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3 09:45: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能力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能力管理論文

篇(1)

馬克思早就提出了“創造與人的本質和自然的本質的全部豐富性相適應的人的感覺”[②]這一命題,即使人對語言現象的感覺成為人的感覺,實際上也就是在“創造著具有深刻感受力的豐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構建塑造當作語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來加以界定,其創意就在于發掘“人的本質力量在語言客體上對象化的實現”,其意義是重大和深遠的。

盡管語感能力的形成轉化過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選擇、自我參照、自我完善機制,但這并不意味語文教學于良好人格的培養是無所作為或可有可無的,相反,其深刻的審美體驗能力卻為語文教學賦予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人格塑造優勢。

二、促進個性發展策略。

良好的語感能力極富個性,而個性往往又孕育著創造性,沒有個性也就無法談及創造性。人們常說:一百個讀者的頭腦中就有一百個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個學生的頭腦中也有一千個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這就是說個性和創造性本身就是一對孿生姐妹。語言作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現的要素”[③],首先應該是人的個性的集中體現。語感能力培養要著力于個性發展,其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著名心理學家列昂捷夫曾經說過:“背誦詞語,理解詞語,以致理解詞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夠的,應該使這些詞語成為內在決定個性的東西。”[④]因此,教學中就不應過分強調學生的思維方式、思想觀點與教師的完全吻合,對于學生的獨特思維方式和新奇獨到的見解要善于發現、肯定和引導,否則,會于有意無意之間扼殺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學生驅入用階級分析的觀點去認識其“反抗”意義的思維峽谷不可,如果有同學從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掙扎”也不能否定;讀《荷塘月色》,有學生只為朦朧、寧靜、優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領略什么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不滿現實又幻想超脫現實的淡淡的哀愁”也沒什么不妥;陸游的《詠梅》是題詠人生的高格調之作,就沒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強學生同《詠梅》詩分出高下。

三、能動參與策略。

語感能力歸根結底是認識個性在長期的對各種言語作品反復“涵詠”體味過程中習得的,教師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之主動參與、自覺投入,在現實的語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規律和意蘊,并使語言規律和意蘊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個性的東西”,進而形成他們頭腦心靈中的一種積極的、創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講到底。近年來語文界積極倡導的“語文活動課”就是一種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性、培養語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措施,學生在各種聽、說、讀、寫活動中有了強烈的作者、讀者角色意識,自動探究、傾心實踐,于不知不覺中實現自己認知圖式的構建。

四、實踐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實踐中方能練就。”[⑤]學生學習的能動參與積極性發揮得怎樣,實質上取決于學生的語言實踐感受情況如何。基礎教育,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習得語言的實際能力(實質上是關于語言的感性認識),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關于語言的理論知識,或者說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應當以感性為主。而感性又總是直接與實踐聯系著。因此,只有通過長期有效的訓練,在人的意識與行為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性的關系模式,即通過語文教學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一種語感直覺、語言習慣,才能將有意識的語言知識、規則等變成無意識的感覺。目前“大語文”教學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學校學習與家庭、社會生活相結合,使語文學習無時不有、無地不在,讓學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語文學習的機會和因素,進行反復能動的語言實踐,在聽、說、讀、寫的實際操作訓練中,把語言還原到一定語言環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擬、演習和創造,進而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力。

五、整體感知策略。

英國應用語言學家皮特·科德說:“把一切都學到手以前,沒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學會的。”[⑥]這就是說,語言現象與涉及語言的所有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只要我們接觸了某種語言現象,就可能接觸有關語言的全部知識。這里強調的整體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釋就是把語言文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達的深厚意蘊,并非通常所說的課文整體、單元整體,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甚至在訓詁式的一個字一個詞地解釋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體感知作為一個方法論術語,它對語感能力培養的意義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維策略。

語感能力具有直覺思維特性,事實上直覺思維說到底屬于形象思維的范疇,而且漢語和文學又無不具有形象性特征,這就為語感能力培養實施形象思維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據。再從現代心理科學的研究來看,人腦對拼音文字的處理是分別由兩個不同的部位來職掌的,漢字具有“左視野優越性。”[⑦]而左視野傳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腦處理,右腦主要儲存“圖像”,所謂形象思維主要由右腦完成,而右腦與創造性思維又是關系最為密切的。因此,對于培養創造性語文能力為目標的語感能力培養來說,形象思維策略不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總之,視語感能力培養為語文教學的本質和核心是由語文學科內部規定性和教學活動的內部規律性所決定的,現代化語文教學就是要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得學生面對語文材料,創造性地感悟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東西,用有限的知識孕育和啟迪最多的能力。尤為重要的是,我們把人格構建塑造能力視為語感能力最高層次意義上的目標。這不僅為深化語文教改、提高教學質量展示出廣闊前景,更對社會文化意義上的人的素質培養具有現實的實踐指導意義。

注:

①王尚文《更新語言意識、深化語文教改》(《北師大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二期。)

②馬克思《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80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9頁。

④列昂捷夫《活動意識個性》179頁。

篇(2)

問題的答案就是能力,即公司用以形成競爭優勢所需的技能、資產和關系。我們對那些成功地保持長期增長和發展的公司的研究表明,他們都從廣義上去認識能力。很自然,有一些公司依賴于營運技能,即狹義的能力,但令人意外的是,我們調查對象中絕大部分更多地是依靠其它方面,而不是依靠這些顯而易見的能力而成功的。

當商人談及企業能力時,他們通常是指蘊含在公司人員、生產流程以及企業知識之中的能力。它們是企業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常常被稱作核心能力。盡管運作技能或核心能力對一個公司的成功十分重要,但對這些方面的重視如果過于狹隘就會阻礙增長。這就需要對能力有一個更廣義的定義,即包含獲得競爭優勢所需要的所有因素。除了營運技能,我們所指的能力定義還包含其他三類資源:優勢資產、可增長技能和特殊關系。

一、優勢資產

優勢資產是指那些難以復制并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有形或開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知識產權,銷售網絡,品牌和信譽以及客戶信息。

銷售網絡:一個企業可以利用其銷售網絡的規模增加其現有產品及服務的銷售或減少推出新產品的成本。以吉列為例,其1996年末花費70億美元購買電池生產商杜拉瑟公司的主要動機是銷售方面的經營共性。吉列的剃須刀片在超級市場和便利店的銷售網絡是無與倫比的,而電池也同樣在這些店鋪銷售。雖然杜拉瑟公司占據美國國內市場50%的份額,但其在諸如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增長地區卻鮮有所聞,而吉列在這些地區的銷售網絡卻異常強大,吉列通過此舉將杜拉瑟推向世界,助其增長。

品牌及信譽:過硬的品牌可以有助于新產品的推出并且不影響現有產品的聲譽。吉列正利用其品牌進入男士化妝品市場。吉列男士系列包括潤膚水、剃須膏、除臭劑以及剃須刀和刀片。

客戶信息:擁有各類不同客戶的詳細信息對擴大銷售是十分重要的。這其中一些最有價值的信息包括客戶的購買習慣和需求。日本Seven-Eleven(編者譯:711公司)的銷售點信息系統幫助公司確保對每一位步入商店的顧客來說都有一個正確的產品組成。該系統試圖從每一筆銷售中獲取一定的數據,包括購買時間、客戶的性別及估計年齡。這些信息每天從商店的計算機終端下載到總部,在那兒進行銷售趨勢的分析。每天,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當前和歷史數據進行調整和根據客戶的要求安排商店的產品組成。為不斷地尋求最佳產品組成,每年平均每家商店3000種產品中有70%將被替換掉。

二、可增長技能

一個企業掌握諸如購并、交易、籌資、風險管理及資本管理這樣常用的可增長技能將會在啟動和保持增長中擁有很大的優勢。雖然一個公司的不同業務之間各自有其獨特的營運技能,但這些可增長技能卻可以在不同市場或經營單位相互傳授。由于其廣泛的適用性,可增長技能通常存在于企業核心,再從那兒提供給不同的經營單位。

購并及合并后管理技能:不佳的購并會代價高昂,風險重重。而成功的購并會加速增長及節約成本。能以吸引人的條款進行購并,并且快速融為一體,這一能力將賦予公司一個十分明顯的優勢。

SaraLee(編者譯:李莎)公司就是依靠購并不斷推出新的業務并促進增長。在1981年至1995年間,該公司共進行了80多次收購而同時退出了那些經營不善、分散主業的業務。如果僅僅憑自身的增長,其計劃和預算系統中設立的目標是根本無法達到的,因而公司的管理層不遺余力地進行不斷地購并以達到這些目標。公司有時追尋那些潛在的收購對象長達10年之久,這樣當那些對象準備出售時李莎公司可以第一個知道。

籌資及風險管理技能:擁有高超的籌資和風險管理技能可以使有些公司能以其他公司無法達至的方式增長。對資金問題制定周密完善解決方案的能力,使這些公司可以沿著充滿希望的成長之路闊步前進,而對于他們的競爭對手來說,想達到這一點,費用和風險可謂巨大。

資本管理技能??擁有出色的效率技能能使管理人在一些項目上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而其他公司則可能會認定這些項目回報率低而拒絕投資。對資本的更充分利用將增加單個項目的預計回報,并且將公司的一部分財力解脫出來用于其他項目的投資。

HindustanLever(編者譯:雷丁斯頓公司)在印度消費品行業的成功就部分歸因于基資本效率技能。這家公司通過將其生產工廠規劃設計得不帶任何繁飾或將部分生產和銷售行為外包,使得在每一美元的資本上都上都產了巨大的銷售額。

三、特殊關系

關系是那些非常重要但卻很少談及的能力之一。保持與現有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可以為企業提供發展機會,因此有必要培養這種關系。而與要人、企業及政府保持關系可以贏得那些沒有這層關系這就根本無法得到的機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有助于達成交易外,良好的關系可以有助于公司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和地區。

在亞洲,特殊關系在那些海外華人家族的成功中起了主要作用。世界巨富李嘉誠的經濟帝國就是建立在特殊關系的基礎上。其強大的關系網使其可以較早進入快速增長的基礎設施行業并獲得少有的機會。和記黃埔作為其麾下的旗艦,從集裝箱碼頭迅速滲透到發電、零售和電訊業。規模從香港擴大到中國內地、英國和加拿大。通過合資形式,和記黃埔正經營著中國目前最大的3個集裝箱港口。

李嘉誠的壯大歸因于他自70年代末以來一直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建立的關系網,這其中包括與政府、國有企業、金融機構、華僑企業及西方跨國公司的緊密聯系。李嘉誠通過不同的方式培植這些關系。他坐鎮香港匯豐銀行董事會,處于亞洲經濟交易活動中一個十分有利的地位。早在中國大陸開放之前,他就于1980年通過在廣東投資建造中國飯店,傳達其在中國投資的承諾。

從人類從事經營活動以來,關系一直就很重要,但在近來的商業活動中有許多特殊關系與腐敗混為一體的例子。特別是在與政府官員的特殊關系上,這個問題就顯得極其敏感。這也就使得依賴特殊關系作為一種能力比依賴品牌或銷售網絡要復雜的多,但是在不拋棄倫理價值的前提下從關系中獲取戰略利益還是完全可能的。保持持續增長的公司正是找到了這樣的方法。

四、從能力到優勢

公司將新的業務所需的能力聚合得有多好,決定了其在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上有多成功。能力的聚合通常比單個能力更難仿效,只有將那些難以仿效的能力聚為一體時才能取得持久的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并不要求在每個業務方面都要有高超的能力。但具備最重要的能力能夠決定某個成長中的企業有多少價值將流向其擁有人。對每個機會來說,把那些影響競爭優勢的能力與那些僅僅是需要但并不重要的能力區分開來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并不至關重要的能力可以外包給別人或由別人來掌握。

安然(Enron)公司在發電業的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該公司以不同于其競爭對手的方式來看待這一行業,它發現經濟價值不成比例地累積到那些組織安排電業交易的企業身上,而并非是那些真正建造和經營這些電廠的公司。早先,安然公司在建造和經營電站方面并不出色,但這并不重要,這些技能可以外包給別人。相反,它擅長洽談長期燃料供應合同、電力銷售合同、建筑合同、籌資和政府保證──這些恰恰是區分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技能。通過集中精力在這些能力上,安然公司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樹立了其強大的全球地位。

五、為持久的優勢聚合能力

哈佛商學院教授DavidCollis(編者譯:柯里司)和CynthiaMontgomery(編者譯:蒙哥利)認為,一種能力或資源只能夠通過若干檢驗,才能成為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首先,這種能力必須在產品市場上有競爭優勢和價值;第二,它必須難以仿效;第三,它不能輕易為其他能力所取代;第四,它必須是持久的;第五,它必須難以交換。如果一項能力會隨著雇員的離開而帶走的話,那么是雇員而非公司擁有這一能力的價值。

一些單個的能力可能會通過這些檢驗,比如說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將一直賦予其所有者優勢,但是幾乎沒有單個的能力是無懈可擊的,即使是那些首創得來的優勢,沒有了適當的支持也會慢慢消失。一個企業的成長過程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就是將各種有特色的能力聚合為一體,共同滿足上述標準。

篇(3)

(附圖{圖})

經過如上的分析以后,我們對這段景物描寫就很清楚了。綜合起來說:作者來到虎山水庫后,觀察點由壩前到壩橋上,所描寫的景物由遠觀到近看。詳寫了從橋孔中躍出的七股大水,略寫了平靜的湖水。作者從各個角度對大水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巨大的水響,震天的吼聲;美麗的色彩,黃(錦)、雪白、白(紗)、米黃(花紋);多姿的形態,(閃光的黃)錦、(脫線的)珠,沒有經緯的細紗精制圖案;雄壯的氣勢,“喑惡叱咤,似有千軍萬馬。”作者既從靜的方面寫了懶洋洋欲步不前的平靜的湖水;更從動的方面渲染了七股大水躍出,水激亂石,水珠拋撒的動人畫面。有局部的工筆細描,雪白的水珠象脫線一樣撒下,白紗上的米黃花紋;也有整體的勾勒,七股躍出的大水仿佛七幅閃光的黃錦。作者的主觀感情不僅融匯于客觀描寫,也有直接抒發,“也許只有織女才織得出這種瑰奇的景色。”為了充分地描繪出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的感情,作者運用了比喻,把躍出的大水比作黃錦,比作細紗配米黃花紋的精制圖案;運用了比擬,把平靜的湖水寫成“迎著斜風細雨,懶洋洋只是欲步不前”,把水寫活了;還引用了古代傳說,給文章平添了幾分神秘美妙的色彩;更妙的是作者能于“動”中看出“靜”,以其傳神之筆,以靜寫動,從橋孔中躍出的大水,本是“跳擲翻騰”,作者卻能借豐富的想象,看到“一幅沒有經緯的精制圖案”。作者從多角度,運用多種方法,突出了雨中水的大、猛、美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壯觀瑰奇的圖畫。文章之所以會把景物寫得如此生動,這全出自于一個“情”字,把自己對祖國山河的厚愛,傾注在對祖國山河的極度贊美之中。

我們再用這種方法研究小說的人物形象。把人物形象看作系統之后,確定如下六項為其要素:描寫方法,典型環境,代表典型,性格特點,作者態度,典型意義。首先,分析人物描寫的方法。人物的典型形象是通過一定的描寫來刻畫的,分析其描寫方法,既有助于正確理解人物,亦有助于學習其高超的寫作技巧。第二,分析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明確人物活動的背景、時間、地點,這是理解人物行為及意義的必要條件。第三,分析人物所代表的典型。小說中的人物雖然是具體的,個別的,但他是典型,是類的代表。小說人物形象的意義即在于以個性表現共性。第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雖然是類的代表,但又是“這一個”,是以豐富多彩的個性存在于作品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是沒有價值的。第五,分析作者的態度。作者對自己筆下的人物是有傾向性的,是傾注了作者濃厚感情的。正確地理解人物的態度,有助于正確分析人物形象。第六,分析人物的典型意義。典型的意義,也即小說的主題或主題的一部分。下面以魯迅的《藥》為例具體操作一下。

(附圖{圖})

分析以后,再作綜合。比如:我們對夏瑜這個人物可以這樣綜合:本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塑造了時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夏瑜的形象。他革命意志堅定,英勇無畏,以至獻出了生命。作者對他給予了熱情的贊揚,同時也痛惜于其斗爭的悲劇性。從而揭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嚴重脫離群眾的弱點。同樣,我們不難綜合出華老栓和康大叔的形象。

從上面兩例我們不難看出,運用表格式的方法不僅十分方便,而且條理清楚,一目了然。表格中各要素排列的順序也不應是隨意的,要按綜合時表述的需要安排。

表格式當然不是唯一的,還有其它許多合適的方法,具體運用哪種方法,要看所研究的問題和個人的習慣,關鍵是把研究對象恰當分成要素來分析綜合,這是根本的。

層次性的觀點是系統的一條重要思想。它認為,系統是由一定的要素組成,這些要素是更小一層的要素組成的子系統。而系統本身又是更大系統的組成要素。以此為理論基礎,我們用這種方法研究問題就有了廣闊天地。仍以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為例。它與情節、環境等要素共同構成小說這一系統。而人物形象的要素之一,比如人物的描寫方法,也完全可以視為系統,它的要素是: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白描、夸張,襯托,渲染等。還可以往下分,比如肖像描寫,它的要素可定為:寫什么,反映什么,怎么寫的。寫什么可劃分為衣著、形態、神情三個要素來研究、當然還可以分下去。下面以表格的形式總結一下上面所寫的內容。

(附圖{圖})

篇(4)

新修訂的小學語文大綱中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愛到情感的熏陶。"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運用語言文字,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鳴發閱讀的"感興"。所謂"感興"就是感受、情致,即以一種欣賞的心境讀文,從而感受語言文字的音韻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文章結構的嚴謹美和文章思路的邏輯美等。因此,教師要改變閱讀教學觀念,以讀為主,讓"讀"成為語文教學導線,以讀代講,讀中激情,讀中體驗,讀中感悟,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1、使學生知道讀什么:

選擇完美的教育內容是教育的一個關鍵點,選擇高質量的閱讀材料則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具有創見的思想家、文學家所嘔心瀝血寫成的充滿智慧火花和文采斐然的經典作品,即一切文質兼美的作品,都可以讓學生主動去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而每篇課文都要整體感知,都要理清思路,都要篩選信息,都要理解關鍵語句,都要體驗思想感情,但不管如何都得從讀"開路"。如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第一場雪》便可用先讀整體,領略美與喜;再變序讀各層,入情入境;再讀"點睛之筆"(瑞雪兆豐年),突破重難點;最后扣題讀精華,師生共同梳理主線,"言有盡而意無窮"。

2、教學生體驗怎樣讀:

讀的方法、技巧、形式多樣,無論是齊讀、引讀、自由讀,還是朗讀、默讀、速讀,都要能有體驗的讀、抓住主要信息的讀,要讀思結合、讀議結合、讀行結合。如《鳥的天堂》里"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作者熱愛生命、禮贊生命之情,使我們如同看見巴金那顆因愛生命美麗而激動之心。孩子們固然讀不到那么多,這需要教師去渲染、引導、開啟。教師要范讀,要反復指導,要設疑激趣,要組織討論,要點拔,必要時也要講解。

3、指導明確讀到什么目標:

如古詩文要熟讀成誦,化為民已有,能脫口而出。名篇佳作,不要求全懂,但要求讀流利,讀出感情,基本讀懂等。

二、理解中體驗,啟發深層感悟。

"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后,在深入的理解中體驗,便能啟發深層感受悟。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發展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潛隱性和長期性,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間,是學習的核心部分。但感悟,只能由學生自己獲得,精神生命的拓展是別人無法取代的。

因此,教學中,我們更強調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去思索,獨立尋找結果,深入理解,形成深層感悟。如《苦柚》中,伯父明知柚子是苦的,為什么還要"全買下"?為什么說"苦柚"也會"變甜"?學生在伯父與小姑娘的對話間,經過獨立思索,理解感悟出思路:滿意的微笑----有些激動----更加激動----意味深長的贊嘆,由此一個誠實善良的小姑娘形象躍然紙上。學生頓悟:"甜"在伯父心里,在于小姑娘的心靈美。從而深層感悟生活中類似的"苦"與"甜",升華其內涵。

三、爭辯中體驗,開發創新潛能。

馬克思說:"真理是由爭論確立的。"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新事物、新觀念也層出不窮,孰是孰非,往往在爭辯中更能涇渭分明。"爭論"的基礎是不同觀點之間的交鋒,它必然引發學生獨立思考,演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參與爭論的學生,必然精神亢奮,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尋找不同見解,智慧的火花必會竟相迸射。因此,針對一些課文的內容外延,組織學生有效地課堂爭論,對于開發創新潛能有著重要作用。

1、創設和諧氣氛,營造開放爭論的條件。

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只在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通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主參與"與"自由表達",這就要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2、誘發學生"質疑",激活學生創新意識。

如《落花生》中父親說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誘發學生為桃子、石榴、蘋果申辯:這只是一種自然美,"體面"不為錯,"體面"也有用呀。一石必會激起千層浪。

3、創設"生疑"情境,指點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善于爭論的能力。

如教師在教學中有意"挑起事端",設計一些問題,"多向型思考","多向型交往"。

4、培養辯證思維,激發樂于爭論的興趣。

如《落花生》中爭論后,還得讓學生辯證、全面看待父親說的主要目的,重在從這個側面突出"落花生",并不在于貶損"桃子、石榴、蘋果"。四、想象中體驗,拓展思維空間。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牛頓講過:"若沒有在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少兒時代是充滿幻想的黃金時代,孩子是異想天開的幻想家,他們的想象最活躍、最大膽、最奇妙。因此,有人稱:想象是思維的翅膀。

如安徒生筆下的那只丑小鴨經過他一想象,變成了美麗的天鵝;神奇的火鐮幫助小兵做了國王,還有"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譚底水無痕",足見想象的魅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針對課文的童趣,針對孩子的童心,激發他們在大膽的想象中體驗,在生活現象中想象體驗;在課外閱讀的童話、科幻文章中開啟想象思路,必將拓展思維空間,使想象的翅膀日益豐滿,寫出有新意、有詩意的好文章來。

五、活動中體驗,發展語文個性。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是個性化行為",強調語文個性就是強調學生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價值和獨特感受。"個性化行為"的自主性體現在個體需要的滿足和實現,學習內容的選擇和判斷,認知策略的參與和實踐。在語文教育中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開發學生潛能。正如總書記在第三次全教會講話中指出:"在出人才的問題上,要鼓勵和支持冒尖,鼓勵和支持當領頭雁,鼓勵和支持一馬當先。"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培優輔差,充分調動每個孩子的個性。如課前可讓中等生講些成語故事,課中放手讓一些優生嘗試當小老師,課后讓后進生自選取內容與老師交流,展示自我。

又如在《春風吹》一文中,可讓學生說春天,畫春天,唱春天等;在《我愛祖國》后鼓勵學生模仿作詩;在《只有一個地球》后辦報,宣傳演講;在《我選我》后,補選"雷鋒小隊長"等。讓語文與一切活動融為一體,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個性的一個界面。

六、實踐中體驗,內化語文能力。

"實踐性"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屬性之一。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小學語文,依靠的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對語言文字感性的把握。因此,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是內化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新大綱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就是在課內外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研究、練習;敢于獨立思考、判斷、求新;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語文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落到學生身上,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1、給學生足夠的語文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給學生一定的自學時間,學生的學習才能有充分的思維活動,學習的主動性才能有充分的思維活動,學習的主動性才能調動起來。同時,學生的智慧的激發,更需要廣闊的空間。教師要給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聽一聽,說一說,讀一讀,寫一寫,做一做;使他們充分動耳、動手、動口、動腦;引導學生主動課外閱讀、課外練筆,寫日記、讀書筆記,辦手抄報,課外演講、講故事,讓學生自主去圖書室,上網查資料,提高讀書興趣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篇(5)

預習是一種自主的學習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經過預習,學生會對新的知識內容有所了解,這將在課堂上容易把握重點,攻破難點。

從平時對學生的觀察、調查來看,大部分學生的預習方法過于單調,把預習單純地理解為對課文的通讀和瀏覽。我想,這樣的預習有些粗陋,所以,預習還將明確預習的方法。由于預習是一項自主的活動,就應以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積極利用周邊的有利條件,去感知新的學習內容,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象、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當然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學生要積極地去嘗試,去了解新的學習對象。比如預習初中教材八年級下冊《藤野先生》一文,在預習中學生不僅要整體感知,讀通課文,了解大致的內容,掌握字詞方面的知識,而且要涉及到關于魯迅先生的有關常識,魯迅先生發表的文集,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包括魯迅先生當時的思想意識,以及關于藤野先生與魯迅先生的關系,甚至還可以是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的經歷等等;那么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借閱關于魯迅先生的一些書籍;看一些關于魯迅先生在日本的影片等。這樣不僅使學生充實了內容,而且指給了學生預習的方向。所以,預習中學生不單要了解課文章大意:關于這方面,我們教師可以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可以要學生通讀、瀏覽課文;根據不同的文章還可以采用速讀、精讀和默讀的方法。不單要學會生字新詞:關于這方面,要求學生動手查閱相關的工具書。對于文中涉及到的典故、成語、諺語之類的又要去找相關的書籍資料;而且在預習中發現的關鍵性語句、疑難點,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用不同標記標出,待上新課時向老師請教,或是課后學生討論交流。有時有的文章在預習中可能會有關于寫作的方法、特色,順序等方面的預習作業,這些學生雖然不需很深領會、掌握,但至少也要他們去試著動腦。

在教改中,我還注意到了這一點,就是學生在預習中須先通讀課文,然后對其中的有些詩文、片斷等要求通過聯想、想象,將文字化為腦中的美景,再通過口頭來表達。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運用心理過程與口語表達有機結合,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體現了預習在培養自學能力的作用。

篇(6)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這就是說,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在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對于疑和問,疑是條件,問是結果。因此,課堂上要使學生樂于提問,教師就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他們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

比如在講“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幾個任意多位數,然后由教師很快判斷它是否能被3整除,當師生共同驗證老師的判斷無誤后,學生就會主動地向老師提出問題:您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就能斷定一個多位數能否被3整除的?可見,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來,緣于教師的激趣和創設的良好發問情境。

二、幫助消除心理障礙,使其敢于提問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一種“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狀態中,由于他們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課堂上表現出一種“三怕心理”,一怕在課堂上提問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程序而挨教師的批評、指責;二怕提出的問題不成問題而變成同學們的笑料;三怕提出的問題毫無價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問,首先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礙,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質疑,放心提問。比如對于在課堂上提問由于情緒緊張而說不清楚的學生,可以讓其在課外繼續補問;對于不敢在廣眾場合提問的學生,可以讓其個別提問;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讓其把問題寫成文字后再提問。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教學中各個環節的誘導,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比如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預習中認真去發現問題,為課堂上提問作好充分準備。另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組織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提問競賽活動,通過比提問的數量和質量來評定小組的競賽成績,這樣,學生將會在競爭的氛圍中消除思想顧慮,大膽質疑和發問。

三、通過多說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問

1.讓學生多說,學會提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外部表現。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保證學生有說的機會,通過多說的訓練,培養學生勤于提問的習慣。比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如果讓學生分別去說“商不變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基本性質”這三者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將會提出問題:“零為什么不能作除數?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項?”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2.讓學生多做,啟發提問。實踐活動是學生形成問題的基礎和源泉。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而提出問題。比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課堂上組織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和一枚圖釘做成一個角的模型,并用手轉動角的一條邊,這樣學生不僅可以直觀地認識和掌握銳角、直角、鈍角等概念,而且還會在此基礎上提出“當兩條邊重合時是什么角?如果一條邊固定,另一條邊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后繼續旋轉下去將得到什么角?如果這條邊按順時針的方向旋轉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義的問題,為以后繼續學習角的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3.讓學生多想,深刻提問。課堂上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對面臨的問題作較深層次的思考,通過分析和比較,就能將問題轉化,提出優化解答過程的新問題。比如在“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的教學中,如果讓學生充分思考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較大小,學生將會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來比較分數的大小?”這個問題,并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由此可見,只要指導學生對問題多作思考,學生就能創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問題來。

四、教給學生提問方法,使其善于提問

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容、性質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如:

1.趣問法。把問題趣味化,或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把問題引出,這種提問容易使對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勝。

2.追問法。在某個問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順著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發問,其表現形式一般直接采用“為什么?”。

3.反問法。是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其表現形式一般是“難道……?”。

篇(7)

從小學生不同的年齡心理特點上看,口算的基礎要求不同。低中年級主要在一二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具體口算要求是,先將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相乘,得到的三位數立即加上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相乘的積,迅速說出結果。這項口算訓練,有數的空間概念的練習,也有數位的比較,又有記憶訓練,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一項數的抽象思維的升華訓練,對于促進思維及智力的發展是很有益的。這項練習可以安排在兩段的時間里進行。一是早讀課,一是在家庭作業的最后安排一組。每組是這樣劃分的:一位數任選一個,對應兩位數中個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個數的。每組有18道,讓學生先寫出算式,口算幾遍后再直接寫出得數。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后(一般為2~3個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確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針對性訓練

小學高年級數的主體形式已從整數轉到了分數。在數的運算中,異分母分數加法是學生費時多又最容易出差錯的地方,也是教與學的重點與難點。這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攻破呢?經研究比較和教學實踐證明,把分數運算的口算有針對地放在異分母分數加法上是正確的。通過分析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有三種情況,每種情況中都有它的口算規律,學生只要掌握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兩個分數,分母中大數是小數倍數的。

如“1/12+1/3”,這種情況,口算相對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擴大倍數,直到與大數相同為止,分母擴大幾倍,分子也擴大相同的倍數,即可按同分母分數相加進行口算:

1/12+1/3=1/12+4/12=5/12

2.兩個分數,分母是互質數的。這種情況從形式上看較難,學生也是最感頭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難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每個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分母的積的和(如果是減法就是這兩個積的差),如2/7+3/13,口算過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結果是47/91。

如果兩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則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63),分子是兩個分母的和(16)。

3.兩個分數,兩個分母既不是互質數,大數又不是小數的倍數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用短除法來求得公分母,其實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結果。可用分母中大數擴大倍數的方法來求得公分母。具體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數)一倍一倍地擴大,直到是另一個分母小數的倍數為止。如1/8+3/10把大數10,2倍、3倍、4倍地擴大,每擴大一次就與小數8比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數了,當擴大到4倍是40時,是8的倍數(5倍),則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別擴大相應的倍數后再相加(5+12=17),得數為17/40。

以上三種情況在帶分數加減法中口算方法同樣適用。

三、記憶性訓練

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主要內容有:

1.在自然數中10~24每個數的平方結果;

2.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幾個常見數的積;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以上這些數的結果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率很高,熟練掌握、牢記后,就能轉化為能力,在計算時產生高的效率。

四、規律性的訓練

1.運算定律的熟練掌握。這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廣形式多,有正用與反用兩方面內容,有整數、小數、分數的形式出現。在帶分數與整數相乘時,學生往往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使計算復雜化。如2000/16×8,用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結果是1001.5,用化假分數的一般方法計算則耗時多且容易錯。此外還有減法運算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運用等。

2.規律性訓練。主要是個位上的數是5的兩位數的平方結果的口算方法(方法略)。

3.掌握一些特例。如較常遇見的在分數減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夠減,往往減數的分子比被減數的分子大1、2、3等較小的數時,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接口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少1,結果不用計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結果就是97/99。減數的分子比被減數的分子大3、4、5等較小的數時,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結果。又如任意兩位數與1.5積的口算,就是兩位數再加上它的一半。

五、綜合性訓練

1.以上幾種情況的綜合出現;

2.整數、小數、分數的綜合出現;

篇(8)

思維共振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手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雙方認知基礎、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等方面步調基本一致,在同一平面進行互相交流,創設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情境。在學有障礙時,以教師或部分學生的先進思維觸發、點活學生自己的思維,達成共識,優化思維,讓全體學生共享集體互助學習的快樂。

二、“思維共振”的作用

首先,“思維共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師生之間是教學相長的合作關系。教師不再是課堂中機械的知識傳授者,學生不再圍著教師“人云亦云”,通過自己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獨立的見解。在交流中,師生、學生之間展開積極而廣泛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討論,在傳遞、加工信息的同時,誘發著學生悟性的啟動,促進學生多層次、全方位的釋疑思維的展開,在這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情境中,學生不難創設出新穎別致的解題思路和構思,最終獲得準確而清晰的解題途徑和方法。這樣的思維是深刻而又創新的。

其次,“思維共振”充分把認知納為學生探究的過程。在“溫故引新”的情景中,學生之間你爭我辯,互助互學,不乏對以前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方法和技能的再現、統攝、遷移、重組、變換、改造和升華。使學習過程不再蒼白、單調,激發學生思維活動走向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利于知識結構的系統化,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駕馭知識的能力,從而主動的提高教學效果。

再次,“思維共振”著眼于“作為個體的學生”向“處于一定社會環境中的學生個體”的轉變。在這一社會環境中,個人與整體、個人與個人之間存在著,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關系,彼此提倡不同意見、不同認識的充分交流,樂于自我剖析,善于借鑒先進思路,促成最佳共識。每個個體都力爭成為一名有學習能力,有合作精神又不乏個性的學生。

三、“思維共振”對教師的要求

1.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在數學知識面前,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充分認清自己只是知識的已知者,學生是未知者。已知者不能輕率的把自己的思維投射于學生,要站在未知者的位置,以平等、互助的示范者、顧問、解惑者的身份出現在他們面前,尊重學生現有的思維水平,鼓勵學生大膽闡述對問題的見解,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思維的激發、開放、活躍,這是形成思維共振的基礎。

2.把握結構設好坡度。

學習過程中,學生已有的觀念和意識往往難解釋和接受新的概念和方法。因此,備課時教師要深鉆教材,理清脈絡,形成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以此為依據設計出學生學習的過程結構,盡量使學習的坡度得以平緩。容易受阻的教學內容,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必要的加工,使原認知結構與新舊知間相互作用,產生同化和順應,減少思維受阻的強度,創設出切合學生心理、認知水平的最近發展區。誘發學生思維上的突破,形成知識與思維間的共振,最終促使知識內化。這是形成思維共振的關鍵。

3.學會傾聽即時評價。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力求突出知識結構,讓學生掌握學習的過程與步驟,面對學生的討論發言,教師要學會傾聽,即時評價。遇上學生因語言組織能力有限而詞不達意的現象,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點滴信息,迅速進行加工、提煉,然后反饋給學生,讓其他學生補充完善。遇上偏離論題的回答,教師要采取恰當的方法進行調整,讓學生“笑著站起來,笑著坐下去”。保護好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這是形成“思維共振”的重要保證。

四、“思維共振”的實施

1.問題為基礎──引發思維。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探究知識的思維活動總是開始于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要想引發學生的思維,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為學生提供一個情景,啟發學生在認識上產生問題,創設問題的情境。

如我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課一開始,并出示課題,問:“看到課題,同學們想到了什么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迅速開啟了思維大門,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什么是余數?”“余數是怎樣產生的?”“有余數的除法豎式該怎么列?”“余數該怎么表示呢?”“學余數有什么用?”等等。學生的提問也正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經過“一問一提”學生的認知方向與教學目標達成一致,在學生統一需要、動機、目標的召喚下進入了新知的學習,為引發思維共振打好了基礎。

2.探討為階梯──展開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借助這一點,我在教學“除法豎式”是,并不急于端出問題的結果,而是出示56÷8一題,請學生嘗試豎式計算的方法,得出了等多種答案。“到底哪個對呢?請同學們說說理由。”頓時,教室里象砸開了鍋,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為自己的新創造辯解。在熱烈的環境中,暫時思維混亂或受阻的學生吸取、借鑒同伴的精彩思維片段暢通自己的思維。思維靈活的學生通過表述,也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明朗。這種“先知帶動后知”的合作研討,大大增加了思維含量,促進了全體學生思維的展開、創新意識的培養。

當然,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回答定有不足或錯誤,教師在指出思維偏差的同時要肯定學生勇于探究的精神,鼓勵學生繼續努力,保護學發表不同意見的積極性,創設全體學生思維的情境。

3.講評為關鍵──集中思維。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非都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什么也不講。教師的引導和講評建立在學生的思維基礎之上,根據學生的發散信息,結合教材,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最終概括出解題方法,總結出共同規律。使學生發散的思維條理化,系統化,集中化。尋求思維的最優化,促成思維的共振。

如在除法豎式列法這一問題,學生經過討論爭辯后,對這兩種列法還是各持所見,互不相讓。此時我讓學生認真閱讀書本,細心講解除法豎式的意義,問題終于解決。并告訴學生學了后面一節就能更清楚為什么除法豎式的寫法要采用第二種。這樣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學生的疑點,還激起下節課學習的興趣。

篇(9)

化學實驗現象千變萬化,它為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從科學的角度看,任何一種事物及其變化都具有科學觀察的價值,也就是說觀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進行化學實驗觀察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并制定觀察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觀察。否則,學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覺新奇的表面現象,而錯過了實驗目的所要求觀察的重點內容。

對于實驗現象觀察的范圍,不同的實驗要求不同:有的實驗要求全面地觀察,有的要求有重點的觀察。如對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質性質實驗,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統地觀察,以便能較全面地了解物質的性質。例如,鈉單質放在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觀察反應過程時,有的學生只是聽到了"嘶、嘶、嘶"的響聲,有的則只看到鈉在水面上四處游動,而未注意到鈉已熔成一個小球,還有的學生只看到溶液變成紅色。有些反應的主體特征較微弱,易被次要現象所掩蓋,此時就必須提示學生排除干擾,對關鍵現象進行重點觀察。簡言之,為了便于學生觀察,老師要精心準備好每一個演示實驗,關鍵之處要引導學生,力求達到最佳效果,實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過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由現象到本質地認識事物的性質、規律及其應用,即最終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學會思考。實驗現象是啟迪思維的最好材料。化學實驗中的豐富內容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想象力以及辨證思維能力。教師只要適時點撥就可引發學生積極、活躍的思維活動,從表面的、個別的實驗現象中發現本質的、普遍的規律。雖然其結果只是驗證某些科學上已知的結論,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是親身體驗的科學實踐。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突出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化學實驗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善于提問,激發學生思考。一個適時恰當的提問,隨時都會激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進攻",對容易忽略的問題緊追不舍。

在講硝酸的氧化性時,做銅片與濃硝酸及稀硝酸反應實驗之前,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硝酸跟多種金屬反應放出氫氣,那么濃硝酸、稀硝酸跟銅片反應放出的氣體是否也是氫氣?為什么?"那么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發現:濃硝酸跟銅片反應放出的氣體呈紅棕色;稀硝酸跟銅片反應放出的氣體盡管起初是無色的,但當空氣進入試管后,氣體也變成了紅色;而氫氣為無色,也不與空氣反應。二者對比得出結論:不論是濃硝酸還是稀硝酸與銅片反應后放出的氣體都不是氫氣。同時也就能進一步明白為什么實驗室在制取氫氣時只能用稀鹽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硝酸的原因,這樣的提問,不但能啟發學生連續思維,而且能將學生的思維導向知識的核心。

三、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篇(10)

辦法之一:培養學生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所謂“感受”,就是指人的感官受到外界形、色、音響、氣味等各種刺激后所產生的一種與客體刺激相應的心理活動,如情緒激動、心情舒暢、思想領悟等。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較為復雜的心理過程,是因人而異的。比如對于海鷗這一動物,在高爾基的筆下是:“在暴風雨來臨之前著,——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初中第五冊《海燕》)作者借海鷗抨擊了見風使舵、害怕革命的資產階級,顯然是貶義的。而我們商店里有海鷗牌洗衣機、海鷗牌電風扇、海鷗牌洗衣粉等以海鷗命名的商品,無疑又是褒義的,這就是感受的不同,文章離不開生活感受的孕育。有生活感受,才能寫出文章,感受獨特,文章才新穎,有“個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樹立起這樣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讓我們捕捉到有用的東西的。同時,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無論是在校園生活中,還是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都要五官開放、心官激蕩地參與,而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看《話說長江》的電視片,完全可以邊看邊聽邊想,看看電視片里的解說詞是如何與被說明的圖像相依相輔的,與一般的說明文有何不同。善于捕捉生活現象的啟迪,即在感受某一事物的時候,融入某種有本質聯系的思想(精神),是感受的一個基本要求。

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能夠領會到生活的啟示,還在于它往往能激發靈感,產生非吐不快的寫作沖動,而這種沖動正是成功的標志。

我們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養成觸景生情、見物生情、聞聲生情等習慣,不斷地觸發、延展和豐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養需要反復訓練,積水成河。除了課堂作文教學之外,可要求學生設立課外練筆本,有了感受,就及時動筆,抓住靈感,自覺去作文,點點滴滴積累。教師盡可能予以褒揚,同時指出不足。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課,組織學生交流校內外生活的種種感受,起到相互啟發、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的作用。教師自己也可以談談下水作文的體會。還可以結合知名作家熱愛生活、投身于生活的事跡或體會(如魏巍談《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寫作和生活的關系),來進一步激勵學生熱愛生活、多情善感地反映生活。要指導學生注意發掘自我生活的感悟點(如生活環境變換、人更、交誼慶賀等容易泛起感情的波瀾),激蕩情思,促成寫作契機。有條件還可以把學生帶到野外、工廠、工地、礦山中去,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去聯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去領會哲理。

辦法之二:培養學生間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間接感受生活”,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書刊、電影、電視等媒體來感受生活。這也是一條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徑。下邊就閱讀書本方面談談。

上一篇: 銷售畢業論文 下一篇: 民間文化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阿v天堂2020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线播放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午夜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