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45: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民間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培養農村民間文化藝術傳承人的自覺意識
文化在農村的走向與發展過程來看,文化產生的力量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成熟的過程,同時也是廣大農民群眾在開展生產與經濟建設中的自覺運用與創造。但是,從農村文化藝術傳承從創造到運用、發展來看,這是今后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具體來講,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農民群眾的積極性,指導農民去了解、熱愛自己的文化,承擔起傳承民間文化藝術的使用,滿足精神文化需求,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培養廣大農民群眾的主體開放意識。在全面提升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農民的主體意識。三是強化農民主體創新性意識培養。確立廣大農民的自主性意識,能讓農民在文化層面發揮其創新能力,通過不斷開發農民創新意識,打造農民創新品格,提升農民的文化自信。
二、提高粵東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毋庸置疑,教師的職責在于育人,教學是教師實現育人的組織和策劃手段,教師如何更好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活動,對于培養人才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教師應該思考任何一種教學活動給學生所能帶來的效益,如果不考慮效益,教學就會變得盲目而無意義”。美術學科的教學是一種注重激發學生審美情感與創造精神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和高尚的審美情操。發展美術教育事業,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具有較強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的美術教師隊伍。因此,重視提高粵東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是美術教育前進的動力。粵東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具備的組織能力包括:美術競賽組織能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業余培訓組織能力等,而粵東中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提高的教學能力包括:多媒體教學與制作能力、教學語言表達能力、運用教材教法的能力、制訂教學計劃能力、組織教學能力、教學示范能力、教學應變能力等。粵東中小學美術教師只有掌握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提汕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素質,引領美術學科的發展動向,整合教學資源,發揮網絡資源優勢,選擇、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建立學科領域的資源數據庫,創造更大的美術教學空間。
一.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負面影響
大眾文化的特性使其在中國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中越來越顯出重要性和潛力,但是它對鄂西土家族的民間文化卻產生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1.大眾文化的泛濫導致民間傳統文化的流失。大眾文化具有商業性、時尚性的外表,商業社會的物質利益原則、消費原則、交換原則已經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商業價值與大眾傳媒價值的結合使大眾文化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因而,以往相對穩定,代代相傳的民間文化則被日益泛濫的大眾文化步步緊逼,走向了逐步流失的尷尬境地。當鄂西土家族地區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唱著“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的流行歌曲的時候,曾經打動了無數代土家兒女的“滿園竹子挑一根,百人里頭挑一人,愛穿愛戴我不選,愛姐勤快又聰明……”的情歌卻喪失了“市場”。除此之外,吸引著族人團聚的悠悠哭嫁歌,被西洋樂器演奏出的婚禮進行曲所取代;生子打喜時,風擺柳般的花鼓戲也被城里來的樂團以一首首“你情我愛”的流行歌曲逐出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到了數九隆冬時節,眾人圍著火垅吃著烤山芋,聽著南曲的溫馨場景更是被新時代的膨化食品和電視里熱播的韓劇比了下去。這些昔日豐富著土家人民生活,表達著土家兒女纏綿綿的情義的傳統民間文化被日益泛濫的大眾文化充斥著,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根基。如今,只有在地區文化館、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商業性表演活動中才能較完整的看到土家族傳統民俗民間文化活動。
2.大眾文化的涌入使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逐漸喪失了民族化特色。經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覃娟(1981— )女 土家族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 蘭州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民俗學
全球化導致了文化的全球化發展,西方的“麥當勞文化”沖擊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樣,日益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并追逐喜愛的大眾文化也沖擊著土家族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族是一個與漢族毗鄰而居的民族,自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之后,就受到了漢族儒家正統文化的影響。男女“以歌為媒”的自由婚姻變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辦婚姻。今天,雖然土家族地區已經實現了婚姻自由,但是以往極富民族特色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等婚俗也都被人們所淡忘、忽略。土家姑娘們舍棄了美麗的西蘭卡普,穿上了公主裙、吊帶衫;小伙子們也換上了西裝,穿上了皮鞋。不可否認,這些現象證明了土家族人民逐步告別了貧窮,走向了富裕。然而傳統民俗民間文化雖然不夠純粹,但畢竟仍部分保留著本族人民的根本精神,它質樸、通俗、自然、單純,它不追求個人風格的刻意表達,重在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間群體生活。而現代大眾文化的制造者盡管時時揣想著大眾,試圖以此滿足大眾的心理需求,但它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③大眾文化以消遣性、娛樂性為目的的特征,更使告別了傳統生活方式,走向了富裕的土家族人民有時間、精力和財力去消費大眾文化的產品,以達到消遣娛樂的目的。這也就不得不迫使曾讓他們引以為榮的體現著土家兒女精神,反映著歷代土家族人民生活的民間傳統文化逐漸走向消亡。
二.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正面影響
1.大眾文化以其強大的解構功能打破了土家族地區僵化的文化格局。與西方不同,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許多人的封建意識根深蒂固。并沒有像西方的文藝復興和現代文化一樣徹底的完成啟蒙和現代化作用。而大眾文化以其多元性和開放性打破了僵化的文化格局,對封建文化的余韻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和解構。②這種沖擊和解構同樣影響著鄂西土家族地區的民俗民間文化。
在中國封建社會最突出的是以“仁”學為核心的理性結構,它處處以禮來制約人的情感欲求。“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性極致,都強調仁的本質在于有理性。由于各種因素的積累,理性的過度發達已對人形成了鉗制。此時大眾文化的適時出現,使人們從僵化的封建文化格局中解放了出來。大眾文化以對感性、世俗欲望的肯定和滿足,把人們所具有的感性力量的無限活力釋放了出來,它像一股春風吹進了土家兒女的心中,打破了他們心中“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封建倫理道德。大眾文化還提倡自由和平等,并吹響了個性獨立的號角。
2.大眾文化打破了土家族人們甘于貧窮、盲目服從命運安排的落后思想。大眾文化向土家兒女講述的是通過努力每個人都會走向成功、走向富裕的神話,傳達給土家族兒女的是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力的思想極大的彰顯了人的主體性。因此,對于受封建思想鉗制了幾百年的土家兒女來說,大眾文化具有擺脫封建倫理道德禁錮,實現生命欲望的正當性意義。在大眾文化這種強大的解構和吞噬功能下,生活在21世紀的土家族人民價值理念和文化觀念與過去封閉狀態下的土家族人民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3.大眾文化推動了土家族民俗民間文化的現代轉型。大眾文化為人們積極地投入到市場經濟大潮中提供了精神上的有效指導和輿論支持。土家族特定民俗民間文化反映著這個民族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隨著這些傳統民俗民間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逐漸消亡狀態的產生,土家族的文藝工作者們也做出了與時代接軌的文化保護活動,實現了民俗民間文化的現代轉型。1994年,長期生活在長陽土家族山鄉的文藝工作者陳洪,以土家婚俗為素材創作了摸灰、罵媒、織錦、背山、哭嫁、甩筷、穿鞋、搶床共8章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劇《土里巴人》,由宜昌市歌舞劇團演出后,榮獲了全國第四屆“五個一工程” 獎,并在北京、上海、香港、廈門、蘭州、蘇州、深圳等地演出了180余場。④除此之外,另外一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文化人覃發池還通過改革創新土家族民間古老的“跳喪舞”而發展起了一種群眾自娛性的集體廣場舞蹈“巴山舞”。它不僅沒有使傳統的“跳喪”習俗消亡,反而使這種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實現了現代化的轉型和傳承。
三.土家族民間傳統文化如何應對大眾文化
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眾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滲透到各個民族的民俗民間文化之中。對待民俗民間文化而言,面對大眾文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應做到以下幾點:
1.民俗民間傳統文化必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文化的民族性表現為縱向上不斷自我更新、橫向上不斷融合外來文化的動態進化過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一方面吸收外來文化精髓,化為自身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被外來文化所移植、消解和同化。一個民族的有優秀文化總是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只有保存民族特征的文化,才能更好的闡釋本民族的優秀歷史和特性。
2.土家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必須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大眾文化的發展和流行。土家族民族民間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本著與其他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的精神。面對大眾文化的沖擊,要采取“和而不同”的觀點,主動吸取和融合大眾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動搖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必須堅守和發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3.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自身也必須發展和創新。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體現,而且是維系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否發揚光大,關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前途,乃至民族的地位。要保持民族自身的存續和興旺,就必須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于此同時,在大眾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必須創新,在體現民族特色的同時也充分體現時代精神,才能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① 吳加才 《論大眾文化的特征》 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第4期
② 洪曉 《試論中國大眾文化的影響》 廣西社會科學 2007.第3期
二、民間藝術對文人畫的影響
民間藝術滲透到了文人畫中,這是不能夠否認的,從版畫等繪畫的形式具有屬于自己獨特魅力,在文人畫中,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和民間藝人的合作中,將風格和民間審美結合在一起,將帶有木版韻味的話譜開始流行,促使文人畫家也受到了繪畫的影響,開始與民間藝術結合。在明清木刻版畫中,文人畫十分具有藝術魅力,其影響最大的是民間藝術的刻板畫、瓷器繪畫等。伴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市民階級不斷進步,所以,小說等俗文學開始出現,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一帶,印刻十分興盛,戲曲小說連官府都在大量的進行印刻。由于大量的插圖類書籍開始進入,所以很多商人開始請文人畫家進行插圖創作,陳老蓮、蕭云從等人十分出名。老蓮曾經創作的《水滸葉子》等插圖是當時最流行的作品,這也是典型的文人畫家和民間刻工一起完成的藝術作品,是中國版畫史上的寶貴財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優秀作品,如《九歌》等。
三、文人畫藝術與民間藝術的互滲性
民間藝術的基礎性和“母體性”都十分重要,在中國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民間藝術和文人畫藝術的交流影響方向,主要是在明清時代,是其文人畫家和民間文化的融合,在色彩等運用上更加的突出只有,對于民間藝術中色彩的吸收十分明顯。直接將清末上海畫派各大畫家色彩濃厚的風格表達出來,甚至還汲取了西方的畫風,采用了鮮明的紅和率綠對比;做到了畫面感很強。其實所有的藝術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文人畫家在民間藝術中汲取優點,促使文人畫走向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其實民間藝術也收到了文人畫藝術的影響很深,我將其總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1.在明清時期中,能夠看到與之前構造具有差異性的青花瓷繪作品,其中都汲取了民間藝術,最具有代表的就是龍鳳花草圖案,其采用的題材是以山水、花鳥、人物,通過瓷繪的創作出來,將筆墨的效果和趣味表達得淋漓盡致,將文人的藝術氣息和民間藝術味道都包含了,是將兩種形式結合在一起的畫風。
2.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術的產生衍生了民間木板畫,特別是到了明清末代的時候,是這種藝術形式發展的巔峰,獲得了大量勞動人民的喜歡,所以當時的畫作坊遍布全國。里面有很多的作品還是出自于文人畫藝術的影響,有的還是文人畫家親自操作,將“雅化”帶到民間木板年畫中。例如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年畫風格與山東濰坊、河南朱仙鎮、河北武強的木板年畫,其畫風突出,采用了強烈的色彩對比,但是去細致。
民間舞蹈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用人類自身的形體動作和思想情感表現社會生活,體現民族歷史,傳情達意,抒懷。民間舞蹈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緊密相連,早在史前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來表達他們最激動的感情,舞蹈活動幾乎滲透到勞動、狩獵、爭戰、祭祀和等一切領域。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原始舞蹈也隨之發展分化,一部分成為為奴隸主表演的舞蹈,以后發展為宮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隸們的舞蹈,從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由于各民族歷史發展不平衡,許多少數民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書中留下它們的蹤跡。然而極為寶貴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間舞蹈,經過數百上千年的傳承演變,至今仍流傳于各民族群眾生活中,尤其是地處邊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直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仍較多地保留著原形態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質。它們的表演形式、風格特色及其內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涉及到民族歷史、、生產方式、風土民情、道德倫理、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民間舞蹈是社會文化交織融合的總匯演。
2.民間舞蹈的文化結構
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在長期的創造、傳承和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結構。從文化人類學和民俗學的視角,通過文化層次分析法來剖析研究,以便使我們更為準確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質。
任何文化的產生、發展、演化都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民間舞蹈的時間性,即民舞文化的縱向面,展現民舞產生、發展、變遷的過程,可稱之為“時間文化層”,即其歷史層面。從時間文化層來分析民間舞蹈的形態,可分解為“原生形態”和“變異形態”二種形式。二種形態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條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態環境、社會歷史背景、民舞群體的民族心理和審美心理等方面的綜合互動作用。原生和變異二種形態的演變,不是簡單的更替,而是累積和融合,它表現為原生形態舞蹈的基本節奏、步伐、動律和體態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內涵,有選擇的保存和新形態的重新整合。民間舞蹈的空間性,即民舞文化的橫斷面,展示民間舞蹈的結構、表演環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稱之為“空間文化層”。從空間文化層來分析民舞結構,可分解為“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二種構架。表層結構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見的物質性、動態性等符號,符號象征物具有指稱、意味和記憶等功能。深層結構是指民舞主體即特定民族群體的、民族心理、審美情趣等無形的意識形態,它是蘊藏在民族群體頭腦中的宗教觀念、價值觀念、生死觀念等。
二、民間舞蹈與當代社會轉型
1.“社會轉型”簡說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現象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其變異性是永恒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在社會轉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為首要任務的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社會進入了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型的加速期。何為社會轉型?社會學家認為:“‘社會轉型’意指社會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或者說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說詳細一點,就是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半封閉的傳統型社會,向工業的、城鎮的、開放的、現代型社會的轉型。當我們說社會轉型時,著重強調的是社會結構的轉型。在這個意義上,‘社會轉型’和‘社會現代化’是重合的,幾乎是同義的。”〔1〕社會轉型期不是一切都變,也不可能一切都不變,哪些該變,哪些不該變,都有一個向度的問題。本篇論文無意去探討“社會轉型”這一社會學術語,而是想通過吸收社會學家的科研成果,在當代我國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從人文學科透視、分析傳統的民間舞蹈生存與發展的現狀,剖析其變異原由,使我們能較為全面、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些現象。
2.民舞生存空間的變化
我們知道,歷史上由于我國各民族地區社會結構、經濟類型、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制約,千百年來民間舞蹈是在特定時空、特定群體中傳承的,這個“特定時空”大多包括宗教儀式、祭祖祈神、年節聚會、生產勞動、婚喪嫁娶、談情說愛等各種民俗事象;這個“特定群體”是指各民族的廣大民眾。尤其是地處邊疆的少數民族人民,他們總是喜愛用本民族的民間歌舞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情感,就是在勞動小憩或親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間歌舞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生產的快速發展,通訊、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別是在一些交通較為便利,自然和文化資源豐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他們在發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業、民族貿易等地方經濟中,接觸了外界,開闊了視野,他們還通過電視、電影、廣播、報刊、電腦網絡等現代化傳媒方式,認識世界,了解經濟文化的最新信息。當代色彩紛呈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西方的迪斯科、現代舞、卡拉ok等娛樂方式迅速傳播,尤為青年人所青睞,傳統的民間舞蹈不再是群眾唯一的娛樂形式。在社會轉型加速期,由于傳統文化因素和現代文化因素的摩擦,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擊,文化娛樂形式的多樣性和普及性,特別是價值觀念的轉變等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間舞蹈文化正在發生著程度不同的變化,這一變化呈多元、多樣、復雜性的發展態勢。
三、民間舞蹈的時空移位與新包裝
1.民舞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90年代,我國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的對外聯系,為該地區的社會進步和文化變遷創造了條件。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奇山異水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風情,深厚的文化底蘊,因而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這些民族地區發展的首選項目,旅游業的發展使該地區走出封閉的山寨,逐漸擺脫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與此同時,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興建民俗村、民族園、風情園的熱潮,這些旅游景點規模不等,他們將各民族風格獨特的建筑薈萃一起,并配上身著盛裝的本民族群眾載歌載舞,動靜結合,交相輝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內飽覽民族風光。這一時期利用傳統的民俗節日,采取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據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節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間的民間舞蹈在旅游景點或節日活動中,展現風土民情,渲染節日氛圍,增加活力和參與性,加強與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等,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時空的移位
民間舞蹈多與信仰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儀禮民俗緊密相連,其表演的時間性和空間性無不受到民俗活動時空的制約。長期以來各民族各地區都形成了獨特的節日、祭日,并從常日中突出出來,且以年為周期,循環往返,周而復始,不同的節日、祭日還形成了程式化、儀式化以及禁忌等約定俗成的風習。然而旅游景點的民族節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時節性和空間性的局限,反復再現節日民俗事象和民間歌舞等場景,使民間舞蹈賴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時空發生了變化,其內容逐漸脫離了原有的含義,成為旅游觀賞文化的組成部分。以貴州雷山郎德村為例:這一帶風俗約定,農歷六七月間吃新節后才開始吹蘆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據說是春天后吹蘆笙驚動谷神會造成糧食歉收。過去對違者處罰很重,要本人宰牛掃寨發誓不再違犯。作為旅游點開發后,現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論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們照常吹蘆笙跳《蘆笙舞》迎接。過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節”(吃牯臟)才敲擊的銅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響。〔2〕滇東南彝族地區也有此風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宮節”后不能再敲擊銅鼓,理由也是銅鼓聲會驚動谷神而使莊稼歉收,如今也已改變。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勝地,石林周圍居住著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細人,邊彈大三弦邊跳《阿細跳樂》,是他們的代表性舞種。改革開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傳統習俗過火把節,沒有表演成分,沒有商業性質。節日期間或花好月圓之際,撒尼、阿細青年男女總要會聚一起,圍著篝火跳樂(月),他們以舞蹈的方式自娛自樂,表達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近十多年來,節日活動產生了質的變化,節日期間國內外、省內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來,其人數無數倍于當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舉火把游弋田間驅瘟逐疫的火崇拜儀式,變成了廣場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圍著篝火自娛自樂、談情說愛的《跳樂》,變成商業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緣群體和地緣群體為節日的主體,變成數倍于本族人的外來者。
3.民舞形態的新包裝
民間舞蹈在新的時空環境內,展示給游人的舞蹈形態大多是經過加工后的新包裝,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經改編更加光彩奪目,顯示出民間舞蹈無窮的魅力,此種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義。旅游景點的民間舞面對的是廣大游客,經過加工改編后的民間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觀賞性,強化了原民舞的風格韻律,動作變化更為豐富優美,既保持了民間舞蹈的“土風”味,又適應旅游文化的藝術欣賞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動的一例。傣族人民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說“沒有歌聲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沒放鹽巴一樣”,“看不見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德宏地區成為國內外旅游和經貿的熱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食糧的需求越加迫切,舊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團和群藝館的舞蹈家們,在原民間舞的基礎上,從中加以精選、提煉,整理改編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韌性起伏的動律特點,又規范發展了動作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眾的認可,特別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
全國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開展,有力地促進民間舞蹈的收集、整理與改編,使一些瀕于失傳的民間舞蹈獲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礎較好的民間舞更加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龍鼓舞》是青海省黃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會時祭祀神靈、禳災驅邪、保佑村民人壽年豐,青壯年男子手持單面鼓在神師的引領下邊擊鼓邊跳。經整理加工,將流傳下來的13段(套)動作,更趨完整規范,以雄健粗獷的跳躍擊鼓動作,表現了請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鷹、駿馬、海螺、太極等形象,無論從動作的發展、隊形的變化或情緒的渲染,使這古老的舞種得以新生。陜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燈》、山東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樹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間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節奏、步伐、動律、體態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傷筋骨強化精華的加工,在服飾、道具、音樂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強了表演性和觀賞性,適應了當代審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間舞又回到民間,從而帶動了民間舞蹈形態從原生或半原生形態向變異形態的發展演變。
四、多元、多樣、復雜性:90年代民間舞蹈的發展態勢
我國社會轉型的加速,促進了傳統民間舞蹈文化的變遷。90年代這一發展呈多元、多樣、復雜的發展態勢,即民舞文化內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時空的多樣性,民舞群體觀念的復雜性,以便適應社會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內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間舞蹈文化的變遷,首先表現在其內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當代社會多元文化的相互滲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錯、新老混雜。青海玉樹草原的賽馬會是康巴藏區遠近聞名的草原盛會,每年于七八月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時節,都要在玉樹結古鎮草灘上進行民族歌舞、格薩爾說唱、賽馬、射箭等表演,以及貿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樹當地的藏傳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節日賽馬會進行展演,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數百年來,《羌姆》作為藏傳佛教法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方式始終恪守傳內不傳外的原則,即遵循在寺院內由喇嘛僧侶表演的規則。現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眾性民間歌舞聯合演出,從而使《羌姆》沖出了寺院的禁錮,增強了表演性、娛樂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懾感,把宗教和世俗的關系拉近了,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區很有積極意義。可以說,這是新時期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實的結果。《羌姆》法舞的變化,不僅體現在表演時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簡化,更重要的是加強了人神同樂、宗教世俗化的發展。
民間舞蹈的內涵和功能是通過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體現的。貴州黔東南苗族地區的“鼓社祭”(俗稱“吃鼓臟”)是其最為隆重的神圣節日,它是一個由血緣家族、宗教為核心的“江略”(類似軍事聯盟的氏族組織)舉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動,每隔12年舉行一次,屆時眾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時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像。在踩鼓時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繞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孫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孫子。〔3〕80年代以后,苗區的生產單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經濟的私有化,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勞動,再一次呼喚人們的勞動互助,這種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緣關系的人們之間發生。由此給人們提出了恢復“江略”團結的需求,通過鼓社祭,人們在祭祀祖先時同跳《踩鼓舞》,共飲“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緣的圈子里,使人們獲得“江略”認同感的滿足。從苗族鼓社祭的活動中,我們看到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跡,又有加強群體之間的心靈交流增強認同感的心理需求,還有擊鼓而舞的愉悅。多元多層文化內涵和功能的特點在當代民間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間的多樣性
民間舞蹈生存傳衍的空間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隨著當代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這一空間呈現出多樣、交叉的立體式形態。絕大部分的民間舞蹈仍然在原產地傳承發展,它們較多地保留著民舞的原生形態,或原生和變異并存的狀態,只要這個地區和民族繼續保留著適合于民間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動空間,民間舞蹈將與人民永存。作為某一特定民間舞蹈形態和風格的傳衍,往往伴隨著一個時代的需要或結束而延續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貿集會或各種文化節,擴大了民間舞蹈傳播的空間,經過加工整理的民間舞蹈,增強了表演性和觀賞性,當其反饋回群眾后起到升華提高的作用。當然,這種改編應該十分慎重,不負責任瞎改亂編只能糟蹋民間舞蹈的精華,尤其給青年人造成誤導,成為披著民間舞外衣的假冒偽劣產品。
3.舞群觀念的復雜性
民間舞蹈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指民舞的載體——舞群的思想觀念,即其、價值觀念、婚姻觀念、生死觀念、審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觀念受到社會主體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制約,舞群的年齡、職業、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對其思想觀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約作用。一切文化觀念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原生形態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萬物有靈觀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極強的功利性和實用性。“從原始社會解體到奴隸制或早期封建社會,祖先崇拜是壓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動”〔4〕人們以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獲得祖靈的庇護,避免災難,因為祖靈是直接掌握人們命運的。祖先崇拜的意識根深蒂固,在少數民族的生活中通過傳統的祭祀年節和民間舞蹈,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土家族《跳擺手》祭“八部大王”,瑤族、畬族《跳盤王》祭始祖盤王,苗族“吃牯臟”跳《木鼓舞》、《蘆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儀式和舞蹈。許多少數民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他們把民間舞蹈視作民族歷史的教科書,通過民間舞向族民傳授民族歷史知識,使子孫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產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物質成果。但是,人們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靈的庇護,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業發達,家族興旺,尋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過參加祭祖民俗活動,同胞共跳擺手舞、蘆笙舞,與祖神進行勾通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寄托的觀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續。當然,中國民眾也在努力使民間信仰適應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鄭杭生.中國文化模式轉型中的幾個問題[a].人類學與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2〕楊正文.黔東南苗族社區的變遷態勢[a].人類學與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3〕楊@①國.苗族舞蹈與巫文化[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1.
二、荊門民間音樂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一)轉變傳統觀念,營造保護開發氛圍,注重科學合理的利用與開發民間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應首先從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對荊門民間音樂文化保護環境的宣傳普及。首先,注重荊門民間音樂文化的保護開發的傳媒視聽。強化荊門當地人民對本地區民間音樂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增強對民間音樂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可以通過舉辦各種演出、比賽,豐富民間音樂文化內容,使荊門民間音樂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并通過演出、獲得榮譽、各類藝術節的舉辦增強民眾的認同感與榮譽感,為荊門民間音樂文化的開發保護營造積極良好的傳媒視聽氛圍,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愿意主動繼承弘揚本地區的優秀民間音樂文化;其次,充分利用當地音樂藝術院校作為實踐基地,增設荊門民間音樂文化相關專業,招收樂于從事荊門民間音樂文化事業的當地學生,另一方面,重視民間音樂文化課堂的營建。民間音樂人才的培養是繼承開發民間音樂文化的重點環節,關系到荊門民間音樂文化是否后繼有人的問題。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民間音樂文化保護開發的政策傾斜力度,例如,在教育政策上,可以從中小學做起,在中小學中普及荊門民間文化教育,為荊門音樂文化的保護開發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奠定強大的人才基礎。
(二)舉辦各類演出,為民間音樂提供更多的展現舞臺民間音樂文化來源于民間,應根植于民間發展,才能保護其生態韻味、民間風格,保持其本真的民間音樂文化特色。例如,在街頭演出、廣場演出,參加節日、喜慶、祭祀等活動的演出,或在各地請戲班演出,通過這些活動和演出,擴大荊門民間文化的影響力,使其在不斷的演出中得到發展與保護,并逐漸深入更多的人心,使更多的人了解喜愛荊門民間藝術文化。
1.民間美術中的色彩體系對油畫創作的啟示
首先,主觀性色彩對油畫創作的啟示。當前,很多油畫家為獲得理想的畫面效果,在色彩的應用上發揮主觀性的特點,主觀色彩也成為藝術家表達繪畫理想的重要途徑。與油畫色彩體系類似,民間美術中的色彩體系也具有主觀性的特點。民間美術的色彩多蘊含吉祥、喜慶的寓意,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民間美術色彩的應用很少受到原有色彩的局限,創作者主要根據喜好進行施色,用色更加自由。藝術是相通的,油畫創作中的主觀色彩也可借鑒民間美術的主觀色彩,汲取民間美術色彩的營養,更多地體現油畫的民族化色彩和民眾的精神需求。其次,艷麗、和諧的色彩對油畫創作的啟示。在民間美術創作中,創作者在運用色彩時多遵循高純度的色相對比和補色原則,所應用的色彩艷麗而深受大眾喜愛。高純度的色相對比,就是應用單純的顏色和不同程度的色相對比滿足受眾的不同審美需求。而補色的運用則更為廣泛,如具有極強裝飾性的農民畫、唐卡等。油畫也主張用色奔放,這與民間美術用色十分相似,因此,在油畫創作中可借鑒民間美術中對比色的經驗。最后,色彩象征意義對油畫創作的啟示。民間美術隨著民族習俗和生產生活發展而來,其色彩中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歷史文化內容,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期望。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因而色彩所傳達的含義具有差異性。這使得民間美術中色彩的象征意義更加豐富多彩。油畫創作同樣需要象征意義的色彩,為此,畫家可充分借鑒民間美術中的色彩象征意義,將情感與色彩相交融,利用象征意義表達概念,以此體現民族精神。
2.民間美術中的造型對油畫創作的啟示
中國的民間美術在造型上具有獨特的個性,更多地體現主觀想象的造型觀念,這與民間美術的形成過程有很大關系。勞動人民在創作時偏向用直率、樸實的方式體現自己的主觀情感或愿望,并未遵循科學、理性的觀念。因此,這有利于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塑造很多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場景,這反而讓民間美術中涌現出各種意想不到的造型形式,使民間美術造型變得富有創意、多元化和抽象性。油畫創作可從中得到啟示,如利用中國民間美術中的超時空、陰陽五行觀造型觀念等,或運用傳統象征圖像、陰陽對換等對形象進行變形,以獲得別樣的藝術效果。
二、數字化保護民間藝術資源的重要意義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里,網絡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借助網絡和計算機能夠實現民間藝術資源的數字化保護。2010年,國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納入了“十二五”規劃中,這就表明了數字化保護手段的可行性。對于民間藝術資源的保護也是一樣的,數字化技術能夠實現民間藝術資源的數字化和信息化,通過計算機和云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就能夠解決當前許多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數字化保護手段在民間藝術資源的保護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數字化保護可以降低維護工作的成本
民間藝術資源的保護工作由于涉及面廣,而且藝術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等因素所致保護成本較高,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力較多,而且需要周期性的維護和保護。而數字化手段則可以免去這些困擾,數字化的實現可以極大地降低維護工作的成本。數字化保護就是將民間藝術的各種資源形式,通過數字化處理,轉化為二進制的信息。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與計算機之間的互通,經過信息化處理后,就能夠將所需要的內容存儲在計算機中,而且便于信息之間的相互交流。這樣既省去了舉辦藝術展館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化資源保護的成本。
2.有利于民間藝術資源的傳承
民間藝術的失傳很大原因是后繼無人,主要是年輕一代對傳統藝術的不了解以及民間藝術宣傳力度不夠。而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民間藝術的保護,可以將民間藝術資源與網絡相關聯。通過網絡這一有效的媒介,能夠使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到、認識到傳統民間藝術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利用數字化手段,民間藝術就能夠在手機、電腦、電視等現代工具中查詢和了解到,當代人很容易就能夠認識到真正的民間藝術。隨著推廣程度的加深以及宣傳手段的豐富化,就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認可,就能夠有效地起到保護民間藝術資源的目的。3.便于交流民間藝術資源。數字化后的民間藝術資源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實現更大范圍內的文化交流,通過信息化渠道,既能實現傳統藝術的推廣和宣傳,也能夠實現傳統民間藝術與當代文化的交流。民間藝術要想傳承下去就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在當代文化的背景下,既適應時代的變化,也不會失去原本的文化氣息。所以,只有通過文化之間的交融,才能使得傳統民間藝術更加適應時展的需要,促進當代文化的繁榮發展。經過數字化手段處理之后,有利于交流民間藝術資源,一方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能夠及時得到反饋,也為多元化的文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民間藝術資源數字化保護的具體措施
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極為必要,也迫在眉睫。為了保護好珍貴的文化資源,就必須做好相關的保護工作,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用新的技術方法來開展民間藝術資源的保護工作,相信能夠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可見,數字化這一手段就是理想的保護方法。在形式上,數字化保護方法可以是多樣化的,如建立數字博物館、文化資料庫、藝術交流平臺等;在內容上,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容納傳統的民間藝術,也可以實現與現代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所以,數字化保護方法是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的,而要實現對民間藝術資源的良好維護,關鍵還是要落實具體的保護措施。
1.民間藝術資源的收集
數字化保護民間藝術資源的第一步,是要大范圍地收集民間藝術資源,這就需要對文化發源地和文化之鄉等處進行仔細的調查。在實地的考察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文化藝術的內容,即傳統文化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而且也要關注民間藝術的多樣化形式,如社會風俗、社會禮儀等,這些方面同樣洋溢著濃厚的民間藝術氛圍。將民間節慶時的場面拍成紀錄片,并儲存在計算機中;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的記錄也可以采用數字化記錄的方法,這樣就能夠將珍貴的傳統民間技藝保護起來。收集的過程中要詳細而且全面,要將民間藝術的文化和歷史價值體現出來,小到一件手工藝品,大到一次節慶場面,都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氛圍。
2.民間藝術資源的整合和分類
收集后的豐富民間藝術資源,要進行系統的資源整合和分類,由于藝術種類繁多而且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所以分類和整合是極為關鍵的。一方面,整合和分類文化資源是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利于后期資源的檢索和查找。在民間藝術資源數據化保護的過程中,整合和分類是極為重要的,不僅僅要將各種藝術資源轉化為數字化的信息,便于儲存,而且也要有規律分門類地進行儲存。比如,就民間藝術這一大門類而言,就可以分為民間手工藝品、非物質形式藝術、習俗文化等多種門類。因此,整合和分類有利于系統地認識和保護好民間藝術資源,而且有規律、有計劃地進行整理能夠進一步體現出文化與歷史發展的關系。
二、形神方面的融合性
在我國傳統的設計思想中,重視形神結合是十分重要的內容,當然這種設計思想不僅對我國民間年畫設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是現代平面設計中必不可少的設計理念之一。在現代平面設計中,設計者經常將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入設計作品,從而使作品展現出民族化特點。在此過程中,各類平面設計視覺語言在經過虛化等處理后可以在色彩和外形方面形成協調與對立,從而構成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如,北京申奧標志的設計就使用了寫意的手法,在這一平面設計作品中,視覺語言可以傳達出運動員與中國結兩種意象,在此基礎上,這一作品展現出了我國傳統文化獨有的意蘊。在我國民間年畫與現代平面設計中,“形”是承載設計者情感及傳達特定信息的重要載體,能否形成視覺沖擊力、能否吸引受眾矚目取決于“形”的運用。從我國民間年畫與現代平面設計的“形”來看,二者在造型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九九消寒圖》中圓形的循環構圖十分獨特,而現代平面設計中也具有與之相似的表現形式,如共用形,即幾個圖形圖像共享相同的空間,并在構建聯系的基礎上形成一個整體。“神”則是指圖形中所蘊含的內涵和思想,它是“形”的內化。在我國民間年畫藝術的發展中,起初對宗教和自然的崇拜與敬畏是進行年畫創作的重要出發點之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民間年畫逐漸具有了更多豐富的美好象征。如,在我國民間年畫《福祿壽》中,其所設計的圖形是一頭鹿背著福字,而壽則在鹿的體內。顯然,這一民間年畫作品的設計者在設計中使用了“鹿”與“祿”所具有的諧音關系,從而將一種美好的期盼用圖形的方式進行了傳達。這種方法不僅體現出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體現出我國民間年畫藝術創作者在民間年畫設計中所具有的創造性與想象力,而這是我國現代平面設計視覺語言應當借鑒和發揚的重要內容。
2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過程優化
2.1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過程的優化是通過系統結構的漲落有序體現的在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優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整體優化,盡可能發揮該系統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統優化的實現,是通過系統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改進來實現的。在民族民間體育文化傳播過程中,由于沒有有效的建立國內各地的傳播環境,政府主導與民間開發不能有效結合等多種原因,致使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不能發揮整體功能。
2.1.1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要保持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保障傳播途徑的通暢性必須保證大眾反饋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達到該文化傳播與傳承的效果。在現有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播中,如武術的傳播,包括學校、電視等都只重視動作本身的華麗,忽視了文化本身,這樣就破壞了武術傳播與傳承的整體性,致使武術文化缺失,必然導致其穩定性被破壞。
2.1.2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過程各影響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協同關系
2.1.2.1研究目的與大眾的需求之間的協同在民族民間體育文化傳播中受傳播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若是研究的內容不能滿足大眾的好奇心與需求度,便會相對會抑制這一系統的有序發展,便會否定該系統的穩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內容超出大眾的現有水平,則循序漸進地向人們灌輸這一文化。從現階段的研究來看,這一文化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眾的接受效果,阻礙了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在此方面發展較好的是濰坊風箏,在該活動中人們充分認識到了風箏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健身與娛樂功能,喚醒了人們的文化自覺,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這些就反應出了研究目的與大眾需求完美協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眾三者心理層次的協同這里指三者精神層面的高度一致性。在傳播與研究過程中,政府與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眾的心理、了解了大眾的現有精神層次,才能更好地進行研究與制定相應的措施。三者之間要形成良好的循環關系,這樣可以更好地挖掘該文化所擁有的多方面內容,更利于其傳播與傳承。
2.1.2.3政府、研究者、傳播媒介與大眾之間的協同政府與研究者向大眾輸出該文化信息或大眾向二者反饋信息都需要一定的傳播媒介,例如措施、電視,電影、物質設備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項傳播媒介都對該系統有效,應依據大眾需求、文化傳播需求、研究目的、傳播目的等選擇相應的傳播媒介。以傳統武術文化節目為例,有影響的是“武林大會”、“武林風”。這兩個節目都是技擊武術打斗的“真人秀”類型,完全撇開了傳統武術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氣、神”內核,缺少對民族民間體育文化資源的針對性傳播。如“武林大會”中就沒有充分體現北少林的剛猛強健、樸實簡練。
2.2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有序結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