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3 09:45: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論文

篇(1)

【1】閻石.數字電子技術(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孝儉、鄧勝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指導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3】唐亞楠.數字電子技術同步輔導: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

【4】邱關源.電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華成英、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

[1]《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伍時和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2]《一種電子密碼鎖的實現》,楊茂濤主編,福建電腦2004

[3]《數字電路邏輯設計》(第二版),王硫銀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555時基電路原理、設計與應用》,葉桂娟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

[5]《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閻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新型電子密碼鎖的設計》,李明喜主編,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4

[7]《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五版),康華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8]《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童詩白華成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9]《電子線路設計·實驗·測試》(第三版),謝自美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參考文獻

[1]周潤景張麗娜丁莉.基于PROTEUS的電路及單片機設計與仿真(第二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9.12

[2]李朝清.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三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6.12

[3]周興華.手把手教你學單片機.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6.12

[4]張文利.微機原理及單片機接口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7

參考文獻

[1].閻石數字電路技術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模擬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類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1].課程涉及半導體基礎、放大器、反饋、信號的產生及處理等多方面內容,要求學生有較扎實的電路分析基礎和物理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開課時間一般是在大二上學期,此時學生對專業尚迷茫,加之課程的強理論和工程實踐性,使課程教學推進困難.因此,在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下,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轉聽講為互動交流;如何直觀地傳授模電課程,為學生今后的專業發展打下基礎等,一直是教師探討的問題.本文針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專業相關活動的舉辦到應用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1教學現狀分析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反映模擬電子技術學習普遍存在幾個問題:(1)學生對電子類從業應具備的技能比較迷茫,不清楚模擬電子技術與后續相關課程的聯系;(2)課程理論性強,學生學習時相對被動,以聽為主,無法與教師討論,枯燥乏味時直接放棄;(3)由于電路基礎和物理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學習半導體基礎如二極管、三極管時,過半學生對非線性器件的特性不能理解,造成后續章節如二極管的穩壓原理、三極管的放大原理等學習效果不佳,以致于進入惡性循環.究其原因:(1)學生對專業的從業方向不了解,不能把握應用的學習目的;(2)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較難,理論推導多,大部分教材較為深入;(3)模擬電路涉及到了非線性器件的應用,要在掌握器件特性的基礎上學習電路,對學生來說確實較難.為了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把握學習課程的目的,發揮主觀能動性[2],扭轉“我聽老師講”為“我跟老師切磋”的互動交流模式.一方面,學生得以學以致用,另一方面,督促教師改變“依書教書”的習慣,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如此循環,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教風,提高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因此,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進行了改革探索.

2教學改革思路

在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你教我學”的局面,結合專業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包括:(1)開展“精英講壇”,邀請企業界精英人士分享創新創業或者職業發展歷程,為學生帶來從業方向的指導,系統把握專業學習的目標;(2)與企業聯合形成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到企業短期學習,認識專業的分工合作、部門設置和崗位職能等,系統上認知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3)組建校園小家電義務維修隊,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結合,學習系統的模塊布局,認識二極管、三極管及放大器等的應用,切身感受電路就在生活中;(4)發揮學院科技協會的帶頭作用,定時舉辦科技節,宣傳參加競賽的重要性,并定期舉辦焊接、院級電子設計/挑戰杯等賽事,組建種子隊,備戰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提出一條以應用為基本出發點,以科技競賽、實踐項目為引導,實現教學互動的良好局面的教改思路.

2.1應用是基本出發點

電子技術應用在海陸空無孔不入,小到生活中可見的手機家電,大到航天船舶,更深入的是物聯網智能時代[3].作為電子信息類的學生,不僅是既有領域的繼承者,更是未來領域的開拓者.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就是使學生獲取入門鑰匙.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給出的是基本單元電路的原理和參數處理過程,缺乏系統的功能應用[4-5].學以用為先,結合多年的工程經驗,以直流電源系統[6]為例(見圖1),系統地給學生展示電子技術的應用.該系統用來產生1.2~5V的直流電壓源,輸出電流為1A.系統涵蓋了模擬電子技術的大部分內容,包括差分放大電路(EA)、低通濾波(typII)、比較器(PWM)和互補輸出級(MP&MN)等.在講述相應的課程內容時,結合模塊電路在系統中的功能進行講解,并結合EDA工具[7](如Multisim等),仿真給出模塊的輸入輸出波形,使得模塊功能可觀可測.講述差分放大時,讓學生設計差分電路(見圖2a),涉及到了器件的對稱性和電流源的設計;當講述集成運放時,以低通濾波器(見圖2b)和比較器(見圖2c)為例,讓學生明白集成運放線性和非線性應用的區別;當講述功放時,引入互補輸出級(見圖2d),讓學生明白功放管的工作原理、極限參數的依據,順帶地復習了大功率管的相關參數及器件選擇;當講述反饋時,以系統的電源穩定輸出調節,讓學生直觀地明白反饋的自我調節原理;從整個系統的實現,學生可以了解到直流電源的產生和輸送原理.因此,從應用的角度,全局把握系統功能,分化模塊作用,直觀上明白所學基本單元的用處.

2.2科技競賽、實踐項目是引導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實現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8-10].從完善模擬電子技術“理論課——實驗課——實訓課”的課程設置到開放創新創業實驗室,讓感興趣、想做事的學生能切實地將想法實現;從舉辦焊接大賽、院級電子設計大賽到組織學生參加省級或全國電子設計大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項目制作,真切體會所學得以所用的成就感;和企業聯合建立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假期、畢業實習機會,從實戰項目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如器件識別、器件使用、測試方法和設計過程等,學會做事的基本流程,從項目管理上學會把握進度,責任落實到人.以2016年校電子設計大賽的賽題“簡易信號發生器的設計”為例,來說明學生如何在賽事引導下實現專業知識的應用.題目的要求是產生一個頻率、幅度可調的信號發生器,包括三角波、方波和正弦波.從開題到作品上交,為期3天,成果需包括實物和論文以及現場答辯,學生以3人一組,分工合作.題不難,但是時間短,需要學生平時對專業知識的把握以及如何應用有個較清晰的思路.結合專業知識以及平常所教,學生需對題目進行仔細分析之后,通過文獻查閱,方案比較,然后選購器材、焊板調試,并根據結果做出論文以及答辯PPT.其中獲獎學生的信號發生器方案見圖3.該方案涉及到了集成運放的應用及反饋原理,包括積分電路(方波到三角波的變換)、正反饋振蕩(方波的產生)以及帶通濾波(方波到正弦波的變換),融合了模電的基本知識.通過該方案的仿真和調試,以及論文和答辯的理論闡述,相信學生對模擬電子技術的相關應用可以更直觀、更身有體會.學生疲于學習,很多時候源于沒有成就感.從應用出發,加之科技競賽、實踐項目的引導,學生能夠獲得階段性的成就感,樹立專業學習的信心,從而有了和教師討論和溝通的驅動力.學生向教師求知,而非教師在灌輸,這樣的良好互動局面,是學生熱情學習的環境.

3結語

結合多年的工程經驗,將應用帶入教學中,同時將從業方向信息與學生分享,并鼓勵學生在課程設計時,不用局限于題目,只要有新想法,都可以拿來實現.每次的實現都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厚積薄發,就可以在以后的競賽中更有實現作品的能力.該教學方法在學生的反應中收效很好,真切體現出學生是為了探索和解惑而學習,而非為了應付學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1]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本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趙益波,孫心宇,張秀再,等.模擬電子線路平臺課程中創新教學改革[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1):92-94

[3]劉愛,汪瑞雪.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2):177-180

[4]盧翠珍,陸冬妹.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旬刊,2016(7):64-65

[5]張增林.探究《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4(31):162-162

[6]邵宇鋒.同步降壓型DC-DC變換器設計與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4

[7]曳永芳,杜啟高,景彥君,等.EDA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5):12-14

[8]王琨,劉大茂.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模擬電子電路教改初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14(3):135-137

篇(3)

1.引言

地方技校是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定位與教學實踐對于模擬電子技術實習的培養具有基礎性作用。而模擬電子技術實習的存在形式則是很高水準的,模擬電子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水準的教師隊伍,而目前模擬電子技術專業師資大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很難擺脫坐而論道的舊框。

2.技校模擬電子技術實習的教學實踐存在問題

2.1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脫節

模擬電子技術專業是一個應用性極強的專業,但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講授大多是照本宣科,他們不了解模擬電子技術學的前沿知識,更不能通過自己的實踐經歷讓學生學到應用型的知識,這極大的影響了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生搬硬套,只講理論,沒有與理論學習相配套的完整的實踐,講解內容枯燥乏味,應用性不強,這也極大的影響了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比如我們第三學期的課程模擬電子技術實習學,模擬電子技術實習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通過系統的模擬電子技術實習理論和實務的學習,讓我們能掌握模擬電子技術實習的基本原理和實務,然而教學中這門課程并沒有設置公關實習環節,因而做不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2.2師資力量薄弱

技校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就我們學校情況看來,師資隊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實踐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與動手能力結構分布不合理。職業教育的實踐具有靈活性和系統性,大多數模擬電子技術專業教師沒有受過正式和系統的專業培訓。二是實踐教師缺少培訓機會。在平時實踐教學中不了解行業發展中出現的新的技能,知識難以更新、技能難以提高。三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缺乏有效措施。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是既具有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能力,并具有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的能力的人員。同時,本專業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只有3、4個,且專業教師大多沒有經過系統扎實的模擬電子技術學理論的學習,也沒有任何模擬電子技術職業的從業經歷。

3.技校模擬電子技術實習的教學實踐與創新對策

3.1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篇(4)

 

電子中的概念是反映電子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是電子技術事實的抽象。它不僅是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構成電子技術規律和公式的理論基礎。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的過程,其實是在不斷地建立電子技術概念的過程。因此概念教學是學生學好電子技術的基礎,更是學好電子技術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運用好高中電子技術概念呢,從實際教學的經驗中體會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學的效果。

1、聯系、聯想記憶法

電子技術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電場、電力線,磁場、磁力線,電場、磁場看不到但卻實存在(可以利用實驗證明),而電力線和磁力線不存在為了分析問題方便而畫出來的(可以看到)。利用電力線或磁力線的方向表示電場或磁場的方向概念現象,利用電力線或磁力線的疏密來表示電場或磁場的強弱。

半導體中載流子的運動也是如此:一般我們看不到,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電子畫出來。空穴帶正電荷,自由電子帶負電荷,主要靠空穴導電的半導體稱為空穴型半導體或P型半導體;主要靠自由電子導電的半導體稱為電子型半導體或稱為N型半導體。空穴通常用圓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電子帶負電N就可以想成三個負號。通過總結空穴、電子,P型半導體、N型半導體就比較容易記了。

2、教學實驗演示法

電子技術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施概念教學時,演示實驗法往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一個生動的演示實驗,可創設一種良好的電子技術環境,提供給學生鮮明具體的感性認識,再通過引導學生對現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學,用直流電源和單向半波整流電路演示,讓學生體會到外加電源的正極接二極管的正極,電源的負極接二極管的負極,二極管受正電壓,二極管導通,電路中通過大的電流IF;反之外加電源的正極接二極管的負極,電源負極接二極管的正極,電路中幾乎無電流通過。從而揭示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

3、電教圖象剖析法

有些高中電子技術概念,無法實驗演示也無法從生活中體驗。如PN結的形成,空穴和電子的擴散運動、漂移運動等論文開題報告范例。可以用圖象、電教手段(如FLASH動畫)展示給學生觀看。電子技術圖象通過培養學生的直覺,從而培養學生的高層次的形象思維能力,建立起電子技術概念的情景;電教手段能以生動、形象、鮮明的動畫效果,模擬再現一些電子技術過程,學生通過觀看、思考,就會自覺地在頭腦中形成建立電子技術概念的情景。這種方法符合“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基本認識規律,是現代教學中提高概念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

4、興趣引導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際生活,生產實踐及現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電子技術現象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如對放大概念的認識概念現象,以門鈴的工作過程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極管時接好電源和音樂片,門鈴發聲,聲音很小只能在耳邊才能聽到;接著接好電源、音樂片,門鈴發聲,聲音比較大,整個班都可以聽到。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門鈴發出聲響的明顯變化的現象。說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過學生對“放大”現象切身的體會來理解掌握這一概念。利用振蕩電路組成的閃光燈電路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電路的分析對知識的掌握。

5、循序漸進法

循序漸進,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是實際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復習已掌握的電子技術概念,并對此概念加以擴展,延伸,或使其內涵、外延發生變化從而得到新的概念。

如:二極管的“單向導電”和二極管“整流”。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利用其特性組成相應的整流電路,接在交流電路中就可實現“整流”。利用三極管的放大作用,給三極管加上合適的偏置,搭接相應的電路就可實現“放大”。

篇(5)

據調研,目前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所開設的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實訓內容包括:收音機組裝與焊接、數字電子鐘的裝配、直流穩壓電源及聲光控延時開關等,這些項目涉及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僅包括模擬電子或數字電子,且電路比較簡單,已經不太適用本課程的實訓。我校開設的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實訓內容以收音機組裝與焊接為主,該實訓內容雖然成熟,且在我校使用多年。然而,收音機套件元件以模擬電子元件為主,不包含數字電子元件,越來越集成化,以致所使用的電子元器件越來越少,已不適用于我校現在的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實訓教學。因此,本論文致力于尋找新的實訓內容,包括模擬電子和數字電子電路的所有知識點,以便提高學生電子技術基礎的綜合水平。

2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包括的知識點匯總

2.1模擬電子技術部分

分立元件:二極管、三極管(晶體管)、場效應管、晶閘管等。集成元件:集成運算放大器、晶振、三端集成穩壓管等。常用電路:三極管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振蕩電路、直流穩壓電源等。

2.2數字電子技術部分

集成元件:各種集成芯片(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與或非門、同或門、異或門、加法器、編碼器、譯碼器、數值比較器、數據選擇器、RS觸發器、D觸發器、JK觸發器、T觸發器、計數器、寄存器等)。常用電路:組合邏輯電路(無記憶功能)和時序邏輯電路(有記憶功能)。

3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實訓項目的改革

根據以上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所包括的知識點,查找到比較更切合實訓要求的實訓內容即數字溫度計[1]。數字溫度計主要由溫度檢測電路、信號放大電路、V/F變換電路、頻率測量電路、超溫告警電路和電源電路所組成。框圖中各部分電路簡介:溫度檢測電路:溫度檢測電路主要由并聯式穩壓器、電橋和差分放大器組成。信號放大電路:同相比例運算放大器,主要有2個作用,其一是用于將上一級的信號進行同相放大,其二是調整因元件參數偏差引起的測量誤差。V/F變換電路:電壓頻率轉換電路。計數譯碼顯示電路:設有鎖存器、七段顯示譯碼器和輸出驅動電路,顯示選用3只七段LED數碼管。門控電路:采用V/F轉換器進行A/D轉換,就應該對V/F轉換器輸出的頻率在固定時間內進行計數,當門控信號為高電平時,計數器允許計數,當門控電路變化為低電平時,計數器禁止計數。以上電路中包括了電子技術基礎中大部分的常用分立元件、集成芯片及電路,學生可以通過對元件的檢測進一步熟悉各種分立元件,在整個電子線路的分析中,學生通過分模塊進行分析,掌握分析電路的方法和產品的調試。因此,數字溫度計符合本實訓項目內容改革需要。

篇(6)

作者簡介:孟瑋(1982-),女,河北邯鄲人,軍械工程學院無人機工程系,講師;李愛華(1982-),女,河北唐山人,軍械工程學院無人機工程系,講師。(河北 石家莊 050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軍械工程學院“信息化條件下電類課程中學員創新能力培養研究”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jx1x12w3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5-0080-03

在信息時代大背景下,社會知識總量增長迅速,知識更新速度飛快,快速準確海量先進所需信息的獲取能力成為信息時代人類所需的基本素質。因此,培養具有良好信息素質的學員是當前院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電類專業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具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是學習基本模擬電子器件、電子電路及電子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的專業基礎課程,為學員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培養學員分析和設計模擬電子系統能力,提高其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信息化能力培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筆者以學員信息素質培養為導向,積極研究探索“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方法與途徑,借助豐富信息資源,應用多樣教學模式,實施多種考核措施,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發揮學員主體地位,培養學員的信息素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信息素質內涵

信息素質(information literacy)是指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質。[1]信息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培養學員利用信息的意識及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大學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激發并提高大學生的信息能力。

二、“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學員培養現狀分析

第一,學員學習被動。傳統學習中教員主導教學,學員被動接受。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對學員培養目標的轉變,雖然“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課堂授課已經逐漸由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教學模式轉變,同時為了提高學員的課堂積極性,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學員的實踐能力,授課中采用了多媒體課件、Flas、軟件仿真等多樣的課堂呈現形式。盡管采用了多樣化教學模式和信息化教學形式,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仍然主要采用教員講解、教員操作、教員演示的方式,學員只是被動地接受新模式的成果,并沒有真正地處于學習的主導地位。

第二,課程的考核模式單一。目前考核主要以卷面成績作為評價學員學習好壞的指標。雖然新課程標準的制訂已經將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的占分比由80%和20%調整為70%和30%,但是這種評價的模式依然以模式化的題型作為考試的重點,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員只會做題,缺乏實踐能力,不能夠鍛煉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信息化資源的利用率低。軍械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擁有豐富的圖書信息資源和網絡環境,盡管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但是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意識到資源的重要性,對資源的利用率低,導致資源浪費。

三、學員信息素質培養方法及途徑

從學員主導地位、課程考核方式、信息資源獲取等學習現狀分析看出,目前教學形式對學員信息素質的培養重視還遠遠不夠。因此,為了培養學員分辨信息、獲取信息和綜合利用信息等信息能力,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探索。

1.多樣教學模式應用

對于目前學員處于被動學習地位的情況,調整課堂授課模式,使學員向主導地位轉化,具備自主解決問題和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學習過程中可以引入討論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模式等不同的開放式教學模式。[2]

(1)討論教學模式。采用分析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問題,討論模式重視的是討論的過程而不是問題的最終結果。比如:針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基本放大電路和多級放大電路的學習,可以引入討論模式。

問題提出:基本放大電路如圖1(a) 、圖1(b)所示,設圖1(a)電路為Ⅰ,圖1(b)電路為Ⅱ,由電路Ⅰ、Ⅱ組成的多級放大電路如圖1(c)、圖1(d)所示。討論哪個電路輸入電阻大,哪個電路電壓的源電壓放大倍數大,這兩種電路適用于什么情況。

討論模式:分組討論,討論和陳述時間設定為15分鐘,給出問題的答案及分析思路。

該形式的應用具有以下優點:使學員深入掌握了各種基本放大電路的特點;使學員了解基本電路組合后電路性能的變化;將基礎的理論問題實踐化,培養學員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交流過程中實現信息互換,培養學員綜合獲取信息的素質;培養學員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鍛煉了學員的動手能力,還利于對教學中概念、原理、現象的理解,也利于學員探究意識的形成。[3]以往“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學習中,已經將Multisim軟件仿真作為一種實踐方式在課堂上引入,該軟件仿真功能強大,可實現元器件編輯、電路圖繪制、電路工作狀況測試、電路特性分析等功能,而且硬件要求不高,只需要配備計算機,并安裝軟件即可。經過嘗試性的引入,這種實踐方法在課堂上也得到了學員的認可,但是以往仿真軟件的應用都是以驗證性的形式出現,而且都是以教員課堂演示的形式體現,沒有充分鍛煉學員應用仿真軟件的能力,以及自主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后續課程學習中,可以將實踐的主要權交給學員,教員提出大問題,學員利用課余時間,獨立設計電路,分析電路,理解電路變化對輸出結果的影響,從仿真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基本放大電路失真部分的學習,可以交由學員自主構造簡單的電路,通過調整各個元件及參數,觀察電路輸出結果的變化,理解電路元件參數變化對放大電路失真的影響。這種軟件實踐形式的應用具有以下優點:使學員深刻理解電路不同參數變化對輸出結果的影響;掌握了Multisim仿真軟件的應用;在仿真軟件的應用過程中培養學員信息資源的利用能力。

2.多種考核措施實施

現行的考核內容主要局限于教材、課堂筆記、教員劃定的重點等,缺乏對學員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考核;現行的考核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局限于閉卷考試和學員作業完成情況,導致成績反應的結果具有片面性。針對以上情況,要對現有的考核措施進行改革。在考試內容上,要樹立適應信息化素質培養,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減少記憶型基礎知識和單個知識技能的考核,增加知識體系的考核和實踐應用以及創新型、信息化知識的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可以根據課程本身的特點,采用多樣的考核方式,引入答辯,撰寫專題報告,實踐操作,撰寫學術論文等。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考核內容上除了重點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核,側重點要放在對功能性電路的分析和設計上。根據目前現有的情況,可以輔助以選題設計電路等方式進行考核。比如可以設計以下考核內容和方式。

考核內容:針對目前火災等危險情況頻繁發生的狀況,設計檢測報警電路。[4]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

呈現形式:電路設計圖1份;Multisilm軟件仿真結果1份;設計報告1份。

該形式的應用具有以下優點:使學員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了解電路的實際應用;鍛煉學員綜合電路的設計能力;鍛煉學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員掌握Mutisilm等仿真軟件的應用;培養學員查找資料等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培養學員創新性思維的綜合信息運用能力;鍛煉學員撰寫論文、設計報告的能力。

3.豐富信息資源的利用

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教育資源以多媒體、互聯網、圖書館資源等多種信息化方式展現,信息資源呈現出范圍廣、形式多、資源豐富的特點。由于信息資源,特別是網絡資源缺乏統一的管理和科學的評估機制,所以能夠合理充分地利用信息資源,對學員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顯著的作用。要培養學員獲取信息、分辨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學員能夠從各種途徑中獲得實用性、全面性、準確性、權威性、新穎性、獨特性的信息資源。[5]

(1)圖書館資源利用。高校擁有豐富、海量、獨立的圖書館資源,比如我院圖書館館藏文獻達58萬余冊,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完備,包含各類數據庫40余個。但是大部分學員并沒有意識到圖書資源和數據庫資源的重要性,造成了資源的隱性浪費,為了培養學員的信息素養,教員可以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員運用圖書館資源。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學習方法,比如說采用“工程近似法”,為簡化分析問題過程,將非線性模型等效線性化分析。這些新方法是學員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的,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單獨地依靠課本不能深入掌握問題,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員可以推薦學員自主選擇課程相關的書籍和文獻資料進行輔助學習。另外,對于一些關鍵電路的學習,可以提倡學員采用圖書館的期刊檢索系統檢索相關論文資料等,積極汲取其他學習思路。同時,可以鼓勵學員在學習理解的基礎上,以論文的方式發表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新想法和新思想。

(2)網絡資源利用。網絡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方式,具有及時性、動態性、開放性及共享性的特點,是學員自主學習的一種途徑。針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特點,利用網絡平臺建設網絡課程。網絡課程的建立要具有針對性,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需要教員提供專業的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學員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效果和能力,有目的性地選擇學習的內容。為了更充分地體現網絡課程學習的優勢,可以將單向的網絡學習轉換成雙向的網絡學習,建立網上交流平臺和公共電子郵箱,引入評價與反饋。[6]學員在網絡課程學習中發現了問題,或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建議或意見,都可以與教員直接進行交流;同樣,教員對學員的學習要求和建議也可以通過該方式進行反饋。

另外,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學員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疑問,教員可以鼓勵學員應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通過加入網上各種學習論壇,答疑解惑,交流經驗。考慮到網絡信息資源的良莠不齊,學員在運用網絡的過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分辨能力。

學習過程中豐富信息資源的應用具有以下的優點:輔助學員更深入的理解課程學習的內容;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員分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員獲取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四、結論

學員的信息素質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意識到信息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學員的信息素質,培養學員的信息能力,培育出一批能夠適應新形勢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范全青,崔德文,郭維真.基于大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文檢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2,(28):53-55.

[2]方林佑.虛擬教學共同體——大學教學模式的新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3,(1):43-45.

[3]楊孝,李朝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12,(4):25-26.

篇(7)

中圖分類號:TN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2-0058-02一、引言

數字電子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其實驗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實驗課程,擔負著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任,在專業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由于原先的培養計劃是將三大電路即《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的實驗作為一門課程——《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放在第五學期開課,和該課程不同步,實驗教學效果不甚良好。實驗內容主要以演示性、驗證性為主,為做實驗而實驗,學生興趣不濃,學習被動,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開發和培養。

為此,近兩年來在學院和系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對數字電子技術實踐教學進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主要是建立開放性實驗室、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實施辦法的改革。

二、建設開放性實驗室

開放性實驗室是高等學校從事實驗教學或科學研究、生產試驗、技術開發的教學或科研實體。我們根據電子、信息類專業的特點建設了電子技術創新實驗室,包括線路板制板室、電子產品制作室和調試室,主要設備有計算機、示波器、信號發生器、電源、仿真器等。該實驗室的建立、運行和實施,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

基于開放性實驗室,我們構建了《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調整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與課堂教學同步進行,并精選實驗教學內容。實驗內容以基礎實驗、設計性實驗為主,基礎實驗是初學者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結合不可缺少的入門教學環節,設計性實驗是理論與實踐相結的進一步深化。其次強化專周課程設計,在設計性的要求上,改變傳統的一個班級用一個單一的設計題目的方式,采用給定幾個題目,由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設計,并且同一題目也要求每個學生的設計有不一樣的地方。例如:設計數字頻率計都要用到計數器,但每個學生在選用計數器的芯片型號就可不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就要求學生獨立查閱資料,提出設計電路,合理選擇所需器件,最后安裝調試,測試電路指標,并完成實驗報告。另外,鼓勵學生自主命題,自主創新,只要達到本課程設計的要求就可以,對完成出色的學生給予加分等。第三,在理論課堂教學中引入仿真軟件,對各類芯片的功能進行演示,并要求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電腦進行各類電路的仿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第四,構建立體化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教學資源,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手段,利用開放性實驗室,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院的學生科研和開放性項目的科技創新活動。

四、實踐教學的實施

1.實踐教學安排。根據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計劃,制定出相應的實驗教學計劃,實驗課時數為21學時,占總課時75學時的28%,共安排7個實驗,分別為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與非門的測試、組合邏輯電路、集成觸發器、計數、譯碼、顯示電路、555集成定時器和籃球競賽24秒定時電路。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安排在第二學期,在模擬電子技術之前,和電路分析同時開設,是我們學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本專業的硬件電路實驗,所以第一個實驗安排了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

專周課程設計采用一人一組,安排在第四學期,共34學時,實驗1~8每次安排4學時,實驗9安排2學時,共計34學時,每周安排兩次實驗,連續5周完成。結合模擬電子技術設計并制作一個完整的電路作品。

仿真實驗和實驗室開放性項目主要安排在課外,由教師提供Proteus仿真指導書和電子產品指導書,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課余時間自己主動完成。

2.實踐教學要求。除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實驗中心的實驗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外,在實驗課上先進行講解、示范,然后要求學生獨立實驗、獨立調試、獨立驗證。教師以啟發、引導為主,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在做好基礎實驗后,再對思考題或自己設計問題進行實驗;對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強調聯系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而對實驗能力較差的學生,鼓勵他們獨立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實驗興趣。

專周課程設計要求學生通過一個完整電子系統——如數控電壓源的裝配和調試,培養學生電路焊接、裝配、調試和測量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并掌握該電路的基本原理。本課程嚴格執行預習檢查制度,凡預習未通過者不得參加實驗。三次及以上未參加實驗者無資格參加驗收考核。

在開放性實驗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課外時間制作電子產品,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教師提供相應的專業指導。另外由教師申報學院開放性項目立項,根據“關于開展甌江學院實驗室開放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填寫《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實驗室開放項目申請書》,內容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基礎和特點,是實驗課內必做實驗項目的延續和提高,合理安排開放項目的內容和難度。學院對項目的立項、經費資助、實施過程管理、教師工作量補貼、驗收等環節都有明確的規定。實驗室開放項目的立項有利于科技創新與競賽項目的培育,有利于學生申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項目的培育,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實踐指導書。由于該實驗課程國內外優秀教材較多,基礎實驗的實驗指導書選用經典的國家優秀教材——陳大欽主編的《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第三版。我們根據實驗內容和要求,每個實驗制作相應的教學PPT,實驗后,要求學生認真撰寫實驗報告。

專周課程設計的指導書由教師自編。包括課程介紹和制作任務說明,課程介紹由課程簡介、課程教學實施、課程成績評定、綜合實驗報告或論文格式及要求等部分組成。制作任務說明由實訓任務和要求,實訓目的、各單元任務內容以及有關參考資料等組成。

教師在課堂理論教學時,為了更好地理解一些中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和作用,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對部分芯片或電路進行仿真演示,使學生通過感官認識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Proteus、Mutisim仿真電路,形成仿真實驗指導書,提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自己電腦里學習。

電子產品指導書由教師自編,共約20個電子產品制作指導,如數字頻率計、數字電子鐘、數字電子稱、紅外數字轉數表、超聲波測距儀等,每個產品制作指導包括設計要求、設計提示、設計參考電路、元器件清單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電路,利用課余時間在開放性實驗室制作。

4.實踐成績評定。實驗成績由平時實驗成績、實驗報告成績組成,為了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各項成績所占比例分別為平時成績占50%,主要由出勤率、實驗態度、實驗操作規范和實驗成功率等內容組成。實驗報告成績占50%,成績依據學生實驗記錄、實驗內容完成情況及實驗報告質量等情況。實驗成績總分100分以20%計入本課程成績。

專周課程設計將通過嚴格驗收考核對學生實訓效果進行等級通過認定。等級通過認定包括驗收和考核兩個環節,實驗完成后進行作品驗收,通過驗收后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則可以參加成績評定。對未通過驗收的將可以參加兩周—次的多次驗收,連續2次仍未通過驗收,原制作電路作品收回,再重新自行安排時間重做,并參加多次驗收。學期結束還未通過驗收的為不及格。對未通過考核的將可以參加兩周后補考,補考未通過的為不及格。課程成績包含實驗態度、設計及制作、功能及性能測試、綜合實驗報告或論文四部分。滿分100分,其中實驗態度占10%,設計及制作占40%,功能及性能測試占20%,綜合實驗報告或論文占30%。

實驗室開放性項目立項的根據學院的“通知”精神,需要組織驗收,合格的根據學生實際參與時數授予1~2學分。

五、結語

經過幾年的努力,數字電子技術實踐教學形成了體現獨立學院特色的多層次的教學體系。提高了基礎實驗的課堂教學效果,強化周課程設計的要求和管理,為學有余力的同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使他們有效地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大欽.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8)

 

《電子技術》是我院機電與電子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必修課,也是較能整合新科學、新技術、新知識的一門重要的技術性綜合課程, 是與實踐聯系緊密, 培養創新能力和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課程。在課程教學中發現, 學員往往陷入繁雜而較抽象的理論中不能自拔, 在課程學習的理解上存在較大的偏差, 即不知道學什么, 怎么學, 如何做到理論應用于實踐,更談不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隨著電子時代的快速發展, 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EDA 技術為主的現代教學方法應運而生, 正如火如荼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電子技術》的教學也不例外。這些教學形式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的挑戰, 也是對傳統教學的革新, 更是對傳統教學的繼承和發展。

1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課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用最廣泛的形式之一。教學中遇到學員難以理解的概念、規律等重點知識或不便攻克的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通過圖形、動畫、視頻、文本、聲音等方式加以表現。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將抽象問題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使得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易于理解,這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論文參考。論文參考。例如講PN 結的形成過程和三極管電流分配和放大規律時, 都用到載流子的定向移動, 學員對載流子沒有感性認識。若利用動畫課件, 自由電子用黑色, 空穴用紅色, 像小蝌蚪游動, 相遇時消失表示復合運動等, 這樣既能把枯燥無味、難以理解的規律形象化, 也培養了學員的學習興趣, 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再如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一直是學員學習中的難點,教員費很大勁講解,學員還是感覺抽象,難以理解。通過動畫方式加以表現,使學員對放大電路中工作點的變化及輸入對輸出的控制過程都有了清楚的認識,花費較少的時間即可將此難點問題學懂。

2 EDA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技術越來越成為電子業的重要開發工具,使得電子線路的設計、開發、制造過程更快更好。論文參考。EWB是90年代初推出的專用于電子線路仿真的虛擬“電子工作臺”。 它可以對模擬、數字和混合電路進行電路的性能仿真和分析。它采用圖形界面,創建電路、選用元器件和測試儀器均可直接從屏幕圖形中選取,且測試儀器的圖形與實物外型基本相似,與其它電路仿真軟件相比較,具有界面直觀,操作方便等優點。利用EWB作為電子技術課程的輔助教學手段,不僅解決了場地、設備、經費等因素的限制,避免了因誤操作而對儀器造成的損壞,而且對于某些實驗中不易觀察到的現象,也可以仿真得出。另外,通過仿真,還能加深學員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幫助他們掌握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測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例 工作點穩定問題

在講解工作點穩定問題時,我們只能通過原理分析溫度變化對工作點產生的影響,要從實驗中觀察此現象,就比較困難了。而在EWB中,則非常容易辦到。方法如下:

(1)輸入固定偏置電路,調節RB的參數,使Ic=1mA。方法為:

在Analysis欄中選擇Parameter Sweep(參數掃描)選項,輸入各參數如下:

元件:R1起始值:100KΩ終止值:2000KΩ

掃描類型:線性步長:10KΩ輸出節點:3

并選擇對 DC Operating Point 進行掃描 。

篇(9)

2基于課程體系建設的調整優化

“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三門課程的內容前后聯系緊密,考慮課程之間的相互銜接,從課程體系角度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和整合是目前較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2.l課程銜接設置與內容整合

課程內容改革要從整體考慮,即應著眼于課程體系建設為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和改革。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保證課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避免重復性,將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是必須面對并設法解決的問題。為保持課程體系的銜接和緊密聯系,陜西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采用“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開設順序,為保證該課程體系與后續“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課程的前后銜接關系,將原培養計劃中的開設時間前移。“電路分析基礎”設置為第二學期第三學期開設,第二學期講授“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電路定理”“儲能元件“”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時域分析”等基礎知識,并適當引入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運放等電子元器件的介紹,且在課程中以例題形式說明其基本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同時加強非常重要的戴維南定理的內容,以便為第三學期開設的“模擬電子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學習完“模擬電子技術”后第四學期前十四周開設“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設置為第四學期第四周開設。通過優化理順課程間的相互關系,此方案的實施不僅解決了課程理論學時壓縮的困境,而且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2.2理論與實踐教學相互補充與加強

“電子電路”課程體系中課程的共同特點是兼有理論和實驗兩個環節,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為保證內容進度上的協調,增強實驗促進理論知識理解和工程實踐動手能力提高的效果,從課程體系建設角度出發,制定了統一的教學大綱。為了幫助學生更快地將實際電子電路與理論教學建立直接的聯系和對比,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強化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程應用的素養,實驗環節按照理論教學的重點、難點設置實驗內容,為了加強理論與實驗知識傳授的標準化,減少雙方知識的重疊,對實驗環節的時間和任務以及任務量做合理的調整和安排。

2.3層次型實驗體系建設

從培養工程系創新型人才的角度出發,基于“電子電路”課程體系建設的思想,建立“以人為本,激勵創新,目標驅動,融合貫通”的實驗教學體系。將實驗內容分為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四個層次,并在第三學期末和第四學期末增加“電工電子工藝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實踐環節。基礎驗證性、綜合性實驗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方法,學會正確記錄數據,科學分析處理數據,規范撰寫實驗報告;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具體的應用問題,從實際工程應用角度完成設計、仿真、安裝調試的全部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程創新意識。

3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3.1轉變教學觀念和授課方式

從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傳授知識為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念,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到和如何利用知識的新觀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主動學習和動手實踐,強調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多媒體結合板書授課的同時引入演示實驗,用投影儀展示實驗的實物和實驗的波形、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對知識的理解。

3.2開放課堂教學,培養仿真設計能力

課堂教學與工程教育新模式“構思—設計—實現—運作”進行有機結合,精心設計課堂引導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實時互動。“電路分析基礎”從基本電路階段就開始引入EWB仿真軟件,結合電路對EWB的功能和使用加以介紹;“模擬電子技術”講授模擬電子基礎知識的同時引入Multisim等仿真軟件的使用介紹;“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講授的同時引入VHDL語言,利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軟件綜合訓練學生進行數字電子技術綜合設計。

3.3加強實驗教學,培養歸納總結能力

實驗教學中通過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四個層次實驗項目的設置豐富實驗內容,通過“電工電子工藝實習”和“電子技術綜合課程設計”強化了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理解應用,把“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相關聯的知識點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以工程問題為背景來分析計算具體的電子電路。實驗指導中教師的指導形式采用自然分層分流,因材施教的方案,營造人人可以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育人環境。分流分層,因材施教思想的核心是根據具體實驗項目類型指導形式明確化,驗證性、綜合性對全體學生開設,采用集體輔導和講解的形式進行,所有學生必須掌握基礎知識、常用工具和基本分析技能。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開放創新實驗室,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開出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重點講解與實驗項目相關的設計方法和調試手段,鼓勵學生自主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從而實現分流分層培養,達到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的目的。實驗考核與測試科學規范化,根據實驗項目類型不同安排多次階段考核與交流答辯,幫助學生鞏固實驗內容,提高工程實踐水平。重視學生實驗報告的撰寫,每個實驗項目均要求學生按照正式論文格式撰寫實驗報告,必須重點處理實驗測試數據,嚴謹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畢業設計一般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課題的方案設計、電路設計、原理圖與PCB圖設計、實物制作與調試、撰寫論文以及答辯等多個環節,是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工程實踐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但是,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和生源質量的下降,以及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的影響,導致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出現明顯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畢業論文(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1.1 學生缺乏工程實踐能力

我校工程實踐教育中始終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認識傾向,忽視了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有的不會做方案設計;有的缺乏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的儀器操作不熟練,不會排除在實物制作與調試中遇到的故障和問題,導致實物沒調試成功;這些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1.2 學生投入的時間、精力嚴重不足

我校的畢業設計安排在第8學期的1~16周,正是企事業單位招聘的高峰時刻,由于如今經濟轉型,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尋找一個好單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參加招聘會和面試,如果面試成功,用人單位希望學生馬上頂崗實習,使得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實際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當然還有極少數學生忙于補考等遺留問題的解決也牽扯了大量的精力,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1.3 學生對畢業設計認識上有誤區

我校大多數學生認為畢設對尋找工作單位沒有影響,同時認為畢業設計總是可以通過的,沒有將畢業設計看成是大學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綜合實習,是對自己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自己清晰了解設計過程的學習,是自己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對自己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盡快適應社會,影響巨大。

2 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措施和建議

2.1 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

我校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對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進行了修改,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有進行系統設計、實驗分析和數據處理的能力。課程體系改革中進行了如下修改:(1)將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教學五個模塊。(2)重視專業基礎課程平臺建設,對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教學內容優化,主要強調電路理論的基本理論和概念,電子器件的外部特性,突出實踐運用,加強實驗教學,在實驗性教學中增加設計性實驗。(3)對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單片機,將其由專業基礎課調整為選修課,考核方式為項目設計,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4)針對應用型本科的特點,調整專業選修課程內容,突出實踐運用,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選修課進行調整,如模式識別、圖像處理等,調整為射頻電路及CAD技術、FPGA通信設計基礎、ARM原理與應用等。(5)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增加了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更加合理有序,符合認知規律,學生在一、二年級注重專業基礎訓練,培養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和建立基本的系統概念,掌握基本的設計流程和動手制作實物的能力;三、四年級則是專業工程設計的培養,使學生具備獨立設計一個完整電子系統的能力。(6)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建立實驗室開放機制,電子工藝實驗室全天開放,學生自主管理,其他專業實驗室由學生申請,系部批準后對申請學生開放,盡可能提供實驗室給學生使用,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7)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中引入仿真工具和軟件,如MATLAB,MULTISIM,PROTELL等。尤其是單片機教學采用CDIO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8)校企合作,與企業合建實驗室,如與TI公司合建單片機實驗室,將最新的電子技術引入教學中;并設立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鼓勵大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和開展科研活動。(9)開設科技講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興趣。

2.2 對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模式進行調整

(1)由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有責任心的中青年教師組成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小組和指導小組,對選題的綜合性、實用性、創新性和時效性進行評價和篩選,強調選題以設計類題目為主,要求軟硬件相結合。(2)學生的選題時間可靈活調整,我校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在做畢業設計時可選取與學科競賽相近的題目;參加飛思卡爾的可選取智能車的題目;還有一些學生可在第6學期單片機實踐時就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作為選題,如有學生在單片機實習時做的是電子搶答器,畢設時做的是無線搶答器,學生完成得非常好。(3)對學生加強教育,認真開好畢業設計動員大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畢業設計是一個自主學習、實踐、探索和創新的過程,是學生參加實際工作的一個預演,對學生很重要,消除學生的認識誤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4)嚴格畢業論文(設計)考核制度,對在畢業設計中期檢查中不合格的給予警告,如在畢業設計中確實不合格的要求二次答辯,二次答辯還不合格的則畢業設計判定不合格。

3 總結

近年來我校通過不斷地探索和調研,借鑒其他學校的一些經驗并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優化突出應用型教學內容,合理安排畢設時間和組織機構,整合學校實驗室教學資源,與企業合建實驗室,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目的,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已初步扭轉質量下滑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楊英桂.淺談高校學生畢業設計(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化學高等教育,2006:89(3):65-67.

[2] 彭熙偉,鄭戌華,王向南.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選題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10(12):45-47.

[3] 劉港.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途徑[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4):49-51.

上一篇: 一級教師職稱論文 下一篇: 中小學生教師專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