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發展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3 09:45:5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生產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生產發展論文

篇(1)

(2)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效益逐漸顯現。近年來,平輿縣農機生產企業隨著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積極到外地或國外先進的農機企業參觀考察學習,不斷豐富§己,開闊視野,增強創新意識,在不斷的改革中贏得發展先機,同時結合_身產業基礎和發展特點,改造開發出了市場熱銷的農機產品,不僅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企業經濟效益顯著,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2農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機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平輿縣農機企業基本都是個體,并且大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個別企業幾乎沒有接受過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全憑自己僅有的在工作中摸索的經驗來維持經營,因此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加之不注重企業自身文化和經營策略的培養,品牌效應不突出,所以雖然生產產品的數量不少,但產品的利潤率不高,企業競爭實力不強。

(2)農機企業生產技術條件差。平輿縣農機生產企業起步晚,規模小,實力弱,_我發展能力差,缺乏行業龍頭的拉動和支撐。由于融資困難,企業大都不注重更新設備和改善生產條件,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明顯滯后,因此生產規模上不去,效率低,效益差。

(3)農機企業技術人才欠缺。農機企業的從業人員,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專業技術培訓,缺少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由于受到私營企業種種條件的限制,高素質的產品研發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引不進、也留不住。人才欠缺,企業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的能力薄弱,工藝裝備水平及產品科技含量較低。

3對策及建議

(1)農機企業應提高管理水平。企業負責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不僅要加強自身修養建設,加強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加強溝通與協作,而且要重視培植企業文化,不斷更新理念,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企業再上新臺階。

(2)農機企業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企業要在競爭中保持長足發展,必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產技術條件,增強自主開發創新能力。同時,財政、科技、銀行等部門也應加大對農機產品的科研支持,加強產品更新換代的研發。

篇(2)

二、衡水市生態農業發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S)分析

1.自然資源優勢衡水市地處河北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向東北緩慢傾斜,境內擁有華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美譽的衡水湖,河流水系分布較廣。同時,衡水屬于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干旱型,四季氣候特點分明。土壤類型主要以土層深厚的潮土為主,全市潮土亞類面積達43.40萬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62.10%。此外,衡水市在礦產、油氣和地熱等資源方面也具備一定的優勢,農業資源主要包括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蔬菜、家畜等。自然資源優勢為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和環境條件,有利于該市新型生態化產品的開發、對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技術的改造與推廣等,進而推動該市快速形成現代農業體系。

2.特色產業優勢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經過多年的努力,衡水在建設農業強市,發展特色農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性的成就。例如饒陽蔬菜、安平生豬、阜城西瓜、深州蜜桃等傳統產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形成了特色優勢,受到了市場的青睞。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發展方式的變革,為應對傳統農業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矛盾,衡水市也在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圍繞特色產業,形成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園區和合作社,例如鄧莊農業園區、武強現代農業示范區、饒陽蔬菜百里長廊等。這種特色產業優勢為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先天的物質基礎和條件,促進了該市生態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勞動力成本優勢由于歷史條件原因,衡水市工業基礎薄弱,第三產業發展緩慢,導致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無形之中形成了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2年衡水市總人口為442.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高達340.2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77%。以城鎮人口占比作為衡量城鎮化水平的指標,2012年河北省城鎮化率為46.8%,其中唐山市、石家莊市和廊坊市均超過了50%,而衡水市城鎮化水平最低,僅為41.39%,較全省平均水平和唐山市分別低5.41和12.21個百分點。這說明衡水農村地區還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亟需往城鎮進行轉移,在勞動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4.區位優勢石黃高速、衡德高速等6條高速公路,G106、G307兩條國道,S040、S302等12條省道,以及京九鐵路、石德鐵路等8條鐵路都經過衡水市,使之成為貫穿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衡水市也是環渤海經濟圈、首都經濟圈以及冀中南經濟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較為突出的區位優勢對該市生態農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都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推動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5.文化優勢縱觀人類發展歷史,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應著不同層次的文化,經濟與文化之間相互依存,文化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發展生態農業需要以生態文化作為思想支撐,指導和引領人們在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兼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衡水市作為燕趙文化和齊魯文化的交匯地,曾涌現出董仲舒、高適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因此,衡水市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也有著文化方面的優勢,例如董仲舒思想中的和諧、重民等思想理念對該市生態農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劣勢(W)分析

1.經濟實力薄弱衡水市是河北省起步較晚的農業城市,受建市時間短、歷史欠賬多和資源基礎條件差等因素影響,該市工業發展落后,缺乏高新技術產業,整體經濟實力較全省及其他城市比,呈現出較為薄弱的態勢。2012年衡水市生產總值實現1011.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0.5%,三次產業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率分別為18.7%、51.7%和29.6%,但是該市的整體經濟仍處于全省11個地級市的后三位[1]。宏觀層面上,以GDP總量作為衡量指標,2012年河北省各轄市中,GDP總量最高的是唐山市,為5861.6億元,最低的是衡水市,僅1011.50億元,唐山市經濟總量約為衡水市的5.79倍。微觀層面上,以人均GDP作為衡量標準,2012年河北省各轄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唐山市,為79526元,最低的是邢臺市,約為21410元[7]。而衡水市人均GDP22907元,處于倒數第二位,僅比邢臺市高1497元,卻比唐山市低56619元。可見,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層面看,衡水

2.技術水平落后當今社會,隨著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技術狀況的好壞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對生態農業這種需要依靠高科技作為支撐的產業更是至關重要[1]287。雖然近年來衡水市政府加強了對科學技術的支持和采取了一系列相關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生態農業發展的目標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整個衡水市只有473人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科技研究、技術服務以及地質勘查,而從事與生態農業相關的科技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可見,科學技術水平的落后成為了制約衡水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

3.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衡水市雖然是個農業大市,但其農業產業化水平并不高,龍頭經營組織數量少,缺少規模性的龍頭企業。根據相關統計資料,2011年該市龍頭經營組織總數只有110個。這些經營組織中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僅有25個。企業規模偏小、數量少導致了企業經濟效益偏低,制約了對農村地區的輻射,并且很難帶動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整體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直接影響了生態農業的發展,使得本來具有知名度的一些生態農產品因規模小而占有較低的市場份額。

4.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生態農業的持續有效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是生態環境得以保護的重要體現,二者相互影響。近年來,雖然衡水市也在積極不斷地進行生態保護機制的創新,制定和實施污染減排措施,但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仍較為嚴重。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統計信息,2013年5-11月衡水市始終處于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中;同時2013年全年中該市空氣質量有10天優,69天良,127天輕度污染,59天中度污染,65天重度污染,33天嚴重污染,超標天數比例高達78%[8]。

(三)機遇(O)分析

1.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發展契機自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地位以來,引起了社會各界對此的高度重視,而生態農業建設則是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解決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和矛盾的重要途徑,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環境質量和健康水平也在逐漸關注。因此,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其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生產生態產品,而生產生態產品也就意味著需要大力發展生態產業,這為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以綠色需求為市場發展前景隨著人類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不斷提高與轉變,追求綠色生態產品、進行綠色消費成為21世紀的一大特色潮流。同時,人們越來越關注身心健康,開始加大對休閑娛樂的關注,積極參與生態觀光旅游活動。可見,無論是物質消費還是精神消費,未來我國消費市場主要是以綠色需求為主。近年來,衡水市憑借自身特色農產品、衡水湖等自然生態觀光區等優勢,一直作為整個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供應農產品與觀光旅游等服務的重要基地,加上人們對特色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亟需更多的生態產品供應量,這為衡水市生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3.以新型城鎮化為發展載體由于新型城鎮化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城鄉統籌為原則,強調綠色低碳、生態節能等基本理念,所以城鎮化建設中必然會涉及到生態農業的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提高技術水平來促進生態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銷售,而且還需要一定規模的生產要素等。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可以通過充分發揮城鎮的聚集和輻射功能,匯集高素質的人才及先進的技術,提高農村工業化水平,促進生態農業做大做強。此外,我國城鎮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是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因此,衡水市生態農業要堅持以新型城鎮化作為發展載體,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的積極作用,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4.以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發展平臺2012年衡水市武強縣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成為該市首例,并且該批農業示范區中河北省也僅有4個。為了充分發揮示范區的積極效應,該區已經籌劃并正在實施高標準、大板塊、大循環建設北大洼10萬畝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在蔬菜、奶牛等特色產業方面初現規模,并且國內外知名農業龍頭企業也相繼入駐。因此,要鼓勵和扶持農業示范區的建設,制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實施方案,從整合資源、拓展功能入手,使其成為發展衡水市生態農業的新平臺,進而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水平。

(四)威脅(T)分析

1.相關政策制度不夠完善制度經濟學強調了制度和觀念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因素,其創新和變革是經濟長期得以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約著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目前,雖然衡水市政府也在積極倡導生態環保與生態發展,但主要是圍繞衡水湖和城鎮進行植樹造林,建設森林公園和林業園區,關于生態產業制定的戰略和采取的措施較少。現有的政策制度也僅限于節能減排、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工程,與生態農業發展有關的政策制度還不夠全面,有待進一步完善,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該市生態農業的推進與發展。

2.生態環境惡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化主要表現在水、土地等資源的日漸短缺和空氣質量狀況較差等方面,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這些基礎資源的需要。近年來,衡水市發展方式粗放,工業和城鎮化的發展對生態環境帶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例如地下水質、土壤土質污染較嚴重,土地資源日益短缺等。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直接造成了生態農業缺乏發展的物質資源和條件,阻礙了其規模化和高效化發展,成為衡水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威脅與挑戰。

三、衡水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進行了SWOT分析,本文分別針對政府、企業和農戶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以便能夠充分調動和發揮全社會的共同力量來促進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盡快實現跨越式發展,真正做到有特色和發展潛力的城市。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體制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時期,需要政府在該時期中對市場進行組織和管理,同時,政府的支持和引導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快速有效發展。因此,對于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體制。根據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優劣勢,結合目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制定關于生態農業發展的短長期規劃,以布局規劃來引導生態農業的發展。具體來講,由于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土地、資金、技術以及基礎設施等要素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積極制定相關支持政策來保障和滿足其需要。例如生態農業的發展對技術水平有較高的要求,技術的引進或創新需要較高的成本,而這些成本一般很難通過企業或農戶自身來提供,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在生態農業發展方面,政府可以通過放寬金融機構的貸款限制政策,給予企業和農戶一定的優惠與補貼,以便能夠盡可能降低其發展成本。

篇(3)

中南、西南山區降水量豐沛,除秦嶺山地和云南省北部年平均降雨量為500—800毫米外,其余地區一般皆在800—1200毫米以上。鄂湘川粵大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桂黔滇巖溶山區雖然地表水不多,但地下水蘊藏量大。然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加上山區坡陡流急,溪水易涸易漲,使農業生產常遭干旱洪澇的威脅,故要發展生產就需興修水利。然而山區地形復雜,地勢起伏急劇,垂直變化顯著,地貌復雜多樣,水熱條件各異,致使興修水利不易。明清時南方山區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多種形式和設施利用水資源,發展農田水利事業。

————————————

*本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基金課題“明清南方山區開發研究”的論文之一。

①本文范圍只包括中南、西南山區。東南山區內容參見拙作《明清東南山區的灌溉水利》一文,載《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

一、明清南方山區農田水利的發展

(一)湖北丘陵山區和陜南山區

湖北東、西、北三面環山,地貌分屬鄂北崗地、鄂東低山丘陵和鄂西山地三部分,中南部為江漢平原。鄂北崗地和鄂東低山丘陵開發歷史悠久,今南漳、宜城一帶在秦漢時分別修了長渠和木渠,引蠻河水灌田,渠道沿途還與陂池相連。此兩渠歷代皆有維修。唐宋時鄂北和鄂東開墾加快,塘堰修筑漸多。如崇陽縣在唐宋時筑有華陂、石枧陂、白泉陂等。宋代在棗陽縣建平堰,引水渠道跨山澗9處,號稱“灌田十萬頃”。明清時除維修原有塘堰外,還興建了許多小型塘堰。如明前期麻城縣有灌溉塘堰1477口①。黃陂縣水利亦較發達。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73稱:“按黃以陂名,而河塘陂堰以萬計是利灌溉。”萬歷《襄陽府志·水利》載全府有陂塘堰湖共1182所,萬歷時比原額新增168所。該府宜城縣的長渠、木渠明清時多次維修,清光緒時長渠灌田4000頃,木渠灌田3000頃,加上東西兩山水田,總計有水田11000頃,豐收年能收粘稻百萬石之多③。湖北中部京山縣、鐘祥縣、荊門州等明清時大量利用泉水灌溉。京山縣位于大洪山山麓地帶,泉水豐富。雍正《湖廣通志》卷76稱:“京山縣地遠多山泉,民引泉為機,堰水為業。”還利用溫泉灌溉稻田,“其收數倍”③。鐘祥縣利用豬龍池等泉水灌溉農田百余頃,縣西又有5泉灌田甚廣。荊門州北20里有南泉,灌田千頃④。

鄂西山區山大林深,以往開發不夠,人煙稀少,明清時期才有了較多的開發。北部荊襄地區,明前期進入的流民達百萬之多,為了加強管理,成化十二年設置鄖陽府,其時開墾荒田達143萬畝⑤。清代人口增加更快,嘉慶年間鄖陽府人口比明萬歷時增加近8倍,荒地繼續得到開墾。山農主要種植旱作物,但在山間平壩和河谷平原也興修水利,發展水稻。如鄖縣“近郊多平原,水田產稻頗佳。”以縣西北30里的武陽堰、縣北5里的盛水堰最巨,二堰修建年代悠久,歷久淪廢,明弘治中知府胡倫主持修復。清康熙十七年又修盛水堰,灌田百余頃⑥。另有橫塘堰等十余處,各堰皆灌溉下種百余石之田⑦。鄖西縣“山嶺之下,多成平壩”,于是在溪水上筑堰引水灌田。如洪武初在縣西北15里筑千工堰,灌田干余畝⑧。清道光時嚴如煜《三省邊防備覽》卷9載鄖西縣有20多堰,“每堰下種百數十石”,產稻較多。故《三省山內風土雜識》謂:鄖西“居民開成水田,連遷逾陌,故其產谷較勝洶陽、山陽諸邑。”竹溪縣“川原乎曠,溪流瀠洄”,清代有官堰等17座,各堰多的灌溉二三百石田,少的亦灌溉數十石田。水田風景“絕似江鄉”,故其米谷之饒,“洵陽、白河客民亦借資焉”⑨。房縣“平原膴膴,溪流清漪”,以潵潵堰最大。明萬歷中知縣朱衣修筑此堰,“鑿石為斗門,大者三,小者三十有五,中為管(涵管)七十余”,以時蓄泄,灌溉上中下畈稻田萬余畝⑩。又有白土等18堰,每堰溉百石數十石田不等。同治《房縣志·水利》稱:“鄖屬六邑惟房猶號裕米之鄉,而稻田灌溉惟恃塘堰。”竹山縣雖“山勢陡窄,鮮膏沃之地”,但縣西寶豐一帶稍平衍建有安河堰等十數處,各堰灌溉數石數十石田。保康縣因山高谷深,水田較少,然亦建有十數處堰,所產稻谷可供縣城之用⑾。此外鄖陽府東面的均州,在明初建石板灘蓄水堰,灌田數百頃,萬歷中知州王家業又主持修治,清中葉時效益仍大⑿。鄂西

————————————————————

①弘治《黃州府志》卷3《惠政》。

②光緒《宜城縣鄉土志》卷4《物產》。

③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73《湖廣二》。

④《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2、352。

⑤《明憲宗實錄》卷167,成化十三年六月。

⑥《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9。

⑦《三省邊防備覽·民食》。此山區稻田面積以種計,大約一畝地合下種市斗4升,合倉斗6升7合之數,見同治《房縣志》。

⑧《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9。

⑨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

⑩王世貞:《潵潵堰斗門門碑》,載乾隆《房縣志·藝文》。

⑾《三省邊防備覽·民食》。

⑿《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8。

南恩施地區為崇岡峻嶺,林深箐密的山區,明代清初,這里多數為土司屬地,大部分地方“土廣人稀,荒山未辟”,開發程度很低,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建施南府后,“流人麇至,窮巖邃谷盡行耕墾。”主要種植包谷等旱作物,但在“山行平曠處,皆開田種稻”①,開始興修農田水利。如雍正末張沖知來鳳縣,“導浚水源,設甬道(鑿山開成的渠)滋灌溉”,使城西南之地成為膏腴水田。恩施縣亦引九渡溪水灌田②。

鄂西地區明清雖有較多的開發,但水利興修仍然有限,農業以旱作物為主,水田約占耕地的十分之一二。

陜南山區地貌屬秦巴山地。除漢中盆地開發歷史悠久,水利自古較發達外,其余地區到明清時期才得到真正開發。開發大體是從東向西。從河川原地到丘陵低山,直至高寒山地。商洛、安康與鄖陽地區接鄰,明代前期亦是廣大流民的流寓之所,因流民的入籍,明成化時升商縣為州,增置商南、山陽二縣,又劃洛南、鎮安轄于商州。清前期大量流民再次進入秦巴山地,山區進一步得到開發。

商州有丹水流過,下通漢江,清代多次整治航道,疏鑿險灘以利水運。史稱:“丹水自燕脂關東流過說法洞,繞州城南,又東至張村鋪、商洛鎮、龍車寨,經流二百里,兩岸隨地皆可開渠”③。水利的發展還與擅長種水田的流民遷入有關。《三省邊防備覽·民食》謂:“商州,……湖北武黃、安徽潛六流徙之人著籍其間,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數萬,軍糈之資不勞外境。“但商州除本州水利較好外,其余的縣只有一些小渠堰,各渠堰一般灌田才數十畝,所以水田很少,主要種植包谷等雜糧。

安康地區明代稱金州,萬歷十一年改為興安州,乾隆四十七年因流民的大量遷入,“戶口較前增至數十倍”,遂升為府。清代府屬以“漢陰、平利水利為最,安康次之”。漢陰縣沿月河作渠數十道,灌田2萬2千余畝.清末時有官渠堰19處,民間私堰不下數百處,灌田數十萬畝④。平利縣有壩18處,引水灌田約四五萬畝⑤。安康縣主要在恒河上筑堰,位于龍口的名千工堰,康熙五十六年于龍口南七里更筑一堰名永豐堰,兩堰共灌田千余畝,至乾隆時灌溉面積擴大到萬畝⑥。另外紫陽縣、洶陽縣清代水田亦有發展。道光《秦疆治略》卷65稱:紫陽縣“境內四面皆山,依山之麓除溝窄水陡者,余悉開成稻田,引水灌溉,旱潦咸收。”洵陽縣“居民因勢開堰,雖無官渠,而稻田極多”⑦。

漢中盆地四周都是山縣,明清時始興修水利。南面的寧羌州(今寧強縣),嘉靖初知州李應元“以山民不知水利,特鑿七里堰引水灌田千余畝,獲利甚饒。民自是爭相仿效,凡山間平地有水之處概成良田”⑧。清代嘉慶時寧羌約有渠田萬畝。西面的略陽縣嘉靖《縣志》記載;縣境四面皆有稻田,東路兩河口一帶至小寨西溪止,南路道嶺子一帶至鐵佛寺止,西路橫現河至今竹壩石門河止,北路小八度一帶至五行三川止。水稻業的發展必然建有相應的水利設施。東面的定遠(今鎮巴縣)清代有堰渠多處,灌溉稻田約二三萬畝,以九軍壩產稻最美。然總的來說,該山區堰渠仍少,故《三省邊防備覽》稱;“講民食,留(壩)、鳳(縣)、寧(羌)、略(陽)、定(遠)、洋(縣)均以包谷雜糧為正莊稼。”

——————————————————

①同治《來鳳縣志》卷8。

②《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51。

③雍正《陜西通志稿》卷40《水利二》。

④民國《陜西通志稿》卷60。

⑤《三省邊防備覽·民食》。

⑥雍正《陜西通志稿》卷40,民國《陜西通志稿》卷6。

⑦民國《陜西通志稿》卷59。

⑧光緒《寧羌州鄉士志·政績》。

(二)湖南丘陵山區

湖南北面為洞庭湖區,東、南、西三面環繞山地,中部以丘陵崗地為主,紅層盆地和灰巖盆地沿河呈串珠狀排列。洞庭湖區和湘、資、沅、澧下游地區開發最早,后來又向四水中游丘陵崗地發展,唐宋時期中部丘陵地區修建了不少大中型塘堰工程,明清時堰更加發達,還大力設置筒車、龍骨車等灌溉農田,周圍山地亦興灌溉之利。

在湘江流域:明清時丘陵地區普遍講究水利。如寧鄉縣于明成化間由民謝崇璽等修太陽壩,號稱“灌田萬頃”(實蔭田5千畝)。清代“自乾隆戊戌旱后,鑿井挑塘筑堰蓄水,點滴不肯輕泄,沿河兩岸橫江疊壩駕筒車汲灌,又有手挽曰手車,腳踏曰腳車,隨田高低用之”①。清代時祁陽縣在湘江支流祁江、煙江、清江、白河、白水、三江等河流“兩岸,居民因勢乘便堵筑堰壩,兼用筒車引水灌田不下數十萬畝.”其他小澗支流皆足以資蓄泄,還鑿有眾多池塘,“塘田為最多,堰田次之”,塘田面積超過了堰田。故稱“祁陽宜稻,農皆水耕”②。零陵縣在明代由知縣陳福山“修筑堰塘溉田二百余頃,民賴其利號曰陳公堰”⑧.湘東山地和南嶺山地明清時隨著大量開發山田亦興建多種水利設施。清代平江縣“重梯作壟”“半嶺鑿塘”④。醴陵等縣“多山田,皆資于陂澤池塘灌溉,惟近河設筒車以蔭”⑥.邑中陂塘不下5百余處⑥。攸縣因有陂堰灌溉,多種植早稻,早稻收獲后再種大豆、蕎麥,形成一年兩熟制。山上多開成梯田,種植一季稻⑦。郴州不僅修筑陂堰塘壩,還有“筒車之處動以千計”⑧。桂陽州“山頂上皆田,而頂上多泉,并無旱暎之憂”⑧。永州府明代山田增多.成化中揚崇任知府,“境內山田多旱,崇親視渠堰,連歲有秋”⑩。清代時更“勤于墾荒,山麓皆治”,“墾山為隴,列植相望”。道光《永州府志》卷5載該府水利:“永明(今江永縣)、江華皆賴有陂水,永明之陂五十,其水田較多,江華之陂十有四,其水田較少。……新田山叢地狹,然其南十都為陂五十,其北四都為陂二十有七,大半取資于潭山之春溪,故邑小而稅額多。于永明至八屬,山田可通筧引泉者,每種旱稻。法類區田。取水艱者,純種包谷及雜糧,其用力也少,其收獲也逸。”該府山田已多于平田,“郡境山田十之七,水田十之三。”山田多筑陂引溪河、泉源之水灌溉。

在資、沅、澧流域:明清時除偏僻的湘西一些山區外,多有興修水利的記載。在資水流域,明洪武二十七年工部委官主持修筑邵陽縣鐵塘陂、代陂等⑾。北面的新化縣筒車灌溉普遍,在12條資水支流“沿岸,民設筒車壅壩水激之使自環轉,挹水以灌田”⑿。在沅水流域,明弘治間虞球任辰州府通判,“見高田水涸禾苗易涸,親詣田間,相視水道.令民開鑿

————————————————

①嘉慶《寧鄉縣志》卷8《風俗》。

⑧嘉慶《祁陽縣志》卷4引舊志。

⑧雍正《湖廣通志》卷45引(明一統志》。

④同治《平江縣志》卷1《《賦役》。

⑤嘉慶《醴陵縣志》卷4《水利》。

⑥民國(醴陵縣志.水利》引舊志。

⑦順治《攸縣志》卷18《農事》。

⑧嘉慶《郴州總志》卷5。

⑨趙宗文:《教綏民多墾水田論》,同治《綏寧縣志》卷36。

⑩正德《湖廣圖經志書》卷13。

⑾隆慶(寶慶府志》卷3《山川》。

⑿嘉靖《薪化縣志》卷2。

陂塘潴水,民受其利”①。該府溆浦縣早在三國時已開辟序溪(即溆水)一帶良田數百頃,成為宜稻之地。明清時水利更加發達。明成化三年當地民覃希純筑干工壩,灌區起湖田坪迄茅坪村袤三十余里,壩以石筑,至二十一年才成,“引射龍灣水灌田四萬有奇。”清同治《溆浦縣志》稱“邑水利大矣”,所筑工程有球(即圳、渠)、有堰、有塘。除建平塘外,還修筑山塘,“因山為池,于兩山中鑿池使深引泉注之,而塞其口為堤使厚而堅,用以潴水。”如杉木塘等7個塘皆如此筑成,類似今之水庫。山區的陂在溪流上筑壩,主要作用是壅水,而山塘在山谷中筑壩,能蓄積更多的水,山塘的增多說明山區水資源得到更多的利用。上游的沅州府水利亦較好。明萬歷末蔡心一知麻陽縣,“麻陽多石田苦無水,心一相地勢筑陂堰凡四十余所”②。清代乾隆《沅州府志·水利》載:麻陽縣有塘堰130余所,芷江縣有塘堰泉134所,黔陽縣有106所。該府水利設施多樣;府境之水“資以溉田者有二:曰山溪、曰洞泉。壅溪曰堰,引堰之水而入田者曰圳,亦有障堰而蓄水者日陂,通泉曰渠,刳木引渠之水而入田者曰枧,其鑿地而潴水者曰塘,舉具*[奭=斗]塘之水而入田者曰斛,轉輪激水曰車陂,亦曰車堰。”以陂塘堰之利最大。澧水流域的澧州水利也有較多發展。如明成化間俞晝以御史出判澧州,大筑陂堰,“灌田可萬頃”③。然而在永順府、乾州廳、永綏廳和鳳凰廳一帶,史稱“苗地山多田少,種稻谷者無幾,俱種雜糧于山坡”④,還采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塘堰溝渠很少,筒車和水車亦稀少。南部的靖州“荒山甚多”⑤。水利亦不發達。

(三)四川丘陵山區

四川西部屬青藏高原,以牧業為主,東部為四川盆地,以農業為主。盆地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中部為方山丘陵山,東部為平行嶺谷區.盆地四周圍繞著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明代之前四川主要在川西平原興修水利工程,南起樂山。北到綿陽的水田農業區秦漢時已形成。其余地區多山丘,唐宋時得到較快開墾,但多開成畬田種植旱作物,只沿河兩岸引水種稻,南宋時川中始修筑梯田植稻。明代人口和耕地均未超過唐宋盛期,開墾記載較少,但農業技術有所提高,在川中、川東丘陵區多有興修山灣塘堰的記載。清代四川人口大增,大量開墾山丘地,提倡興修水利,山丘區水利有了較快的發展。

明代川中的合州(今合川)、中江、遂寧、富順、井研等州縣都有興修塘堰的活動。合州在明洪武時修筑塘堰150處⑥.中江縣于成化二十年由知縣王皋主持興修陂塘⑦。遂寧縣在嘉靖時太史楊名撰有《勸農亭記》,稱“陂塘溝港潴蓄水利各宜及時用功浚治”等語⑧。積極倡導水利。富順縣北10里的朱家堰,為明代創置⑨。在井研縣,嘉靖時知縣蕭溥筑高灘、潺泊二堰,其后知縣杜如桂興建塘堰更多⑩。川東明代時只有部分地區水利發展較快,如成化四年唐博知巴縣,“相地筑塘堰凡百有七十所,巴人賴之”⑾。在江津縣,“明嘉靖中縣

——————————————————

①雍正《湖廣通志》卷46。

②乾隆《湖南通志》卷105《名宦》。

③雍正《湖廣通志》卷46《名宦志》。

④乾隆《乾州志》卷4。

⑤同治《綏寧縣志》卷36。

⑥萬歷《合州志》卷1《陂塘》。

⑦嘉慶《四川通志·政績》。

⑧乾隆《遂寧縣志》卷2。

⑨光緒《敘州府志·水利》。

⑩光緒《井研縣志·建置》。

⑾道光《廣西通志輯要》卷4。

令楊元吉勸農修塘堰車閘五百七十五座”①。又正德《四川志》記載:長壽縣有堰47座,塘1283口;涪州有堰153座,塘1363口;豐都縣堰4l座,塘253口;忠州堰116座,塘162口;新寧縣堰11座,塘127口。而其余州縣水利興修甚少。

“蜀自明季兵燹之后,戶口凋殘八九。”清初在四川施行獎勵墾殖的政策,吸引大批外省窮人如楚陜閩粵之民遷入四川,形成移民湮沒土著的現象。康雍時四川棄荒地已得到墾復,乾嘉時進入大量擴殖山丘的階段,同時積極修筑梯田,發展農田水利,促使旱地改成水田,水田移上山丘。

川中地區,在岷江及支流沱江流域,雍正十三年井研縣令黃光燦令民在旁田隙地掘陂塘蓄水,共掘塘千余區②。仁壽縣于乾隆三十二年筑成古佛堰,灌溉華陽、彭山、仁壽3縣田14000畝③。資陽縣“縣屬水田全藉塘堰以資灌溉,其用力少而成功倍者惟筒車為最。”咸豐《資陽縣志》載有塘堰26座,而筒車堰僅資溪上就有96座。清中期內江縣有堰共158所④。以上是資州的水利情況。嘉定府塘堰亦多;同治《嘉定府志·水利》載所屬犍為縣為堰共45所,其中新建24;塘8l所,其中新建19。榮縣有堰187,塘1768,其中新建739。威遠縣有塘642,其中新建253。在嘉陵江流域,以綿州、潼川府發展塘堰較多。綿州在乾隆中開翥鶴堰,灌下游山田數萬畝;嘉慶十七年修治涪翁堰。灌田l萬畝;還有史君堰,亦灌田l萬畝⑤。潼川府的三臺縣在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由熊綿及其子熊升龍先后建成惠澤堰,灌溉潼綿二屬田16500余畝⑥。嘉慶十五年至二十年知縣沈昭興倡捐修復永成堰,計可灌田2萬畝⑦。射洪縣在乾隆二十五年由縣令何辰主持修廣寒堰,堰壩用石砌成.石縫熔鐵汁灌之,溉田3千畝⑧。光緒《蓬溪縣志》卷11載縣內有堰溝241條,堰塘165所,其中聚星堰由知縣劉善源筑于同治十年.遂寧縣西南有廣濟堰,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施士獄修筑,乾隆二年改建成石堤,約灌田萬畝。縣東北有永濟堰,乾隆九年知縣田朝鼎倡修,在射洪嘴溪水上筑堰,灌溉楊渡壩田2萬余畝。乾隆時全縣共修堰130余處⑨。乾隆七年尤秉元知樂至縣,勸民開溝筑堰。道光時統計樂知全縣有堰共444所⑩.乾隆二十一年安岳縣令江伍圓諭民修筑堤堰,共建塘堰2126處⑾。潼川府一帶是四川有名的少水干旱區.清代努力興修水利,較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川中其他州縣,清代亦多有興修水利的記載。繁不勝舉。

川東地區;長江從該區中間穿過,低山與谷地平行相間排列,故“川東一帶率皆田高河低,不便引水作堰”⑿。清代時努力克服地形困難,發展塘堰和水車灌溉,其中以重慶府水利興修最多。在巴縣,雍正元年開宋家溝南北堰,灌田約萬石⒀。乾隆時知縣王爾鑒倡修水

——————————————

①光緒《江津鄉土志》卷1。

②光緒《井研縣志》卷4《建置》。

⑧光緒《資州直隸州·水利》。

④嘉慶《內江縣志》引舊志。

⑤同治《直隸綿州志》卷lO《水利》。

⑥民國《三臺縣志》卷2《堤堰》.

⑦光緒《潼川府志》卷4《堤堰》。

⑧嘉慶《四川通志》卷23《堤堰》。

⑨乾隆《遂寧縣志》卷3《水利)。

⑩道光《樂至縣志》卷11《水利》。

⑾道光《安岳縣志》卷6《堤堰法》。

⑿道光《江北廳志》卷2(水利》。

⒀民國《巴縣志》卷2《塘堰》。

利,“巴之堰。指不勝屈,巨者182,舊塘587,新塘1719”①在永川縣,乾隆十九年單思邁知永川,筑堰300,塘數百處。乾隆以后,“堰倍于前,塘數十倍于前,合計堰700余,塘2800余處,水利從此大興”②.在江津縣,乾隆十九年邑令王政義、二十九年黃正澄先后奉文陸續新修渠堰97道,開筑新塘238口,補修陂塘157口,并修淤塞陂塘87口.三十年全縣計有塘堰1154口,三十年以后新添塘堰不下1500③。在涪州(今涪陵縣)。嘉慶間筑橘子董大堰,灌田數千畝,道光初又筑散水壩、馬灘河堰,效益亦大④。有的縣清代時塘堰少,就架設龍骨車灌田。如定遠縣,“定邑無堰,春水稍遲,民皆用龍骨車引水層疊逆上數十丈”⑤。夔州府的開縣、萬縣,清代亦發展灌溉種植水稻。“夔府產稻之鄉首開縣,次萬縣。”水稻多種在平壩地區。開縣沿東溪兩岸用筒車灌溉沃田數百頃,縣西的臨江市又有水田數百頃⑥。“萬(縣)臨大江多溪河,里甲塘堰之數不可勝計。其地大半山田而為腴米之鄉”,小塘尤多達5千余⑦。又奉節縣在乾嘉間,里人王天成相度地宜,傍山修堰,引九眼龍洞泉水,邐迤六七里,名七里堰,沿岸開田二千余頃,約出稻谷干余石⑧.此外清代時該府一些平壩地區排水不暢,因此進行了排澇工程.如奉節縣南岸齊峨山壩地,巫山縣坪壟壩和大寧縣(今巫溪縣)羊喬壩,四周為山環繞,溪流從暗洞排水于外,由于山地開墾后水土流失加重,使消水洞出現淤寒,清代多次進行疏浚工程。

川北、川南地區:川北水利多數地區從清代始興。如龍安府石泉縣:“民業山,唯種蕎麥充糧”,乾隆中石泉知縣姜炳璋,“因教以注水作堰法,民遵行之,始知有水田利”⑨。保寧府的閬中縣。嘉慶二十四年。川北道黎學錦在城東北2里筑石壩.開通濟渠,以灌負郭田;又制筒車引江入渠,濟冬春之不足,“環閬舊無堤堰,茲渠成而水利始興”⑩。東面大巴山區,“連山疊巘,絕少平原”。清代“巴(今巴中)屬之民多楚黔流徙,善于開墾土山,無石則旋繞挖作水田,故梯田甚多。”乾隆時在南江縣北大壩地方,筑壩開渠,營治稻田⑾。光緒《太平縣志·風俗》稱;“昔為老林,今雖多半開墾,然地氣高寒只宜洋芋包谷,低處依山鑿田引水作堰,故種稻者三,種雜糧者七。”可見川北地區清代多有開墾,還修筑梯田引水種稻。但因山多而高,糧食作物還是以旱作為主,主要在低處及平壩地方興修水利。經營稻田。川南敘州府在清代也有開發,各州縣多興修塘堰灌溉,以宜賓、南溪修建較多。其南溪縣合堰,光緒間修,可灌田萬余畝,又有海棠堰,灌田6000余畝。此外興文縣除修堰外,還架設筒車灌溉,架筒車的河稱之為水車河。因敘州府為四川邊地,清代設屯兵守戌,屯兵亦從事開墾活動。雍正八年胡漪任雷波廳衛守備,令民開墾田疇,教以播種,又在北門外修筑堤堰,引龍洞泉水,灌溉大壩田數千畝,此處“初猶土也”,是種植旱作物的,興水利后改種水稻⑿。川南少數民族居住的山區清代水利亦得到發展。如乾隆元年改酉陽土司為

—————————————

①乾隆《巴縣志》卷2《水利》。

②道光《永川縣志》卷2,光緒《永川縣志》卷2。

⑧光緒《江津鄉土志》卷1,民國《江津縣志》卷l。

④同治《涪州志}卷1,民國《續修涪州志》卷3。

⑤道光《重慶府志》卷1《山川》。

⑥《三省邊防備覽》卷9(民食》。

⑦同治《萬縣志》卷9《地理志》。

⑧光緒《奉節縣志》卷8《水利》。

⑨嘉慶《四川通志·政績》。

⑩道光《保寧府志》卷9《堤堰》。

⑾《清高宗實錄》卷733,乾隆三十年三月。

⑿光緒《敘州府志》卷6《水利》。

酉陽直隸州,開發加快,乾隆十五年李光爽任酉陽州,“教民辟荒菁,興水利”①。之后新修了一系列塘堰。該州秀山縣巨豐堰筑于乾隆三十二年,永豐堰筑于嘉慶二年;黔江縣據道光六年統計,舊有蓄水塘114口,新開塘58口,舊有堤堰101道,新修堤堰62道②。瀘州的九姓鄉是土司地,清代康熙初長官司吏目黃飛龍修土地巖大堰,灌田千畝;乾隆十三年長官司任戶烈修得用堰,灌田5百余畝;嘉慶十六年長官司任清修太平堰,長15里。灌田6百余畝③。彝藏少數民族聚居的寧遠府,原來多利用天然溪泉灌溉,清后期在官吏的提倡下亦修堰興利。咸豐《冕寧縣志》卷5稱:“前此資挹尚少,近由官吏倡導漸多砌堰。”

明清時四川水利最發達的地區仍為川西平原,其他山丘區水利明代主要發展川中、川東塘堰水利,清代時四川各山丘區水利皆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山丘區地形起伏。修筑的塘堰規模小,灌溉面積仍然有限。清代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大力提倡種植水稻,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但四川氣候冬干春旱,水稻插秧時期往往缺水,為了克服塘堰灌溉的不足,于是從雍正乾隆起開始推廣“冬水田”種植制度。冬水田在秋季收獲水稻后,即收蓄雨水,以備翌年春季插秧之需。冬水田實是一種大面積上的蓄水工程。冬水田田塍一般高1尺左右.但匯集徑流多的地塊,往往筑有2—3尺高的田塍。此類冬水田稱為囤水田。它在春季可供附近二、三畝干田整田插秧需水.其放水后仍可種植一季稻谷。清代四川由于梯田開辟增多,冬水田在山丘區分布很是普遍。《三省邊防備覽·民食》謂:川東“楚粵僑居之人善于開田,就山場斜勢挖開一二丈三四丈。將挖出之土填補低處作畦,層壘而上,綠塍橫于山腰,望之若帶,由下而上竟至數十層,名曰梯田。山頂不能作池則就各層中田形稍大者深耕和泥不致漏水。作高塍二三尺,蓄冬水以備春種之用。如平地池塘,然其泥腳深頗能耐旱.”道光時王培茍講;四川“江流不經之處,甚多山田,層累而上,山上可種稻,遍山皆稻田。直至山頂,層層如梯”④。山田修筑水利工程不易,但“山田蓄積冬水亦可種稻”⑤,因此清代四川的梯田多發展成冬水田。冬水田“分散蓄水,分散用水”,彌補了山丘區塘堰等水利工程有限,分布不廣的缺陷,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對四川農業生產影響較大。

————————————————

①嘉慶(四川通志·政績)。

②同治《酉陽直隸州總志》卷4規建志。

③光緒《瀘州九姓鄉志》卷1《山川》。

④鄔慶時:《聽雨樓隨筆》卷5。

⑤嘉慶《眉州屬志》卷9《風土志》。

(四)粵桂丘陵山區

廣東丘陵山區最早開發的是一些交通要道地。宋元時期由于中原人口的南遷開發加快,興修水利的記載增多。明代“以中州謫戍之民填實嶺表衛所,于是州縣城廓之民大都非百粵之舊”①。當時主要開發珠江和韓江三角洲,但山丘區在地方官的倡導下亦有水利興修的活動。清代一再頒布鼓勵開墾山場荒地的政策,于是粵東山丘區普遍得到開發,各地皆修筑陂塘堰壩,并引泉架車灌溉農田。

粵北山區:南雄州在明洪武年間修筑保昌縣陂塘9所,始興縣陂塘7所。之后永樂、成化、嘉靖年間皆有修筑②。清代所筑陂塘更多,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間,南雄知州羅含章倡捐并督民新建水陂13座,修復14座,新開塘97口,共溉田2.1萬多畝③。道光時程含章在南雄“嘗開陂塘五十有三矣”④。韶州府樂昌縣在洪武二年由知縣索彥勝筑官陂,灌田百余頃,清代順治時改建為石陂⑤。據萬歷《廣東通志》卷27統計,韶州府共有陂塘圳泉457處。西面的連州在明代永樂間筑陽山縣黃村陂、連陂、中峒陂、大陂、朝頭陂等;景泰間又筑龍板陂。粵北山區自然條件差,水利的興修使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得以改善。

粵東山丘區:明代因經濟發展的需要,新設置了許多州縣,如和平縣、長寧縣(今新豐縣)、永安縣(今紫金縣)、連平州、饒平縣(治下饒)、大浦縣、平遠縣、鎮平縣(今蕉嶺縣)等。這些山區州縣或多或少都有水利興置。如饒平縣嘉靖時有陂38所,但和平、永安、長寧等山邑“作渠導水不藉陂塘”,而是“沿長溪作轉輪車取水上渠,其渠大小五十余所”⑥。西邊的河源縣水利以圳為主,“往往以一圳而灌數十百頃,無憂于旱也”⑦。粵東的嘉應州(治今梅縣)水利也好。有蒿窟湖在州西南7里,周2里,深7尺,水利甚溥,開有39圳引湖水灌溉;新菴塘,塘周1150丈,溉莆心、楊古狀、白土三鄉田;五官塘,明正德中筑,溉州東南沿山田3千余畝,康熙三十三年又修。又長樂縣(治今五華縣西北華城)清代所筑水利工程較大,如周琯圳,位于縣南50里,縣人周琯所鑿,泉流30里,灌田萬余畝⑧;鐮子角樹攔土陂,道光二十一年鄉人凌華倡建,灌田千余石。可見粵東水利在明清時得到較多的發展。

————————————————————

①嘉靖《德慶州志·提封志》。

②嘉靖《南雄府志·提封志》,嘉靖《始興縣志·陂塘》。

③道光《廣東通志》卷119。

④程含章《與所屬牧令書》,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卷38。

⑤同治《樂昌縣志》卷3《水利》。

⑥萬歷《廣東通志》卷34,萬歷《惠州府志》卷6。

⑦乾隆《河源縣志》卷10《水利》。

⑧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56。

粵西山丘區:肇慶府和羅定州有西江從它們境內流過,水利條件較好,開發也早,明清時繼續發展。據萬歷《廣東通志·水利》載:肇慶府新興縣有陂6,其中筑于洪武間的有云區陂,灌田60余頃;羅馬陂,灌田40余頃;觀登陂,灌田70余頃。景泰五年又筑黃莫陂,灌田120余頃。上代已建明重修的陂有馬菴陂,灌田100余頃;社墟陂,灌田500余頃。康熙《肇慶府志·水利》載山區縣的陂數:新興縣陂7、陽春縣13、恩平縣10、廣寧縣19、封川縣16、開建縣31陂共灌田300頃、德慶州13陂(其中5陂筑于明代)共灌田702頃。以上陂灌溉面積都較大。又據《嘉慶一統志》卷448記載,德慶州還有新村塘等13所塘,皆修于康熙年間。羅定州于明萬歷五年升瀧水縣置,領東安(今云浮縣)、西寧(今郁南縣)二縣。此二縣“層巒疊障”,多徭僮之民,萬歷五年設縣后,閩廣之人多移籍于此,開墾田地興修水利。早在弘治二年翟觀知瀧水縣,已“辟荒田九百頃,鑿水圳四十八”①。以后萬歷十四年,西寧知縣林致禮又開東、西圳,“鑿山通圳,繞郭東西數十里”,灌田百余頃②。清康熙《羅定州志·陂塘》載:州有陂27,其中四寺陂最大,灌田15106畝;東安縣有陂36;西寧縣有陂10,還有東、西兩圳。高、雷、廉(今屬廣西)等府除雷州半島為臺地平原地貌,宋元時已大力開發水利,明清時水利較發達外,其他地區山深土曠,明清時才真正得到開發,尤其是乾隆后山場荒地開墾迅速,但由于“山崗磽瘠者居多”,“無泉源可資灌溉”,水利興修仍是不多。據萬歷《廣東通志》記載,高州府共有陂塘163所,另有障田的堤岸和圩岸27條,但無大規模興修水利的活動。廉州府棄地更多,水利處于初創階段。如嘉靖間張岳守廉州,“廣為陂池,教民稼穡,當時田疇之利開于公者十常八九。”府志載有8個陂塘為張岳倡筑。然清初,因“兵興以來,地多荒蕪,民多逃亡”,當地人民仍“未諳引灌之法”,即使近水之地亦只墾辟成“地”,種植旱作物,而未墾成水田。之后地方官積極倡導水利,如乾隆時知府周碩勛特雇工匠造水車作示范,督臣班第又制造水車分發到合浦縣試演。還募江南熟習農業之人來廉州府城附近開成水田50畝以為倡率,鄉民于是得知水田營治之方法,重視耕種水田,乾隆十九年合浦縣共承墾水田3640畝③。以后廉州府修筑陂塘、堰壩漸多,水田也漸增多。道光《廉州府志·水利》稱:“迄嘉慶至今種田之法更為精密,凡海匡以及坡地皆可插秧,即嶺蛹淡田多以灰糞培植,故其收成視常有加。”道光《欽州志·輿地》亦稱:“前此不糞不耘,今則先冬犁田以曬雪,當春進糞以插秧,……附山者鑿溝筑壩,在原者鑿井開池,近水者制車造桔或引灌。”由于講究水利、施肥和精耕,因而促進了水稻生產的發展。

——————————————

①嘉慶《廣西通志》卷250。

②康熙《羅定州志·陂塘》。

③道光《廉州府志》卷11《水利》。

海南島山地臺地區:海南島沿海多臺地,中部有五指山和黎母嶺。瓊山縣因臨近雷州半島,地形又較平坦,故首先得到開發,宋元時即修有渠塘水利。明代水利擴大到沿海四周的臺地。因“瓊郡田多倚山墾辟”,故其水利設施大多具有山丘區的特征。正德《瓊臺志》有較詳的水利記載,以瓊山縣水利工程最多,有26處,其中邁容車壩,“絕溪筑柵作水車升水灌田千余頃。”此水車應為筒車之類。其次是崖州有17處,其中椰根陂、湳乙溝、水南溝、桶井、達隴溝、埋鵝陂皆各灌田100余頃,仰重溝灌田200余頃。其他州縣如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會同、樂會、儋州、昌化、萬州、陵水等都有陂、塘、溝(渠)、壩、泉等水利。而儋州有幾處水利效益較大,如大江,源自沙鍋嶺,蜿蜒百余里入海,沿江兩岸皆截流作堰,架車灌田千余頃;湳丹壩,元末酋長陳薦觀疏通泄于大江,明正統二年縣丞何暉復筑壩,灌田干余頃。又德義泉、那細泉皆灌田百余頃。島中部的黎族多居住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壩,“熟黎地多水田”①,黎境河流四布,引水至為便利。有諺云:“東路檳榔西路米,蓋郡東界田不及西界,故荒年多取充給于西,西界田不及黎田,故河下每日米船多出黎村”②。清代在海南推行招農墾荒政策,大陸移民在嘉慶后大量遷入海南島,部分移民深入山區,開辟山地。同時黎族所居的山區亦進一步開墾,多辟為稻田。張慶長《黎岐紀聞》稱;黎族“依山澗為田,脈厚而水便,所獲較外間數倍。”水利多取自然之水灌溉。

廣西除郁江流域平原外,其余地區廣布山地丘陵。明清時開發加快,明代采取招民開墾、移民屯墾等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清代仍實行鼓勵墾辟的政策,尤其是雍正間實行改土歸流后,外省人口得以大量移入廣西,還遷入到桂西少數民族居住區,把漢族的先進生產技術推廣開來。由于努力墾殖,廣西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清初為733萬畝,嘉慶時增到920萬畝。在地方官員的倡導下,山地丘陵區興建了不少陂塘堰壩水利工程。

桂東北山地:明洪武年間先后兩次大修桂林府興安靈渠,恢復了漕運的暢通,并可“溉田萬頃”③。永樂、成化間又修筑。清代修浚靈渠達10多次。靈渠是明清時廣西的重點工程。府南的陽朔縣灌溉也較好。康熙《陽朔縣志·田土》中將“田”分為四類,皆有灌溉設施。文中說:“陂田,平疇沃壤得水最先,澇旱無憂;車田,平疇沃壤枕近河旁田,因車激水,潦旱無憂;山田,高原峻壟鑿水通畝,常憂旱魃;坑田,山徑之間因泉墾地常憂澇。”該縣小河甚多,故以筑壩成陂引水和架筒車提水的水田占多數。而府北面的全州明代時開發還不夠,到清代時才漸開墾。康熙時“耕作既久,林蓊漸盡,山原曠土,遍布墾種,……無復昔日梟獍之慮。”康熙《全州志·水利》載:本州有陂塘35座,所屬灌陽縣有塘壩陂32座。全州還多泉水,灌田甚多。平樂府的富川江、荔浦河一帶宋代已利用此兩江水灌溉田疇,明代因江水泛濫,“兩江左右棄田萬余頃”,嘉靖間廣西參政曾存仁“召民佃作,且度其受水多寡為石堤以備旱潦”④。清代荔浦縣還在瀕江之地筑壩架車灌田。有山國之稱的富川縣清代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方式引灌農田,“西山流高借勢開渠灌溉為沖田;其流遠崖高者筑堰灌水為壩田;東山泉涌分流灌溉為井田;平岡汙澤筑堤蓄水留壩以時泄潤為塘田;至若江流岸高堰水不及則塞壩激水架筒轉車以灌潤為車田;又有高曠之處墾種稻谷旱禾,乘春多雨早種早收,無雨則或用斗戽或用桶吊或用桔槔”⑤。此外恭城縣、平樂縣、永安州(今蒙山縣)等多利用溪河筑壩灌溉。

————————————

①萬歷《廣東通志》卷70《外志》。

②正德《瓊臺志》卷7《水利》。

③《明史》卷88《河渠志六》,此處“頃”應為“畝”。

④嘉慶《廣西通志》卷250。

⑤乾隆《富川縣志》卷1《水利》。

桂東南山地丘陵:該地明清時努力興修水利發展水稻生產.如梧州府的懷集縣(今屬廣東省)明嘉靖間在懷溪南倡筑僮家陂,萬歷末被水沖壞重筑,灌田百余頃。萬歷十年還鑿石開圳引天馬山泉水灌田。乾隆《廣西通志·山川》載懷集縣有41個陂塘。該府容縣在嘉慶年間修筑的思登陂、李家陂、水源陂、石村陂皆灌田百余頃以上。同時期蒼梧縣在江水上筑陂架車灌溉者有6處,共灌田400余頃,另外還有10陂①。乾隆《梧州府志·水利》稱:“梧郡田壤多倚山距河亟需水利,故灌溉之術農民百計講求,甃磚以引之曰圳,架竹通之曰筧,樹柵畚土以潴之曰陂。”郁林州(今玉林縣)水利亦較好。明洪武二十七年鑿郁林州北流、南河二江灌溉②。清后期有水灌溉的農田所占比例較高。光緒《郁林州志·陂壩》載:“郁林州田畝有陂壩水灌溉者謂之陂垌,無水溉者謂之旱垌。旱垌十之六,陂垌十之四。”即灌溉面積占田畝總數的40%。與其他山區州縣相比,這一比例是較高的。南寧府的橫縣在明代水利就不錯,農田中多塘池,還引溪澗水灌溉。嘉靖時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載:“吳浙農家甚勞,橫之農甚逸。其地皆山鄉,有田一丘:則有塘潴水,旱則決塘竇以灌。又有近溪澗者,則決溪澗,故橫人不知有桔槔(水車)。”城內還設有魚塘360口。府治宣化縣(今南寧市)亦多有水利興修。明嘉靖十五年至十六年,知府郭楠先后重修銅鼓陂(永樂二年筑)、川山陂、龍門陂三大陂塘,灌田共300余石③。清康熙間知府趙良壁又帶領民眾于天瀑江筑堤堰壅水灌田④。

桂西山地丘陵:以往開發不夠,明清時才得到較多開發,興修水利記載漸多。桂西又多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這一時期土司州縣也興修了一些水利。思恩府“初僅八百余戶”,“瘴霧昏塞,薄午始開”,經明代開發后,“今治四野寬曠,軒豁秀麗”,“江水既通,商貨輻湊,益比內地矣”⑤。清·道光時李彥章治思恩府,“于郡南之江上,大開水田,試種早稻,求是種而栽焉。蓋自道光八年始,自是郡中既得再熟,種者漸多。”并制造水車,取水灌溉⑥。該府賓州(今賓陽縣)明清時水利修筑較多。永樂三年州判王成美督筑新官陂,溉田2000余畝。萬歷十一至十三年,知州饒敬承于州城南的室水上堆石筑堰,建閘6座,以激水灌田,并疏浚水道30里,以便通航。萬歷《賓州志·陂塘》載:州有陂66,塘4;所屬上林縣有陂35,塘3。府南武緣縣清代時在8條河溪上筑堰架車,共灌910頃農田⑦。太平府的崇善縣“山石綿延,巉崖險竅”,明正德時土官趙琯筑崇善水陂,嘉靖時又修。嘉靖二十七年知府周允又籌修平峒水陂。慶遠府宜山縣于乾隆十五年借司庫銀2400兩,給各墾戶以為工本,在縣城東南20里的洛潢河筑壩修堤,到乾隆十九年,“茲堤壩石工俱已告竣,實丈得可墾田六千二百余畝”⑧。然總的來說,桂西開發程度比桂東低,水利興修也有限。

明清廣西水利發展的特點,我們可據嘉慶《廣西通志·山川》的水利工程統計數作些分析。據統計廣西(不包括廉州府)共有水利工程1179處(包括郁江流域平原的藤縣、平南、桂平、貴縣共55處),其中河溪溝307、湖潭20、陂堰548、塘池121、渠圳5、井泉105、江河筑堰架車條數73。這些統計數字雖然不完全,但仍可看出廣西水利的特點:①因廣西山丘分布廣泛,為了攔蓄河溪水灌高田,多在河溪上修筑陂堰,成為重要的灌溉設施。②廣西河流眾多,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條,其余小河小溪更多,這些自然河溪水資源得到了頗多利用。③廣西泉水和巖洞地下水豐富,引泉或鑿井出泉灌溉很是普遍,井泉數量約占工程總數的10%。④明清廣西筑堰架設筒車灌溉發展很快,20多個縣都有此設施,廣布在桂中、桂東南、桂西南地區。筒車設置在坡陡流急的河上。

————————————————

①嘉慶《廣西通志》卷117。

②談遷:《國榷》卷10。

③嘉慶《南寧府志》卷3《陂塘》。

④嘉慶《廣西通志》卷118《山川》。

⑤蘇浚:《廣西郡縣志》,《粵西文載》卷11。

⑥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早稻之法》。

⑦嘉慶《廣西通志》卷117。

⑧《清高宗實錄》卷455。

(五)云貴高原山區

云、貴地區高原山地分別占兩省總面積的94%和95%。明清以前開發不夠。云南惟滇池、洱海壩子一帶農業水利較發展,而廣大山區分布著眾多的少數民族,人煙稀少,耕作山田多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貴州省建制較晚,到明永樂十一年才設立行省,建省前經濟發展緩慢,水利只興修了少量的陂塘。明代在云貴地區大量設置屯田,移民開墾。云南明代屯田最多時曾達126萬多畝,占全省在冊總耕地面積的42.5%。故正德《云南志》稱:“云南屯田最為重要,……今諸衛錯布于州縣,千屯偏列于原野。”貴州設有20衛,共有屯田95萬余畝。明代興修水利多與屯田有關。清代移入云貴的漢民更多,水利興修也更多。

云南高原山區:明代主要在滇東南盤江流域興修水利.滇東高原盆地(壩子)和湖盆眾多,著名的如滇池、陽宗海、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異龍湖等,明代皆進行了治理利用,如浚鑿尾閭、整治河道以排泄洪澇水,修筑堤壩,開挖渠溝以灌溉農田(滇池水利不在本文范圍)。陽宗海位于云南府宜良縣西35里,湖周70里。明代建有湯池渠和文公渠兩項水利工程。縣西北引湖水的舊湯池溝,“廣不盈尺”,灌溉面積很少。洪武二十九年西平侯沐春為了滿足屯田灌溉的需要,發卒15000人,由同知王俊率領,從陽宗海北端“因山障堤,鑿石刊木”,開鑿6里長的湯池渠,下接大城江,再入鐵池河(南盤江),“其流袤三十六里,闊丈有二,深稱之”①。灌溉宜良壩子治農田數萬畝。之后嘉靖年間,由臨元道文衡督修,又建湯池渠的擴建配套工程文公渠。先在縣北江頭村大城江上,修筑一座攔河低壩,又于壩上游開渠至宜良縣城下,長70余里,沿途筑水硐(涵洞)72所,“溉軍民田二百余頃”②。文公渠也是利用陽宗海作水源。

撫仙湖在澂江府城(治今澄江縣)南10里,周300里,西南面有隔河與星云湖相通,星云湖周長80余里。明代除利用兩湖水灌溉農田外,重點是治理兩湖出口河道海口河(又名清水河),先疏浚河道,又在南北兩條流入海口河的山溝牛舌箐和梅子箐兩岸建石壩,使山水循軌順行,避免砂石壅塞海口,于是湖水得以暢泄,減輕了湖濱農田的洪澇災情。

異龍湖位于臨安府石屏州治東2里,周150里。異龍湖灌溉效益頗大,“計湖上下兩旁灌田三百余頃”③。但沿湖農田常遭洪患,需進行治理。明嘉靖年間石屏知州“治海口,建六閘”,對湖尾間海口河進行整治,筑壩設閘控制湖水的蓄泄。在異龍湖水排入瀘江處,隆慶和萬歷年間進行了疏浚筑堤等整治工程。

杞麓湖,位于通海縣城北3里,湖周長150里,地跨通海、寧州(今華寧縣)、河西三州縣,湖周圍有農田約90000畝,半數需賴其灌溉。明代對入湖溪河進行疏浚,筑堤攔蓄山水成湖池,以對山洪起緩沖作用。又對湖水的唯一出口落水洞(排水暗河)進行疏挖,使湖水順利泄入南盤江④。

————————————————————

①平顯:《湯池渠記》,正德《云南志》卷29。

②康熙《宜良縣志·山川》。

③乾隆《石屏州考》卷1《輿地志》。

④參見《珠江水利簡史》,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8月。

明代滇東高原除利用和治理湖泊外,還在南盤江的支流上筑壩,引水灌溉。重要的有交水上的天生壩、交水壩,白石江上的陸涼新壩,瀘川的永惠壩,彌勒州的構甸壩等。天生壩位于曲靖府沾益州城北5里交水上(南盤江上游干流),明天啟間總兵楊祿筑,開有東西二渠,“城南北三鄉八伍二鋪田畝咸資灌溉,合州水利莫廣于此”①。交水壩,位于沾益州城東南10里,亦是在交水上筑壩,起初為土壩易沖毀,宣德十年曲靖千戶梅用“率軍構木鑿石為壩”,建成攔河的木石壩,并增筑石閘,灌溉農田百余頃②。陸涼新壩,位于今陸良縣城東的白石江中,明天啟年間創筑,清雍正年間在其下游10里處重新修筑,故稱為新壩,有13孔閘壩,灌溉22個村寨農田,成為南盤江上最大的攔河閘壩工程。永惠壩,位于廣西府(治今瀘西縣)西4里瀘源洞處,即南盤江支流瀘川的伏流河段至巖洞出露處。萬歷二十二年知府主持興修,壩的兩岸開挖兩條渠道,附近田地成為膏腴之地③。構甸壩,位于廣西府彌勒州城南80余里,建于萬歷四十三年,工程包括在伏流地下河水出露處的龍潭哨、黑龍潭和巴甸溪(今甸溪河)上的三座攔水閘壩,并開有上、中、東、西4條渠道,灌溉竹園壩子30000多畝農田④。

明代滇西高原也有一些水利工程,以洱海地區水利最好(不在本文范圍)。洱海東南云南縣明代所修陂壩灌溉效益較大。如景泰年間,云南縣巡行副使周鑒等倡修寶泉壩(今名游峰壩),位于縣城西北20里,可積水御旱。縣東南45里有荒田陂渠。嘉靖間分守參政石簡倡議筑陂鑿渠,灌溉縣東南平壤千頃。縣東北lO里又有品甸陂,嘉靖二十二年修復,又新興壩、段家壩等也皆為明代建⑤。楚雄府的姚州(治今姚安縣)有壩淜近20處,“潴水以灌田”。以大石溯最大,多次修筑。崇禎間知府孔元德又筑豐樂溯,聚水溉田歲增谷千余石⑥。

清代云南主要在雍正至乾隆時期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雍正三年至九年鄂爾泰任云貴總督,督促各州縣修建水利:如云南府嵩明州嘉麗澤開挖新河排水。涸出田地10000余畝;宜良縣在被淹洼地開河5道排水;臨安府瀘江水因流入巖洞泄水受阻。進行鑿石疏河筑壩等工程,解除了田廬被淹之患;建水州疏導李浩寨山泉開成大渠灌溉農田等。又臨安府之阿迷州、蒙自縣,曲靖府之尋甸州、宣威州、澈江府,楚雄府之鎮南州,東川府,武定州之祿勸縣,大理府之云南縣、浪穹縣,永昌府等皆有水利工程的興修⑦,從而促進了水稻業的發展。后據雍正十一年云南布政使陳宏謀的調查,前此滇中已興水利工程有70多處,工程形式有鑿源泉,浚河身,筑壩閘,開堰塘,設枧槽,架水車,筑堤埂,開河尾及分支流等⑧。乾隆二年。一直在滇任官職的張允隨撰《論云南水利》一文,論述了云南多山條件下水利工程的特點。

明清時期。云南少數民族居住的一些山區,農業耕作技術有了進步,亦注意興修農田水利。如開化府多壯族、苗族,康熙六年改流設府。府境泉水多匯聚形成龍潭,康熙七年引府西異龍潭水灌田,之后府境龍潭有65所皆被利用來灌溉農田⑧。臨安府多哈尼族、彝族,清代時辟山開成梯田,引水灌溉種稻。光緒《云南通志稿·風俗》載:“臨屬山多田少,土人依山麓平曠處開作田園,層層相間,遠望如畫。至山勢峻極躡坎而登有石梯磴名日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數里不絕。”可見滇南少數民族居住區開辟梯田引水種稻已有相當的規模。在普洱府傣族居住的景洪地方,明清時開有多條水渠灌溉稻田,管理制度嚴密。

——————————————————

①乾隆《沾益州志·水利》。

②景泰《云南圖經志書》。

③乾隆《云南通志》卷19。

④乾隆《彌勒州志》卷13、卷25。

⑤《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78。

⑥《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80。

⑦鄂爾泰:《興修水利疏》,乾隆《云南通志》卷29。

⑧陳宏謀:《請通查興修水利狀》,載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卷106。

⑨《嘉慶一統志》卷488。

貴州高原山區:明代貴州建省后,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在官吏的主持下興建了一些塘堰工程,清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繼續發展。

明代在黔北和黔東南有少量水利興修。如今遵義地區余慶縣明代為余慶長官司,萬歷二十九年改置縣,建立城池,招撫漢苗開墾田地,始相水勢之高下,修筑雷公、赤土、正官三堰,引堰水入溝灌田,訂有修浚用水制度①。在黔東南都勻府,明代都勻司指揮胡綱在府城北2里筑堰,引水灌城西諸田,后人稱此堰為胡公堰②。

清代地方官員積極倡導水利,如康熙時石阡府郡守羅文思作《堰說》、《塘說》、《塘法》、《壩法》等③,促進了山丘區水利的發展。清代貴州所修水利據《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分布在貴陽、安順、都勻、鎮遠、思南、石阡、思州等府及仁懷廳,共有堤堰、陂塘、溝渠、井泉47處,其中鎮遠府城西63里的平安陂,“土人引水溉田數干畝”。天柱縣東有龍塘,灌田百余頃,巖頭壩灌田1200畝,博皮寨壩灌田9900畝。實際上清代貴州興修的農田水利工程遠超以上記載數。如天柱縣康熙年間就已筑成大小水壩36座,灌溉面積達8910畝,此外還有清水江、北門江、西江、白水沖以及龍泉、龍塘等天然水資源可資灌溉④。清代灌溉工具亦多有改進,努力設置筒車、木槽等設施灌溉農田。如黎平府、平越州等有水輪(筒車),“大者極六十幅,高者徑極三丈,筒多者極二十四筒”⑤。思州府西北80里有養苗溪,源出巖洞,中有巨石障流,土人筑木槽引以灌田⑥。乾隆《黔南識略》卷1載貴陽府依據水利狀況將田分為“濫田”、“水車田”、“堰田”、“冷水田”、“塘田”、“井田”、“乾田”、“梯子田”、“腰帶田”等,采用多種水利設施灌溉農田。遵義府也運用多樣水利措施發展灌溉⑦,水利搞得較好。

然而貴州高原有70%以上的地表為喀斯特地貌,山原和丘原經地表河流的侵蝕及地下水流的溶蝕,大部分地表崎嶇不乎,坡陡石多,地表缺水比較普遍,這給興修水利造成諸多困難和不便,與其他地區相比,明清時貴州的水利化程度較低。

以上分別對中南、西南山區明清時的水利發展作了綜述。水利的發展對這些地區農業生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山區有其特殊的地形、氣候、水文條件,因此山區農業生產亦具有特殊性,這又影響和制約了水利的發展。

二、明清南方山區的水利與農業生產

南方山區在明清時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表現在墾殖的力度上,不僅河谷平壩和山間盆地開墾得幾無曠土,還大力開墾山坡地,努力修筑梯田,把梯田從淺山區推進到深山區,梯田多種植水稻,水稻生長離不開水,于是梯田就與水利事業相互促進發展。由于山區多山的地形特點,形成了山區獨特的“立體農業”,而水利的發展也受立體農業的影響和制約。明清南方山區水利的發展使灌溉面積大為增加,因而使糧食生產有了較大的增長,促進了山區各業的發展,較大程度上改變了山區的面貌。然而由于山區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水利和農業的發展各地很不乎衡,這對今天的農業生產還有著深刻的影響。

——————————————

①蔣深:《三堰考》,康熙《余慶縣志》卷8。

②民國《都勻縣志稿》卷4。

③康熙《貴州通志》卷17。

④康熙《天柱縣志·山川》。

⑤光緒《黎平府志·食貨志》,光緒《平越直隸州志·農具》。

⑥康熙《貴州通志》卷6。

⑦道光《遵義府志》卷16。

(一)水利與山區梯田的開辟

南方為了開墾丘陵山地,很早就對山坡地采取“層蹬橫削”的方法,修成一層層如階梯式的田,以種植水稻。南宋范成大《驂鸞錄》中正式有了“梯田”一詞的記載。宋元時梯田在南方的江西、福建、浙江、皖南、湖南、四川、一廣東等丘陵山區有了廣泛的發展,明清時修筑更加普遍。南方梯田多種植水稻,故多修筑成水平梯田。梯田能起保水、保土、保肥功用,從而減輕了水土流失。梯田的發展促使山區水利設施有了增加,為更多地利用山區水資源創造了條件。從以往開發不夠的西南山區進行考察;清代已在四川的川東、川北、川南深山區筑有梯田。川東梯田有不少為楚粵移居之人所開,清后期所開梯田更多。石硅廳“于高山竣嶺上隨其高下曲折而墾之圍有稻田,遠望若階梯,然俗名曰螃田”①。光緒《大寧縣志》載:縣西南“倚山為田大不盈丈,重疊而下,俗名梯子田。”川北巴州“荒山老林盡行開墾,地無曠土,梯田層矗”②。萬源、廣元等地亦皆有梯田。川南敘永廳、屏山縣、雷波廳等山地多辟為梯田。梯田主要利用“山高水高”的泉水和山水灌溉,或者在田中蓄積冬水供翌年春季插秧之用。人稱云南省“東西迤數千里,重崖復嶺坡陀漫衍無一平區,農田皆依山開筑塍隰層疊,隨山高下,謂之梯田”③。武定州祿勸縣有“拖梯也,去城二十里居旋匠村上流,地無半坦倚山為田,田如梯形因以得名”④。就是在滇南臨安府等少數民族居住區,河流兩岸亦開成壯觀的梯田。故乾隆《滇南聞見錄·地部稻田》稱:“山田層級而下,如梯形,泉水流注,最宜于稻。”貴州北部遵義府、思南府的低山丘陵和中山下部坡地多被開辟成梯田種稻。如道光《思南府續志》稱:“谷雨前后山間梯田趁雨而犁,取淤泥培田塍,俾水不泄。”之后貴州開墾的梯田更多。咸豐時吳振械《黔語》云:“黔山田多,乎田少,山田依山高下層級開墾如梯,故曰梯田。畏旱,冬必蓄水,曰‘冬水’,水光成罫,山顛俯視,如萬鏡開奩也。地勢稍寬闊處宜用塘堰,可救旱。”梯田可就地蓄積雨水和徑流,地塊稍大的還可修筑塘堰工程。這樣灌溉更有保證。從上述可知清代時西南地區梯田及其灌溉面積有較大發展,南方其他地區明清時開辟梯田,引水灌溉種稻就更加普遍了。

——————————————————

①道光《石硅廳新志·風俗》。

②道光《巴州志》卷1。

③齊學裘:《聞見續筆》,光緒《云南通志稿》卷241。

④王清賢:《謝刺史宗枋傳》,乾隆《祿勸縣志》卷8。

(二)水利與山區的立體農業

由于山區地形地貌錯綜復雜,高山與深谷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立體氣候類型。例如在同一山體,山下河谷是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半山腰是溫帶,到了山頂則是寒帶氣候了。同時,土壤、水資源等也呈垂直的地帶性分異,因而影響到農業生產也呈垂直方向上的差異,構成山區的“立體農業”,這既影響到水利工程的分布,也決定了水利設施的多樣性。

由于水稻喜熱喜濕,因此稻田多分布在山區的河谷平原、山間盆地和低山丘陵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豐富,灌溉、防洪除澇等水利工程亦主要興建于此。而中、高山坡地則主要種植旱作物,發展經濟林和畜牧業,很少興修水利。如道光《(四川)城口廳志·風俗》載:“山多田少,高坡陡嶺皆為開墾,春種夏耘秋獲,高低氣候不齊成熟各有早晚。低處田宜稻種不一,地宜御麥俗名包谷種亦不一。田則依山泉溪澗筑堰灌溉,少池塘水車之利。以豌葫豆大小麥油菜為小春,春種春末夏初收,連稻谷歲二登。半高處田宜冷水谷,地宜包谷。最高處無田,地宜洋芋蕎麥種皆不一,歲止一登。……高處窮民悉以洋芋為食,外來就食者亦頗多。居老林者以木料木器為利。”道光《(廣東)廣寧縣志》卷12稱:“農有二類:在山者為山農,種旱禾、種藍靛、種姜、種瓜、種薯芋,或高山有泉涌出,亦有山田而可藝稻者。耕水田者為平地農,止以種禾為事,歲兩熟,俗呼兩造。”水田的灌溉設施:“其灌田也。多藉陂水,當山峽溪澗累石障水以資蔭注。間有田高于水者,則作車系筒旁,設木槽車輪,因水激蕩施轉如環,其筒下則平,能貯水上,則所貯之水,傾入木槽,因而順流灌田,一車之利可及數十畝。又邑中之田,多在山峽無圍基之筑,歲或旱潦被害恒輕”。鄰近的封川縣將田分為6類:洞田、山埇田、梯田、高埌田、低水田、地面。“洞田者,村落之田也,陂澤灌之。山埇田者,山溝之田也,山水灌之,皆不受旱。梯田者,山頂之田也,高埌田者,山坡之田也,皆不能筑陂,常苦旱。低水田者,瀕江之田也,地面者,水濱余地也,皆畏水”①。由于地勢的差異,使水資源狀況有很大不同,因此水利設施亦隨山區地形地勢的變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修筑,可見山區的立體農業對水利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是很大的。

明清時隨著墾殖范圍的擴大,山地的比例增大,于是開山種植雜糧及林竹者增多,平田水稻在開墾初期增加迅速,之后開田種稻漸減少,即是說山區開墾由于地勢的限制,在進入開墾山地階段后,旱作物的比例將會增大,興修水利也將更加艱巨。因此,山區的農業優勢適于多種經營,既要努力開墾田地,增加糧食產量,還要因地制宜。發展林副業和畜牧業。

(三)水利與山區的糧食生產

明清時期由于人口的自然增殖及大量外地流民的移入,使南方山區得到迅速開發,而努力開墾土地發展糧食生產是這一時期山區經濟的首要之事。水稻由于適應南方高溫多雨的自然條件,加上產量高,口味好,因此山區各地積極興修水利,擴種水稻,推行旱改水,并努力改進生產技術,提高了糧食畝產量。如湖北荊襄地區,以往“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田十之九”②。明代成化之后,大批流民進入荊襄地區定居,他們“依山而居,編竹葺茅以代陶,凡男插秧,擊鼓而歌,悉力耕山,野無曠土。”清代更努力興修水利種植水稻,據不完全統計,嘉慶時鄖陽府有灌溉設施的水田約有20萬畝,總水田面積若以耕地的十分之一,計有50萬畝,而明代洪武時該地區的總耕地數才15萬多畝③。又如四川川東明清之前水田較少,清代由于農田水利和冬水田的發展,水田大量增加。如新寧縣(今開江縣)在清后期,“澤農居十分之七,故以水為要,秋收后遇雨即蓄之,謂之關冬水,阡陌注滿望若平湖。其傍山麓與高阜處名曰螃田,同時亦潴水”④。該縣水田已占到農田總數的70%。廣西、廣東、云南等省雍正乾隆年間多有地方官員勸墾水田、督修水利之舉。廣西由于人口相對較少,稻田面積擴大后糧食自給有余,東可以運往廣東供民用,西可以調到云南作軍糧。湖南除湘西外,其他山丘區水稻業很發達。如永州府永明縣塘堰水利發達,稻米生產多,其桃川鄉稻

——————————————————

①道光《封川縣志·輿地》。

②同治《鄖陽志·風俗》。

③天順《襄陽郡志》卷1。又《三省邊防備覽》卷9稱“鄖陽亦屬崇山峻嶺,平疇水田十居一二”。嘉慶時鄖陽府有耕地494萬余畝。

④同治《新寧縣志》卷3。

米每年輸到梧州、佛山不下萬石①。該府“祁陽縣農務,全在稻田,凡山頭地角,稍有可墾者,無不開辟”②。稻田多賴有發達的灌溉事業,僅在河流上筑堰壩。兼用筒車灌田就達數十萬畝,還開有眾多的池塘,灌溉面積超過了堰田。可見水稻種植與水利興修是相互促進的。在云南北部因為降雨量偏少,還引水灌溉旱作物。乾隆《麗江府志·風俗》載:“十二月……農人引水灌麥”。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對旱作物也注意灌溉。

據近人分析:貴州遵義附近有灌溉之水田與無灌溉之水田,每畝稻谷產量相差達40%③。明清時情況應相同。可見興修水利是山區糧食穩產增產的一有效途徑。

(四)水利與山區發展的不平衡性

明清時南方山區由于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各個地區的發展是很不平衡的,從水利的發展程度看也是如此,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一般來說,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壩是山區糧食生產的基地,興修水利最多,有些地區還成為商品糧輸出區。如湘中丘陵盆地水利發達,出產糧食也多。丘陵低山地區坡度較緩,海拔不高,明清時也得到很大開發,為了發展水稻生產,努力開辟成梯田,引山溪水、泉水及蓄積徑流灌溉。如川中丘陵地區明清吋大力開發,興修眾多塘堰發展水稻生產。但有一部分梯田因無灌溉設施,是為雨養田,也稱為雷鳴田,灌溉缺乏保障,降雨少時往往改種旱作物,成為梯土。在丘陵、低山的中上部,因水利條件差。旱地分布的面積仍較大,這一狀況在南方山區是很普遍的。又中南、西南地區有許多中山、高山分布,除河谷地帶外,這些地區墾殖的山地以旱坡地為主,幾無水利設施,甚至有些山地只適合發展畜牧業和林業,如湘鄂西山區、川西高原、桂西北山地、黔西高原、滇西高山峽谷區等明清時雖有不同程度的開發,但經濟仍較落后,許多少數民族居住區仍流行刀耕火種的粗放經營。總之,明清時南方山區因各地的地形地質、氣候狀況、水土資源、開發程度、經濟條件、風俗習慣等的不同,水利的興修是很不平衡的,這使山區各地的差距進一一步拉大,并影響到農業生產的結構和布局,甚至對今日的農業生產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①光緒《永明縣志·農事》。

②宣統《湖南鄉土地理參考書·永州府》。

③民國《遵義新志·土地利用》(任美鍔撰)。

DEVELOPMENTOFWATER-CONSERVANCYWORKSANDITS

RELATIONSHIPWITHAGRICULTURALPRODUCTION

篇(4)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進步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之一。農業科技進步是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寧波市政府重視農業科技的作用,頒布了《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的決定,《關于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圍繞建設農業科技支撐體系提出了18項政策措施。這不僅為寧波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且還為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持。本文以寧波市9個區(市、縣)(海曙區、江東區除外)2006年農業科技進步狀況為例,來分析寧波農業科技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農業科技進步進步內涵

農業科技進步目前也沒有一致的看法,但主要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觀點認為農業科技進步指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生產技能、技巧的提高及其應用于生產的過程。廣義的觀點認為農業科技進步除了資金、勞動等經濟要素外,所有能帶來農業生產發展、效益提高、生態改善的方法和手段及其在生產中得以應用的過程。本人認為農業科技進步是一個不斷創新知識,改造、革新、開發新技術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把新知識、新技術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的過程,也是一個應用合理有效配置的資源,把新知識、新技術和原有生產要素轉變成農產品的長期增值,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生態效益的過程。因此,本文更贊成廣義的農業科技進步之說,把農業科技進步分為農業科技進步基礎、農業科技投入、農業科技產出、農業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環境改善,本文從這四個方面分析寧波農業科技進步的現狀。

二、寧波市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發展現代農業的現狀

1、農業科技進步基礎

寧波市農業勞動者的素質具有受教育水平低生產技能高的特點。寧波市各縣(市、區)農民素質水平遠低于全國且差距較大(見表1),2006年,寧波市農業從業人員中初中及以上勞動力比重是26.7%,全國平均是49.50%。但是,寧波市農業勞動者的勞動技能水平較高,萬人農業技術人員數為200.8人,而全國平均僅59.35人,寧波市除象山縣,其他8個區(市、縣)該指標都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業勞動者生產技能高是寧波開展“綠色證書”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農廣校中專學歷教育、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碩果。

表1寧波市九個區(市、縣)農業勞動力素質水平(2006年)

項目

江北區

北侖區

鎮海區

鄞州區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象山縣

寧海縣

寧波

浙江

全國

初中以上農業勞動力比例

24.30%

32.20%

24.30%

26.40%

23.80%

19.50%

27.70%

23.70%

26.80%

26.7%

29.0%

49.50%

萬人農業技術人員

200.65

182.41

200.65

263.44

296.72

271.77

119.93

33.65

篇(5)

 

1玉米收獲發展現狀

受畜牧業和工業需求增長拉動,當前我國玉米消費快速增長,供求關系正在發生轉變。由于消費增長提速,目前我國玉米產需基本平衡的格局可能向供求偏緊的方向轉變。因此,加快玉米生產的發展已列入國家和主產區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隨著我國畜牧業持續穩定增長,飼料需求量不斷增加,飼用玉米消費的年增長是剛性的。與此同時,食品、醫學等加工業的發展,也有力地拉動了以玉米為原料的加工業的發展。現在,我國主產區的玉米生產發展,不僅保障了市場供應,而且已經成為農民增收和地方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所以,我們發展玉米生產,滿足玉米作為原料,推動畜牧業,滿足畜牧業和加工業的發展,這不僅是保障市場供應,也是滿足農民增收和主產區財政增收方面的需要。因此,加快玉米生產發展,既關系到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又關系到今后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更關系到增加農民收入和應對國際市場變化,意義十分最大。

2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性

2.1建設現代農業,農業機械化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標志之一。

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是玉米生產發展主要任務中的主要內容之一,農業部在十一五加快玉米發展的主要任務中提出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國內需求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強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面向市場,依靠科技,提高認識,克服重夏輕秋、重水輕旱、重細輕粗、重北輕南的思想,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堅持農藝與農機相結合,加快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挖掘增產潛力,擴大種植密度,主攻單產,優化品質,大力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是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的迫切需要。大力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不僅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有效爭搶農時,抵御自然災害的影響,而且可以確保農藝措施到位,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玉米產量,實現玉米生產節本增效。。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是穩定玉米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選擇。大力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是解決玉米生產勞動力短缺問題,穩定玉米生產,提高玉米生產的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之需,迫切之舉。

2.2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

農業機械作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玉米產區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農藝技術與農業裝備技術相輔相成,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高效、低耗、標準化生產的基本條件。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可以改變玉米傳統生產方式,促進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的改變,還可以促進秸稈的有效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村容整潔的一項重要措施。秸稈的綜和利用是大有作為的,它可以做飼料、燃料、肥料、?料和基料。因此,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不僅可以加快玉米生產發展步伐,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而且能夠促進農村享受現代工業文明成果,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在三大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中,玉米機收難度最大,目前仍然以人工為主,是玉米生產機械化乃至糧食生產機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是糧食生產機械化中的“瓶頸'環節。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業不斷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對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須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特別是玉米收獲機械化。

3.我國玉米收獲機械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玉米收獲機的產品質量、技術含量都亟待提高。從技術角度講,對玉米收獲機關鍵要解決總體設計問題,然后才是制造工藝、原材料和產品的推廣。而解決技術問題,關鍵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距的適應性。二是開道、前懸掛與機組的平衡問題。玉米收獲機今后的發展方向應以3行、4行為主,而我國農場較少,責任田地塊小、地挨地,地邊空行較少,作業難度較大,所以側置式等需要開道的機型普遍不受歡迎。因此,玉米收獲機應該也必須解決開道的問題。另外,從現有的玉米收獲機結構來看,摘穗機構、撥禾、集穗都放在前面,機組平衡困難,車身也過長,致使整機轉向不靈活,浪費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不高。因此科研單位和生產廠家針對此問題應研制操作靈活、視野寬闊、維修方便的新產品。三是秸稈的處理和還田問題。四是各項指標和性能不如人意。現有的玉米收獲機械籽粒破損率、損失率、果穗損失率距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3推動玉米收獲機械化實現跨越的思路

3.1推進玉米機械化收獲,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節本增效為核心,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方針,按照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強化服務、逐步推進的原則,積極推廣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努力擴大玉米機收面積。

3.2要注重農機和農藝相結合,堅持農機農藝技術協調發展,成立農機與農藝結合的專家組,建立合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對玉米收獲機械化工作的指導,統一研究和協調解決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玉米收獲機械化的順利發展。

3.3突出重點,統籌規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技術培訓和示范基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強示范推廣工作。充分發揮其示范和帶動的長效作用。要通過組織農機科技下鄉、趕科技大集,出動宣傳車、發放明白紙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玉米機收的政策、常識和好處,讓農民群眾知其理、懂其義、明其利,提高發展玉米收獲機械化的自覺性。通過電視、電臺、報紙、網站等新聞媒介,宣傳報道各地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動態及典型經驗等,努力營造加快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的輿論環境。

結語:

篇(6)

耕地是人類所需食物的主要來源,也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耕地主要由土壤組成,包括固相(礦物質、有機質)、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氣相(土壤空氣)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具有天然肥力和供給農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的能力。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國全國耕地面積僅有1.2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約0.09hm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40%。因此,保護耕地,防止耕地污染是確保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必須要堅守1.2億公頃耕地紅線。

近20年來,在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耕地由于長期過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地膜及工業污水灌溉,一方面,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殘留,土壤受到有毒、有害物質的侵蝕,原有的理化性狀惡化,生產潛力喪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種群結構發生改變,耕地的生態功能受到嚴重侵害。另一方面,由于土壤理化性質惡化,耕地生產能力下降,影響作物生長,造成農作物減產,經濟效益下滑,耕地的復種能力隨之下降,部分耕地甚至喪失了耕作能力,糧食及其他農產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脅,直接影響人類健康。耕地污染主要表現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它需要對農作物進行殘留檢驗或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實驗,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污染物容易在耕地土壤中不斷積累從而超標。耕地污染諸如重金屬污染、地下水污染等一旦發生,往往難以消除和恢復,并且治理耕地污染所需的成本高,周期長,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總之,耕地污染會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我們必須時刻繃緊防止耕地污染這根弦不放松。

1耕地污染的來源途徑

1.1工業生產中排放的“三廢”(廢氣、廢水、廢渣)以及交通運輸工具排放的各種廢棄物

許多工廠產生的“三廢”沒有達到環保處理要求就超標排放,將直接污染土壤,特別是化工、造紙等重污染行業的廢水污染尤甚。有毒的氣體、污水、廢渣等污染物直接或間接地向耕地土壤排放,當其超過耕地土壤環境容量時,就會打破耕地土壤內部系統的平衡,土壤的理化性狀將逐漸惡化,耕地的生產潛力會逐步喪失,從污染的耕地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將危害人畜健康。

1.2農田長期、過量地使用化肥、農藥及農用地膜

近20年來,隨著化肥的推廣使用,農民在大田里施用的化肥量呈遞增趨勢。過量地使用化學肥料,主要表現為氮、磷、鉀3種元素比例失調,氮肥過量,磷、鉀肥不足,肥效持久且無公害的有機肥及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嚴重不足。長期、過量地施用氮肥,使土壤理化性狀改變,土壤板結,通氣、透水性差,肥力下降,影響作物生長。長期、過量使用農藥,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危及了害蟲的天敵,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長期、過量地使用化肥、農藥對農產品也會有污染,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農用地膜具有提高地表溫度,保持土壤水分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作物栽培,但由于地膜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狀態下難以分解,長期使用地膜的農田,隨著地膜殘留量的增加,會使土壤的透水、透氣性變差,阻礙農作物根系發育和對水、肥的吸收,影響大田機械的操作,造成耕地的“白色污染”和農作物減產。

2耕地污染防治途徑

2.1加強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與評估,加快推進耕地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研究步伐

篇(7)

[摘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發展水平會給我國的整體發展水平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這也推動了農業信息互通的進行,切實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雖然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想要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便必須解決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問題;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0.075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農業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基礎產業,這種情況長期內都不會發生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也給我國的農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切實提高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但是當前我國農業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想要提高農業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必須做好農業管理信息化建設。

1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新時期,我國農業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將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提高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

1.1農民對于農業經濟信息化不夠重視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的認知對于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要,若是農民能夠認識到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不但能夠將信息化技術更好地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還能夠檢驗技術成果,幫助研發人員更好地了解存在的問題[1]。但是由于我國農民知識水平較低,其對于農業經濟信息化不夠重視,農民一時之間很難接受和應用信息化成果,這也給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造成了較大阻礙。

1.2農業信息化資源管理存在較大的問題

我國農業生產緊跟國家的相關指令,農業經濟信息化服務系統也已經建設得比較完善,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農業經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便是沒有及時處理系統中的那些有效信息,這也導致了農業資源并沒有得到較為合理的利用,這也影響了農業經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1.3政府資金投入比較少

想要提高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水平,足夠的資金投入非常重要。想要更加合理地使用農業經濟信息化技術,不但需要農民提高其認知,還需要安裝農業經濟信息化的設備,只有這樣農業信息化技術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合理的發揮。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政府在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還比較少,很難滿足相關設備購買和安裝的需要,農業經濟信息化技術的作用也很難得到較好的發揮。

1.4農業經濟信息無法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

農業經濟信息服務的是農民,不同農民對于農業經濟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想要讓農業經濟信息更好地為農民和農業生產服務,便必須增加農業經濟信息獲取的途徑,讓農民都能夠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2]。當前,我國農村提供農業信息的能力還較差,農業網站報道的信息大都是科技類的信息,沒有綜合性地分析當前的市場情況,這也導致了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無法滿足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1.5專業技術人才欠缺

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做好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就當前而言,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農業信息化管理人才都比較欠缺,即便是具有信息化管理人才,其對于農業經營也不夠了解。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我國從事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員,擁有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知識的專科和本科畢業生低于5%,絕大多數人都是畢業之后自學的相關技術。并且工作的時候,相關人員也僅僅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采集和相關的信息,并沒有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這也導致了農業信息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最終會給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更好地進行造成影響。

2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對于我國農業發展非常重要,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幫助農民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推動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筆者下面主要分析了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希望能夠給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2.1重視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農民是農業建設的主體,想要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便必須重視農民素質的提高。首先,必須做好宣傳工作,通過電視和廣播等形式來提高宣傳的力度,讓農民真正的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3]。其次,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加大人力和物力資源的投入,定期的開展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關的講座,從而切實提高農民的信息化管理意識。此外,相關部門還應該給農民提供一些參與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實踐中去的機會,通過圖書館和文化站來做好農業知識普及工作。

2.2做好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工作

想要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便必須通過當前的技術來進行資源的整合,將資源的作用發揮出來。比如,可以進行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的建設,通過這個平臺來進行農業信息的共享,將平臺和農業信息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還應該科學的引導農民群眾,讓其主動積極地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其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

2.3完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設備

我國農業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很多地區在農業生產的時候,主要依靠的還是人力,而在農業生產中,將先進設備運用進去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做到這點,政府必須增加資金方面的投入,確保農民能夠購買和使用這些設備,為了幫助農民更好地使用這些設備,還需要做好培訓工作,激發農民對于信息化的興趣,確保其能夠準確合理地使用這些先進的設備,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政府還必須完善資金監管制度,確保投入的資金能夠運用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去,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

2.4做好信息技術研發工作

想要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便必須分析當前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實際需要,并從問題和需要出發進行科技研發,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存在的問題[4]。首先,政府需要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出來,政府必須重視農業科技研發,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更好的進步,并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其次,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在考慮到農民實際需要的情況下進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創新,切實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

2.5做好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必須積極地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進行新時代農業工作人員的培養。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將多種培訓形式運用進來,幫助農民切實提高其知識水平,確保其素質能夠滿足農業信息化建設需要。其次,需要重視專門技術人才以及專門管理人才的引進,并通過高薪或者政府補貼等形式將人才留住。最后,必須認識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從而解決專業農業人才欠缺的問題。

3結語

農業經濟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將先進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國家農業想要發展得更加快速穩定,便必須全面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我國相關部門必須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的資金,將先進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將農業信息化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讓其更好地為我國農業發展服務。

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試論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論文

摘要:文章論述了新農村建設要求下的農業經濟發展,分析制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礙,并提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

1、引言

一直以來,農村地區的發展是困擾我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難題,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核心。國家和政府對于農村的發展也持續不斷提出各種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就是新時期提出的農村發展戰略之一,具體要求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而分析新農村的各項建設要求,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所以本次分析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相關問題。

2、新農村建設要求下的農業經濟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要求下,農村地區進行農業經濟發展,一是朝向信息化和科技化發展,農民對于先進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對先進設備的應用也十分頻繁,對于市場信息也比較關注,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加快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目標。二是實現現代化可持續發展,這是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前提。農業現代化體現出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進步,也體現出了經濟發展的規律,相對于傳統發展模式,可以更加快速的發展和挖掘市場,根據市場的要求進行發展,在關注農業經濟發展持續性的同時關注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發展邁向新臺階。三是工業化生產,主要是農業合作經營制度的提出,提升了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推動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經濟產業機制的進步。在大型企業的帶動下,農產品出現標準化生產,而且表現出農產品加工業的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民的收入。

3、制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礙

3.1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發展比較落后

一是傳統的小農戶經營模式不適應現代化農業大規模生產的要求。當前農村地區表現出大量剩余勞動力外出的情況,導致農村本身的勞動力缺乏,還大都是年齡較大的勞動力,具有豐富種植經驗和技能的勞動力越來越少,這就阻礙了農業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比較落后,但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大量勞動力進入城市,農村地區出現大量的農田閑置問題,利用率不高。

二是農業生產企業發展水平不高。這應當是大部分農村地區遇到的難題。對于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要想實現集群式發展,需要有龍頭企業的帶領,有品牌產品優勢。但很多農村地區都不具備這些優勢,雖然有自己的農業生產企業,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無法帶領小型農戶之間形成合作組織,建立命運共同體,實現風險和利益共享,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

3.2農業產業金融體系和產銷聯結機制水平較低

農業生產也離不開金融領域的支持,對很多農村地區,金融產業也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當前農業經濟經歷多年的發展,已面臨轉型升級,但是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缺乏資金的支持,導致農業生產存在一定阻礙。這主要是因為農村地區金融體系的發展比較滯后,沒有形成有效的產銷聯結機制,無法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

3.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但是很多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難以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硬件設備支撐,導致農業種植效率和質量都不高,無法實現有效的發展。比如很多地區的水利設施比較老舊,不能正常運營,給農業灌溉等帶來一定困擾。

3.4農業科技創新力不足

農村地區進行農業發展對于先進技術的重視程度不足,一般都是遵循前人的腳步進行發展,不能積極進行自主創新,科技的力量難以發揮,無法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提升。再加上地方上的資金有限,對于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較小,也存在一定阻礙。

4、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4.1健全農業發展新機制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對農村發展提出了明確詳細的要求,所以需要建立與之適應的農業發展新機制。一是要推動土地流轉制度的創新。目前農村地區的勞動力不斷流失,農業方面的勞動力缺乏,存在一定阻礙。因此要推動土地流轉工作的開展,提高閑置土地的利用率,明確土地開發和利用的責任方,提高服務水平,強化土地流轉登記的全面性和自愿性,對該機制進行創新,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完善相應的制度。地方政府要強化土地流轉檔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土地承包檔案管理體系,針對不同用途的農村土地進行分類管理。

二是發展集約化農業經營模式。地方政府要整合當地的農業發展資源,實現集約化經營,可以有效聚集資金和技術,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進行產業水平的提升。政府要發揮好帶頭作用,對農戶進行科學引導,促進土地流轉承包市場的運行規范化,同時積極促進農業合作社等組織的發展,將農戶集中到一起,發揮集體的力量,并進行技術培訓和提升。

4.2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一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新農村建設中對生態文明提出詳細要求,這意味著進行農業發展要注意綠色和環保。因此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需要關注這一點。還有,當前農業發展更重視糧食作物的生產,限制了農業產業的擴張,使得收入較低,新時期要積極進行創新,建立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綠色農產品等,提升農產品競爭優勢。二是推動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新時期,農村地區需要注意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度加工,提高其附加值,這樣既可以提升農業收益,也可以保證收益的穩定性。

4.3提升農業科技裝備水平

篇(8)

摘要: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想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性,必須要結合時展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于此,本文就針對于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找出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關鍵詞: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策略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逐漸進入到了電子商務時代,這一時代為很多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縮短了買家與賣家之間的距離,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多個行業中,提升了各行各業管理的有效性。農業是我國發展的基礎產業,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農業管理模式己經不符合時展,迫切需要對農業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當前我國很多地區己經開始開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來看,在實際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管理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模式進行創新。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含義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指的是采用經濟學、管理學以及信息化等手段對農業生產發展進行科學分配與管理的過程,目的在于推動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強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性。

在傳統模式下,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手段較為落后,基本上都是采用面對面、手動等形式來開展管理的,對信息的獲取也較為困難,需要對各類信息進行手動對比、統計等,以了解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并且在銷售農產品的過程中,也需要采用面對面銷售等形式,整體管理效率低下。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則可以借助于信息設備來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比如借助于相關的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對農業發展的相關信息進行統計和對比,深入了解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過程等。還可以借助于相關的平臺農業信息,對農產品進行銷售等,這有助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推動農業產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二、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意識低下

電商時代雖然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帶來諸多有利條件,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地區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都不足,在實際發展中不注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效果不理想。因為很多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管理都缺乏系統、科學的管理模式,整體管理制度較為單一,而且大部分都是農戶自家管理,以一家一戶為基本單位,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不注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所以整體信息化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亟待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善。

(二)缺乏專業技術人員

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開展離不開專業化的技術人員,由于農業生產的主體大部分都是農民,他們的信息化技術通常較低,如果不注重對其進行培訓,無法提升其技術水平,那么就難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效果。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都缺乏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技術人員,且不注重對農民開展信息化培訓,整體農村信息服務隊伍建設滯后,無法滿足時展需求,影響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效果。

(三)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資源開發力度較低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其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包含很多細節性的內容,只有做好每一個方面的工作,才能夠真正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但是當前由于農業經濟管理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人們對其認識缺失,導致其信息化資源開發的力度較低,各個方面的信息難以共享,影響了整體工作的開展。

三、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提升相關人員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意識

要想提升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必須要提升相關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強化這方面的意識,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農業生產和管理中,才能夠推動整體管理效果的提升。這就要求個地區政府要加強這方面的宜傳,為農民普及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并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對應的設備或者系統等,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更好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為了確保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順利開展,政府還可以成立專門的資金管理小組,對所撥的資金進行系統管理,確保每一筆資金都可以運用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方面。

(二)加強人才培養

第一,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人才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在電商時代,各地政府應當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工作,可以從外部引進專業化技能水平高的人員,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將本地區信息化水平高的人員送往專業機構參加培訓,使其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有效服務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中。只有培養出來一批既懂得農村經營管理、有農業生產知識又有高科技信息技術的綜合性人才,才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開展提供充足的保障。第二,要對農民進行培訓,建立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隊伍。要重視農民培訓,積極為農民灌輸信息化知識,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使其有更高的信息認知能力,在農業發展中更好地引入信息化技術。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農業推廣學校學生以及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站的作用,多鼓勵其開展公益農業技術講座或者開展相關的培訓等,采用各種形式為農民傳遞技術知識,促進農民技術水平的提升。

(三)科學整合資源,提升合作力度,促進信息服務水平的提升

第一,要構建適應農業經濟發展的機制,頒布相關政策,逐步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并對各方面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整合,推動農業相關資源的共享和兼容。并且還要結合農民、農村、農亞的不同需求收集對應的數據和資料,確保農民對信息的需求。并提升農業信息源以及信息渠道的發覺、開拓等工作,對信息源進行全面把控,做好信息加工,去偽存真,確保所搜集的信息準確和完整。第二,要加強與社會的聯系,比如與相關媒體以及通信企業等進行合作,將農民在這方面的壓力降低,確保農民能夠在各方面得到幫助,提升信息化建設的效果。

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鄉村農業發展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新時代的要求,但是在我們國家進行鄉村振興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境,這些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我們國家新時期鄉村發展的腳步。本文結合了現如今鄉村狀況的分析,對如何更好地運用鄉村振興策略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進行了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策略;優化措施

一、我國現如今農業經濟管理現狀

我們國家現實性農亞經濟也隨著時展在不斷的改善與完善,但是我們國家農業經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們國家農業經濟境界的轉變[1]。

第一個問題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大部分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較為落后。農業是我們國家基礎性產業,同時在我們國家經濟中農業占的比額也是較大的,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對農業進行改革的工作是十分巨大且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完成的。雖然我們國家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在不斷地進行改革,但是現如今我們國家的經濟管理體制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是較為落后的。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國家部分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速度較快,這些地區逐漸了適應現代化農業的要求,同時他們的生產勞作方式也在不斷的按現代化的要求在逐漸轉變。但是在其余地區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在這種經濟模式下,雖然所帶來的生產產值能夠給農業勞作家庭帶來溫飽,但是這種模式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在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中,他們缺乏支柱性產業,大多數的農戶都是按著他們過去傳統的經驗對產物進行種植,他們種植的方向也只是根據現如今他們的需求進行種植,同時,在部分地區人口流失十分嚴重,大多數人選擇進城務工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這就導致了在農村地區進行農業工作的工作者嚴重不足或者是勞動力老年化現象十分嚴重[2]。

其次,在部分地區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當地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就會導致大多數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人力去進行大量的勞作,這種勞作方式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沒有辦法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而且僅僅依賴人力去進行工作,很大程度上對農產品的質量提高帶來了一定的組織。在人力的條件下,是沒有辦法給農作物帶來更好的生長條件,沒有辦法調控室外氣溫,沒有辦法對播種的時間以及澆水量進行精準控制。但是在完善基礎設施后能夠采用溫室種植等科技手段去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以及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后也能夠對農作物的質量進行一定的提高與保障。在我們國家部分地區,雖然己經率先接觸了高興去農業,同時也對農業技術進行了一定的實踐與發展,但是在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仍然沒有辦法采用高科技農業產業,不僅如此有些地區連農業工作的基礎設施也較為老套落后,連正常的農業工作都沒有辦法保障。

最后是在我們國家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部分管理者管理理念相對落后,同時在他們所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對信息化運用水平也較低。在我們國家部分地區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仍然是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在農業生產中沒有設立合適的競爭機制,也沒有對從事農業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素質上的篩選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大多數都是靠天吃飯,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生產產值也沒有辦法得到提高。在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沒有辦法對信息化進行很好的應用。對一些農業生產的方式與方法沒有通過網絡等途徑進行及時的推廣與宜傳,造成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時節滯后,造成后期農產品滯銷的情況[3]。

二、鄉村振興策略對農業發展的展望

為了推動我們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鄉村振興策略。這一策略對我們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目標以及新任務。因為農業是我們國家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所以推動農業的發展,對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們國家綜合實力有著莫大的幫助。在鄉村振興策略中,首先堅持的一點就是要對農業的發展進行優先的推動,這種推動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技術科技對農村中的農業生產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提高。其次,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要大量引進高素質農業生產人員回村,提高當地鄉村農業的生產質量與水平。鼓勵和推動農業工作者創新創業,著力對農民的收入進行提高,吸引城里務工的人員返鄉創業,同時,堅持把創新創業放在農業發展的第一位置,對農業的經營機制逐步的完善,并且打破過去傳統農業的局限性推動農業朝多方面發展。最后是在我們國家進行農業經濟轉變與發展的過程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同時促進我們國家農業健康長久的發展。推動我們國家農業發展,并不是要求我們國家農業在短時間內所產生的經濟產值快速提高,而是要們國家的農業以一種綠色的,可持續的方式去逐步發展。同時,在我們國家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與轉變過程中,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而不是為了經濟產值而透支土壤的生產能力。

三、鄉村振興策略應用概述

如何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對農業經濟管理進行更好的優化,首先,我們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對農業經濟管理體系上的法律法規進行健全與規范。法律從來都是一個國家的立根之本,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中的法律法規,從一個側面來說是為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提供了幫助。同時,在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之下,對農業經濟管理體系進行建立與完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農業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同時也能夠在農業工作中出現問題時候,能夠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在這些法律法規完善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鄉村振興的理念,并且根據當地所屬的環境與條件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與推廣。在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傳統方式不同,所以在進行法律法規制定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一套法規應用在所有地區上面。在完善法律法規之后,要對國家提出的農業經濟發展策略進行有效的推進與落實,優化鄉村中的生產管理模式,推動農業工作者創新創亞,并且對農業工作者給予一定的規范,以及對非法勞作的農業主作者進行一定的懲處。

其次,需要對我們國家現如今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進行推廣與創新。我們可以看到,在其他歐美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是進行科技化種植的,合理的科學農業耕作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工作的質量以及節約了在農業工作過程中的人力投入。同時,國家在進行農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的過程中,對部分地區也要完善他們的農業基礎設施。確保他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能夠正常運行。

篇(9)

古時候經濟生產水平較為低下,人們對大自然、天氣、氣候、地理等領域的認識還不是很深入,因而在面臨一些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時,人們只能寄望于神靈,祈求神靈的庇護和“降恩”,例如求雨等。在風調雨順的豐年收獲時,也要祭祀、感謝神靈。與農業民俗祭祀相關的音樂作品通常將祭祀、求告的對象(即神靈)作為主角,作品或歌頌、或祈求、或邀請神靈享受祭品,因而不免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天氣、大自然的認識逐漸深入,農業民俗音樂作品的創作重心也逐漸發生變化,神靈不再是唯一、主要的角色,作為農業勞動主體的廣大人民群眾在作品的影響力逐漸顯現。

但是由于長時間的民俗祭祀活動已經形成慣例,農業民俗祭祀活動雖然大體上仍然得以保留,其主要功能卻不再是“與神靈對話”,而是歌頌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人與人之間的真切情感等。其二,帶有明顯的地域、民族文化烙印。我國幅員遼闊、廣袤,再加上多民族聚居,各地區氣候、地理、人文差異顯著,因而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農業民俗音樂作品,其形式、風格、基調及演奏的樂器都各不相同。例如熱情洋溢的新疆維吾爾族挖渠歌、麥收歌,黃土高原流行的蒼涼、奔放、高亢、悠長的《桃花紅、杏花白》,宛轉悠揚、低吟淺唱的蘇州小調《秦淮景》、《江南好》等。其三,具有一定功能性。許多農業民俗音樂作品脫胎于豐富多彩的農業生產生活,因而民俗音樂的創作往往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例如“鞭牛歌”就是源于立春時節鞭牛打春祈求風調雨順的習俗,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拜月歌”則是源于中秋時節婦女祭拜“月娘”嫦娥祈求精進女紅的習俗,許多地區都有降生新生兒則唱“祝誕生歌”的習俗。參考《農業民俗研究》關于我國農業民俗發展、鄉土景觀及鄉土文化的細致闡析,再結合農業民俗音樂多樣化特征,從聲樂藝術教育創新、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農業民俗音樂作品的再創作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農業聲樂藝術作品來源于真真切切、多元豐富的農業生產生活,承載了厚重、悠遠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價值。這些音樂作品能夠長時間廣泛流傳開來,其價值取向、形式、風格上已經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喜好高度一致,或價值共情,或朗朗上口。無論是農業民俗音樂作品元素融合還是原作品再創作,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它們的“根”是一致的。

篇(10)

1 研究背景

隨著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文獻加工處理、存儲及檢索等業務逐漸被網絡數據庫建設、網絡信息檢索所替代。在共享全球網絡信息資源的同時,積極開發本地特色數據庫,投身于新興的網絡信息服務業,是傳統信息服務面對網絡信息革命做出的必然選擇。

農業是我區的資源優勢產業,在全區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實現我區農業跨世紀的宏偉目標,必須發展高科技農業,而先進的農業信息服務系統在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迄今為止,我區仍缺少對全區農業文獻進行全面收集和報道的信息系統。查找我區農業文獻只能通過國內公開出版的檢索工具,包括農業數據庫及書本式檢索刊物,但由于其收錄文獻的選擇性及我區農業刊物發行范圍偏窄等原因,我區農業文獻在國內檢索工具中的收錄率極低,從而影響我區農業信息廣泛而快速地傳播和交流。為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對地方農業文獻信息的需求,促進我區農業信息的廣泛、快速傳播和高效利用,我所建立了寧夏地方農業文獻題錄數據庫,并通過因特網向區內外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農業信息服務(網址為:http://nxagri.com.cn或168.160.158.211)。

2 數據庫的建立

2.1 收錄范圍

我國疆域廣闊,各地區農業生產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特征,記載當地農業生產實踐、科研活動的農業文獻也隨之帶有很強的區域性特點。寧夏地方農業文獻是針對我區農業生產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總結生產實踐經驗及科學研究成果而撰寫的,因此對我區農業生產及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區的農生產、科研活動及科技成果主要反映在《寧夏農林科技》、《寧夏農學院學報》、《寧夏畜牧》、《寧夏科技》、《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等區內刊物上。但隨著我區農業科研水平的提高及對外學術交流的擴大,反映我區農業科研及生產憎況的文章,特別是一些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區外刊物上。“寧夏地方農業文獻題數據庫”收錄區內外200 余種期刊中報道我區科學研究及生產實踐的文獻近600o篇,它不僅收集了我區農業專業及綜合性期刊自創刊至今的全部涉農文獻,而且涵蓋了我區作者發表在區外農業及相關學科刊物中的文章,內容涉及農業、林業、園藝、畜牧、獸醫、生物、水產、農田水利、農業氣象、農產品加工和食品科學等專業。該庫是對我區農業文獻信息的系統收集、整理和挖掘,它從文獻積累的角度反映了我區40年來農業科研及生產所取得的矚目成就。

2.2文獻前處理

文獻前處理的關鍵環節是文獻標引工作,它包括分類標引、主題標引。我們采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四版)對每篇文獻給出1個分類號,主題標引則依據《農業科學敘詞表》和《生物科學敘詞表》,每篇文獻給出1-6個主題詞,詞表中沒有的詞則經過標引人員磋商給詞,統稱為關鍵詞。

2.3數據庫結構及其維護

采用們Visual Foxprp5.0建立數據庫,設置檢索號、題名、著者、著者單位、母體文獻、發表時間、分類號、關鍵詞1-6等13個字段。以VFP5.0為后臺數據庫,Delphi4.0為前臺開發工具實現文獻數據的錄入和修改。

3 網絡信息檢索系統

3.1檢索系統設計

檢索系統以Windows NT或Window98個人服務器為系統平臺,支持Asp服務,采用Fontpage2000及Asp語言為網頁制作工具,并以ODBC連接VFP數據庫實現文獻檢索。

3.2檢索系統功能

用戶查找信息既可從題名、著者、分類、關鍵詞、發表時間、母體文獻等途徑單一檢索,又可通過這些途徑的相互組配進行限定檢索。檢索系統不僅功能完善,而且方便快捷,易于操作使用。檢索結果可從網上直接下載。該檢索系統不僅適合因特網信息檢索,而且置于局域網上亦可開展信息服務。

3.3檢索系統的其它用途

利用檢索系統可完成對地方農業文獻的統計、分析及地區農業科研生產發展的評價等。例如,統計寧夏地方農業文獻的期刊分布、學科專業分布、年代分布及著者分布等,以此從文獻計量的角度對我區40余年來農業科研和生產做出較為客觀的分析。又如,通過期刊論文的發表數量評價科研人員及科研單位的學術水平等。

4 因特網信息服務

4.1我區因特網信息服務發展概況

我區因特網信息服務自1995年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網上信息資源匱乏仍然是制約網絡信息服務發展的主要因素。縱觀我區因特網信息服務,提供數據庫信息服務的網站為數極少,而與我區工農業生產相關的數據庫不但數量少而且庫容量小。因此,開發各種專業及類型的數據庫,以豐富的網上信息資源為我區工農業生產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務,已成為時展的迫切需要。

4. 2完善我區農業網絡信息服務

今年我區先后開通了“寧夏農業信息網”、“寧夏特色農產品信息網”等農業網站,為我區農業生產提供政策法規、科技、經濟、農產品市場等信息。“寧夏地方農業文獻題錄數據庫”的建成并通過因特網提供服務,對我區農業網絡信息服務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當然,該庫還有待于今后從擴大收錄范圍、增加文獻類型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將題錄數據庫發展為全文數據庫檢索,是該庫今后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戲曲文化論文 下一篇: 安全培訓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素人黑人视频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愉拍国产自91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