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45: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后現代哲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研究目的及意義:施蒂納是青年黑格爾派的重要人物和邏輯終結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費爾巴哈甚至是啟蒙思想以來的古典人本主義邏輯,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現代性的語境中第一個自覺地消解形而上學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響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傳統的思想史教學中,施蒂納被貶為一個小丑式的淺薄理論家,雖然國內目前有個別學者深刻地認識到了施蒂納的重要意義并作了簡要的分析,但這種不受理論界重視的情況仍未完全改變。我的研究試圖對施蒂納的代表作的理論特色及其思想對費爾巴哈、馬克思等當時各種哲學的巨大影響進行闡述分析以及對其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當代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進行淺要發掘。
研究計劃:立足現有資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納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內容與理論邏輯,同時參照早年和現有學者對施蒂納的研究成果(如張一兵《回到馬克思》中對施蒂納的研究),然后進一步尋找分析施蒂納反對形而上類本質思想的當世影響,以及他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及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
章節目錄
一.施蒂納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紹
(1) 施蒂納其人及其所處的環境。
(2) 施蒂納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納的理論觀點及對其分析。
二. 論施蒂納的當世影響與沖擊
(1) 施蒂納思想對當時各種哲學(重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
(2) 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響。
三.施蒂納思想的后世意義:分析施蒂納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后現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納與克爾凱郭爾
2. 施蒂納與尼采
3. 施蒂納與阿多諾
4. 施蒂納與后現代思想
四.結論
主要:
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館89年版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孫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轉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三聯書店2001年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館1982年版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商務館1992年版
尼采《權力意志》商務館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學史》商務館2000年版
趙敦華《西方現代哲學新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縱觀比較教育的發展史,比較教育的方法論問題一直是國內外比較教育學術界探討和爭論的焦點問題。隨著19世紀末哲學思潮的興盛,比較教育方法論的萌芽也埋下了哲學的種子。其中,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后現代主義等比較教育方法論都有著其深刻的哲學理論基礎,堪稱是在哲學這塊肥沃的“土壤”上開出的幾朵比較教育方法論的“生命之花”。下面,具體探討這幾朵“生命之花”及其與“土壤”之間的關系,以期拋磚引玉,希望廣大同仁為比較教育這片“廣袤的田野”更添幾樹“新枝”。
一、實證主義哲學與實證主義方法論
1.實證主義哲學概況介紹
在所有的比較教育的方法論里,實證主義無疑是最早運用于比較教育實踐之中的。當時英法等國正初步發展實證主義學科,而作為社會學創始人的孔德,基于之前的認識,制定出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準則。他強調使用自然科學方法論來建立“實證的社會科學”,認定其主要的任務是“要揭示社會發展的規律”。[1]他又提出:“社會現象的確切原因應從那些以往社會現象中尋找,而不能從那些個人意志狀況中去挖掘。”“必須區分事物的原因和它所實現的功能,而且應把原因問題放在功能的前面去考察。”[2]兩項準則確立并推廣之后,實證主義方法論紅極一時。
與此同時,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比較教育一個很大的優勢就在于其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在那個時代里,生命力最強的莫過于實證主義了。由此,實證主義的特點很快與比較教育領域融合。很快,一大批比較教育工作者開始成為實證主義的忠實擁躉,這其中更是不乏安得森、胡森、諾亞和埃克斯坦這樣的比較教育名家。[3]實證主義哲學思潮開始風靡全球。
2.實證主義方法論在比較教育研究中的運用
作為那個時代里的“一枝獨秀”,實證主義方法論在比較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首先,通過實證主義方法論進行比較教育研究,目的不在于個人,而在于尋求各國教育的普遍規律,在于揭示各國教育的普世價值。其次,持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比較教育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大都主張采用量化法,他們認為,唯有如此,方能保證研究的效能。由此,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開始紛紛通過以數理邏輯取代形式邏輯,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揭示命題的經驗基礎,以此獲取真理。[4]可以說,實證主義在比較教育的歷史舞臺上畫上了濃重的一筆,其利弊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人文主義思潮與人文主義方法論
1.人文主義思潮概況介紹
實證主義風靡后的19世紀末,人文主義學派開始進行反擊。這其中以狄爾泰為代表。狄爾泰在《精神科學導論》中提出了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的區別,并指出:“前者研究客觀事物及其運動過程,是僵死的、無意識的,研究的目標是要找出自然界物體之間必然的因果關系,排除偶然性和意義;后者研究具有歷史性和目的性的人類行為及其精神活動。由于人的自由意志,它是獨特的,偶然的,所以人類行為既無規律,也無法預測。”[5]也就是說,人文主義方法論最看重的就是“理解”二字,并把“理解”理論作為自己的核心思想,貫穿了整個人文主義的始終。“理解”理論即是人文主義思潮的哲學基礎。
2.人文主義方法論在比較教育研究中的運用
人文主義曾經在比較教育史上占據過重要地位。其治學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對知識進行研究,而是對知識進行感受。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研究方法是屬于個人的,[6]并無規律可供推廣。一般來說,人文主義者比較注重歷史分析,他們通常將歷史情境置于一個更高的位置,要理解教育,首先就要理解歷史情境。相比于其他一些教育因素,更讓人文主義者關心的是人的本身的發展。在他們看來,多元文化之間的理解、國際社會和平,以及防止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的偏狹的地方主義傾向等方面的作用更值得看重。[7]
三、后現代主義思潮與后現代主義方法論
1.后現代主義思潮概況介紹
20世紀60年代,后現代主義思潮初見端倪。其起始于歐美,以工業社會為背景,以批判否定現代主流文化的理論基礎、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為基本特征,強調多元、否定中心和等級、主張開放、重視平等、崇尚差異、推崇創造、[8]去掉本質和必然。其萌芽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用于表達要有必要意識到思想和行動需超越啟蒙時代范疇。
2.后現代主義方法論在比較教育研究中的運用
一般說來,比較教育研究者更關注微觀層面的教育現象,如學生個體、個別學校等的教育問題研究。后現代主義思想與比較教育融合后,從另一個側面促進了比較教育研究中質性研究方法的應用。這在比較教育的歷史上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嘗試。這種嘗試,一方面肯定了比較教育自身研究范式的文化多元性,另一方面,針對某一具體文化背景中的教育問題,它能進行深度研究,還能防止用單一理論文本解釋不同地域的平面化分析現象,最終推動比較教育研究自身方法論的科學性發展。[9]
這即是說,后現代教育理論雖然未在一定范圍內達成共識,在比較教育等眾多領域內卻早已經出現了采用后現代主義方法進行的論述,且數目之繁、類型之眾,皆有跡可循。而后現代主義在比較教育研究中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應用與發展,與其能促進比較教育眾多因素的遷衍也密不可分。
當然,除了以上三種理論之外,還有很多哲學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比較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哲學基礎,使得比較教育的發展有了哲學上的依據,比如,相對主義理論、沖突理論、多元文化主義理論、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依附理論等。這些理論,從某種意義上說,均豐滿了比較教育的哲學理論羽翼,充實了比較教育的學科框架,為比較教育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2][法]迪爾凱姆著.胡偉譯.社會學研究方法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13.
[3][4]Philip G.Altabach,Gail P.Kelly.New Aproache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M].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73,85-86.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20世紀后半葉在西方社會流行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后現代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多元、崇尚差異、主張開放等,它推崇創造、否定中心和等級,去掉本質和必然。寫作教學內容是寫作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對象,是聯系寫作教學中教與學雙方的中介和紐帶。在后現代主義語境下,課程的哲學觀、主體觀、知識觀、課程觀都發生了變化。寫作教學內容從知識到經驗再到活動,逐步擺脫現論對人的異化,走向后現代化。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表現為追求知識多元化;依賴于學生經驗和生活的總和;強調學生在寫作學習活動中的生成與創造等幾個方面。
一、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追求知識多元化
傳統的知識觀認為,知識是獨立于人類經驗之外,是被賦予的、歸屬性的,因此也是客觀的、普遍的、絕對的和永恒的。而后現代主義在知識觀上,反對現代元敘事,強調知識的個人化、境域化、建構性;在課程觀上,認為課程是提供給學生的現實機遇,是學生的生成與創造過程,強調開放性、多元性、內在性。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追求知識的多元化。
首先,是寫作題材知識的多元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生活日益變得豐富和多姿多彩。中學生在學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師給自己帶來了不同的知識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刺激。在社會,各種報刊雜志各種電影電視以及網絡,完全把中學生卷入一個無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學生已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此,中學生作文題材變得異常豐富。試看以下一些作文題就可略知一二:《網為何物,恐龍飛舞》、《向前看向錢看》、《搞笑課堂one and two》、《老師們的兵器譜》、《老鼠夫婦西行記》、《一個太空人的遭遇》。成長中的中學生往往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他們盡可能接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他們的某些見識甚至超過教師和家長。因此,作文教學中題材多元化成為大勢所趨。
其次,是寫作語言知識多元化。后現代主義力圖對基礎主義的顛覆,對主流話語的顛覆。這一顛覆解放了邊緣的、被壓倒的話語,使“他者”走上了舞臺,后現代主義話語中,德里達主張“撒播”和“延異”,利奧塔高呼“向統一性開戰”。后現代主義主張一切人的聲音。后現代主義對話語霸權的顛覆,形成寫作語言知識的多元化。當前中學生對生活廣泛關注,對知識不斷獲取,加之電影電視的廣泛普及和網絡的普遍運用,社會上產生了許多新語言。中學生迫不急待地應用到作文中來。如“美眉”“菜鳥”、“大蝦”、“灌水”、“頂”、“7456”,等等。這種網絡語言經常性被學生應用到作文中來,雖然遭到老師的批評,但作文中依然屢見不鮮。再加作文中英語語言的夾雜,文言文語言的夾雜,中學生作文語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重視學生經驗和生活的總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世界各國、各地區推出的適應新世紀挑戰的課程改革舉措中,呈現出一個共同的趨勢:倡導課程向兒童經驗和生活回歸,追求課程內容的綜合化、生態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經驗的不斷改造,認為經驗是人類存在的基礎,經驗充滿思考,能夠產生智慧。因此,課程的全部內容都包含在學生在校的經驗之中。泰勒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對所處的環境作出的反應而產生的。” “學習經驗”是指學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學習是學生通過主動行動而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什么。泰勒認為,教師需要建構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學生能夠通過主動與情境發生交互作用而獲得教師所期望的那類經驗。后現代主義課程認為學生個人的寫作學習經驗是復雜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學生的經驗不僅僅是外顯的行動,更多的是內心的體驗;不僅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動性、多樣化的特征。
其次,經驗產生于生態化的背景,這些生態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難控制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隱蔽課程的影響。因此,經驗的產生實際上處于一種類似“混沌”的狀態,其規律是深層次的、不可預測的。
再次,相對于既定目標而言,經驗可能是負向的,它會抵制目標的貫徹。在后現代社會,社會民主化,開放化,價值觀念多元化,學生作文立意表現得越來越多樣化。如常見的議論文中,學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學生認為自己身正,近墨也沒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門”,學生認為到魯班門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長自己的見識,砥礪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修養。學生們在作文中思古抒懷,品評古人,點撥名人。這些都是產生于學生的內心體驗,是深層次的,不可預測的;學生任由自己的思維奔馳在寫作內容的原野上。
三、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強調學生在寫作學習活動中的生成與創造
后現代主義課程觀認為,課程內容是由學生在學校所從事的各種學習活動所構成的,學習者通過與活動對象的相互作用實現自身各方面的發展。活動課程內容具有如下特點:強調學習者是課程的主體以及作為主體的能動性;強調以學習者的興趣、需要、能力、經驗為中介實施課程;強調活動的完整性,突出課程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反對過于詳細的分析;強調活動是人的心理發生、發展的基礎,重視學習活動的水平、結構、方式,特別是學習者與課程各因素的關系。
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發現寫作相關的知識、感受了生活意義,由此引起他們對生活的反思與體驗,達到寫作經驗的生成。寫作活動是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最好方式。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往往能夠心馳神游,思想自由,獲得寫作的最佳靈感。寫作活動中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往往給學生個體帶來寫作上的啟發,客觀上促使了寫作內容的生成。
總之,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強調差異、多元、以及創造性、開放性等,打破了傳統寫作教學中教師絕對權威、學生被動、統一接受、課堂中心、書本中心等現狀,在知識、經驗、活動等方面顯示出了自己的個性。
參考文獻:
[1]張傳燧.中國教學論史綱[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歐用生.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m].臺灣: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194.
[3]鐘啟泉,張華.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86.
研究計劃:立足現有資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納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內容與理論邏輯,同時參照早年和現有學者對施蒂納的研究成果(如張一兵《回到馬克思》中對施蒂納的研究),然后進一步尋找分析施蒂納反對形而上類本質思想的當世影響,以及他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及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
章節目錄
一.施蒂納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紹
(1) 施蒂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環境。
(2) 施蒂納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納的理論觀點及對其分析。
二. 論施蒂納的當世影響與沖擊
(1) 施蒂納思想對當時各種哲學(重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
(2) 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響。
三.施蒂納思想的后世意義:分析施蒂納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后現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納與克爾凱郭爾
2. 施蒂納與尼采
3. 施蒂納與阿多諾
4. 施蒂納與后現代思想
四.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館89年版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孫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轉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三聯書店2001年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館1982年版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商務館1992年版
尼采《權力意志》商務館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學史》商務館2000年版
趙敦華《西方現代哲學新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研究目的及意義:施蒂納是青年黑格爾派的重要人物和邏輯終結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費爾巴哈甚至是啟蒙思想以來的古典人本主義邏輯,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現代性的語境中第一個自覺地消解形而上學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響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傳統的思想史教學中,施蒂納被貶為一個小丑式的淺薄理論家,雖然國內目前有個別學者深刻地認識到了施蒂納的重要意義并作了簡要的分析,但這種不受理論界重視的情況仍未完全改變。我的研究試圖對施蒂納的代表作的理論特色及其思想對費爾巴哈、馬克思等當時各種哲學的巨大影響進行闡述分析以及對其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當代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進行淺要發掘。
研究計劃:立足現有資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納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內容與理論邏輯,同時參照早年和現有學者對施蒂納的研究成果(如張一兵《回到馬克思》中對施蒂納的研究),然后進一步尋找分析施蒂納反對形而上類本質思想的當世影響,以及他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及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
章節目錄
一.施蒂納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紹
(1) 施蒂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環境。
(2) 施蒂納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納的理論觀點及對其分析。
二. 論施蒂納的當世影響與沖擊
(1) 施蒂納思想對當時各種哲學(重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
(2) 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響。
三.施蒂納思想的后世意義:分析施蒂納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后現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納與克爾凱郭爾
2. 施蒂納與尼采
3. 施蒂納與阿多諾
4. 施蒂納與后現代思想
四.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館89年版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孫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轉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三聯書店2001年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館1982年版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商務館1992年版
尼采《權力意志》商務館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學史》商務館2000年版
趙敦華《西方現代哲學新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后現代主義引發了當代中國多種問題,如中心與邊緣問題、價值平面問題、文化觀念轉型問題、價值歸屬問題、知識分子文化身份問題等。討論后現代主義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思路引進的問題,而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那種回避的態度不足取,那種站在現代性或者后現代立場宣布什么本質層面被取消,什么東西不具有合法性,其本身就是獨斷論的。后現代反對獨斷論。因而,人文知識分子不僅要放棄虛無主義立場,還要放棄極端民族主義立場,才有可能在極高明而道中庸中,找到價值重塑的思想地基。
下面,從傳統、現代與后現代、后現代思想、后現代政治、后現代文學藝術、新世紀文化轉型等幾方面的后學(post-ism)問題,對2001年中國學術界對后現代主義的討論做一學術史考辨。
一 傳統、現代與后現代多元問題
傳統、現代與后現代的關系,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后現論的時髦和現實問題的復雜造成的交錯狀態,使中國學界必得認真分析傳統型、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的緊張關系。那種缺乏分析的取舍使中國文化轉型產生了困難,同時也使選擇的主體和主體的選擇分外艱難。這方面有幾篇論文值得注意。
向世陵在《傳統哲學的現代反思傳統、現代、后現代與中國哲學的價值》 中認為:中國正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邁進。本質上是西方文明產物的現代化或現代性,成了中國哲學現代轉型的第一推動。作為西方現代性標志的理性啟蒙,集中體現了西方文明對世界的貢獻。但這條道路本身卻是不完備的,時代提出了調整的要求。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的注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強調人和自然的親和關系,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文化發展的多元性等等,可以說都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如此思潮被引進到中國,大體上是與改革開放后西方現代性文化進入中國同步的。后現代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批評和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青睞,促使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哲學的價值。他認為,思考中國傳統哲學資源在21世紀的價值,離不開西學的參照。由西方傳入的現代性與后現代主義為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準備了條件,中國哲學本有的開放性則為這一轉型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應當在認真總結自身短長的基礎上,將西方的現代性精神與中國傳統的真善美的價值追求自覺結合起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結構模型和變常互動互補的生存機制集中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價值。經過與現代性、后現代的相互折衷,必將能夠適應新世紀的需要。后現代主義在中國社會得到呼應并與傳統思想產生某種共鳴,突出地表現在傳統的天人合一觀重受重視和被大力推崇。集中體現中國哲學價值的流變性、和合性、生生不息性、天地人一體性等等與后現代的不少主張是可以相容的。
陳喜輝、付麗在《道家哲學與后現代主義比較研究的緣起與現狀》 中認為:隔著兩千年的時空,人類精神的境遇和反抗并沒有根本的變化。陌生的只是面孔和語言。我們相信浪子式的后現代主義能在古老的中國找到自己的源頭,而幽玄的道家思想能借清明的西學得到現代的詮釋。實際上后現代主義哲學家如德里達等已表現出某種對中國文化的尋親意識。道家哲學與后現代主義文化皆稟賦鮮明的反傳統、反理性主義傾向。當三代禮樂文化與儒家思想整合為禮教中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老莊以自然主義的道為出發點,以知識的有限性和相對性為根據,徹底泯滅了理性規劃的可能性及政治統治的合理性。道通為一,人與物齊,在西洋哲學中死去活來的二元論和主體性等問題對老莊來說如雪融于水。換言之,道家哲學與后現代主義作為兩種有著巨大時空距離的思潮,具有內在的親緣,在言不盡道、反理性專制以及價值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并在消解的同時表現出建設性的價值。這種內在的親緣孕育于同在邊緣的命運,即后現代主義對現代性和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清算,道家對禮教中心和經學中心的批判。二者的比較研究已廣泛展開并引向深入,根本指向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以及現代化進程等問題。
張建軍在《后現代語境中的《莊子》》 中認為:后現代文化語境,賦予我們重新審視經典的視界,在后現代語境中理解《莊子》,可以發現《莊子》載法對崇高、解構神話、一變原理場反對中心強勢話語的統治等方面都與后現代主義有相通之處。《莊子》和后現代主義代表了一種原始天真對抗模式化世界,以人類精神解放為其終極目的的一種追求,它通向人類精神領域的一種更為自由的境界。
隨著醫院管理觀念的改變和整體護理模式的普遍實施,以及優質服務的提倡,傳統的護患關系也正在顯然發生改變。在實施“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護理模式的今天,對護士的要求日益增長,特別是護患溝通的能力。在臨床實踐中,護患溝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是建立護理工作中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1],且更能使工作氛圍協調一致。
1后現代思想的內涵
后現代,在西方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以定義。但是,正如伊格爾頓等曾指出的那樣,仍然可以從三個大的方面加以界說:(1)后現代是一個歷史階段,在西方文化的歷史上,它相對于近代和現代;(2)后現代是一種美學風格,用這一概念可以去理解后現代歷史階段中的一種普遍的審美風格;(3)后現代是一種哲學思維,可以用這一概念去總結后現代歷史階段中各哲學流派的共同特征。
2護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院管理層、患者都對護士提出很高的要求,約定俗成的要求護士善解人意,言語和氣親切,在工作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永遠不能和患者起沖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護士每天的工作量超載,工作緊張、繁忙,內容復雜多變,工作質量要求規范、嚴格,技術水平要求高,工作中的各種急救和突發事件具有多變性、不可控性,經常倒班、睡眠不足,并且有來自患者的不滿和傷害以及被感染的危險,以及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升遷機會少、工作缺乏安全感、青年時期的抱負往往在現實中受挫,對未來不樂觀等。長久下來,這些都消耗了護理工作人員的內心資源,給護理工作人員維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帶來了挑戰。
3后現代思想在現代護士中的應用
現代的護患交流與溝通通常要求護理人員換位思考,即常常要求護士站在患者的立場為患者考慮。事實也證明,當護理工作人員站在患者的立場,為患者考慮,無條件的支持和關心、理解患者時,確實能使護患關系維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對護理工作無法正確理解的患者和家屬,偶爾會對護理工作人員提出無法接受的質疑,這時候就需要臨床護士不僅僅是要有耐心溫柔地向患者解釋,還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嘗試請患者換位思考,即很巧妙地讓患者站在護理工作人員的立場上,從醫務工作者的角度來理解護士。這對傳統的觀念提出了挑戰,對現代護理工作人員的思維模式也提出了挑戰。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對傳統西方哲學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對19世紀中期以來的現代西方哲學的反思和發展的浪潮中產生了后現代主義[2]。在后現代哲學中,有些學者發現單向思考存在很多缺陷,這開啟了雙向思考的研究進路。從施萊爾馬赫、狄爾泰到杜威、梅洛龐蒂、施密茨、普特南以及瑞士學者皮亞杰,都提出并不斷完善了主客互動論,并得到了很多學者的響應。有了“互動”,就可將傳統的單向運思模式擴展成雙向運思模式,強調人在認識自然世界過程中可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
筆者在工作過程中融入后現論中的逆向思維或多元化的思維模式。舉例說明:曾經有過這樣一位住院患者,懷疑護理工作人員克扣自己的藥物,每次護士給他進行靜脈輸液時他都會用疑問的口氣詢問護士,輸液瓶里有沒有把藥物全部用上去,聽到這樣的質問,不用說每一位護理工作人員的心里都會產生負性情緒,每次都給他解釋,總是不能打消這位患者的疑慮。聽到同事們講了這件事后,筆者親自去向這位患者解釋。事實是這位患者向筆者提出了和前幾天一樣的疑問,筆者面帶微笑很輕聲的向患者解釋,很有禮貌的請患者設想筆者與患者角色互相換一下,如果是筆者躺在病床上,患者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患者會不把藥用到輸液瓶里,就這樣來給筆者進行治療。這位患者沉默良久,從此不再提任何讓護士們無法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的問題[3]。
由此可見,溝通是雙方的,情感情緒的交流也是雙向的,在溝通過程中,偶爾也需要很有技巧地溫柔地向服務對象提出合理的要求,這樣既解除了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誤解,又很好地維護了護理人員身心和諧[4]。
4總結
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恰當地融入后現論,以逆向思維或多元化思維,即以非線性的思維來進行工作,無疑會給護理工作人員維護自身心理健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護理工作人員在護患溝通過程中,既保持現代的理論與技術方法,也可吸收后現代的理念,靈活運用,更好地在工作中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5]。
參考文獻:
[1]朱光麗.護患溝通技巧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09,6(14):108-109.
[2]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15.
只有從哲學家所面臨的“問題情境”出發,才有可能理解他的理論,不明了一個哲學家所面臨“問題情境”,是不可能理解他的理論的…。阿爾伯特·伯格曼敏銳而深刻地意識到現代技術所引起的危機——超現實,這就是他的“問題情境”,他的旨趣和目標就在于通過對技術現象的分析,達到對技術的形而上認識,進而通過“哲學的訓練”使之成為公眾的自覺意識,使技術哲學真正服務于社會。
具體來說,“裝置范式論”的原創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聚焦物和聚焦實踐:現象學技術哲學的新成果
伯格曼的著作《技術與當代生活的特點》既是批評的,又是建設性的,在建設性的觀點的具體展開中最突出的、最卓著的貢獻是聚焦物與聚焦實踐引。
“聚焦物和聚焦實踐”思想是伯格曼對海德格爾“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海德格爾的“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是指由經驗技術制作和生產的人造物,可以看作是世界的會集地,看作是盛裝天地神人的容器,傳統意義上的事物在含義上總是一種“多于”,它們比單純分離的個別事實更多。只要經過認真地反思,就會發現一個個表面上看似孤立和分離的事物其實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意向性”,與世界的諸要素有這樣或那樣的關聯。伯格曼不僅提出了聚焦物的思想與海德格爾的“天地神人”思想相似,而且還進一步提出“聚焦實踐”思想,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其強調在實踐中的具體實現,體現了一個行動主義者(activist)的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形而上思考與經驗的結合。
伯格曼描述“聚焦物”(focal things)、“中心事物”(centering things)或“聚焦現實”(focal reaity),是指“我們所遭遇的那些事物,它們 自然而然地吸引我們身心關注,并且占據我們生活的中心地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威儀、與世界相聯結以及起中心作用的力量,是聚焦物的標志。然而,它們不是可以得到什么東西的憑證。聚焦物證明它們本身是正當有理的。描述它們和回想它們都是一樣的。”伯格曼認為,“聚焦物”是指一個會聚它所處環境中各種 自然、文化和歷史關系的事物 。
“聚焦物是謙卑的和分散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適當地把握技術,聚焦物就會在技術之中獲得它的輝煌。”伯格曼對“聚焦物”的理解在兩個方面超越了海德格爾,首先,伯格曼認為,海德格爾的橋、壺和寺廟實際上都是聚焦物,比如寺廟,不僅是它所處世界的意義中心,而且對整個世界的起源和建造、世界的本質和標準等各個方面都有定向力量,只不過在海德格爾那里稱作“天地神人”四重整體的統一。伯格曼認為,海德格爾的建議和做法——為了面向聚焦物我們不得不挑選出前技術時代的“飛地”如鞋子或寺廟——會誤導人使人沮喪,因為絕大部分從現代技術之中得到舒適和方便的人并不樂意回到傳統中去傳統事物或聚焦物在現代技術情景中獲得了新的意義。第二,伯格曼的“實踐的轉向,轉向‘聚焦物’社會的 ,然后是政治的方面”。 5 伯格曼認為雖然海德格爾在描述“壺”時在四重整體中給“終有一死者”留下了位置,但我們基本上看不到握“壺”的手,看不到 “壺”的傾倒所發生的社會情景 ,伯格曼認 為“聚焦物只有在人類的實踐之中才能得到繁榮興旺。”
2 技術信息與現實關系的思考:經驗轉向的技術哲學新視角
在2003年由羅伯特 ·c·斯卡夫和沃 ·德塞克(robea c.schafff and val dusek)主編的《技術哲學 :技術的條件文選》(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an anthology)一書中,專門收錄了伯格曼的《世紀之交的信息與現實》一文,表明了技術信息觀點的提出在伯格曼技術哲學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地位。techn62002年秋季刊登 了一組 文章,對伯格曼 1999年出版的《貼近現實:千年之交信息的本質》做了評介。這就充分表明 :如果說“裝置范式”是伯格曼技術哲學的基石,其所涉及的形而上學的概念已引起人們的廣泛思考,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伯格曼稱之為“哲學的任務”,那么這一任務在當今的技術社會中的最有影響力的視角,則是他對信息技術所引起的技術信息的關注所形成的理論成果,這一理論成果是在技術哲學經驗轉向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經驗轉向的技術哲學新視角。
phil mullins在《介紹:對貼近現實的把握》(introduction:getting a grip on holding on to reality)一文 意強調了伯格曼的關于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 目前“裝置范式”最有影響力的視角。phil mullins認為《貼近現實》是一個呼喚自然、文化和技術信息重新平衡的著作伯格曼的新作對技術哲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不僅在于他討論了三種類型的信息,更為重要的是,他討論了信息時代的意義問題。
任何一個問題都需要人們多視角、多維度地思考,伯格曼基于技術信息對人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從技術信息與現實的關系維度進行了思考,提供了一種思想方法,從他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試圖提供問題的答案,以引起哲學界和公眾的關注。
伯格曼對信息技術所引起的技術信息的反思,汲取了埃呂爾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受到其啟發,在經驗轉向的背景下,做 了自己的原創性貢獻。埃呂爾從總體上看待技術,將技術視為一個整體,這種作為整體的技術究竟是何種意義與何種形式上的環境,埃呂爾沒有闡明也是無法闡明的。伯格曼已經脫離了經典的技術哲學家從總體上看待技術的傳統,他反對把技術作為統一的整體現象,認為不可能對整體的技術作出復雜的判斷,伯格曼重視對具體的技術和技術人工物進行分析,力圖把技術哲學建立在對技術實踐的充分的可信賴的經驗描述的基礎上,埃呂爾的環境的劃分強調的是技術的整體影響,強調的是宏觀的層面,是技術的整個的外在影響,是經典的技術哲學的研究風格,而伯格曼從信息與現實的關系,尤其對技術信息與現實的關系的分析,是建立在對信息技術的分析基礎之上的,他力圖把對技術的分析建立在經驗描述的基礎之上,是技術哲學經驗轉向研究新視角的理論成果。
3 后現代現實主義:實用主義隱含影響的新設想
美國技術哲學家伯格曼揚棄了前人的觀點,尤其是芒福德的建設性思想,創造性提出了后現代現實主義的觀點。伯格曼認為,我們必須大膽走到大干世界,發現它的界標,審視它的特點。我們應互相分享我們的發現,不再無盡無休地淡論什么手冊與指南了¨4j。我們怎樣才能遏制超現代主義令人分心與使人衰弱的力量呢?既然我們都與現在確立超現代文化的基本措施有牽連,只有富有遠見的共同行動,才能夠扭轉流行的趨勢。但應該有什么具體行動呢?無論如何,一般不能用阻止或禁止的辦法對待超現代主義,而應用一種真正的可供替代的解決方法去應對。在有限的世界,對一事一物的熱心關注,會限制縱情于另一事一物。我打算把獻身于正確的另一選擇稱為后現代現實主義。它的方針是接受后現代批評的教訓,解決后現代語境的意義含糊,采取堅韌態度,為建立以共同慶祝活動為中心的公共秩序而努力。凡能激揚這種態度并且提供慶祝活動中心的,就是現實 。其正在形成的特點是焦點的現實主義 、忍耐的活力和共同的慶祝。
伯格曼之所以能提出后現代現實主義的理論目標,并提出了行動主義的綱領,發展聚焦技術保護聚焦物和聚焦實踐,并提出了在不同的國家其聚焦物和聚焦實踐是不同的,這不能不說是美國實用主義技術觀的隱含影響。從實用主義哲學的立場看,技術是為了社會中的運用,技術不能脫離社會的層面,技術是社會中的技術,不能離開社會而對技術進行形而上學的理論建構和意識形態的先驗批判,而要對具體技術進行分析。
實用主義是現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哲學流派之一。 它是在美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典型的美國哲學。伯格曼之所以提出聚焦實踐、后現代現實主義觀點,其原因就在于此。實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實踐和行動。被公認為美國實用主義創始人的皮爾士將建立以實踐和過程為核心的哲學作為自己思想的主旋律。在皮爾士的實用主義哲學之后,詹姆士繼續打著反對形而上學的旗幟并走向徹底的經驗主義。他曾對實用主義的方法作過如下概括:“實用主義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別的方法,只不過是一種確定方向的態度。這個態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則、‘范疇’和假定必須是必需的東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獲、效果和事實。”u6 這里,詹姆士的“確定方向的態度”就是指如何采取行動。實用主義的方法就是行動方法。實用主義到了杜威則以消除各種二元對立,建立一種以人的生活、行動、實踐為核心而貫通心物主客的哲學為己任。杜威以經驗作為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表現為一種行動和實踐,表現出行動哲學和實踐哲學乃至過程哲學的特點。
4 結束語
“裝置范式論”是現象學技術哲學在經驗轉向背景下,對現代技術所造成的超現實現象的哲學思考,對現象學的技術哲學和經驗轉向的技術哲學都做出了自己的原創性貢獻。
我們還可以看出,伯格曼試圖超越傳統的烏托邦與敵托邦,而切實地為現代技術的發展提供思想的選擇,可以認為,他的技術哲學思想是對人文傳統技術哲學的一種超越,是在走向技術控制主義,是經驗轉向的現象學技術哲學,是通過對技術的批判與反思,達到對技術現象的尋根究底,實現人類對技術現象的正確認識,從而指導人們實現技術的改革,使人類行為既合規律性又合目的性。
參考文獻:
[1]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eric higgs,andrew“ght,david strong.technology and the goodlife?[c].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oo0.
[3]舒紅躍.技術與生活世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 論文 摘要】:后 現代 主義文化思潮以其對傳統的反叛而對西方 哲學 、文學、社會學、 歷史 學等諸多領域形成強大沖擊,甚至在許多非西方國家和地區也引起了強烈的文化震蕩。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當代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正在影響著
其次,后 現代 主義的"復制性"導致"快餐文化"的泛濫,使千錘百煉、嘔心瀝血的文化力作、精品的出現,變得幾乎沒有可能。電影、電視、廣播等 電子 傳媒的出現,意味著不僅是對物質的復制也是對精神的復制,的確,后現代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復制的文化,它不僅是可以復制在膠片、磁帶、激光唱盤上的批量生產的商品,而且它的類型、風格、模式,甚至語音也是復制出來的。人們當然會擔心:在一個喪失了首創性和懷疑精神的社會中,我們的生存、 發展 ,靠什么來得到保障?而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幾件力作、精品的文化產品推出,那么,它的文化建設無疑是很不成功的。
再者,后現代主義也追求"獨創性",但這類"獨創"并非真正的創新,而是以時尚的胡鬧來博取轟動的新聞效應。這在受后現代主義影響的后現代 藝術 中表現得最為鮮明。
先進文化的先進性體現在它的正確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要求我們用真理去戰勝謬誤,而決不是聽任或追隨謬誤去戰勝真理。而后現代主義對真理、進步等價值的否定,將導致相對主義、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一切都無所謂真假、善惡、美丑、光明與黑暗、進步與落后之別,便不需要價值判斷,而只有一種存在意義了)。在
在當代美國戲劇史上,大衛·馬梅特是一個強有力又不可忽視的聲音。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戲劇界嶄露頭角后,他的作品曾經獲得紐約劇評獎、美國戲劇托尼獎、普利策戲劇獎。“他被公認為不僅是同輩作家中最具原創性和重要性的人物之一,同時在美國戲劇史上可與尤金·奧尼爾、田納西·威廉姆斯、阿瑟·米勒、愛德華·阿爾比、薩姆·謝潑德齊名。”
《奧利安娜》是馬梅特20世紀90年代最具爭議性的代表作之一。他創作該劇時,正處于美國最有名的“托馬斯—希爾性騷擾案”的審理階段。因此,《奧利安娜》的問世又掀起了美國社會關于性騷擾、政治正確性、種族、女權的激烈討論。有的學者認為,馬梅特單純地描寫了性別關系和性騷擾等社會話題。也有的學者認為,該劇諷刺了學術圈里濫用權力的現象。此外,眾多女權主義者指責馬梅特塑造的卡羅爾女性形象偏離了觀眾。上述解讀受到了當時特定社會環境的影響,或多或少地圍繞貫穿始終的主題、一成不變的人物形象、熟悉的情節結構展開。當把這部作品放在更大的背景下不難發現,劇中兩位主人公對教育意義的困惑、驚人的語言倒置和角色轉換、缺失的權力機構(如支持約翰的任職委員會、支持卡羅爾的女權主義組織)、模糊不定的身體接觸等描述隱含著更為深刻的意義。筆者認為在伊哈布·哈桑關于后現代主義的不確定性、分裂性和解構的特征理論的關照下解讀《奧利安娜》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
一.教育意義的主題不確定性
追求真理、本質、確定性是人類認識史的一個基本主題。眾多的哲學家都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但是這種情況在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發生了變化。由最初尼采的上帝已死的觀念到60年代后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人們逐漸反省人類追求終極真理的正誤。美國當代文學批評家伊哈布·哈桑從60年代起對后現代主義進行了逐步深入的專題研究。在哈桑看來,后現代主義的所有特點是從相反方向對抗現代主義特征的:達達主義、反形式(分裂的、開放的)、游戲、偶然、無序、無言、即興表演、參與、反創造、解構、對立、缺席、分散、互文性、修辭學、句法、平行關系、轉喻、混合、表層、反闡釋、誤解、能指、反敘事、裨史、蹤跡、反諷、不確定性、內在性。這些特征對一切秩序進行了消解,使社會處于一種動蕩的否定和懷疑中。
哈桑把后現代主義的第一個本質特點歸結為“不確定性”。 “所謂不確定性,或更確切得說,多種不確定性,我指的是這種概念共同描述的一種綜合所指:含混、間歇性、異端邪說、多元論、隨意性、反叛性、反常變態以及畸形變形”。在哈桑看來后現代不確定性,現代社會出現了一種全面的、根本的轉折。整個西方的話語領域,從社會政治、認識體系到個人的精神和心理等方面,各種現存的概念和價值觀都發生了動搖和疑問。這種不確定性也滲透到了后現代社會人們的行動和思想中,在文學領域,作家和作品也逐步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在《奧利安娜》中,這種不確定性集中體現在教授約翰、學生卡羅爾對教育的不同觀點上。
馬梅特在劇本開始,就展現了兩人之間的差別。首先約翰想打破傳統的師生關系,突破權威型老師和被動型學生的壓制性關系,希望和學生建立一種積極的、合作的關系,他甚至寫過一本書表達了這種想法小論文。約翰對教育的理解是建立在個人的生活經歷基礎上。他告訴卡羅爾自己學生時代也曾不及格過,“我恨學習,恨老師,恨每一個處在上司地位的人。因為我知道,如果你不介意我這么說,我知道自己會不及格”。為了突出自己的真實性,約翰把自己即將成為終身教授的事情托盤而出。大學的任職委員會將投票決定,但是他認為,任職委員會是一個白癡般的教育系統。親身經歷讓約翰從沒有人性、客觀實在的教育里解放出來,所以約翰無視大學的測試,對卡羅爾說,“你的成績是A。把考試忘記吧。”而卡羅爾堅持大學教育是有規則的,不能隨意破壞。約翰打消了她的疑慮,“課堂里就你和我,我們不會告訴其他人”。此時的約翰推翻了傳統的師生之間的關系,他想借助自身的權力無視教育測試,試圖通過自身經歷引起卡羅爾的共鳴,引導學生對現代教育制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此過程中,約翰強調了個人的作用高于學院教育。在處理和卡羅爾的關系時,約翰堅信自己處于上風,能夠啟發卡羅爾。
然而,卡羅爾來自于不同的社會背景、經濟狀況也不同,她和眾多學生通過艱苦努力才上了大學。她無法理解約翰撰寫的書本的內涵。她在論文里寫道:“我認為這本著作里的觀點,表達了作者想表達的看法”。這種說法對約翰的書乃至整個學術話語做出準確的描述———作者的著作和學術話語都帶有明顯的一己之見。一邊高唱學生為中心,課堂上的實際教學卻是徹徹底底的老師為中心約翰卻未能打破自身的局限。約翰忽略了她作為學生的心態,談話中充滿高深莫測的概念和規則,時不時地打斷卡羅爾。他一面鼓勵卡羅爾表達她對教育的看法,一面又不停的看表后現代不確定性,表現出急躁。他認為“教育是冗長、迷惑人的機制”,而當卡羅爾一針見血地說道,“如果教育像你說的那么糟糕,為什么你還要從事這一行呢?”約翰的回復是,“我從事教育,因為我愛教育”。約翰的回答前后矛盾,攻擊大學教育無用的同時愛著這行。馬梅特借用約翰和卡羅爾之間的師生關系,闡述對大學教育功能的不同看法。這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呈現出來的,無法進行溝通和交融,沒有確定和統一的概念。
二.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的片段性
約翰一面高呼熱愛教育,一面卻又痛恨教育。他有著被教育壓迫的親身經歷,卻也在成年后享受著教育帶來的福利。這種雙面的人格,或是圓滑,或是成熟。馬梅特展現給眾人的是一個飄忽不定,基于個人經歷侃侃而談的大學教授,一個游離在傳統教學和現代教育之間的傀儡。哪一個是真正的他?馬梅特把這個問題留給了每一個去看戲劇的人。自我、主體是近現代西方哲學的一個核心話語。與傳統的自我相比,“后現代主義消解了傳統的自我,鼓動自我抹煞。一種騙人的直率,沒有摘要約翰同意從他的教學計劃中刪除某些課文,包括他寫的書,她就會放棄控告,勃然大怒的約翰失控地舉起了椅子砸向卡羅爾。
這部戲劇留給觀眾和評論家最大的困惑,就是約翰把手臂放在卡羅爾雙肩上的動作。這個動作是否是約翰真的想侵犯卡羅爾?還是真的想安慰她?卡羅爾正是基于這個零亂性或者片段性的動作,推斷出約翰對她進行性騷擾。“后現代主義聲稱要持存的只是片段,他們反對任何整體化的嘗試。他們喜歡隨意地組合、拼湊或割裂文本”。卡羅爾就是視世界由片段組成的,但是片段之和構成不了一個整體。這種模糊性和沒有整體性的動作,導致了觀眾和評論家的激烈反應。而卡羅爾為什么這樣做,文中似乎沒有給出定論。但是能看到的是卡羅爾自身的語言缺陷影響了她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在第一幕中,卡羅爾講話猶猶豫豫、吞吞吐吐、停頓、詞不達意,甚至一句話都很難表達清楚。她理解不了約翰指定閱讀的書目,抓不住課堂討論的重點。可以推測,卡羅爾的語言能力的確有限。但是,作為大學教授,約翰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他時而打斷卡羅爾,或者把她未講完的話補充完整,無意中把卡羅爾逼到邊緣。她的精神壓力和敏感可想而知,她容易抓住一個片段去嘗試后現代不確定性,割斷整件事情的聯系。正如哈桑所說,他們“會求助于悖論、反依據、反批評、破碎性的開放性、未整版的空白邊緣”。然而在第二幕中,卡羅爾語言表達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她得到了女性“團體”的支持,控訴約翰對其性騷擾。約翰試圖阻止,便抓住她的胳膊,希望能繼續和她商量。卡羅爾被他的行為嚇得尖叫起來,掙脫了約翰的雙手。至此,性騷擾升級為未遂,有人說是卡羅爾陷害了他,有人則為卡羅爾抱不平。此時,手搭雙肩、抓胳膊的片段沒有像整個整體或中心聚集,兩人之間的對立更加明顯,原有的有序性、整體性被片段性、零亂性、分裂性取代。
三.語言和權力的解構
馬梅特的語言具有日常生活和街頭話語的節奏和風格,簡潔明快小論文。他擅長使用疊句或重復句來制造戲劇效果。人物對話像串起來的語言碎片,缺乏流暢性,常常伴隨著結巴、斷續、零亂,令人感到生澀難懂。但是他正是憑此手法來表現人物特有的思維方式。比起流利清晰的對話,這種對話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也能更好地塑造人物表面拙于表達、內心豐富敏感的立體形象。在《奧利安娜》中,這種語言現象隨處可見。在首次見面時,約翰仗著語言上的優越性常常打斷表達欠佳的卡羅爾,讓卡羅爾身處崩潰的邊緣。第二幕中,卡羅爾成長為一個語言流暢、強勢而又得到女權主義組織支持的權力型人物。相反的是,約翰成了女權主義眼中父權制的代表人物,他的語言優勢逐漸喪失。第三幕中,雙方圍繞性騷擾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精彩之處在于雙方對簿公堂后經歷的語言倒置,而語言力量的變化引起了兩人權力關系的變化。兩個人之間的角色徹底轉換:約翰成了學生,卡羅爾則變成了老師。她拿出了一份禁書單, 其中包括了約翰的書。盡管約翰試圖運用教師的職業優勢和道德說教喚起她的同情, 讓她放棄指控, 但卡羅爾絲毫不為所動。約翰在話語權的掌控上節節敗退,語言表述不清,無奈之下破口大罵。最后,他舉起椅子想砸卡羅爾的行為足以體現他已經喪失了語言的優勢。
面對約翰的暴力,卡羅爾回答“是的。那是對的。(目光離開他的身上,低下頭,對自己說:)…是的,那是對的”這句話看起來是肯定的回答,但是她要肯定的什么?肯定自己的控訴是對的?還是另有所指?卡羅爾的目光離開約翰,低頭對自己說的動作意味著她認識到她對約翰的懲罰是值得的后現代不確定性,因為她啟發了他。但是這個非原則化、非中心化的動作和言語,顛覆了傳統的封閉式結局。馬梅特并未給出確定的答案。讀者如果支持約翰,認為卡羅爾是一個十足的,那么他們是在為具有比喻性的身體攻擊行為鼓掌。如果有人站在卡羅爾一邊,那么他們是在為一個受傷但是摧毀別人職業生涯的女性鼓掌。馬梅特曾就《奧利安娜》的主人公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兩個人既有很多話想對彼此說,又有對彼此的合法的喜愛”。《奧利安娜》這種模棱兩可的語言游戲,消解了權力語言,把語言看成一場游戲,撇開了嚴肅正經的政治正確性。這種開放式、令人稱奇的結尾,“不再是圍繞一種特定的主題、中心、原則或秩序面進行的活動,成一種隨意的性的游戲性的沒有終極目標的活動”。
馬梅特的《奧利安娜》以當代美國教育制度為背景,利用性騷擾為主線,探討了在后現代主義的背景下性別關系、權力關系、語言力量等等,馬梅特通過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境,展現了后現代主義下人們思想和活動的不確定性,渴望交流和權力支配。但是整體性和權力中心隨著劇中主人公的較量逐漸被消解,此劇顛覆了傳統的人際關系,導致角色轉換、語言力量中心的變化,直至演變為片段和非中心化。
參考文獻:
[1]ChristopherBigsb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avid Mame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David Mamet. Oleanna. New York: DramatistsPlay Services Inc, 1993.
[3]ThomasPorter, “Postmodernism and Violence in Mamet’s Oleanna.” Modern Drama43.1 (Spring 2000): 13-31.
[4]力勇.“話語場中的權力之爭--《奧利安娜》主題解讀”。《國外文學》2006年第一期,第102-108頁.
[5]張國清.中心于邊緣——后現代主義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