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31: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管理學概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講清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
為了深刻領會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
例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凈物”三個字。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然后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學生就容易錯將一些物質如金剛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可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這個概念的關鍵了。因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電離是既有陽離子H+產生,但也有另一種陽離子Na+產生,陽離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講酸和堿的定義時,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區別酸與酸式鹽、堿與堿式鹽。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進行剖析、講解,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于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
又如在學習“電解質”概念時,學生往往容易將“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甚至同金屬的導電性混淆在一起,導致學習中的誤解。因此教師在講解時,可將“電解質”概念剖析開來,強調能被稱為電解質的物質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該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有導電性;③條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l晶體雖然不導電,但①它是化合物;②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能導電,所以NaCl是電解質。而NaCl溶液和Cu絲雖然能夠導電,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單質,所以它們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在教學中若將概念這樣逐字逐句剖析開來講解,既能及時糾正學生容易出現的誤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能嚴格區分開來,從而使學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正反兩方,講清概念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長期以來,教師教作文難,學生寫作文也難。
作文難,究竟難在哪里?總結過去,我認為,作文難固然有其寫作本身的難度,但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師命題--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學生看分”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抑制了小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因而學生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其二,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囿于課本本身,忽視了教學與客觀世界的聯系,學生視野狹窄,詞匯貧乏,認識水平低,學生感到有話不會表達;其三,多年來,在作文教學中,沒能從整體上把握小學各年級作文教學的階段特點,忽視了小學作文教學的階段性和連續性,要求普遍偏高,沒有遵循作文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因而收效不大。
如何解決作文教學中這一難題呢?
大綱指出,小學作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認識事物的能力。簡言之,小學生作文就是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水平”的體現,作文教學應促進這兩種能力的和諧發展。據此,小學作文教學要從培養寫作興趣入手,開辟兩種渠道,分清三個階段,抓住三個訓練,使小學作文教學構成一個科學的訓練過程,較好地解決作文教學中的難題。
二、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內容
(一)激發作文興趣,把學生引入有話要說的境地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因此,要讓學生有話說,就要求教師把作文課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喜歡寫作文。
第一,先觀察后作文。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激發其積極地思維,進而產生表達愿望。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或者指導學生參觀,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導寫作文,學生很有興趣,寫的文章有具體內容,有真情實感。
第二,先實踐后作文。如有計劃地設計游戲,編導小品,外出旅游等。學生親身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過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由于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增長見識,提高認識能力,因而寫的文章很有條理,語言也比較生動活潑,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
第三,抓時機寫作文。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因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就會感覺不到困難。例如,課間一個精采的場面,運動場上精采的表演,課堂上發生一個有趣的“風波”,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寫下來,或者在講讀課文中補寫一個情節,續寫一個結尾等。學生寫起來感興趣,“難”字似乎不翼而飛,達到練筆的目的。
第四,創設情境寫作文。創設情境是為調動學生作文積極性,達到作文訓練目的而創設的。試舉一例,全校衛生大檢查前一天,五年級四班又上作文課了。我遲遲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設計:衛生優勝流動紅旗被一根教桿支在了黑板中間,搖搖欲墜,旁邊寫了一個醒目的大問號。學生們見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五分鐘后,我才走進教室,要求學生自己起題目把剛才的所見所聞及自己的心理活動寫下來。頓時,同學們有了興致,揮筆寫起來。有的同學以《奇怪,帶問號的流動紅旗》、《我明白了》等新穎的題目,在二十多分鐘內,寫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開辟兩種渠道,引來作文的活力
開辟作文訓練的兩種渠道是:其一,從生活中學習作文,即引導學生寫觀察作文。豐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花鳥蟲魚、風雨雷電、寫觀察日記,鼓勵學生把他們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所見、所聞、所感寫在日記里。這樣,既豐富了作文素材,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又有效地進行了練筆。其二,從閱讀中學習作文,解決怎么寫的難題。包括兩個方面:(1)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從教科書中學習作文,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結合課內作文,緊扣訓練重點,統一要求,嚴格訓練。(2)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作文。語文教材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例子,要想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把知識形成能力,就必須加大課文閱讀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增長見識,提高認識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三)分清三個階段,遵循作文訓練的規律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是從低年級的“寫話”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寫成篇作文”。起于“寫話”,間于寫“片段”,落腳于“篇的訓練”,三個階段有著內在的聯系,三個階段具體的要求是:即低年級說寫提早訓練,貫穿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每周設兩節說寫訓練課,以詞句訓練為主,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會說一句完整的話,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說一段通順的話,然后寫下來。中年級集中力量說好、寫好“片段”,達到內容具體,條理清楚,到四年級由片段訓練過渡到能寫簡單的記敘文。高年級成篇綜合訓練,突出加強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表達、修改等六項基本功訓練,達到內容具體,有條理,有中心,有重點,有真情實感,能展開想象和聯想。
(四)突出三個訓練,提高作文能力
在作文過程中,要突出進行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訓練。
母語第二次習得是筆者根據心理語言學中的語言學習、語言習得等術語提出的一個概念。“心理語言學認為,每一個人的第一語言(一般指母語)都是在他一歲半至六歲之間,隨著發育成長而在周圍環境的作用下自己獲得的,這就稱為語言習得(languageacquisition)。”而語言學習(languagelearning)“一般都需要在正式場合(課堂)進行,而且學習有成有敗,不像第一語言那樣都能習得。”(《心理語言學》,桂詩春編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顯然,語言習得不同于語言學習。不過,要指出的是,這里語言習得指的是兒童的母語口語習得;語言學習指的是外語學習,當然,其含義與語文學體相當。
人類習得自己母語的迅速、高效與學習語言(包括母語書面語和外語)時的困難重重形成了鮮明對照,這引起了心理語言學家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對母語習得提出了種種解釋,希圖借此提高人類學習語言的效率(主要是外語),目前已有不少收獲。其中,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人類具有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acquisition),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迅速習得自己的母語這樣一套復雜的行為。這個觀點已為很多人所接受。然而,這套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到了人類學習母語書面語或外語時卻不那么靈了。有人曾認為外語學習不具備母語那樣的語言環境,因而難于習得。但母語書面語并不缺乏母語口語那樣的語言環境,為什么學起來同樣困難重重、效率低下呢?筆者認為,關鍵就在于在母語書面語學習中沒有像口語習得那樣啟動人類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若能啟動這套語言習得機制,母語書面語也應和口語一樣,可以有效地習得。簡言之,兒童母語的口語習得完成之后,隨著初步的閱讀能力的獲得,還有一次類似于口語習得的書面語習得,可以把它看作是母語的第二次習得。它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它是指從兒童認識足夠的漢字,獲得初步的閱讀能力開始到完全獲得正常的語文讀寫能力的一段過程,這一過程可與語言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步。
(二)它是一種不同于語言學習或一般語言訓練的獲得語文能力的過程。它以獲取語言材料的內容為中心(或為手段),通過語言學習者自己在大量的、真實的語言活動中啟動語言習得機制,培養語感,從而自然地獲得語言運用能力。
(三)它和語言學習或語言訓練雖不相同,但并不對立。一方面在語言學習或語言訓練中也包含有母語第二次習得的因素;另一方面語言學習或語言訓練也可以幫助提高母語第二次習得的效率。
目前,有的心理語言學家,比如克拉申就已經明確指出:“人們使用語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語的能力),主要不是通過學習(learning)獲得的,而是習得(acquisition)的。”(《中小學外語教學》1993年第4期)那么,我們有理由認為,人們獲得母語書面語的能力,也主要是通過習得,而不是學習,雖然語言學習有很重要的輔助作用。
這里需要補充說明一點,母語第二次習得的概念與俄羅斯(前蘇聯)心理語言學界的“直覺掌握”和我國語文學界目前廣泛使用的“語感訓練”這兩個概念在意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內涵并不完全一樣。
二、母語第二次習得的特點
(一)大量的。母語第二次習得的特點之一就是要求語言學習者自己通過大量的語言讀寫活動獲得語言能力,尤其是大量閱讀。在這方面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有很多寶貴的經驗,現代語文教學在這方面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法,在此不贅述。這里要強調的是以下幾點:
(1)語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賴于大量的語言輸入,語言輸出也必須在有足夠語言輸入的情況下完成。所以,在語言能力發展的某些階段,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是既不同步,也不等量的。過去語文教學中的讀什么就寫什么的讀寫結合法值得商榷。
(2)大量并不是指無限量或越多越好,事實上這也是難于做到的,因此必定有一個足以引起語言能力變化提高的基本量或足夠量。
(3)有人認為,課本內容已難于完成,還能夠再增大閱讀量和寫作量嗎?其實,既然語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學習者自己從語言實踐中習得,那么,大量削減不必要的講授,減少低效率的訓練,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大量的語文讀寫活動。而增大閱讀量或寫作量反而會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理論又為不少語文或外語教改實驗所證明。
(二)真實的。所謂“真實的”是指語言學習者只有在輸入(或輸出)了含有真實信息的語言材料之后才能實現語言能力的習得。具體地說,它包含如下內容:
(1)所提供的語言材料應該是略高于語言學習者水平并為其所接受的。在心理語言學上有人稱之為“可理解的輸入”或“吸入”。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材大多是文質兼美的一流文章,而學生似乎并未“取法乎上而得其中”,對此,我們是否要作一些反思呢?
(2)語言學習者主要關注材料的內容而不是語言形式。研究表明:語言交際能力“只能在語言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時傳遞、同時加工的交際活動中形成。”(《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而“理解語言表達意思的過程就是習得的過程。”(《中小學外語教學》1993年第4期)在這方面,語文教學中似乎也不合其例。例如,幾乎所有的作文尖子都認為他們良好的寫作能力主要得益于課外,得益于課外自由的閱讀和寫作。不少作家也有類似的經歷。這種現象的確耐人尋味。
(3)語言能力最容易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習得。這是因為真實的語言活動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語言學習者的語言潛能,從而更快、更有效地發展語言能力;而且,語言能力的提高最終要在真實的語言活動中得到檢驗。就這一點而言,母語第二次習得論與大語文教學觀以及語文教學要面向社會、引入時代活水等認識完全一致。
(三)反復的。與母語的口語習得不同,母語第二次習得不是一種純自然的習得,這首先是由于母語第二次習得缺乏口語習得那樣的自然反復,其次是由于書面語的復雜程度和能力要求要大大高于口語。所以,在母語第二次習得中,要求選擇一些典型的語言材料適當的反復閱讀(或精讀),這種反復不是對語言材料進行抽象分析,而是對語言材料的直接感知。它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通過多種形式的必要反復,可以培養語感,實現語言能力的內化,變對語言材料的短時記憶為長時記憶或直覺記憶。
(2)反復還可以加強語言學習者對語言材料意義的理解,進而把握其主題、結構、風格等更高層次的東西,達到古人所說的如出于己之心,如出于己之口的境界,即同化進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去。
(3)通過反復達到記憶、積累語言材料的目的,它可以使語言學習者在更大范圍內選擇最恰當的表達方式、表現技巧等,并能進而創造性地使用語言。中國傳統語文教學中的誦讀法就是可供借鑒的一種基本方法。
(四)漸進的。這一點是借助心理語言學中口語習得順序和中介語理論確立的,其內容有:
從教學思想上來說,我覺得如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仍是問題的癥結。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二者是緊密聯系著的。如果不能弄清學生在課堂上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教師也就不可能很好地發揮主導作用。作為認識的主體,學生在閱讀課(主要反映“講讀”)上認識活動的規律是什么呢?我認為應當把學生在閱讀課上的認識活動和學生在其他學科講授課上的認識活動做一對照。在其他學科的課堂上(比如數學、物理),可以把學生的認識活動概括為“接受知識信息──加工知識信息”的過程。而閱讀課上能否這樣概括呢?閱讀課上學生也要接受一些語文知識的信息并完成對這些語文知識的加工,這是沒有疑問的。但閱讀課上學生的大量認識活動是“接受課文信息──加工課文信息”,這也是顯而易見的的事實。課文信息顯然與知識信息有著很大的區別。接受和加工“知識信息”,這是對學科知識體系中的概念、原理、定律進行思維操作;接受和加工“課文信息”,這是對以各種文章(包括文學作品)形式呈現出來的、沒有既定內容限制的語言材料進行思維操作。
能不能把這“沒有既定內容限制”改一改,改成“在語文基礎知識限制以內”呢?如果能夠這樣改,那么語文課上學生認識活動的基本規律和其他學科就接近得多了,閱讀課的改進也許就將是另外一種局面了。但這樣改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由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任務所決定了的。除非語文課不以培養閱讀能力為一項主要任務,而以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來代替,否則決不能把學生在課上的思維操作對象限制在現有的語文基礎知識范圍以內。因為,某些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只是(或頂多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某些必要條件,而遠不是充要條件。“閱讀能力”的構成中除了所謂“基礎知識”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如生活閱歷,各種文化知識,思想觀點,讀書經驗,心理素質等等。所謂閱讀能力就是這諸多因素(當然要加上語言的基礎知識)匯合在一起對課文(即作品)進行分析—綜合所達到的水平。如果僅僅用掌握和運用某項基礎知識來要求學生,那將難以符合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需要。那樣也就不可能把學生的認識主體的地位真正擺恰當,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難以充分發揮出來。
講新課前讓學生先自學
講授新課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優勢、學習情況先自學教材,自學后進行評價測試,這就是“不教先評”。“不教先評”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學習能力,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驗到一種成功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情緒。
“不教先評”是這樣進行的:首先在每個教師鉆研學科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教材,整合單元教學內容,或按教材中編排的單元,或按某一主題自行組織單元。既可以按照教材單元編排的順序,也可以共同商量確定單元教學的順序。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制定學習計劃,布置一個單元的預習任務,讓學生自學。低年級要求要明確,布置任務要細致。例如小學一年級語文,在教完漢語拼音以后,布置學生在預習單元教材時做到“讀、標、圈、劃”。讀,熟讀課文;標,標出自然段;圈,圈出自己不認識、不會寫的字;劃,劃出自己喜歡的或不懂的句子。最后,進行教學前評價測試,教師分析評價結果,根據評價測試中反映的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針對性備課和教學。
“不教先評”符合中小學生心理需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要求自主,喜歡探究和冒險是中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自己首先面對教材,自學教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優勢、學習方法安排自己的學習,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自學以后進行評價測試,使學生看到自己自學的成果,展示了自己學習的能力,體驗到一種成功感,增強了自信心。
“不教先評”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讓學生首先面對教材,自己學習,使學生消除依賴思想,對所學內容印象深刻。就如同第一次是朋友開車將你接到家中做客,第二次,讓你自己走過去,你不一定認識路。倘若第一次你就是按照朋友告訴的門牌號碼,自己一路問人走過去的,第二次再叫你去他家,一定不會不認識路的。
“不教先評”提高了教學針對性,節省了教學的時間;通過評價測試,對結果進行分析,將單元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所有學生通過自學都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教師教學中不需要多花工夫的部分。第二是一部分學生掌握,一部分學生未掌握的內容,這是必須提供個別教學的部分,個別教學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以是同學間相互提供。第三是學生自學都未學會的知識和技能,即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這是教師教學的重點。評價分析以后,教師整合教材、選擇教法、設計教案,進行針對性備課和講課,講學生的共性疑難、講本單元的關鍵、講需要拓展的內容。
“不教先評”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首先面對教材,使學生在自學中學會了學習。
均分激勵,共同進步
“均分激勵,共同進步”是將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形式,每4—6人一組(中學最佳效果是4人)進行分組。每次考試評價以后,以小組平均分作為每個組員的成績,并將小組平均分在班上公布,且表揚絕大多數小組。
“均分激勵”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傳統的考試評價片面放大了分數競爭的作用。班級同學之間的不良競爭,使學生心態扭曲、心胸狹隘,惡化了學生人際心理環境。“均分激勵”由于每個組員的進步都會給別人帶來進步,別人的進步也會導致自己的進步,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均分激勵”使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均分激勵”使學生學習變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方式,使得學習小組成為學生學習的共同體,利益的共同體。由于以小組平均分作為每個組員的成績,因此成績好的同學會覺得光是自己成績好不行,必須盡力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成績差的同學也會覺得不能拖小組的后腿,必須認真學習,盡快把成績趕上去。實驗班同學之間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學習成為經常發生的、自然而然的事。
用小組平均分作為每個小組成員的成績,它是成績冊中學生學期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用平時測試評價成績乘以60%(有時實驗班級自定比例),加上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學習態度、進步程度以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等進行的綜合評分,即為成績冊中該生的學期平時成績。
教前教中教后三次評價
(二)注重做好準備工作,保障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如期進行一是全面推進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完成了41家預算的賬務清理及財務檔案移交工作,順利轉軌。二是建立完善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采用“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漸進式做法,先試點再推開,開設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97個,財政零余額賬戶7個。
(三)注重建立考核體系,確保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規范操作建立了預算單位、銀行、支付中心“三位一體”的監督考核體系。制定了《預算單位集中支付工作考核暫行辦法》、《銀行業務綜合考評暫行辦法》、《支付中心工作人員綜合考核暫行辦法》,加強了對預算單位、銀行、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規范了工作行為,切實提高了工作人員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意識、效能意識、服務意識、全局意識,保證資金安全準確支付。
(四)注重完善支付制度,助推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不斷深入一是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加強對公務支出過程的監控,從源頭上堵塞漏洞,預防腐敗現象。二是建立健全財政國庫動態監控運作機制。監控每一筆財政資金支付的詳細交易記錄,及時核實預警疑點,迅速糾正查實問題,及時通報違規情況,真正形成事前事中有效監控、事后跟蹤問效的資金支付使用監控模式。
(五)注重建設信息系統,支撐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快速上線一是基于金財工程應用支撐平臺構建了預算指標管理、國庫支付管理、單位核算管理、資產管理、公務卡管理、動態監控等一體化財政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標準統一、數據共享。二是平臺實現了財政內部各業務及系統之間、上下級財政部門之間、財政與同級預算單位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為國庫集中支付提供了技術支撐。
(六)注重建設績效機關,助力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穩妥推進一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干部管理。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緊緊圍繞“規范支付、熱情服務、保障有力”工作目標,制定了內部考勤制度、學習制度等八項管理制度,嚴格防范和杜絕“庸懶散慢拖瞞”行為的發生。二是提高辦事效率,規范業務流程。三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整體素質。四是創新活動形式,創建高效機關。
二、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成效
我區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起點高、基礎實、措施有效、運行有序,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共辦理業務35884筆金額37.7億元(不含統發工資)。真正做到了“管錢的不撥錢,撥錢不花錢,花錢的不見錢”,實現了收入一個“池子”,支出一個“口子”,有效提升了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一)體現了單位支出的計劃性各單位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等財政部門劃撥的資金到賬后才能支出,而是按照批復后的部門預算填報“月度用款計劃”安排本單位的支付項目。
(二)強化了國庫的資金集聚功能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可以使部門預算的財政資金在支付行為發生前都集中在財政國庫。改革時預算單位共上繳資金10101萬元,2012年計劃結余16568萬元。
(三)促進了預算編制水平的提高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從機制上杜絕了無預算指標的撥款,約束了預算單位自行調劑項目資金,維護了預算的完整性、嚴肅性,促使各預算單位重視和加強部門預算編制工作,提高部門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四)規范了財政部門預算的執行國庫集中支付以部門預算為基礎,遵循“預算控制計劃,計劃控制支付”的操作原則,對每一個預算項目實行精細化控制,確保財政支出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強化了預算的約束力,減少了預算執行的隨意性。
1.1圖書館學基礎理論開拓階段
1978—1987年,通過在很短時間內的思想調整后,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邁進了新的開拓時期,不僅理論基礎多元化,而且研究方法、結構體系、研究內容等也都有所拓展。(1)理論基礎多元化。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圖書館學的不斷發展,圖書館學理論基礎研究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歐美西方各國圖書館學理論的大量引進借鑒(如系統交流論、波普爾世界三理論、社會認識論、知識基礎論等),我國的圖書館學理論基礎也形成了層次體系論、知識論、知識組織論、學科群體論、情報交流論、知識交流論等多種觀點,由單一論轉變為多元論,圖書館學理論基礎的研究范圍被極大地拓寬。(2)研究方法體系化。20世紀80年代,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另一重大進展是初步構建了體系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從傳統轉變為現代。20世紀80年代之前,主要采用傳統的研究方法對我國圖書館學進行研究,如數據統計、觀察、歷史、調查研究、定性分析等;80年代以后,圖書館學的研究引進和采用了許多新的研究方法,并探索挖掘了專門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我國的研究方法論體系,如一般方法和專門方法相結合。(3)結構體系逐漸完善。我國圖書館學不僅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結構體系,而且具有清晰的知識層次,如知識元素、學科分支、門類結構等。其中,每個知識元素又涵蓋了規律、概念、范疇、原理等;每個學科分支與門類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組成了非常完善的結構體系。(4)研究內容趨于多樣。研究人員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勇于開拓,滿懷熱情地開展對圖書館學理論各項研究,帶來了豐富多樣的研究內容,比如常見的圖書館學方法論及圖書館未來等研究內容,都是這個時期開拓的新研究領域。
1.2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穩步前進階段
1987年至今,圖書館學研究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極度繁榮,發展至今已趨于平穩,新的研究成果較少,價值取向有所轉變,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寬。(1)新的研究成果較少。這個時期,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出版的文章大都是綜述、書評或專題評述,缺少對理論研究深層次問題探索與系統總結的文章,更別說相關的論著。(2)價值取向有所轉變。更多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人員轉向對市場經濟與圖書館學、信息技術與圖書館學的研究,研究模式脫離了教學型學科實際情況。(3)研究環境更加現代化。在現代化的研究環境中,特別是在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及電腦儲存技術的不斷影響和帶動下,圖書館學理論研究人員將研究熱點轉到數字圖書館、電子圖書館及信息技術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方面,研究環境更加現代化。(4)研究視點更加實際。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大范圍應用,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從圖書館學研究客體的信息本質和文化本質兩個角度重新構建了圖書館學理論這個體系,系統總結了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在當前社會大背景下的發展策略,力求圖書館學理論能夠解決實踐中產生的問題。(5)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寬。當前社會背景下的圖書館學研究領域已被進一步拓寬,不再是僅僅局限于圖書館的研究,還包括了信息、管理、科學知識等很多的領域。
2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主要問題及觀點
2.1研究對象
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是進行圖書館學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在我國,由于研究人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存在著不同的研究角度,所以出現了不同的研究成果。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形成了“規律說”和“交流說”兩種研究方向,發展過程經歷了哲學方面的全面改變。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圖書館學研究人員抱著很大的熱情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激烈討論,先后產生了相關學者提出的文獻交流、知識交流、情報交流和知識學等諸多見解。圖書館通過“交流說”與社會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有機地融合了圖書館與社會交流活動,圖書館學的研究范圍不斷拓展,理論內容不斷深化。
2.2結構體系
科學研究對象的集中反映與具體表現是學科結構體系。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主要課題就是圖書館學的結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圖書館學領域引入了系統的科學理論,結構體系成為研究的熱點。如有的學者將圖書館學劃分成技術圖書館學、理論圖書館學與應用圖書館學3部分。與普通圖書館學相對應的是技術圖書館學與理論圖書館學,與專門圖書館學相對應的是應用圖書館學。有的學者依據圖書館事業角度,在橫向和縱向上對圖書館學進行了劃分,國際圖書館學、圖書館數學、比較圖書館學是在橫向上的劃分結果;圖書館協作學和管理學、高校圖書館學、公共圖書館學是在縱向上的劃分結果。還有的學者從圖書館學范疇出發,將圖書館學當做一個線性的、層次不同的網狀結構。比如:圖書館學思想史、研究、教育是圖書館學緒論的3個主要部分;圖書館的結構、變化、性質、資源共享和職能是圖書館認識的5個主要部分;社會領域與圖書館的矛盾、用和藏的矛盾是圖書館的2個主要矛盾;文化變化發展規律、讀者規律是圖書館規律的2個主要規律等。
2.3學科性質
改革開放后,我國不斷完善了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應用科學、綜合性科學、管理科學等4種代表性的看法相繼出現,社會科學和綜合性科學是其中的主要觀點。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圖書館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有的研究人員則認為圖書館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既屬于應用科學,又屬于社會學科,是應用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三者之間的結合與滲透;還有人提出圖書館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數學等這些學科交叉存在于其研究的內容中;同時,依據圖書館學的學科交叉性質,有研究人員指出圖書館學是綜合性的社會工程學。只有確定好研究對象的性質,才能將學科性質確定。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劃分依據是研究對象所存在范圍;應用科學與基礎科學劃分的依據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邊緣學科、橫斷學科與交叉學科的劃分依據是學科間的關系。研究方法改變不了學科性質,但對學科性質具有反作用。只要研究對象的本質沒有改變,就不會導致學科性質的改變。
2.4方法論
改革開放以來,現代的研究方法成為我國圖書館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圖書館學方法論體系實現了初步的構建。由于思想觀念在這個社會發展階段得到了很大的轉變,所以大量的研究人員開展了對圖書館學研究方法的研究與探索,形成了不同學說。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有學者將圖書館學方法論體系概括為4方面:一是課題研究的方法得到了篩選;二是研究信息大都采用試驗、觀察、數據統計、調查等多種方法來獲取;三是采用比較、分類、分析、類比、綜合等科學抽象與邏輯思維方法;四是采用綜合方法對圖書館學開展研究和探索,大體上采用了哲學方法、系統方法論、信息方法、移植方法、控制論方法等。當前,在圖書館學研究中,采用較多的是數學方法、系統工程方法和實驗方法。數學方法促進了圖書館學研究中的定量分析;系統工程方法為深入探究圖書館學實踐活動的規律提供了技術手段。時展到現在,在圖書館學領域圖書館學有無專門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判斷標準等觀點還沒有完全統一。有很多研究人員的觀點是,既然圖書館學以獨立學科的形式存在著,研究方法就必然是一個專門的圖書館學方法,因此,構建專門的研究方法就成為方法論探究的關鍵核心,對專門方法進行研究時要結合哲學方法等。
2.5理論基礎
圖書館學理論基礎是圖書館學這一學科的基石,對方法論和學科的觀點進行著指導,有很多研究人員對之開展了許許多多的探索研究。20世紀80年代初期,有學者將“波普爾世界三”理論引入我國的圖書館學理論,得到了許多人的贊成,但同時也存在反對的聲音;接著,我國的研究人員提出了情報交流是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不久又有學者提出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應是知識交流。目前,大多數研究人員的觀點是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是一個學科群。但對這個觀點,還存在不一致,有的學者將這個學科群概括為一個綜合群體,主要包括了哲學、數學、信息科學、社會學、管理科學、傳播學、心理學等這么多學科,應把上述的各個學科都當做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有的學者認為這個學科群有層次方面的不同,稱為層次體系,理論基礎的第一層次是哲學,第二、第三層次分別是列寧關于圖書館學的思想、信息論;還有其他學者將哲學當做理論基礎的第一層次,第二層次是知識學、社會學、文化學說、傳播學、信息科學,類現象學說是第三層次。
課堂教學能保證全部的學生都參加,因為學校對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分有嚴格要求,沒有修到規定學分不能取得畢業證書,而展覽、比賽和工作室的項目就完全不一樣,是學生志愿和老師選拔相結合,不是所有學生都愿意參加或者必須參加,往往是部分優秀學生才主動去參加比賽、項目或者老師傾向于指導優秀學生參加課題研究或者專業項目開發。這些無疑加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優秀的學生專業越來越好,主動性差、動手能力差的學生無形中遠遠落到了后面。
1.2參展、參賽與日常學習的矛盾沖突
數碼藝術類專業的展覽和比賽一般都是行業、協會或者政府、高校組織的,這些都有突發性和不確定性,所以在課程進度和教材的選擇方面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困惑,而且學生在選擇是安心上課還是投身于課題組或者項目組的研究性學習,這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個難題。怎樣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學習安排,怎樣消除他們不適應教改的心理影響,使學生安定好地面對和認識、支持學校的教學改革和做法,這些都給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難題。
2針對教改適當調整學生管理尺度和手段
2.1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成就感樹立競爭意識從而產生學習的心理原動力
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如何針對教學改革的新情況適當調整管理方法和尺度,首先應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成就感樹立競爭意識從而產生學習的心理原動力。指導學生樹立正確、全面的自我評價標準。一方面,學生要正確認識自我,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形成一個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期望值,在這個體系中,準確定位,我有多少能力,能學到什么程度,需要付出什么努力,最后制定正確的學習目標,形成"教師期望效應",做到立足現在、面向未來。2.2如何營造勤學苦練的學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人人參加競賽和實踐項目,鍛煉專業能力的良好局面從入學開始抓緊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加強學風建設,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習"的學習原動力。在學生中廣泛宣傳參展、參賽學生的獲獎事跡,這些參賽經驗或者獲獎經歷,會給以后的就業增加砝碼,這樣就增強人物感染力和榜樣力量,使學生產生必須參賽、參展、參加項目式學習的心理暗示。同時加強學生的團隊凝聚力,因為很多的專業技能比賽項目是團體比賽,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協作能力。
2.3如何指導學生協調常規課程、比賽項目、設計展覽之間的時間、精力矛盾
教學課程是學校教學部分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在學期初安排好的,每個學生必須參加,但是展覽、比賽或者項目有時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學生必須在常規課程、比賽項目、設計展覽之間合理協調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能力協調好幾者之間關系,所以需要指導學生做出適當目標性選擇,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擅長的實踐能力有目的地參加2-3項這種自發性學習,而不是每個項目都要參加,這樣疲于奔命,反而得不到良好的專業動手能力提升。
2.4針對弱勢學生做好心理輔導
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化,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就業、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壓力逐漸增大。面對新的教學改革,大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勇于面對競爭和挑戰,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因各種主客觀原因不能完全適應教改帶來的挑戰,不能順利的完成學業成為弱勢群體,特別是在面對非常規教學手段時,他們往往成為自卑或者放棄自己的群體,他們羞于與老師溝通學業或者參賽項目,懶于參加各種比賽和設計大賽,以至于最后沉迷于游戲和網絡世界。如何有效地針對這部分弱勢大學生采取有效的心理幫扶,使他們重拾信心不斷超越自我,完成由弱到強的轉變是擺在"展教結合,以賽促學"教學改革中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應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展開幫扶,使之逐漸樹立起與人溝通的信心,隨后輔導他們能自主地展開學業的規劃和設想,對于"展教結合、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接受,并能積極參加各種自主、自覺性的學習。
我國很多中學圖書館的藏書量不是很大,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獲取的需求。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不同書籍的需求也不相同,并且圖書館的藏書種類有限,不能滿足每個同學的需求。例如,一些學生對文化比較感興趣,一些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感興趣,但是圖書館內沒有太多關于各地域文化的書籍,使學生獲取知識面受到限制。
2.圖書管理制度不完善。
對中學圖書館的管理相對比較困難,最為重要的是圖書的分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從自己感興趣的一類書籍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圖書館管理者沒有及時對圖書進行系統的分類,使學生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大大減低了書籍的利用率,并且學生在閱讀時有比較大的盲目性,管理者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分類和規劃。
3.學生的讀書時間受限。
中學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從時間的開放方面有很大的差異,中學圖書館在書籍閱讀方面主要缺陷是沒有對學生開放借書功能,學生只能借助課余時間在圖書館內閱讀,并且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有限,極大地限制了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精力。與此同時,很多中學圖書館沒有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圖書館的管理效率。
4.對圖書館的宣傳不夠。
圖書館想要得到學生的認可并增加閱讀量,需要在校園內對書籍進行必要的全面宣傳,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校園也有一定的宣傳,但是宣傳的力度不夠,只停留在表面傳達,這進一步說明了領導對圖書館不夠重視,絕大部分圖書館在學校中只是一個擺設。與此同時,圖書館面向人群也比較有限,甚至很多學生對圖書館不了解,更沒有利用圖書館學習的機會。
二、中學圖書館管理對策
1.加強圖書館分類和增加書籍管理。
圖書館的設立主要是為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所以,學校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圖書館資源利用的難度,管理者首先應對所有書籍進行必要的分類,使學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提高學生知識掌握的效率。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要求增加圖書館中的書籍,并且根據時代的發展,定期對書籍進行更新,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能夠得到最新的資源。
2.創新圖書館管理方法。
在新課改的指引下,圖書館需要對管理理念進行必要的創新,需要采用一些先進的管理方式來方便學生對書籍的閱讀。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把圖書館進行分類,降減學生閱讀時的流程,并且通過技術向學生介紹書籍的名字和位置的查找等信息,這不但能夠降低學生找書籍的時間,而且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3.開展借閱指導工作。
中學學生面臨著幾年后的高考,學習壓力比較大,課余時間很少,并且還需要從圖書館得到很多所學知識,學生在圖書館的閱讀時間就比較少,由此圖書館可以設置書籍借閱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更新了傳統管理方法,而且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4.加大對圖書館的宣傳力度。
圖書館在管理過程中,想要增加書籍的閱讀量,需要在校園內對圖書館進行全面的宣傳,宣傳內容可以是書籍的更新內容,還可以是書籍名稱等,來提高學生書籍的利用率,所以,在此基礎上應當加大圖書館宣傳工作,讓學生對圖書館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宣傳方法有多種,比如,可以通過開展學生閱讀比賽和以圖書館為中心的競賽等,在各種活動中,提高學生對圖書館的了解,而且豐富課余生活。
誤區之一: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
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把提問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混為一談,導致課堂教學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問題設計欠合理化、科學化,提問隨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視對重點、難點的講解.啟發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誘導、點撥下,使學生通過親自嘗試探索,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將新的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的再發現過程.顯然提問式教學是貫徹啟發性原則的有效手段,但兩者不是等同的.提問不一定都有啟發作用,啟發性原則是否得到貫徹,不是看形式上的提問,而是看學生的心智活動是否達到頓悟.教學中如何通過提問來實施啟發式教學,文一給出了探討.
誤區之二:以“少講少練”代替“精講精練”
主要表現在教師對重點、難點內容不進行深入分析講解,照本宣科;以學生模仿練習為主,練習的題目無針對性、概括性、層次性;重復題型多次出現,學生機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知識前后之間聯系不清楚.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與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間的關系沒有講清楚,學生練習時套用書中公理,在判斷命題“(1)兩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個銳角和一直角邊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誤時,用“HL”公理判為“×”.究其原因,是教師鉆研教材不深,講解不透,對“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適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謂“精講”,就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以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為手段,作要言不煩的適度講解.所謂“精練”,就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以提高能力為目的,以科學、藝術的訓練措施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針對性的適量練習.精講精練的要點是內容精要、方法精巧、語言精練、難度適當、多少適量,決不是少講少練.
誤區之三:以《教師教學用書》代替備課筆記
在教學中,有的教師只看《教學用書》,不鉆研大綱、教材,不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以《教師教學用書》代替備課筆記,從而導致課堂教學脫離教學實際,教學無針對性.事實上,《教師教學用書》與備課筆記是兩碼事,不能等同視之.《教學用書》用來幫助教師分析教材難點、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處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導性參考用書.教師應根據自己的理論水平、學生實際情況來精心設計教案,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具體落實到每節課.《教學用書》是教學的宏觀指導,備課教案是教學的微觀落實,只有把宏觀指導與微觀落實統一起來,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誤區之四:只重視教法改革而忽視學法指導
多數中青年教師素質較好,知識面廣,勇于改進教法,但在改進教法的同時卻忽視了學法指導,使教學效果不能長時間鞏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師對學法指導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是一個正在研究的課題,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識是:學法指導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拘泥于形式,靈活處理.如在復習課中結合內容向學生介紹常見的復習方法:對比小結法、歌訣概括法、回憶再現法.在培養學生智力過程中,教給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方法;教給學生觀察數式和圖形特點;教給學生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概括等思維活動的方法;教給學生圖示記憶、列表記憶、歸納記憶、例證記憶的方法等.總之,學法指導重在提高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
誤區之五: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思維結果的教學
教學中,過分偏重于數學知識的工具性,忽視了它在發展思維方面的智力價值,削弱了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忽視探索性非論證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培養,過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論證思維(邏輯思維)的訓練.在解題過程中,過分強調“框題型、對套路”,企圖強化思維定勢,結果使學生陷入思路呆板、單一狀態.改變這些教學現象,教師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要認真研究概念的概括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和解題方法的思考過程.
二、認真學習,加強研究,走出誤區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素質,是走出誤區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