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想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3 09:45: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基本思想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基本思想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1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2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統計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經歷統計觀念、統計意識、統計理念等階段。統計思想是根據人類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開展各種統計實踐、統計理論研究與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統的統計思想。

2.2比較常用的幾種統計思想

所謂統計思想,就是統計實際工作、統計學理論及應用研究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思想。統計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變異思想、估計思想、相關思想、擬合思想、檢驗思想。現分述如下:

2.2.1均值思想

均值是對所要研究對象的簡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幾乎涉及所有統計學理論,是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也要求從總體上看問題,但要求觀察其一般發展趨勢,避免個別偶然現象的干擾,故也體現了總體觀。

2.2.2變異思想

統計研究同類現象的總體特征,它的前提則是總體各單位的特征存在著差異。統計方法就是要認識事物數量方面的差異。統計學反映變異情況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變異”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與變異都是對同類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觀度量。

2.2.3估計思想

估計以樣本推測總體,是對同類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認識方法。使用估計方法有一個預設:樣本與總體具有相同的性質。樣本才能代表總體。但樣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響,在估計理論對置信程度的測量就是保持邏輯嚴謹的必要步驟。

2.2.4相關思想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在變化中,經常出現一些事物相隨共變或相隨共現的情況,總體又是由許多個別事務所組成,這些個別事物是相互關聯的,而我們所研究的事物總體又是在同質性的基礎上形成。因而,總體中的個體之間、這一總體與另一總體之間總是相互關聯的。

2.2.5擬合思想

擬合是對不同類型事物之間關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個單一的關系必須依賴其他關系而存在,所有實際事物的關系都表現得非常復雜,這種方法就是對規律或趨勢的擬合。擬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趨勢。趨勢表達的是“事物和關系的變化過程在數量上所體現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預示的可能性”。

2.2.6檢驗思想

統計方法總是歸納性的,其結論永遠帶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規律所推廣出來的判斷不可能完全可信,檢驗過程就是利用樣本的實際資料來檢驗事先對總體某些數量特征的假設是否可信。

2.3統計思想的特點

作為一門應用統計學,它從數理統計學派汲取新的營養,并且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數學方法,聯系也越來越密切,但在統計思想的體現上與通用學派相比,還有著自己的特別之處。其基本特點能從以下四個方面體現出:

(1)統計思想強調方法性與應用性的統一;

(2)統計思想強調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3)統計思想強調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

(4)統計思想強調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統一。

3對統計思想的一些思考

3.1要更正當前存在的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認識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統計學家高爾頓曾經說過:“統計學具有處理復雜問題的非凡能力,當科學的探索者在前進的過程中荊棘載途時,唯有統計學可以幫助他們打開一條通道”。但事實并非這么簡單,因為我們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可能要比想象的復雜得多。此外,有些人認為方法越復雜越科學,在實際的分析研究中,喜歡簡單問題復雜化,似乎這樣才能顯示其科學含量。其實,真正的科學是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不是追求復雜化。與此相關聯的是,有些人認為只有推斷統計才是科學,描述統計不是科學,并延伸擴大到只有數理統計是科學、社會經濟統計不是科學這樣的認識。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至少是對社會經濟統計的無知。比利時數學家凱特勒不僅研究概率論,并且注重于把統計學應用于人類事物,試圖把統計學創建成改良社會的一種工具。經濟學和人口統計學中的某些近代概念,如GNP、人口增長率等等,均是凱特勒及其弟子們的遺產。

3.2要不斷拓展統計思維方式

統計學是以歸納推理或歸納思維為主要的邏輯方式的。眾所周知,邏輯推理方式主要有兩種: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是基于觀測到的數據信息(尤其是不完全甚至劣質的信息)去產生新的知識或去驗證一個假設,即以所掌握的數據信息為依據,歸納得出具有一般特征的結論。歸納推理是要在數據信息的基礎上透過偶然性去發現必然性。演繹推理是對統計認識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在根據必然性去研究和認識偶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3深化對數據分析的認識

任何統計研究都離不開數據分析。因為這是得到統計研究結論的必要環節。雖然統計分析的形式隨時代的推移而變化著,但是“從數據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歸納和揭示”作為統計分析的目的卻一直沒有改變。對統計數據分析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基于同樣的數據會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結論;二是我們所面對的分析數據有時是缺損的或存在不真實性;三是我們所面對的分析數據有時則又是海量的,讓人無從下手。雖然統計數據分析已經經歷了描述性數據分析(DDA)、推斷性數據分析(IDA)和探索性數據分析(EDA)等階段,分析的方法技術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與人類不斷提高的要求相比,存在的問題似乎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必須深化對數據分析的認識,圍繞“準確解答特定問題并且從數據中獲取一切有效信息”這一目的,不斷拓展研究思路,繼續開展數據分析方法技術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陳福貴.統計思想雛議[J]北京統計,2004,(05).

篇(2)

中國傳統文化蘊涵著豐富的體育倫理思想,能較好地協調古人從事體育活動的價值和利益關系,反映時代精神。 然而,進入高度發達的今天,以倫理道德為重心的古代體育倫理思想在現代社會的各種影響下出現了一定的弱化和衰退,嚴重地制約著現代體育的健康持續發展。為了建立更為合理、有效的體育道德規范,我們有必要對我國古代體育倫理思想的文化精神和歷史淵源進行探析,并采取揚棄和內省的方式,實現體育倫理思想在新時期的繼承與創新。[1]

1 倫理政治型文化與中國古代體育倫理思想

“一定思想文化、價值觀念,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產物。”[2]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專制社會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的反映。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始終是以封閉、分散的自然經濟為主要生產方式。這種自然經濟形態下,老百姓思想封閉,因循守舊,其活動基本限制在家庭范圍內,從而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別強調宗親血緣和家庭倫理思想。并散射開來,要求在整個社會建立一種有禮有序,和睦相處的人身依附關系,以維護封建社會的穩定。

在政治結構上,至周朝起,中國封建社會就建立了一套體系完整、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所謂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緣家族為出發點,通過“家國同構”的組織建構和“由家及國”、“移孝作忠”的價值導向,達到族權鞏固王權,宗統保護政統的目的。[3]表現為對內以血緣親疏維系政治等級序列,對外用分封制(姓氏和親戚)和宗廟祭祀制度來維護和鞏固統治。實質上,封建統治階級大肆宣揚“家天下”“宗主即君主”思想的背后,只是借助根植于人們內心深處的家庭倫理和血親道德對其思想的制約作用,使人們自覺遵守儒家的“綱理倫常”和“禮制”思想,達到維護專制統治的目的。由此可見,倫理道德在社會秩序的建構和調節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最終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以世間倫理綱常、現實專制統治為指導思想和行動的主要價值取向,具有明顯的倫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中國古代體育正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與其說是被倫理政治型文化深刻影響,不如說古代體育已經成為一種道德教化、禮儀培養的政治工具:古代禮射有嚴格的禮儀程序和等級規定,旨在“明人倫,知禮法”;儒家主張“文武兼備”,其目的在于提升道德修養,成為君子、圣人;武林各派首倡“武德”,以匡扶正義、捍衛祖國為己任;岳飛背負“精忠報國”之志,拼死沙場,不吝其生……[4]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的倫理政治思想已深深滲透到我國古代體育中,使古代體育倫理思想處處體現“求善”“求治”的意蘊,表現了儒家“仁愛”“禮治”精神。而古代體育過于強調其倫理內涵和政治功用,弱化了競技體育應有的激烈、競爭的本質特征,與宗教、軍事、醫學等的緊密結合又加劇了這種傾向,后逐漸發展成為與西方體育風格迥異的“哲學體育”。

2 古代體育倫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2.1 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諧統一 博大精深、意蘊深遠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畢業論文 古代體育作為倫理、政治的附屬物,始終以“天人合一”為思想主線,注重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維模式,也是古代體育活動的主體價值所在。所謂“損膚不孝”、“生以養存”,古人從事體育活動之目的在于修身養性、立身治世,與自然、社會保持一種和諧或穩態,體現了對人自身終極的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體育的競爭和博弈意識,有利于培養運動員尊重對手、關愛生命的可貴品質,對中國體育形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集體主義精神具有積極意義。然而,我們應看到,“天人合一”所倡導的人與自然的內外和諧與平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力量、速度和高度等體育因素的追求,背離了競技體育固有的競爭、拼搏的本質特征,促使古代體育活動朝著重道德教化,輕競技對抗的方向發展。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儒家“尚德不尚力”過于看中體育的政治功能,道家“尚柔守雌”而完全脫離社會,人們在儒道兩家思想的交織影響下,往往安于現狀、守柔不爭,表現出與西方的武士精神、決斗風范大相徑庭的大陸民族依附性特征,古代體育作為封建道德法則的形式而存在,則表現出了競技性的缺失,表演性和技巧性的冗余,中國古代體育在封建思想的束縛和壓抑下畸形發展,不可能全方位地走向世界。

2.2 和合中庸—以和為貴的處事準則 “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社會的融會貫通,由此便形成了中華文化和合的思想觀念。“和”是指異質因素的共處;“合”指異質因素的融會貫通。中華文化和合思想極具辨證思維,它積極地看待自然與人文、社會的差異和矛盾,提倡發揮不同個體的積極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整體的和諧發展。反映在體育倫理思想上,主張科學地吸納不同流派的倫理精髓,通過異質文化內部的磨合、交融,達到外部的整體和諧。縱觀我國古代體育倫理思想,是以哲學文化為背景,儒道倫理共存互補為主線,援引陰陽五行說,兼揉法、墨、釋、醫諸家的倫理綜合。體育倫理領域這種“兼容并蓄”的博懷,正是源于中華文化的和合思想觀念。故今天我們仍能感受到古代體育倫理思想中,既重事功,主張“不仕無義”,又崇尚淡泊名利,行走江湖的俠義情懷;既倡導儒家“仁”“禮”倫理道德學說,又傾心于道家清心寡欲養生理論。

和合思想在儒家和諧理論中表現為“中庸”思想。碩士論文 中庸之道強調人和,反對紛爭,重群體,重友誼,適用于人際交往的各層面,在古代體育活動也得到貫徹。傳統養生要求“順應四時”;蹴鞠力求營造“三朋和氣滿,入隊笑聲喧,四海人皆喜”的和諧氛圍;太極拳要求身形“虛靈頂勁,尾間中正”,推手時做到“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不丟不頂”等,[7]正是這種中庸之道的直接反映。

因“天人合一”思想而生的和合中庸觀念,對我國古代體育倫理思想的建構具有雙重意義:和合中庸思想注重社會的整體和諧,這對于中國體育形成團結合作、友誼第一的集體主義精神具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不偏不依,允之適度觀念,限制了人格獨立,約束了個性解放。古代體育參與者嚴守倫常之理、中庸之道,難以突破倫理道德的束縛,在個性上嚴重缺乏冒險、競爭、超越的精神,從而決定了古代體育始終缺乏“力”之美,最終發展成為與個性張揚的西方體育完全不同的體育形式。

尊德重禮—德禮并舉的倫理規范 根植于倫理政治型

文化背景下的古代體育,始終把道德禮儀的培養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實踐寓之德禮的“準體育”,影射和強化了深刻的倫理內涵,培養具有理想人格、文武兼備、身心俱德的君子、圣人。

禮射是我國古代的習武禮儀活動。后經儒家“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思想指導得以重新整理和詮釋,進一步強化了道德禮儀的教化功能。一方面,禮射繼續保持了繁瑣復雜的禮儀程序,體現了森嚴的等級觀念。《禮記·射義》開篇有云:“古有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行鄉飲禮,故燕禮者,所以明臣之義也,鄉飲酒者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不僅如此,禮射還按照參與者的不同等級身份對配樂、侯(箭靶)、標準(父鵠、子鵠)等加以區分,旨在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即按既定的方針政策行事,達到明“君臣之義”和“長幼之序”的目的。[8]另一方面,寓教于射,重視禮射的道德教化功能。祖師孔子主張“射不主皮”,淡化射技的同時,重視射手的道德禮儀培養。提倡“揖讓而升,下而飲”的愛人精神。孟子也指出“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從而確立了“正己從事,不怨他人”的體育道德。

武術是我國古代體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傳統體育道德體系的一個全息影像。醫學論文 綜觀古今所有門派都不約而同地默許和尊崇“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的思想,把培養德、禮作為習武的前提條件,放在首位。而各門派的門規戒約和諺語格言中,都蘊涵了豐富的倫理內容。

武林門派要發揚光大,首先要精心擇徒,而在眾多入門標準中,猶以德性考察為重。少林強調“道勿濫傳”,應傳“賢良之人”;峨眉主張“不仁者不傳”。練武以“德薄藝難高”為指導思想,把武德培養視作通向上乘境界的精神航標。這樣督促練武者在修煉武功的同時,既遵守基本的倫理規范,篤行儒家倫常之理,中庸之道,提倡忠孝仁義,賢良方正的道德規范。又培養謙和忍讓,立身正直,取義輕利,守信重諾的俠義精神[9]。而德中必有禮,禮作為德的外在體現在武術活動中也留有諸多痕跡。習武者相見必抱拳以禮,若要切磋武藝,在交手之前必有“有禮”、“承讓”之類謙恭語,且武術交手中通常不傷及性命,主張點到為止。

統治階級倡導寓德于體,把禮的觀念植入體育倫理之中,其目的是引導民眾在學藝中培養和升華道德禮儀,在習武中尊崇和默許人倫規范,以鞏固其封建專制統治。在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古代體育是中國封建道德體系的一個完整縮影,通過體育可以反映中國古代的道德觀、倫理觀與審美觀。

德禮并舉的古代體育倫理思想,在鞏固宗法等級制度的同時,遏殺了中華民族的人格獨立和拼搏精神,使古代體育活動從一開始就在人們的主體意識中喪失了公平競爭的可能。而沒有公平競爭的體育就不是真正的體育,古代體育在德、禮之雙重約束下始終保持“準體育”狀態,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

2.4 立德事功—經世致用的主體精神 儒家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即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圣人。但要成為圣人并非易事,必須把修身作為安身立命,齊家治國之根本,努力實踐“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平天下。”的經世途徑,力求達到儒家所倡導的“內賢”“外王”出入坦然的人生境界。

這種愛家及國的民族氣節,在重視宗親血緣,家國同構的古代社會,既能夠維護社會的穩定,也能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敬仰和尊崇,故歷朝歷代都大力推行以修身為本,“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理想治國模式,鼓勵老百姓積極入世,建功立業,影射了中國傳統文化長久積淀的立德事功—經世致用的主體精神。

中國古代體育在這種文化背景下表現出了極大的功利性。儒家主張通過個體的“身心兼修”以達到“文武兼備”的目的,進而提升到或仁或圣的狀態;明代少林武僧為抗擊倭寇,而拋開佛門戒律,大開殺戒,血染沙場;清末“少林戒約”后十條之首條要求習武者“必須以恢復中國為志”;岳飛背負“精忠報國”四刺字,去抗擊金兵,雖冤死沙場,但鑄就了“忠君愛國”的千古美名,永為世人敬仰。

如果完全拋開階級局限性,從這一角度來認識中國古代體育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古代體育倫理中蘊涵著立德事功的價值導向和經世致用的實用理性,職稱論文 集中體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意識。古人通過武術抵御外侵,改朝換代,推動中華歷史不斷前行的同時,促成了民族主義體育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們應認識到:古代體育所倡導的“忠君愛國”、“立德事功”等精神不可避免地存在歷史局限性。在封建社會里,“忠孝”思想是君權專制主義的倫理基礎,“忠君愛國”無疑是“忠孝”思想的標榜和典范,古代仁人義士為了維護君主、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權利和個性發展,重復演繹“忠君愛國”的高尚節義,實質上影射了古人對封建統治階級絕對的人身依附和盲從,而這種變相的精神奴役與現代社會倡導的獨立意志和科學精神大相徑庭。

古代體育所倡導的“忠君愛國”、“立德事功”思想對現代競技體育仍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不難理解運動員獲獎時復雜的情感體驗和崇高的精神榮譽。也可以反思中國競技體育大環境為何如此“沉悶”,中國競技選手在世界頂級賽事上為何屢屢發揮失常等等,只因其背負太多的義務與責任。

以上從四方面揭示了中國古代體育倫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其不可避免地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但談古旨在論今,在加強體育道德建設的今天,我們應揚其精華去其糟柏,使我國古代體育倫理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龔正偉,張子沙.中國傳統體育倫理思想及現代轉型[J].體育科學,2000,20(5):12-14.

[2]牟艷娟.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3(2):130-132.

[3]趙洪恩,李寶席.中國傳統文化通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5-442.

[4]張新,夏思永.管窺中國傳統體育倫理精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28-30.

[5]姜義華,李向平.中華文化讀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27.

[6]戴有祥,張曉林.論武術文化中的傳統哲理[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21(3):8-9.

篇(3)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當相互尊重。但尊重學生時仍然需要對學生進行管理,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就應當耐心的勸導學生,不能一味地諷刺,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如此便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生本教學的目標。

2.重視學習過程。

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規律,生本教育的規律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課前做好學習準備,例如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或者通過文字或圖表等表達自己的想法;其次,在上課時組織小組討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其他學生提出的觀點進行質疑或者疑問等;最后,總結經驗,突出學生自己的研究成果,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重視合作學習。

生本教育主要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取得一定的收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聽取學生的意見,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討論,相互交流。

二、生本教學思想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1.結合學生的興趣展開教學。

目前,信息技術發展非常迅速,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學生也經常與電腦接觸,并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教師也可利用這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解幻燈片自定義動畫時,教師就可改變教學方式,不直接進行操作,而是為學生展示一個簡易的教學課件,在播放時先出示題目,點擊后再出現答案。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看到過教師使用此種方式來教學,但是并不清楚過程,此時學生就會集中精力聽講,此時教師在告訴學生這是利用了幻燈片中的自定義動畫,讓學生自主操作,并鼓勵學生,此時學生就會主動去探尋知識,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得到培養。

2.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展開教學。

小學生天性好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當尊重學生的天性,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解計算機內部結構時,教師就可利用學校已經淘汰的舊電腦進行教學,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使用螺絲刀等專業工具進行拆卸,將硬盤以及內存條等拆卸下來,隨后在一起研究該如何組裝。此時學生便會積極參與其中,在拆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生認識主機內部的各個部件,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計算機的結構,隨后在講解各個部件的作用,以此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利用一些簡單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通過紙牌游戲來教會學生正確地運用鼠標,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學習到相關知識,一舉多得。

3.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在生本教學思想中,最終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學會自主學習,才能夠掌握信息技術的思維與處理信息的技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例如在講解《注冊自己電子郵箱》一課時,教師在開課時可先讓學生按照書本上的操作步驟來研究,此時學生便能夠積極地參與實踐,教師可在旁邊進行巡回指導,當發現學生有問題時就幫助學生解決難題,還可讓一些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去幫助其他同學,逐漸增強學生的地位,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篇(4)

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的內涵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內涵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政治準則、思想觀點、道德原則、法紀規范和心理要求,轉化為大學生個體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紀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過程。[2]根據社會發展現實狀況和大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要是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五個要素組成的統一整體。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的含義

優化的概念源于現代系統工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對于系統的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改進,從而實現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過程。”[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即在當前社會條件下,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素、外延要素及結構進行改進,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系統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內容功能相加之和,從而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的最大功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優化要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實際,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狀況,要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和大學生個體的發展需求。

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的原則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多重性以及教育對象精神世界的豐富性,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多層次的。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并非是盲目的,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原則,才能保證內容優化的方向性和正確性。

(一)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是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總體而言的,即教育內容必須是涵蓋多重內容要素的一個整體。首先,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政治素養、思想素養、道德素養、法律素養、心理素養等已成為衡量人才的必要指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全面化、多樣化,擺脫“單一化”“泛政治化”的局限。同時,大學生受教育需求的多樣性和思想實際的復雜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全面地涵蓋大學生素質提升多重要素。大學生是個性鮮明的知識分子群體,思想往往是復雜多變的,單一的教育要素都不能覆蓋其思想的全部。只有運用多重內容要素合力作用,才能有效地解決其復雜的思想問題。

(二)目的性原則

目的性原則是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選取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4]只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的教育內容才能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指明方向,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目的性原則要求教育者一定要正確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個內容要素的具體目標,使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總目標保持一致。同時又應該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體目標分配到各個內容要素上,使每個內容要素的目標都能與具體的學習聯系起來,從而使大學生逐步實現各個層次的目標,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統的總目標。

(三)重點要素原則

重點要素原則是指要按照內容要素作用的大小來決定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處的位置,從而突出重點要素。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根本性內容,決定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性質。在優化教育內容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政治教育的主導型地位;同時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教育這五大內容要素都涵蓋著多重具體內容,每一項內容的作用和地位有別,因此,教育者在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應該將相對重要的內容要素放在首要位置,突出重要內容,從而更好地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功能。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的實質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的意義在于使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內容達到最佳狀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應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始終堅持的指導,堅持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第二,不斷完善政治教育內容、思想教育內容、道德教育內容、法律教育內容和心理教育內容。第三,要與時俱進增添外延要素。

(一)遵循重點要素原則,堅持政治教育內容的主導地位

“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4]任何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始終堅持的指?У匚弧M?時,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內容。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然而很明顯,只有科學文化素養是不夠的,一旦政治立場出現問題,反而會危害社會發展。因此,高校必須堅持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必須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信念和政治態度。

(二)遵循整體性原則,完善教育內容要素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啟發、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其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它決定著大學生如何看待整個世界,怎樣對待生活中各種事件的發生、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選擇。因此,我們要著重加強大學生世界觀教育,優化世界觀教育內容。對大學生開展世界觀教育的教育內容,不能再完全依托于哲學原理,而應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系統,不僅讓大學生欣然理解接受,還能真正地應用在生活當中。其二,價值觀決定著大學生的價值認知和價值選擇。近年來頻發的“大學生裸貸事件”,使一部分大學生陷入“以貸養貸”的泥潭,甚至走向不歸路。在后期的調查當中,大多學生都表示自己最初只是想購買手機、包包、網游裝備等,超出自己當時的承受范圍又不好意思向家人朋友借,只好以貸款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這些大學生的悲劇一方面是由其價值認知錯誤導致的,他們把物質享受當成價值追求,不惜鋌而走險也要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另一方面其價值選擇出現偏差,他們愿以失去尊嚴的方式換取一時的虛榮,也因此付出巨大代價。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不斷優化高校價值觀教育的內容。不能局限于教育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對與錯,更應啟發學生如何進行價值選擇。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規范大學生道德認識,幫助大學生養成道德行為,再轉化為大學生個體的具體行為。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注意把握道德的層次性。首先,要注重職業道德教育。就業是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和貢獻社會的根本途徑,而職業道德是所有大學生從業人員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提高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其次,要強化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使每個大學生都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成為合格公民,這對于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和不斷發展以及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與發揚具有重要意義。最后,要強調家庭倫理道德。在一些影視作品、網絡節目中,常常出現混亂的情感關系,使一些大學生的情感道德觀產生偏差,影響其日后的家庭生活。只有把每個人的“小家”經營好,才能有信心有力量去經營“大家”。因此,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念,處理好與愛人、親人的感情和關系。

第三,大學生法紀教育是強化大學生法律觀念,促使大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品質,能夠知法、懂法、守法,并且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蘇享茂跳樓事件”不禁讓世人反思這么優秀的高材生為何最終走向命運的深淵。第一,在運營其App的過程中,存在違反法律的問題,這也成為其妻子要挾的把柄;第二,在遭到威脅的時候,不能第一時間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而選擇在網上曝光與妻子的交往過程;第三,最后不以法律的方式解決困境,而選擇放棄生命,以極端的方式給家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高校法紀教育內容應能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和紀律,承擔維護社會主義的法治秩序的責任。同時,也要幫助大學生形成明確的法制意識,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維護權益。

第四,高校心理教育旨在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當今社會競爭壓力驟增,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優化大學生心理教育,關鍵在于要增強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科學開展相關輔導和咨詢活動,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并在心理健康的基礎上,實現大學生政治健康、思想健康、 道德健康和法治健康。

篇(5)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教育主體對受教育者提出的思想要求、觀念要求、道德水平要求、人格品質要求,通過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觀念、道德觀念和人格品質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主體負責組織調動各種教育要素與教育資源,設計教育計劃與目標,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沿著既定方向運行。客體作為受教育者在本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會在受教育過程中產生主體性,一定條件下具備主體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在各種要素關系動態變化過程中展現的,其實質是促進受教育者形成與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的人格品質的教育實踐過程。

1 正確認識教育過程的基本機制

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基本機制,對于豐富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自身素質和能力,對于更深刻認識和更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觀規律,靈活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方法去逐步實現教育目標任十分有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基本機制是指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各種要素在教育目標引領下發生必要的有效的聯系。基本機制不是教育方法,而是方法之原理,機制受教育規律制約。方法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運用必須要通過教育機制的橋梁作用來體現教育過程中存在的規律,而規律也要通過機制的作用對方法進行制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基本機制以其自身的有效性在教育實踐的具體過程中用自身的有效性推動思想教育向新境界發展。

存在于思想教育中的基本機制主要有宣講機制、學習機制、說服機制、激勵機制、調節機制、溝通機制、管理機制。宣講機制是指通過向社會成員講解和闡述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對社會成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機制。學習機制是指組織社會成員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國家時政政策的教育機制。說服機制是指用新的理論觀點教育和影響受教育者的教育機制。激勵機制是指教育主體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特點和規律,以社會要求為依據,運用利益方式、榮譽方式、獎勵方式去激發和鼓勵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的教育機制。調節機制是指教育主體運用調節方式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調節、關系調節、行為調節,為受教育者創造一個和諧愉悅身心狀態的教育實踐活動。溝通機制是指教育主體與受教育者在認識觀點上互相交流的實踐活動。管理機制是指運用管理手段約束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促進受教育者達到社會要求的教育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機制的實際運用必須立足于社會現實,必須面對受教育者實際狀況,必須遵循機制在解決受教育者思想實際問題上的有效性原則。

2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由許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復雜運動過程,這個過程必然存在基本的矛盾和一般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是發展需要所具有的要求與受教育者現有的思想品德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要求之間的矛盾。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社會成員實際的思想品德水平同社會對思想品德要求有差距。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品德水平,用教育的力量推動社會成員以實際行動縮小這一距離。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存在和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始終,矛盾的運動和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運行和向前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貫穿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始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這個基本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哪些方面還不符合社會要求,還存在多大差距,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決。要從現實出發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逐步達到社會要求的水平。社會的發展變化是不停頓不間斷進行的,社會成員的思想品德水平是需要不斷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不間斷不停頓進行。社會發展變化必然帶來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對人的思想品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總是表現為一個具體的教育過程的完結之后,下一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又重新開始,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基本矛盾決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規定和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其他具體矛盾。除了基本矛盾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其他矛盾,比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與教育介體之間的矛盾、教育介體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解決都服從服務于基本矛盾的解決,實質是為了使社會發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規范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轉化為受教育者乃至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品德意識和實踐行為方式。

3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間本質聯系及矛盾運動的必然趨勢。對于這一規律認識,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界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盡管有些學者從學理意義上作出比較嚴謹的界定,但如果脫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教育實踐,任何純理論上的界定都是有缺失的。筆者認為,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觀念發展的要求以及人格狀態,運用一定的教育機制、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社會要求的思想品德規范去教育感化受教育者,不斷縮小其思想品德水平與社會品德規范要求之間的距離,使其思想品德朝著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并不斷提高,與社會發展相向前行。 這個規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這個基本規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社會適應規律、要素協同規律、觀念接受規律來支撐而存在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活動要受到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受國家政策的制約,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狀況的制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應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實際狀況相適應,如果無視這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脫離實際,就不可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任務。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還存在著具體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具體規律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系及具體矛盾運動的必然趨勢。這些具體規律的存在客觀的可認識的。具體規律主要有:互動規律、變化規律、內化外化規律等規律。互動規律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雙向活動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是雙向的受益的,教育者的主導作用的實現,離不開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的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的體現,也離不開教育者的主導作用的發揮。 變化規律是指社會成員的思想品德處在變化過程之中,是可以教育和引導的,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改變其思想觀念的。內化外化規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實際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幫助和引導受教育者實現內化和外化,從而形成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水平的過程。內化就是引導受教育者將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外化就是引導受教育者將自己已經形成的思想品德轉化為自己的行為,并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新問題性情況和解決性問題新情況的開放的過程,是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并且與社會環境不斷地發生著相互作用和影響。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消除社會環境中的消極影響,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教育主體的教育功能,教育引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著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

篇(6)

與先秦經典化過程及漢唐解經傳統相比,兩宋儒學的語言哲學突破了訓詁師承的傳統,以“自得”、“體認”為基本致思取向,以“理義大本”為范閾,提倡“大自奮拔”、“自作主宰”的自由學風,其語言哲學表現出以求“學”問“道”為特點,在“文字”——“文義”——“圣人之意”之間的緊張與沖突中尋繹恰切的解釋。正如朱熹所言:“圣賢形之于言,所以發其意。后人多因言而失其意,又因注解而失其主。凡觀書,且先求其意,有不可曉,然后以注通之。”這表明兩宋儒者以語言為工具,以直探圣人“本意”與經典“本義”為主,其注疏等訓詁方法則僅作為輔工具。本文集中分析兩宋儒者語言哲學中的終極關懷、解經方向及其文本觀。

一、“求圣人用心處”:兩宋諸儒語言哲學的范式轉換意義

兩宋諸儒的確信之一是,透過文本可以求得“圣人用心處”。程頤在早年所作的《顏子所好何學論》一文中,認定“圣賢可學而至”。他著《周易程氏傳》,是要振起士人于沉迷之境,“俾后人沿流而求源”。而求得“理義大本”,是兩宋儒學語言哲學的理性支點。普遍懷疑而又遵從“理義大本,’以求切己自得,使兩宋儒學在經典解釋方面形成了不同于漢唐注疏的新范式,即由注疏轉向了對經典大義的創發。

歐陽修在《易或問》中指出:“大儒君子之學也,理達而已矣!”他主張恢復儒家經典的原始本義,摒棄離經的“雜亂之說”,并又指出“所以尊經”的理由是為了獲致“六經”的本義,可以質疑漢唐經學的流弊,將現存的各種注疏“相攻”,而“勇斷”地“去取”。對“理義大本”的闡述,最為典型的當是朱熹。他說:“理義大本復明于世,固自周、程,然先此諸儒亦多有助。舊來儒者不越注疏而已,至永叔、原父、孫明復諸公,始自出議論,如李泰伯文字亦自好,此是運數將開,理義漸欲復明于世故也。”朱熹的這一觀點突破了只是“不越注疏而已”的舊習,開了新的“運數”,無疑給南宋儒學界吹進了一陣新風。

兩宋儒學極其重視探求和重建經典的“原意”,并透過經典的原意而觀察自然之理,如朱熹說:“讀書以觀圣賢之意;因圣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這一觀點既包含了他們與經典之間的“視域融合”,也體現了解經者實現天人貫通的終極關懷。

在兩宋儒者看來,自孟子之后,道學暗而不明,因此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正是為了發明往圣之“用心”,重新闡明圣賢之學。朱熹說二程發明道理,突破了“漢儒一向尋求訓詁,更不看圣賢意思”的局限,開示學者“求圣人用心處”,重建接續了道統。二程自己也說:“讀書者,當觀圣人所以作經之意,與圣人所以用心,與圣人所以至圣人。”只有做到“句句而求之,盡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才能使“圣人之意”涌現出來。

朱熹則主張除去自己私見,解釋文字要著意玩味,虛心玩索,才能得圣人用心處。他說看書“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讀書著意玩味”。玩味其實就是熟讀精思,使義理從字里行間涌現出來。他主張“多聞前古圣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朱熹反復說要看古人“用意”,凡看文字,須看“古人下字意思”是如何,要看它“用意”在哪里。所謂“解經之解”,就是將“圣賢之語解開了”。他批評那些只能守經者,只是“理會講解而已”,主張“理會身己,從自家身己做去”,立志去切己做工夫。

與朱熹在思想體系上截然不同的陸九淵,在解經的思路上其實與朱子也是一致的,即要去求得古圣賢之精義。他認為在昔人之說、存在的事實、今人的解釋之間,有很大的出入,而“圣賢教人,句句實頭”,因此,在經典閱讀過程中“當勉致其實,毋倚于文辭”。他要求學者通過“文”、“言”求得言說者的“德行”之“實”,不能“倚于文辭”,“徒以臆想,稱引先訓,文致其罪”,以至于“人心不服”;他還說,不從“本”上、“實”上下工夫,只能是“學無端緒”,其旨歸只能是“悖戾,龐雜膚淺”,無法立足于世。

既然“圣賢心無不同”,只要將圣賢之意解釋清楚了,切己去做,就會與圣賢為一,實現天道人事相貫通,上下與天地同流,這是宋明儒學基本的終極關懷。張載《西銘》“民胞物與”思想表明,“子夏‘四海一家,觀念,在張載這里已經演變為‘天地萬物一家’的思想,人的終極境域實是整個天地宇宙”。為了抵達這種境界,深解圣賢之意,宋明諸儒采用了除“私”去“蔽”的解經進路。在這樣的解經過程中,我們深窺宋明儒學,尤其是兩宋儒學就文本而“取正意”的文本觀。

二、就文本而“取正意”:兩宋儒者語言哲學的文本觀及其解經進路

在現代西方的解釋學看來,任何解釋工作都必然有先入之見,它是在先行具有(Vorhabe)、先行視見(Vorsicht)和先行掌握(Vorgriff)中先行給定的,如海德格爾說:“解釋奠基于一種先行掌握之中。”然而,兩宋諸儒在解經過程中則要求不先立說,不人為地設置理解的障蔽,努力從文本中尋批古圣賢的意思。如朱熹所說:“圣人說話,開口見心,必不只說半截,藏著半截。學者觀書,且就本文上看取正意,不須立說別生枝蔓。唯能認得圣人句中之意,乃善。”這種尋求經典原意的思想與現代西方的解釋學思想顯然有較大的距離。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兩宋諸儒主張解經時要除“私”去“蔽”,如張載就說:“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他們在解經過程中,力圖盡量避免“先行視見”所造成的弊病,主張去“舊見”才有利于獲得新解。這同現代西方解釋學主張有暗合之處。朱、陸在學術品格上有很多相異之處,但在去“私”除“蔽”這一點上,二者卻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是值得重視的地方。

朱熹還說:“今學者有二種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有先入之說。”而且,某種程度上,這種“先入之說”就是個人“私意”,“看文字先有意見,恐只是私意”。朱熹批評時人以己意代替圣賢之意,并給了一個恰切的比喻,“譬之此燭籠,添得一條骨子,則障了一道光明”,私意之蔽圣賢之意、經文本義,正如燭籠骨子障蔽籠中外放的光明。為了解除私意之弊,朱熹一再提倡“平心”、“虛心”,不要“立見解”、“先立說”,“若執著一見,則此心便被此見遮蔽了”。“須是打疊得這心光蕩蕩地,不立一個字”,這樣才能達到“熟讀涵味”的效果。他反復告誡學者要尊重文本,尊重作者,讀經要“虛心隨他本文正意看”,“以他說看他說”。

朱、陸在學術品格上有很多相異之處,但在盡量避免“先行視見”所造成的弊病這一點上,二者卻有著驚人的一致。陸九淵也主張除去“前見”、“前識”,不能讓先入之見障蔽了對真知的認識,既要“平心”去讀,又要空其已知,“打疊田地凈潔”,立志去讀書。陸氏之所以強調這樣,一是出于“自作主宰”的考慮,強調“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師友載籍”,要求“自立自重,不可隨人腳跟,學人言語”;二是認為“前見”往往會遮蔽很多很重要的方面,造成“虛妄”不實,“一切被這些子隔了,全透不得”。在陸氏看來,“人心不能無蒙蔽,蒙蔽之未徹,則日以陷溺”,而“私意是舉世所溺”,由于這種“私意”、“私欲”等的“蒙蔽”,使人學不見道而成為私智穿鑿的“小人”,“學不至道,而囿于私見”。不過。陸氏也深深地意識到,即使是賢智者也不能免于“意見”之蔽,而有“失其本心”的時候,所以,他提倡一種深切反省的去私蔽的方法,他說:“必有大疑大懼,深思痛省,決去世俗之習”,“加剖剝磨切”,使心不蔽于物欲,“蔽解惑去”,從習俗與聞見中超,“聞善而慕,知過而懼”,從而不失君子之德。

三、“理會本原”與得理忘言

兩宋諸儒將“自得”精神落實到講學上,主要表現為對著之于文本的圣賢之意的體察,即如何由載道之文契通圣賢之意,這就必然涉及到他們文本觀中的“言意之辨”問題。

朱熹主張要去“理會本原”,“一切莫問,而惟本文本意是求”,以“自家身心做根柢”,不能從冊子上講論文字。在他看來,“理會本原”其實是為了“涵養于未發”。他批評時人“不去這上理會道理,皆以涉獵該博為能”,所以有道學、俗學之別。在他看來,讀書當“切己體察”以“求道”,不能拘泥于“紙上看,文義上說得去便了”,“且當看其大意”。他要求凡看道理,“要見得大頭腦處分明”,“一切從原頭理會過”,“須要就那個大處看”,因為“要就那大處看,便前面開闊”,著眼于“壁角”,就會“地步窄,一步便觸,無處去了”。

在程朱一系的儒者看來,“義理”與“圣人之意”,大都是“道理平鋪”,一切自然地呈現著。他們認為“天下同此一理”,“天地人只一道”,“才通其一,則余皆通”,物我一理相通,天道與人道相貫通,故格物窮理,一通皆通。如朱熹認為萬物“一理”,故“格得多后自能貫通”。他還說看義理難,“又要寬著心,又要緊著心”,但只要不“拘滯于文義”,“細心看他名義分位之不同”,就能“一一分曉”出此番道理。

篇(7)

:6000多字的物流師論文

有摘要(沒有關鍵詞)、參考文獻

篇(8)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目標從原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變成了現在的“四基”。可見“數學基本思想”和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意義。我認為數學教師應切實理解領悟“數學基本思想”和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意義。要在教學過程中研究,有效探索“四基”的落實策略。

讓學生經歷、體會、感悟、積累、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什么是基本數學活動經驗?從靜態而言,基本活動經驗它是從屬于學生自己的“主觀性知識”,是學生經過數學學習后對整個數學活動過程產生的認識,包括體驗、感悟、經驗等。從動態上看,基本活動經驗是過程,是經歷。總之,不嚴格地說,有些東西可以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但有些東西是必須讓學生做的,他們要經歷、體會、感悟、積累、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對于這些東西就是“基本活動經驗”。

【案例1】六年級“圓的周長”(前幾年我是這樣教學的)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

(1)指實物圖片(長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誰能指出它的周長?

(2)指實物圖片(圓)問:這是什么圖形?誰能指出它的周長?

問:什么是圓的周長?

(3)你能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能)

(4)指實物(用鐵絲圍成的圓)問:你能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

(5)用拴線的小球在空中旋轉畫圓.問:你能測量它的周長嗎?想一想圓的周長都可以用測量的方法得到嗎?(不能)這樣做也會不方便、不準確.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計算圓的周長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為了節省時間教師邊動手測量給學生看邊講解幾個圓的測量。

(三)統計測量結果.觀察表中數據,想一想發現什么?直接告訴學生;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嗎?

(四)電腦演示(幾個大小不同的圓,它們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最早發現這個規律的人是誰?圓的周長到底是直徑的3倍多多少?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認真讀書93頁,默讀“通過實驗”到“π≈3.14”

(五)出示例1:講解例題

(六)課堂練習。(做大量的練習)

【思考】我以前“精講多練”,推崇“熟能生巧”,一味的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然后運用公式解決問題,學生并不真的懂了。我講的辛苦,學生也厭煩。我們大人看起來很簡單的“圓的周長=圓周率乘直徑,所有的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都是3倍多一點”這些知識點,是灌輸不進去的,在學生那里必須讓他們做的,只能靠經歷、體驗、探索、領悟、傳遞、轉化來獲得。能灌輸進去一定不是思想或經驗,最多只能叫方法或技能。

現在結合我個人的教學實踐我以實物為探究素材,從創設聯系整節課的一個活動為主線,小組分工合作為主體,及時、適時質疑為主點來組織教學。在教學中我進行了合作式學習方式的實踐與探索,初步嘗試了這種學習方式給課堂帶來的異常效果。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探索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學圓的周長數學并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數學學習過程的實質上學生主體富有思考性的探索過程。所以,數學知識的探索軌跡,作為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志,展現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篇(9)

    簡單迭代法是計算非線性方程根的一種基本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某種迭代公式,使某個近似根逐步精確化,直到得到滿足精度要求的近似根為止。將非線性方程化為同解的方程。給定一個合適的初值,代入右端可算得,再將代入右端, 又可得,如此繼續下去,則得到一個序列{},其中,  。論文格式。{} 稱為迭代序列,稱為迭代函數。若迭代序列{}收斂到(即),則當函數連續時,由可得:

    ==

    稱為的不動點,即為原方程的根。實際計算時, 當迭代到一定程度時,一般計算到有限步,即可得到某種精度的近似根,就取作為原方程根的近似值。這種求根方法稱為簡單迭代法,或逐次逼近法。當然,若{}發散,迭代法就失敗。

    2.加權迭代格式

篇(10)

 

Rete算法是一個快速的模式匹配算法,它通過形成一個Rete網絡進行模式匹配,利用基于規則的系統的兩個特征,即時間冗余性(Temporalredundancy)和結構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提高系統模式匹配效率。

一、模式匹配的基本概念

1、可滿足規則:一個規則稱為可滿足的,若規則的每一模式均能在當前工作存儲器中找到可匹配的事實,且模式之間的同一變量能取得統一的約束值。形式化地說,規則

if P1,P2,…Pmthen A1,A2,…An

稱為可滿足的,若存在一個通代σ,使得對每一個模式Pi,在工作存儲器中有一個元素Wi滿足

Piσ=Wii=1,2,3 …m

這里,σ作用在某個模式的結果稱為模式實例,σ作用在整個規則的結果稱為規則實例。在專家系統中,可滿足的規則稱為標志規則。

2、沖突集:由全體規則實例構成的集合稱為沖突集,也稱上程表。免費論文參考網。

3、模式匹配算法的任務是:給定規則庫,根據工作存儲器的當前狀態,通過與規則模式的匹配,把可滿足規則送入沖突集,把不可滿足的規則從沖突集中刪去。

二、Rete算法的依據和基本思想

Rete算法快速匹配的重要依據是:

1、時間冗余性。免費論文參考網。工作存儲器中的內容在推理過程中的變化是緩慢的,即在每個執行周期中,增刪的事實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受工作存儲器變化而影響的規則也只占很小的比例。由產生式系統的折射性,只要在每個執行周期中記住哪些事實是已經匹配的,需要考慮的就僅僅是修改的事實對匹配過程的影響。

2、結構相似性。許多規則常常包含類似的模式和模式組。

Rete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保存過去匹配過程中留下的全部信息,以空間代價來換取產生式系統的執行效率。

三、Rete匹配網絡結構與過程

Rete算法的核心是建立Rete匹配網絡結構,其由模式網絡和連接網絡兩部分構成。其中,模式網絡記錄每一模式各域的測試條件,每一測試條件對應于網絡的一個域結點,每一模式的所有域結點依次連起來,構成模式網絡的一條匹配鏈。

Rete網絡匹配過程由模式網絡上的模式匹配和連接網絡上的部分匹配構成。在模式網絡的機器內部表示中,我們把共享一個父結點的所有結點表示成一條共享鏈。同時,把每一模式匹配鏈中的結點表示成一條下拉鏈,于是,每一結點由共享鏈和下拉鏈指向其后繼結點,模式網絡就是一棵可以使用典型遍歷算法進行測試的二叉樹。

四、智能防火墻Rete算法設計

Rete快速匹配算法,函數Rete設計為:取IP地址、端口號各部分折疊、異或運算后,以Rete長度取模。免費論文參考網。算法如下(無關或部分無關稱為集合A,相關、包含相等和相等的稱為集合B):

1、Addr=sa+da sa:源地址 da:目的地址

2、Port=sp+dp sp:源端口號 dp:目的端口號

int Rete(long addr, int port)

{int addrxor,key;\地址折疊異或

addrxor=(addr&~(~0﹤﹤16))∧((addr﹥﹥16)&~(~0﹤﹤16));

key=addrxor∧port; \與端口異或

return(key % max); }\max為Rete表長度

防火墻初始化時,首先從規則集A用該散列函數構造Rete表R為

Void Initialization(RULE-SET A){

FOR(r∈A)DO{ \r為每條規則

idx=Rete(r.addr,r.port);

R[idx]=&r; \R代表規則集合A

}}

因為Rete表的長度有限,但是如果設計太大會浪費存儲空間,也降低了查找速度,所以免不了會出現沖突。解決沖突的方法是:如果兩條規則經過散列后落到同一位置,則把這兩條規則按照插入順序組成一個鏈表結構。主要算法如下:

if(R[Rete(r.addr,r.port)]=NULL)\R為Rete表,r為規則

R[Rete(r.addr,r.port)]=&r;\沒有沖突,則插入Rete表

Else{J=R[Rete(r.addr,r.port)];\沖突解決方法

while (j->next!=NULL) {j=j->next;} \插入鏈表末尾

j->next=&r;}

數據包匹配流程:當防火墻收到一個數據包以后,用算法Match查找規則集(A和B)。

Match(IP-Packet p) { \p為數據包

Int idx=Rete(p.addr,p.port) ; \首先用Rete算法查找A類規則

IF (R[idx].addr≧p.addr&& R[idx].port=p.port) \找到匹配規則

return R[idx] ;

Else {int idex I =halfquery(p.addr) ; \利用折半查找索引表

J=L[indexl] ; \L代表規則集合B

While(j!=NULL){\順序匹配找到的規則鏈

IF (Matchrule(p)) return j; \ Matchrule為規則匹配函數

Else j=j->next;

}}

Return(Norulematch);

}

參考文獻:

[1] 閆麗萍,潘正運. RETE算法的改進與實現.微計算機信息,2006 (36)

[2] 龐偉正,金瑞琪,王成武. 一種規則引擎的實現方法.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5(03)

上一篇: 供應鏈管理模式論文 下一篇: 大學心理課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Aⅴ欧洲国产AⅤ | 亚洲国产视频一级日韩欧美网站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无弹窗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