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6 18:31: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國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美國農業論文

篇(1)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汪懋華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理事長、四川農業大學程安春教授,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研究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劉波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朱偉云教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André Aarnink研究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豬生產咨詢委員會主任、推廣教育主任Wayne Martin,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首席研究員Liang Juan Boo,哈佛大學副教授Haining Shi,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李玉芝副教授,美國蛋品工業中心主任、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Hongwei Xin教授,丹麥DLG公司技術總監Plamen Nikolov等知名專家作了《工程技術與中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動物微生態與粘膜免疫》、《生豬機體氮代謝及其減排調控研究進展》、《保障生態安全的無害化養豬微生物發酵床工程化技術體系》、《反芻動物瘤胃甲烷生成機理及其營養調控》、《環境與福利友好型豬舍系統》、《豬和雞的小規模生產和市場系統》、《利用水稻秸稈日糧減少瘤胃的甲烷排放》、《粘膜免疫與腸道感染》、《對美國豬舍系統的評估》、《美國蛋雞產業現狀與研發機遇及蛋品工業中心(EIC)的作用》、《環境控制與飼養管理》的報告。

篇(2)

Peter在16歲的時候在自家開辟了一個小果園,主要是種植西紅柿。每周都會有他家附近的餐館來他家收購,他還很自豪,說這是一筆盈利的生意。

Peter的本科學位是在UC David’s完成的,而在2001年他大學三年級那一年,他在網上找到需求信息,第一次來到了中國,去了山西省太谷縣的山西農業大學。這期間,他覺得機會難得,就決定到中國農村去親自看看。他覺得這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當地的農民們很熱情,也很淳樸。從此以后,他就迷上了當中國農民,并且希望幫助中國農民發家致富。

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對中國農業癡情的美國小伙子。

Peter在美國出生,從小就非常喜歡親近大自然,因此他一直在學習方面就有意識地朝農業研究方向發展。

懂事之后,他開始漸漸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于是,上大學的時候,就把他這兩個興趣愛好聯系起來,在美國的UC David’s大學學了中國農業經濟學,他身邊很多人都很納悶,在美國學中國農業經濟學有什么用?

其實,Peter打算到中國來。

Peter在山西省太谷縣的山西農業大學期間,非常喜歡跑到農村去和當地的農民打成一片,他很喜歡這些熱情淳樸的老鄉,可惜的是他沒有在農村時的照片。

有一次,他認識的一個老農,在賣羊的時候,不小心收了幾張外國錢。老人以為是美元,拿給Peter看,結果是秘魯幣,于是Peter就用同等面值的美元和老農把秘魯幣換了過來,老農堅決要把錢送給Peter,這可是老農的羊換的錢,血汗錢……這些事情讓Peter很受感動,中國的農民很可愛,很善良,很淳樸,只是他們都太辛苦,生活條件也不好。

在2002至2003年之間,Peter還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做了關于農耕的一次調查,總共有682個農戶,3000多人參加,挨家挨戶去調查,后來他還做過關于推廣中國農業的調查。

Peter從山西回到美國之后在UC Berkeley完成了碩士學位,他碩士論文寫的是關于中國農業推廣改革。接著攻讀博士學位。

之后,Peter又到了四川雅安。他很喜歡那里的風景,覺得那里就像西方神話里描述的仙境一樣美麗。但是,也看到不少山林都被破壞了,變成了耕地。于是Peter就和同事們一起做了一些退耕還林的研究。后來他博士論文寫的就是這個課題。

博士畢業后,Peter還去了中國很多地方的農村,調查研究中國農業。

最令他得意的是他參與編寫的關于中國農業改革和建議方面的資料,得到中國官方的批示,到農村農技站推廣執行。

這次見面,我們和Peter聊得很開心,Peter也跟我們講了他很多經歷,還有他在中國鬧的笑話。

篇(3)

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1999年開辦以來,為社會培養了一批高層次、應用性的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經營管理類人才,對我國的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作為一門開設僅十余年的年輕學科,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如培養目標不夠精確、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培養質量不夠理想、工學矛盾較為突出等問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擬以農業推廣教育專業為中心,比較中外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以加深對我國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認識。

一、我國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背景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與農科相關的領域有農業推廣(暫用名)碩士,獸醫碩士和林業碩士。從以上三個農科專業學位領域的培養目標中看,農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農業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農科綜合素養和應用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進行人才的培養,是為培養具有良好創新實踐能力的農科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而設置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性舉措。新農村建設關鍵是引導當前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才流向農業和農村,但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8%,肥料、水、農藥利用率只有30%~35%,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滯后。為了提高農業科研究成果轉化,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推廣,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國外農科專業學位教育的經驗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法國專業學位教育的重要的特點是擁有本科層次的專業學位教育——職業學士教育。日本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明顯的特點在于將專業學位(“專門職學位”)看作與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并列的研究生教育的第三種學位。美國是世界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直接借鑒美國,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因此,本部分將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國家的高等農業教育情況進行橫向比較。以職業為方向的分層發展路徑,國外學位制度中,職業學位歸屬的學位體系不一,有的是歸屬于研究生教育層面,有的是碩士學位層次雖然沒有專門劃出職業性學位,但有科學碩士與帶專業名稱的碩士學位之分,可以把后者視為職業性工作服務的學位。

三、對我國農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思考

篇(4)

我要感謝師兄李俊雅研究員。他從美國康奈爾大學學成歸國后正是我實驗的中期階段,許多問題的解決都是他具體指導的。他精湛的數理統計和遺傳學理論,開闊的科研視野及為人處事豪爽的性格為我今后的人生樹立了標桿!

本試驗是在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牛遺傳育種實驗室完成的,在樣品采集和實驗實施過程中,得到了陳金寶老師、高雪老師和任紅艷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非常感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xxxx和xxx教授在論文的選題和試驗設計過程中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感謝xxx教授在學校對我學習上的指導和生活上的關心。

在即將畢業之際,非常感謝實驗室的在讀博士榮敏、侯冠彧、鄧桂馨、周正奎、黃萌、袁崢嶸和在讀碩士賀建寧、李嬌、張猛、杜新華等的幫助!感謝已畢業的博士研究生張清峰、張小輝、王興平、姬愛國、淮亞紅、王淑輝、高樹新、李恒德和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馬騰壑、郭燕青、秦巧梅、田露、吳慧光等同學在實驗以及論文撰寫方面對我的無私幫助。在此特別感謝張小輝師兄在實驗過程和論文整理過程中給予的鼎力幫助!特別感謝我的兩位戰友張路培和甘乾福博士研究生同學在學習、實驗和精神上對我的支持和幫助。感謝實驗室姜曉娟老師和史明艷博士后在實驗過程中給予我的幫助

在此,謹向他們及所有關心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表示我誠摯的謝意!

篇(5)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農業機械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1298

國內刊號:11-1964/S

郵發代號:2-36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7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篇(6)

主管單位:山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山東農業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泰安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2324

國內刊號:37-1132/S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5

期刊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篇(7)

英文摘要………………………………………………………………………………Ⅱ

1“數字農業”的內涵…………………………………………………………1

2國外“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與應用……………………………………………1

2.1美國………………………………………………………………………………………1

2.2英國………………………………………………………………………………………2

2.3德國………………………………………………………………………………………2

3我國發展“數字農業”的緊迫性…………………………………………………2

4“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3

4.1農業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將逐步成為現…………………………………………………3

4.2農產品流通電商化發展將更加迅猛……………………………………………………3

4.3農業多元化公共服務將更加完善………………………………………………………4

5 “數字農業”的實踐策略……………………………………………………………4

5.1實現農業農村業務數字化和可視化……………………………………………………4

5.2推動數字農業技術創新…………………………………………………………………5

5.3提高農業農村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5

結語…………………………………………………………………………………………6

致謝………………………………………………………………………………………7

參考文獻……………………………………………………………………………………8

摘 要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總結了國外“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與應用,結合我國發展數字農業的緊迫性與當前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對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提出了幾條實踐策略。

關鍵詞:數字農業;農業信息化;發展策略

Abstract

Content:Digital agriculture is a kind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takes information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us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ress agricultural objects, environ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visually, digital desig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gital agriculture mak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e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agriculture, several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Digit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淺析“數字農業”發展趨勢與策略

1“數字農業”的內涵

“數字農業”是農業數字經濟的重要實踐。當前,學術界和工業界尚未能夠對數字農業形成統一的定義。通用名稱包括信息農業,精確農業,“ Internet + 農業”等等。本文中提到的數字農業基于農業信息化,在農業鏈的所有環節中都強調了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代表了農業產業的新視野。現代農業與信息化的緊密結合使可以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數字技術在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且不斷的提高現代農業產業的數字化水平,支持農村戰略的實施。

2國外“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與應用

2.1美國

美國完善的農業產業基礎和數字技術體系促進農業發展。美國數字農業發展建立在農業生產高度專業化、規模化、企業化的基礎上,已經建成了完善的現代農業技術應用與管理系統。自20世紀90年代起,美國已開始應用數字農業技術,包括應用遙感技術對作物生長過程進行檢測和預報、在大型農機上安裝GPS設備、應用GIS處理和分析農業數據等,對大田作物進行生產前、中、后期的全面監測與管理。在21世紀初已經實現“3S”技術、智能機械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系統在大農場中的綜合應用,智能機械已經進入商品化階段。如JohnDeere公司的“綠色之星”精準農業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與“3S”技術搭建的新型精準農業管理系統,用以進行精細農作、農機管理、農藝管理和計劃管理,可繪制農場產量的“數字地圖”,在機械化生產大農場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5%以上。在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助推下,美國數字農業技術已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形成緊密銜接,應用范疇覆蓋從作物生長的微觀監測到宏觀農業經濟分析。此外,美國也已形成完善的技術服務組織網絡,美國服務類企業與公益機構可為經營主體提供較為完善的技術服務,例如美國農業技術服務組織(FSA)為農民提供豐富的信息。

2.2英國

英國信息化技術應用助推精準農業。信息化技術推動英國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英國農村地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完備,互聯網、4G信號已實現基本覆蓋。在此基礎上,精準農業技術得以實現在農業的全方位應用,如借助遙感技術進行作物生產監測與產量預報、農業資源調查、農業生態環境評價和災害監測等;英國Massey Ferguson公司研發的“農田之星”信息管理系統,借助傳感識別技術和GPS技術能夠更為精準地進行種植和養殖作業、數據記錄分析和制定解決方案;智能機械已基本裝備衛星定位系統、電腦控制和軟件應用系統,能夠根據不同位置、不同質量的地塊情形實現自動化、精準化、變量化作業,同時可以采集作物信息用以制作電子地圖和調整生產策略。2013年英國啟動《農業技術戰略》,提出了應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和智能技術進一步發展精準農業,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如借助GateKeeper專家系統提供輔助決策和農場管理、LELY擠奶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在養殖場中的應用、自動感知技術在施肥施藥機械上的應用、二維碼技術在農產品產銷環節的廣泛應用等。

2.3德國

德國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積極研發與推廣。在歐盟農業共同政策對數字農業的支持下,德國積極發展高水平數字農業,在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計算機支持和輔助決策系統,提供數字農業綜合解決方案。德國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支持數字農業核心技術與智能設備研發,并由大型企業牽頭,如德國拜耳公司投資2 億歐元支持數字農業布局,已在60多個國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并旗下Xarvio品牌推廣數字農業,通過XarvioScouring識別系統高效識別和分析作物生長和病蟲害信息,幫助農民優化田塊單獨管理和農田統籌優化。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農業機械制造商CLAAS集團結合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實現收割過程的全面自動化。

3我國發展“數字農業”的緊迫性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國大部分農產品仍然是一個“大年”,怎樣解決需求下降、部分市場關閉、物流受阻等難題,把農貨順利賣出去,讓農民實現豐產又豐收?加速數字農業發展是不二法門。

農業長期保持著傳統形態,技術進步一直較慢,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后,農業技術滯后帶來的產業發展差距愈發顯著。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領域引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重塑,生產率大幅度提高。2019 年,我國服務業、工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 37.8%、19.5%,但農業只有 8.2%,數字化改造的空間很大,需盡快趕上信息社會的發展步伐。

農業數字化轉型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破解目前農業難題的一劑良方,瞄準這個主攻方向,無疑將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給予農民更多獲得感。對廣大農民來講,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最頭疼,常常遭遇“多收了三五斗”的尷尬。可以說,農業數字化水平滯后,農產品質量不穩定、難以標準化、產銷信息不對稱等是導致農產品銷售難的主因。顯然,加快技術與傳統農業的融合,打造數字農業,對產業鏈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改造,使得傳統農業脫胎換骨,插上科技的翅膀騰飛,已成為農業發展新趨勢。

4“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

4.1農業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將逐步成為現實

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和設備領域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和設備的數字和智能水平,實現了整個農業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控制,實現了農業智能化生產和管理。它可以解決由托管服務流程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在種植業中,重點是如何精確控制生產環節,例如育苗,播種,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當前,荷蘭,日本,以色列和其他國家正在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來促進數字化,精確化和智能化作物種植的發展。

4.2農產品流通電商化發展將更加迅猛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為農產品流通提供了新的平臺和基礎。例如,美國著名的新鮮食品電子商務公司LocalHarvest是一個平臺,該平臺整合了有機農業的上下游,并連接了中小型農場和消費者。LocalHarvest平臺基于從相關農場收集的基本信息來支持地圖搜索系統,使消費者能夠搜索本地社區周圍的農場并購買難以保存的新鮮農產品,例如蔬菜和禽蛋。農產品在快速物流系統下,可以快速送到消費者家中,從而大大提高農產品物流的效率和質量。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全國各地與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投入大量資源,重構產業鏈,培植人才,發力促進農產品上行。以河北省為例,近年來積極引入農業電商龍頭企業,與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展合作,持續在直播助農、農產品品牌孵化、新農商人才培養等領域,合力打造河北數字農業“新基建”。可以看到,利用大數據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術匹配優化資源,將需求傳導給供給端,有效緩解了供需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產銷脫節。在互聯網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傳統農業的“痛點”也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打開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通路。

隨著電商農產品銷量的快速增長,廣大農民亦受益匪淺,農業生產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以需求引導生產、訂單式農業逐漸成為主流,精準種植、數字營銷提升了農民收入水平,促進更多農民融入數字農業的場景里。以往很多滯銷農產品位于貧困地區,數字農業重塑產業鏈,幫助貧困戶掌握技術、融入市場,實現了造血扶貧。實踐證明,此種創新扶貧模式具有很強的活力。比如,拼多多的“農地云拼”模式得到國務院扶貧辦的肯定,榮獲了今年的“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臺直連的農業生產者超過 1200 萬人,累計帶貧人數超百萬。

4.3農業多元化公共服務將更加完善

通過將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頂尖技術運用在農業公共服務,農業服務也更加便利和靈活。這也是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一些國家為了促進數字農業的發展,在農業信息化和農業公共服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5 “數字農業”的實踐策略

5.1實現農業農村業務數字化和可視化

加快建立涵蓋農業資源,農村產業,生產管理,產品質量,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村治理的數據庫。利用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和遙感技術整合空間數據,獲取耕地資源,漁業水資源,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化農業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特色鮮明的農業村莊,生產經營實體,村莊分布等數據。地圖存儲在數據庫中,使農業和農村資源數據立體化。通過集成的農業調度系統,現場定點監控系統,集成的遙感信息,無人機觀測和地面傳感器網絡,可以建立農作物的空間分布。通過農作物的空間分布,重大自然災害和其他動態空間圖,形成了一個一體化的全域地理信息圖,為農業生產和管理的科學指導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5.2推動數字農業技術創新

創新,始終是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要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數字農業”助力。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隨著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惠及三農必將更加給力,而農業信息技術已然成為數字農業發展的關鍵支持。未來依靠農業科學院和大學等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來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企業作為創新主題的作用,促進數字農業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并著重于先進技術和核心技術。為了提高對關鍵技術的了解和研發,精確操作和智能決策的數字化管理,智能設備的變量修改和應用,農產品的靈活處理,區塊鏈等技術,3S 加速,智能識別,模型仿真,智能控制和其他軟件和硬件產品數字農業的綜合應用,了解數字農業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系的建立,數字農業技術創新以及應用服務系統的持續改進。

5.3 提高農業農村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

當前,就中國電子政務項目的發展而言,農業部門中的電子政務服務水平不能完全滿足領導決策應用程序和公共商務應用程序的功能要求。農業信息服務的總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這意味著中國農業信息服務具有巨大的發展和利用空間。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擴大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農業信息服務領域的應用,并通過建立靈活,便捷,高效,透明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系,為農民提供更多便捷和信息服務。在信息公開,政府公共關系,信息服務,辦公室工作等方面,充分利用農民信箱和便攜式農業和農村地區的服務功能,提高了園藝,畜牧,水產品,田間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著眼于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要求,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研究和推廣適用于不同地形和環境的農業機械,并進一步促進農業“機器換人”。

結 語

數字農業的發展實現了對農業生產的自動,精確控制,智能和科學管理,提高了農業的可控性,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減少了環境污染,使農業向精準,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此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有效克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不利因素,可以簡化交易聯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消除農民對庫存余額的擔憂,并縮短生產周期。努力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商機。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內容的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廣,這對于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致 謝

在這篇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障礙,但都在老師、領導、同事、同學和朋友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尤其要強烈感謝周波老師在千里之外給我們線上授課進行指導和幫助,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解答疑問、傳授知識,讓我非常感動,在此向幫助和指導過我的各位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時也要感謝這篇論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學者,本文引用了數位學者的研究文獻,如果沒有各位學者的研究成果的幫助和啟發,我將很難完成本篇論文的寫作。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領導、同事、同學和朋友,在我寫論文的過程中給予我很多素材,還在論文的撰寫和排版過程中提供給我很大的幫助。由于我的學術水平有限,所寫論文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和學友不吝批評與指教。

參考文獻

[1] 周清波 , 吳文斌 , 宋茜 . 數字農業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J].中國農業信息 ,2019,30(01), 第 5-13 頁 .

篇(8)

0 引言

二十世紀末,世界農業部門引進了一個全新的技術—轉基因技術,并且迅速對世界農業生產和國際貿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轉基因產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以下簡稱“GMO”或“GMOs”),是指應用現代生物技術,導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它動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設計合成的基因等),以改變物種的細胞信息,使動植物獲得超過自然選擇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機能,創造出具有新性狀的產品或物種(hb12369.bokee.com/viewdiary.18954524.html)。轉基因技術是當今世界最為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由于它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因而深受世人關注。由于目前轉基因技術主要在農業領域運用,對農作物和農業生產進行作用,所以在本文中將轉基因產品和轉基因農產品視為等同的概念。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轉基因技術和產品迅猛發展,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由1996年的170萬公頃猛增到2007年的1.143億公頃。目前,世界各國種植的最主要的轉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它們在所有轉基因產品中的比重占到了99%左右。美國、阿根廷、加拿大是轉基因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及出口國。由于轉基因技術還不成熟而可能對生物安全產生影響,在各國采用程度又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而各國對轉基因貿易采取不同態度。這就產生了因轉基因農產品而帶來的貿易糾紛,當然,這些貿易糾紛產生的根本原因還是背后經濟利益的驅動。中國是較早涉及轉基因作物種植與生產的國家之一,經過10余年的努力,在轉基因產業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在國內中國主要種植轉基因棉,同時在國際上是轉基因大豆的進口大國。

1 轉基因作物種植狀況及其農產品貿易狀況

(資料來源:fr.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802/20080205380433.html,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新聞)

隨著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轉基因植物種植面積也日益增加。199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是170萬公頃;1998年是2780萬公頃;2000年種植面積達到4420萬公頃;2002年達到5870萬公頃;2004年則是8180萬公頃;2006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02億公頃,首次突破1.00億公頃大關。僅1996年至2006年這十年間,轉基因植物的種植面積就擴大了60倍,居所有作物技術推廣速度之首,而2007年的增長率再次高達12%,達到了1.143億公頃。

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2007年提供的數據,全球77%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集中在4個國家:美國(50%)、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美國2007年種植規模為5770萬公頃(2006年為5460萬公頃,下同),阿根廷1910萬公頃(1800萬公頃),巴西1500萬公頃(1150萬公頃),加拿大700萬公頃(610萬公頃)。印度和中國也種植了大面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種植面積分別為620萬公頃(380萬公頃)、380萬公頃(350萬公頃)。95%的轉基因農作物集中在4種植物上: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2007年種植最廣泛的轉基因農作物是大豆,種植規模達到了5860萬公頃,這與2006年持平。其次是玉米,種植面積為3520萬公頃,高于2006年的2520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為1500萬公頃,高于2006年的1340萬公頃。油菜為550萬公頃,高于2006年的480萬公頃。兩種轉基因類型占主導地位:抗各種雜草的,抗一些蟲害的。

又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推廣協會(ISAAA)稱,2007年全球23個國家1200萬農戶種植了1.143億公頃轉基因農作物,2006年有22個國家1030萬農戶種植了1.02萬公頃轉基因農作物。 2007年新加入的國家是智利和波蘭,伊朗2007年沒有種植轉基因農作物,而最初的1996年僅有6個。

章東權(2008)指出,隨種植面積的增長,貿易額也以較快的速度增長,據估算,1996年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四種主要轉基因作物的出口額7.18億美元,1999年分別增至102.52億美元,增長了13.28倍。同時他提到有人預測2010年全世界90%以上的農作物將是經轉基因技術改良過的轉基因品種,其中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勢頭尤為強勁;到2025年美國轉基因產品的市場貿易總額將達到25200億美元。

溫海波(2007)認為世界轉基因作物品種分布比較集中,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轉基因產品出口國和地區主要集中在美洲,種植國家有美國、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轉基因作物的進口地區主要是亞洲和歐洲。同時他還認為轉基因作物面積還將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將轉入轉基因作物的種植之中;轉基因技術產品應用范圍還將繼續擴大。

章東權(2008)認為盡管轉基因產品因本身的原因存在很多的爭議,轉基因產品的國際貿易目前仍在著某些貿易爭端和貿易保護現象,但現代生物技術將是21世紀的主導技術,世界各地都在抓緊時間研發轉基因產品,所以轉基因產品國際貿易的全球化、一體化將成為大勢所趨。李暉(2005)也認為,爭議的轉基因產品的發展會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它在21世紀是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其前景是很光明的。

2 轉基因產品是把雙刃劍轉基因產品是好是壞在世界各地的爭議很大。

林毅夫(2001)指出,生物技術的發展符合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但在短期內對不同地區、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各異,就亞太地區的農民和消費者而言,則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如果抓住機遇,善加利用,就能帶來好處,否則,就有可能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楊昌舉、黃燦(2001)論述了轉基因作物對近緣野生種群、農業害蟲和益蟲,以及對生態平衡和土壤中的生物、土壤肥力可能產生的影響,探討了轉基因作物商品化生產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風險。

馬述忠、李曉嘉(2001)指出轉基因食品不僅能夠生產出口味更佳的食物,而且能夠抗病蟲害、抵御旱澇災害,便于儲運,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人類的食物質量,產量的提高則特別適合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但同時他們又通過世界各地的具體態度及法律適用情況表明,轉基因作為外源基因,它的結構可能不夠穩定,人類食用后可能在體內產生基因突變損害人體健康;還有轉基因生物對農業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將不可預見,它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并危害生物多樣性從而造成生態失衡。

王志振(2008)也認為轉基因產品在很多方面說不清楚,值得商榷。他援例指出我國每年進口的大量轉基因大豆,其制成的色拉油沒有任何問題;但同樣例證指出英國一位研究人員在電視節目中公布了他的實驗成果: 用轉基因馬鈴薯飼養大鼠,引起了大鼠的器官生長異常、體重減輕、免疫系統遭到破壞。

3 轉基因產品引起了的貿易爭端

程濤(2005)指出,轉基因產品引起的貿易爭端最大的就是歐美轉基因農產品貿易爭端。美國為轉基因農產品出口大國,歐盟為進口地區,因為種種原因,歐盟對進口轉基因農產品加以限制,貿易大戰由此而生。中美在轉基因大豆上也產生了貿易爭端,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無論在價格還是在質量上都占有優勢,于是中國仿照外國在進口大豆時進行限制,大豆之戰從而展開。

而關于引起貿易爭端的原因,相關學者有較多的論述。

李暉(2005)將原因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不平衡,歐盟為了保護其幼稚產業,獲取具有光明前景的基因產業經濟利益,候鮮明(2007)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說表面上看,雙方爭論的焦點是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但這只是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問題,若置于國際貿易的大背景中,則是由雙方經濟利益的沖突引起的。二是技術因素,即具有巨大經濟潛力的轉基因產品檢驗和鑒定的科學標準很難統一導致容易產生貿易爭端。三是安全因素,即轉基因是否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還不得而知,各個地區的認識有分歧從而產生貿易爭端。

陳俊紅(2003)則將原因歸結為五點:一是經濟利益分配不均;二是生物安全看法不同;三是政策制定出發點不同;四是公眾接受的信息差別;五是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的差別。

劉正良(2003)指出,現代轉基因產品存在一種獨特的壟斷優勢。轉基因技術的壟斷廠商多為美國公司,他們勢必利用知識產權法尋求市場的絕對控制權。歐盟日本等國家認為,美國主張轉基因產品貿易自由化的目的就是在于維持既有的壟斷優勢。

澳大利亞阿得瑞德大學的桑乃泉(2001)指出,農業生物技術創新,風險與利益并存,潛在社會影響顯著,在復雜的國際經濟法律環境中,世界各國加強立法,趨利避害,既反映了消費者主權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又體現著各國在生物高科技和農業競爭力方面的較量。

張彩萍、黃季餛(2002)在分析和解釋不同類型的國家選擇不同的農業生物技術,尤其是轉基因技術發展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提出了造成它們對轉基因農產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的原因。

袁宜(2001)指出保護主義是轉基因農產品貿易的主要障礙。“世界各國對轉基因農產品的接受程度雖然與各國的文化傳統(美國人對新事物較為開放和寬容)以及突發事件構成的背景(瘋牛病使歐洲人心惶惶,對食品安全性極度敏感)有關,但更多的則是受到各國不同的經濟利益的制約”。歐盟對美國的農產品貿易一直存在著逆差,歐洲小莊園式的農業與美國大農場式的農業相比,存在規模經濟的劣勢,當擁有更強競爭優勢的美國轉基因農產品出現在歐盟面前時,歐盟為了維護本集團的經濟貿易利益,以種種借口封殺轉基因農產品的流入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4 給我國政府的一些政策建議

廖閩(2006)在其論文中全面總結了七個方面的措施,分別為要進一步鼓勵對轉基因農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要高度重視轉基因農產品的安全問題,要盡快完善有關轉基因農產品國際貿易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學會有效地利用技術貿易壁壘措施,要大力加強對出入境轉基因農產品的管理,要積極參與有關國際組織的活動和擴大公眾宣傳。

李暉(2005)單獨指出了轉基因產品進口問題的建議,一是充分利用技術貿易壁壘,加大對轉基因產品進口監管的力度;二是進一步完善轉基因產品的相關立法,細化管理體系,強化管理職能;三是進一步完善轉基因產品標識制度。同時也指出了我國應加快對轉基因產品的研發,保證我國生物技術處于世界前列;以及在推廣種植上應謹慎,完善立法,加強監管。

肖奎喜、馬述忠、黃祖輝(2005)通過分析指出要加快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要加強對轉基因產品貿易規則和條例的研究,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要實施安全監管戰略,防范轉基因產品跨國轉移帶來的安全隱患;要充分運用WTO 規則,保護國內農業產業和農民利益。

李成貴、檀學文(2008)則提出了一些較為新穎的觀點,如要加強對研發階段風險評估的管理,強化有關人員的科學精神和法律意識,突出研究者的知識運用、自主管理和信譽機制在轉基因安全中的作用;還有加強轉基因食品安全的風險交流,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轉基因食品安全和營養方面的科學知識,加強轉基因食品的科普工作,增進與民眾關于轉基因食品的風險交流,是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應瑞瑤、沈亞芳(2004)也做過簡要的分析,指出我國在轉基因產品貿易中處于比較劣勢,鼓勵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同時要加快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步伐,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優勢。

5 結論

由21世紀最前沿的技術——基因技術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轉基因產品,其發展前景還是極其廣闊的,因為它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對解決糧食問題無疑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世界上迭起的轉基因產品糾紛,表面上看是各自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存在認識上的分歧,但實際上是各自經濟利益的驅動,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的使然。而我國要在轉基因產品競爭中樹立優勢,還得從自身做起,進一步加大對轉基因產品等各方面的研發,同時又要重視起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問題,而關于轉基因的各種立法工作也應趨于完善,注意與各地區保持交流,充分利用WTO規則,從而維護我國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溫海波.《論轉基因產品的法律規制》.中國期刊網優秀碩士生論文.2007年.

[2]章東權.《國際貿易中的轉基因產品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期刊網優秀碩士生論文.2008年.

[3]李暉.《轉基因產品的國際貿易問題研究》.中國期刊網優秀碩士生論文.2005年.

[4]林毅夫.《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上海三聯書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楊昌舉,黃燦.《轉基因作物商品化生產的潛在生態風險》.《環境保護》2001年第5期.

[6]馬述忠、李曉嘉.《轉基因食品是把“雙刃劍”嗎》.《糧食與油脂》2001年第2期.

[7]王志振.《轉基因食品安全嗎》.《農村百事通》2008年第19期.

[8]程濤.《轉基因農產品國際貿易爭端研究》.中國期刊網優秀碩士生論文.2005年.

[9]候鮮明.《美歐之間轉基因產品貿易爭端和啟示》.《國際市場》.2007年第6期.

[10]陳俊紅.《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貿易爭端》.《中國食物與營養》.2003年第1期.

[11]劉正良.《轉基因產品的貿易爭端及我國對策》.《對外經貿實務》2003年第8期.

[12]桑乃泉.《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創新管理與中國農業競爭力》.《農業經濟問題》2001年第9期.

[13]張彩萍,黃季焜.《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發的政策取向》.《農業技術經濟》2002年第3期.

[14]袁宜.《WTO責無旁貸——論轉基因農產品貿易規則及其制定》.《國際商務研究》2001年第5期.

[15]廖閩.《轉基因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國期刊網優秀碩士生論文.2005年.

篇(9)

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安徽農業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352X

國內刊號:34-1162/S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57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10)

一、功能對等理論概述

功能對等理論是美國語言學家和翻譯家尤金?奈達在1964年出版的《翻譯科學初探》中提出來的,他提出了“形式對等”和“動態對等”兩個翻譯概念。

奈達的對等功能強調的是相對意義的對等,翻譯的本質還是對文本信息內涵的傳遞,通過相對的對等,可以避免翻譯過程中一些過分關注原文而造成譯文難以理解的缺陷。

二、農學類論文界定及其特點

(一)農學專業的定義

農學專業是研究作物生產發育規律、產量形成規律、品質形成規律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并采取恰當的農業技術措施,實現作物的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專業。

(二)農學類論文英譯的文本特色

與其他英語類型相比,農學類翻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其客觀性、精準性、簡明性。

1. 客觀簡明的闡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觀性,譯文要盡量準確地傳達原文的客觀觀點,符合所涉及的科學技術及其科學領域的專業行文表達;譯者必須要全面理解原文的表述內容,包括原文詞匯、語法、邏輯關系和科學相關內容的理解。

2. 言簡意賅的措辭。

科技英語中頻頻出現大量的專業術語,其詞意比較穩定和單一,在表達上需要簡練的措辭;譯文要簡短精練,一目了然,文理通順,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譯文簡潔明晰,應是專業英語翻譯的理想呈現。

三、常見錯誤類別

本文從《中國農業科學》期刊庫中隨機抽取了20篇農學類期刊論文,從功能對等理論的視角對該類論文的標題、關鍵詞和摘要進行了英譯分析,發現概論論文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錯誤。

(一)標題的翻譯

論文的標題是整篇文章的濃縮和縮影,根據論文的標題,讀者能直接知曉論文大旨。本研究顯示這些篇論文標題的英譯存在以下問題。

1. 選詞錯誤。

農學類論文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客觀性以及科學性,在選擇用詞上要求作者區分出普通詞和專業詞,尤其是英譯成英文標題的對應表述。其中,容易忽略的還有縮寫的規范性錯誤,對于專有名詞的慣用拼寫,還要考慮“同拼異指”的現象,即同一縮寫對應指代兩個不同的專業用語。

例1:原文:轉抗蟲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對家蠶生長發育影響的評價。

譯文:Evaluation of Impact of Pollen Grains of BT,BT/CPTI Transgenic Cotton and BT Cor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 Linnaeus.

分析:該論文標題英譯的結構是合理的,其中對于專有名詞的英譯采用的是專業術語直接表述的形式,對于相關專業讀者的理解是沒有偏差的。這也突出了農學類論文專業性、科學性的特征。

2. 句式結構錯誤。

標題通常以短語或短語詞組的形式擬定,多采用并列結構和偏正結構的形式。并列結構即闡述并列關系,偏正結構通常采用中心詞前置、中心詞后置等。由于中英表達的思維慣式的差異,在標題英譯的過程中,需要{整對應語序,達到表達意義上的對應。作者應根據原論文的側重點來選擇相對應的標題組成結構。

例2:原文:非洲農業產量對氣候變化響應與適應研究進展。

譯文: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Adaptations.

分析:該論文的中文標題結構是偏正結構,即農業產量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和適應,但英譯標題采用的是并列關系,即非洲的氣候變化和農業產量,缺失了兩者之間的關聯效應。在英譯這類標題時,應將研究的類型前置,以偏正結構或包含結構采用后置說明的表達形式。

3. 曲解原義。

標題英譯過程中,容易出現曲解原義、詞不達意的問題。逐詞逐句英譯,刻板英譯是造成這一錯誤的主要原因。只根據中文標題的字面意義,并未對論文的深意進行深層理解、分析,雖字、詞、句英譯都一一對應,但表達意義相差甚遠。

例3:原文: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肥料問題。

譯文:Fertilizer us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分析:不難看出,該標題的英譯和原標題所表述的研究側重點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未找準該論文的研究問題中心,理解有偏差,以致譯文中并未體現出“保障”之義,使得讀者在讀題時容易產生誤解,有曲解原義之嫌。

(二)關鍵詞的翻譯

關鍵詞是論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文章的檢索。根據關鍵詞能夠更直接、更精準地檢索,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實效性和精準性。在選取關鍵詞時,應少而精,精而準。本研究發現論文的關鍵詞翻譯存在用詞不當、書寫格式不規范兩個典型問題。

1. 用詞不當。

關鍵詞的個數直接限制了用詞的精準度和規范性。這里所指的精準性是其概括性以及實效性,簡而言之,少而精,精而準。關鍵詞應多用實詞,以名詞或名詞詞組為主,少用動詞或動賓結構。

例4:原文:土壤功能性狀。

譯文:soil functionalities.

分析:該原文關鍵詞由三個名詞構成,分別是“土壤”“功能”“性狀”,作者缺失了“性狀”的翻譯。在農學類論文關鍵詞中,絕大多數是專有名詞,而“功能性狀”這一詞,在農學類英文詞匯表述中有“functional traits”專業名詞。因此,對于專業名詞,要選取相對應的慣用詞匯,以免造成讀者的陌生化。

2. 書寫格式。

關鍵詞的英譯書寫格式,應按順序與原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且各英文關鍵詞用分號隔開,除最后一個關鍵詞后無需注標點符號;英文關鍵詞須首字母大寫,專有名詞或名詞詞組各實詞均大寫首字母,關鍵詞中出現的介詞、連詞等虛詞不大寫首字母。

例5:原文:水稻;高產;株型;栽培;技術。

英譯:rice; high yield; plant typ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析:該篇論文的關鍵詞英譯,首字母均沒有大寫,不符合論文的書寫格式。

(三)摘要的翻譯

論文摘要是對正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它應該簡潔明了,含義明確,表達清楚,不僅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原文的主要內容,而且也為科技情報人員編制摘要型索引提供依據。本次研究發現了以下摘要音譯錯誤。

1. 時態錯誤。

摘要部分的英譯,通常以現在時和過去時為主,少用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等。農學類論文音譯時,應該注重各時態的表現功能。

例6:原文:【目的】建立一種……的高精度非線性多維時間序列預測方法。【方法】耦合支持向量機回歸(SVR)和帶受控項的自回歸模型(CAR),……【結果】3個農業科學實例驗證表明,……【結論】SVR―CAR是一種……序列分析方法,……有廣泛應用前景。

譯文:[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nove1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pproach ... [Method] Integrated 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CAR)in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 ... [Resul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sample set showed that ... [Conclusion] As a novel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nalysis approach integrated CAR into SVR,... SVR-CAR,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a of agriculture,ecology an d economics.

分析:該論文摘要部分,采取的是分點闡述的方式,清晰明了,分為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方面,并且在闡述目的和結論部分時用一般時,闡述方法和研究結果部分用過去時。條理清晰,表達時態與方式正確無誤,為正確的論文摘要撰寫范例。

2. 語法結構錯誤。

中英兩種語言本身就具有其語法、句法結構,因此在摘要英譯過程中要適當地調整句式結構。例如,中英文中的主謂賓位置大w相同,除開起強調作用的偏正、倒裝結構,而定狀補的句法結構則大相徑庭。為了言簡意賅地表達出實意,需適當地調整句式結構。

例7:原文:提高氣候變化對非洲作物產量影響的理解,揭示非洲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規律,是及時、正確和有效適應氣候變化的關鍵。

譯文:We ne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nd to know the responses of climate change to African agriculture. These are critical ke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time.

分析:該句摘要的英譯在翻譯表述上沒有問題,但沒有考慮中英兩種語言表達的習慣差異。漢語表達上,習慣把關鍵詞、關鍵點后置,而英文中則習慣中心詞前置。因此,在英譯摘要的過程中要適當地調整句式結構,以適應英文表述習慣。

四、結束語

本文對相對典型的20篇農學類論文的標題、關鍵詞和摘要進行了相對應的錯誤分析,并總結歸納出了農學類論文英譯中常見的錯誤類型,結合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其論文的英譯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提高農學類論文漢譯英的翻譯質量。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房屋施工論文 下一篇: 傳承傳統文化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va在线天堂va欧美va |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日韩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性变态另类性高潮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