句子結構的正確表達非常重要。在專業英語教學課堂上,給學生提取EI或SCI文章作為例子,強調不能臨時從谷歌或CNKI翻譯上隨便提取詞匯,說明那些英語專業詞匯表達是不通用的;給學生講解相關的專業詞匯和相關專業英語文獻的表達方法,使專業英語文章變成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而不是中文的翻譯。另外,文章的寫法要符合科技英語文章的語法特點,強調科技英語文章的語法是符合英語通用的語法特點,語法的學習同樣適應于一些考研的學生學習閱讀理解,從而激發學生對專業英語語法表達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課的積極性。
3.與學生心理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大三學生想更多地學到滿足工作和考研的相關知識,因此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增加與電力專業工作和考研知識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1)電力專業英語學習實踐的互動性。
可以設定具體的電力應聘英語場景,分角色練習專業英語的表達。教師可以作為電力招聘者,而學生可以作為應聘者,用英語提問學生相關的電力知識內容;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特別是對電力專業術語的準確表達。這樣,學生可以主動參與互動,并在互動中學到了相關的電力英語知識,滿足了學生特定的學習心理需求。要求學生制作關于電力設備的PPT,在課堂時間用電力專業英語介紹電力設備,且要求其他學生對所講PPT進行提問,與所講PPT的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對重要的電力專業術語、電力設備的表達方式和技巧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對電力英語知識點的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電力專業英語實踐能力。設置電力行業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將學生分成兩組,用英語思考、分析問題。然后讓兩組學生用電力專業英語來解決問題,并且分析解決方法的異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鞏固了學生的電力相關知識,更提高了學生用電力專業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應用水平。電力專業英語學習實踐互動性的教學方法,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要求,使學生克服了從眾性的心理,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
(2)課堂全程貫穿電力專業知識點的講解。
課堂全程貫穿電力專業知識點的講解:強調電力專業詞匯、科技電力英語語法特點、電力專業英語的翻譯與表達、科技電力專業英語的寫作方法等。給學生放映相關的國外電力專業的英文表達講座。要求學生仔細聽講座的英文表達,然后請學生用英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所聽到的電力英語術語有哪些?英文講座所要傳遞的電力信息是什么?是怎樣用電力相關術語傳遞電力信息的?以全方位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將電力專業英語知識點滲透到課堂之上。以SCI或EI的相關電力文章作為課堂內容,講解電力專業英語寫作的要素、寫作的表達方法和語法特點。滿足找工作和考研學生的學習要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對于文章中所涉及的長難句子的理解,先為學生講解電力英語詞匯與語法,以提高學生分析句子、閱讀理解、準確翻譯的能力。從每組學生中選出兩個學生進行翻譯,翻譯過后,讓其他同學對這兩位同學翻譯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并說出理由。競爭性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電力專業英語的主動性,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電力專業英語相關的知識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2結果
2.1護理專業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依據常模確定的因子分和嚴重等級標準,統計各類癥狀發生率和心理問題的發生率。結果顯示:各種心理癥狀發生率有較大差異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等問題相對較多(26.30%),總的心理問題發生率相當高(21.65%),其中抑郁為18.48%,焦慮為16.34%,強迫為9.27%,人際關系為7.72%。健康人數為78.35%。
2.2家庭類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方差分析顯示:在不同家庭類型之間,抑郁癥狀、焦慮癥狀和總分存在組間差異(P<0.01),其他維度的組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進一步分析(LSD)發現:單親家庭、離異家庭或重組家庭子女多數維度得分高于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其他家庭(P<0.05)。見表2。
2.3家庭經濟情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不同經濟狀況家庭之間,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等因子均具有顯著性(P<0.01),進一步分析(LSD)發現貧困和一般家庭子女的總分和多因子分均高于較好或富裕家庭(P<0.05)。見表3。
3討論
3.1護理專業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國內有關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很多,本文中針對護理專業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運用SCL-90調查量表,對在校的481名護理專業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心理健康者占78.35%,21.65%的護理專業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輕度為12.48%,中度為5.82%,重度為3.35%。而其中排名靠前的依次為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結果提示近78.35%的護理專業大學生的心理是比較健康的,需要專業咨詢或治療的占8.17%,有10.48%輕度的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可以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改善。其結果與中南大學近幾年對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發現約有2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其中經常感到抑郁、焦慮的大學生分別占20.7%、11.6%有相似之處。與廣東省某醫學院校馬澤威研究抑郁檢出率27.8%有一定的差距,這可能跟發達城市比較相對檢出率稍低。
2.編寫或選取合適的案例案例是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編寫或選取合適的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通常先從課程教學內容中提煉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再根據知識點設計出對應的案例,這些成系列的案例關聯在一起就能完成知識建構。好的案例需要具有完備性(包括真實性、典型性、時效性和完整性)、移植參照性和綜合性。
3.把握好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幾個要點(1)發揮好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即要當好“演員”,又要當好“導演”。作為“演員”能解說、分析好案例,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提問、傾聽、反饋工作;作為“導演”能把控好教學流程,能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教學軌道中,防止課堂成為一個漫無目的的閑聊場所。(2)發揮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到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要在課前做好前期知識的儲備學習,另一方面在課中要積極參與討論,善于觀察與思考,適時給出自己的分析,多和教師以及同學進行交互,課后還要做好知識的提煉和歸納工作,為今后的工作實踐積累經驗。(3)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盡量營造與教學相長的課堂情境。教學案例的介紹與分析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來表達,使之更形象直觀,加深學生印象,提高課堂傳遞的信息量,并保障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可以采用網絡討論、交流的方式延伸案例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時間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去查閱資料、思考和分析,給出的方案將會更精細、全面;方案上傳到網上表述更明確、清晰,有利于學生討論、查驗。
二、長沙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案例教學實踐
長沙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定位于培養應用型工程人才,為加強其工程素質和能力培養,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積極引入了案例教學實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強研究,制訂計劃,打好基礎,穩步開展案例教學方法改革為開展好案例教學方法的改革,通信工程教研室組織專業教師進行過專題研究和學習,掌握了案例教學的基本理論、課堂場景構建方法、實施教學的具體流程、案例構建原則和方法,研究了案例教學在通信工程專業課教學的適應性問題。在2011年、2013年兩次修訂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時,在提煉教學內容和歸納知識點的基礎上,開設出一些全案例教學的專業課,如移動終端應用技術開發、移動通信網絡工程、無線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等;決定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路由交換技術、SDH原理與技術等12門課程的部分教學內容引入案例教學。加強校企合作,聯合開發教學案例。
2.積極培養適應案例教學的師資從以傳授知識、呈現知識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方法過渡到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案例教學方法,大部分教師也表現出不適應。為此,展開了針對性的師資培訓:一方面安排教師以兼職的形式到企業參加工程實踐,增加其工程經驗;另一方面采用觀摩、專題培訓的方式使教師掌握案例教學的流程和教學技巧。
3.建立案例教學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判,不能和傳統教學方法一樣采用試卷測試的方式來進行,需要對學生在案例分析、討論、方案提交、實踐結果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再就是對案例教學過程與效果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包括對教師的前期準備情況、案例質量、教學實施過程和最終的教學效果進行全面評判。
三、工科教學實施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長沙學院的教學實踐表明案例教學適用于工科教學,能發揮很好的效能。但也要把握以下幾點:
1.抓住案例教學的本質,而不是其教學形式智慧是不可傳授的,而是需要學習者去“悟”。案例教學提供的是一種親驗型或準親驗型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在分析、討論和實踐中去提高能力并獲得知識。不要將其簡單處理為理論課中的舉例教學以及傳統的實驗實訓,教學實踐中要突出其教學目標的明確性,案例的真實性、綜合性、啟發性和實踐性,教學過程的動態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1.1.1重理論輕實踐。由于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所以,各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為了增加就業率,幾乎均把會計考證課程作為重中之重的課程來對待。但三門會計考證的核心課程—《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過于強調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情況比較嚴重,而且考試難度呈逐年加大的趨勢,對于學生的專業學習造成較大困擾。在實際工作中,雖然中職會計專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但由于教師及實訓條件的限制,在整個課程體系的設計中仍然以理論教學體系的設計為主,加上傳統慣性思維的作用,在實際執行教學計劃過程中形成一種“理論偏好”,教學中重理論教學輕實踐。
1.1.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雖然很多中職學校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加大了實踐教學的課時,但是實踐教學多數是在理論教學結束后,如進行整周集中實訓,畢業前進行校內會計綜合模擬實習和校外頂崗實習,即專業課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學習是分開的,學理論的時候沒有聯系實踐,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學生所學理論忘記了很多,再加上時間有限,因此,很難達到理想的實踐效果。
1.2傳統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我國傳統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的禁錮,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充分發揮。現在,雖然很多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對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課程進行了開發,但尚停留在研究試點階段,在教學中主要沿襲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的單向傳輸式教學方法,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以學生為主的、不做太多教師預設的互動、自我展示的教學模式幾乎沒有。這種以教師為主或者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不能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導致學生參與意識淡薄,缺乏進取精神,抑制了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意識,湮滅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2培養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建議
2.1轉變教育觀念,營造創新教育環境
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到人們在教育實踐中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實施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需要觀念的轉變,確立起相應的新理念。要樹立創新的人才觀、學生觀、教師觀以及學校觀。
2.1.1建設創新性師資隊伍。作為教師,要樹立創新教育觀念和開放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不管是教育觀念的更新,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都要取決于教師的工作、教師的態度。教師素質在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學生。使學生受到創新思想的啟迪和熏陶,以調動學生的主動行為,更好地進行創造性的教學與實踐,沒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是難以開展創造性教學的。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倡導教師教學應以獨特的教學風格進行創新教學,要善于啟迪、誘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塑造學生的創新品格。
2.1.2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創造精神。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所以教師應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具有豐富個性、具有生命色彩的主體,而不是消極的被管理的對象。也不把學生當做灌輸知識的容器,而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讓學生真正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在學校教育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探索、協作學習、任務學習等多元化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
2.1.3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中職學校應該把建設重點從硬件建設逐漸轉移到軟件建設上來,更新教育理念,努力給他們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把創新作為一種校園文化,加強創新意識宣傳,在校園里形成一種良好的創新氛圍。支持和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中職學生的好奇心大,喜歡新鮮事物,喜歡動手操作,所以教師應該珍惜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創造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激起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激發探索未知的欲望,誘發創新意識。在會計專業課的教學中,可采用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提綱式教學法、講練結合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圖示法、講授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會計創新能力的培養。比如:在《經濟法》、《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等理論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教學過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學,也可以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并巧妙地把問題楔入課堂,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新。而《基礎會計》等專業課程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邊學邊做,在操作中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3注重實踐教學,強化學生創新能力會計專業由于其本身具有實踐性強和操作性強的特點,所以實踐教學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實踐教學是在學生理解并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在實踐中強化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
2.3.1構建以創新能力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創新能力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應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建立校內與校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手工操作與電算化操作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除了基本技能訓練(珠算、點鈔、書寫規范等)、專業單項技能訓練(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模擬實訓)、綜合應用技能訓練畢業頂崗實習外等,應將ERP沙盤實訓、SYB創業課、社會調查納入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2.3.2開展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積極引導和開展第二課堂,為學生培養專業興趣、拓展專業知識、開闊視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思辨評判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搭建廣泛的活動平臺。
①成立專業性社團,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沙盤社團,ERP沙盤是通過直觀的企業經營沙盤,來模擬企業運行狀況,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感受一個企業經營者直面市場競爭的精彩與殘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綜合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在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過程中,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是各項專業能力之首,地理專業教師的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直接影響新課程的改革和推進。高校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由教學分析能力、教學目標設計能力、教學內容與過程設計能力以及教學媒體、方法和策略的設計能力等五個部分構成。高校地理教師要研究高等師范地理新課程特點,把握學生職業定向,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面臨的各種問題,通過對地理教學設計理論基礎的學習,提高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因此,加強高校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研究,能夠為地理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措施和建議。
由劉桂俠撰寫的《地理教學設計》一書對我國高校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意義。該書分別對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地理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如何設計地理教學、地理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教學評價等進行詳細介紹。該書按照“原理+教學模式建構+案例”的基本框架來編寫,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概述了地理教學設計,論述地理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與流程、教學設計的基本發展趨勢等。第二章“地理教學設計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教材和地理學習心理等,闡述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概述了教學設計模式、地理教學設計模式和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等內容。第四章“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論述地理教學目標的設計、地理教學策略的設計、地理教學方法的設計、地理教學媒體的設計、地理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編制地理教學設計方案等。第五章“地理教學設計評價”,概述了地理教學評價,論述地理教學的發展性評價和地理教學設計成果評價,從評價反饋角度反思地理教學設計。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實踐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新課程教學設計沒有融入課改精神、沒有很好領悟地理新課程理念、未能把握住新課程教學設計原則、在教學設計上依然思想守舊、未能將現代教育設計先進理論運用于教學設計實踐中、在地理教學過程設計中未完全落實課改思想、教學設計要素不全、方法不當等。此外,地理教師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地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首先,要加強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研究,應用系統理論整合地理教學因素,深入學習理論以達成地理學與教的變革,融合地理教學理論以促進學生智慧成長,借助傳播理論以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其次,要加強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原則與模式研究。再次,要加強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策略研究,從地理新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教學媒體設計、教學評價設計等四個方面進行研究。最后,要加強新課程地理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策略研究,本著先理論后實踐的順序,開展研究性學習策略研究;重視地理新課程標準研究與教材分析,實施標準內化策略研究,依據課程標準進行選擇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以彰顯課標理念;積極尋找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實施單要素訓練策略研究;進行案例借鑒策略研究,包括案例的合理選擇、案例的比較與分析、案例的總結與提升等;學會自我反思,實施過程優化與再設計策略研究等。
總之,高等師范院校地理專業教師對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進行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地理課堂教學設計中,將會大大促進高校地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作者:呂清華 單位: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2當前我國中等專業學校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2.1加大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
加大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宣傳力度,切實使人們轉變檔案管理理念,一方面引起學校領導對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視,加大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使檔案信息化管理人員明確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義,提高自身素質,熟練掌握檔案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操作技巧,提高檔案利用效率。此外,還可以促使更多的企業參與檔案信息化管理技術的研發,使中等專業學校檔案信息化真正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
2.2提高管理技能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新時代,人事檔案作為一項重要的特殊信息,對其進行現代化管理已是大勢所趨,也是檔案管理發展的必然方向。現代科技是以計算機、網絡通信等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借助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對流動人口信息的有效檢索以及存儲等功能,進行網絡化管理在目前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新技術新軟件的開發力度,并定期對管理人員的技能進行培訓,提高中等專業學校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科技含量,用技術去推動檔案管理工作,使檔案信息動態化管理不斷完善。
2.3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化管理規范體系
檔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涉及面非常廣的工作,為使工作能夠正常高效開展,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約束,對檔案查閱、檔案更新、檔案查閱權限、檔案系統管理權限等各個操作環節的操作章程都應予以明確,建立統一的檔案信息化平臺。此外,當前我國畢業生進入社會后,在晉升、聘任、培訓、學歷、學位、考核時,都需要對檔案進行查閱或者轉檔,而學生的就業方向并不明確,這直接給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后期工作帶來困難與挑戰,因此,在相關體系的建立上,應該力求與時代同步,求實創新,與社會接軌,真正使其有使用價值。
盡管我國相關教學大綱規定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應當由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項規定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目前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高級職稱的教師都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青年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挑戰。首先,畢業論文(設計)課程對教師知識的儲備和運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師由于工作不久,從事一線的教學工作時間較短,在科研和教學方面都與老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困難。其次,部分高校對于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定位選修課,學校以及學院對課程教學的投入的精力和關注度都不夠,更不可能為青年教師提供專項的進修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惡性循環。
對于高級職稱的教師特別是教授而言,時間和精力的缺乏成為制約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而且還必須具備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教學工作。由于高級職稱的教師特別是教授或是承擔著較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擔負著行政領導職務,常常無法保證或投入過多的精力進行教學工作,特別是畢業論文設計還是一門選修課,教學的質量往往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1.2相關專業教材缺乏
教材作為承擔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到教學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國范圍內而言,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就相關教材數量而言,專門針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材可謂鳳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專業在國內開設較晚,加之相關高校對課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導致了國內從事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編訂的人員有限。由于缺乏相應的教材,許多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學或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資料,其內容缺乏公共管理專業所需的專業性、實用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其次,就僅有的幾部教材而言,教材內容普遍存在滯后性和非針對性。在這些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中,有的教材側重于經濟類管理,缺少針對性;有的側重于政治學,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有的教材內容嚴重滯后,不能隨國內外公共管理專業的迅速發展而不斷更新,許多方法和事例難以滿足當前公共管理專業的本科教學要求。
1.3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滯后
目前,相對滯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直接影響著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第一,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現階段,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仍未擺脫普通課程教學的窠臼,缺乏針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自身特點的教學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局限于知識點的講授,并沒有注重通過將知識點的理論與現實社會的實踐有機結合,而是空洞的說教,一旦遇到具體的寫作,學生就無從入手。因此,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僅僅停留和局限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已經很難適應時展的需要。第二,教學手段單一僵化。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應該結合公共管理專業和本科論文寫作的雙重特點,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研意識。而現在的教學仍然停滯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依舊單一僵化。教學、教材和課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學手段,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被動地依賴教師,部分學生需要教師的亦步亦趨的督促式指導,不能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當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提升的路徑探析
2.1明確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目標
設置公共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應當依據教育部對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有關規定,結合各自學校自身公共管理專業發展的情況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目標。就目前而言,應當突出強調它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必修課地位,引起師生們的重視。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總目標應定位為:“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要求,結合顧客——學生的要求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建立畢業論文(設計)各環節的質量目標,達到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最終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識運用、技能的培養和創新精神、開拓創新能力和學術道德的培養”。①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具體目標主要包括:在教師的教授和幫助下,通過學習了解畢業論文的基本屬性和特點,逐步掌握如何進行論文選題、如何撰寫開題報告、資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檢索、論文的結構和撰寫規范,論文的修改和論文的答辯等相關問題,最終確保學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2.2優化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針對當前公共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的構成的現狀,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其一,針對教學和科研相對欠缺的青年教師而言。未來公共管理專業的青年將逐步實現高學歷,科研能力將成為青年教師的強項,教學經驗的不足可以通過逐步的教學實踐得以彌補。因此,未來青年教師無疑將成為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學的主力。而就現階段而言,首先,高校有關部門應當積極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個鍛煉和學習的機會。教師作為特殊的職業,其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恰恰需要平時的摸索和鍛煉。其次,學校、學院可以聘請校內外一些學歷較高、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通過這些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不僅可以減輕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壓力,而且培養和鍛煉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其二,針對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老教師而言。老教師科研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他們參與到畢業論文(設計)課程中來,對于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量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就現階段而言,由于老教師承擔著相對繁重的科研任務或行政任務,而畢業論文(設計)課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部分學校強制讓這些教師承擔這門課程,其教學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優的解決路徑是老教師和青年教師共同參與畢業論文課程的教學工作,老教師更多的是對青年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而青年教師直接參與到教學的第一線,形成多層次和多元化的教學梯隊,既達到了鍛煉教師隊伍的目的,又擴大了學生與教師在學術、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交流的空間,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深遠的影響。
2.3更新專業教材內容
當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材的針對性、時代性和實踐性不強,教材多側重于經濟管理類或政治學類教學,脫離了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的教學要求。為了改變目前教學的現狀,相關部門應聯系開設公共管理專業的高校,組織本領域的專家學者根據我國高校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編寫不同公共管理專業領域的教材,提高專業教材內容的適用性。教材應當服務于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目標:首先,在理論層次方面上,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必須明確作為本科畢業論文的共性特征和作為專業學科的個性特征。教材必須明確畢業論文在公共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和目標,并為教師的教授提供一個可以參考和借鑒的教科書,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學習論文寫作的教材。其次,在實踐能力方面上,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知識熟練掌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的撰寫、資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檢索、論文的撰寫規范,論文的修改和論文的答辯等相關問題。并且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實現將四年所學知識與實踐問題有機結合,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2.4改進教學方法
一、高校中文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
中文專業培養的是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能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中等專業人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基于基本能力的養成,如果沒有基本能力做基礎,學生的研、教、綜等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構建中文專業培養模式和體系的過程中,應加強教學實踐性環節,加大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的力度。要圍繞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好設計和規劃,為學生提供感知機會及創新的時機,提高學生創新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創新精神。
二、高校中文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原則
1.創新實踐內容設置的合理性原則
合理性原則是指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合乎培養計劃要求,有機配合整個中文專業培養計劃的實施,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撐。實踐教學體系的制定要合乎整個培養計劃的需要。一是要依據整個培養計劃的教學進程時間安排科學地、有計劃地、有目的地實施實踐教學; 二是依據教學內容實施實踐教學,是教學內容的配合、熟練、深化和提高,不僅是教師教學的延續,而且是學生對教學內容學習應用甚至提高的有效途徑。
2.創新實踐環節設置的合法性原則
合法性是指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包含于在培養計劃的內涵和外延之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因為培養計劃是依據社會發展需要制定的,合乎培養計劃就是適應了社會需要; 二是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各個教學環節,包括課程的開設、課程的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是依據教育教學規律制定的,合乎培養計劃,就是符合了教育教學規律。所以,任何超出培養計劃的實踐環節都不應列入體系之內。
3.創新實踐項目實施的便宜性原則
便宜性原則是指實踐教學各環節的項目能夠在主客觀條件許可范圍內較為易于實施。實際上主要強調的是實踐教學項目實施的可能性。一是有實踐教學實施的教師隊伍; 二是有實踐教學開展的場所或場地; 三是有實踐教學開展的經費; 四是有實踐教學實施的規章制度。其中的關鍵之處在于能夠安全、有序、低支出、好效果,易于開展,適合開展。
三、教學體系實施的質量監控
學校層面由校教學督導委員會負責監控,教學督導辦公室負責具體監控的執行。院系層面由院系“實踐教學管理委員會”負責監控。監控的內容包括: 一是實踐教學大綱的制定與落實; 二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效果評價。包括實踐實習內容評價、實踐實習過程評價、實踐實習結果評價; 三是評價的形式有座談會,包括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實踐實習地點座談會、問卷調查、學生網上評價、管理人員評價、校教學督導委員會評價。
四、高校中文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1.鼓勵學生發揮想象
在高校的中文專業當中,中文也擺脫了我們為了考試而給出一個答案區域的限制。在高校中,老師則要創新性的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跳出以前中學時候的思維束縛,這樣也能夠真正的了解和學習到中文的精髓。只有打破傳統的思維禁錮大膽質疑和創新,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提升重物素養及領悟力。
2.加強學生思想的交流
學生所置身其中的學校整體的科學文化素質特別是創新素質的生長發育的現實狀態,以及生活的具體社會文化和交往情境,是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社會條件。在文學當中,文學不但具有其文學價值,也是一個時期特定的產物,具有一個時期象征性的作用,不同的時期所反映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很多東西我們以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并沒有發現或重視它,而這些潛藏著的價值對于我們學生以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就業和諧都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開展科研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的發展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剖新教學提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有個性,教學內容有個性,教學方法有個性,將學生的學習納入到與實踐相結合的狀態下,同時創新性的中文教育對于學生去發掘這樣一種價值有很大的幫助。
3.參與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