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45: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草原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2組合盆栽組合盆栽是近年來流行的花卉應用形式,主要受年輕人的喜愛。將草花設計成組合盆栽,并搭配一些大小不等的容器,配合株高的變化,以群組的方式放置,再配以微形園林小品,如人物、建筑等,隨意打造一些理想的、有立體感的組合景觀。部分微小的容器組合適合放于辦公室里用作擺飾,裝扮空間。
2草花造景原則
草花造景時,講究統一和諧、自然美觀大方。利用不同草花的近似性和一致性,表達出協調的柔美之感。而利用草花的差異和變化,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刺激,烘托出歡快、熱烈的氛圍。如在花壇周圍配置銀葉菊、彩葉草等品種,不僅可增加花壇層次感,還突出了花壇的美感。
3草花造景的施工及養護
3.1草花種植在園林設計中,草花一般以1年4~6次更換為標準,種植時應當選擇適合本地的花卉進行種植。草花種植前應選擇剛出花苞的草花,密度以設計或實際景觀效果為主。草花多帶有營養缽,應先除去草花的營養缽或花盆,然后將泥土完整埋入花池內。蓋好碎土,讓草花盆土保持與種植床土表面持平,栽好后灌足定根水。草花移植到綠帶后,除高溫、多雨的夏季外,一般都有1~2個月的觀花期。對開花期較長、長時間不更換的花木,應追肥補充養分,并及時清理雜草和垃圾雜物,加強病蟲害防治。
3.2草花擺放室內布置可選擇耐陰的花卉;廣場擺放應選擇喜光、耐旱、管理粗放的花卉;矮小的花卉適合種植于道路中分綠化帶中,以免干擾駕駛員視線,影響交通;寬闊地帶可以選用顏色艷麗的草花,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擺放草花前,應先在擺放位置進行模紋放樣,確定好線條區域后,逐一分類各草花的顏色后再進行擺放[6]。擺放的草花由于沒有入土栽植,在水分保養上不如栽植的草花,因此可通過人工或灑水車早晚淋水,澆水要充足、及時,特別是遇到夏季氣溫過高時,只適宜早晚澆水。遇有殘花或徒長枝葉要及時修剪。另外,為了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應隨時更換枯萎或死亡的植株。
啦啦操運動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校園體育的升溫,在學校的多個場合、如體育場、運動館等,隨處能夠看到啦啦操的鍛煉群體,使校園體育活動更加生機勃勃,有效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
1.2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校園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綜合性人才。體育作為校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啦啦操作為體育教學的一項內容,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力、健康的心理等,還可以娛樂學生生活,激勵學生凝聚力,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同時,啦啦操雖然屬于體育運動,但也是一種文化和教育活動,學生通過啦啦操活動的鍛煉,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素質和文明意識,還能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3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1)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啦啦操屬于集體運動項目,學生通過長期參加啦啦操比賽及表演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升整個團隊的協作和凝聚力。學生一旦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訓練和學習中來,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氛圍之中,學生能夠自覺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和睦相處,一旦整個演出獲得成功或者比賽取得好成績,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成就感,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只有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才能獲得好成績。
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提高抗挫折能力。啦啦操是一項集體體育運動項目,在訓練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如學生柔韌性差、動作不協調、不到位等,學生要有效克服這些困難,必須要具有頑強的毅力和恒心去完成。學生只有不怕苦、不怕累長期堅持下去,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在長期鍛煉過程中,使學生的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寶貴品質得到了提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啦啦操也屬于體育競技項目,具有很強的競爭性特征,在啦啦操訓練或競技過程中,出現失誤在所難免,學生要完美完成高難度動作存在較大困難,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要借此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1.4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與其它體育項目相比,啦啦操活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娛樂性和創造性,其豐富的內容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使多年傳統的運動模式發生了本質改變。由于啦啦操自身的特點,學生在鍛煉過程中可以自由選用不同的風格充實鍛煉形式,既能激發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和熱情,還能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同時,通過各種類型的啦啦操比賽和表演,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1.5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和審美意識
1)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體育文化素養屬于綜合性的體育素質,具體包括體育知識、技能、意識、興趣和習慣等。隨著學生自主意識的增強,學生對于啦啦操運動也具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通過啦啦操鍛煉,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運動素質,從而提升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熱情,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學生還可以通過開展啦啦操俱樂部等形式開展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主動性,使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品質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對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從本質來說,啦啦操屬于藝術體育的范疇,既具有體育鍛煉的功能,也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學生在啦啦操鍛煉的過程中,不僅能充分展示自我,還能從中感受到表現美和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藝術修養。同時,比賽或表演啦啦操的過程中展現出的高超技術、流暢的編排及強烈的節奏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啦啦操的藝術性,培養了學生的藝術審美,從而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
1.6促進學生健康的人際交往,提高團隊協作意識
啦啦操運動屬于集體項目,要確保比賽或表演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集體努力共同協調完成,在訓練過程中大家必須團結、配合,通過啦啦操的鍛煉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每個學生都有優缺點,學生在相處過程中能夠用寬容的心態去和同學相處,提高團隊協作意識。除此之外,通過啦啦操集體活動的訓練,能夠使學生養成互相尊重、平等交往、團結友愛等行為習慣,這些都提升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1.7促進學生準確定位自身在校園文化建設的角色
啦啦操運動屬于集體項目,通過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訓練過程中的每個動作、造型等,都需要學生能夠更好的發現自我,理解他人,所有學生都為了共同目標而奮斗,通過團隊協作一起享受快樂和心酸,使學生能夠從全新的視角重新認識自己,促進學生樹立個人服從集體、寬以待人的集體主義觀念。學生在參與啦啦操比賽活動時,能按照一定的規則參與、協調配合,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忍受失敗的心酸,對于完善學生人格、培養學生毅力、恒心、團隊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準確定位自身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角色,促進校園文化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2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存在問題
健美操是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它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我國,傳統健美操教學中,老師都傾向于學生技能方面的發展,上課只要是學健美操套路,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健身興趣,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產生脫節現象。對于上述出現的問題,將社會化教學引入到健美操教學中無疑會是一種有效的措施。健美操教學社會化就是將健美操教學融入到“社會環境”中,將社會需要的能力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將傳統的說教式教學轉變為學生參與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地位。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對課堂教學認識不到位,體育校內外的體育活動間的關系認識不夠明確,很多認為體育只是在教學課堂和學校內進行的,對課堂外和學校外的教學缺乏必要的認識,健美操亦是如此。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與社會體育聯系不夠緊密,學生學到的技能及體育理論知識不能得到實際的應用,無法激發學生的健身積極性。
3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社會化路徑
3.1路徑一:在教學中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的培養
目前,高職院校終身體育教育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學內容單一、課程設置不合理、體育場館設施不足等,但是最大的問題是體育老師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淡薄。在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只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忽視了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各興趣、體育意識以及鍛煉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往往抱著敷衍和應付的態度,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比較淡薄。因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樹立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為了適應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必須要轉變教學模式,要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貫徹終身體育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加大終身體育教育的宣傳力度。同時還要增強大學生自主鍛煉、自主學習的意識,進一步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近期的教學目標與遠期的終身體育目標相結合,使高職院校成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終身鍛煉習慣的主要場所。
3.2路徑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是指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時所體現的程序性知識和基本能力,它是由一般社會實踐能力和特殊社會實踐能力構成的能力體系。一般社會實踐能力,是指學生從事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社會實踐能力包括社會認識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特殊社會實踐能力,是指大學生從事專業性社會實踐活動所必需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首先要利用網絡的各種平臺,通過微課等視頻的拍攝,讓學生根據視頻進行課前的學習、課后的復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目前,“微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熟知。現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在進行高職院校微課比賽,也有極小部分高職院校體育老師參與到微課比賽中。但是在極少數的參加微課比賽的高職院校體育老師中,很少將微課用于學生,就是為了比賽而比賽,這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微課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所以要積極鼓勵廣大健美操老師進行微課制作,并用于教學。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手機、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自評、互評,通過現代工具進行交往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交往能力。有專家曾經對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發現西方國家很多采用討論、辯論的方法進行教學,而中國多采用講授、灌輸的教學方法。很明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存在很大差異,教學效果自然存在很大不同。筆者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健美操老師大多采用講授、灌輸的方式在上課,老師先教動作,然后學生自己練習,有些老師安排分組練習,但是并沒有在思想上對“交往”的引導。筆者認為,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情感交流需要,他們需要友誼、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但是現在95后又非常具有個性,“惟我獨尊”、因此,老師必須要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可以肯定的說,西方國家的教學方式更應該提倡,對促進學生社會化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高職院校的健美操教學中要提倡交往教學。交往教學是在遵循主動性、激勵性、平等性和互動性等原則之下,主要通過團隊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現的。團隊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由團隊內討論、相互評價、相互激勵、互幫互學等。團隊之間也可以互動交流,如互查、競賽等,實現成果互享。通過團隊合作學習的交往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社會化,如促進學生的社會競爭意識、團隊意識,促進學生情商的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等等,最終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
1 關于草原文化的內涵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主城部分,它不同于一般學科概念的綜合性人文學概念,草原文化是居住在草原上的人們――草原民族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不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留下來,并經過歲月長期洗禮的物質與精神世界財富的總和。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狩獵為主的廣泛流動性的生態型文化。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共同構成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在推動中華民族的歷史向前發展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草原就是保持著草本植被或灌木植被的半干旱地區。”[1]例如蒙古草原,這里地處內陸,季節變化不明顯,無霜期短,氣候寒冷,每年五六月份長草到七八月份有枯萎。草原文化是一種生存意識很強的斗爭性文化。歷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有突厥、韃靼、女真、匈奴、鮮卑、契丹、蒙古族等等,面對嚴寒和干旱,這些民族為了求得生存,無數次的風餐露宿,不停歇的顛沛奔波,造就了游牧人硬漢的性格。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從事農業、工業、商業幾乎是不可能,他們采取獵牧或牧業為主以農耕為輔的復合型生產生活方式。因此,草原文化就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過程中孕育、發展起來。作為草原文化主角的草原民族前仆后繼,世代相傳。創造了風格粗獷,魅力無窮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一種活性的動態文化,蒙古有句諺語‘被牲畜采食過的土丘還會綠起來,牲畜的白骨不久被扔到那里’。這句諺語表達了草原游牧民族對牧草枯榮,牲畜的生死等自然循環、物種再生的原理以深刻詮釋,道出‘凡有生之物皆無常也’的萬物無常并時刻處于變化、運動之中的道理。游牧文明中這種活性因素始終以旺盛的生命力發展著,并與尊崇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相結合,成為草原文化典型的審美內涵。”[2]綜觀草原文化,它不是一時一族所能創造的,這些文化的形成,延續的時代很長,除早期居住在草原上的狩獵部落到后來的游牧部落和農業民族,先后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時間。研究者發現,前后不同的民族在傳承自己文化的時候是互相打破、穿插、積淀并注入新鮮活力,這就使得草原文化發展成為內涵豐富的地域民族文化。
2 草原文化的特征
2.1 草原文化的地域性
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就不同類型的文化,之所以世界文化呈現多樣性就是這個原因。人類社會自古就形成以地域為特色和界線的諸多地域文化。比如海洋文化、極地文化、江河文化、草原文化等都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的文化區系。草原有著特殊的土質和土層結構,并生長著獨特的植被,這種植被對土質環境和氣候環境都有限制。我國有著廣袤的草原,東北草原區、蒙寧甘草原區、新疆草原區、青藏草原區。在這廣大的地區生活著眾多的少數民族,草原文化廣泛分布的地域性,不僅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團結發展,更加強了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緊密聯系和交流。
2.2 草原文化的民族性
從古至今北方草原是我國北方民族共同的發祥地,也是北方民族文化發育、形成的天然沃土和核心區域。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諸多民族出現在北方草原,盡管他們的歷史有長短,人口、地域有不同,但在長期的游牧生涯中用各自鮮明的特色文化為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壯大注入新的活力。雖然各民族在語言、種族方面存在一定區別,但在相同的地理環境和相同生產方式下,產生多元而多源的個性。“民族文化”體現在:牧民們以皮毛為衣,產生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以肉酪為食,產生了以牛羊肉及附屬產品為主的飲食文化;以氈廬為住,產生了蒙古包文化;以馬、駝為行,形成了馬文化;以弓失為戰;以敖包為祭,敖包在蒙古族民眾心目中,是神圣的化身。每當牧民路上遇到敖包都要進行膜拜,祈愿山川大地之神保佑自己安康順利;以長調為歌,長調民歌是草原牧歌最富代表性的藝術,根據草原自然界的特點利用仿生學原理而創造了民族特色的草原牧歌;以馬刀、筷子、盅碗為舞,產生充滿激情的蒙古族舞蹈;以藍天為蓋;以大地為床;一切都是獨具的,都是草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草原民族特征。
2.3 草原文化的開放性
開放性是草原文化的又一特點。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四海為家。草原牧人在延續傳承本土文化的同時,從不排斥異族文化和周邊文化,他們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斷地充實、完善自身,使草原文化的內涵和結構更加渾厚,多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漢族雜居和通婚,把自己的血統、語言和文化融入漢人當中形成中國戎狄參半的居住格局。他們積極主動的開辟對外開放的通商大道,早在商朝游牧民族就打開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最早開拓草原絲綢之路。游牧民族通過戰爭、遷徙拓展自己的活動領域,他們與歐洲商人進行貿易往來,同波斯人、羅馬人長期文化交往,使得宗教、文化、經濟都與西方有了聯系,形成了開放的互動的對外交流方式。
2.4 草原文化的多樣性
從草原文化的發展歷史看,一開始就不存在封閉的狀況,而呈現多元發展的趨勢,草原地區大多處于偏遠的邊疆地區,處于農耕地區和中原地區的交接和邊緣地帶,并且和國外相鄰,這種地域分布的獨特性決定了草原文化必然受其他文化的影響。漁獵文化、游牧文化以及聚落城市文化,商業文化和工業文化等不同形態的文化,這些文化在歷史和發展問題上盤根錯節,彼此重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原文化在演進過程中積極吸納新的文化因素,多種文化相互交融,不斷自我完善最終使草原文化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
總之,草原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五千多年漫長的發展歲月,在這五千年中,草原文化經過多次的更替、演變,但其內在脈絡始終沒有中斷,草原游牧民族面對著草原、森林、高山這樣一種生存環境的挑戰和應戰過程中形成了以上特點。他維系了游牧民族的生存,顯示了游牧民族的活力。憑借著這些特點,草原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草原文化是草原牧人的光環,是中華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中一朵奇葩。
民族地區維護民族團結、地區穩定、經濟建設的生力軍中堅力量是本地區大學生,他們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進步、發展、繁榮的主力軍。他們只有具備健康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找到正確的奮斗目標與成才之路,才能樹立起振興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歷史責任感建功立業的和使命感。只有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加強民族文化素養教育,才能造就出少數民族地區所需要的優秀人才。
地處我國邊疆,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與蒙古、朝鮮、俄羅斯接壤,但是經濟發展程度卻相對滯后。的人民特別是蒙古族人民,運用勤勞進取的精神和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與其自然環境相符合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傳統文化和生態文明。中華民族文化中,草原文化像一顆明珠熠熠生輝。在蒙古族歷史發展進程中,內蒙古草原文化形成了和粗獷豪放的精神特質和悠遠綿長的精神內涵。富有歷史意義的草原文化滋養著為各民族共同繁榮,促進新的民族文化的不斷發展。草原文化凝聚了內蒙古地域文化特色,是世代在內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能夠概括和代表內蒙古文化的總體形象。筆者在內蒙古十所高職院校進行問卷調查,并深入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加強民族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
1.有利于增強內蒙古地區的民族性和民族凝聚力
蒙古族根據地理分布分類屬于跨境少數民族,最大特點是民族語言、文字國際化。和內陸少數民族相比民族的文字保留相對完整,有自己的出版物,有信息傳播的平臺,以開放的態度來接受外族文化,將外族文化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帶來的后果是,把本民族的文化看成是陳舊落后的,慢慢地拋棄,使少數民族在繁衍生息中,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創造的,具有自我民族符號性格的文化正在消失。
2.增加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生息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偉大的藝術創造力。在蒙古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彩。
1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草原文化是開拓性的動態文化,它繼承了原始民族的心理層次以及文化含量。它的寶貴之處在于它能給人一種復合型的精神元素以及創作天賦。蒙古族人崇尚圖騰,他們把對民族的感情和來自大草原的氣勢,都融入到了圖騰獨特的舞蹈形象中,這是草原文化所形成的獨特的民族舞蹈的核心。
1.1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風俗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們生活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感情質樸豪放,心胸開闊坦蕩。他們逐水而居,在祭天慶典、部落聯盟、歡慶勝利等重大活動中,人們會聚集到一起,舉行“歡跳慶賀之舞”。至今蒙古地區仍保存著一年一度的那達幕大會,并在歡聚的喜悅里盡情歌舞。所以舞蹈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1.2 草原文化中的生活習俗
蒙古族人的日常服飾豐富多彩,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很繁復。他們大多保留了傳統的生活習俗,如男女都穿身寬袖長的長袍,束以腰帶、著高至膝蓋的長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禮帽,女子則以布條纏頭,盛妝時還會戴金銀點綴的冠。飲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為主,糧食、蔬菜為輔,多喜歡喝奶茶。這些生活習俗也融入舞蹈語言當中。
2 草原文化孕育出蒙古族舞蹈獨特的藝術個性
蒙古族草原文化底蘊深厚,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發展。從古至今,大草原給予蒙古族人民獨有的氣質以及神圣的信仰,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個性。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舞蹈來表現游牧人民的生活生產,以及美好的情感。從蒙古族舞蹈的特點中可以看出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他們的文化深深地影響著舞蹈的創作及形成。
2.1 蒙古族草原文化影響下形成的舞蹈表現形式
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筷子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發展為雙手執筷。“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隨著蒙古族舞蹈不斷改革發展,現在女性也可持筷而舞。其表現形式為舞者雙手握筷,不時交替擊打手、肩、腿等身體各部位,還可擊打地面。這樣不但豐富了蒙古族舞蹈肩部、腰部、腿部等各部位的舞蹈語匯,也借筷子的運用來抒發蒙古族人民熱情、開朗、彪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2.2 蒙古族草原習俗形成的舞蹈風格
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發揚和傳承了有著鮮明的游牧文化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把馬的特征和牧人對它深切感情融會于舞蹈中。蒙古族男子群舞《奔騰》就充分展現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它既表現出疾馳如風,松弛舒緩的形態,也表現出駿馬狂奔,氣壯山河的氣勢。作品以策馬的不同形態為基礎,塑造了蒙古族牧民們策馬奔騰的英俊形象,而它優美的身法和韻律,使牧民們豪邁的氣質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得到充分體現。
3 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突出體現
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都洋溢著蒙古人民淳樸、熱情、勇敢、豪放的性格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風格中,最鮮明、最有表現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3.1 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動律特點
蒙古族舞蹈中有硬肩、柔肩、聳肩、雙肩、繞肩、碎抖肩和笑肩等。肩的訓練是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狀態中具有力度、韌性、彈性和靈活性。肩部動作或連綿柔韌,或干脆彈性,能夠準確傳達各種情感,是蒙古族舞蹈中典型性動作。
3.2 蒙古族舞蹈中臂與腕的動律特點
臂的線條體現出“圓”的美感,從軀干至指尖,是一個整體弧線。手臂不同力度的運用,既可表現溪流的細膩,又可模仿圖騰的形態。蒙古族女性舞蹈講究端莊典雅,肢體具有細致、韌性、穩重、明朗的美感,表現出蒙古族女性的沉穩、內斂以及開朗、活潑的性格。蒙古族男性舞蹈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灑脫,表現出蒙古族男性彪悍、英武,剛勁有力之美。而腕部動作主要是在掌與腕平直的姿態上,以脆韌相間的上提、下壓手腕,來帶動手臂的形態,與臂的運動路線交相輝映,形成蒙古族舞蹈風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3.3 蒙古族舞蹈中腳步的動作特點
蒙古族舞蹈的腳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點步位、大點步位、踏步位、搖籃馬步位等,每一個腳位都有其獨特的形成。慢板抒情柔和,快板歡快敏捷、跳躍性強,體現出蒙古族民風的厚重、淳樸,感情熱烈豪放。
4 結語
提及蒙古,我們腦海中出現的總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星星點點的蒙古包,悠閑吃草的牛和羊,唱著悠揚民歌的牧羊人,當然也少不了或歡快熱烈或舒緩優美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是一枚歷史符號,它深深烙印在每一個草原人的心上,流動在每一個蒙古人的血液中。研究草原文化對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就是為了更好地領會蒙古族舞蹈獨特的藝術語言,更深刻地運用它、表現它、發展它,使它在改革與創新中不斷走向輝煌。
參考文獻:
[1] 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風格和特點[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0.
[3] 朋烏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一、呼倫貝爾草原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呼倫貝爾草原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目前世界上得天獨厚最具優勢的天然草原之一,面積達到1.25億畝,素有世界第三大草原之稱。呼倫貝爾大森林,即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是中國最大的亞寒帶原始森林,有天然林地2.03億畝,人均占有量居全國之首。
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遼闊的天然牧場,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生態草原,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這里以森林的原始、湖泊的天然、冰雪的純潔、草原的遼闊、口岸的集中、古跡的民族性和民俗的獨特性而受到世人的矚目。野生動物有400余種,野生植物有1000余種,被稱作“北國野生動物的天然王國”。呼倫貝爾大水域是以大興安嶺為分水嶺,形成額爾古納河和嫩江兩大水系,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特別是中國第五大湖――呼倫湖水域,水資源總量達到286.6億立方米,占內蒙古總量的56.3%,人均占有量是全國的3.9倍。呼倫貝爾以其豐饒的自然資源孕育了中國北方諸多的游牧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游牧文化,被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成長的歷史搖籃”。
目前,呼倫貝爾大地上集聚著40個少數民族,特別是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族、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三個“三少”民族和俄羅斯族,民俗文化原始奇異,頗具魅力。呼倫貝爾大民俗是呼倫貝爾旅游資源的靈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成草原文化普遍性的核心內容,由此也就衍生出每個部落都把天、地和人作為一個整體來尊重,至今保持著崇尚自然、祭祀敖包、信封薩滿教的宗教習俗及與自然生態和諧發展的觀念,杜絕毀滅成為這里每個人的行為準則。
二、草原文化旅游業已逐步成熟
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服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借助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只要合理開發和利用,就可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從產業角度看,文化旅游產業消耗資源較低,其中觀光類產品幾乎是無限利用,符合國家資源短缺的現狀。另外,旅游需求本身也創造大量中間需求,由此可培育一批新興產業,如旅游裝備工業、旅游購物體系等。在發展過程中,文化旅游產業還可實現四個層次的交流:一是實現了國際間的交流,改進國際間的財富分配比例;二是實現產業間的交流,改變產業結構的比例;三是實現城鄉之間的交流,完成又一次的國民收入再分配;四是實現地區間財力的再分配,是貨幣與資源的再交換。
呼倫貝爾文化旅游產業優勢,不僅在于自然生態環境上,而且在于挖掘潛力更大的人文生態環境上。生態旅游是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依托自然生態系統以及與之共生的人文生態系統,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高級旅游形式,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和產物。
(一)作為一種發展理念,生態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動全過程及旅游經營管理的各環節,均以生態保護為主要原則,突出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文化責任,強調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續發展。
從呼倫貝爾草原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劣勢及當前中國旅游業發展前景三個方面不難得出:呼倫貝爾草原的可持續發展需從呼倫貝爾草原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出發,以呼倫貝爾草原獨有的多民族草原文化為基礎,以環境保護(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為原則,以文化旅游產業為主體,引進投資、人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實現呼倫貝爾草原與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提升旅游,旅游傳播文化。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結識了陳巴爾虎旗旅游局長寶樂日,并一同對陳巴爾虎旗旅游與文化的結合做了較深的探討。陳巴爾虎旗是呼倫貝爾草原旅游的核心區,它的旅游業發展現狀、前景在呼倫貝爾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旅游的內在動力是通過親歷親為,從而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文化作為人類積累和沉淀的精神財富,具有真善美的本質,是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對文化的交流和吸收已成為旅游業發展中極其重要的發展趨勢。如文化部部長蔡武所說,“文化提升旅游,旅游傳播文化”,一語道出了旅游與文化關系的真諦。
(三)草原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其精華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和兼容并蓄的人文觀,表現特征為開放性和流動性。這與中原地區相對保守的農業文化構成鮮明對比。陳巴爾虎旗地廣人稀的環境、復雜多變的氣候、大起大落的溫差,讓人不得不隨季節逐水草而游牧。這種生產形式培養了人們豪放的性格,開闊的胸襟。這種環境特點、生活特點、性格特點反映在文化上,就產生了獨有的游牧文化特征,即“天人合一”的生態觀,兼容并蓄的文化觀,勇于開拓的進取觀,簡樸為榮的生活觀。把視野放在我們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上,就會發現,當地的自然環境,草原、牧民、蒙古族(巴爾虎、布里亞特)和其他三個少數民族的存在,就是我們最大的文化載體。
(四)重點打造蒙古之源――這是近年來呼倫貝爾當地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定位,為這里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線索和基礎。在呼倫貝爾民俗與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中,開發游牧文化及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族民俗、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三個少數民族的民俗是必然選擇。我們應將傳統文化作現代解讀,依托牧民的真實生活場景和保存較為完整的游牧文化特征,發展觀賞型畜牧業,還可考慮建設畜牧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相銜接的大型游牧文化公園或游牧文化旅游區。利用傳統資源結合現代產品,延伸旅游產業。
中圖分類號:F1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兩大洲的一條重要的經濟文化線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現今學術界大多數學者也認同將古代絲綢之路按區域分為四條:即西北地區的“沙漠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東南沿海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西南地區“西南絲綢之路”等四條線路。其中的“草原絲綢之路”則是西北草原地帶連通歐亞大陸文化貿易交流的大通道,并帶有濃厚的草原游牧文化特性,也融合了中原文化和中亞西方等文化因素。絲綢之路的地域交流跨越亞歐大陸,可謂一個國際性的研究問題。草原絲綢之路也是如此,目前國內外學者也從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經濟學等多學科探討了草原絲綢之路的相關問題,來反映西北草原地帶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近年來,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學界對草原絲綢之路的研究日益高漲,成果迭出,以下主要對改革開放以來學界對草原絲綢之路研究成果(著作、論文等)進行梳理總結,以求推動此問題的研究繼續深入發展。
一、草原絲綢之路研究的相關著作
“草原絲綢之路”的相關研究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后的20世紀80年代,目前學界已經出版了一些以草原絲綢之路為主題的著作和論文集。整體而言,相比較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著作,關于草原絲綢之路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本,雖然很少,但是這些著作對于此問題的深入研究很有參考價值。
王博、祁小山的《絲綢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以反映亞歐草原游牧部族或民族文化的石人文化為研究對象,并論述了草原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概況,分析了草原石人資料和蒙古石人及中亞石人的研究概況等內容,以草原石人為切入點來探討古代草原絲綢之路,可謂“以小見大”,研究方法很有參考價值,是草原石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1]周慕愛總編輯,彭綺云英文編輯的《道出物外:中國北方草原絲綢之路》是博物館和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中國北方草原絲綢之路”文物展覽,匯集了突厥時期、契丹時期和蒙元時期的80件套具有濃郁草原文化特征及西方文化元素的珍貴文物,以中英文互照的形式進行敘述,形象地展示了草原物質文明與西方物質文明融合的精髓,集中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獨特風采。[2]張忠山主編的《中國絲綢之路貨幣》集中論述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與各個時期絲綢之路的貨幣情況,可謂一本“絲綢之路貨幣史”的專著,書中第三章“北方草原絲綢之路與貨幣”專門探討了從秦漢至明清時期草原絲綢之路貿易活動及其使用的貨幣。[3]
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的會議論文集出版。 張志堯主編的《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文明》一書是國際阿爾泰學研究叢書之一,也是一本關于草原絲綢之路研究的學術論文集。此文集分為三大板塊:草原絲綢之路、中亞古代游牧文化、草原絲路與中亞文化交流。收錄了國內外相關學者關于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文化交流的多篇論文,是草原絲綢之路相關研究很好的參考書。[4]張柱華主編的《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主k的“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書中精選收錄了與會學者圍繞“草原絲綢之路”這一主命題所撰寫的35篇學術論文,內容是對草原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自唐代以來的政治歷史變遷、民族流徙、文化傳播、經貿往來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軌跡,集中展示了國內專家學者在這一學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5]
二、草原絲綢之路的綜合性研究
學界自改革開放以來發表的相關論文,起初大多都是對草原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演變情況做一梳理,但又有所側重,有的偏重于考古學、有的偏重于歷史學或經濟學等角度,這些對草原絲綢之路做的整體性研究也為我們做專題性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一)草原絲綢之路的概況
潘照東,劉俊寶的《草原絲綢之路探析》認為草原絲綢之路起源于大禹時代,時間跨度自夏朝至民國時期,長達4000余年,地域覆蓋整個北方草原地帶。并重點論述了草原絲綢之路的起源與形成;草原絲綢之路的延續與發展(商朝至民國);草原絲綢之路的歷史影響等問題。[6]張景明的《草原絲綢之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認為草原絲綢之路既是連接亞歐經濟、文化的通道,也是連接北方草原地區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北方民族對草原絲綢之路的貢獻;北方民族沿草原絲綢之路的西遷現象等方面做了細致論述。[7]洪用斌的《草原絲綢之路概述》主要考證了西漢、遼金、蒙元時期草原絲綢之路的諸多線路問題,尤其重點探討了蒙元時期的線路問題,并認為驛道的發達是蒙元時期草原絲綢之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暢通的重要原因。他還認為草原絲綢之路的暢通應在秦漢之前,而史書中最早記載有關草原絲綢之路的材料是《穆天子傳》,其選址往往集中在河流、淡水湖沼等水源所在地,并且有它的歷史繼承性。[8]王大方的《論草原絲綢之路》一文從考古學的角度研究考察了草原絲綢之路歷史概況,是國內較早地全面概述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草原絲綢之路的研究性文章,他認為草原絲綢之路可細分為南北兩線,“其北道的開拓,肇始于北匈奴西遷之時,東起于西伯利亞高原,經蒙古高原向西,再經咸海、里海、黑海,直達東歐。草原絲綢之路的南道,東起遼海,沿燕山北麓、陰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亞、西亞和東歐。”同時認為草原絲綢之路還可稱為“皮貨之路”和“珠寶之路 ”。[9]
(二)草原民族與草原絲綢之路
葛根高娃,李曉的《歷史時期草原絲綢之路相關問題研究》一文認為廣義的草原絲綢之路是指歷史時期的歐亞草原大通道,向東可達大興安嶺,向西可達黑海草原;而從時間上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七世紀。并選取了作為北方游牧民族大規模興起的匈奴時代及突厥時代為研究對象,力圖還原草原絲路上的種種本相,即草原絲綢之路“能滿足游牧社會對定居社會的結構性需求,即滿足‘專化’的游牧經濟所欠缺的部分,才是本相。”[10] 粟迎春的《環阿勒泰草原絲綢之路文化的變遷及啟示》認為歐亞草原絲綢之路東面與中國相連,西面則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文明相連,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而阿爾泰山則是這條通道上的中心之一,也是草原絲路民族文化的搖籃。重點論述了商貿往來、王朝興衰、民族遷徙乃至城鎮分布與環阿勒泰草原絲路文化的變遷和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而草原絲綢之路文化的變遷昭示我們,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應重視文化對經濟社會的推動和引領作用,主動參與文化交往與交流,以多元文化整合來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11]
王宏謀的《塞人及其與草原絲綢之路的開拓》就塞人對草原絲綢之路的開拓做了梳理,塞人是對古代生活在伊塞克湖沿岸、伊犁河流域以及中西亞廣大地區游牧民族的統稱。認為塞人分布地域廣闊、構成成分復雜、生活方式獨特、風俗習慣怪異,塞人的遷徙對草原絲綢之路的開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最早溝通中西交通的使者之一。[12]王子今的《草原民族對絲綢之路交通的貢獻》認為正是西漢王朝為了應對草原民族的活躍,漢帝國才占有河西,控制西域,成就了"絲綢之路"的開通。草原民族對于絲路貿易,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他們促進絲綢之路交通的歷史貢獻,在經濟史、交通史、民族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都有諸多需要關注之處。[13]
(三)草原文明與草原絲綢之路
薩恒?松哈泰的《絲綢之路在草原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主要對絲綢之路在草原路段的遺跡;草原城市文化;古代草原貿易商路以及絲綢之路在古代哈薩克族文學藝術發展中的作用等問題做了探討。[14]吳團英的《談構建草原文化學術話語體系問題――從草原絲綢之路說開去》指出了構建草原文化學術話語體系的原因所在和相關建議,需要提高草原文化的影響力,努力解決長期被忽視的問題,應當從講好草原文化故事、唱響草原文化聲音、參與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深化學科基礎理論研究、加強學術批評等五個方面,積極構建草原文化學術話語體系,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草原文化作出努力。[15]
三、歷史時期草原絲綢之路的相關研究
學界對于歷史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的研究有所偏重,主要與北方游牧民族強大衰弱有關,一般而言,當北方游牧民族處于強盛期時,對外部的沖擊、聯系就越強,草原絲綢之路的范圍也更加廣泛,因此,學界對于先秦兩漢時期、宋遼金時期、蒙元時期的關注較多,尤其是在遼金、蒙元草原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較多。
(一)草原絲綢之路的斷代研究
1.先秦、兩漢時期
楊建華,邵會秋的《匈奴聯盟與絲綢之路的孕育過程――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的文化交往》一文認為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的交往是以亞洲草原為主,可分為東部文化交往區和西部交往區。東區在商末周初最為發達,其范圍向西可推進到米努辛斯克盆地;西區則在東周時期最為發達,其東界延伸至蒙古國中部到太行山一線。到了戰國晚期和漢代初期,長城的建立使得中國北方地區人群產生了分化,部分早先南下的北亞人群則退到長城以北,并與西面歐亞草原的文化因素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匈奴文化。在匈奴鼎盛時期,中國長城以北地區與亞洲西部內陸山麓地帶的交流幾近停滯,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絲綢之路開通。[16]
2.魏晉南北朝時期
石云濤的《3―6世紀的草原絲綢之路》重點論述了3―6世紀即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草原絲綢之路的四個重要發展時期:一是由于曹魏、西晉政權與草原路東端車師后王國建立了密切關系而興盛一時;二是北魏前期建都平城(山西大同),與西域的交往主要利用了草原絲綢之路。此時期以平城為中心,東達遼東(遼寧遼陽),西通伊吾(新疆哈密),逐漸形成一條貫通中國北方的東西國際交通路線;三是北魏后期北方草原民族柔然利用了草原路與西域交通;四是北朝后期,一方面與西域地隔西魏、北周的東魏和北齊交通西域需要利用草原路,另一方面北方新崛起的草原民族突厥利用草原路溝通與波斯、拜占廷的聯系。[17]
3.隋唐時期
李青青、崔瑾等人的《試析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以唐代參天可汗道為例》認為唐太宗時期修建的參天可汗道是中古時期漠北草原的重要商貿通道,也是草原絲綢之路的東段組成部分。并著重探討了草原絲綢之路的形成條件、參天可汗道的修建以及參天可汗道的重要意義與影響等問題。試圖以參天可汗道為例,從政治羈縻、民族關系和經濟交流三個角度探究其對唐朝和后世歷史發展兩方面的意義。[18]
4.宋遼金時期
武玉環、程嘉靜的《遼代對草原絲綢之路的控制與經營》探討了遼朝重點加強了對漠北諸部和西夏的控制,從西北和西南兩個方位來保障草原絲路的暢通,進而以互市和朝貢的方式加強了和西域諸國乃至中亞、西亞等國的聯系,從而形成了一個全面的保障體系,并對雙方的經濟交流產生了重要影響。[19]王坤,傅惟光的《遼代的契丹和草原絲綢之路》從考古資料證明了絲綢之路事實上除沙漠外,還存在一條鮮為人知的草原絲綢之路,而草原絲綢之路始于新石器時代,經草原青銅文化時代,興盛于漢唐,遼契丹進一步打通了草原絲綢之路。[20] 蘇赫 ,田廣林的《草原絲綢之路與遼代中西交通》認為自古以來,北方草原游牧區和中原農耕區就始終保持著互立共存的局面,草原絲路地帶先后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對草原絲路的創建也建立了不朽業績,特別是契丹族建立的遼朝,疆域遼闊,把中國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21]
5.蒙元時期
盧明輝認為古代北方游牧文明的傳播,主要依靠掠奪與貿易兩種方式。草原絲綢之路沿線的游牧民族起初用的是掠奪、戰爭的方式,以此來獲取農耕地區的物質文化成果,其后受農耕文明的影響,開始通過和平貿易的方式來獲取日常生活必需品。13世紀后期至14世紀末,元朝建立之后,無論是仍然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帶上的蒙古人,還是進入中原、中亞和歐洲等地的蒙古人,其、游牧文化、社會經濟生活等,都潛移默化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2]李逸友探討了內蒙古~濟納旗黑城出土的元鈔及票券等元代紙幣,認為額濟納旗黑城,其古城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等于1983年至1984年共同發掘黑水城,出土的一大批元鈔和少量票券等紙幣,為研究元代紙幣和可流通的有價證券提供了可貴的實物資料,而且對于研究元代紙幣的使用和貶值情況也頗有意義。[23]翟禹《遼金元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兼談內蒙古在當代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地位》論述了遼金元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的發展和內蒙古的重要地位,認為草原絲綢之路的通道始于中國北方草原地區,經過蒙古高原向西至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再向西進入中亞北部的哈薩克草原,經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達歐洲多瑙河流域,這條路線橫貫歐亞草原,大致方位在北緯50度附近。內蒙古地處中國北方草原地帶的南部核心區,在古代草原絲綢之路上始終發揮著黃金通道的作用。[24]
五、結語
綜上所述,草原絲綢之路在中外歷史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形成、發展和繁榮代表了中國歷史的一個輝煌時期,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一直被視為對外交流的經典,對研究中西經濟、文化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提出之后,草原絲綢之路研究的成果日漸增多,國內外交流也日益頻繁。2014年11月,中俄蒙三國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了首次旅游聯席會議。會議討論了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和蒙古國草原之路的研究等問題,并就中俄蒙三國“草原絲綢之路”文物考古和旅游線路進行了對接。與此同時,國內也相繼召開了多次以“草原絲綢之路”或“草原文明”為主題的學術會議,極大地推動了草原絲綢之路的深入研究。而隨著草原絲綢之路研究開發熱潮在內蒙古等西部地區掀起,文物工作者以極大地熱忱參與到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之中,在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博物館展覽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草原絲綢之路的相關研究前景無限。
參考文獻:
[1]王博,祁小山.絲綢之路草原石人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2]周慕愛.彭綺云.道出物外―中國北方草原絲綢之路[M].香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7.
[3]張忠山.中國絲綢之路貨幣[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9.
[4]張志堯.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文明[M].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2.
[5]張柱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
[6]潘照東.劉俊寶.草原絲綢之路探析[A]//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史學會、寧夏大學.銀川:中國史學會.寧夏大學,2005.
[7]張景明.草原絲綢之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四輯)[C].2010.
[8]洪用斌.草原絲綢之路概述[J].內蒙古金融研究,2003(S3).
[9]王大方.論草原絲綢之路[J].前沿,2005(9).
[10]葛根高娃,李曉.歷史時期草原絲綢之路相關問題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
[11]粟迎春.環阿勒泰草原絲綢之路文化的變遷及啟示[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4(4).
[12]王宏謀.塞人及其與草原絲綢之路的開拓[J].陰山學刊,2006(2).
[13]王子今.草原民族對絲綢之路交通的貢獻[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14]薩恒?松哈泰.絲綢之路在草原文化發展中的作用[J].西域研究,1994(4).
[15]吳團英.談構建草原文化學術話語體系問題―從草原絲綢之路說開去[J].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6(3).
[16]楊建華,邵會秋.匈奴聯盟與絲綢之路的孕育過程―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的文化交往[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1).
[17]石云濤.3―6世紀的草原絲綢之路[J].社會科學戰線,2011(9).
[18]李青青,崔瑾,蘇文澤,楊凱.試析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以唐代參天可汗道為例[J].前沿,2015(5).
[19]武玉環,程嘉靜.遼代對草原絲綢之路的控制與經營[J].求索,2014(7).
[20]王坤,傅惟光.遼代的契丹和草原絲綢之路[J].理論觀察,2015(6).
[21]蘇赫,田廣林.草原絲綢之路與遼代中西交通[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4).
[22]盧明輝. 13世紀以后亞歐大陸“草原絲綢之路”與蒙古游牧文化的變遷[J]. 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7(6).
[23]李逸友.元代草原絲綢之路上的紙幣―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出土的元鈔及票券[J].中國錢幣,1991(3).
[24]翟禹.遼金元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兼談內蒙古在當代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地位[A]//2014年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學g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2014.
[25]張燕,王友文.清代伊犁將軍與哈薩克草原絲綢之路發展的政治考量[J].廣西社會科學,2015(10).
[26]宋陽.草原絲綢之路興盛時期中西交流的考古學觀察―以遼上京、元上都及其周邊發現為例[J].滄桑,2013(4).
[27]王云鵬,莊明軍.青州西辛戰國墓出土金銀器對草原絲綢之路的佐證[J].濰坊學院學報,2012(3).
[28]哈木拉提?吾甫爾,劉文先等.草原絲綢之路時期維吾爾醫學與古希臘醫學的交流―維吾爾醫學發展之一[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7).
[29]朱存世,李芳.試析青銅時代賀蘭山、北山巖畫與歐亞草原絲綢之路的關系――兼論歐亞草原絲綢之路的東段走向[J].寧夏社會科學,2001(3).
[30]耿N.考察草原絲綢之路的法國人[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31]李加洞.構筑絲綢之路右翼―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可行性分析與內蒙古的路徑選擇[J].前沿,2015(3).
[32]屈燕妮.草原文化開放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5(28).
[33]徐平,王友文.中哈草原文化旅游合作拉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5(8).
關鍵詞:城鎮社區 草原文化 創新發展 群眾文化活動
正 文:
文化,它的概念非常廣泛。迄今為止,關于文化的概念至少有二百多種。在本篇論文中,筆者采用20世紀中葉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批評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英國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思想來分析論證草原文化與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雷蒙?威廉斯認為:“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根據他對文化的理解,我認為,草原文化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所具有的特有的生活方式。而這樣特有的生活方式,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草原文化創新的根本所在。同時,由于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那么,草原文化的形成也就來源于生活,草原文化的發展也就植根于生活,草原文化的創新也就踐行于生活。于是,文化這個被人們認為脫離生活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卻實實在在的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掛上了鉤。文化不僅是思想家頭上的理想光環,也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幽靈”。
群眾文化,真正開始使用這個名詞,是在1953年。它是指:“除人們職業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是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教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歷史現象。” 群眾文化逐步走入社區,在社區中發展壯大,在社區中為人民的生活傳遞快樂,成為了人民生活方式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草原文化與城鎮社區群眾文化共同擁有著地域特色。在實踐中,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往往以草原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草原文化也往往在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得到創新和發展。在民族地區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就經常會看見草原文化中的各種符號元素。與此同時,草原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這種民族特色是與時俱進的。草原文化的民族性在與現代文明融會貫通的過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延伸、升華,實現了文化功能的提升,展現了草原文化作為現代文明重要載體的時代風貌。在現實生活中,草原文化中的節慶、旅游、祭祀、娛樂、餐飲、醫藥、服飾、工藝、歌舞、文學藝術等各種元素都在實現與現代文明之間的有機結合。草原文化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以其特有的方式吸納現代文明的各種成果,并在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重新的發掘、更新和重構,在城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得到自我發展和創新。
由此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草原人民生活方式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在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這一載體中得到了創新和發展。但是這種創新和發展,會受到兩方面的限制。一是,受到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水平的限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也是符合國情民情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草原文化在現代轉型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傳統文化向現代轉換,首先就會遇到“保護”還是“開發”的難題。 那么,怎樣克服這兩方面的限制,在城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創新發展草原文化呢?以下提三點建議。
建議一,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應與政府區域文化策略相結合,進而創新發展草原文化。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是地區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應該納入到政府區域文化策略當中。通過政府的統一管理,因地制宜的進行文化活動的組織、設置,并找出草原文化中適合政府作為公益文化的部分,將其開發為具有時代特征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這將會發揮出各具特色的,資源共享的,相互溝通交流的,共同繁榮的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也將營造出良好的城鎮社區文化環境,還可以提高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水平,使傳統的草原文化融合到現代人民的生活當中進而得到創新和發展。
建議二,優秀的群眾文藝工作者應帶動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并使草原文化結合群眾生活得到創新發展。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關鍵在于創意。創意則是一種突破,這種突破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創新發展草原文化離不開創意,這不僅需要基層群眾文藝工作者發揮引領作用,更需要優秀的群眾文藝工作者到基層、進社區去挖掘草原文化,去體驗人民生活,去引領先進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新的、更好的、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創意,使得草原文化在城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得到創新發展。
建議三,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草原文化在城鎮社區群眾文化創新發展的基層活動空間。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強公益性文化供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障。通過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草原文化在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與覆蓋,拓展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空間。通過對各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不斷的弘揚草原文化,為草原文化在城鎮社區文化活動中的創新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空間保障。
總之,在新時期下,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會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草原文化作為草原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也將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創新發展。這種創新發展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將為其提供平臺和載體。因此,在城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創新發展草原文化,將是時代和歷史的選擇。
參考文獻:
(1)《文化與社會:1780-1950》 作者:(英)雷蒙?威廉斯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08-01
(2)《淺議群眾文化的意義及其在社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劉穎 《大眾文藝》 2010年19期
(3)《經濟增長新引擎-------草原文化與創意產業》作者:朱海強,格廣民,蘇興
(4)《如何開展社區群眾文化活動》 作者:劉春麗 《文化縱橫談》2012年第3期下
(5)《呼倫貝爾市民族文化大市建設規劃》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6)10-0005-05
蒙古國地廣人稀,與中國山水相連,有著深遠的歷史和文化淵源。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創立蒙古汗國,其后人經過多年征戰,由忽必烈創立“大元國”,所控制地區包含了大部分中國地區,1267年定都金中都城(今北前,推行漢化,蒙古文化與漢文化交融。滿清時期,蒙古國隸屬滿族統治。1911年,在蘇聯支持下蒙古國宣布獨立,為了割斷蒙古國與中國的文化聯系,蘇聯主導了蒙古國的文化改革,中蒙兩國蒙古族傳統文化出現差異。蘇聯解體之后,蒙古國與中國的關系開始緩和,中蒙兩國交往日益密切。2005年,兩國聯合申報蒙古長調民歌進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11年,中蒙兩國達成戰略伙伴關系。雖然中蒙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但是直到今日,仍沒有消除兩國民眾在文化認同上的差異。
2013年,訪問蒙古國、哈斯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提出了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稱為“一帶一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研究周邊國家文化,特別是作為“一帶一路”中線上的蒙古國文化,有利于知己知彼,消除國際交往中的文化沖突,打造中國與其周邊鄰國文化包容的利益、命運、責任共同體,讓文化交流成為中蒙經濟合作、政治互信的重要支撐。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獻和已出版的研究著作為研究文本,梳理中國對蒙古國的文化研究觀點,以期有所裨益。
一、中國對蒙古國文化研究動態
中國對蒙古國的研究多著重于政治、經濟和外交三方面,相應的對蒙古國文化的研究較少。喀爾喀蒙古族約占蒙古國總人口的8096以上,所以蒙古國文化主要體現為蒙古國境內的蒙古族文化。目前,中國有很多對蒙古族的文化研究,但大多數將研究地域范圍局限于中國境內,如《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2010)、《蒙古長調的演唱風格及特點》(2012)、《論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2013)等。有的學者已從跨境民族視角去研究中蒙兩國民族問題,如《試析內蒙古與蒙古國的跨界民族問題》(2013)、《中蒙跨境民族基礎教育歷史與現狀研究》(2012)。專門以跨境的視角研究蒙古族文化的仍然不足,但也有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如《蒙古族的服飾文化特點》(2005)、《蒙古族長調:跨界文化形態申遺的典范》(2006)、《跨境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身份認同》(2015)。中國學者的研究主要建構在“文獻的想象”上,以蒙古國發表的新聞、著作為研究文本,缺乏對蒙古國的實地文化調查。有著蒙古國文化考察經歷的著作多是以游記的方式呈現,如《蒼茫蒙古國》(2002)、《走進蒙古國》(2007)等,這些生動介紹蒙古國文化的著作卻缺少學術性。
中國與蒙古國有著密切歷史聯系和地緣關系,對蒙古國的研究也自然離不開中蒙兩國的對比。這類文章或著作多以中蒙關系作為研究對象,主題涉及政治、教育、農業、經濟等諸多方面,如《中蒙國際貿易依存度比較分析》(2007)、《中蒙經貿關系的研究》(2010)、《中蒙關系的現狀與前景》(2013)、《中蒙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及其影響》(2013)、《21世紀初蒙中關系的研究》(2014)、《東亞秩序與中蒙關系》等,在這類論文中也提及研究蒙古國文化發展對促進中蒙兩國政治、經濟和外交方面的積極作用。也有學者從蒙古國文字的改革出發,強調蒙古國政治對文化的影響,如《蒙古傳統文化與文字改革》(1999)、《蒙古國文字:一個文化傳承與政治取向的問題》(2008)、《從文字改革看蒙古國外交戰略的變化》(2012)、《試析文化安全戰略框架下蒙古國回鶻式蒙古文的復興》(2014)等。在中國以蒙古國文化為主題文章較少,僅有《鼻煙文化扎根蒙古國》(2006)、《那悠揚的蒙古族長調》(2009)、《從草原到城市――烏蘭巴托》(2014)、《蒙古國傳統文化――禮法型市場經濟》(1999)、《蒙古國那達慕的起源與發展》(2012)等,其中很多是新聞性報道。這與中國對日韓、東南亞等相鄰國家文化的研究成果相比,對蒙古國的文化研究成果就顯得格外不足,并且也缺少專門性、整體性、學術性的以蒙古國文化為探討主題的研究論文或著作。
從目前中國知網的搜索結果來看,研究蒙古國文化的學術論文多以碩、博論文居多。并且有很強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與蒙古相鄰的和吉林兩地區,其中又以內蒙古大學和吉林大學兩所高校為主陣地。雖然對蒙古國文化的研究在學者層面沒有受到重視,但是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國家層面被重視起來,這主要體現在一些紙質媒體的報道中,如《人民日報》刊發文章《掀開中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2010)、《中國文化報》刊發文章《“中國文化風”金秋遍吹蒙古國》(2012)、《光明日報》刊發文章《中蒙文化交流日益頻繁》(2014)、《內蒙古日報》刊發文章《推動中蒙文化交流走向國際合作層面》(2015)和《用文化架起中蒙友誼橋梁》(2015)等。這說明在新時期中蒙文化交流日漸頻繁,對蒙古國文化學術研究的政治時機已經成熟,但是中國學界卻沒有將對蒙古國的研究注意力放在文化領域內。
二、對蒙古國文化本體的研究
在中國的研究著述中,多以見聞游記、新聞報道等勾勒出蒙古國文化特征:蒙古國的文化體現出傳統和現代的交融。蒙古國傳統文化就是草原文化,是蒙古國牧民為適應草原生存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禮法習俗等。其中那達慕、長調、馬頭琴是蒙古國草原文化中牧民生活藝術的精彩體現。信仰喇嘛教和薩滿教,以狼為圖騰。這些文化因素又共同塑造出散居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寬容、勇敢、深負民族感的性格。蒙古國又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哈達、敬酒、敬茶以及鼻煙文化構成了民族文化的傳統象征。
蒙古國的民眾信奉喇嘛教(藏傳佛教)和薩滿教,有著很深的文化傳統。自蒙古國人民革命以來,民眾信仰也出現了變化。圖門其其格、斯林格認為,以此為起點到20世紀80年代末,蒙古國對宗教的態度發生變化,政教關系經歷了由相互協作、利用到相互排斥、敵視的幾個階段。其中以政壓教的關系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之后,蒙古國開始推行西方的民主體制,在包含文化意識在內的一系列改革過程中,舊有的意識和體制顛覆。在圖門其其格、斯林格、黃瑩等學者看來,正是因為舊有體制和意識的改變,使民眾的信仰危機出現,借助佛教安慰心靈,恢復傳統文化和復興佛教的呼聲出現。到目前,佛教已進入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自由的恢復也給蒙古國的發展帶來了好處。王洪濤、耿學剛和趙儒煜總結為:蒙古國佛教和薩滿等傳統宗教的恢復對于穩固民眾國家意識、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傳承民族文化、建構獨立民族國家、強化國民身份認同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同時在國家自由政策下,趙儒煜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蒙古國年輕人開始信奉非傳統宗教――基督教的一些流派。
圖騰崇拜是蒙古人信仰的另一面。蒙古國人將狼作為民族圖騰,在蒙古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韓英、徐東海認為:“以狼為圖騰,崇拜蒼狼是游牧民族的一個特點。”作家姜戎也堅信“狼是蒙古人的獸祖和圖騰”,并認為蒙古國作家創作的《天狗》就是這一觀點有力的佐證,蒙古人崇拜狼,忌諱將狼稱為“狼”,而是喚作天狗。
那達慕、長調、馬頭琴不僅是中國蒙古族的重要文化遺產,也是蒙古國草原上重要的文化符號,它們是中蒙兩國蒙古族文化共有的杰出代表,但是中國多以國內的那達慕、長調、馬頭琴作為研究對象,缺少從跨境民族的視角研究這些藝術的起源發展、特色和社會功能。蒙古國的那達慕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搏克、賽馬、射箭等項目組成,蒙古國舉行那達慕是國家強大的象征。蘇葉、劉志民、包呼格吉樂圖詳細介紹了蒙古國那達慕的各項內容,并認為蒙古國那達慕每一個步驟都具有蒙古特色,保持了蒙古族那達慕傳統的原汁原味。
盛麗在蒙古國的音樂調查中認為,長調是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能夠反映出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人文習俗等,蒙古國民歌長調有著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流淌在蒙古人血脈里的音樂”。趙儒煜主編的《蒙古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草原之國》一書中也認為,長調是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獨特演唱形式,與蒙古風俗有很大聯系,歌詞內容多以草原文化為主,如駿馬、羊群、水草等。巴特爾在蒙古國的長調調查中了解到,“每當遇到各種儀式、慶典、婚宴、那達慕、建新蒙古包時,牧民們都會邀請當地有名望的民間歌手前來演唱,一唱就是幾天幾夜”。
蒙古草原文化包含著民族音樂文化,馬頭琴是蒙古民族音樂中另一個代表性符號。趙儒煜認為,馬頭琴不僅是蒙古族樂器,也是一種被敬仰和尊重的文化象征,它代表著安居樂業、吉祥如意,蒙古國人將其放在家中最重要位置。張勁盛從國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中蒙兩國馬頭琴文化交流的三個階段,提出馬頭琴是中蒙兩國跨境音樂文化形式,在文化中應實現共贏,但在當下,蒙古國馬頭琴文化對我國傳統馬頭琴文化形成強烈滲透。
蒙古國有著獨特的風俗禮儀。《蒙古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草原之國》總結了蒙古國敬獻哈達、唱祝酒詞、敬神、敬酒、敬茶等歷史和習俗,并認為敬獻哈達是蒙古人表達對長輩和貴賓的尊重,唱祝酒詞、敬神、敬酒、敬茶的禮儀則體現出蒙古人粗狂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蒙古牧區,還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見面問候方式是互遞鼻煙壺。郝利鋒認為,鼻煙是蒙古國民眾不可缺少的生活習慣,蒙古國形成了鼻煙文化,敬獻鼻煙壺成為牧民交往的見面禮,蒙古人相信鼻煙壺可以防病祛疾,在使用鼻煙壺時,也有需要注意的禮節。不僅如此,在育群看來,“鼻煙壺不僅是在結識朋友、會見客人和節日里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它也是曾經鬧過糾紛的人們言歸于好的一種方式”。
蒙古國國民中流行著深深的祖先崇拜文化,這使成吉思汗成為蒙古國重要的文化形象。羅潔在蒙古國的游歷中看到,從該國貨幣到雕塑、紀念品、郵票、賓館、食品俯仰皆是成吉思汗的影子,蒙古最好的酒店和最大的廣場都以成吉思汗命名。蒙古民族崇祖,強化與先輩的聯系,已經滲透在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傲登其木格認為,蒙古國的蒙古族以成吉思汗的子孫自稱,有父子連名的習俗,這都是一種崇祖觀念的體現。李梅認為,蒙古國人對爐灶有特殊的稱謂,用以表達對祖先的尊敬,爐灶還代表著與祖先一脈相傳的薪火關系,非常神圣。
當然,在蒙古國文化中,也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和禁忌,如愛講吉祥語、進門先邁右腳、不能亂摸蒙古包中央的立柱、將黃色視為最尊貴的顏色,這些習俗和禁忌與中國境內的蒙古族文化基本相同,這也體現出中蒙兩國蒙古族同根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