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45: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消費觀念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引言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于體育健身娛樂與休閑的個人支出,它包括參與體育活動和觀賞運動競賽表演的過程中,對體育服務產品及體育活動直接有關的體育實物消費品、精神產品等體育消費資料的消費,以及為參與或觀賞運動競征賽而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和入場券等。隨著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不斷濃厚,大學生體育意識的不斷加強,大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消費也不斷增長。為此,探析他們自身獨有的體育消費心理與行為特征,將有助于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體育消費。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體育消費具有一定的規模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育消費作為人們增進身心健康、娛樂休閑、強身健體的手段和方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手接受。而在我國對體育消費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并且以大學生體育消費為研究對象的更是不多。另一方面吧,目前我國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的界定,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意識、體育消費的動機、體育消費的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曲靖師范學院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體育消費進行研究,主要從他們的體育消費動機、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等方面進行研究,一起能夠為正確引導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和高校體育市場開發及高校的體育工作開展提供參考作用。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曲靖師范學院的男女大學生共150名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現場隨機發放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并在現場直接回收。(男生共收回79份,女生收回71份。)總回收15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150份,有效率為100%。
1.2.2文獻資料法
首先查找翻閱社會學、統計學、體育經濟學、消費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與體育消費相關書籍和文獻資料。接著按照目前的研究思路,把收集到的資料與原來的研究思路進行比較分析根據需要調整研究思路和選擇材料,進行資料的初步分析。
1.2.3邏輯分析法
在分析文獻,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分類與比較、歸納與演繹等方法對論文進行邏輯分析。
1.2.4數理統計法
運用pss16.0 統計軟件,對收集、整理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
2.1.1大學體育消費的內容
體育消費分為體育實物消費、體育信息消費及體育勞務消費。體育實物消費主要包括購買運動服裝(如衣服褲子等)、運動器材(如拉力器啞鈴等)、體育保健品、體育郵票、體育彩票等;體育信息消費包括訂購體育報刊雜志和書籍以及觀看各種體育比賽的門票,還包括購買體育音像制品等;體育勞務消費包括參加各種體育俱樂部的會費、參加各種體育項目培訓班的學費、前往體育健身場館的門票費用等。調查結果表明(表1),在曲靖師范學院學生的體育消費中,體育實物消費占65.3%,體育信息消費占21.7%,體育勞務消費占13%。說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以體育實物消費為主。列前三位的體育消費內容依次是:體育運動器材、體育運動服裝、訂購體育報刊雜志和書籍。其中,體育運動器材位于所有體育消費內容之首位,而體育郵票、體育音像制品、參加各種體育項目培訓班費用水平最低。
2.1.2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
體育消費動機是促進大學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進行體育消費的主觀原因。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體育消費排在前五位的是:強體健身(60.84%);滿足興趣愛好(52.68%);豐富業余文化生活(38.45%);愉悅身心(33.01%)和擴大交往(24.58%)(見表2)。說明了現代大學生對體育能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審美和社會性等各方面功能的認識較全面,形成了一定的價值取向。“花錢玩體育”、“花錢買健康”的現代生活消費理念正逐漸被大學生們所接受。
2.1.4大學生參與體育健身活動主要消費項目及場所的選擇
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主要消費項目的選擇是與個人對體育興趣愛好、需求、消費動機和消費觀念有著直接的關系。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項目的程度不同,對所消費的程度也不同。在消費項目的選擇上,男生排在前3位的是: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女生排在前3位的是:健美操、乒乓球和游泳;總體傾向于室內項目的選擇。(見表3)
2.3大學生體育消費觀念
2.3.1小部分學生能有計劃地理性消費
大學生消費的隨意性強,他們既想很好地使用手中的錢,又想自由一些來支配,但其不穩定的心理狀態往往影響了支配的自由度。在調查的學生中,30.3%的男生認為自己能理性的有計劃的體育消費,而女生只有20.1%,19.61%的女生認為自己易受打折、廣告、促銷等的影響?而男生只有8.33%。這可以反映出,在體育消費方面,大部分男生比女生更為理性?
2.3.2價格與質量是首先考慮的因素
雖然大學生渴望自由地消費,但由于其掌握的資金有限,因而在消費中首先會考慮到價格,而質量也是他們不會忽略的一大因素。在質量相當時,大學生更愿意多花錢購買名牌,17.26%的學生在消費時追求時髦新潮、個性化,這些都反映了大學生對名牌的一種追慕心理?
2.3.3大學生對超前消費持寬容態度
在調查中,3.1%的學生贊成超前消費,其中非常贊成的8%。另外,在被調查的學生中,69.2%學生偶爾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10.71%的學生經常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只有20%的學生從來沒有出現過入不敷出的情況。由此可見,超前消費是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誤區之一?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曲靖師范學院學生的體育消費以實物性消費為主
在曲靖師范學院學生的體育消費中,體育實物消費占65.3%,體育信息消費占21.7%,體育勞務消費占13%。說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以體育實物消費為主。列前三位的體育消費內容依次是:體育運動器材、體育運動服裝、訂購體育報刊雜志和書籍。其中,體育運動器材位于所有體育消費內容之首位,而體育郵票、體育音像制品、參加各種體育項目培訓班費用水平最低。但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健身價值、娛樂價值及審美價值等認識不夠,體育消費動機不明確。
3.1.2曲靖師范學院學生具有體育消費的愿望受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由于受社會環境、人文因素、體育興趣愛好、消費動機和消費觀念的影響,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主動參與意識和和現代體育消費意識還很薄弱。大部分學生選擇去免費場所,如籃球、足球、排球等場地。很少有學生選擇收費的體育場地參加鍛煉。男、女大學生的各項體育消費在個人體育總消費中的比例相差不大,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支出主要在體育服裝上。部分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沒有興趣,不懂得體育鍛煉的方法。
3.1.3曲靖師范學院學生體育消費的觀念男女生有一定的區別。
體育消費觀念、就業形勢等條件的制約,使得部分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從而導致其體育消費水平較低。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大學生的消費傾向也逐漸趨向穩定和成熟,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大部分學生對收支會進行計劃性安排。但部分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存在盲目性,多進行正確引導,并多提供體育消費方面的知識。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呈現多元化特征。大學生體育消費以實物消費為主,享受型、文化型的非實物性體育消費為輔;男生的體育消費水平明顯高于女生;但大學生的總體體育消費仍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3.2建議
3.2.1合理正確的選擇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消費
應采取積極的教育手段促其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消費觀和生活方式,積極引導其進行正確的體育消費。學校在安排教學上要真正體現新的體育課程指導綱要提倡的“三個自主”原則。
3.2.2提供和加強硬件設施的改善
要積極開展一些簡單實用的體育活動,便于學生參加;長遠觀點來看,要不斷開拓適合不同層次體育消費的體育活動方式和場所,不斷縮小他們之間參加體育活動的差異,為其參加體育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同時應加大學校體育場地、場館、器材的投入,充分認識到大學生體育消費對于高等學校的影響,改變觀念,采取積極和理性的措施引導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對他們開展的體育活動給予支持和指導。同時,高校還應努力改善體育場地和設施條件,推廣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使大學生有更多的活動場所,進而引導和促進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和體育消費水平。
3.2.3積極引導,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
開發高校體育消費市場,體育消費價格和質量要符合大學生的要求,加快體育設施建設,深化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為促進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學生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體育消費需求不斷增長,體育消費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倡導科學合理的體育消費觀念,適度消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加大體育消費的引導力度。
[參考文獻]
[1]劉志強.我國體育消費者的需要、動機和行為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2.
[2]朱建宇.當代大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3.
[3]張輝.大學生體育消費心理與行為的調查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3.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
[4]佐伯聰夫.面向成熟社會的體育革新[C1].林顯鵬譯.德國科隆國際體育科學研討論文集.1995
[5]胡曉風.體育大觀[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10.
[6]熊斗寅.體育文選[M].京華出版社.1996.32—37.
消費作為社會生產方式的重要環節,對日常生活領域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消費的過程既是商品價值實現的過程,也是商品的社會文化形成和轉換的過程,是在社會文化意義上塑造消費主體的過程。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反映了大學生的現實消費傾向和未來的消費走向,對于研究消費經濟和市場需求有重要意義。大學生消費觀反映出了大學生的生活現狀以及價值取向,研究大學生的消費觀可以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現階段我國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及消費觀特點
根據2009年《經濟研究導刊》的調查數據顯示,以西安地區為例,大學生的月消費額基本上呈正態分布,以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為主要月消費額,在一個正常的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同時,也存在14.8%的大學生人均月消費額超過了同類正常范圍和本地人均消費的正常范圍。這些大學生以中高年級的大二、大三居多,占到了此類消費群體總量的85%之多,并且這部分消費群體的家庭月收入基本都在3000~5000元/月,家庭所在地也基本上集中于城市。 由于新時期大學生所處時代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的消費觀念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一)消費觀念新穎時尚,消費結構日趨多樣化
大學生處于成長的青年時期,富于創造性和挑戰性,對于新鮮事物充滿敏感與好奇。大學生的這一基本消費心理特點決定了其消費觀的新穎時尚,喜歡追求新鮮事物。此外,由上面分析的大學生消費現狀可以看出,新時期大學生的消費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基本的生活消費在總的消費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用于學習、交往、娛樂、健康等方面的消費則有較快的增長,這與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是分不開的,同時也表明大學生消費結構日趨多樣化,不再僅僅局限于溫飽問題的解決。
(二)消費的個性和從眾性并存
大學生處于一個人生中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的階段,由于這種心理的影響,大學生的消費特點也呈現個性和從眾性并存的現象。在大學生消費方式多樣化,維權意識強,鐘情國際品牌的同時,他們又極易受他人特別是同齡人的影響,追逐時下流行潮流,形成從眾消費的現象。
(三)消費觀念的沖動化和情緒化
大學生的思想情感易沖動,客觀環境、流行趨勢對其行為的影響作用比較突出,“時尚和潮流”的消費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缺乏明確目標,易受促銷和明星效應影響,購買隨意性強等都體現了大學生消費觀的沖動化和情緒化。
二、大學生消費觀中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觀中存在的問題
1、 享樂化、金錢化、利益化的消費觀
上文在分析大學生消費特點時提到了大學生具有消費支出水平高的特點,而這正是大學生消費觀中存在的享樂化、金錢化、利益化觀念的反映。以西安地區高校為例,約有13.7%的大學生擁有1300元以上的高檔手機,更有少部分學生每月生活費高達5000元以上。他們購買高檔手機、數碼相機,買商品時注重時尚和品牌,節假日還常外出旅游。這些現象正是享樂化、金錢化、利益化消費觀的表現,過高的消費支出也是一些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2、 超前消費和負債消費
由于大學生消費存在支出水平高,消費觀念新穎時尚以及沖動化和情緒化的特點,因此超前消費和負債消費不可避免地成為大學生消費觀中存在的問題。調查顯示,大學生月生活費超支狀況比較嚴重,24.9%的學生感覺每月生活費不夠用,而向同學經常借債的人占到了8.2%。他們認為,現代人就應該接受超前消費。另外,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超前消費應“視情況而定”,特別是對花費較大的電子類產品的超前消費現象比較嚴重。這說明部分學生仍比較贊成超前消費和負債消費,這是一種不良現象。
3、 過度的人際和戀愛消費支出
大學生消費存在支出水平高這一特點,而其支出水平高的主要表現就是過度的人際和戀愛支出。以西安地區高校為例,將近有30%的學生談戀愛,由于談戀愛而增加的費用占生活費用的30%。另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女生戀愛花費在400元以上的是同級別男生的6倍多,而在交際方面月支出150元以上的男生比重是女生的6倍多。盡管如此,他們大多承認人際與感情必須要有物質投入,因此經常無法正確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而且大學生的這種“感情”消費有蔓延之勢,不得不令人擔憂。
(二)大學生不良消費觀的成因分析
1、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的消費誤區和偏頗的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年人充滿朝氣與活力,熱愛生活,追趕時代潮流,其心理狀態處于少年向中年的過渡時期,體現自我意識是青年人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要求。由于他們的消費觀念新穎別致,時代感強,這就容易導致刻意追求、貪圖享受、愛慕虛榮的消費心理,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不成比例,形成超前消費和負債消費的現象。
一、 大學生消費的現狀與特征
(一)消費現狀
大學生的基本消費來源單一,73.8%來自于父母供給,剩余的少部分同學通過勤工助學及獎學金賺取額外的生活費用。調查發現,基本月花費在500元以下的及500-1000元的大約占8.3%及39.3%,這部分同學生活費剛好滿足需求, 1000-1500元則占大多數比重為44%。在滿足基本生活前提下略有剩余,1500元以上的占8.4%,生活費綽綽有余。其中,對于大學生而言,飲食是最重要的生活開支,差不多47.66%的同學飲食支出占生活費的1/2,39.3%的同學為1/3 。與此同時,現階段大學生中手機的普及率達100%,有59%的學生,每月的通訊費用在500—200元之間。平均每月用于娛樂方面的支出,在100-200元之間的占80%以上。
(二)消費特征分析
據大量資料統計分析,大學生消費生活大致可歸為四個方面:生存性消費、發展性消費、人際交往性消費和休閑娛樂性消費。
由上述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可見其消費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享受生活
在當代大學生中享受生活儼然已成為其全新的消費觀念,并日益成為主流方式。許多學生認為,在當下由于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影響還未消退,因此,大學生發展消費文化既能擴大內需,為拉動經濟增長作貢獻,同時積極響應政府號召。
(2)追逐前衛和新潮
新一代大學生的消費已基本超越了溫飽的水平。當代大學生通過消費上的前衛、時尚和新潮彰顯青春與活力,這種消費心理應及時改正。
二、大學生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問題
1、節約觀念淡薄
據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及相關監測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每一學期的人均消費高達4819元,若按學年計算,就意味著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額將超過了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元。同時,大學生中普遍缺乏節約的意識,浪費現象嚴重。
2、攀比現象突出
大學生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 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與攀比心理。
3、人際交往消費過度
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側重于網絡、社交類,如請客吃飯等,在此方面花費較大。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原有的勤儉節約的傳統消費習慣已經受到較大的沖擊,與此同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滋生蔓延。大學生的消費現象深受社會風氣的影響,發生在學生消費中的問題更多地折射出社會大環境的問題。
2、學校教育中缺乏消費教育的內容
“育人”是教育之本。許多大學教育只關注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訓,忽視了對學生品格的要求,對學生“消費觀”的教育遠不到位。由此可見,學校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教育效果很不明顯。
3、家長溺愛導致學生經濟依賴
受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中國家長普遍認為,在子女尚不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時,所有的消費理應由父母承擔。這就使得子女對家庭經濟產生無意識地依賴。
三、 大學生消費觀的正確引導
1、強化國情教育,營造健康的消費環境
提出“厲行勤儉節約 反對鋪張浪費”。在社會范圍內,要力求使節約成為每個公民的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使“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重新回到人們的身邊,營造出濃厚的節約資源的社會消費氛圍,從而為大學生提供健康的消費環境。
2、學校重視開展優良傳統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消費
既要鼓勵正當消費,又要提倡節儉。學校要重視學生全面的身心健康發展,應該為大學生開設生活指導課和理財訓練課。在教學中,使消費意識教育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變理論教學空洞無物的說教為理論 教學聯系實際。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帶有趣味性的理性的消費評比活動,以強化學生正確消費的心態,擴大正確消費在學生中的積極影響。從而使大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財商觀念。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 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也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增強大學生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
3、開展勤工助學活動,培養獨立自主精神
勤工助學可以解決一部分學生的生活費用問題,同時培養大學生的工作經驗,鍛煉大學生艱苦創業精神,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勤工儉學使大學生體會到金錢的來之不易,使其對自己的消費現狀進行反思。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身消費進行合理規劃,促進合理的消費觀念。
4、家長對子女形成必要的生活約束
家長應限制子女不合理的消費要求,注重子女品德作風的培養,有意識地訓練子女的勤儉樸素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家長需對孩子消費方面有所約束,使其能夠量體裁衣,懂得節儉。幫助孩子在大學階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大學生消費觀念,提倡節約理念,倡導責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庭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大學生們應結合自身客觀理性的分析消費主義現象,使其引導自身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考文獻:
[1]趙良 大學生消費 理財路上第一步[J] 21 世紀 2008 (4)
[2]丘鏵 大學生消費理財全透視[J] 大學時代 2006(8)
[3]王紹玉.馮佰使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期刊論文]-中國青年研究 2002(05)
一、前言
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成功舉辦,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顯示了巨大的體育市場在中國所擁有的難以估量的潛力。作為高文化素養和強烈主體意識的現代大學生,應該能夠體會到這種社會的進步和健康觀念的變化,充分享受體育消費給他們帶來的歡愉和健康。事實上,我國大學生群體在客觀上已經具備了體育消費的三個條件:一是具備健康投資的消費觀念;二是有實際的支付能力;三是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本文對石家莊市部分高校學生的體育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發展學生體育消費的策略選擇,為大學生進行自身體育消費行為的拓展和制約,同時也為引導大學生進行健康、合理的體育消費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石家莊市六所高校(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石家莊鐵道學院、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男女本、專科生各50名,共600名(不包括一年級新生)。
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體育社會學、體育統計學、體育消費、體育產業等相關書籍和學術論文,為本研究提供了詳實的理論依據和方法論。(2)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內容綜合設計了《石家莊市高校學生體育消費調查問卷》經多次請專家審核、修改后定稿。經效度檢驗具有可效性。共發放調查問卷600份,回收550份,回收率91.7%(3)數理統計法。對收集的所有有效調查問卷,用Excel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計算出結果并進行分析論證。
三、結果與分析
1.石家莊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消費的動機調查與分析。調查顯示出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精神娛樂、審美追求、社會交往等四項。而把體育成就和攀比炫耀作為消費動機的學生主要是幾個學生運動隊成員和一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調查結果顯示:男生以社會交往為消費動機的人數居首位,占36.3%,明顯高于女生,這跟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關,這些特征決定了男、女大學生在需要和行為上的巨大差異,反映了更多的男生把體育消費作為擴大人際交往、鍛煉并顯示自己能力的一種手段;女大學生的審美追求動機居首位,占38.2%,明顯高于男生。通過訪談得知,女生主要是為擁有健美勻稱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氣質而進行體育消費的。強身健體、精神娛樂這兩種最直接、外在的體育鍛煉的功能,也被相當一部分的男、女生作為體育消費動機,其中強身健體動機居于次要地位。隨著整個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學生同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學習、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大,他們希望通過體育活動增進健康、消除疲勞、愉悅身心,因此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他們自然愿意花錢去買健康和快樂。
2.石家莊市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內容調查與分析。本文在調查問卷時,把運動服裝、鞋帽、體育健身器材、體育書報、體育音像制品、運動飲料、食品等方面的消費歸為實物消費,把體育健身咨詢與培訓、體育彩票、醫療康復、體育旅游、觀看體育比賽等參與型和觀賞型消費歸位勞務消費。調查結果顯示,石家莊市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中,實物型消費內容占了絕大多數比例;通過訪談得知,多數學生對“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非常認同,少數學生較為認同;對于“你是否贊成在校園內有償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一項的訪談中,表示贊成的學生占絕大多數。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體育的市場經濟行為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省會石家莊市高校學生,受當地經濟、文化、消費觀念的影響,已普遍具有了較強的健身意識和體育消費觀念,雖然體育消費支出的內容仍以有形的體育產品的消費為主,但無形消費也有所發展。調查數據顯示,勞務消費中的觀看比賽一項的消費水平已超過了實物消費中的購買器材和飲料一項的消費水平。
3.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1)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從眾性和個性化特點。學生是一個極易具有從眾心理的社會群體,他們常常結伴購買體育用品或觀看比賽等,因此他們的體育消費觀念和方式會相互產生影響,甚至產生攀比、模仿、跟風、追隨等心理和行為。此外,每個大學生自身條件,個性心理也存在差異,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不斷加強,消費經驗的不斷豐富,其消費行為的個性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喜歡與眾不同、標新立異、表現自我,這特別表現在選購體育商品時。(2)大學生面對體育消費時“求實”與“求名”的雙重心理。大多數學生表示,如果能夠提高月消費支出,那么無論是體育實物消費水平還是體育勞務消費水平,都會相應提高,并且他們的勞務消費水平的提高幅度會更快。調查結果說明,隨著大學生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支付能力的增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結構會更趨向合理化,大學生對有形的體育產品的需求會漸漸向無形的體育勞務產品的需求發展。另有少數學生認為學業太忙無暇顧及體育鍛煉,更談不上體育消費了;還有個別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體育消費。
四、結論與建議
1.石家莊市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精神娛樂、審美追求、社會交往等,男、女生在位居首位的消費動機上存在較大差異,其他消費動機大致相同。
2.石家莊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狀況雖仍以實物型為主,但已透露向勞務型發展的端倪,并且消費方式也將趨于多層次、多樣化。
3.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進一步深化“花錢買健康”的消費觀念,并對以“攀比”、“炫耀”為消費動機的學生加以教育引導。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107-0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網絡消費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大學生作為網絡消費中的主要群體,本論文主要在網絡消費背景下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和大學生消費觀培養的必要性和成因分析和對策,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消費觀[1]。
一、近年來大學生網絡消費概況
本論文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隨機抽樣調查了300位紅河W院的在校大學生網絡消費觀的問卷調查。根據網絡消費問卷反映出大學生的網絡消費結構和消費趨勢[2]。通過對紅河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
87%的大學生有過網絡消費經歷。由此可知,大學生在網絡消費群體異常龐大。在網上購物的被調查者中選擇結算方式時,73%的人喜歡選擇在線支付,貨到付款也占有17%的比例,在線支付主要通過支付寶、微信紅包、銀行匯款共占。
在網絡購物中,消費最高的前四種商品依次為圖書31%、運動和休閑產品32%、電腦及相關產品11%、音像制品26%網上購物與傳統形式的購物有著時間與空間的差異。大學生網絡消費認為有物美價廉52%,跟所說的一致,貨真價實17%,但也有被網上賣家欺騙的。購買物品后,對購買的商品的滿意程度有26%的人感覺一般,滿意的有27%。
二、大學生網絡消費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在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概況的同時,不難看到一些問題也隨之滋生。例如:在網絡消費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網絡攀比消費和盲目消費嚴重、超額、超前的個人享受主義消費模式、網絡消費中風險意識低等一系列的問題。
大學生在網絡消費中,攀比消費和盲目消費嚴重。很多同學選擇超額、超前的個人享受主義消費模式。由于大部分大學生有自我的獨立意識(與眾不同和“尋找自我”),大學生對于時尚的消費抵抗力低,有一部分同學購買大量的高額消費品,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消費觀存在極大的問題,個人享樂主義泛濫,不懂得正確區分消費需求和價值。大學生盲目消費是由于經驗不足,消費目的不明,決策失誤主要表現在不理解哪些方面需要消費,哪些方面不需要消費,為什么要消費等問題上認識比較模糊,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消費。
網絡消費中的交易方式和傳統消費的交易方式存在明顯問題[3]。在傳統交易方式里,是錢貨兩清的交易方式,內容是可靠安全和有明確的法律保障的;而網絡消費是利用互聯網視圖進行的交易模式,其存在很大的虛擬性。
政府對網絡消費的監管力度和制度保障不盡完善。由于網絡的自由和開放,相應的網絡安全隱患隨著產生,在網絡發展的不成熟階段,政府缺乏對網絡商品的監察力度,缺乏對網絡企業信譽的監管 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由于企業網絡營銷及電子技術發展的先進性和超前性,網絡消費的發展是廣闊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三、網絡消費觀存在問題的對策
通過理解當代大學生在網絡消費中存在著四個問題,根據其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大學生網絡消費中存在問題的對策[4]。
1.培養大學生合理的消費觀念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加強正確的網絡消費就必須加強自我教育,樹立合理理財的自我意識,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1積累消費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積極主動了解消費常識;在消費過程中,自己要注重積累消費經驗;在消費之后,應該注重售后服務的基本問題。
1.2學習消費知識,加強自身理財能力。要積極參加社會和學校舉辦的各種關于消費方面的活動,從中學習消費知識。從而不斷強化自身的消費意識。
1.3提高法律意識。作為互聯網時代大學生,要積極主動學習消費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加強自身的法律基礎,提高維權意識,不要讓自己成為新時代的法盲。
1.4遵循正確的消費原則。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大學生在日常的消費過程中的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消費有度原則、消費計劃性原則、消費主導性原則和消費自立性原則,通過這些原則來規范自己的消費行為。
2.高校增強網絡消費教育
首先,加強高校的校風、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高校加強校風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中將會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產生影響。整頓校園環境是從客觀上給大學生創設了培養正確消費觀的環境。其次,開設網絡消費安全課程。提高大學生的網絡消費的風險意識,以確保大學生在網絡欺詐中爭取有效權益。最后,老師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觀教育。對大學生從思想上進行改造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就顯得更為重要,具有更加長遠的意義。
3.父母培養子女經濟獨立的意識
首先,家長在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放手讓子女從小事做起,使孩子在與社會的接觸中更快的適應新環境。其次,家里獨生子女的家長與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費計劃。最后,父母應該減少孩子的過分依賴感。從小培養子女的獨立意識。
4.加強網絡消費保障
首先,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優勢作用。加強對有用的健康的消費信息的宣傳,對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為大學生提供消費參考意見,加強大學生的網絡消費常識。其次,發揮網絡資源優勢。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因特網的資源優勢。最后,網絡消費交易的安全問題,網絡消費目前還處于新的領域,國家對網絡消費還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所以國家應加強法制管理,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條文。一方面約束商家的行為,杜絕虛假的信息來欺騙消費者,一方面要規范網絡交易規范,是在個人信息操作方面,提高網絡安全性,讓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可以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韓小紅主編《網絡消費行為》,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中圖分類號:C91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2-0088-01
一、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及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來源
經調查發現當今大學生的消費來源呈多樣化趨勢,但仍以家庭為主,統計顯示選擇家庭為主要消費來源的學生占70%。統計同時也顯示大學生的自主獨立性越來越強,調查中20%的大學生通過勤工助學或兼職來獲取生活費。
(二)大學生主要消費結構
1、基礎消費
主要包括:(1)生活消費,這種消費在大學生所有消費中占的比例最高。調查中大學生月伙食費支出占月總消費支出近50%,月購買衣物費用支出占近10%。(2)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雜費、打印復印等費用。
2、人際交往和休閑娛樂消費
主要包括:(1)交際消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調查中月交際費50-100元占23%,100-200元占27%,200元以上占11%。(2)網絡消費。在信息化時代,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消費成為大學生消費的重要內容。因校園網資費較低,本科生和研究生上網的費用不是很高,月上網費用30元以下占62%,30元以上占28%。(3)通訊消費。隨著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上網功能的出現,大學生的通訊消費水平越來越高。月消費30元以下占6%,30元-50元占55%,50元-100元占32%,100元以上占7%。(4)休閑娛樂消費。其中KTV是大學生最熱衷的休閑娛樂活動,月花費在30元左右的占65%。
3、發展消費
(1)考證消費。隨著就業競爭形勢日趨激烈,各種考試證書成為找工作的“敲門磚”。調查顯示大學生平均每學期考證的費用在50-200元的高達48%的比例。(2)發論文消費。這是發展消費中興起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調查的200名學生中,有29%的本科生和90%的研究生。在這90%研究生中,每學期費用800-1000元占32%;1000-1500元占6%;1500元以上占15%。(3)找工作消費。大學生為了找工作參加各地大型招聘會和各種考試所花費的報名費、交通住宿費等占據了大學生消費中很大的比例。
(三)大學生消費水平分析
大學生消費水平總體適中、合理,以中低消費為主。調查中42%的同學的消費方式是“能省則省”,40%的同學是“事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500元以下占24%, 500-800 元占47%。由此可見當前大學生大部分消費是現實、合理的。“就整體情況而言,你是如何看待周邊同學當前的消費狀況的?”,調查顯示:沒有人認為過高,20%的同學認為比較高,74%的同學認為比較符合實際,5%的同學認為比較節儉。
二、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及引導
(一) 大學生消費特點
(1) 大學生在消費商品時,吸引他們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價格和質量(即性價比)。調查顯示購買商品時首要考慮因素是價格、質量的同學占83%,注重外形美觀的占12%,注重品牌的僅占5%。這是因為上文提到的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家庭,即使是20%的通過勤工儉學或者兼職獲取生活來源的同學,他們每月可以支配的錢是有限和固定的。時尚(即外形美觀)在我們的調查中,只是位于為大學生消費的第二因素,這說明大學生消費還是理性的,盲目的追求時尚并沒有成為大學生的普遍行為。
(2)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消費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生中,他們用在購買學習資料上花費的比例和用在上網的花費上的比例嚴重失衡。
(3)沒有合理的理財觀念,儲蓄意識淡薄。調查中18%的同學的消費方式是“毫不在乎,想花就花”。在“當你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你基本會有怎樣的安排”的問題上,選擇“沒什么安排,想到用什么就用什么”占40%;5%的同學選擇“馬上去買或馬上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在“你所熱衷的方面,你會不會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錢”,36%的同學選擇“會”。在“你認為自己的理財能力如何”,14%大學生認為較差,無計劃;78%的大學生認為很一般;僅有8%的同學認為自己有較強的理財能力。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黃岡師范學院150名在校大學生,其中男生75名,女生75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本文研究的內容和目的,設立問卷調查表,對我院的大學生隨機發放問卷表150份,回收150份,有效問卷142份,其中男生67份,女生75份,有效率為94.700。運用SPSS16.。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
從可以看出,支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主要是增強體質,這說明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目的非常明顯,消費動機是健康、積極的,這與我國推行的全民健身計劃是相適應的。但體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在從事體育運動時必須掌握體育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時影響我院大學生積極的體育消費動機的主要因素有娛樂休閑、審美、明星效應、從眾與攀比等等。其中娛樂休閑占的比重最大,可見我院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是健康的,而且在審美的影響因素上女生明顯高于男生。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不好因素的影響,像從眾與攀比就占了15.6%,所以對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必須正確地引導。
2.2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水平
體育消費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和體育勞務或服務消費資料的數量,可用價值單位來表示。
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100元至20。元之間,男女平均占75.400,可見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層次。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生活費普遍來自家庭,消費能力受到影響,體育場館數量偏少也限制了大學生的消費。但調查表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能力正逐步提高。
2.3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結構
2.3.1參與類體育消費
主要是指為了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健身訓練、體育健康醫療、體育教育培訓等所支付的各種費用。從表3看出此項消費女生要略高于男生,是由于女生比較樂于參加俱樂部的鍛煉,以求達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2.3.2觀賞類體育消費
主要指為了觀賞運動競賽、體育表演而購買門票的費用,統稱觀賞類體育消費。調查結果顯示此項消費的比例不是很高,這主要還是跟學生的經濟支付水平不高有關系。
2.3.3實物類體育消費
主要指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所消耗的實物產品,如運動服裝、鞋襪、球拍、球等小型體育用品。表3顯示,此項消費男女大學生占體育總消費的比例較大,男生占65.200,女大學生占58.700,男女生差異不大,說明男、女生都樂意花錢購買體育服裝及體育用品進行體育鍛煉與健康投資。
2.3.4精神類體育消費
主要是指大學生為了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或獲取體育賽事、體育明星、名牌球隊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購買的體育書刊、報紙、雜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費。表3顯示,此項消費男女生總體較高,男略高于女,但無顯著性差異。說明當代大學生偏重于運動實踐的鍛煉效果,在講求實惠的同時,也注重對體育知識、體育信息的獲取及知識面的拓寬。
2.4大學生體育消費方式
2.5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頻度與體育消費的關系體育消費水平與積極參與體育的意識關系十分密切。表5的調查結果表明,每周參加3-4次以上體育鍛煉的學生,體育消費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男生占56.7,女生占50.2000說明體育鍛煉已經必不可少,同時體育消費已成為體育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6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2.6.1經濟條件不允許
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靠家庭供給,消費承受力亦隨著家庭的供給的變化而變化。作為大學生經濟上首先滿足基本的生活和學習的需求,然后才會去考慮和承受其他各方面的消費支出。由于各自地域經濟對其體育消費能力的影響,大學生之間體育消費水平不均衡,因此經濟支付能力的大小決定著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實現程度,從而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水平。從表6可以看出此項對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很大,這主要是跟大學生自身的經濟來源有關。
2.6.2體育設施太少
體育設施對大學生提供的體育項目、服務價格、服務環境、服務質量等,是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不可忽視的因素。由于現在學校學生人數大量增加,而學校場地數量有限,場館數量不能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造成學生參加運動的人數下降。從表6可以看出此項對我院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也很高,這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
2.6.3學習任務重
由于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他們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準備考研上,這樣用于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就減少了。對策與建議
(1)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進一步深化“花錢買健康”的消費觀念。
一、永川高校基本情況概述
重慶永川位于重慶市西部地帶,是重慶市政府公布的職教名城,擁有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重慶等十余所高校,高校學生覆蓋率占全區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永川高校學生消費特點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本文特別對永川各高校學生的消費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本次問卷共發放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97份,回收率為97%。經過分析,呈現出許多的特點:
1.生活費區間分析
生活費是指“以月均消費支出為計量單位的大學生在求學期間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貨幣總量”,不包括學費、住宿費、往返家鄉與學校間的交通費方面。目前大學生月消費在500元及以下的學生的比例為22%;月消費在500~1000元的比例為43%;月消費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為35%。可見,大學生月均消費支出水平呈上升態勢,且以相對中等的500~1000元這一區間最為普遍,表現出兩頭低、中間高的狀況。
2.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觀。生活必需品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必要條件。根據對永川高校學生的調查了解,高校學生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觀認識還不夠,他們對生活必需品的認識僅僅表現在:只要自己有吃有住就行,而盲目的最求享樂主義。把對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轉移到享樂上,比如說戀愛、旅游、購物等等方面。他們認為精神消費才是最重要的,物質消費是次要的。可見,大學生對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觀呈現出一種認識缺陷的現象。
3.對品牌消費的意識度。21世紀的大學生思想活躍,善于且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趨于對潮流、時尚和品牌的向往。在調查中,有56%的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喜歡品牌商品,44%熱衷于與其他人一起討論自己感興趣的品牌。與追求時尚消費產生的就是攀比消費,有些大學生虛榮心較強,同處在一個屋檐下的同學都不想自己“矮人一等”。但是由于家庭間經濟實力不同,追求時尚和盲目攀比的消費理念使得有些大學生過度的高消費與實際經濟現狀矛盾深化,導致部分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形成了不良的消費風氣。
4.業余時間分配對消費觀念的影響。作為高校學生的我們,業余時間是相當多的。不少的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去消費、購物,以此來打發自己的業余時間。據問卷統計資料來看,大學生的業余時間分配是不合理的,表現在:盲目利用業余時間去消費、購物、旅游等方面。他們的盲目消費導致每月他們的生活費都超出基本的開支,這使得許多的家長認為大學生活沒有真正的體現其價值意義。可見,大學生業余時間分配對消費觀念呈現出趨向于盲目的認識。
三、永川高校學生消費構成
從該表中可以看出,人際交往和購物費用呈現出一種上升趨勢,住宿和餐飲消費比較趨于穩定。大學生的日常休閑娛樂名目繁多,如上網、唱歌、看電影、茶樓休閑等。據統計,在每月消費的主要項目調查中有48.5%的學生選的是娛樂。知識拓展費用、旅游成為大學生消費的新增長點。首先,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趨向于考證或者考研,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等月均支出為300元以上的學生占了54.6%。其次,旅游似乎成了當前大學生開闊視野、增加閱歷、修養身心的必修課,調查中發現每學期中進行旅游的大學生高達58%。
四、永川高校學生消費行為分析
據問卷統計資料可以看出高校學生的消費動機大部分是出自于對生理需求的消費,占總消費的65%,相對生理需求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所占比重大。這說明高校學生的消費行為還是出自于對生理需求的滿足,既吃、住、行、游、購、娛。但是作為高校大學生的我們也不能忽視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消費,我們應該將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從當代大學生的各方面消費動機考慮,提出科學合理的消費模式。
五、合理平衡和規劃大學生消費結構的建議
高校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消費教育理念的缺位。因此應該把消費教育理念列入不同級別高校的教學計劃,從幼兒教育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本文以永川高校學生消費結構消費與消費行為為例展開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合乎平衡和規劃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的建議:(1)在各高校發放合理消費指南,尋找一些適合學生的工作,讓學生周末參加社會實踐、做兼職或在校勤工儉學,體驗掙錢之艱辛,從而降低過度消費和盲目消費。(2)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高校健康消費的活動專題。(3)各校建立理財咨詢服務,邀請高校知名教授講授理財和消費意見。(4)高校舉辦各項體育運動比賽,既利于學生康體健身,還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學習。(5)組織學生參加政府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考研交流活動以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增加其學習熱情,促進學習消費。(6)各景區實行永川景區通票制,開發適合學生消費水平的旅游產品和紀念品,刺激學生旅游消費需求。(7)各校及景區內可增加適當的休閑娛樂功能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從而減少學生對網絡和購物需求。(8)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盡量減少學生的不合理消費。
總之,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是高校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也是廣大人民群眾討論的一個話題。各高校的學生構成各不相同,其消費觀念也有差異,但呈現出的特點卻大致相同,即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因此,我們應從實際出發,認識到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的誤區,致力于改變不合理消費趨勢,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議,為我國高校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提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郭魯芳.休閑經濟學——休閑消費的經濟分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胡娟.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2:297~300
[3]劉鑫.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分析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論文.2007
[4]趙祥祿.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現狀、原因和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報.2004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3-0289-02
消費不僅僅意味著花錢,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消費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生群體正處于社會化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健康的消費觀影響和制約著其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和行為方式。如何引導現代大學生合理消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新疆高校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特征作為研究對象,對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四所高校的大學生展開調研活動,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總結出新疆高校學生在消費觀念、行為方面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性的對策建議。
一、新疆高校學生消費行為的總體特征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對象的每月生活費在300元~500元的比例占到64.2%,部分貧困學生每月生活費甚至在300元以下,占到7.5%,這兩部分學生占到總體的近72%。其中生活費主要用于伙食費,200元~300元的占到總數的59%,200元以下的占到15.4%。每月購買衣物的花費在100元以下的占到62.7%。上網費50元以下的占到80.6%,電話費50元以下的占到60.7%。有63%的同學認為在購物時要兼顧“實惠與高標”。 在調查中,63%的同學認為“對于大學生而言,正確的消費觀念是合理消費”;58.3%的同學認為合理的消費方式是“事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雖然多數的同學生活費來源主要來自家庭,但是有很多同學已經有了經濟獨立的意識,19.4%的同學生活費主要通過做家教和兼職工作來獲得,21.9%的同學生活費主要通過獎學金獲得。65.5%的同學贊成“勤儉節約完全是一種美德,永遠都不會過時”。
上述數據表明,雖然新疆自解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處于西北邊陲地區,地理位置偏遠,交通落后以及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致使新疆的人均收入與家庭收入水平在全國仍處于相對落后水平,因而由經濟收入水平所決定的消費水平相對也較低,表現在大學生群體中,消費總體上也是“適度消費”。
雖然調查結果顯示在總體上新疆高校學生的總體消費是合理的,趨勢是正常的。但是同時也反映了在實際消費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了其正確的消費觀的形成。
二、新疆高校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
1.攀比消費嚴重。在調查中84.6%的同學在大學期間有一至二部手機,甚至有三至四部手機,手機的功能,外形都是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價格相對比較昂貴。94%的同學擁有手機,72.5%的同學擁有mp3、mp4,10.5%的同學有臺式電腦,16%的同學有筆記本電腦。手機、mp3、電腦成為大學生群體必備的三大件。很多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同學看到宿舍同學、班級同學都有三大件,自己就會千方百計地向家里人要錢,或省吃儉用擠出伙食費來購買其中的一樣、兩樣或全部。由于虛榮心的作祟,吃飯講排場,穿衣講品牌,過生日可以一擲千金,為了所謂的戀愛中的浪漫,可以變賣全部家當,甚至舉債度日。在調查中,有27%的同學每月生活費在500元~1 000元,1%的同學甚至超過了1 000元。由于同學之間的盲目攀比,同學們對自己的期望月消費值非常的高,竟然有同學會不切實際的填寫10 000元。如果這種態勢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只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理財意識差。在問及“你對你的消費支出有沒有記賬的習慣” 時,29%的同學回答“我很少有記賬的習慣”,24.5%的同學回答“我向來沒有記賬的習慣”;24.1%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月的生活費時“沒什么安排,想用什么就買什么”。調查結果顯示,新疆高校部分大學生理財意識較差,在自己所熱衷的方面,有34.3%的同學會控制不住而大肆揮霍。在大學校園里,“月光族”、“負翁”等這類的人群屢見不鮮。往往是“月初還錢,月末借錢”,拆東墻補西墻。對于很大一部分學生而言,財商幾乎等于零。往往是學期開學初時手頭最寬裕,因為剛從家里回來,小有積蓄,花錢沒有節制,也沒有記賬的習慣,可還不到月中,看到癟癟的錢包,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到哪些地方去了。也不敢和家里人說,后面的日子只有借錢度日。等家里再寄來錢,再把這個洞堵上,學期末的時候又是最窮的時候,節衣縮食,終于盼到了回家的那一天。一學期一學期的周而復始。
3.娛樂與人情消費攀升。近幾年,大學生的人情消費占所有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消費主體增大,消費對象增多,消費范圍擴大,消費金額增加,這已成為大學生消費中引人注目的現象,人情消費占整個消費支出的 38.6 %,甚至高于用于學習上的費用。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人們需求的日益旺盛,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建立自己的社交網,金錢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另外社會上關系網意識也時時侵襲著當代大學生,不少人認為只有在消費上做到大方才可以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在大學校園里最流行的人情消費是“請客吃飯”,從過生日、慶佳節到入黨、選班委、評三好、發論文、獲獎學金等等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成為吃飯的理由。不量力而行的人情消費使學生產生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
三、新疆高校不合理消費的原因分析
1.社會因素的影響。新疆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穩定,經濟穩步增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人民先富裕起來,由于經濟寬裕了,因而就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在生意場上,要充排場,要懂人情世故,在其他的行業也是如此,因而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思想侵蝕了部分人群,也使大學生群體受到了侵蝕。當今的大學生生活在開放的校園里,他們可以多渠道的全方位接觸社會,使他們的消費觀出現了偏差。
2.學校因素的影響。對“課堂上,老師對你們是否進行過理財教育”的這一問題的回答上,有56.8%的同學表示偶爾接受過這樣的教育,然而也有32.6%的同學是沒有接受過這樣的教育。學校對于學生的相關教育方面仍存在缺失,很多的學校并沒有將培養學生的“財商”的內容合理的揉入到課程當中去。忽視了各個學科的內在聯系性。不管是必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中都缺乏相關的教育內容。致使很多的大學缺乏合理的指導,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去理財。
3.家庭因素的影響。通過調查反映,58%的家長都不會限制子女的消費;44%的家長則要依據所購買的物品來看,如果不是太奢侈,都會滿足子女的需求;27%的家長從不會對子女的消費行為進行指導和教育;68%的家長也是偶爾教育一下。可見父母的放縱、溺愛也是造成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重要原因。“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影響深遠。由于每個月的生活費很充足,又缺乏父母的監管力度,因而就會造成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
4.自身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首先大學生雖然在年齡上已經成人,但是在心理上仍然很不成熟,好奇心、好勝心都很強。在心理層面有很強的攀比意識、從眾意識;其次大學生社會經驗淺,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再加上獨立自主性差,都是在花父母的錢,不知道賺錢的辛苦。所以在消費方面很容易出現不合理消費。
四、解決新疆高校大學生不良消費的對策
1.社會應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首先通過優化大學生消費的社會環境,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提倡節約風尚,培養全社會合理的消費觀。其次,政府應采取經濟或行政手段,凈化社會風氣,制止不良消費風氣,加強高校周圍環境的治理,取締那些純贏利性的、低品位的文化娛樂場所。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各種媒體要多做正面宣傳和引導,避免過度的宣傳高消費對大學生形成誤導,為大學生進行文明、適度消費營造良好氛圍。
2.發揮高校在消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高校應加強理論層面的教育。倡導合理、適度的消費,反對過度消費,幫助大學生在生活中逐漸成熟發展。高校還要始終進行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可以開設“科學理財”的選修課,或者把“財商教育”納入“兩課”教學內容。有助于他們改正錯誤的消費方式,對他們將來的個人創業及發展都是有幫助的。其次,高校要為學生多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勤工助學活動體驗到自己勞動所得的來之不易,有助于大學生對自己不良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的深刻反省,從而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最后,高校要充分發揮輔導員與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及時對大學生全體的消費行為進行引導,對學生消費心理進行及時反饋。
3.家庭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首先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做出良好的榜樣。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為孩子做出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和不超前消費的良好榜樣,從小就培養他們良好的消費習慣。另外,對于孩子的生活費提供要適度,不能夠過分溺愛,對于孩子的所有要求全部滿足,加強對于他們消費的監督力度。
4.大學生應加強自身教育。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但是作為祖國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一定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不能在吃、穿、用等表層上你攀我比,而是要在學習、工作、交際等方面比。當前社會需要有知識,有能力全面的人才,所以必須樹立良好的學習意識,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為自己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家庭條件如何,大學生都應從思想上擯棄依賴性,多參加社會實踐,逐步學會自力更生,要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謀取幸福,在校園里就開始磨礪自己的意志。
參考文獻:
[1] 徐萍.消費心理學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 盧嘉瑞,呂志敏,等.消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彭華民.消費社會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
[4] 王寧.消費社會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5] 陳勇,黃嬙.消費活動倫理意蘊探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6] 劉金平,王金娥.消費心理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縱觀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歷程,從時間緯度上來看歷史并不久遠,高等職業教育自19世紀80年代初興起,此為其發展的初期階段,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和社會對高職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高職教育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持續蓬勃發展時期,無論是高職院校的數量還是在校學生的人數,皆與普通高校旗鼓相當,由此便誕生了一個龐大的帶有明顯高職特色的大學生體育消費群體。在此形勢下,調查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探討*市高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各種外顯及內隱的體育消費特質,勢必將對高職院校的學校體育改革,以及對未來*市體育消費市場發展趨勢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市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在實際調研過程中,采用隨機非概率抽樣抽取了*第二工業大學、*金融學院、*立信會計學院以及*思博職業技術學院4所高職院校作為樣本進行調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發表的有關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論文和出版的著作,歸納總結相關經驗。
(2)問卷調查法。本文依據研究目的設計了*市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調查問卷,根據不同場所,進行了抽樣調查,抽樣范圍包括*第二工業大學、*金融學院、*立信會計學院,以及*思博職業技術學院4所高職院校,共隨機現場發放調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問卷590份,回收有效率96.7%,發得到隨機樣本。
(3)數理統計法。運用計算機軟件SPSS對數據進行錄入。
三、*市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
1.高校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性別特征
性別不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時也是人的基本社會特征之一。不同性別的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的行為也迥然各異,具體到體育消費領域,性別對男性與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顯然亦存在諸多差異。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大學生在付諸體育消費行為時,男生有402人,占樣本總數的68.1%;女生有188人,占樣本總數的31.9%。這些統計數據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人數男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對比女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更加積極活躍。
2.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觀念及體育消費動機
通俗來說,消費觀念是人們對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導思想和態度以及對商品價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費者主體在進行或準備進行消費活動時對消費對象、消費行為方式、消費過程、消費趨勢的總體認識評價與價值判斷。消費觀念一經形成,會顯著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而消費動機則是消費者為了實現消費的目的而進行行動的原因,消費者的行為是受動機支配的,動機是消費者的內在過程,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表現。因此,在對目標群體體育消費行為調研時,消費觀念和消費動機是應用最廣的兩項指數,幾乎無一例外,調研者推測某群體的體育消費行為時總是要了解其消費觀念和動機。根據數據統計結果,被調查的4所高職院校大學生對體育消費呈積極肯定的態度,所占比例高達79.3%,僅有9.2%的學生不贊同體育消費,另有11.5%的學生表示中立態度。同時,在調查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時發現,大學生對此項問題的回答雖然較為分散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但主要消費動機依次為強身健體、豐富業余生活和增加人際交往,三者分別占樣本總數的41.5%、15.3%和11.2%。這充分說明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在進行體育消費時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強身健體,在這一點上他們達成了共識。究其原因可能與高職院校特殊教育培養目標有關,1998年2月16日,國家教委印發的《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原則意見》:“職業教育要培養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此種教育培養模式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需更注重體能素質的培養,從而導致大學生在選擇體育消費項目過程中會較多的考慮其是否具備強身健體的功能。
3.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
體育消費結構一般分為實物型體育消費和娛樂型體育消費。據統計資料顯示,*市高職院校大學生實物型的體育消費主要包括體育服裝、運動鞋襪、體育音像產品,以及體育報刊等產品,實物型體育支出占據了高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絕大部分,構成了目前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的“主流”。同時在被調查的4所高職院校中,通過對男女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進行比較發現,性別差異對男女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未呈現顯著性差異(P=0.369),表明在進行實物型體育消費時,男女生體育消費結構的差異程度不大。從訪談情況看,大多數高職大學生表示假如他們選擇某項自己喜歡的收費體育項目進行體育消費時,為保證更好地掌握所授體育技能,將會相應的購買所需體育設備。比如*第二工業大學在校大學生在報名參加跆拳道社之前,會以個別購買或團購的形式預購跆拳道服和相關的訓練器具。顯而易見,為保障參與體育活動,一些實物型的體育消費品已經自然而然的成為高職大學生體育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實物型體育支出占據其體育消費主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經過進一步的追蹤調查與統計分析,發現*市高職大學生的娛樂型體育消費能力偏低,對娛樂型體育消費的支出大多局限于現場觀賞各類體育比賽的門票和業余時間參加各種體育項目培訓費用等,并且男女生的娛樂型體育消費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男生在娛樂型體育消費能力上大大優于女生。這些數據說明娛樂型體育消費在*市高職院校大學生中所占比例較低,需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娛樂型體育消費水平。
4.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水平
體育消費水平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體育物質產品和勞務產品的數量,它從量的方面反映個人體育消費在某一時間的水平。從調查結果看,*市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年均體育消費金額在600元~1000元之間的占總人數的19.5%,10*元~2000元之間的占消費總人數的32.3%,20*元~3000元之間的占消費總人數的11.2%,而600元以下、40*元~5000元之間,以及5000元以上的僅占消費總人數的3.7%,從數據中得知,高職大學生的年均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600元~2000元之間,其中居于10*元~2000元之間的最多。這說明*市高職院校大學生年均體育消費水平較高,對大學生體育消費市場的商家而言,充滿了巨大的商機。
5.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項目
根據訪問調查,*市高職院校大學生選擇體育活動的項目中,多數青睞球類和健美類項目的體育健身活動。其中男生參與的體育項目按選擇人數的多寡依次為:足球、籃球、羽毛球、網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別是:瑜珈、體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網球等。在選擇這些項目進行體育活動時,由于身在學校的學生可以免費使用學校的體育場地和器材,加之學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也能學到較多體育技術技能,因此高職院校大學生在發生體育消費行為時,主要體現利用業余或假期時間在校外的諸多社會經營場所的體育消費行為,例如,在收費場所打羽毛球、籃球,以及跆拳道訓練等等,而在學校進行體育項目消費亦僅限于不滿足體育課獲得的體育信息量,或者本校不開設此項體育課程,學生轉而借助學校體育設施并聘請體育人才以實施收費的形式進行體育健身。此種體育消費方式構成了校內高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部分。這有力佐證了高職院校大學生雖然體育消費項目種類繁多,但校內體育消費意識薄弱的事實。
四、結論
第一,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人數男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對比女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更加積極活躍,這一結果與現場訪問調查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